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带动感悟 感悟促进表达

时间:2022-09-22 02:16:56

[摘要] 阅读是学生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体验的重要途径。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启发、引导孩子读书,用心去读书,在读书中进行心与心的交融、精神与精神的交汇,灵魂与灵魂的沟通。在精读、细读、研读感悟语言,激感,进行说与写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关键词] 阅读定位 学生学习行为 生本对话 获得体验 自由表达

阅读教学是个性化的行为,是学生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体验的重要途径。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由于学生认识水平、阅读能力、生活体验、思考问题的角度存在差异性,学生感知文本的深度、力度也就千差万别,如何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我认为:尤为关键的是感悟语言。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书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如何贯彻与落实《语文课程标准》中以读为本、以人为本的思想,是我在设计《穷人》一课教案时不断思考的问题。

一、接触文本,触摸语言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小学、海淀区特级教师陈延军老师在兰州送教时强调: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的确,作为有生命的语文课堂,要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悟,先决条件是让学生扎扎实实、真真切切地触摸语言,语文课上,老师的引导读,学生的跟读,悟读,品读,对读,稚嫩的童音彼此起伏。在老师一步一步地引领之下,孩子们读得字正腔圆,读得字中有画,读得画中有情,不正是语文本色的质朴回归吗?孩子们在诵读中品味文本传达的情感,在对话中悟出人物情深!启发、引导孩子读书,用心去读书,在读书中进行心与心的交融、精神与精神的交汇,灵魂与灵魂的沟通。在《穷人》一课中,一个“穷”字贯穿全篇,桑娜一家、西蒙一家穷得苦不堪言,读文后让人撕心裂肺,如何让学生透过文本进行心与心、灵魂与灵魂的沟通呢?我心中只有一个字―“读”。让学生与文本对话,有了这一思想的积淀,我设计了:

1.学生自由读读课文,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桑娜一家人穷?找出来后,依次标上序号。

2.读一读,想一想,从找到的句子中你发现了什么?

3.把你的理解带入句子,发自内心的再读读,你感悟到什么?

三个自学提示把学生带向文本,学生找、标、读、思、悟的学习活动开始了,学的投入,读的积极.在汇报中,那70只手举起来了。“老师,我从一家人的衣食住行中,读懂了他们的确很穷。”“我从屋中火炉的余温中看出来的”。“我从环境描写中读出他们穷”。……“我感觉他们一家人太可怜了,外面这么冷,丈夫还要驾着小船去捕鱼”。“老师,要是船翻了怎么办?”……

学生感悟语言并能提出这样的问题,就是学生对文中人物命运的关心,在接触文本中,学生已经有了对语言的积淀。为进一步感悟语言、表达语言奠定了基础。

二、深入文本、感悟中表达语言

文章中流淌着一种极富感染力的情感,从学生的角度来说,这种情感还是很陌生的。从语文的角度来说,这种情感不适宜传达,而在于从语言文字中感悟。怎样感悟?我认为抓住关键词句来进行揣摩、品味,是积累词汇、理解句意、深化情感的好办法。要让学生进入读书之境,融入作者的心境,才能激起共鸣的火花,才能领悟文本的内涵,感悟生命的真谛。《穷人》一课中,当学到“桑娜用头巾裹住睡着的孩子,把他们抱回家。她的心跳得厉害。她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她觉得非这样做不可。”一段时,我问学生词语“非……不可”怎样理解?同学们纷纷举起了小手,马登华同学站起来,坚定地说:“必须这样做,不这样做不行。”

看到学生自信的样子我抓住时机适时点拨到“为什么不这样做不行呢?”让学生画出描写桑娜心理活动的语句。这个问题激发了学生的阅读情感,

有的说“桑娜看到死去的母亲和孩子生死相依的情景感动了。”有的说“凄惨的现实容不得桑娜再去多想什么,只有把孩子抱回家去。”还有的说“这是穷人间至真的爱,至真的情……”学生在自读中,悟出这是桑娜出于对死者的同情,对孩子的怜爱。此时我以肺腑之言感染学生:女主人公对自己的做法说不出理由,讲不出道理,但是觉得收留两个孤儿是义无返顾的事。你们说这表现出桑娜怎样的品质呢?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穷中体现大爱,桑娜用自己的心理引发她的行为,学生对语言的感悟更进一层。桑娜那纯朴、善良的心地撞击着学生,触发了学生更深入的读课文,同作者、老师产生思想共鸣,达到了陶冶情操的目的。随机我出示练习训练:

1.如果把西蒙的两个孤儿抱过来,( )

2.如果不把西蒙的两个孤儿抱过来,( )。

3.宁可( ),也要( )。

这个训练题的出示,既有课文内容的理解,又有形式上的模仿,更重要的是桑娜、学生情感的交融。口头的表达激发了学生内在的情感,学生对感悟语言后的欲望表达更加积极主动。继而,我顺势而导,“桑娜的“忐忑不安”隐藏着什么?”学生感悟语言有词句向段篇延伸,为续写做好铺垫。

三、合理想象,创造能力

善于想象和幻想,是小学生最宝贵的思维品质。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大千世界在他们眼中将变得斑斓多彩,同时也可以使他们不受任何限制,无拘无束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引导学生写,可以把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感悟语言,当学生的情感被调动起来以后,他们对语言的表达是我们作为老师无法想象的。《穷人》一课中,学生通过触摸语言、感悟语言,当桑娜的忐忑不安的心理转化为语言行动时,桑娜、渔夫及七个孩子的命运紧紧绑在一起,善良的一家人中的生活支柱渔夫掀开帐子时,文章还是一片空白,打开学生想象的大门,让学生表达自己想表达的,就成为震撼学生内心需求的闸门。于是,我在教学中设计了一个师生互动的续写训练,用我的情感进一步感动学生,连老师都想写,作为学生,他们更是蠢蠢欲动。在交流中,我发现,在学生的表达中,同样体现着学生同情、善良的美好情感。

借语言感悟语言,通过感悟语言,体会文本中人物的情感,关注人物的命运,达到情感的共鸣,让学生在学语言中表达语言,这是三维目标的体现,也是我在语文教学中逐步探索的。

上一篇:以微型课题研究推进教师知识管理 下一篇:注入源头活水,提高课堂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