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的你评价范文

时间:2023-10-26 10:40:05

少年的你评价

少年的你评价篇1

[摘 要]课堂教学中的即时评价是教学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因其直接、快捷等特点成为课堂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对学生影响最大的过程性评价方式。目前即时评价还存在一些误区:缺少真诚的形式评价、缺少引领的无效评价、缺少民主的单向评价等。新课改下的数学课堂是提倡师生心灵共鸣、学生思维碰撞的课堂。追求如此灵动的课堂,也就提高了对课堂教学即时评价的要求,促使教师树立课标的新理念,用真诚评价“求”得“山花烂漫”、智慧评价“引”得“柳暗花明”,用预设评价“谋”得“巧乘东风”、用反思评价“炼”得“点石成金”,真正走进课堂教学即时评价的“绿洲”,使课堂成为每一位学生才气彰显、灵性勃发的摇篮。

[关键词]即时评价 真诚 智慧 预设 反思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8-024

教学评价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课堂教学中的即时评价又是教学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存在于任何时期、任何地区的课堂教学中。所谓课堂教学中的即时评价就是教师运用语言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方法、过程、效果等方面进行即兴点评的过程,有着反馈、激励、调控、导向的作用。它是整个课程改革评价中最易于开展和实施的部分,是贯彻评价改革的切入口。

新课改下的数学课堂是提倡师生心灵共鸣、学生思维碰撞的课堂。要追求如此灵动的课堂,就要提高对课堂教学即时评价的要求,也就是提高对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能力和教学语言的要求。作为一线教师,我们也越来越感到教学评价的重要性,但在课堂上许多不恰当的即时评价还是频频出现,让人堪忧。

一、直击课堂即时评价的败笔

1.缺少真诚的形式评价

以前我们的课堂评价常常在重复“是不是?“对不对?”“行不行?”现在这样传统的问答已慢慢淡出。在新课改下的课堂中,取代机械问答的是 “你太棒了!” “你真聪明!”“你真能干!”……这些缺乏实质的评价套语。这些评价似乎是万能的,只要表示对学生的肯定时都可以用,会让人产生言过其实、虚假的感觉。有些教师还喜欢在学生回答正确后就说:“你太棒了,请大家表扬他。”紧接着课堂中就会响起“啪啪”整齐而有节奏的鼓掌声,这富有节奏的赞美,也会对学生有一定的激励作用,但拍多了,赞多了,学生也就麻木了。这样缺少真诚的形式主义评价背后,可以看出教师在评价时投入的感情不够,让评价陷入了另一个呆板、滑稽的怪圈。

【案例1】一年级“加法”

师(在学生初步感知加法的意义后,摆小棒):左边摆2根,右边摆3根。

师:谁能根据刚才摆小棒的过程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生1:一共有多少根小棒?

师:怎样列算式呢?

生1:2+3=5。

师(表情麻木):你真棒,我们表扬他。(教室顷刻一片热闹)

生:棒,棒,你真棒!

生2:还可以用3+2=5。

师:你真厉害。

生(齐声附和):棒,棒,你真棒!

教师麻木的表情和评价缺乏真诚和亲和力。“棒,棒,你真棒!”学生附和式的掌声,整齐响亮的口号,看似热闹,却无形中抹杀了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

2.缺少引导的无效评价

新课改下的课堂提倡以生为本,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的课堂使学生的思维更灵活,更发散,但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部分教师会抓不住学生的思维主线,被“生成”弄得“阵脚大乱”,导致评价错过知识的衍生点,有些更是脱离了数学学习的主线。

【案例2】一年级“上、下、前、后”

师:小朋友们,你们听说过南京长江大桥吗?谁知道南京长江大桥是什么样子的?今天老师带大家去南京长江大桥开开眼界。(出示课本中的主题图)

师: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想告诉大家的?

生1:我发现图上有火车、大卡车、轮船。

生2:我发现南京长江大桥很长很长,是有两层的。

师:恩,还发现了什么?

生3:我还发现有好多大大的桥墩。

生4:我还发现大桥两边有很多路灯。

上例中,教师想通过主题图创设生活情境,在情境中学生自己探索发现“上、下、前、后”的关系。但现实是学生更多关注了数学以外的情境,数学课上成了看图说话课。这时教师不应重复“你还发现了什么?”这样的无效评价会继续导致学生的发现游离在数学之外。如果教师能及时给出这样的评价:“你观察得很仔细,把图中的景和物说出来了,但如果能用上、下、前、后来说,就更好了。”这样,学生就会关注位置,发现也就回归到数学上来了。

3.缺少民主的单向评价

对“师道尊严”的误认,让不少教师在课堂上形成了“我说了算”的习惯。课堂评价仿佛就是教师的专利,是教师“权威”的象征。教师一“言”定音,让学生处于被动,甚至被忽略的地位,等待教师指说、评说。

【案例3】一年级“9加几”

生分析情景图、提出问题。师提炼问题并用算式表示:9+4=

师:我们可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呢?请小朋友们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合作,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解决。

师:请各小组派一名代表来汇报。

生1:我们是数出来的。1、2、3、…、12、13,一共13盒。

生2:我们是看箱子里有9盒饮料,然后再接着数10、11、12、13,一共13盒。

生3:我们是用小棒代替饮料,摆出来的。

生4:我们是从外面的4瓶中拿一瓶放到箱子中,箱子中就有10瓶,10+3=13。

师:你们真会想办法。把9凑成了10,这样算起来方便。

生5:我们知道9和5相加是14,9和4相加就是14少1。

师:大家都很会动脑筋,想出了好多办法。但是以后计算9加几时,用“凑十法”比较简单,把9凑成10需加1,就把另一个数分成1加几,10加几就得十几。

在多种算法中,“把大数凑成10”被教师指定为以后这类题的必用方法,这对生4来说是幸运的,但其他学生呢?只能放弃自己的方法来服从,或许更多的学生根本不明白或体会不到这种方法的优越性在哪。如果教师能把评价的权利交给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自己选择、感受,也是能得到同一个结果,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得到的会更多。

这些不恰当的即时评价,激不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表达的欲望,也对学生的认知、情感等形成误导,不利于学生思维等各方面的发展。试想,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的小脸会通红、小眼会发光、小手会常举、小嘴会常开吗?这样的课堂评价是如火如荼的课改倡导的吗?

二、扬起课堂即时评价的风帆

策略一:用真诚“求”得“山花烂漫”

教育家杜威说过:“每一个儿童来到学校的时候,除了怀有获得知识的愿望外,还带来了他自己的情感和感受的世界。”陶行知也曾说道:“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动心的深处。”只有教师真诚、发自内心的评价,才能感染到学生的内心;只有教师对学生真诚的评价,才能更好地使学生在课堂中吐露心声、享受快乐。也就是需要我们教师用真诚的情感引发学生的情感,更好地挖掘学生的潜能,彰显学生独特的个性,培养学生灵动的思维。

【案例4】吴正宪“平移和旋转”

师: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给它取个名字,取什么名字都可以。

生1:我给它取个名字叫……叫……叫……(生很急,语塞了)

师:老师看得出来你还在思考,没关系,再等等你!

……

师:这节课,大家有什么收获?你最深刻的感受能用一两句话来说说吗?

生2:希望我们有缘再相见!

师:呀!你总是这么有温情,你还想说什么?

生2:谢谢老师们刚才认真听我们上课。

师:你也挺认真的。

生3:这节课我懂得了平移和旋转,相信这些知识可以用到我的生活中。

师:你的体会挺深刻的。

生4:这节课一生难忘!

师:快把手伸出来吧,吴老师要好好拉拉你的手,你叫什么名字?(师伸手)

生4:徐放。

师:我也很难忘记呀!能给你这么深的印象,谢谢你(两人握手),徐放同学。

多温馨、多动人的课堂呀!当一位学生举手回答道:“我给它取个名字叫……叫……叫……”吴老师没有直接让他坐下,而是很真诚地说“我看得出来还你在思考,没关系,再等等你!”这样的评价有效保护了这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正是这样的一个个细节,感动了学生,吸引了学生,使课堂真正让每一个学生的思想得到绽放。

策略二:用智慧“引”得“柳暗花明”

数学教学的核心目标是数学思考。数学也被誉为是思维的体操。在数学课堂中,学习材料的展现、问题情景的创设等都在一定程度上给学生提供了宽阔的思维空间,但这只是静态、表象的。只有教师用智慧专业的即时评价,才能更好地引领学生遨游在数学思维的海洋,领略数学思维之美。

1.捕捉瞬间——妙“引”

在瞬息万变的课堂中,教师评价时要善于捕捉瞬间,拨动学生思维的“琴弦”,引发学生更多数学的探究和发现。

【案例5】一年级“认识整时”

师(在确认了“时针指着2,分针指着12,就是2时”和“时针指着8,分针指着12,就是8时”的基础上):从以上研究的结果,你想到了什么?

生1:时针走过5,分针指着12,是5时。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1:我是根据以上两个钟表中的信息想出来的。

师:能根据信息进行合理的推想,这是一种很好的思考方法,其他小朋友也能这样推想吗?

生2:时针指着3,分针指着12,就是3时。

生3:时针走过2,分针指着12,就是2时。

生4:老师,我知道了时针走过几,分针指着12,就是几时。

上例中,教师巧妙地捕捉了学生“无意中运用的推想”,用精辟、精彩的即时评价,引领学生由“学会”向“会学”攀登,感受数学思维之美。

2.延缓等待——巧“引”

在课堂中,教师要学会等待,等待是教学理念的外显。学生回答不出或者错误时,教师不立即给予否定的评价,而是以鼓励的语言,巧妙地给学生的思维腾出“驰骋的空间”。当学生交流讨论时,应先让学生畅所欲言,然后适时采用适当的方式更好地评价学生。延缓等待后的评价体现了教师的人文关怀,更突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案例6】一年级“20以内的退位减法”

师:你们会算哪些20以内的退位减法?

生1:14-8=5。

生2:错了,是14-8=6。(生2着急而肯定地纠正,其他学生也附和着)

师(微笑着):先别着急,请你先来说说是怎么想的。

生1(迟疑地):我学习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时,发现得数比被减数的个位多1,所以14-8时,5也比14的个位多1。

师(把生1的想法板书在黑板上):你们同意吗?请大家讨论讨论。

师(面向生1):现在你对刚才的想法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1(脸红):算十几减8的退位减法时,得数比被减数的个位多2。

师(高兴):能通过思考改正自己的错误,你真是个会学习的学生。

(生1眼神里透露出一丝亮光)。

生3:老师,我还知道了,算十几减7的退位减法时,得数比被减数的个位多3,减6时,比被减数的个位多4……

上例中,教师对“14-8=5”并没有直接予以否定,而是延缓评价,给学生一个辩解的机会。就这样一个教学细节,让全班学生有了寻因、纠错的平台,巧妙地把学生的思维引向广处、深处,通过集体讨论迸发出创新的思维火花,也让生1在回味和自悟中豁然开朗,重拾自信,满足了“发现者”和“探索者”的心理需求。

策略三:用预设“谋”得“巧乘东风”

预设是课前的苦心打磨、反复推敲,是精彩即时评价的坚实后盾。一旦教师有了详尽的预设,结合课堂上学生思维的各种即时生成的评价语言也就更精彩了。正如这样一个精彩的比喻“如果说评价语言预约的过程是一幅美丽的画卷,那么课中经历师生互动生成的评价语言将成为画龙点睛的一笔”。

当教师问题提出后,鼓励学生发言时,可以评价引导“谁能用你的聪明才智帮助我解决这个问题?”

当学生有了精彩的发言后,教师可以评价“大家听明白他的意思了吗?谁来重复一遍?”或“他的方法行吗?请大家试一试。”

当学生遇到难题时,可评价“再试一试,我对你有信心。”

当上课学生插嘴抢着回答问题时,可评价“你能回答问题真好,但如果你学会倾听别人的发言,你的回答会更精彩!”

当学生提出一个很有见解的问题时,可评价“你提的问题非常有价值,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啊!”

……

这些无不透着深刻教学理念的评价语言完全可以被我们所用。我们积累的有益的评价语言再加上课堂中的灵光闪现,便会生成出更生动的评价。

策略四:用反思“炼”得“点石成金”

课堂即时评价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要提高即时评价艺术,促进自身的专业化成长,需要教师反思自己的评价语言,并对其进行量化归纳,归因分析。如:这堂课中运用的评价语言,哪些是缺乏真诚的形式评价,哪些是缺乏引导的无效评价,哪些缺乏民主的单向评价,哪些是有益的评价。在此基础上,还需要进一步反思:这些评价语言中,哪些是要坚决杜绝的,应该做出怎样的修改,哪些是较为有效的,但能否寻求到更好的评价方式。如果教师能常常这样深入地反思,那么必定会求得评价语言的真谛。

充满真诚、智慧的课堂即时评价,是触摸学生的心灵、发展学生思维的金子,当我们教师经历“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执著摸索后,一定会进入课堂即时评价的“绿洲”!

少年的你评价篇2

关键词:写话教学;有效评价;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低年级写话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启蒙期,是奠定学生语言发展、积累和运用语言文字的入门阶段。在教学中,很多教师出现“拔苗助长”的情况,过度地拔高写话要求,评价方式更是单一、笼统、严苛,使学生对写话产生畏难情绪,感受不到写话的乐趣。

一、写话课上巧用评价作指导

(一)用赞赏的评价语言激励学生

课堂上当有学生能特别完整地说出一句或一段话,教师毫不吝啬自己的赞赏,一句“你真了不起,能这么完整地将意思表达得这么清楚”,被表扬的孩子也许回答之前还在为没有精彩的语言而忐忑,但此刻老师的欣赏会让他一下子有了信心,其他孩子也能从中明白在写话时将句子的意思表达完整是多么重要;当有学生出现精彩的词或句,教师更不要忘记送出表扬:“你的语言真是太美了,让老师深深地陶醉”会让回答的孩子享受到被别人肯定的快乐,其他学生也会在不自觉中学习到写话时要注意尽量用生动优美的语言,这就是课堂上写作方法的渗透。

(二)借助评价渗透写作方法指导

当学生表达欠缺或是不知如何表达时,教师也可以在评价中趁机点拨,如:“这个词语特别有趣,老师很喜欢,可是这个句子不是它的家哦,走错地方啦”“你的想法很棒,如果将这句话换成这样的表达,就能让大家更明白你的意思了”“这个逗号真调皮,怎么到处蹦呢,把这里句号的位置都挤掉啦!”“这两句话给它们排排队,调下个儿会更合适哦!”这样充满趣味而又指向明确地评价指导会让学生领悟到每一处不合适的词、句、标点符号的用法,不用刻意地讲解,学生会在轻松、愉悦的过程中领悟到在写话中如何正确地使用好每一个标点,完整、规范地表达句子的意思,恰当地运用每一个优美的词句。

(三)注重个性评价,引领每一个孩子

在课上,教师还要关注到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说话、写话水平,要作出长远而有针对性地引导。对那些写作优秀的学生要在评价语言中提出更高的要求。而那些写话能力还比较欠缺的学生,教师更加不可放弃,要及时评价,多指导:“写出你眼中看到的,耳中听到的,内心真实的想法,你的表达也会越来越吸引人。” 鼓励、帮助的评价语会让这些写话的后进生感受到老师也是这样时时关注着自己,而在心底建立起写话的信心。

二、写话本上借助评价显人文关怀

(一)少修改多赞扬

低年级孩子的语言富于童趣,有时甚至是我们成年人所不能理解的,教师在评价时切不可以成年人的思维桎梏孩子的发展。教师应以欣赏的眼光来看待,少修改,保留学生最本真的语言,可以在眉批栏尽情书写赞美之词:“你真有想象力!”“你的这个想法真有趣!老师太喜欢了”“这句话简直美极了!”“这真是天使的语言!”等等。这样的赞美对孩子产生的积极暗示作用要比花上大笔墨费上半天时间将学生的写话改得面目全非要大得多。

(二)少说教多聊天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的艺术首先包括谈话的艺术。”很多教师生怕学生不能掌握写作方法,于是在批改写话时进行过多的理论指导或生硬、空洞地说教,但起到的效果却不甚了了。这就要求教师在写话本上少一些生硬地写作方法讲解,而多关心他们的生活经历和情感,对他们所描写的事物表现出极大地兴趣与热情,多一些商量式的、启发式的、谈心式的语言,和学生真心、轻松地聊天。

(三)少打等第多用情感符号

低年级的学生由于识字量比较少,更喜欢看到直观形象地图画,所以教师在写话本上可以多用不同的情感符号来表达对学生所写内容的的赞美、疑惑、建议,而不仅仅只是一个冷冰冰的等第。如当看到学生有精彩的表达时,教师可以在旁边的眉批栏画上一个大大的笑脸或者是竖着的大拇指来表示赞扬,在一个个充满爱意和创意、浸透着温度的情感符号里,学生会渐渐读懂老师的心意,感受到这些符号的情意,久而久之,学生的写作语言也将会变得生动而温情。

三、多元评价机制促全面发展

(一)注重自我评价、生生评价、师生评价的多人评价方式

在写话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多人参与的评价方式,不提倡教师“一言堂”,而应将学生自主评价,学生之间的评价、师生之间的评价甚至家长参与的评价方式相结合。在学生自我评价、生生评价之后,教师再进一步补充评价,进行总结、升华,既丰富了评价方式,也让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升。

(二)注重形成性评价,弥补终结性评价之不足

学生是发展中的个体,所以在评价学生的写话能力时还应注重形成性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点滴进步。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可以细化评价内容,可从“乐于表达、遣词造句、文意清晰、想象创造、书写整洁”等方面细致评价,开展比赛,并定期反馈评价情况,以让学生适时调整,争取在下一个新阶段有所进步。

(三)注重活动引领、提供展示平台的激励性评价

开展丰富的教学活动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最有力的评价方式。教师应多开展与写话教学相关的活动,如“手抄报” “小小作家”展示优秀的写话作品,“我是小小演讲家”演讲自己的写话内容,创建“班级文集”收录优秀作品,定期组织向报社投稿等等。这些活动的开展都为学生提供了良好展示平台,这样的激励性评价方式定会让更多的同学在写作

少年的你评价篇3

摘要:良好的评价对人会起激励作用。处于人生形成发展期的中学生,特别渴望得到别人的赞美,尤其是来自老师的赞美。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重视终结性评价,更应该重视过程性评价,一句良好的评价对孩子或许会受益终生,评价也要及时、适度、真诚。恰当的评价会提高我们的教学实效。

关键词:过程性评价;赞美;期待;“学困生”;真诚;教学实效

不知不觉国培已经伴我走过了严冬,迎来了春意盎然,有了国培,这个假期忽然变得充实起来,不再向以往一样庸庸碌碌,家务之余,一有机会,我就会感受国培,观看专家视频讲座;翻翻专家和同行们的日志、教学设计和反思、作业、研修成果,每次都会有新的感受,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感动。感动之余,也撰写一下自己的研修日志。听了专家的讲座――教师如何做好叙事研究,才知道原来教学论文并没有那么难写。以前写论文写不出来,其实不是没有论据,而是在论题上把自己推进了死胡同。遗憾的是,拿到国培计划卡已经是假期,学到的新东西还没有机会在课堂中实践,因此只能把我平时积累的教学感受讲给同行们分享。

评价有形无形地存在我们的周围,不管你愿意还是不愿意,它都存在。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良好的评价对人会起激励作用,它催人上进。处于人生形成发展期的中学生,更渴望得到别人的赞美,尤其是来自老师的赞美。“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从教十几年的我深信这个道理,因此在教学别注重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期望通过恰当的评价来提高教学实效。

一、要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评价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我特别重视学生刚刚步入初中的第一节历史课,为了让学生从第一节课就喜欢历史,以便很好地开展以后的教学,我进行了这样的设计,首先从他们最熟悉的神话故事讲起:“人类是怎样产生的?我们的祖先长什么样?他们怎样生活?中外有许多神话传说,同学们,谁能到前面来给我们讲讲这些故事呢?”由于是步入初中的第一节历史课,我们师生还都不太熟悉,当我的问题提出后,居然没人敢举手,这倒出乎我的意料。这哪像初一孩子的反映呀!也许是不敢到前面来讲吧。现在的孩子,大都比较爱面子,怕失败。因此我鼓励说,没关系讲什么样都可以,谁来试一试?这时一个小女生怯生生地说,老师我来讲,她讲的是“女娲造人”的故事,尽管声音很小,但是故事讲的很简洁、清晰。我不失时机地给了她这样的评价:“虽然我还不能叫出你的名字,但是你的勇气,你的表达能力,老师已经记住,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你会脱颖而出的。”听了我的评价她的脸羞红了,但我看得出,她的眼神充满了喜悦。(其实我特别感激这位女生,要不然我真不知我的课该如何讲下去。)其他同学一听,马上就来了热情,纷纷举手,讲“开天”“亚当、夏娃的故事”“女娲炼石补天”……,课堂气氛也随之热烈起来,我因势利导,“那么人类究竟是不是这样产生的呢?学完这课你就能得出正确答案。”紧接着让学生阅读课文,并找学生,介绍了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距今年代、发现地点、体质特征、使用工具等)

当讲到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发现地点时,我说,“他们都生活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的山洞里,怎么区分呢?”忽然有一个同学站起来说:“老师,这好区分,他们不就是住在楼上、楼下吗?”说实话,讲了好几轮初一课,我还真没这样想过,不由得对他投去了赞许的目光,我马上说:“你很有创意,希望在今后的历史课堂上发扬你的创意。”没想到,就是因为这一句评价,使这个孩子喜欢上了历史,后来在我的日常教学中经常给我一些好的建议,因为他知道孩子喜欢什么样的老师,什么样的课。其实评价并不一定是某种形式,一句话、一个眼神或许都是一种评价。就这样我迈出了第一节课,孩子们在我的课堂上表现得也越来越精彩。

二、精心编写作业批语

作业,我们每个老师都留,也每天都在批改,你是否尝试过把它作为你和孩子们交流的媒介。有的老师总抱怨学生对老师批完的作业不闻不问,甚至错了的题也视而不见,接着做下次作业。想想原因:你是否在批作业时只是画了个“×”,或者仅写了个“阅”字,其实学生最讨厌的就是作业上交后老师就写了个“阅”字,也许你进行了精心的批改,但是在学生看来你就是对他的作业批改过于应付,所以他对你批得作业熟视无睹也是情理之中的。基于学生的这种心理,所以我特别重视学生作业的批语。

例如对经常不交作业的同学,今天上交作业了,我会给他这样的评语:“今天老师真的为你高兴,因为你知道学习了,让老师没想到的是:你的字写得这么漂亮,真的希望以后每一次都会批到你的作业,你愿意试试吗?”就是这样的一段话让这个学生从此之后逐渐改掉了不交作业的毛病。 对完成作业出色的同学,我会写这样的评语:“你的作业完成的很棒,说明你下了很多功夫,老师希望你能坚持下去,做的更棒!”学生看到这样的评语后,便会更努力。有的同学错别字很多,而今天上交的作业,错别字少了,我会给他写:“不知你发现没有,最近你的作业本错别字少了,说明你已经意识到写错别字的坏处,如果在以后的作业中你有意识地注意字的书写,我想用不了多长时间,你的错别字会被消灭的,你愿意试试吗?”后来这名同学真的很少写错别字。当然有时我写的评语也不一定是和作业有关。比如我发现有一位同学,最近上课总是萎靡不振,还经常溜号,在他的作业上我就会写这样的评语:“孩子,最近有什么心事吗?为什么总是郁郁寡欢,上课无精打采,如果你愿意可以和老师说说吗?也许老师能帮上你什么!”这样的评语往往能得到孩子们的响应,一来二去作业便成了我们师生交流的平台,时间久了,孩子们把看我的作业评语,当成一种期待,作业的质量提高了,师生关系融洽了,课堂实效也就自然而然得提高了。

三、重视对“学困生”的评价

不管老师有多么高明,一个班级里肯定有“学困生”,他们的心理往往更脆弱,所以他们也更在意周围人对他们的评价,特别是来自老师的评价。其实一个好的老师,应该更多地关注“学困生”,对他们倾注更多的爱,让他们体会到你是在真心地关爱他们,而没有将他们放弃。我教过一个叫戈书文的孩子,记得那是初一上学期第二单元的历史考试,试卷讲评时,我公布了90分以上的学生成绩,吴瑶98分……戈书文92分,当我公布到戈书文的成绩时,就听见下面的同学窃窃私语:“不会搞错了吧,他能考92分?”戈书文也怯生生地问:“老师,是我么?”我说:“当然是你的,老师怎么会搞错呢?”他羞红了脸,取回了自己的试卷。尽管羞红了脸,但难掩那份说不出的喜悦。从这之后,我就特别关注他的课堂表现,只要是他举手回答问题,我就不失时机地让他回答问题,并且进行恰当的表扬,因此他对历史也产生了更大的兴趣。直到期末考试我才知道为什么当我公布他的成绩时,同学们会窃窃私语,他也会诧异。原来从小学高年段开始,他的考试成绩就从未及格过。

期末考试的语文作业题目是:《我最难忘的老师》,他写的居然是我。他是这样写的:“从小学到初中,我接触了好多老师,其中让我最难忘的是刚刚教我的历史老师,她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并且会及时地真诚表扬,她从不歧视学困生,而是对他们倾注更多的爱……从小学三年级开始,我的考试成绩很少及格,别说是90分了,同学们都瞧不起我,只有我的历史老师愿意和我交流,也会真诚地评价我,第二单元的92分是对我最大的鼓励,是她让我重新找回了自信,我会好好地学习,也会终生铭记我的这位老师……”看了他的作文,我震动了,想不到老师的评价对孩子会这么重要。后来在整个初中的历史考试中,这位同学从未低于过90分。毕业以后,他还经常给我打电话,谈学习,谈生活。

四、评价要及时、适度

评价的时机要恰当,哪怕是发现学生有了点滴的进步,也应给予积极肯定的评价。教师的评价需及时,不宜过早,有些教师在听取学生想法时,往往不等学生说完就给以鼓励表扬,这样会大大限制学生的思维发展空间,让学生有意犹未尽之感。教师应让学生说完再做评价,这样既给学生以自由发挥的空间,也有利于教师做出中肯的评价。评价也不宜迟。太迟的评价往往起不到应有的心理激励作用。教师及时的表扬如同和煦的春风拂过学生的心田,使学生敏感脆弱的心灵得到慰藉,学习的自信心逐渐增强。

评价要以表扬为主,并且要注意适度。评价应以正面鼓励为主。心理学研究表明:正面鼓励的评价对学生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要充分发挥评价的心理激励功能,就应做到多表扬少批评。小学生喜欢听表扬,初中生也同样喜欢听表扬,教师微不足道的一句表扬往往能起很长一段时间的激励作用。而这种心理激励作用,无疑是驱使学生将外在要求转化为内在欲求,进而外化为积极的行为内在驱动力。尤其对学习困难的学生,更应捕捉他们的闪光点,以肯定性的评价激励他们进步。另外评价要中肯,还要适度。廉价、夸大的表扬往往起不到激励作用。因为太容易得到的东西没有人会珍惜,人性如此。事实上,学生也不会因我们的几句廉价的表扬就产生成就感。因此教师的表扬要恰当、适度。

少年的你评价篇4

我们对学生的评价办法可以概括为“百分制+等级+特长+评语”

(一)百分制,是指对语、数、英等原有考试科目的评定,仍实行百分制。过去应试教育的偏差不是考试记分的本身,而是在考试的目的。我们通过多种途径,使教师明确:考试是一种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手段,考试分数仅仅是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情况、教师教学得失,从而改进教学的依据。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考试以后,不排教师名次,不排学生名次,只要求教师做好分析试卷,找出薄弱环节,并认真讲评试卷,为学生补上缺漏的知识。在考试命题上,注意测试的评价目标层次与教学大纲要求层次相一致,力求体现教学目标、培养目标,注重考查学生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试题的内容上作到覆盖面广,难易适度,编排合理。

(二)等级评定。是把德、智、体诸方面的要求具体化为五项素质,对每项分别给予优、良、中三个等级。其中,第一项为思想道德素质;第二项为科学文化素质;第三项为心理素质;第四项为身体素质;第五项为劳动素质。每项素质包括5至6个子项目。(子项目内容见附表)评定操作方法:每月对照五项素质要求中的各个子项目,对照学生行为进行评定,等级为优良、中。评定的步骤分别为自评、集体评、任课教师评、班主任评、家长评五个方面相结合。经逐层评定得出每个子目的等级。每项素质中有四个以上子项目达到“优秀”就可以定为“优等”。五项都评为优等就是“五星级红花少年”,依次类推为“四星级”、“三星级”红花少年。

等级的使用:五项素质都达到“优等”的五星级红花少年,全校列榜并发奖状;四星级的红花少年广播表扬;三星级的红花少年班级板报表扬。学期末的“三学好学”要在五星级红花少年中选拨。等级评定方法,克服了过去一张试卷定乾坤的弊端,使学生可以在若干方面争得优秀、良好。既发展个性特点,又提高了综合素质。同时,锻炼了学生的判断能力,培养学生批评、自我批评的民主作风,便于形成集体的正确舆论和关心他人,团结互相的好风气。

(三)对学生个人特长的认定。学校每学期都要围绕德、智、体、美、劳开展各项活动,为学生设计许多表现自己展示才能的舞台。并且把这些活动同“跨世纪雏鹰行动”相结合。每开展一项活动,都设立一定数目的“雏鹰奖章”,如体育节活动,我们就设“体育章”“艺术章”;学习竞塞活动就设“学习章”,生活自理比赛就设“自理章”。活动结束后评比、总结、奖励。学期终结时,“五星级红花少年”活动和“雏鹰争章”活动评出的特长生,结合校内外综合表现,评出“三好学生”及“单项积极分子”。如绿化、劳动、值日、体育、图书管理等多项活动的积极学生,都作为有特长的学生进行奖励。每学期的奖励面达到80%以上。

我们对上级组织的各项比赛十分重视,因为组织参赛的过程就是在培养人才。如大合唱、花会演出、朗诵、运动会、绘画等比赛,都是培养特长生的好机会。几年来,各级组织举行的比赛,我校都能获得不同等次的奖项。

另外,对于个人特长的认定,我们注意把终结性认定奖励,同平时形成性的认定相结合。而且更加重视日常的、多项、多次的活动组织及表彰奖励,因为培养学生提高素质是在平时细致的教育过程而不在终结。学期末的认定,目的也是促素质的提高。如:对学生劳动素质的提高,我们做到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活动。当今社会,独生子女多,生活条件优越,许多小学生不爱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生活自理能力和动手能力差。针对这一特点,我们组织了多项教育活动。“做小主人”的活动为班级培养了“保洁员”“节电员”“班务管理员”等八大员,增强了学生参与管理的主人翁意识。做小主人管理校园要有自理能力,于是组织了生活自理比赛、拼盘比赛、学做家务比赛。各年级丰富多彩的班队会,“煮汤圆”、“剪纸”、“折纸”活动,当场评选出许多“巧手”“能人”。学校有三百平方米的花圃,三百平方米的种植园,九百平方米的草坪,还有许多绿化地。春播秋收,施肥管理,师生的辛劳和喜悦都融汇于劳动教育的始终,对学生劳动的认定和评价也贯穿在其中。(四)评语评定。我们每年要对学生进行评语评价。去年,引导教师改革评语,要求不写评判式的评语,而是抓住学生德、智、体、美、劳诸方面表现特长的闪光点,用第二人称的写法,用充满激励性的语言,肯定学生的优点,鼓励学生克服缺点,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如:对一个爱好体育运动,但课堂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老师的评语是:某某同学,在运动场上常常能看见你矫健的身影,你曾为学校、为班级争过光,我们以你为荣,同学和老师感谢你。如果,在课堂上你能开动脑筋,专心听讲,你的思维一定会像在运动场上一样敏捷,成绩会更好。

对一个成绩好,但少言寡语的学生,老师的评语是:你的作业一向是那么整齐准确,学习成绩让同学们投来羡慕的目光。你的大眼睛告诉老师,你有一个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能说给老师和同学听吗?

这样的评语既写出了学生的特点,又亲切易接受,还使学生受鼓舞。通过对学生的综合评价,使每个学生能客观地分析自己;使教师、家长能正确评价学生,从而有利于教育观的转变,有利于家长从只求高分不管能力的困境中解脱出来,有利于学生从重负中解脱出来。为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创造了条件。以上综合评价学生的制度,经过两年的实施,效果良好,成绩明显。 第一,在实施中提高了教师和家长对素质教育的认识,克服了过去单一的用学习成绩评定学生好坏的弊端。大家观念的转变带来可喜的局面。每天下午有一节文化科技专业队训练时间,语、数教师不会以成绩差,为“关卡”而不放行,就是遇到要辅导补课的学生,也会调整时间,使训练、学习两不误。家长对学校各项活动也很支持。放学后,有的家长陪伴子女练跳高、打兵兵球;运动会家长从头至尾陪子女比赛;有的家长主动要求子女参加专业训练而且配合学校抓好训练质量。

第二,使学生认识自己,发展个性,显示才能,涌现出许多有个人特长的学生。以96学年下学期为例,学校“五星级红花少年”“体育之星”“劳动服务之星”“种植积极分子”多达1834人次,平均每人获得两项之多。另外,还有班一级的奖励,大大增强了学生争先进,争星级的积极性。

第三,学生学会了正确评价自己,约束自己。六年级(2)班的姚某某同学纪律差,爱讲粗话,多次教育都不改。经过五项素质评比,在自我批评的基础上又加上大家评议,使其认识到危害性,产生了改正缺点的决心,言行有了很大转变。张同学脾气急躁,爱打人,上课讲话影响别人,是素质评比,集体的评议使他对自身的缺点有了深刻的认识,有了较大的转变,还参加了学校田径队,训练认真能吃苦。学生集体自律精神和主人翁精神增强了,校园文明行为多了,打架骂人少了,自觉做好事的人多了,违反纪律的人少了,校风校貌改变了。

第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了。个人的单项特长会促进全面发展。张丰衍同学是下棋的能手,96年8月获“瑞德杯广东省国际象棋赛”第三名。97年10月获佛山市第四届体育运动会国际象棋赛第二名。下棋不仅发挥了他的特长而且培养了他快速的反应力,细致的观察力,提高了学习成绩。今年10月他代表广东队去南京,整整缺了一个月的课,老师只给他补了两次课,语文单元测验得了93分的好成绩,数学89分。下棋丰富了他的作文内容,在“记一次有意义的活动”一文中,他生动而具体地记叙了比赛的情况,使人读了真切形象。佛山市每年组织不少的文体活动。这也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大检查。学校都能获得二、三等奖励。96学年,佛山市中小学运动会,获得团体总分第三名和精神文明奖旗。本学年,参加体育达标考试的人占99.8%,达标率为96.6%,优秀率51.1%。97年运动会我校获第九名。去年,经团委搭桥,我们和高明市更楼镇大幕小学“手拉手”。在这项活动中,师生积极主动,捐款捐书,学会了关心别人。特别是和农村孩子同做同吃,学到同龄人勤劳纯朴的品德。今年我们被少工委评为“手拉手”先进大队。学校编排的“雏鹰起飞团体舞”“武术队”在佛山市不同的场合进行表演,得到好评。文化课的学习成绩稳定。96的上学期是市统一命题,语、数两科的及格率在99.5%以上。

改革学生评价制度,推动了全面工作

改革学生评价制度的实践,促进了教育方针的全面落实,改变了教师的教育观、人生观。同时,教师的综合素质也在不断提高、探索学生评价制度的过程中,一批青年教师在成长。卢佩玲老师聘为教导处付主任,被评为佛山市优秀青年教师;黄碧妆参加佛山市美术优质课评比获二等奖;余丽华的音乐课获市直特等奖,大市一等奖,广东省音乐调教课一等奖;廖利光老师代表城区参加大市体育课比赛获一等奖。青年团支部获市直“红旗团支部”。

四、借鉴经验,结合实际,继续探索。

改革学生评价制度,不仅是改变评价的方法,首先是教育思想的转变。素质教育是改革的理论基础。在提高全体教师思想认识的前提下借用别人的经验,为我所用,会容易得多。

第一,借鉴国家教委肯定的烟台经验,充分发挥考试的指挥作用,对教学工作进行导向。先对语、数两科实行分项考核。

语文科分为:拼音、字词句、阅读、作业、朗读、说话、听记。数学科分为口算、基础知识、计算、应用题、操作。考试的方法为分项复习,边复习边考试。成绩分为优秀、良好、及格、不合格。如果自己不满意,经过努力还可以重考。目的是使大批学生进入“成功者”的行列。

第二,对活动课程的考核。用展示才华的汇报表演形式向师生,向家长,向社会展现成果。为学生创设多个表现自我的舞台。在此过程中,学生科学的思想个性、有效的学习个性、高尚的情趣个性、独特的审美个性、或健康的心理个性,便得到了逐一发展。

第三,对学生思想道德的评价。继续把“五项素质”评比与“雏鹰争章活动”,以及期末的评选活动相结合。在实行过程中不断修改完善评价制度,逐步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以上介绍内容仅作为抛砖引玉之用。

少年的你评价篇5

一、 静心预设,把握细节

有些教学细节表面上看似信手拈来,实质上却是教师的匠心独运,它的背后是一种理念,一种思想。它的设计缘于对教材,对学生和环境的深刻理解与把握,缘于对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利用。如特级教师贾老师执教《掌声》一文时的导入细节:

师:上课!上课时思想要集中,身体要坐正,眼睛要看老师。用眼睛看别人,表示对别人的尊重。所以有教养的人,同他人交谈时眼睛总是看着对方。

师:今天,贾老师给大家上课,欢迎吗? (生:“欢迎”)

师:用什么方式欢迎陌生的老师?

生:用掌声。

师:你是第一个拍手的,你最聪明。请你把“掌声”写在黑板上,字要写工整。

师:大家看,他写得好,我们怎样表示?

生:用掌声。

师:这个同学写得真好!教室里响起了一片掌声,一起读——掌声。我们就在掌声中开始今天的新课。请同学们一起读课题。

《掌声》一文的导入环节看似随意,实则精心,在预设中,让学生走进了“掌声”,走进了文本。

二、 适时引导,捕捉细节

作为一线教师,要善于用眼睛去发现细节,用耳朵去聆听细节。教师既要让不同学生在各自最近发展区自由提升,又要想出各种突发事件的应对措施,这样才不会让精彩悄悄溜走。一位教师教学《林冲棒打洪教头》一文时,有这样一段词语教学的片段:

师:大家觉得林冲是怎样的一个人?或者说这是什么样的林冲?

生:深藏不露的林冲。

师:你能把这个词语写在黑板上吗?(生板书:身藏不露。此时,台下有几个学生小声地说:不对,写错了。)

师:大家对这个词有什么看法?

生:写错了。

师:请你到黑板前改一下,好吗?(生在“身”的下面写上“深”,此刻生刚要走,师请他留下来)

师:你能告诉大家为什么用这个“深”吗?

生:说明藏得很深。

师:书中指什么藏得很深?

生:功夫。

师:林冲是武林高手,他一身好功夫洪教头有没有察觉?

生:没有。

师:同学们,这就叫深藏不露。书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林冲把自己的功夫藏得很深?

在课堂上,我们总会碰到一些意外的生成。对于这些小意外,我们也要注意去适时引导,及时地捕捉。可通常不少老师往往浅尝辄止,给人的感觉是细处抓了,却抓得不深。上述教学片段中,学生纠正“身藏不露”后,该教师没有就此止步,而是鼓励学生说出原因,再挖掘文本。明显看出教师教学挖的不是浅浅的“坑”,而是深深的“井”。

四、 巧妙评价,提升细节

教学评价是完成课堂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调味剂和催化剂。教师必须抓住一切有利资源,灵活果断地采取恰当的方式进行评价。评价绝不能仅限于简单的肯定与否定,而是要诱发学生进一步思考问题的欲望,发展学生的思维。例如一位教师在教《螳螂捕蝉》一文时,在关键处进行由浅入深的评价,为该教学细节锦上添花。

师:一个十来岁的少年,只用一番话就打消了吴王攻打楚国的念头,这其中一定藏着什么神奇的密码!就让我们走进这番不寻常的劝说之中,走进具体的语言文字之中,去探寻那神奇的密码!好,请大家默读课文的第3~12自然段,用心地揣摩少年与吴王的一言一行,把你感受颇深的语句圈画下来,然后选择一两处在旁边写写自己的感受。(教师巡视指导后,生交流。)

生:“就这样,一连转了三个早晨。”从“一连’和“三个”,这两个词语,我真切地感受到少年的恒心和毅力!

师:你真会读书,一下子抓住了关键词语。

生:第3自然段中这句话:“露水沾湿了他的衣裳和鞋子,他也毫不在意。”“毫不在意”这个词语让我感受到他是多么执著呀!

师:你读书很细致!那他介意的是什么?

生:他介意的是吴王能否发现他。

师:瞧,同学们读得越来越深入了。

生:我从“转来转去”一词能看出少年费了一番苦心,是千方百计地在吸引吴王的注意。

师:是呀,看似无心,实则有意。再读一读这段文字,你还从哪些地方发现少年的一言一行是有意而为?

生:我从“清晨”一词,发现少年是有意选择这个时间的。你看,只有选择在早晨,才能有露水,才会有蝉儿来喝露水,这样才会有后面少年所讲的事,这是有意在作铺垫,我觉得少年十分聪明!

师:你也有了双智慧的眼睛!越读越有味儿,越读越有意思!

上述教学片段中,教师恰如其分的激励性评价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引发了学生创造的欲望,让学生在激励中潜心阅读,不断解疑,在老师的评价中探寻少年劝说吴王的“神奇密码”,最终突破教学难点。

少年的你评价篇6

[案例1]

一位一年级的数学老师在教“1+1=?”的时候,有一个学生算不出来,教师便骂:“你这只猪唉,一加一等于多少都不知道。我和你站在一起,是多少?”教师一边说,一边站到学生的跟前,这时学生立即答道:“两只猪。”

[分析]

没有尊重,就没有教育,人性中都有渴望得到别人尊重和欣赏的需要。陶行知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认为智能的种类是多元的,至少包括语言、逻辑、数学、空间、身体运动、音乐、人际关系、内省、自然观察等9种智能,以此衡量,“差生”几乎不存在。所以我们不能轻易就否定学生,而应进行“分层多维”的评价,使评价过程始终处于动态发展之中,从多个角度,以公正的、发展的的眼光来评价学生。

为了实现这一理念,教师在课堂教学评价时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尊严和价值。只有把每位学生都视为一个有尊严有价值的独特的生命个体,才能建立起民主、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只有对每一位学生个性的善意宽容,才能使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敢想、敢说、敢问,乐于发表意见,大胆质疑,勇于探索;只有对生命的真心关爱,才能使学生无拘无束地享受着生命成长的快乐,从而增强他们继续超越自我的信心。

[案例2]张齐华教学《倍数和因数》片断

师:其实要找出36的一个因数并不难,难就难在你有没有能力把36的所有因数全部找出来?能不能?

(生或独立或合作找出36的所有因数)

师:张老师找到了3份不同的作业,大家仔细观察这三份作业,可有意思了。我把他命名为A、B、C。(师板书)

A:2、4、1、3、12、18、36

B:1、2、4、3、6、9、12、18、36

C:1、36、2、18、3、12、4、9、6

师:关于A这种方法你有什么话要说?(学生纷纷举手)能不能从正面的角度说一说,这个同学找出的因数有没有值得肯定的地方?(学生沉默)一点都没有我们值得肯定的地方吗?你先来。

生1:都对的。

师:有没有道理?看来要找一个人的优点挺困难的。

生2:写全了。

众生(大声):没有!

师:正好引发了大家的公愤,看来要找一个人的优点不太好找了,是吧?其实这个同学挺不容易的,他已经找出不少了,对不对?说说有什么问题?

生:没有写全,少了6、9。

师:大伙来思考一下,6、9这两个因数是36的因数吗?看来这个同学是没有找全,没有找全仅仅是因为粗心吗?是因为什么?

生:36÷4,只写了4,没写9。

师:他的意思是说用除法来做的话,找一个数的因数,一个个找,还是两个两个找?

生齐:两个两个找。

生2:先把1写在头,36写在尾,然后再把2写中间,这样依次写下去比较美观。

师:张老师提炼出两个字:“顺序”,好像还不仅仅是因为粗心的问题,没有按照一定的顺序。

[分析]

听张老师的课是一种享受,尤其是聆听他那自然、精炼的评价。在评价作业纸时,张老师说:“关于A这种方法你有什么话要说?”学生纷纷举手想要指出错误。可张老师是这样引导的:“能不能从正面的角度说一说,这个同学找出的因数有没有值得肯定的地方?”引导其他同学从正面评价这个学生的作业。还有,尽管学生没有找全,他这样评价:“其实这个同学挺不容易的,他已经找出不少了,对不对?”这些人性化的评价在课堂中还有很多,这些真诚的肯定,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的是成功,是对数学学习的无限乐趣。张老师善于捕捉学生发言过程中生成的信息,使自己的评价能启发学生进一步发现、思考,如:“看来这个同学是没有找全,没有找全仅仅是因为粗心吗?还是因为什么?”在对学生作出否定评价的同时,又对他的回答进行挖掘。

案例中张老师进行的主要是即时评价。课堂即时评价是一种瞬时评价,教师要抓住稍纵即逝的机会,及时地进行评价。肯定的即时评价要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气质、特点、学习水平,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否定的评价,如果能做到“让学生体面地坐下去”,则充分体现了教师的评价艺术。

[案例3]苏教版五年级《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片断

师:观察■=■=■ ■=■=■……从■到■,分子、分母同时乘2;从■到■,分子、分母同时乘4……你能用一句话说出这些式子中分子、分母的变化规律吗?

生: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一个相同的数。

师:从右往左看,■、■是怎样变化成与之相等的■的?

生:■=■=■(分子、分母同时除以2);■=■=■(分子、分母同时除以4)。

师:从右往左的分数变化过程中,你能用一句话说出式子中分子、分母的变化规律吗?

生: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除以一个相同的数。

师:你能将上面两句话综合起来说一下吗?

生: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师:他概括的这句话是不是完全正确呢?

(学生有的认为全对,有的认为有错,意见产生了较大的分歧,这时,学生把目光集中到老师身上)

师:判断下面的式子是否正确,并想想为什么?

■=■■=■

■=■■=■

(生逐一指出式子中的错误)

师:那么,你要对前面总结的话作哪些修改,强调哪些内容呢?

生: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分析]

案例中,老师进行的是延缓评价。老师对于学生两种对立的答案没有简单地评判谁是谁非,没有轻易地揭示正确答案,而是巧妙地设计了一组判断题。这种渐进同化的知识感悟,远比实现了知识的直白评价要有效得多。学生在延迟评价所创设的时空里进行冷静思考,去发现、去分析、去论证,进而自主建构出新的知识。这样的课堂评价,给学生思维的展开和探究的深入提供更为充足的空间。

(张静,南京市六合区玉带镇中心小学,211512)

少年的你评价篇7

一、注意有效的激励,使评价落到实处

所谓激励,指的是通过刺激,激发个体心理动力,使这一心理动力水平在某一时间里始终维持在一定的兴奋状态。教师运用激励的方法,目的就是通过外部刺激,激活内在的推动力量。笔者认为,有效的激励应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者要注重情感投入

教师的评价对学生的情绪和情感影响很大。情绪和情感是一种内在的动机力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因此,教师的评价应该是真正的发自内心,即用简短、恰当的措辞,热情地给予褒奖。

2.灵活运用评价语言

充满机智的评价语言,不仅能促进学生思维的敏捷和灵活,更能使课堂妙趣横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灵活的运用评价语言,这样的评价是根据特定的教学进程随机引发的,不仅有很大的激励作用,而且能使评价成为教学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

3.评价内容要实事求是

能激发内驱力的评价,不仅要注重情感因素,而且应该实事求是的评价,也就是说,激励要以事实说话。这就要求教师充分掌握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的真实情况,在班级中所处的位置等多方面的材料,并艺术性地加以运用,进行有效的激励。

二、评价须因人而异,注重针对性

(1)注意纵向差异。评价应根据所评对象选择合适的语言,高年级语言丰富优美,而低年级语言则简洁明确。有位教师多年站在高年级段语文讲台上,首次与低年级学生零距离接触。该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出现“你的领悟力真强”“真看不出来,你平时深藏不露啊,还有谁敢与他一决高下”等语句,学生听后一片茫然。一年级学生认知水平低、词汇量少、社会经验浅,对教师所说的“领悟”“深藏不露”“一决高下”等词根本无法理解,自然听得一头雾水。这样雾里看花似的评价,几乎没有什么成效可言,而一句简单的“你真棒”却能让学生感受到成功。因此,“因人施评”很重要。

(2)关注横向差别。著名教育评价专家斯塔佛尔姆强调:评价不在于证明,而在于改进。在教学中,我们更要关注个体,淡化学生的横向比较,提倡学生自身的纵向比较,建构不定势评价心理,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发展。如一次上课,我请学生读课文,一个平时成绩中下、寡言少语的男生举手了,我惊喜莫名,立即点了他的名。这个男生可能由于紧张,读得断断续续,但比起以前他还是有进步的,于是我也请大家评一评。可是学生们对他的努力似乎并不买账。后来,我发现这个男生这堂课一直低着头。于是,在临近下课时,我又一次叫到了他,请他再来读读课文。他的声音依然很小,情感也不是那么充沛,但他没有读错一个字。我用赞赏的目光看着他,微笑着说:“你真行,可以看出你听得多么专心,读得多么认真。如果你能把你的朗读技巧通过你自信大胆的声音表达出来,你就是我们班上的朗读能手了”看到他涨红了脸兴奋地坐下去的时候,我的心也充满了欢欣。

三、激活过程,让学生体会成就感

传统的评价往往只要求学生提供问题的答案,而对于学生是如何获得答案的却漠不关心,这样学生获得答案的思考都被摒弃在评价的视野之外。缺少对思维过程的评价,就会导致学生只重结论,忽视过程,就不可能促使学生注重科学探究的过程。只有关注过程,评价才可能深入学生发展的过程,及时了解学生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所做出的努力以及获得的进步。

四、运用多样化的评价方法

课堂教学是师生间的共同活动,所以评价既要发挥出教师的主导作用,更要注重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作用。因此,评价的方法要多样化。

(1)教师的评价。课堂上教师一个理解的眼神,一个善意的微笑,一句激励的话语,都能让学生感到快乐,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关注学生的进步,鼓励学生战胜学习上的困难,支持学生敢于创新,宽容学生的错误理解,解决学生的困苦,善待学生的缺点。这样评价才能真正发挥它的导向功能。

(2)学生间的互相评价。现在的学生有思想、有意识、有创造力。在课堂上,教师千万不能忽视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因为他们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他们的想法以及对问题的认识是不同于我们成年人的。因此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注重学生间的互相评价。

(3)学生的自我评价。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应该落实到学生学习的主体上,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这样才能发挥评价的作用。学生的自我评价能让自己反省自己。语文课堂学生的自我评价能让学生一反思一下自己的课堂表现,对学生来说是一个自我总结的过程。

少年的你评价篇8

【关键词】眼神评价;语言评价;幽默评价

新课标对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材的评价建议提出:(一)重视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二)恰当评价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三)重视对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我认为,还应重视对学生学习数学情感的评价。以前我见到学生做得不好就立刻批评,但后来发现,学生对数学、对老师的情感不断升华,是他们继续学习的内在动力。其实,有时换一种方式来教育效果更好。下面谈谈本人在教学中的一些尝试和体会。

1.通过不同的眼神评价学生的课堂表现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课堂上我喜欢教学生多用眼神跟老师交流。老师可以通过眼神来表达对学生行为的认可与否定。当学生表现出色时,投以赞许的眼神,让学生感受老师表扬了他。而当学生行为有错时,投以躲躲闪闪的目光,让学生明白自己做得不对,连老师也不好意思了。这样既不打断讲课的思路,又照顾学生的自尊,一举两得。

2.善于运用幽默的语言进行评价

我常鼓励学生积极举手,然而有的学生并没有专心听课和动脑思考,只是见到别人举手自己也跟着举。相信很多老师曾试过在课堂上提问一个举手的同学却不知老师问什么。在教学人民币的单元中,我出示一幅商品图,问学生有你想买的东西吗?请你说说需要多少钱。这时我就遇到了这样一个女生。不过我压住了心中的怒气,笑着说:“也许×××同学平时不舍得花爸爸妈妈的钱,还没想过要买东西呢!但我相信只要你不是乱花钱,爸爸妈妈肯定会尽力支持你的。所以你要先学会计算怎样付钱和找钱哦!”德国的海因·罗麦说:“用幽默的方式说出严肃的真理,比直截了当地提出来更能为之接受。”一次,一上课就有一个调皮的男生学班长叫:“起立!”我当时没有批评他,我说:“×××同学能向班长学习,老师真高兴!不过老师更希望你能加倍学习,将来可以挑战班长,甚至比班长更出色!”×××同学不好意思地笑了。接下来的课中他不仅没捣乱,还表现更积极了,更欣慰的是,其他同学也受到了老师的鼓励,异常投入。教学中适时插上一曲小幽默来润色课堂,为教学增添不少亮色。当然,老师还要学会笑。有人形容老师是导演。确实,一节课上得好不好,关键是老师的引导和调控,而老师的心情直接影响学生的情绪。于永正老师常说:“课堂上,老师笑着看学生,学生就会笑着看老师;只有笑着看学生,才会有幽默的心境。”

在作业方面,一年级学生的一些书写习惯经常要反复强调。在练习竖式计算的作业中,不少学生贪方便而不用尺子画线。我就会加上这样一句批语:请问你的尺子呢?当学生连续两次书写马虎时,我会写上一句:老师正期待着你的书写能有进步呢!当然,如果学生的书写有进步哪怕只是一点点,我也会写:你的书写进步了,老师真高兴!继续努力哦!

3.发挥数学日记的评价作用

让学生把学过的知识和学习中的一些体会等通过写数学日记的形式写下来,不仅可以训练他们的表达能力,还可以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内心,并进行思想教育。有一个学生平时喜欢开小差,有时还不交作业,一次他在日记中写到:

今天,爸爸带我到游乐场套圈圈。爸爸买了10个圈说:“套中一个得3分,套不中一个扣2分。”我套中了了4个,6个套不中。爸爸问:“你得了多少分?”我想:中了4个得12分,6个不中扣12分,也就是0分。原来玩了一天得0分。

我在日记最后这样评道:你能写出这篇日记,就不止是0分了!但如果能从中悟出做人的道理,你的收获将会更大!经过谈心,家长的引导等,这位学生渐渐明确了学习目标,学习态度认真多了,后来的几次竞赛中他都能保持优秀的成绩。

“亲其师,信其道”这句名言明确告诉我们:人的情感有迁移功能,特别是小学生特别强烈。实践证明,学生喜欢热情和蔼、平易近人的老师;良好的课堂教学情感,使学生愿意学习数学,喜欢学习数学。

上一篇:小青蛙游戏范文 下一篇:阳关调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