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女孩范文

时间:2023-12-05 12:01:36

快乐女孩

快乐女孩篇1

--苦命的快乐女孩

快乐女孩跟姐姐坐在草丛中,姐姐正在看一本书,快乐女孩对那书毫无兴趣,快乐女孩正趴在地上看蚂蚁,忽然听到两只蚂蚁在说话, 快乐女孩当时没觉得奇怪,就趴在那听它们对话“那天一个男孩使劲儿往我们窝里挤水,不少弟兄都被淹死了,你是我最好的朋友,愿意替我报仇么?咱们到他家,把他家房梁咬断!”“好啊,咱们去叫弟兄!”快乐女孩跟到他们的窝外,不一会儿就出来一大群蚂蚁。它们朝一个方向去了,快乐女孩紧跟在他们身后,走啊走,走到了一个小村庄 ,快乐女孩见路边有许多吃的喝的,便说道:“嘿,这么多食品和水,怎么没人看管呢?我肚子饿了,填饱肚子再说!”说着便拿了很多吃的喝的,但快乐女孩还不忘紧跟在蚂蚁身后。一会儿,蚂蚁走到了一间茅草屋,开始咬房梁,不久房子就塌了,蚂蚁就走了,快乐女孩呆呆地站在那儿。这时,茅草屋的主人回来了,见到塌了的房子和快乐女孩,便不分青红皂白的骂起快乐女孩来:“嘿,你这个小丫头片子,你可真有本事啊,把我家房子都弄倒了,赔!要么给我当女佣!”快乐女孩当然赔不起茅草屋了,只好给人家当女佣了。快乐女孩想:我腿真贱啊,偏偏跟蚂蚁走到了茅草屋,要不然……。快乐女孩一边给人家打工,一边给茅草屋的主人当女佣,被人家当大人使唤着,哦,不,应该说比大人还要累许多倍!每天披星戴月地干脏活、累活,吃不饱,穿不暖,省下一星半点,用于给人家赔茅草屋。就这样过了很多年,终于把茅草屋还给人家了。

这时快乐女孩,哦,不,现在该叫她快乐女人了。快乐女人走到自己家,可家人根本不认她,家人又生了一个弟弟。快乐女人就这样成了乞丐。

哦,苦命的快乐女人!从此快乐女人见到蚂蚁就要把它踩死!

快乐女孩篇2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校园,去认识几位性格迥异的快乐胖女孩……

减肥制定中,失败中

张培+敖昕彤,60公斤+70公斤,1.58米+1.67米,均13岁,乌鲁木齐市42中7年级(1)班学生,两人从小一起长大,一起发胖,一起减肥,一起失败。

两人口头禅:减肥计划从明天开始!

张培和敖昕彤,我们没办法不把这两个人放在一起说,因为她们,以及她们的爸爸都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好朋友,她们两个人好的跟一个人似的,一起发胖,一起减肥,一起失败。现在张培是班里的班长,敖昕彤是学习委员,采访时两人笑声不断,就像两个开心果。

她们总结,两人发胖的原因跟遗传和生活习惯都有关系,因为他们的爸爸都很胖。胖给她们带来了一系列的烦恼,穿不上漂亮衣服,肚子上的“馕边”越来越大,技巧类的动作总是没法完成,踢毽子腿不容易打弯,玩砸沙包人家玩十几轮,他们顶多玩两轮就被砸到......

张培首先制定了一个“猪计划”――在墙上贴着“你等于猪吗?Y=N”的卡片,Y表示YES,N表示NO。如果完成了减肥任务,就在N这边打个钩,如果没完成就在Y这边打个钩。计划执行的前几天,张培还认真的在N下画沟,可没过几天她就放弃了。敖昕彤也是如此,她本来计划每天做30个仰卧起坐,结果第一天照做了,第二天累了做20个,第三天做10个,第四天就忘了。像她们这样中途放弃的例子,举不胜举。面对着一次次的失败,“减肥”对她们来说,现在似乎只是一句口号。

晚上,两家人经常一起出去聚餐时,她们又会互看一眼说:“减肥计划从明天开始!”,然口开始大块朵颐。爸爸妈妈们看见她们这样全都哈哈大笑,因为他们知道这句话只是她们的口头禅,她们该怎么吃还怎么吃,只要快乐就好!

减肥顺其自然

孙婷婷,18岁,身高1.80米,体重90公斤,乌鲁木齐市第一中学高二(13)班学生,校田赛投掷队队员。

孙婷婷,听到这个名字时,总让人感觉这是一个亭亭玉立的小女孩。可见到她时,着实让人吃了一惊,居然是一个身高1.80米,体重90公斤的高大女孩。

不过,别看孙婷婷又高又壮,她可是身手敏捷,身为校田赛投掷队队员的她,曾多次获得全市中学生运动会投掷项目的冠亚军。

对自己的体形孙婷婷一直很自信,她对作者说:“虽然我这人从小到大都很胖,但因为周围的同学和老师从不拿胖说事,所以我一直挺自信的,从没因胖自卑过。就是有时看见漂亮衣服穿不上,特遗憾。”原来,因为孙婷婷父母的体形全都又高又胖,所有她从小也是大家公认的“胖妞”,初中时她的体重就已经达到近80多公斤,身高达到1.7米了。还好这样的体型并没有给孙婷婷带来负面影响,而是让她走上了运动员这条路。

孙婷婷上初三时跟着体育老师练起投掷项目来,一练就是三年。三年的训练过程中,孙婷婷吃了很多苦,也受了很多次伤,但她回家后总是忍着不说。“因为爸爸妈妈一直都很担心我,他们要是看见我受伤了就非常难过,所以我一般有小伤都不告诉他们,除非是瞒不住了。”孙婷婷说。

去年,她在训练时,因为动作不到位把腰扭了,去医院一看说是腰椎隐裂。这下不能再瞒着父母了,她父母知道后立刻赶来看她。看着女儿受伤躺在床上,孙婷婷的父母忍不住哭着让女儿别练了,可孙婷婷不干,她说:“我没事,过几天就好了。”结果她连续针灸按摩治疗了20多天,病情才有所好转,现在只要运动量大了,她的腰还是会疼。

作者问她,为了投掷这项运动付出这么多值得吗?她坚定的说:“当然值得,有付出就有回报,虽然我现在得到的回报还不多,别人休息我们还得训练,但我喜欢这项运动,它让我很充实。再说我这身材,不练投掷,不就亏了吗!”说完,孙婷婷爽朗地笑了起来。

生活中,孙婷婷也是这样一个爱笑爱闹的女孩,她很爱漂亮,剪个漂亮发型就会开心半天,只有买衣服时才会让她觉得为难。对于未来要走的路,孙婷婷也非常清晰,考大学,上体校,当体育老师。至于减肥,孙婷婷说:“训练中,教练要求我们不要随便减肥,所以我也从没想过减肥,顺其自然吧。再说,我这样挺好,减了肥又能干啥!”

跟98公斤说拜拜

李静懿,18岁,身高1.63米,体重68公斤,乌鲁木齐市31中高三(1)班学生。高一时体重还98公斤的她,凭毅力一年多时间减了30公斤。

从98公斤减到68公斤?这简直是个奇迹!18岁的李静懿做到了。

减肥后的李静懿漂亮、自信、开朗,身边有无数喜欢跟她玩,愿意跟她说心里话的好朋友。李静懿说:“我现在突然发现,肥胖并不是一种缺陷,每个人都不是完美的不是吗?人好看难看不在于外表,而在于内心。虽然这句话说得人很多,但真正能体会的人并不多。”

“中考结束后,我在家整整吃了两个月,什么都不干,结果一下胖了十几公斤,体重达到了98公斤。”这个数字对李静懿来说,简直是个噩梦,她自卑的几乎不想出门。可学还得上。

上高一后,因为都是新同学,大家毫不掩饰的嘲笑李静懿,说她是个大胖子,并且走到哪里都有人对她指指点点。那时李静懿总是悲观的想:上天好不公平,为什么我这么胖,而别人怎么吃也吃不胖。但抱怨是无济于事的,最后李静懿还是下定决心减肥。为了减肥她不惜付出一切代价。“我减肥完全靠节食和毅力。那时,我一天只吃一顿早饭或中饭,晚饭绝对不吃。我没有时间做运动,就是靠做体操和体育课上的运动量,偶尔会吃点减肥药。同学学我,结果两天就坚持不住了。”“为了减肥,我对自己挺狠的。我听说扎耳洞可以帮助减肥,就一口气扎了四个,结果没一点作用。因为减肥,我还得过一次急性胰腺炎,脸色惨白的被送到医院,差点有生命危险。气的我爸骂我:‘减减减,看你减的都住院了!’还好那次之后,没有留下什么后遗症。”

快乐女孩篇3

我是个爱笑的女孩。妈妈说,我的嘴角充满了阳光;爸爸说,我的心里装满了快乐。是的,我每天都很快乐,享受着生活的乐趣。别人快乐都有快乐的理由,我呢?有时我禁不住问自己。留意生活,寻找细节,我发现了许多快乐的原因:看书时,我享受文学的快乐;弹琴时,我享受音乐的快乐;和妈妈玩耍时,我享受母爱的快乐……这些似乎是常见的,宠物带给我的快乐却是最快乐的。

我的宠物很特别,有着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的“ 美名 ” ,这就是我的布丁鼠。嗨嗨嗨,想干什麽啊敢打我的东东!他可不是一般的老鼠,浑身奶油色,毛茸茸的,小巧玲珑,那黑宝石般的眼睛透着调皮 、 可爱 、机灵,身子缩起来,简直就是一个小绒球。每天放学回家我最想见的就是布丁。进门后我就直奔它的“宾馆”—去看它。也许独自在家很寂寞,我每次回家总看到他在熟睡。用手轻轻抚摸它的绒毛,手刚一触及,他就触电般的伸展身子,抬起头,警觉地向四周张望,看到我后就高兴地丛滑梯上溜下来,绕着笼子跑起来。

其实,人与动物之间可以相处得很融洽 、很和谐。只要有爱心,用真心去感受,他们往往会给你无限快乐。真如作家冯骥才在《珍珠鸟 》 中所说: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快乐女孩篇4

黎文慧也不介意,照样和同学们打成一片,做同学们心目中的快乐女孩。

同学们反映,他们在学校以及校外,都没看到黎文慧哭过,生气过。这一点让学校主任王建军很好奇,他还从没见过不哭不闹的女孩子。可曾班头却说:“她那还不是装出来的,就为了在同学眼中得到一个好形象,一门心思全浪费在这上面了。在家她还不是会又哭又闹的吗!”可王主任不相信,他想,如果黎文慧是这样的话,那她的家长肯定会反映的。于是,王主任决定亲自去察看察看。

第一次,王主任来到五年(2)班教室门口,看见黎文慧跟几个同学有说有笑地谈论着什么,还不时的大笑起来。王主任看后,微笑着点了点头;

第二次,王主任来到大操场上,看见黎文慧和同学们在玩丢沙包,一名同学一不小心把沙包丢到了黎文慧的头上,黎文慧跺着脚跟那个同学叫板,脸上却挂着一张笑脸。同学们被逗乐了,王主任也跟着乐了起来;

第三次,王主任看到一名同学突然跟黎文慧吵起架来了。而黎文慧却不慌不忙,微笑着反击了回去。王主任欣慰地点点头;

第四次......

第五次......

......

王主任已经真正地相信黎文慧是个快乐女孩了,而曾班头还想说她坏话,王主任忍不住说道:“曾老师,请你把你的嫉妒心收回去,不要嫉妒黎文慧她的外貌,她只是个学生。”说完转身走出了办公室。

快乐女孩篇5

我打小就像个男孩子一样,好动好玩。看见男孩子骑自行车,我也要骑车,刚开始学的时候,老是摔倒,可是我没有哭,他们都说我勇敢,我总是一笑而过。别人去爬山,我也去爬,尽管有时爬也爬不上去,可我也不气馁,因为我总是相信一句话:只要有信心,就一定能做好。

我学滑冰和滑滑板就是记着这句话,从不会到会的。我的滑冰技术算一流的,我和伙伴们自学成才,滑出了很多花样,还能玩滑冰大战。我们总是能打赢仗,让对手们甘拜下风。现在很多小孩子玩滑滑板,我也不例外,早就丢下滑冰鞋,玩上了滑滑板。滑滑板我们也玩出了很多花样,都是我想出来的。比如,“青龙摆尾”,就是滑滑板的时候,后板滑的幅度大一点,速度也变快了;“三字形”,就是三个人合成一个三角形;“一字形”,就是很多人形成一条线;“平行四边形”,就是四个人一个在前面,另两个在他的后板两边,最后一个人就在他的后板后面。很多人一起滑,那场面很壮观的,每次总是引来好多人围观呢。

休假的日子,爸爸和妈妈会带着我去公园玩。我们在碧波荡漾的湖上划船,我就唱起那首儿歌《让我们荡起双桨》,微风拂面而来,我觉得好惬意啊!

偶尔爸爸也会让我去电玩城疯一回,在喧嚣的大厅里,我提着小袋游戏币,这儿去敲敲鼓,那儿去打打球,在这里我感到既新奇又刺激,待游戏币花完了,得了一叠游戏券,就可以去前台换一两样小玩意,这时是我最得意的时候。

听妈妈说,城里很多小孩不仅每天放学后有很多作业,双休日还要去参加各种补习班,安排的满满的。哇,那多累啊!相比之下,我就幸运多了,没有太多的作业,休息日可以尽情地玩。

虽然目前我的学习成绩不算很好,但是爸爸妈妈从没过多的责备我,他们总是鼓励我:“再努力点,加油!爸爸妈妈相信你能行!”我坚信,我会玩,也会学习!

快乐女孩篇6

我聂飞儿作为一名六年级的好学生,大家都羡慕我,觉得我过的和轻松,其实我过的很不容易,也觉得十分委屈。

老师的赏识、一张张奖状、一个个职位是轻松得来的?你们是否可知,我活得有多累!整天和我相伴的是一张张练习卷,我妈又给我报了补习班……我整天跟狗一样在老师面前装,好名声不容易得坏名声容易得,如果我做错了什么,难道老师还会喜欢我?我现在真想做一个坏学生,每天就是抱着本子、记名字、查作业、管人、整理书籍、随叫随到,这些,因为老师信任我就如泰山般的把我压在下面,你们知道吗?我下课至少要来回办公室5次!每当我弓着腰,擦着汗回教室时上课铃就打了。因为这,我的朋友渐渐变少,你们知道吗?

我心里堵得慌!可妈妈烦人的唠叨、老师的训斥还是向我打来,我每次都在没人的地方默默地哭,没人会知道,大家都只看见我头上的光环,却看不见我为这些牺牲的东西、浑撒的汗水,这样长久的干下去下去,你们以为你们受得了吗?啊?不错,我得到的是很多,但这些只会转眼即逝,因为我的好成绩,所以我每次多要保持,哪怕是落下来一点儿,我看到的只会是家人的失望、老师的批评、同学的嘲笑!这一切的一切,全都堵在我心里。

我其实一直闷闷不乐,我多想拿会我失去的东西,哪怕会失去我得到的东西。这些,你们知道吗?六年级:彼岸樱花

快乐女孩篇7

活泼开朗的小姑娘杨懿。今年才13岁。别看她年纪不大,她已经两次登上人民大会堂的最高领奖台了呢!第一次,只有9岁的杨懿凭借自己发明的“多功能清洁用具”,参加了第三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颁奖大会。捧回了水晶奖杯。第二次,杨懿又在这里获得第十三届“全国十佳少先队员”的光荣称号。

我的第一个“发明”

妈妈李东新:“孩子她爸是个机械工程师,杨懿从小就爱看科技类电视节目,对周围的事物好奇心特别强。她的想法很独特,晚上睡觉时都希望枕头里有个会讲故事的小机器……”

我第一次搞发明是在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上美术课或实验课时,我们会使用许多的工具和书本,乱七八糟地堆了一大桌,同学们都觉得很不方便,因为桌子就那么大,一大堆东西,你挤我,我挤你,非常妨碍操作。我突然冒出个念头:如果我能在课桌两侧加装折叠板,增大桌子的面积,那么同学们不就可以轻松地摆放工具和书本了吗?而且,我发现上学放学的时候,同学们都背着大大的书包,特别吃力。虽然书包被撑得满满的,可同学们还是总有一些杂物,比如说稍大些的学习用具呀,体育用品呀…一没有地方放。我又灵机一动:要是我们的课桌上有一个能上锁的小储物柜,那么不仅能让书本和杂物各归其位,还能让我们的书包变轻。

我把想法告诉了爸爸,爸爸很高兴,说我的想法很好,还鼓励我动手设计课桌。

经过认真地观察,我又有了一个新的发现:同学们每天上课、做习题,总是用一个姿势,时间久了,大家都觉得有些疲劳,坐姿和写字姿势也都不太正确。于是我联想到爸爸单位的那台绘图桌――如果我也能把课桌变成倾斜的,并且在中间加上凹进去的圆弧……

在爸爸和老师的帮助下,我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设计出了“多功能折叠课桌”。这个设计荣获了“2004年度中国少儿海尔科技奖”,现在,这件作品还陈列在山西省科技展览馆呢。

爱上“发明创造”

爸爸杨旭东:“杨懿很爱思考,我告诉她,你就展开想像的翅膀,有什么尽管想,不要怕什么不合理别人笑话。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你只要想出来,无非是时间问题,咱们这辈实现不了,也许下一辈能实现呢。”

第一次的试验作业竟然带来如此收获,我钻研的劲头儿便一发不可收了。我认为发明创造主要源于大胆的设想。我爸爸常说:“只要你敢想,我们就能做出来。”所以。平时我更细致地观察生活,并且更勤于思考。

我发现同学们文具盒里的笔繁多杂乱,便设计制作了“多功能笔”――也就是把钢笔、自动铅笔、中性笔、圆珠笔合四为一;我看到老年人下雪天容易摔倒,就制作了“防滑鞋套”;我了解到水资源的珍贵,就设计制作了“节水型水龙头”、“节水坐便器”……在一次次的创新和实践中,我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创作激情与乐趣。

我爱上了搞小发明,爸爸妈妈特别支持我,他们说,发明就是要为人们带来方便,给自己和他人带来快乐。这成了我不断获取灵感的动力。说到这里,就不得不聊聊我的得意之作――“多功能清洁用具”了。

最初产生这个灵感,是因为我看到爸爸妈妈每天都要擦地,弯着腰非常辛苦。擦完地之后,还不让我走,因为怕我踩上脏脚印。所以我就想:怎么样发明一个叉能清扫,还能把地烘干的东西呢?“多功能清洁用具”就这么诞生了,它就是把清扫、吸尘、清洁、烘干四大功能合为一体。它里面的机械构造比较复杂,吸尘是在电机上带了一个风叶,产生一定的吸力把脏东西吸起来了,当然也吸起来一股“气流”,我就想到在排出的散气口上面增设一个电热棒。风经过电热棒的时候,就会产生热量,吹出来的风就是热的,这样就可以把地板烘干了。

这些发明,也让我获得了许多奖项。2006年8月,我获得“第三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当时的我只有9岁,成为年龄最小的获奖者。

逼着爸爸去报班

生活中最不能缺少的是什么?是快乐呀!快乐无处不在,我们要学会从各种事物和过程中发现快乐、体会快乐。

说了这么多,你可别以为我只会搞发明呀!我可是多才多艺,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呢!不但拉丁舞跳得好,钢琴拿到了九级证书,书法也相当不错哦。别误会,爸爸妈妈从来不强迫我学这学那,我一向是自主学习、快乐学习的。

就拿学书法来说吧,其实是个很偶然的机会,让我产生了学书法的念头。我其实很爱玩儿,有空就经常跟同学出去转悠。同学要去学书法,我也陪着去。

就是那次陪练,我觉得自己受到了艺术的熏陶,特别感兴趣。当时我想,将来要是我弹上钢琴,又写一笔好字,那该有多棒呀!于是我就硬是“逼”着爸爸妈妈给我报名上书法班。

我是个特别需要快乐的人,所以我会努力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把节省下来的时间用来丰富课余生活。

快乐女孩篇8

她迷上了组织游戏

许丽纯是山东省滨州市小营镇人。2006年时,24岁的她在广州市天河北路的一家网络公司做客户服务代表。

在网络公司工作,那时的她当然知道了网络游戏的魅力,她的同事都喜欢网游,更有几个同事沉浸在网游中如痴如醉。许丽纯还知道,社会上对网游争议极大,许多中学生、大学生、甚至是小学生因沉迷在网游中不思上进,让老师十分头疼,家长更是痛苦不堪。

许丽纯的公司并不是做网络游戏的,而是做类似于网络交友之类的业务。但她仍然摆脱不了网游对自己的影响,在公司经常组织的“网友线下见面会”上,网络游戏是网友们见面后谈论的重要话题。为了将网友的注意力从虚拟的网络转到现实中的见面中来,公司和许丽纯总会煞费苦心,想些点子,安排一些有意思的环节,促进网友在现实中的交流。当然,那时许丽纯想到的点子都是很传统的,像喝酒时玩“成语接龙”的游戏,到公园里玩时大家围成一圈玩丢沙包游戏等。可以想象,这样的玩法不能激起网友们的兴趣,大家的热情就像许丽纯所在公司的生意那样不温不火。

如果就这样持续下去,许丽纯到现在可能还只是一家普通公司的一名普通员工。

变化来自于2007年春天。由于公司业务不景气,许丽纯空闲时间比较多。有些无聊的她,交1000元参加了广州、香港两地共同举办的“穗港青年创意活动营”。在两个星期的时间里,香港与广州两地的年轻人们朝夕相处,互相激发着创意,共同玩着很多好玩的小游戏。香港的年轻人尤其给了许丽纯许多启发,他们的思维天马行空,不拘一格,许多玩乐的点子让许丽纯叹为观止。她当时就想,这些玩乐、游戏的点子可以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用于组织网友活动;更可以推荐给酒吧、学校、旅游团等,让它们更好地组织活动。

当然,对当时身为网络公司员工的许丽纯来说,她只是想想而已,除了用这些新的游戏思维改变一下自己的网友活动组织工作外,并没有别的用处。但从这时开始,许丽纯却有了“游戏情结”,非常注意各种新的游戏玩法。她经常去网上收集各种新鲜的游戏玩法,甚至从看的国外电影、电视剧中寻找游戏灵感;与朋友在现实中聊天、与网友在网上聊天时,她也会有意引导对方为她提供游戏思路……而她会把这些游戏思路和点子都记录下来,像扮成南瓜人在路上闲逛、放飞孔明灯寻找有情人,万圣节夜游校园等等。她说她当时只是觉得好玩,感觉很有创意,很刺激,很挑战脑力,并没想到以后凭这些竟然可以创业,可以赚钱。

2007年秋,许丽纯所在的网络公司由于经营不善进行裁员,她也在被裁之列。失业了,就要去找新工作。出于对创意游戏、新鲜游戏的喜爱,许丽纯特地应聘到了一家白领交友中心工作。这家白领交友中心,有点类似于婚介机构,所不同的是,该中心经常举办大型白领聚会。而许丽纯的工作,就是为聚会出谋划策,做准备工作,她对组织游戏的迷恋和在创意游戏方面的心得,终于有了用武之地。

开起创意游戏工作室

许丽纯在白领交友中心工作得很开心,她说她在这里收获也是很大的。由于经常组织活动,她得以将自己的创意游戏心得导入到活动中,使自己的组织能力和创意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另外很重要的是,在此过程中她交了许多白领朋友,了解了众多白领的生活状态和心态。

白领们朝九晚五,收入相对稳定,娱乐、休闲的时间也稳定。但他们大多来自外地,在大都市的繁华之下有着难言的惆怅与空虚。于是年轻的他们便在业余时间想方设法排遣寂寞,如打麻将,斗地主,玩网络游戏,泡吧等。这些并非是健康的娱乐方式,不仅对身体和心理没什么好处,还与赌、酗酒等沾边,刺激归刺激,给人们带来的却多是非良性的状态。许丽纯曾问一个长相帅气的男白领:“抽烟喝酒并没有好处,你却花那么多钱经常去泡吧,为的什么?”

男白领答:“不为什么,也没别的事,就去泡,泡得多了心理上对那种环境就有了依赖。”

许丽纯又问:“如果有一种很好玩、花钱很少、又能认识许多新朋友的活动,你会不会参加,远离酒吧那种环境?”

男白领答:“当然会啊,但问题是根本没有这样的长期活动,对吧?”

许丽纯说:“现在是没有,但说不定哪一天,也许我会专门来组织这样的活动,到时你可一定要参加哦!”这次简短的对话给了许丽纯许多启发,她说的最后一句话也是认真的。虽然那个男白领把她的这句话当笑话听,但正是从这时起,她开始认真地考虑专职举办活动、专职组织游戏的可行性。

她这时的侧重点已不是搜集游戏点子,而是转为研究在现实中组织游戏的操作方法,如怎样开始、怎样收费、怎样保证人气,怎样让组织游戏的事业有可持续性等。为此她通过网络聊天、现实交流等方式与许多白领、在校大学生探讨过这个问题。而她的思路就在这样的探讨中逐渐顺畅,逐渐成型。通过为工作的白领交友中心组织活动,她又可以部分地去验证、实践自己的思路。

许丽纯在这家白领交友中心工作了一年,当她离开的时候,她认为自己的思路、人脉和经验都足以支撑她靠“组织游戏”来创业、赚钱了。

于是,2008年12月上旬,许丽纯开始了她的“H-P创意工作室”的运作。她解释说,H-P分别是Happy和Play的首字母,工作室全称应该是“快乐游戏创意工作室”。她认为别人是否理解这个名字无所谓,关键是在形式上就要给人新鲜感,夺人耳目,引起人们探究的兴趣。

组织游戏健康赚钱

名为工作室,地点却就在许丽纯租住的房子里,一部电话,一台能上网的电脑就够了,她并没用更多的投资。如此简单的条件下,如何开展活动,赚到钱呢?

实际上,许丽纯的“H-P创意工作室”的发展,是经历了几个阶段的。

最初参加她活动的一些人,是她在白领交友中心工作时积累下来的,或是通过QQ群的形式临时吸引来的。她组织这些人先是举办了“白色圣诞夜”、“2009新年之夜黑暗晚餐”等活动。每次活动前参加者按人头交费,有点类似于AA制的聚会。这种方式,许丽纯自然赚不到什么钱。但这仅仅是她计划的第一步。

举办完2009情人节之夜“放飞孔明灯寻找有情人”活动后,许丽纯通过此前举办的一个个有意思的活动吸引来了众多年轻顾客,她也让自己的“H-P创意工作室”走进了第二阶段:发展会员。每人每个月交20元会费,就可以成为“H-P”的会员,免费参加许丽纯组织的各种游戏活动和专场晚会。交如此低的会费就可以每月免费参加活动,那许丽纯如何在保证活动质量的前提下获得盈利呢?许丽纯说要靠活动的附加值来盈利,会员交的会费全部用于组织活动,是不盈利的,会员们参加活动也是免费的,但每个会员在参加活动时几乎都会有附加的、额外的消费,比如买活动的纪念品,买一些特殊的道具等,而这就是盈利的源头。

当许丽纯发展了200个会员的时候,她每个月有了4000元的基本收入,这时她得以进入第三个阶段,与一些机构和单位合作举办活动、组织游戏。她的会员来自各行各业,这为她与这些行业的合作提供了一定帮助。比如会员中占比例最大的是大学在校生,而许丽纯第一次合办活动,就是与广州大学某系学生会合办的“真人CS之野外生存对抗”,当时参加的学生有200多人,在3天时间里许丽纯净赚了5000元。此外,许丽纯还与企业、酒吧、中小学甚至是幼儿园联系活动。

经过这三个阶段的发展,进入2010年后,许丽纯的“H-P创意工作室”的运作模式固定下来,就是一方面拓展会员,定期为会员们组织主题活动或游戏,另一方面是与各类机构和单位合作搞活动。

到2010年10月的时候,许丽纯的会员人数保持在300多人,她每月可以有7000元左右的会费收入,这笔钱可以保证她日常组织游戏的费用。在此基础上的“增值收入”以及与各单位联办活动的收入,就成了她的净收入。

上一篇:中秋节小报范文 下一篇:猴子摘桃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