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范文

时间:2023-11-05 01:34:19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篇1

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围绕教学目的开展课堂工作,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掌握学习目标。小学生正确认识小学语文学习的重要性,能够促进学习的积极性,注意力更集中,最终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一堂有效的语文教学课堂,离不开一个良好的开端,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掌握好课堂学习开始时的正确引导,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例如,在学习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十二课《狐狸和乌鸦》时,教师提示:在一年级时,同学们学了《乌鸦喝水》一课,知道乌鸦是十分聪明的动物,然而这么聪明的乌鸦为什么上了狐狸的当呢?教师通过引导,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主动在课文中搜索知识信息,最后总结出:乌鸦因狐狸不切实际的赞赏而骄傲自满,毫不思考是否属实,轻易上了当。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了课文的中心思想和所要表达的深层含义。

二、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新课改的推动下,教师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成为了主动学习的课堂小主人。小学语文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影响着学生思想观念的形成,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充分利用启发性模式教学,开展各项有益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小学生唱歌、扮角色演节目等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活动,使他们既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又能学到知识。例如,在学习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课《让我们荡起双桨》时,教师先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然后组织学生歌唱这篇优美的课文。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并随着音调高低起伏的变化,感受到了文中所描绘的美景和意境。小学生在“凉爽的风”的歌声中,心情十分愉快和开心,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课文知识。

三、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充分把握好语言艺术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语言的艺术魅力,积极调动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在学习中产生共鸣。教师通过富有感情性、艺术性的语言进行教学,能够使师生关系更为融洽,有助于创造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除此之外,教师适当运用手势、动作或表情等身体语言,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动力,启发学生的思维。例如,在学习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六课《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时,教师充满感情地朗读课文,当朗诵到“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时,语气非常强烈和坚决,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学生心灵上产生了共鸣。教师随后引导学生积极发言,对生活和学习中不应该做的事情进行举例,并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这样有助于师生之间拉近感情距离,使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以及思想态度,引导学生培养积极的正面的思想,并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认知水平。

四、小学语文教师应该通过问题来启发学生的思维

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前,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应该有充分的掌握和准备,把教学计划与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相结合,设计一些有启发性的问题,开拓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分析,培养学生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通过启发性问题的锻炼培养,能够使学生养成大胆质疑,解决疑问的好习惯。这样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学生便能够通过自身具备的能力来解决遇到的问题,使学生更加适应社会生活环境。例如,在学习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六课《蘑菇该奖给谁》时,教师提出问题:兔妈妈为什么把蘑菇奖励给了小白兔?小学生急于想知道答案,于是根据课文线索进行思考和寻找,最终找到了答案:因为小白兔敢于跟骏马比赛,而小黑兔只敢和乌龟赛跑,敢于和高手比赛的小白兔才会得到进步和提高,并且那份勇气值得人敬佩。这时,教师利用问题的延伸启发学生应该做一个充满进取心的好学生。五、小学语文教师应该鼓励和肯定学生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鼓励和肯定学生的学习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能够阳光、健康地成长。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应该鼓励学生踊跃发言提出问题,教师尤其需要多关注内向、自卑和学习差的学生,对他们的学习和表现给予肯定,使学生能够端正学习态度,走上正确的学习轨道。例如,在学习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四课《微笑着承受一切》时,教师深情地讲述原国家体操队员桑兰的一些重要经历:桑兰虽然在17岁时瘫痪成了残疾人,但是她的微笑征服了人们。讲到这里时,教师启发性地把话题延伸到生活中来,指导学生应该树立自信的乐观的心态,摒弃自卑消极的思想,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想品德,使学生能够在小学教育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不仅是传授书本知识给学生,而且还应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更好地认识和发现世界。教师通过启发性模式的教学,能够培养小学生的认知能力,让小学生在启发性教育中拓展思维,提高独立思考能力和学习水平,使学生不断完善自身的综合素养,使小学语文教学最终取得良好成效。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篇2

本文选取部分近年来已生效的有关“教材教辅侵权纠纷”的典型案例,意图对有关争议点进行梳理。然而,由于时间有限,本文所收录的案件并不能完全涵盖所有问题,我们将在以后持续关注。

“教科书”的定义及法定许可适用情形的理解

案例一:

江苏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南通美术乡土教材(小学高年级版)》中使用了丁晓春发表在《南通日报》上的“街上红灯闹”照片,并将照片更名为“大红灯笼”。丁晓春认为江苏美术出版社出版未征得他的同意,即在其编辑、出版发行的图书中使用本人享有著作权的作品,且未支付报酬,已构成对其著作权的侵犯。

法院审理:

判定江苏美术出版社将该作品使用于《乡土教材》的行为是否属于《著作权法》第23条规定的法定许可使用的情形,关键在于判断《乡土教材》是否属于为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和国家教育规划而编写出版的教科书。根据《义务教育法》的规定,义务教育的教学制度、教学内容、课程设置和教科书审定,应当由国务院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确定。国家教委制定的《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章程》规定,教科书的编写必须经过中央或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经学科审查委员会通过,并报送审定委员会批准后,由国家教育委员会列入全国普通中小学教学用书目录。因此《著作权法》第23条中规定的教科书并非泛指中小学使用的所有教材。江苏美术出版社在其出版的《乡土教材》中使用原告丁晓春拍摄的“街上红灯闹”摄影作品,不属于《著作权法》第23条规定的法定许可使用的情形。

教师用书选用作品是否适用法定许可

案例二:

陈果为《拐弯处的回头》一文的作者,该文约400字,发表于1996年,后被多次转载。2005年6月,人民教育出版社未经许可,亦未署名,将该文改名为《父爱,在拐弯处》使用于语文五年级上册的教师用书中。陈果认为,人民教育出版社的行为侵犯了其修改权、署名权、保护作品完整权和获得报酬权。

法院审理:

涉案《教师用书》不属于《著作权法》第二十三条规定的“教科书”,理由如下:1、2001年的《中小学教材编写审定管理暂行办法》第二条规定:“本办法所称中小学教材(以下简称教材)是指中小学用于课堂教学的教科书(含电子音像教材、图册),及必要的教学辅助资料。”这表明,教学辅助资料并不当然属于教科书;2、人教社称,2002年起《教师用书》不再需要经过立项审批和审定,由各出版社依据教学课程标准自行组织编写,《教师用书》的编写和出版已经基本市场化,《教师用书》不符合《著作权法》第23条规定的“为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和国家教育规划而编写出版”这一条件;3、《教学用书》虽然与教科书同样用于教学,但二者的作用和地位并不相同,《教师用书》在使用作品时不享受《著作权法》规定的教科书使用作品的特殊待遇。

诉讼时效及赔偿金额该如何计算

案例三:

1986年11月,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小学《音乐》(简谱)第六册教材选用了张庆祥创作的歌曲《小牧笛》,并于1986年12月20日向张庆祥支付20元稿酬,之后再未向支付过稿酬。张庆祥认为,人民音乐出版社二十几年来一直使用其作品却不支付稿酬,侵犯了其获得报酬的权利。

法院审理:

根据修正后的《著作权法》的规定,法定许可情形下,作品使用人无须获得著作权人许可,但应当支付报酬。《著作权法》第46条第7项规定,使用他人作品,应当支付报酬而未支付的,构成侵犯著作权的行为。人民音乐出版社在2001年10月27日《著作权法》修正后,在不同年度和版次的教材中一直使用《小牧笛》至今,而未支付报酬,侵犯了张庆祥的著作权,但由于张庆祥应当知道该使用行为,其超过2年,依照《最高人民法院》第28条规定,其仅能主张前2年内人民音乐出版社使用《小牧笛》的费用。

由于法定许可系出于对公共利益的适度倾斜而对著作权作出的权利限制,因此法定许可的使用费也应与其他使用行为的使用费有所区分。在这相关部门规章中也有所体现。如《国家版权局出版文字作品报酬规定》中规定,通过行政手段大量印刷发行的九年制义务教育教材,不适用版税付酬方式。原创作品和演绎作品的印数稿酬按基本稿酬的1%支付,九年制义务教育教材年累计印数超过10万册的,对超过部分按基本稿酬的0.2%支付。

按照教材体例、内容编写的教辅是否构成侵权

2006年前后,北京市各大法院得到判决和仍在审理中的关于教材教辅的案件中,影响最大诉讼范围最广的当属北京市仁爱教育研究所对诸多教育类出版社、学习机生产企业的 “批量爆破”。审理案件都是在著作权法所规定的大原则之下进行的,但每一个案件又无不具有它的特殊性、复杂性,需要根据事件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判断。

案例四:

北京仁爱教育研究所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等《中学教材全解.化学.九年级(上)》侵犯其教材《化学.九年级(上)》著作权一案中,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在一审判决中认为:教辅用书主要是配合教材来使用的,故在整体编排上必然要参照教材的编排顺序。因此,两书在专题和单元设置、专题题目和单元名称方面的相同仍属在合理的限度内对已有作品的使用,并未侵犯仁爱所作为汇编作品著作权人对《化学》一书所享有的著作权。法院最终因仁爱所不能证明对《化学》一书中作品的具体内容享有著作权,而驳回了其对《教材全解》中未经许可使用了与《化学》一书中相同的图片、图表及文字内容的诉讼请求。

案例五:

北京仁爱教育研究所诉中国青年出版社《教材完全解读.英语.七年级(上)》侵犯其教材《英语.七年级(上)》著作权一案时,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在一审判决中则认为:《英语》属于教科书,在内容的选择和编排上具有独创性,应受著作权法的保护。由于《教材完全解读》在每个主题下分别安排了“知识能力聚焦”等栏目,在内容的选择和编排上体现出了编写者的独立构思。因此,尽管两书在整体框架结构方面存在一致性,但《教材完全解读》不构成对《英语》编排方式的侵害。而《教材完全解读》一书的“知识能力聚焦”等栏目中直接再现了《英语》中相应主题中的句子,构成了对相应内容的复制,侵犯了仁爱所对涉案作品享有的复制权。“教材课后习题解答”栏目直接翻译《英语》中相应主题中的全部习题题目,构成对仁爱所翻译权的侵犯。而《教材完全解读》对《英语》中习题所作的解答并不是一种解释和说明,不构成对《英语》相应内容的注释权的侵犯。故法院判决中国青年出版社立即停止出版发行《教材完全解读》一书;并在《中国教育报》上刊登赔礼道歉的声明。

专家点评:

教材出版社若想维护自己的著作权,就必须拿出明确的法律依据,在判例一中虽然《教材全解》再现了教材内容,但由于仁爱所未对教材具体内容的著作权归属进行举证,法院判定其无权主张此权利。而在判例二中,由于仁爱所提供了对主张权利的教材所享有的著作权证据,因此,只要教辅对教材内容进行了再现,就被认定侵权,并且得到了比较严厉判决。对于那些按照教材体例编写的练习册、同步辅导等的教辅,虽与教材章节目录相同,法院则并未判决侵权,而是界定为合理使用。

同一教辅不同修订版是否构成侵权

案例六:

1995年末,刘国材组织编写《三点一测丛书》。1996年6月5日,成建卓、雷军与刘国材签订《委托合同》,约定由成建卓、雷军作为执笔人负责按刘国材的要求编著该丛书的初二数学分册部分,后与科学出版社签订了4年的专有出版合同,并分别于1997年、1998年、1999年出版了该书的第1-3次修订版。但此后,科学出版社却未经三原告同意,擅自对该书内容进行修改后,分别于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出版了该书的第4-7次修订版不仅不给原告署名,而且拒不支付报酬。因此,认为科学出版社侵犯了原告成建卓、雷军就该书享有的署名权、修改权及原告刘国材就该书享有的复制权和发行权的侵犯。

法院审理:

由于出版合同约定的有效期为4年,因此除非征得刘国材同意,科学出版社在1999年7月以后即不得再版原告成建卓、雷军编写的《三点一测丛书初二数学》一书。科学出版社于2000年至2003年再次出版了《三点一测丛书初二数学》一书第4-7次修订版,虽然科学出版社称该书第4-7次修订版系清华大学附属中学的独立、重新创作,但该第4-7次修订版不仅延用了原告成建卓、雷军编著的该书以前版本的书名,而且体例及相当部分的内容与原告成建卓、雷军编著的以前版本的该书也相同。不仅如此,在该书第4-7次修订版的前言中也明确说明系在以前版本的基础上重新修订而来。因此,本院认定被告此行为已构成对原告成建卓、雷军就其编著的《三点一测丛书初二数学》一书所享有的修改权的侵害。同时,由于被告在出版该书第4-7次修订版时不仅未征得原告刘国材的许可及支付报酬,且未给原告成建卓、雷军署名,因此被告的此行为已构成对原告成建卓、雷军就该书享有的署名权及原告刘国材就该书所享有的复制权、发行权、获酬权的侵犯。

如何降低侵权风险

本文呈现的案例仅是众多案例中非常小的一部分,但通过对教材、教辅相关著作权案件的分析和整理,可以发现以下一些具体行为被法院普遍且明确判定为构成对教材的“侵权”:大量完全引用教材原句;在引用教材原句的过程中,省略个别词语或是简单地进行个别词语的替换;大量引用课本中的图片,且使用位置相同;课本的录音相同(针对某些教辅的配套光盘);教辅封面设计基本相同或有明显“××教材配套参考书”标志。

而法院认为如果教辅书的封面在整体色彩、图案设计上与原教材封面设计的整体色彩、图案设计基本相同,属于相近似的版式设计,则被判为侵犯了教材版式设计权。而在封面、前言、封底等显著位置,大量标注诸如“本书是××版的配套参考书”等足以使读者产生两书的质量标准、来源有某种联系的词语,构成在商品上伪造产地,对商品质量作引人误解的虚假表示的“不正当竞争”等违法行为。

针对另外一些特别是出现在英语辅导用书中的编写行为则不会被判定为侵权行为。如编写与教材中“语法相同”的句子;所用到“短语、词组”等与教材相同;文章、图片等与教材内容涉及相同的话题,但其表达方式和表现形式与教材有差异;将教材的课文原句转化成其他形式(如陈述句改为疑问句等)。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篇3

一、语文教材课后练习使用的问题分析

(一)课后练习使用的盲目性

一些语文教师,特别是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语文教师,他们比较喜欢逐一讲解或请学生回答课后练习。他们认为,既然编者在教材后面设置练习,那就有一定的目的。同时,万一考试考到练习上的题目或相似题目,讲过和没讲过的考试结果不一样,而且即使学生考不出教师也能够感到心安理得,因为他已经讲过了。所谓“不讲不放心,讲过就放心”,这明显没有针对性而带有一定的盲目性。他们对课后练习没有选择,不分侧重点,只是一味平铺直叙式地讲解或请学生回答。这明显脱离教学实际。他们弱化学习方式的指导,用结果代替学习的过程,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常常浪费大量的教学时间,教学实效很低。

(二)课后练习使用的随意性

有的语文教师在新课结束后,常常根据课堂上剩余的时间多少来决定课后练习的使用。剩余时间多就多讲,剩余时间少就少讲,当然,没有剩余时间就不讲。他们在上课前没有认真准备,教学随意性大。这样的课堂教学效果之差也就可想而知。

(三)课后练习使用的片面性

有些语文教师在使用课后练习时,只选择一些客观题目,一律放过大量的实践活动类题目。由于客观题目答案单一、明确,他们认为易于讲解也便于学生回答。而实践活动类题目的答案带有一定的主观性,他们认为一时半刻难以讲清或学生难以回答,白白浪费课堂教学时间。这就带有一定的片面性。他们对新课标认识不到位,对新教材后的练习的实质理解不透,甚至懒于钻研。这种片面性的课后练习使用会大大影响学生综合语文素养的提高。

(四)课后练习使用的缺失性

一些语文教师基本不使用语文教材课后练习。他们认为如果使用课后练习,就会出现一系列诸如课堂教学结构不完整、课堂教学时间不够等问题。同时,学生人手一本类似教学参考书的辅导资料,如《语文教材全解》《语文教材详解》《语文教材全易通》等。这些语文辅导资料不仅有教材分析,还有教材课后练习答案。教师讲解课后练习时,学生基本不听。他们要么自己在看辅导资料答案,要么认为自己看过答案在东张西望。请学生回答课后练习时,他们常常照读辅导资料答案。语文教材课后练习的使用在这些教师的教学操作中是缺失的。他们不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而采用一刀切的方式,结果白白浪费了课后练习这个宝贵的课程资源。

二、语文教材课后练习有效使用的策略

课后练习是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过程中落实基础、提升能力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效使用课后练习,将使语文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判断课后练习使用有效性的最好依据就是语文新课程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效的课后练习使用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前提,以灵活使用课后练习为原则,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新知,力求为实现语文三维目标服务,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基础练习,学生课前预习时使用

基础练习主要指学生在认真阅读教材后经过查字典词典或查阅其他资料等可以完成的练习。它包括现代文中的字词注音抄写、文言文中的字词解释和语句翻译等。《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总目标”中指出,学会汉语拼音;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学会使用常用的工具书;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这类基础练习并不是可有可无的,它们为学生下一步的学习与提高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可以说,只有在这些基础之上,学生才能从事阅读理解,才能形成认知能力、分析判断能力以及其他诸多方面的知识与能力,才能培养与提高世界观、人生观及道德情操。

例如现代作家刘绍棠的《本命年的回想》(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课后练习第4题,两人一组轮流朗读课文,结合查字典,互相检查下列字的读音是否准确。再共同辨析加点的字容易与哪些字在形体上混淆。《古代寓言二则》(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课后练习第2题,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第三题,辨别“其”和“之”在不同语境中的意思。《三峡》(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课后练习第2题,用现代汉语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学生通过查字典词典、查阅相关资料都可以很好地完成这些练习。因此,教师应布置学生在课前预习时完成。

(二)内容练习,教师课堂教学时使用

语文教材课后练习中文章内容类题目大多是课文教学的重点,它们大多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文章重点内容。教师可在课堂教学时使用这类题目。如果教师能够化用,即把这类题目根据教学实际情况适当改编,再运用在课堂教学中,那将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北师大版初中语文教材副主编赖瑞云教授在一次讲座中曾经提到关于课文《回忆鲁迅先生》的一个教例。课后练习第1题,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文章却大量地、细致地记叙他生活、工作中的琐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你认为这篇文章有值得改正的吗?第2题,朗读鲁迅深夜工作至天亮、海婴连喊“明朝会”两小节,谈谈你的感受,说说哪些地方最动人。教者在课堂教学中设计了以下两个问题引导学生讨论:(1)课文写了鲁迅先生几件事?表现了鲁迅什么品质?(2)说说文中最使你感动的事件和细节。赖瑞云教授对教者的化用作了高度评价。显然教者很好地理解、掌握了练习,又深入浅出巧妙地改造、化用了练习,效果很好。学生们“七嘴八舌”,气氛热烈,效果极佳。

另外,语言训练一类题目在语文教材课后练习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应很好地使用它。《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原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教材编辑、组长张传宗在《构建以语言教学为核心的语文教学体系》一文中也指出,课文练习应着重练语言,但必须把练习的具体要求和语言表达的可学之处讲清楚,才能取得一定的效果。语言训练这类题目同样适宜于融入语文课堂教学。

(三)写法练习,学生课堂学习中使用

语文教材课后练习中文章写法类题目大多是课文教学的难点。教师应在课堂上适当引导点拨学生,让学生思考、讨论、完成这类题目。

《宇宙里有些什么》(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课后练习第2题,课文由近及远地对宇宙进行了介绍。你能按照由远到近、由大到小的顺序对课文内容进行简要说明吗?在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后,笔者就大胆抛出了这个题目。这个问题一抛出,课堂顿时活跃起来,有读书的,有讨论的。在理出课文说明顺序之后,他们较好地完成了这个题目。再如这篇课文课后练习第3题,读读下列画线的语句,想一想作者是怎样把人们不熟悉的宇宙空间说明得通俗易懂的。笔者先给学生补充介绍说明方法方面的知识,然后再请学生思考。他们很快举手回答这个问题。如第2小题,画线语句把宇宙比成大海,把恒星比作大海里的水滴,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形象地说明了宇宙之大。

如果教师善于把课后练习融入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在课堂中认真学习,那么必定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大有裨益。

(四)活动练习,学生新课结束后使用

语文教材课后练习中实践活动类题目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巩固和扩展,它们主要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而设置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由于实践性和活动性,这类题目灵活开放,难度较大。但是,语文教师不能因为难度大就随意弃置这些题目,而应根据实际情况有选择地使用。一般来说,在新课结束后教师要求学生自主完成这些题目。教师要及时检查督促学生按时完成,并对他们加以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篇4

一、“探究方案”让学生课前学习更为自主

传统的学习常常是老师讲,学生听,而我校的研究就从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入手。预习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有了“探究方案”,预习则更具有方向性。学生从“探究方案”的第一环节“知识准备”中提取对旧知识的认识,这是新知的生长点;通过“预习提示”的指导,让学生不仅仅是阅读课本,更有阅读后对新知的思考,产生的问题可以随时写在“探究方案”第二环节中的“我的疑问”里,并通过“我的尝试”的练习,自主检验对新知是否真正理解,使学生课前的自主学习更加到位、更加有效。

二、“探究方案”让学生课堂学习更有目标

1 带着问题走进课堂,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乐趣,激发热情

如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一课,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在“探究方案”的指导预习后产生了如下有价值的问题:①分数的意义是什么?②分数的单位“1”为什么要打引号?③单位“1”到底是指什么?④分数单位与以前学的计数单位有什么不同?⑤分数单位与分母或分子有关吗?有什么关系?这几个问题依次展示出不同学生对分数的理解与困惑,而这几个问题也正是这节课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可以肯定的是,学生认真预习后,对新知进行了深一步的研究。有的同学提出:为什么单位“1”要加引号?说明学生在预习时加入了自己的思考。通过学生这一问,可以知道学生对单位“1”的认识还不够,教师必须考虑应该从哪个角度入手帮助学生理解单位“1”,从而进入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良性循环。

2 展示自主学习的成果,展现学的思维与习的过程,促进和提高学生的表达与思维的完整性

教师要了解学生的预习效果,就必须让学生在课堂上展示。展示的过程也是与同学交流的过程,是生生互动的过程,是学生不断完善的过程。这里的完善不仅是对新知的理解与掌握。也是语言表达能力的完善。

如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倒推》一课,这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用画图和列表的策略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教学的,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就是学会摘录信息倒过来推想。而倒过来推想的前提就是学会整理信息。因此,本课“探究方案”中准备性学习中的“预习提示”就是让学生用这两种策略整理例1中的信息。而且课堂上对于例1的教学将是学生预习后的自我展示的过程。例l中甲杯倒入乙杯40毫升后,两杯同样多,同学们分别用画图和列表的形式来展示。图为什么这么画,表格为什么这么列,便是学生预习理解后深层次的展示。对于优生,这是一次很好的展示机会,也是学习结果被肯定的机遇:对于后进生来说,则是一次再学习的过程。这个过程不是传统教学的简单传授,而是学生问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自我修正的过程。

三、“探究方案”让教师课堂教学更为“省力”

“探究方案”是教师课堂教学的“侦察兵”,使教师在第一时间了解学情,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难易程度,为课堂教学奠定了基础。所以,“探究方案”进入课堂,似乎教师的话少了,省力了。其实不然,如何驾驭好“探究方案”进入课堂,值得教师深思。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它有三个基点。

1 基于预习的教学策略变革

预习让学习前置,让课堂学习向前延伸。长期使用“预习方案”也会让这种延伸更有效,使新授部分成为有效预习的继续和发展。有了预习,课堂上的新授环节就会更加简洁和紧凑,更有效果,而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就显得滞后和僵化。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设计新的教学策略,同时将节约的时间让学生用来表达和交流,把课堂交给学生,让课堂走得更宽:还可以将课后练习前移,增加教师的指导,减轻学生的课后负担。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倒推》一课中例1的教学,教师应注重让学生展示自己预习后的理解,教师应认真倾听学生的理解过程。在学生用画图和列表的方式整理出题中所给的信息后,有同学问“整理时的箭头方向为什么要从左往右指呢?”教师不急于解答问题,而是尝试让学生自己去解决,解决不了的可以小组讨论或全班讨论,最后得出结论。在这基础上。教师适时小结。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在整理信息时要求学生最好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去整理。实践证明,整理信息能帮助我们倒过来推想。所以,学生很快迁移到用画流程图的形式更为方便。由此可见,学生用“探究方案”中“预习提示”例2的课前整理的信息进行修改,就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新的问题,真正起到了课堂成为预习后的延伸的作用。

2 基于问题的有效认知建构

形成有效的学习问题是“探究方案”给课堂教学带来重要变化的有效途径。学生提前在方案的指导下自学新知,产生自己的问题,有共性的、有个性的,有认知基础造成的、有逻辑思维造成的,这些是教学真正鲜活的生成性的目标,是“活”的、有价值的教学目标,比起教师的预设与预期更有意义。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一课,新知学习前学生在交流“我的疑问”中提出:分数的单位“1”为什么要打引号?因此,新知的探究就从这个问题入手。教师问:“语文中的引号表示什么?”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表示特殊含义。”“那么看来这里的‘1’也表示有特殊含义。你觉得这里的‘1’还仅仅代表我们所认识的阿拉伯数字‘1’吗?”学生摇头。“那么它代表什么呢?”最终,学生讨论得出:这里的“1”不是我们所说的1个什么东西,不仅仅是1个,还可以是1组、1群等一个整体,被我们平均分的那个整体就是这里的单位“1”。教师从语文的角度引入,让学生结合认识的分数例子,再经过小组讨论,完整建构出单位“1”的概念。

3 基于差异的学生全面发展

新知学习的前置,也使教师能从新授部分的桎梏中解脱出来,有时间让更多的学生在课堂上得到展示和发展,让更多学有余力的学生不同层度的提高。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倒推》一课,本节课所上内容例1是两个量之间一次的变化,例2和“练一练”是一个量的多次变化。而无论是几个量,还是几次变化,学会正向整理信息、反向推想才是解决这类问题的策略,所以本课的延展性学习中出示了一道三个量之间的变化题,其中中间的量有两次变化。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篇5

一、 及时更正,规范语言表达

【案例再现】《珍珠鸟》(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20课)

师:学完第一节课,你知道珍珠鸟是什么样子的呢?

生:珍珠鸟很小巧,它很可爱,很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

师:应该这样说:“它很可爱。”

师:前面说它很小巧,后面又说它很肥,一般情况下很矛盾,你说呢?

生:尽管长得小,但圆乎乎的,肉肉的。

师:那就是胖得还很小巧。我们平时要推敲所说的话,要思考所用的语言。

【教学反思】在以上教学案例中,老师能听清每一个学生的发言,对说话比较随意的及时给出示范。同样,在学生说出某句话后,不轻易否定学生的表达,而是让他再去好好揣摩自己的语言,能不能为自己这样说找到合适的理由,这个过程,也是学生体会、感悟、运用语言的过程。所以,我们既要关注学生的语言表达,又要注意引导的策略,以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为原则,采取鼓励、肯定的态度纠正其错误,消除学生怕犯错误而不敢开口的心理焦虑,使学生经常地不断地获得成功的愉快体验,增强交流表达的自信心和愿望。

二、 自主品读,提升语言能力

【案例再现】《珍珠鸟》(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20课)

师:珍珠鸟是一种怕人的鸟,一般来说总是离人远远的,为什么这只珍珠鸟和作者的关系这么好?作者又是怎么来写的呢?能不能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

师:要掌握些方法,先自己读读第4自然段,读的时候想想,怎么样才能把这小节背下来,圈出一些能帮助你记忆的词。

生:起先、随后、渐渐地、先、然后、再、后来。

师:这是表示时间顺序的词。(边说边黑板上板书)

生:笼子四周、屋里、柜顶上、书架上、小桌上、杯子上。

师:这些是表示活动地点的词。(边说边板书)

生:飞来飞去、落在、站在、蹦到、喝茶、啄着。

师:这些是珍珠鸟一系列活动的词。(边说边板书)

师:不管你用什么方法,只要根据其中的一种提示,用自己的话说说,注意把话说完整,说正确。同桌之间先说一说。

(指名学生说)

师:现在再读课文第4小节,你发现了什么?感受到什么呢?

生:发现作者和小珍珠鸟相互信赖了,珍珠鸟觉得人很亲切了。

生:发现第4小节主要写珍珠鸟和作者逐步亲近的过程。

【教学反思】在该教学案例中,老师让学生自己去读第4小节,然后通过自读梳理出层次来,而且不同学生可以有不同的记忆办法。这个过程是学生理清作者语言的过程,事实证明,学生是有这个能力的。接下来选择一种提示,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部分主要写了什么。由文本语言转化为学生的语言然后再表达出来,这要比单纯反复读这段话,效果好得多。最后再回归到文本,让学生谈谈你发现了什么,这也是让学生与文本语言进行心灵对话的过程。整个教学环节,不仅在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而且也让学生品味着语言文字的魅力。

三、 创设情境,优化语言实践

【案例再现】《珍珠鸟》(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20课)

师:谁来读读第4小节的第一句话。一边读,一边想,当时是怎样的一种情景?珍珠鸟和“我”又分别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呢?

生:珍珠鸟会想:主人会不会伤害我呢,我还是提防着点好。

生:作者会想:这小家伙为什么要一会儿飞到这儿,一会儿飞到那儿,是不是心里很紧张呢。

师:这每处地方,如果你把珍珠鸟当成人的话,心里会想写什么,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自己去读读4、5、6小节,选择一处写一写。

【教学反思】这篇课文中,珍珠鸟在不同时候都有不同的表现和心理活动,让学生直接走进珍珠鸟的内心,和珍珠鸟进行对话,想象它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让细腻的情感真实地表露出来,也让学生体会到,珍珠鸟内心世界也是丰富的,它和作者之间是慢慢信赖的过程,动物也和人一样敏感,需要关爱,从而激起学生爱护动物的情感。这一过程,不仅挖掘了文本资源,优化了语言实践的过程,而且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对语言文字的运用,让学生在读写结合的过程中,更好地把握了文章的主旨。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篇6

加强教师修养,突出“语文味”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策划者,掌控者,教师掌握教学进度,还要实时创新教学内容,灵活转化教学方式。因此,教师需要加强自我修养,提高教学水平,不断强化教学效果。当一个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够旁征博引、灵活自如时,学生的学习热情就会被及时调动起来,并且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知识性;反之,小学语文课堂便会失去活力,死气沉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极大受挫。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下功夫,比如在教学内容上要深挖教材,与一些课外知识相联系,拓展学生的视野。在教学方法上,要积极学习优秀教师的教学方法。

小学语文课堂充满“语文味”,还需教师提高备课质量,重视备课环节,仔细钻研教材,划出重难点,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可行性教学方案。教师还应围绕教学主题设计一些互动性强的课堂学习活动,极大地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例如:在学习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组中的课文《天安门广场》时,教师应在课前收集天安门广场的各种资料,形成较为全面的知识体系,设想学生可能会问到的问题,及时充分地解答学生感兴趣的问题。

学生在品读课文中体会“语文味”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已经具备一定的发散性,讲究对学生思维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认真品读文中的每一个精彩词句,使学生在品读课时悟出“语文味”。小学生理解能力有限,知识水平还不够,品读课文时还需要教师的指导,在教师的引导下消化和吸收文章精髓。

品读文中的精彩词句 苏教版小学语文中包含了很多趣味性和知识性兼具的文章,文中的精彩用词既体现了作者细腻的情感,也有利于培养小学生准确生动的用词习惯。在学习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中的课文《庐山的云雾》时,文中有这样一段描述:“那些笼罩在山头的云雾,就像是戴在山顶上的白色绒帽;那些缠绕在半山的云雾,又像是系在山腰间的一条条玉带。”“笼罩山头的云雾”像“白色绒帽”,“缠绕半山的云雾”则像“一条条玉带”,虽然同是云雾,但不同形态下的云雾又呈现出不一样的特点,作者用形象化的比喻准确生动地描绘了这两种不同状态的云雾,表现了作者细致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用词之精准值得学生学习。再如课文《老师,您好!》,文中有这样一段描述:“那是春蚕悄悄地编织理想的丝线;笑语盈盈,那是甘露轻轻地洒向茁壮的新苗。”将老师形象地比喻成“春蚕”“甘露”,既亲切生动,又准确细致,表达了人民教师的奉献精神。

品读文中的句子和段落 苏教版小学语文中的课文除了用词精彩外,还包含很多精彩句子和段落,这对于培养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其中包含了巧妙的修辞以及其他写作手法。教师引导小学生品读这些句子和段落能够使学生更为系统全面地掌握语言运用能力。例如:在学习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组中的《黄果树瀑布》一文时,文中有这样一段描写:“透过树的缝隙,便看到一道瀑布悬挂在岩壁上,上面折为三叠,好像一匹宽幅白练正从织布机上泻下来。那‘哗哗’的水声便成了千万架织布机的大合奏。瀑布激起的水花,如雨雾般腾空而上,随风飘飞,漫天浮游,高达数百米,落在瀑布右侧的黄果树小镇上,形成了远近闻名的‘银雨洒金街’的奇景。”这段关于瀑布的描写动静结合,时而“悬挂在岩壁上”,时而“腾空而上,随风飘飞,漫天浮游”,向我们展示了黄果树瀑布的奇观。“好像一匹宽幅白练正从织布机上泻下来”,将倾斜而下的瀑布比喻成织布机上泻下的宽幅白练,形象生动,让人体味到语言运用的魅力。

加强专项练习,实践“语文味”

要使小学语文课堂充满“语文味”,不仅要让学生多动脑,还要多动手,引导学生进行专项练习。如:加强写作训练,提高语言运用能力。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为了不偏离主题应实时调动各方面有利因素,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教师还应善于“见缝插针”,鼓励学生参与课堂学习活动。例如:在学习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组课文《给家乡孩子的信》时,教师首先引导学生认真品读巴金先生的信,理解文中巴金先生对时光飞逝的感慨,对孩子们的深深期许。比如,在学习古诗词的时候,教师可以把古诗词编成一个个小故事,让学生对古诗词充分理解,并体会到古诗词的韵味――古诗词能够把很长的一段话浓缩到几句诗里,并且能够做到对仗押韵。再如:在教学《螳螂捕蝉》一课时,为了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少年的智勇双全,一般教师都是顺着提问“少年的智勇双全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课堂中设计了这样的合作探究题:“螳螂捕蝉的确是少年那三天中看到的趣事吗?”探究一个这样的问题,本身的真实性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让学生见微知著,从多侧面分析。小组学习中,学生围绕以上问题从多种不同的角度进行思维,如:从少年一开始就手拿弹弓来分析,他早就在心里想好了这个故事,弹弓只是一个道具而已。再如:这是少年早年经历的真实一幕,当吴王做出不成熟的决定后,少年在冥思苦想如何巧劝吴王时,想起曾经经历的一幕,于是用来巧谏。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课堂的“语文味”蕴含在语文教学的每一个细节之中,要求学生不仅要学会基本的语言知识,还要培养学生人文情怀,提升语文素养,这是“语文味”的深层次内容。作为长期从事小学语文教学的一线教师,笔者深知回归语文教学本位的重要性,突出“语文味”,就是抓住了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问题。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篇7

[关键词]教学案例 语用 文本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10-065

随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颁布实施,小语界对“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学语用)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和探索。专家的专题讲座、名师的课例示范,让一线教师有了学习借鉴的依据,并影响着他们的教学行为......于是乎,“语用”观照下的课堂教学研究正成为当下的主流。然而,随着教学实践的深入,语用的“窄化”和“泛化”等现象日渐突出。一线教师渐生迷惑:“语用”究竟是什么?怎样使用教材引导学生“学语用”?“学语用”难道就是“读写结合”……

新学期开学不久,随机听了青年教师的两节语文家常课,内容是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螳螂捕蝉》的第二课时。

《螳螂捕蝉》是一则极富理趣的历史寓言故事,典出西汉刘向《说苑・第九卷・正谏》。故事讲述了一位少年以螳螂捕蝉的故事告诫吴王: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不顾身后隐患是非常危险的。故事中的少年利用比喻的手法,巧妙地采取智劝的策略,打消了吴王攻打楚国的念头。

对比这两节课,感受颇深。现选取两节课的教学片断进行对比评析。

一、案例呈现

片段一

两位青年教师的《螳螂捕蝉》一课教学目标几乎相同。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4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寓言借助故事说明道理的表达方式,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的道理。

思考:

用“语用观”审视以上三项教学目标,不难看出,一、二项教学目标,侧重于文本内容的理解与语言积累;第三项目标也是借助故事的表达方式,理解寓意,即深层次理解。

《螳螂捕蝉》一文的独特的“语用”价值难道是这样?实现以上三项目标就完成了《螳螂捕蝉》的“学语用”任务?两位青年教师制定的教学目标如此一致,依据何在?

笔者认真阅读了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年12月第2版(2007年12月第1次印刷)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教学参考用书六年级(下册)》(2008年修订本),又参阅了凤凰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教育出版社 2014年12月第9版(2014年12月第1次印刷)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教学参考用书六年级(下册)》(2015年修订本),比较后发现,其内容只字未改。

两位教师《螳螂捕蝉》一课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参考用书一致。教学参考用书的权威性由此可见。

片段二

《螳螂捕蝉》的基本教学流程大同小异。

A教师的教学流程:直奔寓言,领悟寓意;恍然大悟,走进吴王;研读全文,认识少年;展开想象,复述故事――第二天上早朝时,吴王当即宣布:“攻打楚国一事暂缓不议。”众大臣听后大惊不已,议论纷纷。吴王扫视群臣,微笑着说:“事情是这样的……”

B教师的教学流程:理解故事,分析道理;走进人物,品味品质;直面相劝,对比品味;直击空白,续写结尾――少年智劝吴王这件事很快就传开了。众大臣听说此事后,会对少年说些什么呢?吴国的百姓会对少年说些什么呢?楚王会对少年说些什么呢?那些准备乘虚而入的诸侯国国王听后,又会对少年说些什么呢?展开想象,选择一个角色,写一个片段。

二、案例评析

思考:

(一)《螳螂捕蝉》的独特“语用”教学价值在哪里?

“语言文字运用(语用)”“学语用”“语言实践”等概念。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前言”部分明确指出:“语言文字的运用,包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活动以及文学活动,存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这是对语言文字运用的权威解释。汪潮先生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学理分析》一文中作了详细的阐释。他认为:语文教学中的“语用”是在已知条件或者具体情境中的使用,是与“情境”“语境”“心境”联系在一起的,并不是简单地要求学生使用所学的语言知识和能力去解决现实的社会、生活问题。语文教学中的“语用”不等于心理学上的“言语”。“语用”除了言语,还包括对语法知识、表达方式、文章结构顺序等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言语实践只是一种手段,目的是掌握必要的知识和能力。“学语用”包括感知语言、理解语言、巩固语言和运用语言。语用不仅要注意语言内容,更要关注语言表达形式,并把语言表达形式作为语用的主要目标。

特级教师刘仁增认为理解和运用是语用的两个不同层级。“理解”既包括关注语言内容(语言意义的理解),更关注语言形式(理解文本、作者如何运用语言文字的)。“运用”是指规范、熟练地、创新性运用从课文中学习到的语言文字的基本规律。

基于以上的认识,笔者认为教学参考用书所列的三个目标侧重于文本语言内容(浅层次)的理解,语言形式关注不够(如“理解寓言借助故事说明道理的表达方式”),至于适合教材特点、高年段教学目标及学生学习实际的“语用”目标,尚未涉及。

(二)科学确定目标

笔者反复研读文本,深入思考后,列出教参外的“语用”教学目标:

1. 理解寓意,明白事理。

2.品味直谏与智劝,学会通过委婉地方式阐述自己的观点。

3.关注语言(尤其对话部分),感悟人物特点。

4.学习首尾呼应、前后呼应的写作特色。

《螳螂捕蝉》一文的独特“语用”教学价值的探寻,应综合考虑年段教学目标、单元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学情。

突出单元主题。六年级下册教材第三单元围绕“诗文精粹”主题安排了《三打白骨精》《词两首(《如梦令》《渔歌子》)》《螳螂捕蝉》《读书有选择》四篇课文。编者意在引导学生吸取祖国传统文化精华,丰富学生的文学素养。

《三打白骨精》选自我国古典小说名著《西游记》,是根据《西游记》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改编。小说是一种散文体的叙事文学样式。人物、情节和环境三要素构成完整的小说世界。苏教版在五年级上册安排了《林冲棒打洪教头》一文。这是出自于《水浒传》的第九回。这篇文章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活动等方面的细致描写,塑造了人物,入木三分;同时,作者在描写时,还抓住了人物的特点,大量地运用了对比描写的表达方法,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逼真。

编者在六年级下册安排《三打白骨精》一文,其意图是什么呢?就是深化学生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活动等方面的细致描写及以对比描写的认识和掌握。课后练习专题对描写八戒、悟空等的“夺、闪、摔、笑”等词进行推敲是非常明显的提示。其次,要关注一波三折的典型情节(三打三责),领略环境描写的铺垫衬托作用。课后练习安排“朗读课文,复述课文”意即于此。

《螳螂捕蝉》一文中,独特的场景、独特的寓言故事、独特的人物表现、独特的对话、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结局……是值得我们去关注的内容。

关注环境、情节、吴王和少年的人物特点,这就是编者意图。

通过文本语言,多角度(对话、行为等)感悟人物形象,引导学生学习塑造人物的方法(正面和侧面相结合),正是作为“例子”的《螳螂捕蝉》一文独特的“语用”价值所在。

(三)准确选择教学策略

1.重组文本材料,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如何使用教材引导学生“学语用?”如何体现《螳螂捕蝉》一文独特的“语用”价值呢?

特级教师薛法根的《螳螂捕蝉》一课教学,给我们很好启示。首先,听写寓言故事中的几组词语;接着,练习复述寓言故事,鼓励学生创新,添加合适的描写;紧扣“恍然大悟”,感悟吴王和少年形象;最后,通过学生自编自导,演一演。这样,学习并积累了文本规范的语言,有力促进学生语言的内化。不难看出,薛老师着重引导学生感悟语言、积累语言。

笔者这样安排教学的:首先,关注两个场景:①螳螂捕蝉。引导学生关注蝉、螳螂、黄雀及拿着弹弓的少年的动作,感悟寓言寓意。②王宫花园对话。在王宫花园,“一连转了三个早晨,露水沾湿了他的衣裳和鞋子,他也毫不介意”的少年“终于被吴王发现了”,从而有一场很有意思的对话。 通过对话走进人物,感悟吴王及少年形象。此谓“得意”。

2.依据文本内容,创设文本独特语言运用的情境,让学生展开合理想象,进行言语实践。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文本中的“文本体式的特征”“布局谋篇的精巧”“言语运用的独特”等表达形式,应该是学生语用学习的“范例”。在创设的语言运用情境中,再现文本体式的特征、布局谋篇的精巧、言语运用的独特等表达形式,促进文本语言内化为学生自身的语言。

课堂上,围绕“妈妈不准小学生看电视”的话题,安排10分钟时间言语实践活动,写一段母子之间的对话。要求学生注意用委婉的表达方式。这样,话题是来源于熟悉的生活,与学生息息相关,他们写起来自然得心应手。写后,我组织点评其语言表达方式和语言知识的运用情况。此谓“得言”或“言意兼得”。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篇8

关键词:小学语文;问答;点拨;思维;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7)06B-0012-04

问答,是日常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方式。高效的问答必将有助于智慧的生成,更会成为课堂教学的亮点。而反观日常的教学,一些教师问答的随意性、密集性严重制约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学生对于教师的问题失去了应答的积极性,更可能在不知不觉中逐渐丧失了言语思维的能力。因此,如何有效地提升课堂问答的效率是当下语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

针对课堂问答,华东师范大学崔允t教授曾提出“理答”的概念。他认为理答就是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后的反应和处理,是课堂问答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来说,课堂问答包括发问(教师提问)、候答(学生思考问题和组织答案时教师的等待)、叫答(教师指名某位学生或小组回答问题)、理答(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做出反应),这四个环节是前后连接的,更是相辅相成的。而我们在课堂问答时更多关注的是前三个环节,往往对最后的“理答”缺乏更深入的探究。事实上,只有四者统筹考虑,才会呈现出关照学生言语及思维成长的精彩课堂问答。

一、顾全大局,设计指向全文的问题

无论何种文本,在教学中我们首先要有全局的意识,只有如此方能提出具有探究价值甚至是纲领性的问题,带动学生对整篇文本的深入探究。

1.明确,指向文本整体性的意识

在日常的阅读教学中,一些教师更多关注的是一个词、一句话的表达,花大力气反复地读,反复地品,却忽视了构段方式、层次安排、篇章布局等构成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方面,而这些正是小学中、高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我们要关注文本的整体性,不能被一叶所障目。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燕子》一文的第二小节时,教师提出了以下的问题:“读了这一自然段,你有什么感受?”“作者写了哪些景物?又是通过哪些字词让我们感受到了春光的美好?”学生一一回答之后,在教师的带领下“美美地”读了一遍,这一节的教学就算过去了。

实际上,郑振铎先生在这一小节描写的是一幅妙不可言的春光图,展现了小燕子生活的美好环境。在教学时,完全可以从以下的角度来进行思维的训练及言语的表达:(1)“作者说这是一个烂漫无比的春天,那么他是怎么让我们感受到的呢?”――找出景物,理解烂漫。(2)“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景物的顺序?”――指引学生发现作者的描写顺序。(3)“最后一句让我们看到了什么?”――引发想象,感受春光的美好。(4)“你能回忆写景的顺序,并试着背一背这段话吗?”――背诵迁移,积累词句。这样的问答设计,既加深了学生对构段方式的理解,又引发了他们对描述主体的燕子美好生活的想象。

学生对于文本的把握,需要教师设计整体性、发展性的问题,引领学生在句段的品析中真正感悟到文本的精妙之处。

2.整合,形成具有辐射性的问题

有教师在进行三年级语文的课堂观察时统计了执教者提出的问题,大小共计67个。也许很多人不以为然,认为语文课堂中就应该以问题引路,逐渐指导学生学习、感悟文本。事实上,如果所有的问题都由我们提出来,又如何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在教学中,我们特别需要整合自己零散的问题,形成具有统领性的问题,并以此带动学生对全文的理解与探究。

在教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最佳路径》一课时,教者以“格罗培斯为什么能设计出最佳路径”为主要问题,引发学生对设计“最佳路径”这一过程进行解读,并发现了“大伤脑筋―深受启发―豁然开朗”这一心情上的“路径”。这样的设计不仅优化了课堂教学的环节,更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W生的问题意识及主动探究的意愿,真正起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二、静思默想,给足灵魂到场的时间

曾几何时,我们的课堂上不仅有连珠炮似的问题,还会出现问题刚提出来便小手高举跃跃欲试的现象,让教者颇有成就感。可是,我们是否曾关注到那些没举手的孩子?他们此时在干什么,是思考、观望还是等待别人的回答?这些都要引起我们的反思。

1.多元,思维需要时间厘清

莎士比亚说:“一千个读者眼中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面对教师提出的问题,每一个孩子思考问题的角度、深度往往不尽相同,我们应当给足学生时间,让他们尽情地徜徉于思维的空间。

有教师在教学苏教版三年级下册《“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一课时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为什么爸爸坚持让汤姆把这条鱼放掉?”学生在阅读文本后很快举起手。在随后的回答中出现了如下的答案:(1)爸爸的语气斩钉截铁,让汤姆觉得没有丝毫商量的余地。(2)爸爸说:“不管有没有人看见,我们都应该遵守规定。”可就在老师觉得水到渠成的时候,有个孩子突然举起手来,老师兴致盎然地请他回答。“老师,我觉得这条鱼也可以不放。汤姆完全可以先把鱼放进网里,等过了12点以后再拿出水面,这样就不违反规定了。还有,我听爸爸说,即使把它放下去,如果是产子的鱼,它受了惊吓,也不会在这个时候产子了。”这番话让整个课堂出现了混乱,教师也有些不知所措。这个学生的想法看似离经叛道,却是他认真思考的结果,教师应该如何引导,接下来的环节又怎么处理,都是我们要直面的问题。

因此,我们不妨在抛出问题后给学生一些思考、讨论的时间,让他们的思维在一定范围内碰撞起来,接下来的指名交流可能会更加顺利一些。

2.转换,言语需要推敲确定

心理学研究表明,语言表达必须运用明确的、线形的、连贯的语言,而思维活动却可以是片状的、块状的,具有极大的压缩性、高度的跳跃性。这些对我们的课堂提问也有较大的指导价值。从片状、块状的思维转换为明确的、线形的语言,这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这一过程需要时间,更需要我们的等待。静思默想,有时候可能更为有效。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思维习惯,有的要借助大声朗读来增强自己对文本的理解,也有一些则需要安静下来,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及日常积累中提炼观点与表达的语汇,理清思路,以明确、连续的语言来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以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的《狼和鹿》一课为例。教学时教师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说狼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其实包含了两个小问题。一开始,几个学生在回答时总是顾左右而言他,没能切中问题的要害。就在教师急于引导的时候,一个之前回答过的学生再次举起了手。在成功解答之后,教师倍感欣慰,问他为什么会有后来的想法时,他兴奋地告诉大家:在第一次回答错误后,发现老师说的是森林和鹿群两个词,于是再次快速浏览了课文,想到了逐一回答的方法。

不难看出,这个孩子很有心,更善于思考。他的第二次回答并没有借助于朗读,而是以浏览课文的方式提取信息,这也从一个方面印证了“从感知文字到理解内容,除眼睛和神经系统外,一般不需要其他感觉器官参与”这一在心理学上被称为“眼脑直映”的概念。我们的课堂需要高声朗诵,也需要静思默想。

3.讨论,试答可以增进信心

当小组讨论已逐渐成为语文课堂中的一种常态化教学策略时,如何有效地组织讨论便成为一个重要的关注点。面对教师的问题,除了静思默想以外,讨论和交流更有助于提升个体思维的广度与深度。在讨论的过程中,试答则是一种有效的讨论策略。

所谓试答,就是让学生在小组内先行回答教师的问题,并通过组内其他成员的反馈来调整自己的回答语言,以期取得更优化的言语表达。在经历了小组试答以后,学生对于观点的表述一般会更加准确全面。在实际教学中,试答可以增进学生的信心,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进一步调动学生讨论问题、倾意见的积极性。

三、紧追不舍,扩张言语思维的广度

在经历小组讨论、试答之后,问题的答案得到了基本的明确与大家的认可,此时的“叫答”便显得水到渠成。学生的思维是动态的,每个人又都是充满个性的,由一个问题衍生出更多的思考和追问、再答,则会让整个课堂充满了思辨的语文味道。

1.追问,提升思维的广度

在实际教学中,一个问答结束一般并不代表整个问题的解决,语文的特性决定了一个问题可能对应着多个答案,一个答案的出现可能又产生新的问题,这也正是语文课堂的魅力所在。

在日常教学中,对一个问答的追问往往是由教师提出的,这样的追问对提升学生思维的广度具有引领作用,而真正由学生提出的追问则更显思辨的力量。因此,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多追问,追问老师,追问同学,追问文本,用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来对待课堂上出现的各类或者主要的问题。

在教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番茄太阳”》时,教师别出心裁地先让学生找出文中写明明笑的句子,并说一说从每一次的笑声中感受到了什么。当学生找到“明明咯咯的笑声银铃样清脆,一串一串追着人走”这一句时,有的说从中感觉到明明的笑声好听,令人回味,而教师的追问“仅仅是好听、令人回味吗”则让学生的思考进入了一个更深的层次。一番研读之后,他们发现作者这样写笑声,更好地表现出明明的天真与开朗。简单的一句追问,让文字变得更有张力,让学生的思维飞得更远。

2.再答,优化应答的言语

有了追问,便有了再次回答的契机,学生就需要再次“候答”,再次经历从思维到语言的过程,而此时的思考很可能会比前一次更深、更广。“经验总是在不断的尝试中获得的。”正是通过这样不断锤炼的过程,学生的语言才会变得更加丰富,思维才得以更好地提升。

四、遇水迭桥,抢建思维成长的阶梯

面对学生的回答,身为理答者的教师有多种选择,可以是表扬、激励、重复、纠正、追问、归纳等等,也可以是留白式的无反应理答。采取哪种方式,要视学生的回答情况而定,每一种方式都是对教师教学能力与教学机智的考验。在众多的理答方式中,“点拨”与“归纳”更为常见。

1.点拨,助推问题的发展

点拨可以抓住问题或答案的某个点,通过提示,帮助学生进一步把握文本内容,以形成山重水复、豁然开朗的领悟。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此类理答方式来积极回应学生的回答。

有人说,要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有三感:个性的存在感、丰厚的收获感和深刻的个人体验感。在经历了教师恰到好处的点拨之后,学生自然会产生丰厚的收获感,而通过进一步的思考与解读,他们对文本的解读也会充盈着个性的气息。

在教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三顾茅庐》时,“文中第二段为什么要对张飞进行描写”这一问题引起了学生的讨论。有的说是表现了张飞的鲁莽,有的说是借张飞的鲁莽来衬托刘备的诚心。这时,教师点拨道:“我们这篇课文的题目叫《三顾茅庐》,究竟谁才是主角呢?”学生恍然大悟。教师趁热打铁,介绍了衬托的写作手法及其作用。

当然,要想真正让学生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顿悟,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就必须有足够的教学机智与把握全局的独到眼光,发现有价值的闪光点,遇水迭桥,抓住时机,适时点拨。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潜移默化中有所收获。

2.归纳,形成学习的能力

在问题得以初步解决的时候,教师对学生的答案进行归类、整合并形成学习语文的方法与能力则显得尤为重要。此时的归类、整理的过程则属于归纳。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中的《恐龙》和《海底世界》两课结构相似,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教给学生“总分”的构段方式,再让他们通过自学来把握整篇文本,并进一步学习此类文章的写作方法。这样的归纳既节约了课堂时间,提高了效率,又让学生对段落有了更为整体的认知。

上一篇:相遇问题应用题范文 下一篇:简爱的现实意义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