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级试题范文

时间:2023-10-14 02:47:01

四级试题

四级试题篇1

“希望杯”四年级培训试题及答案(题42)

“希望杯”四年级培训试题及答案(题43)

“希望杯”四年级培训试题及答案(题44)

“希望杯”四年级培训试题及答案(题45)

“希望杯”四年级培训试题及答案(题46)

“希望杯”四年级培训试题及答案(题47)

“希望杯”四年级培训试题及答案(题48)

“希望杯”四年级培训试题及答案(题49)

四级试题篇2

【关键词】四六级考试;大学英语教学;解题技巧

【Abstract】CET-4 & CET-6, the largest English test in China, has gone through several changes since its beginning in 1987. According to the latest reform report on August 14 of the National CET-4 & CET-6 Committee, three new types of questions will show up while one traditional type, cloze, will be canceled. In response to this transformation, college English teachers are supposed to acquaint their students with it, add some appropriate exercises to their teaching materials in order to develop students’ exam taking skills and assist them to pass CET-4 & CET-6 smoothly.

【Key words】CET-4 & CET-6;College English teaching;Solving skills

0 引言

全国大学英语考试是1987年由教育部高教司主持实施的一种大规模的标准化考试,分为四级和六级,其中四级为基础要求,六级为较高要求。作为教育部为评价高等院校英语教学水平和质量所设立的一项全国性考试,英语四六级考试一直在高校中深受重视。随着我国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英语四六级考试近年来也历经了数次改革。面对这种现实状况,大学英语教学也需要不断做出调整和变革,这就对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对英语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

1 近年来四六级考试的重大改革

1.1 2005年改革:满分710分,取消合格证书

2005年,教育部宣布全面改革英语四六级考试积分体制、成绩报导方式和考试内容。自2005年6月考试(试点)起,采用满分710分的计分体制,不设及格线;考试合格证书改为成绩报告单,凡考试成绩在425分以上的考生,由国家教育部高教司委托“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发放成绩单;在考试内容和形式上,加大听力理解部分的题量和比例,增加快速阅读理解测试,增加非选择性试题的比例。

1.2 2007年改革:只接受在校生报名

教育部规定,从2007年1月起,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只接受在校生报名。

1.3 2012年改革:真正实行“多题多卷”

自2012年下半年起,教育部考试中心对英语四六级考试全面实施“多题多卷”的考试形式,跟以往采用一套试题,仅通过题目顺序变化实现“多卷”不同,此次改革推行同一考场内使用多套试卷进行考试,且每一套试卷的题目内容都不一样。

1.4 2013年改革:试卷结构和测试题型将进行局部调整

从今年12月份的考试起,四、六级考试的试卷结构和测试题型将进行局部调整。 原来复合式听写部分的8个单词和3句话改为听写10个单词或词组;快速阅读改为长篇阅读,放在听力之后,题型变为段落句子匹配题;调整后,翻译题由单句翻译变成与考研题相同的整段翻译,分值提升为15分;此外,完形填空部分则全部取消。六级考试新增了选词填空,题型与四级相同。还有一个变化就是我们的考试时间从过去的120分钟延长到了130分钟。

题型变化主要体现在对考生运用语言能力要求的提升,过往的应试题型也逐渐被淘汰。北京新东方四六级辅导老师赵建昆分析,调整后考试整体难度增加,翻译最难,阅读和听力次之。对考生最大挑战依然是时间控制,尤其是阅读部分。

2 勇敢迎接挑战,积极备考新题型

2.1 如何备考听力新题型

新题型的说明中表示,原复合式听写调整为单词及词组听写,短文长度及难度不变。要求考生在听懂短文的基础上,用所听到的原文填写空缺的单词或词组,共10题。短文播放三遍。

现行的四级考试是听写3个句子,每句2分,共6分。这些句子对于很多考生来说都太长太难了,体现在卷面上,通常是一个个孤立的单词或词组,很难形成完整的意群,更不用说成为完整的一句话了。改成单词或词组之后,相比之前的句子来说,难度降低了,但对于学生对整段听力的理解能力则有了更高的要求。弱读、连读、失去爆破等种种因素将给学生带来不少干扰,这就要求学生具有过硬的口语基本功。

因此,对于听力部分,首先,教师要指导学生从接触单词或短语的那一刻起,不但要掌握单词或短语意义及用法,而且要明确其发音,后者尤其重要。其次,利用有声资料,安排学生模仿标准发音,按照单词、句子、段落的顺序循序渐进地进行训练,逐步让学生适应标准的英语发音及朗读方式,提升学生的口语能力。再者,不少考生长期忽视听写和拼写,这必然会导致失分率的增加。所以,教师一定要要求学生用心去记忆四六级单词的拼写,尤其是高频词汇,否则听出来了却因为写不正确而得不到分,实在太可惜了。建议在每次做完听力题目之后,要求学生牢记题目选项和对应原文中所有重要的单词和短语。另外,听力训练可与其它教学内容同时进行。比如,教师在讲授课文时,可选择一至两个合适的段落进行听写训练,这样既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又能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

2.2 如何备考阅读新题型

在长篇阅读部分,原快速阅读理解调整为长篇阅读理解,篇章长度和难度不变。篇章后附有10个句子,每句一题。每句所含的信息出自篇章的某一段落,要求考生找出与每句所含信息相匹配的段落。有的段落可能对应两题,有的段落可能不对应任何一题。

长篇阅读在雅思阅读中被称为“段落信息匹配题”。从之前的考试来看,阅读题目,一般都是考生容易得分之处,无论是前7题选择还是后3题填空补充,都是考生较为擅长的部分。这次调整后,阅读部分一改以前“读不懂题也可能拿分”的情形,要求学生在长篇阅读中能够掌握熟识度,阅读部分的测试也更倾向于雅思考试。此次变化之后,之前将题目的句子直接往文章里套的做法,在新四六级的考试当中明显不行了,不但要求考生对于文章全篇能够有所理解,还要求学生对于文章的一些细节能够把握,对学生的宏观概括总结能力则有较为明显的提升要求,要求学生要将知识赋予运用转换能力,不仅要读懂,还要对所掌握的信息积极性加工处理。

从公布的样题来看,段落信息匹配题中的很多句子是对原文某句话的转述,这就要求学生多掌握和积累一些同意表达法。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也要相应地增加一些相关训练。在词汇基础基本保证的情况下,培养学生一些阅读技巧。比如,特殊信号词汇在段落和题目中的对应,例如数字、大写、特殊符号;段落首句作为重点信息处理;特别关注段落衔接句等。

2.3 如何备考阅读新题型

在翻译部分,原单句汉译英调整为段落汉译英,分值提高到了15分。翻译内容涉及中国的历史、文化、经济、社会发展等。四级长度为140-160个汉字;六级长度为180-200个汉字。

整段翻译要求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更强,上(下转第166页)(上接第126页)下语句之间产生关联,这对于考生理解全文的精神有所帮助。这改变了单句翻译看重语法及词组的传统,也是英语综合能力利用的一个很好的体验。但需要注意的是,考生对全文要有综合掌握的能力,如果对一些重点要素理解片面,前后语句关系分析有误,就容易造成全篇文章的“跑偏”。 中国历史、文化等题目被明确纳入翻译题型,说明对于学生的词汇掌握能力也有更高的要求。文章题材在样卷当中考察的是中国的剪纸艺术和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

对段落翻译,教师要有意识向学生介绍一些和中国节日、历史事件、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关的词汇。学生也可以通过英文杂志和报纸来学习、积累和背诵一些涉及日常生活的词语。同时,学生可以阅读一些难度不大的翻译书籍,注意中英文的切换规则。

段落翻译无疑是这次变革中难度最大的部分,英语教师可在日常教学中,合理传授一些翻译知识和方法,介绍汉语和英语的主要区别,包括两种语言对人思维模式的影响、两种语言的不同特点、两种语言的不同表达方式等等。其中,最重要的是让学生理解汉语的意合性和英语的形合性特征,指导学生在把中文译成英文时正确地使用连接词、介词、分词等。另外,诸如增词、减词、和译、分译、词性转换、语态转换等常用的翻译方法也要介绍给学生。

3 结语

四级试题篇3

大部分考生对于四、六级阅读部分的选词填空向来“仇恨度爆表”,原因是此题型直指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的两处软肋:词汇和语法。不过,出现在这一题型选项中的词均为大纲核心词汇,考生必须无条件掌握。下面先看看这次选词填空的选项是否都认识呢?

A. dependent

B. designed

C. fast

D. flying

E. gained

F. give

G. growing

H. launch

I. policy

J. prospect

K. rather

L. reliable

M. signal

N. successful

O. treatments

对于这一题型,考生在解题之前要做的准备工作包括两方面:①标注词性;②读文章首末句。标注词性时,考生只需标注纯名词及副词,因为诸如B (designed)之类的选项无法判断其是形容词用法还是动词的过去式/过去分词的用法。根据这一点,考生预先判断出选项I (policy)、J (prospect)、M (signal)、O (treatments)均为名词;而选项C (fast)、K (rather)为副词。接着考生阅读文章的首末句。由文章首句“Signs barring cell-phone use are a familiar sight to anyone who has ever sat in a hospital waiting room”及末句“Many patients also____(35)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illnesses that landed them in the hospital in the first place”可知文章的主要内容为“电子设备对医院的影响”。

准备工作之后,考生开始正式做题。做题步骤可分为三步:第一步,根据空格前后的句法结构判断其应填单词的词性;第二步,进一步判断、确定选项的词性,并做出筛选;第三步,根据空格所在句子的上下文判断空格所在句子的含义,最终确定最佳选项。然而大多数考生都以为这一题型只考查词汇,因此一开始就从选项的含义出发来解题,如此只会走入出题人的陷阱。下面选取三个有代表性的题目予以解析。

例1 But the ____(26) popularity of 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s has forced hospital-based doctors to become _____(27) on computers throughout the day.

解析:这句话有两个空。就26题而言,考生可按照上述做题步骤来完成。第一步,判断出空格处应填入形容词,用于修饰中心词popularity。第二步,在选项中找出形容词或具有形容词性的词,分别为选项:A (dependent)、C (fast)、L (reliable)、N (successful);B (designed)、D (flying)、E (gained)、G (growing)。考生首先考虑最合适的形容词,如果不合适再考虑形容词性的词汇。第三步,从空格前后的上下文来看,该句的大意应为“但是电子医疗记录的_____(26)普及已经迫使医院的医生变得……”,考生从形容词选项中似乎找不到合适的答案,于是求助于第二类选项――形容词性选项。经过比较,考生可发现选项G (growing)符合句义,为正确答案。

27题较为简单。考生首先根据空格前的become先判断出此处应填入形容词或形容词性的单词,由此考生从上一题剩余的选项范围中挑选含义相符的选项,结合空格后的介词on,可得出本题的最佳选项为A (dependent)。

例2 Many patients also _____(35)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illnesses that landed them in the hospital in the first place.

解析:就本题而言,考生若能根据上下文来答题就可以很快得出答案。第一步,考生根据句子缺少谓语动词这一点判断出空格处应填入动词。第二步,由该句的上文“A study of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iPad project found that patients got tests and _____(34) faster …”中的谓语动词found可以得出空格处应填入动词的过去式,因为35题所在的句子仍在讨论上文提到的研究(a study),由此选项范围缩小到两项:B (designed)、E (gained)。第三步,考生根据句义很容易判断出正确答案为选项E (gained)。

从这三道题的解题过程可知,考生通常经过三步即可得出最合适的选项,但具体情况还需要具体对待,某些题目考生可能并不需要完整通过这三步就能解答,或考生不幸遭遇拦路生词,此时应该先解答其他题目,进而缩小该题的答案选择范围。但鉴于选词填空的分值过低(10道题,仅占5%),笔者建议考生将此类题型安排到整场考试的最后进行。

46 What happens when a new technology emerges?

A) It further widens the gap between the old and the young.

B) It often leads to innovations in other related fields.

C) It contributes greatly to the advance of society as a whole.

D) It usually draws different reactions from different age groups.

四级试题篇4

关键词: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 调整 利与弊

一、引言

全国大学英语考试是1987年由教育部高教司主持实施的一种大规模的标准化考试,分为四级和六级,四级为基础要求,六级为较高要求,四六级考试是我国规模最大的英语考试。

多年来,四六级考试进行了多次改革。

据《京华时报》报道,该报记者从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获悉,从2013年12月的考试起,四、六级考试的试卷结构和测试题型将进行局部调整。本文分析了大学英语四六级题型调整的利与弊。

二、四六级题型调整的内容

据了解,此次四六级题型进行了较大调整。原来复合式听写部分改为听写10个单词或词组;由快速阅读改为长篇阅读,放在听力之后,题型变为段落句子匹配题;翻译部分由单句汉译英改为段落汉译英;完形填空部分全部取消。

新题型的说明中表示,原复合式听写调整为单词及词组听写,短文长度及难度不变。要求考生在听懂短文的基础上,用所听到的原文填写空缺的单词或词组,共10题。短文播放三遍。在长篇阅读部分,原快速阅读理解调整为长篇阅读理解,篇章长度和难度不变。篇章后附有10个句子,每句一题,每句所含的信息均出自篇章的某一段落,要求考生找出与每句所含信息相匹配的段落。有的段落可能对应两题,有的段落可能不对应任何一题。

在翻译部分,原单句汉译英调整为段落汉译英,分值比过去提高了15分。翻译内容涉及中国的历史、文化、经济、社会发展等。四级长度为140~160个汉字,六级长度为180~200个汉字。

三、四六级题型调整的利与弊

笔者认为调整后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更重视主观题,主观题难度仍然很大。听力部分试题的改变对学生来说有好处,现行的四级考试是听写3个句子,每句2分,共6分,很多学生不能完全写下句子。变成听写词组后,对学生来说相对容易。长篇阅读部分,原来快速阅读部分要求15分钟完成15题,但很多学生最后一至两题没时间做,现在即便做了改革,在时间上对学生要求依然很高。

此次变革最难的是翻译题。以往学生只需要翻译5个句子,且题目会给一半信息,而整段翻译需要平时注重培养学生对主观题目掌握的能力。取消完形填空意味着学生必须完成翻译部分的考查,以往15分的完形填空,很多学生感觉题目难,且做到完形填空时时间不够,但毕竟还能蒙对一些题。这次取消后,使得学生必须在翻译上下工夫。

笔者认为,快速阅读放在了选词填空和仔细阅读中间,答题流程和监考流程预计会随之改变。单句翻译改为整段翻译,将会增加阅卷老师的工作量。此外,对于在2013年6月四六级考试中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意味着必须重新调整复习,适应新考试。

总体来说,听力题难度下降,翻译难度增加,考试格外重视主观题,对学生来说难度依然不小。

四、四六级题型调整后大学英语教学方法的调整

(一)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的方法

1.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兴趣,养成阅读习惯。

要进行英语阅读,首先要有阅读兴趣。兴趣是一个人事业成功的第一动力。有了兴趣才会集中全部精力,发挥自己的全部才智做好某件事。其次,必须养成阅读习惯,经常进行阅读实践,因为阅读实践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唯一途径。有了阅读习惯,还要尽可能广泛地阅读各种不同题材的文章,找一些不同主题的英语书,迅速阅读某些章节的几个段落,养成阅读习惯。同时大量的阅读实践能够增加词汇量,扩大知识面。

2.阅读要有目的性。

如果你在寻找主要原则,那么略读也许就够了。如果为了提高英语水平,就要将注意力集中在辨认单词及语法结构之间的关系上,如果为了信息,就必然会注意文章的主题及有关事实。

3.克服阅读时存在的弊病。

国外有关专家通过调查发现:人们长期采用的出声阅读方法不仅速度慢,而且效果差。有些阅读能力差的人认为,只有读出每个单词,才能更好地理解所读内容。有些人虽然双唇不动,然而其他发音器官仍在活动,这实际是在自我听读,这种内听现象在默读时广泛存在。有些人在阅读时用手指在阅读的那行下移动,有时一些读者可能几次重复阅读一个词组或短句。这种现象在效率高的读者中很少出现,而阅读能力差的人则经常如此。如果要克服念念有词的口读、指读及回读等毛病,平时就应大量阅读通俗易懂的简易读物,增强信心,纠正阅读陋习,养成一读即过的习惯。

4.为了寻找主题思想而略读。

略读是通过眼睛迅速扫视文章的有关章节,对所读的内容得出一个基本印象的阅读技巧。在阅读测试中略读,可帮助我们迅速解答有关main idea,topic和title之类的问题。当然还有其他一些阅读技巧,在此不一一赘述。

(二)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的途径

1.提高学生的词汇和语法水平。词汇特别是词组的熟练掌握和灵活应用是清晰准确地表达意思的前提和基础,在四级考试中翻译部分因为考试时间紧,如果考生对所提供的汉语不能立即在脑海中反映出所考查的相应的英语词汇和词组,则一方面会造成考试时间的浪费,另一方面会导致表达不准确、翻译不地道,影响分值。此外,翻译不是单纯地把汉语翻译成英语词组,还要根据所提供的前半句揣摩所考查的语法知识,并迅速做出反应。

2.考生在平时学习中要注意积累和总结,适当分析四级考试中常考题型和知识点,并注意英汉两种语言在表达方式方面的差异和区别。只有在对两种语言的异同正确把握的基础上,考生才能做到在做题中信手拈来,翻译成既符合英语语法规范又符合英语语言思维方式的地道的标准语言。此外,考生在平时学习中可以适当看一些翻译方面的书籍,了解掌握常用的翻译方法和技巧。尽管四级考试中所考翻译没有那么难,但是有一定的翻译理论做基础,学生在做题中就会感到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五、结语

四级试题篇5

关键词: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 新题型 应对策略

2013年的8月14日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公布了四、六级新的试卷结构和题型,涉及听力、阅读、翻译,主观题比例上升到30%,方案一出便引起了考生的种种猜想。从表面看,完形填空被废弃,听写、快速阅读的难度有所降低,但是考生最害怕的汉译英段落翻译难度有所提升,客观选择题减少,时间更紧。由于考试难度显著增大,最大挑战仍是时间控制和答案的正确率。此次调整使得考试内容更趋于合理,能进一步反映考生的真实英语水平。无论是要求段落汉译英,还是长篇阅读后的多选项不定项信息匹配题,都要考查考生的“真功夫”。考试时间从原有的120分钟延长至130分钟,总分值不变。此改革说明单纯对某个词汇和语法点的考查题型已经全部取消,对四级考生的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单从考试结构来说,取而代之的是对考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考查。

一、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试卷结构和测试题型的变化概述

就调整的题型进行分析,首先就听写部分而言,过去四级考试中的复合式听写调整为单词及词组听写,短文长度及难度不变。听力时间缩短了5分钟,难度有所降低,这对考生来说是有所鼓舞的,即使有听不完整的词组也可以通过语法分析进行猜测。几乎大多数人都认为,取消句子听写会使听写难度减弱,但事情并不像人们普遍预料的那样,这样的题型只会使考生的偶然得分率提高,而如果考生长期忽视听写和拼写,则必然导致得分率改善情况不佳,再者,虽然听写词的字数大大减少了,但对正确拼写的要求更高了。

其次阅读历来是四级英语考试的重点题型。此次改革后,原快速阅读理解调整为段落信息匹配题,每句所含的信息出自篇章的某一段落,要求考生找出与每句所含信息相匹配的段落。调整方案说有的段落可能对应两题,有的段落可能不对应任何一题,篇章长度和难度不变。专家提示,这种题类迷惑性很强,长篇阅读理解的信息匹配要求太高,那么有一些不具备信息匹配的段落就成为考题的干扰项,考生如果平时练习较少,分析能力不强,抓不住关键信息,则失分情况依然存在。

此外,取消原有题型中的完形填空,这意味着已经彻底告别原来的20个答案可以瞎蒙的时代。翻译题是此次改革中被视为最难的题目类型。据了解,改革后,原单句汉译英调整为段落汉译英,翻译内容涉及中国历史、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等。翻译长度为140~160个汉字,对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总的来说,改革后的题型能很好地考查考生的语言综合水平,更具科学性。

二、调整四级新题型应对策略

1.彻底摈弃题海战略,代之以扎实的基础训练。

由于主观题所占分值比例大幅度增加,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临时抱佛脚的侥幸心态和三个月题海战术就想过关然后淡化英语继续学习的急功心理。除了听力、阅读和翻译仍然是得分大头外,其余部分的洗牌让整个分值分布更为平均。这就让之前绝大多数培训机构所宣扬的抓大题放小题的策略失效,每个部分都变得举足轻重。题型的变革代表着考委会希望四级考生不仅能够通过这个考试,而且能够全面提高英语应用能力。因此考生必须从夯实基础抓起,要明白英语学习没有捷径可走,就应该体现在平时扎实的学习和训练之中,靠日积月累的真功夫。

2.以语法和词汇为核心,建立听说读写译的语言基本功底。

首先我们建议考生系统学习英语语法,由于写作和翻译、听力必然涉及各种语法知识的理解,如各种时态、语态和虚拟语气、倒装句、强调句、各种从句等,特别是这次改革后的中文段落翻译更能体现出不同的句子结构,如果不提高语法分析和运用能力,翻译出来的句子就会支离破碎,正确率大打折扣。由于四级的段落翻译内容涉及中国历史、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等内容,笔者认为针对性地进行训练是必需的,比如经常上CCTV央视网上点击NEWS标题栏里的China进行英语学习效率比较高,该网站既有完整的反映中国事件的英文文章,又有相对应的听力视频,可谓一举两得,既积累和掌握了一定的词汇量,又训练了听力能力。长期学习必然能取得很好的听力和理解效果,对中国的文化历史经济的发展最新情况形成系统深刻的了解。不具备上网条件的考生也可以浏览《中国日报》、《21世纪英文报》、《上海学生英文星报》等英文报纸,通过平时的大量阅读,彻底消除词汇这个拦路虎,积累一定数量的词汇,为备战四级奠定良好的词汇基础,提高英语信息反馈能力,打好语言基本功底。

3.培养阅读理解能力,提高综合运用英语能力。

部分考生平常阅读不多,难以适应阅读英美原文,对信息把握不准,因此答案模糊不清,阅读得分率更低。只有坚持不懈地反复阅读才能把握文章中心思想和关键信息。我们希望考生在打下良好的词汇和语法基础后进行大量阅读理解练习,其最终目标就是提高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三、结语

四级试题篇6

【题目】

[来源:学科网]

【答案】

二年级奥数天天练试题及答案1.19

【题目】

学校进行乒乓球选拔赛,每个选手都要和其它所有选手各赛一场,一共进行了36场比赛,有()人参加了选拔赛。

[来源:学_科_网]

【答案】

二年级奥数天天练试题及答案1.20

【题目】

四个足球队进行单循环赛,如果踢平各得一分,否则胜队得3分,负队得0分,已知甲乙丙丁四队分别为7、4、4、1,所有比赛中共有几场平局?

【答案】四个足球队进行单循环赛,需要举行4×3÷2=6场,3-1-0积分制,最6场全分胜负总积分为:6×3=18分,而实际上四队总积分7+4+4+1=16分,所以共有18-16=2场平局。

二年级奥数天天练试题及答案1.21

【题目】

练习实验小学,实验二小,大新路小学,沔州小学和仙桃小学五所学校参加市直学校篮球赛.每两校都要赛一场.到现在为止实验小学已经赛了4场,大新路小学与沔州小学各赛了2场,仙桃小学赛了1场.那么实验二小赛了___场?

【答案】点线图。每两个学校举办一次比赛则两个学校进行连线,比如,实验小学比赛4场,则有四根连线,根据题目,将已知条件全部连线完毕后,发现实验二小连线三根,则答案为比赛了3场。

二年级奥数天天练试题及答案1.22

【题目】

超常挑战-世界杯小组赛四个队进行的是单循环赛,积分制为3-1-0,(1)总积分可能是多少?(2)每个队的总得分可能为多少?[来源:学科网ZXXK]

【答案】四个队单循环赛:进行比赛的总场数是4×3÷2=6场。总积分最低是6×2=12分,最高是6×3=18。总积分可能是12-18分每个队比赛三

场,每个队的总得分最少为0分,最多为9分。但唯独没有8分。8分不成立,三场按照得分3,3,2得分,根本不成立。所以每对得分可能为0、1、2、3、

4、5、6、7、9。

二年级奥数天天练试题及答案1.23

【题目】

【答案】一个宽和一个长确定一个长方形(包括正方形),也就是一个对角线确定一个长方形。也就是对角线上的两个端点确定一个长方形。先算出长方形,长的边

数为:5+4+3+2+1=15宽的边数为:4+3+2+1=10长方形的数量15×10=150个。含有“”的长方形,根据鼠标法,含有“”的小正

方形右上的点数一共是:12个。左下方的点数是4个。所以含有“”的长方形的数量为:12×4=48个。面积总和为:

(1×1+2×2+3×2+4×2+5×1)×(1×1+1×2+3×2+4×1)=360

二年级奥数天天练试题及答案1.24

【题目】[来源:Z*xx*k.Com]

[来源:学科网]

四级试题篇7

这篇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测试第四章单元检测试题的文章,是

1.对在水的电解实验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正极产生氢气B.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收集的气体体积大C.正、负两极产生的气体质量比为1∶8D.与电源正、负两极相连的试管内收集的气体体积比为1∶2思路解析:本题考查电解水实验及实验现象这两个知识点,解决本题的关键:①要注意实验现象是你通过感觉器官能够感知出来的,而不是分析后得出的结论。②要注意与实验事实相符合。答案:D2.用两根玻璃棒分别在浓氨水和浓盐酸中蘸一下,然后将这两根玻璃棒靠近(不要接触,如图4-16),可观察到产生大量白烟。这种白烟是氨气和氯化氢气体化合生成的微小的氯化铵晶体。请完成: 图4-16(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从这个实验你能获得的信息是(任写两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路解析:通过题目给予信息:已知反应物是氨气、氯化氢,生成物是氯化铵,依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则不难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结合所学知识依据实验现象,可以得出关于分子、物质及有关化学反应的多条信息。答案:(1)NH3+HCl====NH4Cl(2)分子在不停地运动,浓盐酸,浓氨水具有挥发性,化学反应前后,分子发生了改变等3.纳米材料被誉为21世纪最有前途的新型材料,许多材料达到纳米(1纳米=10-9米)级的大小时,会产生许多让你料想不到的、奇特的光、电、磁、热、力和化学等方面的性质。如:将金属制成纳米粉末后就变成了黑色,且不导电,机械强度也大幅度提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纳米碳虽然质地柔软,但强度却很大B.纳米氧化锌能吸收电磁波C.金黄色的金粉应该属于纳米材料D.在空气中能自燃的铁粉应该属于纳米材料思路解析:根据题目信息:纳米材料“会产生许多让你料想不到的奇特的光、电、磁、热、力和化学等方面的性质。如:将金属制成纳米粉末后就变成了黑色,且不导电,机械强度也大幅度提高”。要充分运用这些新知识去对各选项进行审查,从中找到符合题意的选项。选项A属于纳米材料“力”方面的奇特性质,选项B属于“磁”方面的奇特性质,选项D属于“热”和“化学”方面的奇特性质,它们的说法都正确。普通的金粉显金黄色,把金制成纳米粉末后应为黑色,故选项C的说法错误,符合题意。答案:C4.(2010江苏南京中考)科学家发现,细胞膜中存在着某种只允许水分子出入的通道——水通道。图4-17是2003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彼得•阿格雷公布的世界上第一张水通道蛋白的示意图。 图4-17(1)图示水通道中的每个“ ”表示: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2)根据示意图,由于水通道中间的正电荷对H+离子有作用,所以H+离子不能通过该水通道。思路解析:本题为图示信息给予题,该题以2003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彼得•阿格雷公布的世界上第一张水通道蛋白的示意图,创设了新的问题情景,问题比较开放,考查学生对分子、原子、离子等知识的理解情况以及对新材料的阅读理解能力,得分率只有63.6%,区分度较好。由于题目新颖,能够较好地考查学生的真实水平,强调要培养自学迁移能力。答案:(1)①水分子②每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2)排斥5.澄清石灰水长期敞口放在空气中会变浑浊,这是因为空气中含有()A.氧气B.二氧化碳C.氮气D.一氧化碳思路解析:主要考查了空气的成分以及二氧化碳的鉴别方法。在空气中含有少量的二氧化碳,它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这是二氧化碳的特性。答案:B6.水可以造福人类,但水被污染后会给人类造成巨大的灾难。为防止水体污染,下列措施中可以采用的是()①控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②生活污水先净化后排放③禁止使用化肥、农药④工厂废水经处理达标后再排放A.①②③B.②④C.③④D.②③④思路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水的污染与防治问题,工业“三废”的任意排放,生活污水的的随意排放,以及农业上滥用农药和化肥都会对水体造成污染。因此,我们应该合理使用化肥、农药,生活污水先净化后排放,处理工业“三废”。答案:B7.不能说明空气中有水蒸气的事实是()A.炒脆的瓜子放一段时间后变软B.夏天打开电冰箱看到有白雾产生C.夏天在室内放一杯冰水,发现杯壁上出现小水珠D.澄清的石灰水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石灰水表面出现一层白色物质思路解析:A、B、C选项都能证明空气中含有少量的水蒸气,而D项中澄清的石灰水表面出现一层白色物质,是因为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答案:D8.下列各组物质中,都是由分子构成的是()A.水、氢气 B.铁、氧气C.氯化钠、铜 D.氯化钠、水思路解析:由于金属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所以B中有铁、C中有铜是错的;由于氯化钠是离子化合物,是由离子直接构成的,所以D也是错的。答案:A9.葡萄糖是人体内最重要的供能物质,其化学式为C6H12O6,下列有关葡萄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葡萄糖属于有机物B.葡萄糖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C.葡萄糖分子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是1∶2∶1D.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0思路解析:葡萄糖分子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6)∶(1×12)∶(16×6)=6∶1∶8,故C错。答案:C10.大蒜是人们生活中常见的食品,同时又有药用的价值。大蒜中大蒜新素的化学式为C6H10S2,它由________种元素组成,分子中碳、硫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______。思路解析:从大蒜新素的化学式可以看出,大蒜新素中含有三种元素。答案:三3∶111.物质的化学式正确的是()A.氢氧化钙CaOHB.硫酸HSO4C.三氧化硫SO3D.硝酸铵NH3NO3思路解析:书写化学式时要正确书写原子团,D项中铵根离子为 而不是NH3;化学式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A项中 ,正确化学式为Ca(OH)2,B项中 ,正确化学式为H2SO4。答案:C12.由A、B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A与B的质量比为3∶1,A与B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为12∶1,则能表示此化合物化学式的是()A.ABB.AB3C.AB4D.A2B思路解析:化合物的化学式中,A与B的原子个数比为 =1∶4。答案:C13.在实验室里,把点燃的镁带迅速伸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可以看到镁带继续燃烧,生成一种白色固体(氧化镁)和一种黑色固体(炭黑),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根据该实验回答:(1)金属镁着火时能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2)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只与氧气发生反应吗?(3)是不是一切物质燃烧都要在空气(或氧气)中才能进行呢?思路解析:该题主要考查了燃烧的条件及灭火的原理,分析题意知:镁不仅能在空气中燃烧,也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说明二氧化碳虽然对一般燃烧来说不助燃,但能支持像镁这样的特殊物质的燃烧,从而得出燃烧不一定非要氧气参加的结论。答案:2Mg+CO2 2MgO+C(1)不能(2)镁在空气中燃烧时还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了反应(3)不是14.图4-18是市售某品牌牙膏包装盒的部分说明。其主要活性成分单氟钠(Na2PO3F)是牙膏的常用添加剂,实验表明牙膏中单氟磷酸钠的质量分数达到0.76%—0.80%时,防龋齿的效果较好。(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面两位) 4-18(1)求单氟磷酸钠中氟元素的质量分数。(2)通过计算判断,该牙膏是否有较好的防龋齿效果。思路解析:本题以生活日用品为背景,通过问题巧妙地考查物质的纯度计算。首先根据单氟磷酸钠的化学式可求出其中氟元素的质量分数,然后利用牙膏中氟元素的质量计算出Na2PO3F的质量,进而求得牙膏中Na2PO3F的质量分数(即纯度)。计算过程中应注意单位的转换及对计算结果的要求。答案:解:(1)w(F)= ×100%=13.19%(2)m(Na2PO3F)=114×10-3g÷13.19%=0.864gw(Na2PO3F)= ×100%=0.79%(介于0.76%~0.80%之间)故该牙膏有较好的防龋齿效果。答:氟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3.19%,该牙膏有较好的防龋齿效果。

四级试题篇8

【关键词】听力试题日语专业四级关键信息点解析

【中图分类号】H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2)08-0002-02

日语专业四级听力试题分为两个类型,第一部分是对话形式,都是10句以下的对话,语速为每分钟240~260字;第二部分是文字叙述形式,长度在15句以下,语速为每分钟240~260字。听力试题共20道题,每题一分,时间为20分钟,全部是单项选择题。在2007~2010年听力试题中出现频率最多的类型题为关键信息点类型,其中以“一番”“どこ”“何”“何故”等疑问词提问的类型题最为典型。对于此类试题,在理解听力材料主旨大意的基础上,找到相关的信息点就是找到了答题的关键,本论文对此进行解析。

一 以“一番”提问的类型题

1.女の人は何が一番よかったといっていますか

女:今年の海外旅行、去年よりしかったよね。なんといっても料理がよかったわよね。

男:料理もいいけど、温泉が持ちよかったよな。

女:そうそう。山のぼりのあたりはいったが持ちよかった。

男:汗をかいて、上についた。あのさわやかな感じはたまらかったな。

女:そうね。天もよかったし。でもやっぱりその後で食べた料理がおいしかったな。

:女の人は何が一番よかったといっていますか。

A.温泉ですB.料理です

C.山のぼりですD.天です

解析:此题无论是在单词、语法方面都不难,但干扰信息也存在。例如,“男:料理もいいけど、温泉が持ちよかったよな(料理是不错,但是温泉也让人心情不错啊)”“男:汗をかいて、上についた。あのさわやかな感じはたまらかったな(到达山顶时汗流浃背,那种感觉真痛快啊)”。关键信息点为“女:そうね。天もよかったし。やっぱりその後で食べた料理がおいしかったな(是啊,天气也不错。但是仍然觉得在那之后吃的料理最好吃)”。在听力考试中一定要注意“やっぱり”这个词。因此此题答案为B。

2.この期は何をすれば一番いいでしょうか

女:一般的に日本人は休に何をしますか。

男:海や山や温泉。それに海外へ出かける人が多いようです。

女:そうですか。この期だったらやっぱり海外旅行が一番いいですね。私もどこかへ行きたいですよ。

男:ではハワイにでも一にいきましょうか。

女:それはいいですね。

:この期は何をすれば一番いいでしょうか。

A.海外旅行B.国内旅行

C.登山旅行D.温泉旅行

解析:此题关键信息点为“この期だったらやっぱり海外旅行が一番いいですね(这个时候还是去海外旅行最好啊)”。因此答案为A。

二 以“どこ”提问的类型题

1.どこから京にいくのですか

女:何が京にいやなことでもあるの。

男:いや、いやなことというか、ちょっと不安なのかな。

女:どうして。

男:そりゃ、やっぱり不安ですよ。崎からひとりででてきて京でなにがあるかわかんないでしょう。

女:そんなの。なにがあるかわからないから元出るんじゃない。

男:そんなもんじゃないよ。

:どこから京にいくのですか。

A.崎B.野C.崎D.

解析:关键信息点为“崎からひとりででてきて京

でなにがあるかわかんないでしょう(我一个人从长崎来到东京,都不知道这里有什么)”。在听力考试中一定要注意地名。此题答案为A。

2.学部と大学院はどこがいますか

女:あの、すみません。学部と大学院はどううのでしょうか。

男:そうですね。学部と大学院のいは学部生は学ぶ、大学院生は研究という点だといえるでしょう。大学院に入るには一般的に研究画を提出しますが、これは自分の研究テマと研究の、意をしっかりともっていなければいけないということですね。あとはもちろん、研究科によってたしょういはありますが、授も演けしきのものが多いので学生の表やぎろんのばがえます。つまり学部生以上にみずから学ぶしせいが重要になってくるのです。

:学部と大学院はどこがいますか。

A.学と研究B.学と

C.学と演D.学とそうぞう

解析:关键信息点为“学部と大学院のいは学部生は学ぶ、大学院生は研究という点だといえるでしょう”。因此答案为A。

三 以“何”提问的类型题

1.何ののをしていますか

女:先生、私は先生のおかげで研究生として日本にやってきてそろそろ1年になります。たいへんお世になっております。

男:いいえ、いいえ。日本の生活にはなれましたか。

女:はい。この1年で日本の大学にも日本の生活にもなれましたので、いまのところ10月にある大学院のをうけたいと思っているのですが。

男:そうですか。おうさんしっかりした目をもって留学してきたわけだし、この1年大学院のためのもがんばっていましたね。研究画がきちんとできていればないと思いますよ。

女: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あとはどのようなをすればいいでしょうか。

:何ののをしていますか。

A.大学B.研究生C.留学D.大学院

解析:关键信息点为“いまのところ10月にある大学院のをうけたいと思っているのですが(现在正在考虑参加10月份研究生院的考试)”。因此答案为D。

2.日本人は通勤するには何を多く利用していますか

男:日本ではで出勤する人とを利用する人とどちらが多いですか。

女:やっぱり地下やを利用する人が多いでしょう。便利だし、も正ですから。

男:あのう、学生用の定期券はっていますか。

女:ええ、定期券や回数券など便利で安いり方もいろいろありますよ。

男:そうですか。いろいろと教えていただいて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した。

:日本人は通勤するには何を多く利用していますか。

A.B.シバス

C.自D.地下と

解析:关键信息点为“女:やっぱり地下やを利用する人が多いでしょう。便利だし、も正ですから(还是乘坐地铁和电车的人多吧,既方便又准时)”。因此答案为D。

四 以“何故”提问的类型题

1.このあたりは何故い物に便利なのですか

男:では部屋までご案内しましょう。

女:明るくてきれいな部屋ですね。

男:そうでしょう。台所はそちらです。

女:ひろいですね。このあたりはい物には便利ですか。

男:はい。すぐ近くにスパもあります。それにも近いですから、交通もたいへん便利ですよ。

:このあたりは何故い物に便利なのですか。

A.スパがあるからB.百店があるから

C.に近いからD.いから

解析:关键信息点为“男:はい。すぐ近くにスパもあります(是的,这附近就有超市)”。因此答案为A。

2.何故日本の政界のことを永田町というのですか

女:国会学に行きたいのですが、地下のどので下したらよろしいですか。

男:国会事堂前です。ここに永田町の地がありますので、どうぞごになってください。

女:ここが中国の人民大会堂にあたる国会事堂ですか。まわりにはずいぶんいろいろな建物がありますね。

男:ええ、事堂に向かって左に院、右に参院の建物。そのまわりに理府などがあって。永田町は日本の政治の中心となっています。

女:それで日本の政界のことを永田町というんですね。

:何故日本の政界のことを永田町というのですか。

A.政治家が永田町に住んでいるから

B.天皇が永田町に住んでいるから

C.永田町は日本の政治の中心だから

D.永田町は皇居に近いから

解析:关键信息点为“永田町は日本の政治の中心となっています”。因此答案为C。

参考文献

[1]〔日〕原正子、史兆红主编.日语专业四级考试综合辅导与强化训练[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

[2]王黎明.2010年日语专业四级听力试题解析[J].日语知识,2011(7)

上一篇:明月照红尘范文 下一篇:美丽公主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