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参与防治火灾范文

时间:2023-12-11 13:10:23

全民参与防治火灾

全民参与防治火灾篇1

一、全市1至10月份火灾情况及分析

今年1至10月份全市火灾形势总体呈下降趋势。据统计,2006年12月21日至2007年10月20日,全市共发生火灾396起,死亡2人,伤3人,受灾285户,烧毁建筑4.81万平方米,直接经济损失695.26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火灾起数下降了53%,死亡人数下降了50%,受伤人数下降了25%,直接经济损失下降了16%。今年以来,全市消防部队共接警出动5933次,出动人员58964人次,出动各种消防车辆9872台次,抢救537人,疏散1051人,抢救财产价值15654万元。综合1-10月份以来全市火灾的发生情况,有以下特点:

一、亡人、伤人火灾发生季节较集中。从全市发生火灾的季节来看,第三季度发生火灾133起,死亡2人,受伤3人,直接经济损失275.94万元,分别占总起数的33.4%,总损失39.7%和死伤的全部。

二、区域火灾差异较大,经济发达地区火灾总量较大。全市各地由于经济发展影响、地域差别较大,火灾形势呈现出不同特点,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反差较大,从火灾地地域分布情况看,三地火灾起数为231起,占总起数的58.3%,从直接损失情况看,三地之和为439.12万元,占总损失的63.2%。

三、农村、集镇仍是火灾多发区域。从全市调查火灾中统计,今年以来,县城集镇、乡村共发生208起,死亡2人,受伤3人,直接经济损失466.81万元。从乡村火灾发生原因及区域看,乡村火灾主要是分布在,电气和用火不慎是主要原因,两项原因之和占乡村火灾总数的51%。

四、起火场主要集中在住宅及厂房。1-10月份,全市发生住宅与厂房火灾229起,占总数57.8%。其中住宅发生火灾98起,占总数24.7%,住宅火灾以集体宿舍居多;厂房发生火灾131起,占总数33.1%,厂房火灾以化学危险物品居多;另外物资仓储场所发生火灾31起,占总数7.8%。

二、今冬明春消防工作

在市委、市政府和各地党委、政府的重视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市各级公安机关和消防部门紧紧围绕保卫经济建设和维护社会稳定这一中心,认真履行职责,主动当好参谋,严格依照《消防法》,督促社会各单位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广泛开展消防宣传教育,依法强化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管理,大力开展火灾隐患普查和专项治理,有效预防了火灾事故尤其是群死群伤恶性火灾事故的发生。今年以来,通过开展火灾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消防工作、人员密集场所“消防畅通工程”建设和重大火灾隐患单位政府挂牌督改等工作,取得了较好的工作成效,全市火灾形势继续保持平稳,消防安全环境得到了进一步改善。

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社会消防安全的基础还比较脆弱,发生火灾事故的隐患仍然大量存在,消防安全工作的任务还十分繁重艰巨。冬季是火灾多发时期,风干物燥,生产生活用火、用电、用气、用油急剧增长,社会活动、节庆活动增多,人流、物流量增大,诱发火灾的因素大大增加,每年有近三分之一的火灾发生在冬季。同时,消防部队又将面临老兵退伍,对执勤灭火力量带来一定影响。另外一些单位对辖区火灾隐患的严重性、整治火灾隐患的紧迫性还没有引起重视,消防安全意识不强,消防安全工作责任制没有很好落实,宣传工作滞后,已经到了非抓不可的紧要关头。当前,全国上下正在轰轰烈烈地开展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活动,切实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扎实做好消防安全工作是我们贯彻落实好十七大精神最直接的体现,所以,我们要从保稳定、促和谐的高度,牢固树立“人民生命至上,火灾隐患必除”的思想,居安思危、防微杜渐、警钟长鸣,常抓不懈,认真做好今冬明春的防火工作,为明年消防工作的顺利完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今冬明春消防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围绕“消除火灾隐患、构建和谐社会”这一工作主线,坚持以人为本、安全发展原则,全面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深入开展消防宣传,大力整治火灾隐患,深化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社会消防安全环境,全面推进我市消防工作与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为建设“平安”、构建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

今冬明春消防工作的总体目标是:坚决杜绝群死群伤特别重大火灾事故,遏制重大火灾事故,减少较大、一般火灾事故,圆满实现火灾指标三年“零增长”最后一年的工作目标。

为实现今冬明春消防工作的总体目标,确保各项措施的全面落实,结合全市的火灾形势和消防工作实际,各地各部门要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深入细致,认真开展消防安全大检查。冬防期间,各地、各部门要把容易发生重大人员伤亡的商场、市场、宾馆、饭店、医院、“三合一”和歌厅、舞厅、影剧院、录像厅、电子游戏厅、网吧等人员密集场所,以及生产、经营、储存易燃易爆化学危险品的单位和场所,作为检查的重点。认真检查消防安全责任制是否落实,安全疏散出口、疏散通道是否畅通,灭火应急疏散预案是否健全并进行演练,日常防火巡查是否到位,电器设备线路是否保持良好状态,员工是否经过培训后上岗,值班制度是否落实,建筑消防设施、灭火器材是否完整好用。

二、动真碰硬,大力整治火灾隐患。各地各部门要在深入开展消防安全大检查的基础上,按照国务院安委会及省、市关于集中开展火灾隐患普查整治的工作要求,加强工作领导,落实职责分工,把普查和整治相结合,充分运用自查、普查、夜查、复查、暗访等方式,摸清火灾隐患存量,及时查处各类火灾隐患,保持对消防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各级公安机关要全面履行监督执法职责,紧紧围绕预防重特大火灾尤其是群死群伤火灾,切实加大对政府挂牌督办重大火灾隐患、“三合一”场所以及人员密集场所、易燃易爆单位落实消防安全措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要把强化消防产品监督管理作为普查整治的一个重点,严格执行《消防产品现场检查判定规则》,对消防产品维修和销售单位进行全面普查。要认真组织火灾隐患整改“回头看”,防止去年火灾隐患普查整治以来排查出的隐患特别是“三合一”现象回潮。通过努力,要做到火灾隐患不增新量、逐步减少存量。同时,要启动新一轮重大火灾隐患的排摸工作,各地要按照省级不少于1家,市级不少于2家,县(区)级不少于5家的要求进行排摸,为明年初要公布的三级重大火灾隐患单位打好基础。

三、夯实基础,进一步推进城镇公共消防设施建设和装备建设。各地要按照《市消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结合《省城市公共消防设施建设三年规划(2005年至2007年)》要求,加紧城镇和村镇消防规划的编制工作,统筹城镇建设与消防建设,把消防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城镇发展建设规划,并同步实施。要在建强专职消防力量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各种形式的消防队伍,在队伍建设、业务训练、灭火作战等方面都要接受公安消防部门的统一领导和指挥。同时,各级公安消防部门要进一步加强业务指导、专业培训和训练考核。政府和企业单位要切实负起专职消防队的管理责任,既要把队伍建设好,又要把队伍发展好,一旦发生火灾事故,能够“拉得出、打得赢”,确保一方平安。

四、形式多样,大力实施社会化消防宣传教育。各地要充分发挥各类新闻媒介和各种宣传载体的作用,动员宣传、民政、农业、司法、教育、文化等部门和工会、共青团、妇联、居(村)委会等基层组织,大力开展消防知识宣传教育,在全社会形成强大的消防宣传声势和舆论氛围。冬防期间,要围绕“119”消防日主题,开展好各类消防宣传主题活动,各地要以消防日和消防宣传周为龙头,以元旦、春节前后为重点时期,结合各项消防工作,广泛深入参加正在全省开展的“百名记者走近消防”、“百万民众消防知识大赛”、“百个消防站开放”以及“学消防、送话费”等针对性、趣味性强的主题宣传活动,调动群众参与消防工作的积极性。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不断创新形式,推进消防宣传“进农村、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进家庭、进网吧”。要广泛宣传消防安全知识,定期对中小学生、单位职工和社会群众进行消防安全知识教育,加强对企事业单位重点工种、岗位人员进行消防安全专业技能培训。通过宣传,指导广大人民群众安全用火、用电、用气,掌握最基本的灭火和逃生技能,熟悉消防安全常识和法律法规,增强消防安全意识。

五、恪尽职守,加强公安消防部队的执勤备战。公安消防部队是消防工作的主力军,各级公安消防部门要以落实《市消防事业第十一个五年发展规划》为契机,把消防部队建设与消防业务工作紧密结合,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在提高预防火灾能力、灭火救援能力、执法为民能力和服务经济社会能力上下功夫,切实履行好职责。要结合消防部队的现实情况,积极应对部队补退工作带来的新情况,按照“加强基层力量、加强第一出动”的原则,调整好执勤力量,加强车辆、器材、装备的维护保养和添置,维护部队的团结、稳定,保证部队的正常执勤战备。要大力推动部队冬训工作的开展,使新调整的执勤力量能尽快提高灭火作战能力。执勤中队要针对冬季火灾的特点,积极开展模拟灭火演练、实地灭火演练。对功能复杂的大型高层、地下建筑、易燃易爆场所和其他重要消防安全保卫目标,以及元旦、春节等重点防火时期,制定详细的消防安全保卫工作计划和灭火预案,并进行演练。在灭火救援中要牢固树立“救人第一”的指导思想,尽一切努力防止和减少人员伤亡。

六、多警联动,充分履行公安派出所消防监督检查职能。去年出台的《市公安派出所消防监督检查实施细则》,统一规范了公安派出所开展消防监督检查的制度、职责、形式和方法。各公安派出所要按照细则要求,在制度上全面规范、警力上全面参与、警务上全盘融入,务必将消防监督检查、群众性消防队伍建设和消防宣传教育等工作纳入社区、农村警务工作中,切实将民警入户访查、治安防范、行业场所管理和群防群治队伍管理使用与消防监督检查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各级公安消防部门要加强消防监督业务指导,各派出所也要积极协助公安消防机构搞好火灾隐患普查整治工作,在冬防期间,要特别加强对列管的消防安全重点单位、辖区的“六小场所”和外来务工人员出租房的监督检查。

全民参与防治火灾篇2

一、充分认清当前火灾形势和引发火灾主要原因

从各地发生的火灾原因分析看,造成火灾的原因:一是防火安全意识不强。据统计,近几年我国80%的火灾都是由人为因素引起的。一些群众消防法制观念淡薄,对公共消防安全漠不关心,不主动学习消防安全常识,不会防火、灭火和疏散逃生;一些单位重经济效益、轻消防安全,冒险作业、违章操作导致火灾频发。二是消防安全责任制落实不到位。一些政府、企业未树立“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理念,对消防重视不够、投入不足;一些政府、企业的行业主管部门不认真履行消防监管职责,对本行业缺乏监管;一些单位消防安全工作主体责任不明确,消防从业人员不具备相应的素质,不能有效地开展日常消防安全检查、巡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有的消防设施不能保证完好有效。三是火灾隐患整治反弹的问题突出。近年来,尽管每年都开展消防安全专项治理,但诸如“三合一”场所、建筑消防设施损坏停用、疏散通道堵塞、室外广告牌影响灭火救援、违规搭建彩钢板建筑等,仍存在大量致灾隐患。此类隐患久治不绝,一些地方、企业 “整治、反弹,再整治、再反弹”的问题十分突出。四是火灾防控基础较薄弱。一些地方、企业消防规划落实不到位,消防队(站)、消防水源、消火栓等公共消防设施建设滞后,“欠账”不少,城乡、企业抗御火灾能力不高。

二、严格明确并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

消防安全是一项社会性、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工程,必须实行消防安全责任制。《消防法》明确规定,我国消防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按照“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的原则,实行消防安全责任制。政府、企业要全面负责本地区、单位消防工作,其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分管负责人为主要责任人,其他负责人落实消防安全“一岗双责”制度,定期研究解决消防安全重大问题,保障消防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各部门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在各自职责范围内依法做好本行业、本系统的消防工作;安全监管部门依法履行监管职责,依法整治火灾隐患和查处消防违法行为,推动各项消防安全措施落实,保障公共消防安全。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消防工作,近5个“五年规划”期间(“八五”至“十二五”),国务院均下发了加强消防工作的专门文件。2013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消防工作考核办法》,首次部署对省级政府年度消防工作情况进行考核,并把考核结果作为对政府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这在消防工作方面还是第一次。以后,国务院将组织实施考核,重点检查省级政府、部门、社会单位、企业消防安全责任制是否落实,重特大火灾事故有没有遏制,公共消防设施、装备和消防专业力量建设等情况。

三、稳步提升社区消防安全自主管理水平

社区是社会消防管理的基本单元。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城市、地区、企业的消防安全形势。从统计数据看,近10年90%以上的重特大火灾发生在社区单位。社区单位要牢固树立消防安全主体意识,依法履行消防工作职责,自觉提高自防自救能力。一方面,要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做好日常消防管理。法定代表人是本单位消防安全第一责任人,要制定落实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实行“户籍化”管理,建立消防安全自我评估机制,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每季度、其他单位每半年自行或委托有资质的机构对本单位进行一次消防安全检查评估,做到“安全自查、隐患自除、责任自负”。建立建筑物消防设施日常维护保养制度,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测,确保消防设施完好有效。落实消防控制室管理和应急程序规定,消防从业人员,如消防控制室操作人员必须熟练掌握初期火灾处置技能,经过培训持证上岗。火灾高危单位要实行更加严格的人防、物防、技防措施,确保消防安全。另一方面,要加强“四个能力”建设,提高自防自救能力。2010年,公安部部署开展了以提高单位 “检查消除火灾隐患、组织扑救初起火灾、组织人员疏散逃生和消防宣传教育”为内容的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对推动社区提高自主管理水平发挥了积极作用。这项工作要常抓不懈,社区单位要切实将“四个能力”建设作为日常生产、经营活动和企业文化的一部分,成为单位负责人和员工的自觉行动。

四、积极引导居民参与消防宣传和群防群治工作

全民参与防治火灾篇3

一、建立健全消防组织,完善农村消防工作机制。县(市)、区人民政府要成立分管领导挂帅、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防火工作领导机构,负责本区域内农村消防安全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综合协调工作;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要建立消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分析形势,督促检查本地消防工作;村民委员会要成立消防安全组织,明确消防安全工作责任人,将消防安全纳入村规民约,分解落实消防工作任务,抓好农村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和消防宣传教育,组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巡查,消除火灾隐患;村民代表会议要定期对村民委员会落实消防安全管理职责的情况进行评议。通过自上而下健全机构,形成乡镇人民政府领导,村民委员会具体负责,村办企业、个体业主、村民代表共同参与,上下协调、齐抓共管的农村消防工作机制。

二、加快消防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村民的消防安全环境。要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和《*消防条例》为依据,按照“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建设与城镇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协调发展”的总体要求,抓紧制定和完善小城镇消防规划,形成以镇政府驻地为中心、遍及各村的消防基础设施网络。要结合农村草危房改造、“改水”、“灰色路面”建设、电网改造等,提高民宅耐火等级。要加强以消防泵、消防水池、灭火器、消防通道为重点的消防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农村消防安全状况和条件。要加快多种形式的消防队伍建设,基本达到“初起火灾不出组、小火不出村、一般火灾不出镇”的防控要求。有条件的镇(街道办事处)可组建专兼职消防队、志愿消防队,配备消防车辆和必要的消防装备器材;村民委员会要建立公办民助、民办公助、民办民助等多种形式的消防队伍。

三、做好消防宣传教育,增强村民消防安全意识和消防法制观念。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消防宣传活动,各村应在学习室、活动室、村务公开栏等场所增设消防内容。各镇政府要将消防法律法规纳入当地普法教育的内容,有计划地进行消防法律教育,不断增强村民消防安全意识。文化、教育、科技等部门要将消防法规、消防常识纳入“三下乡”活动、农村普法教育和学生素质教育的内容,普及消防安全知识,提高全民消防安全意识,在全市农村形成人人讲防火、村村抓防火、户户保安全的良好氛围。

四、充分发挥职能部门作用,落实各项消防安全措施。各级*机关要把农村消防工作纳入重要工作内容,注重发挥基层*派出所点多面广、熟悉情况的优势,明确职责和任务,进一步加强基层消防管理网络建设。*派出所要在加强对农村商业网点、物资仓库和乡镇企业、民营企业监督检查的同时,加大对乡(镇)、村消防安全责任人员、消防安全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具体指导、帮助落实防火安全责任制,建立防火安全组织和制度,推动农村消防工作的社会化、规范化和制度化。

五、加强消防安全检查,彻底消除各类火灾隐患。各地要加强农村消防安全检查,形成消防安全定期检查工作制度。在火灾多发季节、节日期间还要进行专项消防检查,对问题突出的镇村要及时进行专项治理,以消除火灾隐患。当前,高温来临、农忙在即,农村消防安全形势严峻、任务繁重。各地要迅速开展一次消防安全大检查活动,排查隐患,堵塞漏洞。

重点排查乡镇企业、村办企业、“四小单位”(小作坊、小商店、小旅馆、小企业)存在的各种消防安全隐患以及农机安全使用、打谷晒场等防火措施的落实情况。对发现的隐患,依法责令当场或限期整改;对限期不能整改的,要依法进行处罚,该停产停业的要坚决依法责令停产停业。各地*消防部门要根据农村火灾特点,制定重点单位、重点部位防火应急预案,加强执勤备战,组织实战演练,增强实战能力,提高火灾防控水平。

全民参与防治火灾篇4

关键词:灾害事故 防治 管理体系 建议

我国是一个灾害事故较多的国家,火灾、震灾、水灾、风灾、雹灾、环境污染灾害、化学危险品

泄漏,矿井瓦斯爆炸、透水和建、构筑物倒塌等自然灾害和事故每年都有多起发生,且频率高,伤亡、损失巨大。在各种灾害事故中,火灾事故的发生频率最高,天天都有多起发生。从公安部近十年的火灾统分析计看,全国平均每天发生火灾达695起左右, 烧死、烧伤各10人左右,烧毁财产直接损失四百六十多万元左右。从这众多的灾害事故可以看出,无论哪种都会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都会给公民的生命安全、财产安全及社会的稳定和经济建设带来严重影响。所以,建立科学、有效的国家灾害事故防治管理体系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1.我国现行灾害事故防治管理体制存在的弊端

我国现在的灾害事故防治管理工作是分部门管理的。根据现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火灾事故的防治归公安机关的消防机构管理(其中森林火灾的防治归国家林业总局的武警森林指挥部管理,草原火灾的防治归农牧部门管理,军事设施、矿井地下部分、核电厂火灾的防治归其主管单位管理);大气、水资源污染等环境灾害的治理归环境保护部门管理;生产事故的防治归国家安全生产监督总局管理;水灾的防治归水利部门管理;气象监测预报归气象部门管理;地震灾害的防治归国家地震部门管理, 战时的防空袭、防化学污染和平民伤害等战争灾害的防治归人防部门管理;灾后灾民的救济工作归民政部门管理;灾害事故的急救归医疗卫生部门负责。以上各类灾害事故防治管理部门,除了火灾防治管理部门拥有专门的消防队伍负责全社会火灾事故的抢险救援外,其他部门均没有对社会的专职抢险救援队伍。从我国灾害事故防治分部门管理的现状看,虽然各有关部门都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做了大量工作,但从实践来看仍存在诸多的问题。主要是:

1.1多头行政,干扰了企业、事业单位的管理秩序,影响了行政效率

由于我国灾害事故防治在行政上实行的是分部门、分灾种构建的管理模式,所以,各有关行政部门在实施监督管理时都要分部门进行。但由于监督管理对象、内容的同一性,就形成了多个部门对同一类单位、设备的交叉、重复管理现象,给企业、事业单位的经营管理带来了好多的不便和麻烦。

譬如,公安消防机构进行消防监督检查要检查易燃易爆危险品、盛装易燃危险品的容器等物品和设备及易燃易爆有毒气体、液体的跑冒滴漏等事故隐患;公安消防机构进行消防监督检查要检查单位的平面布局、疏散通道、建筑结构、防雷设施等。这些检查管理内容,环境保护部门、生产安全部门、地震部门、气象部门等需要对这些单位相同的对象和非常相近的内容进行检查。但检查的时间并不能统一起来,结果是今天这个部门来查,明天那个部门来查,使得被检查单位不得不拿出更大的精力和人员来应付上级多个部门的检查,造成了对企业、事业单位正常经营管理不必要的干扰。如**省**市的一个商场,在一个月内竟有7个政府部门的安全检查团(组)去检查相同内容的消防安全工作。据说全国此类情况也很多。加之在我国行政管理还不够清廉的情况下,这样的安全检查不仅不能推动和促进安全工作的开展,反而成为了企业事业单位的一场灾难。

再如,根据国家有关法规规定,新建、扩建、改建及内部装修的建筑工程设计,都应分别呈报公安消防部门、环境保护部门、地震部门、气象部门、人防部门等有关部门审核消防安全设计、环境保护设计、防震设计、防雷设计、人防设计等要求,建筑完工后,以上各有关部门还要分别进行检查验收,验收合格后才可启用;而建筑结构的强度、防震性、耐火性和防火分隔、安全疏散、防雷防静电设计、电气设计、灭火设计、安全间距、设备装置布置、尾气排放、消防车通道,以及排水、防洪等审核、验收的项目、内容、对象大致都是一致的。这多头审核、多头验收,不仅给被审核单位的申报带来了不便,而且严重影响了有关部门的行政效率。

再者,由于政府机关

分部门管理,企业事业单位都要按照政府的要求设置安全生产科、处,环保科、处,保卫科、处等相对应的机构,使得企业、事业单位

的安全管理无法统一进行,影响企业事业单位的经营管理和效益。

1.2不利于发挥各灾害事故防治部门的整体效能

灾害事故的防治应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虽然不同的灾害事故有其不同的性质、起因和危害,但其相互间的渗透性、致灾因素的因果性、事发的突然性、抢险救援的急迫性、行政管理的监督性、管理对象的同一性、运用法律的相近性等却都是一致的。譬如,城市火灾与森林火灾,火灾与大气污染,气象与火灾、水灾、雹灾、旱灾、风灾,地震与火灾、环境灾害,保护森林与保护环境,环境保护与防火、防洪,火灾事故与生产事故,抢险救援与急救等,它们之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且联系都很紧密。诸如各种事故隐患的整改、防灾措施的推行等,都需要一个整体的机构去管理。但由于我国实行的是分部门管理的体制,而各种灾害事故的防治又是一项社会性十分广泛的工作,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所以各地都组建了政府的防火安全委员会、安全生产委员会、防汛抗旱指挥部、护林防火指挥部、防震减灾领导小组、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和人民防空领导小组等诸多的协调性机构进行协调。这样,有多少个灾害事故防治部门就都需要有多少个灾害事故防治的委员会、指挥部或者领导小组,这多少个委员会、指挥部或者领导小组又都要有同级政府的一个行政领导挂帅、牵头,都要有其他有关部门的行政领导参加,而具体工作仍还得由原行政部门办理。这样交叉重复的工作方式不仅给有关行政部门的工作造成忙乱,而且严重降低了工作效率,各有关灾害事故防治行政部门的整体管理效能也无从发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以下属的各级政府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都通过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建立安全生产委员会来协调,但因其是非实体性协调机构,没有任何行政执法职能,且每一个灾害事故防治行政部门都不是由一个政府领导分管,对其他灾害事故防治行政部门没有任何制约作用,故除了每年组织几次联合安全大检查、向政府写几次工作情况报告外,其他方面无法协调。就是检查出来的事故隐患也无法直接用行政手段解决,还得由具体的灾害事故防治行政部门分头去解决,行政效力极低。如国家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由原部属局升格为副部级局,正部级局。规格越来越高,但事故率却越来越升,伤亡损失越来越大。往往前面的大火还未处理完,紧接着就发生多起重大着火、爆炸事故;先是天上掉飞机、海上沉船舶,紧接着就是河南、**、山西、陕西的大矿难,一次就是几百人遇难,教训非常沉痛。国务院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发出安全生产大检查的紧急通知。这些紧急通知除了各地安全生产部门象征性的组织几次安全大检查外,有多少事故隐患能够从根本上根治呢?这些不是说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有多大责任,而是现行体制受到了很大的制约。

1.3管理经费上有巨大的浪费

每年国家各级财政分别划拨给各有关部门的防灾经费(消防、防洪、环保、人防、气象、地震等部门)虽然不多,但国家也尽了最大的努力。然而,由于这些经费分部门使用,使得各项防灾经费的整体效能难以发挥,浪费巨大。 如前所述,有多少个灾害事故防治管理部门就要有多少个灾害事故防治的委员会、指挥部或者领导小组,这多少个委员会、指挥部或者领导小组又都要有相应的办公设施,都需要有一定的办公经费,都要有一个快速反应的指挥中心。而要有办公设施就要有建筑,就要盖大楼,盖大楼就要花费资金;要建立一个快速反应的指挥中心,就需要有一个现代化的通讯网络和电视监视系统,这就又需要一笔很大的开支。仅以建立一个快速反应的指挥中心为例计算,如果全国各地地级以上城市(不含台湾、香港、澳门,按264个地级以上城市计算)都要建立指挥中心的话,按深圳市兴建的消防指挥中心耗资约1200余万元计算,至少需资金31.68亿元以上,北京、上海、天津、重庆等直辖市的投资会更大,如果形成全国联网,则至少需要50亿元,如果消防、护林、防洪、地震、环保、气象、人防等有关灾害事故防治部门都要建立指挥中心并形成全国联网的话,则至少需要资金350亿元,而这350亿元如果统一使用又会节省多少呢。

由于分部门管理,国家难以综合考虑防灾经费的使用,往往因灾而事。如国家发生了洪灾,各地就建起了防洪指挥中心大楼;发生了大地震,各地又要建立地震指挥中心大楼;一时间火灾较多,各地又都需要建立消防指挥中心大楼;一时间矿井瓦斯爆炸、透水事故较多,国家的安全生产局就由原部属局升格为正部级局;且地方各级又都要盖指挥中心大楼,这些浪费的经费全国统计下来,至少也得几千亿元人民币。

如据2005年6月24日新华网报道: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王德学22日在长沙举行的全国安全生产形势报告会上透露,为加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损失,经国务院批准,我国将建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该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将根据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的需要,在国家层面设立专业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再把全国分为6个大的区域,并分别在这6个区域设立6个大的应急救援基地。在这些大的区域的应急救援基地,设立救援培训、救援演练机构,并拥有较为完善的技术支撑体系。同时,每个省也要建应急救援中心,每个地级市也将建应急救援中心。自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到海事、消防、矿山等专业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到大区应急救援基地,再到省、市成立的应急救援机构,自上而下形成一个完整的救援指挥体系,以面对日益增多的安全事故,并在事故发生后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新建的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属副部级机构,受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领导,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管理。

,再加上海事、消防、矿山等专业应急救援指挥中心(265×3)为795个,建设一个地级以上城市的专业应急救援指挥中心需建设资金7500万元,那么全国专业应急救援指挥中心需基本建设资金(795×0.75)为596.25亿元,这样仅基本建设资金一项,国家至少也得拿出(596.25+37)633.25亿元。这样再加上设备设施和人头费用等(按基本建设的三分之一计算)也得需要200亿元的资金,以上几项相加,粗略估算也得需要833.25亿元的资金,按2007年第四季度的物价上涨指数,至少也得1000多亿元人民币。实际这部分费用根本没必要划。

1.4不能充分发挥武警消防和武警森林部队的抢险救援作用

1.5影响与国际接轨,不利于对外交流和综合吸纳世界先进国家灾害事故防治的科技成果

2.建议建立国家灾害事故防治管理体系的建议方案为了加强对各种灾害事故的防治管理,优化各种灾害事故防治部门的整体效能,便于与世界各国的交流,参考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做法,建议国家建立统一的灾害事故防治管理体系,并结合我国的国情提出方案如下:

2.2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分别组建灾害事故防治厅、局、站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组建灾害事故防治

厅,各市、县(旗)、区人民政府组建灾害事故防治局,各乡、镇人民政府建立灾害事故防治站,县级以上地方各级灾害事故防治部门内部分别设置与中央相对应的专门机构,职能基本与中央相同。省以下灾害事故防治管理部门的人员、编制、经费直属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一管理。

2.3县级以上灾害事故防治管理部门设立抢险救援指挥中心

抢险救援指挥中心的人员编制由现在的武警消防部队和武警森林部队组成。为能保证这支抢险救援部队的快速反应能力和战时火灾扑救与防化学能力,故仍应为现役体制,继续列为武警部队序列,并仍称消防队。其主要任务是:扑救火灾,包括森林、核电、矿井、战时等火灾的扑救;处置各种化学危险品泄漏事故,包括战时的防化抢险;洪灾、雹灾、风灾的抢险以及实施驱雹和人工增雨;地震、建筑物倒塌抢险;重大交通事故救援;市政公用设施(煤气)、关键性生产设备故障的排除与抢险;公民的应急救助和医疗救助;协助公安机关处置治安突发事件;矿井瓦斯爆炸、透水事故抢险及其他灾害事故的抢险救援和救助等。

抢险救援不得向灾害事故发生单位、个人收取任何费用,所需经费由国家财政予以保证。《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三十二条至第三十八条规定的有关灭火救援的权利延至各种灾害事故的抢险救援。为了增强抢险救援的快速反应和应急抢险能力,距离国办消防队较远、事故危险性大的企业单位和矿山,应当建立自己的专职消防队和群众性义务消防队,负责自身的应急抢险救援。人员、经费归本单位管理,国办消防队在业务上给予指导。

2.4各企业、事业单位内建立相应的灾害事故防治机构

为充分发挥各个企业、事业单位的力量,各个企业、事业单位亦应当建立相应的灾害事故防治机构,如处、科、股等,以保证灾害事故防治措施在基层单位的落实(现在绝大部分企业已经认识到了我国现行灾害事故防治管理体制的弊端,并在本企业内部已经将生产安全、环境保护、防火安全、事故管理等灾害事故防治的管理工作统一于新成立的“安全处”管理)。

2.5国家建立统一的灾害事故防治教育体系和科学技术研究机构

国家将分属于不同院校的火灾科学、防火工程、环境工程、气象科学、地震科学、劳动保护科学和抢险救援指挥、医疗急救等灾害事故防治专业集中起来,组建国家“灾害事故防治大学”,下设若干个专业系或专业学院;各省建立中专规格的灾害事故防治学校,分别承担国家或地方的灾害事故防治干部和技术人员的教育训练任务。 将各消防、环保、劳动保护、地震、气象、医疗急救和森林等灾害事故防治的研究院、所集中起来,组建国家“灾害事故防治科学研究院”,下设若干研究所或分院;各省建立灾害事故防治科学研究所,分别承担国家或地方的灾害事故防治科学的研究和监测任务。

2.6国家统一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灾害事故防治法》

在原有体制下,我国分部门建立了不少相关的法律,如地震法、气象法、消防法、森林法、环境保护法、安全生产法等。这些法律都从不同的角度对灾害事故防治工作做出了具体的规定,对我国灾害事故防治的法制化建设发挥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当国家建立了灾害事故防治部后,这些法律就应当统一于一体,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灾害事故防治法》,并升高其法律规格,增强其执法力度。

3.建立统一国家灾害事故防治管理体系的好处

3.1有利于发挥灾害事故防治部门的整体效能

将分属于不同部门管理的灾害事故防治管理机构集中于一体,能够有效避免灾害事故防治管理的松散性,增强统一性和不同灾害事故防治的协调一致性,使各灾害事故防治部门的整体职能得到优化,减少或者取消各种不必要的委员会、指挥部、领导小组等诸多的协调机构和分部门召开的会议,减少多个部门对同一类单位、同一类设备和同一类事故隐患的监督检查给企业经营带来的不便、干扰和麻烦,加大灾害事故隐患的整改和防灾措施推行的力度,从而增强各种灾害事故防治部门的整体效能,更加有利于“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方针的贯彻落实。

3.2能够充分发挥抢险救援队伍的专业和综合效能

3.3有利于加强对灾害事故防治工作的领导 我国灾害事故防治分部门管理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把一些虽有联

系但工作中心不同的机构组合成一个机关,使得该机关领导不得不拿出一定的精力去抓该机关中心工作以外的工作。例如,火灾事故的防治虽然与治安工作有关,但火灾事故所涉及的主要是自然科学,而治安工作主要涉及的是社会科学,二者的性质和工作对象是不同的,所以火灾事故的防治归公安机关管理,也就分散了公安机关领导抓社会治安这个中心工作的精力,从而也就相对消弱了对社会治安工作的领导;再如,生产安全工作虽然现在归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管,但生产事故的防治还涉及到消防、环境保护、职业病防治、劳动保护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管也没有分管其他灾害事故的机构和任务,故也很难把全国的灾害事故防治工作统管起来,从目前来看,也只是主要管了矿山安全,其他事故也只是代表国务院牵头处理一下,具体工作还得由分管部门去处理。所以,当国家建立了统一的灾害事故防治管理体系后,灾害事故防治的监督管理也就成了该机关最中心的工作,该机关的主要领导也就必然把主要精力都放在最中心的工作上。这样,不仅各种灾害事故防治工作的领导相对得到了加强,同时原机关的中心工作也相应得到了加强。

3.4可形成主体管理与监督管理的制约机制

由于各种灾害事故所危害的不仅仅是某个行业、企业或公民个人的安全,而是全社会公民生命及公共财产和公民财产的安全。所以,灾害事故防治工作仅靠行业、企业、个人的自身约束是远远不够的;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经济管理部门、企业事业单位和公民个人在经济、社会生活中,往往因过多考虑自身利益,忽视社会公众利益而形成灾害事故隐患,甚至长期得不到整改,从而造成灾害事故。这些年来我国频繁出现的重大、特大灾害事故无不与此有关。国家灾害事故防治管理体系的建立,就形成了灾害事故防治工作由国务院统一领导,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行业主管部门、企业事业单位及公民个人具体实施,灾害事故防治管理部门监督管理的制约机制。这样,不仅有利于灾害事故防治措施的推行和事故隐患的消除,还可在一定程度上遏制灾害事故防治管理中的腐败行为。如防汛机构、森林保护机构与水利部门、林业部门分离,就使水利、森林的主体管理职能与防汛防雹、森林保护的监督管理职能分开,从而使之相互间产生制约关系,象江西九江的豆腐渣工程、贵州台江县林业局、山西林业局局长和上海某县的林业队长乱砍滥伐林木,小煤矿、地方政府与黑恶势力勾结等类似腐败现象,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遏制。

3.5可增加经费的有效使用价值

国家灾害事故防治管理体系的建立,不仅不需要国家或地方财政增加经费,而且能够对财政划拨的现有经费进行统一管理、统一使用;可根据灾害事故防治的需要把有限的资金使用在最需要的地方,从而优化经费的使用,增加经费的有效价值。

3.6可加强各种灾害事故防治科学的综合研究与检测

国家灾害事故防治管理体系的建立,会加强各种灾害事故防治科学的综合研究,从而提高灾害事故防治的综合科技手段,促进不同灾害事故防治的科研会商及会商成果的形成;同时,诸如天气预报、气象检测、大气污染检测,水污染检测、火险预报等各种监测设施、机构可以发挥综合效能,有利于国家制定更加科学的灾害事故综合防治措施。

3.7可促进国间的交流与合作

国家灾害事故防治管理体系的建立,可疏通我国与国际上交流的主渠道,化解了交流和学习的诸多不便,方便与国际间的合作和世界各国防灾治灾先进经验的吸纳,促进国间的交流与合作;可使我国能够在国际民防机构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可使我国灾害事故防治工作能够沿着更加正规化、现代化的轨道向前迈进。

全民参与防治火灾篇5

关键词:农村消防工作;思路;对策

随着全县经济发展和工业园区建设的快速崛起,各类生产企业不断进驻农村工业园区,人流物流不断增大,火灾形势尤为严峻,消防工作的重要性也显得更加突出。改进和加强基层消防安全工作显得更加紧迫和刻不容缓。在此,作者结合在消防工作中的一点实践,浅谈对进一步加强与改进农村消防工作的难点问题及其原因、对策的粗浅认识。

1 我县农村消防安全管理现状

黔西县地处毕节市东大门,总面积为2389余平方公里,全县有25个乡镇、4个街道办事处,362个社区行政村,总人口达90余万人,其中农业人口达80余万人。近年来,由于过多考虑经济利益,农村消防设施的投入欠账严重,很多房屋均是土木泥瓦所建,防火性能极差,且房屋之间防火间距极小,没有防火阻隔的作用,火灾发生后,房屋蔓延极快,容易发生火烧连营,危害性极大。况且,由于基层农村交通不便,路途遥远,火灾发生后,消防救援队伍不能第一时间到场扑救处置,只能望洋兴叹,“远水救不了近火”。

2 当前农村消防工作存在的问题

2.1 消防安全责任制落实不到位

一方面是社会单位对消防安全工作不重视,员工安全意识不高,报侥幸心理,不落实消防管理责任,隐患排查流于形式,造成单位火灾隐患失控;另一方面是部分乡镇(街道办事处)、村(居)委会对防火工作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消防工作责任链在乡镇(街道办事处)、村(居)委会产生断层,未按照要求推行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工作没有真正落实下去;还有一些乡镇和部门为了怕引起民事矛盾,对消防安全隐患采取了回避和默认的态度,忽视消防安全。

2.2 农村基础消防工作薄弱,火灾隐患仍大量存在

近年来,在县政府的统一部署下,对全县高层建筑、人员密集场所、商场市场、易燃易爆场所、“九小场所”、“三合一”场所、背篼旅馆、出租屋等进行了全面排查,但依然存在反弹的现象,特别是“三合一”场所和“九小场所”,此类场所大部分未按照消防技术标准配备灭火器、应急照明灯和疏散指示标志等消防设施;部分场所防火间距不知,且未按照要求设置防火分割、安全出口,发生火灾后严重影响人员安全疏散;有的场所电器线路不按要求铺设,乱拉乱接,不定期维护保养,致使电气火灾多发,消防安全形势堪忧。

2.3 消防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滞后,公共消防设施完好率不高

一是农村交通道路狭窄,消防车通行不便,火灾发生后不能第一时间到场施救,延误灭火救援时间,造成火灾蔓延扩大,极易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二是消防水源不足。由于农村消防设施建设滞后,很多地方没有消防水池,没有市政消火栓,消防用水严重短缺成为制约火灾扑救的关键性问题。三是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不足。很多乡镇的多种形式消防队伍仍是空白,农村“一队两池两泵”未完善,严重影响消防救援力量的开展,难以发挥就近灭火的优势,贻误战机的情况时有发生,容易造成小火酿大灾的局面。

2.4 农村消防安全基层薄弱,群众消防整体意识淡薄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20岁左右的年轻人大多都外出务工,农村遗留的多为老、弱、病、残、酒、疯“六类”人员和留守儿童,文化程度相对较低,消防安全意识淡薄,对火灾预防和扑救存在误区,只知道可以用水来灭火;由于受到教育的限制,也不能吸收到应有的消防安全知识,不重视或不知该如何防范火灾;一些农村地区的很多群众不但对必要的火灾逃生、自救方面的知识缺少了解,对身边的隐患也视而不见,充耳不闻,特别是针对“老弱病残酒疯”等六类人员,行动力差,自防自救能力不高,成为火灾“侵食”的主要对象。

3 改进和加强农村消防安全工作的思路和对策

要加强农村消防安全建设,适应当前经济发展,确保农村消防安全形势稳定。作者认为,只有全面掌握辖区情况,创新机制,完善消防安全管理、检查、宣传、救援等制度,充分发动基层组织力量,不断夯实群防群治基础,营造全民参与,全民防控的良好氛围。

3.1 落实政府主导责任,实现农村消防工作责任制“系统化”

针对当前我县农村消防工作的形势,各级政府要建立健全政府对农村消防规划、公共消防设施建设、发展消防力量的目标机制、监督机制和奖惩机制,实行农村防火逐级负责、层层落实的责任制,以全面促进辖区农村消防工作的正规化、规范化建设,筑牢农村消防安全治理网络。同时,实行镇领导包村、村干部包组、党员干部包重点户的责任划分措施,对防火安全工作进行责任到人。针对农村消防安全条件较差,防火基础薄弱,消防工作处于失控漏管的实际,乡镇政府要把抓好农村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纳入视线,重点加强消防监督管理,认真开展“三合一”、“六小场所”、厂房、家庭作坊等消防治理活动,通过镇领导责任分配,不断强化乡镇落实消防监督职能,极力构建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社会消防安全管理网络。

3.2 建立群众参与制度,夯实网格化监管体系

《消防法》明确提出的“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的原则为建立社会化的消防网格指明了方向,我们要按照2012年全省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现场会精神要求,继续推进“网格化”管理试点建设,引领带动全县推进消防“网格化”管理进程。通过建立农村、社区常态化火灾隐患排查整治机制,制定并明确“网格工作室”消防安全工作标准,落实人员、岗位、责任、任务,完善乡镇(办事处)、村和社区“一把手”负总责和驻村干部“包保责任”制度,强力推行“五户联管、十户联勤”农村自主消防管理模式、“两分钟防火法”和“老弱病残酒疯”六类重点人员登记造册管理等行之有效的农村防火“三大抓手”,深化“无火灾村寨、无火灾社区”工作。

3.3 强化消防宣传教育,提高群众的消防安全意识

一是依托消防站建立消防宣传教育基地,每年分批次将乡镇、村和企业的消防安全员请进来,通过实地观摩、培训技能、图片影片等宣传方式,提高这类人员的消防责任意识和防灭火技能。二是依托中小学建立消防宣传教育基地,坚持消防教育从娃娃抓起这一做法,积极与教育部门联系,把消防安全教育作为安全教育学习的重要内容。三是充分发挥电视、广播、日报等新闻媒体,广泛和宣传农村防火灭火逃生知识,提升村民安全意识。

3.4 完善农村消防规划工作,筑牢基层“防火墙”

消防规划编制工作是目前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预防农村火灾的重要前提。一是在开展消防规划过程中,各级政府部门要合理规划建筑布局,推广难燃材料,引导村民按照《村镇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进行建设,推广使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砖混结构和难燃材料,规划各建筑的间距达到防火间距要求。具体措施有增设防火墙,划分隔离带;对原有木结构、竹木结构的建筑在关键部位进行抹灰处理。据统计,目前已有许多农村地区开始实施规划建设,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2015年5月中办和国办印发了《关于深入推进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其中一条重点任务就是改善农村社区人居环境,建立健全农村消防安全设施建设。规划部门、农办应积极主动联系消防机构,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将消防规划日趋合理。二是在规划落实消防基础设施和装备过程中,应着重在消防通道、消防水源和消防装备上下功夫。具体措施有:在规划过程中,应使道路的宽度、线路的净高等方面满足消防车通行的要求;对有供水管网的农村,要设置公共消火栓;对无供水管网的乡村,要利用江河、山塘、水库、蓄水池、地下水等水源修建消防水池,设置消防取水口。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可以先从中心的乡镇和农村为起点投入资金进行建设,循序渐进,从而带动周边地区发展。

3.5 大力发展以群众为主的消防力量,建立农村的自防自救体系

开展农村的消防工作,一定要充分运用群众性的消防力量,调动农民群众广泛参与的积极性,落实群防群治制度,来建立适合农村特点的自防自救体系。一是大力发展以群众为主的消防力量。发展以群众为主的消防力量,就是要在乡镇、村落实好消防工作制度,利用各方面的力量成立消防队伍,增加群众参与消防工作的措施;二是乡镇建立治安联防消防队。乡镇以派出所干警和乡镇政府人员组建6~8人的治安联防消防队,在治安巡逻的过程中进行消防宣传、指导和检查,对出现的火灾隐患及时督促改正。同时,巡逻车上配备简易的消防器材如灭火器、火钩、小型消防泵等,一旦村里发生火灾,可以第一时间赶过去组织村民扑救;三是村内建立义务、志愿消防组。村委会依托村干部、村民组织成立10-15人的义务、志愿消防组,采用手台机动泵、三轮车等设备,配备必要的灭火器材,负责扑救本村的火灾。队员平时分散,扑救火灾和抢险救援时一呼即来;四是邻里建立消防联防户。邻里之间以街道或户数划分基本单位,连片落实联防户,明确中心户长。户长主要负责火灾隐患的督促整改,安全用火用电的检查等工作。通过这种方式将单位化小、工作量减少,农民群众参与消防的机会增加,户长也能够投入更多的精力做好联防区域的消防工作。建立群众参与的消防力量后,应该通过多种措施不断增强农民群众扑救火灾的能力。在具体措施中,除了加强对农民群众进行消防安全知识的宣传外,还应该增加实地演练等方面的训练。乡镇、村定期选派人员接受消防部门的培训后,组织群众针对本地区的地理特点、火灾特点和重点部位进行实地演练,传授群众疏散物资、使用器材装备、救火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等知识,提高农民群众自防自救的能力。

总之,要加强和改进基层消防工作,确保社会公共安全事业健康发展,保障全县经济发展大局,我们必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不断强化措施,下大力气,真正把基层消防工作做实、做细、做牢。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六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Z].2008-10-28.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消防工作的意见[Z].(国发[2011]46号),2011-12-30.

全民参与防治火灾篇6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努力构建“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群众积极参与”消防工作格局,着力整治各种火灾隐患,全面加强城乡消防工作,建立健全灭火应急救援工作机制,切实提高全市防控火灾的意识和能力,有效预防和减少火灾事故发生,为构建和谐、促进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消防安全保障。

(二)工作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加强农村消防工作;坚持依法治火,严格落实消防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消防工作责任制;坚持预防为主,加强消防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城乡防火安全条件;坚持科技先行,依靠科技进步提升防火、灭火和救援能力。

(三)工作目标。年。基本形成覆盖城乡的专业灭火应急救援力量体系,消防工作社会化水平显著提升,公民消防安全素质整体提高,企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水平明显提升,全社会消防安全环境明显改善,抗御火灾的整体能力明显提高,火灾事故得到有效控制,不发生重特大火灾事故。

二、健全消防安全工作机制和责任体系

(四)切实落实消防工作责任制。各地各部门要认真贯彻实施《市消防发展时期规划》建立健全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消防工作机制和责任体系。要成立分管领导挂帅、有关部门领导参加的防火安全领导小组。定期研究、协调解决消防工作重大问题,适时组织开展消防安全专项治理。要层层签订消防安全责任状,明确年度消防工作责任目标,制订考核标准并进行考评。每年将本地消防工作情况向市人民政府作出专题报告。

(五)进一步强化部门消防工作职责。要建立健全部门信息沟通和联合执法机制。齐抓共管。公安消防部门要认真履行消防监督执法职责,并加强与有关部门的信息沟通,及时将消防安全专项治理以及认定的重大火灾隐患等情况报告政府并通报相关部门;安监、建设、工商、质监等部门要结合各自职责,对发现的火灾隐患,依法查处或者移送、通报公安消防等部门处理;经委、建委、教育、民政、商务、交通、农业、文化、卫生、广电、旅游等部门和单位要建立健全消防安全工作领导机制和责任制,制订消防安全管理办法,定期组织消防安全专项检查,及时排查和整改火灾隐患。市政府各部门每年要将本部门履行消防工作职责、本系统消防工作情况向市政府作出专题报告。

(六)依法落实单位消防安全责任。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的负责人对本单位消防安全负责。实行消防安全责任人、管理人、管理员培训持证上岗制度。完善火灾防范措施,制订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并实施演练,加强对本单位员工尤其是流动务工人员的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训。建立重点单位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年起按省制定的各类重点单位和场所消防安全管理标准,建立重点单位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提高自身消防安全管理水平。

(七)加大公共消防安全经费投入。市财政要将消防装备建设和十二支治安联防消防队的业务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保障消防事业发展的需要。建设部门要将自来水费中1分钱消防附加费用于公共消防设施建设和维护,实行专款专用,保障城市公共消防设施建设与城市建设同步。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要把消防设施的配备、更新、维护保养、消防安全教育培训等消防经费纳入本单位的年度预算,确保资金落实到位。

三、预防和整治火灾隐患。

(八)加强火灾隐患的源头控制。行政审批部门要严格依法审批涉及消防安全的项目。对不符合城镇消防安全布局的建设项目。房地产管理部门不得核发商品房预售许可证;对按照国家标准需要进行消防设计的建筑工程竣工验收资料中没有消防验收合格文件的房地产管理部门不得颁发房屋权属证书。对消防安全条件未获得公安消防部门审查通过,拟开办学校、幼儿园、托儿所、养老院、福利院、医院以及宾馆、饭店、歌舞厅、网吧、商场、集贸市场等公众聚集场所,教育、民政、卫生、文化、体育等部门不得批准。对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危险物品生产储存运输和建筑施工等企业,安监、建设等部门不得颁发安全生产许可证。对原已取得批准文件但不再具备法律法规、技术规范规定的消防安全条件的必须撤销批准文件。对容易引发火灾事故的电气、燃气等设备,质监部门应依法组织制订有关标准,对其防火性能提出要求,生产单位应标明火灾危险和防火注意事项。进一步发挥保险在火灾防范和火灾风险管理方面的作用,积极推进火灾公众责任保险,提高社会防范火灾的能力。

(九)坚决整治严重威胁公共安全的火灾隐患。开展消防安全专项治理。未进行严格的防火分隔)场所、老居民住宅区以及其他重要场所的消防安全问题要进行重点整治,发现火灾隐患要依法督促改正。对封闭、堵塞、占用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消防通道等严重违法行为,要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依法实施消防行政处罚。

(十)建立健全重大火灾隐患报告和挂牌督办制度。单位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火灾隐患整改工作负责。政府要明确督办责任人和整改期限。各地要及时向市政府报告重大火灾隐患整改情况,对半年内尚未整改的重大火灾隐患要及时报告市政府督办。对严重威胁公共安全的重大火灾隐患,市政府直接挂牌督办,公安消防部门要依法报请市政府决定责令停产停业,市政府在接到报告后的7日内作出决定。

(十一)加强消防产品质量监管。质监、工商、消防等部门要切实履行法定职责。加大对消防产品市场的整顿和规范力度,严惩制售假冒伪劣消防产品、危害公共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要充分发挥省级消防产品质量检测机构的作用,利用技术检测手段,加强对各类消防产品的质量监督,严防不合格消防产品进入市场。消防产品生产企业要实行不合格消防产品主动召回制度和产品质量终身追究制度。

四、加强基础建设。

(十二)加强公共消防设施建设。各地在制订城乡规划时。加快老城区的消防改造;年完成城区市政公共消火栓安装任务,城区公共消火栓数量达到国家标准。年底前,经济开发区、周矶、广华、杨市、浩口、张金等地市政消防供水设施达到国家标准,年底前,其他区、镇、处消防供水设施达到国家标准,达到村村都有消防取水台。年底城市消防安全布局不合理、消防通道堵塞等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十三)加快消防站和特勤训练基地建设。市政府按照《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加大新城区、开发区消防站的建设力度。年前。车辆装备达到国家标准,提高消防部队抢险救援能力。

(十四)加强农村和城镇社区消防工作。各地要成立主要负责人牵头的防火安全组织。组建治安消防联防组织。村民委员会要明确专人具体负责,开展日常消防安全检查和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指导落实“七户联防”等防火措施,消除火灾隐患。城市社区,要建立和完善“政府组织领导,有关部门齐抓共管,居民群众积极参与,社区自我管理教育、自我服务提高”社区消防管理工作机制,做到社区消防工作组织、人员、责任、制度、设施、管理、宣传、检查、档案、考核“十到位”坚持每日防火巡查,做好居民家庭防火和老弱病残以及未成年人的消防宣传教育,依托保安队伍组建保安联防消防队或志愿、义务消防队,提高社区防控火灾的能力。全市范围内开展创建消防安全基层单位活动,年开展创建消防安全村、社区活动,年开展创建消防安全镇、办事处活动,夯实消防基础,提高基层单位自防自救能力,保障群众安居乐业。

五、加强多种形式消防力量建设。

(十五)充分发挥公安消防队应急抢险救援骨干作用。要加大公安消防队应急救援装备、个人防护装备和设施建设力度。保障公安消防队完成应急救援任务。年配备抢险救援车、后援保障车等特种消防车辆和特勤装备器材。公安消防队要按照国务院要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除完成火灾扑救任务外,要积极承担以抢救人员生命为主的灾害事故和群众遇险事件的抢险救援等工作。

(十六)加快企事业专职消防队建设。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规定。企事业单位不得擅自撤销专职消防队。为充分发挥企事业专职消防队参与处置各类突发事件的作用,建立消防站的单位要参照《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和有关规定,配齐配足消防车辆、随车器材及个人防护装备。公安消防部门要加强企事业专职消防队执勤、训练、灭火救援工作的指导与协调。

(十七)大力发展地方专(兼)职消防力量。各地要认真贯彻国家五部委《关于加强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发展的意见》并认真组织实施。加强合同制消防力量建设。年。使消防站执勤人数达到国家标准。乡镇要建立以公安派出所为依托的治安联防消防队。年底前,张金、浩口要组建专职消防队。鼓励其他乡镇建立专(兼)职消防队。企业、社区要加强对保安队伍的消防业务培训,配备相应装备和器材,承担服务区消防安全巡查、宣传和扑救初起火灾的任务。加强群众义务、志愿消防组织建设。年前,每个城市社区、农村村庄建立一支群众义务消防队。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都要建立义务消防队,每半年开展一次消防演练。

多种形式消防队伍的消防人员因执行灭火救援任务受伤、致残或者死亡的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解决医疗、工伤待遇和申报烈士等问题。

六、加强消防宣传教育。

(十八)广泛开展消防安全宣传。各地、各有关部门每年要制订并组织实施消防宣传教育计划。登载和播放消防公益广告,扩大消防宣传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十九)加大消防教育培训力度。市行政学校要增设消防管理课程。将消防安全知识纳入学校安全教育的内容。中小学校通过《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普及消防知识,强化消防意识。科技、司法、劳动保障等部门要将消防法律法规和消防知识列入科普、普法、就业培训内容。

(二十)建立消防管理执业资格制度。公安、劳动保障、人事部门要建立社会消防执业资格登记认定管理制度和消防执业培训机构。从根本上提高社会单位的消防管理水平。年底以前公众聚集场所、年以前易燃易爆场所、年以前社会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消防安全负责人、管理人、消防控制室操作员必须持有消防执业资格证书。

(二十一)切实维护公民的消防安全权益。要切实采取措施保障公民对火灾危险的知情、监督、投诉、举报等权利。要采取公告、广播、设置警示牌等方式告知公民火灾危险和自防自救方法。

七、建立消防工作考评机制。

(二十二)各地和有关部门要把消防工作作为政府目标责任考核和领导干部政绩考评的重要内容。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定期检查考评。各地每年要召开消防工作会议,对上一年度的消防工作进行总结,表彰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并签订本年度的消防安全责任状。

(二十三)各地和相关部门不履行或不认真履行消防工作职责。导致重特大火灾事故发生的或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社会影响恶劣的要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全民参与防治火灾篇7

一、政府重视,群防群治,实现全县火灾形势稳定。

*各级党委政府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消防工作的意见》为契机,高度重视消防安全工作,通过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开展火灾隐患整治、全民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提升了社会火灾防控能力。各级政府领导身体力行,多次亲自带队检查全县防火工作。公安消防队以开展“抓基层、打基础,苦练基本功”工作为载体,开拓进取,扎实推进部队正规化建设,不断提高部队战斗力,与镇专职消防队、村义务消防队一起,抓好防火、灭火和消防宣传工作,为实现全县火灾形势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20*年,全县共发生火灾21起,无人员伤亡,直接经济损*元,未发生重特大火灾事故;与*年相比,火灾起数下降73.42%、直接财产损失下降27.29%。公安消防部队共接警出动319次(其中抢险救援298次),出动人员2444人次,车辆352次,抢救人员19人,社会救助21次,

*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消防经费的保障投入和公共消防基础设施的建设,贯彻财政部、公安部300号文件,与财政、公安消防等部门深入分析我县消防事业经费保障工作的现状,谋划建立完善适应我县消防工作的经费长效保障机制。今年以来,全县各地消防道路、消防水源、消防通信等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得到了有力改善。*年,公安消防大队正常业务经费达到*万元(200*年为83万元),同比增幅达到20%(责任书为10%),实现了消防经费高速增长的良好势头,为公安消防队伍更好地开展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落实了100万元的消防专项经费,更新购置了大批消防装备,推进了部队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了部队正规化建设水平。今年地方财政还专门落实了大功率大流量消防水罐车的专项经费,目前150万元的车辆款项已到位。

二、以贯彻国务院意见为契机,深入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

20*年,我县以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消防工作的意见》(*发[20*]15号)为契机,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实施<消防法>办法》等法律法规,深入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完善社会化消防管理体系,及时研究解决火灾形势、公共消防设施和消防装备建设、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重大火灾隐患整改、消防经费投入等重大问题,努力构建“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群众积极参与”的消防工作新格局。年初在全县消防工作会议上,县政府与全县各镇(区)政府、各部门签订了《*消防安全目标管理责任书》,进一步完善了“政府领导、部门联动、法人负责、群众参与、舆论渗透、消防监督”的齐抓共管的责任体系。在责任落实上,做到消防安全工作与领导政绩挂钩,形成各级党政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各部门协作配合的良好格局。加强了防火安全委员会的组织领导,定期召开例会,适时召开各项专项整治工作会议,研究解决公共消防设施、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重大火灾隐患整改、“三合一”整治等重大问题,使许多消防安全问题得到及时有效解决。

三、加强公共消防基础建设,努力构建消防安全网络。

(一)完善公共消防设施,推进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县委政府积极贯彻《全省“十五”期间消防工作发展指导意见》,落实第二轮《*城市公共消防设施建设三年规划(2009-2011)》,在完善调整城市总体发展规划的同时,同步研究完善城市消防专项规划,不断加大城市消防道路、城市消防用水等配套公共消防设施建设力度,城市、乡村的公共消防安全状况得到明显改善。20*年全县按照“政府组建、公安管理、消防指导”的原则,建立了8支镇专职消防队伍,建队以来,在各级政府的高度关心领导下、公安机关的严格的管理下、消防部门的深入指导下,通过执勤、训练、会操比武等工作,专职队的执勤灭火工作更加规范,各类台帐资料日趋完善,有效发挥了灭火救援、监督检查、宣传教育的职能作用,提高了农村火灾防控能力。12月,公安、财政、建设等五部门联合下发了《转发公安部等五部委关于加强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发展的意见的通知》(*[20*]193号),为推进专职队建设奠定领导基础。2009年县级政府对各专职队的专项业务经费增加到了每人每年*00元,为改善专职队状况提供了前瞻性保障。20*年,8支镇专职队协同或单独火警出动160次,社会救援9次,抢救3人,保护人民财产达数百万元。

(二)贯彻中央1号文件,推动新农村消防建设。为切实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积极提高村民自防自救能力改善农村消防安全状况,切实解决农村消防工作瓶颈问题,县委政府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消防工作领导组织建设,积极布署推动全县新农村消防建设工作。通过对全县各镇(区)的小康示范村调查摸底,实地调查、分析研究,确定经济开发区东港村、通元镇雪水港村为新农村消防建设的先行试点村。2个试点村通过各方努力,完成了软硬件建设,正全力投入到村级消防的管理轨道。县防火委办公室向各镇、区下发了*新农村消防建设标准,在2个试点村的基础上,又确定了14个新农村消防建设示范村。3月份公安、建设、农办三部门又转发了省、市关于《*农村消防建设管理若干规定(试行)的通知》(*[2009]*号)。同时继续抓好已建农村义务消防队的建设,为加快农村消防安全网络体系构筑了安全屏障。

四、深化火灾隐患整治,加大宣传力度,全力营造稳定和谐的消防安全环境。

(一)强力推进重大火灾隐患整治。进一步完善重大火灾隐患政府挂牌督办机制,在20*年重大火灾隐患整治工作的基础上,县防火委各成员单位、各镇区工作人员、消防部门进行排摸统计。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重点单位和一般单位、公众聚集场所、化工高层等的排摸统计,对未经消防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建筑工程、“多合一”场所、消防产品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掌握当地消防安全状况,找准薄弱环节开展检查。20*年排摸上报了2家市级和2家县级重大火灾隐患单位(市级:*万紫千红、*酒店管理有限公司;县级:*制衣公司和*沙发厂)。市级隐患单位通过上报由市政办发文,县政府办下发了《*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公布2009年度全县重大火灾隐患整改单位的通知》(*发[2009]*号)。整改中政府、各部门多次检查督促,消防部门主动上门服务指导,在整改期限内*假日酒店已完成整改,万紫*已停业。作为市级重大火灾隐患单位的*假日大酒店,在前期通过重新申报和整改,安装了疏散指示标志,添置了应急照明和灭火器,打通了疏散紧急出口,换装了防火安全门。年中在*制衣公司和*沙发厂二家单位整改情况进行督查时,发现离整改要求还有距离,如部分员工仍住宿在厂房内,存在“三合一”等情况,灭火器材配置数量不足,电气线路整改不到位,员工培训演练不熟练等情况。检查组对于发现的不同程度的欠缺问题进行了认真的指导和教育,严格要求提前整改,加强整改期间的安全防范。对*乐沙发厂的整改因牵涉到厂房的整体搬迁,消防、安监等部门积极协调当地政府部门,加快整体搬迁的各项配套措施的落实。在市级重大火灾隐患单位提前整改完成的基础上,加强了对2家县级重大火灾隐患单位的复查验收,至12月底,*有限责任公司*制衣厂已整改完毕,*

(二)重点实施“多合一”建筑专项整治。为深入贯彻3月10日全省“多合一”建筑消防安全专项整治电视电话工作会议精神,*五部门通过出台方案、组织发动、排摸检查、集中督改、验收巩固、总结提高等一系列措施,顺利完成该专项整治工作。一是领导重视,部署周密。县防火委办公室于3月19日向县政府、县公安局作了汇报,并联系安监、建设、工商等部门,就如何深入开展好这次专项整治进行讨论部署方案,五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集中开展“多合一”建筑消防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2009]9号),同时在电视、报刊等媒体上公告了专项整治的内容和有关要求,确保整治扎实有效开展。3月23日下午,公安消防、建设、国土、工商、安监等五部门主管领导,在消防大队召开“多合一”建筑专项整治推进会,特别针对*“多合一”建筑存在的实际现状,如何抓好乡镇、行政村范围内的企业、城郊结合部出租房及家庭作坊整治工作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二是全面排摸,正确掌握“多合一”现状。各镇区根据文件要求进行了组织发动,经过一个半月的排查摸底,于3月底共上报了14家存在“多合一”建筑的隐患单位。7月初,*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开展对全县各镇区的“多合一”建筑消防安全专项整治工作进行督查指导。三是联合检查,集中整改。8月3日,由县委常委、公安局长*、副县长*、*带领公安、安监、消防、国土、建设、工商等部门抽调的20名检查人员组成三个联合检查组,对全县排摸出的14家“多合一”企业进行了集中大检查,新闻媒体进行了全程跟踪报道。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检查组人员分别向业主提出了整改意见,责令业主严格按要求落实整改措施,限期进行整改。本次共检查的14家单位中,发现隐患15处,发限期整改通知书8份。四是巩固验收,总结提高。8月底,14家单位均整改完毕。9月份以后,大队又结合县防火委下发的《全县“除隐患、保安全、三十天大会战”活动实施方案》,联合相关职能部门明确责任,密切配合,共同做好活动的各项组织落实工作。消防部门带队分四组,再次深入“多合一”建筑摸排检查“回头看”,力求高质量、高标准的完成整治。针对大多数“多合一”建筑隐患存在于各乡镇的实际情况,大队会同治安大队、派出所、工办等多次突击、错时进行检查,同时按照省厅要求和冬季防火工作,县防火委发文要求继续开展检查排摸,并组织对上述的“回头看”检查。

(三)深入开展“除隐患、保平安,三十天大会战”活动。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公安部局领导对消防安全工作的重要指示和批示精神,坚决遏制全国各地火灾高发的态势,确保火灾四项指标“零增长”目标的顺利实现,*在全县范围内部署开展了为期30天的“除隐患、保平安、三十天大会战”活动,通过制定方案组织发动,突出重点分类排查,整合力量强制整改等一系列扎实有效的措施,发现并消除了一大批火灾隐患,实现了火灾形势的稳定好转。一是领导重视,部署有力。公安消防部门在18日就全市“除隐患、保平安、三十天大会战”活动动员会议精神以及拟采取的措施向县政府和公安局作了专题汇报。*副县长高度关注此项活动并指示:“除隐患、保平安、三十天大会战”活动是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部局领导近期对消防安全工作的重要指示和批示精神的具体措施,公安、消防部门要不等不靠,按照*“除隐患、保平安、三十天大会战”会议精神认真研究部署,抓好贯彻落实。二是抓住契机、发文部署。18日下午,县防火委迅速下发《全县“除隐患、保安全、三十天大会战”活动实施方案》(*[20*]5号),对各地、各部门在三十天大会战的工作分工具体作了明确,各镇人民政府、开发区、风景区管委会牵头相关执法部门进行联合整治,相关职能部门明确责任,密切配合,共同做好活动的各项组织落实工作。

真正把全县所有力量调动起来,打一场全县人民参与的“除隐患、保安全”的大会战,杜绝各种火灾隐患的存在。三是行动迅速、初见成效。县防火委从18日开始全面展开,先期行动分四组分别深入重点单位、非重点单位、政府挂牌隐患整改单位、“多合一”建筑和危化品单位进行摸排检查,力求高质量、高标准的完成上级的要求,确保活动目标的实现。活动中消防部门共出动警力62人次,检点单位157家,发现隐患157处,当场整改1*处,发法律文书40份。四是多警协作、联合执法。8月20日晚,消防部门会同治安大队、*出所,分二组对*不夜城大酒店、*大酒店等8家宾馆饭店和公共娱乐场所开展了安全检查。重点检查单位的消防安全疏散通道是否畅通,消防设施是否完整有效,消防安全责任制是否落实,人员值班是否到位,应急预案是否切实可行等内容。

同时基层派出所抓好了“六小单位”、出租房屋的检查。据统计,本次“除隐患、保平安”大行动中联合公安消防、派出所、治安大队等公安民警参与的出动民警91人次,检查单位数267个,发现隐患数113处,整改隐患数90处,发法律文书23份,排查辖区内出租房数9122家。五是上下联动,深入推进。8月23日县防火委又召开由各镇(区)政府分管安全的领导、县防火委成员、各派出所分管领导及专职消防民警和乡镇消防安全专管员参加的全县“除隐患、保平安、三十天大会战”推进会,进一步发动群众,统一思想,明确责任。举全县之力,全方位、全员额的深入开展好“除隐患、保平安、三十天大会战”活动。随后,各地各部门纷纷发文落实部署县防火委文件有关要求,抢占时间,全面发动,做到每周上报制度,使全县上下打响一场声势浩大的消防大会战。

(四)全面开展以“三合一”为重点的火灾隐患普查整治工作。*根据市政府文件要求,于11月20日召开了全县农村消防工作暨“三合一”整治会议,部署了农村防火工作暨“三合一”集中整治工作,并下发了《*集中开展以“三合一”为重点的火灾隐患普查整治工作方案》,重点就冬季防火工作、农村消防工作和“多合一”“三合一”企业整治进行了重点部署落实。根据方案在组织实施阶段过程中,县“三合一”整治小组通过前阶段专项工作中排摸了解的情况,又对“多合一”整治进行了复查“回头看”,摸清了隐患存量,并分类建立档案。至12月底,第一阶段排措出4家单位,已下发整改法律文书,限期整改。同时对排查出的隐患进行分类采取有效监管,做好四大类隐患名单,分别存档备案。12月,县委办、县府办转发了市委办、市府办《关于切实做好当前消防安全工作,确保全年火灾形势稳定的紧急通知》文件,对全县各地做好全年消防安全工作提出要求。

(五)实施有效季节性防火监管,确保节庆火灾形势稳定。一是抓好春季防火工作。春季防火是年初的一项重要工作,县防火委认真分析研究本地春季防火工作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针对清明期间*山林火灾特点,未雨稠繆,下发了《关于切实做好我县“清明”期间森林防火工作的紧急通知》(*[2009]3号),及时召开全县有山林的14个村的村干部会议。在各地党委政府、公安机关的统一领导下,因地制宜,及早部署,周密制定春季防火工作方案,健全工作机制,突出工作重点,加强督促检查和跟踪问效,扎实、深入推进各项春防工作措施落实,坚决预防了重特大和群死群伤恶性火灾事故的发生。二是抓好旅游节、国定长假等重大节日活动的消防安全。在今年的*旅游节、国定长假和重大活动期间,县防火委通过节前有序的工作部署,组织开展了对全县涉外旅游宾馆饭店、公众聚集场所、重大活动场地进行安全检查。检查中县领导亲自带队,各防火委成员单位分组进行全方位、地毯式检查,为保卫*“五一”、“十一”黄金周和*旅游节举办期间的消防安全稳定提供了有力保障。三是认真组织开展消防监督抽查。针对本地区火灾规律和特点,县防火委办公室迅速组织实施对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和一般单位的排摸工作,并发文《关于公布调整2009年度全县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名单的通知》,调整了全县222家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并向社会公告。重点抽查宾馆、饭店、商场、市场、卡拉ok厅、桑拿浴室等公众聚集场所和公共娱乐场所;医院、学校、养老院等人员密集场所和高层建筑和生产、储存化学危险品的企业等三类单位和场所。20*年公安消防大队共行政许可580次,检查单位946家,发现火灾隐患2834处,当场整改2742处,发《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46份、《重大火灾隐患通知书》13份;行政处罚29起,立案火灾调查19起,办理举报投诉案件4个,有效地改善了我县的消防安全环境。同时,各基层公安派出所也调整确定了三级消防安全单位,对本辖区内非重点单位的“六小场所”开展好日常抽查。

(六)加大消防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消防意识。在春防期间,针对我县山林火灾多发的严峻形势,县防火委相关部门深入各地开展森林防火宣传工作,认真开展了“和谐*倡导全民治火”消防宣传月活动,通过现场咨询、发放宣传资料、宣传展板展览等活动,切实增强了人民群众的消防安全意识。为打造“平安校园”,逐步建立中、小学消防宣传工作社会化长效机制,公安消防联合县教育局在*中、小学校开展“百校消防安全教育示范”活动,确立了2所示范学校。在全年的消防安全宣传中充分发挥社会新闻媒体的宣传监督作用,通过电视、报刊、电台、网站等渠道,积极宣传消防安全知识、消防部队的建设成就,曝光消防违法违章行为、重大火灾隐患和火灾案件等。同时加大了对社会各类人员的消防安全培训力度。

全民参与防治火灾篇8

关键词:消防安全;农村;防火工作对策

近年来,农村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经济实力逐步增强,农民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但是,不容忽视的是,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农村的安全工作现状极不协调,火险隐患大量增加,农村火灾时有发生,并有逐年上升趋势。当前农村火灾的特点已由原来的“简、小、轻”转化为“杂、大、重”。 农村火灾的增多,损失的增大,不仅直接影响农民的经济状况,也给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治安大局的稳定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同样给新形势下的消防工作带来了更加严峻的课题。

1、农村火灾发生频发的原因及特点

农村火灾发生频发的原因,主要在于农村消防工作严重滞后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在当前农村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和进一步发展的新形势下,农村消防工作的不协调、不配套,不完善的间题日趋严重,主要表现在:

1.1农村火灾发生的原因增多,特点繁杂。

首先,由于农村生活水平提高,农民大量使用家用电器、石油液化气燃具和交通工具

等,家中存有易燃易爆物品,且缺乏安全常识,极易发生火灾。其次,乡镇企业呈大幅度上升趋势。大部分乡镇企业建筑防火条件差,设备简陋,消防安全设施缺乏,致使火灾发生较多,损失也较大。 再次,农村集贸市场大量兴起,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防火间距不足,消防通道不畅,消防器材不全,消防水源缺乏等间题。加之农民缺乏安全常识,诱发火灾的原因大量存在。 第四,农村报复性纵火案件逐渐增多。因民族、家底内部,乡里邻里之间等引发的矛盾造成的纵火案件大量增多。

1.2农村消防组织建设不完善,消防基础设施薄弱。

乡镇一般远离县公安消防队,由于基础设施薄弱,没有火灾扑救能力,一旦发生火灾,只能望火兴叹;即便组织人力扑救,因无灭火经验,缺乏消防器材,也只能是“杯水车薪”。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农村各项经济建设也迅速加快,小城镇建设

在其中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在绝大多数乡镇,农村消防基础设施建设与村镇建设不同步,严重滞后,火灾隐患严重。

1.3认识落后于形势,思想意识不强,一些管理关系未理顺。

笔者对县镇消防工作进行走访调查,发现不同程度上都存在着乡政府和部分领导者对农村消防工作不重视的现象,没有把农村防火工作列人议事日程,主管作用发挥不够,致使“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基本落空,加之农民的消防安全意识谈薄乡镇政府又无专人对消防宜传工作负责,致使一些乡镇的农村防火工作基本处于失控状态。

2、改进农村防火工作的对策

2.1 完善农村消防工作运行机制,齐抓共管,群防群治。各级乡镇人民政府、村民委员会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要求,切实担负起对农村消防工作的领导、协调和检查职能,认真贯彻执行《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乡镇人民政府应成立防火安全委员会,明确乡(镇)长是本单位消防安全第一责任人,兼任防火安全委员会主任,全面负责本单位的消防安全工作;委员由副乡(镇)长、公安派出所和村民委员会负责人组成;财政、水利、林业等有关部门和重点企业负责人列席参加,抓经济建设同时做好消防工作,即“五同时”:同计划、同部署、同检查、同总结、同评比。公安派出所应充分发挥消防监督职能作用,派出所所长作为防火安全委员会总召集人,定期组织召开防火工作会议,研究部署消防工作任务,组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消除火灾隐患。各村民委员会应成立防火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职责范围,制定村民防火公约,充分发挥广大村民主人翁意识,坚持村民代表议事会制度,定期对村民委员会落实消防安全管理职责的情况进行评议,真正做到农村防火工作层层有人抓、处处有人管的安全局面。

2.2 积极发展多种形式消防队伍,提高农村防火、灭火能力。《消防法》明确规定:“镇人民政府可以根据当地经济发展和消防工作的需要,建立专职消防队、义务消防队承担火灾扑救工作,乡、村可以根据需要建立由职工或者村民组成的义务消防队”。按照公安部和省政府要求,经济发达的乡镇应成立专职消防队,隶属于公安派出所管理,可以招收公安编制的消防队员,也可以招收合同制专职消防队员,还可以以现有的基干民兵和联防队员为主,组建新型的专职消防队,经过培训训练使每名消防队员做到“四能”:能宣传、能检查、能发现消除火灾隐患、能使用灭火器扑救初期火灾。建立一支集治安、联防、巡逻等为一体的消防队伍,充分发挥消防主力军作用,经常开展防火检查、巡查,及时发现消除火灾隐患和有效扑救初期火灾。各村在秋收季节应成立护秋队,冬春两季应成立巡逻队,担负起保护秋粮和春耕生产的保卫任务,义务消防队担负起扑救初期火灾和抢救被困人员物资的灭火救援任务。公安派出所应加大对放火案件的查处力度,坚决打击放火犯罪分子,净化农村治安环境。

2.3 加强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防御火灾的能力。各级乡镇政府和职能部门要逐步将乡镇消防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之中,结合农村扶贫开发、旧房拆迁、新村建设、农村节水灌溉和人畜饮水工程、乡村道路、沼气工程、水电建设、农村电网改造,与消防水源、消防通道等同步实施,把村民住宅及企业的消防安全布局、消防通道、消防水源建设纳入总体规划,重点要对房屋连片集中、火灾荷载大、房屋建筑设计不合理、不规范的乡村,有计划地实施改造。对超过 2 立方米的柴草、庄稼秸杆,要划定柴草堆垛存放地点,使之远离房屋。对各乡镇及村屯中已老化或安装不规范的电气线路进行集中改造,从根本上改善消防安全条件,标本兼治,牢牢控制住火灾发生的源头关。

2.4 充分发挥公安派出所的监督检查职能,加大火灾隐患的整改力度。《消防监督检查规定》第三条已明确规定了“公安派出所可以对居民住宅区的物业服务企业、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履行消防安全职责的情况和上级公安机关确定的单位实施日常消防监督检查。”因此,基层公安派出所要充分履行消防监督管理职能,发挥其“人熟、地熟”的优势,有针对性地开展消防监督工作和向群众进行防火宣传教育,真正形成消防工作处处有人讲,事事有人管的良好氛围。公安消防机构应争取当地公安局领导的重视,充分调动派出所在乡村消防监督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消防监督工作纳入派出所年终考核的重要内容,提高派出所民警对开展消防监督工作的认识。基层公安派出所要根据不同季节火灾特点,采取自查与抽查、普遍查与重点查、平常查与突击查相结合的方法,对乡镇企业和农村重点部位进行经常性的防火检查。在检查过程中要将检查与宣传、检查与指导紧防工作的新需要,及时解决农村消防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2008 年版)

上一篇:马云清华演讲范文 下一篇:文明与我同行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