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诗句范文

时间:2023-11-17 12:04:05

李白的诗句

李白的诗句篇1

关键词: 李白 绝句 内容 艺术特色 艺术价值

李白是时代的骄子,是诗歌创作的天才,他气挟风雷的诗歌创作从古到今征服了无数读者。李白的诗歌创作是就诗体多元的,他的乐府诗、歌行体等的创作都富有鲜明的创新性和个性特色,但是堪称一绝的还是他的绝句。袁行霈文学史对绝句有清晰的解释:“绝句体制短小,适于写一地景色,一时情调,可它离首即尾,易流于浅露,所以绝句贵在含蓄。但若刻意锤炼,又流于斧凿,所以绝句贵在自然天成。”[1]李白爽朗的个性,自由自适的气质,反映到他的绝句里,便形成了含蓄蕴藉、明朗精炼、言近旨远、浑然天成的艺术特色,达到了中国古代绝句创作的最高境界。

李白的绝句创作历来受到人们的广泛赞誉,明人胡应麟《诗籔》说:“太白五七言绝,字字神境,篇篇神物。”[2]清人许学夷《诗源辩体》说:“太白五七言绝,多融化无迹,而入于圣。”[3]赞许的评价还有很多,在此不一一列举。目前对李白诗歌艺术成就的研究成果颇丰,但对绝句诗的专门研究很少,下文从内容和艺术特色两方面探究李白绝句诗的艺术价值。

李白的绝句共159首,其中五绝59首,七绝80首。内容丰富,题材广泛,主要有赠寄诗、山水诗、怀古诗、宫怨诗等。无论是哪种题材的诗,李白的绝句无不格调明快,用明白晓畅的语言表达无尽情思。

李白的绝句中赠友人的作品占很大比重,佳篇像《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赠汪伦》等。这些诗歌或述别时离愁,或述别后怀念,或追诉昔时交游,或称颂对方情谊,常常感情深厚真挚,具有相当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开头两句,李白营造了充满诗情画意的浪漫意境:孟夫子向西辞别黄鹤楼,在繁花似锦的三月向扬州出发。充溢着蓬勃向上的情怀,一扫前人离别诗的黯然与忧伤,这是李白与其他诗人的不同之处。清人孙洙在评点《唐诗三百首》时,在“烟花三月下扬州”下批道:“千古丽句。”[4]此说甚是。结尾两句,诗人笔锋一转,写出千古名句:“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孤帆一片呈现在诗人眼帘,逐渐消融在蔚蓝天空的尽头,此时此刻只见滚滚的长江水从天边奔泻而来。俞陛云《诗境浅说》中评点道:“襄阳此行,江程迢远,太白临江送别,怅望依依,帆影尽而离心不尽。十四字中,正复深情无限。曹子建所谓‘爱至深苦深也’。”[5]诗人的离别深情从对一片孤帆的牵肠挂肚的关注到远影到碧空尽,从空间方位上的移动乃至时间的推移形象地展示出来——这深情扯在孤帆上,弥漫在天尽头。

李白还有不少描写山水风景的佳篇。其中像风格清新隽永的《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这是一首写片刻超然意趣的佳作。题目中的“独”为全诗之眼。首句写鸟儿于高处飞尽,写出山内空旷,暗指山势高拔;次句写云儿孤闲,又为敬亭山披上一层神秘面纱;第三句中的“相看”,似有与友同游之感,似与诗眼有违,然末句“只有”一词却点睛提神,将诗人独坐山中时的寂寞心情与寂寞、静谧的山景的冥会写得深幽、巧妙。俞陛云在《诗境浅说》中评点道:“前二句以云鸟为喻,言众人皆高取功名,而己独坐翛然自远。后二句以山为喻,言世既与我相遗,惟敬亭山色,我不厌看,山亦爱我。夫青山漠漠无情,焉知憎爱,而言不厌我者,乃太白愤世之深,愿遗世独立,索知音于无情之物也。”[5]

怀古,即怀念古昔的感情,可以说是构成中国古典文学的各种成分中的一个最主要的成分,李白的绝句中也不乏怀古诗的佳作。如《岳台览古》:

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春唱不胜春。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这是一首览历史遗迹,述怀古之情的作品。前两句描写旧时的庭院,荒废的楼台,耳边听到的是河边采菱姑娘的歌声,此情此景让人不甚忧愁。“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而直到如今仍然保持不变的只有河西那边的夜空中放射着的光辉的明月,还是那个当初曾经找过吴王宫殿中的美人西施的明月。黄叔璨在《唐诗笺注》中评点道:“吊古深情,语极凄婉”。[4]

李白的绝句,特别是七言绝句受乐府民歌的影响十分明显。因此,他的绝句有很多是具有清新纯朴的民间气息和活泼生动的民歌情调的拟民歌作品,如《静夜思》、《巴女词》等。如宫怨诗《玉阶怨》: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精帘,玲珑望秋月。

题虽为“怨”,却无一字怨言。写女之怨意,不在表面,而在空际。诗中女子从室外望月被露水打湿袜子到室内帘后、隔帘望月,以痴望月亮的情状传无限怨情。全诗写得轻盈、干净。“初则伫立玉阶,立久罗袜皆湿,乃退入帘内,下帘望月。未尝一字写怨情,而此人通宵无眠之状,写来凄冷逼人,非怨而何!”[4]

李白绝句主题丰富,多表现他某刻的神至感悟,余味隽永。作品着力表现的是自然的美和人性的、人情的美,生活情趣浓郁,反映出李白的纯真童心和多彩内心。李白对多种主题的成功阐发丰富了我国的诗歌艺术宝库。

李白擅长绝句,他的五绝含蓄蕴藉、意味深长。如《静夜思》、《劳劳亭》等。其中《静夜思》是脍炙人口的佳作: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诗人仅用四行寥寥二十个字就从“疑”到“望”到“思”形象地揭示了诗人的内心活动,鲜明地勾勒出了一幅月夜思乡图。含蓄美是中国古汉诗突出的民族风格特征之一和美学原则。这首诗充分体现了绝句含蓄蕴藉的特征,不事雕琢便明快地道出了浓郁的思乡之情中最动人的那一点,遂引起千载之下人们的普遍共鸣。沈德潜《唐诗别裁》评点道:“旅中之思,虽说明却不说尽。”[4]充分说明了李白这首诗含蓄蕴藉的特点。

李白的七绝功力更深,语言明朗精炼,声调和谐优美,不论写景抒情,都能做到深入浅出,使读者一接触就了解喜爱,但又经得起咀嚼玩味,吟诵不厌。李白的绝句接受了南北朝民歌和南朝诗人谢眺的明显影响,融入了乐府歌行开合随意而以气贯穿的表现手法,带有以古入律、自由发挥的特点。清代许学夷《诗源辩体》说:“太白七言绝句,多一气贯通,最得歌行之体。”[3]如《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首句写庐山香炉峰的概貌:一个“生”字,化静为动,原本静止不动的香炉峰,在诗人笔下成了烟云缭绕仙境。次句写瀑布的全貌:“遥看瀑布”是点题;一个“挂”字,与“遥看”照应,化动为静。第三句写瀑布的气势:“飞流”,写瀑布凌空而出、飞散而落的姿态;“直下”,显示了瀑布飞流急湍、势不可挡的力量;“三千尺”,用夸张的手法突出瀑布直泻的高度。瀑布山高水急、气势雄壮的动态美得到了尽情的展示。结句写对瀑布的感受:“疑是”,化实为虚,瀑布就像是天上的银河掉到了人间。法这是比喻、是夸张,更是使人雄奇瑰丽的想象。手法高妙,想象雄奇,形胜神似,气韵生动,只有天才的情思才能写出如此形象生动而又引人浮想联翩的杰作。难怪东坡盛赞此诗为“古今咏瀑布之最佳诗篇”。

《早发白帝城》是李白最有名的一首绝句: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首句,一大清早,诗人告别长江上游的白帝城,从彩云笼罩的白帝城,到千里之遥的江陵,只用了一天就返回来了。此句化用“朝辞白帝,暮到江陵”,一方面使表现舟行快绝的字句凝练了许多,同时又注入了充沛的感情。“千里”和“一日”,以空间之远与时间之短作对比。“还”,归来也。它不仅表现出江流之快、归舟之疾,而且透出遇赦后重获自由的喜悦、轻快。“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桂馥在《札檏》说:“妙在第三句,能使通首精神飞越。”[4]猿猴的啼声还回荡在耳边,轻快的小船已驶过连绵不绝的万重山峦。这最后两句,既是写景,又是比兴,还是个人心情的表达,总结起来,借猿声回响衬托轻舟的快捷,这种修辞手法是十分巧妙的,既可形容快,又可视为人生经验的总结。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评点:“写出瞬息千里,若有神助。入‘猿声’一句,文势不伤于直。画家布景设色,每于此处用意。”[4]李白的绝句的意境清新明丽,在于月亮等优美的意象的使用。如《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这首诗吟诵的是天高气爽的秋月的印象。峨眉山是天下闻名的四川的一座名山。高挂在山峰顶端的半圆的秋月,把她美丽的身影投到平羌江的水面;无情的江水,把她揉扯成无数的碎片,化做闪光的淩淩细波,把他带向远方。

夜半李白的船离开了清溪,直驶遥远的三峡。明月啊,我本想彻夜陪伴你,可恨山影无情,使我再也无法看到你的面容,只好带着这种空想,奔渝州而去。王世贞《艺苑卮言》言:“此是太白佳境,二十八字中有‘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峡’‘渝州’使后人为之,不胜痕迹矣,益见此老锤炼之妙。”[4]

综上所述,李白的绝句内容丰富,题材广泛。赠寄诗真挚感人,山水诗清新隽永,怀古诗吊古情深,宫怨诗不著一字,尽得风流。五绝,七绝佳作不胜枚举,五绝含蓄蕴藉、意味深长,七绝更是功力深厚,明朗精炼,深入浅出。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在日常生活的感悟中,兴到神会,一挥而就,韵味无穷,展现出自然美和人性美,也体现了其绝句含蓄蕴藉、明朗精炼、言近旨远、浑然天成的艺术成就。

参考文献:

[1]袁行霈.中国文学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23.

[2]裴斐,刘善良编.李白资料汇编.北京:中华书局,2004:406.

[3]许学夷.诗源辩体.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205-231.

[4]富寿荪选注.刘拜山,富寿荪评解.千首唐人绝句.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145-191.

李白的诗句篇2

到底此诗是李白与族叔李云的饯别之作,还是与族叔李华的游宴之作?不少研究专家认同于后者。先看李云其人,新旧唐书皆无其传略,郁贤皓考诸《新唐书・宗室世系表下》云:“道王房有道孝王元庆曾孙名云,乃敷城郡公李诞孙,右千牛将军李岑子。李云嗣敷城郡公,未署官职,或即此人。”李白集中另有《饯校书叔云》一诗,詹在《李白诗文系年》中认为此诗或与其有某种连带关系,故有诗题之误。

而李华则是大名鼎鼎的古文大家,上承陈子昂、卢藏用,下开韩愈、柳宗元,新旧唐书皆有传记。其与李白生活年代相当,且他曾为李白撰写《故翰林学士李君墓志并序》,可见其渊源非浅。学者唐华全在其《李华生卒年考》中认为,李华出生于武后万岁通天元年,即公元696年(李白出生于武后长安元年即701年)。关于其事迹,《新唐书・本传》云:“天宝十一载,迁监察御史。宰相杨国忠支娅所在横猾,华出使,劾按不桡,州县肃然。为权幸见疾,徙右补阙。”其遭遇与李白颇为类似,同为权贵所嫉。李白于唐玄宗天宝三年(744年)被“赐金放还”,至天宝十二年(753年),已整整十年,其逐臣之悲与对君王之怨望,与其叔李华当有共通之处。瞿蜕园、朱金城在校注《李太白集》时引《唐文粹》九六卷李华之《云母泉序》:“颖川陈公,天宝中与华同为谏官,……华江而西,次于岳阳。白与华相见或即以是时,未可知也。”若按瞿、朱说,则李白与李华相见之时当在乾元初(758年),所登之楼亦为岳阳楼而非谢楼。同为李白诗集校注的另一学者安旗以为此说有误,盖李华“江而西,次于岳阳”之时,李白方系狱寻阳,或方在长流夜郎之时,是很难与李华相遇于岳阳的。则此诗当作于天宝十二载(从詹之《李白诗文系年》说)李白南游宣城之时,所登之楼为谢楼,登楼者:李白、李华。

明确此诗之作时、作地与诗中主人公,则此诗之意旨不难明了。全诗首二句,言弃我而去之“昨日”,当指李白在长安两年待诏翰林之时光,逝者如斯,恍惚已是十年!“弃”字凌空而起,颇能诉尽李白逐臣之悲。乱我心之“今日”有何烦忧?此当不止忧其身。天宝十至十一年,李白北上幽州,初识安禄山之跋扈与边地战事之真相,颇有一种“山雨欲来”的危机感,而此时的朝廷,李林甫已死,玄宗方宠杨贵妃,乃用其兄杨国忠为相,朝政更是黑暗。故此“乱”实纷繁万绪,既有身世亦含家国之“忧”。

次二句点明季节及地点,于当年谢所建之楼与族叔李华宴饮,目送长风秋雁,精神为之一振。“蓬莱文章”以下四句,乃二人楼上酣饮之际所谈论的内容,历来论者(包括苏教版语文教参)以为“蓬莱文章”借指李云(华)之文章,“小谢”则为李白自比。因《汉书・窦章传》云:“是时学者称东观(东汉中央校书处)为老氏藏室,道家蓬莱山。”而李云当时即为秘书省校书郎,故有此比。而“小谢”即南朝齐时著名诗人谢,亦即李白所登之楼的建造者,李白在其诗中多次提到或引用谢之诗,明朝诗人王士祯甚至有“白青山魂魄在,一生俯首谢宣城”之谓。若仅依此而论,则二人所谈者不过是文章事业,与开首之“弃”、“乱”所体现的对时局之忧虑无涉。安旗所编之《李白全集编年注释》对此诗之解读则颇有创见:“前人多以‘蓬莱’诸句赞美李云语,误。‘蓬莱文章’,《文苑英华》作‘蔡氏文章’,蔡氏,当指蔡邕,蔡氏曾参与《东观汉记》之撰述,其史笔不在班固之下,其文辞犹且过之,……此诗于文章独标东观,而初稿或作‘蔡氏’,盖有感于邕之事欤?建安七子,慷慨以任气,磊落以使才,虽在季世,卓越千古。小谢亦以旷世逸才,不得其死。白于南朝三百年间多次标举小谢,既因其才难得,亦哀其志未酬。‘蓬莱’诸句盖与华共勉之辞,虽感时至末世,亦欲有所作为也。白与华登楼论诗,其意盖在斯乎?”若如此,则李白叔侄登楼,非唯论诗,亦且论世也,盖其同为奸邪不容,共作逐臣,对吏政之腐败,时事之危急,亦当有共同之认识。论至酣畅处,可上“青天揽明月”,可见二人所论甚契。然而终是忧思难遣,故云“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连用三个“愁”字,足见愁思之多,亦与开头“多烦忧”照应。

李白的诗句篇3

我们细读李白诗歌,就会发现他的许多名句的确不同凡响,豪迈旷达,傲睨万物,恣肆,咄咄逼人,字里行间透射出一种从天而降的霸气。给人的感觉是气盛辞放,潇洒出尘,有一种舍我其谁的垄断之势,倾笔一吐,一气呵成,不等你们帆樯如林,我这里就“直挂云帆济沧海”、“轻舟已过万重山”了。

我们必须弯腰。在李白诗歌的城阙中,诗仙的作品几近于金口玉言,真的是“飞步凌绝顶,极目无纤烟”,没有给别人留下发挥和延伸的空间,叫人读后净是理屈词穷,净是跪拜,净是雌伏,净是惶恐和唯唯诺诺。从此创意不敢抬头,突破不敢抬头,探索不敢抬头。

自古以来,许多人把李白诗歌中这种“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宏大的气势视为诗人浪漫气质的一种超拔,为他的“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的诗风所称颂不已。

但这恰恰应了哲人所言:真理向前迈进半步就沦入谬误。李白诗歌之短其实就隐于其绝对长处之中。他在一味酣畅淋漓地倾泻才华之际,忽视了三个方面的把握。

一、有生命的诗歌需要呼吸吐纳

“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州”,用李白诗句解读李白实在是有一种西望长安到日边的透彻。读李白的诗有一种喷发而出、一吐为快的酣畅感,可以把人引入 “回山转海不作难,倾情倒意无所惜”的境地。

李白的诗歌是气血喷涌的,像高浓度的伏特加烈酒,是文学艺术园地里裂帛的秦腔,出天外之音,可声震寰宇。有大秦帝国兵马俑的阵势,是从灵魂的丹田里吼出来的文化底蕴,但它太注重“长风万里送秋雁”的直抒胸臆,把每首诗写得大气磅礴,壮哉伟哉,于作品就带有几近相同的模式,一气呵成,一吐为快,一竿子插到底,一语定乾坤,丢失了诗歌极为珍贵的含蓄和朦胧。就像而今一些学术讲座,把里里外外都讲了,交代得明明白白,好像自己最周全,别人不需再思、再想、再作任何揣度。默默无语、顶礼膜拜成了读者惟一的反馈模式。

看来只顾主观痛快地一味倾吐,忽视了别人喘息的权利,使应该有呼有吸的诗歌艺术丢失了吸入功能。不知不觉把吸收的任务全部转嫁给客观对象,扼杀了彼此的交流。

我们只把唐初著名诗人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和李白的《宣州谢I楼饯别校书叔云》放在一起对比一下,就可以看出一呼一吸于诗歌与读者的交流有多重要。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李白《宣州谢I楼饯别校书叔云》)

我们看陈子昂多高明,用“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把历史和未来拉到一个切面,然后发一声慨叹,再描绘出自己愁状情态,就此戛然收住,把一切想象和连缀权利交给了读者,成为千百年来、千百万人的共同思考和共同慨叹。

而李白则不同,他尽显自己更高明,一副我为真圣贤,别再无圣贤的诗坛霸主气概。把自己复杂的心绪反复书写之后,就蹦上了一个绝高的台阶,着眼宏观发一番感叹,又折回来,极言现实境况之艰难,然后用两句高级牢骚煞尾,可谓前后呼应,精密周到,把该出现的句子全部写成了绝句,让你就此不再生发异想,不再构思出奇,惟一要做的,是借用诗人名句,当成品牌味精添加到自己的文章里,以求锦上添花、增光加彩。

我们看,只呼不吸,多么残酷,剥夺了诗人和读者交流的权利,自信“天生我才必有用”的李白绝对不会想到:“太有才了”恰恰是他的诗歌长处中的短处。

二、海潮应在一进一退间回肠荡气

李白自诩为楚狂人,是名副其实的,这种狂放生于他的傲骨,并支撑他的人生理念,使他的品格和灵魂具有一种不容侵犯的高尚和贵重。但这种狂放如果一味地放纵开来,进入了诗歌创作本体,就可能是一种破坏力,会践踏诗歌的含蓄、婉约和唯美。

我们看看李白几例极具代表性的句子:

“我且为君捶碎黄鹤楼,君亦为吾倒却鹦鹉洲。”想象力和夸张力确实超人,但是太过直露,丧失了诗歌视之为灵魂的唯美。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用于彰显李白不畏权贵的傲岸人格确是恰到好处的,但作为诗句,则太过直白,完全是与人争辩时脱口而出的口语,显得剑拔弩张,少了委婉含蓄。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完全是酒后的信口言说,话的确一针见血,但三句之间毫无逻辑关系,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给人一种突兀而至、无头无脑的感觉,有点儿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我们应该钦佩李白浩大澎湃的浪漫主义气势,他的诗句总是豪情充沛,少有晦涩,单刀直入,咄咄逼人。李白诗歌的软肋恰恰也藏于他诗歌的最长处,就像海潮如果只有进没有退,这叫一鼓作气,结果人们看到的只是一波接一波地覆盖和淹没,少了一轮又一轮的潮起潮落,对诗歌而言,就少了隐藏于委婉含蓄中的荡气回肠。

诗有多种风格,但唯美是必不可少的共性。豪迈奔放可以呈现刚阳至上的唯美,但如果走极端路线,彻底丢失了委婉含蓄的阴柔之美,就是诗性唯美的自杀。就像海浪,只有涨潮的奔涌,没了退潮时的回环,就失去了一波三折的绵长和回味。

三、直抒胸臆和直奔主题

作为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思维力和想象力精骛八极,心游万仞,以特有的豪放直抒胸臆,使诗歌从楚辞的奇崛诡异和谲怪晦涩中跃离出来。李白的许多作品是以一根直肠和直言的口语入诗的,如“虽有数斗玉,不如一盘粟”,“珠玉买歌笑,糟糠养贤才”,要表达的心迹一语道破,不留情面,不考虑被责对象的心理承受能力,没有“香屏空掩,人面知何处”的悬念和包袱让你去抖。

再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吟诗作赋北窗里,万言不值一杯水”,“人生漂忽百年内,且须酣畅万古情”,诗人当时的情感借助一定的夸张和比喻,明明白白地说出来,绝不搞那种“罗帐灯昏,哽咽梦中语”的欲言又止。

就李白这种直抒胸臆、无所顾忌的诗歌秉性看,他堪称诗歌狂人,而且接近了诗歌“疯子”的边缘。许多常人、凡人不能说、不肯说、不敢说,天天压抑着、委屈着、埋伏着的话,他借了一樽酒培养的诗胆,一偏脖子就吐了出来。

我们如果认真地去唐诗宋词的珠玉铺里捡拾一下,留下绝美佳句最多的诗人,非李白莫属。

但任何事物都是辩证的,这种不会拐弯的直抒胸臆,如果信马由缰,废弃门窗地直奔主题,那么就可能把诗歌的意境情态、语言技巧和字义后面的画面破坏掉了。

如李白在《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一诗开头就是直奔主题写的。“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如果不分行,这完全是散文的开篇,这种写法太直白,太直趋而入,这种自大的口吻,对读者欣赏性来说是一种蔑视。

其实读者在进入诗歌审美消费之后也是一头牛,他有自己强大的消化功能,他希望反刍,你的直奔主题于你来说是痛快极了,但对读者来说,他就丧失了那种读着、读着,心猛地睁开一双眼睛,有一种“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发现感。

早期象征主义大师马拉美曾说过一句很绝对的话:“诗只能暗示,如直呼其名,诗的享受便减去四分之三。”李白一些诗歌的毛病就在这里,缺乏隐喻,太过直露。如果不是诗人在作品中频频有让人拍案惊奇的佳句和绝句出现,那么李白的诗歌是会被历史大打折扣的。

为了验证我的观点,在这里举一个例子,《汉乐府集》里有一首《陌上桑》,有描写罗敷之美的句子:“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从句子来看,作者在写罗敷之美,但没有一笔直接写罗敷。一切都是隐喻和借喻,但在读者的想象中,每一笔都勾画了罗敷的美,美到什么程度,一万个人可以有一万个想象。

实事求是地说,这首诗的作者没有李白那种冠盖天宇、气势夺人的才华。他和李白不在一个重量级,但他此诗里的这种零度情感表达和让局外人的行为举止说话的描述方式,却是李白应该学习的。当然我在这里说了也白说,李白已经作古,无缘与他相会、商榷。

写到这里,我对李白诗歌短处的挑剔就一笼统倒出来了。挑刺者不疼,被挑者已无感觉。但很多旁观者可能会心里不舒服,认为这样评价,超越了诗人所处的特定历史时段,是不近情理的苛刻,是用今天的艺术标准给1300年前的古诗人打分。其实我就盼望有人打这样的抱不平,如此我心里才踏实。它可让我断定,我的挑刺行为不会让李白的艺术形象毫发受损。但李白如果转世再来一次,按照我的论点去修正自己的诗歌,那么李白就不是李白了,李白的诗歌也就无以成千古不朽之作,唐朝会倒塌一座丰碑。

正因为有以上思维,我才在这里拿着显微镜检索李白诗歌的不完善之处,目的不是否定一代诗仙,也没有可能否定!我只是想通过查找大师的短处以为论据,让戴了一顶业余诗人帽子的我始终有一种清醒:诗仙李白尚且有短处,我等草根诗人何敢妄自尊大!

李白的诗句篇4

关键词:李白 诗歌 艺术特点 夸张

李白是中国诗歌史上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其性格豪放不羁、感情爱憎分明、想象力高深莫测,他继承和弘扬了前代浪漫主义诗人的创作成就,通过惊世骇俗、不拘一格的笔墨,抒发诗人在理想和现实之间的犹豫、徘徊,心中无法排遣的愤懑、忧虑,同时对当时腐朽的封建社会及黑暗政治进行了猛烈抨击。以下我们将分析《蜀道难》这首诗中李白的创作特点。

一、《蜀道难》创作背景

开元十八年,三十岁的李白因为在地方怀才不遇,于是第一次只身来到繁华的长安城,他认为自己满腔才华,可凌驾相如之上,朝廷又在广纳贤才、广开才路,必然会有自己施展的空间。他满怀热忱地在长安拜见了当朝宰相张说,竟然遭到了一番愚弄,张说父子嫉贤妒能,有意将李白幽禁在终南山玉真公主别馆。李白苦闷至极,多次奔走于王侯将相之门,却无人收留他。后来几乎误入歧途,幸得友人陆调搭救。李白落魄潦倒之时,那些达官显贵的子孙们尽管碌碌无为,却扶摇直上,仕途得意。李白以身许国、怀才抱玉,却投报无门,最后败兴而归。《蜀道难》创作背景,恰恰就是李白第一次入长安的经历。

二、从《蜀道难》看李白诗歌的艺术表现特点

(一)大胆的夸张

在艺术作品的创作中,夸张是最常使用的表现手法,夸张往往会给予读者心理和生理以极大的刺激,既能使事物的本来面貌真实地呈现出来,同时又产生了强烈的力量和动人的艺术效果。在《蜀道难》这首诗歌中,李白恰恰很好地运用了这种夸张的手法,充分体现了蜀地山川的巍峨险峻,通过夸张手法的运用,对山、水、情、事等进行淋漓尽致的刻画和描写,突出了山水的本质特征,在人们面前呈现出一种比原来的形象更加丰满和具体的姿态,产生了一种强烈的震撼效果和深刻的感受。现实生活中,其实不存在这种“连峰去天不盈尺”的景象的,但在艺术作品中却可以采用,这是艺术家们的权利,既不歪曲事物的形象特征,同时又达到一种“夸而有节,饰而不诬”的艺术魅力,将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和客观事物的真实形象,通过夸张的表现手法,生动、真实、立体、鲜明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二)神奇的想象

表现事物形象的基本手法就是想象,它是艺术构思的灵魂,所谓“规矩虚位,刻镂无形”,就是将艺术形象从无到有,通过丰富的想象力,成功地表现出来。杜甫曾给予李白的诗风以极高的评价“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唐人殷瑶也曾这样评价李白的《蜀道难》,可谓是“推奇又之奇”。二人都认为在李白的诗歌中,具有非常奇特的想象力,可以用“纵逸”来形容,简直是超乎人的想象力,层出不穷、变幻莫测,他的想象空间辽阔深远、无所能及、忽而白昼、忽而月夜、忽而深谷、忽而高山,诗人纵横驰骋,借助于这种奇特、自由而又丰富的想象力,将蜀道山川间的黄鹤之飞、六龙回日、历史传说、神话故事等超乎寻常的艺术形象,淋漓尽致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同时在自己的诗篇中,通过对这些艺术形象的组织和再现,很好地诠释了作品主题,诗歌也因此产生了一种飞腾神奇、直抵九霄的气势。

(三)浓烈的感情

想象和夸张的表现手法,都是在诗人的驾驭和主观情绪支配下进行的。作家对生活的细微观察,必须达到一种“观海则意溢于海”、“登山则情满于山”的意境,这样艺术作品的创作,才能达到一种鲜明、强烈的感彩的境界。纵观《蜀道难》全诗,字里行间都有一种惊异、赞叹的情绪流露出来。如诗的开始,就发出一声惊叹“噫――吁喊!危乎――高哉!”这种震撼人心的效果非常强烈的。其后通过描绘每一段具体的事物,每一句诗句都是诗人主观感受的抒发。先描绘,后感叹,在读者心上产生了强烈的共鸣,能更加清晰地认识自然事物的风貌。

(四)语言形式的灵活多变

作为乐府古体,《蜀道难》这样的诗歌主题,并没有严格限制韵脚、平仄、句数和字数,采用灵活多样的表现形式。李白对这种诗歌体裁的特点能充分地掌握和灵活地运用,使诗歌的语言风格和形式更加流畅生动、行云流水、活泼自由。全诗的句型长短错落有致,这是根据内容而定的。长句的运用,是前半部分诗的主要特色,通过运用夸张手法,形象地表现出蜀道的高山险峻、气势恢宏、畅达奔放。而后半部分多用四字短句来描写剑阁的险象环生、跌峦起伏、跳荡有力,通过这种语言节奏来释放作者紧张惊恐的情绪。诗人正是通过这种千句一律、平平板板、纵横崛奇的语言形式,表现出变化多端、动荡起伏、充沛强烈的情感,将内心丰富的情绪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

(五)诗歌节奏的和谐灵动

《蜀道难》这首诗,读起来朗朗上口、抑扬顿挫、音律和谐,从开篇的“使人听此凋朱颜”到诗歌的后半段,韵脚都在随着内容表达需要而发生改变,让整首诗读起来都动人、雄壮、极具诗歌的音韵美。七言句是句式的基本句,句式灵活多变,既有骈体,有着散文笔意,极好地服务于主题。诗人为了将蜀道之难更加突出的表现出来,写下了“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同时在诗首、诗中和诗末反复三次运用,言有尽而意无穷,读来荡气回肠、低回哀婉,寄寓了诗人对人生的无限感慨。

(六)铺述中融入传说和神话,使诗歌的纵深感增强

李白的诗歌,具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魅力,在对蜀道的描绘时,将传说和神话融入进去,使诗的意境更加丰满,开篇连用一个夸张、两个惊呼、三个感叹,出语不凡,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在面对险峻蜀道时所发出的由衷的赞叹。继而诗歌又峰回路转,开始铺设蜀道的传说和神话,“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诗人将笔触伸向远古时代,对秦地沟通、蜀国开国的历史进行描述。“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诗人以空间为序,对中段的高峻险恶、北段的盘旋曲折进行了铺述,最后集中笔墨对剑阁进行描绘,体现了天下雄关的恐怖峥嵘,既使诗的意境进一步拓宽,又泾渭分明,使诗歌的纵深感进一步增强。

三、结语

李白是我国诗歌史上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他诗风自然、真诚、飘逸、雄浑,毫无矫揉造作,常常借助于雄伟瑰丽意境的描绘,折射出时代背景和诗人深沉的内心世界,对后代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力。作为李白诗歌中的代表作《蜀道难》,有着气吞山河的宏伟气势,产生了扣人心弦的力量,其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一直以来都为后人所歌颂和赞美。

参考文献:

[1]韩伟芳.《蜀道难》深度赏析[J]. 职业技术,2008(06):94.

[2]郭建伟,周梅.雄关蜀道真如铁,诗仙当年从头越――李白开元三至八年间由蜀道入长安说[J].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01):13-15.

[3]陈定宏.李白《蜀道难》寓意考辩[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07):24-25.

[4]李平.谈《蜀道难》的思想内容[J].文学教育(上),2009(03):75.

李白的诗句篇5

关键词:李白;诗歌;意象;特征

中图分类号:I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8-0260-02

唐代诗歌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朵不朽的奇葩,而唐代诗人李白则是中国最富盛名的诗人之一。李白素有“诗仙”之名,他的诗歌飘逸潇洒,极具浪漫主义的创作色彩。李白的诗歌是唐代诗歌的典范,在他的诗歌中不仅意象丰富,而且寓意深远。可以说,内敛而平静的意境是李白诗歌创作风格的一项重要特点。在研究李白诗歌意象特征的时候,我们不仅要注重李白诗歌浪漫、激越、奔放的特点,还应该研究李白诗歌意象中的含蓄之美,应全面而深入地研究李白诗歌。

从总体上看,李白的创作变化多端,他打破了传统诗歌创作的固有格式,达到了丰富多姿的神奇境界。李白诗歌创作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对祖国山河和美丽大自然的赞美,其风格兼顾俊逸清新和雄伟壮阔。除此之外,李白的诗歌还常常使用想象、拟人、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搭配李白惯用的意象,往往能够描绘出诗歌里独特的意境,让人回味无穷。李白的诗歌从数量上和质量上都远远超过同时代的绝大多数诗人,对后世文学的创作也产生了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无论是韩愈、李贺还是苏轼、陆游无一不对李白的诗歌创作交口称赞。

一、诗歌意象及其作用

(一)什么是意象

意象是诗歌中描绘的具体形象,是融入了作者思想情感的物象,创造意象并借助意象抒发思想感情是诗歌创作的一种重要方法。无论是中国的传统诗歌还是现代诗歌,对于意象与意境都是十分重视的。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意象即是意境。当然,我们现在认为,在诗歌当中两者还是有着十分显著的区别的,尤其是在现代诗歌中。现代诗歌的创作通常要借助一定的形象,这些出现在诗歌中的形象也就是意象。诗人对于意象的使用往往能够有效地烘托出诗歌的意境,表现出诗人的主观意识与情感。由此可见,对于诗歌而言,意象其实处于诗歌中美学的范畴,诗人通过意象的塑造让读者与自己产生共鸣,甚至通过意象来表达出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进而以此来丰富诗歌的内涵。由此可见,我们在阅读诗歌的时候,需要找到诗歌中所描绘出来的意象,并充分把握其表现出来的特征,才能体会诗人蕴含在其中的独特思想情感,更好地进入诗人所描绘的独特精神世界。

(二)诗歌意象的特征

我国古代诗歌中的意象是表现诗歌内涵和表达诗人情感的重要载体,主要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首先,诗歌意象具有情感性特征。意象本身就具有固定的情感倾向,又兼具了诗人特定的情感。诗歌中的意象往往蕴含着诗人更深层次的情感,他们将自己的情感隐藏在意象之中,既能够符合古典诗歌含蕴的表达方式,又能够利用意象更好地抒发自己的情感。其次,意象具有含蓄性特征。古诗中的意象往往言在此而意在彼,具有含蓄、暗示的特质。中国古代封建时期对于文化的禁忌还是很多的,尤其是涉及到皇家,因此在长久的封建统治时期,诗人约定俗成地使用了一些意象来含蓄的表达某种情感,既能够让人理解,又不容易犯了忌讳而招惹是非。因此,借意象抒情,融情于意象之中,从而达到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是历代诗人的一致追求。第三,意象具有丰富性特征。诗人的感受往往会受到特定环境的影响,因此同一个意象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环境、不同诗人的笔下所蕴含的思想情感往往也是不尽相同的。

二、李白诗歌意象探析

(一)李白诗歌意象的分类

李白诗歌中意象的分类大多数还是与中国古代传统诗歌中的意象分类相一致的,主要有以下几个类别:一是草木类。草木类中的代表意象有梅、兰、竹、菊、青草、杨柳、松柏、梧桐等。草木类的意象主要经常用来表现人物的人品或者性格,例如松柏表示刚正不阿、梅花代表高洁不屈等。李白诗句中有“桃花流水杳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这里用桃花表现的就是与世无争,其乐融融的境界,桃花是春天的象征,是理想桃源的象征。二是动物类。动物类中代表意象的有大鹏、大雁、蝉、杜鹃等。李白诗歌中典型的意象是大鹏。代表诗句有“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另外“云垂大鹏翻,波动巨鳌没”诗中的大鹏是作者李白的自我外化,诗人将大鹏视为理想与抱负的寄托,赋予大鹏气贯长虹、直冲霄汉的人格力量,是诗人慕自由、尚洒脱的独特思想意蕴的体现。三是器物类。器物类中代表意象的有酒、酒杯、剑、船、镜子等。酒和剑是我国古典诗歌中比较典型的两个意象,男诗人用的概率更大,而且在描写战争的时候,剑这个意象出现的比较频繁。关于酒的诗句,最出名的诗句之一就是李白的那句“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虽然诗人在诗句中并没有直接写到酒这个字,但是诗人却用“莫使金樽空对月”描写出了一幅豪迈喝酒的场景,显得十分具有英雄气概。四是气象景物类。气象景物类代表意象的有夕阳、雨雪、流水、白云、蓝天、青山等。这类意象通常都是抒情意味比较明显,在浪漫主义诗歌中出现的相对较多。如《独坐敬亭山》中的“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诗句中的“孤云”是失意落魄的自我形象,又如《赠从弟南平太守之遥二首其一》中的“兰生谷底人不锄,云在高山空卷舒”中的“云”是作者李白个性自由的精神写照。

(二)李白诗歌意象的特点

在李白的诗歌创作中,诗歌意象表现出了十分明显的个性特征,主要突出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李白诗歌中的意象组合丰富,变化多端。例如在《行路难》中,诗人写到“子青自弃昊江上,屈原终投湘水滨。”两个非同时、同地发生的事情,诗人把它们并列在一起,成为互相映衬的意象,揭示出正直之士的不幸命运,给人壮阔悲凉的艺术感受。

其次,李白善于利用意象表现其象征性,而这种象征大部分表现了诗人本身的仙风道骨及侠士风采。例如《将进酒》中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众所周知,黄河之水不可能从天上来,但是李白却用这样狂野的意象描绘了黄河的壮阔,让人身临其境。

第三,李白善于利用意象在自己的诗歌中营造一种奇突之美。中国古代的诗歌创作是有一定固有模式的,一般诗歌的意象都蕴含了自己固定代表的寓意。但是李白在使用这些意象的时候往往与其他诗人大相径庭,表现出自己的独到之处。例如在《赠汪伦》中,李白感叹“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水”这个意象在古代诗歌中大多数表现的是时光荏苒、岁月变迁,但是李白偏偏在这首诗歌中用潭水来表现与汪伦之间深厚的情谊,不仅让人有新奇之意,而且借助“千尺深”的潭水,让我们也轻而易举地体会到了诗人与汪伦之间情谊的深厚。

(三)李白诗歌中典型意象的分析

李白的诗歌中出现的意象数不胜数,但是仔细分析李白诗歌我们也不难发现,虽然意象的数量很多,但是李白却对一些意象更为偏爱,所表达出的情感与思想也更为深厚,下面我们就着重分析几个李白诗歌中几个比较典型的意象,这也是李白诗歌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几个意象。

1.李白诗歌意象之“流水”。水无形无态,水又千姿百态。水最轻柔,软如丝绵;水最刚强,滴水穿石。水最有艺术的可塑性,水是李白诗歌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意象,据相关统计我们可以知道,在李白流传下来的九百多首诗歌中,出现了将近四百次有关流水的意象。其中比较熟悉的诗句有“流水无情去,征帆逐吹开”、“流水如有情,幽哀从此分”、“好风吹落日,流水引长吟”等。李白格外钟情于流水这个意象,在诗歌中频繁使用,说明它与李白的思想情感紧密相联。笔者认为,李白诗歌中的流水意象其实是诗人比较隐秘的一种表现生命意识的情感。李白诗歌中的流水意象绝大多数并不是作者单纯的对自然景物进行描写,有的时候流水表达了时间内涵,而这一内涵正是折射出了诗人强烈的生命意识。用流水这一意象表达对生命的敬畏并非是李白独创的,事实上流水这一意象经过中国数代文人的反复锤炼已经沉淀为中华文化中一个十分特殊的文化符号:和而不同,兼容并蓄。

2.李白诗歌意象之“剑”。李白不仅是一名浪漫的诗人,还是一名武功高强的侠客,因此在他的诗歌中频繁的出现“剑”这个意象,就显得十分自然。剑是我国最古老的兵器之一,代表的是力量与权威。在全唐诗中,李白笔下一共出现了一百零七次“剑”这个意象,由此可见他对“剑”这一意象的钟情。李白从小就学习剑术,对剑有着深厚的感情,甚至他在自己的诗歌中把自己的妻子也比作了“拙妻莫邪剑”。李白生活在我国古代最强盛的时代之一,唐代民风开化,国威远扬,因此李白的个人理想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他在诗歌中频繁的使用“剑”这个意象,也表现了他想要建功立业的博怀。“剑”这一意象不仅寄托了诗人对于自由的渴望,还表现了诗人一生都想追求的报效国家的情怀。

三、结语

李白的诗句篇6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满堂灌”现象严重,学生被动接受,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率不高。“学讲练”教学模式的运用,可以改善课堂教学生态,让学生学得更加主动、有效,使教学活动更有目的性、实效性。

二、例谈“学讲练”模式在不同课型中的运用

(一)单元整合课

比如豪放飘逸的李白诗专题总结――探讨李白豪放飘逸的诗风,有教师设计如下。

自主先学环节:(课前教师布置学习任务)1、学生通读本专题李白的四首诗,标出每首诗中设置的主要意象,分析运用的手法,蕴含的情感,结合积累的李白的其他诗句,体会李白诗歌豪放飘逸的诗美特点。2、读“补充材料”,结合自己的理解,说说李白“豪放飘逸”风格形成的原因。

交流展示环节:小组交流,整合完善,做好记录,班内展示。

1、“豪放飘逸”表现在哪些方面?结合四首诗,从意象设置、手法运用、情感内涵等角度解读豪放飘逸的表现形式。

第一小组代表登台为全班同学讲解――“豪放飘逸”的意象设置: 迷人的仙境,皎洁的月亮,萧萧的战马,奔腾的黄河。学生能结合意象的特点把握诗人的情感,分析透彻到位。

第二组代表登台展示本组学习成果――“豪放飘逸”的手法运用:奇特的想象,大胆的夸张,巧妙的拟人,并结合相关诗句分析修辞效果。

2、分析李白“豪放飘逸”风格形成的原因。

第四小组展示:

(1)从时代背景分析,盛唐思想解放、激扬向上的时代氛围是李白诗风形成的土壤。

(2)结合龚自珍的评论“庄、屈实二,不可以并,并之以为心,自白始;儒、道、侠实三,不可以合,合之以为气,又自白始也”,析李白的思想对其诗风形成的影响。

(3)从诗人读书、游历的经历解读其诗风形成的原因。

探究质疑环节――作品与争鸣

有人评价《将进酒》:豪放是外壳,愤激是内核。有人评价《月下独酌》:题本独酌,诗偏幻出三人,月影伴说,反复推勘,愈形其独。因此,有人说其实李白并非真豪放,有人说李白是真正的豪放飘逸,你怎么看?学生独立思考两分钟后,自由发言。

练的环节――我的思考

请以“我眼中的李白”为话题,写一段文字,表达你对李白的感情和认识。

(二)散文新授课

在“讲练教”模式下,我是这样设计《江南的冬景》教学环节的。

第一环节:整体感知――理散文思路。

问题一:文中哪些段落描写江南的冬景?问题二:用文中一个词概括江南的冬景的总体特点。问题三:请为展现江南冬景的几幅画面命名,它们各有怎样的特点?教师以第五节为例,学生再为2、7、8、9段拟名。

第二环节:重点品读,赏江南冬景。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7、8两段中所赏句子,各小组派一代表PK、打分。然后每位学生将自己对所爱句子的赏析写在纸上,小组交流后推荐代表在全班展示。这些赏析中或指明手法或结合景物色彩抓意象特点,或分析意境作用及手法表达效果。

(三)加试名著课

名著加试题一般考察学生是否阅读和理解是否到位。学生公认《飞鸟集》魅力无穷,语言清新优美,思想深邃。但是诗歌太多,有些读不懂,所以有学生就不愿多读了。那么怎样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呢?我做了这样的设计与安排。

第一环节:知其人――东方诗哲。

学生了解诗人及诗作。

第二环节:诵其诗――清新隽永。

课前让学生边看诗歌边听录音,将325首小诗浏览一遍,顺手用不同的标志画出自己或体会深刻或有疑惑的诗句。然后让全班每个同学都参与到朗读展示这一环节中来。我把诗歌内容分成自然、真理、爱情、女性、人生、世界六大主题,每小组一个。然后小组成员根据主题找出相对应的诗句。小组再按不同的方式朗诵所选诗句。时间大约两分钟。他们在练习朗诵时,教师要巡视指导,单独朗诵和齐读相结合,男生和女生朗读相结合。从课堂配乐朗诵氛围看,效果显著,外校老师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说俨然是一场全班的诗歌朗诵会,班里人人都是自然的歌者。

第三环节:品其思――蕴含哲理。

学生结合自己的阅读积累和人生体验,任选一句自己感受最深的诗句在全班鉴赏。为了便于他们好讲,课前他们将这些诗句写在黑板上。果然,每组代表分析极精彩,从中发现了丰富的人生哲理,体会深刻,讲解动情,令听课老师佩服。

总之,通过近两年的”学讲练”模式实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极大地提高了,在自主学习的前提下,参与小组讨论的热情空前高涨。学生能在独立思考后通过小组交流,弥补自身思维的缺陷,提升了思维品质和学习品质。

李白的诗句篇7

关键词:朗诵;促进;古诗文;感情;理解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24-087-2

师:一提到诗歌,人们自然想到“大唐气象”。在盛唐诸多诗人中,李白永远是一座闪耀着钻石般光芒的丰碑。李白与三样东西紧密相连:诗、酒、剑。他是“诗仙”,杜甫评价他的诗是“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他又是“酒仙”,杜甫写他“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他又是剑客,他曾写下“安得倚天剑,跨海斩长鲸”的诗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诗”和“酒”,来接触这个嗜酒成瘾但又诗才横溢的李太白。

师:大家说,对于一首诗歌,是朗读好,还是朗诵好呢?

生:迅速查字典。然后说朗诵好。

师:查字典的习惯很好。说一说朗读与朗诵的差别。

生:朗读是清晰响亮地把文章读出来。朗诵是大声诵读,把作品的感情表达出来。

师:那么如何大声诵读,把作品的感情读出来呢?

生:还应该走进作者。

师:对。优秀的作品是作者感情的结晶。朗诵的时候,要细心体会、感悟作者的感情,让自己的心一步步贴近作者,和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让字字句句仿佛出于己口,让浓浓情意仿佛出于己心,这时会产生一种“我即作者”的感觉。这也就达到了朗诵的最高境界了,自然也就能理解作品的感情了。

师:下面给大家五分钟时间来自由朗诵这首诗歌。

生朗诵;师朗诵。

师:给大家十分钟时间,充满感情地朗诵诗歌。然后小组讨论诗歌的感情。记住你就是李白,李白就是你。

师:请大家依据诗歌的内容思考宴饮时的李白的形象。

生:激动的、豪放的、自信的但又有点怀才不遇的。

师:说得真好。下面我们来分析诗歌的情感脉络。

生:“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让人特别激动、热血沸腾。

师:很多文人面对流水,都会诗兴勃发。例如“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例如“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他们在面对着滚滚东逝的江水时往往会感慨人生的短暂和无常。李白也一样。

生:“奔流到海不复回”,水不复回,暗示人生短暂。所以“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陡然让人心生无尽苍凉。

师:正如“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啊。这儿有一个字明确地表达了作者的感情,那就是——“悲”。

生:李白确实很“悲”,但我感觉他的“悲”又不太悲。他的“悲”是一种很壮阔很豁达很开朗的悲,而不是小儿女的哭哭啼啼。

师:非常有道理,证明你读懂了李白。古人有一个词评说的好——“悲而不伤,悲而愈壮”,就是说还有一种“壮”的感情融入其中。

生:李白是“酒仙”,所以他开始纵酒狂歌了。“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其中两个字明确地表达了他的感情“欢”和“乐”。

师:这里还有一种心态让诗人感到欢乐。这种心态是什么?

生:自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师:注意“材”的写法。读着这几句诗,我们仿佛看到了那个狂傲不羁的李白在明月之下与朋友推杯换盏、把酒言欢。这是诗的第一次感情变化,由悲壮转成了欢快。

生:“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这几句是李白在劝人喝酒,点明了这是一首劝酒歌,看不出有什么感情。

师:李白在酒酣耳热之际,还劝他的朋友继续喝。这里作者连续用了四个“三字句”,起到什么作用呢?

生:加快了诗歌的节奏,甚至在咄咄逼人,非得让人喝酒。

师:对呀。旋律在加快实际上反映出作者这个时候的什么心情?

生:非常激动。

师:这时的李白的情感变得狂放了。这是诗歌的第二次感情变化,由欢快转为狂放。

生:李白的情感变得狂放了,所以他无所畏忌了。他还“歌一曲”,表面上他很豪放,实际上接下来的几句话让人感到一种浓重的苍凉,有点像老师你曾经讲过的“文章憎命达”。

师:联想很准确。谁能说说李白的劝酒歌里谈到了什么?

生:李白特别想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安得倚天剑,跨海斩长鲸”。他经过“曲线”终于见着了皇帝。但是没多久,他就被唐玄宗“赐金放还”。所以李白只能借古人酒杯来浇自己胸中块垒。

生:曹植这个人也特别不得意,处处受他哥哥曹丕和他侄子曹睿的气。李白借曹植更能抒发得不到重用的愤慨。

师:这是李白在愤恨与控诉。这就出现了诗的第三次感情变化,由狂放转为愤恨。

生:“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李白又开始喝酒了。“五花马,千金裘”这些贵重的东西在李白的眼里只值一碗美酒。

师:“呼儿将出换美酒”正是诗人豪放之情的再一次彰显。这种彰显使我们又看到了一个用激情和豪放的浓墨重彩写成的大写的李白。这就出现了诗的第四次感情变化,由愤恨再转回到狂放,而这种狂放比刚才的还要狂,是一种癫狂。

生:最后一句“与尔同销万古愁”又让人再次感受到李白的愁思之绵长。李白虽然恣酒了,但“愁”仍然像影子一样紧紧跟随着他。

师:这就出现了诗的第五次感情变化:由癫狂转回到愁苦。全诗紧紧围绕一个“酒”字,感情跌宕起伏:悲壮——欢乐——狂放——愤恨——癫狂——愁苦,而这所有的情感又都基于一个“愁”字,作者因愁而悲叹时光易逝,因愁而纵酒作乐,因愁而慷慨愤激,也因愁而狂放失态。

师:这节课我们用朗诵的方法理解了李白在《将进酒》中浸透的思想感情。学语文,请尽情地朗诵吧!

李白的诗句篇8

2、《寻李白》的外部结构自由而严谨,造句、建节与成篇都比较自由舒展,是所谓自由诗体,但是,第一节与第三节各为十四行,第二节与第四节各为十行,基本格式有如扩展了的古典诗歌中的隔句对,这样,在参差错落的自由之中就不乏整饬之趣了。诗以李白的“失踪”始,在叙写诗人的痛饮狂歌与坎坷遭遇之后,复以李白的乘风归去终篇,反复回旋,始终围绕“寻”字曲折成章,而避免作直线式的叙述。

3、《寻李白》的开篇轰然而起,破空而来,拟人的“傲慢”与“羞愤”出人意外地加诸“靴子”和“手”之上,“至今还落在”与“人却不见了”似真似幻,不仅活画出李白傲岸不群的神采,而且有广阔的'艺术时空供读者神游遐想。

4、诗的第二节关于李白及其作品的感人力量的描写,妙想奇情匪夷所思,在第三节“至今成谜是你的籍贯”,“不如归去归哪个故乡”的渲染和跌宕之后,第四节诗人更忽发奇想:“樽中月影,或许那才是你的故乡/常得你一生痴痴地仰望”民间盛传李白在采石矶长江中捉月而死的传说,而余光中的一阕“月光奏鸣曲”,为读者奏响的竟是一个想像飞腾的奇妙尾声。李白诗的想像如行空天马,超逸绝然,而余光中诗作丰富而具有创作性的想像,确实也颇有“太白遗风”。

5、余光中认为:“我敢断言,今日许多以诗自命的三流散文,其淘汰率不会下于六十年代那些以诗为名的魔咒呓语。”《寻李白》的语言,密度高而弹性大,炼字炼句具有“新鲜”与“新奇”的美学效果。如“和满地的难民和伤兵/把胡马与羌马交践的节奏/留给杜二去细细苦吟”一句,虚实互转,伸缩自如,凝炼而繁富,它不仅生动地表现了杜诗的内容和风格的特色,与李白诗作了美的对照,同时又概括了安史之乱与以后的回纥入侵,时空阔大而包举众端。又如“怨长安城小而壶中天长”,不仅是“小”与“长”运用了西方诗歌中常用的矛盾修辞法,而且“长安城小”与“壶中天长”又是无理而妙的反向的变形,加之一“怨”,更觉文字向内紧凝而含意多面地向外延展,义有多解,令人咀嚼。

6、如“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这是全诗最光彩照人的笔墨,“七分”,“三分”,“半个”等数量词运用各呈其妙,而“酿”,“啸”,“吐”这几个动词更可以说诗中之眼,没有这种雄奇骇俗之句,怎么解为我们民族的诗的“谪仙”写照传神?

上一篇:史铁生名言范文 下一篇:张爱玲语录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