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美喻范文

时间:2023-10-08 10:11:13

教师的美喻

教师的美喻篇1

一、把握年段。比喻能力培养的导航定位

在学生比喻能力培养的过程中,首先要注意年级特点。低年段比喻教学教师应重视对优美生动词句的朗读指导和学生的语言积累。中年段可有选择地引导学生欣赏比喻句。基本方法是联系上下文反复朗读、浮现形象、体会情感。不宜以语法修辞分析来代替学生自己感悟体验。高年段学生在揣摩比喻句语言时会发现更多。教师要借助生动有形的、具体可感的比喻教学情境,渗透表达的技巧,让学生在认识感悟的基础上加以概括提升。

[案例]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天游峰的扫路人》

“九百多级石梯,像一根银丝从空中抛下来,在云雾中飘飘悠悠,仿佛风一吹就能断掉似的。”

师:联系上下文,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生:我感受到了天游峰真的好高、好险哟!怪不得有许多游客会望而却步、半途而返!

师:假如不用比喻句,这句话该怎么说呢?

生:九百多级石梯从天而降,在云雾中穿梭,看上去很细,像是要断的样子。

师:这两种表达形式有什么不同呢?

生:课文中的比喻句除了含着这个基本事实外,我们还从中感受到了天游峰到底是怎样的高而险?让人读了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如何教学比喻句?我们通常的做法是,教师出示一个与比喻句意思一样的非比喻句,让学生比较两个句子的好坏,侧重于理性化,让学生明白把什么比作什么,或者拿什么来比什么(认识本体与喻体)。而本教学案例,用来比较的句子是学生自己动脑筋想出来的,主要是比较表达形式的异同,侧重于引导学生体会比喻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在这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中,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可见,比喻句语言的优美,并非仅仅是语言的技巧,还是作者美的情感推动了美的想象,是美好心灵、美好情操的彰显。

二、课文资源,比喻能力培养的优质矿藏

小学语文教材中所选的课文,大都是文质兼美、情文并茂的经典之作。作者用优美的语言为我们塑造了一系列美的形象和意境。而这些多姿多彩的艺术形象、凝练生动的语言、强烈浓郁的抒彩和优美深邃的意境,往往又通过比喻的妙用展示给读者。这些比喻是语文教学中最宝贵的资源。开掘这份丰富的资源,利用这份宝贵的财富,对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案例]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西湖》:(1)平静的湖面,犹如一面硕大的银镜。(2)孤山东面的白堤和西南的苏堤,就像两条绿色的绸带,轻柔地漂浮在碧水之上。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这两句话,想一想:她们分别把什么比作什么?生:句(1)把湖面比作银镜。句(2)把白堤和苏堤比作两条绿色的绸带。

师:你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生:这些句子里有“犹如”“像”等表示打比方的词语。师:你们学过的课文里还有这样的句子吗?生:有。《北大荒的秋天》里说“小河清澈见底,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师:你们能仿造例句说几句话吗?生:我们去黄山旅游,来到山脚下,抬头一看,云雾把山峰笼罩住了,就像巨大的天幕一样。

比喻教学环环相扣,步步深入。先是通过读有关句子来体会作者是如何打比方的,使学生对比喻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然后联系学过的课文,找出相同类型的比喻句,再一次加深印象。最后,实行迁移,引导学生学着说两句比喻句,把课堂所学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三、生活语言,比喻能力培养的艺术源泉

生活语言是人们在日常的、随意的、非专门性的交谈中形成的,是直接表达的语言,它更多地适应日常生活领域,活在人们的口头上,有声性、广泛性、生动活泼性、用语的简略性和通俗性可以说是它的突出特点。因此生活中的比喻应当是:指代喻体对象的词语通俗而平易,便于人们理解或感受;比喻的表层结构形式灵活多样,明喻、暗喻都可用,尤以明喻为多。例如:(1)红玫瑰就像是年轻的女人,给一些水分就没头没脑地盛开了。(2)他的鼻子很大,就像一只青蛙,无所顾忌地趴在那里。(3)鱼篓像球一样在沙滩上滚动。

日常生活中的俗谚,有很多都是用了借喻的修辞法。例如:①一山不能藏二虎。②一朵鲜花插在牛粪里。③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④手背是自己的肉,手心也是自己的肉。这些比喻都是生活语言,了解和掌握这些通俗比喻,就可以使语言简明而通俗,形象而有趣。

四、原创能力,比喻能力培养的核心技术

历代诗文中运用比喻的诗句很多,而能成为千古绝唱的,往往是因为它们的原创性或开拓性。创新的比喻能引起人们的想象和回味,满足人们追求新奇的心理需求。因此,运用比喻应不落俗套,具有原创性。比喻的原创性应体现在:与语境的联系要新颖;对思维推理要有启迪性:语言表达形式要多种多样,不拘一格。大部分小学生还很难做到原创,教师应鼓励,但不必刻意强求。

教师的美喻篇2

一.概念隐喻的基本理论

自lakoff & johnson(1980年)的著作《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出版以来,隐喻的认知语言学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隐喻是跨概念域的系统映射;映射遵循恒定原则。lakoff和johson(1996:3)认为,我们赖以思考和行动的概念系统就本质而言都是隐喻性的,他们(1996:ix)明确指出,“无论在哲学和语言学领域,传统的做法都把隐喻的研究边缘化了,而我们却直观地觉得它是个中心问题,可能是解释理解能力的关键”。在大学英语专业英美文学课堂上,学生不仅需要学习语言,更需要了解英美国家的文化。如果想要更好的了解文学作品,学生就需要解读好其中隐喻的使用,也就是说要让学生把隐喻作为英美文学学习的桥梁,从隐喻的角度理解文学作品语言,培养他们的跨文化意识,提英语专业学生高英美文学欣赏水平。

二.概念隐喻对大学英语专业英美文学教学的影响

1、概念隐喻对词汇教学的影响 词语的发生和成长都具有隐喻性,概念隐喻对词汇的理解和记忆具有指导性的意义。隐喻是人类缔造新辞书主要的手段,人类早期的象形文字就是经由隐喻过程发生的。很多复合词和派生词都是通过隐喻产生的,如汉语中:鹅卵石、杏眼、柳眉、面包车、黄金时代等等,同样英美文学作品中也本文由收集整理有很多词汇是由隐喻组成的。如:dog-tired、crystal-clear、knee-deep、shoulder-high等等。词语成长的隐喻性是指词汇的多义性得益于隐喻,隐喻是词义成长、转变和引申的主要手段。在讲解多义词时,老师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多义词之间的联系,让他们知道隐喻是词义发展和延伸的重要手段。教师应该把隐喻意义的教学作为英语词汇教学的有机结合起来。

2、概念隐喻对翻译教学的影响

在英美文学作品中,隐喻翻译效果的好坏对整部作品译文效果的影响很大,隐喻翻译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教师在隐喻翻译过程中,培养学生转化喻体形象、把隐喻转换为明喻、把喻体形象进行加注、或者省略喻体形象、添加喻体形象等方法进行隐喻的翻译。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用法差异,在汉语中不能一一找到与英语对应的词语。例1. that man is another shylock.那个家伙是又一个夏洛克, 为人吝啬。因为夏洛克是文学作品中吝啬的形象角色。所以在翻译文学作品隐喻的过程中,译者可本着上述“映射对等”原则结合文本具体语境灵活地选择翻译方法,包括音译法、音译加注法、字面直译法、直译加注法、意译法、用译语中的文化意象转换源语喻体以及扩展源文隐喻的喻体以补充喻体的蕴涵等方法。例2.张培基先生所译茅盾的《白杨礼赞》:“白杨不是平凡的树。它在西北极普遍,不被人重视。就跟北方农民相似;它有极强的生命力,磨折不了,压迫不倒,也跟北方的农民相似” (茅盾《白杨礼赞》)“white poplars are no ordinary trees. but these common trees in northwest china are as much ignored as our peasants in the north. however, like our peasants in the north, they are bursting with vitality and capable of surviving any hardship or oppression. ” (张培基,1999:197~ 201)对整个语篇的隐喻性,需要根据具体的语境,选择适当的翻译方法。隐喻作为最常见的文学创作手段要求人们更加注重文学作品中隐喻翻译的研究,教师应当在隐喻翻译研究的必要性的前提下,让学生理解好文学作品中隐喻的翻译。

3、概念隐喻对语篇教学的影响

研究中发现,英美文学作品语篇中包含了隐喻性的表达。篇章从一句话,到一整篇著作,都蕴含了大量的隐喻成分。概念隐喻理论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深入观察篇章内部结构的立足点,使篇章研究与认知研究有效地结合起来,深化了人们在篇章衔接连贯以及篇章理解方面的认识。

例如:诗歌《未选择的路》是弗罗斯特诗集《山间》中的经典诗歌之一,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人生哲学的深刻思考和对现实的抉择。诗歌《未选择的路》中运用了大量的的隐喻、象征等写作技巧。在这首诗中,“life is a journey” 就是用了隐喻的表达方法,作者把 “roads” 作为论述的主体,用“路”来 比喻人生的里程。再如诗中的一些词或者句子的使用 “travel”, “stood”, “looked down as far as i could”, “to where it bent in the undergrowth”, “passing there”, “how way leads on to way”, “come back”, “took the one less travelled by”。作品中“roads”“travel”“way”“journey”“travel”等词的衔接,使诗歌在表达上看似简单,实则包含智慧与贤言。所以在分析这首诗的意思时,要帮学生理解好“没有走过的路”的潜在的意思。作者用路径选择来比喻人生。隐喻是有助于表达诗歌主题的有效手段,可以使哲学在其深层含义渗透。在语篇中,概念隐喻的使用能够保证语篇的连贯,同时能够使语篇描写更加形象生动,从而更容易理解。将隐喻的理论知识应用于英美文学篇章衔接及连贯功能的分析对英语专业学生的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三. 结论

教师的美喻篇3

关键词: 隐喻 文学解读 教学隐喻能力

隐喻是人类一种重要的认知世界的方式。广义地说,中学语文教学文本解读中涉及到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诸如托物寄意、借景抒情等文章技法,诸如朦胧、象征等诗性表达风格,都可以归于隐喻的题下。在语文教育领域引入对隐喻的研究,并对隐喻内涵进行深入挖掘有助于我们更为深刻地理解教育行为。

1.古今中外教育家对隐喻的认识浅析。

中国古代教育可以说深得隐喻之道,把喻放在了非常显要的位置。《学记》中就多次提到喻:“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能博喻然后能为师。”《论语》、《孟子》、《墨子》中的许多发人深省的道理也往往是用隐喻的方式说出,使学生领悟更为深刻。在国外,苏格拉底的“助产术”也经常采用这种方式。小威廉姆E.多尔在他的专著《后现代课程观》中指出:就激发对话而言,隐喻比逻辑更有效。隐喻是生产性的:帮助我们看到我们所没有看到的;隐喻是开放性的,启发性的,引发对话的。逻辑是界定的:帮助我们更清晰地看到我们已经看到的,它旨在结束和排除。用塞利的话来说,是“扼杀”。我们当然需要创造性想象也需要逻辑性界定。我们既需要生产也需要结束。……通过隐喻和逻辑的相互作用,生活成为活生生的、被体验和发展的。作为教师,我们需要将这种相互作用引入课程构建之中。一个教师对隐喻的理解和表达的能力越高,就越有利于打开学生的思维之路,让学生认识到语言世界中的新天地。当语文学科变成了知识化、概念化、形式化、精确化、记号化的表达方式,当我们的语文教师日益失去隐喻的能力,而把语文教育当作科学教育来操持时,语文教育就失去了它的人文性。

2.语文教师要有对语文课程中隐喻资源的敏锐感和深度挖掘能力。

教师的隐喻能力源于世间万物普遍联系的观点和类比推论的思维。世界万物具有自然的辩证的关系,这是隐喻得以存在的理据。汉语作为象形文字,每一个字词的背后都隐含着深邃的文化。中国的文化是充满了隐喻的文化。当教师和学生面对同一个文本时,由于教师的阅历更丰富,情感更成熟,思路更开阔,文化背景更深厚,语言功底更强,所以能看到文字之外更多内容。教师应该比学生理解得更敏锐、更深刻、更透彻。这是由教师所具有的文化层次决定的,同时也是由教师的隐喻能力所决定的。当学生的理解搁浅或拘于一隅时,教师能迅速而准确地捕捉整篇文章或段落或句子或词语的隐喻含义,并加以点拨,可以使学生茅塞顿开,透过文字看到整个世界,这将是一个欣喜的发现过程。这个过程不仅体现了文字的魅力,也给了阅读者发现的愉悦。中学语文课本中许多课文都有很深的隐喻内涵,阅读文章不仅要让学生正确理解词句篇章的文中意,而且要培养他们的思维深度,对文中的潜台词和文外意旨皆能识破、体味、领悟,进而形成自己独到的心得。

应具有孩童般的思维及其诗性精神。隐喻是儿童思维世界的主体,他们对于故事、童话、诗歌表现出特别的青睐,表达往往表现出浓烈的形象化与拟人化色彩。要保持这种孩子的思维方式而不要以为它们带来的只是不切实际的幼稚与浅陋。以往我们有过深刻的教训:在追求科学真知的强大语境中,富有人文色彩的隐喻思维日渐式微,隐喻思维的悄然丢失往往成为个体成长的沉重代价。

中学语文教材中蕴涵着丰富的隐喻内容。1.中学语文教材文学作品中的语言系统基本上就是一套隐喻系统。教材中所选的都是文质兼美的典型的阅读材料,具有挖掘不尽的内涵。教师对教材内容准确把握的一个方面,便是对隐喻语言的把握。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之所以能够流传下来,吸引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就是因为每个人都能够读出文字背后丰富而深刻的内涵,而且不同的人能够体悟出不同的深度。而这恰恰是由文学文本的隐喻所造成的模糊性与不确定性所决定的。比如诗歌、小说、各种作品中出现的典故等等,都不能只停留在文字层面,而要凭借自己的文化背景和思维推断,挖掘出文章中更深层的内涵。2.中外思维文化中蕴含了丰富的隐喻资源。陈光磊指出:“思维文化是由思维方式形成的文化”。思维文化表现在诸多方面,诸如时间、地点、度量衡、方位等。例如:“东北、西北、东南、西南”,英语则为“northeast,northwest,southeast,southwest”。英国著名诗人雪莱的脍炙人口的《西风颂》(OdeTo The West Wind)中最后的流传千古的佳句“Ifwinter comes.can spring be far away?”(如果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体现了诗人对未来的美好愿望和坚强的信念。但在汉文化中,“西风”正好相反,有一种砭人肌骨的味道。晏殊的“昨夜西风凋碧树”,马致远的“古道西风瘦马”便是例证。“东风”则有着和雪莱诗中“西风”同样的含义。例如我们常有“东风报春”,“东风吹,战鼓擂”之说。只学习语言材料而不了解文化背景,犹如只抓住了外壳而不领悟其精神。在对中外文学作品进行对比解读时这种对文化隐喻差异的把握尤为重要。3.历史文化、宗教文化引起的隐喻差异。历史典故含义深,喻意广,每个历史典故都能反映出不同时期历史文化背景、意识等所形成的文化,表现在不同民族在崇尚、禁忌等方面的差异。例如,见到Good Friday时不能望文生义,它指的是复活节的一个星期五,是耶稣受难的那一天。而亚当和夏娃也是在星期五被逐出伊甸园的。在欧洲死刑犯也是在星期五被处刑的,所以一谈到Good Friday时,英语国家的人就会联想到有不祥的喻意在其中。4.教育的行为本身也可以描述为一种隐喻现象。根据施良方对教育的隐喻,这种教育对人的灵魂的唤醒功能而凭借暗示、启发诱导而不是单纯的说教是无处不在的。总之,隐喻理论的辐射力以及隐喻在语文课程的全面渗透的事实都要求教师有对语文课程中隐喻资源的敏锐感和深度挖掘能力。

3.语文教师应具有较强的隐喻解释能力。

隐喻之所以成为隐喻,往往就是语言的表达所限。高明的隐喻,往往能引起创造者和阅读者之间无限的会意,却不能用语言说出。当我们翻开各种文本,就会发现里面充满了隐喻,这是因为隐喻能在心灵中建构起万物间微妙的联系。教师如何把自己理解的隐喻意义传达给学生呢?需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以最贴近他们的生活和思维的方式,创设情境,妙用迁移和推理、类比、联想等手段,使学生的思维穿过隐喻的通道,豁然开朗。隐喻除了存在于语言之中,还存在于音乐、绘画、情景、手势、体态、神情等方面。所以会出现“当头棒喝,豁然开朗”,这其实就是“情景喻”。语文教师的授课语言的把握是关键,绝对不能像讲授科学知识一样,追求严密的逻辑性,步步推理来求证。因为隐喻的感悟能力不是教师讲出来的,而是学生自己悟出来的。教师只是提供一些文化背景和类比材料,引导学生的类推和理解,点到为止。由于隐喻理解的不确定性,一旦用语言解说,便失去意义和美感。由于隐喻给出的只是一些关系,而并非是某些所指物,学生才能得以思入事物的内在联系,进而思入世界。对隐喻的解读是新意义的建构,这就确立了解读者的主体依存性和解读意义的不确定性,也就是说对隐喻的解读存在着解读者自身对作品自由创造性解释的可能性。解读者自身因素不同对作品的解释就会不同。面对“诗经”时代的爱情吟唱,先秦诸子的世道人心,楚辞世界的巫风神话,魏晋士子的生命意识,盛唐之音的恢宏气度,宋元山水的有无之境,明清末世的世俗图景中种种隐喻叙述,解读者只有将自己的精神、情感、想象“映射”到作品中,对作品进行同化和顺化,并超越作品本身和解读者原有的内存图式,不断地生成新意义,才能真正读懂川端康成的悸动与忧伤,黑塞的素淡与质朴,巴乌斯托夫斯基的真实与纯粹,鲁迅的愤怒与悲凉,老舍的幽默与深刻,余秋雨的意蕴与沧桑。而语文教育若能高度关注解读的主体依存性和自由性,就能真正在语文教育中树立师生共同的主体地位,真正做到教师的引导与学生的创造一起融入于教学活动。在语文教育中完成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批判的精神。

例如解读童蔚的诗《触点》:“你的好奇心,是一道岩石的裂缝,秋分时我漫步到黄山,枫叶正向着岩石滴血。……”阅读这句诗,首先我们遇到的就是隐喻的问题。“好奇心”是诗人首先提供给我们的隐喻意象,但是这并不是一个喻旨明确的比喻意象,“岩石”本来有一种历经沧海的坚硬,却又有了不经意的“裂缝”,两者融会到一起,“好奇心”的意象开始转义,一个如荒山般荒凉、如岩石般坚硬的而又像伤口一样张开的心灵的意象生成了;“黄山”作为一个实在的物象在诗人的世界里变成了“荒山”的意象,于是“荒凉”与“秋分”的丰收季节在“相互对照”中开始“相互说明”,一种灵魂的颜色,一种滴血的颜色,而“枫叶”以其多角的“心”的象征,在特定的时空里的流动中凝成了“滴血”这样一个动态的隐喻意象。尽管这句诗表面的语词意义是明确的,“心”、“岩石”、“黄山”、“枫叶”、“血”等事物和“裂缝”、“秋分”、“漫步”、“滴”等呈象都可以按语词的所指意义获得独立的理解,但是如果我们不能经由隐喻的解读而进入其象征意象的内部,我们将因为无法按照逻辑的关系获得语词的意义,也就无法在诗句中看到诗人和我们自己的世界。

现代隐喻学研究已经超越传统的将隐喻研究局限于修辞学研究对象和词语层面,而成为众多学科(诸如语言学、哲学、语用学、语义学、心理学、文学批评、认知科学、心理分析、符号学、语言教学等)的研究对象,并呈现多角度、多层次的多元化态势。而对于我们中学语文教师而言,就是要充分继承这一智慧,使自己的话语具有隐喻的魅力。要养成隐喻性思维,会独辟蹊径的学习方法,能从隐喻语言的全新意义中,了解作品的真正意义。当我们一旦提高了教学隐喻的能力,我门的语文教育就会变成人性化教育而避免滑入机械化教育的怪圈。

参考文献:

[1]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113.

[2][美]小威廉姆E.多尔著.王红宇译.后现代课程观[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9.

教师的美喻篇4

关键词:化学教学;比喻艺术

文章编号:1005C6629(2014)7C0031C05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1 化学教学比喻艺术的内涵

柏拉图《理想国》中“洞穴囚徒”的寓言,开了借助隐喻式类比哲学理论模型的先河。就哲学来说,这则寓言是“化陌生为熟悉”,意在说明他关于这所谓理性世界与现实世界,灵魂与躯体的深奥思想[1]。《现代汉语词典》对比喻的解释是:“用某些有类似点的事物来比拟想要说的某一事物,以便表达得更加生动鲜明。[2]”这里讲了比喻的含义和作用。比喻是利用不同事物的抽象的“相似点”来“打比方”,是为了使事物或道理说得形象或具体而采取的修辞手法。一般是把不常见的事物用同它有相似的别的事物表达出来,或者把抽象的道理用同它有相似点的别的道理表达出来。其作用一是使描写的事物具体生动,二是使说明的道理深入浅出。被比喻的事物或道理叫做本体,用来比喻的事物或道理叫做喻体,连接本体和喻体的词叫做比喻词。性质相异事物的抽象的共性像纽带将它们自然巧妙地联系起来。作为一种修辞手法,它说理则理趣浑然,状事则事情昭然,绘物则物态宛然,抒情则情意剀然,素来为人们所青睐,被誉为辞格中的“巨无霸”[3]。

比喻不仅是一种文学修辞,也是一种认知方式,还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比喻的认知方式是:“通过把不同的认知领域相互联系起来,刺激、导引认知主体采取有效的认知策略,唤醒记忆储存比喻与知觉表象,调动丰富的联想与想象,展开敏锐的对比与推理,将某一领域的知识、经验投射映现到另一个领域,用熟悉具体的经验结构去说明阐释陌生抽象的经验域,并由此引起相应的情绪体验,最终达到对要认知的目标领域的事物做出正确的识别、判断与评价的认知目的。[4]”比喻的艺术魅力在于生动形象,丰富多彩,感彩浓厚,包容量大,辐射面广,使用频率高,以其独特的艺术,创造出语言的鲜活力和感染力。欣赏比喻的艺术魅力可以让我们尽情感受它的精妙、神奇、隽美和旨趣。

使用比喻的目的是要通过喻体来表现、说明、解说本体。按照比喻“以易喻难”、“以浅喻深”的基本规律。我们考察的比喻中,喻体一般都是具有形象感的具体事物。刘勰《文心雕龙・比兴》篇中说:“凡斯切象,皆比义也。”唐代诗僧皎然《诗式・用事》云:“取象曰比,取义曰兴。”正是说明比喻主要通过喻体增加本体的形象感。

化学教学比喻艺术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精巧的比喻并充分发挥其艺术魅力,从而提高教学艺术效果和水平的活动。它是一种令师生感到愉快的化学教学艺术。它是把比喻这种修辞手法移植到课堂中,利用学生已知事物与新知识之间相似的特征作比较,解释说明新知识的疑难之处,并配合正面讲解,以实现教学目的。

示例:双分子亲核取代反应(SN2机理的立体化学)

实验表明,溴甲烷在碱性水溶液中的水解反应,其反应速率与溴甲烷和碱浓度都有关系,动力学表现为二级反应,说明反应过程中最慢的一步两个分子都参加了反应,即为双分子的亲核取代反应(SN2机理)。其反应过程如图1。

讲SN2反应历程时,先介绍“瓦尔登转化犹如大风吹翻了雨伞一样”,如此概括性的画龙点睛式的比喻,首先在学生心里点亮了一盏明灯,然后在此基础上,循循善诱,层层展开,当亲核试剂OH-由离去基团Br的背面进攻碳时,HO-C-Br就构成了一条直线,好比伞的中心轴杆,四面体的碳上的其余三个价键的空间取向组成了雨伞的正常支撑状态。随着OH-与碳的逐渐接近(大风渐起),则碳上的三个基团被向后排斥(受到风的侵袭),经过渡态之后,HO-C键形成,Br-离去,重新组合的三个基团的空间取向转为向后翻转(伞被刮翻),碳恢复另一构型的四面体,构型转化完成。与原料相比,碳的构型犹如“大风将伞的喇叭口吹翻到另一边”。

教师运用比喻来自于学生熟悉的、已有的生活经验――雨伞的翻转,非常亲切,让学生“如临其境”,可激起学生的认知联想,从而突破了教学难点。

化学教学中存在很多比喻的实例。以下是一些教学经验的总结[5]。

分子很小――如果把水分子与乒乓球之体积相比,它的比例大小就好像乒乓球与地球体积之比。

能量低的电子,通常在离核近的区域运动。能量高的电子通常在离核远的区域运动――把原子核比喻成鸟巢,把核外电子比喻成小鸟。刚刚孵化出的小鸟能量较低,只能在窝边走走;及至稍大些,翅膀硬了,能量大了些,就能飞远些;等到真正长大了,能量更大时,就能飞得更远了。

电子云――我们假设有一架特殊的照相机,能够给氢原子照相,当我们连续给氢原子拍了成千上万张照片,每张照片表示一种可能性,并把这些照片一一对比研究后,就会得出这样一种印象:氢原子的核外电子运动状态似乎是毫无规律的,但无数张照片叠加,就给人一种有一团电子云笼罩在原子核外的印象。

核外电子总是尽可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然后再由里往外,依次排布在能量逐步升高的电子层里。――水总是要往低处流的,因为水位越低,能量越小,就越稳定。

物质的分类――数以万计的化学物质和反应需要进行分类研究,正如图书馆的书要按照一定标准进行分类。

化学平衡――有一水桶,其上方有一水龙头在往里注水,下方有个小洞在往外漏水。开始时,注水快(正反应速率),出水慢(逆反应速率),桶内水位不断升高。随着水位的升高,水漏出的速度增大。水位升到某一高度时,注入水的量跟流出水的量相等(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桶内的水位就保持不变,但其中的水是在不断更换的。

半透膜及渗析原理――用米筛筛米时,直径大于筛孔的米粒通不过筛孔而留在筛里,而米糠则因直径小于筛孔而通过筛孔被筛掉。半透膜的孔隙大小与胶粒、离子、分子直径的关系就像米筛和米粒、糠的关系一样,胶体的直径大于半透膜的孔隙而不能透过半透膜,而离子、分子等的直径因小于半透膜的孔隙而能通过半透膜。

一对对映体结构如手性――一对对映体结构相似,互为镜像,不能完全重叠,犹如左手和右手外形相似但却不能重叠。

盖斯定律――反应热和反应的途径没有关系,和反应体系的始末状态有关,正如无论从什么途径上山,山的高度都不会变。

熵增原理――在密闭条件下,体系从有序自发地转变为无序的倾向,犹如把火柴盒里整齐排列的火柴丢在地上,散落状态是杂乱无章的。

2 化学教学比喻艺术的功能

2.1 化枯燥为有趣

化学课堂教学中,有的教师非常注重化学知识的科学性、逻辑性,但是生动性、趣味性不足,没能达到预想的教学效果。教师若运用化学教学比喻艺术,则能使所描述的事物更加生动形象。例如,用“电子云”来描述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用“好像失去了价电子的金属离子,沉浸在自由电子的海洋里”来比喻金属键;用“洋葱式结构”比喻为电子层;用“螺壳的螺旋”比喻为元素周期性的周期发展;用“蜂巢里的蜂室”比喻为晶体中的晶胞;淀粉酶只对淀粉起催化作用,如同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一样。这些描述,生动形象,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增进师生间的互动,给学生以深刻的印象,激发学习心向。

2.2 化抽象为具体

经验表明,学生学习诸如氧气、氢气、氯气、金属钠等物质性质时,成绩相对较好,可一旦遇到相对抽象的内容时,如:物质结构、物质的量、溶解度、化学平衡等,学习会比较困难,产生成绩分化。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之一是教师要善于把那些概念化的或理论化的内容,通过比喻艺术将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例如,用“弹簧”比喻原子间的化学键;用“水往低处流”的原理比喻电子处于低能级时较稳定;用“进出容器的水流速度相等时的状态”比喻动态平衡;用“水能变化的图示”比喻为化学能变化;手性催化剂只催化或者主要催化一种手性分子的合成,可以比喻成握手――手性催化剂像迎宾的主人伸出右手,被催化合成的分子像客人,总是伸出右手去握手,等等。这些比喻使抽象概念或原理具体化,以起到化抽象为具体、“化无形为有形”的效果。

2.3 化微观为宏观

化学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使学生能够建立物质的微粒性,能从微观的角度认识一些自然现象,形成对物质及其变化的科学认识。中学生的微粒作用观是在宏观认识积累和微观理解不断交替的过程中发展的。其中,分子和原子是两个核心科学概念,是物质微粒观建立的基础。要认识这些概念,可用形象化的比喻来实现由宏观世界领域进入微观世界领域。用“黄豆之间有间隔,小米跑到黄豆的间隔中使得一碗黄豆+一碗小米≠两碗”比喻成分子间是有间隔的,水分子跑到酒精分子的间隔中,10 mL水+10 mL酒精≠20 mL。描述原子核与原子大小程度的比较时:“如果假设原子是一座庞大的体育场,而原子核只相当于体育场中央的一只蚂蚁。”如此,把宏观现象和微观粒子有机地联系起来,化微观为宏观,促进学生对微观领域的理解。

2.4 化深奥为简明

限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不足,化学课程中的有些内容深奥,难以理解但又非常重要。例如,化学反应的方向一直是中学化学教学中被忽视的问题,在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别增加了关于化学反应方向的要求。标准提出“能用焓变和熵变说明化学反应的方向”。基于这一阶段学习的学生,相关数学和物理知识欠缺,对化学反应方向本质原因难以准确把握。化学反应方向的原理可以表述为:如果反应的产物比起始的物质更不稳定(具有更高的能量)时,这样的反应将不会发生。就像岩石会滚“下山”而不会滚“上山”一样,化学反应将自发地“滚下山”到达低能量的状态(能量低不是唯一的考虑,因为化学反应也会向着使混乱度变得最大的方向进行。化学家称后者为熵,一个简单的比喻是,洗一付新牌使其变得次序混乱,继续洗牌也不能使它重新变成有序)。如此,可促进学生理解化学反应发生的总趋向是体系能量降低和熵的增加。

3 化学教学比喻艺术的分类

在传统修辞手法中,比喻分为明喻、暗喻和借喻三大类。以这种分类法对于化学教学比喻艺术进行分类,则较为复杂,笔者为简便起见,根据喻体的特点与类型,将化学教学比喻艺术分为5类。

3.1 实物比喻

实物是现实的具体的东西。实物比喻艺术是将实物的特征作为喻体,说明本体的特征。关于sp3杂化轨道的理论,是化学教学中的难点。讲解这一理论时,要强调杂化后的4个新轨道成分都相同,能量都相等,都含有1/4的s轨道,3/4的p轨道,为了让学生清楚地理解这一点,教师可举白面和玉米面混合做成饼子的生活常识的比喻。用一碗白面和三碗玉米面混合,做成4个饼子,每个饼子都合有了1/4的白面和3/4的玉米面。一碗白面好比1个s轨道,3碗玉米面就相当3个p轨道,做成的4个饼子就好像4个杂化后新的sp3杂化轨道,这就是说,每个饼子就含有1/4s轨道和3/4p轨道的成分,进而我们可以把4个饼子的营养相同,看作是4个sp3杂化轨道的能量相等。类似方法还可用作比喻sp杂化和sp2杂化。

演示酸碱中和滴定时,有的教师将滴定过程先快后慢,描绘为“沙,犹如飞流直下;滴……滴……犹如雨过屋檐之滴水;半滴,半滴,犹如饱蚕贪嚼桑叶”这种解说十分生动,富有诗情画意。实物比喻艺术要求把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中常用的实物联系起来,促进知识的理解,以加强无意识记忆。

3.2 体态比喻

体态比喻艺术是指师生在教学中创造性地运用体态语作为喻体,进行教学表达的活动。在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的身体就是一个形象的比喻工具,方便快捷,可以成为一种精湛的表演艺术。例如,在讲σ键、π键时,用“头碰头”、“肩并肩”的文字来形容的同时,再加手势模拟比喻效果会更好。教师用两只手(一只手代表一个原子),手握成拳伸出拇指、食指、中指(且三指彼此垂直),分别代表两个原子的三个相互垂直的p轨道(即px、py、pz轨道),当两只手的中指“头碰头”接近时,即这两个原子的两个px轨道形成σ键的同时,这两个原子的两个py两个pz轨道则分别从侧面采取“肩并肩”的方式重叠,形成两个π键(且两个π键相互垂直)。类似地,用手势语比喻,还可表示N2、NH3、P4、CH4、CCl4等分子的空间构型。如此比喻可以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教学效果。

3.3 事例比喻

事例比喻艺术是当学生面对高度抽象的化学概念和原理时,从学生已有的日常生活经验、熟知的各种事实中找出某种相似性,作为喻体,恰当应用比喻这种“言教”的艺术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诸如电子云、核外电子运动、泡利原理、洪特规则、杂化轨道、熵变、量子化等内容特别抽象,学生难以理解,可用通俗易懂的事实比喻说明这类抽象概念。为了帮助学生理解电子云的本质,可通过给氢原子照相的比喻,形象地说明了电子云实际上是用统计的方法对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用风浪中航行的小船全空、半满、全满的对称坐法最稳定,比喻洪特规则。用晴朗的夜空星罗棋布但找不到两颗完全相同的星星比喻泡利不相容原理等。我们上楼梯,一次只能上一个台阶、二个台阶,每次只能上一个台阶的整数倍,而不可以上一个台阶的0.5倍、0.6倍。同理下楼梯也一样。总之,我们上楼(下楼)每一步上升(下降)的高度只能是一个台阶高度的整数倍,这每一个台阶的高度,不就是上楼梯(下楼梯)这个问题中的“量子”吗?借助楼梯这个司空见惯的生活事实,很容易帮助学生建立量子化观念。

3.4 图像比喻

图像比喻艺术是指将学生熟悉的日常事物或生活情景内容转化成图像,并作为喻体,比喻化学概念或原理,表达更为简洁和更直观。图像比喻可用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形式呈现。例如,画一幅高山和两座小山丘,如图2所示,用“爬山”来比喻催化反应机理,即不使用催化剂,反应的活化能高,相当于要爬一座高山,很费劲,只有极少数人能爬过去;使用催化剂,反应的活化能降低,相当于爬两个小山丘,爬过去的人就多了。

3.5 诗词比喻

古代很多诗词,能体现化学现象和原理,教学时适当的运用,不仅能说明问题,而且能增加化学学科的艺术韵味,使学生能够受到美的熏陶。诗词比喻艺术是教师引用蕴含化学知识的古今诗词,作为喻体,将化学教学诗化,通过诗歌形象来揭示化学奥秘,让学生领会和探寻化学知识,体悟化学美学价值的独创性的教学艺术。广大化学教师熟悉的我国明朝民族英雄于谦的诗《石灰吟》有云:“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作者以石灰历尽磨难的炼制过程,即可比喻完美人格的磨练过程,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怀的决心。作者借石灰而言志,一语双关,直抒情怀,表明其立志要做纯洁清白的人。同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写出这首诗蕴含的石灰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这首诗体现比喻中的借喻手法。如此诗词比喻,能使课堂充满情感的互动和交融,产生思维共振、情感共鸣的教学艺术效果。

4 化学教学比喻艺术的实施原则

4.1 生活性

生活性是指取材于生活实际,比喻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掌握较难理解的知识。因此,教师运用比喻应来自于学生熟悉的、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生活常识,让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化学教学内容呈现的形式不仅要考虑信息加工理论,而且还要考虑情景认知理论。情景认知理论认为,知识并不是心理的内部表征,而是个人与社会或物理情景之间联系与互动的产物。喻体可以用图书馆、资料卡片、螺壳上的螺纹、卡通图画、社交场合中的握手礼、蜂箱和蜂巢、高山流水、火柴等。这样生活化的比喻增加了本体的形象性和趣味性。这样的学习情景与学生己有的社会生活经验紧密关联,使学生学习化学知识更主动,更有效。

4.2 同构性

比喻艺术的同构性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运用比喻,选择的喻体必须与比喻的本体在教学所需要的特征上有相同或者相似之处。事物是具有多方面属性的,本体可以用多种事物来比喻,同一喻体也可以解释说明不同的事物。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比喻艺术之前,要深刻理解所要教授的内容,把握其本质,才能根据教学的需要从生活中找到最为恰当的喻体。在课堂上运用时还要加以解释说明,学生才能领会其中的内涵。如果喻体选择得不确切,或者牵强附会,那么不仅达不到化繁为简的功能,有可能还会误导学生,产生负面效应。

4.3 新颖性

本体与喻体必须在某些方面极其相似,但是他们却在质上完全不同,这才能构成比喻。尽管注重本体与喻体之间的相似性更能充分地解释说明教学内容,但是如果在喻体的选择上独具匠心,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物经过教师的解释能够建立一定的联系,便能给学生一种新奇感,吸引学生探究两者之间的内在关系。

4.4 针对性

比喻艺术的针对性要求比喻设计要针对教学目的、教学意向,也就是说所使用的比喻要和教学中的知识点具有相似性、可比拟性,能正确反映某个重点,突破某个难点,提示某种规律,不能只图生动形象,而不顾比喻是否恰当。比喻应严格遵循知识的内在规律及学生的认知规律,精心考虑何处比喻、何时比喻,通过比喻来解决什么问题,达到什么目的等,做到“有的放矢”,恰如其分。

4.5 审美性

比喻作为化学教学艺术的一朵浪花,必然要求具有审美性的特点。构成比喻修辞格的本体和喻体在一定的语境中通过一定的语言形式紧密联系在一起,使语辞呈现一种动人的魅力,“为着避免平凡,尽量在貌似不伦不类的事物之中找出相关联的特征,从而把相隔最远的东西,出人意料地结合在一起”[6],以喻体的形象特征来加强本体形象的“可感性”;在喻体激感愉悦的过程中,体现比喻修辞的审美性。

4.6 有限性

一般情况下,教师在讲到知识内容的重点或难点时,学生对抽象的概念或者深奥的原理难以弄明白时,可以运用比喻的形式使得知识简化,但是比喻的作用也是有限的。本体与喻体毕竟只是在某些方面具有相似性,不可能吻合得天衣无缝。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加容易地理解一些抽象的或者深奥的概念,但是它不能完全替代对这些概念、原理的正面阐述。

参考文献:

[1]齐梅,柳海民.论教育理论的性质和研究方法[J].教育研究,2004,(10):19~23.

[2]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66.

[3][6]夏炎.语境的再分类[J].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44~49.

[4]李如密,刘云珍.课堂教学比喻艺术初探[J].全球教育展望,2009,38(6):33~35.

教师的美喻篇5

一、引入

师:我是第一次到海门。看到海门的孩子,特别高兴。得知这一次来海门,我就在想:海门是不是离海很近?如果是这样,空气里一定有海风的温暖与湿润;如果在海边,一定可以看见像白马一样奔腾的波浪,看到水天相接处的漫天云彩,还有扑扇着翅膀的洁白海鸥。这样的情境很美,是吗?你们看,我虽然没有来过海门,心里却早就有了一个海门。你说,我心中的海门是怎么来的?

生:想象。

师:其实,想象是与生俱来的本能,每个人都可以想象的。大家一定不要小看了想象,不要以为它只是有助于我们的习作。你信不信,想象可以让我们拥有一个世界。眼前的这个世界叫现实世界,因为想象,我们还拥有一个奇妙的想象世界。跟你们第一次见面,大家还不太知道我。我介绍一下自己。我的名字叫——黄耀红(板书)。看到我的名字后,你的第一感觉是什么?

(生交流)

二、看谁想得“多”

师:接下来,我想问问大家:你对什么事物特别有想象的兴趣,什么时候最能引起你的想象?

生(看书的时候、十五看月亮、夜晚的时候、看到夜空……)

师:对未知的东西,往往引起我们的想象,对吗?今天,我们就来提供一个情景——星空下。怎么想象?想象些什么?一起看看。

(教师打开PPT,“星空下的美丽想象”)

刚才有个同学说,他最喜欢在璀璨的夜空下想象。你们看看这幅画,这是夜空里的场景。你想想,画面上有很多是你看见的,也有你还没有见到的;有的是发光的……

在这神秘美丽的夜空下,你想到了什么呢?请拿出笔,把你所想到的,变成一个个词语,写在你的本子上,第一轮比拼的是:看谁想得“多”。

……

三、看谁想得“新”

师:想象,其实并不是从我们才开始的,我们的前人都有美丽的想象。我在想,如果每个人见到月亮就想着团圆,见到星星就想到眼睛。一代又一代,我们都想得一个样子,那是不是很乏味?所以啊,光想得“多”还不行,还要想得“新”,想得与众不同。如何“新”呢?也许终其一生我们都要面对这个问题。现在,我只是教给大家一个方法,先学会打一个新颖的比喻,然后沿着比喻往前飞。下面,看谁能给“月亮”打一个比较新颖的比方?告诉你,给月亮设喻,先想出三个比喻,前面两个都不用,请用第三个比喻。因为,你一下想到的,很可能就是别人也想过的。

(生交流,师随机点评)

(播放PPT显示: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师:这是叶圣陶61岁时候写的。从构思到写成,他说,他花了三十年的时间。

师:刚才,我看到同学写词语的时候,也写到了月亮船。如果只是一个比喻的话,他的诗就只需前面这两句,现在,我们顺着船这个“比喻”往前走。既然是“船”,就可以在船上“坐”;既然“坐”着,就可以看周围的风景。因此,想象往前走了。大家看,想象的思路是这样的:月亮——船——坐船——看。我们想不想也顺着自己的比喻往前走一走?来试一试吧。

(生交流,师点评)

四、看谁想得“美”

师:我给大家看一首诗,这是一个日本的小朋友写的。请个同学朗读这首诗,其余的同学思考:地上的“花”是有色有香的,天上的星星照理说没有。为什么诗中说天上的星星也会有花色与花香呢?

PPT显示:《星星和花》

一对可爱的姐妹,

大自然——母亲把她们养大。

天上的花叫星星,

地上的星星叫花。

彼此虽隔天涯,

却有着同样的色香。

师:我们一起读。

(学生齐读)

师:诗人居然把两个没有关系的对象,很美好地融合到一起,它们不再是孤立的了。他们有同样的母亲,就叫大自然。天上的花叫星星,地上的星星叫花……天上的星星有芳香吗?有色彩吗?有呀,就像地上的花一样。诗人为什么要这么写?或者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生:这样写的话,就能把天上的星星写得像地上的花儿一样美,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师:是的,身临其境。这样来想象,就能更美,有色,亦有香。美,是想象的最高境界,它要求将那些想象中的对象集中在一起,构成一种情境,美的意境。

五、给画面配诗

师:下面,我给大家看四幅画面。(PPT演示)。这四幅画面,都有月亮。第一幅,是《月亮和树》;第二幅:月亮和城市;第三幅:月亮和海水;第四幅:月亮和孩子。

请你选择一幅,仿照《星星和花》,写几句诗,为画面配上一首小诗。

(学生写诗之后,交流,师点评)

师小结。

想象作文该如何指导?黄耀红博士的这节课,带给了我们诸多有益的启示:

一、让想象具有生长的空间

想象,往往滋生于自由的心灵中;想象,频频产生于宽松的氛围里;想象,汩汩冒出于闲适的心境下。黄老师深谙此理。课伊始,他从自己的姓名入手,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这不仅仅是巧妙地引入了课题,为教学内容奠基,更重要的是,一下子就拉近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真正给他们以自由的心灵、放松的精神、融洽的氛围。而这,正是想象生长的最适宜的空间。

二、让想象具有创造的基础

想象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任何想象都离不开已有的知识与经验。黄老师引着学生先以词语捕捉想象——看谁想得多:“银河”“嫦娥”“玉兔”……然后,借助学生熟悉的诗歌意境展开想象——看谁想得新:“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一首诗牵动着想象的情思,一首诗揣摩出想象的方法。最后教师出示的四幅都有月亮的画面,引导学生给画面配诗。不难看出,在这里,词、诗、画三种元素,通过想象的缝织而互相辅助、互相转换、互相融合,让学生的想象有了创造的基础,有利于想象走向更深处。

三、让想象再往前走一步

让想象有生长的空间,让想象有创造的基础,如果一堂课停留于此,那么这堂课充其量只能算一堂常规的优课,算不得启人思索的研讨课。我以为,黄老师这堂课的最大精髓正在于他能引领着学生实现着“让想象再往前走一步”。

“先学会打一个新颖的比喻,然后沿着比喻往前飞。”怎么往前飞呢?“《小小的船》这首诗,大家看,想象的思路是这样的:月亮——船——坐船——看。就是说,将月亮比作船还不是最难的,真正出新的地方,是沿着这个比喻往前走。”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的想象果然地往前走了:“月亮是个装满水的水球,我用针一刺,水就滴答落下来,变成了晶莹的露珠。”多么精彩的想象!

“我们沿着比喻想象,就可以走到柳暗花明的意境,这是想象开发的第二阶梯,还有一级阶梯。”“美,是想象的最高境界,它要求将那些想象中的对象集中在一起,构成一种情境,一种美的意境。”课的最后,在实例《星星和花》的引导下,学生理解了这种情境、这种意境,并试着让自己的比喻与想象再往前走。

让想象再往前走一步。这也许是这堂课带给想象作文的最亮的思索。

教师的美喻篇6

俗语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仅有大米,没有善于烹饪的巧妇,同样难得美食。没有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课堂也难呈现出精彩。精彩的教学设计是执教者教学经验的积累,教学智慧的结晶。笔者就以《小露珠》一课的多次教学设计为例,简单阐述实现教学设计生长的策略。

一、精选内容,教学设计准确而本位

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曾说过: “课前,老师得先和文本对话,即钻研好教材。只有教材把握好了,才能和学生交流。”可见,研读教材是教师的一项基本功。教材的解读一定程度上带有个性色彩,不是所有的教师对文本的解读都是正确的,不是所有解读的内容都适合展开教学,也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所执教的学生。因此,要有精彩的教学设计,就要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对教学内容进行筛选、审核,使教学内容具备以下两个特性。

1.准确性

俗话说:“师父领进行门,修行靠自身。”教师对学生的引领不是反复的叨念以及无质量的重复,而是精准有价值的指导。如果教师在课堂中传递给学生的信息是错误的,还对此通过教学设计的精细化来强调、夸大,后果是不堪设想的。笔者在第一次解读《小露珠》时,关注了文中描写小露珠变化的时间的语句,按照时间的顺序,很自然地在板书的括号中写下了“烈日当空”四个字。理想是美好的——学生可以通过查生活的无字词典来理解词语;现实是骨干的——在大自然中小露珠消失的时间大概是在上午的9点左右,此时太阳还没有达到毒辣的程度。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烈日”是指正午时分的太阳。乍看无碍,但是教学设计是一个严谨的过程,方向错了,停下就是进步。在第二次设计时,笔者把“烈日当空”改为更恰当的“红日当空”。

2.本体性

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的性质就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这是语文课堂的聚焦点,是语文课堂的本体性内容,体现了语文课程区别于其他课程的独特价值。例如,在感悟小露珠与植物的关系时,出现如下两次教学设计:

【第一次】

1.朗读第六小节。

2思考植物为什么也喜欢小露珠?学生畅谈。

3.教师总结点评:小露珠帮助了大家,大家表示感谢,所以她感到很快乐。这叫——乐于助人;这叫——无私奉献。

【第二次】

1.指名朗读第六小节,思考植物为什么也喜欢小露珠,学生畅谈。

2.相机点出“装点”并联系实际生活理解“装点”的意思。相机理解“俊俏的小姑娘”和“美丽的珠宝”分别指的是什么。

3.过渡:我们一起去大自然看一看吧!(出示大自然露珠点缀植物的图片)你能选择其中一幅,试着用上优美的词句,或者打比方的方法来说说你所看到的景象吗?

比较两次教学设计的内容,同一个问题却引向了两个不同的方向,正是教学内容选择的不同。第一次选择的教学内容仅限于价值观的树立、纯思想的感悟,是思品课还是语文课?一目了然。这样的教学内容即使进行精巧的设计也是形式大于意义。所以,着眼于语言文字的品味与实践的教学内容才是“语文”,才是教学设计的核心与指向。

二、明确目标,教学设计有向而有力

教学设计如果没有目标,就会信马由缰。因此,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准确的教学目标。

1.从整体出发,强调细化

教学目标的确定,要从整体出发,表述要具体化、细化,努力使目标层次分明,便于操作。在《小露珠》一课中,笔者在课时总目标中这样设计:通过情境朗读、对比体悟、想象说话、互动表达等方式,让学生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对文中语句反复地朗读咀嚼,在交流互动中逐渐形成新的认知——准确形象的比喻、小小的语气词、优美的词句可以表达丰富的情感。针对具体的“比喻”的教学环节,笔者还制定了板块目标:把文中三个句式工整的比喻句作为整体进行教学,把这组比喻句的教学分为三个层次:一是认识喻体事物,了解比喻的丰富性;二是理解事物本质特点,聚焦比喻的准确性;三是感悟夸奖背后的喜爱,探究比喻的情感性。“磨刀不误砍柴工”。课时目标和板块目标相结合的制定方式,让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能寻找到。比喻这一教学重点就分解成了三个小的教学目标,三个目标呈层层递进的关系,教学难点通过三个教学环节逐个突破。

2.化零为整,形成核心目标

新课程标准提到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制定教学目标。这三个维度紧密联系,相互影响。目标的整合性影响着教学设计的整体性。在《小露珠》的课时目标中,知识与能力一项的目标,我修改了三次:第一次是“巩固小露珠的变化过程”;第二次是“巩固小露珠的变化过程,理解并灵活运用 ‘越来越…’的句式”;第三次改成“用串联关键词的方法简洁地阐述小露珠的变化过程,理解并灵活运用 ‘越来越…’的句式”。这项目标的三次变化是教学内容的三次整合,教学设计也随之不断丰富。围绕最后一次教学目标,此版块的教学设计如下:

1.课件出示两组词语,分别让学生开火车读。

2.读完这些词,谈谈有什么发现。(在学生交流中相机点出“越来越…”表示着变化。文章按时间顺序写了小露珠的变化)

3.用上这些词说说小露珠的变化过程。(根据学生表达的情况,相机指导如何说得简洁、流畅;教师示范在评价语言中用上“越来越…”)

4.教师总结: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我们对小露珠也越来越了解了。

在此目标下的教学设计整合了文中的科普知识,对“越来越…”词语的理解、运用以及概括与表达训练等多个能力提升点。此类目标往往能以少胜多,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三、巧架结构,教学设计灵动而多元

李政涛教授在《教育常识》中说:“万物皆有结构,教育之事也有自己的结构,寻教学之道,须从教学结构入手。”教学设计作为教学过程的一个环节,一定也有自身的结构。探究、优化结构是实现教学设计生长的关键。教师和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两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主体。因此,教学设计不仅要有教师教的结构,还要有学生学的结构。

对于教师而言,教学是把自己解读的知识架构,通过教学手段转化为学生内心的结构。其中的“教学手段”的结构化正是教的结构。在一个完整的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手段要丰富多样,需要在课前进行反复的推敲。如,在教学《小露珠》的比喻句板块中,笔者教的结构可以概括为:朗读片段,明确比喻——看图辨析,认识喻体——生活解词,深入喻体——赏读句子,体会情感。这样结构化的设计最终变成了结构化的教学,使得一个教学片段把认识钻石、珍珠、水晶三个事物,理解“闪亮”“圆润”“透明”三个词语以及工整的句式、表达的喜爱之情等教学任务串联了起来。

经常有教师抱怨:在课上我讲了很多遍,而且讲得那么清楚和生动,为什么学生还是不会呢?其实这正是在教学设计的环节中缺少了学生学过程的设计。相互作用的联系在过程的整体功能中起着决定的作用,只有在学生和教师的积极作用中才会产生出效果。在教学设计中,只有展开学习过程,保证学生的积极活动,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学的价值。所以,在设计《小露珠》2-5小节的教学过程中,本来我这样设计:

1.用“你从哪些地方看出小动物们是喜欢小露珠的”这一主问题串联出知识点的教学。

2.在学生相互交流时相机教学比喻句、语气词,理解它们作用和意义。

3.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4.师生情境表演互动。在互动过程中,教师为学生拓展小动物的种类,“小蜻蜓”“七星瓢虫”等;为学生作好比喻句的示范,如:“早哇,像舞蹈家那么轻盈的小蝴蝶。”

在设计最后一点时,我反复思:前面已经有了有感情朗读了,还有必要再进行情境表演、对话吗?这样会不会显得拖沓?最后还是留下了这个环节。现在,再次推敲这个设计,第四步是一定要留住的。前面三步的主体都是教师,侧重的是教。朗读虽然为学生深化理解服务,但是语言仅仅在理解的层面是不够的。最后一步的设计激活了学生对语言的运用。学生在对话过程中离开书本,将静态的文字转换成灵动的表达,加上相应的动作、表情,让文字的情感通过活动表演外露出来。学生学的过程在这个教学设计中完全地展开,并且教师的两次拓展不仅起到了总结本教学环节的作用,同时也为学生的思维拓展、情境拓展奠定基础,起到多方面的作用。只有展开的、多元的教学设计,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成长。

四、关注发展,教学设计开放而深入

《现代教学设计论》中将教学过程区分为以下要素: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学组织形式,师生互动的方式、方法以及教学结果、评价等。其中,教学结果及评价也纳入教学设计中,使得教学设计更具有发展性。在学生群体中,对学生个体而言,是一般发展和特殊发展的统一;对学生群体而言,是共同发展和差别发展的统一。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千方百计地加强学生独立的、开放的学习活动的设计,使他们成为积极的学习主体。

于是,笔者在《小露珠》的教学设计中,围绕“比喻”这一教学重点,除了对2-5小节重点精讲外,在第六小节设计了看图想象说话环节,并对学生提出“选择一幅小露珠装点大自然的画面,试着用上文中优美的词句,或者其他打比方的句子来说说你所看到的景象”的要求。在最后的小练笔环节,我这样设计:其实小露珠也很舍不得大家,它和大伙儿一一告别,它会和大家说些什么呢?请你选择其中一句,发挥想象写一写,试着用上比喻的方法。

小露珠对小蝴蝶说:“_______________”

小露珠对蒲公英说:“_______________”

小露珠对_______________说:“_______________”

这两个教学设计都是对第五小节比喻教学的呼应,同时两项设计又有区别。后者的设计在许多维度比前者更开放。比喻主体从文中的小露珠,拓展成为大自然的事物,开放了学生的想象空间;对比喻句的运用要求从口头向书写转化,开放学生书面语的使用平台;情境由文中的赞美表达喜爱变化成告别表达不舍,开放了学生比喻句使用的环境。从现学现用向活学活用的开放,满足不同层级能力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需求,将一般性融入特殊性,共同性体现差异性。在这样开放的维度中,个体和群体都将发现自我存在的价值,把握获取成功的尺度,找到不断激励自己前进的生长点。

精彩的教学设计非一日之功,需要在日常的教学中,精选内容、明确目标、巧架结构、关注发展,这样才能实现教学设计的学科性、方向性、互动性、开放性,把知识结构以巧妙的形式展现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中的拔节生长。

教师的美喻篇7

教师在活动中语言的正确引导和适当运用对活动的顺利开展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教师要运用语言将活动内容和孩子的生活经验相联系,让孩子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孩子会自然而然地参与、自然而然地投入到活动的情绪中去,和活动融为一体。只有这样产生的活动效果才会是最佳的。因为这时孩子是“我要做”,而不是“要我做”,主动性、积极性不言而喻地被调动起来了。

就拿美术活动“同时打开的窗户”为例,此活动主要是以国庆节晚上打开窗户看烟火为情节来帮助孩子进一步在学习油画棒渐变接色中,培养对色彩刺激的敏感和大胆表现的兴趣。活动一开始,教师就提问:“过几天要过什么节了?国庆节可以做些什么有趣的事呢?在家里怎么看烟火、看彩灯呢?”用这些问题来直接导入主题,和孩子已有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孩子本身最喜欢过节,看烟火了,因此对教师的提问反应相当激烈,争先恐后的回答,同时回忆起了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很自然地投入到情节中去了,这样的语言使活动能更好地开展下去。

接下去教师又用语言形象地引导孩子给每一扇窗户命名,如:卧室的窗、厨房的窗、书房的窗等,使孩子再一次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知道看烟火要到大窗户前来看,这样就能成功地达到提醒孩子将窗户画大的目的,孩子是真正理解的掌握,一切又是那么的自然而然,孩子的情绪始终和教师的语言及情节的发展紧紧相连。可见教师成功地运用语言将活动和孩子的生活经验相联系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由于孩子的年龄特点,教师的语言要多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这对影响孩子的情绪是至关重要的。孩子年龄小,只有运用形象的比喻、适当的夸张,才能有效地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如将要孩子来渐变涂色的地方,比喻成被烟火照亮的窗户,教师便形象地问:“窗户是透明的,在国庆节的晚上变成了五颜六色的,是为什么呢?”孩子很自然地联想到是烟火、彩灯的光照上去的,这当然是语言生动运用的结果。

另外在引导孩子学习接色时,将红色比喻成中国人,将绿色比喻成美国,两种颜色相连比喻成两国人民握握手,中间在选颜色相连比喻请个朋友来帮忙,这样形象生动地运用了语言,使孩子轻松地掌握了渐变接色的方法,可见运用比喻、夸张的方法对于幼儿园的孩子是必不可少的。

再次教师的语言要有一定的煽动性,让语言的变化来影响和控制孩子的情绪,也就是说让孩子的情绪随你语言的变化而变化。教师要让孩子有真实的感觉,首先自己也要非常投入,将情节当成真的,用自己的情绪去影响孩子,再配合上生动的语言,这样孩子才会被你的语言所吸引,被你的情绪所感染,也才能真正做到成功的控制孩子的情绪变化。教师是一个很好的调节者,如果教师的语言过于平淡,孩子的情绪就不能很好的调动起来,如教师的语言过于高涨,孩子的情绪也会太过激动,同样不利于活动的顺利开展,因此教师要灵活地运用自己的语言来调节好孩子的情绪,能使孩子的情绪随你语言的变化而变化,这就是教师的魅力所在了。

最后教师的语言要重点突出有详有略,生动而不烦琐,简单而不乏味,把握好时机,适时适当的运用,将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孩子的注意力集中有一段时间,过了这段时间,再要集中孩子的注意力就很困难了,因此教师要很好的把握这一段时间,将活动的重点和难点落实到实处,使一个活动在高潮中结束,给孩子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是最好的。过多的话只会让孩子觉得没劲,从而失去兴趣,而太过简单的语言会让孩子觉得云里雾里,一时摸不到头脑,不知道教师在说些什么,同样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教师的语言要有详有略,生动有趣,才会对孩子产生较强的吸引力,真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美术活动为幼儿提供了说话的源泉,孩子们在活动中有话想说,有话可说,始终处于积极的参与状态,只要我们能抓住时机,不断地修正、补充、完善幼儿的发音、用词和句子语法,帮助幼儿正确地表达思想,叙述事件,就能使幼儿表达能力得到不断的充实、发展和提高。

教师的美喻篇8

一、专辑操作流程

⒈亮点追踪

在实践中,我们体会到:学生不怕批评,不怕斥责,甚至训斥,最怕的是被真情深深感动,被教师所赏识。因此,作为教师,应该充分信任、尊重和理解学生,信任他们的潜力,尊重他们的人格,理解他们的个性;要欣赏学生的亮点,不要纠缠学生的缺点,用亮点激励学生不断成长成才,形成良性循环,让学生天天过上好日子,时时拥有好心情。这就要求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走近学生,做学生的朋友。一方面,教师要把每一个学生装在自己的心里,留心观察学生,即使是学生的一个眼神,一句不经意的话,一个细微的动作,要充满爱心,多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及时捕捉,录入亮点卡。另一方面,教师要多与学生交流,走进心灵听心语,感受学生对教师抱有的期望与信任,进而适时点亮学生的心灯,满足学生的需求,激起学生前进中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⒉亮点呈现

学校统一制作了精美的有个性的亮点卡,要求每一位教师用赏识的眼光发现学生的亮点,有时间,有地点,有细节,有点评地写到亮点卡上。教师在书写亮点卡内容时,要写出每个学生的个性和特点,避免千人一面,要使用第二人称,以纯真清新的文字,多用描述性语句,将教师的关爱倾注其中,用真情感动学生。每周五发给学生一张亮点卡带回家,让家长或村组领导、关协人员、邻居在亮点卡上写上孩子的亮点,由此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良性互动教育局面。

⒊亮点专辑

每周获得亮点卡的同学,在周一升旗仪式后,由学校统一颁奖,获奖学生名单在学校黑板上公布。每个学生在一个月内至少能获得一张亮点卡。学生获得5张亮点卡后,就能出一张个人专辑,专辑交学生工作处统一贴相片、装订鉴印、整理成册;学校统一在大会上表彰奖励,并在各班轮流学习欣赏。学校还及时将学生的个人专辑交给家长、村组领导观阅,并赠送学校集体专辑光荣榜。学校做到了周小结,月评比,期总评。

二、亮点闪烁导引

“教育的魅力在于尊重人,影响人,引导人,珍惜人,服务人,在教育的过程中重视生活态度和生命情感的作用”。这一“人本”理念渗透到了我校“亮点专辑”特色活动之中,弹奏出一曲曲真情之歌。

⒈让每一个学生成为“百分之百”

4月份,学校在出版学生个人亮点专辑的时候,C124的班主任喻登华老师介绍了班上喻海同学的事迹:喻老师新接了这个班,开学两周后,喻海同学两次迟到,喻老师找他谈话他的认错态度出人意料,一脸真诚地说:“喻老师,我迟到了,扣了班分,为班上抹黑了,我愿意扫地。”喻老师见他认识态度如此好,心里暗自高兴。可过了一周,他因放学回家途中欺侮低年级同学,家长找到了学校,声称要找喻海算账。喻老师才意识到:这个喻海真难缠啊!喻老师到喻海家进行了家访,了解到喻海父母都年过六旬,育有三个女儿,喻海是家中的小儿子,从小娇生惯养,后结交了几个不良社会青年,养成了许多坏习惯,父母对他束手无策。年迈的老母亲泪流满面地对喻老师说:“老师,请您帮我们管管孩子吧,他是我们的全部指望啊!”说到此处,喻老师饱含深情地说:“对于教师来说,一个喻海,他只是我班上的五十分之一。可是,对他的父母而言,孩子就是他们的全部,就是他们的‘百分之百’!我为什么不能像一个母亲那样,把每个学生都当作自己的‘百分之百’呢?”掷地有声的话语震惊了在场的每一位教师。第四周,在喻海同学的亮点卡上,喻老师写下了这么一段:“小海,昨天第四节体育课,班上女同学李花中暑了。老师搀扶着小花进了办公室,你站在窗口凝视着。你焦急的眼神深深打动了老师,你的眼神流露出真诚的内心——友爱同学。”从未得到过表扬的小海,在全校师生热烈的掌声中,接过校长颁发的亮点卡时,他的心灵震撼了,这不算亮点的亮点,却成了小海走向成功的起点。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小海越来越进步,成了班上的守纪标兵,还出了个人亮点专辑呢!平凡人,平常事,却有着不平凡的意义。

一花独放不是春,在小海的典型引路下,C124每一位同学都积极向上,都争着出个人亮点专辑。一张卡,一份真情,一张专辑,一园绽放的花絮,整个校园亮点闪烁,光彩熠熠。师生情是人世间的诗意,闪烁的亮点是生命中的诗意。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百分之百”,践行亮点专辑这一活动便有了丰富的内涵。

⒉我听到了心花开放的声音

雅斯贝尔斯说过:“教育的过程首先是一个精神成长的过程,然后才成为科学获知的一部分。”育人以德,育人以美。“亮点专辑”以丰富的内容,优美的语言,有声有色地走进了学生的心灵,在他们那广阔的心海中绽开一朵朵美丽的心花,触动了心灵深处的那根琴弦,拨响了生命的铃儿,奏出了前进的乐章。

让我们来看看C127班主任唐宇辉老师为七年级盛宇同学写的两张亮点卡吧(见下图):

这两张小小的亮点卡,点亮了小宇成长的心灯,原来有点沉默忧郁的小宇,变得阳光灿烂了,走出了自卑的阴影,充满自信地面对人生的挫折和竞争,由此启航,驶向成功的彼岸。在教师真情关爱的目光注视下,在教师感性诗意的语言感动下,我们听到了孩子心灵颤动的花瓣间传来了心花开放的声音,感受到了那花瓣间跳动着的生命力。正是这小小的亮点卡,激励着小宇不断前行。一石激起千层浪,校园中无数个“小宇”正在赏识中快乐成长。

三、感受收获喜悦

⒈找回了失落的真情

梁启超先生说过:“天下最神圣的莫过于情感”。的确如此,真情的力量感染了你、我、他,人世间便溢满了真情;真情流淌在校园,学校便成了诗意的天堂;师生间心与心真诚相互守望与牵挂,教育便有了人性的光辉。曾几何时,经济浪潮的喧嚣打破了校园的宁静,社会的形形侵蚀着学生纯真的心灵,师生关系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学生没有以前那样尊敬老师,老师也感叹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教了。

甚至个别老师与学生间的关系发展到对抗的程度。我校“亮点专辑”这一特色活动的开展,融洽了师生关系,找回了失落的真情。2011届初三毕业学生周峰同学,原来不爱学习,爱调皮捣蛋,课堂顶撞教师,自从学校开展“亮点专辑”活动后,周峰同学在“亮点专辑”的赏识中成长,一改以前那些坏毛病坏习惯,出了一张个人专辑,并且考上了普高,家长和周峰同学带着感谢信来到学校,家长衷心感谢全体老师对他儿子的赏识教育,让儿子变了一个人似的。老师用赏识的眼光关注学生,学生用尊重的态度对待老师,校园内外到处传诵着一个个真情故事。

⒉淳化了校园风气

“亮点专辑”活动的开展,激发了学生的自信潜能,满足了学生心灵的内在需求,促进了学生文明习惯的养成,内在品质的塑造,完美个性的张扬。步入灰汤中学的校园,就有一种美的享受:洁净的地面,摆放整齐的自行车,精美的板报,精心修剪的绿篱,一切都是学生亲身实践的结果,令人赞叹不已。厕所中不文明的语言、行为销声匿迹了,课间追打嬉闹的身影不见了,课堂里顶撞老师的行为消失了,办公室听到的是老师与学生促膝谈心的融融笑语。声声问候,彬彬有礼,师生和谐,其乐陶陶。学生因赏识而精彩,老师因尊重而舒心,学习工作在校园,如沐春风,如饮甘泉。

⒊优化了学生评价

“亮点专辑”记录着学生成长中的闪光点,学生的人生因此而一路精彩。作为评价和记录的主体,以往就是老师,而我校推行的“亮点专辑”,家长、村组关协领导、邻居也都成为了评价的主体。从而对评价的对象——学生,有了全方位多维度的评价。有时学生对学生,学生对自己的发现和评价,都能录入到“亮点专辑”中来,从而最大限度地适应了学生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更好地落实了“新概念三好学生”的评价手段,突出了网络评价、过程评价的特色。

聚集亮点专辑,绽放成长之花。我们将紧跟时代的主旋律,不断创新亮点专辑的形式,丰富亮点专辑的内涵,把此项工作做得更出色。

上一篇:铲雪的作文范文 下一篇:适合抽奖的音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