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风景名胜的对联范文

时间:2023-10-11 12:25:06

描写风景名胜的对联

描写风景名胜的对联篇1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一切情语皆景语。”情景交融是中国文学追求的境界。诗是主情的,作为抒情的常用载体——景物描写,在古诗中,被中国古代文人运用得出神入化。本文以《登高》为例,探究其写景的技法,教给学生一把打开中国古代诗歌大门的钥匙,让他们能够顺利进入古代诗歌的精神殿堂。

清代诗人杨伦称赞杜甫的《登高》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杜甫镜铨》),明代胡应麟在《诗薮》中更是赞此诗为“古今七言律第一,不必为唐人七言律第一也”。全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慷慨激越,动人心弦。诗前两联写景,后两联抒情,情景交融,堪称此类诗歌典范。

一、景物状态变换写景法

描写景物时,通过对景物的形态变化,即动态和静态交替的描写,达到刻画景物神态之目的。诗歌首联由一对对偶句入手,其中高远的天空、清澈的江水、洁白的沙子属静态之物,而劲急的秋风、悲哀的猿啸、盘旋于空中的水鸟则为动态之景,一联中动静结合。如果将首联宏观地视为静态之景,那么颔联两句中萧萧的落木、滚滚的长江则纯为动态,动静结合,描绘了一幅格调高亢的秋景图。

二、视角方位变换写景法

描写景物时,从不同的视角、位置去描写,方能全面表现景物的神韵,远景近景变换,高处低处结合,俯视仰视更替是常见方式。首联中上句“风急天高猿啸哀”既为远观之景,亦是仰视之物,而下句“渚清沙白鸟飞回”,则为近看之物,俯视之景。与此同时首联两句相对颔联两句则为局部之景,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滚滚来”则为作者登上高处,远眺全面之景,如此变换写景,描写二幅气势恢弘,境界阔大之景。

三、感官形象变换写景法

感官形象即人的不同器官所获得的外界景物形象,即视觉听觉嗅觉等感官在景物描写中的表现。

诗中意象:高远的天空,清澈的溪流,洁白的沙子,盘旋飞舞的水鸟,奔流的江水,皆为眼睛所见之视觉形象;劲急的秋风声,悲哀的猿猴声,飘坠的落叶声则为听觉形象,诗人不仅视通万里,而且凝神谛听,在广阔的时空中去感受秋天的气息。

四、景物色调写景法

景物色调即冷暖色彩两种类型,暖色调景物一般对应着喜悦明丽之景;而冷色调则常用来描写忧愁灰暗之物。诗中首联下句“渚清”对“沙白”,色彩如画,通过暖色调之景,描绘出一幅明丽清爽的峡江图来。由此想到杜甫诗中其它诗句,如《绝句四首》(其三)中“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运用“黄、翠、白、青”四种,明丽的色彩,绘出诗人舒展开阔的心境。

五、点面结合写景法

点面结合法即在景物选取时变换角度写景,通常有局部与整体,个体与群体的变化形式。诗中首联所选意象:风、天、渚可以说是一种整体形象,而猿啸声、沙、鸟则为一个局部之物的个体特征。与此同时首联中景物:风、天、猿啸、沙、鸟,相对于颔联中“无边落木”和“不尽长江”而言则又是局部与整体之变化。杜甫借助这些景物将夔州之地的景物特征如同电影镜头般,由局部特写到整体表现写得淋漓尽致。

六、意象叠加写景法

意象叠加法,顾名思义,即将一个意象叠加在另一个意象之上,全用实体性的名词意象拼接浓缩,省去诸名词之间的关联词语,语不接而意接,它实质上是一种隐喻。首联中六组意象:天、风、沙、渚、猿啸、鸟飞、天造地设,自然成对,描绘了一幅精美的画图。将此法用到极致的是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用九组名词意象: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来描写荒凉暗淡的景物,幽僻闲致的环境,秋风萧瑟的凄凉旅途,表达漂泊天涯的羁旅之人的孤独而悲怆的心绪。

七、季节地域特征写景法

特定的季节、地域形成特定的景物,特定的景物意象传达特有的情感。夔州向以猿多著称,峡口更以风大闻名,由此形成此诗特有景色:风急,猿哀,萧萧落木,滚滚长江,形成夔州的秋天景物,烘托出凄凉萧杀的氛围,传达诗人悲秋之感。

诗歌中写景技法不仅仅以上所列七种,通常运用的技法还有修辞描写法、虚实结合法等,但本诗中尚未涉及在此不再赘述。但杜甫不愧是创作情景交融诗的高手,短短二十八字将无尽的写景技法娴熟运用,为传达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情感渲染了浓烈氛围。难怪我国古代评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情以物迁,辞以情发,一叶且或迎意,虫声有足引心。”

参考文献:

[1]语文必修三·教师教学用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2]语文必修三·鼎尖教案[M].延吉:延边教育出版社,2009.

[3]萧涤非,程千帆等主编.唐诗鉴赏辞典[Z].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

[4]蒋星煜主编.元曲鉴赏辞典[Z].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

[5]刘勰.文心雕龙·物色[M].中华书局,1988.

[6]王国维.人间词话·删稿[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描写风景名胜的对联篇2

关键词: 苏轼 《念奴娇・赤壁怀古》 内容赏析 风格 影响

苏轼是人们熟悉的作家,是著名的“唐宋家”之一。他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千百年来成为脍炙人口的诗篇。这首词堪称他的代表作,气势豪迈奔放,感情激昂旷达,正如胡寅所说的,能使人“登高望远,举手高歌,而逸怀浩气,超然乎尘垢之外”(《酒边词序》)。那作者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怀着什么样的情感演绎出这首千古名篇的?

一、《念奴娇・赤壁怀古》创作的时代背景

苏轼于宋神宗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因有名的“乌台(御史府)诗案”被捕下狱。谏官李定、舒、何正臣三人,摘出他的一些讽刺新法的诗句,以“文字毁谤君相”的罪名加以弹劾。苏轼几罹死难,经多方周折,方许释放,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他政治生涯的重大逆转。人生命运的遽然变化使他更加真切而深刻地体会到人生的艰难和命运的变幻,他不止一次地浩叹“人生如梦”,自然思想也就发生了改变。苏轼虽然心志未灰,对世事未能忘情,但佛老思想愈益占据了他世界观的主导地位,成为其精神避难所。佛老思想固然能使他在超然的外壳下洞明世事,练达人生,追求美好的境界,但也使其世界观散发出浓重的虚无主义气息。一个文学家的创作是受环境影响、世界观支配的,因而,“顾及作者所处的社会状态”,是认识和理解这首词的重要指导思想。只有这样,才能寻绎出此词的意脉。

明确了上述的背景后,我们可以进入对这首词的具体分析了。

这首词是作者在宋神宗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贬谪黄州游黄冈赤壁(今湖北黄冈县内)时所作。作者通过《赤壁怀古》一词,赞美了江山之胜,缅怀了建功立业的历史人物,并抒发了自己“四十五十而无闻焉”的感慨。

二、《念奴娇・赤壁怀古》内容赏析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一)雄浑豪放、旷远深沉的意境。

起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是作者凭高远眺,所见所感。浩荡的长江,浪涛滚滚,日夜奔流,无止无休,不禁使人想起千百年来多少英雄豪杰,就像东流的江水,一去不复返了。这里所勾画的艺术形象是飞动的、雄浑的;气势是奔放的、豪迈的。此处把江山人物合写,不仅创造了一种旷远、深沉的意境,而且中含暗示,点出了本词的“怀古”旨意。“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一句,“俯仰今昔,鸟瞰悠悠历史;高屋建瓴,数说万千英雄。这里的借景发端是为着渲染烘托,“大江”是“赤壁”的衬景,“浪淘”句是“怀古”的点题。这样,就以大江的景语和包含的情语起兴,渐入“赤壁怀古”的题旨。壮阔的背景描绘,为下文对历史人物的评说蓄积了足够的气势,染上了浓重的色彩;雄奇的议论,为下面的说古道今述怀奠定了基调。

既然来到“赤壁”,何能不想到八百年前的历史烽烟,又何能不想到那运筹帷幄、江面奏凯的周郎,于是词人面对浩浩江水、历史陈迹不觉心神交飞,身着彩翼,联想到“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作者明知眼前赤壁并非“赤壁之战”故址,而却在词中写道“三国周郎赤壁”,这是因为作者已在怀古抒情,并非为考证。为了避免混淆真假,故又用“人道是”这种疑似之词,表明是“人云亦云”而已。至此,所要写的时间、地点、人物便和盘托出,作者这样写,是通过联想自然而巧妙地把读者引到这段历史的回顾中去了。“周郎赤壁”,既是拍合词题,又是为下片缅怀公瑾预伏一笔。接着,就极力渲染江山胜景:“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一连三句,一气入注,集中描写赤壁雄奇壮阔的景物:陡峭的山崖散乱地高插云霄,汹涌的骇浪猛烈地搏击着江岸,滔滔的江流卷起千万堆澎湃的雪浪。“穿空”盛夸山崖气势,“拍岸”极言浪涛威猛,“雪”字渲染光彩气象。寥寥十三字,抓住最有表现力的动词,捕捉最有感染力的形象,把读者带进一种奔马轰雷、惊心动魄的奇险境界,使读者如见其景,雪浪接于眼目;如履其境;浪花溅发身旁;如闻其声;巨鸣震耳欲聋,这是何等壮观。作者以如椽大笔,只用十三个字,便从形、声、色几方面生动地勾出了一幅雄奇壮丽的“长江胜境图”。这画面怎不使作者脱口赞道:“江山如画!”字韵浏亮,比喻精当,把放开去的笔墨绾拢过来。由对赤壁江山的赞美,联想到当年在此鏖战的众多英雄豪杰,现在是江山依旧,人事皆非了,于是感慨道:“一时多少豪杰!”这豪杰既包括孙权、曹操、刘备,当然更包括少年英俊的周瑜。他们一时竞起,逐鹿中原,谁不想做江山的主宰者?上片结句与开首两句一样,将江山人物合写,不过把“千古”风流人物,缩小到“一时”多少豪杰罢了。上片由地及人、由远及近、由虚到实、由概括到具体,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江山的感情,为下片歌咏周瑜作了极好的铺垫和蓄势。

(二)高亢豪壮、撼魂荡魄的场面。

上片重在写景,将时间与空间紧缩集中到三国时代的风云人物身上。下片作者就集中描绘他理想中的人物周瑜了。换片后的前五句,作者以特写的笔法,着力描绘周瑜,写他年轻有为、雄姿英发;写他指挥若定、风度潇洒。作者以赞许之笔写周瑜,不仅仅因为他是赢得“赤壁”大捷的孙吴主帅,更欣赏他少年英俊,才智出众。他统率精兵三万,一举击败老谋深算、转战中原向无敌手的号称率八十三万众的曹操,使“周郎”少年英名与赤壁千古并存。“遥想公谨当年”总领下文。岁月悠悠,“当年”自是“遥”,“想”再扣题目的“怀”,进入直接怀古。“小乔初嫁了”,暗用唐人杜牧的《赤壁》诗:“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的意思是,假如不是“借东风”,说不定周郎会“赔了夫人又折兵”,大小二乔给曹操当猎获品虏到铜雀台去。作者楔入此句,是直接写当年小乔初嫁时,周瑜雄姿英发,更好地表现周瑜的少年英俊,又勾起读者对“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联想。同时又引起读者对赤壁大战意义的认识。“雄姿英发”一句不仅写周瑜英姿勃勃,风度潇洒,而且写他言谈见解卓越不凡。周瑜能以少胜多,才略上有过人之处:战前,他对敌我双方优势虚实作了精辟透彻的分析。战中,他采纳黄盖“火攻”之计,所以赤壁一战一举得胜。“羽扇纶巾”写周瑜的服饰,他虽身为主帅,遭遇大敌,却羽扇便服,不着戎装,风度闲雅,这里又从服饰的描写上突出了周瑜的超人风度。正因为如此,所以在“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周郎善择战机,使曹操的舳舻千里、旌旗蔽空的强大舰队顿时灰飞烟灭,可见周瑜韬略过人、战功显赫。上几句,有对照,谈笑间的雍容,对照出强敌的崩散;有气氛,形若见到金戎铁马、浴血奋战的激壮场面。于是在管弦般的词的旋律中,仿佛有奔腾激越的声浪在卷面翻滚。当词篇银瓶乍破、铁骑突进般推进时,“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一句,幽咽低呜,情绪陡然跌落下来。从历史回到现实,从怀古转到自抒怀抱。“故国神游”是神游故国的倒文。作者临“故国”思“豪杰”,精神进入了想象中的境界,同时也自然地引起联想。面对大好河山缅怀周瑜少年得志,又深受孙权信赖,年轻时即建如此显赫功业,留名千古。而自己呢?一腔热忱,虽有抱负,但有志难伸,年近花甲,贬居边地,无所建树。相比之下,无限感慨,情不自禁地发出自笑多情、光阴虚掷的叹惋了,心情由激昂奋发转入消极苦闷。“多情应笑我”是“应笑我多情”的倒文,点出自己虽然相忘情世事,然而终不能够,以至“早生花发”。词中两次提到“故”,前“故”是拓开怀古,后“故”是引起伤今;两次出现“笑”,前“笑”是突现周郎风姿,后者是聊作自我解嘲,从而形成了感情的波澜起伏,张驰跌宕。

壮丽的河山,英雄的壮举,激起作者豪迈奋发的感情,但也加深了他思想上的矛盾,于是又产生江山依旧、人事皆非之慨,不由叹道:“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人生如梦,世事沧桑,面对滔滔东流的江水,作者只有举杯对月,自浇心中愁绪。全词也就以衰飒的意趣收煞结韵,笼罩着一层浓重虚无主义的色彩和黯然情调。苏轼在词中交织着称颂和伤感、热烈和悲愤。当他的笔毫一触及古代豪杰,就情绪昂奋,勃然而生敬慕之情,字里行间洋溢着热烈的气氛及不失追求功业的豪迈心情。但是,当他回到现实中来时,就不禁喟然长叹,字字呜咽。苏轼因“乌台诗案”,处境困厄,加之北宋边患日殷,国事不堪,他是多么希望像勇破曹军的周公瑾那样的英雄豪杰再世,引兵西征,克寇制胜。但是,古人已逝,当今朝中又尽是“高第良将怯如鸡”。作者怀古刺今,悲愤但不颓废,沮丧但不灰暗,而是从宏大的时空意识中寻求理想的超脱,面对不舍昼夜的江水,又怎能不触景伤怀,叹息“人生如梦”呢?这和与之先后的《赤壁赋》中的“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不是同一支洞箫中吹出的凄凉哀歌吗?

三、《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的风格及影响

(一)俊逸洒脱,慷慨奔放。

苏轼是北宋时期兼擅诗词散文的杰出作家。他在词的创作上显示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向来被公认为北宋豪放派词人的领袖。他的词向以豪放俊逸著称。这首《念奴娇》也是如此。愈文豹《吹箭录》中记载,东坡在翰林院问一幕士:“我词比柳词何如?”慕士说:“柳郎中词,如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拍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按指苏轼)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从这段趣事可看出苏轼这首词的词风,与柳永词风截然不同,柳词多写离愁别绪,风格婉约;苏词胜意迭出,词风豪放。这首词通篇大笔挥洒,气势磅礴,格调雄浑,高唱入云,其境界之宏大,是前所未有的。

(二)咏史怀古,壮怀激烈。

词在五代和北宋初年只不过系于“艳科”之列,到苏轼便一开生面,扩大了词的表现功能。词的内容走向了新的表现天地,开拓了词境,光大了词体,建立起清雄激壮的豪放派,使之激荡在社会生活的空域之中,凡记事、抒情、说理而为诗文之所能写得,都可以用词体来发表了。这首《念奴娇》以磅礴的气势、豪宕的诗情,从当前景色入手,引出了历史人物,发抒了个人感慨。随着作者感情的直起直落,构思上大开大阖,当前景色、历史人物、个人感慨,三者贯串一气,把人们带入江山如画、奇伟雄壮的景色和深邃无比的历史沉思中。作者以纵横之笔将写景、怀古、咏史、抒情熔铸一体,纵论古今,横览江山,发有志报国、壮怀难酬之感慨,给人以撼魂荡魄的艺术感染力。以词表达对人生命运的理性思考,增强了词境的哲理意蕴,成为豪放派词风的一个重要特色。

此外,《念奴娇》一词语言刚健清新,奔放流畅。文章写得极有气势,浩荡长江,滚滚滔滔,无止无休,历史人物,风云聚集,在我们面前打开了一个辽阔纵横的艺术天地。景物描绘更是雄奇险峻,有声响,有色彩,声响宏大,色彩壮伟;以白描手法,几笔就勾勒出了一幅“长江胜景图”。写人更是生动传神,画龙点睛,采取理想和现实结合、夸张与写实并用的手法,使人物典型化、理想化,为读者刻画了一个活生生的英雄形象。

历代文人词家都对这首词交口称赞,此词被胡仔叹为“古今绝唱”,被王世贞叹为“感慨千古”。时至今日,这首词中的语言材料还被人们时常沿用。后人以“大江东去”、“酹江月”作为“念奴娇”词牌的代名;“大浪淘沙”还被用作电影片名,由此可见,此词影响之大。

参考文献:

描写风景名胜的对联篇3

去年的一天,秋高气爽,丹桂飘香。东至菊园诗社30余名文朋诗友走进胜利镇,领略了胜利镇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无不心醉神迷。真是:群山拖翠培雄志;肥水荡银育好诗。

该镇文化底蕴深厚。远近闻名的姜东文化室凸显生机,让人耳目一新。文化室门前是一个娱乐场,再前面是几亩方塘,中有一亭,名曰“爱莲亭”。上书一联:池莲泽漉;细柳风高。小桥有意弯弯曲曲,让人有曲径通幽之感。身立亭内向四周采风,美景醉眸,惬意舒心。坐在室内望着门前方塘中的荷花、小亭,无限的美充盈了眼睛。播放厅里唱着《天仙配》选段,让人闭目摇头,似醉非醉。图书柜里整齐摆放着各种书籍,不等目光扫描,便觉得自己知识大增。墙上各种制度有条不紊,赠匾奖牌块块明目。真是:智慧庄园,老幼常铺春景色;神仙府第,女男共造德风光。诗友们赞叹不已,频频留影。尤其是爱莲亭,亭亭玉立,幽雅醉人。有人描写爱莲亭曰:

几亩方塘亭在中,英姿古色意情浓。

柳阴拜水撩波绿,荷影摇天逐日红。

桥小弯弯彰俊杰,杨垂袅袅敬英雄。

升金湖畔一花朵,春夏秋冬展笑容。

姜东文化室的老师不计报酬,无私奉献,感动百姓,感动苍天!他们是什么样的风采?请看一首《鹧鸪天》:日日辛勤听电钟,培桃育李伴花红。踩低樟柳墙边月,说动书窗袖里风。才告别,又相逢。回回梦里笑声同。丹心系在门生上,大爱藏于教学中。

镇领导不仅狠抓文化事业,而且狠抓农村建设。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修路建房,铸造辉煌。与过去相比又有怎样的起色?有《采桑子》说:少年戏耍荒凉地,草裹黄蜂。草裹黄蜂,满目虫篱自在风。今朝十里琼楼艳,旧迹无踪。旧迹无踪,水塔煌煌路路通。诗友们还参观了楼阁工业集中区、吉阳核电站选址地,来到了升金湖观鸟台,欣赏那浩如烟海的湖光美景,最后来到金湖庄园。庄园建在升金湖北岸,优雅别致,玲珑清秀。有诗写道:面朝山水伴丹阳,屋纳清风惬意长。宾至如归情易醉,升金湖畔展新妆。

在这里听取了镇领导对胜利的介绍。领导情真意切,口吐珍珠。诗友们听了介绍后,神采飞扬,心情激动。胜利的一园春色,跟领导的辛勤浇灌分不开的。有诗道出了领导风采:

一腔豪气向天冲,耿耿忠心日正红。

立志修身施善德,扬清醒昧效霓虹。

书房常写富民策,记忆时翻廉洁风。

克已奉公名万里,男夸女赞总相同。

描写风景名胜的对联篇4

一、巧选景物,确立游记中心

我们在游览过程中观察到的景物五彩缤纷、林林总总,我们该选取什么景物作为游记的写作重点,确立文章的中心呢?每一处风景名胜都有它最吸引游客、最闻名的景观,我们可以以此作为游记的写作重点,或者从游览过程中,选取自己最值得描绘的景物,以此作为所写游记的中心内容加以详细介绍。

二、游踪清晰,记游井然有序

游踪就是游览一个地方所经过的路线、踪迹。有条则不紊,有序则不乱,写作游记时,需要采用恰当合理的顺序来展现游览时所见名胜风景的优美景色。最常见的方法是“移步换景”法,这种方法对于介绍比较复杂的风景尤为适宜,一步一景,随着作者的立足点和观察角度的变化,相应地描绘出不同地点、方位的景物,使景物杂而不乱,给人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景’的效果。如写“游古琴台”,可以依照走进文化宫——石狮——琼阁——琴断口——回廊——走出琴台的游踪,一步一景的介绍。如果要描写同一地方在不同时间里景物的变化,就应该采用“随时变化”法,采用这种方法描写景物时,一定要仔细观察时间推移中,景物发生的细微变化,并把时间交代清楚。如写“观潮”“看海”“海上日出”,可以采用这种方法,具体描绘出潮水、海水、太阳在光线从无到有过程中发生的细微变化。此外,还有第三种安排游记顺序的方法,叫“画面组合”法,它适宜于多角度,全面地展示一个地区的风貌和景象。采用这种方法注意选择的画面要有代表性,还要注意各画面之间的内在联系。如写“夜游潮州”,可以选择描绘广场上的音乐喷泉和选择古墙城两个画面,来展示潮州作为一个古老城市独有的文化底蕴。

三、抓住景物特征,写出地方特色

任何一处景观都有它吸引游客的独特之处。正如人们笔下:泰山雄、黄山奇、华山险、庐山秀一样,我们写景时,只有抓住景物的鲜明特征,做到“人人目中有,个个笔下无”,文章才会新颖、别致。那么, 怎样才能抓住景物的特征呢?首先要观。即对所见景物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全面观察,如观察景物时,可以从远和近的不同距离,动与静的不同状态,点及面的不同角度进行观察,观察细致,体验深刻,自然能绘出景物的各自形态。其次要感。要调动多种感官去捕捉事物的特征。如从视觉、听觉、味觉、触觉等多方面进行感受,写出景物的形、声、色、味等,让读者对景物有更深刻、更完整的印象,仿佛看得见、摸得着、听得清,从而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四、恰当介绍风景知识,增添文化韵味

在介绍景物的同时,还应当适当介绍与所游之景相关的知识。在描写景物之中,插入一些故事逸闻、典故名言、文史资料、神话传说、民俗谚语,使景和物蒙上一层神奇的色彩,使趣味性和知识性相结合,增强文章的感染力,激发人们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与神往。如一位学生在介绍揭东县桂岭镇的石母山时,只对石母的大小与形状作了客观的介绍,文章显得平淡无奇,我指导她去寻找关于石头的美丽传说,然后把它写进作文里,后来,在她交上来的《游石母山》中,果然增添了一个传说: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它是包孕着大闹天宫时“齐天大圣”的一块仙石,孙悟空遁出仙石以后,仙石迸裂,飞溅到四面八方,其中一块就降落在此。因此,迷信的人便认为这块石具有了所谓的“法力”和“灵气”,逢年过节都会到此一拜。来到这里的很多游客,也会拿一块小石头,向上扔过石母,传说能扔过这块大石母的人就能永保健康,长命百岁……加上这一个传说,文章就让人感觉到耳目一新。

五、融情于景,抒写真实感受

游记写作中,除了要记录游览过程中所见之景物,还应该写出作者对景物的独特感受,融情于景。如表达对祖国的大好河山的爱意,可赞美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或赞美当前时代政策使人民致富,或将努力使所喜爱的这个地方变得更加美丽富饶等,把外在的景物与作者内心的特殊感受融合在一起,能更强烈地吸引读者。此外,美好的景物还须使用美的语言来描绘,为此,作者很多时候应该巧妙地采用多种修辞手法,并且恰当地引用古诗、谚语、名言等,使文章更富韵味,更添文采。

描写风景名胜的对联篇5

(俄国作家)伊・爱伦堡

俄罗斯当代著名艺术大师梅尔尼科夫(1919-),在1975年为纪念苏联卫国战争胜利30周年而创作的布面油画《告别》,是一幅具有历史意义的杰出作品。画面表现的是苏联卫国战争时期,母亲和即将上战场儿子的告别场景。画中母子深沉而悲壮的生死离别之情,英雄主义与悲痛复杂的内心流露,传达出卫国战争中苏联人民的爱国主义民族精神。作者以高度概括的手法,刻画了伟大母亲的奉献,这幅名作既是对苏军勇士战胜德国法西斯功勋的礼拜,也是对祖国母爱的歌颂。

梅尔尼科夫是在苏联卫国战争中成长起来的一代艺术家,他在绘画中继承了俄罗斯油画写实的传统,采用了较为自由开放的写实观念,并在写实中增加了象征、装饰的成分。《告别》是一种象征,母亲是千千万万献出自己孩子生命保家卫国的母亲典型,儿子是献身前线的千千万万的英雄儿女。国难当头,母亲心中无尽数的忧伤与期盼、悲痛和希望,尽在瞬间的告别里倾诉。母亲默默地含着泪水看儿子上前线,背景中弥漫着的烟雾,催促战士马上出发上前线。

《告别》充满着战争的残酷气味,表现的是为伟大卫国战争胜利而不怕献出自己牺牲的普通苏联家庭。作者以鲜明的现实主义理念描写苏联卫国战争,并融合了东西方文化色彩,画面的深沉厚重和大气风格,抒发着画家理想主义情怀。画作整体风格清新庄重,刻划细腻精湛,富有俄罗斯民族传统艺术底蕴。无论是意境深幽的时代背景,还是人物形态逼真的描绘,都再现了俄罗斯现实主义绘画风格的魅力。

画面中,天空没有一丝云彩,母子告别的情景带着一阵阵寒意的凄凉,而战火中建筑物冒出的烟雾则沉沉地向人们压了过来。在微弱的光照下,从母亲望着儿子的目光及颤抖的双手,让人感受到了为了祖国,母亲献出亲人的崇高和伟大。整幅画面没有宏大的战争场景,只有瘦弱矮小的母亲和身躯高大健壮即将上战场的儿子告别场面。画家坚实的笔触,没有炫耀空间的技巧,而是追求一种朴实无华的感人之美。

历时4年的苏联反法西斯卫国战争(1941.6.22―1945.5.9)残酷而悲壮,不少城市和农村被炸成废墟,两千多万苏联人民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在这场正义的战争中,苏联人民表现出来的爱国热情和大无畏牺牲精神,惊天动地,永载人类史册。梅尔尼科夫以苏联卫国战争为题材的创作,注重构图稳重,突出主题,在沉重的色调中,色彩不惊艳但又绝不单调,以天空的透明度来对比人物的重颜色,衬托画中主人公的形象,形成明暗,对比强烈。画家走笔奔放细腻且疏密聚散有度,在平淡中构成了不平凡的视觉效果。

清晨透明浅蓝色天光,巧妙营造画面的空间感、立体感和光感,使人感到其中的一种版画的效果。年过半百的老母亲站在高大健壮儿子的面前,显示出俄罗斯老妇人的纯真和善良。在为儿子临行时的祈祷与期待的一刻。画家用特写的手法刻画母亲的脸和饱经风霜的双手,她手握住一条雪白的手帕,闭紧双唇用力隐忍自己内心的感情,母亲的双眼凝聚在儿子的目光中,她眼睛里忍耐不住的泪水夺眶而出,而母亲紧握着手帕没有去擦。

健壮的儿子面对着母亲的期待有些心酸,儿子是以侧背面出现于画面,主要是以母亲形象的表情占据主要刻画的位置。母亲在送儿子上战场,面对离别的儿子,她有些茫然,她默默地站着一动不动,用目光送儿子,再一次显示了母亲送别前的痛感和期待着胜利的祝愿。在伟大母亲坚定的目光中,她已做好了付出儿子最大牺牲的准备,描写出母亲对战争的态度,歌颂了苏联卫国战争中千万母亲崇高的感情,透视着苏联人民宁死不屈的献身精神,画意呈现赞美母亲无私的奉献和爱国主义的主题。

画面最大的感人特点在于一种内在精神的传导,《告别》是画家用绘画艺术语言,纪念卫国战争年代作出牺牲的人们,弘扬了苏联-俄罗斯民族的传统精神。画中的精神内涵和极富创造性的表达,得力于作者高超的造型刻画功力,是其艺术形式庄重美的完美展现,使人眼目一新。

《告别》在颂扬卫国战争的人民精神中,全景托出一位卫国战争期间母亲的亲身经历,她默默地向人们展示着千万献出自己孩子生命,保家卫国的平凡而伟大的母亲的壮烈情怀。作者把艺术再现苏联卫国战争的艰难与牺牲,历史的使命和责任,民族的危亡与抗争的瞬间,都浓缩在母子深情的告别中。梅尔尼科夫以极深刻的情感去描绘母子离别前的感受,深刻体现着苏联卫国战争胜利的光辉,作者把这种深切追述与回顾的思念,倾注于画面去感染观众,通过视觉传入于人们心灵,激起一种卫国战争精神上的共鸣。他以艺术的形式深入细致的探究与创作,全面地把握艺术内核,发掘心灵之美的高尚,创造出深刻的《告别》艺术作品。艺术家没有忘记卫国战争的热血年代,用苏联卫国战争胜利纪念画作震憾着后人,为那个时代的勇敢献身,为那个时代的勇气与正义,为那个时代带给苏联艺术家的源泉和灵感而讴歌。

描写风景名胜的对联篇6

不少同学解题时出现以下两种现象:一是不知道诗歌意象的语境特点。多数考生解说意象总是喜欢机械地套用传统意象的固定涵义,不能根据具体语境,解说具体意象的特点。二是不知道题干中关键词的引导作用。意象题中有一些关键词,如“表现了……哪些特点”之中的“哪些”与“特点”,“通过哪种意象……”中的“哪种”,“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之中的“一幅”与“画面”,都不同程度地暗含了解题的思路与方向。但不少考生不知道这些词语对解题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因而常常抓不住要领,解不好题。

要解答好题,首先要了解题型的问法,近几年常见的题型有:这首诗描写了怎样的情景/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画面?结合具体诗句,作简要分析。/这首诗描写了怎样的景色?请简要分析。/诗人从哪些角度来描写景物?写出了景物的什么特点?/诗的……句描写了……的哪些特点?/结合诗的具体内容,分析概括其人物形象。

知道了这些常见题型,还必须把握复习的诀窍,这样才能灵活高效地答题。无论是“景色”“景象”的特点,还是“情景”“情形”的特点,或者是“人物形象”的特点,如能从不同的方面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与鉴赏,就容易获得较好的解题效果。常见的分析角度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 抓住诗歌中的重点词语

看下面《诗经·芣苢》一诗。

芣苢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这首诗,可抓住“有”“捊”“襭”三个动词,分析出妇女们娴熟而欢快地采集芣苢的劳动情景。

二、 借助诗歌标题中的暗示语

有的诗歌,题目本身就暗示了其主要意象的特点,为我们提供了揣摩与解读的线索。如李端的诗《闺情》,从标题可以看出诗中主人公可能是思妇形象;再如苏轼的词《满庭芳·蜗角虚名》,从标题也可以看出本词的意象与虚名有关。所以,我们可以根据题目揣摩诗歌意象的某些特点。

三、 根据上下句或上下文

这如同一般文章阅读一样,命题直接涉及的内容往往在文本中某一个部位,要理解这个部位,通常需要借助上下文,有时候答案就在前句或后句之中。

四、 借助诗歌的背景知识

诗歌的背景知识包括作者情况、时代背景以及注释内容,它们都值得我们在分析与理解意象时充分利用。

五、 注重思想感情

意象是情与象的整合体,人们阅读诗歌时一般是通过意象来理解思想感情;那么,我们也可以借助思想感情来理解意象。

六、 利用意象的固有内涵

一般考生都知道,古代诗歌中有不少常见的意象如“杨柳”“杜鹃”“夕阳”“残荷”等,本身就具有固定的内涵,为我们解读意象提供了不少方便。另外,一些不常见的意象也有其特定的内涵,也有助于我们解读意象,如马致远《汉宫秋》中“塞外”的“旷远悲凉”与“王宫”的“凄清阴冷”。

通过以上分析,古代诗歌形象题的解题要领已有把握,下面再谈一谈其解题技巧。

首先,可根据命题中的动宾短语填写意象内容。

比如“‘无数铃声遥过碛’表现了怎样边塞景象?”一题,可以先摘取前后两个关键词,形成填空框架“表现了……的边塞景象”,然后在横线上填写“边塞景象”的特点:“长长的驼队行进在广袤的沙漠上”。这样,就形成了完整的答案:“表现了长长的驼队行进在广袤的沙漠上的边塞景象”。

其次,通过捕捉题干中的修饰语揣摩答题要点。

意象题中动词前面的状语与名词前面的定语,能含蓄地指出解答意象的方向。比如“丰富的意象”表明意象内容较多,“通过尾联”表明答案在诗的最后两句,“素淡的情景”表明景物并不绚丽。如2012年天津卷:

阅读下面这首律诗,按要求作答。

野菊

[宋]杨万里

未与骚人当糗粮①,况随流俗作重阳。

政②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

已晚相适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黄。

花应冷笑东篱族,犹向陶翁觅宠光。

【注】① 糗粮:干粮。首句典出屈原《离骚》“夕餐秋菊之落英”句。

② 政:通“正”。

颔联描绘了怎样的野菊形象?

本题如解说“颔联描绘”的“野菊形象”的前提,在于理解“肯为无人减妙香”这一反问语气,即不会“无人减妙香”。可先描写野菊的美丽外形,再揭示野菊的内在性格。所以本题可答为:① 野菊生长于山野,花色清淡,香气清馨。② 不因无人欣赏而自减其香,不为外部环境而改变内心的高洁。

第三,概括提炼与具体描述相结合。

尤其是一些“特点题”“画面题”“形象题”,答题时既要概括表达又要具体描述。如2012年安徽卷:

最爱东山晴后雪[注]

[宋]杨万里

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

最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

【注】本诗为《雪后晚晴,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赋〈最爱东山晴后雪〉二绝句》中的一首。

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中诗人的形象。

描写风景名胜的对联篇7

[关键词]课堂提问;教学艺术;培养表达能力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提问既是一种科学,同样也是一种艺术,是实行启发式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平淡的提问使学生毫无兴趣,昏昏欲睡;高深的提问则使学生瞠目结舌,莫知所对。只有富有艺术性、具有思维价值的提问,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激起他们积极思维的浪花,使课堂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课堂提问的性质分类

一是情境性提问。这种提问是为了把学生思维带入与课文内容相适应的情境,目的是使学生思维与课文内容相和谐。其方法很多,或激境,或制造悬念,或引起联想。如在教学《背影》一文时,通过创设教学情境,了解“背影“在文中出现4次,每次的情形有所不同,而思想感情都是一脉相承,文章把父子之间的真挚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二是感知性提问。这类问题的答案,学生在课文中是能直接找到的,目的是指导学生看书,熟悉课文内容,为深入钻研课文奠定基础。如课文《钱塘湖春行》描绘出一幅幅生动逼真的山光水色的风景画,表现了诗人好游的性格,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喜悦之情。学生通过学习,自会领悟到文中丰富的人情美,水山的自然美。如果说情境提问是学习课文的准备阶段,那么感知提问则是学生初读课文后的提问,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把课文的感知说出来。

三是归纳性提问。这种类型的提问是引导学生对课文的中心、社会意义、艺术特色等较大问题而设置的,目的是让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课文。如在讲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时,要求学生把百草园的冬天儿童玩耍的心理活动归纳出来,由于学生通过自己阅读课文,教师的点拨,就把百草园的冬天下雪时捕鸟、塑罗汉时儿童爱玩的心理活动写出来了,虽没有点“乐园”却乐在其中。

二、课堂提问的艺术技巧

陶行知先生曾说:“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因此,有效的课堂提问要把握教材的特点、重点和难点来精心设问、发问,真正能诱导学生的兴趣点来问,使课堂提问真正问到学生的心窍上。

第一,提问要设置矛盾,引发思维。如在讲解《孔乙己》这篇课文时,就采用提问的艺术技巧,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教师在开篇可以问学生:“孔乙己姓什么,名叫什么?”这样一个看似简单却又难以一下子回答的问题,很自然迫使学生认真阅读课文内容。接着教师又可顺势引导学生认识孔乙己没有名字的深刻性,解决了本文的教学难点。

初中语文教材有许多课文描绘了祖国壮丽河山,如的《沁园春・雪》中描写了“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风光;曹操的《观沧海》描绘了“水何澹澹,山岛竦峙”的大海胜景;茅盾妙笔勾勒出了我国北方白杨树的动人美景;朱自清浓笔重彩描述了我国南方“春”的迷人风光……对这种描写祖国大地的风光呈现出美丽景色,教师在课堂上设置矛盾提问,引出我国北方、南方风景的异同,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激发他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家乡的真挚情感,也为他们写这类写景抒情的文章夯实良好的基础。

第二,提问要变直为曲,引人入胜。针对有些课文的提问不能直白,但可以把问题换成曲问、活问、巧问,目的是引起学生认真思考问题,全方位开动脑筋去想问题、找答案。如在学习了《爱莲说》一文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阐述“莲”的精神品质可以与社会上哪类人联系起来?我们应该怎样去做一个“出淤泥而不染”的人?语文课文中安排了一些描述人物的文章,对这类课文的提问可以采用曲问加巧问,巧问加活问,学生的学习注意力,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问题、甚至争辩问题。

描写风景名胜的对联篇8

关键词:叶适;记体散文;艺术特色

中图分类号:I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7—0010—01

叶适是南宋散文名家,千百年来备受称赞。宋叶绍翁云:“水心先生之文,精诣处有韩、柳所不及,可谓集本朝文之大成者矣。”四库馆臣说:“适文章雄赡,才气奔逸,在南渡卓然为一大宗。”其散文诸体兼备,涵括奏劄、奏议、表、书、序、记、墓志铭、祭文、铭、疏文等十几种体裁样式,许多名篇已成为中国散文史上的典范。考察历来对叶适散文的探讨,其奏劄、奏议、墓志铭得到了较为充分的关注,而记体散文则似乎未予重视。本文拟就叶适记体散文之艺术特色略作论述。

叶适的记体散文,“藻思英发”,文采烨然。模山范水,状景如画,叙事议论且富含理趣。

叶适记体散文的特点之一,在于将叙事、描写、议论、抒情熔为一炉,腾挪变化,涉笔成趣。北宋的记体散文,一般采用先叙事,再描写,最后发议的“三段式”写作模式。如王禹偁的《黄冈竹楼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等,皆是如此。然而苏轼并不肯蹈袭常式,其《超然台记》、《凌虚台记》等将叙事、描写、议论穿插并用,灵活变化,使记体散文的面目为之一新,格局亦为之一变。叶适在记体散文创作中,继承了苏轼的这一笔法,灵活处理叙述、描写、发议、抒情之间的关系。如其散文名作《湖州胜赏楼记》:

凡城邑据江海陂泽之胜,皆即以为赏,盖物常聚于大矣。吴兴三面切太湖,涉足稍峻伟,浸可几席尽也。然四水会于霅溪,镜波蓝浪,梁梠动摇,而靓妆袨服之倒影,互为散合。众流放于荷叶浦,沈清浮渌,凫鹄栖止,而绮荷文蓼之罗生,无有际畔。特岭联互,巧石绵络,颇抑湖之重势而蔽遮其寒风,故其人意安而气和。舸经舫纬,艇绘艓缕,细声窈眇,豪唱激越,宛转一州间,随地而胜,随胜而赏,无不得所求,具区虽大,不暇观也。夫岂娱于耳目之狭者易徇,而迪于心志之广者难亲耶?亦其神灵爽异所独钟,彼虽大而此不小也。

本文为胜赏楼所作之记。文章描绘霅溪之镜波蓝浪,楼梁弄影;荷叶浦之渌水清波,凫鹄栖息,荷蓼罗生;绵绵的山岭与巧石,由近及远地点染了胜赏楼外的湖光山色。进而由景发议,“颇抑湖之重势而蔽遮其寒风,故其人意安而气和”。至此,景物描写似已结束。然而,叶适却宕开一笔,描写湖面上舸舫纵横,啸歌游赏的景致。文章景物描写,色彩清晰,静动相衬,文采斐然,别有一番韵味。文章以下部分转入叙事,遥想名士的流风余韵,交代了作记的缘由。最后,作者谈到治政与山水的关系:“政在平,平在久。加以不倦,瘠土可使沃,穷阎可使富。况蒲鱼丰衍,明山媚水,素称胜绝乎!”。整篇文章,叙事、描写、议论灵活穿插,将优美的景物与深邃的哲思巧妙融合,意味隽永。钱基博先生谓其“随笔曲注,情事都尽;而波有余渟,笔无滞机”,可谓一语中的。

叶适的记体散文,结构模式腾挪不羁,变化自如,即便是一段之中,也往往将诸多表现手法错杂并用,极尽灵活变化之能事。如《白石净慧院经藏记》首段。作者先写游赏所览:“山麓漫平,深泉衍流,多香草大木。陆地尤美”;次叙景中之人与事:黄、钱二家,累世不贫,以秀士自居;又有杨翁者,善种花;余曾讲习于此,时与诸人赏花钓鱼,畅游净慧院;黄氏之子,终老不出户;再抒心中之情:“见其能侃然自得于山谷之间,未尝不叹其风俗之淳,而记其泉石之美,既去而不能忘也”;最后议论作结:“盖天下之俗,往往皆如是。使为上者知冒之以道,而不以偏驳之政乱之,则以余所闻于古人之治,何不可治之有哉!”寓景、事、情、理于文中,由景及事,由事生情,由情入理,层层推进,充分显示了作者善于谋篇布局的笔力。

叶适记体散文的特点之二,是用山水游记的移步换形笔法来记亭楼藏院,既让人如临其境,又引起人们探胜索幽的兴致。移步换形,是柳宗元山水游记的惯用笔法,叶适虽无山水游记,但他却将山水游记的这一笔法运用到亭楼藏院记的创作中来,可谓新人耳目。如其《烟霏楼记》。文章从作者赴蕲州之任写起,以游踪为线索,描写沿途所闻、所遇、所览。先入蕲州境,极目“空堤绝岸,败芦衰莽”、“碎坡丛岫,靡迤连接”,渲染了一派荒疏之景;继而行至蕲州,总写蕲州风物与民情,“州无城堞,市无廛肆,屋无楼观,佳卉良木不殖,公私一切简陋”,这里的涵晖楼、见山楼与超然观等遗迹,既凋敝又逼仄,“皆不足以处”。最后,作者来到了烟霏楼。烟霏楼,在通判厅之西,为一州风光佳境。面对如此美景,叶适兴致盎然,展开了大量的景物描写。他先点染烟霏楼下“不见甚陋”的情状,再描写鸥鹭鸡犬,刻绘林樊晻霭,由低到高,由近及远,动静映衬,展现出一幅生动秀美、启人遐思的画卷。要之,全文在移步换形的过程中,又常见叙事成分,将游记的写景手法与楼记的叙事艺术巧妙叠合,令人叹服。

文辞俊丽横肆、句式灵活多变是叶适记体散文的第三个特点。诚然,叶适强调“为文不能关教事,虽工无益”,但他并不因为重道而轻文,他曾编选过一部宋代散文集,名为《播芳集》,此书今佚,然序尚存。在序文中,他这样阐述自己的选文标准:“取近世名公之文,择其意趣之高远,词藻之佳丽者而集之。”又序《罗袁州文集》云“散语幽寂,有兰芷之洁;合语华润,有桃李之艳”,足见其对思想和艺术是并重的。

叶适“雄文博辩”,“笔力横肆”,擅长言事论证。又“于欧公四六,暗诵如流,而所作亦甚似之”。于是,他将政论和四六惯用的对偶、比喻、排比等辞式移植到记体散文的写景状物中来。他的记体散文也表现出“横肆”的特点。譬如《石洞书院记》:“土开谷明,俄若异境。稍复深入,臻于旷平,则石之高翔俯踞,而竹坚木瘦皆衣被于其上;水之飞湍瀑流,而蕉红蒲绿皆浸灌于其下。潭涧之洼衍,阿岭之嵌突,以亭以宇,可钓可奕,巧智所欲集,皆不谋而先成。”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句式工巧整饬,文笔俊丽雄赡。此外,叶适还好用四字句式,如《宝婺观记》:“漫陇伏冈,林茂野蕃,若轾若轩,若万马纵牧于平原,锦出绣没,不可控抟。两溪广长,会清合凉,匪厉伊方,徐纳于江。南山绵绵,果蔬之区,柘桑之园,日月风雨,借其姿态,雾烟氛霭,相为吐吞。”成功运用了铺排和比喻手法,由近及远,由低到高,层层推移,一派千山秀色,尽揽绣囊。以大量四字句式展开铺排,又使行文气势流走。叶适《观文殿学士知枢密院事陈公文集序》称“文欲肆”,此文即见其妙。叶适甚得韩柳之意,除了喜用四字句外,还注重句式的奇偶相错,长短并用。如《沈氏萱竹堂记》:“沈君体仁始治园观,广池以接清流,累土以抗峻峰,缭其四旁,互为蔽隐,搜花拣石,绵日系月,衣食所余辄具焉。然后迟客有亭,延月有台,藓梅露药草木之奇品,莫不贯序以先后。”句式整饬又不失变化,有参差错落之妙。

要之,叶适的记体散文,打破传统“三段论式”的写作格局,将叙事、写景、议论、抒情熔为一炉,结构灵活自如;在句式上,叶适既喜用四字句和对偶句来写景状物,又注重行文的骈散相间,错落有致,使记文横肆可观。此外,他将游记中惯用的移步换形笔法用到亭楼藏院记的创作中来,不仅引起读者探幽索奥的兴致,而且增强了记文的文学色彩。朱迎平称,“叶适是集乾、淳散文中兴之大成的散文大家”,从这个意义上说,叶适记体散文的贡献正是他“集散文之大成”所不可忽略的一个重要方面。

参考文献:

[1]叶绍翁.四朝闻见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9:35.

[2]永瑢.四库总目提要[M].万有文库本.

[3]脱脱等.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7:12889.

[4]黄震.黄氏日抄[M].王水照编.历代文话[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854.

[5]钱基博.中国文学史[M].北京:中华书局,1993:649.

[6]孙诒让.温州经籍志[M].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刊本.

[7]黄震.黄氏日抄[M].王水照编.历代文话[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870.

[8]吴子良.荆溪林下偶谈[M].王水照编.历代文话[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554.

上一篇: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作文范文 下一篇:三八放假通知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