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名言作文范文

时间:2023-10-06 00:59:00

感悟名言作文

感悟名言作文篇1

一、名言警句教学的内涵

要了解名言警句教学的综合实践活动,首先要明确名言警句的内涵。何谓名言警句呢?名言警句,是指一些名人或普通人说的,写的,历史纪录的,经过实践所得出的结论或建议,以及警世的比较有名的言语。名言警句便于理解记忆,是人生经验教训浓缩的精华。就业名言警句教学综合实践活动是指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收集、赏识、感悟、应用就业方面的名言警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和职业素养的一种教学方式。

二、名言警句教学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

与就业有关的名言警句是人们在工作实践中的经验教训的提炼和总结,是智慧的结晶,蕴含着深邃的哲理,闪耀着理性的光辉,对职业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综合实践活动是中职语文教学改革的一种有益尝试,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一)陶冶学生的情操

就业名言警句,是人生智慧的精华,对人的思想性格有着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的教化作用。这些就业名言警句,包含着励志、勤奋、坚强、惜时、敬业等内容。例如:“业精于勤,荒于嬉”,勉励人们要勤奋学习、工作,否则,会一事无成;“学好技术是开启成功之门的钥匙,读书增知是照亮梦想之路的明灯”让学生知道读书学习的重要性;“有信念不一定成功,没信念一定会失败”让学生知道信念对于人生的重要意义;“所谓天才,不过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了”让学生明确要想成才就必须珍惜时间、刻苦学习、勤奋工作;“信心、毅力、勇气三者具备,则天下没有做不成的事”让学生从现在开始就要对自己选择的专业树立坚定的信心,不断走向成功彼岸等等。

通^对这些启迪工作、学习的名言警句的学习理解,能使学生懂得应该怎样做人、怎样做事、怎样成才,培养良好的品德,塑造健康而富有魅力的人格,为今后从事职业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培养学生的感悟思辨能力

中职生是即将走出社会工作的青年人,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他们必须在校时就要提高分辨是非、感悟人生的能力,将来他们走向社会时才能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处理好复杂的人际关系。例如,在感悟环节的活动中,学生学习了“为了成功想方法,不为失误找理由”这个警句后,写下了这样的感悟:方法总比问题多,为了成功找方法。在学习了“什么风水都要转,唯有积德行善;什么靠山都要倒,唯有劳动创造。”学生学习后写下了这样感悟的话:靠天靠地不靠自己,只有劳动才有幸福。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的课程教学目标中有这样一段话:“引导学生掌握重视语言的积累和感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染,提高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促进职业生涯的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善于激发学生的思维与想象力,重视感悟教育,让其透过事物的表面,想到更深层的内涵,从而得到一种审美教育。

(三)提高学生对未来职业工作的认识和理解

在我们学校的工科实训大楼的走廊,有很多的名言警句,这些名言警句既是语文学习的好句子,也是学生理解未来职业的好教材。如“优秀的员工不要怕错误,不要放过错误,不要重犯错误”这条警句对于人人怕犯的“错误”是多么好的一种阐释;又如“优秀员工的特质:敬业、专业、精业”,简简单单的六个字,高度概括了一个优秀员工应该具备思想及素质,使人一看就明确做一个优秀员工的努力方向;再如“成功找方法,失败找借口。比对手多坚持一会,你就能脱颖而出。”说明一个员工要成功的态度和途径;还有对于问题处理的法子的名言警句:“找到问题的关键所在,才能解决问题的根本”,以上名言警句都是我们这些即将走向职业岗位学生最好的座右铭。

三、名言警句实践活动开展过程探索与实践

为了使到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语文就业名言警句教学综合实践活动开展顺利而又有成效,笔者把活动分成几个步骤:

(一)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分组

在活动开始之前,先把收集的内容分成五个方面:励志、成才、安全、管理、效益等五类,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组别,学生就会积极、主动、不知疲倦地收集那些能引起他们的感悟、共鸣的名言警句,对他们将来的就业会更有指导作用。

(二)谈话激趣,创设情境

要想学生积极参与名言警句教学综合实践活动,在活动开战之前,应该通过谈话激发兴趣,创设情境。方法是先用名人的名言和事例引入,如用“听君一言,胜读十年书”的名言;再说明活动开展的意义:开展名言警句教学综合实践活动,是为了提高大家语文听说读写的综合素质,更是为了使大家通过简明的名言警句了解社会、了解就业的需要,提前做好就业的准备。经过以上的讲话铺垫,以下活动的开展就水到渠成了。

(三)出示征集就业名言警句启事

为了使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在活动前笔者就准备好一份就业名言警句征集启事,启事的内容既有挑战性、趣味性,又要有简单明了,使人看了容易明白做法。如我们这次征集活动的启事就先说明征集的目的,再具体提出征集的分组内容,最后说明截止时间。另外,还通过广播站的形式播发,从而增添活动的气氛。

征集启事播发后,教师还要提示学生通过何种方式搜集相关资料,同时请学生注明获得相关资料的渠道:是从何处获得的,如学校的走廊,还是公司的门口、车间,是图书馆、网络、词典,还是别人的口中得到。

(四)赏识、感悟,运用、延伸

这个阶段,是活动收获阶段,也是活动最重要的阶段。因此,在这个阶段里,一定要搞得有声有色,有一个完美的结局。

1.分组选拔

各小组对照征集启事的要求,选出自己组最喜欢的一两则优秀名言警句,出来评比。经过小组评比推荐,各组都推出了自己组最喜欢的名言警句。励志组: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成才组:所谓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安全组:劳动创造财富,安全带来幸福;管理组:不在知,而在行;效益组:用个性化的产品满足不了用户的需求,执行的武器就是速度。

2.分析、感悟

很多名言都是饱含深意的句子,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必须要求学生分析他们选出来的名言警句的含义,并由此生出感悟,这才算基本达到教学目的。例如,对于“轻视公司,就是轻视自己”这个名言警句,选出来的小组代表分析说:公司是自己立足发展的平台,是自己选择的。如果轻视公司,无疑就是否定了自己,那当然是属于轻视自己了。再例如“企业制胜的武器就是速度。”谈到这个警句r,学生有感而发:商场如战场,战场上要想战胜敌人,就必须用最快的速度抢占制高点;一个企业如果发展的速度慢,就会被其他企业所代替。所以,我们不管是做学问还是做工作,都必须先人一步,这样才能立足于不败之地。

感悟就是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有现象到本质的感想、悟道。学生通过这个综合实践环节,学会感悟,对他们一生的成长都会带来莫大的好处。

3.应用、延展

对于中职生来说,学习是为了应用和解决实际问题,在综合实践的最后阶段,老师应该引导学生利用名言警句来解决现实生活的实际问题。例如综合实践结束前,笔者对参加综合实践的学生说了这样的话:“大家为了将来就业的准备推荐名言警句花了不少心思,可是只能评出五个人,实际上,其他同学的名言警句也不错。你们认为哪一条好?准备赠送给谁呢?”有学生说:“我喜欢‘优秀员工不要怕错误,不要放过错误,不要重犯错误’这条警句,想把他送给我的哥哥,他在公司工作,想提醒他不要怕犯错误,敢于改革创新。”也有不少学生都说要把这次综合实践活动中找出来的就业好名言、好警句送给工作中的爸爸妈妈、要好的师兄师姐;还有更多的学生说要选一条最适合自己的做座右铭,时时警醒自己,以使自己将来的职业工作做得更好、更成功。

实践活动结束后,笔者还在班里举办了一次就业名言警句硬笔书法大赛,学生通过书写名言警句和观看参赛作品,进一步加深了对名言警句的记忆、理解和感悟,为将来就业的方方面面又加深了一层理解和认识。

感悟名言作文篇2

一、类文引导,旁征博引

类文引导能让学生在自主搜集相应的素材资料中做到灵活运用,更能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教师通过类文引导的形式帮助学生强化感知,定能使阅读教学富有生机活力,让学生在充分领略文本的文学性中获得更多感悟。运用类文引导能使学生不再将依赖教材作为接受语言文化知识的唯一途径。

如在学习《语文读本》中莫言的《小说的气味》一文时,教师不妨向学生推荐莫言的《红高粱家族》系列作品。在学生感知莫言寻根文学特色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深入剖析其作品的“怀乡”和“怨乡”的复杂情感,让他们从所谓的草根人物身上找到一种雅俗共赏的旨趣,并努力发掘出乡土民间蕴含的狂欢精神。

突出类文引导,能使学生在自主获取不一样的理解感知的基础上形成更为丰富的知识素材库。教师在类文引导中,多结合学生理解感知能力的差异,从他们想读的内容出发,多进行精选阅读素材、优化摘抄笔记、撰写读后感悟等策略指导,帮助他们在不断融合教材文本的认知积累中进一步拓展延伸,开阔视野和思维。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善于揣摩不同类型文本的构思和主旨,能改变传统的被动式阅读学习的尴尬格局,让学生学会有针对性的阅读,帮助他们在深度阅读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新鲜语感。

二、引经据典,感悟精妙

多关注经典作品,让学生从名家大师的作品中深谙其中的韵味和内涵,定能使阅读富有深度和意义。引经据典能让学生与名家大师对话,让他们在不断品味名著“弦外之音”的过程中,产生更为鲜明的顿悟之感,让他们有更多不一样的精彩发现。

引经据典让名作的人文性得以熠熠生辉。如除了关注江苏省高考九部名著以及鲁迅、老舍等名家大师的经典著作外,还应该多关注一些当代作家作品。如当今文坛上实的《白鹿原》、余秋雨的《文化苦旅》、王蒙的《活动变人形》、贾平凹的《废都》等。上述经典作品,能让学生在品味各种不同文化大餐的基础上,更加津津有味地回顾已读过的名著经典,使他们在各种文化潮流的碰撞中激活自身的思维灵感。研读名家经典著作基础上的教学活化能使学生在自我深化感悟中发现更多的新鲜与不同。教师以名著经典引领学生自主参与阅读探知,定能使学生在不断感悟中积累丰厚的认知情感。

引经据典,突出阅读引导的名作和经典,要求教师以名家的经典片段为风向标,注重时代性和多元化,让学生在紧扣时展和把握时代命脉的过程中获得更多不一样的感知。多关注当代名家,如季羡林、池莉、周国平等,让学生在不断梳理名作经典的精华中有更多自我归纳和深入总结的机会,让他们在自主体悟精彩的基础上获得更多的深度感知和体验。

三、读写结合,个性解读

读写不分家,这是语文教学的重心。以读为起点,注重运用书面表达的形式帮助学生自主获得深度感知,能改变单纯依赖语言信息输入的教学格局,帮助学生在自主摘录相关的信息中获得更多感知。读写结合模式的运用,能让学生将读什么和得什么进行有机融合,使得阅读更有深度。

读写结合使学生有了更多的深层理解感知。如在学习贾谊的《过秦论》一文时,教师可结合“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主题,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许多名人哲言对现在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如“得人心者得天下”,“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引导学生从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时势造英雄的历史观角度深入探究,帮助他们从相应的“反对暴政、关爱民生”的思想去深入理解作者写作的用意,并将自己的思考感悟以短评的书面形式记录下来。通过这样的阅读引导,学生的写作思维自然会豁然开朗。

读写结合,让学生获得了更多的个性思维体验,使得他们在自主思考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写作灵感。教师遵从学生在阅读同一文本后提出不同的观点,多给他们合作探讨以及主题辩论的机会,能够帮助他们在思想的碰撞中深化感悟,增强他们综合运用文本素材进行写作的能力。

综上所述,基于文本导读,关注文本阅读的多样化、经典性和导向性,注重类文引导、引经据典和读写结合等文本导读的策略引导,不仅能使学生开阔眼界和思维,更有利于他们在自主阅读中发现更多精彩,在“心有灵犀一点通”中积累丰富的语感和写作素材。

感悟名言作文篇3

关键字小学语文;语文语感;培养

【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1-0210-02

语言训练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具备语言运用的能力,我们平时教学强调的仅仅是语文分析能力、语法逻辑能力、综合判断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却往往忽视了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忽视在读书过程中引导学生自己去感悟。语感能力是人类学习语言、发展语言进行交际的最根本基础,因此,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引导学生学习语言,发展语感。表现在语文教学中即是重理解轻积累,重分析研究轻语文实践;追求讲深讲透,忽视语感的培养。因此语文教学改革必须把培养学生的语感放在重要地位。

1朗读中解析,实现语言的顿悟

朗读是多种感官参与的以声释义的活动,是把文字符号转化成声音,直接感受语言、训练语感的基本方式。在教学中,教师可有计划地把难度适宜的课文放手让学生自读、多读,读中自悟,自悟自得,即所谓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例如,我在教学《小猫种鱼》这篇课文时,注重让学生自己去自悟语感。在初读课文阶段,通过教师有感情地示范朗读课文和学生自读课文,让学生初步领悟课文大概内容。在悟读阶段,让学生抓住关键性的问题联系上下文来感悟。首先让学生提出不理解的问题。如有的学生提出“小猫能不能收到鱼?为什么?”等问题。接着,让学生围绕上述问题,自读自悟,然后再进行讨论。学生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想象和联想,从中得到结论:鱼儿离不开水,它的生活环境与庄稼不同,把鱼种在地里会烂掉,小猫是收不到鱼的,从而明白了违背客观规律是会做傻事的道理。对于一些难度较大的课文,学生感到较新奇、陌生的内容,可利用形象刺激。在教学过程中,可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实物形象、动作形象和言语形象的刺激,引导学生联想和想象,左右脑协同运用处理并存储信息,利用直觉形象思维去帮助感悟课文内容。在输出信息的过程中,需借助语言进行情感表述,并凭借语感加以修正。在内化的同时迁移运用,从而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和顿悟思维。

2启发想象,培养学生语感的准确性

语言文字本身没有直接可感性,必须借助想象来推进感知和内化,也只有通过想象的中介作用才能准确、全面地把握作者所传达的复杂的感情信息,进而达到读者与文本之间的情感共鸣。我们知道,现行教材中的许多文章为读者留下了想象、创造的空间。因此,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想象把抽象的语言文字符号还原到所代表的事物和现象中去,从而走进作者所描绘的活生生的、具体形象的世界。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还应善于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展开联想和想象。如:在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时,在感悟“儿子了不起”时,教师可指导学生想象:阿曼达在废墟下整整煎熬了38小时,在这漫长的38小时里,他会想些什么?他会做些什么?从而为学生营造一个想象的空间,以情激情,让学生感悟到“儿子”那种无比乐观的性格和无比坚定的信念在支撑着阿曼达。再如:《再见了,亲人》一文中分别描写了大娘、小金花、大嫂送别志愿军战士的动人场面。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抓住作者对人物神态、动作的描写,启发学生在脑子里“过电影”,想象大娘熬红的双眼和小金花挂在腮边的晶莹泪花以及大嫂拄着拐杖一瘸一拐走步的一幕幕,从而感悟课文描写的意境。通过比较,揣摩用词,引导学生领会作者用词的精确性,增强学生对语言运用的准确性的感受能力。在课堂教学中,要抓住那些对表现文章中心,表达作者情感具有重要作用的词语,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反复琢磨,体会作者用词的匠心,训练学生的语感。

3强化对名篇佳作理解性诵读的功能

千百年来的语文教学实践证明,依靠熟读成诵而习得语言的方法非常有效。叶圣陶先生说过,文字语言的训练,主要是训练语感。获得语感应走熟读成诵的路子。心理学研究表明,熟读成诵能使人的大脑皮层产生多次的条件反射。这种条件反射能使语言的要素词语、句式、情味、气势在人们的脑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迹,进而产生强烈的语感。有了语感,就会在听说读写中分别出语言文字使用的正误与优劣。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告诉我们,人的认识开始于经验。名篇佳作在表达思想的同时,体现着思维的方式和思维的过程。叙事、写景、抒情、议论都是学生学习的典范,是间接的经验。对学生认识的开始有正确的导向性。诵读就是反复感受典范语言的环境。这个过程中,体现着“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循环,使认识和理解逐步深化。诵读调动了多种感觉器官,并伴有多种思维形式。对名篇佳作的理解性诵读,既直接感知具体语境的表达技巧,语言气势、风格情味,又引发思维的聚合发散。反复感受典范语言的情境必然蕴涵着语感产生的契机。青少年学生正处于诵读记忆的最佳时期,如能对其加强诵读的指导,授之以节奏、重音、停顿、押韵等诵读知识,必然会提高其诵读的兴趣,促成其诵读习惯的养成。诵读的文章多了,语言运用的规则就会在脑海里自动整合成一种语言直觉,产生强烈的语感。由此可见,强化对名篇佳作理解性的诵读功能,是促使学生逐步积累规范化的语言材料,提高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途径,也是培养语感的传统经验和基本规律。

感悟名言作文篇4

执笔:曾海霞

【内容提要】

针对小学语文课堂存在的两种倾向:1、把语文课上成语言分析文字训练课;2、架空语言材料,一味“创新”的教学状况。特进行“感悟—积累—运用”三层次的研究。本课题研究的方法和手段为文献查阅为基础,实验法为主,调查法为辅,通过研究过程中的个案分析、实验数据统计、经验总结等手段进行研究。从而研究出品读悟词等感悟四法,完形填空、关键语词串联等积累六法,情境造句和移用活用造段运用五法,此外还构建我校“三层次”基本语文教学模式。通过研究,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养成课内外自觉积累的意识、能力与习惯,提高语文阅读和写作水平,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有长足的进步。 【关键词】

感悟积累运用 教学三层次 读写能力

一、问题的提出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基础教育改革全面展开后,语文教师开始深入思考自己的教学观念与行为,逐步认识到语文教学根本任务在于“指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可见,要实现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总目标,离不开学生亲身参与语文实践活动,感悟语言材料中的人文内涵,积累、内化语言,从而获得提高。在语文教学中促进学生感悟、积累、运用能力的发展,已成为教育者关注的研究方向。

但实际教学中,语文课堂存在两种倾向:1、把语文课上成语言分析文字训练课。2、架空语言材料,一味“创新”。无论哪种倾向,学生多难于真正感受语言的美。究其原因,可思考几方面因素:教师是否准确把握了语文课程的性质,是否认识到学生必须成为语言学习的主体,以及实施“感悟、积累、运用”语文教学模式与方法等。

从语文教育的特点看,语文课程人文内涵丰富和实践性强,并对识字写字、思维发展等多方面形成影响。《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是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因此,语文教学过程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语言、感悟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过程,现代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语言的认识是一个“同化”与“顺应”的过程。在教学尤其是阅读教学中,要避免繁琐多余的内容分析,转向“感悟、积累、运用”——这个符合语言学习规律的途径。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能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情感是语文教学的根”,在情移心动的前提下,易于他们自觉进行知识、情感积累、语言内化。有积累作为基础,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才可能得到更快的提高。由此也看出,“感悟、积累、运用”具有学习的层递性,构成了语文教学中逐级推进的课堂教学“三层次”。

课改关注教学中的三个纬度: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语文教学中的“感悟、积累、运用”不仅符合语言学习的规律,同时也在尊重学习者主体地位这一点上与三个纬度是相同的。能力是以知识为基础,知识的点滴积累,决定着能力的逐步形成:知识塔基的宽度和厚度,决定着能力金字塔的高度和强度。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华晔”(韩愈《答李翊书》)说的是同一道理。学生在对文本积累、感悟、运用的同时,文本中那鲜活的“生命形象”又促使学生知识、能力、情感的发展。传统语文教学非常重视学生对精点书面语言的感受和积累,在大量感受和积累的基础上才“开讲”。开讲,即对语言材料作些点评,旨在帮助学生领悟语言运用之妙。在讲的过程中,还重视学生的自悟,引导他们借助吟咏,从而“披文入情,缘情语文”。现代教学实践证明,只有当学生的背诵量达到了课本的4.5倍时,才有可能形成语文教学的一条途径,将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感情。

我校语文教研组因而提出了《关于“感悟、积累、运用”语文教学三层次研究》这样一个顺应时代潮流的研究课题。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其主要概念的阐释和界定

1.研究的主要内容:

①.如何通过科研促进教师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提高教师的素质。

②.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机,构建乐学机制,使学生从苦学变为乐学语文。

③.从大量的阅读入手,探索促进学生感悟、积累的方法并规范学生语言积累,为内化和迁移语言打下基础。

④.探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增强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多种途径。

⑤.探索“感悟、积累、运用”的交合点及交合方式,构建有理论支撑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2.主要概念的阐释和界定

①. “感悟”、“积累”和“运用”的内容:

感悟,即感受领悟。“恍然大悟”、“涵咏品味,妙由心悟”是对感悟的形象描述。在教学中就是让学生知有所获,情有所感,理有所悟。

积累,指学生的生活积累和语言积累两方面。

运用,指学生能把积累的语言在生活、学习中灵活的运用

②. “感悟”、“积累”和“运用”的相互关系:

感悟语言是基础,是前提;积累语言是准备,是保证;而运用语言才是终极目的。我们只有把语言的感悟、语言的积累、语言的运用有机地融和于阅读教学之中,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3.课题研究的主要理论依据

教育教学公理、《纲要》《课标》的有关论述以及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丁有宽的“读写结合”,江苏李尊栋和李郭忠两位老师研究的“四读、四培养”等作为主要的理论依据。

4.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对语文教学“三层次”的研究,主要目的就是要凸显语文本色,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注重对文本语言的“感悟”——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加强语言和知识的“积累”——厚实学生的底蕴;强化感悟积累后的“运用”—— 切实地提高学生的说写能力。

二、研究的方法和过程

(一)、研究的基本方法

1.研究的对象

研究对象原为我校8个教学班,即本课题组8位执研教师所在的教学班。中途三位教师调离我校,又有一位教师参入研究,一年后,这位教师也调离我校。2006年课题组横向发展,把研究成果向全校语文教师推广,课题研究普及全校。

2.研究方法的运用

本课题定位在对“感悟、积累、运用”语文教学三层次的研究,所以研究的方法和手段为文献查阅为基础,实验法为主,调查法为辅,通过研究过程中的个案分析、实验数据统计、经验总结等手段进行研究。

3.变量及其操作定义的具体界定:

(1).自变量

①.在实验教师中进行教学理论的学习和研究。具体方式:每月收集一定有关教育教学方面的名言警句,并熟记在心;每月开展课题小组的学习活动;上科研研讨课;参加实验设计等。

②.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培养学生语文综合实践能力,精心设计并开展各种的教学活动。具体方式:

鼓励学生进行摘抄、写读后感、做手抄报等,上用于交流展示的语文实践活动课,进行各种主题的语文竞赛等。

(2).因变量

①.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及教学能力的提高。

②.学生感悟积累运用语言的能力。(品词、品句、品读的能力;语言、生活积累;说写结合)

③.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和语文学习能力。

(二).研究的主要过程

1.参加本课题实验的人员:庾群若(副校长)、曾海霞(副教导主任、语文教研大组长)、彭素香(副教导主任)、江冰(语文教研组长)、黄彩琼(语文教师)。

2.实验程序

①. 研究实施前期阶段(2003年9月——2004年8月)

召开课题开题,参加总课题组组织的培训班、观摩学习活动,转变执研教师教学观念;研究具体的研究目标,制定详细务实的实施方案;通过调查问卷、收集原始资料;进行第一阶段相关内容的研究。

②. 研究实施的中期阶段(2004年9月——2006年12月)

根据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组织教师学习有关理论知识,结合教师自身课堂教学活动,结合学科教研活动,结合学校举办的课堂教学研讨、展示、竞赛等活动,积累研究事例和资料,根据研究的进展,进行阶段性总结。

a.立足以人为本,构建课题管理机制。

课题组以学校主管教学副校长为组长,按照“教导处——课题组——教师”的运行体系,层层分工,责任到人,制定完善的课题实施方案。

b.组织教师学习有关理论和知识。

在调查中发现课题组成员对课题内容认识不足,为此,我们印发资料,采用组织学习和个人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帮助教师提升对“感悟、积累、运用”的理论认识,开拓视野,放飞思想,丰富研究的方法与途径,使课题研究深入、有机地展开。帮助教师提升科研理论水平,掌握教育科研的基本方法,为课题研究提供技术性的支持。

科研结题报告 ·德育结题报告 ·课题结题报告 ·怎样写结题报告

c.结合校本教研活动,开展课题研究

近两年来我们结合校本教研活动,开展课题研究。促使教师能从平时课堂教育中反思,习以为常的工作状态,在课堂中带着研究的眼光,带着全新的理念走进新课程,实现由职业向专业的转变。

③. 研究的总结阶段(2006年12月——2007年8月)

整理各种资料,撰写结题报告,迎接结题工作。

在课题研究中,多次组织教师到拉堡实验小学参观学习,吸取经验指导课题组开展研究;积极参加每一次总课题组举办的活动,活动结束之后写学习体会,或者开展“沙龙”研讨等等。

三、研究的成果

(一)、 教师的综合素质不断提升

课题实验使实验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方法不断更新,教学水平不断提高,他们在学校举办的各类赛教课中分获一、二、三等奖,彭素香老师获柳北区青年教师赛教课二等奖,董燕老师获柳州市的赛教课二等奖。同时,实验教师的教学理论和经验也不断丰富,撰写的十几篇论文、案例、教案分获国、省、市级一、二、三等奖。

(二)、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和语文学习能力得到长足的提高

四年来,学生的阅读兴趣明显增强,阅读方法得当,阅读面及阅读量有了极大的提高。前测中,有50%的学生阅读兴趣不大,阅读是父母逼着读,为了完成作业而读;60%的学生只阅读卡通故事、动画故事、武侠小说、战斗故事等,而且只看情节,不重文采;70%的学生一、二个星期只看一本书,也没有做读书笔记的习惯;90%的学生没有阅读方法。而后测中,100%的学生都喜欢主动阅读,阅读面广泛,几乎涵盖所有体裁的文学作品,阅读量达到每周三本以上课外书籍;而且学生都能有意识地感悟生活、感悟文学作品、感悟名家名篇的表达方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养成了做读书笔记的习惯。通过“说真话、***事、抒真情”系列训练,写作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实验班学生的习作质量高,每学期作文比赛都能获前三名,远远超出对比班的习作水平。2005年参加全国创新杯作文赛有四十多人获奖。

(三)“教研”、“科研”一体化

感悟名言作文篇5

一 、刺激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

小学生正处于人生的起步时期,如一株株刚破土的幼苗,渴望吮吸知识的甘露,以使自己茁壮成长。而这“甘露”的获得,除了靠老师课堂上有限的传授外,更需要学生依靠课外阅读去采集。课外阅读在形成学生语文能力方面,起着巨大的作用。一个人的语文素养是要靠长期的大量的积累才能形成的,正如庄子所说:“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国家《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其中,小学阶段阅读总量应不少于150万字。要让学生有大量的积累,必须让其广泛地阅读,不能只满足于课内有限的时间和有限的阅读内容。而要让学生在课外能广泛地阅读,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加强对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的指导,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引导其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的习惯,使课外阅读成为学生内在的需求,成为儿童生活中的一种人生体验,成为他们的一种新的自觉的生活方式 , 使他们感到课外阅读如同吃饭、睡觉不可或缺。

语言材料的积累,光靠教材二、三十篇课文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光靠五、六篇作文的训练也是远远不够的,语文教学必须大大地向课外延伸。低年级,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推荐选择短小精悍的、学生们喜闻乐见的读物,让学生立竿见影学会有针对性的阅读例如《小布头奇遇记 》《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笨笨猪》《狐狸列娜的故事》《米切尔・恩德童话绘本》等有趣的故事书。中高年级推荐名著中的经典场面,激发学生积累和课外阅读的积极性。没有积累谈不上培养良好的语感,也决不可能有真正的听说读写能力,更不能学好语文。而且语文的学习是很难做到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 ,只有“厚积”才能“薄发”。

二、教给学生积累的方法

1. 摘抄。积累语言材料的方法之一是摘记,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古人又云:“不动笔墨不看书。”摘记的意义,一在过程,二在于储存备用,因为抄摘的过程就是一个熟悉的过程、记忆的过程。“书到用时方恨少”,若有一个储备仓库可以随时取用,也就不怕临时不够用。我觉得每一个学生都应该制订一个循序渐进的积累计划,特别是小学生,阅读和作文处在起步阶段,各级语言材料、名言警句、格言俗语仍然是作文所欠缺的基本材料,对他们的写作来说,积累是很重要的。低年级主要积累四字词语和优美的句子,中年级积累古诗、成语、优美词句,高年级积累成语、名言、警句、格言、歇后语、古诗词、现代文中的好词好句或优美片段,甚至逐步学会积累中外名著中的经典文段等。学生以读书笔记的形式进行,每周利用阅读课集中摘抄一次,主要摘录一些名言警句以及生动优美的、富有表现力的句子和段落,让学生积累阅读中的鲜活素材。有关课文中涉及到的名著,如《鲁宾逊漂流记》、《西游记》、《红楼梦》等,让学生利用假期去阅读,同样要求有笔记、有心得体会。

2. 背诵。诵读文质兼美的优秀诗文,是学生汲取人类优秀营养、积累语言、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的重要途径。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义教阶段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240篇(段),并在附录中推荐了古诗文120篇(段)。我根据教科书进度对优秀诗文的诵读作系统指导,让学生形成习惯;并定期举行诵读辅导讲座,对学生难以把握的语调和句读、难以理解的作品、难以领悟的艺术境界进行解答,帮助学生消化理解,不断提高诵读水平和艺术品味能力,最终形成积累。课文中的经典篇目,可采用每篇必背的方式,进行积累。

感悟名言作文篇6

范仲淹的故事教学课件

教学内容:学习课文第二、三部份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品读,感悟范仲淹刻苦读书的故事。

3、了解作者是怎样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特点的,感悟人物的精神品质。

4、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领会到范仲淹以天下为己任,为国为民的精神品质。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感悟人物的精神品质。

教学难点:领悟作者是怎样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特点。

教学方法:引导点拨法 朗读指导法 质疑法

学习方法:小组合作学习法、交流法、朗读感悟法

教学用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1、 指名谈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对范仲淹又了解了多少呢?

二、学习第三部份

1、学习第七自然段

(1)指名读第7自然段。思考:有范仲淹实现他的抱负吗?

(2)引导学生领悟文章前后照应的写作特点。

(3)再读感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学习第六自然段

(1)齐读第6自然段。

(2)提问范仲淹还有怎样的志向和抱负呢?

(3)品读、感悟: “我的志向,要么当个好大夫,要么当个好宰相。好大夫为人治病,好宰相治国为民。

三、学习第二部份

过渡:文章举了哪些事例讲范仲淹要实现他的理想和抱负而刻苦学习的?

只身苦学、 划粥割齑、 谢绝佳肴、 闭门不出

(一)品读、感悟

学习第二自然段“只身苦学”

1、指名朗读第二自然段,其他同学找出能感动你的句子并在旁边写出体会。

2、指名反馈。

3、出示重点句

(1)累了,就用冷水洗脸;饿了,就用稀粥充饥。

(2)范仲淹十分珍惜这宝贵的学习机会,废寝忘食地苦读诗书,钻研学问。(理解废寝忘食)

4、归纳学习方法:读、画、写、说

(二)利用上面的学习方法小组合作学习3、4、5自然段

1、出示自读要求

(1) 读:小组内一起朗读3、4、5自然段

(2) 画、写:找出你感动的句子并在旁边写出体会。

(3) 说:同桌或小组内讨论你的答案并说出理由。

2、检查自学情况

(1)理解成语“划粥割齑”。

(2)出示句子①每天差不多都是凌晨鸡鸣即起,攻读诗书,直到半夜才和衣而眠,五年未解衣就寝。②送银子他委婉谢绝了,送美味佳肴,却食品发霉也不吃一口。③我不是不想吃,而是不敢吃,我已经习惯食用粗茶淡饭,担心现在吃了鸡鸭鱼肉,以后就再也咽不下粥和咸菜了。④别的师生都丢下书本跑出去,他闭门不出,仍像往常一样埋头苦读,随便说了句:“将来再见也不晚”,连头也没抬又继续读书。

(3)再读这些句子。

(4)师小结:范仲淹为了实现他着远大理想和抱负而刻苦读书,实在令人敬佩,那后人又是怎样赞颂他的呢?

(5)引导学生理解并品读感悟“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三)总结写作方法

1、懂得文章是按照总分总的结构方式和采用前后照应的写作方法去叙述;

2、回顾板书,明白写人首先必须抓住人物的典型事例。

3、再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等来反映人物的特点和崇高精神的。

四、 课堂总结,拓展

范仲淹为着理想苦读诗书,成就了他的一生,实现了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远大的理想和抱负。 今天,你学了这篇文章,有什么收获呢?

五、 作业

1、 借初中语文课本范仲淹的名著《岳阳阳楼记》读一读,再次感受人物的高尚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感悟名言作文篇7

关键词:悟性名称;翻译;翻译文化

引言: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翻译理论研究领域中文化学派开始崛起,翻译的文化观逐步成为翻译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在文化学派看来,翻译不是单纯的语码转换,而且是跨文化交流的过程。翻译涉及文化的方方面面。[1]思维模式作为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整个民族语言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在中国人的思维中,特别强调的是悟性。

一、文化学派的翻译观

从20世纪20年代到60年代之间,语言学家一直试图从语言学的角度来解决翻译的问题,但是在涉及到文学翻译的时候,这些翻译方法有时却无法解决问题。在80年代,出现了一种新的主张:翻译的文化观。在《翻译研究》中,巴斯奈特提出了不可译性,不可译性包括语言的不可译性和文化的不可译性,她特别强调翻译不仅仅是单纯语言的转化,必须考虑背后的文化因素;另外要使译文在目标语文化中发挥与原文在原文化中相同的功能,翻译过程中必须进行文化转化。[2]

二、从汉语的悟性名称看翻译是文化的翻译

哲学中存在两种思维模式,即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所谓悟性思维主要是指借助形象,运用想象,联想等手段把感性材料组织起来,使之具有条理性。[3]用简单的话说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领悟力和洞察力。

在古代特别强调“悟性”,著名的有儒家“外悟说”和道家佛家的“内悟说”。外悟说指的是从外界的经验,学习和领悟事物的内涵。而内悟说强调的是通过内心的感悟来理解事物的内涵。

刘宓庆(1991:41):“如果透过表层,把语言看作一个有纵深的透明体,那么我们可以发现,语言实际上是紧紧地附着在思维这个有无限纵深的基础上的结构体。”由此可见语言受到思维的支配,是思维在交际中的反映。中国人以悟性思维为主,所以汉语中形成了一大批悟性名称。

悟性是对事物的领悟力,而名称是对事物给定的标签,以区别于其他事物。汉语中的悟性思维造就了汉语中的有些词语的理解需要一定的感悟能力。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在这些词的翻译上,英语没有直接的对应词,所以翻译就面临巨大的挑战。

众所周知,道家思想是中国较早的学说之一,《老子》和《庄子》是道家学说的代表作,在这两本著作中,最重要的概念就是“道”。关于道的理解,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例如冯友兰先生认为“道是天地万物所以生之总原理”。刘笑敢认为道有两层含义一是世界的本源,二是最高的认识,前者是自然意义上的道,后者是认识意义上的道。[4]除此之外也有一些学者认为道是“神”。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关于老子的学说,这里的道就是万物的根基。又有道“不可受”“不可见”“神鬼神行”,这又说明了道的不可感知性,但是又不同于鬼神,独立于世间之外。总之,道的含义是很复杂,这就导致关于“道”的翻译是多样化的。

哈而威客是第一个叙述“道”的英国人,他把道翻译为“nature”。这种翻译把道和自然等同,认为“道”和自然一样是一切事物的根源。在某种意义上,自然中的天地演变,生死存亡固然与“道”有一定的联系,但是这种翻译方法只是从自然科学的角度理解,未能真正翻译出“道”的文化内涵。

在《道德经》翻译方面,英国汉学大师Arthur Waley将“道”翻译为“way”[5]“道”是万物的本源,是万物必须遵循的规律。英语中的“way”的含义也是多样的。“way”的基本含义是道路,当被用于修辞的时候,“way”指的是耶稣引导的正确之道或者是人类通向天堂的途径。在地位上,“道”与“way”无疑都是至高无上的,但是“道”中并没有上帝的存在,而“way” 更多强调的是发现上帝和内心的自我,因此把道翻译成’way”,英语读者的理解势必会加上对上帝的信仰和对精神的追求。

国内学者姚小平曾经从语言哲学的角度分析了“道”和“Logos”的异同,他认为没有比“Logos”是“道”的对等词了。首先他认为作为哲学范畴,“道”和Logos在规律,法则上意义是对等的。其二,虽然两者的词源不同,却都有“言说”的意义,就是在基本意义“道路”上,“道”和“Logos”也是对应的。因此他认为把“道”译成“Logos”是最理想的。[6]但是另一方面这两者也有明显不一致的地方,Logos是古希腊核心价值观,在古希腊强度的是理性和神性,而在中国古代我们推崇的是悟性和人伦,与古希腊哲学的思想是背道而驰的。

第四种方法直接把道翻译为“Tao”,这种翻译主要用于在目的语中,难以找到完全对等的词,于是采取最直接方法―音译法。音译法不会误导目的语读者,但是对于不了解文化的人来说,这种翻译方法产生不利任何实质性的意义。现在很多字典都有“Tao”的专门词条,但是后面会加上详细的注解,这种注解更接近“道”的内涵。

通过以上关于“道”的翻译介绍,我们发现他们未能将“道”的文化内涵真正翻译出来,“Tao”虽然翻译出来了“道”,但是对于不了解中国文化的人来说,没有任何意义。因此对于悟性名称来说,想要达到完全意义的对等是不可能的,最理想的模式是采用音译法,加上注释,这就验证了巴斯奈特的翻译是翻译文化。

除了“道”,“气”也是古代哲学中一个重要而又独特的名称,《左转》中记载“天有六气,六气曰阴阳风雨晦明也。”孔子和老子的著作没有特别强调气的存在,但是庄子对“气”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和重视,有学者认为“气论是庄子哲学的基础”,并认为“庄子的气论是先秦气论发展史上的一块里程碑。”[7]

在西方哲学中,“气”这个概念是不存在的,所以对气的理解也是呈现混乱的状态。[8]而在《庄子》中,不同的“气”是有不同的理解的:

其一阴阳之气

阴阳被认为是庄子“气”中最重要的东西,在庄子看来阴阳是指“气”在自然规律下运行。关于对阴阳之“气”的翻译,早期的译者分别翻译了“阴阳”二字,例如冯友兰分别翻译为“the principle of his whole body”及”nature-the suffering of anxiety and overjoy”,理雅各则翻译为”his breath came and went in gasps”及”suffering from conflicting anxieties”, 这些翻译,把阴阳的实际功能表达出来。到了80年代,葛瑞涵把阴阳之气译为“the energies of Yin and Yang”, 在他看来“气”是一种能量,与西方的纯能(pure energy)是等同的。作为西方汉学界的权威,其翻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是作为哲学概念,其基本特征还是没有表现出来。

其二生理之气

“人之,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这里的气是生理之气。人生命之所以存在是血气在血液运行的结果,气是生命的物质基础。这里的“气”里格斯和华兹生分别译为“vital fluid”和“spirit”,然而在葛瑞涵的叙述中vital fluid表示的是“精”而不是“气”,葛瑞涵指出“气被想象为一种固体,运动的越慢,越不利于循环,如‘精’―身体中一种激活生命的液体。”而‘spirit’在这里与构成生命物质的气有较大的出入。

其三精神活动之气

《庄子・天地》中有“忘汝神气,堕汝形骸”这里的气就是表示心里之气,也就是精神活动之气,关于气的翻译,很多人把其译为‘spirit’,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气”是哲学意义上的名称,直接翻译为普通的名词,把其中的外延和内涵大大缩减了。

其四天地之间无处不在的“气”

“方且与造物主为人,而游乎天地之一气”,这里的气不仅是指自然之气,而且指组成万物的气。关于这种气的翻译,翟理斯翻译把“游乎天地之一气”翻译为“between human and divine”(神人之间),冯友兰翻译为“with the unity of the universe”(宇宙之统一体),这两种翻译都侧重强调“天地”,忽视“气”;华兹生翻译为“in the single breath of heaven and earth”,把无处不在的气,需要悟性体会的名称直接翻译为普通名词“breath”。

翻译是不同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渠道,但是由于思维方式的差异,导致有些名称无法翻译,上面所说的“气”,就是汉语中的一个典型。汉语文化中的名称,只能通过感悟力来理解,翻译只能通过解释来说明其背后的文化,由此可见翻译就是翻译文化。

结语

从古到今,我们一直强调“悟”在认识事物和理解事物中的重要性,所以汉语中的很多名称的认识和理解都需要悟性思维的指导。中国古代典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个部分,其中深刻的内涵充分体现了悟性的重要性,其中的一些悟性名称词,比如,“道”“气”“天”在西方均无之间对等的名称对应,只能采取音译法再加注释。这就充分验证了巴斯奈特的翻译中的文化转向理论。翻译不仅是语言的转码,必须考虑其背后的文化因素,另一方面译文在目标语文化中发挥与原文在原文化中相同的功能,翻译过程中必须进行文化转化。而在悟性名称的翻译方面,为了使西方受众能够领悟和理解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深刻内涵,我们只能进行文化转化。本文以汉语悟性名称为例,列举了“道”“气”几种不同的翻译方法,通过分析,我们不难发现翻译就是翻译文化。(作者单位:新疆大学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 谢旭升. 特色汉英翻译教程[M]. 新疆大学出版社,2009

[2] 彭小波. 浅谈苏珊.巴斯奈特的翻译观.[J]百家争鸣,2011(1):156

[3] 连淑能. 中西思维方式悟性和理性[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7):35

[4] 刘笑敢. 庄子哲学及其演变[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102-103

[5] Lao Tzu. Tao Te Ching.(Arthur Waley, Trans)[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1997.

[6] 姚小平. Logos与“道”――中西古代语言哲学观异同谈[J]. 外国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2(1):34―35

[7] 王世舜. 庄子气论发微.[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91

感悟名言作文篇8

一、单元整体感知

1.以单元开头的“导语”为切入点。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初步了解本单元所有的学习内容,感知单元主题的情感意识,增强求知欲。教师趁机指导搜集相关资料并制成资料卡,为单篇课文的学习做好准备。如四年级下册第一组“走遍千山万水”,教师首先引导学生搜集资料,可以是自己旅游或搜集到的名山大川的门票、地图、照片等,唤起回忆并加深景物印象。学生再根据单元导语的指向和自己的兴趣制定单元学习目标。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自己感兴趣的课文,边读边思考:怎样把自己感兴趣的文章介绍给大家,让学生产生读其他课文的欲望,引导学生说出读书的收获。

3.注重引导学生参与生活实践,加强课堂内外的衔接。例如六年级上册第一组单元主题是“大自然的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走进大自然,感受、发现大自然的美,进而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为本单元的口语交际与习作打好基础。

二、单元部分感悟

在单元部分感悟这一环节中,要引导学生自己感受、领悟事物与文章的个性。让学生在赏析与研读、整合与比较中积累个性语言,领悟表达规律,并能灵活运用。

1.体悟个性化语言,透视个性化事物。

体悟个性化语言,是让学生在读文中深层地叩击词句,体悟作者心境,鉴赏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情味。例如:“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是《草原》一课的点题之句,也是作者情感的集中体现。教师可用提问的方式直点主题:“蒙汉情深”的“深”体现在哪里?“天涯碧草话斜阳”又是怎样的景象?可以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进一步深化文意,体会到作者写作意图所在。

2.“整合—对比”式阅读,感悟表达规律。

单元整组教学是在单元整体的高度上,删繁就简,把一单元读薄,体悟最精妙的语言,体悟最有价值的语言规律,以求达到教学的简单化、艺术化、精良化与高效化。教师要帮助学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见微知著。在学生的体验与感知、课内与课外的文章间,以整体的思想整合文本等资源进行教学设计,使学生学会比较、鉴赏、积累与运用。例如五年级下册第二组单元主题“永远的童年”就编排了《牧童》、《舟过安仁》、《清平乐·村居》三首古诗词,描写的是古代儿童有趣的生活,表达了孩子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天性。在学习课文时,可以把三首诗词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教学,让学生通过自学,体会其内容中的相似之处,感悟童年生活环境的各异,在比较中感悟,在感悟中吟诵,领会到童年生活的情趣和快乐。

3.巧妙处理精、略读课文。

对于精读课文,我们要在整体感知内容的基础上,凸显语言文字的学习,把重点放在对语言的理解、感悟与表达上。课堂上要留时间让学生读课文,以学生感知时的兴趣点与疑惑点为切入口,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这样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对于略读课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按“阅读提示”自行阅读,也可以依学生的个性组织交流,让学生就自己最感兴趣、感受最深或是最有困惑的一点进行交流。在相对宽松、自由的交流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再读读疑点、再品品趣点等。

三、单元整体回顾

“整体回顾”为学生展示学习整单元后的成果搭建了一个平台。这个环节主要以语文园地为依托,探求学习规律,提升表达水平,丰厚学生积累,综合展现学习成果,同时对整单元进行查漏补缺,调整教学。

1.整体探求学习规律。

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我的发现”是关于阅读、写作方法的对话,教师要充分运用这种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引导学生加入对话。让学生在主题汇谈的基础上,尝试自己归纳“发现要点”,先个体概括,再小组筛选,最后全班讨论。

2.整体提升表达水平。

单元整组教学旨在打通生活、阅读和习作的通道,“单元整体感知”的第一个环节当师生围绕单元主题聊谈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习作训练也在悄然酝酿了。学生从回忆体验开始,经历吸纳、感悟的过程,又与有意义的现实生活相联系,并用文字记录下美好人生的足迹。学生经历了一个主题单元的学习,就等于经历了一段弥足珍贵的生命历程。

3.感悟语言文化。

如语文园地中的日积月累、读读背背等栏目中系统地编排了古诗中的名句、成语、名言警句、农谚等内容。可以边学习课文,边引导学生搜集此类资料。例如: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读读背背是描写田园自然风光的古诗名句,可以让学生边学边搜集摘录此类古诗,在学完整单元后,开展经典古诗词诵读会,这样既丰厚了学生的积累,又激励了学生自觉地学语文、用语文。

4.综合展现学习成果。

学生可在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综合运用语文知识,整体发展听说读写能力,培养合作与探究精神及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能力,形成综合素质,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和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例如:针对五年级下册第六组的单元主题:“走进信息世界”,我们就进行了一次综合性学习尝试,主要采用“课外活动,课内展示”的方式,以“活动”为主线进行课内外的一体学习。学生积极性之高,远远超过了教师的预期。

上一篇:描写月亮的诗句古诗范文 下一篇:清明节的来历和习俗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