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的周长课件范文

时间:2023-12-11 12:41:06

圆的周长课件

圆的周长课件篇1

一、联系生活,画龙点睛

此结尾是由课内走向课外,引领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去看待和思考生活中的数学现象与数学问题,感受数学在现实世界中的广泛应用,探索其应用价值。例如,教学“认识角”一课的课尾。

师:我觉得这节课同学们表现真棒!所以,老师今天用一个符号来评价你们的表现。(出示一张画有“√”的纸片)

生(小声嘀咕):原来是正确的符号。

师:对,它是一个表示正确的符号,是老师对你们这节课学习的肯定。想一想,它还是一个什么呀?

生:它也是一个角。

师:说得真好!生活中处处都有角,只要我们留心观察,我们的发现就会与众不同。

……

对数学的敏感来自于看待事物的角度。上述案例的课尾,教师以“√”引导学生想到学过的“∠”,既指出本节课学习的知识点,又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不知不觉地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思考生活中的问题。

二、延伸拓展,又入佳境

这种课堂结尾方式就是在让学生熟练掌握已学知识的基础上,把所讲授的知识进行延伸和拓展,激发学生的进一步思考和学习,把问题想深、想透,更多地领会和接触新知识,从而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例如,教学“什么是周长”一课的课尾。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一个新朋友——周长。为了表扬你们,老师特意画了一个笑脸,请看——(课件出示一张圆形的笑脸)你们能指出它的周长吗?(学生纷纷在空中比划圆的周长)

师:老师接下来把这个笑脸对折,(课件显示圆形纸片对折的过程)你们看,现在它变成什么形状了?

生:半圆。

师:大家来摸一摸半圆的周长。(学生伸出手在空中比划)同学们,这半圆的周长是刚才圆周长的一半吗?

生(异口同声地):是。

师:有没有不同的想法?

生1:这半圆的周长不是刚才圆周长的一半。大家看,半圆的周长下面多了一条直边,也就是圆周长的一半还多。(其他学生小声地在下面议论,似乎发现自己刚才的观察不仔细,思考不认真,表现出一种大彻大悟、豁然开朗的样子)

师(微笑地):听明白了吗?(学生点头)看来,学数学不能只凭自己的直觉,要用心观察,认真思考。

……

高年级学习圆之后,在求半圆的周长时,学生往往会忽略直径这一条件。所以,在课尾设计这一环节,让学生根据周长的认识去探寻圆的周长和半圆的周长之间的关系,既培养了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和举一反三的能力,又使他们感受到数学的严谨性,深化了对周长的理解。

三、文化润泽,余味无穷

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将数学文化融入课堂,还数学以本来面目,是每一位数学教师的使命。所以,教师在课的结尾时,要注意把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探索兴趣延伸到对数学文化的感受。例如,教学“圆的周长”一课的课尾。

师:刚才学习了圆的周长后,现在我们一起来画一个图形。

课件出示:

1.拿圆规画一个圆,画出它的直径,找到半径。

2.将直径平均分成4份,以直径的四分之一为新的半径,以圆的两条半径的中点为圆心,画两个内切圆。

3.擦掉左圆的上半圆,擦掉右圆的下半圆,现在的图形是什么样子的?有趣吗?

(学生纷纷展示画的图形)

师:整幅图由“一个圆圈+S曲线+两点”(四画)组成,从图形外观上看,一个圆圈里面包含着曲线,勾画出两条活泼、生动、游动的鱼。它比起许多现代标志图形都简单、形象、生动、美观。你们知道吗?(多媒体出示太极图)这就是神奇的太极图,它是中国的第一大发明,是中国文化的始祖。

……

教师在课堂结尾讲解太极图中蕴含的数学文化,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了数学的神奇和魅力。这种感觉是刻骨铭心的,而这种文化的熏陶将会使学生的数学文化素养得到提升。

圆的周长课件篇2

关键词:圆的周长;内涵;活动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周长》是一节公式推导课,属于平面几何范畴,教材中设计了一个数学活动,很自然地让“圆的周长”这一公式的推导变得更有趣味性、更通俗简单。在教学实践中,我认为这一环节的实施要注意活动与知识的关系,既不能只强调了知识而忽略了过程,也不能只放大活动而淡化数学的严谨性,以下是我的几点思考。

一、“圆的周长”知识内涵

1.“圆的周长”公式的由来大体经历以下四个阶段

在古代,这个问题几乎是依赖于对实验的归纳。人们在经验中发现圆的周长与直径有着一个常数的比,并把这个常数叫做圆周率(西方记做π)。于是自然地,圆周长就是:C=πd或者C=2πr(其中d是圆的直径,r是圆的半径);后来的数学家们就想办法算出这个π的具体值,数学家刘徽用的是“割圆术”,也就是用圆的内接正多边形和外切正多边形的周长逼近圆周长,求得圆接近192边型,求得圆周率大约是3.14。

2.公式类知识的推导必须遵循n-1法则

即想要求一个量,公式中其他的量要已知,就本节课内容来说,我们都知道周长公式C=πd,你想得到C的公式,必须知道π和d。现在六年级学生的知识储备,只学过d的概念,还没有π的概念,于是教材中设计了数学活动,完成■之间关系的呈现,顺势引出π。与其说这节课是圆的周长的推导,倒不如说首先是圆周率的推导,有了π的概念,由π=■的式子,让学生自然导到C=πd,完成这节课的根本任务,这也是这个数学活动的巧妙所在。

二、数学活动的根本目的

1.深刻理解周长的概念

平面几何图形的周长即图形一周的长度,而圆的周长是指圆的一周的长度,是一个曲线的长度。可以引导学生小组合作,从准备好的学具中挑选所需要的工具测量圆的周长,教师可以参与其中,注意观察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做必要的引导。还要注意分组展示,汇报测量的方法,这个环节必不可少,最后总结归纳出测量圆的周长的方法常用有绳绕法和滚动法,并可以用课件演示规范测量的方法。

2.填表活动

实验探究“圆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圆周率)”,学生分组用准备好的三个大、中、小不同的圆片作为测量材料,分工合作,(或者更多种圆,图表可相应增加)分别测量各圆片周长,除不尽时保留两位小数。

3.π的引入

得到圆周长与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常数,并告诉学生其实这个常数就叫做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并介绍祖冲之,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需要说明的是:学生在测量和计算的活动中,要力求培养学生科学的实验观,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防止学生因为事先知道圆周率的值放弃探究,或为了迎合教师,得到表扬而汇报的是虚假数据,缺乏真实性。

4.推导

总结推导圆周长计算公式:在学生已经认识圆周率后,推导圆周长计算公式就很简单了,如何求圆的周长?应该知道什么条件呢?讨论交流后,总结圆周长的计算方法,C=πd或C=2πr。

这是一节充分运用数学活动而进行的公式推导课,不同于像平行四边形、梯形等面积推导课的实实在在的割补、转化,旨在借用直观教具和学具,通过猜测和实验探究圆周长和直径的关系,发现圆周率,总结推导圆周长的公式。就数学知识而言,虽然有一定的模糊性,在小学阶段知识基础下,更让这个数学活动的设计更巧妙、更回味无穷。在日常教学中,我们要根据小学生的学习基础,灵活运用数学活动,把握尺度,真正完成活动与知识的有效结合,更好地完成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圆的周长课件篇3

[关键词]数学课本 自主建构 指导阅读 深化理解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12-033

数学课本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载体,如果教师整节课都没有让学生翻开课本,只是通过课件学习新知,这样虽然也能收到一定的教学效果,但不利于学生理解所学的知识。因此,一个好的教师应通过对课本的正确导读,激励学生自己读课本,逐渐学会自己学习。

一、以疑导读

疑就是问题。教师可在阅读前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数学课本中概念、公式等的表述既简练又严谨,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不易理解。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课本时,可通过有启发性、层次性的设疑,引导学生理解所学知识。

例如,教学“约分”一课时,教师提问:“约分需要约到什么程度呢?”在学生看书后,教师再问:“什么样的分数是最简分数?”学生回答:“分子、分母只有公因数1的分数是最简分数。”教师继续提问:“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学生回答:“就是分子、分母的公因数只能是1。”教师追问:“能不能是其他的数?”学生回答:“不能。”“什么是公因数?”“分子、分母公有的因数。”“约分时,你觉得约成什么分数最好?”“约成最简分数,它是最简的形式,就没有办法再约分了。”……以疑导读,加强了学生对数学语言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抓住关键词,理解数学概念。

二、以动带读

以动带读,就是让学生边读边画一画、写一写,即动手实际操作一下。在解决问题教学中,教师可以动带读,引导学生借助画一画将题目中抽象的文字转化成图形,从而化难为易,降低思考的难度,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教学“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时,教师提出问题:“从图(略)中你知道了什么条件,要求什么问题?”学生回答:“条件是‘男生抓了13个红圆片’和‘女生抓了8个蓝圆片’,问题是‘哪种圆片抓的多’‘多多少个’。”教师在学生回答后说:“怎样求呢?可以借助桌上的圆片摆一摆。”于是学生借助圆片,摆出红圆片和蓝圆片的个数,从而把题中的文字转化成图形。教师继续问:“你能把红圆片的个数分成两部分吗?可以试着分一分。”因为红圆片和蓝圆片是一一对应排列的,学生从中很容易看出红圆片被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红圆片和蓝圆片同样多的,另一部分是红圆片比蓝圆片多的。通过摆图形,把题意展示出来,利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三、以议促读

议就是讨论,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发现问题,相互合作解决问题。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对知识的产生、形成过程进行讨论,通过讨论深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例如,教学“分数除法”时,由于学生已经学会了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看课本学习计算分数除以分数,然后交流算法。在学生学会分数除以分数后,教师可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如果用甲代表被除数,用乙代表除数,这个分数除法怎么算呢?有人说‘甲数除以乙数,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你们认为对吗?为什么?”学生通过交流,就会对分数除法中分母“0除外”这一个条件更加清晰明了,从而加深印象,强化了学习效果。

四、以比引读

比就是通过比较知识的纵横联系、区别来掌握所学知识。通过比较,对知识间的联系和区别能够系统地把握,为灵活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例如,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后,有些学生对周长增加或减少没有真正理解。这时,教师可出示课本上的两道题让学生加以区分:(1)把两个边长都是4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周长是多少?(2)把一个边长是4厘米的正方形,分成两个同样大的长方形,每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解决第(1)题时,可让学生借助正方形拼一拼,学生拼好后算出长方形的周长是24厘米;解决第(2)题时,再让学生借助正方形分一分,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算出长方形的周长也是24厘米。最后,教师提出问题:“比一比,它们的周长与原来图形的周长有了什么变化?”学生汇报:第(1)题将两个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周长减少了原来正方形的两条边;第(2)题将一个正方形分成两个长方形,周长增加了原来正方形的两条边。教师追问:“从这两题中,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讨论后交流汇报:图形拼起来,有的边挡住了,周长就减少了;图形分开,里面的边露出来,周长就增加了。通过这样的操作和讨论,学生容易发现周长增加和减少的规律。

总之,要在课堂中充分运用好数学课本这一教学资源,教师应引导学生养成观察、比较等良好习惯,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数学课本的价值,真正使学生学会读数学课本、用好数学课本。

圆的周长课件篇4

【关键词】高效课堂;游戏

中图分类号:G6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10-0121-02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来,“高效课堂”这个词成了教育工作者的新宠儿。无论是看新闻还是听讲座,我们都可见到高效课堂的字眼。早在教育学萌芽阶段,著名哲学家柏拉图就提倡“寓学习于游戏”的理念。这里的游戏不只是玩,还是教育学生的好方式。为了更好地打造“高效课堂”,增加师生、生生互动h节,带动学生自主探究、主动学习,我们可以寓“高效课堂”于游戏。

寓教于乐,“乐”有很多种形式。比如说,寓教于文艺演练、于体育活动、于文化生活、于游艺交际,等等。那么作为教育工作者,如今的一根粉笔、一本教科书,都不足以在三尺讲台进行“演绎”了,填鸭式教学学生早已厌倦,试题式教法再也激不起学生的兴趣,游戏能让课堂高效,既有趣又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寓教于游戏就是要以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以各种形式吸引学生积极参与。这当中要注意把多种形式的娱乐活动纳入一个大的主题教育中去,力求形式和内容的统一,不断提高活动档次和水平,这样才能增强活动的渗透力和吸引力,才能提高教育效果。就我国小学生数学学习现状而言,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较为被动,自律意识不强,学习目标不明确,主动学习的学生屈指可数。打造“高效课堂”,可以将学生被动式学习转化为主动式学习,使数学知识的认识与理解变得更容易,学习方式变得更简单。

接下来笔者将结合教学“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62~63页和第64页“做一做”第一题,谈谈如何寓“高效课堂”于游戏。

一、“三备”

备课环节包括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

备教材要求教师钻研教材以及相关课件资料,明确教学的三维目标和重难点。在本案例教学中,知识与技能目标是要求学生能理解圆的周长和圆周率的意义,了解并掌握圆的周长计算公式;过程与方法目标是让学生在经过动手操作、探究、猜想等活动后体验转化归纳的数学思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对比分析和归纳的能力。本案例的教学重点是圆的周长计算公式,教学难点是理解圆周率的意义和周长公式的推导。

备学生是要依据学生自身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和差异性,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兴趣、需要、思想状况和学习习惯等。另外,教师还要预计学生在学习本课内容时可能出现的积极或消极的态度,再研究应对措施。本案例的教学会有学生动手操作环节,容易出现纪律混乱或一心投入操作环节导致无心归纳等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指定一名学生做小组长,管理小组纪律,操作环节结束后,小组长要收回所有相关物品,然后开展讨论归纳环节。

备教法是设计教法,要弄清楚如何组织本节课的各个环节,保证其流畅连贯性,弄清楚如何安排每一个环节或运用哪种方法开展每个环节。本案例教学主要采用实践操作法、讨论法、探究归纳法。

二、“四环节”

上课是教学实施的过程,也是教学的中心环节。在本案例中,笔者设计了如下4个环节:

1. 创设情境,提出疑问

课件出示情景图:海绵宝宝绕着直径为1km的圆跑一圈,而派大星绕着边长为1km的正方形跑一圈。你认为它们谁跑的路程长?

教师:求路程是求圆、正方形的什么呢?

学生回答是求它们的周长。

教师:那么什么是圆的周长呀?(板书课题:圆的周长)

学生可能回答是海绵宝宝要跑的路程或围成这个圆需要的长度。

教师:也就是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叫作圆的周长吧!(板书圆的周长的定义)那你们算算他们的周长。

学生学习过正方形的周长,可以很快地求出4km,那么圆的周长该如何求?现在就让我们一起研究圆的周长!

设计意图:创设贴近生活且学生感兴趣的情景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2. 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1)思考测量圆的周长的方法。

教师:现在我们要测量圆的周长,也就是要测量这个曲线吧?(手在图上比划)我们以前测量长度都是测量的直线,那么我们能不能把这个曲线转化成直线再来测量呢?大家开动脑袋想想吧!

参考教科书第62页的两个情景,经过一番讨论,教师带着学生总结出两种方法:绕线法和滚动法。(板书方法)课件出示两种方法的测量动画。

设计意图:循序渐进地引发学生一步一步思考并解决问题,打开学生的思维,去接受更多的认知。

(2)小组合作,测量圆的周长。

接着开始游戏时间,将准备好的一元钱硬币作为被测量物品,用毛线或者直尺作为测量用具,4人为一个小组动手测量一元钱硬币,可以采用两种方法测量,记录数据,包括周长和直径,并计算出周长与直径的比值,填在教科书第63页的表格中。教师在黑板上画出表格,然后巡视并指导,小组测量完后,指导学生说出他们的测量结果并记录下来。

设计意图:小组合作操作可以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探究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关系。

教师:我们一起观察黑板上你们测量的数据,看看有什么发现?

学生纷纷发表意见,然后教师带着学生一起归纳,得出结论: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

设计意图:观察数据让学生寻找规律,可以培养学生对比分析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4)认识圆周率并推导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

学习教科书第63页圆周率的概念(板书:任何一个圆的周长除以它直径的商都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它叫作圆周率,用字母π(读pài)表示。π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π=3.141592653……,π≈3.14)

教师带着学生一起推导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C÷d=π即C=πd 或 C=2πr。

(5)自主学习教科书第63页下方的方框内容,了解我国的祖冲之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精确到7位小数的人,可以增长学生的见识并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

3. 巩固练习,强化新知

(1)判断题:

① 圆的直径越长,圆周率越大。( )

② 圆周率就是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 )

③ 大圆的圆周率比小圆的圆周率大。( )

④ 圆的半径扩大2倍,周长也扩大2倍。( )

教师指生回答,并与学生一起更正。

(2)完成教科书第64页“做一做”的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并请3名学生在黑板上完成,教师与学生一起更正。

设计意图:学生学习完新知后及时地进行训练,可以巩固新知,加深对新知的认识。判断题则考察了学生对概念的理解程度,可以及时更正对概念的理解。

4. 回顾全课,归纳总结

教师:这节课你们学习了哪些内容?

学生纷纷回答,教师再作总结。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本节课学习的知识进行梳理,加深对新知的理解。

三、课外作业与辅导

1. 课外作业:练习册上的两道练习题。

2. 辅导:教师巡视,解答学生本节课的疏漏与疑惑。

四、教W反思

通过课上表现与批改作业情况,教师进行本节课的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中,学生测量圆的周长时误差大,计算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参差不齐,通过学生的测量结果学生较难总结出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因此,在操作环节,教师要更多地去指导学生如何准确地测量,在以后的教学中,教师也要多增加实践操作环节,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圆的周长课件篇5

关键词:借助多媒体 构建 和谐高效 数学课堂

21世纪是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辅助教学手段,已被广泛地引入课堂教学,特别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影响更大、更广泛、更深远。实践证明,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仅靠一张嘴、一支笔与一本教科书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借助多媒体进行有效的教学活动,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启迪学生的思维,提高教学效率,促使学生全面、和谐、愉悦、高效地发展。那么,如何借助多媒体构建和谐高效的数学课堂呢?

一、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效率

例如,在教学《圆的周长》一课时,学生很难理解到一个圆的周长约等于圆直径的3.14倍,当然周长计算也是小学数学几何知识教学的一个难点。Www.133229.cOM因此,教学时,我在导入部分设置了一个直观形象、新颖、别致、有趣的学习情境: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一个两层的大蛋糕,让学生猜测,假如在蛋糕的边缘放上大小相等的樱桃,两层分别需要几个?然后课件展示实际所放的情况和所需的个数。接着,让学生猜测上、下层在直径所在的位置也摆上樱桃,可能要几个,再进行演示验证。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观察上、下层边缘和直径所需樱桃的情况,发现有什么特点,由此得出:边缘所用樱桃的个数是直径个数的3倍多一些。接着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用一个硬币在直尺上滚动,当硬币在直尺上滚动一周时,边缘一点在直尺上移动的距离约是3.14厘米;还有一种用绕绳法测量周长的过程。把这些借助于多媒体课件放映出来,银幕上的图像将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对圆的直径与周长的关系也就有比较深刻、更清晰的了解,周长计算公式的概括也水到渠成了。

而这种思维的感受过程是一支粉笔和一本教科书无法给予的,并为进一步学习周长的知识创设了有效的情境,能够激发学生浓厚的探究新知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让学生在欢乐、愉悦的气氛中获得数学知识。

二、突破重难点,提高效率

如在教《圆柱体积》这一课时,采用传统教法演示把圆柱切割成小块,并拼凑成近似的长方体,这样既不方便又讲不清,往往演示不好,还会使学生对这一知识产生模糊认识。如何使学生深入透彻地理解这一过程呢?教师可以利用课件对圆柱进行平均分割的演示:出示四个完全相同的圆柱,沿着圆柱底面把圆柱切开,将它们分别平均分割成8份、16份、32份、64份,每次分割后,计算机立刻把它们拼凑起来,然后在屏幕上展示出拼凑的过程和拼合后的效果:拼凑后的图形越来越接近长方体。学生通过观察深刻理解到:等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形状就越接近长方体。从而理解了:如果将圆柱等分成无限份,就一定能拼成一个长方体。

比较以后得出:长方体的长相当于圆柱底面周长的一半(πr),宽相当于底面圆的半径(r)。因为长方体的面积=长×宽×高,所以圆柱的体积=πr×r×h,即:圆柱的体积=sh。这样的动态演示将复杂的知识在图形的不断组合、对比中形象生动地展示出来,降低了学生思维和推理的难度,突破了教学重难点。

三、缩短教学时间,提高效率

如教学《圆锥的体积》时,在学生感知由圆柱的一个底面缩小变成圆锥时,这个圆锥与圆柱是等底等高的,然后让学生猜想圆锥的体积与圆柱有什么关系,继而课件验证学生的猜测:用圆锥盛沙子,看看需盛几次才能把圆柱倒满,或者把圆柱里的沙倒到圆锥里,可以倒几次,从而得到:圆锥的体积是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圆柱的体积是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的三倍。接着在变式练习中探究:圆柱和圆锥等底等高时,它们体积的关系;在等高等体积时,它们底面积的关系;在等底等体积时,它们高的关系。这样,可以加深学生的理解,纠正学生的错误理解,同时增加了情趣,降低了理解的难度,将难点趁机有效突破,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而言之,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为数学教学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多媒体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有机结合,是数学教学改革中的一种新型教学手段。把信息技术合理有效地广泛运用到数学教学中,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构建和谐高效的数学课堂。

参考文献

[1]袁振国教育新理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71-79。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

[3]刘儒德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313-331。

[4]王旭媚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教学整合的尝试与思考[j].数学教育学报,2004,13。

圆的周长课件篇6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文化;简约;案例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3)02-0071-05

课堂作为传习文化的主要场所,其本身具有浓厚的文化意蕴。课堂文化在课堂中形成和发展,同时又反作用于课堂教学活动,制约并引导着课堂教学的发展走向。教学中面临的许多问题,本质上都涉及到文化的问题。因此有专家指出,“中国课堂要有所突破,必须从课堂文化的变革始”[1]。小学数学课堂文化是在小学数学课堂这一特定场域中形成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和教学行为所反映出来的文化意识形态。小学数学课堂文化不仅表现在要学习的文化内容上,而且表现在围绕数学文化进行的教学活动中,即“教什么”和“怎么教”两方面的问题。

那么,在小学阶段我们需要怎样的数学课堂文化呢?《易经》曰:“简易约达。”我们可将“简”和“约”作为追求,构建形式简约、内蕴丰盈、务实高效的数学课堂。数学课堂教学中的简约,从教师教的方面可分为:简单的教学模式、简洁的教学情境、简明的教学内容、简易的教学手段、简练的教学语言等。同时,还需要对学生的学进行理性的规约,约定科学的学习范式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形成完整的数学课堂教学文化。大量成功的教学案例表明,简约的课堂文化能让教变得流畅,学变得自然,教学效益得到显著提高。

基于上述思考,构建小学数学课堂文化的操作策略有多个方面,限于篇幅,本文重点阐述关于教的三个方面:简单的教学模式、简洁的教学情境、简明的教学内容。

一、简单的教学模式:基于问题解决的课堂结构

问题解决是数学教学永恒的主题。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化,“创设情境,提出数学问题―自主探索,建立数学模型―巩固练习,实践应用拓展―总结反思,完善知识结构”的课堂形态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但教师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在常态课堂上,必须使教学模式“简单化”,形成基于问题解决的课堂结构。

问题解决最基本的三个环节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产生新问题(或强化问题)。因此,简单的教学模式应精简到这三个环节。首先呈现精心设计的问题情境,再引导学生从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诱发学生围绕课堂上习得的知识产生新的问题……如此不断循环,构成一条螺旋上升的问题链。

案例1:“用数对确定位置”(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

1.设置情境,提出问题,体会规则的必要性

师:请同学们不用手指,而用自己的语言告诉我班长所在的位置。

(教师按照学生的表述走到学生中间去找,但是无法准确地找到班长。)

师:我为什么没能一下子找到班长呢?

生:因为我们说的第几组第几个和老师理解的标准不一样。

2.调动经验,解决问题,体验规则的一致性

师:怎样才能找到班长?看来需要有一个统一的规定,才便于我们准确地确定位置。在数学上,我们规定这样的竖排叫做“列”。(课件演示)因为大多数人的习惯是从左往右数,所以确定第几列也要从左往右数起。数数看,咱们班的座位有几列?

师:像这样的横排叫做“行”。想一想,要确定第几行,应该怎么规定?是从前往后数,还是从后往前数?

生:从前往后数。

师:是啊,很多规定都有它的合理性,总是符合大多数人的习惯。

师:现在我们再来看看班长的位置,竖着看,他在哪一列?横着看他又在哪一行?那么,班长的位置我们可以怎么说?

3.优化建构,产生新问题,领悟规则的合理性

师:请大家在练习本上记录班长的位置。(学生尝试之后,教师展示学生各具个性的记录方法:①第4列第3行;②4列3行;③43;④ 4,3……)

师:仔细观察,看看这几种记录方法都有什么共同的地方?你认为哪种写法最好,为什么?

……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也经常用到数对来确定位置。看!小明家厨房的一面墙上贴着瓷砖,你能用数对表示四块装饰瓷砖的位置吗?

生:(3,2)、(3,4)、(6,2)、(6,4)。

师:仔细观察这里的4个数对,你又有什么新的发现?

本课采用简单的教学模式,用问题链将课堂勾连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需要指出的是,采用问题链式的教学结构固然有效,但让学生养成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产生新问题的习惯却并非易事,正如波利亚在指出学生解题后反思现状时所说:“即便是相当优秀的学生,在得到题目的解答,并将整个论证简洁地写下来以后,也会合上书,去找其他的事做。”教师要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逐步将主动产生新问题作为对学生的日常要求。只有长期经历这样的训练,学生才可能形成探索问题的思维范式,“基于问题解决”的教学文化才有可能形成。

二、简洁的教学情境:情境链与知识链的有机耦合

有研究表明:面对有趣情境或者问题情境时,学生基于兴趣和好奇,会产生一定的问题意识。[2]课堂教学要以知识链为线索,结合问题链设计一条情境链,再以这条情境链来组织课堂教学,设法将核心知识和情境链的节点进行有机的耦合。在情境链背景的辅佐下,学生对知识的发生、发展、理解、记忆和应用会变得简洁而高效。

案例2:“用字母表示数”(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3]

情境1:

师(出示扑克牌):扑克牌中的字母A表示什么?字母J、Q、K呢?

生:1,11,12,13。

师:扑克牌中的这几个字母,分别表示几个确定的数。字母能不能表示变化的数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用字母表示数”。

(借助学生非常熟悉的扑克牌,简洁地指向本课的核心――字母还可以表示不确定的数。)

情境2:

师:数学王国正在举行盛大的晚会!入口处人山人海,聪明的小猴为了缓解大家排队等候时的焦急心情,正给大家表演节目呢,瞧!它正在用小棒摆三角形。

课件依次呈现并提问:摆1个三角形要用几根小棒?摆2个三角形、3个三角形呢?归纳出数量关系:三角形的个数×3=小棒的总根数。

课件切换情境图,图中看不出小猴摆的三角形的个数,提问:这一次小猴可能摆了多少个三角形呢?

师:小猴摆了a个三角形,它用了多少根小棒,该怎样表示呢?

关于儿童数学概念发展水平的研究表明,大多数小学生把字母当作具体的对象,而不能把字母看作变量。情境2借助数量关系的归纳,减缓了从常量到变量之间的思维坡度。

情境3:

师:咱们来玩个猜年龄的游戏好吗?请这位小女孩来悄悄地告诉我她几岁了。

师:大家一定也想知道老师的年龄吧?但是老师不直接告诉大家。可以告诉大家的是:我和这位小女孩两个人中一个是b岁,另一个是b+25岁(板书),猜猜看,b和b+25哪一个表示老师的年龄?

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能看出老师比她大多少岁吗?

师:看到b+25这个式子,我们能联想到什么呢?比如,这位同学1岁时,老师多少岁?

(教师和学生共同列举几组年龄。小结:字母b表示的是一个可以变化的数,但只要b确定了,b+25也就确定了。)

师:她的年龄和老师的年龄在同时变化,什么没有变?

生:年龄差。

师:现在,谁有办法知道老师多少岁?

生:只要问一下那位同学的年龄,加上25就是老师的年龄。

师:很好!我们用b表示这个同学的年龄,那么我就是b+25岁,这儿的b+25不仅可以表示我的年龄,还可以表示我们俩年龄之间的关系。如果她11岁,我多少岁?当她36岁时,我多少岁?

师:b还可以是什么数?谁来说一个尽可能大的数?

生:99。

师:那么老师多少岁?

生:124岁。

师:那时侯老师可就是个老寿星了!(学生笑)b可以表示500吗?为什么?

从“猜年龄”这个有趣的问题情境自然地展开教学,帮助学生理解b+25的内涵。

用字母表示数的思想深刻揭示了存在于一类数学问题中的共性和普遍性,把认识提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但对于小学生而言,用字母表示数又是一个“难产”的概念,数学所特有的抽象性、概念性和严密性使得本课的学习容易流于单一乏味。

上述案例表明,设置简洁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适切的情境中反复体会,从而使理解不断加深,是教好这类概念起始课的有效途径。教学情境的创设要避免“为情境而情境”的倾向,好的情境总是真切地关照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倘若课堂远离了学生的现实生活,只有枯燥的抽象思维,小学生就会失去学习的原动力。更为重要的是,情境要指向数学知识的核心,二者需要有必然的相关性。简洁的教学情境贯穿整个课堂,可使零散的知识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可使深奥的数学知识被学生同化并接受。对于小学生而言,简洁的情境让枯燥的数学有了生机和美感,而且因为有简洁的情境,学习变得事半功倍,更容易获得成功的体验,并从中享受学习带来的愉悦。

三、简明的教学内容:核心依附的教学文化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简明的教学内容是简约课堂的物质保障。如果说简约的数学课堂是一道清澈的小溪,婉约、清新、流畅、自然,那它的“源头活水”又从何而来?在当今信息社会,我们能够利用的教学内容、教学资源非常丰富,然而,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学生的认知能力是现实的。少则明,多则惑,只有对教材大胆取舍,精选教学内容,学生才能学得轻松,课堂才会显现生机。当然,不能盲目取舍,取舍之间是教师深钻教材、厚积薄发的过程,是教师反思、总结、提炼、借鉴的过程。

案例3:“圆的周长”(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

1.复习旧知

(课件出示:大圆之圆与小圆之圆同――《墨子》。提问:“同”是什么意思?你知道大圆和小圆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2.引入问题

(师引入问题:小华和小丽分别沿着正方形和圆形的路线走一圈。谁走的路程多?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知道什么?有什么办法能得到圆的周长呢?)

3.问题聚焦

(师生讨论绕绳法和滚动法,提出问题:绕绳法和滚动法有局限性,能否找到一种更一般的方法?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有关,圆的周长可能跟什么有关?)

(出示车轮图,根据生活经验讨论得出:圆的直径越长,周长就越长;直径越短,周长就越短。由此可见,圆的周长与直径或半径有关系。)

师:正方形的周长等于4个边长,圆的周长可能是直径的多少倍呢?猜一猜。

生1:我觉得圆的周长等于直径乘2。

生2:我不同意!我是这样想的,圆的上半个这条线比直径长,下半个也比直径长(如图1),圆的周长比直径的2倍还要多。

师:猜测可不是随便瞎猜,要有依据地去猜,生2这一点做得好!

生3:我觉得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

生4:我觉得圆的周长正好是直径的3倍。

师:圆的周长会不会是直径的4倍呢?为什么?

生1:4个直径接在一起就成了正方形了,比圆的周长长(如图2),我认为圆的周长比直径的4倍少,好像是3倍。

师:同学们,古代的数学家刚开始研究这个问题时也是这么认为的,在两千多年前的一本数学著作《周髀算经》用了“周三径一”这句话。有谁知道“周三径一”是什么意思?

4.动手实践

(同桌合作,拿出课前准备的一些圆形材料,测量出周长和直径,再用计算器计算周长是直径的多少倍,体验“化曲为直”的思想。学生汇报测得的数据和计算结果,教师在黑板上记录3.1884……、3.2155442……、3.162393……、3.15476……等五花八门的答案。)

师:有没有谁得到3的?我们得到的圆的周长与直径间的倍数与3相比,都怎样?《周髀算经》中“周三径一”这个说法准确吗?

师:我们得到的数据各不相同,你觉得可能是什么原因?(学生讨论)

师:古代数学家在研究圆的周长的时候和我们刚才一样,他们也遇到了和我们同样的问题和困惑。刚开始提出了“周三径一”的说法,后来发现应该是“周三径一有余”, 但是究竟余多少,数学家们算出了各种各样的答案,就跟我们刚才研究的结果差不多。那么,圆的周长到底是直径的多少倍呢?

5.课件呈现

(在学生愤悱之时,引出古人对圆周率的探究。课件呈现:刘徽的割圆术(详细介绍)――祖冲之算到3.1415926至3.1415927之间――2011年借助超级计算机计算出圆周率小数点后面六十万亿位。)

6.拓展练习

(师提出问题:你觉得下列问题可以怎么计算?)

A.一个近似于圆形的湖泊,湖中央的一条堤坝(直径)长约2000米,沿湖有一条环湖路。环湖路长约多少米?(本题中圆周率可取3,让学生体会“周三径一”的实用价值。)

B.神舟七号飞船绕着圆形轨道飞行,这个圆形轨道的直径是13441.9千米。飞船飞行一圈是多少千米?(本题中圆周率应尽量取得精确些。)

7.总结提升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圆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现在再来看“大圆之圆与小圆之圆同”这句话,这个“同”还指什么相同?

生:大圆和小圆的圆周率也相同。

师:对,任何一个圆的周长与它直径的倍数,也就是圆周率都是相同的。我们根据圆周率,就能解决很多有关圆的问题。

在教学“圆的周长”时,我们不得不面对以下的现实:一部分学生在课前就已经知道圆周率表示周长和直径之间的倍数,还能将圆周率背诵到小数点后面多位,甚至知道如何运用圆周率计算周长。因此会有学生在借助圆形物体“操作”之后,汇报出诸如12.56、18.84等“精确”的测量结果,同时得出倍数为3.14!其二,学生误以为只要将测得的周长和直径的值相除,就一定会得到3.1415926……甚至不少教师也存在这样的错误认识,往往以“我们的测量不够精确,因此得不到3.1415926……”来自圆其说。第三,在理解圆周率、得出圆的周长公式之后,练习题大多是机械地乘3.14或除以3.14,名为“知识应用”,实为“计算操练”。倘若本课的教学不能解决这些问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何来质的提升?

本课的核心是“化曲为直”的思想,绕绳法和滚动法可以帮助学生体会这一思想,但是却无法让人信服地得出圆周率,这是本课最突出的矛盾所在。那么围绕核心,哪些活动是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呢?第一,是猜测。与学生以前认识的平面图形不同,圆是曲线图形,圆的周长与直径之间的倍数关系需要学生有更好的空间观念和抽象思维能力,因此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有根据的”猜测是很有必要的。第二,是操作。通过实际操作,真实地感受“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第三,是想象。在学生操作得出五花八门的答案,陷入愤悱之际,适时引入割圆术,借助想象体会极限思想,感受古代数学家的智慧。此外,本案例对数学史料的调用也别具匠心,摆脱了通常的“贴标签”的做法,选用学生能够理解的史料,将学生的探索过程和数学发展史对应起来,更有利于学生融入数学,感受数学的魅力。从这个角度来说,有文化味的数学课并非简单地添加一些文化元素,对数学文化的追寻必须回归到数学本身,无需标签,不求花哨,当静悄悄的课堂上流淌着火热的思考时,文化不远矣!

“易者易知,简者易从,易知者有亲,易从者有功,有亲则可大,有功则可久。”简明的教学内容,就是要减去哪些与教学目标无实质关联的认知负荷,形成核心依附的课堂教学文化。首先,从教学内容的数量上瘦身,凸显核心的内容,与其面面俱到、广种薄收,不如突出核心、聚少成多,实实在在地追求“一课一得”;其次,要尽可能贴近学生的思维实际,对教学“逻辑起点”和学生的“现实起点”做到了然于胸,如此方能实现小学数学课堂的简约、高效。

参考文献:

[1]余慧娟.教学改革的方向性思考[J].人民教育,2011(1).

[2]罗国忠.关于提出探究问题的实证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10(5).

[3]蔡建华.“用字母表示数”教学与思考[J].中小学数学,2012(3).

Case Study on Concise Mathematics Classroom Culture of Primary School

CAI Jian-hua

(Jingjiang Bureau of Education, Jingjiang 214500, China)

Abstract: Mathematics classroom culture of primary school means the thinking belief, the value belief, and the cultural ideology formed in classroom teaching, which should achieve the goal of conciseness, such as simple teaching mode, brief teaching context, and concise teaching content, constructing such primary mathematics class of concise in form, rich in content, and effective in method.

圆的周长课件篇7

课题:“圆的面积”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圆的面积”。

教学内容分析:

当前,“数学新课程实施应以学生数学素质的养成为核心目标,课堂教学中学经验的获得是学生数学素质养成的必要条件”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标准(2011版) )地者出:数学活动经验需要在“做”的过程和“思考”的过程中积淀,是在数学学习活动过程中透步积累的。“圆的面积”公式推导,从解决实际问题出发,引导学生用转化的方法把圆转化为长方形来计算面积。这样的过程,能够让学生深刻地体验到“化曲为直”的转化思想和“无限逼近”的极限思想。例3更是提供了一次探索问题解决方法的机会,使学生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能力。

圆的面积研究,以计算圆形草坪的面积作为情境自然引入;光盘、环岛、古建筑中的“外方内圆” “外圆内方”、土楼的占地面积、篮球场的三分线大量的生活素材,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索知识。同时,通过对这些实际问题的解决,学生也能更真切地体会数学知识的广泛应用。

教学对象分析:

该节课内容是专门针对正迈入小学六年级的学生来展开的,从我多年的教学经验中可以了解到,处于该阶段的很多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程度较高,因此我认为这节课对他们来说教学难度不是很大,如果在课堂上能够紧跟着老师的教学思路一起探索、一起学习,定能有所收获。

1.学生的知识基础

该教学内容是学会计算圆的面积。在此基础上,该年级段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如何辨别圆形、计算圆的周长,指导圆的半径、直径怎么表示,也明白“π”的含义以及其数值。小学六年级是小学阶段最后一年,也是他们在小学校园呆的最后一年,相比于其他低年级的小学生们,他们不仅在年龄上有所增长,而且在知识掌握程度方面也较全面,同时也更加地深入。

2.对学习该内容的困惑与迷思

学生会对“π”的来源以及它的数值具体含义了解不是很清楚,还有存在对“圆”面积公式的疑惑,它是怎样从长方形的角度推向圆的形状的。部分学生存在逻辑感不强,对推导的过程不能做到知根知底,举一反三能力较差。

教学目标:

本节课程的教学设计主要分为以下三个方面:即教学的认知目标、教学方法目标以及教学过程中的情感目标。

1. 教学的认知目标

让学生经历操作、观察、填表、验证、讨论和归纳等数学活动的过程,探索并掌握圆的面积公式,能正确计算圆的面积,并能应用公式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构建数学模型。

2. 教学方法目标

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感悟极限思想的价值,培养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3. 情感目标

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用数学的方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难点:圆的面积推导过程中,极限思想(化曲为直)的理解。

教学准备:

PPT课件、圆规、教学模具、纸张、作业本、尺子、剪刀

教学的基本思路(或流程)

教学过程:

一、从旧知到新知,引入新课

根据人教版数学教材中的实例,开展新课堂。

1.课前回忆圆周长的计算公式

(1)在一道题目中,已经知道圆的半径r的数值,怎样计算圆的周长C?

(2)在一道题目中,已经知道半圆的直径R或者四分之一圆的半径r,应该怎样计算这些圆的周长C?

2.明确圆的面积的相关定义:

学习过程1:老师可以拿出课前准备的纸张,用圆规在纸面上画2个大小不一的平面圆,并拿出剪刀进行相应的裁剪。老师:这是两个一样的圆吗?他们一样大吗?

学生:不一样大,一个大、一个小。

老师:你们是怎么判断的呢?

学生A:用眼睛看,它们明显不一样大小。

学生B:把它们重叠在一起比较,哪个大就说明哪个是大圆,哪个是小圆。

老师:在生活中我们凭借着肉眼来辨别这些东西的大小,那么在数学上我们是怎样判别他们的呢?这时我们伟大的数学家们就引入了一个“圆的面积”的概念,通过计算他们的面积大小来确定其大小。

学习过程2:理清“圆的周长”和“圆的面积”之间的区别

老师要用标准的圆形教具,动手指出圆周长和圆面积之间的区别。理清之后,归纳两者之间定义的不同,即圆的周长是指构成圆一周的密闭曲线的长度,而圆的面积是指某个圆占平面的大小。

二、巧用游戏化形式,辅助学生理解

学习过程1:老师使用PPT课件展示问题:一个4厘米的正方形和一个半径r为4厘米的圆形,怎么比较它们的面积大小。鼓励同学们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对圆面积的大小进行猜想,在讨论后,老师展示结果。在此过程中(老师所呈现的PPT有猜想过程)得出,该圆面积比4个同边长的正方形比较要小,而比3个同边长的正方形要大。老师:可见,圆的面积的大小无法直接用正方形来衡量计算。

学习过程2:老师带领学生们回忆其他几何平面图形面积(如: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等)的计算方法。老师同步PPT的内容,唤起学生们的记忆,即我们在计算一个新的平面几何图形的时候,往往会采取分割、拼接、补全等方法将其转化为熟悉的图形,开展运算,也就是化难为易。

三、教师引领,带领学生一起推导圆面积公式

学习过程1:探索拼接成的长方形和圆之间的关系。

首先,老师提出问题:拼接而成的长方形和圆之间的什么联系呢?鼓励同学们开动自己的脑筋,进行思考。思考完毕,可以邀请几位同学进行回答,最后老师进行总结(展示PPT相关内容

圆的半径≈长方形的宽

学习过程2:寻求其他推导方法

开展小组讨论(4人为一学习小组):运用转化思想,来求圆的面积。讨论完毕后,小组成员可以派代表进行讲解,此过程有利于提高学生之间的合作和表达能力。

四、实战练习,提高解题效率

自主完成课后习题,明天上课前小组组长要汇报作业情况。同时也不布置一些作业,如下:

圆的周长课件篇8

一、电教手段是调和剂,激发学生小学数学的兴趣

如教学《圆的面积》时,我从“神舟五号”的降落范围引导出就是求圆的面积,从而提出问题“怎样求圆的面积呢?”因为推导比较抽象,这时可以用课件激发学生的兴趣,第一种推导方法就是在大屏幕显示圆分别被分成了16份、32份、64份、128份,学生可以看出把圆分的份数越多,其中的一分越接近三角形,三角形的底可以看做这段弧,三角形的高可以看做圆的半径,从而从三角形的面积推导出圆的面积,第二种推导方法运用课件显示把圆分别剪成4份、8份、16份等等,运用动漫效果分别拼在一起,同学们不难看出,拼剪的结果像是平行四边形,并且学生分的份数越多平行四边形就越接近于长方形,从而把圆的面积转化为长方形的面积,学生整个课堂都在学生饶有兴趣的探索中进行,多媒体画面的动静结合,使学生对抽象的知识变得生动起来,调动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电教手段是过河桥梁,找准了旧知识和新旧知识的联结点

如教《航天中的圆》时,“合作探索”中的第二个红点:“神舟”五号飞船实际降落的范围比预定的范围小了多少平方千米?教师可以做两幅幻灯片,教学时,先出示两半径分别为10千米和5千米的圆,让学生分别先计算出两个圆的面积,也就是实际降落的范围和预定降落的范围,然后投影片出示环形部分(红色的环形),引导学生思考:实际降落的范围和预定降落的范围与环形面积(红色部分)有什么关系?你能从两个圆的面积推导出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吗?老师演示把两个圆重叠在一起,形成大小不一的两个同心圆,环形的部分(红色部分)很明显。学生通过形象直观的投影演示,使学生发现所求环形的面积实际就是两个圆面积的差,总结出了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用大圆的面积减去小圆的面积,从而找准了旧知识和新旧知识的“迁移”。学生学得轻松愉快,便于接受。再比如在教《圆的表面积》时,教师先准备一张幻灯片显示一张长方形的纸,然后运用动漫效果,纸的长边慢慢围成了一个圆柱体,学生就能看出,原来长方形的长就是圆柱体底面的周长,这样就轻松得出结论:圆柱体侧面积就是长方形面积,这样既温习了旧知识又掌握了新知识,做到了温故而知新。对新知识的掌握印象深刻。

三、电教手段是催化剂,萌发了学生求知的欲望

在教《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时,先出示课件,显示长方形和正方形两个图形。 让学生看图想办法比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大小,学生开始讨论具体的方法,有的说,把它们合起来把多的部分割下来补上,再比较。还有的说,有一个小正方形学具去量一下,看看分别有几个小正方形。老师在肯定了同学们做法后,又提出新问题:“要想知道学校操场的面积、天安门广场的面积用这种方法行不行呢?还能用这种方法吗?”同学们领悟到在这种情况下再用小学具去量一下就已经不现实了。那么,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求图形的面积呢?到底怎么求它的面积呢?疑问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萌发了学生求知探索的欲望。

四、电教手段是点拨器,培养学生解题能力。

在《圆的面积和周长》教学中,学生在计算半圆周长时,一般求出圆的周长后再除以2,产生这种错误的原因:一是没考虑圆周长的一半与半圆周长二者的区别,二是受圆周长计算方法和“半”(1/2)字的影响。此刻,展示半圆图(弧长和直径可以分离)。通过动态演示,教师接着提问“半圆周长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学生马上感悟到原来半圆的周长是圆周长的一半加上直径,这样印象非常深刻。又如教学《圆锥体的体积》时,教师可以运用课件展示圆锥和圆柱的模型,以便于学生进行有效的猜想和探索,先让学生进行猜想,由于学生缺乏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猜想起来还是比较困难的。这是出示动漫效果图,学生就能清楚地看到,等底等高的圆锥体里的沙子徐徐的倒于圆柱体的容器内,结果只到了圆柱体容器的三分之一,学生就会认识到原来圆锥体的体积就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体积的三分之一,这时,通过投影在银幕呈现一系列的动态过程,使学生一目了然,有助于学生提升研究数学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培养了学生的解决数学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 电教手段是学习机,降低学生学习数学的难度

虽然传统教学中配以挂图、简易模型等,教师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讲解说明,仍难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但电教媒体却有着巨大的优势,它可以化复杂为简单,化抽象为具体,揭示出知识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例如,《分数的初步认识》是高年级学生学习分数的开始,是教材的重点、难点,让学生知道分数的含义非常重要。由于初次接触分数,用语言叙述很难表达准确、完整。因此,老师要精心设计演示操作程序,把加法的含义于演示操作过程中,通过演示操作的条理化。

上一篇:冰心的小短诗范文 下一篇:拖拉一点也无妨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