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沟通范文

时间:2023-10-28 21:06:12

人际沟通

人际沟通篇1

人与人之间需要沟通,人与自然、社会之间需要沟通,从某种意义上讲,人与自己内心也需要沟通。沟通,应当从心开始,从真诚开始。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际沟通演讲稿2021,感谢您的欣赏。

人际沟通演讲稿1一个人能够与他人准确、及时地沟通,才能建立起人际关系,而且是牢固的、长久的。进而能够使得自己在事业上左右逢源、如虎添翼,最终取得成功。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说:“假如人际沟通能力也是同糖或咖啡一样的商品的话,我愿意付出比太阳底下任何东西都珍贵的价格购买这种能力。”由此町见沟通的重要性。

人与人的交流、沟通如果不顺畅,就不能将自己真实的想法告诉给对方,会引起误解或者闹笑话。

南方的孩子没见过雪,所以不知道雪是什么东西。老师说雪是纯白的,儿童就将雪想像成盐;老师说雪是冷的,儿童将雪想像成了冰淇淋;老师说雪是细细的,儿童就将雪想像成了沙子。最后,儿童在考试的时候,这样描述雪:雪是淡黄色,味道又冷又咸的沙。

人与人的交往,就是一个反复沟通的过程,沟通好了,就容易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沟通不好,闹点笑话倒没什么,但因此得罪人、失去朋友,就后悔莫及了。

有一个人请了甲、乙、丙、丁四个人吃饭,临近吃饭的时间了,丁迟迟未来。

这个人着急了,一句话就顺口而出:“该来的怎么还不来?”他听到这话,不高兴了:“看来我足不该来的?”于是就告辞了

这个人很后悔自己说错了话,连忙对乙、丙解释说:“不该走的怎么走了?”乙心想:“原来该走的是我。”于是也走了。

这时候,丙对他说“你真不会说话,把客人都气走了。”那人辩解说:“我说的又不是他们。”丙一听,心想:“这里只剩我一个人了,原来是说我啊!”也生气地走了。

沟通作为一个重要的人际交往技巧,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非常广泛,其影响也很大。可以说,人际矛盾产生的原因,大多数都可归于沟通不畅。

在国与国的交往中,特别强调“增加共识”,实际上就是多进行有效的沟通。还有,人最怕的就是被冤枉,冤枉是怎么产生的?不就是因为沟通不畅或者沟通错误嘛。

善于观察的人都知道,猫和狗是仇家,见面必掐。起因就是,阿猫阿狗们在沟通上出了点问题。

摇尾摆臀是狗族示好的表示,而这种“身体语言”在猫儿们那里却是挑衅的意思;反之,猫儿们在表示友好时就会发出“呼噜呼噜”的声音,而这种声音在狗听来就是想打架的意思。阿猫阿狗本来都是好意,结果却是好心得不到好报,反而当做了驴肝肺!

但从小生活在一起的猫狗就不会发生这样的对立,原因是彼此熟悉对方的行为语言含义。所以熟悉对方语言,进行有效沟通十分重要。

《圣经·旧约》上说,人类的祖先最初讲的是同一种语言,日子过得非常好,决定修建一座可以通天的巨塔。由于人们沟通流畅、准确,大家就心往一处想,劲头朝一处使,高高的塔顶不久就冲入云霄。

上帝得知此事,又惊又怒,认为人们能建起这样的巨塔,日后还有什么办不成的事情呢?于是,上帝决定让人世间的语言变成好多种,各种语言里而又有很多种方言。这么一来,造塔的人言语不通,沟通经常出现误会、错误,巨塔就再也无法建造了。

由此町见,如果一个团队能够沟通顺畅。上下合力,所爆发出来的力量是上帝都害怕的。所以沃尔玛公司总裁沃尔顿说:“如果你必须将沃尔玛管理体制浓缩成一种思想,那就能就是沟通。因为它是我们成功的真正关键之一。”

现代社会,不善于沟通将失去许多机会,同时也将导致自己无法与别人的协作。你我都不是生活在孤岛上,只有与他人保持良好的协作,才能获取自己所需要的资源,才能获得成功。要知道,现实中所有的成功者都是擅长人际沟通、珍视人际沟通的人。

人际沟通演讲稿2沟通,是孩子与家长交流的桥梁,往往是它使家长对孩子有了透彻的了解,才避免了纠纷。

前几天,幼儿园的老师布置了一个作业:请每个小朋友回家后看《恐龙大世界》。小乔回家后,连忙打开电视津津有味地看起《恐龙大世界》来。不一会儿,就到了吃饭的时间,妈妈走过来说:“小乔,该吃饭了!”说罢,便伸手想去按掉开关。小乔,跳起来说:“妈妈,你要是关掉电视,我就……我就……绝食!”妈妈听了,反而没有生气,而是心平气和地说:“那小乔,你能跟我说说你为什么要看这个?”于是,小乔静下心来,一五一十地将老师布置的作业说出来,妈妈笑了说:“小乔,这是好事啊!要记住,下次你要做什么事,只要和妈妈好好讲,我觉得有道理就会答应的。好,现在你可以看电视了!”

是啊,现实生活中就应该这样:家长要先与孩子沟通,而不是一上来就是说这说那的,这样会使孩子对家长才产生厌恶。就说有一次吧!那次,我在一本书上看到:一个小女孩想看一本书,可她爸爸妈妈却说:“看那干什么用?又不能吃,又不能穿,买来当枕头呀?”于是,小女孩认为父母就是不爱她,她想:我都还没说是老师推荐我们看的,他们就连连摇头,我以后再也不理他们了。自从那以后,小女孩就一直待在房间里,不说话,也不玩耍,使父母后悔莫及。

没错,沟通让孩子能与家长交流,让家长了解孩子。沟通,往往化解了家长与孩子的纠纷,让孩子觉得自己是在和父母做朋友,从而不会形成叛逆的心理。那句话说得很好:有一言而可以终生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觉得应该多和别人交往是最要的。只要自己多注意的生活的细节,和别人沟通是用心的来沟通的。我建议你应该多看看关于人际关系的书籍。带上三句话上路:微笑是一种美德;为帮助过你的人准备一份礼物;不为一朵花停留太久。

人际沟通演讲稿3沟通,在字典里的意思使双方相互连通,在生活里的意思是使双方的心相互了解,沟通就像桥儿一样,那头是你,这头是我,因为沟通,我们总能在这桥上相遇。

朋友·沟通

“我跟你没法沟通”,我气呼呼地对着她道,“你不可理喻,性子那么倔强”,她也毫不示弱地说着,“哼”,“懒得跟你说”,结果我们俩都摔门而去,不欢而散。她是我的好朋友,可不知道为什么,我们之间经常吵架,一吵架,我和她都变成了带刺的刺猬,刺得对方遍体鳞伤,俩人的心隔着一堵冰墙,深深伤害了友谊,谁都不愿意说对不起,都固执的守着自以为是的自尊心。唉,已经是这个星期第三次吵架了,我拍了拍身上的尘土,茫然无措的想着解决的办法。原因到底是什么呢?我倔强?她太强词夺理?还是我太任性?她太小心眼了?不对,也不是?可能是我们之间缺少点什么。??我突然茅塞顿开,是缺少沟通的桥梁。从那以后,我开始尝试跟她说出我心里的感受,是悲亦或喜。她或许也开始学着怎样去体谅我,聆听我的心声。也许当我开始跨出第一步对她说“对不起"时,那桥的梁子就已经结结实实的打好了,心中的隔阂烟消云散,我们俩的手紧紧握在一起,相视而笑。沟通真是一瓶很神奇的喷化剂,能够消掉那些日久又讨厌的隔阂。

家长·沟通

有一句话说得好:“青春期的我们是叛逆的,更年期的家长是火爆的。”曾经有同学跟我说过“我和我爸妈是仇人,在一起就吵架,我们之间有代沟,他们不乐意见我,我还不待见呢,正好乐得其所。”我想处在青春期的我们都有这个烦恼,我也不例外,有一次我月假放学回家,心想着再过几天就是妈妈生日了,寻思着买个礼物送给她,于是便拉着同学去商店逛逛,商店里商品琳琅满目,看的我们眼花缭乱,不知选哪件,等给妈妈买完礼物后,天色已暗才匆匆回家,我一路急赶,气喘吁吁一推门,就见爸妈焦急的脸色,我刚想解释,爸妈的脸已经完全暗了下来,灯光映着他们充满铁青的脸,“你还知道回来,这么晚才回家,外面遇到坏人怎么办?你看你衣服多脏,你看看……"等他们絮絮叨叨发表完长篇大论后,我委屈地走进我的房间,哇哇大哭起来,泪流到嘴里,又涩又苦,然后,我便昏昏沉沉一觉睡到了天亮,醒来时,身上已经盖好了被子,我又督见床头柜上放着一封信和一袋面包,纸条上写着:你已经长大了,以后要早点回家,不要再让爸妈担心了,好不好?霎时,我觉得这寥寥数字轻飘飘的,缓缓地飞到空中连接成了一座桥,心像是被什么触动了一样,我的眼睛湿润了,我悔恨对爸妈的莽撞,误解爸妈的苦心。沟通真是一个神奇转换器,把代沟全转换成了亲情。

老师·沟通

"你这次怎么考这么差,你要好好想想自身的原因”。说完,她便转过头批改作业。我只好站在那儿,呆呆地望着脚底下的方砖,心里像是被打翻了五味瓶一样,无助的我顿时迷失了方向。过了一会儿,她改完作业似乎很累,她只是注视着我不说话,我的头更低了。良久,她突然一字一句的说道“我从不认为你只有这个水平。”老师的话语像一股清泉滋润我的心田,我不再自卑,不再拘束,打开了话匣子跟老师说起了自己的目标,我的内心充满了勇气,我的信心仿佛给了我翅膀,迫不及待的想飞向蓝天,与老师建立起沟通的桥梁。往后的日子,我跟老师相处越来越好,我的六年小学生活已经过去了,我偶尔还是会想起那个老师。沟通真是一颗很神奇的果子,让生活中到处都充满了甜蜜。

沟通是一阵和风细雨,温暖着人们的心田;沟通是一杯醇香的热茶,赶走严寒酷暑;沟通是一缕灿烂的阳光,让世界充满爱,沟通你我,在心与心之间筑起一座不朽的桥梁。

人际沟通演讲稿4沟通这两个字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很熟悉,它不仅是人和人之间连接心的桥梁,也是人与外界交流的纽带。正是因为某些人忽略了它,所以觉得人生乏味,变得孤独,缺乏自信。

我妈妈就是一个这样的人。在我读大班时,她为了能够更好地照顾我,辞去了工作,专心辅导我的功课和生活起居,每次我在学习上碰到困难的时候,她都会耐心的给我讲解,晚上我和爸爸回来更是还有一桌丰盛的晚餐等着我们。她还经常和我们聊天、谈心。

可是时间久了,我觉得妈妈变得越来越不可理喻,又是我甚至觉得她是不是得了“忧郁症”。每次我问她问题时,她都会不耐烦的回答我,烦死了,别问我,我不知道!和爸爸之间也会因为一些琐事而吵个不停。后来,妈妈又开始迷上了上网和电脑游戏,连买菜都不去了,就这样她连唯一出门的机会也没有了,导致她与社会脱节了。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变化有多大,也不知道当下流行些什么,衣柜里都是四、五年前的,一旦到不得不出门的时候,她也一味地推脱,生怕被人嘲笑。

后来妈妈也意识到自己不能再生活在这样一个封闭的世界里,终于鼓起勇气去面试了一家公司,也被录取了。之后她慢慢的敞开了心扉,和人有了交流,同时也慢慢的融入了社会,经常参加一些同事聚会,也越来越喜欢带我出去逛街了。走在大街上也是自信满满的。下班回家更是和我们有说有笑的。重新和沟通交上朋友的妈妈,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人也变得开朗、快乐,让我觉得妈妈重获新生了。

因此我们需要沟通,沟通能带给我们快乐和幸福,能够拯救一个孤独的灵魂,一个孤独的人生。

人际沟通演讲稿5每个人在和彼此沟通或讨论时,总会有不同的想法,都想提出来跟大家分享,但是当你们意见不同时,你们又会如何处理呢?

很纷争都是这样造成的,每当一件不相同时,大家总是积极地为自己辩护,很少人会认真倾听对方的想法再找到彼此的共识,这么一来或许就能减少许多纷争的发生,更能让彼此的感情越来越好;相反的,如果大家都坚持自己的意见,不愿倾听他人的想法,不但会让这件事没有结果,还会让彼此更疏远,所以,倾听对方的意见很重要!

小时候父母离婚的原因之一,就是意见不合,当时双方都不愿意听对方解释,才引发这种悲剧,但是后来双方还是决定,让大家静一静,改天再约出来一起讲清楚,最后才能和平的离婚,所以,不管当下你的情绪是多么烦躁、激动,都一定要给比此一个私人的思考空间,给大家静一静,才不会让人处在一个愤怒的情况下交谈,引起不良的后果,若是能以心平气和的方式沟通,会对彼此较好,也不会冒犯到对方。

人际沟通篇2

关键词: 人际沟通 倾听 技巧

美国著名学府普林斯顿大学对一万份人才档案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智慧”“专业技术”和“经验”只占成功因素的25%,其余75%决定于良好的人际沟通。因此只有良好地沟通,才能为他人所理解;只有良好地沟通,才能得到必要的信息;只有良好地沟通,才能获得他人的鼎力相助,正所谓“能此者大道坦然,不能此者孤帆片舟”。在日常的言语交往活动(听、说、读、写)中,听占54%,说占30%,读占16%,写占9%,这说明听在交际活动中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所以要掌握沟通的技巧,关键是要学会积极倾听。

美国汽车推销之王乔・吉拉德就曾有过一次深刻的体验。一次,某位名人来向他买车,他推荐了一种最好的车型给他。那人对车很满意,并掏出10000美元现钞,眼看就要成交了,对方却突然变卦而去。

乔为此事懊恼了一下午,百思不得其解。到了晚上11点他终于忍不住打电话给那人想知道原因。

对方告诉他:“今天下午你根本没有用心听我说话。就在签字之前,我提到我的吉米即将进入密执安大学念医科,我还提到他的学科成绩、运动能力,以及他将来的抱负,我以他为荣,但是你毫无反应。”

乔不记得对方曾说过这些事,因为他当时根本没有注意。乔认为已经谈妥那笔生意了,他不但无心听对方说什么,反而在听办公室内另一位推销员讲笑话。这就是乔失败的原因:那人除了买车外,更需要得到对于一个优秀儿子的称赞。可见学会倾听是多么重要。

倾听与听是有根本区别的,听只是一个生理过程,它是听觉器官对声波的单纯感受,是一种无意识行为。而倾听也是以听到声音为前提的,但更重要的是人们对声音必须有所反馈。也就是说倾听不仅仅是生理意义上的听,更应该是一种积极的、有意识的听觉与心理活动。在倾听的过程中,必须思考、接收、理解说话者传递的信息,并作出必要的反馈。倾听的对象不仅仅局限于声音,还包括更广泛的内容,如语言、声音、非语言等。可见,倾听不仅要接收、理解别人所说的话,而且要接收、理解别人的手势、体态和面部表情;不仅要从中得到信息,而且要抓住人的思想和感情。

一、倾听的五个阶段

倾听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包含了下列五个阶段:

接收 理解 记忆

反应 评估

1.接收讯息是倾听的第一个阶段,也就是由感觉器官接收外界的刺激,倾听不仅包含接收对方传达的口语内容,而且包含注意对方的非语言讯息。

2.理解讯息是倾听的第二个阶段,也就是了解对方传达讯息的意义。除了必须注意对方所表达的意见和想法外,也必须了解对方言谈时的情绪状态。

3.记忆讯息是倾听的第三个阶段,即将我们所接收与理解的讯息,停留在脑海中一段时间。人们的记忆,并不是讯息的完全复制品,而是以自己的方式,重新建构所接收到的讯息。

4.评估讯息是倾听的第四个阶段,即判断说话者内心的意图。人们除了必须理解、记忆说者所传达讯息的表面意义外,还必须进一步推测这些讯息的潜藏意义。

5.反应是倾听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个阶段,说话者会根据倾听者的反应来检查自己行为的结果,从而知道自己所说的是否被准确接受和正确理解,然后作出适当的调整,这样会更加有利于倾听者的倾听。

二、倾听的特征

1.受制性。倾听是在接收表达者的话语信息的基础上进行的,对方说什么,就接收什么,然后才能加以理解,这个行动本身就体现出受制性。具体地说,倾听的受制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受制于表达者的说话特点。口语接受者面对的表达者是多种多样的,他们的身份、职业、经历、文化素养、性格爱好、思想感情和表达意图等自身或主观因素不同,便呈现出不同的言语表达特点。这不同的言语表达特点对信息的接收与理解起着一定的制约作用。第二,口语交际是一种说与听双方参与的言语活动,这种活动是在特定的语境中进行的。特定语境中的时间、地点和场合等主要因素,会对言语表达产生一定的影响。第三,受制于表达者与接受者的交际地位。在言语交往中双方的交际地位不同,所显示的人际关系也有区别,居于劣势的口语接受者往往比较紧张,常常用尽全力去捕捉每一个话语信息,以便正确地理解它;处于优势的一方可能要随便一些,没听清或没听懂会要求再讲一遍。

2.选择性。倾听虽然具有受制性,但在口语交际中,它并非单纯是一种消极被动行为,同时也是一种积极能动地认知和合作的活动,这主要表现为倾听者对话语信息的接收具有选择性。具体地说,倾听者的选择性主要表现在三方面。第一,选择性接受。乐意接受那些与自己已有观念一致的,或自己需要和关心的信息,回避甚至抵制那些与自己固有观念相龃龉或自己不感兴趣的信息。第二,选择性理解。对同一个信息,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理解,这种理解为接受者已有的观念、态度和信仰所制约,常常出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结果。第三,选择性记忆,接受者往往选择那些希望得到的或愿意记住的信息来强化记忆,容易忘记自己不关心的或不喜欢的事情。

3.补正性。在口语表达时,无论是交流思想、抒发感情,还是传递信息,都带有不尽其言的省略或者潜藏性质,即任何说都只是部分地展述内容。因此,在交际过程中,接受者必须利用自己的理解、经验和知识来加以补正,填充这省略的“缺口”或发掘那潜藏的信息,领悟内容。较强的倾听能力建立在渊博的学识、敏捷的思维的基础之上。只有这样,接受者才能对表达者的疏漏、失误乃至谬误予以敏锐的觉察,并且在经过机敏的辨析之后,进行适当的反馈。在这个意义上,聆听还具有匡误正误的作用。

三、倾听的技巧

1.注意的技巧。我们在倾听别人说话时,必须保持放松而灵敏的身体姿态,并伴以适当的肢体动作,对对方的讲话作出积极的反应。比如身体适当前倾,与说话者交流目光,适当点头或做一些手势。一位良好的倾听者还必须尽量排除周围环境的干扰,这个环境包括客观环境和主观障碍。客观环境来自于噪音和嘈杂的环境,说话者使用方言或夹杂外语表达和说话者表达时的音调和态度,听话者身体状态不佳和对说话内容缺乏基本了解,等等。主观障碍来自于听话者先入为主或固执己见和没有参与感。最重要的还是倾听者的内心注意,也就是听话者用心思考,感受对方传达的讯息,这更能显示倾听者的专注程度。

2.追随的技巧。追随最主要的目的是让说话者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内心的想法感受,使得听者能够更加了解说话者如何看待自己所处的情境。

(1)基本鼓励。在倾听过程中,使用深感兴趣的、真诚的、高昂的声调会使人自信十足;恰当的肢体语言,如用手托着下巴等,也会显示出倾听者的态度诚恳,这些都能让说话者感受到倾听者的支持和信任;用一些简单的反应,如恰当的微笑、赞许的表情、积极的目光或伴以“嗯”“对”等的词语,促使说话者说下去,向说话人表明你在认真倾听;也可以用皱眉、不惑等表情给讲话人提供准确的反馈信息,以利于说话者及时调整。

(2)偶尔插嘴。除了基本鼓励外,倾听者以开放的方式询问所听到的事,成为谈话的主动参与者,就会增进彼此间的交流和理解。可以说,提问既可以是对说话者的鼓励,即表明你在认真倾听,又可以是控制和引导谈话论话题的重要途径。但需要注意的是,提问必须适时和适度,不要询问过多的问题,一次最好问一个,否则会造成对方思考的困扰或中断。而且问题必须是开放性的,如“有什么”“怎么样”,而不是“是什么”“是不是”。

(3)适当沉默。沉默是倾听者必须学习的技巧。在倾听的过程中,忘掉自己的立场、见解,保持沉默,让对方把话说完。

3.反应的技巧。复述指用自己的话来重新表达说话者所说的内容。有效的倾听者常常使用这样的语言:“我听你说的是”“你是不是这个意思”“就像你刚才所说”。复述对方说过的话既表示对说话者的尊重,又能够用对方的观点说出自己的想法。这样,倾听者不仅能够赢得说话者的信任,而且能够找到沟通语言,从而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

(1)简述语义。听者将自己听到的问题,对方说话的内容,以自己的方式,简洁地重复说话者主要的意思,以确定自己接收和理解的意义,正是对方所欲传达的意思。当我们复述他人的意思时,用字必须尽量精简,避免使用冗长的陈述,阻碍说话者的思路,不过必须注意简述语义时保持客观的描述,避免引导对方谈话的主题与方向。

(2)情感反应。反应对方已经传达或隐含的情绪状态。除了简要地重复对方的内容外,我们也必须表达对于说话者感情的理解。正如简述语义能够让我们检验说话者谈话内容的知觉一样,反映对方的情感,也可以检视我们对于他人情绪的知觉,以及提供说话者更深入观察他们自己内在的喜怒哀乐的各种情绪的机会。

(3)意义反应。当我们同时反应内容与情感时,就是在意义反应。意义反应一般是最有效的反应方式。初学时用“你觉得(感觉的字眼)”“因为(与此感觉有关的事件或内容)”的句子;等到运用纯熟,就可以自由变化,只要意思一致即可。

参考文献:

[1]麻友平.人际交流与沟通实务.中国石化出版社,2007.

[2]李元授.演讲与口才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

人际沟通篇3

【关键词】护理管理;人际沟通;人际关系

【中图分类号】R5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3-0282-01

1 维持良好人际关系,护士长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1 工作要有计划性,要明确工作任务和领导要求,科室人、财、物、设备、环境等全面情况心中有数。工作要分轻重缓急,要确保政令畅通,工作只有得到了领导的支持,病友的认可,同聊的配合才能向着良性方向发展。

1.2 工作要积极主动,以身作则,要求别人做到的事自己首先做到[1],基层护士长的工作必须务实,少造势,工作生活中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避免引起群众的反感而致工作指挥不灵,护士长应善于听取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良工作方法,工作中严格要求下属,而生活中则应多关心体贴她们。护士长不要把排班作为行使权力的手段,而应把它作为合理安排护士工作、生活、学习的时间表,在不影响工作的提前下,尽可能照顾护士在生活和学习等方面的需求。

1.3 激励团队,培养优秀人才,护士长要善于发现科内优秀苗子,鼓励她们参与各类活动,展现护士风采,体现自身价值。为护理管理队伍人才梯队输送好苗子,而不是扼杀她们的才气和能力,护士长要克服担心后备力量超越自己而取代自己的不良心理,而是要支持她们积极参与竞争,参与管理,充分发挥其才能,共同管理科室,只有要求上进且又有机会上进的人才能把工作干好,干出色。

2 达到有效沟通、营建和谐环境,护士长应掌握的管理技巧

2.1 作风民主,宽宏待人:护士长要广泛听取医护人员的意见,及时纠正工作中的偏差和失误,让护士参与管理,护士长的作风民主,宽宏待人。能使下属护士产生安全感,不必担心“穿小鞋”、“抓辫子”,能心身愉快的投入工作。心情舒畅,有利团结,亦能增加团队的凝聚力,营造和谐工作氛围。组织角色互换的讨论--假如我是护士长我将怎么做,希望护士怎样相处。假如我是护士,将会怎么做,希望护士长怎样管理,从而达到相互理解,消除冲突,在一种祥和、融洽的氛围中工作。

2.2 工作体现公开公正公平:作为护士长一定要公正,切不可带有色眼镜,厚此薄彼,这样容易导致矛盾,产生离心力,失去威信,护士长要让护士知道自己对工作的想法和打算,让护士知道与她们自己切身利益相关的计划和决策,增加透明度,调动积极性,鼓励护士实现理想,在评先、评优、进修学习、派班、休假、效益等方面体现公正公平,用人唯贤而不是用人唯亲,善于发现先进事迹进行表彰和宣传。

2.3 创造严宽结合的环境:工作上必须严字当头,用制度管人,在制度面前必须坚持原则,一视同仁,才能提高质量,但生活上应尽全力为护士们排忧解难,了解她们的需要,对她们如同慈母胜似姐妹,使她们在科室工作中感到温暖[2]。护士长切忌将不稳定的情绪带到工作中,动不动的发脾气,护士在揣摸你的情绪中工作,科室气氛肯定紧张。不要轻易的将护士分为好的坏的,每个人身上都有优点和不足,重要的是鼓励优点克服缺点。任何时候都不要伤害护士的自尊心。批评要讲究艺术,要避免当众训斥、责备。经常挖掘护士们的优点进行激励以此激发她们的主观能动性,带着一份好心情上班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有实验证明人在愉快心情下工作,工作效率将提高3~5倍,

2.4 护士长每天要花一定的时间进行有效的沟通,良好的沟通是建立和谐医护患关系的基础,是营造轻松工作环境的前提,是杜绝差错事故纠纷、提高工作满意度的良方。本人从事护理管理工作二十六年,走过了两家医院十多个科室,特别是近五年在门诊这个老专家、老教授、老领导聚集的科室,每天接触上千人的窗口岗位担任护士长工作,其交流沟通协调能力尤其重要。与病人的有效沟通能减少投诉、纠纷的发生,缓和矛盾冲突,门诊一站式服务中心及高血压俱乐部成立三年多以来,本人利用有效的沟通技巧接受和解决来自全院的各类投诉二十余件,答疑咨询上万次,达到了良好的效果,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与医生、教授们的良性沟通,护理工作得到了理解与支持,工作中我们感觉不到小护士被人瞧不起的悲哀。与护士的有效沟通能得到下属的工作配合,达到共同提高质量的目的。与外部科室的有效沟通,能建立起一个相互协作的网络,提高护士长的办事效力。

2.5 合理安排人力资源,知人善用[3],护士长要了解科内护士的个性特征、专长,合理安排岗位,爱整洁、讲卫生、办事重原则的人安排其担任保管员工作;爱笑、情绪乐观,沟通能力强的人安排其负责对外联络及宣教工作;穿刺技术高,工作责任心强的人安排做抽血室的工作;各尽其能,减少埋怨和不满,使每位护士都能全身心投入工作。

2.6 尊敬专家教授,营建和谐团队:门诊是专家教授们营集的地方,专家教授在医院德高望重,如能得到他们的支持理解和协作工作将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利用业余时间每月组织一次活动,请专家教授们参加,听取他们对工作的建议,每天早上上班时给专家们泡上一杯热茶,教授们生日之时组织全科人员庆祝,生病了及时探望,工作日常用品按时送到教授们手中,工作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相互感动着,我们尊敬专家教授,他们支持理解我们的工作,科内环境宽松,气氛融洽,团队协作,工作开心。

人际沟通与人际关系处理是护理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护士长充分掌握沟通技巧,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是管理好科室的前提。良好的人际交流沟通能力,是每位护理管理者都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参考文献

[1] 张英,护士长应遵循的原则,医学知识库,2008-5

[2] 李茜,现代管理艺术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博爱护理网,2008-4

[3] 封润,浅谈护士长在构建和谐工作关系中的作用,中国当代护理杂志,2007,135:44-45

人际沟通篇4

关键词:人际沟通;声乐教学;教师;学生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6-0228-01

一、人际沟通在声乐教学中的必要性

笔者认为,学业沟通是以教材和专业知识为载体,教师传授知识、学生学习知识,师生共同探究、解决问题的活动;价值沟通主要以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人际沟通则是除学业沟通和价值沟通以外教师和学生在课堂及课外活动中的交流。声乐教学中的人际沟通,则主要指师生之间关于歌唱的情感及心理方面的交流。目前,许多声乐教师片面注重完成教学任务,把尽可能多地讲授声乐技能技巧作为教学目标,以学业沟通为其教学全部内容,忽略了声乐教学的人际沟通。然而,人际沟通是声乐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因素。韩愈说,教师的任务是“传道、授业、解惑”,对声乐教学而言,“解惑”不只局限于歌唱中如何发声、用气息等学业解惑,还包括歌唱者情感、个性心理等方面的解惑,而这些则需要学生跟老师之间的人际沟通。良好的人际沟通有助于推进声乐教学进程,如果一个声乐教师只管教授技能而对学生的感受不闻不问,那么这种“远距离”的师生关系是不利于声乐教学的。一个成功的教师会注重学生学习心理的变化,并以其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歌唱态度和歌唱观念,激发学生音乐潜能和歌唱创新意识,因此,正确积极的人际沟通在声乐教学活动中是非常重要的。

二、声乐教学中人际沟通双方的地位

教学活动中人际沟通的主体为教师与学生,很多教学阻隔现象都源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不畅。同样,在声乐教学实践中,如果缺乏沟通或沟通不当,就可能导致学生丧失歌唱的兴趣,出现“被迫妥协”的歌唱状态,甚至敷衍反感而放弃学习。

良好的人际沟通首先要把握好沟通双方的地位。在声乐这个特定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作为教学过程的主导方,是教育教学行为的引发者和学生行为的引导者,因此,声乐教学的沟通往往由教师发起,学生则处于被动沟通的地位,然而,沟通本身的目的是为了学生更好的学习,因此沟通是以学生为本,在声乐实践中,教师应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把学生作为教学中人际沟通的核心,充分了解学生歌唱的兴趣、情绪、意志等心理因素。

三、声乐教学中的人际沟通技巧

第一,以平等为前提,以尊重为基础。声乐是一门想象的艺术,需要学生进行抽象的体悟和细致的感官调适,在声乐教学中,经常会面临“只可意会不能言传”的困境,这种抽象、复杂的艺术特征,会造成学生的理解困难,因此,良好的人际沟通显得尤为重要。在人际沟通中,首要原则就是平等对待学生并保护其自尊心。例如,某学生在训练“高位置”的发声方法时达不到教师的要求,A老师恨铁不成钢地说“你怎么还不理解,我已经给你讲解示范多次了啊。”B老师则耐心地说“只要自己有意识的去找到发声位置,慢慢的就会了,你有什么疑问吗?”A老师自然是希望学生进步,但却给学生造成了一种“我不行”的心理暗示,伤害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歌唱兴趣;B老师则换位思考,以平等和理解的方式帮助学生练习,让学生更易接受,学习效果自然会越来越好,而这就是良好的沟通,它需要平等和尊重,因为每个学生都是有个性、有思想和有情感需要的人,而不只是一架会唱歌的机器。教师只有平等对待和充分尊重学生,才能充分了解学生的思想、歌唱情绪和心理,才能营造和谐的声乐教学氛围,为良好的歌唱打下基础。

第二,赏识语言贯穿其中。“赏识是一种理解,也是一种激励,它不仅让学生感受到被他人尊重,更是帮助学生获得自我价值感、发展自尊、自信、激发潜能的基础”。首先,赏识语言需要适时表达,在声乐教学中,当学生完成练声要求或歌唱有所进步时,应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促使学生强化良好的行为,增强自信,激发声乐学习兴趣。其次,赏识语言也可在学生声乐学习遇困难时运用,例如,当学生在尝试但又达不到所要求的声音时,教师可以先对最接近要求的某个音进行肯定,鼓励学生循序渐进。当然,赏识性语言必须建立于客观的事实上,正确表扬和鼓励,过于牵强和夸张的话语反而会引发学生反感,并失去对教师的信任。

良好的人际沟通有助于良好教学效果的取得,在声乐教学中,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恰当地表扬学生,尊重学生,善于聆听等沟通技巧都能很好的提高教学效果,这些人际沟通技巧需要我们在声乐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和发掘,并巧妙运用于教学实践中,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郭瑾莉.略论教学中师生沟通的艺术[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第28卷第2期.

人际沟通篇5

关键词:沟通 大学生 问题 对策

1 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由于社会经济飞速发展,时代不断进步,大学生的人际关系沟通问题逐渐凸现。当今大学生绝大多数都是“90后”,是个性张扬,各具特色的一代。当这些有着不同特点的同学生活在一起时,在人际交往与沟通方面难免会出现很多问题,前一阵大学校园惨案频发,复旦大学投毒案、朋友之间言语不和拔刀相向。究其原因,都是沟通不畅导致的。若这些问题不加以纠正和引导,不仅不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对社会稳定和良好发展也带来不良影响。

2 大学生人际沟通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通过走访石家庄市各大高校跟同学们交流以及发放问卷和电话咨询等,发现导致沟通不畅的原因大致分为以下几方面:

2.1 以自我为中心,不顾他人感受 在发放的500份调查问卷中,有10.4%的人可归结为这种类型。当今校园不难发现有这样一些大学生,他们存在着浓厚的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做什么事都希望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自己高兴时,就对旁人高谈阔论;自己生气时,就对旁人恶言相向,不能跟他人进行良好的沟通,严重者甚至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一点也不在乎他人的感受。听不进去别人的劝告,这种沟通方式伤人又伤己,最终导致身边的朋友越来越少。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绝大部分孩子是家里的独生子女,家长过分宠溺孩子,吃的、穿的都要求最好,使其养成自私自利、唯我独尊的观念。无法跟他人进行平等良好的沟通交流,导致问题越来越严重。

2.2 自我封闭,不能对朋友敞开心扉 通过整理调查问卷,有14.2%属于此类型的人。这种类型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不愿让别人了解自己,保持一种孤傲处世的态度,把自己的真实思想、情感掩盖起来,在心理上防范他人,人为地与他人保持距离,故意把自我封闭起来,难过伤心时不跟朋友倾诉,久而久之,当再遇到问题时,容易做出冲动之事;另一种情况是,虽然能够与他人友好相处,但由于性格原因,无法让别人了解真实的自己。遇到困难时不跟朋友沟通,希望凭自己的能力去解决,严重者有可能会发展成第一种情况。出现此种现象的原因是除了自身不善于言谈外,还有可能是由于自卑造成的。家庭的贫困,自身的不足,旁人的嘲笑,让原本就封闭的孩子更加难以向旁人敞开心扉。

2.3 吵架的导火索往往是身边的一些琐碎事 通过调查,有92.6%的人表示跟朋友、舍友、父母等身边亲近的人吵过架,闹过矛盾。其吵架的原因有86.8%是因为一些生活中的琐碎事沟通不及时导致的。这就说明,人和人之间根本不存在深仇大恨,出现争执的原因都是在平时没有良好的沟通,导致问题爆发。同时绝大部分人表示通过交流谈心后,矛盾能够顺利解决。关系还像以前一样亲密。说明良好的沟通是人与人交往最基本的条件。

3 解决沟通存在问题的对策

对于以自我为中心,不顾他人感受的类型。要明白人际交往讲求互惠,只有自己对别人好,做出相应的付出,才能让别人对自己好,使自己的尊严得到维护,让自己的利益最大化。重要的是应该学会换位思考,对社会现实有正视的态度,学会礼尚往来,尊重帮助他人,必要时适当做出让步。这样才能有利于自身的发展。对于自我封闭,不能对朋友敞开心扉的类型。最根本的是要培养其主动真诚的交往态度。首先要善于表达自己,俗话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只有相互理解,才能换来别人热情真诚的态度,这样对于解决一些问题可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要善于倾听,怀着一颗真诚的心去倾听别人,去体会别人的感受,将心比心才能拉近与他人的距离,不会将自己封闭起来。还要保持一种轻松的交往态度,不要总是对他人有防范之心。相信真心换真心。通过调查发现,吵架是产生沟通问题的主要原因,所以要学会善于处理各种矛盾,遇到矛盾问题时,学会打破僵局,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这就要求对待他人有一颗宽容的心,用宽容的态度去与别人交往。这样才能避免一些不必要的矛盾产生。除了这些最基本的,还应该做到以下几点:①善于塑造自身的良好形象。注意给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比如举止要大方,装扮要得体,言谈要有礼,面带微笑,学会倾听等。②了解有关人际沟通的理论知识,对人际沟通有更加深入的认识。观看一些与人际沟通有关系的电视节目,从实际中进行总结学习。③熟悉良好人际沟通的原则。就是要在人际沟通中做到平等、宽容、互利、信任。只有在这些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才能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④掌握人际交往沟通的技巧。比如主动与别人打招呼,称呼要亲切得当,坦然自若,给人一种轻松感,培养开朗活泼的个性,给人愉,幽默风趣,运用于然的魅力,处事果断富有主见等。

4 结语

总的来说,人际沟通是自身发展的重要部分,尤其对于大学生来讲,更应该高度重视沟通的重要性,建立起健康和谐的共同关系。良好的沟通才能使人际关系更加和谐,同时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笔者希望通过此次的社会调查,可以使学生们正确看待人际交往,使大学生时刻保持着对生活和学习的乐观态度,同时也希望社会、高校更加关注大学生健康成长问题,避免校园悲惨事件再次发生。

参考文献:

[1]李洁.大学生沟通问题研究及人文思考[J].镇江高专学报,2010,01:101-104.

[2]卓成霞.当代大学生人际沟通的有效性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05.

[3]王琦.浅谈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及对策[J].理论导报,2010,

01:55-56.

[4]王东,吴翠珍.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问题与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04:124-125.

人际沟通篇6

【关键词】中职学生;人际交往;沟通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 (2012)02-0091-02

众所周知,人际交往的过程,是双方交流信息、沟通情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际沟通能力将直接影响人际交往的效果。可以说要提高人际交往效果必先提高人际沟通能力。而当代中职学生,绝大部分来自农村,由于学习生活环境等因素的限制,交往范围较窄,致使大部分同学不善沟通。在与许多同学谈话时发现,他们常常会很紧张,词不达意,表达能力极差,不能用简洁流畅的语言来成功表述自己的思想。这种状况对于他们将来毕业走向社会 ,走进工作单位都会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中职生如何提高自己的人际沟通能力呢?

1 克服羞怯心理

中职生由于过去交往范围较窄,与陌生人接触较少,在与人沟通时常会紧张,结果变得手足无措,想说的说不出,该讲的讲不清,让人着急。特别是在大众场合,情况更糟。记得班上的第一次班会,让同学们依次上台作一个简单的自我介绍,结果很多同学站在讲台上,低着头,手不知往哪儿放,声音小得象蚊子,效果自然很差。其实害羞与胆怯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但它却实实在在是一道阻碍沟通进行的障碍。要克服羞怯心理,只有在交往中不断锻炼自己,树立自信心。中职学生可以利用在学校的机会,多与同学和老师广泛交往,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来提高自己的胆量。另外很多学校都有班团活动,在班团活动中,应该珍惜每一次机会,主动发言,大胆表现自己,破除自己的羞怯心理。

2 注意场合,把握气氛

我们常说“话要分场合”。原因是在不同场合中,有不同的气氛。我们在这些场合之中与人沟通,就应该注意无论是言谈内容或语言表达方式,都应该与场合气氛保持一致。如参加开业庆典,你谈论的却是破产倒闭的事情,肯定让人讨厌。在探望病人时,切忌谈论死亡。在庄重严肃的场合,就不能表现你的风趣与幽默。总之在与人沟通之前,我们随时应该考虑言谈的内容、方式是否与交往场合气氛相适。

3 巧选话题,扣开话门

话题是指谈话的主题,它的选择很重要。我们常说“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这主要取决于话题的选择。在生活中,我们与熟悉的人沟通,由于彼此了解,很容易找到共同的话题,而在与陌生人沟通中,话题的选择则相对较难。选择话题的基本原则是:试探了解,寻找共同点。一般我们可以首先谈论一些大家都熟悉的普通话题,如:最近的热门新闻,体育赛事,文艺,天气情况,旅游,服装等。在交谈中通过不断听、观察来了解,推测对方。比如对方的籍贯、职业、学识、经历、爱好等,然后不断深入,寻找到双方的兴奋点。这是与陌生人沟通中最关键的一点,当然也是最难的一点。另外,我们也应该注意,有些话题是不宜选择的。如:你完全不懂的,你自己不感兴趣的,别人的隐私,自己与别人的恩怨,自己的成功经历等。

4 区别对象,因人而异

在与人沟通时,由于沟通对象不同,其民族、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及修养也不尽相同。因此,我们所谈论的话题、具体语言表达方式等都应该因人而异。如沟通对象的文化素质较低,我们就不要谈论较深的专业话题,语言表达尽量浅显易懂。对文化素质较高甚至专业人员,则可更多使用书面语言、专业术语。这里还要考虑双方的关系。跟长辈领导沟通应当庄重尊敬,谦虚谨慎。与同辈交谈可以无拘无束,自由随便。对女士切忌轻浮。对不同民族、不同的人,应尊重其、风俗习惯,而不能妄加评论。

5 注意倾听,善于观察

沟通的过程,是说与听的双向互动过程。然而,我们往往重视说而忽略了听。其实,在沟通过程中,说与听是同等重要的。沟通中的听有两大作用:一是可以了解对方,指导和调整沟通,完成双向互动。二是可以体现对对方的充分重视与尊重。在倾听中要求作到“三个到”,即“耳到,眼到,心到”。也就是说在倾听别人谈话时,只是用耳朵认真听是不够的,目光要专注地望着对方面部,同时用心记忆,分析。在沟通中,由于信息并非单纯通过声音传递,所以一个成功的沟通者还应该善于观察。从对方的面部表情、体态动作中去获取信息,分析对方的心理反应。这里要求我们懂得一些基本的体态语言,如在交谈中对方不停搓手,表示紧张焦;眨眼是说谎的常见反应。将各渠道获取的信息综合起来,准确地把握沟通对象,就能够指导沟通的继续进行。

6 语言文明,简洁准确

我们有些同学,由于平时不太注意,经常爱讲脏话,这在沟通中让人反感,会给别人留下粗俗、素质差的印象。所以我们平时就应该注意用语文明,不讲脏话、粗话,多使用礼貌用语,争取在交往中给对方留下良好的印象。同时,我们还应该讲求语言的简洁、准确。美国哈佛大学语言学家齐夫根据他对语言的研究,总结出著名的“齐夫定律”。在言语沟通中,说话者只用一个词来表达一个概念最省力,听者也用一个词来理解最省力。这就要求语言应尽可能简洁。并要求保证准确,少使用模疑两可的词语,更不要词不达意,让人误会。

7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在沟通能力中,表达能力其实只是一个方面,综合素质则是内在基础。我们常用“茶壶装汤圆”来比喻不善表达的人。但如果根本没汤圆,任你用什么容器装也是倒不出的。实际上一个人的谈吐是他道德品质、学识水平等综合素质的全面反映。要真正提高沟通能力必先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这样与人沟通,才能言之有物,言之有理,并能成功适应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交往者。

实践证明,中职生在沟通中的障碍,不仅影响人格的发展,而且制约他们对知识的领悟和把握,更会对他们将来的就业和发展带来负面作用。因此,作为一名中职学生应该充分珍惜和利用学校的机会,努力提高自己的人际沟通能力。

参考文献

[1] 孙宝水. 公共关系基础[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人际沟通篇7

关键词:留守儿童 人际沟通 问题 对策

到目前为止,留守儿童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在物质生活方面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但是,留守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内在因素,比如人际沟通等,仍然存在难题。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思想与感情的传递与反馈的过程。农村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缺乏人际交往上的引导,存在严重的人际沟通上的方法缺失,不仅影响留守儿童与他人的相处状态,也影响以后对他人和社会的认知及相处方式。从目前对留守儿童相关的研究现状来看,农村留守儿童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人际沟通问题。

1.留守儿童与监护人的沟通问题

监护人是与留守儿童接触最亲近的人,承担着留守儿童最基本的生活需要。他们理应是留守儿童最具交际启蒙的引导者。因此,监护人在留守儿童的人际交往方面有无关注直接影响着他们是否有能力健康地跟他人进行交往。遗憾的是,就目前留守儿童与监护人的关系状况来看,这种引导似乎被有意无意地忽略了。一方面,监护人作为留守儿童的祖辈或者旁亲对留守儿童的责任更多是停留在物质上,潜意识认为满足留守儿童的吃穿住行就算尽到了责任。祖辈作为孩子的监护主体由于年龄偏大,身体素质差,自身教育水平低,对儿童人际沟通能力常常处于漠视状态。即使是父母有一方留在家里也因为承担了过重的家务和田间劳作,少有精力关注孩子沟通心理需求和心理变化。因为父母与子女的联系、沟通减少,亲子关系发生消极变化,留守儿童缺少情感和心理关怀,缺少倾诉和寻求帮助的对象,自身情绪情感变化无人感知或疏导,导致一些留守儿童不愿意与他人接触或者接触太少,表现出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行为孤僻等个性特征。另一方面,大部分留守儿童作为“寄人篱下”的孤独者,在监护人不富有的情况下,他们要负责繁重的家务。过度的与年龄不相符的重负使他们过早失去享受童年的权利,监护人与留守儿童的沟通久而久之演化成畸形的形式。尤其是低年级的留守儿童,他们的性格、自我意识、价值观等还没有完全形成,在引导、关爱以及榜样的作用方面尤其缺乏。

2.留守儿童与同龄人的沟通问题

由于留守儿童需要承担家务重负等原因,他们缺乏与同龄人一起度过的童年时光,随之缺失的是与同龄人的交往实践和技巧。以传统的“人以群分”观点来看,留守儿童明显被动地移出了属于他们的群体,而陷入另一个成长怪圈。留守儿童应该享有的儿童话语权,但在其他正常的儿童面前这个权利似乎成为一种奢侈,因此他们的喜怒哀乐的表达能力很差。这种不平等的心理意识使这原本同龄的两种儿童在沟通上存在障碍。一些留守儿童因为没有父母的保护而变得胆小、懦弱、内向,缺乏自信,缺乏与同伴积极的交流和互动。另外,因为没有父母的约束,他们可能又存在着脾气暴躁、任性、打架斗殴、打骂同学甚至老师、长辈等恶习。一些留守儿童迷恋游戏机,沉溺于网吧,逐渐演变成“问题儿童”。中学留守儿童正处于生理、心理、社会急速发展的时期,他们比小学留守儿童遇到更多的问题与困惑,但由于父母的远离,他们缺少来自家庭的支持与指导,所以面对与同伴的冲突无处可诉,缺乏正确的人际关系处理方法。

3.留守儿童与老师的沟通问题

留守儿童因其成长环境的不完整,身边缺乏父母作为力量支撑,在学校常受到其他同学甚至老师的歧视。事实上,大部分留守儿童的在心智发展上并没有其他儿童健全,学习能力相对较低,需要老师倾注更多的关注。而这批留守儿童的怯懦、自卑、不自信甚至叛逆的心理都比较重,遇上条件不足的学校和不够耐心的老师,在沟通方面俨然难以达到和谐。许多留守儿童在教师面前总是显得紧张、忧虑、焦躁和不安,一般不主动与教师进行交流,也导致他们学校教育的不充分。而老师方面,有可能爱莫能助,也有可能认为其孺子不可教而放任不管。同时,农村小学师资力量的匮乏以及教师职业教育的不健全,也使得留守儿童的心理教育几乎是一片空白,沟通意识更是无从谈起。

4.留守儿童与社会其他人际沟通问题

家庭与学校是引导留守儿童心理走向最关键的渠道,如果两者同时缺乏有效的引导、教育机制,那么他们的心理发展很难得到保证。留守儿童最容易陷入这种教育的尴尬局面,原本就存在人际沟通问题的他们在面临整个社会时,更彰显沟通障碍。一方面,留守儿童的沟通意识尚不健全,在熟悉的亲人、老师、同龄人面前尚不能顺利沟通,在陌生人面前更谈不上从容、大胆面对;另一方面,留守儿童的经验世界相对于正常儿童来说比较狭窄,他们对陌生环境需要一个更漫长的熟悉过程。对涉事甚浅的留守儿童来说,贫乏的交际能力无疑是适应未知社会的绊脚石。

根据留守儿童人际沟通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鉴于沟通能力对留守儿童适应生活环境、跟上社会步伐的重要性,笔者提出了以下几条对策:

第一,监护人或父母需提高关爱孩子的意识,把留守儿童的心理成长放置到身体成长同样重要的位置。监护人既已承担责任,就应身在其位而谋其功。作为留守儿童的父母,应该对自己的责任有充分的认识,尽量创造与孩子相聚的机会。可以利用节假日把孩子带到城市,给他们体会家庭温暖、父母关爱以及理解父母工作的艰辛,尽可能让他们体会正常家庭的生活。正常的家庭生活氛围是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基石,因此,切不可因都是“自家人”而忽视了对孩子的沟通引导,家教永远是孩子接受教育的第一步。

第二,学校要给予重视,特殊关照。留守儿童是特殊群体,学校应该对留守儿童和其它学生一视同仁,切忌用歧视的眼光对他们。及时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尊重留守儿童的人格,加强与留守儿童的情感沟通,这样,教育才有针对性,方能对症下药。此外,各学校要多与家长交流,使学校内外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产生合力效应。心理教育教师应对儿童的显性和隐性心理压力进行疏导,帮助留守儿童走过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在教育过程中,要让农民工家长学会与孩子沟通、交流以及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发挥家长对孩子的独特教育功能。专门的心理健康教师不仅要矫正留守儿童的焦虑、自卑等不良心理,更重要的是预防和开展多种活动,引导学生朝着健康方向发展。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发展积极的情感体验,促进人格发展,形成健康的自我概念,从而能以健康的心理面对他人。

第三,鼓励留守儿童参与同龄群体活动。尽量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住宿便利,让留守儿童在老师、同学群体中成长,以对缺失的家庭教育进行补偿。良好的同伴关系是儿童特殊的信息渠道和参照框架,是人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儿童得到情感支持的来源之一,可以满足儿童归属和爱的需要,以及尊重的需要。因此,构建一个团结的、积极向上的班集体非常重要。要培养同学之间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使学生彼此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减少孩子内心的寂寞和焦虑,减少孩子心理上对外界的排他性。

第四,社会各界的关爱与行动。农村社会要建立由共青团、妇联、工会、村委会等组成的农村少年儿童健康发展的教育和监护体系,共同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当前如果加快发展农村第二、第三产业,适当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以提供更多的劳动岗位,可使更多的农民既能增加家庭收入,又能实现就地就业,从源头上减少留守儿童数量。另外,要加强法制建设,净化社会风气,消除影响留守儿童的消极文化,为留守儿童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也给留守儿童提供了进城上学,享受同城里孩子一样的教育机会。

总而言之,留守儿童的心理形成与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心理问题的解决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留守儿童的人际沟通问题是一个极其复杂、综合性的社会问题,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积极配合,共同努力,为留守儿童营造一个适合其身心发展的环境,尽量提高留守儿童的人际沟通意识和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旭东,欧何生.心理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2]叶敬忠,杨照.关爱留守儿童:行动与对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3]叶敬忠,潘璐.别样童年:中国农村留守儿童[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4]王瑛.农村“留守儿童”心理探究与引导策略[J].教育革新,2010(3).

[5]刘欣,陈青萍.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比较研究[J].长沙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9(5).

人际沟通篇8

【关键字】导游,人际沟通,案例,技巧

一、人际沟通与导游服务工作

导游人员是旅游团中很特殊的一个角色:一方面,作为旅游服务人员,导游工作的本质具有服务性;另一方面,作为旅游计划的组织实施者,导游工作又具有一定的管理性,但是这种管理是一种隐性的管理。基于这样的角色定位,导游人员在与游客的人际沟通过程中,策略和方法就很重要了。

二、导游工作中人际沟通技巧与案例分析

(一)认真分析沟通对象的特点

首先,在与游客接触之前,导游人员要分析“他们是谁?”,使用同一种沟通方式与不同地区、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游客进行沟通,其结果肯定是不一样的。

1.案例。

湘西地区以土家族、苗族聚集为主,当地的接待贵客的礼仪中有一项就是“拦门酒”,某旅游团去到湘西苗寨后,有几位广东的游客在门口与接待人员争执起来,他们都不胜酒力不愿意喝酒,苗族姑娘非要他们喝了酒再进村寨。

2.分析。

广东地区与苗族的酒文化是有很大区别的,广东人喝酒随意,能喝就喝,不能喝不强求,然而苗族以及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则是不醉不尽兴。广东游客向苗族接待人员推辞不能喝酒时,苗族人对于越是推辞的客人就会把酒倒得越满,因此这样双方都僵持不下。意识到是这个问题后,导游立即向双方解释了彼此不同的酒文化,彼此也都理解了对方的行为。在以后带客人去到文化风俗差异比较大的地区时,导游都应首先告诉客人当地的风俗民情,这样一来就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误会。

(二)注意语言表达的方式和技巧

在旅游过程中,导游人员是以预定的旅游活动计划为指导为游客提供服务的,然而众口难调,并不是所有的游客都会全盘接受导游人员的旅游活动安排,可是在与游客沟通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去“命令”或“要求”游客遵守旅游团的行程安排,而应该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以“明确受众利益”的前提出发,首先告诉游客这样做对他们有什么好处,或不这样做对他们有什么不好的影响,这样游客才会乐意接受。

1.案例。

我国西南部地区山路多,火车行驶速度较慢,且由于车次较少所以停靠的车站较多。乘坐火车去广西、云南的游客常常会向导游人员抱怨火车开得太慢了,如果导游人员在这个时候回答“车开得慢去找列车长,我也没办法”,游客的反应可想而知。而导游人员用玩笑式的口吻回答“西南部的山区风光太美了,一路蜿蜒逶迤,可能火车司机想大家多欣赏下窗外的优美风景,所以故意开慢点吧”。

2.分析。

在旅游活动中由于人力不可抗因素导致的各种游客意见是很多的,在这时游客对导游人员抱怨甚至是投诉的时候,我们首先要做一个优秀的倾听者,耐心听游客发完牢骚后,我们不能认为错不在己就随便敷衍,因为游客在这个时候与导游人员沟通并不是因为他们不知道问题的原因,而是希望向导游人员一吐心中的不快,所以在这时最好的沟通方式,就是用较幽默的方式向客人解释原因,博得游客的会心一笑后,进而再向游客解释真正的原因,这样与游客的沟通就较容易了。

(三)重视旅游期间的游客心理分析。

旅游团作为一个临时的群体,在短短几天的旅游过程中,也会在相互接触的过程当中,形成一个个的小团体,或者整个旅游团中会出现“非正式领导”人物,而其他游客也会很快形成一定的从众心理。无论是小团体还是非正式领导,这些都会对导游人员的正常工作带来一定的影响。

1.案例。

在一次带游客去黄山旅游的旅途中,旅游团内有一位游客积极参与车上的娱乐活动,在团员中的威望很高,大家一致推选他担任旅游团的“临时领队”,在抵达黄山景区用第一餐的时候,导游人员特意当着其他游客的面询问了这位游客对饭菜的意见,他提出了两点小问题,导游当时立即采取了补救措施,其他成员都认为“领队”帮他们说了话,而“领队”也认为导游确实尊重了他的意见,因此在后面的旅游过程中,导游主动与该游客商量活动安排,听取他的合理意见,也请他配合导游完成旅游活动,当一些游客的意见与活动安排有分歧时,不需要导游出面协调,该“领队”游客首先就亲自去做他们的工作,整个旅游活动下来大家都很配合导游的工作,这里面特殊“领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2.分析。

旅游团中非正式领导的出现既可能是坏事,但也可能是好事。旅游团里的“非正式领导”游客有两个最大的特点:一是该游客有较强的人格魅力和领导能力,他的言行对其他游客有较强的影响力;二是该游客敢于煽动其他游客对旅游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发出质疑,代表旅游团成员发表合理和不合理的意见。所谓“擒贼先擒王”,如果在旅游过程中与该游客有了较好的沟通,这样的非正式领导不仅不会成为导游人员的绊脚石,相反还会成为导游人员的“得力助手”。

三、小结

通过以上的几个案例,我们不难发现游客在旅游过程中,除了满足观光、休闲的需求外,与旅游从业人员的友好沟通也是其潜在的需求之一。因此良好的沟通技能应该也必须成为一个优秀导游人员必备的素质之一。在旅游活动过程中,导游人员与游客的沟通互动远远不止以上提及的案例,因此导游人员应在旅游活动中将继续发现和探索更多更好的客我沟通模式和技巧,不断提升导游服务工作质量。

上一篇:唯美清纯范文 下一篇:羚羊木雕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