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关系测试范文

时间:2023-12-01 20:34:05

人际关系测试

人际关系测试篇1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软件测试过程;测试文档

中图分类号:G642.4文献标识码:A

目前我国软件测试人才严重匮乏,人才缺口达到30万,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国内软件测试人才教育相对滞后。但实际上,很多学习了软件测试课程的学生却找不到工作,业内专家称之为人才的“结构性过剩”[1],因此,滞后的原因不仅仅是教育机构开设软件测试课程时间的滞后,主要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效果与实际需要的差距产生的滞后。随着外包开发行业的快速发展,对人才在代码和文档方面的规范性、技能和工具的熟练程度要求越来越高,而这些要求正是软件测试人才教育的薄弱环节。如何顺应市场需求,培养出企业所需的软件测试人员,成为《软件测试》课程改革的目标。

一、《软件测试》课程存在的问题

随着软件测试人员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各大高校、职业技术学校及IT培训机构纷纷开设了《软件测试》课程,各种软件测试的教材也相继出版发行,但教材中技术实现的内容较多,对常用的软件测试文档书写介绍很少,对自动化测试工具基本也是简略介绍其功能。在实验教材方面,目前还没有配套的软件测试实验教材问世,在教学过程中基本是任课教师自行设计实验教学内容。对于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如果没有大量的项目开发经验和完整的系统案例作为支撑,就难于用恰当的实例来解释相关理论,更难设计出实用有效的实验内容,导致在校学习的知识与实际工作脱节的现象。

二、《软件测试》课程采用案例教学法的必要性

案例教学法最早起源于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一直被广泛地应用于商业、法律、医学领域培训中,随着案例教学法的推广、成熟,案例教学法受到其他专业领域的重视。案例教学法是根据教学目的和培养目标的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案例为基本素材,把学生带入到特定的事件情景中进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并形成技能技巧的一种教学方法。与知识为导向的讲授式课堂教学模式相比,案例教学法更注重学生知识的运用能力,以学生实际能力的提高为最终教学目的。

“软件测试”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深刻理解软件测试思想和基本理论,熟悉多种软件的测试方法、相关技术和系统的软件测试过程,学会编写测试规格说明书,测试报告,并学会使用几种流行的自动化测试工具,从工程化角度提高和培养学生从事大型软件的测试技术和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引用系统的工程化的案例作为理论课教学载体和实验课教学的实施对象,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基本理论,并通过实验掌握测试的技能和技巧。

三、案例教学法在《软件测试》课程中的实施

本课程的培养目标是根据市场需求,结合实际工作中企业对“新人”的培养模式及实际工作的方式方法,通过若干系统案例对学生进行测试技能的训练,让学生以“经验者”的身份进入人才市场参与竞争。

(一)根据学生特点规划教学内容

由于学生缺乏整体项目开发经验,我们主要针对初、中级测试工程师设计教学内容。而针对高级测试工程师和测试管理者担当的工作,比如测试计划的制作、各种设计的验证、测试评估和总结,需要经历初中级测试工程师的实战,积累大量经验才能承担。这一部分内容,我们只在理论教学中简单讲述,不在实验教学中安排实验内容。

(二)根据教学阶段选择案例素材

根据教学进度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采用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的方式选择如下三个案例进行教学:

(1)选择经典案例设计的“被测软件系统”作为软件测试基本技术的案例进行理论和实践教学。

(2)选择以C/S模式实现的“小区物业管理系统”作为软件测试过程、测试用例设计、测试文档书写相关内容的案例。

(3)选择以B/S模式实现的“图书馆管理系统”作为面向对象测试、网站测试的案例。

在理论课教学中主要以“被测软件系统”、“小区物业管理系统”作为案例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与网站测试和面向对象测试相关的内容以“图书馆管理系统”作为案例进行讲解。这样,进行完理论教学,学生对案例系统的功能基本了解。在实验教学中,我们提供给学生在测试中需要的代码、开发规范、需求分析、系统设计书、概要设计书、详细设计书,具备了以上资料,便可模拟实际工作模式,将理论教学中讲述的测试技术和测试文档的书写方法运用到案例的测试实验中。

(三)模拟实际项目完善案例系统

现有的软件测试教材,通常会在最后章节给出一个案例,对该案例利用教材上介绍的各种测试方法针对性地进行测试用例设计。但是,教材对案例的描述基本只限于项目背景介绍、子系统介绍、子系统性能及可用性要求方面的内容,基本没有提供可运行案例系统的代码,同时也缺乏必要的供测试使用的文档。大量的案例参考书中,有可运行的系统代码却没有测试必须的较完备的文档。实际工作中,软件测试过程与软件设计周期有相互对应的关系,软件测试过程中的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验收测试分别对应软件设计中的详细设计、概要设计、系统设计和需求分析。因此,要完成一个系统的较完整的测试过程,不仅要提供被测系统的完整代码及数据,还必须提供全套的设计文档。

针对以上三个案例系统,我们首先补充完成需求分析、系统设计书、部分模块(单元)的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书,力争陆续完成整个系统的完整设计资料,以供学生测试使用。

(四)针对测试技能训练设计缺陷案例

为了检验学生的测试技能,在不同的实验中,人为地在案例中设计针对性的缺陷,锻炼学生检测故障的能力、故障描述能力以及跟踪定位缺陷的能力。在测试技术实验中我们人为制造各种缺陷,让学生通过白盒及黑盒测试技术去发现缺陷,并学会根据不同的软件设计选择最佳的测试技术进行有效、高效的测试。在软件测试过程实验中,人为拆散系统,让学生自行设计桩模块及驱动模块,搭建单元测试环境;提供给学生零散的单元模块及概要设计书,让学生利用集成测试策略实施集成测试。

(五)选择适当测试工具进行案例测试

教材上简略介绍了十几种测试工具的功能,但实际使用方法缺乏资料。在教学中,我们选择代表性的CodeReview、Nunit、QTP三种工具进行代码检查、面向对象测试、录制测试过程及编写测试脚本,帮助学生掌握常用工具使用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分析测试工具的实现原理,启发学生从不同的侧重点去思考测试自动化工具的设计及实现方法。

四、后续教学改革构想

(一)教学进度的调整

计算机课程的实验教学,通常和理论课同步或迟后几周进行。对于“软件测试”这门课程的实验教学,如果与理论课同步进行,前期的实验内容安排就缺乏理论支持,如果比理论课迟后几次,即在讲述白盒测试和黑盒测试后开始实验教学,就可以将各种测试方法融入实验中进行。但由于软件测试过程及技术、测试文档书写相关内容还未讲述,实验内容的安排显得孤立,没有整体感。为了让学生体验软件测试在实际工作环境中的实施过程,将理论课讲述的知识有机地融入到完整的案例中进行实验,就需要系统地学习完理论知识后,再结合实际案例系统地进行实验。

以后的教学中,拟打破传统的周4学时,即理论2+实验2的排课模式,将一个学期分为理论上半学期,实验下半学期,上半学期周4学时用于结合案例进行理论教学,下半学期周4学时针对理论课讲述的案例进行实验教学,以便学生能够模拟实际工作环境进行系统的软件测试实验。

(二)相关课程连贯教学

软件测试课程是伴随软件行业的迅猛发展而诞生的,在此之前,软件测试隶属于软件工程课程进行教学。由于软件测试伴随软件的整个生命周期,因此,软件测试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必须贯穿于软件开发的全过程。在以后的教学中,对软件工程专业的学生,拟采用课程连贯教学法,通过编程语言课程、软件工程、编程实训课程、软件测试课程相结合的方式,采用同案例、跨学期的方法进行连贯教学,即在某一编程语言教学中引入案例,进行案例片段程序的讲解,在软件工程课程中进行系统设计,在实训课程中实现案例,在软件测试课程中进行测试的一系列训练。这样,便于学生将所学知识关联起来,了解课程之间的联系和软件项目开发的流程,让学生通过两至三学期的时间去消化几门课程的同时,体会一个项目开发的全过程。

五、结束语

各高校、职业技术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都相继开设了软件测试课程,在这门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们不断摸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由于计算机行业日新月异的发展,也给软件的测试带来了挑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关注行业发展的前沿,提出软件测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启发学生去思考并寻求解决的方法。同时,教师应尽可能参与实际项目开发,为理论及实验教学积累实用真实的案例资源。

参考文献

[1]刘德宝.软件测试工程师培训教材[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2]北京阿博泰克北大青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行业规则和行业经验手册[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3]胡宏银.软件测试课程教学方法探讨与实践[J] .计算机教育,2007(6).

人际关系测试篇2

关键词:软件测试;测试管理;测试工具;Quality Center

软件开发团队的质量意识不断提升,团队对测试的重视与依赖程度也逐步提高。软件质量是各种特性的复杂组合,软件测试是软件质量保证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软件测试来验证软件是否满足了需求,验证产品是否满足内部质量和外部质量。

复杂的项目和有限的工期,要求测试人员用更短的时间、更高的效率进行软件测试。测试人员组成的团队,需要有效而明确的管理。软件测试管理是一种活动,可以对各阶段的测试计划、测试用例、测试流程、测试文档等进行跟踪、管理并记录其结果。随着软件产品的迅速发展,软件复杂度逐渐提升,这给软件测试带来了更多挑战,测试的组织与执行成为软件工程的重要部分。

借助工具,可以使测试管理可视化,协助测试顺利进行。在IT企业的软件测试团队中,结合软件测试理论与方法,适当选择工具软件,可以促进企业工作规范化,提升团队工作效率,让多人协作完成复杂测试工作成为一项管理清晰、目标明确的系统工程。

1 Quality Center简介

Quality Center是HP(惠普)公司的软件测试管理产品,该产品前身是Mercury Iteractive(美科利)公司的Test Director,后被惠普公司收购,正式命名为HP Quality Center(后文简称QC)。QC是一个基于Web的测试管理工具,可以组织和管理应用程序测试流程的所有阶段,包括指定测试需求、计划测试、执行测试和跟踪缺陷。此外,通过Quality Center还可以创建报告和图来监控测试流程。

QC功能比较丰富,善用QC可以完成复杂的测试管理工作。相比其他过程管理与缺陷管理软件,QC是一个“重量级”的软件帮手。介于使用成本的限制,更适合于企业级应用。在系统测试的组织与管理方面,更显优势。

2 使用QC管理系统测试

QC软件模块较多,本文从最实用模块入手,主要包含版本管理、测试需求、测试版本管理、测试用例、测试执行与缺陷管理六个方面,完成整个测试过程的监控、管理与执行。下文将通过图文描述,展示具体的操作过程与方法。该测试方法的解决方案经过实际系统测试工作的检验,是一种有效的测试管理手段。

2.1 权限管理――自定义中的“组”

测试管理的主体是“测试人员”,测试人员在测试团队中有不同的分工,测试经理、测试用例设计人员、测试用例执行人员各司其职。根据项目复杂度的区别,人员配置会有不同。

测试经理的职责是制定测试计划和进度并及时反馈、建立与维护测试基线、团队成员能力了解与工作安排等[4];测试用例设计人员应掌握项目的具体细节和操作流程,设计出合理用例。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着人员复用情况。管理与设计人员需要拥有操作QC的较高权限。测试执行人员根据设计的用例进行执行,对整个测试需求、用例的修改需要较为慎重,所拥有的权限应较低。可以根据实际项目的人员分工设施操作权限。

设置权限的方法如下,管理员账号登陆,点击右上方“工具”--“自定义”,出现权限管理界面。点击“组”,可以建立或修改权限分类。点击“项目用户”,可以添加、编辑和删除用户,并确定测试人员所属的组。

2.2 测试需求――QC中“需求”模块

项目需求不同于测试需求,不能够指导实际的测试工作。而如何将项目需求转化为测试需求,考验着每一个测试经理的工作能力。使用QC,可以清晰地梳理测试需求,是需求处理工作的得力助手。

QC支持以树状结构建立需求,并为每一个需求分配ID。实际测试过程中,可以将“需求”模块用作测试需求的梳理,结合整体需求文档建立所需要测试的需求。每个功能需求均须有测试需求对应,根据实际情况,功能需求可能需要对应多个测试需求来进行测试。

2.3 测试版本――QC中“版本”模块

测试工作非一蹴而就,测试需求与用例都可能存在多个版本。可以在QC的“版本”模块建立相应的测试版本。版本名可以根据项目具体需要确定。在版本的下一级建立循环以表明测试的轮次,可以在每一轮次中,记录本轮次的开始日期和结束日期。

这里提供一些实用技巧:

当系统测试只涉及一个基线时,可以使用“轮次_基线”来命名测试轮次当系统测试包含几个基线时,可以使用“轮次”作为测试轮次名,在详细信息中写明所有系统的基线。在“详细信息”中写明所有系统的基线。

可以在每一轮次中,记录本轮次的开始日期和结束日期。

建议使用“系统名_模块名_基线日期”来规范基线名称。

2.4 测试用例设计――QC中“测试计划”模块

用例编写是测试工作的核心任务之一。

测试计划中包含所编写的所用用例,并可以控制用例的版本。介于QC的测试实验室部分展示不方便,所以实际的执行结果,也会体现在测试计划之中。

2.4.1 从“需求”导出“测试计划”中的用例

“需求”模块可以直接转换为测试计划中的用例或者文件夹,右键点击要转换的需求,选择“转换为测试..”,之后会弹出对话框,可以根据需求粒度,来选择转换方式。可以将最底层子需求转换为设计步骤、测试或主题。当需求较复杂,未拆分到具体步骤时,建议选择的是“将底层的子要求转换为测试”。转换后,测试计划中,就会生成与需求对应的测试主题,根据具体需求可以增减主题,调整目录结构,设计具体的测试用例。

2.4.2 关联用例与需求

设计用例时,可以让用例与需求关联,这样可以清晰显示测试需求的覆盖度与完成度。在每个用例中,点击“需求覆盖”,然后点击“选择需求”,右侧会出现具体的需求,选择相应需求则可以将此需求关联到用例中。

2.4.3 用例设计

具体到每一个用例,可以分为“步骤名称”“描述”和“预期结果”三个部分。不同项目对此三个模块的应用方式不同。以某具体项目为例,定义用例编写规范如下:

步骤名称:以步骤编号开头,并简要描述步骤执行的意义

描述:此步骤执行的具体方法,根据此描述,可以指导测试的输入

预期结果:这部分填写实际测试结果,记录真实的测试情况

2.4.4 保存每一轮次的用例

QC的测试实验室模块对测试结果的保存有待优化,所以,在非自动化执行的测试中,建议项目选用测试计划模块保存用例结果。值得注意的是,如果选择在测试计划中呈现具体的执行结果,即将“预期结果”填写为实际执行结果时,一定要注意:对于多轮测试时要复制测试计划中的用例,并单独与轮次关联和命名。

2.4.5 测试执行――QC中“测试实验室”模块

QC设计测试实验室模块是希望用此模块来记录实际测试的执行情况。但因为展现不清晰,所以,实际测试结果记录在了测试计划的“预期结果”中。这部分内容可以根据项目具体调整。此外,测试实验室还有以下作用:管理每一轮测试所执行的用例,监控本轮次用例状态、测试进度,以及分派测试任务。

测试实验室可以根据测试计划,来建立测试用例集。通常,测试计划的树状结构和测试实验室的树状结构是一致的,测试计划中最底层文件夹,对应测试计划中的一个测试集。当然,也可以建立一个测试集,将测试计划中所有的用例放置在一个测试集中,并分配测试给相关测试人员。具体建立测试集的方法如下:根据测试建立测试文件夹,在测试文件夹下建立测试集,并使用“选择测试”将测试计划中的测试用例拖入相应测试集中,分配测试给相关测试人员。

在测试过程中根据测试用例的实际执行情况,由测试人员将测试用例的状态置为:

测试未执行,状态为“No Run”

测试正在执行,状态为“Not Completed”

测试执行完成并通过,状态为“Pass”

测试失败,状态为“Failed”

2.5 缺陷管理――QC中“缺陷”模块

使用工具管理缺陷,可以清晰地向开发人员反馈问题,记录问题沟通和修改状况,是测试历史过程的重要参考。

缺陷由测试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填写,进入“缺陷”模块,点击“新建缺陷”,并根据提示填写“摘要”、“测试版本”、“测试轮次”、“测试日期”、“测试者”、“模块”、“缺陷状态”、“严重程度”、“原因分类”以及“描述”,并将缺陷与引发此缺陷的测试用例关联起来。在笔者工作过程中发现,缺陷的描述越清晰对开发人员定位问题越有帮助。

一个完整的缺陷描述应包含以下元素:

测试数据:运行该测试用例时建立的数据,如指令内容、输入字符串等。

测试步骤:执行该测试用例的操作过程。如果是前台程序,需要详细描述打开界面的title、录入的内容、点击的按钮等;如果是后台程序,需要详细描述测试环境(服务器、环境变量)运行的指令、SQL语句等。

期望结果:根据需求确定该测试用例的预期。

实际结果:测试用例执行后的真实结果 试用例执行后的真实结果,可以用文本形式或截图形式来展现。

3 结论

QC工具拥有自身的一些特点,会给测试工作带来一定影响。通过企业级项目测试的应用,发觉QC最大的优点是使得工作分配与测试用例完成情况可视化,并可以清晰地梳理测试用例等。而同样有QC带来的缺点,最显著的缺点是网页反应慢,操作耗时长,贴图不方便,内容导出困难等。

在笔者工作的测试团队中,同样一个项目的测试人员来自不同的部门,甚至所属不同城市。这时,测试的管理是非常棘手的问题。多人合作的项目测试,使用QC管理带来的好处完全弥补了它的不足。使用QC进行系统测试的维护和管理,能够达到降低沟通成本、明确任务划分、实时反馈测试问题的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苏秦,何进,张涑贤.软件过程质量管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2]吴慧韫,李卓群.基于H 模型的软件测试管理应用模型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6,27(11):1993-1995.

[3]Black.R,龚波.软件测试过程管理[M].北京:及其工业出版社,2003.10:1-53.

[4]http://

作者简介

人际关系测试篇3

关键词:检查式测试;度量式测试;软件性能;软件可靠性;测试效率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 (2010)22-0037-03

1简介

随着全球信息化趋势的不断加强,各国的软件产业都在以前所未有的矫健步伐不断向前迈进。而信息化为全球经济发展打开了一个崭新的市场,各软件公司越来越重视软件产品的最终交付质量以赢得更多的市场占有率。在软件开发的生命周期中,测试作为保证软件过程和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必不可少。

而今,虽然世界经济与信息已经全球化,但中国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测试水平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在国内的测试活动中,软件测试一般由专门的测试小组进行软件的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及验收测试等。所有这些相关测试都将根据预先设定的测试流程及测试用例按步进行,不仅如此,测试用例一般都将给出预期测试结果,作为最终测试通过与否的判定标准。因此,软件测试曾被形容为“基于大量测试用例的程序行为的动态验证”。

2检查式测试与度量式测试

目前,在特定的软件项目中,测试人员将根据不同的系统特征及测试目标,选择不同的系统测试方法,如黑盒测试、白盒测试、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回归测试、压力测试、负载测试、可靠性测试、安全性测试及兼容性测试等。对于上述的多种测试方法,本文将其总体的划分为两类测试情况:检查式测试和度量式测试。

2.1检查式测试

通常一个测试用例包含如下几个基本要素:需求追踪、测试目的、测试准备、测试数据等。在这种类型的测试中,测试用例一般直奔一个明确狭隘的目的――验证系统的某一项功能是否正确实现。因为这种测试用例对正确的结果有设定或者有一定的预知,因此测试是明确的,而且可控性也很高。测试结果的输出表现为通过或者不通过。在此把此类的测试称为检查式测试,它属于一种先验性的测试,通常所做的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功能测试等都属于此类测试。

2.2度量式测试

度量式测试没有太多的先验性,结果一般基于某种量化的数字而产生。一般是为了针对软件某一特定功能周边的多项指标进行的量化度量。这种形式的测试往往出现在系统级测试和应用阶段的数据收集。度量式测试往往不会直接给出通过或者不通过的结果,而是需要通过进一步的分析和决策。然而这类“模糊”的量化数据比检查式测试更具有稳定性,对把握软件的总体质量或某一特定功能的具体细节更具有价值。这类测试多发生在系统测试、性能测试、可靠性测试等测试中。

2.3优缺点比较

在我们日常的测试活动中,检查式测试通常是测试活动的主要构成,其优点显而易见:直接、高效、易管理;缺点则是:随机性强、单薄、易陷入惯性思维等。而度量式测试是以定量的数据作为基础,经过分析,测评式的检验软件质量。其优点是:稳定、可靠、测试方式丰富灵活等;缺点是:耗费资源、测试设计复杂、对软件质量提高具有间接性等。参见表1:

表1检查式测试与度量式测试优缺点比较

测试类别 优点 缺点

检查式测试 直接、高效、易管理 随机性强、单薄、易陷入惯性思维

度量式测试 稳定、可靠、测试方式丰富灵活 耗费资源、测试设计复杂、对软件质量提高具有间接性

3重视度量式测试

在长期的测试活动中,我们发现,虽然检查式测试可以发现大部分的系统缺陷,但是在软件某一部分或者其整体已相对稳定和完备的阶段,我们需要更多的针对实际情况采取度量式测试以发现系统更多的潜藏隐患,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虽然“尽可能多的测试”一直为业内所认同,然而同其他的软件相关活动一样,进度和成本控制往往是软件测试中最直观的压力。检查式的测试作为测试的主体方式,往往会受到测试人员的青睐,其测试力度也不言而喻;度量式测试则只是在最后阶段被简单的运行几次,甚至只是用来验证一下之前的检查式测试结果而已,但用户长期的实际使用会让很多潜藏的问题冒出来,也会使一些小问题变成严重问题。因此越是重视软件质量,越是应该花足够的时间做一些度量性测试。在测试时,当碰到进度急任务重的情况下,我们应该尽早地进行度量式测试,重视度量式测试的重要性。

4度量式测试的主要应用场景

下面列举两种情况,概述度量式测试有别于检查式测试的几个主要应用:

4.1 度量式测试可以发现潜藏隐患,而检查一般只能找出显现的问题

检查式测试有着明确的标准,正常或出错显而易见,而且一项功能在一个版本一般只测一次。度量式测试不会简单的一次性做出正常或则出错的结论,而是客观的持续记录软件相关部分的状况,比如内存使用情况、数据库的操作、网络流量、关键操作的时序等。比如软件的“死机”问题是一个必然存在的事件,大部分情况下都是严重影响软件使用的问题,甚至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有一种数据专门采集的是各种死机的情况;包括死锁、非正常操作、软件外部影响、底层操作系统出错等,根据死机原因分析提取需要关注的关键数据,确定隐患的所在,作出系统改进的办法。这一类的可靠性或者失效性分析在其他工业测试中运用较多,而软件中较少。

4.2 度量式测试能够获取软件的使用细节,用以改进设计模型并专注于测试的重点

有一类度量式测试并不是针对于找出一般性的问题,而是专门用于了解软件在正常使用过程中的具体应用状况,用于对系统下一版本的改进。这种度量式测试多出现在β测试阶段,在找出问题的同时也会根据实际的应用重新调整开发设计。比如互联网的上的应用软件,多数都是互动操作,通过度量式测试用户登陆后对软件的操作方式、习惯、各模块实际运行频度差异等,可以对系统之前的设计模型加以改进,甚至发现新的需求。

此外,由于度量式测试的前期,数据的采集一般不需要太多主观灵活的判断和分析,因此更利于自动化的介入,这样可以充分的调集正常工作时间和人力外的其他资源(如设备,网络等),使资源利用最大化。所以在一定的基础上,及早的在项目过程中引入合适的度量式测试,可以使得项目的测试效率更高。

5度量式测试在医疗曝光系统中的应用

在日常的测试活动中,我们经常会接触度量式的测试类型,特别是性能测试中;同时在自动化测试中也会接触到此类相关的数据采集和分析的实例。下面我们将简单介绍在医疗曝光系统可靠性测试中应用度量式测试为了解系统性能、提高系统安全性和发现系统隐藏缺陷所带来的巨大价值。

医疗曝光系统是病人在进行医疗曝光时,医院放射科所使用的数字拍片系统,其可靠性测试需要对系统在实际使用中最常用和关键的流程进行可靠性评估,发现并解决这一过程中出现的错误以及可能出现的隐患。下面是它一次完整操作的基本步骤:

5.1完成准备工作

从病人信息系统中提取指定病人记录:

在本地目录中找到该病人;

在曝光系统上进行曝光;

当预览图像出现时,在图像查看窗口接受并打开图像;

返回主菜单。

我们希望系统对这一组核心操作的可靠性达到连续3000次正常处理,这里包括系统能完成3000次以上连续的处理,保证每一次的结果正常,每一次的各分步结果正常,同时也能达到一定的处理性能。这样我们要对每一次的结果和过程进行记录,它既有利于了解系统的运行状况,也能在出错的时候提供更具体的重现环境。

5.2记录系统每一次运行的基本数据

包括每一次运行的具体时间及其各部分运行所用时间:

运行时刻;

病人编号;

本地查找病人记录所用时间;

从曝光到图像预览所用时间;

从曝光到完成所用时间;

整个流程所用时间。

以下是系统运行时产生的一组基本纪录(单位:秒):

8/11/2009 4:37:26 PM 53 3.953 12.031 22.375 52.047

8/11/2009 4:38:18 PM 54 4.106 12.032 25.844 52.031

8/11/2009 4:39:10 PM 55 4.001 11.985 22.328 52.032

8/11/2009 4:40:02 PM 56 3.985 12.125 22.407 52.031

……

8/12/2009 8:08:24 AM 997 0.937 13.891 21.828 62.766

8/12/2009 8:09:27 AM 998 0.906 13.891 21.688 62.718

8/12/2009 8:10:38 AM 999 1.266 13.891 29.469 70.735

8/12/2009 8:11:41 AM 1000 1.109 13.828 21.891 62.625

从记录中我们可以比较清楚地了解当前的运行次数,了解一次完整的基本操作的所用的时间。可以看到随着时间的增长,系统运行一次完整流程的时间会增大,这表明其中可能出现了内存泄漏等问题。

5.3对系统部分进程的内存使用情况进行监控

图1显示了CC Application Coordinator 进程的内存泄漏情况,当然内存泄漏具体起因需要更多的分析。

5.4得出测试结论

下面是在这次可靠性测试中发现的问题:

5.4.1ID000542350 在系统曝光状态为已准备就绪时,有时曝光可能不发生这是平时测试中一般不会遇到的问题,在大量的循环中我们可以通过数据了解曝光失效的存在以及它的频度,从而给开发一个直观的认识并最终消除,最后的验证也是通过多次的可靠性测试验证(3000多次未发现)。

5.4.2ID000542351 在系统曝光2000次后,系统性能下降这也是一个典型的可靠性测试中碰到的问题,性能下降的问题往往是一个缓慢的趋势,通过对每次循环的时间记录,我们可以直观地了解到出现性能下降的负荷和它的缓急等。

从上述的应用可以了解到,度量式测试在测试系统性能、提高系统安全性和发现系统隐藏缺陷上具有很大的使用价值,特别是在系统的性能测试及自动化测试中,通过对数据的搜集分析,可以深入了解系统性能瓶颈,进而构建提高系统性能的解决方案。

6结论与展望

总的来说,检查式测试和度量式测试都有着各自的优缺点和差异性的测试偏向点,在实际的测试过程中,针对项目中不同阶段、不同类型的测试需要,测试人员可以选择相应的测试方法进行测试。在测试过程中,将检查式测试与度量式测试相结合,协同发现系统潜在的各类缺陷及隐患,必将大大提高软件测试的高效性。

在实际的度量式测试过程中,有效的数据采集对测试过程和结果的分析都能提供相当大的帮助。特别是用采集的各种现场数据来代替测试人员的人工记录和判断,对于提高自动化测试的有效性也必不可少。在测试活动中如何设计合理高效的收集数据种类和方式,如何将检查式测试与度量式测试恰当结合起来,以提高测试效率将是未来研究的重点。

参考文献

[1] Khaled M.Mustafa,Rafa E.Al-Qutaish and Mohammad I. Muhairat.Classification of Software Testing Tools Based on the Software Testing Methods[C].Seco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Dubai,UAE:ICCEE.2009.

[2] Michael R. Lyu. Handbook of Software Reliability Engineering[M].NJ.USA:McGraw-Hill.Inc,Hightstown.1995.

[3] Victor R.Basia and Richard W.Selby. Compar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Software Testing Strategies[J].IEEE Transactions on Software Engineering.Piscataway,NJ,USA:IEEE Press,1987,13(12).

[4] Mamun,A. AL.,Wang,L. F. and Tan, K. C. elt.An automated methodology for the tracking of electrical performance for memory test systems[J].IEEE Transactions on Instrumentation and Measurement,2006,55(3).

人际关系测试篇4

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大学英语教学,适应国家改革开放的需要,经教育部主管部门批准,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自1999年5月起,开始在部分重点院校实施大学英语口语考试。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也把培养学生的口头交际能力列为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2005年2月,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颁布的《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方案》也指出:“将积极开发计算机化口语考试,以进一步扩大口语考试规模”。因此,在这一背景下探讨大学英语口语测试的理论及方法,对推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大学英语口语测试的理论基础

根据李晓菊(1979)的划分,语言测试经历了科学前测试体系、结构主义测试体系和交际测试体系。科学前语言测试体系把语言看成一个完整的语法体系规则,苛求语言形式的准确,认为学习语言就是学习语法规则、阅读原著和双语互译,因此,科学前的语言测试不包含口试。结构主义测试体系的理论基础是结构主义语言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该体系强调测试体系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可靠性,重视口头语言的句型结构,主张听说领先、读写跟上。为了提高评分的信度,结构主义测试体系提倡客观题。交际语言测试体系以交际语言能力为基础。该理论认为:语言学习不仅要学习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学习交际能力。

结构主义测试体系和交际口试体系各有自己的优缺点,例如,从测试的目的和内容来看,交际口试的面要比结构主义覆盖广。从考试的题型和交际模式来看,交际口试更能体现交际的真实性和交互性。从评分方法来看,交际口试更能反应考生的真实水平和交际能力。但从实施的角度来看,交际口试的命题和评分要求高、难度大,而结构主义测试的最大优点是命题容易,评分信度相对较高,对考官的要求也不高。因此,为了提高大学英语口语测试的信度和效度,在实践中往往将两者结合起来使用。

三、大学英语口语测试的组织形式

从测试的组织形式来看,目前主要有三种形式:直接型口试、半直接型口试和间接型口试(刘润清、韩宝成,2000)。直接型口试就是通过让学生开口说话对其口语能力做出评估,考官当场评定考生的成绩。直接型口试有面试、会话、讨论等多种形式,其中面试用得最多。半直接口试通过人机对话的方式进行,考前把事先准备好的试题进行录音,测试时考生根据录音要求进行口语活动,如朗读、独白、对话或讨论,考官不当场评分,而是待考试全部结束后根据考生的录音评定成绩,如磁带录音口试和计算机辅助口试。间接型测试是通过笔试的方法来测量考生的口语水平,如通过辨音、完成对话等来检查考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由于通过笔试的方法无法真正地测量考生的口语水平,而半直接型口试的实施难度又比较大,因此,直接型口试成为大学英语口语测试最常见的方法。

四、大学英语口语测试的相关研究

1.测试形式

在实施不同形式的口试的过程中,人们发现三种考试各有利弊。邹申(2001)认为,面试比较贴近现实生活,在内涵上也体现了语言的交际功能,因此具有比较高的表面效度,但其评分过程却存在缺陷。熊敦礼等(2002)进行的大规模录音口试研究认为,录音口试的优势是节省人力、物力,考生的口语水平不受考官的语言水平和情绪的影响,而且相同的考题可使测试信度得到保证,不足之处在于语音资料的不足和录音磁带的不清晰可能引起评分的困难。金燕、郭杰克(2002)通过面试和录音口试的对比,认为录音口试较面试更为经济合理,具有可操作性,能采集到更多的语言样本,但缺乏真实口语交际中的交互性。邱东林等(2005)通过三次大规模的口语机考实验后认为:计算机口试的优势首先是省时省力和简便;其次是客观公正和考试的各种数据、资料、考题易于保管。不足之处是设备跟不上、效度不高和形式受局限。蔡基刚(2005)在分析计算机口试的信度、效度及可操作性后指出,计算机口试的特点是:有利于开展大规模考试;题量和考试时间有所减少;组织实施效率高;评分人员队伍可大可小;考试成本明显降低。

与此同时,人们还对非面试型口试与面试型口试的可替代性进行了研究。金燕、郭杰克(2002)通过录音口试与面试的对比研究,发现两者的相关系数达到了0.70。蔡基刚(2005)通过计算机口试和面试的对比研究,发现两者的相关系数达到了0.7085。这说明半直接型口试可以替代直接型口试。韩宝成(1995)认为:考生的测试行为不仅受其语言能力的影响,同时也受到测试方法的影响,因此,学生能否接受不同形式的口试也是可替代性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高丙梁(2007)通过计算机口试与面试的比较,发现尽管语言基础不同的学生对不同测试形式表现出各不相同的适应程度,但大多数同学认同计算机口试。

2.测试任务

测试任务的选择是决定测试信度和效度的一个重要方面。高丙梁(2008)通过对我国12种外语期刊的检索分析,归纳了我国大学英语口语测试的任务(见表1)。吕长等(2006)对不同任务之间的效度进行了研究。该研究把测试任务分为A、B、C三类。A类任务包括短文朗读、看图说话,B类任务包括基于短片的任务(如配音、观点陈述等)、即席讲话(给定题目),C类任务包括对话、小组讨论等。A类任务主要测试学生的语音、语调,B类任务重点测试学生的连贯表达能力,C类任务测试学生根据根据对方的讲话内容和情景恰当作出反应的能力。研究结果表明,A、B、C三类任务之间呈高度相关,反应的大致是同一能力,故其之间可以相互代替。

表1 大学英语口语测试任务

3.评分方法

如前所述,直接型口试是当场评定学习的成绩,半直接型口试采用考评分离的方式,即在考试结束后根据录音评分。评分时主要采用两种方法:分析法和综合法。分析法是把口语分解成若干要素,如语法、内容、语音语调、流利程度、准确度、词汇等,评分人员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不同的要素分别评分,各要素得分总和即为总分。综合法是评分人员根据一定的标准,凭总体印象给考生打分。分析法的优点是信度较高,综合法的优点是效度较高。为了提高评分的信度和效度,也可以将两者结合起来,进行分析性的综合评分。实践证明这种评分方法科学、客观,而且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杨慧中,1999)。在分析现有评分方法不足的基础上,张文中、郭晶晶(2002)和易千红、曾路(2004)建议在口语测试中引入模糊数学的基本原理,通过建立模糊子集的方式进行评分,为大学英语口语测试的评分提供了新思路。

4.信度和效度

信度与效度是语言测试中两个互补的因素。信度说明考试结果与语言行为之间的关系,效度反映语言行为与语言能力之间的关系。邹申(2001)对直接口试和间接口试的信度和效度进行分析,认为直接口试具有较高的表面效度,而在内容效度上两者似乎都存在一些问题。金燕、郭杰克(2002)对大学英语口试和录音口试进行了对比测试,两者在评分信度和内容效度等方面均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蔡基刚(2005)进行的面试和计算机口试对比测试发现,计算机口试无论在效度和信度方面都将超过目前四、六级面试型口试,在考试成本上也有较大的降低。这些研究表明,口语测试形式的发展是在不摒弃信度的前提下寻求效度的不断提高。

5.反拨作用

反拨作用是反应语言测试社会效果质量标准的一个重要方面(Bachman& Palmer,1996)。根据高丙梁(2008)的总结分析,测试的反拨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反应在对教学的指导上,如大学英语口语教学应重视文化的导入,重视对学生语篇意识的培养;在加强口语能力培养的同时,不放松语言基础学习;口语测试和口语教学要相互联系,保证测试对教学产生有益的作用。第二个反拨作用体现在学生学习态度的转变上,例如,学生学习英语口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大大提高,课堂气氛明显比以前活跃,学生的口语能力有了很大提高。第三个反拨作用体现在对教学管理层和教师教学理念上,例如,大学英语四、六级的成功开展,不仅促动学校管理层,也使许多英语教师认识到提高学生口语能力的重要性。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五、大学英语口语测试的发展趋势

本文讨论了大学英语口语测试的基本理论、测试形式和相关研究,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大学英语口语测试呈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这种趋势主要体现在:第一,对口语的特点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口语测试从过去重视语音、语调、词汇和语法转向重视口头交际能力。第二、口语测试形式更加丰富,从过去单一的面试发展到面试、录音口试和计算机辅助口语测试等多种形式并存的局面。第三,测试任务的选择更加灵活宽泛,从过去的朗读、复述、看图说话发展到今天的交谈、讨论和辩论。第四、大规模口语测试受到重视,无论是专家学者还是一线教师,都积极参与大规模口语测试研究,特别是计算机辅助口语测试的研究。随着测试理论和测试技术的发展,大学英语口语测试将不断地发展和完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方案(试行).大学外语教学通讯,2005(1).

[3]李筱菊.语言测试:科学与艺术.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

[4]刘润清,韩宝成.语言测试和它的方法.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5]邹申.试论口语测试的真实性.外语界,2001(3).

[6]熊敦礼等.大学英语大规模录音口语测试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4).

[7]金艳,郭杰克.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非面试型口语考试效度研究.外语界,2002(5).

[8]邱东林等.大学英语听说机考尝试.外语界,2005(4).

[9]蔡基刚.大学英语四、六级计算机口语测试效度、信度和可操作性研究.外语界,2005(4).

[9]韩宝成.Lyle F.Bachman的语言测试理论模式.外语教学与研究,1995(1).

[11]高丙梁,计算机口试与面试的比较研究.外语电化教学,2007(4).

[12]吕长等.大学英语口语侧试任务的效度研究.外语界,2006(3).

[13]高丙梁.大学英语口语测试研究热点评述.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08(1).

[14]张文忠,郭晶晶.模糊评分:外语口语测试评分新思路.现代外语,2002(1).

[15]易千红,曾路.口语测试评分模板的设置与应用.现代外语,2004(1).

[16]Bachman,L.and Palmer,A.1996.Language Testing in Practice,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7]杨惠中.大学英语口语考试设计原则.外语界,1999(3).

作者单位:

湖北武汉工业学院

人际关系测试篇5

[关键词]软件测试 教学 实践能力

一、软件测试的作用

软件测试的作用主要是利用各种手段找出软件中潜在的错误和缺陷以提高软件的质量和可靠性。在如今的软件项目开发过程中,软件测试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其工作量约占整个项目开发工作量的40%左右,因此软件测试也应是程序设计类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软件测试是程序设计类课程体系中的薄弱环节

在目前的教学体系中缺少独立的软件测试类课程甚至连相关的选修课都没有,教师在很多情况下只是在程序设计类课程中简单性地介绍一下软件测试方面的知识,并不能引起学生的重视,因此导致在目前的程序设计类课程中教师和学生都不重视软件测试的重要性。

软件测试在软件开发过程中一直都是处于比较重要的地位的,在软件工程中是一个明确独立的阶段,尤其当人们对软件质量的重视程度的提高,测试的地位也随之提高。但是学校中有关软件测试教育方面的教学活动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导致目前的教学与社会的实际需求有些脱节,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

三、根据社会实际需求改变现有的教学理念

我们目前的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偏重于培养学生的软件开发能力,希望学生毕业进入企业后经过简单的培训或者不用经过培训就能够利用这种能力为企业创造价值,这种教育理念是符合社会的实际需求的,但教育理念正确并不等于我们就能够实现这样的目标。由于软件开发要求个人需具备较高的素质以及师资等很多因素造成我们只能培养出少量的学生具有较强的软件开发能力,大部分同学可能未必毕业就能具有为企业创造价值的软件开发能力。而软件测试能力相对于软件开发能力而言难度低一些,更多的同学经过有效的训练就能具有一定的软件测试能力。根据实际的调研发现很多较大的软件企业都缺乏一定数量的软件测试人才,软件测试人员的需求量是很大的。因此我们应根据社会实际需求调整现有的教学理念以便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

四、加强软件测试能力的培养教育

以前我们有这样的误解,软件测试不需要经过太多的培训就能胜任,实际上随着软件规模的不断扩大,当人们越来越重视软件的质量和可靠性的时候,软件测试的内涵和外延也随之复杂起来。下面阐述一下自己对软件测试能力培养的几点看法

1.提高对软件测试的重视程度

教师在教授计算机程序设计类课程过程中应有意识地让学生了解软件测试在整个软件工程中的重要性,教给学生一些软件测试方面的基础知识,并让学生了解当前软件企业对软件测试人员迫切需求的现实,使学生学习起来更具有目的性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2.培养学生学习软件测试技术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知识学习过程中,有没有兴趣,学习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因此教师在教授关于软件测试方面的知识的同时要逐渐挖掘学生对软件测试的兴趣,使学生真正喜欢上软件测试,这也是学生今后一旦从事软件测试工作并做好这项工作的一个重要条件。

3.让学生在学习程序设计课程过程中积极应用测试技术

目前学校关于程序设计方面的课程有很多,例如《C语言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软件项目综合开发等课程》,这些课程的教授是有先后顺序的也就是说是循序渐进式的。因此我们可以在不改变原有教学体系内容的情况下也采用循序渐进式的学习软件测试技术的方式。例如在学习程序设计基础知识如《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时有意识地教授学生如何对自己编写的小程序进行测试中较基础的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方法。在教授中级的程序设计课程如《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时教授学生掌握测试中较高级的单元测试技术。等到学生学习较高级的程序设计课程如《软件项目综合开发》课程时再教授学生更高级的测试技术如系统测试、压力测试及性能测试等测试技术。这样让学生在循序渐进学习程序设计的同时也渐进式地学习了软件测试技术。

4.在测试过程中锻炼学生的沟通能力

除了在学生学习程序设计过程中提高学生测试自己所开发的应用程序的能力外,还要让学生之间互相对对方所开发的程序进行测试训练。因为将来如果从事专门的测试工作主要测试的还是别人开发出来的软件,所以在软件项目综合开发课程中当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自己的项目后,要将系统测试的任务交给另外一个小组完成。这样做的目的不仅更有利于测试出系统中的缺陷还有助于锻炼学生的沟通能力,因为双方是站在不同的立场上进行合作,测试同学对于测试出来的问题可能与开发同学的认知产生偏差,例如测试同学测出的缺陷开发同学可能不认为是缺陷,这时就需要进行有效的沟通以达成一致,这在将来学生从事真正的软件测试工作时也会遇到,可以提前让学生适应这种情况。

5.增加专门的软件测试课程

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最好还是设置专门的软件测试课程,这样会让学生更加系统地学习软件测试的相关技术,为今后从事相关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人际关系测试篇6

关键词: 大学英语口语测试 信度问题 对策研究

一、大学英语口语测试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广大大学生也迫切要求提高英语口语水平,获得更强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社会更是大量需求应用性的英语交际人才。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大学英语教学,适应国家改革开放的需要,教育部制定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随着这一新要求的颁行,大学英语口语教学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口语测试对口语教学的促进作用也引起了高校英语教师的普遍重视,很多专家和学者在积极探索提高听说能力的教学方法和测试手段。但由于传统的教学和测试模式的根深蒂固,教师还是偏重于阅读和写作等书面语言技能的教学,加上四、六级考试的社会效应,大学英语教学仍以传统的应试教育为导向,大多数高校在制订人才培养计划时忽略了口语教学,使得口语教学改革难以真正推行;鉴于口语测试自身的特点,口语测试难以实现其效度和信度,使得口语教学和测试在实践中仍面临大量实际问题。本文主要围绕大学英语口语测试的特点,探讨口语测试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口语测试的特点及面临的问题

1.高效度。口语测试是一种通过直接的方式针对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进行的测试。凡是能够表达的一定能够领会,但能够领会的不一定能够表达,而在口语测试过程中,学生运用语言的结果可以直接为我们所观察,他们的产出性技能在测试中能真实地呈现,是一种直接反映输出性语言能力的测试,对学生语言能力的测量准确,效度较高。

2.低信度。Bachman认为信度与效度是语言测试中的两个互补因素,应相对平衡,提高口语测试信度,就是要提高其评分的可信性和稳定性,这与评分方法、评分标准、评分人员有直接的关系。第一,口语测试属于一种主观型测试,对测试结果的评分需要评分人员的主观判断并受评分人员主观因素的影响,信度较差,从而影响其效度。由于口语测试是测定考生的语言表达和运用能力,评分人员对测试结果的评判与其观点,语言水平,对评分标准的理解,以及当时的疲劳程度和情绪等因素有关,因此不同评分人员对同一结果可能产生不同的判断,同一评分人员在不同时间对同一结果可能产生不同的判断。第二,口语测试的评分通常有两种:分析法和综合法。分析法是把口语分解成若干要素,如语法、内容、语音语调的流利程度、准确度、词汇等。评分人员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不同的要素进行分别评分,各要素得分总和即为总分。综合法是评分人员根据一定的标准,凭总体印象给考生打分。分析法注重口语的各组成要素,更为客观,信度较高,但耗时耗人力,在大规模口语测试中操作困难;综合法仅依赖评分人员的主观印象给分,主观性强,信度较低。第三,检验学习效果的传统测试方式――终结性评价在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与评估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仅凭学期末的一次口语测试并不能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学生可能因紧张、心理压力等因素影响实际口语水平的发挥,使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受到了这种终结性评价的制约。

三、对策研究

1.提高口语测试信度较科学的方法就是严格筛选和培训考官。最理想和最实际的方法就是每场口语测试有两名评分员,而这两名考官需经过严格训练。考官培训的整个过程可设计以下步骤:考试背景、考试理由、与考试有关的语言和统计知识等。这种方式可有效地提高口语测试的信度。

2.制定评分标准时,主要以学生口语表达、交际策略、交际效果、情感态度、合作意识等多方面综合评定学生的水平,而不是单纯从语法或语音等语言知识的准确性方面来判断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根据Bachman(1990)所提出的语言能力模型:语言能力包括语言组织能力和语言使用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包括语法能力(句法、词法和语音)和语篇能力(修辞结构和词语联结);语言使用能力包括功能能力(如达意、操纵等)和社会语言能力(对自然地道语言的语感、对语域差别的语感等)。语言测试不仅测试语言组织能力,还测试语言使用能力,以及在交际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策略、态度、合作等因素。同时,在大规模标准化口语测试中,采用分析法和综合法相结合来评分,例如剑桥大学考试委员会的口语测试将分析法和综合法相结合来评分。

3.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实践中,注重知识和技能运用过程的形成性评价则是对传统测试方式的有效补充,使测试服务于教学。所谓形成性评价,即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做出评价,是基于对学生学习全过程的持续观察、记录、反思而做出的发展性评价。其目的是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形成性评价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评价转变成为评价的主体和积极参与者。将形成性评价体系应用到大学英语口语测试中,可以在平时的口语课堂上对学生的语音、语调、对话交际和语言表述能力进行逐项测试、分阶段测试,及时明确口语学习和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及时修改或调整学习和教学计划,帮助学生提高口语学习的效率,同时帮助教师达到更好的口语教学效果。

四、结语

作为最为典型的代表,口语测试能最为直接地反映外语学习者的实际口语表达能力。从语言和社会两方面来看,口语测试的确十分重要。针对口语测试本身信度较低的特点,从评分员、评分办法、评分标准及评价方式等方面展开研究,以提高口语测试的信度,最大限度地发挥口语测试的作用,促进大学英语口语的教学。

参考文献:

[1]邹申.英语语言测试――理论与操作[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3]陈彩霞,李志梅.大学英语大规模口语测试的探讨[J].石河子大学学报,2004.

[4]周忠新.大学英语大规模口语测试的探讨研究[J].教学研究,2007.

[5]高丙梁.大学英语口语测试研究热点评述[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08.

[6]朱瑜.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与测试中形成性评价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8.

[7]苏蓉.英语口语测试对教学的反驳作用[J].外国语言文学,2008.

人际关系测试篇7

[关键词]软件测试 教学 实践能力

一、软件测试的作用

软件测试的作用主要是利用各种手段找出软件中潜在的错误和缺陷以提高软件的质量和可靠性。在如今的软件项目开发过程中,软件测试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其工作量约占整个项目开发工作量的40%左右,因此软件测试也应是程序设计类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软件测试是程序设计类课程体系中的薄弱环节

在目前的教学体系中缺少独立的软件测试类课程甚至连相关的选修课都没有,教师在很多情况下只是在程序设计类课程中简单性地介绍一下软件测试方面的知识,并不能引起学生的重视,因此导致在目前的程序设计类课程中教师和学生都不重视软件测试的重要性。

软件测试在软件开发过程中一直都是处于比较重要的地位的,在软件工程中是一个明确独立的阶段,尤其当人们对软件质量的重视程度的提高,测试的地位也随之提高。但是学校中有关软件测试教育方面的教学活动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导致目前的教学与社会的实际需求有些脱节,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

三、根据社会实际需求改变现有的教学理念

我们目前的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偏重于培养学生的软件开发能力,希望学生毕业进入企业后经过简单的培训或者不用经过培训就能够利用这种能力为企业创造价值,这种教育理念是符合社会的实际需求的,但教育理念正确并不等于我们就能够实现这样的目标。www.133229.coM由于软件开发要求个人需具备较高的素质以及师资等很多因素造成我们只能培养出少量的学生具有较强的软件开发能力,大部分同学可能未必毕业就能具有为企业创造价值的软件开发能力。而软件测试能力相对于软件开发能力而言难度低一些,更多的同学经过有效的训练就能具有一定的软件测试能力。根据实际的调研发现很多较大的软件企业都缺乏一定数量的软件测试人才,软件测试人员的需求量是很大的。因此我们应根据社会实际需求调整现有的教学理念以便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

四、加强软件测试能力的培养教育

以前我们有这样的误解,软件测试不需要经过太多的培训就能胜任,实际上随着软件规模的不断扩大,当人们越来越重视软件的质量和可靠性的时候,软件测试的内涵和外延也随之复杂起来。下面阐述一下自己对软件测试能力培养的几点看法

1.提高对软件测试的重视程度

教师在教授计算机程序设计类课程过程中应有意识地让学生了解软件测试在整个软件工程中的重要性,教给学生一些软件测试方面的基础知识,并让学生了解当前软件企业对软件测试人员迫切需求的现实,使学生学习起来更具有目的性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2.培养学生学习软件测试技术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知识学习过程中,有没有兴趣,学习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因此教师在教授关于软件测试方面的知识的同时要逐渐挖掘学生对软件测试的兴趣,使学生真正喜欢上软件测试,这也是学生今后一旦从事软件测试工作并做好这项工作的一个重要条件。

3.让学生在学习程序设计课程过程中积极应用测试技术

目前学校关于程序设计方面的课程有很多,例如《c语言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软件项目综合开发等课程》,这些课程的教授是有先后顺序的也就是说是循序渐进式的。因此我们可以在不改变原有教学体系内容的情况下也采用循序渐进式的学习软件测试技术的方式。例如在学习程序设计基础知识如《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时有意识地教授学生如何对自己编写的小程序进行测试中较基础的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方法。在教授中级的程序设计课程如《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时教授学生掌握测试中较高级的单元测试技术。等到学生学习较高级的程序设计课程如《软件项目综合开发》课程时再教授学生更高级的测试技术如系统测试、压力测试及性能测试等测试技术。这样让学生在循序渐进学习程序设计的同时也渐进式地学习了软件测试技术。

4.在测试过程中锻炼学生的沟通能力

除了在学生学习程序设计过程中提高学生测试自己所开发的应用程序的能力外,还要让学生之间互相对对方所开发的程序进行测试训练。因为将来如果从事专门的测试工作主要测试的还是别人开发出来的软件,所以在软件项目综合开发课程中当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自己的项目后,要将系统测试的任务交给另外一个小组完成。这样做的目的不仅更有利于测试出系统中的缺陷还有助于锻炼学生的沟通能力,因为双方是站在不同的立场上进行合作,测试同学对于测试出来的问题可能与开发同学的认知产生偏差,例如测试同学测出的缺陷开发同学可能不认为是缺陷,这时就需要进行有效的沟通以达成一致,这在将来学生从事真正的软件测试工作时也会遇到,可以提前让学生适应这种情况。

5.增加专门的软件测试课程

人际关系测试篇8

【关键词】高职英语 职业能力 语言测试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2C-

0139-02

一、高职英语测试体系现存问题

职业能力是人在从事职业活动时表现出来的能动性和实际作用,是一个人能胜任某种职业的主观条件,表现在个人单独执业以及适应职业环境的过程中。对于高职学生而言,应重点培养八项职业核心能力,即交流能力(communication)、数字应用能力(application of numbers)、信息处理能力(information)、合作能力(work with others)、解决问题能力(problems solving)、自我学习能力(improving own learning and performance)、创新能力(innovation)、外语应用能力(application of foreign language)。外语应用能力是在实际工作和交往活动中以外国语言为工具与人交流的能力,它与其他七种核心能力都具有适应面广、跨职业的普遍性,可适用于多数职业,因此,培养高职学生的外语应用能力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必要组成部分。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作为培养学生外语应用能力的途径之一,其英语测试对英语教学具有指导“反拨”的作用,但是,目前高职英语测试体系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无法真正考查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高职学生必须参加的校内测试是课程终结性测试,即每个学期的期末考试。该种测试由任课教师出题,主观性强,英语测试没有侧重点,不能真正考查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测试的信都和效度都有待提高。

第二,无法反映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目前高职英语测试体系的课程终结性测试、高职高专英语应用能力B级考试和全国性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等都具有自身的优势,但都存在着同一个问题,即无法测试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学生参加全国性高职高专英语应用能力B级考试的优点是有科学的命题、一致的评分和可比性及权威性的成绩分数。高职院校师生一直很重视该测试,但该测试未包含口语测试。因此,这样的测试无法反映学生的口语能力,不能调动学生进行口语训练,无法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造成部分学生口语水平较低,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无法运用英语口语顺利进行交际。由于高职高专学生不需要参加全国性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的口语测试,即时高职学生考试通过并获得这两个目前社会较重视的英语证书,也无法真实反映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影响了学生学习英语口语的积极性,出现即使有学生拥有四、六级英语考试的证书,也不能用英语进行交流的“哑巴英语”的现象。这些英语测试存在的问题说明了英语教学没有真正培养高职学生职业能力,没有真正培养学生的外语应用能力。

二、高职英语测试改革的方向与措施

(一)侧重“水平测试”

语言测试是测量学生语言学习和掌握的一种手段,其目的是为教学提供信息反馈,帮助老师了解教学效果,完善教学方法,以便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按照测试的用途分,有四类语言测试:水平测试(proficiency test)、成绩测试(achievement test)、潜能(或素质)测试(aptitude test)及诊断测试(diagnostic test)。2006年12月教育部颁发的《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明确指出:“语言测试在考核英语知识的同时,应着重考核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要做到科学、公平和规范”,“语言测试应着重考核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防止应试教育”。因此,高职英语测试应该是“水平测试”,而不是“成绩测试”。高职英语水平测试是用来测量高职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即了解考生是否达到某一工作岗位所需的水平,从而决定其是否能胜任某一工作任务。成绩测试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它一般参考某种教学大纲,甚至考虑到教学方法。一般的随堂测试和期中、期末考试都属于成绩测试。判断某一种考试是“水平测试”还是“成绩测试”取决于教师对语言的理解。如果教师把英语当做一门知识(包括语法知识、词汇知识和语言知识),便会认为语言测试就是测试英语的语法和词汇等。而为了把语言知识的三大方面具体化,教师上课时便会从课文里找出语言点,把这些语言点教给学生,考试时也只考课堂上教的语言点。这样的语言教学和测试,完全以教师或命题人员的经验和主观判断来确定,对于高职生在工作过程中能否用英语解决工作问题,没有做出客观的评价,英语也不能发挥出它的实用功能。因此,高职教育必须考虑市场的需求,考虑企业的需要,考虑学生将来的就业,高职英语也应该更侧重于“水平测试”,而不是“成绩测试”。

(二)突出真实性

高职英语实用性教学的目标决定了教学内容尽可能的真实,所设置的教学情景也要真实,这也要求语言测试的真实性要“高”。语言测试的真实性包括情景真实性(situational authenticity)和交际真实性。情景真实性是指测试方法特征与将来某一特定目的语使用的情景特征相关的程度。就高职英语测试而言,教师要保证考试任务具有情景真实性的前提条件是:考试任务的特征必须与将来目的语的使用的情景特征相一致。例如,参加商务英语证书(BEC)考试的考生在其工作中应当具有与客户用英语就商务活动面对面交谈的能力,该项考试的口试中应该安排考生之间或考生与考官之间面对面交谈这一活动。与情景真实性不同,交际真实性必须考虑考生的有关特征以及具体的语言使用场景,它强调的是考生与测试任务之间的交际关系(interaction),体现的是交际真实性的高低。例如全国职场英语考试(一级),该考试考查的日常办公、公务旅行、来访接待、会议安排、产品与推销、求职与招聘、组织机构概述、客户服务等典型职业情景活动项目,对于即将从事相关行业的被测者来说,其交际真实性高,但对于在校师范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讲,其交际真实性不高。

(三)体现交际功能

语言是用来交际的。交际性语言测试(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sting)的基本思想是,语言能力不仅包括词汇、语法等知识,还包括交际能力,即用得体的语言完成交际任务。基于这一思想,高职英语测试在设计题目时就应体现交际功能。如果是选择题,在选择项中,正确答案应该是语法正确并符合社会规范的句子。语法正确而不得体的句子,或者得体而又有语法错误的句子,应该不给分。例如:

You were applying to a company and needed a letter of recommendation. You went to a professor, who was also your friend, and said:

“I'd appreciate it if you could write a letter of recommendation for me.” (正确,得2分)

“I want to ask you to write a letter of recommendation for me.”(语法正确,不够得体,得1分)

“I wonder if you could write a letter recommending me.” (还算得体,但语言有误,得1分)

“Hey, give me recommendation letter.”(语言有误,又不得体,不给分)

(四)服务于专业

高职教育中,针对不同的专业要求,英语教学应符合其专业学习的要求,英语测试的侧重点也不同。例如,物流专业学生是否能通过外语课学到如何发货、收货、装船等具体商务细节;化工专业学生是否学到化妆品、药品、食品安全、营养配餐等内容;文秘专业学生是否学会如何按照国际惯例准备资料、通知、预订酒店会场、迎送嘉宾、整理纪要、处理票务。此外,根据行业、专业的要求,学校可以鼓励学生参加剑桥商务英语和全国职场英语考试(一级)等。以全国职场英语考试(一级)为例,该考试主要针对职场英语应用能力,评价考生在日常办公、公务旅行、来访接待、会议安排、产品与推销、求职与招聘、组织机构概述、客户服务等典型职业情景下应用英语听、说、读、写、译技能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考试通过者可获得商务部中国国际贸易学会颁发的全国职场英语证书(一级)。剑桥商务英语和全国职场英语考试(一级)为高职学生的国际化就学和就业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和目标;更为重要的是,学生接受考核的内容与其专业学习密切相关,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因此,英语测试内容的选择与确定要本着为专业服务的原则,为学生的专业学习服务,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总之,高职英语评价体系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需要广大英语教师继续努力研究有关语言测试理论和方法,并将这些理论和方法正确运用在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真正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王森勋.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M].济南:泰山出版社,2008

[3]全国职场英语考试大纲(一级)[DB/OL].

[4]向前进,曹佩升,刘文平.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改革与发展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5]傅彩琼.高职英语测试体系的探讨与完善[J].当代教育论坛,2009(3)

[6]刘润清,韩宝成.语言测试与它的方法[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7]项晓勤.以应用性为导向的高职英语评价体系研究[J].科教文汇,2009(12)

[8]黄奕云.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英语评价体系构建[J].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1(3)

[9]洪丽燕.理论测试的实际运用[J].山东省农业干部管理学院学报,2007(4)

【基金项目】2011年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改工程(2011JGB217)

【作者简介】邓雪梅(1977- ),女,广西武鸣人,讲师,教育硕士,研究方向:高职英语教育教学。

上一篇:交心谈心活动范文 下一篇:六一儿童节活动流程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