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的认识课件范文

时间:2023-09-25 23:57:14

圆的认识课件

圆的认识课件篇1

[关键词]圆 本质 数学文化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23-064

【教学内容】西师版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圆,会画圆,掌握圆的特征。

2.过程与方法:通过画一画、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等方法发现圆的特征,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圆的本质特征,体会圆形物体的美及圆的文化特性。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揭示圆

师:黑板上出示画好的圆,这是什么?生活中见过吗?

生(交流):游乐场的摩天轮;学校校徽上有圆;硬币也是圆的……

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生活中的圆”。(课件出示奥运五环、庄严的国徽、汽车方向盘等)大家发现了什么?

生:发现了圆。

师:古希腊著名数学家毕达哥拉斯称:“一切平面图形中最美的是圆形。”因为有了圆,我们的世界才变得如此美妙而神奇。(板书课题:圆的认识)

【设计意图:激趣,让学生感知数学来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二、实践操作――感知圆

师:要认识圆,光看是不够的,大家会画圆吗?

生:会。

师:请取出圆规,试着在练习纸上O1点画出一个圆。

(学生尝试画圆。师生交流圆规画圆的方法。课件演示画圆(定距,定点,旋转))

师:同学们已经掌握了画圆的方法,但老师有个小小要求,大家能画出一样大小的圆吗?

生:只要圆规两脚距离一样就可以。

(电脑显示圆规两脚距离为3厘米。学生再次在练习纸上的O2点尝试画圆)

师:请剪下圆。手中的圆一样大吗?摸一摸,有什么感觉?在与学过的平面图形比比,有什么不同。(课件出示:圆与平面(直线)图形对比)

(师生交流得出圆的特征:光滑,匀称,曲线图形)

【设计意图:增强学生对圆的内涵的认识。】

三、自主交流――认识圆

师(指着手中的圆片):我们怎样来描述它的大小呢?

生1:用半径3厘米表示。

生2:我用直径6厘米表示。

师(板书:半径,直径):这些都是圆的名称,还有一个名称――圆心。什么叫圆心、半径、直径?(学生自学。师生交流圆的名称,并在黑板上画出,用字母表示)

(课件出示练习:辨一辨圆中的半径和直径)

四、合作探究――深化圆

师:其实圆心、直径、半径还蕴藏着许多丰富的规律,请动手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画一画,看看有没有新的发现。

(学生动手实践)

师生交流:圆有无数条半径、直径;在同一个圆里,所有的半径或直径长度都相等,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两倍;圆是轴对称图形……

师:能说说你们是怎么发现的吗?

生1:我是通过画图发现的。只要在圆上不停地画半径、直径,就能画出无数条。

生2:我是通过折发现的。把一个圆按不同方向对折,多折几次,便会得到很多条直径。如果把圆对折、对折、再对折、一直对折,展开后就会发现圆上有无数条半径。

生3:我是通过量发现的。圆中这些半径都相等,直径也相等,直径刚好是半径的2倍。

……

(验证学生发现。让学生生第三次画圆,从而体会圆上到圆心的距离相等,理解圆的本质)

【设计意图:建构圆的模型,让学生理解圆的本质】

五、课外拓展――丰富圆

师(课件出示:“圆,一中同长也。”):这一发现,要比西方整整早一千多年。

(学生发出赞叹声)

师(课件出示《周髀算经》记载:“圆出于方,方出于矩。”):所谓圆出于方,就是说最初的圆形并不是用现在的这种圆规画出来的,而是由正方形不断地切割而来的。

【设计意图:渗透我国的历史与文化。】

六、画龙点睛――创造圆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快乐吗?有什么收获?圆这么美,你会创造圆吗?

生1:甩动手臂一周画出一个圆。

生2:固定一脚,另一脚画出一个圆。

生3:固定三角板的一个角,旋转可画出一个圆。

……

(学生大胆想象,用各种工具和方式创造圆。教师用电脑播放各种神奇而美丽的圆)

【设计意图:将课内知识延伸到课外,让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

【教学反思】

“圆的认识”乃西师版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学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一些常见的平面图形以及在低年级直观认识圆的基础上教学的,由学习直线图形到学习曲线图形,无论是内容本身,还是研究问题的方法,都有所变化。本节课借助信息技术,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构建学习环境的优势,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本节课中,学生三次尝试画圆,建构圆的模型,认识圆各部分名称,再通过折一折、画一画、量一量等活动,找出直径、半径的规律,最后交流探讨,掌握圆就是到定点等于定长所有点的集合本质属性。整节课,发现与分享成为真正的主旋律,真正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数学课程标明确指出:数学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借助信息技术,借用古希腊著名数学家毕达哥拉斯 “一切平面图形中最美的是圆形”开课,渗透伟大思想家墨子笔下“圆,一中同长也”和数学巨著《周髀算经》中“圆出于方,方出于矩”的思想,将自然、社会、历史、数学等各个领域中的“圆”有效整合,让学生充分理解圆的内涵与外延,走进圆的本质,从而走近数学本质。

圆的认识课件篇2

执教:

单位: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六年级上册第62-64页。

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与成像能力,他们已经掌握了周长的意义及圆的特征。课前调查中发现:大部分的学生已经知道圆周长的计算公式。但是能正确理解圆周率意义的却只是少数,即使在某些老师上完此课,学生能准确说出圆周率意义和特征的学生只有一半左右。也就是说,学生对圆的周长公式的理解只停留在表面上。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直观认识圆的周长,知道圆的周长的含义;理解圆周率的意义,理解和掌握求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推理、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数学活动,经历探索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的过程,渗透极限的思想;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合作能力与创新精神。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揭示圆周率的意义及介绍古人对圆周率的研究史料,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究的热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圆的周长计算公式的推导,能利用公式正确计算圆的周长。

教学难点:

验证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关系。(本课的关键就是理解圆周率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预习导航

1.交流发现

师:孩子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圆的周长。(板书课题)

师:通过课前的预习,大家对这节课的学习内容都有所认识,请大家先拿出课前小研究先看一看,下面我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组内交流,请看活动要求。(出示)

活动要求:

(1)在组内先核对一下课前小研究第1、2题的答案

(2)在小组内互相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3)在组内挑选一张最好的作品进行小组汇报。

(学生组内交流)

2.小组汇报

师:下面我们进行小组汇报,哪个小组来说说你们小组预习《圆的周长》这一课的学习收获。(思维导图板书:圆的周长)

(小组汇报,教师随机利用思维导图进行板书)

问:还有其他收获吗?

师小结:你们小组的收获真不少,知道了圆的周长的定义(板书:定义)还知道了算圆的周长的方法。(板书:方法)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c=πd或c=2πr。(板书:c=πd)

3.适时点拔

教师结合思维导图进行追问:

(1)出示圆和长方形的图形,问:圆的周长和长方形的周长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板书:曲线)

(2)学生演示绕绳法

师:我们给这种方法起个名,叫绕绳法(板书:绕绳法)

问:用绕绳法进行测量时要注意什么?

(3)课件演示滚动法

师:这种方法叫滚动法。(板书:滚动法)在测量时要注意标出起点。

问:这两种方法都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教师小结:无论是绕绳还是滚圆它们的最终目的都是把圆的周长这条曲线变成了直线段,我们都把它概括为“化曲为直”。

4.聚焦问题

师:在预习中你们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预设问题:

问题1:圆的周长是它的直径的几倍?

问题2:圆周率是怎么来的?

问题3:为什么圆的周长c=πd?

(设计意图:复习课中,我们不仅要针对知识的重点、学习的难点、学生的弱点进行整理和复习,更要这是复习课的重要任务之一。为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提高自学的效率,课前向学生提供了一份《课前小研究》作为预习导航,以思维导图的形式让学生小结课前收获,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整理,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打破以往线性教学中一问一答的局面,让学生清晰、高效地自学这部分内容。然后通过学生的展示,使学生深切地体会到“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方法,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最后通过问题的聚焦,为下面的导学反馈指明了方向。)

二、导学反馈

(一)问题1:圆的周长是它的直径的几倍?

1.测量圆的周长

师:圆的周长到底是它的直径的几倍?下面我们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一起动手量一量圆的直径和周长的长度,再算一算圆的周长除以直径大约等于几倍,并观察所得数所,看看有什么发现?请看活动要求:(课件出示活动要求)

要求:

(1)利用工具测量手中圆的周长和它直径的长度,并算出周长和它的直径的比值。(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2)完成任务的小组把结果填入学习记录单中。

(3)观察表中的数据,你们发现了什么?

组别

测量对象

硬币

小齿轮

1号

圆片

2号

圆片

瓶盖

光盘

周长C

(cm)

直径d

(cm)

C÷d的商

(保留两位小数)

我们的发现:

圆的周长除以它的直径的商大约是(

)倍

2.小组汇报

(1)小组汇报测量结果。

(2)观察数据,得出结论。

师:刚才汇报的两个小组的同学都不约而同地发现圆的周长除以它的直径的商都是3倍多一些。从左往右观察圆的周长、直径这两组数据是怎样变化的?它们的商都是多少?组内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结论1:圆的直径变,周长也变,并且直径越短周长越短;直径越长,周长越长,但有一个数是固定不变的。

结论2:圆的周长总是它的直径的3倍多一些。(出示板书,齐读)

师小结:圆的周长会随着圆的直径的变化而变化,但圆不论大小,它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

(设计意图:本环节为学生提供已标有直径的一元硬币、小齿轮、1号、2号圆片、瓶盖和光盘等学生身边常见的物品作为实验物品,不仅能提高实验的速度,而且也能减少实验误差。引导学生分工合作,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测量出圆的周长和直径,求出比值,并对学生实验的方法进行深入细致的指导,让学生边动手操作边进行信息的收集和分析处理,最后组织学生观察、分析、思考,引导学生发现“圆的周长都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这一结论,使学生真正理解消化了教学难点。学生在探索新知的过程中,由知识的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发现者和创造者,不仅理解掌握了知识,促进了学生的学习方法的养成,还学会了与人合作,培养了合作意识,并且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体验了学习数学的乐趣。)

(二)问题2:圆周率到底等于几?

1.介绍圆周率

师:历史上,有不少的数学家都对圆周率作出过研究,想不想了解它背后的故事?让我们一起走进历史,来了解数学家们研究圆周率的历程。

(课件演示)

教师:看完了介绍,现在你们对圆周率有什么想法?

预设:

学生1:我认为圆周率太神奇了,竟然能算到12411亿位还没有算完!

学生2:我认为还有一个神奇的地方,圆周率算到第12411亿位,竟然没有一个循环节!

师:圆周率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用字母π表示,(板书:π)认识了圆周率,我们再回头来看看刚才实验得出的结论(课件出示:圆的周长总是它的直径的3倍多一些),这3倍多一些指的就是π,所以这句话还可以说成圆的周长总是它的直径的π倍。(课件替换π)如果用字母C表示圆的周长,d表示圆的直径,那么c/d=π(板书:c/d=)

为了计算方便,在实际应用中我们一般只取它的近似值,π≈3.14。

(设计意图:向学生介绍了人类探索圆周率的历程,拓宽了他们的数学视野,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文明的发展,体验到人类不断探索的脚步。而对祖冲之详细的介绍,使学生了解到祖冲之令人神往的成就,感受到身为一个中国人的骄傲和自豪,同时对学生的后续学习也起到了一定的激励作用。)

2.引导学生发现误差,从而发现测量方法的局限性。

师:回到我们的实验数据,为什么我们实验的结果大部分都得不到3.14呢?

预设:

学生1:我认为测量圆的周长的时候,绳子是松的,而绳子伸直时是撑紧的,绳子有拉力。

学生2:我认为圆在滚动时,圆有可能在原地打转,测量有误差。

教师:很好,与测量工具有关。测量时,误差是不可避免的。用测量的方法来研究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是不准确的。

(设计意图:选取了相同的圆形物品让学生进行测量,再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对比,发现同样的物品,测量出来的长度是不同的,知道误差是存在的,如何减少误差,提高测量计算的准确性。)

(三)问题3:为什么圆的周长c=πd?

师:数学家们千方百计地计算出这个圆周率,利用这个c/d=π这个式子,如果知道圆直径,那么可以计算圆的周长c=πd,如果告诉你半径,又怎么求圆的周长?

(设计意图:当学生发现了已知直径求圆周长的方法后,让学生思考还可以已知什么条件来求圆周长,这样通过学生自己总结得出的结论印象更深刻。)

(四)反馈练习

师:要求圆的周长,需要知道什么条件?

1.课件出示相应的练习

(学生完成相应的练习)

师小结:我们知道要算出圆的周长可以有几种方法,对比三种方法,哪种方法更简单?

2.教师出示教材第64页例1。

课件分步出示例1,学生独立完成后讲评。

3.课堂小测

(见附件)

(设计意图:为了巩固所学的知识,体现练习题有梯度、有层次性、有趣味性,设计了层次分明的练习,从计算直观的图形的周长到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学以致用,体会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价值,进一步激发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爱好,尤其是小测中的最后一题,让学生选一道自己最想交流的题目与小伙伴们分享,让学生充分巩固所学知识,可以为小伙伴提供一些合理的建议。)

三、归纳积累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把它补充在思维导图上。

2、学生在思维导图上写收获。

3、全班交流学习收获。

(设计意图:通过小结,让学生们沉静下来回顾本节课学习过程,思考自己本节课的感受和收获,让思维导图梳的形式梳理本节课所学习知识,能更好的沟通知识间的联系,使零散分布的知识连成线,结成网,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

四、布置作业

1、完成课本第65页第1、2、3、4题

2、预习第65页和第66页,把不懂的问题在课本上标注出来。

(设计意图:设计一定量的作业让学生完成,让学生更好的巩固本课所学知识,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预习的设计,让学生明晰下节课的教学内容,能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提高学习效果。)

《圆的周长》教学反思

新课程强调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培养,让学生在情感体验、知识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各方面得到均衡发展。本课的教学就是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和学生实践活动的开展,积极践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使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都得以有效的发挥,使教学内容更加厚实、教学活动更加丰富,教学环节清晰,教学效果得到有效的提高。

1、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在教学测量圆的周长这一内容时,我设计了一个个让学生充分探究的情节,小组合作,根据已有的材料,用不同的方法测量圆的周长,探索规律,让学生充分展示他们的思维过程,把静态的知识结论转化为动态的探索对象,让学生在探索未知领域的同时实现自己的智力发展,教师只是作为学生学习过程的陪伴者,给予适当的点拔和引导,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

2、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亲历知识获取的过程

我国著名教育家顾明远说过“不会提问的学生不是好学生”,“学问就是要学会问”。《国家数学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探索和富有个性的过程。”也就是说,学生学习数学并非单纯的依赖模仿和记忆,数学学习过程的实质是学生主体富有思考性的探索过程。所以,数学知识的探索轨迹,应作为学生是否主动参与的标志,展现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在教学中,让学生围绕着问题“圆的周长计算公式为什么是C=πd?圆的周长是它的直径的几倍?”通过学生亲自动手的测量、计算、自学、推导、论证等充分的实践活动而展开的。特别是在测量周长与计算周长与直径的比值这一环节中,我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如绕绳法、滚动法和折叠法测量不同的圆形物品的周长,小组同学有的测量,有的记录,有的用计算器计算,让学生在具体实验中,体会到“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三倍多一点”这一结论,并知道圆周率的相关知识,进一步推导出c=πd,c=2πr。动手操作,合作探究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达到突破难点的效果,体现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学生的合作能力、思维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也可以得到发展。可以说,每个知识点的发现,都是学生自主探索的成果,而不是学生被动接受的结论。探索,作为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体现了学习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创造的教育思想。

3、数学阅读让学生感受数学的厚实的文化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适当介绍一些有关数学发现与数学史的认识,能够丰富学生对数学发展的整体认识,对后续学习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师向学生介绍了圆周率的有关认识。这里的介绍从《周髀算经》中的“周三径一”、祖冲之的“算筹”到圆周率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以及用电子计算机来计算圆周率。通过对“圆周率”发展历史的介绍,来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使学生对圆周率的历史有一个完整的认识,感受到我们祖先的智慧,体会数学知识与人类生活经验和实际需要的密切关系。

4、课堂检测,提高学生做题的积极性

如果一节课都是练习,学生容易疲劳,如果把练习题设计成测试题,有利于提高学生做题的积极性。本节课围绕教学目标设计了一份小测题,用卷子的形式呈现给学生,由学生独立完成。做完后,在课堂上进行小组核对答案,对测试中出现的共性问题,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尤其是小测中的最后一题,让学生选一道自己最想交流的题目与小伙伴们分享,让学生充分巩固所学知识,可以为小伙伴提供一些合理的建议,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课前小研究

姓名____________

班别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

组别____________

一、认真阅读课本第62~64页,完成下面的练习。

1.

用红色笔描出下面圆的周长,并说说什么圆的周长。

2.认真观察下图,结合学习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经验,猜想:圆的周长可能和____________有关,为什么?

o

o

o

o

二、完成下面的思维导图。

课堂小测

姓名____________

班别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

组别____________

一、求下面各圆的周长。

二、解决问题

1.一个圆形喷水池的半径是5cm,它的周长是多少厘米?(π取3.14)

2.一个木桩的横截面周长是37.68米,它的直径是多少米?(π取3.14)

圆的认识课件篇3

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讲究教学策略是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必备条件。新课程的教学,需要教师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探讨新教材的教学规律,并运用这些规律,提出新的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学策略。

一、创设各种情境

1.创设学习情境。在教学“比较”时,课件先呈现一片草地,绿草如茵。“小朋友,你们见过草地吗?草地上的景色是怎样的?”接着,画面上又出现4只小兔和3只小猪,“小兔请小猪帮他们盖房子。”“大家在草地上干得好不好?”“好!”……这样,美丽的画面和学生生活体验融合在一起,欢悦的笑容已经在孩子们的脸上绽开。于是转入小兔和小猪的对话。小兔对小猪说:“你们知道是我们小兔多还是这次搬的砖多?”而小猪们却说:“你们也来猜猜是我们小猪多还是这次搬的木头多。”怎样知道小兔多还是砖多,小猪多还是木头多呢?这就引发了比多比少的问题。学生经过讨论后,决定让小兔和砖排队,小猪和木头排队,然后一个对一个,就把多少比出来了。这样,学生饶有兴趣地学会了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个数量的多少。

2.创设问题情境。有意识地营造“问题”的氛围,培养学生质疑的兴趣,以趣生疑,由疑点燃他们的思维火花,使其产生好奇,由好奇引发需要,因需要而进行积极思考,促使学生不断地发现问题,自觉地在学中问,在问中学。例如:在教学《10的认识》时,我给学生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光头强要举行“保龄球大赛”,邀请了9个小动物参加,让学生猜一猜小动物们有可能一次打中几个保龄球?没打中几个?让学生们讨论,通过汇报总结出10的组成。让学生想一想如果让你参加比赛,还有可能是什么情况?最后按成绩给小动物们排队、发奖(找规律)。学生在积极探索的过程中,不仅学到了基础知识,也使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3,创设交流环境。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的学习成果,一方面是指上课的题材应尽量来源于学生。如在讲《9加几》时,设计了这样一个情境“帮小兔采蘑菇”。告诉学生小兔已经采了9个蘑菇,小兔想请你们帮它再采一些,可你猜的蘑菇个数不能超过小兔采的。和你的同桌说说,你准备帮小兔采几个?算一算你和小兔一共采了多少个?经过讨论,9加几的题就在学生们帮小兔采蘑菇中总结出来。这样,教学题材不是来源于教材,而是来源于学生,这会使学生感到更加亲切,而且同样也能达到教学目标。另一方面是指利用学生课堂上解题中所发生的错误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服务。如:讲《圆柱的认识》时,在学生知道有两个对着面是圆,侧面是圆滑的就是圆柱后,为了加深学生对圆柱的认识,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问学生是不是只要有两个对着面是圆,侧面是圆滑的就是圆柱?学生的回答是肯定的。我拿出一个圆台让学生观察,问学生这个物体也符合有两个对着面是圆,侧面是圆滑的,它是不是圆柱?学生们异口同声说是圆柱。接着拿出圆柱,让学生和圆台对比讨论一样吗?学生经过讨论后发现圆柱的两个圆面是一样大的,而圆台的两个圆面是不一样大的。就这样,学生在对不同学具的辨析中认识了圆柱,体会更加深刻。

二、亲身体验

现代教学论认为:要让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的确,思维往往是从人的动作开始的,切断了活动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而动手实践则最易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十分关注学生的直接经验,让学生在一系列的亲身体验中发现新知识、理解新知识和掌握新知识。例如:在学习《图形的认识》时,我让学生收集了各种盒子及球类,课堂上将这些实物摆放出来,学生通过摸一摸、玩一玩、分一分等活动,对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体有了一些感性认识,从而自己初步总结出形体的特征。让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协调活动,不仅能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的更深刻,体验更深刻,而且能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三、化静为动

圆的认识课件篇4

一、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的条件

奥苏伯尔认为:学生是否能吸取到新的信息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有关概念和经验有很大关系。数学有其严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大多数数学知识点都有其前期的基础,后期深化与发展。给学生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准备是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条件,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把教学的知识作适当的“分解”“降格”处理。

所谓“分解、降格”处理,就是把新的知识分解成几个小点,使难度下降,使新知识变成学生似曾相识的东西。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有的是找准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总是既感到熟悉,又感到陌生。要让学生在新旧知识的比较中找到共同点和不同点,顺利完成迁移,通过类似的探索解决新的问题。

例如:在教学圆的面积时,在公式的推导过程中,先让学生把圆形模块分成两个半圆,再把每个半圆等分成8个扇形,然后把分开的两个半圆拼成一个图形,让学生认识这是一个已学的什么图形(长方形),再让学生找出这个近似长方形的长和宽是圆上的什么,最后让学生通过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化简得出圆的面积公式。这样让学生对圆面积公式就更容易理解和掌握。

二、指导学生动手操作是提高课堂参与度的重要手段

课堂教学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优化课堂教学的关键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的参与,让学生动手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表达。因此,教师必须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主动为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创设条件,创设情境。

如教学“圆柱体认识”这一课时,主要设计以下几个环节:

1.首先教师出示若干个物体的包装盒,让学生先对其分类,并叙述自己分类的理由。

2.教师拿出几个底面是圆的圆台、圆锥、圆柱让学生观察、思考得出圆柱有什么特点。

3.通过学生的总结,教师的引导得出圆体的特征。

4.让学生用纸板做圆柱体,得出圆柱体的侧面展开是一个长方形,圆柱体的表面是由两个等圆和一个长方形组成。

通过这样的设计,将操作、观察、思维与语言表达结合在一起,不仅使学生参与教学的整个过程,而且还启发了思维发展,达到了数学教学使学生既长知识又长技能的目的。

三、提高学生的认知欲望是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的重要因素

学生的认知欲望与课堂参与是不可忽视的,而学生的认知欲望是学习知识动机的源泉,也是学生积极参与思维学习的原因。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提高认知欲望,激发学生参与欲。

如讲“圆柱体表面积计算”一课时,先让学生观察圆柱体的表面积能计算出来吗?学生都动手动脑来进行,将圆柱体的表面分解成一个长方形和两个圆。通过这样的设计,层层分解,不断提高学生的认知欲望,使学生处在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之中。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参与欲望。

四、因材施教,是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的前提

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整个学习活动中去。同时,又要注意到学生个性的发展。这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对各种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堂练习,让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从实际出发,有题可做。

如在教学“分数应用题”时,出示这样四个题目:

1.粮库有90吨大米,运走了,运走了多少吨?

2.粮库有一批大米。运走了,恰好是30吨,这批大米有多少吨?

3.粮库有一批大米。运走了,还剩60吨,这批大米有多少吨?

4.粮库有一批大米。第一天运走全部的,第二天运走全部的,还剩57吨,这批大米有多少吨?

在练习中,让学习程度中下的学生做第1、2题,中上水平的学生在做完1、2题后,再开动脑筋做第3、4题。这样,不仅使大多数学生能“吃得了”而且使少数学生能“吃得饱”这样的分层练习不但在课堂上进行,在课后的练习中,有能力学习好的学生留一些难题,中、下等的学生留一些较简单的习题。

圆的认识课件篇5

关键词:数学预习;观念创新;“先行组织者”;实验结果

数学预习的两种观点及实验结果

目前关于数学预习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有人说数学学习需要预习,也有专家、学者提出数学学习不需要预习.倡导数学学习需要预习的人认为:学生在课前进行预习,即把所要学习的新知识提前先大致看一下,课中就可以带着预习时的疑点、问题和存在的困难有重点地去听课,听课就能增强目的性,减少盲目性,从而能提高学习的效率,同时预习有利于提高学生记笔记的能力,预习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预习能够帮助学生拓宽知识面. 倡导数学学习不需要预习的人认为:课本一般仅仅是内容的体现,是数学活动的结果,大多是“掐头去尾”,即使提出问题也是立即自行回答,学生只需接受无须思考,只需记忆无须探究,不能经历知识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不能经历建构的过程,不能产生建构性学习和理解. 然而著名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指出:“学习数学唯一正确的方法是让学生进行再创造”. 由于预习,学生已经知道了要学的内容和一些结论,学生对思维的过程、运算的过程、推理的过程显得很不在乎,于是不再愿意“慢慢地与教师一起经历困惑、操作、比较、分析、综合等思维站点,品尝探索成功的满足和愉悦”,从而影响了学生对新知识的探求和对新知识质疑的兴趣,显然预习不利于数学学习. 这两种不同的数学预习观可谓“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已成为数学教师饭后茶余议论的热点.

不同的数学预习观对数学教学影响如何?我们有意识地对这两种数学预习观进行了多次验证性实验. 实验结果发现了以下两条结论.

(1)缺乏教师指导的传统意义的单纯的提前学习新知识会给数学教学带来一些消极影响. 具体表现在:①教师创设的一些问题情境和探索情境不能发挥原有的作用——因为预习,学生整齐划一地正确回答掩盖了学生思维和探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②学生会完美无缺地说出课本呈现的结论,但不能发现课本没有的数学结论或解题思路. 这不利于学生在“过程”中体会思维方法和思想方法以及在“过程”中发展能力与个性,从而有悖于数学教学是以数学知识为资源和手段来育人的教育学立场.

(2)上课前不预习也会影响数学教学活动的顺利推进. 我们经常能看到这样的现象:由于学生没有提前思考(没有激活学习新知识所需要的“生长点”),在“互动生成”阶段(核心知识生成阶段)不能快速打开理性思维的“闸门”,导致课堂教学不能形成多种思维碰撞的学习状态——常处于教学停顿的状态,为解决花时过多对按时完成教学任务带来挑战的问题,教师只好用自己的思维来代替学生的思维. 这样的教学也不符合“过程”教育观.

数学预习的新想法及实验结果

我们认为,数学学习需要预习,但不是传统意义上单纯地提前学习新知识,而是预习教师根据数学发展规律、学生学习数学的认知规律和教育的规律,对教材内容进行有目的、有意识地加工、提炼,以文字、符号、图象或图表等形式表述的,含有学习新知识所需要的“生长点”(这个“生长点”不仅包括已有的知识、技能,还包括识别、联系、比较、建构等学习方法和能力),且能对学习新知识起指导与定向作用的“先行组织者”(这个先行组织者与当前所学新内容之间在包容性、概括性和抽象性等方面符合认知同化理论要求).

初步的理论求证与实践验证表明:预习有价值的“先行组织者”有这样一些功能:①不但能为学习新知识提供先备条件,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之前达到学习新知识所需要的大致统一的知识水平,而且能使学生注意到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②不但在课内能形成多种思维碰撞的学习状态,学生常能产生个性化的想法(因为课前预习提供了学生有深度思维所需要的学习条件),而且能解决经历过程对按时完成教学任务带来挑战的矛盾(因为课前预习解决了本来在课内需要解决的部分问题). ③学生通过课前在教师指导下的“备战”,从精神上、心理上、智力上做好了学习新知识的准备,并通过经历感知、分析、判断、想象和归纳等心智活动的过程,使得学生课内在教师指挥下的“作战”过程中,有表现自我的欲望,从而能促进“互动生成”. ④它能拨动学生的心弦,促成学生学习情绪高涨,步入智力振奋状态,充分调动起学生探求新知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使数学学习成为学生的一种期待. ⑤它是支撑和激励学生学习的源泉,是促使学生“自主”学习的切入点,是启开学生思维“闸门”的动力,是实现教学过程中“互动”的起因,是学生实现创新的基础,是“资源生成”的条件.

预习“先行组织者”的操作方法

预习“先行组织者”旨在通过“有向开放”的设计和课前预习基础上的课内交互反馈来激活新知识的“生长点”、促进学生“资源生成”,并实现“导富济贫”.其具体做法如下:

(1)课前教师在深入、细致地进行教学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数学发展规律、学生学习数学的认知规律和教育的规律设计有价值的“先行组织者”. 一般地,“先行组织者”的内容容量以学生用20分钟左右时间能完成为宜.

(2)教师提前一天将“先行组织者”交给学生(可以是纸质稿,有条件的可以借助网络平台),并要求各学习“小团体”负责人组织有关成员抽适当的时间(可以用学校规定的时间,可以用自修课时间,也可以用晚上时间)进行独立思考基础上的合作研讨. 必要时,教师在学生预习前对学习“小团体”负责人做适当的培训.

(3)上课一开始,教师出示课前布置的问题,并要求学生汇报预习成果. 同时教师倾听学生的汇报、交流,必要时,教师进行追问、激励、评析. 在此基础上教师进行总结.

如浙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九年级上册“3.1圆”第一课时这节课的操作方法如下:

首先,课前教师提供如下的“先行组织者”供学生课前预习(允许合作研讨).

(1)请你借助合适的画图工具画下列给定条件的圆:

①在白纸的适当位置上画半径为2 cm的圆;画圆心位置不变、半径不同的多个圆;画半径不变、圆心位置不同的多个圆.

②在操场的适当位置上画一个半径为3 m的圆,你有什么好的办法或建议?

(2)请你先回顾画圆的过程,再思考下列问题:

①确定一个圆需要哪些条件?其作用分别是什么?

②用数学的眼光看画圆的过程,圆是怎样形成的?

(3)圆也可以看成是现实生活中圆形物体的数学抽象. 请你举出尽可能多的关于圆的生活原形.

(4)你通过经历上述画圆、思考、举例的过程对圆有何感触?(友情提示:圆是怎样形成的?数学中的圆与生活中的圆有何关系?学习圆有何意义?)

其次,上课一开始,教师出示课前布置的问题,并要求学生汇报预习成果. 同时教师倾听学生的汇报交流,必要时,教师进行追问、激励、分析与评价.在此基础上,教师进行总结:

(1)圆可以看成是现实生活中圆形物体的数学抽象;圆也可以看成是线段绕一个端点旋转一周、另一个端点的轨迹;圆又可以看成是平面上到定点(圆心)的距离等于定长(半径)的所有点组成的集合;圆还可以看成是正多边形边数无限增加时的极限.

(2)圆有两个要素——圆心(定位置)和半径(定大小),圆中的许多结论与这两个要素联系在一起. 圆是一种特殊的封闭曲线,毕达哥拉斯说:“一切平面图形中,最美的是圆!”

(3)尽管圆的结构比较简单,但圆的内涵非常丰富,且生活中随处可见圆的身影. 认识圆的几何特征与几何性质旨在更好地为生活服务,并在认识圆的过程中能发展我们的能力和个性.

在此基础上展开进一步的教学活动:挑战性问题引导下的合作研讨;有代表性问题引导下的尝试运用;“问题清单”引导下的交流合作.

预习“先行组织者”的支持性条件

初步的理论求证与实践验证表明,采用预习“先行组织者”教学方式需要以下一些支持性条件.

(1)建立学习“小团体”.按“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建立学习“小团体”,每个“小团体”以5-6人为宜,且每个“小团体”选出一名组织和协调能力较强的学生任组长,对本组一切事宜进行统筹管理、督查和评价.

(2)提供有价值的“先行组织者”. 有价值的“先行组织者”要符合这样一些条件:①能紧扣教学目标,渗透学习主题,且有内涵和思想;②能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入特定的学习状态,唤醒沉睡的潜能;③能激活学生原有的情感结构,放飞囚禁的情愫;④能激活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开启幽闭的心智;⑤符合“最近发展区”理论——使学生不能简单地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去解决,但学生有条件、有可能去多角度思考和探究;⑥具有创新性——引用的背景材料有价值;有能力发展点、个性和创新精神培养点;有趣味和魅力,能引起学生的思考和向学生提出智力挑战;能沟通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世界和数学知识的抽象世界之间的联系.

(3)教师要具备5个条件:①有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基础;②通晓数学的思维过程;③精通所要学习的内容;④拥有对学生情况的良好了解和具有组织学生预习的能力;⑤具有一定的教学指导艺术和教学反思意识. 这种反思包括:“描述”:回答“我是怎样设计的”这一事实问题;“领悟”:回答“我这样设计意味着什么”,寻找隐藏在设计背后的假说、观念等;“正视”:回答“我怎么会这样设计”,以了解自己的假说、观念或设计活动中的其他因素;“改造”:回答“我怎样才能更加有效地进行问题设计”,寻求完善创造性设计的方法和途径.

圆的认识课件篇6

一、利用多媒体、渲染气氛,激发情感

小学生的情感特点是热烈、真挚,易感染、易激动,学生的心弦一旦被触动,就会激情满怀,表现出强烈的爱憎,教师可根据社会教材,结合少年儿童的这一情感特点,采用录音手段,解决了一些教学中的疑难问题。如教学圆的认识这一节课的时候。我采用播放多媒体动画来教学以下三点知识:

第一,圆是由无数条半径组成的。在圆的图形上先从圆心到圆上出现一条半径,然后再从圆心到圆上另一点又出现一条半径,这样从圆心到圆上出现多条半径,学生通过观察,懂得了同一个圆上有无数条半径。

第二,圆心的位置决定了圆的位置。教师先让学生在纸的不同位置上画圆,再看微机演示:圆心先闪烁,移动位置,圆也随之移到相应的位置上。引导学生得出圆心处在不同的位置上,整个圆的位置也随着处于不同的地方。使他们懂得要画正圆的位置必须先确定好圆心的位置。

第三,半径的长度决定圆的大校教师也先让学生在纸上画大小不等的圆。问大家为什么你们画的圆的大小不相等呢?再让学生观察微机动画演示。先出现短一点的闪烁着的半径,圆就小;再出现长一点的半径,圆就大。这样使学生进一步懂得半径的长度决定了圆的大小。

    这样让学生清楚的看到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对学习充满好奇和兴趣。

二、利用录像、声画并茂、突破难点

录像片画面色彩丰富,真实传神,能充分体现语言文字所表达的内容,加上扣人心弦的声响,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在教学画圆的时候,用录像示范:

(1)教师先播放影像系统的录像,示范使用圆规画圆,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怎样使用圆规来确定半径长度,又怎样使用圆规旋转画圆。

(2)指导学生动手操作。按照规范要求练习画半径为3cm的圆和4cm的圆,掌握用圆规画圆的方法。

多媒体软件设计来进行教学有很大的特色:

(一)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感性材料。

多媒体微机教学软件的设计、开发,对教学很有好处。由于多媒体微机教学软件集图像、图形、语言、音乐、文字等于一体,在教学中使用起来十分方便,这就大大改善了课堂教学中各种独立媒体组合运用时手忙脚乱的现象。又由于为学生学习圆的构成和画圆的技能等提供了丰富而生动的感性材料,最后又通过分解与组合由圆构成的各种美丽的图案,为学生学会画圆以及创造性地设计圆的图亲开拓了思路和激发了兴趣,因而使教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二)促进了课堂教学方法与模式的改革

往常上这类课教师只能演示静止的投影、板画等图形,或示范演示一支很小的看不清楚的圆规去教使用方法。这样不但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学生学习起来也会感到枯燥乏味,兴趣索然。而运用了多媒体教学软件后,教师运用真实的、模拟的或特写极大的各种图像、图形、实物等的动态画面,使学生看得真切、清晰。不仅大大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也有利于教师进行启发、引导,让学生在充分观察的基础上,通过积极思维,自己去找到问题的答案或正确的结论,并掌握圆规画圆的正确操作方法,变学生的被动听讲为积极主动的探索,从而改变了课堂教学方法和模式。从学生的反馈及创造性地设计圆的图案来看,反映出他们对本课的知识、技能学得都较扎实、牢固。

(三)渗透了审美情趣教育

圆的认识课件篇7

关键词: 数学教材 自学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为此,我根据数学来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这一情况,在教学《圆的认识》一课时,紧密联系生活、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注重在研读教材、提高学生自学能力上作探索,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我从四个方面阐述如何紧密联系实际,加强自学指导,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一、在情景导入中,引导学生浏览教材,了解知识。

这一次我上课汇报的内容是《圆的认识》,它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的第一课时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认识直线图形的基本特征,并对圆有了直观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圆各部分名称,用圆规画圆,对圆基本特征的认识。小学生的抽象能力比较弱,对圆的认识往往停留在具体物体的面上,由于对“物”和“图”分辨不清,导致对“圆上”和“圆内”分辨不清,这样势必影响到对半径的正确认识,因此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是认识圆的圆心、半径、直径,熟练掌握画圆的方法。为了突破重点,化解难点,上课一开始,我就用课件出示几组生活中的圆和圆在生活中应用的图片,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圆。然后我说: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你能在这张图片中找出生活中的圆吗?今天我们就一起用自学的方法认识这个新的平面图形――圆(板书课题)。

然后我设问:“今天我们重点是要学习圆的哪些知识呢?”请同学们用一分钟的时间加速浏览P85―86的内容。接着我板书今天所要学的三个方面的内容(画圆、圆的各部分名称、特征)。这样由感知、情景导入课文,引导学生浏览课文,层次清晰、目的明确,引人入胜。

二、在精读课本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理解知识。

在学生浏览教材,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后,还应引导学生精读课文,步步深入,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认识圆的本质特征。这一步,我先让学生回顾以前学过的多边形,让学生看书找出圆与多边形不同与相同之处,然后引出: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平面图形(老师板书)。接着激发学生动手画圆的兴趣,让学生看图介绍的三种画圆的方法,自己动手画圆,从中让学生明白图钉和线画圆也能改变圆的大小,好像体育老师在操场上画圆,只要改变绳的长短,就能改变圆的大小。紧接着我让学生再次细看课本,要求学生总结画圆的方法,尝试自己画圆,并让学生交流画法,交流圆规画圆的注意点,交流用圆规画圆与用图钉和线画圆的共同点。

通过学生画圆和同桌之间的交流,再让学生细看课文,认识、理解圆各部分的名称,我随即板演了如何画半径、直径,如何用字母标出圆心、半径和直径。

在此基础上,我引导学生阅读课文上关于圆的三个特征,并让学生拿出圆形纸片,折一折,画一画,比一比,并要求同桌交流上面的问题,也叫学生上台展示操作;我还出示两个不同大小的圆,引出必须在同一个圆内(板书)。接着让学生理解直径和半径的关系,理解直径所在的直线就是对称轴,圆有无数条对称轴,进一步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掌握新知。

三、在课堂练习中,引导学生操作解答,运用知识。

在学生自学的过程中,教师再当堂布置4道作业题,既让学生悟性回答,又进行自我作圆。第一道题是先让学生判断三个圆中,哪条线段既不是半径,又不是直径,并说明原因。然后分工合作,让学生分组量一量,体会在同一个圆中直径和半径的关系。第二道题是先问学生,你打算运用什么知识完成这张表格(d=2r,r=1/2d)?再让学生口答,并指出:根据直径和半径的关系,知道直径就能求半径,知道半径就能求直径。第二、三两道题是让学生量圆、画圆,并通过提问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半径、直径决定圆的大小,圆心决定圆的位置。

四、在全课总结中,引导学生自我评价,巩固知识。

圆的认识课件篇8

一、底气,从他对教材的深度思考与挖掘而来

教学片段1:

师:小明参加头脑奥林匹克的寻宝活动,得到这样一张纸条:“宝物距离你左脚3米。”你手头的白纸上有一个红点,这个红点就代表小明的左脚,想一想,宝物可能在哪呢?用1厘米表示1米,请在纸上表示出你的想法。

师:刚才我看了一圈,同学们都在纸上表示出了自己的想法。(课件演示)宝物可能在这。

师:找到这个点的同学,请举手。还可能在其他位置吗?(课件依次出示2个点、3个点、4个点、8个点、16个点、32个点,直到连成一个圆)

师:这是什么?

生:圆!

……

【感悟】上课伊始,华老师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的认知基础和生活经验,创设了贯穿全课的生动有趣的“寻宝”情境。“宝物在哪儿呢?”这个美妙的问题,首先诱发了学生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欲望,引发学生主动地说出了圆心、半径等;其次让学生直观形象地体验到了:半径、直径有无数条且相等;即圆心定位置,半径定大小。这里蕴含着华老师对圆的概念的清晰把握和深刻理解。华老师通过形象的“聚点成线”的手法帮助学生形成圆的清晰表象,可谓匠心独运!尤其是课近尾声,华老师又追问“一定是在左脚为圆心,半径3米的圆上吗”?顺手又带出“球”来,使学生对圆的认识,从平面到立体,自然生成。犹如神来之笔的情境,成就了课堂的整体美,成就了知识的一体美,成就了学生的思维美。这样融创造性和艺术性的教学设计,让人耳目一新。

正如华老师在“课前慎思”中所说的那样,《圆的认识》一直是小学高年级数学的教学内容,几乎所有小学数学教学领域的名师都用过这节课来“吟诗作画”;后生新秀们更是频频用这节课来“小试牛刀”。在这样的背景下,他没有照搬他人的成功经验,而是反复研读教材,挖掘出教材的教学价值,以发展学生的思维为目标,以认识圆的特征为重点,创设了既贴近学生认知特点又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情境图贯穿教学始终,获得出奇制胜的教学效果。

由此我想,名师之所以成为名师,皆因为他们对教材的解读不仅深刻而且独到,既有深度又有广度,能够于平凡中见新奇,发人之所未发,见人之所未见。他们对教材、教参,决不人云亦云,而是力求有自己的见解。

二、底气,从他的文化底蕴与才情而来

教学片段2:

师:孩子们,我们以前认识图形特征就是从边和角两个方面来研究的,圆确实具有大家说的这些特点。知道古人是怎么说圆的特征吗?

(板书:圆,一中同长也)

师: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吗?“一中”指什么?

生:一个中心点!

师:什么“同长”?

生:半径的长度都一样的!直径的长度都一样的!

师:圆,是有这个特征吗?

……

师:“圆,一中同长也”,是墨子说的。墨子的发现比西方人早了一千多年……

【感悟】《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中指出:“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课堂上,华老师充分挖掘出数学史料的文化功能,使其成为教学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学生初步认识圆的特征后,引用墨子的经典:“圆,一中同长也”,来加以概括和强调,帮助学生加深对圆的特征的理解。在听课过程中,不难发现,历史的、现代的、未来的所有与圆相关的信息都进入华老师的课堂。给“认识圆”一个丰富的背景,让每个孩子都可以从中自由搜寻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但最后又都聚焦在“一中同长也”的本质上来,真正体会到了数学“以简驭繁”的简洁之美。

一位数学教师在数学课上能够如此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吐语不凡,却没有一丝作秀感,确实少见,华老师的才学让人折服。余文森教授曾说:“教师唯有从古今中外的一切文明成果中汲取营养,才能成为学者,成为名师。”可以说,华老师就是这样一位学者型的名师。华老师曾坦言:“读书成就了今天的我。”正是不断地读书思考,华老师渐渐在学生面前有了底气,有了一份淡定,有了如今课堂的神采飞扬和意气风发。他的成功课堂,让我得到启示:有文化才有底蕴,有底蕴才有底气,有底气在课堂上才有灵气。

三、底气,从他对学生的了解,对教学的实践与反思而来

教学片段3:

师:刚才我巡视的时候,发现同学们都会画圆了!会画圆的请举手!画圆一般得用圆规,古人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现在请大家用圆规画一个直径是4厘米的圆。边画边想:我们是怎样画圆的?

(师巡视并收集学生画得不圆的作品。刚展示一幅画得不圆的作品,学生们都笑起来)

师:圆的样子都是一样的,不圆的样子就各有各的不同。请同学们慢慢欣赏回味,想想这些不同、不圆的“圆”是怎么用圆规创造出来的?

师:想——不说——继续欣赏!

师:怎么回事?怎么会这样呢?从这些作品中,我们是不是看出画圆并不是件太容易的事。

【感悟】学生怎么画圆,华老师没有按通常的步骤教授,而是让学生自己尝试着画直径4厘米的圆,然后展示学生“不圆”的作品。他幽默地说:“圆的样子都是一样的,不圆的样子就各有各的不同。请同学们慢慢欣赏回味,想想这些不同、不圆的‘圆’是怎么用圆规创造出来的?”采用这种教学方法所取得的教学效果是按常规教法所无法比拟的。华老师让学生在实践中操作,故意诱发学生认识上的一些矛盾和冲突,不仅使教学气氛活跃,教学环节跌宕起伏,让学生不断经历着认知结构的失衡,更为重要的是学生思维活动不是停留在活动本身肤浅的表面,而是通过操作去触动学生的思维,触摸数学的本质。使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感悟、醒悟并有所顿悟。

成尚荣先生指出,名师应当有也必须有自己的教学主张。华老师在多年研究“差错资源化”的课题实践中,践行自己的“课堂因差错而精彩”教学理念,提出了“教是因为需要教”的教学主张。他的教学主张,是现代学生观:“以学论教”“以学定教”的具体表现。华老师就是这样一位坚持实践,善于思考,勤于总结的名师,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形成了他的教学理念,积蓄着他的教学能量。从他的成功经验中,让我想到,我们虽成就不了华老师的成就,但我们可以认真地学习华老师的思考精神,让思考伴我们同行,做最好的自我!

我们从名师的课堂中学习的不是光鲜的外表,而是鲜活的灵魂。从深度解读名师的课堂教学入手,细细品味和感悟名师的一言一行所折射出来的思想光芒和教学底气。让我们的教学从肤浅走向深沉,从浅表走向内涵,从模仿走向创新。

上一篇:抗震鉴定范文 下一篇: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反思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