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范文

时间:2023-11-25 09:35:25

苏教版语文

苏教版语文篇1

一、教材的编写宗旨

教材的编写宗旨是教材的灵魂,也是教材的理论支柱。[1]对于教材编写宗旨的研究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教材。对于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的编写宗旨,研究者多持一致意见,认为可以总括为以下几点:

第一,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教材的编写应当适应现代社会对于多样化人才的需求,语文学科承担了最基础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任务。为了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苏教版教材开设了“口语交际”、“专题”、“社会实践活动”、“综合性学习和研究”等栏目。

第二,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语文教材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的精神领域会产生重要的影响。与苏教版配套的阅读教材新人文读本主编曹文轩教授提倡孩子们阅读“经典”,就是为了让他们在阅读中领会语言的优美,从而得到精神的升华、情感的陶冶和性格的锤炼。苏教版教材的各个板块都加强整合优化,将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融为一体,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第三,注重语文素养的提升。苏教版教材力图构建语文的综合实践体系,贯彻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精神,以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以人的发展为本,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终身学习、发展奠定基础。教材倡导学生自主有效地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同时,突出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语文,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二、教材的内容体系

学者普遍认为苏教版语文教材的内容体系较注重整体,重视内容的时代性、趣味性和创新性。[2]教材讲求知识与能力的双边效应,着意于语文教学内容与方法的开放效应,这是苏教版语文教材的一个优势,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有利于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苏教版语文教材在内容上注意充分体现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和人类进步文化的融合;课文选择立足生活紧扣时代,教材的范文和读写听说活动重点编进了时代感强、生活气息浓、文化内涵丰富的具有现念和现代色彩的中外典范作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苏教版教材开设各种专题栏目,鼓励学生培养自主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总而言之,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的内容体系较为合理,能根据时代的变化及时更新知识,能较好地锻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这是苏教版教材的优势,在以后教材的编写和修订中,应予以重视。

三、教材的编排体系

教材的编选体系是指教材的组织,按学科论、认知心理及课程论等排列成一个合理的教学序列。[4]编排语文教材时,具体表现为在处理单元间纵向衔接,做到上一单元所学,下一单元为用,以便有效地学习有关单元;处理单元内的横向联系,应注重培养学生精读、导读及自读的能力。

以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为例,可以发现其教材的编排着眼于导学系统、选文系统、知识系统和练习系统这四大方面。[5]教材编写者在这四个方面不断地进行探索,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素质教育的推进,但仍存在着一些不足。学者周烨指出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必修教材的编排基本是围绕单一中心编制的,没有很好地体现语文素养整体培育的特点。例如,在“祖国土”这一章节上,基本是歌颂祖国的,对语文教学其它能力的涉及则较少。学生学习后更多的是情感的收获和体验,而对情感之外的知识和能力的目标则收获不多。第二,导学系统相对薄弱,对于作家的趣味性介绍或者作品的背景介绍以及相关信息的链接较少,还没有充分调动起学生对课文的兴趣,而兴趣则是阅读过程的第一步,是进行初步和深度阅读的持久动力。[5]

针对目前苏教版的语文教材,研究者提出了不同的改进措施和建议。

其一,教材的编排应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统筹兼顾,综合、全面地培养学生人文、审美、阅读和写作等方面的综合素质和技能,而不能只侧重于一方面的培养。

其二,在语文教材的“语文性”上,李海林提出语文教材的编写应该以文本为中心、以语用立意并赋予语文教材以“知识形态”,语文教材的“语文性”应着重体现。[6]

其三,在语文教材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上,倪文锦则提出语文教材要加强专业基础理论建设,语文教材可系列化,由听说、阅读、写作三种教材组成,听说教材既可有书本形式也可有音像形式,内容与生活相关,阅读和写作教材可按词句、段落、文章等阶段编排。[7]

其四,许多研究者针对语文教材构建的文选体例都提出了不同的建议,有的研究者指出,文选教材有其生命力,但选文发挥的作用尚不清晰,应组织专家重新修订文选教材,使其功能更清晰,并能满足螺旋式上升的教学目标;有的研究者主张摒弃以往知识型教材体系,建构一种文化型语文教材新体系,即建立一种人本化、生活化、活动化的语文教材体系;也有研究者提出我国的语文教材编制模式不能重复使用单一文选模式,必须借鉴国外母语教材话题、专题等模式编制经验,走多样化道路。[2]

四、教材的使用状况

同时,也有不少研究者从苏教版语文教材的使用状况的角度加以研究,指出了苏教版语文教材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有学者指出苏教版语文教材的综合性学习板块并不理想,其设计在教学实践中并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运用率相当低,这是多方面因素制约的结果,改变这一现状是新课改的一项艰巨任务。[1]例如,苏教版语文综合性学习设计在南通市区中学的教学情况非常不理想,基本上处于被忽略的状态,教师从观念上忽视了它作为教材创新设计的重要价值,行动上也轻视了对它的使用,使用频率低、效率低,绝大多数的设计都没有得到很好地利用,综合性学习设计的价值根本无法通过使用体现出来。[8]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一方面是因为教师对综合性学习的认识存在误区,教师的教材观比较陈旧,而且在长期的工作中易形成教学惰性;另一方面是因为适合这种综合性学习的评价机制尚未建立,应试教育的环境制约着综合性学习的开展。

个别研究者还特别关注了苏教版语文教材在农村的使用状况,由于在农村中,资源相对匮乏、师资比较薄弱、教学方法的盲目选择以及教育导向阻碍等原因,适应新课改需要而产生的新教材在学校并未得到充分而有效地使用。[1]在目前农村课改所具备的条件下,尤其需要一线教师们充分发挥才智,不断钻研,积极主动地进行实验与研究。教材的使用是新课改中重要的一步,而教师又是这关键一步的施行者,所以农村的语文教师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五、结论

通过分析新课改以来关于苏教版语文教材研究的文献,可以发现,我国研究者对苏教版语文教材的研究涉及的问题较为全面,其中,语文教材的编写宗旨、内容体系、编排体系和使用状况是研究者关注的焦点。随着时代背景的不断变化,性别教育、多元化教育等课题也受到了研究者的关注。

从研究方法上看,研究方法以调查研究为主,因此,研究结果较有说服力。但就总体而言,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新囡.苏教版语文教材在农村初中使用中的问题及对策[D].苏州大学,2009:4—6.

[2]赵黎丽.初中语文教材编排体系刍议——以“苏教版”为例[D].苏州大学,2009:1—2.

[3]王微微.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的优势及不足[J].教材解析,2011(9):102—103.

[4]曾天山.教材论[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7:54—77.

[5]周烨.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编排系统论析[J].科教文汇,2010,(11).

[6]李海林.谈谈语文教材的语文性[J].语文教学通讯,2006,(11).

[7]倪文涛.“文选型”语文教材反思[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教育版),2002,(2).

苏教版语文篇2

关键词:活动体验 苏教版 高中语文教材 呈现方式 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14)01-0037-05

作者简介:崔余辉(1991―),女,湖北宜昌人,扬州大学文学院语文学科教学专业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语文学科教学。

“活动体验”既古老又年轻,它作为人类生存发展的方式由来已久,但是作为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一部分却不到十年。当前对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活动体验”的系统理论研究甚少,实践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有必要对它进行全面研究。

一、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活动体验”的内涵

(一)“活动体验”的内涵

活动是“人对于外部世界的一种特殊的对待方式”[1] (P.1342 )。马克思主义哲学和西方词源学更多地强调其能动的行为动作层面,苏联心理学家列昂捷夫将活动分为内部和外部活动,开始关注人的内隐活动,为语文视野下的“活动”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体验也是人类的基本生存方式之一。德国狄尔泰从生命哲学出发,将其称为内在经验,即一种生命体验,它重视直接经验,又让学习进入生命领域。“内在经验”实际上是外在直接经验的内化,这种内化是外界刺激和认知主体内部的相互作用,这符合认知主义学习的观点,并让学习过程变得细腻而深刻。

活动是内隐活动和外显活动的结合,体验是外在直接经验的内化,故活动体验不仅关注活动的外在特征,还关注个体内在的行为心理与思维变化,“活动体验”就是个体在内外活动的结合中完成感官和灵魂的生命体验,并通过这种体验强化个体的认知和情感。

(二)语文“活动体验”的内涵

从形式层面来看,从教材编者角度讲,语文“活动体验”是一种教材的呈现方式;从教师的角度讲,是一种教的方式;从学生的角度讲,是一种学的方式。

从内容层面来看,“活动体验”中个体在内外活动中完成生命体验以强化认知和情感,将活动体验的心理学和哲学意蕴引入到语文学习领域。学生是语文“活动体验”的主体,既然活动分为内外活动,那么学生就得身心参与。有活动才有体验,活动是形式或载体,有活动的语文才富有生机和活力。体验是活动的内容或实质,它是“生活及自我向学生内心世界开掘的心理过程,这一过程是意义的瞬间生成”[2] (P.291),有体验的活动才有效,没有体验就没有知识的积淀,没有语文素养的生成。所以语文“活动体验”就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身心参与语文学习活动,并在活动中亲历、感受、体认和验证,以提高语文素养。它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载体,以体验为核心,以内化为关键,以生成为目的。

(三)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活动体验”的内涵

2004年,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由丁帆、杨九俊主编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创新教材的呈现方式,将“活动体验”与“文本研习”“问题探讨”并列为教材的三种呈现方式,引领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

二、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活动体验”的分布与特征

(一)“活动体验”在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分布

表1 “活动体验”分布表

如表1,有5个专题明确标注“活动体验”或“活动”的方式,在全书20个专题中约占1/4比重,可见苏教版教材对这种学习方式的重视。

(二)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活动体验”的主要特征

1.针对性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活动体验”围绕专题的人文内涵展开,旨在加深对人文精神的理解和建构。如“向青春举杯”专题针对“青春”话题,吟诵青春,体悟人生。

2.开放性

“活动体验”不限时空,文本的开放性使“活动体验”也具有某种开放性,丰富多彩的活动体验方式为师生提供多样化的选择。如《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就提供方案A、B供选择。

3.实践性

“活动体验”注重亲历和参与,鼓励学生倾听、开口、动手和动脑。活动的设计也要求具有可操作性,带有强烈的实践特征。如“文明的对话”专题让学生搜集文化现象,撰写调查报告。

4.创新性

“活动体验”是苏教版独创的教材呈现方式,凸显新课程理念,活动的开展也是发挥创造性的平台。如《荷塘月色》“活动体验”题4的设计:

文学经典是可以常读常新的,《荷塘月色》就是这样的作品。阅读下面的学习材料,再次研读作品,谈谈你对作品新的感悟。[3] (P.98 )

学生会在研讨交流的活动中生发新的体悟,尤其是对文中“颇不宁静”的解读。

三、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活动体验”的类型

尤金认为“活动的一般结构包括活动的目的、手段、结果和活动过程本身” [4],笔者借鉴社团活动组织经验,以为活动的运行还需要主体和受众,一定的时空范围和具体的操作内容,故本文将“活动”分解为主体、场所、时间、目的、人数、流程、内容、形式和效果九大要素,力求划分出“活动体验”的类型,弥补当前分类维度不统一、类别不完整的缺陷。

1.基于对课堂中师生关系和地位的考量,笔者按照活动的主体将活动体验分为“教师主导活动体验”“学生主体活动体验”和“师生平等互助活动体验”。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以学生为本,鼓励平等对话,故推崇“师生平等互助活动体验”。

2.按活动的场所可分为“课内活动体验”“课外活动体验”和“课内外活动体验”。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活动体验”立足课堂,走向课外,课内外活动的结合体现了大语文观,利于活动走向开放深入。

3.按照加涅的信息加工理论,学习者的认知经历信息准备录入、信息接收处理和信息巩固回馈的过程,据此按活动时间可分为“课前预习活动体验”“课堂学习活动体验”和“课后复习活动体验”。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活动体验”也经历这个动态的学习过程。

4.心理学认为主体认识结构是认知与非认知要素的结合,新《课标》提出的语文学习“三维目标”,正构成学生主体的认识结构,也是语文素养的具化。故按照活动目的可分为“认知活动体验”和“非认知活动体验”。前者培养学生观察、记忆、思维等认知能力,后者促进学生情感、意志、态度等非认知能力的发展。如《白发的期盼》中设置听记式训练可培养信息获取的认知能力,而捕捉录音中叹气声背后的情感则是非认知活动体验。

5.根据活动的人数,可分为“自主活动体验”和“合作活动体验”。活动的人数反映了活动的参与度,它是课堂氛围是否活跃的标志,也是师生关系的晴雨表。增加活动体验的参与度,才能提高语文学习的兴趣度和有效度。

6.苏教版高中语文常规教学以“朗读感知活动体验―研习欣赏活动体验―思考探究活动体验”为主线条,在此基础上添枝加叶。所以此维度下的类型划分依据具体的课堂内容结构,不可模式化。

闫学将课堂结构分为“未读”“熟读”“研读”和“延伸阅读”[6]四部曲,有助于教师把握活动体验流程。“未读”状态,设置导入活动,营造强烈的阅读期待;“熟读”状态,朗读感知文本,交流阅读体验;“研读”状态,开展研习、讨论或鉴赏活动,细化文本理解;“延伸阅读”状态,引入新的活动资源,鼓励思维训练,拓展活动的广度和深度。

7.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不应因教材的专题人文特性而抹杀工具性内容,故按照活动体验的内容性质可分为“人文性活动体验”“工具性活动体验”和“兼具人文性和工具性的活动体验”。人文性活动体验关注选文内容及背后的人文内涵,意在让学生学习和热爱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如文化品读活动;工具性活动体验培养学生学习和运用汉语言文字的能力,关注汉字的音、形、义等形式层面;兼具人文性和工具性的活动体验统筹内容和形式,如教学《荷塘月色》时让学生在把握文笔特征的同时领悟文章背后的情思。

8.活动分为内隐活动和外显活动,故按照活动表现形式可分为“外显活动体验”和“内隐活动体验”。外显的如倾听、对话、朗读和写作等活动,内隐的如对课文的揣摩、品味、思考和领悟等活动。它们可同时进行,前者获得直接的感官体验,后者收获深刻的心理体验。

除开基本的听说读写活动,笔者突出强调看、演和想三种活动形式。“看”,如视频观摩、图文赏析,是信息时代下多媒体教学所强调的感官形式,如在“和平的祈祷”专题放映《辛德勒的名单》感知战争。“演”,即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它强调活动体验的亲历性和实践性,如表演剧本《雷雨》。“想”是可与听说读写并列甚至居上的活动体验方式,因为思维是中枢神经,起着控制指导作用,思维的过程正是知识重组、能力增长的过程。“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适当的思维训练,能让语文到达无言之美的境界。

9.按照活动体验的效果可分为“有效活动体验”和“无效活动体验”。前者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有效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后者与课堂教学无关,与学生发展相违背,未达成语文学习目标,如一些非语文性活动。

需要强调的是,虽然明确了活动体验的类型,但如果只有活动没有体验,语文学习就如囫囵吞枣,知识得不到消化吸收。也就是说,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活动体验”,一方面必须明确活动的类型,另一方面必须强化体验的过程,通过各种恰当的活动使得体验一步步扩展和推进。

四、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活动体验”的运行、操作与评价

(一)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活动体验”的运行机制

活动运行方有体验生成,活动的过程也是体验的过程,笔者通过活动的运行轨迹来探讨“活动体验”的运行机制。

王囡在《活动教学中的活动方式有效性研究》中描画了“活动的运行轨迹”[6]:

主体?邛动力系统 ?邛监控系统?邛对象?邛结果

图1 活动运行轨迹图

联系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学生作为课堂学习的主体参与活动,教师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并监控课堂教学的进行。学生通过听说读写、思考探究等活动认识文本,使认识对象主体化,获得初步的认知体验。课后教师设计作业反馈活动,学生反思总结,最终使认知体验得到深化巩固,这就是语文课堂“活动体验”的过程,可用下面的图示来反映:

图2 “活动体验”运行轨迹图

(二)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活动体验”的操作策略

由“活动体验”的运行轨迹可以看出,活动体验实际上是一个认识对象和自我完善的过程,也是学生与教师、文本和自我对话的过程,其操作需要用恰当的手段来使体验生发、发展和巩固。

1.设境激趣,引发体验

情境是“教师为配合教学任务,通过语言、图像、音乐等手段创设出的外在环境”[2] (P.395 ),好的情境导入与创设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身临其境。如教学《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可先让学生闭上双眼,感受黑暗带来的不便。

2.诵读品析,细化体验

“读,就是一种涵咏咀嚼,品味体验的过程。”[2] (P.394 )通过朗读,可以对话文本,进入作者的情感世界,获得独特的个人体验,反过来又加深对作品的感受理解。

如扬州中学的张志强老师在上《老王》公开课时,设置了两处朗读:

(1)“我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

(2)我强笑着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学生在反复朗读中发现:朗读的重音不同,声音传递的意思也不同。如句(1)有三种读法:

“我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因为钱先生人特殊,是“常客”)

“我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看病事儿大,说明老王善良、乐于助人)

“我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这不是钱的事情,这是情意)

通过句(2)的朗读也可以领悟到杨绛当时害怕(“强笑”)、吃惊(“这么”“都”)而又感激(“新鲜”“大”)的心理状态,朗读让体验变得细腻而深刻。

3.想象迁移,丰富体验

想象是一种内隐的思维活动,可以丰富学生的体验,学生一旦插上想象的翅膀,思维能飞到更远、更美妙的境界。

如教学《江南的冬景》,可让学生听配乐朗诵,闭眼想象宛如泼墨画般的“微雨寒村图”,享受江南冬景的迷人景致;或扩写描写雪的诗句,想象动态的江南雪景,感受明朗的生命情调,体味郁达夫散文之雅韵。

4.研讨交流,深化体验

很多时候,体验只是一种直觉感悟,要想使浅层的感觉、印象和经验内化于心,就需要研讨交流。

研讨活动如结合脂砚斋等名家评点,细研《林黛玉进贾府》;交流活动如江苏省锡山中学教学《十八岁和其他》时,让学生和家长共同阅读,书信交流,互通感受。实践证明,学生获得了更深刻的情感体验。

5.促进反思,巩固体验

“反思是澄清自我体验,获得自我效能感的必由之路。”[7] (P.2 )学生通过对获得经验“带有感彩的回味、反刍和体味”[7] (P.62 ),使体验巩固、升华。

如舟山中学姚海玲在《祝福》中设置写“我”的鲁镇生活日记、祥林嫂小传、祥林嫂死因分析报告等活动,可有效检测、巩固学习。

五、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活动体验”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简单说来,常见问题有活动体验“矛盾化”――三种语文学习方式的矛盾不能协调、活动体验“游戏化”――未立足于语文学科的特性、活动体验“表面化”――只有活动没有体验、活动体验“简单化”――只动口动手而不动脑四个方面。根据问题,决解对策如下:

(一)“去粗取精”――提倡语文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与选择性

要想准确定位教材的处理方式,必须把握三种学习方式的特性,仔细分析文本的特征。审美性文本要开展鉴赏涵咏活动,如《荷塘月色》;论辩性文本如《拿来主义》,宜开展辩论交流活动;而经典文本如《鸿门宴》则要作为“定篇”反复研习;实用性文本如《十八岁和其他》应更多地从文本拓展开去,作为“用件”来开展与学生成长相关的活动。活动形式可多样化,关键要有机整合,去粗取精,选择最恰当的语文学习方式。

(二)“去伪存真”――突出语文学科的特性

笔者认为苏教版语文教学中之所以存在大量不像语文课的课,一方面是对活动的过分崇尚,另一方面是语文知识教学的淡化。知识是能力的基础,教材应该有语文知识的呈现,教师也应该关注双基,不能只唱人文戏。如“走进语言现场”专题可介绍手势等非体态语的运用、礼仪和控场等演讲技能。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是师生要时刻牢记的语文学习目标,也是淡化课堂虚伪浮华之后留下的本真。

(三)“由表及里”――强化活动中体验的过程

“为活动而活动,忽视内隐性即内在体验的主要地位,是有悖于活动体验的宗旨的。”[8]所以,活动体验教学要关注知识生成和情感变化的过程,去表面化,让学生时有所思、时有所悟、时有所感、时有所得。如《荷塘月色》要让学生在体味恬淡优美的意境中获得审美体验;而《祝福》要让学生在剖析人物形象的过程中窥见造成人物悲剧命运的社会深层原因,心中生发一种理智的怜悯。

(四)“迁思回虑”――崇尚语文思维活动训练

思维也是一种活动,任何活动都由思维来支配,所以要将思维训练纳入活动体验教学,鼓励学生迁思回虑,拓展迁移。如探究《沁园春・长沙》和《相信未来》的情感基调,是否就是青春的激情和昂扬?探讨为何要“像山那样思考”;结合专题选文思考生与死、战争与和平、兴盛与衰亡的关系等。思考的过程就是活动体验的过程,而且这种过程本身就是无比深刻的。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活动体验”是一种教材呈现方式和教与学的方式,是学生在编者和教师引导下参与诵读想象、思考交流等活动使体验一步步拓展和推进,最终获得语文素养全面发展的过程,其教学不仅要设置恰当的活动,还要促进体验的内化。只有构建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活动体验”的理论体系,了解活动体验实施现状,才能有效指导活动体验教学。据说教材编写组将对教材作新的修订,笔者希望在“活动体验”方面看到新的突破!

参考文献:

[1]中国哲学史卷编辑委员会.哲学大辞典・马克思主义哲学卷[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

[2]曹明海.本体与阐释:语文教育的文化建构观[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1.

[3]丁帆,杨九俊.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第5版)[Z].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

[4]尼科洛夫.人的活动结构[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

[5]闫学.我负语文[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

[6]王囡.活动教学中的活动方式有效性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0.

[7]周仕远.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活动体验”教学方式的实施策略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09.

苏教版语文篇3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的编写依据是教育部公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整套高中语文教材分为必修和选修两部分。必修课本共五册,按照计划,教师将用1.25个学期完成必修课本的教学,即高一以及高二上学期。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必修课的任务是突出课程的基础性和均衡性,使每一位学生在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等方面得到均衡的发展。[1]基于这样的目标,苏教版必修课本具有如下特点。

一、应用与审美功能兼备的人文话题

苏教版语文必修课本以人文话题统领专题。每册书都包括四个专题,涉及到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个向度。[2]学生通过每一个专题的学习,能够对自我、对社会、对自然、对人生有更加深入的领会和思考。同时,这些专题名称本身也富有人文意蕴,能够使学生获得美的享受。如必修一的四个专题分别为:“向青春举杯”、“获得教养的途径”、“月是故乡明”和“像山那样思考”。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课本的最大特色在于富含人文意蕴,课本所创设的这种丰富的人文环境能够吸引学生徜徉于语文学习的天地,让他们体会语言文字的精妙,让他们感受思想的魅力。

语文课程担负着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的双重任务。[3]在安排专题时,教科书编者也很好地兼顾了应用与审美的功能。其中既有像“直面人生”、“心连广宇”这样具备思想性和人文性的专题,也有如“科学之光”、“走进语言现场”、“语言,存在的家园”这样注重说明性和应用性的专题,体现出语文课程在内容选择方面注重人文性和注重实践性两种不同的倾向。

二、专题构建的多元对话平台

课本以专题组织学习材料,构建多重对话平台。[4]与一般的文选型教材的呈现方式不同,如有的文选型教材是以单元来组织内容,像洪宗礼主编的初中语文教材,是“一本书,一串珠,一条线”的编排体系,注重的是“单元合成,整体训练”。[5]而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课本则以专题为导引,专题之下,又分为导语、学习板块和写作三个部分。值得一提的是“写作”这一板块,又分成了写作指导和写作实践,并且每一册都有一种写作观的指导。确立正确的写作观对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无疑是大有裨益的。每册的写作观分别如下:“你的生活很重要”,“独立思考,善于发现”,“写作,也是对话”,“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人文情怀与公民意识”,这些宝贵的写作经验为学生的写作指明了方向,并向他们提出了“辞意并重”的写作要求。

对话,是新课标倡导的一种重要理念,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在课堂上,有师生对话,生生对话。阅读课文,是学生与作者的对话,也是与课文中人物的对话(如有些课文为小说、戏剧的文学样式)。必修教材以专题来组织学习资源,专题下面又分为2至3个板块,板块之间打通了时空的阻碍,形成了古今中外畅通无阻的对话。如《必修五》中的第二个专题“此情可待成追忆”,讨论的话题是人类的美好情感,下面列了2个板块,分别是“如泣如诉”和“执子之手”。其中,《陈情表》、《项脊轩志》和《长亭送别》属于我国古代文学领域不同时期的作品,而《罗密欧与朱丽叶(节选)》则是英国伟大的文学家莎士比亚的作品,这四篇选文,都表达了歌颂人类亲情、爱情的主题。编写者希望通过这一专题的学习,学生能够体会其中的情感,不断提高自身的精神境界,完善自身的人格塑造。在此专题中,写作指导部分是“写出你的真情实感”,这与前面选文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正好相同,即深化学生的情感体验。这种读写结合的结构安排,既培养了“阅读与鉴赏”的能力,又训练了“表达与交流”的能力,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完成三维教学目标,即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均有所收获。

同时,学生与教科书编者之间也存在着对话。这主要体现在每一专题前有编者精心设计的导语,每一册课本之前还有一段“致同学”的话,每一专题和板块的名称,也闪烁着编写者的智慧,如“送怀千载”、“登高能赋”,充满着人文气韵,这些都可以看作是对话的一种形式。更明显地,在有些专题中,编者特意设置了“对话栏”,并在“对话栏”中对作品作了评点,如在《想北平》这篇课文中,编者在一开始时写到:“北京是老舍的故乡,是他文学创作中主要的描写对象。对于故乡与文学创作的关系,老舍曾说过一段话:‘许多好小说是由这种追忆而写成的。我们所熟悉的社会与地方,不管是多么平凡,总是最亲切的。亲切,所以能产生好的作品。”上文引用的编者的评点是一种写作观的引领,这段话提出了“故乡与文学创作的关系”这样一个可供学生思考的命题。再如在这篇课文的后半部分,编者做了这样的点评:“每座城市都有每座城市的特点,人们对城市的印象与记忆也常常是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上的。只是当写作者要把印象与记忆化为准确的文字时,往往存在选择与概括的难度。比较则是一种凸现特色的常用方法。《想北平》给我们提供了范例。”这里则是一种写作方法的引导,这段话告诉学生通过比较的方法,可以凸显某一事物的特色。“对话栏”中不仅有编者的点评,同时学生也能在“对话栏”中随时写下自己的心得,包括对编者评点的不同见解,从而与作品和编者展开对话,这样的对话应该是一种有意义的生成。

三、以探究为核心的学习方式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课本在以专题组织学习材料时,着重考虑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学生的重要影响,这也是新课标所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因此,在内容安排上,教科书编写者设计了“文本研习”、“问题探讨”和“活动体验”三种不同的学习方式,体现出新的学习和教学理念,这与传统课堂教学过于强调接受学习和教师主导作用是有区别的。这三种学习方式都以“探究”为核心,“文本研习”重在“研”字上,“研”是“钻研”、“研究”的意思,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来解读和研究文本,培养他们的思维品质。同时,教科书中也设计了一些相关的问题,供师生共同探讨,这些问题能够给学生提供不同的角度,使他们从不同的侧面逐步深入文本,更好地培养他们“阅读与鉴赏”的能力。如有的问题要求学生品味句子的丰富内涵;有的问题则着眼于文章的布局,要求学生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思考作者是如何围绕中心线索来安排材料的等等。“活动体验”强调了活动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意义,强调了情境对于学习的重要作用。“体验”对于学生而言有着深远的影响,体验性的感受、触动心灵的场景能够长久地保存在记忆中,对于学生的人格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也是美国教育学家杜威所强调的活动的重要意义。一般说来,每个专题侧重一种学习方式的引导,有的专题则兼具两种学习方式,如《必修二》中的“和平的祈祷”这一专题,就兼具了“文本研习”与“活动体验”两种学习方式。这三种学习方式的设置,意在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他们“在无疑处有疑”的精神。

四、具备开放性和弹性的教材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中,有的课文或板块名称之前有“*”号,表示该课文或板块为选教或自读内容。对于那些语文基础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让他们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学习,以此来提高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样地,对于那些有着更高理想追求的教师,也可以在选教或自读内容之外,选用其它文本进行教学,区分精讲与略讲,他主学习与自主学习。[6]这样的内容安排,可以因教师的知识面和对学生要求的不同,为我所用,显示出教科书具有开放的弹性机制,同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部分师生的负担。当然,对于教材的使用,具体到日常的教学,每个老师可能会有所不同。近年来,新课标强调“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课程体系,这给教科书的编制带来了新的挑战。

五、丰富充实的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对于学生的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语文教科书作为学生学习语文的核心资源,具有重要的地位。[7]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包含着十分丰富的语文学习资源。首先,作为一套综合性很强的合编型语文教材,教材选取了古今中外的经典之作,并且按照“文质兼美,适合教学”的原则来编写。编者在选文的安排上也进行了探索,突破了传统的单元组编方式,以专题安排学习内容,进行专题和板块式的学习,这种创新方式本身就生成了一种新的课程资源。其次,实用类文本、文学类文本和论述类文本都囊括其内,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有机地渗透于文章和专题的学习之中。第三,在“文本研习”“问题探讨”“活动体验”“积累与运用”这些部分中,编者提出了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也提供了许多引发学生比较思维的材料,这些问题与材料,能够指引学生在思考中寻找更加丰富的语文资源,如上网检索资源等。最后,教材中有着丰富的插图,特别是一些说明文,这一点是非常必要的。如《南州六月荔枝丹》这篇课文中,共有四幅插图,像“荔枝果实各部分名称”这幅图,非常清晰地呈现出了荔枝的各部分结构,包括果梗、果蒂、果皮、种子等等,如果单从这些包含着专业术语的文字来理解荔枝各部分的结构,显然很难,而插图则为学生理解文字提供了便利。同时,每册课本之前都有相应的彩色插图,也为学生的学习带来了方便和趣味。

从上述特点可以看出,这套实验教材确实有不少创新之处,编写者希望通过创新教学内容的呈方式,加强整合,立体构建,给学生提供一个包含着“灵魂”、“情境”和“生长”的生态系统、生命系统,以此实现“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这样一个核心的课程目标。[8]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语言文字的学习有它自身的规律性,不同于数学、物理等其他学科。语言文字的学习注重积累,这套必修课本在编写中也充分考虑到了这一点——要符合母语教育的要求。因此,在学完某些专题之后,课本中安排了“积累与应用”的环节。如《必修二》,学生在学完“历史的回声”这一专题之后,“积累与运用”环节就要求学生背诵这一专题中的选文《阿房宫赋》、《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是语言的积累,而应用则是知识的巩固和迁移,告诉学生要学以致用。

教材中的助读系统在扫除学生疑难,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对一些陌生词语的注释,还是插图、图表的呈现,都在学生与文本之间架构了一道桥梁,消除了因时空差异而产生的理解上的困难,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

2014年实验版教科书在已有基础上又做了进一步的修订,每个专题变得更加严谨,新修订的课本也更加便于教学,这减轻了师生负担,是一种进步。当然,每一套教科书都有它有待改进的方面,关于教科书编制与使用的工作还值得更多的人去辛勤探索,不断使教材的编写更加合乎科学的规律。

注释:

[1][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

[2][4][8]倪文锦.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61-267.

[5][6]张中原,徐林祥.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新编[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278-364.

[7]张志公.张志公文集·第五卷[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1:49.

苏教版语文篇4

关键词:人教版;苏教版;小学语文阅读教材;课文系统

课文系统是阅读能力训练的例子和凭借,也是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审美情趣的主要范例,是阅读教材的主体部分。人教版阅读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以整合方式组织教学内容,苏教版阅读教材最显著的特色就是简――结构简明、内容简约、练习简便。

一、体裁范围比较

“范文体裁包括实用文、文艺文两大类”①,实用文通常以记叙文为主,说明文、议论文其次,应用文再次之。文艺文以散文、小说、寓言、童话为主,诗歌其次,戏剧及其他类再次之。

人教版小学语文阅读教材中,低中年段的范文集中在记叙文、童话等方面,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通俗易懂的记叙文、生动活泼的童话等能够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而到了高年级开始出现议论文、戏剧、通讯等体裁的文章,体现了对学生认知水平的关注,按照由易到难的螺旋渐进方式提高选文的难度。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认为,意义学习只能产生于在学生已有充分的“先备知识”②基础上教他学习新的知识,学习的结果是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苏教版小学语文阅读教材中,从时间序列上来看,随着年级的增高,从低年级的童话寓言选文逐渐向生活化发展,体裁更加丰富,说明文、议论文、诗歌、戏剧等纷纷出现在选文中。

两版教材的选文在体裁上都含有童话寓言、诗歌散文、记叙文等,体现出丰富性、多样性、典型性的特点,使儿童不仅在学习中获得丰富的语文知识,情感上也受到良好的熏陶。苏教版在低段就出现较多篇幅诗歌,可见编者对传统文化和体裁多样性的追寻。而人教版在低段出现的说明文,能体现教材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在中高段仍选择寓言和童话,也体现出对学生的文学素质培养的追求。

从数量上看,人教版阅读教材包含的课文篇数多于苏教版阅读教材,记叙文也成为体裁选择中的重头戏,同时这两版教材都没有停止创新的脚步,人教版中出现了日记、连环画、书信、相声、新闻通讯、文言文等新鲜体裁,苏教版中出现了文包诗、传说、演讲辞、成语故事等体裁,体现出两版教材在体裁上的探索。其中,“文包诗”是苏教版中一种特殊的教学内容,它既不同于一般课文,又不同于诗歌,而是“根据名诗的创作背景和诗人的创作经历编写成的一个生动活泼、语言优美的故事”③,即“文”是由“诗”演化而来。苏教版十二册教材共有七篇“文包诗”,即《咏华山》《英英学古诗》《母亲的恩情》《每逢佳节倍思亲》《李广射虎》《但愿人长久》《黄鹤楼送别》。它要借文学诗,引导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理解诗意,体会诗人的情感,感受祖国语言文字之美。

二、国别范围比较

小学语文阅读教材中的范文,大部分以本国优秀作品为主,让学生领略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但同时也具有“世界眼光”和“开放意识”,以人教版六年级教材为例,共有精读课文49篇,其中选自国外的作品共计10篇,约占20.4%,分别是:《穷人》(俄国)、《这片土地是神圣的》(美国)、《跑进家来的松树》(俄罗斯)、《金色的脚印》(日本)、《卖火柴的小女孩》(丹麦)、《凡卡》(俄国)、《鲁滨逊漂流记》(英国)、《汤姆・索亚历险记》(美国)、《我最好的老师》(英国)、《琥珀》(德国),这些优秀的世界文学作品和民族作品一起,构筑起学生的思想殿堂,开拓了视野,陶冶了情操。全套教材中共有精读、略读课文353篇,与国外有关的课文共65篇,约占18.4%,可见外国文学在人教版教材中占有较大比例,选文的空间范围比较宽泛,有来自欧美、亚洲等世界各地的优秀选文,体现了面向世界的开放胸襟,理解和尊重多样文化的特点。

在苏教版阅读教材中,也体现出对多元文化的包容和吸收。以苏教版六年级教材为例,共有课文49篇,其中选自国外的作品共计12篇,约占24.5%,分别是《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波兰)、《船长》(法国)《爱之链》(美国)、《小草和大树》(英国)、《轮椅上的霍金》(英国)、《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英国)、《鞋匠的儿子》(美国)、《半截蜡烛》(法国)、《夜晚的实验》(意大利)、《最大的麦穗》(希腊)、《山谷的谜底》(加拿大)、《莫泊桑拜师》(法国)。全套教材中共有课文284篇,与国外有关的课文共44篇,约占15.5%,其比例略低于人教版的18.4%,其中有的是中国人在异国的经历,其他的则涉及到四大洲的不同文化(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体现了教材以多元的文化视角展示不同地域的优秀文化。

人教版阅读教材中外国文学作品比例较高的依次是下列:美国(占总篇目的26.2%)、苏联和俄罗斯(占23.1%)、法国(占9.2%)、英国(占7.7%);而如图2-7所示,苏教版阅读教材中比例较高的是与以下国家有关的作品:美国(占总篇目的18.2%)、法国(占15.9%)、英国(占13.6%)、希腊(占11.4%)。对比人教版和苏教版,如图2-5所示,我们不难发现:两版教材中都大量引用了美英法三国的文学作品,尤其以苏教版为甚,可见教材对欧美文学的推崇,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中西文学的交流碰撞,也看出西方主流文化对中国文学的影响,苏教版中出现的希腊作品大多以寓言或哲人故事为主,也是对经典作品和传统文化的致敬。而在人教版中比例较高的还有苏俄作品,中国新文学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俄国文学和欧洲文学的影响,选材上的“亲苏俄主义”是对于新课标所要求的思想政治性和价值取向的一个体现,这些作品往往赞美伟人的优秀品质或颂扬共产主义精神,透露出教材对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标准的推崇。但如果只有对欧美和苏俄文学的重视,题材内容尚属单调,因此两版教材都不约而同将外国文学的视野拓展到更加广阔的区域,人教版中涉及到16个国家的作品,苏教版也囊括了17个国家的作品,在内容上淡化了单纯的政治性,突出了生动性和文学性,在作品的宽度上不断丰盈充实,增加了鉴赏的厚度和学习的趣味。

两版阅读教材对于外国文学的引入,体现出一定的开放姿态,在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现代,随着科技、通讯、人文等多个领域的迅猛发展,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正日益缩小,吸收其他国家的优秀文化,也是当代语文教材的价值追求。

(作者单位:南京市玄武区宇花小学)

注解:

① 顾黄初,顾振彪,《语文课程与语文教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78页。

② 汪凤炎,燕良轼,《教育心理学新编》,暨南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41页。

苏教版语文篇5

【关键词】苏教版;初中语文;情境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学校开设语文课程的目的,可以帮助学生全面提高语文素养,理解能力。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一、什么是情境教育

情境教学的创立者是特级教师李吉林。初中语文情境教育主要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者创设具有一定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促使学生主动思考、深入理解,促进学生心理机能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致力于在教学中,使学生的感受和表达同时进行,同时刺激左右大脑的活动。这样,大脑的两半球交替兴奋、抑制或同时兴奋,协同工作,大大挖掘了大脑的潜在能力,学生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很明显情境教育的效果比传统教学的要好。

二、苏教版语文情境教育模式

(一)涉身真实场地,切身体验达到整体教学效果

如七年级下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可以带领学生到绍兴去真正感受百草园的神秘、三味书屋的严谨。课本中对描写鲁迅先生私塾三味书屋生动形象,细致到一花一木,还有课桌上的“早”字,虽然学生可以在脑海中构思出私塾的大概形象,但是想象毕竟刻板化,也不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把学生带到真正的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当中去,通过开展野外情境教育活动,学生会对课文所讲的内容更有归属感,印象更加深刻,教育效果得到强化,学校乐观积极的氛围得到渲染。

(二)表演体会意境,角色扮演体验不同的感受

情境教学中的表演有两种,一种是进入角色,一种是扮演角色。“进入角色”即“假如我是课文中的×××” ;扮演角色,则是担当课文中的某一角色进行表演。如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孔乙己》,学生可以扮演孔乙己和小伙计等角色,深刻感受孔乙己的不幸。强化主观意识,把自己当成课文里的人物,主动学习揣测,从而获得自我充分发展。同样的推荐课文还有八年级下册的《范进中举》、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我的叔叔于勒》等。

(三)实物背景展示,充分铺垫背景提高创新感悟

教学课本中,一些学生没有见过的,或者认知匮乏的事物,对于学生的直接学习会造成想象匮乏、思维局限的问题,实物展示可以在现实景物铺垫的基础上,促进教学。如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海燕》,对于学生来说应该是没有见过海燕的,不知道海燕的真正形态和生存环境,根本无法理解文章中海燕的个性以及作者要表达的情感。以实物为中心,略设必要的背景,构成一个整体,以演示某一特定情境,激起学生广阔的想象。如九年级上册的《囚绿记》,给学生们展示常春藤的形象,让学生们看到在阳光下的常春藤的那一抹鲜绿,感悟作者的渴望和意图。

(四)注意创新实践,落实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

如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让教师先声情并茂地朗诵全文,让学生在听的基础上理清思路,在脑海中形成立体的纪念碑三维形象,结合自己的理解,在一张白纸上将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示意图画出来,然后让学生再自己读一遍课文,对应文中的语句,对示意图进行对照并且修改,最后鼓励学生们自己上台进行展示和讲解。把他们心中的纪念碑分享给大家,把自己的理解示意大家,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积极参加动手实践,使情境教育的有益模式得到了更好地体现。

三、苏教版语文阅读情境教育的基本方法和功能

(一)带入情境

教学是有目的的行为,而教学的目的就是使学习者参与、吸收、内化知识,达到知识的传递。情境教学正是针对学生蕴藏着的学习的主动性,把学生带入情境,在探究的乐趣中,激发学习动机;又在连续的情境中,不断地强化学习动机。其过程可简单地概括为:探究满足乐趣内发性动机产生。学生的学习动机被激起后,若教学过程刻板、单一,又会因失望而使已形成的动机弱化,以至消失。所以在把学生们带入情境后,教师要根据课文情节的发展、内容的需要,使情境成为一个连续的动态的客体。使课文中描写的一个个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地再现在学生的眼前,仿佛进入了其人可见、其声可闻、其景可观、其物可赏的境地。

(二)凭借情境

情境教学由于本身具有的形真、情切、意远、理蕴的特点,通过情境教学,结合实物展示、音乐配送、角色扮演、生活场景还原等方法,教师带着与作者相共鸣的真切的情意,全身心地进入情境,凭此充分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乐趣,在调动感官的同时,带动大脑的左右共同运作,激发学生的理性判断和感性思考,有效地训练感受,培养直觉,发展创造。情境教学在提高学生悟性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起到巨大的贡献。

四、结语

情景教学的优点显而易见,对苏教版语文阅读教育经过探讨可以看出情境教学的好处。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采用情境教学模式,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知识,提高创新能力和理解能力,同时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达到教学目的。但是前提是要不断开发、创新情境教学应用和模式,所以作为语文教师,要着眼于当下,立足实践,将语文课堂教学切切实实地搞好,尽到自己应尽的职责。

参考文献

[1]崔允郭.有效教学策略的建构[J].教育参考,2000(04).

苏教版语文篇6

【关键词】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问题分析思考与对策

1. 前言

随着我国新课程的实施,语文教材从"一本教材一统天下"的局面走向了"一纲多本"的局面。多年来,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语文教材赢得了社会各界的一致认可。但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也有其不足之处。

2.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问题

2.1苏教材单元之间缺乏紧密联系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比人教教材,在很多方面,是有突破的,它给予了学生广阔的知识天地,富有时代性。但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它的单元构造方面的不足之处也显露出来了:

第一,从苏教材体例编排上看,基本上都是按人文性来编排的,但是这样子编排会导致单元间衔接不够紧密,逻辑性不够强,会影响学生学习体系的建构,影响学生学习能力的增强。

第二,相关人员做过一些调查,学生是否能明确学习目标"以及"教材练习是否能明确学习成果,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的回答上,其回答"较少"和"不能"的分别占到60%、55%,由此可见,学生对于教材内容的逻辑性建构是很弱的,对于相关知识的知识目标内容的掌握也是很低的。

2.2教材设计人文性强,工具性弱

教材过分强调语文的人文性,工具性地位太弱。"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教材在设计时是必须遵循的。苏教材在课文选用上注重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融合,但是在课文的学习、字词的掌握以及阅读理解方面,却达不到规定的培养目标。苏教材重视了人为性,却忽视了工具性。

3. 对策思考

3.1教材要多融入一些地方性、民族性特色

语文教材在编写教师时要多结合地方特色、民族特色,这样既充分利用各地特色文化,又能增加教材的趣味性与亲切感,也更切合新课标理念,更有利于教学三维目标的实现。

我国课程教材开发有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级。苏教版的小学语文教材要汲取农村与民族特色的优秀文化,而非盲目追求"城市本位",确定地方性与民族性兼容,结合现代教材编制的先进思想,开发出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教材。教材教学内容在选取上应贴近民众教育生活实际,贴近广大师生的现实教学生活,从而促进教育心理共识。教材在开发与编制上也要具可操作性,不能刻意追求新颖别致的教学策略,应该务实于学生的学习。

3.2尽量保持名家名作

苏教材在选用名家名作时,大幅度增删改动,破坏了文章原有的大家风范。比如现在的《燕子》文章,文笔很美,但比起原文,韵味全无。还有郭沫若先生的《白鹭》,虽然课文稍有点难度,但是结合教师讲解,学生是可以理解体会的,但是课文却被改编,结果是弄巧成拙。

3.3加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是使课程改革最前缘的实践者,教师对课程教材的理解与参与是推行教育改革顺利发展的前提。新课程构建一种积极互动的课堂,需要教师打破传统理念,培养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成为课堂活动的合作探究者。因此,教师的恰当角色定位有助于教材预设目的的实现。

第一.教师培养模式要突破"大学本位"培养模式,积极开展校本教研,将师范类院校教师培养工作与农村中小学教育结合起来,将教育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切实将教师专业发展置于第一线教育教学培养中,在真实环境中,发现不足,然后弥补不足,提高自己。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恰当地安排学生课堂学习活动,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因此,教师的教学理念与教学设计,会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效果。学校可以组织定时听课、教学技能竞赛等,增加机会让新教师锤炼教学技能。

第二,要提高教师各方面待遇。教师承担着教师育人的光荣使命,教师对工作的投入程度如何直接会影响学生的学习。2010年国家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依法保证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因此,不论是从学生层面上来说,还是从国家政策层面来说,都应该提高教师待遇,切实保证教师全身心投入教学。

结语

每个学生都是学习的主体,他们各自有着不同的生活背景,教材在编写时要达到与众多学生的共鸣是不容易的。教材在设计时既要重视人文性,还要重视工具性。既要重视普遍性,还要重视民族性、地域性。对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探究与改进是一个艰难而长远的过程,需要我们大家共同的努力。只要我们大家努力探讨与认真研究,一定会使苏教材更适合学生学习。

参考文献

[1]余清华.引领学生走进诗的殿堂——浅谈小学语文古诗教学[J].新课程学习,2011

[2]王清芳.语文教科书中课后练习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训练研究——以初中人教版语文教材为例[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9(6)

苏教版语文篇7

【摘 要】助读系统作为语文教科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界定了助读系统的概念及其作用,继而在认识到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优点的基础上就苏教版教材的单元导语、注释、作者介绍、练习系统、旁批评点等谈了自己的一些浅陋之见。

关键词 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助读系统

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是当今世界课程改革的主旋律。因此,以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为本,应该成为新时代编写语文教科书的基本出发点和根本归宿。助读系统作为语文教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重要作用也应在课程改革中愈来愈受到重视。

一、概念界定

1.何谓助读系统

助读系统在一些著作或论文中又称作“导学系统”、“助学系统”、“提示系统”等。朱绍禹先生、顾黄初先生对此都有具体的阐释。但从对助读系统认识的准确性及表述的完整性来看,笔者以倪文锦先生的界定为准。

倪文锦先生认为所谓助读系统“指的是教材为帮助学生阅读课文,培养和提高学生自读能力而提供的一系列材料,包括学习目标,学习重点、难点,课文提示、注释,题解、作者介绍,等等。”

2.助读系统的作用

顾黄初先生曾强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独立思考能力,已成为教育教学的重要目标,因此在语文教科书中适当增加助读和导学的材料,并使之形成一个系统,就是势所必然的了。”

笔者也认为助读内容在教科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功能。它的功能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提示教法,指点学法;历练语文能力,发展智慧结构;拓展语文知识,沟通课堂内外;彰明编辑意图,凸显教科书的整体性等。

二、对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助读系统的思考

甘其勋先生在他的《巨大的进步不小的缺憾———语文课程标准初中语文实验用书简评》中对三套语文教材(人教版、苏教版、语文版)进行具体分析并指出各自的优点,其中苏教版优点是:主题单元,突显人文;综合学习,强调实践;开发课文,建设先进文化;“名著推荐与阅读”篇幅较长,指导具体。

然而,要编写一部完美的语文教科书绝非易事,些许瑕疵在所难免。下文笔者拟就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助读系统中的单元导语、注释、作者介绍、练习系统、旁批评点文字、插图作一些思考,以期求教于大方之家。

1.关于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的单元导语

单元导语是编者直接向读者说明学习内容,让学生明白自己在本单元中将要学些什么,以及如何学习,这样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有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

苏教版的单元主题词则显现出泛人文性的倾向,“品位”“体验”“感悟”“领悟”“体悟”等词随处可见,把学好语文的希望完全寄托在长期的熏陶、浸染上,这需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良好的心境、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高度的自主、专一的学习态度。

如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道德修养”:

无私,敬业,诚信,谦和,宽容……是中国人民提倡和追求的道德境界。《纪念白求恩》赞扬了白求恩崇高的精神境界,《敬业与乐业》引领人们走进“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乐于做好自己的一份哪怕十分平常的工作,《多一些宽容》提倡“互谅、互让、互敬、互爱”,《人的高贵在于灵魂》让人们心灵“闪放出一种很动人的光彩”……读读这些文章,你的心灵如同沐浴着德化的雨露,会自觉地追求道德修养的更高境界。

再如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事理说明”:

……读读本单元一些事理说明的文章,你就会油然而生探索世间万物奥秘的兴趣,享受发现的成功。

笔者不禁要问,这两个单元基本集合了议论文、说明文两大文体,这两大文体光靠简单的读与感悟,缺少必要方法的指导,可以吗?

有鉴于这些问题,笔者以为助学内容要切实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编者语、单元主题词要在熏陶感染的同时,也要提出严格认真的训练要求。课文导读要从多层面、多角度、多重关系中实现“导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要“授人以渔”,在放手阅读中让学生尝试成功的乐趣和失败的苦恼,从而在自主阅读中学会读书。

2.关于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的注释、作者介绍

云南师范大学文新学院成巧云曾撰文《初中语文教材所存问题分析》,她做过调查:“‘教材是否有助于预习和复习这’一项,一个版本有61.3%和6.6%的教师认为‘较少’或者不‘能’,另一个版本有50%和13.2%的教师认为‘较少’或者‘不能’,还有一个版本有20.7%和4.7%的教师认为‘较少’或者‘不能’。可见,在预习和复习环节中,教材的助读系统尚未发挥应有功效。”

苏教版的助读系统包括致读者、单元导语和注释,这对于广大师生来说是不够的。它删除了以往课文前的预习提示或自读提示,这会导致教师在教学中漫无目的地寻找教学突破口。

教材编者洪宗礼先生认为“实验教科书一改以往教材编者设定单元教学目标和课文学习重点的做法,并不再编写阅读引导、预习提示、读中提示、读中评点等‘助读’内容,只在题注中对作品出处、重要作者和必要背景作画龙点睛的介绍。这并非无目标教学,而是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兴趣、需要,以及对阅读物独特的体悟、感受,自行寻找学习目标,确定学习重点,理解教学内容,摆脱‘引导’‘提示’‘评点’等各种预设的框框的束缚,发挥学习的主体作用,真正做学习语文的主人。”编者有其苦心,但据笔者2009年对外国文学作品教学情况的的问卷调查显示,有很多的同学在阅读外国文学作品时,不了解相关的文化背景、作者情况、作品风格,在理解作品的内容、作品的思想感情方面也存在阻碍,觉得作者的语言晦涩难懂。他们强烈呼吁教师要补充背景资料。

如《童年的朋友》,只有书下注释①如下写道:

节选自《童年》(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2版)。刘辽逸译。标题为编者所加。高尔基(1868——1936),原名阿列克塞·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苏联作家。《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是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

除此之外,再无其他补充说明。而高尔基写作《童年的朋友》这篇文章与他苦难的童年生活是密不可分的。“高尔基5岁时,做木匠的父亲去世,于是他寄居开设染坊的外祖父家。

幼年的高尔基常常陷入日渐衰微的家庭小私有者们凶狠的争吵斗殴中。后来,破了产的外祖父把老房子卖掉,在卡那特街另买了一所房子。”“在高尔基的童年,曾是织花边女工的外祖母是他‘最亲近的人’。不知有多少个夜晚,在这所老木屋里,外祖母常常坐在炕炉沿上,望着被小洋灯的亮光照耀着的小外孙,滔滔不绝地讲述勇士伊凡和悲哀的强盗母亲等许多童话。外祖母的疼爱和那些如现实生活一般不幸又闪烁着善良和理想光芒的童话,使过早就饱尝底层生活艰辛的高尔基获得了‘坚强的力量以应付困苦的生活’。同时,这些童话正如高尔基后来回忆的,‘我的头脑里充满了外祖母的童话,就像蜂房里充满甜蜜一样’。正是这些记忆给了作家以最初的丰赡的滋养。”

虽然现在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学生可以从网络、其他参考资料等处获得信息,但是,假设相关知识出现在语文课本里,那对学生将会有多大的帮助啊!

3.关于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练习系统

我们说练习系统是语文教科书助读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语文教科书编写质量、价值和特色的一个重要指标。细观苏教版教材习题我们发现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有些练习在现有条件下完成有困难,要考虑学生的原有知识,需提供背景材料。如八年级下册《短文两篇》“探究·练习”第一题:“毕昇发明的活字版印刷术在我国及世界科技史上有怎样的地位?”学生要回答这样的问题,须先有关于我国及世界科技史的知识,如果没有,则势难回答。

练习设计中的随意性较大。如九年级下册课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后“探究·练习”第一题:“联系作者写作时的生活处境,你认为杜甫在这首诗中抒发的情怀与哪位古人在哪篇文章中抒发的情怀基本一致?你还能说出那篇文章中表达作者情怀的名句吗?”看了这样的“探究”题,除了上面所说的需要有相关的知识储备以外,我们不禁要问,“说出哪篇文章中表达作者情怀的名句”怎么又成了这一课的“练习”?

练习形式较单一,不同课文后面练习形式相似较高,集中在整体感悟、揣摩语句、品味词语、朗读背诵等形式,没有开发更多形式的练习题。

4.关于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的旁批评点文字

试以九年级下册课文《出师表》“感悟·品味·欣赏”为例。

①从形势危急落笔,激励后主继承遗德,奋发图强。劝勉之一:开张圣听。

②劝勉之二:赏罚公平。

③劝勉之三:亲贤远任,并推荐贤臣。

④借古鉴今,郑重告诫,情深词切。

⑤追叙先帝知遇之恩和自己以身许国的经过,启发后主励精图治。

⑥表明鞠躬尽瘁、兴复汉室的心迹,激励后主自重自强。

⑦再次荐贤,切盼真能亲贤。

⑧重述前议,分清职责,寄予厚望。

⑨抒写心情,真切感人。

《出师表》被编者选入该册“学会读书(十)—知人论世读经典”主题单元,编者的“单元主题词”是:

不同的作者有不同人生际遇、不同的精神追求、不同的文字风格。每一部经典的诞生,都有特定的写作背景,又寄寓着作者某种思想感情,都会打上时代的烙印。只有从课本注释、报刊网络和相关的文献中,获得写作背景方面的信息资料,了解作者写作的情感起点,才能真正走近作者,走近作品塑造的人物,走进经典的世界。知人论世应当是解读经典的一条有效途径。

显然,编者的旁批评点文字用意似乎并不在指示学生“学会读书”这一单元学习重点。具体说,并不准备提示学生如何通过“知人论世”走进经典,哪怕是提供较为丰富的写作背景抑或是关于作者的较为完整的介绍,相反编者却用最精练的语言概括了各段段意,倒让人莫名其妙,不知何意。

5.关于课文插图

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人们逐渐认识到,带有插图的教科书的教学效果要优于纯文的教科书, 因为教科书的插图具有多方面的作用。然而我们发现课文中有些插图存在着形象模糊、印刷粗糙、绘画低劣等问题。

比如《曹刿论战》共有两处插图,第一处在目录前,也即扉画;另一处在课文中间。前者值得深思,画面上共有三幅小的图片,上端是写有“清人‘雍正帝祭先农坛图’,图的上方中左神位前(箭头所示)供有牺牲。”文字的图片一张,左下端是“战国玉圭”,右下端是“战国中期锦”。上端的图片我们还能知道是与文中提到的“牺牲”相关,但是图片的清晰度实在太低,根本无法辨认,有与无并没太大出入,况且书本下也有对“牺牲“一词的注释,历史书上也经常提到。这样的简单再现,平淡无味,不能激发学生的思考,也很难加深他们的感性认识,加深记忆,提高探究的兴趣。再如右下端的玉圭,如果教师不解释玉圭的用途——玉圭是上古重要的礼器,被广泛用作“朝觐礼见”标明等级身份及祭祀盟誓的祭器的话,学生根本不明白这幅画的用意,至多只能在猜是不是指“牺牲玉帛”中的“玉”呢,因为右下端的锦就是一种丝织品。这样的插图,我们觉得它的意义是不大的。

本文粗略地谈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力求对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助读系统提供一些信息。当然,我们要用辩证的观点看待它,如果只看到优点,则会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任;如果只看到缺点,则会掩盖它的优点。笔者只是抛砖引玉,希望更多的专家、老师能来关注此方面的内容。

参考文献

[1]卢杨.《初中语文教科书的形象助读系统》,《北京教育学院学报》.第14卷第4期

[2]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语文》.七-九年级2004年11月第2版

[3]张永祥.《初中语文教科书助学系统研究—人教社 1993、2001版和苏教版的比较》.2006年5月.第1页

[4]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北京示范大学出版社.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2012年1月第1版

[5]阎立钦.倪文锦.语文教育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5:88.

[6]顾黄初,顾振彪.语文课程与语文教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84.

[7]成巧云.初中语文教材所存问题分析[J].语文建设2007,9:13.

[8]洪宗礼.构建面向21世纪中国语文教材创新体系的尝试[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2,(3):17.

苏教版语文篇8

一、教材呈现方式为综合立体式

在进行语文课程改革后,专家对原来的教材编排方式提出了不同的意见。原来的编排主要是把同样的文体安排为同一单元,认为这种编排方式较为简单。以单篇的文章为中心,单元内部没有联系。单元的文体和知识点相同,容易给人留下呆板的印象,知识点教学出现重复。苏教版语文教材在编排上主要以主题为单元。

苏教版高中语文阅读教材在编排上具有自己的特点,教材编排具有综合立体的特点。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同一个主题下面包括多个学习板块,板块之间具有内在的联系;其次,增设了积累以及应用的环节,在主题语境中,学生能够进行思考、探讨,开展活动。编排体现了创新精神,在主题环境中学生能够学习语文,进行人文精神的培养,教师可以借助教材开展综合性的学习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积累与应用”部分,根据专题内容,进行综合性的学习,与以前单篇教学相比,具有很多优点。对板块之间层次关系进行预设,教材更加系统化,体现了教材的进步性。

苏教版语文阅读教材在处理各板块之间的关系时,也出现了问题。主要是板块和文本主题相关,主题之间没有内在的逻辑关系,板块在设置时,无法体现主题。以“月是故乡明”单元为例,分成两个板块:漂泊的旅人和乡关何处。教学参考中提到后一个板块是对前一板块的拓展,但是,仔细考虑,乡愁与旅人两者没有层次上的关系。在这个单元中,教材所选择的文章是和乡愁相关的,文章需要进行深入的学习。几篇文章相对独立,在关于主题的学习方面没有体现层次的深浅。笔者对此问题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教师通常忽视板块之间的层次性问题。教师在忽略主题进行教学时,只是针对单篇的文章,导致综合立体设计没有达到实际的效果。以专题来进行单元划分,编者的意图在于在每个专题下面分设几个板块,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学习。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效果并不理想。

二、从学生的角度出发

教材的板块比较多,可以为教师提供多种教学的方案,很多板块前面以星号标注,教师能够自由的选择。但是,从实际情形来看,多数教师对此没有进行选择,仍然按照原来的方法进行板块教学。

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没有落实弹性机制,板块的设计是其中的一个因素。以“向青春举杯”方案A为例,在学习《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这篇文章后,主要是对人生的追求进行思考。在“活动体验”板块,设置了多道题目,其中的一道题目是马克思提出职业选择所遵照的原则。方案B是《我的五样》,开展活动,进而感悟生命的意义。设置的题目,其中之一是对文章两句话的理解。练习题主要是以文本为中心,教师在讲解练习题时,很容易跟着书本的内容,没有自己的见解。进行活动体验,体现的是选择性,路径不同,但是,目标是一致的。在教材中,如果板块前标注星号,主要是让教师进行自由的选择,编者在此处犯下错误,在教材中提倡层次之间的内在联系,又说明可以供自由删选。

三、探究性的呈现方式

苏教版高中语文阅读教材在设计上注意探究性的学习。通过设置探究的环节,能够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教材用大量的篇幅设计探究性学习的过程,“问题探究”、“活动体验”、“积累与应用”等都有体现。在“文本研习”中,学生能够阅读到经典性的作品,为学生创造阅读对话的环境,学生能够参与到阅读对话中,相互交流读书体验,重点在于增强学生对文本解读以及鉴赏的能力。“问题探讨”环节主要是注重培养学生发现与探究问题的能力,对学生进行探究的引导,设置具有价值性的问题,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能够深入进行专题的学习,在探究的过程中,发散思维,培养创新意识。“活动体验”环节主要是以人文内涵以及学习的要求为中心,根据学习材料,语文活动体现出多样性以及丰富性,学会体验以及思考,提升语文素养。

笔者通过调查发现,在探究性的呈现方式上同样存在问题,“问题探讨”中的问题不具有探讨性,只是结合文章的内容进行简单的分析。部分问题具有探讨的价值,但是受到各种因素的限制,不能进行探讨。首先是因为探讨所需要的资料没有提及。其次,对于探讨没有提供相应的指导,以“珍爱生命”专题中的“积累与应用”板块为例,提到关于“文眼”的问题,对于“文眼”进行探究性的学习,关于文眼研究的资料比较多,在搜集以及整理资料时,需要多种方法。利用“文眼”对散文作品进行分析,教师需要进行指导。教师的能力相对有限,在这种情况下,教材应当多提供一些资料。此外,为降低探讨问题的难度,编者在应用策略时存在一些问题。学生的个人能力有限,对于复杂的问题不能完成探讨,编者主要是降低难度,没有提供相关资料,探讨问题失去意义。

四、阅读鉴赏的方法更加明朗化

苏教版高中语文阅读教材注重阅读方法的介绍。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讲解阅读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学生的阅读能力能够得到提高。在“月是故乡明”单元中,提到了“评点法”,学生结合“评点法”,加深了对文章的认识。在《慢慢走,欣赏啊》以及《笔落惊风雨》两个专题中,教材对阅读的方法进行了集中的展示。《慢慢走,欣赏啊》主要是向学生介绍鉴赏散文小说的方法,提供阅读的相关知识以及阅读方法。在《笔落惊风雨》单元,借古典诗文向学生梳理诗文阅读的过程,学生能够学到鉴赏古诗文的基本方法。

从搜集的例子观察,教师多数没有采用鉴赏性的阅读方法,重要的原因在于教材缺乏方法指导。以评点法为例,只有在“漂泊的旅人”课后习题中有所涉及,缺乏详细的介绍。学生在运用评点法的时候,不能充分地把握评点法的要点。教学参考书中解释,在进行评点的时候,必须注意整体和局部的关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了解作者写作的目的;在点评的过程中,注意和其他人的交流。基于此,教材应当增加这方面的内容。

编者编写语文教材主要是为语文教学服务的,通过进行分析,苏教版高中语文阅读教材的呈现方式有明显的改善,对于存在的问题,需要研究者不断进行分析、完善。只有语文教材的编写质量有所提升,语文教学的质量才有保证。

上一篇:游园活动范文 下一篇:文学常识题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