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健身概论范文

时间:2023-12-15 17:25:53

全民健身概论

全民健身概论篇1

论文摘要:目前,我国体育理论的研究远远落后于体育实践的发展,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体育理论工作者不太讲究逻辑性。着重从概念的角度来谈逻辑知识在体育理论中的应用,如定义和划分、限制和概括等,并通过大量案例来指出体育理论工作者在概念方面所犯的逻辑错误,如定义过宽或过窄、同语反复、循环定义、特征界定不当、划分标准不一、越级划分、子项相容、失去或过度限制、概括失当、目的和功能不分等。

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迅猛发展,体育理论也水涨船高,在广度和深度上都取得了许多突破性的进展,但是,理论往往落后于实践。我们应该承认,尽管体育理论从总体上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仍远远落后于体育实践的发展和需要。落后的一个根本原因和重要标志就是我们的理论工作者不太讲究逻辑。

逻辑学是关于思维的形式结构及其规律的科学。“思维的形式结构”或称思维的形式,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形式;“思维的规律”则包括同一律、不矛盾律、排中律和充足理由律。

本文将专门就“概念”这一思维形式在体育理论研究中的应用展开研究,以后我们将陆续研究“判断”、“推理”和“逻辑规律”在体育理论中的应用问题。

所谓概念,是揭示事物本质属性和范围的思维形式。概念包括内涵和外延,其中,内涵是概念对事物本质属性的反映;外延是概念对事物范围的反映。揭示概念内涵的方法主要是定义(包括特征界定);而明确概念外延的方法则包括划分、限制和概括等。

1如何给概念下定义

下定义是运用概念来界定思维对象本质属性或特有属性的思维形式。通常定义的方法是“属加种差” 所谓“属”,是指先找出被定义概念的邻近属概念,即与它最近的属概念。

比如要对“体育”这个概念下定义,就必须先找到它的邻近属概念——“实践”。要注意的是,种概念上面可以有很多属概念,如“体育”的属概念可以有“文化(广义的)”、“活动”、“客观存在”等等,但它们都不是人的“邻近”属概念。

所谓“种差”,是指必须找出被定义概念与其他种概念之间的差别,也就是只有该事物有而它事物没有的本质属性。如“体育”与其他实践的差别就在于“主客体一致”。

最后,将两者综合起来,成为揭示被定义项内涵的定义项。于是,我们可以把“体育”定义为“人作为主体改造自身身体的实践”。

定义的规则有4条:1) 不能使用比喻。错误为“以比喻代定义”;2) 下定义必须用全同概念。错误为“定义过宽(或过窄)”;3) 定义项中不能直接或间接包含被定义项。错误为“同语反复”或“循环定义”;4) 定义一般不能用否定式,即给正概念下定义不能用否定句或负概念。

由上述定义的方法和定义的规则出发,我们发现在体育理论研究中普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1抓不住事物的本质或特有属性例如:“健身操”被定义为:是一项大众健美运动项目。它起源于美国,20世纪80年代中期传入我国,形式简洁、易于掌握,对于提高训练者的心肺功能、运动技巧和塑造健美形体有着特殊效果。(引自中国健美协会《中国等级健身指导员培训教材》145页)

这一定义显然没有指出“健身操”的本质属性或特有属性。如果说“健美运动项目”是“健身操”的邻近属概念,那么“健身操”与其他“健美运动项目”的种差是什么?文章没有指出。而后面那段话只不过是讲了健身操的形式与功能,不是它的本质属性。

1.2定义过宽或过窄定义项的外延须同被定义项的外延全同,过宽或过窄都是不恰当的。

例如:将“体育”定义为“…的一种教育实践”是必然会导致定义过窄,因为有很多体育行为并不属于教育范畴,例如竞技与健身。如果将体育定义为“…的一种人的活动”则必然会导致定义过宽,因为人的活动除了实践外,还有认识。显然,体育是实践活动而不是认识活动。

再比如,将“健身”定义为“为了促进人体健康,达到理想的生活质量的一种行为方式”(同上,18页)就是“定义过宽”。根据我们的常识,生活中能促进健康、改善生活质量的行为方式有很多种。

1.3同语反复例如:将“娱乐体育”定义为“愉悦身心的体育活动”,将“社会体育”定义为“职工、农民和街道居民自愿参加的、以增进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内容丰富、形式灵活的社会体育活动”(卢元镇《中国体育社会学》2004年版,101页)就是非常明显的“同语反复”。

还是在卢元镇的《中国体育社会学》(2004年版)第73页中讲到体育人才的“自然流动”和“非自然流动”时说:“自然流动,指体育人才在人才链上正常的、顺向的流动,这种流动有利于体育资源的有效利用。”“非自然流动,指体育人才在人才链上不正常的、逆向的流动,这种流动可能造成体育资源的浪费,甚至影响体育社会机制内部的紊乱(这句话不通)。”这两个定义实际上都是“同语反复”。

我们不妨用作者的这种定义方式给“及格” 和“不及格”下定义:“及格”就是在考试中成绩正常的、合格的分数,这一分数反映了学生较好的学习效果;“不及格” 就是在考试中成绩不正常的、不合格的分数,这一分数反映了学生不太好的学习效果,甚至会影响到学生的一生。我们知道判定及格还是不及格只有一个标准,即60分:“及格”就是60分以上的分数;“不及格”就是不到60分的分数,其他的说得再多也没有任何意义。

同样,是“自然流动”和“不自然流动”也只有在给出标准或依据后才能判定,不然就只能是作者毫无根据的主观判定。事实上,没有任何理论和事实证明“海外兵团”以及专业运动员进入普通学校等现象就一定是“非自然流动”。

2如何界定事物特征

界定事物的特征,一般要先交代比较对象,有了参照,方可凸显其特异之处。

例如,将运动竞赛的特征界定为“竞赛目的的综合性、竞赛对抗的激烈性、影响因素的庞杂性和随机性、竞赛结果的不确定性”(李建中《体育基本理论教程》2004年版 141页)就令人费解。书中作者并未指出比较对象。参照对象如果是“其他类型的竞赛”,那么上述四个特点并非运动竞赛所特有;参照对象如果是其他类型的体育活动,运动竞赛“目的的综合性”以及“影响因素的庞杂性”也并不突出。

同一本书中将体育娱乐的特征界定为“方法的多样性”、“目的的多向性”和“经营的社会性” (同上,第161-162页),同样很值得商榷,这三条也并非体育娱乐所特有。“体育娱乐”的属概念如果看作是“体育”,同级别的种概念有“体育教育”、“体育竞技”、“体育健身”等。显然,上述三条也不同程度的为其他子项所具有。“体育娱乐”的属概念如果看作是“娱乐”,同级别的子概念有“智力娱乐”、“艺术娱乐”等,而上述三条也不同程度的为其他子项所具有。

同一本书中还将游戏的特点界定为“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具有虚构和假想成分,是一种非功利性活动”和“具有多样性和竞争性” (同上,第 168-169页)也不很准确。单单相对于“玩耍”,可以说游戏具有上述第一和第三条,只相对于“竞技体育”可以说具备上述第二条。从作者下文的阐述开看,比较对象是指“传统体育手段”这一属概念下的其他种概念,如“体操”、“舞蹈”和“武术”等,如此作比,上述特征界定更不准确。

再举另外一本书中的例子。将中国体育改革的特征界定为“紧迫性”、“渐进性”、“滞后性”和“长期性” (卢元镇《中国体育社会学》2004年版,第97页),令人迷惑。从作者下文的阐述来看,作者的比较对象是中国其他领域的改革。我们不解的是,我国其他领域的改革何尝不具有“渐进性”和“长期性”呢?同一本书中,将体育群体的特征界定为“以体育为共同目标”、“以体育实践为共同的活动方式”、“成员对某种体育活动项目或体育手段具有强烈而稳定的兴趣”、“体育群体开展对外的竞赛活动”以及“体育群体内部具有分工或分层”(同上,第171-172页)。体育群体的属概念是群体,此处的比较对象显然是其他各类群体,而其他各类群体也“内部具有分工或分层”,也有许多经常“开展对外的竞赛活动”。再者,前三条特征砮嗦且不准确,合为一条“以体育为共同的活动平台”似乎更好。

3如何划分概念的外延

划分的作用在于明确概念的外延。划分的规则要求如下:

1) 每次划分须按同一标准进行。错误为“划分标准不一”;

2) 划分后所得的子项不得相容。错误为“子项相容”;

3) 划分必须按属种包含层次进行。错误为“越级划分”;

4) 子项的外延之和等于母项。错误为“不完全划分”或“多出子项划分”。

目前,我国体育理论工作者在划分方面常犯的逻辑错误有:

3.1划分标准不一多年来,对于“体育”的划分一直存在许多混乱,原因主要在于分类标准不够统一。目前常用的三分法(竞技体育、学校体育和大众体育)也确实有分类标准不够统一(分别按功能、场所和参与者划分)的逻辑缺陷。当然,我们长期以来已经习惯了这种划分,而且也一直按照这种划分来开展我国的体育事业,因此短时期内很难改变这一三分天下的格局。但是,随着体育改革的深入,体育理论水平的提高,这一划分格局必将会被打破,体育事业的发展也必将更加理性更加合乎逻辑。

再比如,上文提到的《中国体育社会学》中“社会体育”概念的划分为“职工、农民和街道居民”,也显然是标准不一的(既有职业标准,又有区域标准);同一本书中将竞技体育的政治价值分为三个方面:政治手段的价值、外交手段的价值和社会稳定的价值,分类标准也是模糊和混乱的。从作者的进一步表述来看,似乎是先划分为国内和国际,然后再将国内部分按新的标准划分比较妥当。(卢元镇《中国体育社会学》2004年版,143页)

3.2越级划分如,有人将运动竞赛划分为运动会、单项比赛、友谊赛、表演赛、慈善赛、选拔赛、联赛等,就是存在“越级划分”的问题,而且标准混乱。比较好的做法是做二次或多次划分,几次划分之间的标准是不同的(可按目的、规模、组织方式及运转周期等等的标准),这样层次就比较清晰了。

3.3子项相容比如,将健身指导员的工作划分为“从事教学活动、指导锻炼、传授技能、业务咨询、组织管理等” (中国健美协会《中国等级健身指导员培训教材》24页),其中前三项是互有交叉的,并非完全排斥的关系,不能并列。

4如何对概念进行限制和概括

限制是通过增加属概念的内涵,缩小其外延,从而推演到它所包含的某一种概念的逻辑方法。在对概念进行限制时,一定要注意限制的限度。例如,对于一台“电子计算机”,我们说它是“机器”,表达就不够准确,这是限制不够或失去限制;再如,我们说《水浒传》是“中国最优秀的古典文学名著”,那就是言过其实,这是限制过度或多余限制。

所谓概括,则是与限制相反的思维过程,它是通过减少种概念的内涵,扩大其外延,从而推演到包含它的属概念的逻辑方法。在对概念进行概括时,也一定要注意概括的限度。概括超过一定限度,种概念和属概念的距离太远,就会大而失当,以偏概全。比如,把“足球”概括为属于“球类”就可以了,如果概括为“物质”就是过头了。

在体育理论界,失去限制、多余限制和概括失当的问题均有存在。

4.1失去限制比如,将竞技体育的特征之一界定为“具有竞赛规则、裁判与仲裁手段” (卢元镇《中国体育社会学》2004年版,133页),就是缺乏限制的例子。非竞技体育比赛甚至是游戏也有规则及仲裁手段,所以如果不对规则和裁判手段加以限制,则是不准确的。可以加上类似“成文的”、“非常严格的”之类的限制词。

4.2多余限制同一本书,同一个标题下,作者将竞技体育的另外一个特征界定为“追求既定的功利目标、传播和宣扬某种价值观念” (同上,134页),其中,“既定”和“某种”都是多余的限制,不起任何作用。组织竞技体育当然有目标,目标在赛前都是确定了的,再提“既定”即为多余;竞技体育宣扬的价值观念主要是有利于赞助商的消费主义观念以及奥林匹克主义等体育价值理念,这些观念当然不可能包罗万象,肯定是“一些”或者是“某种”,所以,没有必要再提“某种”,这儿添加类似“有利于赞助商或组织者或体育自身发展”的限制加以突出似乎是有必要的。

4.3概括失当例如,将体育界定为“人们通过身体动作,增进健康的一种活动”就属此类。再比如,《中国体育社会学》将社会团体的功能概括为下面五条:参政议政、作为政府的助手、经济参与、维护成员权益和成员发展(同上,62页),其中,前三条仅仅是某些社会团体的功能,不能概括为所有社会团体的功能。

5概念举例:功能和目的

“功能”和“目的”虽然不在逻辑学范围内,但我们意在通过对这组概念的举例,以帮助我们进一步把握与“概念” 相关的逻辑知识。

功能是指事物的功效和能力,也即事物所具有的作用,它取决于事物的特征,具有客观性;而目的则完全是主观的,是指使用该事物的人借助该事物所希望达到的效果。不同的使用者使用同一事物的目的可能截然相反。由于能力不够或者操作不当,致使事物功能不能充分发挥甚至朝着事与愿违的方向发展。可见,功能和目的并非全同。

遗憾的是,我们在从事体育理论研究时,常将二者混为一谈。比如,体育现代教学媒体的功能大致有五个:再现功能、集成功能、交互功能、扩充功能和虚拟功能,而运用体育现代教学媒体的目的大致有:提高教学质量、增进教学效率和扩大教学规模等。但我们很多的文章常常将此两者混淆。

再比如,体育可以说具有“强筋骨”的功能,从事体育锻炼的目的有的是为了增进健康,有的为了健美,有的为了夺牌等等,而后者如果追求过度也可能会损害健康。所以,不能把增进健康界定为体育的功能之一,然而把此目的当成功能的不在少数。

最后,笔者对那些在文中被提及的专家学者们需要说明的是,笔者并无恶意或偏见,纯粹是为了学术探讨。如有不当之处,还请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 钟天朗.运动竞赛经营管理——理论与实务[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2] 饶发玖,等.逻辑学[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4.

[3] 扬文轩,陈琦.体育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 (英)L.S.斯泰宾(L.Susan Stebbing) 吕叔湘,李广荣,译.有效思维[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5] 中国健美协会.中国等级健身指导员培训教材[M].北京:国家体育总局机关服务中心,2007.

[6] 周西宽,等.体育基本理论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

[7] 卢元镇.中国体育社会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

[8] 李秉德.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9] 毛泽东.体育之研究[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79.

全民健身概论篇2

1、关于“社区体育”与“社会体育”术语的选择

九十年代以来,“社会体育”这一术语在我国体育界始为流传,而此前只有“群众体育”或“大众体育”的说法;与此同时,“社区体育”也作为一个专门用语陆续在有关报刊杂志上出现。但观其基本含义又彼此雷同。论文百事通显得当前术语混乱,似有秘要加以澄清与正名。

根据术语与概念的关系,以及确定术语必须科学、准确、符合逻辑并力求与国际用语相一致的基本要求,“社会体育”的提法,显然不妥。其一,“社会体育”概念太大,从字面上看,它应包括所有的“体育”,而其本意则是指“体育”中的一个局部或一个分支。这里关键在于“社会”一词的冠用。一般说来,“社会”是指“以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人们的总体”按照马克思的论述“生产关系总合起来就构成为所谓社会关系,就构成为所谓社会。”显然,用“社会”冠于“体育”,即“社会体育”作为标志“体育”中某个局部的专门用语,是不确切的,极易使人们在局部和整体上概念不清、思想模糊。事实上表现在对“社会体育”的界定与解释,也不能自然其说。例如在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教材》(1995年3月第一版)中就这样写道:“社会体育是公民自愿参加的,以增进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的群众性体育活动”。“社会体育的对象是全体国民,社会体育的范围涉及整个社会,是学校体育、部队体育和竞技体育以外的那样一个广阔的领域。”从中不难看出,“对象”不清,“范围”不定。就所指“对象”而言,又是“公民”,又是“国民”,殊不如“公民”与“国民”并非同一概念。若以“公民”为对象,自然不包括年满18岁以下的儿童少年和婴幼儿在?龋喝粢?“国民”为对象当然又该包括在内。且以“国民”为对象,又怎能除去学校的师生、部队的官兵和竞技运动中的运动员、教练员。就其“范围”而言,既是“涉及整个社会”,又怎能丢掉学校、部队不管。显然是多处漏洞、自相矛盾;不符合逻辑、不准确、更不科学。其二,从分类与划分角度看,在关于“社会体育”的论述中,所例举的“学校体育”、“部队体育”、“竞技体育”以及“社会体育”等四个术语,如果将其视为我国体育(总)的各个分支(或局部)的标志,其确定依据并不同一,既以“范围”,又以“目的”,严格说来很不科学严谨,同时反映对体育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并不清晰。体育是人类针对自身,以其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以谋求健美乐为目标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理当作用于全社会每一个人的一生,而在人生的一生中,就其主要活动场所而言,则是家庭、学校和社区。因此按体育实施的范围划分,即是家庭体育、学校体育和社区体育,这是合符逻辑的,也是顺理成章的。诚然,人们会在家庭或学校或社区当中活动;家庭、学校、社区当中的体育信息也会彼此交流与沟通,但家庭体育、学校体育和社区体育则有其各自的特点和主要对象,这正是它们三者之间既有联系又彼此区别的具体体现。至于部队官兵,为了健、美、乐,同样可以借用体育与所在社区发生联系,与民同炼同乐,只是体育在部队则更多的表现为它是提高部队官兵军事素质的重要手段。由此不难作结,“社区体育”这一术语的确定,较之“社会体育”的说法,更显得科学合理,符合逻辑,反映了体育实践的客观规律。

2、社区体育的意义及特点

2.1社区体育的意义

社区体育主要是指成年人针对自身,以其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以获得健美乐为目标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它是我国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体格健美与快乐幸福的生活。成年人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中流砥柱,其身心健美、快乐幸福的生活与健康长寿,又直接关系到国家或民族的社会稳定与繁荣昌盛,因而也必然成为一个国家社会制度是否优越和民族文明程度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因此深入持久地开展社区体育实践,必然对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产生积极的现实作用和深远影响。概括说来,社区体育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直接作用。

1、能有效地帮助人们健身,促使体格健壮,体态优美,形成并保持各种良好的身体技能,增强体力;保持头脑清醒,思维敏捷,利于提高人们的学习、工作、生产效率和生活质里。

2、能有效地促进人们健心,调节与消除各种不良情绪,促进人际交往。增进彼此了解与友谊,使人们精神更美好,生活更快乐。

3、丰富社区文化生活,提高人们体育文化素质,利于移风易俗,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2.2社区体育的特点

1、健美性与娱乐性

社区体育的主要对象是成年人,而成年人参与体育锻炼的目的,既不是为了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当运动员,也不是为了促进自身的生长发育。成年人进行体育的目的,则是在其生长发育基本完成,已经定型成年的基础上,为了健身健康;为了形体美、姿态美、动作美;为了图快活,概括地说,就是为了“健、美、乐”。事实上,考察成年人参加体育活动时的动机亦不难发现,或为了强身健体;或为了美形、美姿、美态、美化动作;或为了玩一玩,图个心情舒畅、精神愉悦。有时动机单一,有时多位一体,相得益彰,完全由具体的人,具体的内容与形式,具体的特定环境来决定。换言之,离开了上述动机与目的,成年人一般是不会过问体育的。这就决定了社区体育必须具有健美性与娱乐性特点,并以此区别于其它社区文化现象,决定其独特的社会地位。

2、自控性与个人针对性

社区体育的实践活动,是成年人在其业余时间,自愿自觉、主动坚持经常的基础上展开的。由于社区所辖成年人中,种族、性别、年龄、职业、生活习惯、兴趣爱好,体质健康、个人需求、业余时间以及所处的地位、社会环境等均存着异,给杜区体育实践中集体性活动的组织与实践带来极大困难。因此社区成年人以其身体运动实现“健、美、乐”目标,则主要表现为针对个人体质、健康、需求、心情、兴趣爱好及特长等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内容与形式,在允许的时间与环境条件下的自我调控。换言之,虽然成年人所处的社区也不时组织开展一些集体性体育活动,激发人们的兴趣与热情,交流体育信息,推动社区体育工作开展,显得很有必要。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对于绝大多数的成年人,“健、美、乐”目标的实现,则主要不是依靠他人控制(即他控性),而是靠自己针对自己的自我调节与控制来实现。

3、随意性与自觉性

全民健身概论篇3

经济的飞速发展,伴随的是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健康作为影响生活质量的关键因素,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重视。为了提高全民身体素质,国家于2011年重新制定并颁布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鼓励人们参与健身以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指数及生活幸福指数。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不仅仅是国家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与进步的主要标志,还是社会注意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时至今日,倡导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发展全民健身已经成为当前最热门的话题之一。

1 体育生活方式的概念研究

生活方式原属于日常用语,19世纪开始作为学术用语出现,19世纪中叶,生活方式开始作为学术概念出现在著作中,到20世纪,生活方式的研究先后在西方各国兴起。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生活方式正式被纳入科学研究对象。归纳总结众多生活方式相关定义,得出生活方式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活动模式,通过社会的发展客观变化为一定经济基础条件下所反映的民族、社会阶级、社会群体所有特征的总和。

体育生活方式属于生活方式概念的衍生。首次出现在1994年由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国际运动医学联合会召开的“健康促进与体育”的国际会议上。会议上专家普遍认为虽然个人健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及家庭,但政府必须创造一个完整的社会环境,使公民形成和保持体育的生活方式(Physically active lifestyles)。大会还督促各国政府把推动大众体育发展作为公共健康和社会政策的组成部分,并明确提出了“体育成为健康生活的基石”等7项主要任务[1]。1995年德国科隆体育大学召开了国际体育科学研讨会,会上日本学者佐伯聪夫(Saek I,T)在谈到21世纪日本大众体育时,他指出21世纪体育应该作为一种文化的生活方式存在,即体育生活方式。明确提出了体育生活方式(Sport Life Style)这一概念[2]。体育生活方式这一定义的提出,为现代社会体育发展提供了明确的目标。体育生活方式符合以人为本的生活方式,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针对“体育生活方式”,国内许多学者提出了各自的见解,他们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定义,以下是部分学者对体育生活方式给予的界定。

苗大培在体育、生活质量、生活方式以及健康社会学的理论基础上进行界定,他认为体育生活方式是指在一定社会客观条件的制约下,社会中的个人、群体或全体成员为一定价值观所制导的满足多层次需要的全部体育活动的稳定形式和行为特征,这样的体育生活方式应该是一种健康的、文明的生活方式[3]。

张玉秀从广义与狭义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将体育生活方式界定为广义的体育生活方式与狭义的体育生活方式。广义的体育生活方式是指人们在一定价值观及社会背景下所形成的,满足自身需要的体育活动的特征及其表现形式;而狭义的体育生活方式是指人们的日常体育实践行为特征及其表现形式[6]。

王娟对体育生活方式进行专门的研究,最终界定体育生活方式为:在一定自然条件和社会背景下,人们根据主观愿望,用可获得的体育资源来满足自身维持和发展需要的体育活动形式和行为特征的总和[7]。如此界定强调了社会背景及资源条件对发展体育生活方式的影响。

综合以上几位学者给出的界定可以发现其界定主要分为两类狭义概念与广义概念。狭义概念单指表面行为,而广义概念上就包括了活动形成的背景以及活动体现的形式,这种活动本身包含生活方式的全部特征,从某种意义上说,体育生活方式就是一个种群高度发展所产生的一种有利于健康生活的一种生活形式。

2 体育生活方式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目前有关体育生活方式现状的研究,地域性很强,大学数学者从制约因素以及发展相应对策来做主要调查及制定相关研究。发现体育场地设施匮乏、居民体育消费意识薄弱、体育科学指导不足等已经成为制约体育发展的几大主要因素。

其中,经济条件是制约体育生活方式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成君在《北京市居民体育锻炼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中提到农村体育发展缺少资金、体育场地设施匮乏、组织经费来源变焦单一,仅仅依靠财政支出远远不能满足修建体育场地设施、配置体育器材和开展农村群众体育活动的需求[8]。另外,民众体育意识薄弱是制约体育生活发展的关键因素。体育参与是人们体育生活方式形成的主要行为,往往因为民众缺乏参与正确的动机和兴趣使体育运动成为一中习惯,继而无法养成健康的体育生活方式。

现代社会,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过上了高度自动化的生活,接踵而来的是“现代文明疾病”的产生。这类疾病大多是因为长期缺乏体育锻炼所致,因此,养成体育生活方式对提供公民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 体育生活方式与身心健康研究

体育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几乎渗入到现代社会生活中的每一个层面,体育已经越来越显示出它的多种功能与属性。为了解体育生活方式与身心健康之间的关系,有许多学者对其进行了研究。

吴凤起在《论体育生活方式与健康》中主要论述了生活方式、体育生活方式与健康之间的关系。她认为科学的体育生活方式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一种与人的生命质量关系密切,与现代人生理、心理、社会健康休戚相关的特殊生活方式。体育生活作为恢复人的本质与体现人的价值的生活活动及社会实践,意味着是一种人性的解放[9]。

马连鹏提出体育生活方式概念的理论的形成,丰富和发展了生活方式理论与现代体育理论,指出了提高生命质量是提高生质量的核心,为现代人在体育活动中实现“健康”的目的而在社会学领域开拓了新的视野,利用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手段,便可以从改变人的生活方式方面着手解决健康问题[10]。

不难看出,体育生活方式与身心健康有着密切联系,养成健康的体育生活方式不仅仅可以提高生活质量,还能满足人机体需要和精神享受。

4 留守老人体育生活方式的相关研究

当前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完善,留守老人作为一特殊群体,开始受到人们关注,有学者对其进行研究。通过查阅文献发现,对留守老人没有统一的界定,较常见的定义是指因子女长期(半年以上)离开户籍所在地进入城镇务工从事经商或生产活动而在家留守的老人。同时,还发现有不少学者把留守老人等同为空巢老人,对于这样一种现象学术界颇有争议。留守老人与空巢老人本质上极为相似,都具有子女不在身边、年老的特性,因此,学者们在研究时会根据研究需要给予适合的界定。如王学芳在《农村“留守老人”养老支持网络建构探析》一文中就将留守老人界定为子女长期外出流动时留守在户籍地区60岁以上(或65岁以上)的老年人[11]。此界定给留守老人在年龄做了一个明确的规定,使概念更具体更明确。然而,黄强却在界定过程中提出如果家中男子外出务工,留下妇女及孩子,老人收到照料有限,生活受到了一定影响[12],也属于这一群体。所以他定义的农村留守老人是指子女外出经商或务工不在老人身边,留守老人是生活照料受影响且具有老年人特征的一类群体。

以上是部分学者对留守老人定义的研究,他们选择不同的维度进行界定,通过归纳总结发现主要有四个方面的维度:老人年龄、子女外出情况、外出持续时间、老人是否有人照料。综合众家之长,综上所述可将将留守老人定义为:年龄在60岁以上,家中男子外出工作,且无时间去照料的老人这一弱势群体的统称。

随着人们对留守老人关注的增多,对其体育生活方式、身心健康等研究也与日俱增。辛利和周毅认为老年人体育生活方式具有活动频繁、时间较长、持之以恒、群体亲合力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活动项目多样、活动场所固定、体育活动动机多样化等特点。他们还认为随着老年人体育人口的扩大化,文体活动向综合化方向发展,老年体育将趋于科学化,这有望将“运动处方”的锻炼方式在老年人中得以实现,同时实现终身体育锻炼的目标[13]。

莫再美与何卫东对广西城市老年人体育活动形式进行研究,发现他们参加体育活动的形式较为广泛且灵活,主要与朋友和同事一起、个人锻炼与家人一起,偏重于强身健体、休闲娱乐、社会交际等方面[14]。他们还发现广西城市老年人能够清楚地认识到体育锻炼不仅能促进身体健康,同时对心理、精神和情绪状态有一个良好的调节作用。对于这一点,在刘从梅的研究中得到证实,他通过对安徽省凤阳县城三所院校退休教职工进行体育生活方式及健康状况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建立良好的体育生活方式是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的主要途径,是老年人科学健身、预防与治疗疾病、延年益寿的有效途径[15]。一种良好的情绪能够减少疾病发生,延缓衰老,使老人健康长寿。刘洋波《城市老年人体育生活方式对生活质量的影响》中也表明城市老年人的体育生活方式对其生活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即体育生活方式评分越高则生活质量评分越高[16]。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发现,老年人在年龄过渡阶段,保持日常体育锻炼可以相应提高生活质量。

5 小结

通过查阅众多文献,可以发现对留守老人的研究有许多,有关留守老人体育生活方式和身心健康的研究也有大量学术探讨,但对少数民族地区留守老人的研究则相对较少。

少数民族地区有别于其他地区,交通往往不太便利,当地经济发展比较缓慢,再加上如今严峻的经济形势,大多数家庭选择弃农务工,纷纷南下北上讨生活。而这些以劳务输出为主的家庭,老年人和儿童就不得不面临一个残酷的现实――留守。留守中的老年人,在照顾自己生活的同时还兼顾抚养儿童的重任,由于地理位置限制,在老年人的日常生活中,体育锻炼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因此,此类研究的开展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通过对现状的了解与分析,探寻一种适合少数民族地区老年人的体育生活方式,帮助少数民族地区老年人改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Bulletin of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Z].1995 :135-136.

[2]Saek i,T . Sport Innovation towards a Mature Society [C].Images of Sport in the World.75th Anniversary of the German Sport University Cologne.1995:99-143.

[3]苗大培.论体育生活方式[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0,03:6-8.

[6]张玉秀. 生活方式、体育生活方式的界定及其研究状况分析[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3:13-16.

[7]王娟.对“体育生活方式”的界定[J]. 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23:216.

[8]成君,赵冬,曾哲淳等. 北京市居民体育锻炼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公共卫生,,2007,23(5):517-518.

[9]吴凤起,孙新荣. 体育生活方式与健康[J]. 体育与科学,2001,05:9-11.

[10]马连鹏..科学体育生活方式的形成与促进[J]. 中国体育科技,2004,01:47-49.

[11]王学芳. 农村“留守老人”养老支持网络建构探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7.

[12]黄强,农村留守老人生存质量状况剖析――基于对四川省宣汉县毛坝镇的调查研究[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9,6:112-115.

[13]辛利,周毅.中国城市老年人体育生活方式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中国体育科技,2001(3).

[14]莫再美,何卫东.广西城市老年人休闲体育行为研究[N].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9(5).

[15]刘从梅.老年人体育生活方式与身心健康关系的研究[N].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6(1).

全民健身概论篇4

【论文摘要】中国文化是中国人的思想、言论、行为的一种物化形态。《中国文化概论》课程,作为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必修课,在激发他们报效祖国的主体精神、培养他们自强不息的优秀品格、引导学生克己奉公的价值取向方面,起到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历史文化,并且形成了伟大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的理性升华,是推动民族延续和发展的内在动力和精神支柱。高等院校开设的《中国文化概论》是一门研究中国文化现象、体系及其规律的综合性课程,有助于大学生奠定深厚而坚实的文化基础,对他们进行民族精神教育。

一、 有助于激发大学生报效祖国的主体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最为鲜明的特征是对国家、民众的深厚情感,以及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报效祖国的精神。它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的核心内容。

1.激发大学生的忧患意识。国学大师徐复观先生对 “忧患意识”在整个中国文化中的地位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他认为,中国的学术思想起源于“忧患意识”,中国社会 的发展立足于“忧患意识”,中国文化精神的核心也是 “忧患意识”,中国与西方文化之不同、文化精神之差异都可以由此找到答案。“忧患”一词较早见于《孟子》一书:“是故君子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也。” 陇患意识的实质,是对现实的忧思和对人生的关注。当代大学生成长的环境优越,物质条件非前人可比,他们对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思考得不够充分。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恰恰可以利用传统文比中“忧患意识”的积淀对他们进行精神上的补足。纵观中国文化历程中的伟人,无一不在关注着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与未来。从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屈原到 “杖汉节牧羊”的苏武,从“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顾宪成到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他们 的灵魂深处都打上了忧患意识的烙印,成为一种支配其行为的清醒的自觉理念。通过《中国文化概论》 课程逐步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不仅可以使他们很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精神,更可以引发他们对自身肩负的历史责任的深度思考,激发他们忧国忧民的意识。

2.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精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爱民族、爱祖国历来被视为 “大节”,是爱亲人、爱家族的情感的升华,捍卫民族尊严、维护国家利益是一种崇高的品德。“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杀身成仁” “舍生取义”以及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民族气节贯穿于中华传统文化道德的始终。虽然在封建社会“精忠报国”往往与忠君联系在一起,具有时代的局限性,但实质上它是将 “君”作为国家的代表,“精忠”的背后有一种深层的国家意识。南宋末代宰相文天祥被敌俘获长达四年之久,其间受尽折磨,吃尽苦头,但仍坚定信念,保持民族气节,最后挥毫写下 《过零丁洋》,留下 “人生 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爱国诗句,表达了崇高 的爱国主义思想情操和民族气节。《中国文化概论》课教学不仅要充分利用辉煌的文化成果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民族自信力和民族 自豪感,更要使学生懂得对国家的忠诚与热爱。大学生要保持民族气节,维护中华民族尊严,以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祖国利益、尊严为最大耻辱,树立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自觉将个人的荣辱得失与民族盛衰紧密结合在一起。

二、有助于培养大学生 自强不息的优秀品格

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优秀品格是维系中华民族生存,推动中华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中华民族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优秀品格是通过历史沉淀和文化传承得以强化、巩固和发扬光大的。

1.提升正义感,培养刚健有为的优秀品格。

刚健有为是中国文化中人们积极的人生态度的最集中的理论概括和价值提炼。《周易 ·乾》说:“刚健中正,纯粹精也。”把刚健当作一种最重要的品质。这种品质首先是担当道义、不屈不挠的社会责任。孔子十分重视 “刚”的品德。他说:“刚毅木讷近仁”, 刚毅指坚定性。在孔子心目中,刚毅和有为是不可分割的。有志有德之人,既要刚毅,又要有历史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 “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 孔子的弟子曾参提倡知识分子要 “弘毅”。他说: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无穷,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这强调了知识分子要有担当道义、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 。刚健有为还是一种正直充盈的独立人格。孟子说:“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 他把 “养浩然之气”作为培养人生追求的一种方法,并把 “大丈夫精神”即刚健有为、正直充盈的独立人格确立为人的行为准则。苟子提出 “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伟大思想,充分肯定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是对刚健有为思想的一大拓展。王夫之说:“圣人尽道而合天得。合天得者,健以存生之理;尽人道者,动以顺生之几。”他又说: “惟君子积刚以固其德,而不懈于动。”他的创新在于赋予刚健有为思想以主动性、能动性,把 “刚健”与能动有机统一起来。因此,立志持志,自我磨炼,这是奋发刚健的应有之义。《中国文化概论》课的教学要激励学生有自我磨炼的砥砺意志及吃劳耐苦精神。刚健有为的品格使人奋发向上,充实着生命本真的力量,这种品格正是中华民族的一种特色性格和气派,应当在大学生的身上得以传承和发扬。

2.树立积极态度,培养自强不息的优秀品格

“自强不息”出自 《易经 ·乾》,原文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意思是: 君子应当以 “天为法,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努力进取,决不懈怠。这一思想两千多年来激励着正直的中华儿女拼搏向上,努力前进,不屈服于内部的恶势力,坚持与外来的压迫作斗争。历史上,坚持反对不法权贵的忠贞之士,尽力抵抗外来侵略的民族英雄,孜孜不倦探索真理的思想家、科学家,致力于移风易俗的文学家、艺术家都体现了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代表中国传统文化主流的儒家哲学思想,极力主张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生活态度,主张人活着就要勤奋学习。孔子提倡并努力实践为崇高理想而下懈奋斗,鄙视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人生态度,他“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从而实现“立德、立功、立言”,主张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当代的大学生正处于社会大变革的时代,伟大的事业需要用这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来引导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大潮中去,培养他们刚健有为的优秀品格,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奉献自己的青春和智慧。《中国文化概论》课的教学应该充分利用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的精神熏陶和影响当代大学生积极向上的奋斗精神。

三、有助于引导大学生克 己奉公的价值取向

在全球化和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青年学生的价值取向严重倾斜于物欲和私利,存在重个人轻社会、重功利轻道义、重索取轻奉献的现象,这对于民族和国家的共同价值目标构成了挑战。因此,引导青年学生树立见利思义、克己奉公的价值取向已成为 《中国文化概论》课教学的重要内容。

1.明确义利关系,引导见利思义的价值取向

对义利关系的处理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其中先利后义、以义制利是传统义利观的基本内容和合理内核。孔子说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孔子并没有拒斥利,也没有把义与利对立起来。他在义利关系上的基本主张是义利统一, “见利思义”、反对见利忘义。孟子要求 “先义而后利”,培养 “配义与道”的浩然正气。可以说,整个传统价值观的基调和主流是先利后义,但同时以义为人的根本特点和价值取向也是中华传统文化道德精神的精髓。苟子认为:“义与利者,人之所两有也。虽尧舜不能去民之欲利,……亦不能去民之好义。”_9 孟子要求人们 “去利怀义”,主张谋求个人利益应合乎道义,“非其义也,非其道也,禄之以天下,弗顾也;系马千骊,弗视也。” “弗顾”、“弗视”只是因其不合道义,不难推论,若合道义,顾视便是合理的。传统文化的义利之辩是立足于当时社会现实生活基础上的,是直接从社会生活中提出的一个实际问题。尤其是以儒家为代表所提出的处理利义关系的见利思义原则,始终为世人所信奉、恪守和弘扬。即使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其所倡导的 “见利思义”原则在处理道德与利益、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关系中仍具有借鉴意义。《中国文化概论》课的教学所要做的,是对具有复杂内容的传统文化义利观进行清晰人理的讲解,带领学生弄清它所应用的范围和层次,并在具体的范围和层次上去分析评判并决定其扬弃取舍,从而帮助学生建立见利思义的基本价值取向。

2.明辨公私关系,引导克 己奉公的价值取向。

中华民族在家族本位的社会结构和礼教文化的传统中逐步形成了克己奉公的美德,要求把维护整体利益作为首要的价值取向。中国伦理道德历来强调公私之辨,把 “公义胜私欲”作为道德的根本要求。克己奉公的精神,本质上是先公后私,个人私利服从社会公利的精神。在中国传统文化的长期影响下,中国人历来以 “廓然大公”,“天下为公”作为价值理想。中国文化中的大同境界,其基本精神就是一个 “公”字。可以说克己奉公作为处理公私关系上的要求具有普遍的适用本性。它与集体义原则有一定的共振点,但这种以公为重、个人利益服从社会公利与集体主义原则又有着本质区别封建私有制社会里,公与私从本质上说是根本对立的。它的重公轻私正是建立在这种对立基础上的故它往往需要无条件地牺牲个人利益。而集体主义是建立在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基础上的,从本质上说,个人利益与社会公利是统一的。因此,它虽然也要求重公利,但并不轻私利,更不排斥个人利益;相反,由于社会公利是所有的人的普遍而长远的根本利益,它总是以关心、服务和发展个人利益为其最终目标的。《中国文化概论》课的教学既要使学生了解传统文化中克己奉公的美德,又要使学生真正理解现实条件下 “奉公”精神的培养,从而引导学生自主选择克己奉公的价值取向。

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强调:“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项充满艰辛、充满创造的壮丽事业需要崇高精神的支撑和推动,培育新世纪中华民族精神需要认真研究和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站在这个基点上,充分发掘《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内容,找准课程与民族精神教育的结合点,必将使 《中国文化概论》课的教学在民族精神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徐复观.中国人文精神之阐扬[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6.

[2][6][10]万丽华.孟子[M].北京:中华书局,2006.

[3]郭或.周易[M].北京:中华书局,2006.

[4][5][8]张燕婴.论语[M].北京:中华书局,20o6.

[7]南怀瑾.易经杂说[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全民健身概论篇5

关键词 体育 民生化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5-000-02

一、“民生”的来源及概念的界定

“民生”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宣公十二年》,所谓“民生在勤,勤则不匮”。而《辞海》中对于“民生”的解释是“人民的生计”,是一个带有人本思想和人文关怀的词语,话语语境中显然渗透着一种大众情怀。在中国传统社会中,民生一般是指百姓的基本生计。到了20世纪20年代,孙中山给“民生”注入了新的内涵,并将之上升到“主义”、国家方针大政以及历史观这样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对于“民生”有一个比较准确、合理、恰当的界定,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因为这直接影响着具体民生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如果对民生的界定过于模糊或者过于宽泛的话,那么,基于这种界定的民生政策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过于庞杂、模糊不清的状况。相反,如果对于民生的界定过于狭窄的话,那么,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的民生政策也不免会出现不到位、不全面的情形。

“在现代社会中,民生和民主、民权相互倚重,而民生之本,也由原来的生产、生活资料,上升为生活形态、文化模式、市民精神等既有物质需求也有精神特征的整体样态。”现代意义上的民生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上的民生概念是指,凡是同民生有关的,包括直接相关和间接相关的事情都属于民生范围内的事情。这个概念的优点是充分强调民生问题的高度重要性和高度综合性,但其明显的不足在于,概念范围太大。从直接相关和间接相关的角度看,广义上的民生概念几乎可以延伸到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任一领域,无所不包,甚至还可以包括历史观方面的问题。这样一来,由于不易操作和把握,反倒容易冲淡人们对于直接、切身、具体、真正的民生问题的关注和改善,使民生问题难以同改善民生的具体政策和措施有效地结合起来。孙中山对民生的界定大致是从广义的角度来立论的。由于广义上的民生概念太大,所包括的内容过于庞大,所涉及的面过于宽泛,同具体政策层面上的民生问题难以吻合,难以把握,所以,在具体政策和实际生活领域,人们一般不使用广义上的民生概念。

狭义上的民生概念主要是从社会层面上着眼的。从这个角度看,所谓民生,主要是指民众的基本生存和生活状态,以及民众的基本发展机会、基本发展能力和基本权益保护的状况,等等。狭义上的民生概念相对来说比较准确,也容易把握,容易同具体层面上的民生政策吻合。我们平时所使用的民生概念一般都是狭义的民生概念。比如,如今社会上流行的说法——要“加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一语中的“民生”,就是从社会层面上着眼的。

二、体育与民生的联系

对民生的概念界定完以后,我们现在来探讨一下体育与民生的一些重要关系与联系。有学者从体育与民生的关系,探讨了体育内部的民生问题,提出了要发展体育,关照民生;还有的学者把“民生体育”界定为政府以民本思想为基点,以公民身心健康为宗旨,以惠及社会每个公民的健康权和幸福感为任务所提供的在社会上举行的一系列体育活动,并认为民生体育是似小实大的终极追求,是回归本质的创新理念,是“精英”与“大众”的粘合剂和凸现政府责任的公共产品[1]。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2]。经济社会越是发展,民生问题就越是重要,从民生角度思考国人的体育诉求,改善民生,保持国人健康也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胡温执政以来,坊间热度越来越最高的词语恐怕就是“民生”二字。在国家十二五纲要的文件当中,第八条“加强社会建设,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中就着重提到了民生,可见民生是何等重要。关注民生,体现了执政者对人类终极价值的追求,要实现这种追求,势必要周延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体育恐也不能例外。还有在今年出台的《湖南省保障和改善民生实施纲要(2011-2015年)》,将“全民健康工程”列为民生工程之一,并在第29条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公共体育事业。加快构建面向群众的体育服务体系,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和健康促进行动,全面提高人民体质和健康水平”。

这一系列出台的政策我们可以从中看出,体育与民生是紧密相连的,与老百姓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顾名思义,民生体育也就是关心群众的生计,关照群众生活的体育。广义上的“民生体育”是指体育层面的人民生计,是群众最迫切的体育需求,既包括人民群众的精神支柱,也包括人民群众的体育权利;狭义上“民生体育”是指政府发挥主导作用,以民生思想为出发点,保障人民的体育权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所提供的公共体育产品和公共体育服务的体育活动[3]。而从民生狭义的概念来说,就是指老百姓的基本生存和生活状态,从这一点出发,我们就可以看出体育对于民生是至关重要的。更可以看出体育在以后的发展道路,更加离不开的是大众体育、群众体育以及民生体育,而不是如以前的只加强对竞技体育的追求,而恰恰民生体育是相对竞技体育而言的,也就是把增强大众公民的身体素质作为目标,就是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所以民生体育更加适应时展。

时代在进步,人们的生活也在不断更新,过去人们对于民生,只要能有饭吃、有衣穿就很满足了,有个自由的人权就很奢侈了,而如今,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都有很大的提高,再也不是强调对于物质生活的追求的一种享受,更加追求的是一种精神生活的享受,一种身体健康享受。而大量的事实证明体育是可以给人带来精神、身体和心灵的享受的,恰好印证了孙中山所提倡的:“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4]。

三、体育“民生化”是正确的和必然的

我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民生问题已不仅仅是衣、食、住、行四要素,民生最紧迫需要的也不仅仅是物质条件的改善,还应有精神文化生活的改善,追求生活的质量和生命质量,生活的体面而有尊严,其中包括各种正当权益受到尊重和保护,人的生命价值、健康价值、尊严价值等受到重视等。民生问题的内涵已上升为物质文化生活与精神生活的高度统一,其核心目标就是人的全面发展,而这些目标在很大程度上是需要依靠体育事业的推广来实现的。

以民生为核心理念的体育发展目标与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是相统一的。党的十七大报告把民生问题作为社会建设的重点,把追求人民幸福美好生活作为党的长期奋斗目标,这表明,我党已明确树立“民生至上”的新理念。在可操作层面上,必须坚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制定方针、政策的基本价值取向和目标导向,以民生的保障和改善作为主导的社会评价标准。当前我国竞技体育达到相对巅峰状态,又处于民生呼唤最突出的时代背景下,我国体育事业发展应适时转移工作重点,体现优先发展民生体育的主题。体育,不但是个人强身健体的需要,而且也需要通过体育活动有效反映出个人的精神面貌,反映出民族的生命活力。现代社会是一个竞争十分激烈、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时代,从这个意义上讲,民众性体育活动不仅是为了提高参与者的身体健康,更是为了促进人们的心理和精神快乐,进而提高全民的生活质量。

例如:一个人口60万的县城中,有超过10%的人经常参加乒乓球运动;一个过去的农业大县,把创建“乒乓球之乡”写入近几年的县委经济工作报告中,并力争创建全国“乒乓球之乡”——为何一项体育运动在安乡这个小县城被如此高度的重视[5]?

“创建‘乒乓球之乡’,最终实现‘健康安乡’目标,这本质上是一项功在千秋的民生工程。”安乡县县委书记王先蒙的一席话给出了如此答案。

将体育列为关系人民生计的重要工作,安乡县的做法在悄然间折射出一个事实:体育的功能已从单纯的身体锻炼转变为关系人民幸福指数的民生大事。

民富则县强,县强则体育兴。当经济文化水平发展到一定高度,人民群众的文化体育需求日益增长时,县域体育的发展应从以争金夺银的竞技目标为主,转向讲究公平、人人享受健康、共同占有体育资源的民生体育发展。

因此,着力改善体育民生,让体育惠及百姓,这不仅是民生体育深刻内涵和体育本质回归的体现,也是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根本体现。

四、体育“民生化”的意义

体育“民生化”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强调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不断满足全体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健康安全需要和全面发展需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文化需求,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体育权益,让体育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以人为本的发展本性就是把“人”作为发展主体、发展中心、发展动力和发展目的的发展。这也就从根本上规定了在一切发展的实践中,必须践行民生为本的发展宗旨。民生体育的发展要以“民生为本”,从根本上说,就是要从如何有利于“人”的生命健康、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视角寻求发展的路径,这同“以人为本”的发展本质是统一的。并且我们的体育事业要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就必须坚持以民生为基础,以民生为核心,以民生为根本,更好地实现民众的愿望、满足民众的需要、维护民众的利益,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并让体育事业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民众。这既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体育事业的目标要求,又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改善民生体育,加强体育“民生化”就是要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原则,强调政府在发展体育事业中的责任和义务,强化政府的政策规划和公共服务职能,做到体育事业发展为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体育“民生化”既是人民的福利,也是人民的权利,其实质是要让每一个社会成员享受到体育发展的成果和利益。只有关注民生体育,重视民生体育,保障民生体育,改善民生体育,才能体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要求,更好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6]。因此,体育“民生化”在今天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陈小林,王正伦,周瑜.民生体育论[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7.21(4):5-8.

[2] 孟子.孟子[M].广州:广州出版社.2004.

[3] 沈克印,周学荣,李荷皎.民生体育建设的理论诉求与路径选择[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0.44(2):85-88.

[4] 孙中山.孙中山选集[M].人民出版社.1981:802.

[5] 邓晶琎.体育是基本的民生[N].湖南日报.体育综合7.epaper.省略/hnrb/html/2011-05/08/content_337121.htm?div=-1.

全民健身概论篇6

关键词:哲学思考;发展的认识论;多视角

体育的概念是对体育进行理性思维的基础,是构筑体育理论大厦的基石,体育的概念有其历史性和时代性。研究体育的概念不仅有利于深刻地认识体育及其本质,而且可以促进体育理论的发展和丰富体育概念的内涵,从而提高体育的社会地位。本文通过对体育概念的历史回顾和体育本质的哲学思考,为回答“什么是体育”这个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视角。

1、体育的产生及其各发展阶段的特征

1.1体育的产生

体育作为一种人类的活动现象,在人们将之定义为“体育”之前就已经存在。在原始社会,人类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形式(如祭祀、舞蹈等)表达对自然现象的崇拜,从而使自己或部落成员更好地生活,这些活动形式就形成了“最初”的体育。因此,生产劳动是体育产生的唯一源泉。

1.2体育的发展阶段划分及其特征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体育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萌芽时期的体育――原始社会的体育。这一时期体育特征的主要表现为:健身性、平等性和直接功利性。

第二阶段:独立形态的体育――私有制时期的体育。这一时期体育特征的主要表现为:阶级性、教育性、竞技性、娱乐性和健身性。

第三阶段:现代体育。随着产业革命的发展和资本主义兴起、发展,体育形成了自身的科学体系。这一时期体育特征的主要表现为:体育主要关注于民族和国家的声望与地位,这与现代主义追求的民族、国家保持了高度的一致性,各国争相发挥体育的政治、经济功能,使体育为国家、民族利益服务。于是,一方面是竞技体育和职业体育的高度繁荣,而另一方面与普通大众息息相关的大众体育却滞后于前者的发展,个体的体育活动、对体育的物质的、精神的需要被弱化。

第四阶段:后现代体育。后现代体育是“后现代主义”泛文化思潮影响下产物。这一时期体育的特征主要表现为:提出“以人为本”的体育观,逐渐弱化体育的政治、经济、民族等宏大主题对体育的束缚,转而关注个体的体育活动,通过改进体育的工作观念,促进个人全面发展,使体育进一步为增进个体的身心健康服务,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从而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体育的物质的、精神的需要、发展和享受。

2、体育概念的沿革

事物的概念就是对该事物最简洁、最浓缩本质的集中体现。而任何一个概念都有它产生、发展和不断演变的历史,科学的迅速发展必然伴随着许多新名词的诞生和原有概念的变化,体育也不例外。下面我们对中国理论界对体育概念的研究进行综述。我国对体育概念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近代的25年里,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具有代表性的有:

1980年,胡晓风先生在《关于体育科学体系的若干问题》中指出:体育是一种寓教育于运动之中的社会现象,是通过运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并丰富人们文化生活的一种社会现象。1982年6月,林笑峰先生在《体育和体育方法》中将体育定义为:体育是身体教育的或体质教育的简称,指的是教育者向受教育者传授增强体质的知识、技能和运用这些知识、技能实际锻炼身体的过程。《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表述:体育以发展体力、增强体质为主要任务的教育,通过参加各项活动来实现,指体育运动。1982年7月25日至8月2日在烟台召开了全国性的学术会议,会议的重点是研讨“体育理论”,对体育的概念问题的统一认识进行审议,但未得出一个统一的概念,然而会后在全国的体育理论界中形成了一个“共识”――体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体育包括:身体教育、身体锻炼、竞技体育、休闲体育等内容。这些在《中国大百科全书・体育》及有关的理论书籍、教材中就有所体现。

这一阶段的体育概念重点强调了体育的教育功能,对当时的学校体育是有贡献的,它把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分开,为体育教学在学校教育中争得一席之地,对“”后恢复学校体育在教育中的地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有利于学校面向全体学生。但把体育只当作是体质教育是不全面的。

第二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具有代表性的有:

1986年3月第三次印刷的《中国大百科全书・体育》中写到:在中国,体育的广义含义与体育运动相同,包括身体教育(狭义的体育)、竞技体育、身体锻炼三个方面。身体教育与德育、智育、美育相结合成为整个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促进身体全面发展、增强体质、传授锻炼身体的知识和技能,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坚强意志的一个教育过程;竞技体育指为了最大限度地发展和不断提高个人、集体在体格、体能、心理及运动能力等方面的潜能,以取得优异运动成绩而进行的科学的、系统的训练和竞赛;身体锻炼指以健身、医疗卫生、娱乐、休息为目的的身体活动;1988年8月曹湘君先生在《体育概论》中将体育定义为:体育(广义的体育亦称体育运动)指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和促进精神文明为目的的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它是社会总文化的一部分,其发展受一定的政治、经济的制约,也为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服务,其包括体育(狭义)、竞技运动、身体锻炼和身体娱乐;同年3月,在第三次印刷高等教育出版社的《体育理论》中对体育的定义与上相同。

这一阶段,随着人们对体育认识的不断深入,体育概念的内涵在不断的扩大,从体育是“教育的组成部分”――到体育作为“文化的一部分”,提高了体育的社会地位。这三个概念中比较突出的一点是中国的“大体育观”概念已经确立,即体育包括狭义的体育、竞技体育、身体锻炼和身体娱乐并被大多数人所接受,但是这种划分遭到任海先生的批评:“这种不合逻辑的划分将竞技体育与学校体育和大众体育人为地割裂,歪曲了他们之间的联系”。

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至今。具有代表的有:

1995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体育概论》中的定义:体育是以身体活动为媒介,以谋求个体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为直接目的的,并以培养完善的社会公民为终极目标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或教育过程;毛鹏先生认为:体育是从身心发展出发,以身体活动为内容进行的教育活动;《韦氏大词典》对体育的定义是:体育是教育的一个方面,它采用身体活动和有关经验从心理上、体力上、道德上、精神上、社会上来使个人充分发展,使他成为国家和世界的一个有用公民。我国学者李农在他的《从教育的“人化”看体育概念》一文中指出:体育是一种复

杂的社会文化现象,它以身体与智力活动为基本手段,根据人体生长发育、技能形成规律,达到促进全面发展、提高身体素质与全面教育水平,增强体质和提高运动能力,改善生活方式的一种社会活动。1999年,韩丹在《论中国体育:一分为三》中表述:学校体育就是在叫做学校的社会组织里,由体育教师按照教学计划,依照教材按课时规定对所有学生进行的体育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活动。社会体育是指学校之外所有社会成员以增进健康为主要目的体育活动,这是一个多因素、多层次的复杂结构的社会事项。竞技体育是指为培养优秀运动人才,创造优异成绩而进行的科学的系统的训练和竞赛,其更本任务是为国争光;2004年,熊斗寅在《体育概念的整体性与本土化思考》中指出:体育是一种复杂的文化现象,它以身体和智力活动为基本手段。根据人体生长发育、技能形成和技能提高等规律,达到促进全面发育、提高身体素质与全面教育水平,增强体质和运动能力,改善生活方式与提高生活质量的一种有目的、有组织、有意识的社会文化活动。

这一阶段,对体育的定义突出“以人为本”的体育观,它将体育归人教育、文化、社会现象之中,不仅肯定了人的个体发展,而且肯定了社会对人的发展的社会需求,二者具有高度的统一,同时还注重了健全的生物观、心理观和社会观的统一。

通过对中国体育概念的历史回顾,可以看出: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人们的认识在逐渐加深,因此体育的概念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体育的内涵随社会的发展在不断地扩大,从体育的娱乐性到教育的组成部分再到文化的一部分;研究体育的视角也逐渐地扩大,从体育的生物学、教育学角度到心理学、社会学再到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学三者的结合;人们不仅注意到体育与政治、经济等方面的联系,同时也注意到体育内部各组织部分之间的研究。

笔者认为,确定体育的概念要考虑以下因素:①概念建立在历史学的基础上,②概念与人类和社会的发展相一致,③概念高度概括本门学科的文化、行为特征,④概念有明确的目的性。体育的概念是人们对体育的认识,它是运动、变化、发展的,而决不是一个僵化的,从古代到近代以至未来都一成不变的概念。因此,我们在认识体育的概念时应该运用“发展”的认识论。

中国伟大的领袖、现代历史巨人给体育留下了两句言简意赅流传深广的名言:“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友谊第一,比赛第二”。前一句属自然科学视界,而后一句则切近现代人文主义的精灵。我们在考察体育的概念时,应该坚持发展的观点,具体的、历史的看待体育。在理解什么是体育时,既要看到他的强身性、游戏性和娱乐性,又要看到他的教育性、规则性、竞争性,同时又要坚持人文主义的原则,从人出发,以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作为体育的终极目的。

3、体育本质的哲学思考

体育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文化形态,一种文化实践(同人类通过劳动改造和创造环境一样)在不断地改造和创造着环境――人类自我的个体生理、心理环境和社会群体的生理、心理环境,其意义和价值在于维系人类的健康,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对体育的物质上的、精神上的需要、享受和发展。

体育的本质是体育本身固有的、具有稳定性的、决定体育性质和发展的根本属性。讨论体育的本质,只有上升到哲学层面才能够真正准确地把握其本质,通过哲学思考,概括体育的共同属性,从而真正揭示体育的本质。有关本质问题的探讨,现在哲学界比较流行的两种观点:本质主义和反本质主义。下面从这两种哲学的观点来看体育的本质。

3.1从哲学的“本质主义观”看体育的本质

哲学的“本质主义观”也称“本质先于实在论”,即现象和本质的划分。哲学家认为我们感知到的多种多样的事物只不过是“现象”,存在于现象背后的统一的普遍的“真相”才是真实的存在。在本质主义看来,现象背后的实体是客观存在的,但在构建理论体系时,这种作为本质的实体是一种设定、一种预设,这是一种形而上学的方法论。形而上学的方法论把事物之间看成是截然分开、彼此互不联系的孤立部分,只见部分不见整体,看不见个别事物间的联系;在事物之间的异同关系上,认为同是绝对的同,异是绝对的异,看不到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辩证关系。

本质主义的哲学观在看待体育的本质时运用的是“经验归纳法”,它从研究现有的体育事例中总结出体育现象的共同性,将体育的本质归纳为:体育无论是对身体的教育还是通过身体的教育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都体现了体育的共同点――“身体性”特征,所以将体育的“身体性”看作是体育的本质。

本质主义哲学观的缺陷:从“存在”人手,研究体育本质问题,把体育的存在看作是现象背后某种静止的、孤立的绝对实在,不用思维的辩证法正确处理体育存在的相对与绝对、个别与一般的矛盾,因此在理论上陷入二元分裂的处境;同时,本质主义哲学观最终必然把存在归结为存在物,而把“人”的存在忽略。我们将“本质主义哲学观”给出的体育本质进行探讨:首先,它强调了体育的“身体性”,即“身体”的本质,而把“心”的智力性活动从理论上排除在体育之外,这与体育的实践发生了矛盾;其次,它把“身体性”这种实体看作是决定性的东西,把人的主体性活动和意义给抹杀,而体育从产生时起就是人的活动,是人参与其中的活动,没有人就无所谓“体育”。

3.2从哲学的“反本质主义观”看体育的本质

哲学的“反本质主义观”指的就是主张放弃内在与外在、事物的核心与其他边缘领域之间的区别以及本质与现象区别的做法。它从根本上否定本质与现象的区别――即根本上不存在我们所说的“现象”与“本质”。反本质主义者认为,可以吸取“解释学”的方法来“建构”体育的本质问题。“解释学”表示的是这样一种愿望,“由认识论的撤除所留下的文化空间将不被填充”,即解释学不是取代现存“范式”的另一种“范式”,而是一个为实现“无范式”而进行的“解构”工作本身的名字,它意味着如果本质主义的哲学任务强调“研究”,解释学则提出了“对话”的概念。现代解释学主要观点是强调对象的历史性和相对性。因此,就“体育”而言,它不再存在现象和本质,看到的就是体育,不管是“身体性”特征的,还是“智力性”特征的,只要在“对话”的基础上,双方都承认这是体育就可以。反本质主义观消解了体育本质的存在,将体育现象和本质合为一体。主体(人)和个体(体育)的存在,无论是认知的主体还是认知对象都内在地嵌于历史性中。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同样也反对形而上学的本质主义,但反对的目的在于建构,在于使对立双方在一定条件下“互为中介”,甚至“亦此亦彼”,而不是一句“本质主义”就宣判了传统理论的死刑。在笔者看来,其实这种反本质主义,在某种意义上恰恰也是一种本质主义。

通过两种不同的哲学观对于体育本质的不同理解,我们究竟如何看待“什么是体育”这个问题呢?即使我们不能对它下一个恰当的定义,那么应该如何进行对体育的认识呢?不同体育研究领域的人对体育有不同的看法,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

因此,笔者认为在看待体育的本质时,可以采取“解释学”的方法。站在“对话”的平台上,改变双方的观点,从而形成一个共同的理解,达成一种“共识”。这是一种从统一性走向差异性,从中心性走向边缘性,从一元性走向多元性的一种方法。在回答什么是体育这个问题时,我们不是要将一种观点强加于另一种观点,而是用这种“平台基础上”的多样性、多视角的理解方式来看待体育的本质,这对于体育的发展而言是有利的。

4、启示

4.1在看待体育的概念问题上应采用“发展”的认识论,强调概念的历史性、发展性和时代性。

全民健身概论篇7

休闲体育专业

休闲体育专业是2007年经教育部批准而设立的专业。该专业的毕业生可获得与休闲体育、大众健身、体育旅游、体育赛事相关的运动技术和技能,最终成为户外运动教练、休闲体育经营与管理者。下面,就让我们以最刺激的攀岩为例,近距离走进休闲体育的世界吧!

“峭壁芭蕾”――攀岩

2004年底,中国登山协会开办了攀岩中级教练培训班。培训班的开办传达了中国登山协会的雄心壮志――在中国推广普及登山、攀岩运动,提高中国登山、攀岩的技术水平。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教育的普及和经济的腾飞,人民的生活质量提高了,在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里,人们对生命也有了新的理解,在运动形式的选择上,人们不再局限于传统,开始把目光移向广阔的大自然,开始关注攀岩运动,攀岩教练也成了这些人不可或缺的陪伴。

男士可以通过攀岩一展阳刚之气,女士则可以通过攀岩锻炼肌肉,完善身体协调能力,以达到减肥瘦身的目的,而攀岩教练则可以为他们提供攀岩技巧和安全防护。

那么,想要成为一位攀岩教练,随时挑战新高度,应该学什么专业呢?答案就是休闲体育专业。

休闲体育专业重在培养掌握人文社科、管理学、经济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运动技能,能从事休闲体育经营与管理、产品策划与设计、指导与推广工作的专门人才。

专业杂谈

主要课程:运动休闲管理学、运动健身原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运动专项训练、运动休闲产业概论、休闲体育原理与方法、社区休闲体育规划与指导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休闲体育企业(如休闲度假村、健身休闲俱乐部、星级酒店康乐部、攀岩馆、户外与拓展训练机构、旅游公司等)、政府、公益机构(城市公共游憩空间、主题公园、全民健身中心、公共体育活动与竞赛场所等)等单位从事相关工作。

学校推荐:乐山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工业科技学院、福建体育职业技术学院等。

民族传统体育专业

在猴场乡民族中学里,射弩成为当地学校体育教学的必修内容,无论是苗族还是其他民族的学生,都需要学习射弩。和猴场乡民族中学类似,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荔波县瑶山民族中学里,瑶族的传统体育项目――打陀螺已经成为学生的必修课。该校校长潘永超介绍说,在初一年级学生的体育课程中,有一半内容和打陀螺相关,学校里的所有老师每星期也要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安排一至两次的打陀螺训练。

我国是有着56个民族的大国。各民族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了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其项目繁多、内容丰富,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目前,我国学校体育教学改革正不断深入,其核心就是体育课程的改革。当全民健身运动渐成时尚之际,首先热起来的是各项运动的教练,但接着更热的将是相应的教学人才。

专业杂谈

专业介绍: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武术、传统体育养生、民族民间传统体育的基本理论与知识,受到相关的技术、技能的基本训练。

主要课程:民族传统体育概论、中国武术史、中国文化概论、武术理论基础、传统体育养生学、中医学基础、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运动心理学等。

培养内容: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培养具备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训练、科研基本知识与技能,能从事武术、传统体育养生及民族民间体育指导等工作的人才。

全民健身概论篇8

在今年液态奶的市场竞争中,非奥运运赞助商蒙牛确保了相对优势的市场占有率。与此同时,雪花啤酒也从众多拥有奥运赞助身份的竞争者中突围,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奥运赞助企业被非奥运运竞争对手赶上甚至超越,这种并非个案的现象的确值得我们探究和深思。我们就以蒙牛为例来看看非奥运运赞助商的企业该如何办:

蒙牛近年来发展速度惊人,无论是让业界所津津乐道的事件营销还是让其它企业艳羡不已的娱乐营销,其创新营销的能力和功底一直被业界所称道。即使是在蒙牛相对陌生的体育营销领域,蒙牛的初次试水依然有着不俗的表现。

蒙牛今年策划运作的《城市之间》体育营销案例,可以看作是一次颇为成功的非奥运创新体育营销案例而应载入中国的体育营销史。总结起来,蒙牛有四点创新方式值得希望利用体育营销有所作为的中国企业学习和借鉴。

策略的创新――今年中国很多企业和媒体都试图仿效去年空前成功的蒙牛娱乐营销模式,推出了各式各样的平民选秀活动,但大多内容雷同,缺乏新意,企业的大把银子可以说是打了水漂。此时的蒙牛却另辟蹊径、再出奇招,立足“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这个最能亲近大众的主题,用体育赋予了品牌新的活力和内涵。

资源整合的创新――《城市之间》是中央电视台一档普通的电视栏目;全民健身是国家体育总局一直所倡导的,也是许多企业在地面活动中宣扬的主题。蒙牛将两者有机整合,利用央视巨大的影响力来推广全民健身理念,从而通过蒙牛的执行力使全民健身被更多的百姓接受、参与到活动中来,使全民健身这个枯燥的话题重新焕发出了巨大的生命力,蒙牛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全民的认可。

营销方式的创新――蒙牛对体育营销的运用并非单一模式,蒙牛的体育营销是充分整合其所擅长的事件营销、娱乐营销以及公益营销等多种营销方式后,通过体育这一核心元素作为粘合剂,使之成为了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达到了其营销效果的最大化。

概念的创新――蒙牛将体育给予了新的诠释,为体育注入了娱乐的元素、时尚的元素、国际的元素,使全民健身这个曾经古老的话题有了新的内涵。全民健身有很多企业曾经做过或正在做,但很少有像蒙牛一样做得如此生动和鲜活,这再次体现出了蒙牛整合的能力和概念创新的能力。

上一篇:二胎政策的影响范文 下一篇:汽车尾气污染现状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