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烧白宫范文

时间:2023-09-17 09:36:55

火烧白宫篇1

北京史研究会会员 王铭珍

数九寒天,北京的冬天是漫长的,那么,昔日的明清皇宫里是如何取暖的?

紫禁城内的主要宫殿大都坐北朝南,建筑设计本身就便于日照取暖。此外,高大的宫殿和厚厚的墙壁、屋顶,都可以抵挡寒风的侵袭。

室内取暖,还有另外一套设计和措施。宫殿的地下挖有火道,灶口设在殿外廊子下,是一个一米多深的坑洞,这就叫暖阁结构。康熙、同治和光绪结婚的洞房――坤宁宫东暖阁和绝大多数宫殿,现在都还保留着这种设施。暖阁之中,设有暖炕。上至皇帝、皇后,下至宫女、太监,凡是居室都有炕床,炕下有火道,结构与今天北方农村中的火炕差不多。

那时宫殿内不装火炉,安放熏笼。熏笼高1米多,有青铜鎏金,掐丝珐琅的,精美华贵,既是取暖炉,又是装饰品。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和乾清宫等处,现在还能看到当年使用过的熏笼,谓之熏殿。

还有一种小熏笼,像西瓜般大小,可以随手提动,放于脚下暖脚的为脚炉,用来暖手的为手炉。当然,这只有帝、后及妃、嫔们才能使用。大体同我国北方的火盆差不多,只是特别精致罢了,燃料也精。熏笼所用的燃料是上好的“红罗炭”,由产于涿州、通州、蓟州、易州、宛平、大兴等地的硬实木材烧制,按尺寸锯成段,装入涂有红土的小圆筐,送入宫内使用,所以名为“红罗炭”。

清代惜薪司设有3个处,热火处负责安装火炉,送运柴炭;柴炭处负责柴炭的存储和分发;烧炕处专管点火烧炕。三处由100多名太监组成。

您可别小看这些烧火太监,他们可都是经过挑选、忠于帝王的太监,被称之为近侍太监。您想呀,皇帝和娘娘在暖阁中睡觉,太监在窗户外的廊下烧火,如果太监靠不住,那还了得!

唐诗中的女性时尚

文/潘向黎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用它来形容唐代的女子,再合适不过。因为唐代,是中国女人最美的朝代。

“裙拖六幅湘江水”。也许是李唐王室带有鲜卑血统,“胡化”尚武,并影响了审美观;也许是农耕文明产生的审美与富裕的物质基础相遇造成的一种必然――唐代崇尚浓丽丰肥之美。赏花要赏牡丹,马也要臀部肥大,人是“尚丰肥”,女子为了使自己显得更丰满,往往将裙子做得很宽大,六幅,八幅,十二幅,还要将腰身提高到腋下,这样整个人不见腰身,几乎像一个灯笼的外形了。

在传统裙襦装基础上改造形成的袒露装,不但将脖颈彻底暴露,而且连胸部也处于半掩半露的状态。在唐代,这是自然的,美的,时尚的,高贵的。初唐欧阳洵《南乡子》中有“胸前如雪脸如花”的句子,还有“长留白雪占胸前”(施肩吾),“粉胸半掩疑晴雪”(方干),“慢束罗裙半露胸”(周),都是对这种袒露的真实描写。至于对丰满的玉臂、皓腕的咏叹,更是不计其数。而其中毫无保留的赞美,则更是反映了当时的时尚风气和审美标准。

火烧白宫篇2

将长沙命名为“无辣不欢”的城市是再恰当不过的,总是跟朋友笑说:在长沙能吃到白辣椒炒红辣椒,红辣椒炒青辣椒。虽是一句玩笑,但最能体现湖南人食辣的喜好,竟将辣椒作为每餐的必食之物。在一个“无辣不欢”的城市,我们随即卷入了入乡随俗的火辣辣的湘莱里。湖南省内,一江一湖四水,历来水患频繁,气候潮湿恶劣,冬天湿冷,夏天炎热(长沙是著名的四大火炉之一)。而辣椒具有驱风散寒、通经活血,开胃健胃,抑菌止痒和防腐驱虫的妙用,对伤风感冒,脾胃受寒、关节疼痛,脚手冻伤等都有疗效。

湘菜近年在全国形成的燎原之势,必有与川菜区别的独到之处,比如湘菜大多少油,较为清爽,同时新食材层出不穷。在长沙,我们在采访获得世界吉尼斯纪录的最大酒楼“西湖楼”时就品尝到了新鲜而又惹眼的仙桃,将仙桃切片配以紫苏,入糖醋后腌制而成,口感爽脆,甜酸得当,连桃子都可以做得如此不一般。还有一道凉拌扁豆,在其他城市我们甚至连见到它的机会都没有,在长沙却比比皆是,探寻到如此新鲜入味,健康低碳的新食材真是让我们不虚此行。

长沙的土菜馆更是风靡全市,在长沙开福区福元路有一家“湘村柴房土菜馆”,傍晚5点左右,开车前往的食客就要准备寻找合适的车位了,稍微再晚一点,连位子都要排队等候。我们本来准备在包房就餐,包房早已订出,甚至大厅都没剩下几个位子。这家土菜馆的厨房间不在餐厅的后面,而是在一进门的门口两侧,支起了土灶,每侧开设三五灶台,厨房间就地敞开着,餐馆专门为厨师定制的迷彩服格外显眼,在正宗的农家柴火烧制的炉灶上热火朝天地炒制湘菜小炒,炒制的菜品实惠味足,盛器也是最为地道的民间瓦罐土器,让见惯了上海北京精致餐厅的饕餮们大开眼界。

在长沙除了吃到地道的湘菜,小吃也是必不可少的民间味道。在长沙要吃地道的小吃还要去最有名气的火宫殿。火宫殿有几家分店,最具人气的莫过于位于长沙美食一条街的坡子街的火宫殿,目前经过改建的火宫殿,可以吃到各种长沙和湖南小吃,比如长沙臭豆腐,正宗红烧肉,糍粑等。火宫殿是湖南省长沙市的著名特色景点,本身主体是一个火神庙,此地因聚集了最多的,最正宗的小吃。

兰花干子

豆腐类一种,切成斜条状,更容易八味,长沙人喜好的小吃之一。

红烧米豆腐

主料:米豆腐一块、半肥半瘦肉二两、红辣椒适量

调料:豆瓣酱一汤匙,料酒,葱、麻婆豆腐料、嫩芹菜各适量

制作方法:

1 米豆腐切成方丁,然后放淡盐水泡着;

2 肉剁咸肉沫,红辣椒切碎备用;

3 炒锅烧热,加油烧到5成热,放下肉沫,炒散,然后下豆瓣酱、料酒、麻婆豆腐料,炒散,炒香,再加一杯水,煮成麻辣肉汁;

4 放米豆腐,煮沸十分钟左右。提示您:过久了米豆腐会成了米糊,煮少了,味不透;

5 等到七八分钟时,撒下葱,出锅时加入芹菜叶,即可上桌。

米豆腐的鲜嫩欲滴可谓人见人爱。红烧米豆腐将鲜辣结合,适合湖南人的口味。

家常豆腐

现磨的豆腐,做出来的豆腐豆味十足,味道浓郁。在长沙的家常菜馆和土菜馆十分畅销。

凉拌扁豆

所选的食材为大扁豆,一般长约30cm,凉拌时选取的大扁豆必须没有充实的种子,否则扁豆太老,口感不爽脆。

烧辣椒皮蛋

跟擂皮蛋辣椒不同的之处在于辣椒的制作,火宫殿的烧辣椒皮蛋没将辣椒烧制或者烤制。

紫苏仙桃

将仙桃洗净后切成片状,加入糖醋后腌制,最后放入紫苏增加丰富口感,创意十足,在湖南也有多家酒店经营此类开胃的凉菜。

刮粉

粉是湖南的名小吃之一,尤以火宫殿的最为著名。在湖南的粉类中,荷兰粉知名度最高,而刮粉就是在荷兰粉的基础上以特制刮刀刮成条状制成。相传在清乾隆年间,火宫殿的刘氏用蚕豆磨成粉制作成通体剔透、白色如玉的粉坨,再切成薄片加入上等汤料煮沸,因其色香味美大受欢迎而流传至今。

擂辣椒皮蛋

主料:皮蛋、鲜辣椒各适量

调料:蒜、姜,味精,辣椒油,酱油,麻油、料酒,油、盐各适量

制作方法:

1、选用湖南著名的光皮辣椒,洗净凉干。把少量油在锅底淋一下烧老(尽量把锅烧红)将辣椒放入锅中翻炒,直到把辣椒的皮浮起来为止,再起锅装盘。或者放在柴火上将辣椒皮烤起来也可;

2 选取上好的皮蛋,必须有松花的纹理,不粘壳、有弹性,蒜、姜洗净切成粒;

3 把揭去皮的辣椒与皮蛋放入擂钵里,加入调味料,最后加入蒜,姜,最后将辣椒与皮蛋擂烂即可。

擂辣椒皮蛋是湘菜的特色之一,上菜时的盛器也十分本土化,口感相当清爽,也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加入烤或者烧好的茄子一起擂也可以,将蒜香与辣椒香连同皮蛋的香糯完美结合,十分开胃。

剁椒鱼头

湘菜的剁椒鱼头香辣鲜嫩,最经典剁椒鱼头选用鲢鱼头和茶油烹制。据说清朝时期,黄宗宪途经湖南一个小乡村,借住农户家,农户的儿子从池塘捕回一条河鱼,女主人就在鱼肉里面放盐煮汤,再将辣椒剁碎后与鱼头同蒸,黄宗宪觉得非常鲜美。回家后,他让家里厨师加以改良,于是便有了今天的“剁椒鱼头”。正宗的湘菜,选用的鱼头是草鱼或者花鲢、白鲢,主要因为这些品种的鱼头个儿大,肉嫩。

土烧河鲜煲

别看盛器很土很原始,但是鲜味十足,在长沙此类土菜馆很有市场。尤其将河鲜以最基本的方式炖出来后以湖南当地的土罐为装盛,与土菜馆定位十分吻合。

辣椒小炒

小炒是湘菜的经典,在长沙最火爆的吃法莫过于将这种小炒以煲仔形式呈现。

鱼饺

选用湘江鲜鱼做馅茸,包成鱼饺后煮熟,浇上薄薄一层辣椒酱,口感鲜嫩。

姊妹团子

火烧白宫篇3

原料:鲜鲤鱼1尾(约重1,000g),鸡蛋清3个,干细淀粉45g,肥肉粒、嫩笋丁、香菇丁各25g,郫县豆瓣35g,葱丁、姜末各15g,葱段、姜片各5g,白糖15g,猪骨汤、鸡清汤、精盐、味精、料酒、湿粉汁、香油、色拉油、化猪油、酱油各适量,白胡椒粉、酱油各少许。

制作过程:

1.将鱼宰杀治净,用净布搌干内外水分;

2.把鱼分成头、中段、尾三部分;

3.鱼头、鱼尾肉面两侧剞上兰草花刀;

4.用料酒、葱段、姜片和酱油拌匀腌渍;

5.投入烧至六七成热色拉油中炸至上色;

6.倒漏勺内控去油分;

7.将鱼中段开成两半,去净骨刺;

8.批去鱼皮;

9.坡刀切成长5cm、宽3cm、厚0.3cm的长方片;

10.加料酒、精盐、味精和葱姜汁渍味;

11.蛋清入碗,用筷子顺一个方向掸至起泡;

12.加入干细淀粉匀成蛋泡糊;

13.炒锅随底油上火,下肥肉粒、笋丁、香菇丁、葱丁、姜末和剁细的豆瓣酱,炒香出色;

14.溅料酒,加猪骨汤、酱油、精盐、白糖、味精和少许醋,调成香辣带甜口;

15.纳入鱼头、鱼尾,用小火烧至汁粘肉熟;

16.铲出,装在条盘两端;

17.原汁内加红油和香油,浇在鱼头、尾上;

18.在烧鱼的同时,另一净锅上火烧热,注入化猪油加热至三四成热;

19.将鱼片挂上蛋泡糊,下入油中;

20.浸炸至熟,且色呈洁白时捞起沥油;

21.摆在鱼头、尾中间;

22.浇上用鸡清汤、精盐、味精、白胡椒粉、化猪油、湿粉汁、香油制成的玻璃咸鲜汁;

23.用佛手黄瓜花作点缀即成。

操作关键及注意事项:

1.必须用足量的底油把料头煸香后,再加汤水。这样烧出的鱼香味才浓郁。

2.烧鱼时要用中小火,并不时地晃动炒锅,以免粘住锅底,影响色泽和风味。

3.烧鱼原汁应加些红油和香油,再浇在鱼上,以增加菜品亮度和香味。

4.鱼片过油以用化猪油最好,且油温适宜三四成热。以保证鱼片达到洁白滑嫩的效果。

5.咸鲜芡汁以玻璃芡为妙。过稠,粘糊无油润明亮之感;过稀,挂不住原料,影响风味。

火烧白宫篇4

细说起来,烤鸭来头不小啊,早在南北朝的《食珍录》中即有“炙鸭”这个菜品出现,元代忽思慧的《饮膳正要》中也有“烧鸭子”的记载。这个烧鸭子就是烤鸭的前世,先出现于南京皇宫御膳菜单中,据说是朱元璋让御厨使用炭火,将鸭子烤成外焦里嫩,初步确定了烤鸭的技术框架。再随着永乐皇帝朱棣将政治中心北移而落户北京,制法有所改良,并取名为“金陵烤鸭”,是宫中元宵节必备的佳肴。

进入清朝后,从乾隆皇帝一直到食不厌精的老佛爷慈禧,都特别爱吃烤鸭,御膳房里的菜单中经常出现“烧鸭子一品”这样的记录。

那么烤鸭如何越出宫墙传到民间的?据著名美食家、珍妃的侄孙唐鲁孙先生在《什锦拼盘》一书中说:应该给便宜坊记上一笔。便宜坊始建于明朝永乐十四年,也就是在1416年,炉中的这把火已经幽幽地烧了六百年啦!唐鲁孙老前辈还讲了一个细节:“当年北平烤鸭以老便宜坊最为出色,他家的鸭子都是自己填的,填烤也有秘不示人的手法,高粱面肥干和比例如何,什么时候掺榨(即黄酒糟),都是专门伺候鸭子的师傅的事。”

便宜坊的烤鸭是铁杆焖炉派。用砖就地砌个方方正正的炉子,上三层下四层,用柴火将炉子四壁烧热后,扑灭柴火,将鸭子送入炉内,关起炉门烤,中间不能开门也不能将鸭子翻身。到了咸丰五年,前门鲜鱼口开了一家新便宜坊,厨师大胆革新,采用挂炉方法烘烤,烤的过程中可翻身,颜色如何转变也一目了然,出炉后的鸭子,皮色更加红亮,鸭肉更加香酥,得到一班文人墨客的好评。到了同治三年,前门有个靠贩鸭起家的杨全仁创办了一家烤鸭店,杨老板聘请了一位曾在宫中做过御膳的孙师傅,等于掌握了清宫挂炉烤鸭的全部技术。孙师傅把原来的烤炉改为炉身高大、炉膛深广、一炉可烤十几只鸭的挂炉,还可以一面烤、一面向里面续鸭。经他烤出的鸭子外形美观,丰盈饱满,颜色鲜艳,色呈枣红,皮脆肉嫩,鲜美酥香,肥而不腻,瘦而不柴,为全聚德烤鸭赢得了“京师美馔,莫妙于鸭”的美誉。

北京烤鸭的特点有N条,其中之一是油水大。梁实秋在《烧鸭》一文中言之凿凿地说:“鸭一定要肥,肥才嫩。”他还说:“在北平吃烧鸭,照例有一碗滴出来的油,有一副鸭架。鸭油可以蒸蛋羹,鸭架可以熬白菜,也可以煮汤打卤。……这一锅汤,若是加口蘑(不是冬菇,不是香蕈)打卤,卤上再加一勺炸花椒油,吃个打卤面,其味之美无与伦比。”

这话说得实在,我每次去店里吃烤鸭,最惦记的就是这碗鸭架汤。

写到这里我突然想起一个笑话。三十年前,我与朋友去北京旅游,在王府井大街上看到有一家烤鸭店,那时穷啊,全聚德大门不敢进,一旦见到外卖烤鸭就免不了流口水。朋友普通话说得相当一般,他问营业员:“你们的烤鸭油不油?”女营业员将“油”字听成有没有的“有”了,就呛了一句:“你眼睛长哪去了?竿上挂着这么多鸭子没见着?”朋友吃了一瘪,继续问:“我的意思是……壮不壮?”在上海话中,“壮”含有“油腻”的意思,但北京阿姨听成“脏”字,眼珠子一瞪:“你说啥,我们的鸭子哪里脏了?你爱吃不吃一边去!”我一看不对,赶紧上前打圆场:“我们的意思是你这鸭子肥不肥?”这回她总算明白了,两眼眯成一条缝,幽幽地说:“鸭子不肥还算北京烤鸭吗?你们上海人还是回家吃泡饭去吧!”

火烧白宫篇5

关键词:满汉全席;饮食;宫廷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2.08.016

文章编号:1672-0407(2012)08-052-04

收稿日期:2012-06-28

满汉全席,满清宫廷盛宴。既有宫廷菜肴之特色,又有地方风味之精华;突出满族菜点特殊风味,烧烤、火锅、涮锅几乎不可缺少的菜点,同时又展示了汉族烹调的特色,扒、炸、炒、熘、烧等兼备,实乃中华菜系文化的瑰宝和最高境界。满汉全席原是清代宫廷中举办宴会时满人和汉人合做的一种全席。满汉全席上菜一般起码一百零八种(南菜54道和北菜54道),分三天吃完。满汉全席菜式有咸有甜,有荤有素,取材广泛,用料精细,山珍海味无所不包。

一、满汉全席的起源

满汉全席起兴于清代,是集满族与汉族菜点之精华而形成的历史上最著名的中华大宴。乾隆甲申年间李斗所著《扬州书舫录》中记有一份满汉全席食单,是关于满汉全席的最早记载。

清入关以前,宫廷宴席非常简单。一般宴会,露天铺上兽皮,大家围拢一起,席地而餐。《满文老档》记:“贝勒们设宴时,尚不设桌案,都席地而坐。”菜肴,一般是火锅配以炖肉,猪肉、牛羊肉加以兽肉。皇帝出席的国宴,也不过设十几桌、几十桌,也是牛、羊、猪、兽肉,用解食刀割肉为食。清入关后,情景有了很大的变化。六部九卿中,专设光禄寺卿,专司大内筵席和国家大典时宴会事宜。清刚入关时,饮食还不太讲究,但很快就在原来满族传统饮食方式的基础上,吸取了中原南菜(主要是苏浙菜)北菜(鲁菜)的特色,建立了较为丰富的宫廷饮食。

据《大清会典》和《光禄寺则例》记,康熙以后,光禄寺承办的满席分六等:一等满席,每桌价银八两,一般用于帝、后死后的随筵。二等席,每桌价银七两二钱三分四厘,一般用于皇贵妃死后的随筵。三等席,每桌价银五两四钱四分,一般用于贵妃、妃和嫔死后的随筵。四等席,每桌价银四两四钱三分,主要用于元旦、万寿、冬至三大节贺筵宴,皇帝大婚、大军凯旋、公主和郡主成婚等各种筵宴及贵人死后的随筵等。五等席,每桌价银三两三钱三分,主要用于筵宴朝鲜进贡的正、副使臣,达赖喇嘛和班禅的贡使,除夕,赐下嫁外藩之公主及蒙古王公、台吉等的馔宴。六等席,每桌价银二两二钱六分,主要用于赐宴经筵讲书,衍圣公来朝,越南、琉球、暹罗、缅甸、苏禄、南掌等国来使。光禄寺承办的汉席,则分一二三等及上席、中席五类,主要用于临雍宴文武会试考官出闱宴,实录、会典等书开馆编纂日及告成日赐宴等。其中,主考和知、贡举等官用一等席,每桌内馔鹅、鱼、鸡、鸭、猪等二十三碗,果食八碗,蒸食三碗,蔬食四碗。同考官、监试御史、提调官等用二等席,每桌内馔鱼、鸡、鸭、猪等二十碗,果食蔬食等均与一等席同。内帘、外帘、收掌四所及礼部、光禄寺、鸿胪寺、太医院等各执事官均用三等席,每桌内馔鱼、鸡、猪等十五碗,果食蔬食等与一等席同。文进士的恩荣宴、武进士的会武宴,主臣、读卷执事各官用上席,上席又分高、矮桌。高桌设宝装一座,用面二斤八两,宝装花一攒,内馔九碗,果食五盘,蒸食七盘,蔬菜四碟。矮桌陈设猪肉、羊肉各一方,鱼一尾。文武进士和鸣赞官等用中席,每桌陈设宝装一座,用面二斤,绢花三朵,其他与上席高桌同。

当初,宫廷内满汉席是分开的。康熙年间,曾两次举办几千人参加的“ 千叟宴” ,声势浩大,都是分满汉两次入宴。

满汉全席其实并非源于宫廷,而是江南的官场菜 。据李斗的《扬州画舫录》说:“ 上买卖街前后寺观,皆为大厨房,以备六司百官食次:第一份,头号五簋碗十件—— 燕窝鸡丝汤、海参烩猪筋、鲜蛏萝卜丝羹、海带猪肚丝羹、鲍鱼烩珍珠菜、淡菜虾子汤、鱼翅螃蟹羹、蘑菇煨鸡、辘轳锤、鱼肚煨火腿、鲨鱼皮鸡汁羹、血粉汤、一品级汤饭碗。第二份,二号五簋碗十件—— 卿鱼舌烩熊掌、米糟猩唇、猪脑、假豹胎、蒸驼峰、梨片伴蒸果子狸、蒸鹿尾、野鸡片汤、风猪片子、风羊片子、兔脯奶房签、一品级汤饭碗。第三份,细白羹碗十件—— 猪肚、假江瑶、鸭舌羹、鸡笋粥、猪脑羹、芙蓉蛋、鹅肫掌羹、糟蒸鲥鱼、假斑鱼肝、西施乳、文思豆腐羹、甲鱼肉肉片子汤、茧儿羹、一品级汤饭碗。第四份,毛血盘二十件—— 炙、哈尔巴、小猪子、油炸猪羊肉、挂炉走油鸡、鹅、鸭、鸽、猪杂什、羊杂什、燎毛猪羊肉、白煮猪羊肉、白蒸小猪子、小羊子、鸡、鸭、鹅、白面饽饽卷子、什锦火烧、梅花包子。第五份,洋碟二十件,热吃劝酒二十味,小菜碟二十件,枯果十彻桌,鲜果十彻桌。所谓满汉席也。”

这是扬州“大厨房”专为到扬州巡视的“六司百官”办的。从现在可得的文字资料分析,满汉全席应源于扬州。此种满汉全席集宫廷满席与汉席之精华于一席,后来就成为大型豪华宴席之总称,菜点不断地予以增添与更新,又成为中华美食之缩影。

“满汉全席”到底是什么样的筵席呢?它的奢侈程度又到了何种地步?美食家袁枚在《随园食单》中说:“今官场之菜,名号有十六碟、八箕、四点心之称,有满汉席之称,有八小吃之称,有十大菜之称。种种俗名,皆恶厨陋习,只可用于新亲上门、上司入境,以此敷衍……”袁枚的《随园食单》刻于清乾隆五十七年,即1792年,他所说的“今官场”至多也就是该书出版前的官场生态。由此可见,“满汉全席”在1792年前开始在官场中形成。不过这样的筵席只用于官员迎送、相互宴请。家乡人迎媳嫁女举办的喜筵,一般就是“八盘十六碗,外加四个冷盘”。

火烧白宫篇6

10月26日是个周末也是秋末,它离11月7日立冬只有十几天。这天下午,我们先是在著名的佛教圣地洛阳白马寺参观访问,随后就进入与白马寺遥遥相对的洛阳神州牡丹园。也许是我们从白马寺带来了佛光仙气,也许是我们对牡丹的景仰之心感动了牡丹,在那花圃里竟然有一株牡丹迎着寒风绽放了。那花是白色的,而且很小只有正常花朵的十分之一,看着她那瘦弱的形态不禁使我产生了几分怜惜和心痛。这时一阵寒风过来,捺着牡丹的头压下再压下,而牡丹坚强地挺起再挺起,这株瘦弱的牡丹凭着大地给的那点能量和养分顽强地与强权和命运抗争。凡那天看到这一幕的人无不为之感动。这就是牡丹的品格、牡丹的精神。看着这株坚强的牡丹,使我想起流传在洛阳城里关于牡丹的故事。

相传,武则天登皇位,自称圣神皇帝。一年冬天,她突然兴致大发,带着妃嫔、宫女到上苑饮酒赏雪。此时大雪刚停,只见那一切景物都穿上了洁白的素装;各种花草树木虽说枝叶凋零,但经雪一打扮,犹如银枝玉花,显得格外美丽。武则天看得入迷,没想到雪的景色竟是如此壮丽。突然,她发现在那白皑皑的雪堆里,有点点燃烧跳跃的火苗。仔细一看,原来是朵朵盛开的红梅。武则天真是高兴极了! 这时,有个妃嫔说:“武后,梅花再好,毕竟是一花独放。如果你能下道圣旨,让这满园百花齐开,岂不更称心愿吗?”另一妃嫔摇摇头说:“如今严冬寒月,梅花开放正适时令。若让百花齐放,需等来年春天。”

武则天听罢一阵大笑,说:“春时花开,不足为奇。百花斗雪竞放,方合我的心意。”

于是,令宫女拿来文房四宝,当即在白绢上写了一首五言诗:

明朝游上苑, 火速报春知。

花须连夜放, 莫待晓风吹。

写罢,她叫宫女拿到上苑焚烧,以报花神知晓。

宫女把武则天的诏令拿到上苑焚烧以后,吓坏了百花仙子。大家赶快聚集一起,共同商量对策。

桃花仙子胆最小,瑟瑟缩缩地说:“武则天心毒手狠,什么样的事都干得出来,咱们不敢违抗呀!”

有几个小花仙子也怯生生地附和着说:“是呀!咱们还是早作准备,提前开放了吧!”

牡丹仙子不同意她们的意见,气愤地说:“武则天也太霸道了。你管人间的事,如今竟又管起我们来了。这百花开放,各有节令,开天辟地,四季循从。岂容你逆天乱道?姐妹们,咱们不能从!”

百鸟啾啾,晨曦初露。武则天一觉醒来,醉意已经全消。正在这时,宫女推门而入,欣喜地禀报:“万岁,上苑的百花全开放了!”

武则天一听大喜,想想昨晚写出的诗,只不过是“酒后戏言”,没想到百花真的奉旨开放了。她急忙走出皇宫,来到上苑。举目一望,满园的桃花、李花、玉兰、海棠、芙蓉、丁香等全部怒放了,一丛丛,一簇簇,绚丽多彩,争芳斗艳。

这时,武则天发现花丛中唯有牡丹未放,一股怒火油然而升,破口斥责道:“大胆牡丹!竟敢抗旨不开。放火焚烧,一株不留!”说罢,愤然而去。

武士们领旨后,马上点柴引火,扔入牡丹丛中。霎时,浓烟滚滚,烈焰熊熊,只烧得牡丹噼噼啪啪乱响。

武则天怒气未消,又恶恨恨地说:“连根铲除,贬出长安,扔到洛阳邙山,叫它断种绝代!”

武士们又马上挥起铁锹,把牡丹连根掘出,连夜装车送往洛阳,扔到了邙山岭上。谁知,牡丹一入新土,就又扎下了根。来年春天,满山牡丹竞相怒放。灿烂的牡丹装扮了邙山、装扮了洛阳、装扮了人们的生活。牡丹在洛阳繁盛了,这种牡丹在武则天的烈火中骨焦心刚,矢志不移,洛阳人赞它为“焦骨牡丹”。

火烧白宫篇7

裙幄宴 为隋唐时宫廷或官室仕女们热衷参与的一种以女性为代表的野游宴会,时间选在三月初三上已节前后,地址多在长安曲江园林。此时正值阳春三月花红柳绿、莺歌燕舞之际,到处是一片生机盎然春意浓郁的景象。

“斗花”是野宴前游园取乐看谁戴的花最名贵漂亮。隋唐时官宦及豪绅女眷为了游园斗花夺魁,不惜重金抢购名花。白居易诗里即写有“一丛深花色,十户中人赋”的情景。她们一个个穿得衣冠华丽手持柳杖,头插花朵,袅袅婷婷,“争攀柳丝千千手,间插红花万万头”,到了中午打开带来的食盒疗饥,以草地为席,用彩裙连结起来挂于竹竿上当成临时饮宴的幕帐,时人谓之曰:“裙幄宴”。

满汉全席 是宫廷中最为豪华奢侈的最高规格的宴席。此风始于乾隆年间,李斗在《扬州画坊录》写有:上买卖街前后寺观,皆为大厨房,以备六司百官食饮:

第一份:头号五簋碗10件――燕窝鸡丝汤、海参汇猪蹄筋、鲜蛏萝卜丝羹、海带猪肚丝羹、鲍鱼汇珍珠菜、淡菜虾子汤、鱼翅螃蟹羹、蘑菇煨鸡、鱼肚煨火腿、鲨鱼皮鸡汁羹、血粉汤、一晶级汤饭碗。

第二份:二号五簋碗10件――鲫鱼舌汇熊掌、糟腥唇猪脑、假豹胎、蒸驼峰、梨片伴蒸果子狸、蒸鹿尾、野鸡片汤、风猪片子、风羊片子、兔脯奶房签、一品级汤饭碗。

第三份:细白羹碗10件――猪肚鸭舌羹、鸡芦粥、猪脑羹、芙蓉蛋鹅掌羹、糟蒸鲫鱼、假斑鱼肝、西施乳文思豆腐羹、甲鱼肉肉片子汤茧儿羹、一品饭汤碗。

第四份:毛鱼盘20件――疆炙,哈尔巴子,猪子油炸猪羊肉,挂炉走油鸡、鹅、鸭、鸽腔、猪杂什,燎毛猪羊肉、白煮猪羊肉, 白蒸小猪子、小羊子、鸡、鸭、鹅,白面饽饽卷子,什锦火烧,梅花包子。

第五份:洋碟20件、劝酒20件、小菜碟20件,枯果10彻桌,鲜果10彻桌。

所谓满汉全席“也”。

“枯果”就是干果,如核桃、板栗之类。“小猪子”即小乳猪。清人人关宫中仅吃满席,多以羊肉而厌猪肉,后来改掉不吃猪肉的习惯。当时分为满席、汉席、奠笼、诵经供品四大类型。蒲席分为六等,前三等用于帝、后、妃嫔死后的奠筵,后三等则用于三大节朝贺宴、皇上大婚宴、赐宴诸国供奉来使及下嫁外藩的公主、郡主、衍圣公等宋朝。而汉席只有三等,用于临雍宴、文武会考时试官出闱宴,实录、会典等书开馆编修臼及告成日赐宴等等。后来由于地方经济大发展,满汉全席走入市井,比如顾禄写的《桐挤倚棹录》卷十里说苏灿一家大酒楼就有此席。又如《清稗类钞》里边说:“烧烤席俗称满汉全席,筵席之中无上上品也。烤,以火干之也。燕窝、鱼翅诸珍味外,必用烧猪,烧方皆以全体烧之。酒三巡,则进烧猪,膳夫、仆人皆衣礼服而入。膳奉以侍,仆人解所佩之小刀脔割之,盛于器,屈膝,献首坐之专客。专客起箸,筵座者始从而尝之,典至隆也。次者的烧方,方者,豚肉一方,非全体,然较之仅有烧鸭者,犹贵唐也。”

清代饮食书《调鼎集》里边写有满席和汉席条,满席记有挂炉鸡、烧烤全羊、烤乳猪、挂炉鸭、白蒸鸭及小猪、糟蒸乳猪或乳犬、白哈尔巴、白煮鸟叉、什锦火烧等菜肴。汉席一等的肉馍亦为猪、羊、鹅、鸭、鸡、鱼、兔等约23碗,蒸菜2碗,果品8碗,蔬菜4碗,另有泡菜数小碟。到光绪时满汉席已达108品菜,甚至出现了全羊席、全狗席、全膳席、全鱼席,后来竟多到1200多个菜。由于菜多一顿吃不完,甚至几天才吃完。比如《粤菜存真》里记有四川、广州两地的满汉全席菜谱。民国还有《全席谱》记录有山西太原府的满汉全席。

百花宴 相传唐高宗死后武则天篡权当上女皇,骄奢淫逸,挥霍无度,成天念佛求经保养身体。有一天突发异想,宴百花仙子光临洛阳供她呼唤使配,唯独最美的牡丹仙子却未来,气得武氏大发雷霆。《镜花缘》一书写的这个故事是否属实姑且不论,但是武则天办百花宴尝鲜赏春却是真有其事,只是当年武则天叫宫女和太监们的是哪100种花卉入肴,现在已经无法考证。

火烧白宫篇8

这座壮丽的行宫共有五座城池十二座楼阁,四周围着白玉栏杆,每一面有九口井和九扇门,正门对着东方,每天早晨迎接旭日光辉。此门由神兽陆吾把守。陆吾即开明兽,人面虎身,有九个头,非常威武。宫中还有许多红色的凤凰,看管各种用具和衣服。

宫内最高处有一株稻子,高四丈,粗可五围。西边是珠玉和璇树,东边是沙棠树和琅\树,琅\树上能生长美玉,状如珍珠。宫中的凤凰和鸾鸟都以美玉为食。

琅\树由一位名叫离朱的天神看守,他有三头六眼,因为三个头轮流睡觉,所以不分昼夜总有一只眼睛注视着琅\树的动静。

稻子的北面,生长着碧、瑶、珠、文玉、\琪等树,结出美玉和珍珠。南面降树,有雕鸟、蝮蛇和六首蛟,还有一种奇特的视肉。所谓视肉是一种生物,样子有点像牛肝,中间生了一对小眼睛,没有四肢百骸。其肉总是吃不完,所以是一种理想的食物。

昆仑山高大巍峨,据说高一万一千里零一百一十四步二尺六寸。四周有九重山重叠包围。山脚下弱水环绕,弱水外又环绕着炎炎的火山,山上有一种烧不完的树,不论风吹雨打,永不熄灭。火焰发出灿烂的光辉,把昆仑山顶的宫殿照耀得霞光万道,分外美丽。

火中还生长着一种大老鼠,身体比牛还大,重达千斤,身上的毛有两尺长,细滑如丝。这种老鼠一离开火,用水一泼就会死掉,把毛剪下可以织布,这种布做了衣服,永远不用洗濯,穿脏了只要在火中一烧,就洁净如新,称为火浣布。

昆仑山东北四百里,有一座悬圃,是天帝在下方的一座花园。此园由一位名叫英招的天神管理,他长得马身人面,浑身虎斑,背有双翅,能腾空飞行,周游四海。

悬圃下面,有一股一尘不染、清澈晶亮的泉水,名叫瑶水,瑶水一直流到昆仑山附近的瑶池中。

距昆仑山不远处有一座岩山,生产一种柔软的白玉,玉中分泌出洁白油润的玉膏,天帝每天以此作为食物。多余的玉膏用来灌溉丹木。每过五年,丹木就开出五色的花朵,结出五味的鲜果。

上一篇:学习心得格式范文 下一篇:筷子英语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