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的力量范文

时间:2023-11-29 10:42:05

习惯的力量篇1

我们曾经读过很多励志书,也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的成功是什么,以及实现成功还需要什么。但问题的关键并不在此。你也许有同感,那么多励志图书、录像、演讲以及电视节目,看过后,绝大多数人最终都没有改变自己的生活,哪怕只是一点点,为什么?原因就是,这类励志材料都把重点放到了“哪些事情能让我们成功”上了,而这些我们早已耳熟能详。我们缺少的正是能阐释“如何把那些成功所必需的事情坚持下来”的真正有价值的理论和帮助,美国畅销书作家杰克·霍吉撰写的《习惯的力量》回答了这个问题。

什么是习惯?习惯是一种重复性的,无意识的日常行为规律,它往往通过对某种行为的不断重复而获得。而人是一种习惯性的动物,我们每天高达90%的行为是出自习惯的支配。可以说,几乎在每一天,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习惯使然。在我们的身上,好习惯与坏习惯并存,那么,惟一能够有效改变我们生活的手段便是去有效地改变我们的习惯。幸运的是,我们每个人都有这个能力。改变习惯的关键是什么呢,自我控制的能力、长期的坚持不懈、长期累积的过程,这正是本书要传达的最核心的内容。

古今中外,大凡是走向成功的各界人士,之所以能站在成功的巅峰,是因为他们都拥有良好的习惯,而良好的习惯不仅赋予了他们健康的体魄,而且赋予了他们积极进取的心理状态。这使他们在面临困难与挫折或是陷入绝境与失败时,迅速战胜一切,主宰命运走向成功。可见,一个人的习惯是一个人成功的关键因素。其实成功人士并不见得比其他人聪明,正是由于好习惯使他们变得更有教养、更有知识、更有能力;成功人士也不一定比普通人更有天赋,但是,好习惯却让他们训练有素、技巧纯熟、准备充分;成功人士不一定比那些不成功者更有决心、过更加努力,但是,好习惯却放大了他们的决心和努力,并让他们更有效率、更具条理。

说到这里,联系我们的生活中,好的习惯,坏的习惯,是很容易养成的。人常说,要养成一种坏的习惯很容易,因为人本身对坏习惯的免疫力差,坏习惯一般潜伏在人的本性中。而好习惯一般需要经过很大的努力和毅力才能形成。一个人在生活中的坏毛病不经间就有了,而要改变它,需要经过很大一段时间的挣扎。当然,自身因素也不可少,养成一个好习惯,需要有坚定的信念和毅力,在心里默默地支撑自己,需要自己给自己动力,自我鼓励,时刻提醒自己,为了目标和志向必须要这样做。这个别人是帮不了你的。

想想看,我们大多数的日常活动都只是习惯而已,我们几点钟起床,怎么洗澡,刷牙,穿衣,读报,吃早餐,驾车上班等等,一天之内上演着几百种习惯。”这是在提醒着我们:你非常需要仔细检查一遍自己的习惯。看看哪些是有益的,哪些是无益的,哪些是有害的,而后,将无益、有害的改为有益的。哪怕一个小小的改变,假以时日,必能受益无穷。教育家楚图南认为成功人生就是一系列成功习惯的累积,他说:“我们知道人是一束习惯,这种习惯是日集月累的养成的。我们又知道我们生在世上,实有好多大事业,等待我们去做。固然成功与否,是靠我们的聪明才力,但是,如果我们没有成功的习惯,我们的聪明才力,将无所施展。

习惯的力量篇2

“习惯”两个字,对我们大家来说是再熟悉不过了。“好习惯、坏习惯”是我们常常挂在嘴边的,然而在读了《习惯的力量》之后,使我深感震撼。一个人的习惯,不仅影响一个人的工作、生活、事业,甚至影响他的一生乃至生命。

从小到大,“好习惯、坏习惯”一直伴着我长大、步入中年,从不经意去留住好习惯,去掉坏习惯,我们总是抱怨为什么自己不能成功,而却不知是很多的坏习惯阻碍了通往成功的路。

每个人都渴望成功,而成功并非机缘巧遇。而成功者与平庸者的迥异之处往往在于各自的生活和工作习惯。在书中作者说:"行为变成了习惯,习惯养成了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很大程度上,正是不同的习惯造就了不同的人生。每个人各自的种种习惯,或使你止步不前,或使你激流勇进。而培养良好的习惯是从平庸走向卓越的关键。何谓良好的习惯呢?它是一种持之以恒的秉性,它能够修正你的不足,历练你的性格,增添你的涵养,使你牢牢把握前进途中的正确方向,从而使你超越平凡,脱颖而出。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就如同掌握了达致目标的技巧,它将贯穿成功人生的始终。在书中作者告诉我们克服坏的习惯并非像人们想像的那么痛苦艰难,只要用"21"天,用好的行为替代不好的行为,比如用晨练代替睡懒觉,好的习惯就养成了。其实"21"天绝不是一个确定的数字,它只告诉我们,行动起来,习惯的力量会把命运之舟推向成功的彼岸。

成功的人有一个共性,那就是基于良好的习惯构造的日常行为规律,他们并不比别人更聪明,而是好习惯让他们变得更有教养、更有知识、更有能力。他们并不比普通人更有天赋,但好习惯却让他们训练有素、技巧纯熟、准备充分。成功人士不一定比普通人更有决心或更加努力,但是,好习惯却放大了他们的决心和努力,让他们更有效率、更有条理。

《习惯的力量》上说“我们每天高达90%的行为出于习惯”,也就说,我们能看清并改掉坏习惯,并且坚持好习惯,那么我们至少在人生路上能得90分,关键在于看清自己,自知之明是自我改善的开始。中国有句名言,“吾日三省吾身”,就是这个意思。

智力是天生的,但可以在好习惯的帮助下,提高智力,开发自己与生俱来的潜能。

好习惯是幸福的源泉,坏习惯是痛苦的开始,凡成功者不只是习惯的学生,而能超越习惯并驾驭它。

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它是成功不可或缺的催化剂;习惯的意义是宝贵的,它是人生无价的财富和资本。在我们看来,培养一个好习惯将会给你的事业和生活带来无穷的收益。培养良好习惯不妨就从现在做起,让它带领我们不断前行,收获丰盛!

习惯的力量篇3

一、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好处

1.可以通过生物钟,通过条件反射自动提醒你自觉地去做应该做的事。比如:每天早晨及时起床,自觉地为上学做好一切准备;上课铃声一响自觉跑回教室做好听课准备等。这些事情,对于一个有良好习惯的人来说,几乎都是靠生物钟,靠条件反射来自动控制的。如果不是靠习惯,这许许多多看似平常的事情做起来就会显得手忙脚乱,甚至丢三落四,以至于使你动辄被动,造成心烦意乱。

2.可以发挥下意识的作用。下意识的特点是直接受习惯的支配,一般人都有这样的体验,吃完早饭准备上学,刚一走近自行车便可随手掏出钥匙,接着打开车锁,然后朝着学校的方向前进。这些动作几乎连想都没有去想。这是下意识在发挥作用。同样道理,一个具有良好学习习惯的人,他的下意识随时随地支配他按照平时习惯了的套路做好那些与学习相关的事,使之在不知不觉中,事情做得轻轻松松,有条有理。

3.可以调动潜意识为学习服务。潜意识的特点是直接受人的情感和需要支配,受情景因素的影响,大多数学生都有这样的体验:心里已经清醒的意识到,嘴上也在说:贪玩不利于学习,今后不再贪玩了。可是鬼使神差地又贪玩了,为什么会这样呢?这实际上是潜意识在支配他,是他的潜意识中有一种强烈的玩儿的渴望。一个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人,他对学习有一种亲和心理,他从心底里把学习当成了第一需要,当成了乐趣,不学习便难受,潜意识的作用非常大,一些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之所以能在休息的时候,甚至在睡眠的时候产生灵感,都是因为他的潜意识与外界刺激,与自己不懈寻觅、孜孜以求、长期探索的问题之间保持着必然的联系。

二、应该着力养成的学习习惯

1.一心向学的习惯:一心向学的习惯是学习习惯中最重要的习惯。这种习惯一旦养成,你就会自动自觉地甚至不由自主地把万事万物都与学习联系起来,你的感官便会变成知识信息的扫描仪和接收器,你的大脑便会变成容纳知识百川并且对其进行过滤、加工、再造的法宝。具有一心向学习惯的人,能够充分地利用时间。具有一心向学习惯的人,最能调动潜意识的作用。科学家巴斯德说:“机遇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一心向学的头脑便是有准备的头脑。

2.专心致志的学习习惯。专心致志的学习习惯,是学生必须养成的起码的学习习惯,大多数人都听过《小猫钓鱼》的故事吧,与这个故事寓意相同的还有中国古代“一手画圆,一手画方”的说法,旨在告诉人们学习时不可一心二用。一心二用不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学习应该专心致志。专心致志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要致力于主攻方向不分神;二是全神贯注不溜号。

3.严格执行学习计划定时定量的学习习惯。严格执行学习计划定时定量的学习习惯,是实现目标,克敌制胜的法宝。谁能根据奋斗目标制定出科学的计划,并且定时定量地完成计划,谁就能无往而不胜,定时学习,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每天必须保证必要的学习时间,二是到了该学习的时候马上学习。定量学习是完成学习计划的保证。学习计划是通向学习目标的道路,定量地完成学习计划,等于在这条道路上不断前进,在计划的指导下,当知识的量达到一定程度时,便到达了目标。定量学习,包含三层意思:一是记忆先行,每天必须完成记忆任务,包括外语单词、语法、定义、公式、文字等;二是必须完成作业,把所学的课堂教学内容弄懂弄通;三是复习领悟,使之前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运用自如。

4.认真思考的学习习惯;认真思考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提高学习质量,有利于培养人的能力,尤其是有利于增强人的发现、发明和创造能力。认真思考的学习习惯是学生比较高级的修养。

5.讲究学习卫生的习惯。青少年时期,既是长知识时期,又是长身体时期。因此,中小学生应该知识身体并重,在整个学习生活中,讲究学习卫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卫生习惯。

从某种意义上讲,智力和精力都是以体力为基础的,对于许多学生来说,学习成绩达到一定水平后,再想拔尖往往不是拼智力而是拼体力。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中小学生乃至大学生的身体素质与发达国家相比普遍偏低,近视率普遍偏高。这不仅仅会制约学生的个体发展,而且也影响了整个中华民族的综合素质,甚至还会影响到子孙后代。

养成讲究学习卫生习惯,重点应克服以下几种不良习惯:(1)克服有劳无逸的习惯;(2)克服躺着看书的习惯;(3)克服闭目思考或躺床上思考的习惯。

6.创造性思考的习惯。创造性思维的习惯在当前的教学中学生已在逐渐养成。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2)质疑问题的习惯;(3)手脑结合、注重实践的习惯。

三、怎样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要怎样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可按照下列步骤进行。

第一步:耐心发动,逐渐加速。会开车的人都有这样的体验,天气冷时,车打着火后要过一会才能快速行驶,一打着火就快速行驶反而会灭火的。一个人培养习惯也是如此,要循序渐进。俗话说:“有志者,立长志;无志者,常立志。”为何常立志?原因是:很想好好做,就是做不好。因此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第一步就要说到做到,坚定不移。

第二步:控制时空,约束自己。人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受情景因素的影响。比如,一个小学生,已经认识到打游戏机的负作用了,不想再打游戏机了,可是,一走近游戏厅就忘乎所以了,就把握不住自己了。因此,在习惯形成的过程中,在自己的自制力还不十分强的情况下,应从控制自己的活动时间和活动空间入手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第三步:偶有偏离,及时调整。小学生大多数自制力比较差,在好习惯形成过程中,或者在坏习惯克服过程中,容易出现反复、拖拉、放任等现象,容易出现跟着感觉走的现象。这就要求自己要严格监督自己,发现偶有偏离,立即做出调整。比如:发现自己上课精神溜号了,发现自己躺着看书、看电视了等立即作出调整。培养习惯,就像走路一样,发现走的路线不对,及时调整到对的轨道上去,久而久之,一条小路便踩出来了。

第四步:进入轨道,自由飞行。按照良好学习习惯的要求去努力,先是慢慢启动,继而逐渐加速,在行进中不断调整,最后进入轨道。进入轨道之后,你就仿佛进入了自由的王国,你再也不必着意约束自己,而是顺其自然,你是在做惯性运动。这时你还需要注意两件事:一是要消除外部干扰,二是排除内部故障。

习惯的力量篇4

与零食有关的坏习惯

坏习惯1:过量吃高热量零食 孩子一天所消耗的热量应该主要从三餐中获得,过量吃高热量零食,日久会造成肥胖。

坏习惯2:吃零食时间不合适 有的小朋友经常在餐前、睡前吃零食,会影响正餐的进食量和营养摄入。一些孩子本来消化就不太好,睡前吃零食会影响睡眠。

坏习惯3:边看电视边吃零食 看电视时孩子常斜靠在沙发上,腹腔内压增大,胃肠道蠕动受限,不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和胆汁排泄。

坏习惯4:玩耍时吃零食 边奔跑玩耍边吃零食,容易误吞入气管,而且影响视线,容易发生跌倒、扭伤等情况。

坏习惯5:广告跟风吃零食 孩子不具备自我识别、自主选择的能力,看到诱人的广告宣传,很容易被吸引。有的孩子看到自己的“偶像”出现在广告里,对他们所推荐的产品也会很喜欢,甚至会上瘾。

坏习惯6:过量吃某种零食 孩子遇到自己喜欢的食物,往往会贪吃,然而均衡的营养才对健康有益,某种物质过量,对身体的生长发育会造成不利影响。

改掉坏习惯的方法

任何一种习惯都是养成的,坏习惯如此,好习惯也如此。改掉这些坏习惯的方法,就是用好的习惯去替换。切记是替换而非抹去!因为在改掉某种习惯之后,会由此带来一个空白,用什么去填补这个空白,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应该有目的地选取好习惯来取代坏习惯,避免一个坏习惯刚离开,另一个坏习惯又接踵而至。

孩子与零食有关的坏习惯,发现得越早越容易改。父母可以跟孩子一起努力,采用恰当的方法,帮助孩子改掉坏习惯。

方法1:给孩子讲清楚这些坏习惯的危害,会引起孩子的高度注意,有助于孩子从心理上厌恶此类零食,从而主动拒绝吃。

方法2:合理地给孩子挑选零食,不能仅凭孩子的口味、爱好去买。应该选择那些既能为孩子提供身体所需的各种营养元素,同时不至于减少孩子正餐进食量的零食,比如选择一些水果、乳制品等。

方法3:严格控制孩子平时吃零食的数量,只让孩子吃一些既能充饥又能补充营养,而且不影响孩子正餐饭量的零食。

方法4:对执意不改的孩子予以适当惩罚、警戒,如短期内不给他买零食,戒除孩子对零食的依赖,才会达到良好的效果。

行为学家发现,一个习惯的形成,大概需要3周的时间。因此,为了让孩子彻底用好习惯代替坏习惯,需要坚持3~4周。在这个过程中,要指导孩子感受从新习惯里得到了哪些好处,只有发现了这些习惯带来的好处,才会有不断的动力坚持养成这个习惯。同时要有适当的奖励,当孩子表现好时,或者是很煎熬的时候,适当给予奖励,可以增添孩子行为的动力,坚持将好习惯变得长久。

习惯的力量篇5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你们知道科技大学少年班吗?你们知道13岁就进入科大少年班的周峰吗?你们知道他为什么这么小就能成为大学生吗?在谈到自己成绩优异的原因时,周峰认为自己成功的秘诀就是从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周峰的学习自觉性特别强,从不需要别人提醒,更不需要别人强制,该学习的时候就一心一意学习,该玩儿的时候就轻轻松松地玩儿。学习时,他总是全神贯注,思想从不开小差,即使稍有走神,也能立即作出调整。科学归纳法的奠基人培根在谈到习惯时也深有感触地说:“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

那应该培养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呢?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五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同学们努力的方向。

1、一心向学的习惯:科学家巴斯德说:“机遇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一心向学的头脑便是有准备的头脑。同样是水壶,普通人烧出的是开水,而瓦特却烧出了蒸汽机;同样是手被草叶子拉破了,普通人只会想到埋怨草的无情和自己的粗心,而鲁班却想到了发明锯;同样是看到苹果从树上掉下来,果农见了只感到心疼,而牛顿却由此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造成这种差别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答案只有一个:就是因为瓦特、鲁班、牛顿平时一心向学,所以,这些自然界的微弱刺激便激起了他们灵感的火花。

2、专心致志的学习习惯:专心致志的学习习惯,是我们必须养成的起码的学习习惯。同学们一定都听说过《小猫钓鱼》的故事吧。与这个故事的寓意相同的还有中国古代“一手画圆,一手画方”的说法。这些故事都是要告诉我们学习时不可一心二用。一般人不可能同时高质量地做好两项或两项以上的事情,如果硬要同时做,必然使每件事的质量都有所降低。所以,一心二用不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学习就应该专心致志。

3、定时定量的学习习惯:什么是定时定量的学习习惯呢?就是要求我们必须严格执行学习计划。这一学习习惯,是实现目标、克敌制胜的法宝。一般说来,目标比较容易确定,计划也比较容易制定,难的是定时定量地完成学习计划。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知易行难”。但是只要你能根据奋斗目标制定出科学的计划,并且定时定量地完成计划,就一定能无往而不胜。

4、认真思考的学习习惯:认真思考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提高学习质量,有利于培养人的能力,尤其是有利于增强人的发现、发明和创造能力。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我们长期努力,坚持不懈。俗话说:“有志者,立长志;无志者,常立志”。你渴望成为有志者吗?请你尽早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吧!

习惯的力量篇6

国外对习惯法的研究比较早,成果也比较深厚,这些成果对国内习惯法的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国外学者对习惯法的研究历史和研究成果来看,他们都认为习惯法是人类社会客观和普遍存在的行为规则,在社会生活中有着重要地位和作用。

1.1.1 分析法学的观点

分析法学创始人奥斯丁认为,法之所以能成为法,主要包括三个因素。首先,他认为法就是一种命令,这种命令是由一个具体存在的人来制定的,或者说这是一个具体存在的集体。他们富有理性,能够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命令。其次,他认为制裁,是一种命令导致的后果。这种后果可能是有利的,也可能是不利的,但是它是紧紧依托于命令的。再次,他认为义务的存在,完全是依附于命令,如果没有命令,也就没有这种所谓的义务,义务的产生是假定有一个命令要求其存在。从上述的论述,我们可以发现,一些非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习惯法完全可以满足奥斯丁关于法的三要素条件。

1.1.2 法社会学的观点

法社会学将关注的重点放在了法律的实际运作这一具体内容之上,而民间存在的习惯法体系必然影响到国家法的实施,因而习惯法问题必然会进入法社会学研究的视野之中。埃利希一直被认为是法社会学的重要创始人其中之一,他有这样的看法,法律的基本形式就是人类群体的一种内部秩序,这种秩序很稳定,从产生到发展到如今,都是法律的基本形式。至于说到法律命题,那其实是很晚才出现的,这些命题的出现也都是从稳定的秩序中产生并发展过来的。马克斯韦伯是德国的一名著名社会学家和哲学家,他对于法也有着深刻的研究。他在《经济与社会》一书中有关于惯例、习俗和法三者的重要表述。他是这样说的,习惯法能适用,本身是为了实现一种不是依据章程而是仅仅依据默契而适用的准则,将会使用一种强制机器他认为,这种强制机器意味着有至少比较固定的随时准备着彻底地执行法的强制的特殊任务的人,即使这个强制仅仅采用心理的手段。日本的著名法社会学家千叶正士将习惯法称之为非官方法,并将之定义为:非官方法是指非由官方权威正式认可、而是由某个圈子的人们(无论是一个国家的人们,还是一个国家之内的人们,或是超越一个国家包括他国的人们)在实践中通过普遍的一致同意所认可的法律体系。

1.1.3 法人类学的观点

国外法学界系统而深入研究习惯法的历史及所取得的成果主要体现在法人类学领域。法人类学最早对习惯法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孟德斯鸠挑战古典自然法学派理论的论著中。孟德斯鸠认为:法律应该和国家的自然状态有关系;和寒、热、温的气候有关系;和土地的质量、形势与面积有关系;和农、猎、牧各种人民的生活方式有关系;法律应该和政制所能容忍的自由程度有关系;和居民的宗教、财富、人口、贸易、风俗、习惯相适应。同时代的法国学者卢梭也指出:在这三种法律之外(指政治法、民法、刑法),还需要加上一个第四种,而且是一切之中最重要的一种,这种法律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我所说的就是风尚习惯,具体规章不过是拱顶上的桥梁,而缓慢诞生的风俗习惯才是拱顶上难以撼动的基石。英国梅因爵士的《古代法》是最早从人类学的角度研究初民社会法律的经典文献。在《古代法》中,梅因指出:一个特定社会从其初生时代和在其原始状态就已经采用的一些惯例,一般是一些在大体上最能适合于促进其物质和道德福利的惯例;如果它们能保持其完整性,以至新的社会需要培养出新的惯行,则这个社会几乎可以肯定是向上发展的。英国著名的社会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有着比较特殊的看法,他并不太在意古代社会或者说原始社会的法律制度以及法律历史的探索,他和这些早期的法人类学者不同,他经常选择去观察社会当中人们的生活行为,进而探索研究和分析这些生活行为,他通过这些生活行为背后的文化因素,去研究人类、社会和法律三者之间的关系。他认为即使在早期社会,一些习惯规则也与其他社会规则显然不同,它们是具有强制力的规范,被认为是代表着一个人的明确责任和另一个人的正当要求。他把这些原始社会的规则称为原始法,从而将一般的习惯和原始法相区别。

1.2 国内对习惯法的研究

自20 世纪90 年代以来,我国法学界才开始比较系统地研究习惯法。到现在,习惯法的研究已经成为法学界日渐重要的领域,甚至一度成为研究的热点。回顾这二十几年国内对习惯法研究走过的路程,习惯法研究的成果已经达到了相当的规模,其中有一些论著对国内习惯法的研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现在正式出版了48 部题目中包含习惯法这一术语的学术专著。根据中国知网上的搜索数据,从1995 年到2016 年,国内共有以习惯法为关键词的论文1264 篇在正式刊物上发表,数量已经非常庞大。从以上发表的著作和论文来看,习惯法的研究已经是中国法学一个热点的研究领域,汇集了数量不菲的研究成果,从中也可以看出一支颇具规模的习惯法研究队伍。

2 国内外对习惯法界定问题的研究焦点习惯法的范畴

2.1 习惯法与习惯

习惯法是从习俗惯例中发展起来的,这一事实不言而喻。然而,要清晰地划定这两者之间的外在界限却相当困难。在习惯与习惯法的界分问题上存在两派意见。第一派意见是同质说,认为习惯与习惯法没有本质区别,它们是两位一体,实为同质之物。第二派意见是异质说,认为习惯与习惯法具有本质区别。围绕习惯与习惯法的具体界限问题,异质说内部又分化为两种学说:承认说与确信说。承认说是当下的主流学说,强调只有当国家对习惯予以正式承认时,习惯才上升为习惯法,因而习惯与习惯法的核心区别在于是否获得国家的正式承认。确信说认为,习惯法的成立要件有两点:第一,一定时期内,就同一事项反复为同一行为。第二,人们对这一惯行存在法的确信。是否存在法的确信是习惯与习惯法区分的关键。综上,在习惯与习惯法的区分问题上,同质说与异质说尖锐对立,而在异质说的内部,又形成了承认说与确信说的巨大分歧。依照笔者的观点,认为习惯与习惯法实为一事的同质说,存在不合理之处。根据前文提到的英国功能主义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的观点,我们可以较为直观地区分出习惯和习惯法的不同:前者是一些社会日常生活方面的习惯;而后者,从更为明确和严格的意义上讲,是一种厘定了具体义务和责任的习惯。

此种习惯类型上的差别,显示出了习惯与习惯法的相对界限。因此习惯法是特别地关系到一种权利义务关系,关系到利益冲突的处置与均衡。异质说内部分化出的承认说与确信说,笔者更倾向于确信说。按照承认说的观点,只有当国家对习惯予以正式承认时,习惯才上升为习惯法,因而习惯与习惯法的核心区别在于是否获得国家的正式承认。但事实上,许多习惯完全不为国家承认和支持,但却有着极强的生命力,结果不但国家屡禁不止,甚至它们还迫使国家法在某些场合作出了一定的妥协和让步。它们与受到国家认可和吸纳的那部分习惯相比,同样的有力和有效。因此,将效力根源完全归附于国家的认可,是存在一定的疑问的。确信说相比较而言,就显得更为合理。确信说正确地凸显了习惯法得以遵守的效力来源,即习惯法之所以具有法的力量,不在于国家的承认,而在于人们对其存在法的确信。惯习在一定时间内被反复遵循,一旦这一重复表现的事实,内化为人们的一般社会心理,认为该事实必须被遵守,便形成了法的观念与感情。正是这种观念、感情和心理促成了习惯到习惯法的升跃,其作为法的效力和根据因此获得。因而,习惯法之为法,在根底里是由于习惯法自身的力量,而不在乎国家是否承认。但是,我们也要指出,确信说虽然正确地揭示了习惯法效力的真实根据,但却忽略了习惯法区别于习惯的重要内容特质权利与义务的分配及由此而来的利益调整。因此,习惯法与习惯区分的关键在于,它具备法的特征。其表现于主观层面,在于法的观念与确信,从而赢得人们的认同与信赖;其表现于客观层面,在于权利、义务的分配和确认,从而获得利益的处置与均衡。正是由于这两个方面的特质,使得习惯法到达了法的层次,从而与习惯区别开来。

2.2 习惯法与制定法

所谓制定法,是由特定国家机构制定、颁布、采行,以国家强制力保障的自上而下予以实施的法律。以往,法学家们倾向于制定法就是全部的法律,结果一个可能更为广大和真实的领域被忽略了。事实上,国家制定法在任何社会中都不是唯一的和全部的法律,在其之外还有其他类型的法律,它们不但填补了制定法可能的空白,甚至构成了制定法的基础和效力的真正根源。其中最重要和强大的力量就是习惯法。那么习惯法与制定法区分的基础究竟何在?有学者指出,制定法与习惯法区别的标准在于创制和表达的形式不同,即是否具备成文的载体。据此,制定法也即成文法,习惯法也即不成文法。

然而,事实上,习惯法完全可能具备成文的载体形式,尽管大多数情况下它主要是不成文法。习惯法既非人定,其规定自然缺乏固定的形式,以至于因地而变,随时而异。但是,这绝不意味着习惯法便没有成文的表现形态。习惯法既可能口耳相传,也可能形诸文字。例如,各种乡规、俗例、村规民约往往具有相当完整系统的文字记载,它们都是习惯法成文化形态的证据。那么,既然表达的形式不是区分两者的根本标准,那两者的区分关键又是什么呢?从根源上来看,生成机制与效力来源,是两者区分的关键。首先,就生成机制而言,制定法是依据特定的立法程序创制的结果,习惯法则是社会经验进化的产物。前者突出建构和设计,后者则强调生成和自然演化。其次,就效力来源而言,制定法效力来自国家正式授权和承认,以国家强制力作为保障,具有外在强制力的特点,是一种带有公的性质的规范,采用的是一种压制方式;而习惯法之为法,在根底里是由于习惯法自身的力量。它生自民间,为民众所创造、拥有和信奉。生活于其间的人们自小就熟悉它,眼见它被实践,也参与对它的改造,并逐步产生了对此种地方性知识的信赖与尊重,习惯法也获得了法的确信与力量,成为不得不遵守的行为铁则。因此,习惯法的效力来源主要是靠民众的普遍认可,靠感情、良好的心理认同和价值利益取向的共同性以及社会舆论来维持,它属于一种私的规范,采用的是一种补救型、自治型的方式。

3 结论与启示对习惯法的初步界定

习惯的力量篇7

精选优秀养成良好习惯的励志演讲稿范文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讲话的主题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中国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国内外许多教学研究统计资料表明,对绝大多数学生来说,学习的好坏,20%与智力因素相关,80%与非智力因素相关。而在信心、习惯、兴趣、性格等主要非智力因素中,习惯又占有重要地位。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学业成绩的重要保证,也是一个人成才的重要因素。一个没有良好学习习惯的人,往往一辈子平平庸庸。高中阶段是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最重要时期,如果你想获得好的学习成绩,如果你想有效地利用时间,就需要不断培养自己良好的学习习惯,那么高中阶段同学门应该着力养成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呢?

  第一、一心向学的习惯

  这种习惯一旦养成,你就会自动自觉地甚至不由自主地把万事万物都与学习联系起来,你的感观便会成为知识信息的扫描仪和接收器,你的大脑便会成为容纳知识百川并且对其进行过滤、加工、再造的法宝。科学家巴斯德说:“机遇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一心向学的头脑便是有准备的头脑。同样是水壶,普通人烧出的是开水,而瓦特却烧出了蒸汽机;同样是手被草叶子拉破了,普通人只会想到埋怨草的无情和自己的粗心,而鲁班却想到了发明锯;同样是看到苹果从树上掉下来,果农见了只感到心疼,而牛顿却由此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造成这种差别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答案只有一个:就是因为瓦特、鲁班、牛顿平时一心向学,所以,这些自然界的微弱刺激便激起他们灵感的火花。

  第二、专心致志的学习习惯

  心理学专家曾有人做过对比研究:请来两组知识能力大致相同的学生,让第一组的同学边听故事边做简单的加法习题,而第二组也做同样的两件事,但是两项内容分开进行。同样的时间后,检查加法题的成绩,并请每个人复述听过的故事。结果是:第一组习题与复述的错误率都明显高于第二组。由此看来,一般人不可能同时高质量地做好两项或两项以上的事情。如果硬要同时做,必然使每件事的质量都有所降低。同学们也可以做这样一个实验:左手右手各拿一支笔,一手画圆儿,一手画方,双管齐下。其结果必然是圆也不圆,方也不方。古语“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

  专心致志,要做到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要致力于主攻方向不分神。就是在一定时期内紧紧围绕主攻方向,安排学习内容,除学校组织和提倡的健康活动外,一切与主攻方向相悖的乃至不相关的劳神费时的事情都尽量不要涉足。二是全神贯注不溜号。上课时要全神贯注地听讲,做作业时聚精会神地思考。对于一切与学习无关的事情能够做到听而不闻,视而不见。

  第三、严格执行学习计划定时定量的学习习惯

  定时学习,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每天必须保证必要的学习时间,二是到了该学习的时候马上学习。人脑也像机器一样,功率是一定的,不可能在极短时间内把大量的学习内容输入到大脑里去,因此,学习需要长流水不断线,需要安排足够的时间。一个人只要一日三餐,常年不断,虽粗茶淡饭,也不会影响身体健康;如果饥一顿饱一顿,虽吃山珍海味,也难有好体格。与此相似,知识必须日积月累,才能武装出聪明的头脑,如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必然事倍功半。俗话说:“不能一口吃个胖子”,“不能一锹挖个井”,讲的都是这个道理。因此说,定时学习是完成学习计划的前提。

精选优秀养成良好习惯的励志演讲稿范文   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

  习惯,这是一个大家都不陌生的名词,它的释义为逐渐养成而不易改变的行为。西寒罗曾说过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这让我深思,习惯究竟有多大的能量?

  “我们每天高达90%的行为是出于习惯”。那就是说,倘若我们能看清并且改掉坏习惯,看清并且坚持好习惯,我们至少就能在人生路上得90分。关键在于看清自己。关键在于经常地“自我评估”。譬如一句西班牙谚语:自知之明是自我改善的开始。譬如一句中国人都知道的话:吾日三省吾身。“人,一撇一捺,写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们要经常性地思考,我在做什么,我做得怎样,我要成为怎样的人。”做怎样的人,一百个人会有一百种答案,这就是习惯的力量,它可以影响人生的进程。

  世间万物无穷无尽,有正必有反,所以人应该支配习惯,而决不能让习惯支配人,作为一个人当然会有坏习惯,但是如果不能去掉他的坏习惯,那简直一文不值。可是好习惯并非自然而成的,自然而成的常常是懒惰、生活无规律等等坏习惯。所以我们才要自我控制来培养好习惯,而且这样的培养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但是勤奋是这条路的捷径。苏轼曾说“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可见毅力对于习惯来说有多么重要。

  “小偷针,大偷金。”大家一定都听过的。这句话就形象地反映了习惯的作用。一个成功的人必定有好的习惯,而一个有好习惯的人不一定能成功,但是若一个人有不好的、不良的习惯,那么他一定会失败。纵观历史,失败的人无一不是没有养成良好习惯而失足的。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对于人来说,蚁穴就是坏习惯、不良习惯。提前提防“蚁穴”,压住不良习惯的苗头,也不失为一种改变习惯的好方法。

  在生命的途中,往往会遇到很多困难。有些人会在困难中迷失方向,而那些具有良好的习惯的人,往往会在困难中学会东西。这就是习惯,可是总而言之习惯真的是一个很广义的东西,我坐在习惯的肩上,用一双好奇的眼睛去预见大千世界。我一个人站在路口,等候着什么;身边的一片树叶落在长椅上,你也在等些什么吗?口袋里也只剩下一个硬币,就给我一份夕阳吧。格外得艳。我会发现,每一天的习惯中,会隐蔽着所有的不相似。

  精选优秀养成良好习惯的励志演讲稿范文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非常荣幸能在国旗下讲话,今天我所讲的主题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做学习的主人”。

  什么叫习惯呢?首先请大家听一个故事:在印度和泰国随处可见这样荒谬的场景:一根小小的柱子,一截细细的链子,拴得住一头千斤重的大象。那些驯象人,在大象还年幼的时候,就用一条铁链将它绑在水泥柱或钢柱上,无论小象怎么挣扎都无法挣脱。小象渐渐地习惯了不挣扎,直到长成了大象,可以轻而易举地挣脱链子时,也不挣扎。小象是被链子绑住,而大象则是被习惯绑住。可见,“习惯”是指长期重复地做并逐渐养成的不自觉活动。

  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197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有人问其中一位:“你在哪所大学、哪所实验室里学到了你认为最重要的东西呢?”出人意料,这位白发苍苍的学者回答说:“是在幼儿园。”他人又问:“在幼儿园里学到了什么呢?”学者说:“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饭前要洗手,午饭后要休息;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这位学者的回答,代表了众多科学家的普遍看法。把科学家们的普遍看法概括起来,就是他们认为终生所学到的最主要的东西,是幼儿园老师给他们培养的良好习惯。英国有一位名人,他叫培根,一生取得了很大成就。他在谈到习惯时深有感触地说:“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

  有研究表明,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学习的好坏,80%与非智力因素相关,其中习惯占有重要位置。古今中外在学术上有所建树的人,都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智力超群的科技大学少年班的学生,在谈到自己成绩优异的原因时,都强调自己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其中,13岁进入科技大学的少年大学生周峰,认为自己成功的秘诀就是从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周峰认识汉字,记忆英语单词,都是每天10个,即使走亲访友时也从不间断。就这样,一年下来,便记住了3000多个汉字和3000多个英语单词。周峰该学习的时候就一心一意学习,该玩儿的时候就轻轻松松地玩儿,自觉性极强,从不需要别人提醒,更不需要别人强制。他听英语广播学英语,一到点便准时打开收音机。这是他定时的学习习惯。周峰学习时总是全神贯注,思想从不开小差,精神略有溜号,便立即作出调整。这是他专心致志的学习习惯。

  同学们,听了以上几个事例后,是不是对你的学习有所启示呢?让我们向这些学业有成的学习,从小培养好自己的习惯,长大后,我们可以自豪地说:“我是北小的学子,是北小教给了我良好的习惯。”

习惯的力量篇8

做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

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曾说过:“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所谓观念变,行动就变;行动变,习惯就变;习惯变,性格就变;性格变,命运就变;命运变,人的一生就改变。而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对日後为人处世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不可否认,好习惯是成功的一半,因为习惯就像前进中的指南针,指引着每一个人的行动;习惯犹如一把雕刻刀,人的许多品性都是它的作品。

正因为如此,鞠应悌博士致力於小朋友教育,尤其是儿童好习惯的培训,在北京和香港分别筹备开设好习惯研究院。从之前叱咤金融界的风云人物到如今全心投入儿童好习惯培训,其中变化可谓巨大,而引领鞠应悌博士转变的因素是一次体验课程。2007年,鞠应悌博士感受了一个人生体验课程,课程结束後,他感慨万千,认为人应该懂得自己负责任、不要找借口或说自己是受害者;遇到事情应该怀着热忱、积极的心态完成;在工作中要专注求进步,应再创新。如此繁多的想法,让他体内酝酿已久的能量高涨,不断思量着把这些高涨的能量化为实际行动的动力,於是,他选择了儿童教育,一直致力於儿童教育的研究、推广、实行。

“其实,人懂得很多道理,但欠缺执行力。”鞠应悌博士如是说,並列举一个简单的事例说明:如果父母是被动型的人,那麽小孩也可能成为被动型的人;如果父母经常吵架,子女在耳濡目染、潛移默化之中,也会学到父母的坏习惯,往往子女在养成坏习惯时,自己还不知道,他们会习惯做一些事,这些事可能伤害到别人,而自己卻没有发觉。儿童的一些思想、行为、习惯往往来自於身边的亲人、学校的教育等,一旦在某个方面忽视,儿童会不知不觉地养成一些坏习惯,“三岁定八十”,因而儿童教育不容忽视。

不可否认,成功的秘诀包括三大要素:其一为勤奋、不怕辛苦;其二为专注、求进步再创新;其三为付出、包容。但凡成功之人,必定具备此三大要素。因为,习惯是一个人最重要、最稳定的素质。任何一种能力的形成都是养成好习惯的结果。好习惯是健康人格的基础,是成功人生的根本,更是成功的捷径。许许多多的事例表明:不同的习惯是成功和失败的分水岭,好习惯是开启成功大门的要素,而坏习惯则会导向失败的歧途。

鞠应悌博士认为闪亮缤纷的生命旅程应从好习惯开始,而他所讲述的好习惯有三十多种,包括:主动、开朗、懂礼貌、善於沟通、孝顺父母、不自私、不霸道、懂得包容、勤奋、诚实、不怕辛苦、关爱他人、为他人设想、控制情绪等等。同时,他把这些好习惯演变成儿童课程,由教育专家设计,为儿童量身打造一整套课程。而鞠应悌博士所邀请的专家都是儿童心理学老师,十分清楚儿童心理定位,同时,他在北京、香港分别筹备开设好习惯研究院,研究院的成员不乏香港知名大学、内地北京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等的教授、学者。

“聆听是好习惯、勤奋是好习惯、懂得自律、表达是好习惯。”在鞠应悌博士心目中,更是将聆听放在首位。因为,懂得聆听,可以让孩子了解他人的想法、获取更多的知识、丰富自己的阅历。比如说,上学时,儿童认真聆听老师讲课,将聆听成为一种习惯,回家後,再练习一遍、表达一遍,自然不需要任何补习,考试也能取得良好的成绩,那麽父母也无需担心孩子读书的问题,可谓一举两得。

“小朋友好习惯教育主要是针对四大功能。”鞠应悌博士如是认为,将这四大功能一一诠释。其一是父母不用烦恼子女读书问题。因为当小朋友懂得好习惯之中的聆听、自律、练习及表达等等後,在上课时老师所说的基本上就是老师认为是重要的,大部分将来必成考题,所以小朋友上课时有七至八成聆听技巧,回家自己有纪律地勤力练习再表达出来,成绩必然好。其二是毕业後找工作。因为懂得好习惯之中的不自私、不霸道、与人分享、关爱别人、付出及包容等等後,将来朋友必然多,所以在社会上找工作必定没有困难。其三是,改善生活质量,创业或高居领导职位。因为学会好习惯之中的勤力不怕辛苦、专注求进步、创新、付出与包容等等後,创业或高居领导职位便没有困难,因此可赚到可观的收入,便可改善或优化自己及至亲的生活。其四是贡献。贡献给社会和国家,因为已能改善或优化自己及至亲的生活,当有了足够的能力便自然会回馈社会和国家了。

一直以来,鞠应悌博士崇尚以遊戏的方式教学,让儿童在做遊戏的同时,通过寓教於乐的方式,让儿童自然养成一种习惯。上课时,如果个别学生表现良好,老师应该给予一定的鼓励与奖励,这样,学生会拥有一定的学习热情,也让学生更用心地听讲,以获得更多的鼓励与奖励。

习惯是一种长期形成的思维方式、处事态度。习惯像轮子的转动一样,人们往往会不自觉地启用自己的习惯,不论是好习惯还是不好的习惯,都是如此,习惯的力量会在不经意间影响人的一生。虽然是一个偶然的机会,鞠应悌博士萌生儿童教育的想法,但他一直在不懈努力,从研究课程做起,一步一个脚印,不断将“好习惯”培训推广以至良好的运营。

不求锦上添花,只为雪中送炭

为了更好地完善“好习惯”培训的各项机制,以期更好地为儿童教育服务,鞠应悌博士不断研发新的儿童遊戏项目,将儿童在遊戏中轻松地掌握知识,达到寓教於乐的目的。

上一篇:祝福祖国繁荣昌盛范文 下一篇:借款协议书范本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