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人才范文

时间:2023-12-13 07:29:30

水产人才

水产人才篇1

【关键词】东盟 广西水产业 应用型人才 培养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2C-0014-03

中国和东盟国家海陆相连,江河、海洋有着丰富的渔业资源,近年来随着中国―东盟渔业合作的深入发展,水产品双边贸易大幅增长,水产业迅速崛起。然而,发展现代水产业,人才是至关重要的支撑点,如何构建广西水产业应用型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促进水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是目前广西水产行业和职业教育需要积极探索和努力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基于中国―东盟渔业合作持续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对面向东盟的广西水产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进行探讨。

一、中国―东盟渔业合作深入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广西和东盟各国在地理位置上同属于一个自然综合体,海陆相连,交通发达,这为渔业合作提供了基础。东盟各国除老挝以外都与海洋相接,多数国家的版图由岛屿、海湾、滩涂等构成,海域广阔,鱼类和水产资源十分丰富。广西与东南亚各国既有航线相连,往来便利,又共享着丰富的江河、海洋资源,这为中国与东盟渔业合作提供了广阔基础。据资料统计,2010年我国水产品进出口总量716.06万吨,进出口总额203.64亿美元,我国自东盟进口水产品38.48万吨,进口额5.94亿美元;2012年我国水产品进出口总量792.50万吨,进出口总额269.81亿美元。东盟取代智利成为我国第四大进口市场,我国与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的效应正在逐渐显现,中国―东盟的渔业合作不断升温,使得我国对东盟的水产品双边贸易大幅增长。

中国与东盟各国在水产技术交流方面的合作也正在不断增强。中国和东盟领导人于2002年11月签署《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该协议确定了以农业、人力资源开发、信息技术、投资和湄公河流域开发为优先合作的部门。由此可见,农业成为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的重要内容。渔业是农业的重要构成部分,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下的渔业合作从贸易自由化,扩大到人力资源开发、产业合作、知识产权、环境保护等领域,并提出了包括提高东盟各国人力资本水平在内的综合援助计划,要求建立相应的双边合作组织机制,以便具体执行多方合作框架。广西与东盟国家的海洋渔业技术交流非常重要,既可以具体落实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有关协议,推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顺利发展,又将吸引东盟各国商人投资渔业,以独资、合资等多种形式兴办大量相关企业。显然,这对于提高中国水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推动我国企业技术革新,从而加快中国渔业的发展,都将起到积极作用。

与此同时,《中国一东盟农业合作的谅解备忘录》将农业中长期合作的重点放在捕鱼业、水产养殖,表现了对资源开发、技术合作、资本合作、知识产权等方面合作的高度重视。我国和东盟的渔业技术存在比较大的差异,这就为合作共赢发展提供了较大的空间。可以采取技术投资或股权参与、技术咨询、技术培训、人才培养与交流、专家互访、科研联合等灵活多样的合作方式,在捕捞技术、养殖技术以及加工技术等方面开展广泛合作。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加强了与周边国家地区的渔业科技合作,取得了喜人的成果。经过研究、繁育、试养,从外国引进的水产养殖和鲜活饵料生物品种大约有20%的品种已逐步在国内适宜地区推广。目前已形成较大生产规模的品种有罗非鱼、虹鳟鱼、罗氏沼虾、海湾扇贝、太平洋牡蛎、加州鲈鱼、德国镜鲤等。与此同时,我国也向东盟国家提供了青鱼、草鱼、鲮鱼、鳊鱼等我国特有鱼种的种鱼和鱼苗以及海带、紫菜等苗种,并积极传授淡水养殖和人工繁育技术,使之成为当地丰产增收的主要水产养殖品种,带动了经济的发展。

现代水产养殖技术的合作与推广推动了东盟国家海洋渔业重心由传统捕捞业向现代养殖业转型,然而,由于缺乏较高层次的海洋产业专业人才,目前不少东盟国家的海洋产业大多停留在对海洋资源初级开发的研究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缓慢,海洋的资源优势无法完全转化为经济优势,海洋渔业品种单一,多属初级产品,精深加工名牌产品少,科技含量较低,海洋产品的附加值不高,市场竞争力较弱,形不成产业的优势。由于科技滞后于生产、养殖技术,品种的储备不足,结构调整相对缓慢,产品出口受“绿色壁垒”制约的风险加大。此外,对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环境保护、病害预报与防治等方面的研究严重滞后。因此,广西水产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应更多地考虑东盟国家的需求,构建一种行之有效的中国―东盟渔业合作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使之成为面向东盟各国海洋科技开发、海洋科技推广、海洋管理人员培养的重要阵地,以有利于发挥我国在海洋渔业技术、人力资源等方面的优势,推动东盟各国传统海洋渔业向现代海洋渔业转变,实现互利共赢。在中国与东盟海洋渔业合作中实现信息共享、人才流动、技术交流、资源互补和创新互动,其结果必然会降低产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发挥品牌效应,增强竞争能力,从而带动东盟国家经济的发展。

二、广西水产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广阔平台

广西渔业的快速发展为中国―东盟渔业合作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广西是我国西部省区中唯一既沿海又沿边的省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全区内陆江河溪流、库湖塘池众多,分布广泛,其中淡水大水面面积有1080万亩,20米等深线以内浅海滩涂有1406万亩,适宜渔业养殖的有950万亩,目前利用率均不到10%。渔业种质资源丰富,北部湾的生物资源种类繁多,有鱼类500多种、虾类200多种、头足类50多种、蟹类20多种,还有种类众多的贝类和其他海产动物及藻类等;南海拥有鱼类近1000种,内陆水域拥有鱼种类达300多种。同时,捕捞资源丰富。广西捕捞作业渔场有北部湾渔场、南海深外海渔场和南沙渔场等3个,除北部湾渔场外,南海深外海渔场和南沙渔场的渔业资源十分丰富,据《广西渔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南海深外海和南沙海域现已查明的潜在渔业资源量562万吨,可捕量达280万吨。

广西位居中国―东盟“桥头堡”,是大西南重要的出海通道。独特的地理位置、西部大开发和国内国际性区域合作使广西渔业区位优势更加凸显。一是广西渔业直接面对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发展的空间很大;二是东盟国家丰富的渔业资源,为广西渔业产品加工业来料加工提供足够的原料;三是东盟国家、珠三角地区渔业产品加工业与广西有较大的互补性,为广西渔业开展国际合作开发和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提供良好的契机。

近年来,广西积极建设渔业科技创新平台,加快推进渔业科技研究及推广应用。一方面,建设了相关的重点实验室和中试基地,如广西水产引育种中心、南美白对虾遗传育种中心、罗非鱼试验站和贝类试验站等,为全区渔业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另一方面,高度重视渔业科技攻关和技术推广,“十一五”期间,广西渔业系统获得了2项部级科技进步奖和15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此外,还实施渔业科技入户工程,创新机制,实现了“三个直接”:科技推广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塘、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科技进步在推动广西渔业发展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据《广西渔业发展“十二五”规划》,2010年,广西水产品产量达275.09万吨,总产值247.20亿元,水产品出口量6.9万吨,出口值2.4亿美元,渔业经济总产值350亿元,在全国渔业经济排行第七,形成了明显的优势水产品、特色水产品产业区或产业带的发展格局和养殖、加工、流通为一体的产业发展模式。

综上所述,快速发展的广西渔业为中国―东盟渔业合作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了广阔的平台,能有效地集合海洋渔业最新技术和技能人才,并形成产学研转化的良性循环,可以为中国―东盟渔业合作培养大批海洋渔业应用型人才。

三、面向东盟的广西水产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措施

(一)确定人才培养目标。面向东盟的广西水产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应为:面向中国―东盟渔业交流与合作,以产业发展和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大批能够从事水产育种与养殖和水产品生产加工、水产企业经营和管理以及水产品研发和质量控制,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较高的综合素质,富于创新精神,“下得去、留得住”的应用型技能人才,满足广西及周边地区、国家水产业发展的需要,使得广西水产业应用型技能人才的培养做到培为所用、培有所用、培后必用。

(二)加快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快和丰富广西大中专学校现有水产及相关专业的设置势在必行。广西目前专门的水产高校尚属空白,而且水产及相关专业的设置较少,目前广西政府下文同意广西水产畜牧兽医局筹设广西水产畜牧职业技术学院。以此为契机,应加快推进广西水产类高职院校的建设,不断丰富水产及相关专业的设置,强化水产养殖、水产品病害控制、水产品加工及贮藏、水产品新品开发与利用、水产品质量安全及渔业经济等课程或专业的建设,提高水产及相关专业的教学水平,改革现有的水产人才培育模式。一是加强能突出广西和东盟各国水产业特色的专业教育。东南亚名优特新水产品资源非常丰富,具有鲜明的特色。因此,广西水产类职业教育中,应以名优特新水产品种为研究对象,以名优特新水产品种的养殖、精深加工、病害控制、市场销售、特色保持为重点进行专业教育,提高学生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相互转换的能力,不断完善水产及相关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和培养途径。二是开展“水产 +N”专业改革。“水产 +N”专业是指以水产专业为主,其他如企业管理、商务谈判、对外贸易、市场营销和物流管理等专业为辅,综合培养、全面教育的专业。单一的技术人才或管理人才已经不能适应中国―东盟渔业合作持续发展的需求,应针对性地增加或调整与水产专业紧密相关的专业内容。

(三)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模式。订单式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是当前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其主要特点为学校和企业合作培养人才,共同制定培养计划,签订用人协议,双方不仅在师资、技术、办学条件等方面互通有无、紧密合作,而且联合招生、培养和就业,学生就读期间可灵活地在学校和企业进行理论学习和生产实践,学生毕业后直接到企业就业,真正体现学中做、做中学、工学结合的职业教育特点。由于广西贫困生较普遍,培养模式上可以采取各职业技术学校先与水产类企业签订人才培养协议,由企业为困难学生提(下转第28页)(上接第15页)供助学金、为优秀学生提供奖学金,学生根据学习的不同阶段,安排到企业进行专业实训和顶岗实习,不断熟悉相应岗位技术要求,毕业后可择优留在该企业工作。订单式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既为企业提供了强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又使得学生就业针对性更强,缩短了他们工作的适应时间,促使其快速成长,达到职业教育和企业双赢的效果。

(四)加强广西与东盟国家水产业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中国―东盟渔业合作的快速发展,为广西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近年来水产养殖面积、总产量、水产加工企业数量、占农业比重等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但水产业技能型人才培养明显滞后。因此,首先,广西水产企业要加强与国内、国外企业的合作,以项目合作的方式,积极引进国内外经验丰富的水产行业技术人员特别是东南亚国家特色养殖的能工巧匠,同时将广西特色水产养殖人才输送出去。其次,拓宽广西水产类院校与东盟国家的合作办学渠道,打破国家和地区间办学的壁垒,通过招收东盟国家留学生和派出本国学生到东盟国家学习或短期培训,培养出与水产行业需求实现“零对接”,“懂技术、会管理、人文素质高”的应用型人才。

【作者简介】黄祖江(1957- ),男,广西博白人,研究生学历,广西水产畜牧学校书记、校长,副教授。

水产人才篇2

关键词:水产专业 “校企联动、三阶递进” 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11(b)-0138-04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高技能型人才。如何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完成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输送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任,是高等职业教育者所面临的重要课题[1-4]。水产科技系探索实施“校企联动、三阶递进”人才培养模式,围绕水产行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校企深度融合联合培养学生,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将职业环境资源引入教学过程,以职业能力评价为核心,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和操作技能,培养了一批综合素质高、动手能力强的水产技术人才,深受用人单位欢迎,连续5年该院水产专业毕业生就业率100%,供不应求。该文主要介绍了水产科技系几年来探索水产专业“校企联动、三阶递进”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过程和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1 “校企联动、三阶递进”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过程

1.1 “校企联动、三阶递进”人才培养方案修订

水产养殖专业是实践性较强的应用性学科,专业教学必须与实际生产紧密相连,在重视理论教学的基础上突出实践性教学,使教学做到知与行相统一、理论与实践相一致[5-8]。因此该系每年都对水产养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根据行业的最新进展、用人单位的需求对水产养殖专业的一些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修订,并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论证。在2007―2012年连续6年的人才培养方案中,校企共同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使生产性实践教学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以企业生产过程为导向,以渔业生产过程为主线,以企业用人要求为标准,在渔业生产的关键时期,学生参与生产实践,同时学习技术理论知识,最后通过顶岗实训,从而实现认知专业、认知行业、认知就业的逐步推进,最终达成高质量就业。

最后学校每年跟踪了解毕业生工作情况,和生产用人单位交流,针对水产专业学生的就业素质、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状况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2009年开始探索将生产性实训纳入到人才培养模式中,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2010年开始在水产养殖技术人才培养方案中增设了一些新课程,以加强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如《水产药品学》《养殖水处理技术》《兽药GMP及认证》《家庭水族箱的安装和维护》《甲壳动物养殖》等课程,通过新课程的开设,提高了学生专业能力和素质,深受水产专业学生欢迎和用人单位好评。

1.2 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建设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该院充分利用实训室和校内外实训基地,加强实践教学,强化技能训练,全面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生产实际技术问题的能力,在生产中提高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同时利用暑期让学生直接参与养殖生产实践,让每个学生都能成为基础扎实、技能过硬的高技能人才,从而实现水产专业高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

一方面通过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和实训室建设,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增强办学综合实力。近几年大力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建成水产实训中心和水生生物学实训室等6个实训室;同时跟一些企业单位合作加强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到目前为止,水产专业稳定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已经达到10多个,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安排学生进行实习实训。另一方面通过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增加实践教学时数,使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比例接近6∶4,理论教学时数为1 217学时,占总教学时数43.02%,实践教学时数为1 612,占总教学时数56.98%。

1.3 “校企联动、三阶递进”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过程

该人才培养模式以企业生产过程为导向,以渔业生产过程为主线,以企业用人要求为标准,在渔业生产的关键时期,学生参与相关涉渔企业生产实践,同时学习技术理论知识,实现认知专业、认知行业、认识就业的逐步推进,为学生高质量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1)认知专业。

第1~3学期以校内实训室和校内实训基地为主,修好公共课、专业基础课和核心技术课程。第1学期在校内主要学习基础文化课,主修军事理论、大学英语、形势与政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等,加强基本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综合素质;第2学期主修专业基础课,包括鱼类学、水生生物学、普通动物学等,加强职业基础教育,培养学生的专业基本技能;第3W期主修池塘养鱼、水环境检测与保护、水产动物疾病防治、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等专业技术课程,加强职业技能教育,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定期到水产实训中心和专业实训室开展养殖生产技能训练,巩固理论知识,勤学专业技能,定期轮岗,反复操练岗位技能。

水产科技系近年来加强校内实训基地(水产实训中心)建设,该基地位于江苏现代畜牧科技示范园内,其中养殖池塘面积200亩,池塘条件良好,设施装备优越,主要养殖草鱼、鲢鱼、鳙鱼、鲫鱼、鳜鱼等,另外还有一个10亩的休闲垂钓池塘和一个占地8亩的田地(用于种植草食性鱼类所食用的黑麦草和苏丹草等),在校内实训基地主要实训项目是水生生物学、池塘养鱼学和水环境检测等课程实训,以培养学生基本上岗技能为主。2010年开始,通过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水产科技系建成水循环养殖系统2套,目前已投入使用。

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利用好寒暑假和节假日进行社会实践调查。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学生在寒暑假和周末节假日主动参与,一方面利用周末安排一年级的水产专业学生去示范园水产实训中心参观,并参与一些常规性的生产实训,一般1~2次/学期,让学校了解基本职业环境。在实训基地,初来的学生从感官就能了解专业的基本内容,了解专业的内涵与外延,从而培养学生对专业的兴趣,进一步增强学生学习专业的信心。另一方面在第3学期组织学生到一些养殖场、动物药品公司、饲料公司现场观摩,与一线人员座谈交流,增强对专业的认知能力,为走出校园,在社会上能真正独当一面奠定了基础。感性认识最直观,实训基地的示范教育正是最直接的途径之一。

(2)认知行业。

第4学期以校外实训基地为主,培养基本上岗技能。水产科技系不断加强同省内外科研院所、饲料渔药企业和养殖场合作,探索校企合作育人才,先后建立了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5个,主要有通威集团、正大集团、天邦股份、无锡中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倍康药业等。在校企合作和人才培养中充分利用这些校外实训基地的人才、技术和先进设施等资源,改善办学条件,增强办学实力。每年水产科技系安排从4月份到8月份大约半年的时间,让每个学生直接参与企业生产或技术服务,培养学生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其了解和熟悉生产环节,增强其事业心与责任感,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与艰苦创业精神等综合素质,实现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水产专业学习在校外实训基地主要实训项目是常见鱼类繁育技术、甲壳动物苗种生产技术、水产动物疾病防治技术、饲料营销和技术服务、渔药营销和技术服务、饵料生物培养、观赏鱼繁育技术等。根据渔业生产季节和企业实际的需要,系部集中安排学生以学徒工的身份深入企业,学生干,老师教,边工作,边学习;同时系部选派专任教师与企业导师共同完成对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指导和考核,并根据学生兴趣和企业的需求,进一步强化、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3)认知就业。

第5学期以校内实训室和校内实训基地为主,强化综合技能训练。根据学生个人兴趣,选择专业发展方向,教师重点指导,为学生构筑良好的发展基础,为其毕业就业做好准备。为了切实强化学生专业技能,组织学生参加职业技能鉴定考试,目前水产科技系所开展的鉴定工种主要有水生生物疾病防治员、淡水成鱼饲养工、饲料化验员等几个工种。另外,从2011年开始,水产科技系组织各毕业班品学兼优的学生参加国家执业兽医师(水生动物)资格考试,并选派最优师资开展学生培训,保证让每个学生在校期间都能获得一个或多个技能证书,增加学生就业筹码和竞争力。

第6学期以校企合作企业为主,进行顶岗实训。在顶岗实训企业,企业导师与系部专任教师共同完成对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指导和考核,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综合素质,把上岗就业作为评价学生顶岗实训成绩的重要指标。通过多种途径反馈,我们了解到学生在企业顶岗实训中的收获是非常大的,学生普遍反映不仅学到了书本上学不到的做人道理,还普遍提高了综合职业能力,情感控制能力、应变能力、洞察能力、心理承受能力、表达能力都得到了锻炼与提高。

通过每年学院举办的校内人才招聘会,学生与企业签订协议,赴企业顶岗实训。在顶岗实训期间,让学生直接参与企业生产与技术服务。由于经过严格的训练和考核,理论基础扎实、专业技能过硬,在企业大部分学生直接上岗,不需要经过培训就能为企业服务。

2 存在问题与对策

2.1 如何发挥企业能动性,探索校企合作“双赢”机制

由学校、企业共同对行业用人要求、职业工种标准进行分析,确定课程内容与体系,使生产性实训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按照水产养殖生产的季节性和技术服务的针对性,完善课程教学模式,培养企业紧缺的高技能人才;校企共同开发校企合作教材,承担学生培养任务,切实让企业参与到人才培养过程中来,探索校企合作“双赢”机制。

2.2 如何建立实训基地学生管理的校企双重管理制度,确保学生实训效果

企业按照员工管理制度管理考核学生,学校委派专职教师管理教育学生,实施校企顶岗实习双重管理。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环境育人的作用,建立校企职责分明、相互沟通、相互协调的企业为管理主体的管理制度。

2.3 如何健全“校企联动、三阶递进”人才培养模式运行机制,推进农业职业教育改革

通过接下来几年的深入研究和实施,校企合力,健全“校企联动、三阶递进”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机制,充分发挥企业资源优势和调动企业积极性,形成品牌,引领农业职业院校水产养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并向同类院校进行示范推广。

3 结语

通过广泛的走访调研,深入了解了企业的现实需求,以“培养企业紧缺的未来员工、培养企业潜在用户、推动行业技术升级”为共赢点和切入点,携手企业,共同进步,共同实施水产专业“校企联动、三阶递进”人才培养模式,突出职业性,强调开放性教育,做到职业素质训练全程化,依次构建堆砌“认知专业、认知行业、认知就业”三阶能力,培养了学生自信、阳光的心态和良好学习习惯,符合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规律。

水产专业“校企联动、三阶递进”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几年来,毕业生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明显提高,特别是在实践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技术问题的能力方面显现出明显优势,深受用人单位欢迎。近5年毕业生就业率都保持在100%,主要在饲料公司、养殖场、渔药公司从事生产、销售、技术服务和管理工作。2012年麦可思公司的独立调查报告分析表明,水产养殖专业毕业生从事工作与专业对口率、就业质量和薪酬满意率在该校52个专业排名名列前茅且均远高于同类院校。2013年麦可思公司的《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年度报告》中,水产养殖技术专业毕业生月均收入为3 041元,远高于全校平均水平;水产养殖技术专业毕业生工作与专业相关度达86%,该专业半年内离职率仅为18%,连续两年较低,为该院毕业生稳定率最高的专业,专业稳定率达到82%;水产养殖技术专业毕业生愿意推荐母校比例为82%。从反馈的情况来看,水产专业学生能很快适应工作岗位,工作能力出众,很多学生干出了斐然的业绩,目前,水产养殖技术专业已经成为学院特色鲜明、就业率高、学生适应能力强的新兴专业。

上述一些观点是水产科技系全体同仁几年来摸索出的粗浅认识,如何进一步提升“校企联动、三阶递进”人才培养模式效果,强化高职高专水产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全面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社会培养和输送合格的高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思考、不断总结。

参考文献

[1] 陈解放.论新形势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适应性调整[J].中国高教研究,2005(9):48-50.

[2] 杜卫新,王慧才.高职工学结合“2+1”人才培养模式下顶岗实习的实施与管理[J].职业技术教育,2009(20):49-50.

[3] 耿洁.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8):13-15.

[4] 高雪梅,张美娟.“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初探[J].广东白云学院学报,2007,14(2):36-40.

[5] 徐超.高职水产养殖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改革实践[J].辽宁高职学报,2002,4(4):59-60.

[6] 陈宏智,潘开宇,周本翔,等.高职高专水产养殖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实践[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8(3):116-117.

[7] 解相林,黄贤刚,倪雪朋.水产养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职业教育研究,2006(10):85-86.

水产人才篇3

关键词:中等水产养殖特色专业;建设;目标定位;策略

中图分类号:S9-4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由于水产养殖业的发展越来越迅速,专业化分工也越来越细,水产养殖业对人才的需求层次也有了更加细致的要求。只有培养多类型、多层次的复合型人才,才能够有效地满足水产养殖业对人才的需求。现阶段,中等水产养殖特色专业建设的关键是做好专业建设目标定位工作,采取科学的建设策略,提高特色专业建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 目标定位——专业建设的首要环节

2.1在建设中等水产养殖特色专业的过程中,办学主体应当寻求自身的发展特色

在自身优势资源的基础上不断深化水产养殖专业改革,完善水产养殖专业教学。建设水产养殖特色专业需要将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依据,贯彻落实教育部颁布的特色专业建设、教学改革工程和教学质量提升等文件,密切围绕国民经济发展和市场经济对水产养殖专业人才和技术的需求,根据学校的整体目标和发展方向,制定科学的特色专业建设目标与思路。作为一项系统性的工程,建设中等水产养殖特色专业应当进行全方位变革,而变革的首要环节就是合理的目标定位。培养特色人才是建设水产养殖特色专业的目标指向。制定建设水产养殖特色专业的目标应当根据我国水产养殖业发展中的人才需求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水产养殖特色专业的教学活动内容也应当符合水产养殖业生产和经营的需求,以此为基础大力培养具有求真务实精神和扎实理论基础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具有创新思维的复合型技术管理人才,有效解决建设水产养殖特色专业中遇到的一系列矛盾,促进水产养殖产业的科学管理和开发。

2.2培养特色人才是建设水产养殖特色专业的重点目标

不同的中职校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如师资情况、人才地域差别、学校基础设施等,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水产养殖特色专业建设目标的实现。在具体的教学中,培养水产养殖管理人才、水产动物饲料和营养方向人才、水产经济动物病害防治方向人才、水产增养殖方向人才等是建设水产养殖学特色专业的目标定位。

2.2.1在素质结构上

不同细分专业方向的人才应当具有相应的专业素质,不但要牢固掌握水产养殖学科的基础知识和相关技术,而且要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养成求实创新意识、价值效益意识、环境意识、竞争意识和严谨的科学态度,从而能够胜任水产养殖产业的相关工作。

2.2.2水产养殖特色专业应当重点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引导学生将专业知识、基础理论和生产实践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从而提高自身的水产养殖管理能力、技术开发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将所学的知识、技能灵活的运用到水产养殖产业的相关工作当中。

2.2.3建设水产养殖特色专业应当突出本学科特有的专业知识

通常水产养殖专业的基础知识主要包括水质分析、生态学、水生生物学、水产微生物学等知识。水产养殖特色专业不但要重视培养学生水产经济动植物增殖养殖、病害防控、饲料和营养等方面的知识,还要引导学生掌握水产养殖业的发展现状、趋势和前沿研究,赋予水产养殖特色专业更加鲜明的特色,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时代性强的复合型人才。

3 中等水产养殖特色专业的建设策略

3.1 创新建设中等水产养殖特色专业的理念

建设水产养殖特色专业的灵魂与先导式创新教学理念。教学理念对建设水产养殖特色专业的绩效与方向有着深远的影响。所以,需要重新评估传统的以职能、技术为导向的教学理念,构建能够符合水产养殖产业发展趋势的新型教学理念。建设水产养殖学特色专业的理念应当具有层次性,不但包括知识、技能、能力的培养,还包括专业精神的指引,实现教学形神统一。

3.1.1建设水产养殖特色专业需要重视运用科学精神的引导作用

培养水产养殖专业学生建立科学的价值观,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不断加强自我修养。学生在掌握水产养殖专业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同时,掌握一些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将各种知识融会贯通,树立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在利益与冲突、经验与反思中不断发展。

3.1.2建设水产养殖特色专业需要重视以行动为导向的教学理念

改革水产养殖传统的以教材、教室和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应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促进学生不断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与实践创新能力。

3.2 改革建设中等水产养殖特色专业的管理机制

完善激励性管理模式是改革建设水产养殖特色专业管理机制的重要目标,通过鼓励学生和教职工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和教职工的内在动机与需求,以充分发挥广大师生在建设水产养殖特色专业中的重要作用,促进水产养殖特色专业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建设水产养殖特色专业的管理机制应当从过程式管理向目标式管理转变,从行政化管理向民主化管理转变。积极推行教师、学生、社会、专家多方结合的管理互动机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努力构建开放式的管理体系,促进水产养殖特色专业建设朝着高效率的方向发展,增加学科教学的活力。总而言之,建设水产养殖特色专业应当从创新教学管理机制的高度出发,积极探索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素质教育相适应的专业教学方法。

3.3 重新构建建设中等水产养殖特色专业的模式

为了实现水产养殖特色专业的目标,就必须采用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重新构建建设水产养殖特色专业的培养模式。

3.3.1以水产养殖产业的人才需求为导向

合理确定水产养殖的专业方向,并制定相应的课程体系。在综合考虑学生素质、从业能力、岗位需求等诸多因素后,合理确定水产养殖特色专业的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与课程体系,将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融入到水产养殖特色专业培养模式的构建当中,充分利用校企合作的优势,提高水产养殖学特色专业的针对性。

3.3.2将专业教学和实践紧密结合

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作为一门应用型学科,水产养殖专业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因此,在构建水产养殖特色专业时,应当采用产学研结合、校企合作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根据水产养殖特色专业的专业特点和培养方向,找准科研项目和生产企业,以到场地实习或项目实验的形式开展专业教学,提高教学的灵活性。

3.4 调整水产养殖特色专业的师资队伍

强有力的师资队伍是建立水产养殖特色专业的重要保证。在建设水产养殖特色专业时,必须根据水产养殖专业发展需要,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调整师资队伍结构,注重教师的职称、学历、年龄等的互补,在人才培养、人员配备和人才引进方面,注意向水产养殖特色专业上适当倾斜,为建设水产养殖特色专业做基本的人才保障。另一方面,水产养殖专业的教师必须不断补充、吸纳新的知识,以适应现代水产养殖特色专业教学的需求。教师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到工厂、企业进行挂职锻炼,提高自身的实践教学能力。

4 结语

终上所述,建设中等水产养殖学特色专业是我国水产养殖产业迅猛发展的必然要求。为了满足水产养殖业对人才的需求,相关中职校就必须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通过建设水产养殖特色专业,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技能水平以及能力水平等,使水产养殖专业毕业生尽快适应专业岗位要求。

参考文献

[1] 李文红,程光平,马瑞宁.水产养殖学本科专业课程改革途径初探[J].高教论坛,2012,04(20).

[2] 刘焕亮,刘长发.水产养殖学专业实践教学创新体系的构建[J].高等农业教育,2004,01(20).

[3] 丁淑荃,魏建忠,鲍传和,等.水产养殖学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应用[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9(30).

[4] 周兴华,郑宗林,何利君.水产养殖学专业教学改革探讨[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6(15).

水产人才篇4

关键词: 衡水县域产业集群 SWOT法 人力资源

一、衡水县域产业集群发展概况

近年来,衡水市中小企业局通过创建工业园区、中小企业创业辅导基地和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担保等多种措施,有力地推动了全市产业集群的快速发展。目前,衡水市已形成了23个产品特色明显,布局相对集中,分工趋于合理的产业集群。其中,年销售收入超5亿元的产业集群有17个。省级重点产业集群有安平丝网产业集群、枣强皮毛产业集群、桃城区工程橡胶产业集群、景县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枣强玻璃钢产业集群、冀州采暖铸造产业集群,发展十分迅速,产业投资和信贷机会都很明显。从政府政策支持角度来看,衡水市各级领导极为重视发展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各县市区委、政府分别召开调度会、开展调研活动和研究出台相关政策,并出台了《衡水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发展的指导意见》。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衡水县域集群产业迅速发展,具有一定的产业群体规模和知名度和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从业人员数量急剧增长。

二、SWOT法分析衡水县域集群产业人力资源现状

1.优势。

(1)劳动力市场共享优势。随着集群的扩大,集群内的人才机制也逐步完善,吸引了大量本地或外地的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的涌入,形成劳动力供给充足的区域性市场。集群内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生产的需要,及时调整工人的数量,减少工资成本和工人劳动保障方面的费用。

(2)创新的学习效应。学习效应是通过集群内部知识和经验的共享实现效率提高和成本降低。在知识和经验的共享过程中,这些无形的财富资源得以碰撞升华,为创新提供了思想源泉和动力。

2.劣势。

(1)人才配置失调。在衡水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引进外资比较少,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没有根本改变,随着传统产业利润的下降,以及产业结构的升级,集群急需的人才集聚无法形成,难以吸收高学历高素质人才,不能为集群竞争优势的获取提供智力支持,阻碍了产业集群的进一步发展。

(2)对人力资源缺乏科学管理。首先,集群内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意识淡薄,缺乏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在衡水产业集群内,大部分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认识仍停留在简单的人事管理的层面上,缺乏完整的人才引进、发展、激励的长远规划。其次,集群内企业缺乏科学的人员选聘、培养和评价体系。在人才培养上,很少考虑现有员工个人职业生涯发展、培训和开发员工。

(3)缺乏良好的人才集聚环境。产业集群内缺乏良好的企业文化,员工和企业站在雇佣和被雇佣的对立面,从而引起对立和敌视的情绪,恶化企业经营的内部环境。同时,大部分集群企业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薄弱,忽略员工的高层次需求。

3.机会。

我国加入WTO后对安平丝网、大营皮毛等出口产业提供更多机会,为了适应时展的需要,衡水产业集群积极调整企业战略,迅速发展。企业迅速发展离不开人才,而作为地理位置不十分优越的县域,高学历高水平的人才引进并不容易,但是加入WTO后衡水的集群产业发展态势良好,开始吸引众多专业人才的注意,这是衡水县域集群产业优化人力资源的重要机会。

4.威胁。

衡水县域集群产业一般以较小的组织形式存在,且地理位置较为偏远,企业对于员工的管理仍停留在传统的人事管理方面,缺少对员工的激励,没有针对需要层次较高的员工作出相应的吸引、引进、开发政策,因此很难招收到适应企业高速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所以人才引进开发的欠缺是目前衡水县域集群产业面临的人力资源的最大威胁。

三、衡水县域产业集群人力资源发展的对策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掌握发展的主动权必须大力开发人才资源。衡水产业集群以劳动密集型的传统产业为主,由于群内高素质人才缺乏,导致企业缺乏自主技术创新的能力,各生产企业之间的竞争只能以价格竞争为主,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产业集群的经济绩效。因此,集群内企业必须加强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从而提高效率、保持自身竞争优势。针对衡水集群产业现有人力资源劣势应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改善。

1.建立适应发展的企业文化,吸引潜在人力资源。

员工的需要得以满足是企业产生凝聚力的基础,其物质需要可以通过工资、安全、福利、待遇的改善而得到满足,精神需要的满足则须通过企业内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领导作风、企业道德、企业风气、企业精神[1]。精神需要的满足离不开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建设应从以下几点进行。

(1)建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如设计适合企业的标识、名称,以及办公环境、产品包装,等等;

(2)通过传媒、公共关系等将企业形象进行传播推广;

(3)吸收民族文化精华、社会优秀文化、国外先进企业理念,设计符合企业自身特点的企业理念,如企业目标、企业宗旨、企业精神、企业道德等;

(4)建立完善的企业制度,如工作制度、责任制度、员工行为规范等。

2.完善人才引进战略,吸引符合企业发展的人才。

集群内企业应根据组织发展目标制定人才引进战略,综合考虑人才市场供求状况,组织人才需求数量和层次。引进高层次科技创新骨干和管理骨干形成集聚核心层,并以此为中心,相应配备各领域和各层次人才,用科学的手段引进人才。人才引进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人力资源引进需要符合企业战略,作出完整的人力资源规划,避免盲目引进;

(2)将招聘从被动地依据岗位缺口等待应聘者,转向积极地通过各种途径进行人才的主动争夺;

(3)注重储备人才,从外部提前引进战略性人才、管理型人才进行储备;

(4)注重人才的综合素质,在招聘各个岗位人才的时候不能停留在专业技能上,应更多地关注那些通过一定时间的培养能够成为技术、管理、业务骨干的复合型人才,综合判断应聘者的潜力。

3.为员工提供适当的培训机会,留住企业现有人才。

许多员工愿意留在企业工作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可以获得职业培训和发展的机会,企业为员工提供培训,有助于留住员工,进而提高企业竞争力[2]。增强员工培训的质量应从以下几点进行。

(1)建立学习型组织,发掘员工的真正意愿,增进群体的相互沟通能力,激发员工的梦想[3];

(2)培训与企业的战略结合,使培训有利于企业战略的实现;

(3)在培训过程中要及时反馈学习效果,及时采取调整措施[4]。

4.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制度,让员工自发地为企业贡献才能。

在知识经济时代,员工是公司最宝贵的财富,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决定着公司的竞争能力。有效地激励员工,使他们具有挑战精神和奉献精神对企业十分必要。激励员工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建立公平合理的薪酬机制,满足员工基本物质需求;

(2)注重对员工的精神激励,如表扬、关怀[5];

(3)为员工提供公平的晋升机会,肯定其个人价值;

(4)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平衡工作生活,如建立弹性工作制[6];

(5)为员工提供适当的晋升机会,让员工体会到自我实现的价值。

5.为员工制定职业生涯发展计划,实现企业人力资源优化。

将员工作为可开发利用的资源,以长远的眼光看待人力资源,制定持续性的开发计划是企业得以发展的重要条件。为每个员工制定符合其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将员工的潜力无限挖掘,从而实现员工与企业的双赢,实现企业人力资源的优化。其主要做法有以下几种。

(1)建立完整的企业人力资源数据库,对企业人力资源进行全面掌握;

(2)注重对员工的考核,挖掘其潜在能力;

(3)与员工沟通,结合企业需要,为员工制定适合自身的职业发展计划。

四、结语

衡水县域产业集群的发展日益迅速,如果人力资源管理仍然停留在最初的科学管理阶段,毫无疑问就会阻碍其良好的发展趋势,为企业带来负面影响,降低经济利益。人力资源是企业的第一资源,如何吸引、留住、开发人才,是产业集群所面临的最大问题。从根本上形成注重人才发展的态度,引进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制定完整的人力资源吸引开发方案,抓住机会并针对性地克服现有的劣势,是集群产业的首要任务。作为一种新兴的产业发展模式,集群产业在人力资源方面所具有的优势及在发展过程中呈现的不足需要科学理论的支持,理论结合实际才能更有效地实现人力资源优化。产业集群应致力于改变劣势、保持优势,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从而推动衡水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德,吴剑平.企业文化与CI策划[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78.

[2]罗伯特・L.马西斯,约翰・H.杰克逊著.孟丁译.人力资源管理第10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233.

[3][美]威廉・沙门.人力资源二次开发[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3:65.

[4]甘华鸣,贾萌.人员流程操作手册[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4:123.

[5][美]拉里・哈默尔著.谢德高译.员工激励:引爆员工潜力的32条策略[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4:191.

水产人才篇5

关键词:核心人才;高新技术园区;人才流失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核心人才(Core Talented People)是指对企业经营发展有重大影响且较难替代的员工,这些员工一般位居企业的核心岗位,或者掌握了企业的核心技术,或者影响企业的重要经营管理决策。高新技术企业的核心人才主要有两类:一是从事高新技术研究与开发的科研人才;二是实现高新技术商品化的企业管理人才。他们共同构建了高新技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相对于传统企业,在资产结构方面高新技术企业的有形资产比例一般较低,无形资产的比例则较高,而无形资产又是以核心人才这些人力资本为核心的,他们是高新技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国高新技术企业核心人才流失的现象比较严重,限制了部分高新技术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1 武汉高新技术产业核心人才的基本情况及存在问题

武汉市高新技术产业在过去10年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在GDP中所占的份额逐渐增加,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不断增多,从业人员数量持续增长。统计数据显示,2003至2010年间武汉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年均增长率超过20%,远高于GDP及工业产值的年均增长率。2001至2007年间的统计数据显示,占武汉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约八成的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的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从463个增加到1 214个,年均增长将近18%;从业人数从85 914人增加到185 123人,年均增长约12%。①2009年东湖高新区从业人数达到295 821人,在56家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排名第三,仅次于北京、上海。②从这些数据上看,武汉高新技术产业人才状况基本良好,但核心人才的状况却让人难以乐观。

数据显示,2007年武汉市招聘的各类科技人才1 817人,其士63人、硕士1 519人、学士215人,但同期流出各类人才1 680人,与前者的比值为92.46%,流出的博士、硕士、学士分别为16人、1 235人、390人,与前者相应的比值分别为25.40%、81.30%、181.40%,博士和硕士相应的综合比值为79.08%,可见以高学历为标志的企业核心人才流失现象非常严重。研究表明,高新技术企业核心人才的流失有两个方面的特征:(1)从地域来看,主要表现为从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2)从方式来看,集体流失是核心人才流失的一个重要特征。③武汉地处经济相对欠发达的中部地区,在与经济发达地区的人才竞争中劣势比较明显。曾经有媒体报道,武汉地区每培养一百名博士只有一名会留在本地就业,绝大部分都会选择去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发展。报道的真实性值得考证,但相对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武汉缺乏对企业核心人才的吸引力却是公认的事实。武汉市人才服务中心的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点,在武汉高校毕业生中,每年有99%的博士、96%的硕士和89%的本科生流向了市属以外的工作单位。湖北省人事厅的抽样调查也表明,最近5年全省高、中级职务人才的流失分别是引进的6.45倍和4倍,高新技术产业的骨干人才因此减少了近一半。④

企业核心人才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往往影响着一个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和经营状况,这种影响的扩大,即为一个地区高新技术企业核心人才的群体性智慧影响着这个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状况。从表1中的数据可以看到,武汉东湖高新区虽然工业总产值在56家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排名第八,从业人才排名第三,但在六项人均经济指标方面仅有人均工业增加值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余五项均低于平均水平,其中人均营业总收入仅为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二,人均出口创汇甚至不到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人均经济指标的全面偏低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武汉的高新技术企业中能创造产业价值、赢得市场利润的核心人才有限,难以在高新技术产业的全国性竞争中获得有利地位,在国际竞争中的影响还十分有限。

这些人才政策对高新技术产业核心人才状况有一定的积极影响,但武汉在人才竞争中的劣势短期内无法扭转。虽然武汉市人才回流量已超过流出量,但流入人口大部分只有中小学文化程度,流出的却大多是高职称、高技能、高学历的高端人才。

2 高新技术企业核心人才困境的原因

武汉高新技术企业面临的核心人才困境除了武汉市地处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有限的客观因素外,还受到其它诸多方面的影响。

2.1 待遇水平较低,缺乏足够的激励。2009年的统计数据显示武汉职工年平均工资为32 429元,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32 244元,但仅为东莞平均工资水平的76.1%、深圳的69.4%、广州的65.5%,与上海的差距接近一倍。沿海地区平均水平优势明显,那么高端人才的待遇水平自然水涨船高,相比之下,武汉的高新技术企业一般很难支付能与之接近的待遇水平。据纳杰人才猎头部提供的数据显示,薪资待遇较低是近半数外流的武汉人才外流的主要原因。

水产人才篇6

关键词:河南经济 第三产业 存在问题 对策

第三产业发展水平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达程度、经济结构是否合理、市场是否发育、资源利用是否充分的重要标志。全面、快速、健康地发展第三产业对于促进河南省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效益和人民生活质量,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的产业结构在政府的指导、干预及市场机制的双重调节作用下,产业结构有所优化,尤其是第三产业发展比较迅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与其他国家与省份相比,河南的第三产业发展仍有很大差距,存在一些问题,急需我们去探索和研究,并做出科学合理的战略选择及措施制定。

一、第三产业滞后成为制约河南经济发展的瓶颈

近年来,河南省第三产业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其增加值占GDP比重从17.6%增长到30%;而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也从1978年的249万人增加到1272万人,净增长超过1000万人。尽管有一定程度的增长,但目前河南省第三产业的发展仍然相对滞后,已经成为制约河南经济快速发展的一大瓶颈。

(一)河南第三产业整体发展水平偏低,相对落后

按照克拉克定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资本在三次产业间的分布发生规律性的变化:第一产业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产业比重由快速上升逐步转为下降,第三产业则经历上升、徘徊、再上升的发展过程,成为国民经济中最大的产业。从国际看,目前第三产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世界平均水平为60%,其中34个低水平国家为36%,48个中等收入国家为50%,22个高收入国家为65%,而澳大利亚、法国、德国、英国、和美国的服务业比重达到70%,印度和俄罗斯也达到57%。近年来我省第三产业增加值GDP的比重一直徘徊在30%左右,2005年第三产业比重为30.0%,与世界低收入水平国家90年代的水平大体相当,差距明显。从国内看,2005年河南省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比全国平均水平低9.9个百分点,在中部六省中倒数第一。这与人口大省、经济大省的地位极不相称。

(二)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新兴服务业发展不足

在第三产业内部构成中,传统服务业比重较小,新兴服务业拓展不足。现代服务业是指在工业比较发达阶段产生的,主要依托电子信息等高技术和现代管理理念、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而发展起来的服务部门。2005年,河南省交通运输、仓储、邮电通信业及批发和零售贸易、住宿和餐饮业等传统服务业完成增加值1544.35亿元,占服务业增加值总量的45.8%。而信息软件业、金融保险、房地产等现代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的比重较低,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仅占服务业增加值的4.5%,金融保险业仅占服务业增加值的5.7%,房地产业仅占服务业增加值的9.4%。传统服务业占的比重较高,而现代服务业的比重偏低,特别是具有比较优势、代表产业发展方向的金融保险、房地产开发、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旅游会展、现代物流、科技文化、教育卫生等现代服务业发展不足,产业层次有待提升。

(三)产业化、市场化、社会化程度低

我省第三产业中除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中介以及其他个人生活服务行业相对开放,非公有制成份比重较大外,大多数行业开放程度低,主要还是国有经济,市场竞争不充分,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不合理。此外,文化、科技等行业的公益性、福利性的事业和经营性的产业长期混合在一起,没有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旅游业管理体制不顺,多头管理,市场分割,资源配置低效;房地产业、中介行业发展不规范,市场监管不严,服务质量问题较多;交通运输、批零贸易和餐饮业等传统行业也存在改造升级步伐慢,规模化和集约化程度低,管理粗放,技术落后,不注重品牌效应等问题。

二、河南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的原因分析

(一)经济结构不合理,制约第三产业发展

河南长期以来以农业大省著称,农业所占的比重比较大,这样的经济结构是难以实现现代化的,加快工业化步伐是必然选择。河南的地上地下资源比较丰富,为工业化的加速发展提供了条件的可能,工业化确实为河南开辟了致富的途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地方在发展经济中对工业的高度依赖,而对发展第三产业却重视不够。客观上来看,河南的工业结构比较粗放,能源、原材料及初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占了较大的比重,深加工、高新技术等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产业所占的比重较小。由于前者对资源、劳动力需求较大,后者对技术、人才、信息、市场等需求较多,因此,河南的工业结构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第三产业的发展。

(二)城镇化明显滞后于工业化

2005年我省城镇化率30.65%,全国城镇化率42.99%,同全国平均水平相差近12.34个百分点,在中部六省列末位。按国际上公认的“世界平均模式”(即人均GDP1000~1500美元的国家,城镇化率应在35%~45%之间)衡量,河南省城镇化落后于世界同等级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近10个百分点,城镇化水平与其经济发展水平相比,则严重滞后。城市化水平低意味着大量劳动力滞留在农村,而农村生活有很强的自给自足性质。对于大部分农民来说,服务业的消费很少甚至没有,服务业在农村地区的发展受到限制。同时,城市化水平低,表明低收入居民比重较大,其相应的购买力水平也较低,因而从需求方面也限制了第三产业的发展。此外,河南省多数城市规模小、城市功能不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不健全等,都影响了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

(三)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低,限制第三产业发展

一切服务消费的需求,均取决于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河南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受限于目前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河南人均GDP虽然突破了1000美元,但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仍有三年的时差。2005年,河南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668元,但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差1825元,居31个省(市、自治区)第20位;农民人均纯收入2871元,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差384元,居31个省(市、自治区)第19位。居民的收入水平低,必然制约第三产业的消费需求,影响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

(四)第三产业发展缺乏人才与科技支撑

经济竞争的核心是人才的竞争,第三产业尤其是知识密集型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专门人才,例如企业管理、市场服务、科技研发、技术推广、信息技术、电脑软件、电子商务、金融保险、咨询中介、综合物流等知识密集型服务行业的发展,更离不开高端人才的支撑。河南省目前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的素质远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人才特别是高层次的人才短缺已成为制约河南第三产业发展的瓶颈,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新兴服务业人才缺乏,传统服务业对人才的吸引力不强,其从业人员不少是下岗工人、原无业人员和进程农民,文化程度偏低,整体素质不高。随着新兴服务业的进一步发展,人才缺乏已成为我省第三产业进一步发展的关键。

三、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当前,河南省加快第三产业发展正面临十分难得的机遇:一是国外资本正在加速流向服务业;二是国家高度重视服务业并制定了一系列加快发展的政策;三是消费结构转型正在促进第三产业快速增长;四是我省第三产业发展已具备相当基础,发展空间巨大。面对新形势、新机遇、我省应采取积极措施,促进发展第三产业,为第三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一)提高对发展第三产业的认识

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处于贫困阶段时,大力发展物质产品的生产,这是应该的。当人们的物质产品需求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时,加快发展以服务为特征的第三产业,以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物质文化需求也是必要的。有效地发展第三产业可以有效地推进工业化和现代化,对发展第一、第二产业形成巨大的反推动力。同时可以扩大就业领域和就业人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因此,政府决策时,应因势利导,既不放松物质产品的生产,又要有力地发展第三产业。

(二)强化结构调整和优化,提升第三产业的层次和竞争力

以市场为取向,以企业为主体,以技术进步为支撑,着力改造和提升传统三产,加快发展新兴服务业,不断优化结构,提高第三产业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发挥区位优势,依托渐趋完善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大力发展公路、铁路、航空客货运输业。发挥人口和市场潜力优势,稳步发展房地产业,优化商品住宅供应结构,规范发展房地产交易,推动房地产健康发展。继续大力发展金融保险、邮政通信、信息网络、中介咨询、商贸餐饮等高成长行业;以优化结构、提高质量、改善服务为重点,进一步发展各类教育、医疗卫生、体育健身等事业,鼓励引导规范多种经济成分办教育、办医疗、办体育。发挥资源优势,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和旅游业,逐步把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培育成为我省新的支柱产业。

(三)加快城镇化进程,拓展第三产业发展空间

人口和生产的聚积是发展第三产业的重要条件,城镇就是这种聚集的载体,近几年城镇化发展步伐虽然有所加快,但仍不能适应需要,发展空间还很大。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大中原城市群及周边城镇体系的建设,形成有机的城镇网络;改革户籍管理制度,促进城乡劳动力合理流动;城镇的发展必须与工业的发展、第三产业的发展联动起来,以工业和第三产业共同支撑城镇的发展。

(四)加强人才培养,为第三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水产人才篇7

目前,湖州涉及水(污水)处理设备及膜元件生产企业共有36家,主要分布在湖州经济开发区与吴兴区。湖州的水处理设备制造业企业,其优势为当前先进的反渗透膜技术在水处理设备中的应用及大型工业反渗透水处理设备及工程承包,可为电子、火力发电等工业的反渗透膜技术超纯水、纯水制备提供成套设备,并将膜技术集成应用到其他产业领域,生产医用注射用水制水设备、瓶装饮用水制水设备、膜法污水、废水处理和中水回用设备、海水淡化设备、废水金属回收、生化药物膜技术分离等成套装备,成功开发了高性能EDI、纳米改性EDI、SEP超膜、微膜、纳膜元件组件和膜生物反应器等关键处理组件。

湖州水处理设备制造呈集约式发展态势,近年来已成立数家专门从事配套设备制作、水处理配件生产及膜器材贸易的企业,带动了不锈钢罐、容器设备制作、仪表及管阀件制造等相关配件制造和水处理药剂业的发展。初步形成了大中小企业共同发展、产业链不断延伸的良好态势,为水处理工程配套协作,为增强湖州水处理行业竞争力作出了重要贡献,呈现出颇具特色的“湖州水处理板块”。在各地各行业的项目投标中,到处有湖州水处理公司出现并以其优势中标;浙江欧美环境工程公司、浙江四通环境工程有限公司等企业的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到美国、中东、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不仅增加了湖州水处理行业的知名度,而且也为环保事业做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

二、湖州水处理设备制造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环保产业被称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湖州大多数的水处理设备制造企业是在乡镇工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虽然湖州市政府和有关部门近年来重视和扶持水处理设备制造产业,但目前该产业总体上发展不太快,技术含量较低、产业结构不合理、市场不规范。从宏观管理角度上看,行业发展存在着以下问题:

1.缺乏统筹规划,缺少强有力的政策扶持

纵观国内外环保产业的发展历程,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需要通过政府制定并有效实施有关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来引导、推动其发展。环保产业是政策引导型产业,可以说,没有法律法规保障和政策的引导与支持,就没有环保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目前,湖州还缺乏统一的管理部门来负责水处理设备制造产业的整体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的制定,还没有研究出台比较有力的扶持政策,在土地、税收和财政等方面缺少优惠扶持政策,现有政策没有形成产业发展的政策“洼地”,对外产业招商和对内鼓励做大做优企业缺乏吸引力。由于缺乏引导和有力的措施保障,致使这一具有极大市场潜力的新兴产业,长期游离于主导产业发展之外;一批较为成熟的技术研究成果,未能有效地得到转化;一批生产工艺先进、有市场的产品仍处于小批量生产中。

2.对污水排放的监管力度不强

环保产业具有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的特点,环保产业的管理不是哪一个部门就可以完全包揽的,应建立各司其职、分工负责的管理体制。目前,湖州市有关部门在环保产业管理上,存在职责不清、分工不明、关系不顺,相关部门只管开发审批、环保部门收拾污染烂摊子、囿于末端治理怪圈的被动局面。对污水排放的监管不严,对环境违法处罚力度不够,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

3.投融资体系有待健全完善

融资困难,是大多数中小企业面对的难题。正在研发的项目具有很高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但资金短缺却制约了企业继续研发。目前,银行对企业的贷款发放,受到备案系统的控制,尽管湖州水处理设备制造企业投融资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进展,但投资渠道仍显狭窄,融资方式仍较为简单,政府财政支持仍然十分有限。国际上,由于高技术企业产品的研制开发可带来超额利润,环保水处理设备已成为风险投资的热点。但从目前湖州情况看,企业投资主要以自有资金和银行贷款为主,还未具备担保公司、创业投资公司和风险投资公司等多种形式共存的投融资条件,获得风险投资和从证券市场进行直接融资十分困难。

从企业微观看,存在以下问题:

1.企业规模小而分散,没有形成集群效应

从总体上看,湖州水处理设备或产品品种比较齐全,已具有一定的生产配套能力,可基本满足目前一般产品配套生产的需要。但企业规模普遍偏小,没有形成上下游之间的产业链,缺乏带动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大多数企业规模较小,无法带动产业在技术创新、市场开发等方面向更高层次提升。同时由于核心企业不强,内聚力薄弱,相互依存、分工协作的产业网络尚未形成,必要的价格协调机制没有完全形成,企业产品过多,生产规模小,各自为战、互相仿冒、竞相压价等恶性竞争现象时有发生,不能充分发挥产业集聚的优势,零配件企业集团化趋势较弱。

2.技术水平低,开发创新后劲不足

总体而言,湖州水处理设备或产品技术创新层次较低,关键设备和核心产品的技术水平及可靠性等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关键技术创新、高新技术创新、自主知识产权创新、引进技术消化创新较少,创新能力较弱,产业的主导技术和市场领域缺少有我国原创性的技术。不少技术研发还停留在学习、消化国外先进的工艺技术阶段,缺乏原创性开发。在装备(产品)方面,基本上还停留在“有”这一阶段,简单模仿的结果是以工程承包居多,水处理设备或产品的研发较少,尤其高效、高可靠性的精品少,不少关键技术和产品仍然依靠进口。以企业为主体的环保技术开发创新体系建设进展迟缓,企业科研、设计力量薄弱,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从而导致行业综合技术水平仍较低。

3.缺乏稳定的技术创新人才队伍

目前,湖州水处理设备制造企业与核心技术人员之间存在的关系大致有以下3种:一是简单的劳动聘用制,这种制度使得核心技术人员的技术开发处于被动状态,主动性较低。二是未来利润分享制,即项目的知识产权最终归核心技术人员所有,未来获得的利润由企业与核心技术人员按一定比例分配。三是企业买断项目的知识产权后,由核心技术人员消化吸收再创新。中小企业由于受规模、财力以及客观环境的影响,吸纳人才比较困难,即使招收来的人才也因缺乏配套的激励机制,难以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在科技人员紧缺的同时,中小企业由于缺乏好的人才聘用机制,专业人才流失严重,造成企业的技术队伍素质整体下降。

三、发展湖州水处理设备制造产业的对策

湖州作为一个地级市能成为全国水处理制造业具有很强竞争力的“板块”,绝非偶然。现在湖州面临着节能减排的巨大市场需求机遇,只要能够在产业政策上加以积极支持和引导,同时扩大融资渠道和容量,加强品牌建设,重点培育一批销售额500万元以上的企业群,那么完全有可能成为国内、国际膜法水处理设备重要的生产基地。并可以随着膜技术的飞速发展而实现行业的腾飞,以此可带动相关行业(如不锈钢设备制造、仪表及管阀件制造等)的发展,为湖州的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1.加强产业规划引导,尽快出台相关扶持政策

首先,制订出台湖州水处理设备制造产业发展规划,进一步加强产业发展引导。制定产业发展规划,要从湖州的实际情况出发,依据国家宏观政策,把握好湖州水处理设备制造产业发展方向,明确提出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措施等等。规划要高起点,突出湖州特色,兼顾当前和长远;要把依靠科技进步,加强技术创新,发展水处理技术摆在突出位置;要体现科学性、指导性、可操作性。其次,完善产业政策,将产业政策与土地等生产要素紧密结合起来,强化政策激励。一方面,对于国家支持环保产业发展的现有政策要认真贯彻,用足用活;另一方面,依据国家产业政策,学习外地经验,结合湖州实际,制定一些新的政策措施。比如,对内资环保企业实行所得税减免政策;对水处理技术转让、技术开发和与之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收入实行税收优惠政策,对环保企业生产和科研设备实行加速折旧政策;对环保企业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以及扩大出口,参与国际工程承包的鼓励政策;对外商投资并长期经营的生产型新技术环保企业的优惠政策;鼓励内资、外商投资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的有关政策,等等。

2.建立多元投融资体系,扶持企业做强做大

资金投入强度直接影响产业的发展速度,发育良好的资本市场是产业健康发展的基础。当前,应尽快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体系,形成既有政府拨款,又有自筹资金;既有国内金融贷款,又有国外资本投入;既有无偿使用经费,又有有偿使用资金的多渠道、多形式投融资局面。金融部门应调整信贷结构,支持企业的技术创新,优先扶持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和有较好市场前景的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对湖州鼓励发展的项目和在国内外重大工程中中标的企业,要予以重点支持。鼓励民间资金投入,鼓励以投资、参股、承包、托管等形式参与建设、投资与运营,鼓励个人股权分红所得资金再投资于水处理设备制造产业。加强国际合作,通过合资经营和参股等形式积极引进外资,扩大产业融资渠道。在财政预算中建立循环经济专项资金,专门用于发展循环经济。同时还要建立健全风险投资的市场运作机制,尽快建立担保公司和创业投资公司,引进风险投资公司。

3.加快形成水处理产业链,积极打造产业集群

湖州经过几年的发展,从设计、科研、施工到设备、贸易,从净水、中水到污水处理,一条水处理产业链正在形成。今后,应进一步推动企业购并、联合、重组,加快培育龙头企业,形成规模与效益并进的格局。扶优扶强,促进强强联合,实现资产有效配置,尽快培养几个面向国内外市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推动产业升级。鼓励大型生产企业与中小型技术公司结成技术合作伙伴,共同开发新技术新产品,建设互相依存、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产业集群。产业集群分工协作应该是多层次的,既有中小企业间的水平分工协作,又有以大企业为核心的垂直分工协作,且协作方式应该是多样性的。既可以是以产品为中心的分工协作,以销售为中心的分工协作,以原材料供给为中心的分工协作,也可以是以承包服务为中心的协作。要科学规划、布局产业上下游项目及关联项目,通过“补链”工程,形成资源共享和副产品互换的产业共生组合,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循环利用。积极拓展其他环保设备制造产业和环保产业用材料、水处理药剂产业,形成产业链,有效推进水处理设备制造产业集聚和产业集群发展。

4.加大产业创新力度,营造产业特色优势

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前提,是产业升级的动力。目前已搭建多个产学研合作平台,为科技创新寻求了良好的技术依托,推动了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发展,提高了企业的创新能力。要进一步促进产学研合作,引导企业和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共建技术联盟。要构建企业科技创新体系,充分发挥企业内部资源优化组合的整体优势,实现生产与科研协同发展,促进企业高新技术水平的提高。坚持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相结合,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扶持、培育科研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3个层面的新型科研开发机构,以此推进产业技术研究开发体系建设。

5.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提高自身创新能力

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大力引进高技术人才,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引导和吸引海内外高层次留学人员和科学家到湖州从事水处理开发工作,有效利用南太湖科技创新中心这个平台,努力为人才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要通过重点科技项目的联合攻关,吸引、凝聚科技人才,弘扬团队协作精神,充分发挥现有人才队伍的作用。通过科技项目招投标等办法,引入竞争机制,优化创新环境,鼓励中青年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全方位吸引创新人才,重点引进名校和大院大所与湖州水处理设备制造企业共建创新载体,团队式引进高层次人才。通过产学研合作、发展网上技术市场和采取柔性流动等各种合作方式,吸引更多国内外科技人才参与科技创新。制定和落实更有效的人才政策,创造人才自由流动的宽松环境,注重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开发现有人才的创新才能和潜力,重奖有突出贡献的优秀科技人才,造就一批能适应新经济竞争环境的高素质科技型企业家和一批能适应湖州水处理设备制造产业升级和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需要的工程技术专家。以加强职业技术教育、专业技能培训为主要手段,造就一大批高级技能型人才,构建并形成与湖州水处理设备制造产业创新体系相适应的各类专业人才合理配置的新格局。充分发挥外地湖州籍科技人员和湖州市政府专家咨询委员会的作用,组织市内外在经济、社会科技发展领域的权威人士、科技界专家,为湖州水处理设备制造产业的发展提供信息,沟通渠道,献计出力。

水产人才篇8

【关键词】蔗糖产业 复合型人才 协同培养 模式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5C-0096-03

人才是广西糖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是推动糖产业转型升级、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近年来,广西糖产业生产规模不大,发展不稳定,生产机械化水平相对比较低,生产技术人员工资待遇低,影响了广西蔗糖产业人才的培养。当前,企业生产、技术与管理人才不能满足广西糖业二次创业发展规划需求,研究广西蔗糖产业人才协同培养,对广西蔗糖产业经济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一、广西蔗糖产业人才需求特点

甘蔗生产区域性强,全国主要分布在广西和云南两省区。广西甘蔗区重点在桂南、桂西南、桂中地区农村,主要种植在十度以下的山地和田地。广西甘蔗种植、糖生产从业人员多数是农民,生产技术与管理人才占极少数,人才流动性大。

(一)广西蔗糖产业需要企业一线各技术与管理的多样性人才。广西蔗糖产业是集蔗糖产业研发、生产、管理、贸易、物流、文化于一体的蔗、糖、果、休闲食品产业。要推动糖产业转型升级、可持续发展,要求广西蔗糖产业各类人才满足蔗糖产业研发、生产、管理、贸易、物流、文化、糖果、休闲食品生产企业一线各技术与管理需要。因此,只有培养符合企业一线各技术与管理的多样性、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才能满足广西蔗糖产业创新发展要求,使得广西制糖企业在中国与国际食糖企业中有竞争力。

从自治区糖业发展k公室了解到,2016年度广西种植总面积达1120万亩以上,甘蔗年产量达到4700万吨,年产糖量总达到570万吨,同比2015年分别增长6%和12%。由于甘蔗种植生产主要以农户为主,生产机械化农具类型少,农具设备自动化、田间管理智能化程度低,甘蔗种植、采收、运输的全程机械化水平70%以上,生产规模化、机械化水平相对比较低。因而广西甘蔗种植产业急需熟悉甘蔗种植生产农艺和甘蔗生产机械相关知识技术人员,同时,急需开发甘蔗种植农具设备自动化、生产机械化、田间管理智能化的技术和管理多样性人才。

(二)广西蔗糖产业需要复合型人才。广西甘蔗种植生产管理需要培养有先进种植技术、高效灌溉技术、计算机技术及物联网技术的一体化复合型人才。甘蔗种植的深耕深松、种苗培育、节水灌溉、智能化施肥等环节管理,都需要田间管理灌溉技术、计算机技术推广应用。甘蔗种植生产管理应用物联网技术,在甘蔗种植生产过程智能控制和甘蔗成长综合指数监测、信息处理中,建立甘蔗种植信息服务平台,都需要吸引生产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和科技创新人才的聚集。提高学生职业技能、科技创新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拓宽技术技能人才成长通道,需要为学生多样化成才选择、多路径成才搭建“立交桥”。例如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具有广西地方标准的《糖料蔗灌溉定额及灌溉技术规程》(DB 45/T 1197―2015),开始在全区范围内推广和运用,需要一批甘蔗种植生产管理、灌溉技术、生产技术和信息处理一体化复合型人才。

为制糖企业提供完整的数据分析与有效的决策,提高企业生产效率需要复合型人才。结合制糖企业的经营特点,面向制糖企业集团量身定制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平台覆盖制糖企业的主要经营活动,包含企业的农务管理、采购管理、库存管理、销售管理、数据挖掘与决策分析、生产质量分析管理等子系统。运用ERP思想,采用先进的计算机体系结构,对制糖企业的资源进行整合,优化了制糖企业业务流程,实现了精细化管理、实时管理和分级考核管理。这需要有了解采购、生产、销售技术、计算机技术、管理技术及互联网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三)广西制糖企业需要创新型人才。从广西机械工业研究院了解到:广西90多家甘蔗制糖生产企业主要分布在糖料蔗区乡镇,中小型糖厂的数量占比较大,生产能力低下,糖厂自动化水平基本处于单机或局部工序自动控制的水平,成了一个个“自控孤岛”,未能真正实现制糖生产系统进行全局规划和自动控制、智能化均衡生产;制糖生产企业推进糖业节能和清洁生产力度不大,与国外同行企业相比,在信息化、智能化、人均劳动生产率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因而制糖行业还要提升可持续发展的竞争力,需要生产工艺智能化技术、信息技术和管理创新人才合作创新。

广西蔗糖产业生产链短,原糖生产产品单一,原糖生产与精炼糖生产分离不到位。糖产业下游企业,如蔗糖产业文化、糖果产品、休闲食品生产链尚须统一规划,统一推进;糖产业下游的朗姆酒产品、生物化工产品、蔗汁饮品等尚须形成规模。这些问题都要广西蔗糖产业政策支持、金融支持、技术支持和人才支持联动机制,推进广西蔗糖产业生产产品多样化;推进科技创新人才服务广西蔗糖产业生产规模化、生产智能化;推进广西中职、高职、应用本科院校合作,协同培养制糖企业需要的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人才,做好做强广西蔗糖产业。

广西需要大批国际化的电子商务、期货管理和大数据服务的专业人才。由于受国际糖价影响,广西糖现货价格不稳定。广西糖业二次创业规划要求初步建成糖业大数据服务平台;建立糖业的营销体系,规范糖批发市场信息的,规范糖流通秩序;完善食糖网上现货交易规则,引导食糖现货交易市场健康发展;规避市场风险,加强广西现货市场与国内外期货市场合作,实现优势互补,构建多层次的食糖网上交易市场体系。这些内容都要有一批大数据分析服务,了解国际化电子商务、期货管理的人才创新完成。

二、广西蔗糖产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学校对学习者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达到成为某类专门专业人才的方法体系。人才培养模式是回答“怎么培养人”的问题,它与教育目的“培养什么人”相对应。人才培养模式包含具体的人才培养理念、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内容、人才培养计划、人才培养流程、人才培养制度和人才培养评价等。

人才培养要回答“怎么培养人”的问题,可以从三个方面思考:一是人才培养类型。蔗糖产业转型升级,需要生产工艺智能化技术、信息技术和管理创新的研发工程师,更需要现场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人员;同样需要更多生产技能人才。二是人才培养专业定位。蔗糖产业区域性季节性强;广西蔗糖产业生产链短,原糖生产产品单一;广西蔗糖产业复合性强,生产效率低。蔗糖产业需要制糖生产与管理专业人才,更需要涉及甘蔗种植生产管理、灌溉技术、生产技术和信息处理一体化多学科多专业复合型人才。三是行业自身特点需要。广西要推动糖产业转型升级,保障糖产业可持续发展。蔗糖产业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蔗糖产业技术升级和技术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需要有对多个学科较深了解的跨专业人才,更需要能具有统筹整体产业链、能够领导蔗糖产业技术开发和实施的复合型人才。

院校企协同培养模式指实施人才培养过程中,院、校、企各方按照约定职责、权利和义务,以培养专业人才为目的,对培养专业人才一系列有计划、有目标教育活动进行分析研究、系统总结,提出院、校、企合作育人机制,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一系列基本制度。院校企协同培养模式是创新一种区域化高校合作、校企、社会团体合作,培养产业需要卓越专业人才的办学新模式。

广西蔗糖产业技术人才院校企协同培养模式是指院、校、企协同担当共同培养责任,各方按照蔗糖产业人才计划、目标要求,约定各方职责、权利和义务,协同广西区域中职、高职、应用本科院校和广西蔗糖企业,加强在人才培养培训与师资建设、技术创新与产品研发、教学和科研实验、就业创业及社会服务等方面开展合作,形成蔗糖产业技能人才+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科技创新人才协同培养的机制。坚持依法合作,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保障合作各方的合法权益;坚持互利共赢,院校企各方平等自愿开展合作,实现共同发展。

三、广西蔗糖产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一)树立人才培养服务蔗糖产业发展理念,落实院校企协同培养蔗糖产业人才责任。广西高度重视糖产业稳定发展,推动糖产业转型升级,人才和技术是广西糖产业发展的核心。职业教育要树立人才培养服务蔗糖产业发展理念,人才培养要符合蔗糖产业技术发展需要、转型升级需要、生产管理创新需要。建立中职、高职、应用本科院校人才培养合作的政策支持、金融支持、技术支持和人才支持联动机制,坚持互利共赢,院校企各方平等自愿开展合作,实现共同发展,使技术创新、人才培养、专业建设、课程教学满足广西蔗糖产业转型升级和生产技术和管理的要求。通过协议方式约定各方权利义务,落实共同培养蔗糖产业人才责任,以共同育人、共同发展开展合作活动。建立院校企合作的过程管理和绩效评价制度,定期对合作成效进行总结,共同解决合作中的问题,不断提高合作的水平,为广西蔗糖产业培养企业急需的多样性、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创新符合广西蔗糖产业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增强人才培养的水平。

(二)创新院校企协同培养人才模式,开展系统规划、联合培养,多种形式合作。加强广西的中职、高职、应用本科院校合作,以蔗糖种植、生产、贸易技术与管理复合型人才为核心,对接广西蔗糖产业链和产业群,明确中职、高职、应用本科院校复合型人才培养定位。实行院、校、企协同共同培养蔗糖产业人才责任,各方按照蔗糖产业人才计划、目标和要求,约定各方职责、权利和义务。开展系统规划、联合培养,多种形式合作,共同制订中职、高职、应用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完善广西蔗糖产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课程体系建设。共同建设实习实训基地、技术工艺和产品开发中心、技能大师工作室、学生创新创业中心,共同开展技能竞赛、社会服务等。重点合作建设广西轻工高级技工学校制糖生产实训基地,培养蔗糖产业技能人才;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制糖生产实训基地,培养蔗糖产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广西机械工业研究院和广西大学技术工艺和产品开发中心,培养蔗糖产业科技创新人才。

系统规划蔗糖产业复合型人才培训,实现企业员工培训、人才培养融通,实现人才培养、技术创新融通。进行构建体现蔗糖生产工学结合特色的培训体系、专业课程体系、人才培养体系、技术创新体系,共同开发广西蔗糖产业复合型人才培训、培养校本课程和教材,减少课程设置重复,课程内容重叠等。中职高职应用本科院校教学实训室建设实行统筹规划、资源互补、实训有偿分享机制。如广西甘蔗研究所建设蔗糖育种、种植实训,广西轻工高级技工学校建设制糖生产过程、工艺实训,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制糖生产检测、技术管理、经营管理实训,广西机械工业研究院和广西大学建设制糖研发、技术创新、大数据服务实训等。

(三)建立广西蔗糖院校企发展联盟,系统规划中职、高职、应用本科院校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学团队。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学团队是实现广西蔗糖产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的保障。教学团队应实行老中青结合、专兼职教师结合、多学科多类型技术人员结合。系统规划教学团队,解决中职、高职、应用本科院校教师之间不沟通,实习实训基地低水平重复建设,难以形成特色,而且容易让人觉得中职、高职、应用本科教师服务水平不高、定位不清的问题。遴选兼职教师重点从熟悉广西蔗糖研发、生产、产品、贸易、物流、文化领域的单位中选工程师或技师,建设蔗糖育种种植、制糖生产技术、经营管理、技术工艺和产品开发教学团队,作为专业的兼职教师聘请承担教学任务。

从广西机械工业研究院了解到,2011年广西成立制糖关键工艺及装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有大学、院所和区内多个糖业集团等14家单位积极响应和参与,联盟以提升制糖业技术创新能力为目标,共同突破制糖行业关键共性技术,形成创新合力。联盟成立以来,联合制糖行业的产学研资源优势,已陆续开展了组织新技术推广应用、制糖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的联合攻关、人才培训、国际技术交流等工作,取得较好的成效,形成了高水平的技术团队。

(四)系统规划广西蔗糖企业生产培训基地,共同建设实训实习平台,建立资源互补,实训培养有偿分享机制。系统规划广西蔗糖企业生产培训基地,建立中职、高职、应用本科院校联盟工作站。如广西轻工高级技工学校以小型糖厂生产设备,模拟实际进行生产等内容开展培训、教学、科研实验。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以糖厂模拟生产澄清和蒸发DCS系统控制,降低清汁与糖浆的纯度差,提高制炼的收回率及产糖率,提高产品的质量等内容开展培训、教学、科研实验。广西甘蔗研究所和广西农垦良圻制糖有限公司等国内企业合作,共建院校联盟工作站,组织具有相关企业工作经历的学校专业教师,为企业开展技术革新。聘请院校教师和企业的技术人员为兼职教师,每名院校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组成工作小组签订工作任务书,明确其为企业技术服务、科技开发服务、职工培训教学内容;明确院校学生技能培训任务、实训基地建设等相应的任务,共同服务广西蔗糖产业发展。

【参考文献】

[1]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广西糖业二次创业总体方案(2015―2020年)的通知[Z].

[2]林克松,石伟平.改革语境下的职业教育研究[J].教育研究,2015(5)

【作者介】黄 东,女,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授;龙伟忠,男,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授。

上一篇:旋转木马音乐盒范文 下一篇:慢下来的时光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