羽毛球教案范文

时间:2023-03-02 05:16:34

羽毛球教案

羽毛球教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途径

一、准备阶段的有效实施途径

准备阶段主要包括了在上体育教学前的教案制定、场地器材的准备、对学生身体情况做基本了解等活动。其中的教案制定是最重要的环节,这是保证实施有效教学的重要因素。教师在制定教案时要根据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学生、不同的上课时间等综合考虑,制定出最合适的教案。如在教授学生投篮球技术时,教师根据所教班级的学生身体素质、上课的时间段制定出合适的教案。如果是小学四年级的学生,由于他们的身高的限制以及力量的不足,还没有达到三分球投篮的要求。那么教师就可以让学生站在篮板下做定点投篮练习。而女生对于篮球的掌控没有男生强,教师可以安排他们练习传球技术,先把基础动作练习好。这样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安排适当的体育教学活动。在学生的接受能力范围之内。他们也就不会感到任务繁重而产生厌烦情绪。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体育技能。

二、创设教学环境

死气沉沉的环境是无法以视觉上兴奋起来的,他们在活动时也会无精打采。而相反的,一个好的教学环境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所以教师想要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进行有效的教学,就要创设好的教学环境。如在教授羽毛球技能时,教师要以学生打成一片,建立起民主,和谐的关系。鼓励学生对羽毛球保持好奇心,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望。讲述我国羽毛球在国际赛台上的光辉事迹,激发学生的爱国精神。安排学生之间进行羽毛球技能竞赛。这样一节课下来学生感到愉悦,掌握体育技能的能力也会提高。

总而言之,教师想要在小学体育的教学中实施有效的教学就需要从教学的各个方面入手,重视课堂教学的内容和质量。保持教学的热情,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活动中。

参考文献:

[1]钟林.新课标下小学体育有效教学的途径探讨[J].考试与评价,2016(9).

[2]杨洪霞.新课标下小学体育有效教学方法研究[J].内蒙古教育,2013(16):66-66.

[3]王刚.浅谈生本理念下小学体育的有效教学[J].教育(文摘版),2016(12):00165-00165.

[4]许巍.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学体育分层教学的实验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3,21(9):80-83.

羽毛球教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三系;羽毛球;俱乐部

中图分类号:G8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8-0071-02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天津体育学院三系羽毛球俱乐部。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查阅国内、外有关于体育俱乐部模式授课的参考资料,为本文的撰写提供理论依据.

2.问卷调查法。针对课程中涉及的相关事宜设计问卷,并对三系所有参加俱乐部训练的42名学生随堂发放、填写、回收,回收率达100%,有效率100%。

3.访谈法。对三系相关领导,羽毛球俱乐部授课教师以及本系的其他O畹木哂懈呒吨俺频慕淌进行了访谈。

二、羽毛球俱乐部模式授课开展的现状分析

(一)俱乐部模式授课的背景

为深入贯彻2013年教育部和天津市教育工作要点,落实我校2013年工作要点,实施教育综合改革,努力实现“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奋斗目标,学校将2013年定为“教学质量年”,并决定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以“明确办学定位,创新培养模式,强化目标责任,提升培养质量”为主题的教育教学思想大讨论活动。其中,我系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就如何围绕本科生的培养目标和就业市场定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提升就业质量等方面作为工作重点。经过深思熟虑和反复认证与讨论,在2013年至2014年度第一学期开始,系部所属的四个项目的专修课均以俱乐部的模式出现,开创了我院专修课程授课形式的先河。迄今已经执行了三年。所谓俱乐部模式就是把一至三年级专项相同的学生以技术水平分组别,从而打破年级授课的形式。

(二)学生对羽毛球俱乐部模式授课的态度

体育态度是人们对体育现象在自身生活中重要程度的评价、判断,是体育情感的直接流露,它与人们的体育需要、体育价值观、体育生活中直接体验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我系羽毛球俱乐部参加训练的42名学生中,三年级12人,二年级17人,一年级13人,其中三、二年级的学生分别有着四个学期和两个学期专修课程的经历后转入俱乐部,一年级的在6周的军训和入学教育后直接进到俱乐部训练。所以在此种模式授课满意度的调查上,三年级、二年级和一年级的同学分别有75%、83%和61%表示满意,15%、9%和6%表示不满意,10%、8%和33%表示无所谓。

(三)羽毛球俱乐部模式授课硬件条件的现状

目前参加俱乐部训练的学生共有42人,我院有标准羽毛球场地8片,平均每5―6人使用一片,这种训练条件达到了合理性人数使用单片场地的上限,作为普修、公体、选修课而言,还可以应对,但作为专修课程,则显得不是非常充裕,特别是如果进行教学比赛,场地则显得更为不足。

目前由于教研室师资缺乏,承担俱乐部训练的教师只有2人,所以在分组上只能根据老师的人数来进行,根据学生水平,在力求人数均等的前提下分成2组。就实际水平而言,目前三个年级的学生中有33人达到二级运动员标准,只有9人是基础较差的从其他项目转过来的,最佳的理想分组应是高、中、低三个组别。

一堂俱乐部的训练课通常是由准备活动部分、专项准备活动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构成,而且俱乐部组内对抗很多,特别是高水平组的对抗十分激烈、焦灼,90分钟的一节课,除去准备活动和结束部分,中间的时间就更显不足了。

(四)羽毛球俱乐部模式授课教学安排的现状

由于俱乐部模式授课是一个新的事物,并且在体育院校里开展还是前所未有,所以可以借鉴的东西也很少,虽然上课的模式基本形成,但是在教学计划的安排上还没有及时跟上。在以往,教学都是遵循着教学大纲来有序进行,而如今,新的大纲还没有完善,所以老师们在教学进度的制定上存在疑惑,教案的书写更是没有依据。目前2个组的教师只能根据组内的实际情况,随机地安排教学内容,明显缺乏系统性。

(五)羽毛球俱乐部模式授课考核内容与标准制定的现状

考试是检验课堂教学好与坏的标准,学生成绩的高与低直接反映出接受知识的质量,但是由于缺乏教学大纲的依托,在执行新教学模式的第一个学期,羽毛球项目的考核是通过单循环比赛后,根据排名由教师给予相应的分值,而没有涉及到任何技术达标与技评的考核。因为是以技术水平分组,所以在一个年级的学生会出现在两个水平不同的组中,所以在两个组分值的评判上,经过反复讨论,最终将高水平组分值定位在80分至100分,低水平组分值在60分至79分,这个分值占总分的70%,平时成绩占30%(作业10%,出勤10%,平时表现10%)。

(六)羽毛球俱乐部模式授课理论课安排情况

原有的教学大纲是在不同的学期安排一定课时比例的理论课程,例如会在一年级,安排羽毛球运动发展概况与基本知识等,二年级会安排竞赛编排与裁判法等,三年级会安排教法与课堂组等织。但是随着年级的打通,以技术水平分组授课,就会造成一名老师组内有三个年级的学生,由于不同时期需要不同的理论知识,所以理论课的授课形式还在商榷中,并需要及时、尽快妥善解决。

三、结论与建议

1.尽快完善教研室教师队伍建设,为能合理分组和授课做好保障。适当延长单次训练时间,到120分钟为佳,以便达到训练效果。另外加强场地建设,改善训练条件。

2.为了确保学生成绩的公平、合理,建议整个俱乐部进行大排名,并且适当降低比赛成绩占总分的比例,加入技术考核。

3.重新制定教学大纲,应以三年六个学期为基础制定,每个学期应突出重点的技术训练,并出现在期末考试的技术考核当中。

4.在双学期期末的最后两个教学周,将由以水平分组的俱乐部训练临时调整为以年级为班的理论课授课周,以便针对性地进行理论考试的考前辅导。

参考文献:

[1]祝蓓里,寂浏.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2]刘鎏.高校羽毛球俱乐部教学模式探讨[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4,(05).

[3]王惠.厦门大学家庚学院体育教学俱乐部模式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0,(4).

[4]天津体育学院官方网站[EB/OL]http:///.

[5]史煜卓,王虹.甘肃省羽毛球课程开设现状及对策[J].鸡西大学学报,2011,(1).

Abstract:Current status of club-style teaching model in badminton specialized course at Tianjin University of Sport was investigated. Analysis was conducted on students' attitude,curriculum arrangement,method of examination,and scoring criteria. Suggestions were presented based on the analysis result.

羽毛球教案范文第3篇

Wang Juerui

(新疆大学,乌鲁木齐 830046)

(Xinjiang University,Urumqi 830046,China)

摘要:高校学生在羽毛球运动中经常会有头晕现象发生,严重的导致晕倒;在羽毛球选项课中、校羽毛球学生比赛中、课外活动从事羽毛球运动中都有头晕现象发生,在学校组织的比赛中有晕倒的现象尤其女生最多。我们有必要就这一现象的成因进行研究、分析,找出解决的方法,在今后大学羽毛球课上有针对性的安排好运动量和强度的关系,让大学生能够真正地喜欢羽毛球运动,在高校营造出良好的可持续发展的羽毛球文化。

Abstract: Collegers often appears dizziness in badminton, serious dizziness will lead to fall in a faint. In badminton class, contest,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students always are dizzy, especially female students. So, it is necessary to research, analyze and find out resolutions aiming at the phenomenon. We can set the relation of amount and strength of exercise in badminton class, and make collegers more like badminton and create good, and sustainable badminton culture.

关键词:羽毛球运动 头晕 现象 成因

Key words: badminton;dizzy;phenomenon;cause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0-0240-02

0引言

羽毛球运动是现代奥运会比赛项目,也是我国的优势项目,中国羽毛球队在世界重大赛事中,包括奥运会多次获得冠军,尤其在2008年29届北京奥运会上,中国男子单打运动员林丹以绝对优势击败所有对手获得最有份量的男子单打金牌,2010年广州亚运会上林丹再次战胜老对手李宗伟夺得金牌后,羽毛球运动更是成为当代大学生的最喜爱的运动之一,他们不仅喜欢看羽毛球比赛,也愿意打羽毛球。但是很多大学生对羽毛球运动的认识不足,理解不够深刻,把羽毛球运动想象成运动量较小的项目,在练习时自己控制不当,身体透支严重,引发很多问题,由于心理准备不足,带来身体上的伤害。如在从事羽毛球运动初期,容易出现头晕、恶心,严重的导致晕倒。我们有必要就这一现象进一步研究探讨,找到引起问题的根本原因,发现解决的问题正确的方法,如可能控制好运动量和强度的关系,对普通大学生很好的从事羽毛球运动起到很好帮助作用,也能在大学里营造出良好的羽毛球文化环境。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新疆大学在校各民族1-4年级羽毛球选项课学生和经常参加羽毛球运动的学生216名。因新疆大学是新疆高校开设羽毛球选项课最早的高校,无对比资料。

1.2 研究方法:采用调查访谈法,文献资料法和问卷调查法。走访相关体育教师和管理人员,查阅相关资料,发放问卷216份,对新疆大学学生在从事羽毛球活动中行为进行调查、分析,并对发生过头晕现象的学生进行跟踪调查。

2高校学生从事羽毛球活动中的表象

2.1 高校学生在羽毛球活动中行为方式新疆大学学生参加羽毛球运动有羽毛球选项课(大学一二年级),羽毛球选修课(大学三四年级);课外活动是由新疆大学羽毛球协会组织的每周三次羽毛球活动和学校组织的羽毛球比赛。通过问卷调查,学生在选择羽毛球课前,系统学习过羽毛球的学生只有0.8%,大部分学生在上羽毛球课前对羽毛球运动没有足够的认识,处在西北地区的新疆乌鲁木齐市由于气候的影响,室外不适合开展羽毛球活动,新疆的羽毛球运动属于不普及地区,因为我国体育的特色是举国体制,新疆没有羽毛球专业队,在各地州体育运动学校也没有设置羽毛球项目,加之新疆的经济发展相对我国其它省市落后,羽毛球是新疆体育发展相对薄弱的项目。新疆各大学开展羽毛球运动也相对较晚,也是由新疆大学在2000年首次开设羽毛球选项课。目前在新疆高校陆续有一些院校开设羽毛球课,师资缺乏,场地器材无法满足正常教学的要求,新疆大学通过近几年的积累,完成了教学文件的编写工作,编写了羽毛球教学进度计划,理论课教材,多媒体教案和考核标准等一些教学文件,通过教学不断改变完善,使之羽毛球教学不断完善更加系统。

2.2 头晕现象的表现形式①学生在羽毛球选项课初期,由于练习时间短(30分钟)、运动量和强度不大,一般是学习技术,由于学习握拍、击球等较基础的技术动作,脉博控制100次/分以内,没有头晕现象发生。②随着在羽毛球选项课内容不断变化,技术会越来越复杂,教学中有学生会出现头晕现象,通过问卷调查出现头晕现象较多的在步伐练习中,其次为教学比赛中专项素质练习时有头晕现象出现;问卷调查3.5%的学生发生过头晕现象;在发生过头晕现象的学生中有0.7%的学生发生过晕倒现象。③从时间上看,大一时较多,大二比较少,大三、大四由于体育选修课的人数较少,随着体育知识增加,没有头晕现象发生。课改前,由于1-2节课排有体育课,发生头晕现象较多,这是体育课时间设置不合理造成的;课改后,本着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的思想,取消了1-2节课的体育课,头晕现象明显减少。从调查结果来看,3-4节、其次7-8、5-6节比例逐渐减少,从性别上,女生多于男生3倍;从活动时间上看,男生比女生多8小时/周;从调查结果上看,头晕现象没有民族差异。

3结果与讨论

3.1 对头晕学生事后跟踪调查和对医生进行访问发现头晕现象是由于运动引起学生的低血糖反应。通过停止运动,休息,补充糖分等方法,症状就会消失,严重的去医院静脉输葡萄糖,症状也会明显好转。还有些学生有心血管疾病,通过运动,身体出现不良反应,这部分学生要引起老师的注意和重视。

3.2 低血糖反应的症状

3.2.1 血糖的平衡对于保证人体各种组织和器官的能量供应以及保持人体健康有重要意义。人体正常的血糖值80-120mg/dl。当血糖浓度低于50-60mg/dl时可能出现低血糖早期症状,当血糖浓度低于45mg/dl时可能出现低血糖晚期症状。

3.2.2 人在饥饿初期,血糖含量降低,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使血糖恢复正常。如长时间饥饿,血糖含量降低而得不到补充,就会出现低血糖早期症状。低血糖的症状可归纳为两个方面: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和脑功能障碍症状。前者表现为心慌、心悸、软弱、饥饿、手足颤抖、恶心、呕吐、出冷汗脸色发白等;后者表现为头昏、视物模糊、反应迟钝、嗜睡、幻觉、无端吵闹、行为怪异、昏迷等。

3.2.3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高校学生在体育活动中造成低血糖引起的头晕现象有以下几种原因: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未进早餐或者进食量太少太多,早餐吃的过于油腻;作息时间不正确晚睡晚起);运动量过大,没有及时补充能量;学生对于基本的生理卫生和体育保健知识了解不够,身体不适时,仍然坚持体育活动;冬季和风雨季节由于室内体育场馆少,活动的学生人数多,空气流通不好,容易造成供氧不足,易引发头晕现象;课改后大部分学校采用选项课和俱乐部的形式,田径课几乎没有学生上,学生的耐力素质下降十分严重。《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数据表明,学生的肺活量指标偏低(男生平均3820.24ML女生平均2550.35ML),学校运动会800米跑以上项目有许多学生晕倒。新生军训期间头晕昏倒不是个别现象更充分说明,有必要提高学生耐力素质。

3.3 学生对体育知识了解的不够,体育教育不系统,有些知识本应在中,小学就应该知道,可到了大学体育课上还要补,体育教育的基础不扎实,有待夯实,关键是养成正确的锻炼方法和习惯。现在学生和家长越来越重视自己的权力,时有媒体报道学生因意外伤害和学校打官司,学校败诉的很多,最后承担责任的是体育教师,体育教师为了降低风险,在教学过程中将难度和强度降低,减少运动量以求安全。

学生在选择羽毛球课前,对羽毛球运动认识不足,很多学生认为羽毛球运动强度小,活动适中,对羽毛球运动心理准备不足,开始上羽毛球课后体验到羽毛球项目是强度大,需要人们具备良好的速度、力量、耐力、灵敏和柔韧加上刻苦练习才能完成的项目。

4结论和建议

4.1 老师在上羽毛球选项课前,加强和学生的沟通交流,询问学生身体情况吃饭和睡眠情况,对身体不适的学生进行个别安排,减少运动量强度,终止运动练习,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4.2 加大理论课教学力度,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正确的锻炼方法,科学膳食,运动前就餐,不要吃的过多或过少,也不要太油腻,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饭后40分钟内不宜剧烈运动,餐前也不易大运动量活动。运动时先慢后快,运动量先小后大,学会自己测量脉博次数(220-年龄*60%*80%),强度练习不超过30分钟,脉搏一般控制在120次/分以内为宜。学会简单的自救方法,让学生学会自我监测、正确判断,及时处理。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留心观察,尽早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4.3 在教学过程中加大耐力素质的课堂教学课时比重,提高学生素质,恢复田径课的教学,运动量从小到大,逐渐提高,其它选项课和选修课中,加大专项素质练习的时间,各选项课考核内容适当安排耐力练习,让学生重视耐力素质,投入更多时间发展耐力素质,合理的,科学的安排运动时间。

4.4 加大场馆建设的力度。新疆冬季时间长,只有室内场馆面积增加了,冬季体育课场馆的学生密度下降,通风良好,就可以避免因缺氧造成低血糖导致头晕现象的发生。尽可能引导学生参加户外的活动。冬季早晨空气污染时,不宜户外运动。建议冬季学生停止晨练跑步,改在晚上八点以后练习。

4.5 如果学生在羽毛球运动中发生了因低血糖引起的头晕现象,老师不能慌张,保持冷静。先观察学生的情况属于哪个时期症状,如属于早期症状、停止运动、通风,喝一些糖水就会马上恢复;如属于后期症状,通过休息、补糖症状没有得到明显缓解,应立刻送医院检查组静脉给葡萄糖,防止合并其它病症发生。教师不应怕承担责任,降低标准,还要高标准严要求,但要科学管理。

4.6 对于有气质性病变参加体育活动引起的头晕昏倒的现象,教师一定要及时将学生送医院就诊,防止发生意外情况。体育教师要严把课前关,通过询问、观察及时了解学生的身体情况,把问题解决在发生之前。

4.7 充分做好准备活动,准备活动的安排,教师一定要考虑到学生运动水平,性别,身体状况,基本教学内容,气候条件等因素。合理搭配教学内容,充分应用教学手段和方法。教师根据学生年龄,性别,运动水平,以及全面锻炼原则和循序渐进原则,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同时要根据区别对待原则,控制好运动量和运动强度。做到教学内容搭配合理,教学方法不断更新变化,手段合理运用,运动量和运动强度大小适中。加强对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尤其要鼓励女学生加强耐力练习,先从快走开始,由慢跑过度到中速跑,只要坚持不懈的努力一定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4.8 将教学比赛分成几个阶段,在教学不同时期,进行不同的教学比赛,把教学内容分成教学比赛的内容进行,如在进行发后场高远球的教学时,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发后场高远球的教学比赛,前后步伐可以进行比赛等,最后进行实战的教学比赛,每次比赛每名同学在比赛中进行积分,把所有比赛的积分相加,最后得分就是这名学生体育课的成绩,通过改变考试方法和得分办法,将学生的练习强度和量,从而改变学生的活动方式,从而改变学生的生活方式,使学生得到良好的生活习惯,达到终身锻炼的目的。

4.9 跑步总有说不出的舒适相伴,这与体内分泌强大激素―内啡肽有关,内啡肽在耐力活动中分泌产生,具有镇痛作用。有一个足球运动员,已在上半场比赛中受伤,却还在下半场继续奔跑,拼抢而毫无感觉,直到夜晚才发现自己已经骨折,这就是内啡肽的作用。所以,有氧代谢运动(耐力练习)能营造出舒适和健康的感觉,让你轻松而精力充沛地工作学习。要想坚持有氧代谢运动(耐力练习),但注意把运动自然融合在日常的生活之中,成为不可缺的部分,当然也不能运动过度产生疲劳感。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我们本着以学生为本的主导思想,传达给学生新的健康理念(健康通过体育运动是可以积累的,相反健康也是可以透支的)。羽毛球需要有林丹这样的巨星去推广,也需要在广大学生中间去培养和广大羽毛球文化的深邃内涵,这样羽毛球运动才能得到可持续发展。培养学生锻炼的兴趣,鼓励学生多参加各项体育活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掌握正确的锻炼方法,这样因低血糖引起的头晕昏倒的现象才能避免,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目的才能实现。

参考文献:

[1]关春芳等.登上健康快车[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2.8.

[2]毛文新等.新疆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M].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2004.9.

[3]王珏瑞.空气污染对运动员机能的影响[J].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2.

[4]刘继君.多球练习法在普通高校羽毛球选项课教学的实验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6,4:86-88.

羽毛球教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闪亮教育;学校文化;构建

中图分类号:G6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15-0124-02

教育的本质是人的教育,是为了人一生发展的教育。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能够在未来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具有健全人格的人。学校文化正是W校教育的基石,它是一种组织文化,是学校核心价值观主导下的全体成员的行为方式与学校物态形式的总和。因此,我校(此处指“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葵蓬小学”,下文同)以“闪亮教育”作为学校文化的落脚点,以“闪亮教育开启孩子的精彩人生”作为学校的办学理念,借助“闪亮”这一含义丰富的精神状态来教化师生,希望能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一、“闪亮教育”理念的提出

葵蓬小学创办于1965年,在上级的正确领导、热情关心、全力支持下,社区各单位及广大家长的广泛支持下,通过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学校被评为全国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试点学校、广东省传统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羽毛球)、广州市绿色学校、广州市荔湾区一级学校、荔湾区德育示范学校。学校现有教学班12个,学生486人,教职员工34人。学校拥有一流的教学设施和环境,各类专用室及教学辅助用房配备齐全,体育活动场地十分充裕,有200米塑胶跑道、两个篮球场,一个一千四百多平方米的室内羽毛球场。学校信息化环境建设已基本到位,教学平台进入课室,有光纤宽带校园网,基本实现办公自动化,是一所融书香校园、生态校园、活动乐园于一体的现代化的新型学校。

学校近年来以“闪亮教育”为引领,走内涵发展之路,以羽毛球项目为突破,以培养品雅志高、崇体尚艺的小学生为目标,让“闪亮教育”在葵蓬小学闪闪发光,带动学校更好的发展。“闪亮教育”既是一种理念,又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从哲学的视野中审视,作为理念的“闪亮教育”,目的在于揭示教育和人之间的关系,即教育就是使人具有健全人格的教育;作为人才培养模式的教育,目的在于通过教师、课程等,在操作层面上去培养具有“特色、特长”的人,推动人持续的发展,进而实现一种“闪亮”的人生状态,实现人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闪亮教育”的核心是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教学活动,了解孩子的优点,并培育、激励、增强这些优点,让孩子能够发挥这些优点去缓冲、克服他自身的缺点或战胜生活中的挫折。然而优点和缺点是每一个孩子与生俱来的,“闪亮教育”不是着力去消灭孩子的缺点,而是着力去发现、培育、激励、放大、增强这些优点,使孩子能以来自内在的力量去消除、战胜消极影响,从而对孩子的人格健全和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闪亮教育”的目标指向是培养孩子的科学精神、艺术修养、健全人格的“闪亮”品质,为孩子的精彩人生奠定基础。

二、学校文化建构

我校以“闪亮教育开启孩子的精彩人生”作为办学理念。对于这句话的理解,我们提出了3个问题进行追问,分别是“精彩人生的标准是什么”“闪亮的内涵是什么”“通过何种途径实现教育目标”。通过追问,我们确信人生最理想的状态就是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表现自己最适合的状态,这就是闪亮人生。同时也促成了我们从三个方面解读学校的办学理念:即科学精神,包含实践、创新、质疑的品格;艺术修养,包含发现、创造、欣赏的品格;健全人格,包括尊重、合作、竞争的品格。这样的解读使葵蓬小学办学理念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清晰凸显出来。

学校的发展离不开办学理念的支撑,更离不开对学校文化的构建。对学校文化的系统建构,还要包括校风、校训、学风、教风这些方面。校风是全校师生通过行为方式和精神风貌共同呈现出来的一种形象,是一种对师生的要求,更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状态。因此,对校风的形成和建设既要有原则性,又要有一定的可行性,必须充分考虑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做到深入浅出,采用描述性语言使对校园文化的解读更加生动。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我们提出以“闪亮校园,光彩照人”作为学校的校风。

建构校园文化的另一个重点在于关联性。我们尝试着遵循这种关联,对教风、学风、办学途径等方面逐一进行推敲,并向全校师生进行解读宣传。因此,我们最终拟定的教风为“闪亮教师,温暖化人”,学风为“闪亮学生,精彩耀人”,办学途径则是:实现探究合作的教育氛围、营造民主平等的班级生活环境、鼓励课堂的互动学习、完善开放有序的校园环境。这三个方面的实现有助于推动学校实现“闪亮教育”的办学目标,让小学生的“德智体美心”都能够获得全面发展、闪亮发展。

三、办学理念建构

1. 以高效课堂为办学落脚点

课堂是进行文化教育和贯彻学校办学理念的主渠道,课堂教学过程体现的课堂文化则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点和难点。我校的“闪亮课堂”是一切以学生为本的课堂,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的认知与需求出发,让学生带着兴趣、通过体验学习,尽可能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的角色则从灌输者转向了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点拨者。我校很早就着手进行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在全校所有班级开展思维课程,着重开展了快闪思维锻炼和思维导图应用两个方面,大力提升课堂效率,打造高效课堂。

打造高效课堂必须循序渐进。我校组织各教研组根据学科特点,运用问卷调查法、数据分析法,大量听课、评课,小结汇总,集中发现课堂教学中的无效行为,通过自我反思和集体研讨,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在教学实践中有意识地逐渐减少甚至消除无效行为,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以语文组、数学组、英语组为突破口,就有效教学方面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果,多篇研究论文收录于我校的教学论文集。

为将有效教学研究活动继续深入推进,切实打造高效课堂,实现“闪亮教育”的最终目标,我们结合学校实际,在全校范围内推行思维导图应用的教学模式探索,将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纳入到课堂教学中来,改变学生在课堂中处于被动地位的传统教学模式,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除此之外,我们还多次组织开展教研组公开课、校级公开课、青年教师展示课、人人一节公开课等一系列活动,通过活动不断锻炼、提升教师的授课水平。同时,学校还要求广大教师不断进行反思,查找不足,及时整改,推动了高效课堂研究活动向纵深发展。

2. 以校园环境为办学理念的切入点

校园环境主要包括教学楼、运动场、绿化园地、校道、校门等建筑,这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场所,对这些建筑的环境布置要兼具“育德、启智、品美、健体、怡心”的功能。为此,我们围绕学校的办学理念,精心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校园文化设计活动。比如,我们用闪亮文化作为引导教育学生的主旨,从一楼到四楼,每一层楼分别树立起“育德、启智、品美、健体和怡心”四大板块;并且在校道两侧集中展示学校的一训三风、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成果,通过个性化的环境建设来彰显学生的正面风采,让学生接受学校主流价值观和文化环境的熏陶,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为了创设优美、和谐的校园环境,学校提出“让每一块墙壁都会说话,每一棵花草都能传情,每一幅画面都有意义”的环境育人理念。2016年,学校发起了校园安全改造工程,重新装修了教学楼,在教室的内外墙上重新挂上学校的校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名人名言、推广普通话的标语、优秀学生作品。同时,还在每间教室内配备图书柜,鼓励学生将有意义的图书放入书柜中,让大家免费取阅,与同学共享知识。此外,我们还提倡学生带一些小盆栽来教室中摆放,通过花草来愉悦心情,陶冶情操,同时指导学生观察花草习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 以校本课程开发为课程的关注点

我校始终围绕羽毛球文化的课程视角,站在羽毛球活动课程观的高度上,超越教材、课堂和学校的局限,积极开展羽毛球校本课程研修,在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上、在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上力求传承教学经验,创新教学方法。学校初步形成了“羽毛球校本课程――羽毛球文化主题活动――羽毛球特色实践课程”三者相结合的校本特色课程体系。

(1)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积极开展羽毛球传统项目。自2013年起,就开设《怎样打羽毛球》的校本课程,体育教师自行设计教材,编写教案。采用灵活多样的授课方式,组织学生参与各种活动,如校际和班际羽毛球活动、“羽毛球与我”主题班会、问卷调查等。该课程深受学生喜爱。

(2)构建“尊重、合作、竞争”羽毛球文化。我校一直致力于构建“尊重、合作、竞争”的羽毛球文化,并把它全面渗透到学校教学工作中,积极开展各类主题活动课程开发,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感恩教育、文明礼貌教育、安全教育、生命教育等一直扎实有效地开展着。近年来,相继开展葵蓬之星优秀学生的评选、给父母写封感恩信、中华传统美德征文、师生硬笔书法大赛、安全漫画大赛、拔河比赛、三人篮球比赛、班际羽毛球赛等主题活动,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有利于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生校关系,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3)积极开发羽毛球实践课程。在致力于开发基于体育学科羽毛球教学的实践性学习中,我校开发了尊重、协作、竞争3种类型的实践性学习方案,通过资料收集、参观访问、实验探究等形式,创造性地布置作业,着力引导学生从羽毛球活动中改变学习状态,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激情,释放了学生的潜能。

4. 以精神文化为办学理念的辅助点

培养学生的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良好的校园精神文化对学生的言行有深层的指导和制约作用。为此,学校经常开展各项校园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

(1)坚持每学期出版校报,开拓学生文化视野。学校坚持每个学期都出版具有主题教育内容和意义的校报。校报设有“教育学”“教学研究”“校园雅声”“佳作园地”“学与玩”“艺术长廊”等多个栏目,刊载全校师生的优秀活动和成果,宣扬优秀文化内容,开拓学生的文化视野。校报还成立了小记者站,让学生以记者的身份主动去发现校园中的亮点,通过勤写文章,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新意识。校报也会把学校近来取得的成绩,发生的大事、要事及时刊登出来,让家长更好地了解学校的办学特色和教学成果。

(2)开展读校史活动,挖掘优秀文化底蕴。一所学校的历史,能够从其人文资源的积累与拓展中折射出学校的教育水平和社会影响力。组织学生读校史,可以让学生从中增强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树立正确的校园学习观念。我校校报曾经以“葵蓬之风范,羽球之神韵”为主题办了一期专刊,重点以学校的历史、校徽、校歌介绍学校的创办历程、文化底蕴和教育成果。校报出版以后,我校校史散发出的深厚文化底蕴,吸引了全校师生对这期校报的阅读和热烈谈论,校园里掀起了读校史的热潮。通过这次读校史活动,师生们加深了对我校历史的了解,增强他们的历史责任感,学校的凝聚力也得到了提升。

(3)推动体育育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我校以羽毛球文化为载体,不断谱写学校教育教学的新篇章。2013年学校被命名为广东省传统项目学校,同年,学校组织学生参加省传统项目学校比赛,获团体总分第七名,男子团体、女子团体均获第六名,男子单打第四名的成绩。从2013年秋季起,W校将篮球纳入体育课程。每班每周一节篮球课,为今后普及篮球运动打基础。体育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学校体育运动的带动下,学生的身体素质、道德水平、行为习惯、学业水平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羽毛球教案范文第5篇

岁末,笔者有幸承担了一堂“国培计划”体育学科的一节示范课(水平四)的教学任务。

选题阶段,恰逢学校组织环保活动,受到启发,我决定利用羽毛球馆内废弃的羽毛球作为本节课的道具。因此,我选择了“持轻物投掷”作为本次课的主要内容。在同事们的大力协助下,我顺利地完成了教案的编写。将本次课的主要部分设计为:投掷基本知识的介绍;基本动作的模仿与学习;教学比赛,三个环节。为了保证课堂的“原味”,也为了让学生保持对教学比赛的兴趣程度和好奇心,我并未进行“磨课”。

示范课上,学生积极配合,各个环节衔接顺畅,我也逐渐进入了放松状态。到了教学比赛环节,我将学生分为面对面的两组,划线而分,要求学生利用羽毛球“打雪仗”,在规定时间结束后,哪一方地上剩余的羽毛球少即为获胜。

比赛进行的很激烈,学生们比想象中的更加积极、兴奋。突然,我发现一位男生将面前散落的羽毛球拢在了一起,然后,捧起来一股脑的“空投”到了对方场地,对方也“回敬”了一下。他们的这一举动似乎给紧张的比赛带来了更多的“笑点”。我明白,这是不符合比赛规则的,但为了保证比赛和课堂的连续性,我并没有吹响暂停的哨音。

比赛结束后,在给予学生必要的鼓励后,我提出了刚才出现的问题,“适时”的进行了教育。后续的教学环节,很顺利,一节课结束了。

课后,在与国培班的老师进行交流的时候,大家的肯定让我倍受鼓舞。来自宿州的一位老师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原来他也发现了“犯规”的那一瞬间,他建议――那是教育的最佳时机,应当鸣哨停止比赛,当即进行组织性、纪律性教育,这样更能让那个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得以升华。正当我思索的时候,安庆的一位老师说:“为了保证课堂的连续性,可以在活动结束后进行小结、教育。课堂是开放的,学生是活跃的,类似情况经常发生,总是断下来,肯定会影响教学的连续性。”周边的几位老师也各执己见,宝贵的交流时间稍纵即逝,直到国培的老师们离开,我也没有太明确的答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回旋并不能让我解开心中的困惑。

在后续的实际教学中,教案本的反思一栏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语就是“断点”还有无数的问号。在课堂上,在确保安全第一的前提下,我也对“断点”又进行了多次的尝试和反思。当学生出现问题后,我立刻终止活动,针对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沟通和教育;我也尝试,让那个活动继续下去,当活动结束后,再对刚才出现的问题进行沟通和教育。

可是,在随后的课堂反思中,我隐约觉得有些时候的“断点”教育并不适时。往往会错过一些最佳的教育时机,当然,有时候也会有小题大做的感觉。

于是,我冷静下来,决定仔细看看这些纠缠我许久的每一个“断点”。

渐渐的,我发现体育课堂上遇到的“断点”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学生活泼好动、情绪激昂、动作夸张、急于展示等。一般情况,这样的“断点”对其他同学,对老师的教学影响不大,可控的。第二类,就是违反组织纪律、比赛规则、消极懈怠、存在安全隐患等情况。这样的“断点”是有“辐射”的,易失控的。

这两类“断点”在很大程度上,其实是可以“预防、预警”的。于是,在备课上,我投入更多的精力在课堂预设环节,针对不同运动项目、阶段可能出现的“断点”进行“预案”。并在课前、课中、课后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例如,新授课上,如果遇到第一类“断点”即将出现――有学生动作夸张,故意引起同学注意,我会在继续上课的同时,给他一会眼神的关注、适当的提高音量,或者给他一个手势,引起他的注意,让他明白自己应该怎么做的同时,也给其他同学必要的提醒。恰当的时候给他一次展示的机会,向他提出合理的建议,或者是鼓励、批评。这样课堂的连续性保证了、提醒的目的也达到了。当然,课后加强沟通与交流也是不错的补充。

当第二类“断点”出现时,例如,前滚翻教学中,有学生不按要求对同伴进行保护帮助,蓄意干扰他人练习。这时我会立即停下课来,进行必要的纪律教育、安全教育,强调协作。课后,仍然需要关注“断点”,可以和造成“断点”的同学进行交流,一则,掌握思想动态;二则,加深教育痕迹,持续关注。

当然,课堂上会出现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断点”,学生身体情况的变化、遇到突发事件后的情绪波动,可能不在我们的“预案”中,这就需要我们随机应变,把握好时机更加艺术性地处理“断点”。

渐渐的,我发觉我的课堂有了变化,我和同学之间的关系也有了变化。一位表现越来越好的同学告诉我:老师,平时你跟我沟通那么多,我下课也反思啦!觉得您说的对我、对班级都是有意义的!我现在上课想淘气的时候,就会提醒自己停下来,我自己给自己一个“断点”哈哈!

我想我的疑惑,解开了!

2 启示

课堂,尤其是体育课堂,是给学生们学习、展示与释放的。作为陪伴与引导他们的老师,首先,我们不能担心或者恐惧“断点”的出现。因为,墨守成规、机械化的课堂是不现实的,这样的学生也是不真实的。

其次,我们要做课前的“有心人”,要对熟悉课堂,熟悉学生,对可能出现的“断点”应有必要的“预案”。当课堂出现“断点”时,我们要做“聪明人”,能迅速判断情况,形成相应的解决策略,“断”或“不断”胸有成竹。课后,我们要做“有情人”,要深入学生,了解他们的感受和真实想法,内化教育效果。

再次,课堂是以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是一个45分钟,师生不断沟通、交流、反馈的过程。因此,每一节课后,老师及时、细致的反思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这种反思,尤其是与学生管理、互动方面的内容,不能是一种“单相思”不能是自己一个人的“感悟与提炼”,更应该是回馈予学生的,一种“协作性反思”。同样,学生也应针对技能掌握和个人表现进行相应的反思与反馈。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作为主体的自己,如何更好地跟随老师进行教学活动。这样的反思,才更有效,更有意义。

3 感悟

一节课,“断”与“不断”,皆是学问!

羽毛球教案范文第6篇

关键词:校本课程;嗒嗒球;中学;快乐体育

2003年诞生了一项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新兴运动项目——嗒嗒球,以最短的时间在南方各城市迅速开展,尤其是在中学开展教学和娱乐活动,为中学体育教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本文从嗒嗒球运动的特点,作用,意义等角度探讨将嗒嗒球引入长春市中学体育课程的可行性。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文以长春市中学体育课开设嗒嗒球课程的可行性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1、问卷调查法

对吉林省第二实验高新学校及其它中学进行嗒嗒球课程设置的可行性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98份,有效回收率98%,其中女同学54份,男同学44份。

2、实验法

实验对象:吉林省第二实验高新学校的104名初中二年级学生。(按自然班进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班的教学内容按照哒哒项目和内容安排,按照新课程标准进行对教学设计、教案、教学实施的规定进行。为了避免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实验前存在着系统差异,在实验前对实验班和对照班的有关指标进行了差异性检验。结果表明:实验组和对照组在这些指标上无显著性差异。

二、实验结果与分析(一)实验组开课情况

嗒嗒球作为一项集趣味、健身于一体的新兴项目,首先在视觉上给学生带来良好的体验,学生对新项目的好奇心理,是学生在练习时有浓厚的兴趣。

(二)学生对开课的兴趣调查

兴趣标志着个人参加某项活动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是个人主观能动性的一种表现。中学的体育课程设置应该符合学生的兴趣爱好,所以,本研究从没学过嗒嗒球课程的学生对本课程的兴趣态度入手分析中学体育课开设嗒嗒球课程的可行性。学过嗒嗒球课程以后,有95.46%的男同学和89.74%的女同学喜欢嗒嗒球课程,这说明过学嗒嗒球课程的绝大多数同学对嗒嗒球运动是学生感兴趣的,也同时说明在中学开设嗒嗒球课程会受到大多数学生的欢迎。

(三)学生对嗒嗒球课程的评价

好的运动项目应该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得到锻炼,学生在课后有良好的回味和评价。嗒嗒球这项运动在教学中,学生评价如表1所示

82.21%的学生感到体育课是很愉快的;90.72%的学生感觉到在体育课中有令人难忘和感动的体验;64.18%的学生认为在体育课中能和同学们互相帮助、互相学习。76.65%的学生认为在体育课中总是尽情和充分的运动;30.91%的学生认为学会一下新的技战术;60.74%的学生认为能自主的进行体育学习,说明中学生对嗒嗒球课程学习方面有良好的反响。

(四)长春市中学开设嗒嗒球课程的可行性

1、适用群体很广泛

嗒嗒球运动由于兼具了乒乓球和羽毛球的特点,因此适合各个年龄阶段的人锻炼,不管是初中生还是高中生,男生还是女生,都可以通过嗒嗒球运动来达到健身的目的,这项运动可以作为终身锻炼方式。

2、打法灵活

嗒嗒球运动是将乒乓球与羽毛球有机融合在一起的一项体育运动,比赛时可将乒乓球的推挡,搓球,扣球,拉球打法与羽毛球的吊球,挑球,放网前球,扣杀球等各种击球技术和步法结合起来,具有乒羽二者结合的特色,并带有浓厚的兴趣,所以我们说嗒塔球是乒羽的综合新兴运动项目。集体育运动的竞赛性,趣味性,娱乐性和观赏性于一体,可单打、双打、混合双打,有网,无网对抗。根据比赛类型的不同,可设单项,也可设团体赛。[3]

3、可操作性强

小型多样,易教易懂,一学就会,一打就上手,尤其是有乒乓球和羽毛球运动技巧的人,男女老少均可参加,参与人群不受年龄性别的限制,易推广普及。

器材易拆装,携带方便。活动时不受场地地限制,不受气候影响,只要有一平整地面即可,房前屋后,室内户外均可展开,在室外运动防风性能较好。

三、结论

嗒嗒球运动是一项融合了体育运动的竞赛性、娱乐性、健身性和观赏性于一体的,又独特的新兴项目,同时它又具备了隔网球类项目的文化属性,它符合当代中学生的生理与心理需求;轻松和谐的教学气氛,有利于营造“快乐体育”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获得身心的健康发展,在中学开设嗒嗒球课程是必要的,可行的。

参考文献:

[1] 杜才华.浅谈休闲体育与健康[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7(4):17- 18.

[2] 吴健.体育锻炼与欣赏—乒乓球[M].郑州大学出版社,2006(1):29- 31.

羽毛球教案范文第7篇

新课程改革十年的成果之一,是对教师专业化发展达成了共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理念、目标、内容、方式对教师的知识结构与专业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专业化发展、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教师自身完善和价值体现的必然趋势。纵观近十年有关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途径的研究状况,无论是培养教师的高校职前教育,还是一线教师的职后(在职)教育,均在不同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和探索,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成果。然而,体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一个长效的过程,如何在现有的机制和条件基础上,探索出一条体育教师(以下简称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当前亟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全市26所高中及市区中学全体体育教师。

2.研究方法

以各级各类教研培训活动为载体,通过文献资料法,了解国内外教师专业化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通过问卷调查法,了解我市教师专业化发展现状、存在问题;通过观察法、行动研究法,发现与解决教师专业化发展与教学之间的矛盾,将教研与科研结合起来,并对研究过程实施监测与调节。既保证研究方向的准确性,又使研究尽可能处于最佳状态。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1.建立制度,集中学习,提升理念,达成共识

(1)建立教研会双月例会制度

俗话说:“打铁先需自身硬”,体育教研员作为新课程实施的促进者和引导者,关系着一个地区课程实施的方向及实施的深度,为了及时掌握各地各校实施新课程的动态,制定了区县体育教研员双月例会制度。几年来共组织了十多次活动,每次会议都有明确的主题,着力研究当前亟待解决的新课程实施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等问题,会后有实施情况反馈。这样有计划、有主题、有内容、有实效的活动,提高了教研员的“研究、指导、服务”能力。同时,推出理论学习读书目录供大家学习参考,提升教师对课程理念的认识,打好理论及人力资源基础。

(2)建立体能测试及竞赛制度

由于体育学科的特殊性,为了确保体育教师的体能能适应教育教学需要,市教研室每年组织“市区中学体育教师体能测试及竞赛活动”,测试分竞赛组(35周岁以下)、达标组(36-45周岁)、参与组(46-55周岁,女教师46-50周岁),每人每年测6个项目,对每个教师的测试成绩进行统计、评奖,将结果公示并反馈给各校,至今已延续15年。

(3)建立教案检查制度

自1998年起,市教研室每学期都组织市区中学全体体育教师教案集中会查,制定了具体的评分标准,由各校体育教研组长根据要求,逐一互查教师教案,写上简评,打上等级,盖上特制的教案会查专用章。最后将检查结果反馈给学校,作为教师期末考核的依据之一。多年来,对备课特别强调了教材的选择、重难点的定位、教学法的设计、运动负荷的把握(每课必须含课课练)和教学反思的撰写,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4)建立教研活动出勤及质量统计反馈制度

市教研室每学期对各项教研活动情况即参与教研活动人数、参与活动质量(如对听课、评课人员发言记录、考核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公示结果,提高教研活动的参与面及活动的有效性。

2.创设条件,拓宽技能,一专多能,全面发展

(1)教师原专项调查

课改之初,为了适应高中体育选项教学要求,找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方向,市教研室对全市26所高中教师专项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以学校为单位共发放问卷26份,受调查教师156人,回收26份,有效26份。

调查结果显示:我市高中体育教师在个人专项上明显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整体上教师专项过于集中。在被调查的156名教师中,田径专项66人,占42.3%;篮球41人,占26.28%;排球、足球各13人,各占8.33%;其他专项所占比率较小,如乒乓球1人,游泳1人,武术5人,羽毛球无专项教师。而现实情况是:高中田径必修模块修完后,很少学生再选田径作为选学模块;选择乒乓球、羽毛球、体育舞蹈者较多;而游泳作为必备技能之一,只有1名专项教师。二是教师专项地区性差异问题。如A区85%的教师均为篮球专项,而田径作为必修模块,专项教师只占教师数的10%。

(2)教师第二专项培训

①教师第二专项选项调查。由于我市高中教师专项存在的问题,大部分学校都采取限制性选项的方法。为了优化教师专项结构,给学生提供更多选项学习机会,我市提出了发展教师第二专项方案。结合各地各校教师专项特点,开展教师第二专项问卷调查。保证选项既有一定的宽度又有一定的技能深度。问卷还选取了能胜任培训教练之职的教师,以解决外请教练经费不足的问题。

同时,为了增加培训的实效性和辐射面,减少培训成本,营造良好的培训氛围,我市教研室及时调整了研究规模,要求各地直属初中和职业中学教师共同参加培训。本调查以学校为单位,共发放问卷95份,回收95份,有效问卷95份,全市共554名体育教师参与了第二专项选项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选择理论知识的23人占12.7%,此为高中必修模块,所选者皆为高中教师;选田径选项的36人占19.9%,此选项结果以第一专项调查时篮球专项居多的地区人数最多,17人占田径总选项人数的47.2%;选足球和韵律体操的有很明显的性别特征,足球全部为男教师,韵律体操只有3名男教师;选择体育舞蹈、跆拳道人数明显超过了网球,各校也是在兼顾学校场地器材的条件下选的,体现了一定的合理性。选羽毛球、乒乓球的人数偏多,分别为74人和83人,分别占13.36%和14.98%;这既与项目的普及性有关,更与学生选项结果呈正相关。

②培训方法及周期。根据选项人数多少,确立各专项培训班,羽毛球、乒乓球因人数较多,均分成两个培训班。由市教研室集中全市优秀教师力量,聘请专项辅导员,制定好专项培训计划;以大市与各辖区集中培训相结合,再辅以校本培训与自学的方法,在四年内,使每位教师在第一专项基础上形成个人第二专项,以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

3.探索途径,资源共享,相互促进,共同进步

(1)实施学科知识更新计划

在信息快速变更时代,很多在高校习得的体育专业知识已不能适应新课程的需求,为了让教师始终拥有最前沿的学科知识,围绕新课程改革和教师专业发展需要,启动了“体育知识更新计划”。利用教研培训时间,有计划地在每学期开设专题知识讲座,用三年时间,将各项体育知识更新一遍。从2006年至今,已作了“田径、篮球、体操、排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健美操、棒球、网球、跆拳道”等十多个专业讲座,以及“如何备课、说课与评课、如何撰写教学案例、体育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与方法、急救知识”等专题知识讲座,不仅有效更新了旧有知识结构,一些新兴项目的介绍也开拓了教师的视野,提高了教师的专业理论及实践水平。

(2)实施有效教学课题研究

以省重点课题《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为依托,以地区承担子课题研究的方式,全面实施有效教学研究。改变以往一个人上课,少数人评课的现象,努力提高上课、听课、评课活动的有效性。结合常规教研活动,推出了“校际间同课异构”活动,即以各校教研组为单位,通过集体备课的方式,推出代表组内最高水平的精品课,进行校际间教学展示活动;使每次开课都成为一次提升组内整体实力的过程。

从有效性出发,在课前对听课任务进行分解,即以学校为单位,在全面听课的同时,各校各有侧重。如A校着重关注教师的教学语言和评价;B校关注教学法的运用;C校关注场地器材的使用;D校关注教学组织形式;E校着重关注运动负荷等。评课时,上课教师要说明组内备课的困惑、重难点的确定、选择教学法的依据等,评课时大家有话可说,既各有侧重,又互为补充,研讨氛围热烈有效,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

(3)开展多层面学科竞赛

以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为目标,结合国家、省、市教师各类竞赛,如基本功(含通识理论、专业理论、专业技能、说课、上课等)、体操类教材教学评比、说课评比、论文及教学案例评比活动,做好基础选拔及竞赛过程的裁判工作,将竞赛作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生发点,以赛代培、以赛代研,寻求教师专业化发展新的突破点。同时,开展35周岁以下青年教师系列活动,有力地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

4.教科研一体化发展途径初显成效

(1)明确了专业化发展目标

在市及各区体育教研员的引领下,我市体育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教学行为、专业素养得到了全面提高,从课改初期的茫然不知所措,逐渐进入了清晰明朗阶段,广大教师明确了教师专业化发展目标,工作责任感、敬业精神增强,主动寻求发展的意识、教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明显提高,参与研究的教师,均制定了具体的学校和个人专业发展规划,实现了教研员与一线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双赢。

(2)享受专业化发展成果

以省立项课题《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为抓手,利用我市教科研人力、时间、资源等优势(如:市教研室规定每周四上午是体育教研时间,各校教师均不得排课等),将教研与科研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了教科研一体化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帮助教师形成个人第二专项,有效地保证了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的深度及其效率,并将成果转化为一种动力机制。同时,各校体育教研组建设得到加强,涌现出多个研究型团队,培养了一大批锐意进取、勇于改革创新的研究型教师人才。四年来,在全国、省级等赛课活动中,有6人次在全国录像课评比中获一二等奖,有30多人次在省录像课及省教学能手比赛中获一二等奖,名列全省前茅。更有二十多位教师相继走上了学校及教育局领导岗位,为提高学校体育的人文环境,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四、研究结论与建议

研究认为:要实现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首先,要建立长效的学习机制。制度是效果的前期保障,通过长效系统地学习,掌握学科发展的最前沿知识,提高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其次,要多方创设条件,拓宽技能。立足学生发展及教育教学需要,努力创设培训研究条件,全面拓宽体育教师技能。第三,要积极搭建平台,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学科内环境。通过各级各类竞赛、观摩、培训等活动,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开辟更宽广的路径,在学科内或跨学科寻找体育专业教师发展的动力,实现资源的共享。第四,教科研一体化模式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它充分结合了教科研的现有优势,可实现教师专业化的高位运行和高位发展。同时,发挥团队在教师专业化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形成学校、地域体育特色,成就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幸福感。

建议:学校领导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视与支持,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最直接的动力之一,希望各级部门能引起关注。同时,基层教师,特别是农村体育教师主动发展愿望与专业发展的引领问题,仍是当前教师专业化发展过程中的焦点问题。今后,我们将有针对性地加强研究,希望能得到同行们及有关部门的支持与帮助。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修订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3]袁振国.教育新理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4]傅道春.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5]陈向明,林小英.如何成为质的研究者——质研究方法的教与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6]钟智.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构建[M].北京:教师教育研究,2005.

[7]华玉秋.高中体育分层教学的实践[J].体育师友,2007(2).

羽毛球教案范文第8篇

一、教学工作见习。这是首要的任务,目的是熟悉实习学校、班级的基本情况,接受指导老师的点拨,并随班听课,作好听课笔记,积累教学经验,为日后几周打下良好的基础。另外,在原任课老师的帮助下,熟悉教材、大纲,写出详细而完整的教案,经审阅、批核并达到要求后,正式授课。

二、教学工作实习。这是重中之重的任务,经学校教导主任安排我负责七(3)班的语文教学,内容为人教版《语文》的第1、2单元。总体看来,我能做到认真备课,努力搜集教学素材,所设计的教案规范内容准确。板书工整,教态自然,课堂教学效果良好;教学基本符合新课标要求;教学语言表达清楚,普通话顺畅;课外辅导耐心细致,负责到底,答疑解惑比较正确而有启发性,批改作业仔细正确,注重评点与鼓励相结合。并且时常与一些老师进行交流听取他们的看法和建议汲取他们的资深经验,更好地提高自己的教学素养等。

三、他方面的工作实习。在原班主任的指引下,我较快地熟悉全班学生姓名、个性、兴趣爱好深入了解班级特点,工作积极主动,认真负责,常到教室、宿舍与学生沟通,做思想辅导工作,解决他们学习、生活中的问题。处理日常事务尽量讲究效率,基本做到有计划进行各项班务工作。积极发动班委的策划、组织能力,在相关领导、班主任的批准下带领一群学生进行了一次春游活动——爬斗方山;参与“三八”学校组织的女教师乒乓球羽毛球比赛,取得乒乓球第三名;参加学校全体教师会议,积极融入学教师队伍中,全方面的了解熟知教育相关工作事项。

四、教育实结工作。最后做一次公开课的讲演,根据自己的笔记、工作记录以及其他相关资料,完成教育实习调查报告、实习工作总结、教案整理等总结性文章,为实习作一个详细而全面的总结。

羽毛球教案范文第9篇

关键词 教学模式 实习生 教学能力

一、实习前学生专业知识和能力的数据统计

统计来源于西南某高校体育系,时间跨度2007年到2012年五届,人数体育专业学生计283人。存在问题表现为:应该掌握的专业技术和理论知识欠缺;驾驭课堂的心理素质较差;成型教学模式储备不足。

(一)专业技术和理论知识欠缺

缺乏扎实的基本功。西南地区大专院校体育专业院校目前还开设《中学体育教材教法》,姑且不论《中教法》《教学论》哪种教材更适应社会发展;不管是传统式体育教学过程、教学模式,抑或是发现式、领会式、快乐式、创新式教学过程还是各类注重发挥学生主动性的体育教学模式。姑且不论实习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具体采取哪种教学过程和模式,单从教师自身知识储备角度来看,从学生毕业后从事该专业角度进行论证,学生在尚无一息经验的基础上,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头脑里保留一份完整的、规范的教学模式,无论是入门引导的借鉴还是对今后从事教学,培养教师严谨教学态度、认真钻研技术细节方面,都会产生很好的正面效应。

近几年,各地相继兴起中小学体育教师基本功大赛,在校教师尚且与时俱进,狠抓教师技能及基本功训练,作为即将从事教学工作的实习生来说,基本功的强化练习尤为紧迫。

(二)心理素质

体育类大学生对老师安排的教学任务不能全力完成,听课过程中师生不能达成共识,引起共鸣,沟通能力没有得到很好的锻炼,主动学习能力欠缺,对肢体语言的应用不能达到自动化。不适应由学生向教师的角色转化,缺乏自信,怯场现象较普遍。

(三)头脑中没有成型的教学模式可供借鉴

再现教案的意识较差,教学模式思维模糊。微观一节课,就实习生所承担的教学任务如何开展时存在的问题。

1.口令及队列队形

实习生口令的发出往往不受意识控制,口令不规范,起不到整理的目的;地方院校学生方言味浓厚,没有使用普通话的习惯,口令语带有明显地方腔,发音含糊,发令无震慑力。声音不洪亮,传播半径很小。进行队列队形的练习,实习者自我约束能力差,口令与步伐动作不合拍,起动与结束步调时常变换,导致听令学生队伍混乱。

2.准备活动单调

体育课准备活动可选择性很广,根据要做的练习选择一般准备活动或专项准备活动,一般教师只喜欢借助跑步预热,通过徒手操活动各关节,变化太少,太过枯燥,没有新意。学生做起来有气无力,没有力度,动作严重变形,根本起不到锻炼或活动关节、肌肉肌腱的目的。

3.头脑里尚无一份完整的、规范的教学模式

学生初次站在课堂上,上课的程序,课堂的组织都比较混乱。不知如何去教学,不知从哪开始,感觉很茫然。

4.组织教学能力较差

不注重教学过程的细节设置,准备不充分,临时划场地、准备器材,技术讲解与分解练习间的队伍调度没有预先设计,随意性较大,组织混乱。

二、原因分析

(一)教学是双边活动,不排除个别教师的不负责任,只是简单完成任务式教学,不注重教学方法的传授,另外主要还在于学生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方面的问题。大学生过多注重身体练习,忽视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不注重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掌握,肢体语言牵强附会、形神分离,亦不能完美表达;部分院校开课计划沿袭旧制,与社会发展结合密切程度差,教学的侧重点存在一定问题,没有教给学生学习思考的方法,而过多注重教技术,教动作,学生不具备综合能力,没有开设如何思考、如何学习的公共课。

(二)实习生不是选择哪种教学模式教学,而是还不知道如何教学的问题,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尤其重要。

目前社会上口传一种说法,大学里应取消体育课,让学生自己组建运动俱乐部,自主管理、自主运动。试问,如此一来,又有几个学生能真正掌握运动技能,形成运动习惯呢?惰性的克服是需要毅力的,必要情况下还得采取点强制性措施。

(三)学生心理普遍不成熟,不具备从大学生向一个合格教师转化的心理准备,表现的是一种自然本能的抵制,不愿接受。现在的大学生过多把时间沉迷于玩手机,打游戏,网聊,没有时间精力参加大型比赛,没有与活生生人交往的经验,缺乏登台锻炼的机会。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课前教案备的扎实程度,器材的准备,意外事件的预案,学生提问的预设,课后对教案进行及时的改进、添加等都不到位。

案例1:近几年招考教师,面试时要求写教案、讲课、说课,随机抽题,有地区出了这么一道题:投掷羽毛球。姑且不论这个题目符不符合教学要求,单就题目本身来讲,很具创新性,应聘学生乍一看还真有点手足无措,静下心来分析,不难发现,这是一道考察应试者知识迁移能力的题。教材中没有介绍,但学生学过投掷,对铅球,标枪或是手榴弹的技术原理进行分析,再与羽毛球自身特点进行比较,就会找到突破口,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从中可以发现,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教学的组织没有完全固定的模式,如何从事教学,与教师的学识,思维方式方法,责任心有很大的关系。

案例2:郑某某是某高校体育系大三学生,该生身材很高大,从他身上不难看到长期从事锻炼的痕迹,进行课内实习时,先前有同学上场出错他还在小声提醒别人下一步怎么做,按说完成一节课内实习应该没问题,殊不知该同学的紧张表现得非常明显,口令混淆,示范错漏百出,甚至忘记所教动作,场上场下天壤之别,最后不得不停下调换其他学生先上,两个学生上完后复出,表现好了许多。必要的练习非常重要,简单的重复,回馈的是质的提高。

羽毛球教案范文第10篇

学校一贯按"条例"要求,安排每周两课、两操、两活动。并且安排了合理的管理与监控。

1、执行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情况:

2001年以前、后分别以旧、新大纲为纲,在教研组组织下,以备课组为单位,制定年度、学期教学计划,并在教研组备案同时交教务处备案。在教学过程中教研组和教务处对体育教师对教学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管理和监控。

A、管理和监控从部门分:

(1)分管体育工作校长:应明确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以及体育工作在学

校工作中的重要性和特殊性,明确体育组年度工作计划及重点,参加体育教研组工作会,随时查看体育课及体育工作,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2)学校教务处:严格遵循人体活动规律和场地容量的规定,科学地排课,并严格控制教师自行调课的现象,教务处应有对教师检查教案的权利并做记录,以备在对教师年终考评时提用。

(3)学校体育教研组组长:制定计划并带头执行计划,组织好每周一次的教研组会,了解各备课组的工作情况,打破情面严格管理。通过看课认真交换意见,如有必要还可以在教研组会上做专题讨论,形成共识,同时做好记录与备课组长一起进行研究,以形成有特点的校本课程。

(4)体育器材保管员:了解各位教师近期的教材,随堂提供教学器材并向学校提供不足器材的添置。除了备有《器材使用情况表》(见表二),还应有学校体育课总订表和各位体育教师《本学期主要教材、器材登记表》(见表三)。这样可以减少体育教师上课的随意性。

B、管理和监控从时段上分

可以分成日常、周/月、学期/年度的管理监控。

(1)日常管理监控:在教研组会决议下,由备课组长分管两课两操两活动的内容和组织,并在下一周教研组会上在组上汇报工作,并提出意见和建议,填写

《场地使用分配情况表》(注:根据各校场地情况而定),如果在使用上有重合,由备课组长之间调节。

(2)周/月管理监控:由教研组长负责执行教研组工作计划以及各备课组的工作,检查体育课情况及各项活动情况,配合备课组长调整工作思路及日常活动内容和组织工作,并将工作情况向分管体育校长汇报,提出管理建议。

(3)学期、年度管理监控:由分管体育工作校长全面关心学校体育工作,利用教研组会时间查看教师教案,并抽时间观看体育课及体育活动,与体育教研组长一起研究学校体育工作,并全力支持体育组工作。

2、体育课开课率情况:

我校体育课严格按照国家教委规定:安排每周两课(体育课)、两操(广播操、眼保健操)、两活动(体育锻炼课、体育活动课)。关于排体育课还制定了以下方案根据人体生物节律的规律,人体活动高潮期一天内一般在上午9:00---11:00和下午3:00---5:00,建议排课时按科学规律和学校实际,将体育课排在上午第

四、五节;下午第一至三节。

2)根据体育活动的技术规律和教委关于学生每天有一小时体育活动的要求,建议课与课之间、与体育锻炼课之间、活动课之间有天数上的间隔。

3)我校现有的场地器材条件下,体育教学课每次课最多安排3---4个班为宜,以利于教学效益和教学观摩及检查工作。

4)体锻课可以安排在下午第

三、四节课,但一定不要与正常体育课时间冲突。

二、指导思想

以《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为指导,建立符合"树德广才"办学指导思想的、有我校特色的体育教育课程,提高学生体育素养,开发学生的体育潜质,以美育人,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

三、课程设置

一)基本原则

1、整体性原则,建立显形课程(包括学科类课程和活动课),隐形课程(包括运动会、体育兴趣小组、课间操等)。

2、科学性原则,要遵循体育教育的规律和国家教育部的课程要求。

二)基本要求

1、开足、开齐、开好学科类课程

按照国家教育部制订的课时计划行课,即体育课每周二节,体育锻炼课二节,为必修课,采用考查方式(分为优、良、及格、不及格四个等级),标高按会考的基本要求进行教育。教学以欣赏为主,着眼于全体学生整,重在培养学生的基本体育素养和良好的身体素质。课堂教学注意知识性、体育性、科学性相结合,充分运用现代教学技术。

2、开展多种形式,富有吸引力的体育活动课

体育教育着眼于普及,兼顾提高。体育活动课是培养体育特长生的重要形式。体育活动课要与组建体育团、队、组相结合,可以开设专题欣赏课讲座、专项技能培训等,要注意充分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注意室内外结合,校内外结合。活动课的师资可以是校内体育课教师。

四、课外体育活动与课余训练管理具体要求

(一)课外体育活动:

1、早操:每期安排体育教师配合住校生管理员,组织学生早操锻炼。体育教师之间进行组织安排交流,尽可能使早操锻炼的组织合理化、规范化。如:

A.田径代表队早操。B.住校生早操。

2、课外辅导与锻炼:我们体育锻炼课、体育活动课作为体育课的延续,把体育课上的教学内容安排到体育锻炼课、体育活动课中来继续练习。能力强的学生进行教学比赛;能力弱一点的学生以班、组或男、女生,在由组长带领下的小组进行练习。教师在所有安排的组与组之间巡回检查并辅导。如: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实施;体育合格标准的实施;一年一度的**市田径班级对抗赛。

3、群众性的竞赛活动:群众性的竞赛活动是由各个年级任课体育教师征求学生意见、提出学期竞赛活动方按、年级组配合、分管体育领导同意后进行的活动。活动中体育教师帮助和配合学生骨干组织各个体育项目的活动。如:

A.一年一度校田径运动会参加人次达到90%以上。

B.以年级各班为单位的SBA篮球联赛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C.以年级各班为单位的乒乓球班级赛学生自己就达到了组织、竞赛的水平。

D.一年一度的**市田径班级对抗赛。

(二)课余体育训练:

1、运动队训练与管理:我校运动队训练与管理,由体育教研组组长陈红戈全面负责,对各运动队训练进行管理及监控。

A.男子篮球队:我校男子篮球队由于是部级篮球(试点校)之一,又是**省篮球重点学校之一,我校男子篮球队特聘**省篮球优秀教练杨旋为主教练,体育干事黄海镝为教练,对我校男子篮球队进行篮球训练:训练时间为每周

二、

四、六下午;训练地点在我校一号篮球场(即将到我校体育馆进行训练)。

B.田径代表队:田径运动项目,是我校获*;传统体育项目"学校的重要项目之一,教练(获**市体育局颁发的,田径教练员资格证),分别担任跑、跳、投各单项的田径训练工作。训练时间为每周二(三)、四(五)下午;训练地点在我校田径场。

C.羽毛球代表队:羽毛球运动项目,也是我校获**省"传统体育项目"学校的重要项目之一,教练由**(**市优秀教练员;羽毛球国家一级裁判员)担任羽毛球代表队训练工作。训练时间为每周

二、五(日);训练地点在我校或租用场地。

D.棋类代表队:棋类代表队是我校近年来开展的项目,教练由**担任。训练时间为每周一(二)、三(四)中午;训练地点在我校。

E、游泳代表队:游泳代表队是我校多年来一直开展的项目之一,教练由常汉中担任。训练时间为每周

上一篇:儿科学教案范文 下一篇:讲评课教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