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情诗范文

时间:2023-12-01 19:30:50

现代情诗

现代情诗篇1

[关键词] 古代诗词;人物情感

一、“迁怒”于大自然中风物的永恒不变,突显物情与人情的乖离,从而表现人物内心深处因“物是人非”所引发的万千愁思

如:唐代诗人岑参的《山房春事》,“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两三家。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梁园为西汉梁孝王刘武所建,如今早已人去楼空。庭树,指梁园中残存的树木。其中三、四两句,就突显了物情与人情乖离,诗人不言自己深知物是人非,却道花树无知,不管人事沧桑,依然开出当年的鲜妍花儿来。春来花树开花,本是合乎自然规律,这里诗人却嫌其不能善解人意,可谓无理而妙,曲折地表现自己内心深处因“物是人非”所引发的万千愁思。

又如:唐代诗人韦庄的《台城》,“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其中三、四两句,正面点明题旨,选择“柳”为高度凝聚的媒介形象,六朝业已倾覆,然而,堆烟叠雾的杨柳却容颜未改,春来依旧绿遍十里长堤,一如台城繁华鼎盛时,诗人于是说它“无情”。由于韦庄从“六朝如梦”的感受里,联想到严峻的现实危机,悲悼大唐帝国的江河日下,灭亡之势已不可回,面对烟柳的生机勃勃、逢春必发之景,排遣无计中,才托辞他向,归于“台城柳”的“无情”吧,以其无情,突显自己内心无处可寄的深长悲慨。

二、“迁怒”于自然之物的“冥顽不灵”,表现物情与人情的乖离,进而表现人物内心深处的复杂而深沉的愁绪

如:清代诗人赵翼的《野步》,“峭寒催换木棉裘,倚杖郊原作近游。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诗人笔下的秋风,仿佛成了一个讨人厌的家伙,简直“冥顽不灵”,它萧萧地吹,不停地吹,吹红了湛湛青枫,吹白了满头乌发,诗人对这秋风,不禁发出一句“管闲事”的牢骚来。本来秋风没有感情,也不好管闲事,枫叶之红、青丝之白,都不是秋风有意为之,诗人发此怪怨,实属无理。但越是无理,越是有情,诗人自入秋以来,一直不堪寒冷,再加上年事已高,感伤之情就从没断过,此刻他看到瑟瑟作响的红叶,一腔悲怀再也把持不住,便冲秋风抱怨道:“你怎么这么好管闲事!”这里的秋风,实际上已经超出它本身的含义,成为了整个秋天、甚至永远无情地流逝着的时间的代表,正是无情的岁月逼红了枫叶,也催老了诗人。诗人此处将自己的感情外化为原本无辜的秋风,以蓄意悖理的手法,让衰凉之感直达读者心灵深处,仿佛读者自己已经成为了一个步履蹒跚的老者,在秋风中不禁热泪潸然。

同样采用如此手法来写风的还有:宋代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中,“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此句,从今晨回溯昨夜,明点“离恨”,情感也从隐微转为强烈。明月本是无知的自然物,它不了解离恨之苦,而只顾着“光照朱户”,原很自然;既如此,似乎不应怨恨它,但却偏要怨。这种仿佛是无理的埋怨,埋怨它的“冥顽不灵”,从而有力地表现了女主人公在离恨的煎熬中对月彻夜无眠的情景和由外界事物所引起的无尽怅惘。

三、“迁怒”于自然之物对人的“有意”捉弄,表现表现物情与人情的乖离,进而表现人物内心无以言说的万般愁苦

如:唐代温庭筠《更漏子・玉炉香》中,“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居室之内,炉烟袅袅着,蜡烛滴着红泪,照着秋意满堂,本来就难成眠的人儿,被这明暗不定的烛光搅得更加愁肠百结。“偏照”,即“偏偏照着”,你不想让它照,它就是要照,这蜡烛,“哪里来的劳什子”,如此讨人嫌?简直就是为了折磨人。

同样,李白的《长门怨》中,也运用了类似的写法,“夜悬明镜青天上,独照长门宫里人。”其中“独照”两字更加重了忧思的份量,本来,月光在天下是无所不照的,不管你是恃宠得意也罢,失宠落魄也罢,可是如果有了当初喜沐皇恩、共赏明月的那一幕幕光景,现在的独受清光、无人理睬的痛楚就愈发显得触目惊心、伤痛难捱了。这是一件多么残酷的事情。诗人笔下的月亮,简直就是个“促狭鬼”,它太“坏”了,它“独照”,它单单照着,让愁苦中的人儿,更加夜不成寐。又如:唐代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所写的月光,“玉户帘中卷不去,捣月砧上拂还来。”思妇睹月思人,于是想赶走这恼人的月色,可是月色“卷不去”,“拂还来”,总是缠着她不放,简直是有意捉弄人。

再如:唐代金昌绪的《春怨》“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黄莺儿清脆的叫声,在常人听来,动听悦耳,可是在思妇看来却搅扰了她的梦,害得她在梦中不能赶到辽西,与戍守边关的亲人相见。可见,这黄莺儿,仿佛是有意而来,是个令人厌弃的家伙,足见其与人情的乖离,由此也足见女主人公内心的思念之深切。

不直接抒怀,而是移情于物,迁怒于物,突显物情与人情乖离,无理而妙,是古代诗歌中一个常见的艺术特征。从以上分析来看,不难看出,所谓无理而妙,就是指在看似违背常理、常情的描写中,反而更含蓄更深刻地表现了各种复杂微妙的情感,起到言简意丰、意在言外的艺术效果。

现代情诗篇2

一.探寻创作之源

“诗”者皆为感于物而作,是心灵的映现。“古典诗”以“思无邪”的诗观,表达温柔敦厚、哀而不怨,强调在“可解与不可解之间”。“现代诗”强调自由开放的精神,以直率的情境陈述,进行“可感与不可感之间”的沟通。

在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一诗中,“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宛如一曲优雅动听的轻音乐,在感情的宣泄、意境的营造、节奏的追求和形式的探究等诸多方面,为后世留下了珍贵的启迪。这跳跃的文字又常常将读者带入清波荡漾的康桥,看作者所看之美景,感作者所感之情怀。胡适在《追忆志摩》中曾经说过:“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的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他梦想这三个理想的条件能够汇合在一个人生里,这是他的单纯信仰。他的一生的历史,只是他追求这单纯的信仰的实现历史。”

作为一首抒发作者康桥情节心境的诗歌《再别康桥》,作者在诗中用深情的笔触去编制绚丽的色彩进而融合惬意的心情,向世人呈现了自己一颗向往爱、自由、美的赤子之心。在初中语文教学的课堂上,如何引导学生去深切体会作者的内心情感世界?文学欣赏是读者通过文字的意象表述,依靠个人经验的一个精神感受活动或过程。然而每一首诗歌对每一位读者都有不同的距离,即“诗距”。诗有时代,地域,语境等文化特色,这是大的方面的‘诗距’;而读者有不同的文学修养,不同的年龄,不同的性别以及不同的文化背景,这是小方面的“诗距”。常说,一首诗歌读起来很亲近,很感人,能产生共鸣,这就是说“诗距”小,也有很多诗读起来感觉内容和自己离的很远,比如读古诗大多都有这种疏远感,那么,如何才能让只有十几岁的初中学生缩小和作者在时代、背景、年龄方面的“诗距”呢?这就需要教师引领学生探寻作者的创作之源,达到一种感同身受的作用,也为进一步仔细解读诗歌打下基础。

康桥是英国著名剑桥大学的所在地,也是英国文化、学术的孕育地。1920年秋,徐志摩经美国到伦敦,在剑桥大学、伦敦大学学习。1922年上半年由剑桥大学皇家学院特别生转为正式研究生,过了半年的正式生生活后,8月中旬回国。这段英伦求学生涯成为徐志摩一生的转折点。他从一个封闭的国度奔入一个全新的自由的领域,如同饥渴的人找到了水源,朝拜的信徒抵达了圣地,徐志摩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康桥秀丽的风景,深厚的文化底蕴给徐志摩印下了美好的回忆。正是因为康桥,徐志摩的生命经受了甜蜜的洗礼。用徐志摩自己的话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在这里,他开始步入文学的殿堂,正是康河的水开启了他的灵性,唤醒了在他心中的诗人的天命。徐志摩的知名度,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康桥才得以成就的,康桥是徐志摩一生的情结。诗人把康桥评价为“汝永为我精神依恋之乡”。

二.聆听音乐之美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谈到诗歌的音乐性,大家常有两种解释:一曰“内在的音乐性”,这是描述诗歌内容蕴含的节奏美感和旋律美感。一曰“外在的音乐性”,它指诗歌语言在听觉上的节奏美感和旋律美感。关于诗歌的音乐美,闻一多先生在《冬夜评论》中这样说:“声和音的本体是文字里内含的质素;这个质素发之于诗歌艺术,则为节奏、平仄、韵、双声、叠韵等表象。寻常的言语差不多没有表现这种潜伏的可能性力量,厚载情感的语言才有这种力量。诗是被热烈的情感蒸发了的水气之凝结,所以能将这种潜伏的美十足的充分的表现出来”。也就是说诗歌的音乐性应该是内外统一的。

《再别康桥》全诗一共七节,每行大致6或8个字,大致三顿,音节长短不一。全诗做到自然换韵,音节错落有致,诗行整齐匀称,声调回环往复,随情变韵,乎仄声交替使用读起来抑扬顿挫,却少了些跳跃性,使得诗歌舒纡婉转节奏鲜明和谐,犹如“润物细无声”的夜雨轻轻敲打在人的心田,形成流动感极富音乐性。“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实现了首节和尾节,语意相似节奏相同,一首一尾借助《诗经》反复渲染的表达方式,其感相似其情相应,巧妙组合出节奏感和旋律美。诗中第二节前两句描绘了河畔的金柳,后两句采用层进深化情感。第三节则承第二节所写的“波光”来写“水底的青荇”诗行本身的音节和旋律。都显得非常自然和谐。双声词“艳影”、“ 榆荫”、“清泉”及“荡漾”、“招摇”、“斑斓”等双声叠韵词的运用,使整首诗富有节奏感,感情是不至于大悲或者大喜,轻柔中略带平和的心境透过这样如吟如唱的诗句全然展现在世人面前,其实可以发现《再别康桥》的音乐美和诗歌的建筑美是紧密相连的不可分割的两个部分,音乐之美是建立在建筑之美的形式上的。在中学课堂上,诗歌的音乐美正需要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下不断地去诵读,读出诗歌的美和灵魂,让课堂在轻歌曼舞中舒展起来。

三.感悟意境之美

在中国的诗歌艺术理论中,意境是指作者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相交融而形成的艺术境界。在现在的语文课堂,如何去引领学生感悟诗歌的意境美?我们往往采用的是客观的逐句分析,或者是笼统的大意概括,急切地想将这些前人总结出来的理论,以一种理性的手段灌输到学生的脑海中,这些粗暴的方式一方面有损于学生对本首诗歌的理解,另一方面也不利于以后对诗歌学习能力的培养,在我看来老师的任务就是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去营造一种氛围,这种朗读可以是学生个人的,也可以是学生集体的。例如文中第六段: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笙箫:多指世俗的欢乐。如:唐·曹唐《小游仙诗》:“忽闻下界笙箫曲,斜倚红鸾笑不休。”宋·张子野《清平乐》词:“曲池斜度鸾桥,西园一片笙箫。”清·袁于令《西楼记·砥志》:“那知我粉冷絮尘,脂冻桃花,不理旧时笙箫。”这笙箫是于别离之时奏响的哀乐,在这音乐中作者压抑内心淡淡的哀愁,与心爱的康桥挥手作别,诗人沉默,康桥不语,不愿别离不得不别离,这让人无可奈何的生活怎能容诗人肆意放歌?诗人挥别的岂止是康桥,更是埋藏在康河柔波当中的对爱、自由、理想的最求。“轻轻”、“悄悄”、“沉默”所表现出来的感情,丰富但不沉重,留恋但不缠绵,深挚但不张扬。著名画家徐悲鸿曾经说过“凡美所以感动人心者,绝不能离乎人之意想,意深者动深人,意浅者动浅人。”《再别康桥》这首诗笼罩着一种寂静的氛围,是“绘幽静之景色,状宁谧之心境”。这沉默的氛围,成为诗人离愁别绪的陪衬,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深邃意境。诗作更加富于诗情画意,动人情怀。

面对近现代抒情诗歌的教学工作,总会有老师觉得不如古典诗词有可讲性,没有复杂的需要借助工具书翻译的字词、没有恪守章程的诗歌格律,但正因为如此,近现代抒情诗里所表达的情感才更具可讲性,教会学生赏析的技巧,不如带着学生走进诗人复杂敏感的内心世界,让学生真真切切去体会诗人用平白的话语表现的不平凡的感情。

现代情诗篇3

关键词: 唐代 七夕诗 情感内涵

所谓“七夕诗”,就是以“七夕”为诗题或背景,描写有关七夕神话传说或七夕节日民俗活动,借以抒情言志的诗作。唐代是中国七夕诗创作的“黄金时代”,从初唐到晚唐,七夕诗的创作不绝如缕,出现了许多七夕名作。深入观照和探讨唐代七夕诗的发展演变,可以从一个侧面深入了解唐代诗人情感发展和心路变迁的历程。同样的,深入剖析唐代七夕诗所承载的不同情感内涵,也可以让我们从一个特定的视角发现和感喟唐代诗歌的博大内涵和深广情思。

就情感内涵而言,唐代七夕诗体现出以下三个方面。

一、“写七夕,表爱情”

爱情是人类最丰富也是最复杂的情感,歌咏爱情是中国诗歌创作永恒的主题。七夕因其蕴含了浪漫的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而广为流传。唐代诗人借神话爱情故事,融注自身的情感体验,吟咏出深广的爱情。

“悲莫悲兮生别离”,牛郎织女聚后相离,别后长望,成就了爱情史上的凄美遗憾。“通宵道尽终无尽,向晓离愁已复多。”何仲宣《七夕赋咏成篇》的描述,哀婉而忧伤。骆宾王则在《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一诗中抒发了对牛郎织女“乍可匆匆共百年,谁使遥遥无期别”的深切同情。杜审言《七夕》“年年今夜尽,机杼别情多”也立足于对牛郎织女的同情与感叹。

李商隐的七夕诗,大多以牛女佳期相遇的爱情故事,抒发内心对妻子的无穷思念,是唐代七夕诗的升华。如《辛未七夕》:“恐是仙家好别离,故教迢递作佳期。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清漏渐移相望久,微云未接过来迟。岂能无意酬乌鹊,惟与蜘蛛乞巧丝。”李商隐长期奔波,寄居他乡,与妻子长期分离,值此七夕之时,自然是感触万千。“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在牛郎织女“金风玉露一相逢”的时候,自己与妻子竟却分隔两地,既表达思念妻子之情,又感慨自己的身世遭际。

此外,在唐代七夕诗中,也有一改以往对牛郎织女分离的同情,转而歌颂他们美丽爱情的诗篇,崔凃《七夕》“自是人间一周岁,何妨天上只黄昏”就是将天上人间的时间进行区别,没有了清江《七夕》中“惟愁更漏促,离别在明朝”的时间紧迫感,冲淡了牛郎织女相聚片刻的短暂,而是寄予了诗人对天上牛郎织女爱情的歌颂。

以七夕的爱情故事描写诗人对爱情之情,用此情写彼情,故而使唐代诗人的七夕诗形成诗人与题材不隔、读者与诗作不隔的面貌,从而让唐代的七夕诗拥有了更加动人的魅力。

二、“叹七夕,抒乡情”

“借景咏志”、“借景抒情”是诗人常用的表达方式,在《全唐诗》中,有许多七夕诗是诗人借七夕而抒发或是思乡、或是怀人情感的。

孟浩然《他乡七夕》云:“他乡逢七夕,旅馆益羁愁。不见穿针妇,空怀故国楼。绪风初减热,新月始临秋。谁忍窥河汉,迢迢问斗牛。”在异地他乡,适逢七夕佳节,诗人倍增思乡思亲之情。远离家乡,看不见妻子在月下穿针乞巧,对月怀人,诗人生起无限去国怀乡之愁。羁旅之情,借七夕之景而流露出来。一个在外的游子,哪有闲情真正体会牛郎织女之情,有的只是对自身遭际的感叹与佳期未能与亲人团聚的凄惨。

再如,韦应物《七夕》云:“人世拘形迹,别去间山川。岂意灵仙偶,相望亦弥年。夕衣清露湿,晨驾秋风前。临欢定不住,当为何所牵。”被山川所隔,无法马上与家人团聚,诗人借牛郎织女的哀怨表达对自身与人世的感慨。全诗描写七夕,浸透着对人与自身、人与自然的思索感悟,令人回味。

“每逢佳节倍思亲”,尤对异国他乡的游子而言,恰遇七夕而孤身在外,心中的落寞与天上牛郎织女的团聚欢愉形成反差,乡愁之情应运而生。乡愁是每位旅人埋在心里的一颗种子,渐进佳节,心中乡愁则渐露无穷。卢纶在《他乡七夕》一诗中说:“回想敛馀眷,人天俱是愁。”诗人并未猜想牛郎织女的相聚缱绻,而是推己及人,自身的满腹乡愁,天上的牛郎织女应该也与自身一样,有着愁绪。诗人乡情漫天,然佳节未能与亲人团聚,故唯有吟咏七夕,与牛郎织女共度佳节的同时,表达浓烈的思乡之情。与之相反的是,权德舆在《七夕见与诸孙题乞巧文》一诗中说:“羡此婴儿辈,吹呼彻曙闻。”诗人以平和的心情乐看儿孙欢呼相闻的七夕情景,表达了诗人安享怡然的天伦之乐。与卢纶的借七夕抒泄愁绪,形成鲜明对比。

三、“咏七夕,道闲情”

在唐代的七夕节中,有多种风俗,泛舟吟诗就是当时民俗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卢照邻《七夕泛舟二首》,任希古《和东观群贤七夕临泛昆明池》、《和李公七夕》、《和长孙秘监》,梁锽《七夕泛舟》,李嘉祐《早秋京口旅泊,章侍御寄书相问,因以赠之,时七夕》等都是诗人于七夕外出泛舟游艺所做。诗人在泛舟游玩中,抒发七夕闲情。

卢照邻在泛舟时,看到“汀葭肃徂暑,江树起初凉”、“日晚菱歌唱,风烟满夕阳”的美景时,心中无限惬意悠然,“天潢殊漫漫”之景配上“日暮独悠哉”之情,可谓是情景交融,七夕节日带给诗人的悠闲舒漫之情,让读者为之神往。

这类诗歌将七夕作为秋季泛舟游玩的一个特定日子,诗中没有对七夕凄美爱情故事的描摹,也没有愿望与祈祷的表达,有的只是诗人外出游玩悠闲赏景的舒畅心情。

在唐代,宫廷内七夕游玩的氛围更为浓烈。王建《宫词》曰:“每年宫里穿针夜,敕赐诸亲乞巧楼。”凡是得到皇帝宠幸的妃子,都可享有敕赐乞巧楼的殊遇。皇帝除了和妃子们共度七夕之外,还会和大臣们游宴酬唱,兴趣所致,皇帝就会要求身边臣子们进行赋诗。此时所做的七夕诗,大多带有游宴应酬的色彩,并无诗人的真情实感。此类奉和赋咏的七夕闲情诗,在初唐最为突出。如李治《栖息宴悬圃二首》,陆敬、沈叔安、何仲宣、许敬宗等人的《七夕赋咏成篇》,李峤、杜审言、刘宪、苏颋、李乂等人的《奉和七夕两仪殿会宴应制》就是这方面的代表。这些诗歌沿袭六朝传统,辞藻华丽,言语典雅,但因其为应酬之作,多数只是“织女”形象的华丽塑造,并非有感而发。例如,陆敬《七夕赋咏成篇》云:“夙驾鸣鸾启阊阖,霓裳遥裔俨天津。五明霜纨开羽扇,百和香车动画轮。婉娈夜分能几许,靓妆冶服为谁新。片时欢娱自有极,已复长望隔年人。”诗中织女的装扮高贵而典雅,织女所坐的为“夙驾”,织女所穿的叫“霓裳”,织女所带的称“霜纨”,织女所拿的是“羽扇”,还有“香车”、“画轮”……诗中对每一个细节的描写都用最美之词,堂皇而富丽,然而缺乏的是诗人的真情。张文恭《七夕》诗:“映月回雕扇,凌霞曳绮衣。含情向华幄,流态入重闱。欢馀夕漏尽,怨结晓骖归。谁念分河汉,还忆两心违。”也是如此。

此外,七夕作为中国传统的节日,其独特的风俗节令也成为了唐代诗人歌咏的主题之一。

七夕又被称为“乞巧节”,在这一天,女儿们在家中供奉瓜果,向织女“乞巧”,乞求穿针缝衣的技巧,也乞求爱情的幸福和婚姻的巧配。“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林杰在《乞巧》一诗中描述了长安城中家家乞巧穿针的盛大场面。崔颢在《七夕》一诗中这样描述七夕乞巧之盛况:“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妇女们借七夕乞巧,虔诚地向织女乞求,祈祷自己的心灵手巧,婚姻美满。祖咏《七夕》:“玉庭开粉席,罗袖捧金盘。向月穿针易,临风整线难。”描写的就是妇女们在自家庭院摆满果盘,向月穿针,乞求自身可以精于女红、聪明灵慧的真实场景。“不知谁得巧,明旦试相看。”妇女们还通过相互争巧表达内心对手艺灵巧娴熟和家庭婚姻幸福的迫切渴望。七夕乞巧的风俗,在唐代非常普遍。罗隐《七夕》:“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婵娟。”写的就是妇女排队依次穿针拜月的生动情景;而刘言史《七夕歌》:“碧空露重彩盘湿,花上乞得蜘蛛丝。”则是表现妇女摆彩盘,向花求乞蜘蛛丝的真实场景。“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在唐代的寻常百姓家中,更多的是妇女在自家庭院之中望月跪拜,穿丝乞巧。尽管具体的乞巧方式略有不同,但祈求通过乞巧获得灵秀和幸福的愿望则是相同的。

唐代还有七夕曝衣的习俗。沈佺期《七夕曝衣篇》云:“宫中扰扰曝衣楼,天上娥娥红粉席。曝衣何许曛半黄,宫中彩女提玉箱。”可以看到当时宫廷七夕曝衣的盛大局面。所曝之衣多华丽绚烂,体现出当时宫廷豪华、奢靡的生活。此外,沈佺期《七夕》诗也有“月皎宜穿线,风轻得曝衣”的描述,这是唐人七夕特有的一种风俗。

七夕诗表达了天上人间的悲欢离合,也留给了文人墨客以无限的心灵遐想。在七夕诗中,我们可以深切体味唐代深厚的文化内蕴,也可以品读唐代七夕丰美的民俗内涵。

参考文献:

[1]彭定求.全唐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10.

[2]计有功.唐诗纪事校笺[M].北京:中华书局,2007.11.

[3]马清福、舒虹.中华节令风俗文化[M].辽宁:沈阳出版社,1997.12.

现代情诗篇4

你的心比千金还要珍贵,竟能使我为你写点什么而无所求;

你的心比千年泪还要飘乎不定,让我琢磨不透;

你的心比千机变还会擅变,我一直抓不牢、守不住;

你的心比千山万水还要难攀登,而我只能永远在下面独自徘徊;

你的心!比千方百计更会算计,竟能把我冰冷的内心划进你的心扉!

无论天涯海角,我的情诗都会飞进你那孤独的少女世界,

给你一丝安慰…

而…无所求。

现代情诗篇5

意象是中国古代诗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郑敏说:“诗人的创造灵敏与对生命的敏感与经验都凝聚于意象之中”“它是诗歌独特的叙事方式”诗人常常通过创造意象,将特定的感情与只会暗示其中。读者通过对意象的解读完成诗人与读者的交流。意象是诗歌区别于其他文学样式的独特呈现。当现代新诗以反叛的姿态横空于世,进入中国新诗的现代化之时,意象也已赋予了现代性进入了新诗之中,它是考察新诗现代性中不可或缺的标准,也是中国新诗人的独特创造,所以以意象来考察新诗,尤其是考察作为中国新诗拓展时期(1925~1937年)的代表诗人的意象是具有诗学价值的。

戴望舒在30年代的对中国新诗进行了第二次突破,成为新诗拓展时期的代表诗人。戴望舒进行诗歌创作时,正是象征主义创作的热潮时,他的诗学首先是受到了象征主义的影响,尤其是法国象征主义的诗学主张。同时,他也接受了英美意象派诗歌的影响。最重要的,他在对20年代的诗歌的反思中,表现出对中国古典诗歌传统的重视。所以经过反复的探索,戴望舒为自己制成最合自己的脚的鞋子,成为现代派诗人中的代表诗人,走出了一条宣扬“意象抒情诗”的道路。在《现代》问世不久,施蛰存作为《现代》主编,在1卷第2期发表了自己创作的五首诗,并专门冠以“意象抒情诗”名目。接下来的几期,不管是刊登戴望舒的诗歌创作还是介绍英美意象派诗人和诗论的文章,都是在对倡导“意象抒情诗”作出响应。在这些文章中关于意象派诗的观点,已经不是为了表达的“具体”、“明白”,而是借意象化表达复杂的意蕴,用来表现现代人的诗情,让诗的内容与本质上更接近中国人的现代的诗歌。戴望舒努力使中国传统诗歌中的意象艺术与法国象征意象的艺术技巧沟通,将象征派中的诗歌所呈现的朦胧美与中国传统的意境美相调和。这也正如杜衡在《望舒草・序》中“戴望舒创作就要矫正初期象征派诗人的‘神秘’诗风”。戴望舒的创作追求中西的融会,不是生搬硬套的将西方的象征主义植入中国的诗歌,而是将其转化,努力寻找契合点,借助西方的象征主义,使得中国诗歌进一步的扩展。这就形成了戴望舒意象特点的第一方面:意象意境化。中国诗歌是有着抒情的传统,将象征主义的思致隐奥带入诗歌中,使得意象的主观情思与具体物象的交融呈现出朦胧幽晦,从而使意境更加空灵、浑然一体。“诗应当将自己的情绪表现出来,而使人感到一种东西,诗本身就是一个生物,不是无生物。”他强调的正是意象与意境浑然一体的生命活力。正如他的《雨巷》就是典型的意象意境化的象征诗。“雨巷”就是一个意境化了的主题意象,只有在这个意象中“我”与丁香花姑娘的单个意象才能与迷惘的感伤意境与氛围浑然一体,构成整体的意境美。这些意象叠加,但却又显示出一致性,一种幽微的、渺小的、空灵寂寥的意境,表现出东方所特有的伤感美的意境。意象的运用与整体意境的融为一体,表现出诗人恍惚的美妙感觉或记忆,或者稍纵即逝的惆怅。

《现代》杂志主编在阐释他们的现代诗歌原则时说:“《现代》中的诗是诗,而且是纯然的现代诗。他们是现代人在现代生活中所感受的现代情绪,用现代词藻排列成的现代诗行。”“所谓现代生活,这里面包含着各色各样的独特的形态:汇集着大船泊的港湾,轰响着噪音的工厂,深入地下的矿坑,奏着Jazz乐的舞场,摩天楼的百货店,飞机的空中战,广大的竞马场……甚至连自然景物也与前代的不同了,这种生活所给与我们的诗人的感情,难道会与上代诗人们从他们的生活中所得到的感情相同吗?”在现代的社会出现了一系列的现代生活的典型的独特的形态,这些也出现了现代诗歌中,成为区别于以往诗歌中独特的意象。在戴望舒的诗作中出现了“大楼”“街头”“酒场”等都市的意象。然而,诗人在作品中更多的是抒发心灵的孤寂,在繁华都市里的怀乡病,这就出现了乡愁的意象。戴望舒《对天的怀乡病》中,“青的天”“一个孩子欢笑又啼泣”。《游子谣》中“游子的家园呢?”“游子的乡愁在那里徘徊踯躅”,中国古典诗歌中有关于游子、怀乡的诗歌传统,而现代派这一群从乡村走向都市的青年,感受着现代与传统,城市与乡土的冲突,他们受西方象征主义诗歌的影响,返回了内心的世界。在他们的诗歌意象的运用,《百合子》中的女性形象,百尺高楼,《对于天的怀乡病》中的烟斗,《游子谣》中的鲸鱼海蟒等等,已经不同于古典诗歌中的自然景色,扩大了意象的范围。然而这些意象的运用,更符合现代都市人的现代情绪,而同时创造出一样的凄惘迷茫的意境和一颗悲哀的心与漂泊的灵魂。

现代派诗歌中另一成功的探索,是他们对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现代化化用。戴望舒认为“旧的事物中也能找到诗情”“旧的古典”可以呈现“新情绪”。带网速特别钟情于秋的意象,以“秋”命名的诗有《秋》、《秋天的梦》、《秋蝇》等。在诗歌中经常出现秋风、秋雨、秋夜、死叶、枯枝、残叶等。在戴望舒的《秋蝇》中,“木叶”与“苍蝇”两个意象相织,表现了诗人绝望、倦怠的心情。而“木叶”在诗中,也不仅仅只代表衰落的景色描写,而是与苍蝇的死亡的不同阶段相伴。苍蝇的逐渐衰弱,木叶的不同变化,都恰如其分的表现了秋蝇的死之将至。“木叶”的凋零并不是多与少,而是“无边木叶萧萧下”,“昏眩的万花筒图案”,“错杂的回轮”,这些并不是真实的,也不是随便的想象。而是“由真实经过想象而出来的,不单是真实,亦不单是想象”[3]这些都是作者自己的人生经验的对象,传统的意象被赋予了新的情绪,成了表现新的生命感受的现代意象。

另一方面,现代派诗人对传统诗歌意象的兴趣体现在对温庭筠、李商隐代表的晚唐诗风上。戴望舒新诗创作“继承我国旧诗特别是晚唐诗词家及其直接后继人的艺术”。[5]戴望舒努力在晚唐诗词中发现传统与西方现代派诗艺想通的地方,突出的表现在对“梦”的青睐:《秋天的梦》中的“载着沉重昔日的梦”;《妾薄命》“去寻坠梦的叮咚”到“从黑茫茫的雾,到黑茫茫的雾”;《夜行者》以及从《对于天的怀乡病》到《游子漂》,最后到《寻梦者》,都构成了戴望舒诗歌的“寻梦者”形象系列。在这些作品中,诗人书写自己的忧愁和爱情的渴求,孤独者与飘忽幽怨的少女成了主要的抒情对象。这受李商隐喜用“梦”这个意象的影响较大,“梦”成为诗人借以传达情感的象征物,而又作了现代性的转化。从中可以看出戴望舒咏叹的飘零、寂寞、烦忧、痛苦和他所受到的那种令人窒息的环境。

戴望舒在传统诗歌意象艺术的现代性创造方面,提升了意象的表现力,丰富了意象的创造性,在本质上推进了意象艺术的现代性转化,因而他的诗歌既呈现出了鲜明的民族特色,又具有浓厚的现代气息。在诗歌的中西融合道路上,戴望舒迈出了稳健的步伐。

参考文献:

[1]罗昌智戴望舒的雨巷情节与中国传统文化[J]文艺争鸣,2008(05)

[2]张婧磊论戴望舒诗歌中的女性意象[J]东疆学刊,2003(01)

[3]刘祥安别一抒情话语――论戴望舒的诗歌意义[J]文学评论,2002(01)

现代情诗篇6

关键词:新诗、形式建构、现代性

中图分类号:I207.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0-0000-02

晚晴“诗界革命”对诗歌文体形式进行变革,主要体现在以梁启超等人为代表的改良派诗人的创作,因其语言选择的守旧,限制了诗体尝试的限度,诗体形式大部分是传统的诗歌样式,真正的诗歌文体上的创新并不多,但是新名词、白话、长短句的出现,诗歌呈现出由传统向现代的初步转型,为五四时期白话新诗的产生奠定了基础。五四新文化运动,诗体的“大解放”、白话新诗的发展正式开启了新诗现代性的道路,现代诗人表现出强烈的反叛精神,他们对已有的诗歌体式不满,积极大胆地探索各种诗歌文体形式,诗歌的文体形式开始处于一种不定型的状态。现代诗歌发展史上,不同时期出现了不同的文体形式,如自由诗、格律诗、讽刺诗、叙事长诗、十四行诗、小诗、图案诗、政治抒情诗、马雅可夫斯基体等,如果按照诗歌文体理论将这些文体形式加以归类,现代诗歌的文体形式可以分为:自由诗体和格律诗体。下面将从这两大类诗歌文体形式出发探讨诗歌形式的现代性。

一、自由诗形式建构的现代性

自由诗的基本特点就是用日常口语来表现诗人情感的变化,诗无定节、节无定字、自由灵活,适应追求自由、解放的现代诗人的内心要求,自胡适倡导以后,迅速得到诗人们的认同,产生了一批自由体诗歌,自由体诗渐渐成为现代诗坛的主流,为富于创造精神的现代诗人开拓多样的新诗体式和表达现代人的情绪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

自由诗体不同于格律诗,不讲求押韵、节奏、行与节的排列形式,它追求诗歌内在韵律的变化。胡适在其《尝试集》的自序之中说道:“因此,我到北京所做的诗,认定一个主义:若要做真正的白话诗,若要充分采用白话的字,白话的文法,和白话的自然音节,非做长短不一的白话诗不可。这种主张,可叫做‘诗体大解放’。诗体大解放就是把从前一切束缚自由的枷锁镣铐一切打破:有什么话,说什么话;话怎么说,就怎么说。这样方才可有真正白话诗,方才可以表现白话的文学可能性。”①胡适认为用白话作诗、自然的音节,长短不一形式是白话新诗的重要特点,注重自然和自由,注重自然的音节,强调自然美,更容易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趣。胡适作诗如作文的主张解构了传统的文体形式,每一首诗歌都有一种自己的文体,使新诗成了“无体之体”。郭沫若在胡适的“诗体大解放”的基础上进一步确立了自由的诗体。郭沫若认为:“诗之精神在其内在的韵律……内在的韵律便是‘情绪的自然消涨’”②。这里的“内在的韵律”,郭沫若是指文学与生命的关系,郭沫若认为,文学是生命的本质,文学是生命的反映,诗歌的创作就是把生命的感受和生命体验表现出来的过程,生命的韵律和节奏也是诗歌的韵律和节奏。郭沫若是一位偏于主观、偏于冲动的诗人,其情绪起伏变化较大,诗人的强烈情绪构成了诗歌作品的内在旋律,这在其诗歌创作中都有体现,《天狗》、《凤凰涅》等表现了五四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而在《死的诱惑》、《上海印象》等作品中表现了诗人低落、颓废的思想情趣。戴望舒与艾青等诗人延续了郭沫若“内在律”为主的观念。戴望舒认为:“诗的韵律不在字的抑扬顿挫上,而在诗的情绪的抑扬顿挫上,即在诗情的程度上。”,“新的诗应该有新的情绪和表现这情绪的形式。所谓形式,绝非表面上字的排列,也绝非新的字眼的堆积。”③艾青:“当诗人被被某种事物唤起感情,产生一种联想寻找形象的冲动,通过富有韵律的语言,把这种感情表达出来,才能产生诗。”④表现情绪,以情绪为诗歌的内在律已经成为现代自由诗的一个重要特征。自然的音节、自然的节奏、自然的情绪以及叙述的手法等构成了现代诗歌新的艺术追求。

第三代诗人以比胡适更加激进的态度来解构一切,实现了真正地诗体大解放。第三代诗人利用现代科技创造了诗歌的超文本形式,用现代电脑技术将诗人的思想情感与独特创意直观的呈现出来。所谓超文本就以网络为载体,把音乐、图片、动画甚至视频组装进文学文本,运用视觉和听觉效果把文学作品更加直观的呈现出来。这种形式为传统诗歌的形式注入了新的元素,为诗歌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现代自由诗从胡适的“诗体大解放”到超文本形式,现代自由诗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诗人们努力寻找表现现代人思想情趣的艺术形式,并努力为现代新诗建构一套范式。

二、格律诗形式建构的现代性

自胡适现代诗体大解放开始,自由体诗人进入了文体的狂欢状态,他们没有了束缚,可以随意的书写,但是他们也陷入了文体创新的焦虑状态,而且带来了新诗散漫化的流弊。部分诗人开始不满诗歌的非诗话、散文化,要重回格律诗。

30年代,以徐志摩、闻一多为代表的新月派开始反驳自由体诗,提倡新格律诗。但是仅仅指出他们对于形式的探索还不够,因为古人对诗形式的追求不亚于新月派,因此必须看到新月派不同于以往对形式的追求所蕴含的现代性因素。新月诗派的诗歌理论主要由闻一多、徐志摩、饶孟侃、朱湘以及梁实秋等人的阐述构成。闻一多看出了古代律诗的局限,并建设性地扩充了新诗格律的内涵。他认为:“律诗也是具有建筑美的一种格式;但是同新诗里的建筑美的可能性比起来,可差的多了。律诗永远只有一个格式,但是新诗的格式是层出不穷的。这是律诗和新诗不同的第一点。”“律诗的格律与内容不发生关系,新诗的格式是根据内容的精神制造成的,这是它们不同的第二点。律诗的格式是别人替我们定的,新诗的格式可以由我们自己的意匠来随时构造。这是它们不同的第三点。”⑤白话文有自己的特点,现代律诗也和古代的律诗有很多不同之处,现代诗人们用白话语言写诗,并努力寻求白话诗的格律,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梁实秋也主张写诗的人自己创造自己的格律,“现在新诗的音节不好,因为新诗没有固定的格律。在这点上我不主张模仿外国诗的格调,因为中文和外国文的构造太不一样,用中文写Sonnet永远写不象。唯一希望的是你们写诗的人自己创造格调,创造出来还要继续的练习纯熟,使成为新诗的一个体裁。”⑥梁实秋是针对新月派模仿外国诗,引进西方十四行诗、马雅可夫斯基体等形式提出的建议。陈梦家对于新月派的新诗形式的探索有一个总结:“影响于近时新诗形式的当推闻一多和饶孟侃,他们的贡献最多,中国的文字以单音组成的单字,但单字的音调可以别为平仄(或抑扬),所以字句的长度和排列常常是一首诗的节奏的基础。主张以字节的谐和,句的均齐和节的匀称,为诗的节奏所必须注意而与内容同样不容轻忽的,使听觉和视觉全能感应艺术的美(音乐的美,绘画的美,建筑的美),使意义音节(Rhythm)色调(Tone)成为完美的谐和的表现,而为对于建设新诗的格律(Form)唯一的贡献,是他们最不容抹杀的努力。”⑦寻求格律是新月派诗人的共同追求,但是新月派反对格律限制诗人情绪的表达,追求外在格律与内在情绪的同一,这是新月派在新诗形式探求上所表现的现代性的体现。随着徐志摩的去世,新月派的解体,新月派新诗格律的探求开始告一个段落。

京派同样认为五四以来的新诗形式上过于散漫,需要强调格律与规范来加以纠正。梁宗岱、叶公超的诗论更明确地表达了这种意图。1928年,梁宗岱就极为推崇法国后期象征派严守格律的追求。他认为五四以来的多数新诗人一味追求自由体诗,已经走到一条“无展望的绝径”,自由体诗很难达到和“有规律的诗”那样,以其形式效果直接而强烈地施诸读者的视觉和听觉。即使是西方诗歌史上声势最浩大的自由诗运动象征主义,也有事过境迁的时候,就连英国现代最成功的自由诗人爱略特的诗也有句法和章法上的成套和滥调。叶公超认为,格律具有形式美,能把诗情组织得很精美。卞之琳、林庚、梁宗岱是京派诗人的代表,其中卞之琳善于调和中西,并醉心于新诗格律形式的探索和试验,广泛尝试中外各种诗体,被闻一多冠以“技巧专家”。50年代,冯雪峰、何其芳提倡现代格律诗创作,这一次的探索失败了,但说明了新诗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对其自身形式进行约束。现代新诗格律化是诗歌形式探索中一个重要的内容,既有对传统的批判的继承,也有对西方格律诗的借鉴,更有根据现代汉语的音节及现代诗的特点创造的新的格律诗的形式。但是过于强调对于格律的要求必然会导致诗歌的僵化,不利于新诗的发展。新诗的自由化和格律化都需要一个度的限制,要遵循诗歌内在的韵律和诗情。

三、新诗形式未来形态的展望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特别是网络媒体的发展,新诗形式的未来形态必然离不开对于网络的利用,超文本的出现可以说是对传统诗歌文本的一个挑战,但也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超文本利用文字、图画、音响等创造了一个综合的诗歌文本,扩大了读者阅读的空间和审美体验。台湾诗人在这方面走在了大陆诗人的前面,台湾诗人李顺兴、苏绍连、曹志涟等人以“歧路花园”、“现代诗的岛屿”、“涩柿子世界”等网站为创作平台,进行了大量的多媒体超文本诗歌的创作活动,有效地引领读者调动各种感官去欣赏、感受文学作品,从而丰富、拓展了文学原本抽象的表意空间。另一位中生代诗人苏绍连,他的《现代诗的岛屿》、《FLASH超文学》经营近百种奇花异卉,特别擅长FLASH制作,时时花样翻新,表现出惊人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还有诗人白灵的《文学船》、《象天堂》,以及后起的新锐须文蔚的《触电新诗网》等等,都不断在放射“多样性”火花。超文本的实验需要诗人独特的精神创造,否则就极可能造成苍白无力的文本拼贴。借助多媒体,诗歌的传播与接受方式将会极大地改观,诗歌的魅力和影响将会得到极大的释放。超文本诗歌创作将成为未来诗歌的一个趋势,但是并不是说传统诗歌推出历史舞台,诗歌作为一种语言的艺术,纸质媒介将会一直成为诗歌的一种表现形式。目前,对于超文本诗歌的创作还只是少部分诗人的努力,它的发展还需要更多诗人的探索,让这一适应时代的文本形式焕发出它的魅力并为读者提供崭新的阅读体验。

参考文献:

[1]龙泉明、邹建军著.陆耀东主编.《现代诗学》[M].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11月第1版

[2]杨匡汉、刘福春编.《中国现代诗论》[M].花城出版社,1985年12月第1版

[3]龙泉明.《中国新诗的现代性》[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4月第1版

[4]熊 辉.《五四译诗与中国新诗形式观念的确立》[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5月,第34卷第3期。

[5]张 春.《超文本文学创作的形式实验及其美学价值》[J].江苏社会科学,2012年,第1期

注解

①胡适《尝试集・自序》,姜义华主编:《胡适学术文集》,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381页。

②郭沫若:《论诗三扎》,杨匡汉、刘福春编:《中国现代诗论(上)》,花城出版社1985年版,第51页。

③戴望舒:《望舒论诗》,杨匡汉、刘福春编:《中国现代诗论(上)》,花城出版社1985年版,第161页。

④艾青:《诗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179页。

⑤闻一多:《诗的格律》,杨匡汉、刘福春编:《中国现代诗论(上)》,花城出版社1985年版,第125--126页。

⑥梁实秋:《新诗的格调及其他》,杨匡汉、刘福春编:《中国现代诗论(上),花城出版社1985年版,第144页。

现代情诗篇7

关键词:现代诗歌;音乐性;发展趋势诗歌的音乐性,是判断诗歌发展的一个重要美学标准,诗歌语言在文学作品中,是最为优美、凝练、具有音乐性的语言,往往是诗人字斟句酌得出,为语言赋予了如同音乐一般的韵律与节奏。

一、现代诗歌中蕴含的音乐性

现代诗歌多采用自由体的表现形式,与古代诗歌相比,无论是节奏、语言、结构,还是篇章和体裁,都发生了突出的变化,现代诗歌突破了文言文的禁锢,采用了口语化的表达方法,结构、语言十分灵活,韵律与节奏更加多样,呈现出了散文化的特征。现代诗歌的创作门槛较低,这为现代诗歌的繁荣提供了条件,现代诗歌的创作不再讲究高深的创作技巧,节奏与韵律也不再泾渭分明,在创作时,诗人不需要精通平仄、四声、韵脚,现代诗歌的创作成为作者的语言呓语,除了需要“分行”之外,现代诗歌语言与散文、小说的语言并无显著区别,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诗歌的创作行列,现代诗歌的创作成为大众化的语言活动。现代诗歌的音乐性,与民歌之间也有着密切的关系,民歌语言通俗、平白、顺口、押韵,语言讲究,朗朗上口,而诗歌则强调咏唱和朗诵,文本短小,语言字数有着突出的限制,可以在有限的字数中发挥出最大的效能,让语言具备穿透力和冲击力。诗人们可以应用各种语言进行表达,包括口语、俚语、西方文字等,也融合了现实主义、自由主义、象征主义、抽象主义、浪漫主义的艺术手法,呈现出自由、灵动的一面,衍生出了现代派、新月派、朦胧派、先锋派、学院派等派别。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全诗共计7节,每节有4行,每行共计6—8个字,诗句结构有变化,单行灵活,节与节之间前后相连,这些都构成了诗歌的音乐美,给人一种视觉上的流动之感。“轻轻的”在诗歌中反复出现,将作者的情感、神态传神地表达出来,勾起了读者的想象。

二、现代诗歌音乐性的发展道路

现代诗歌的发展历程已经走过百年,在彻底打破传统古诗的规范上,构建起了新的秩序与规范,我们可以根据现代诗其他文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差异,探索出现代诗歌音乐性的发展趋势。1.现代诗歌与其他文体的差异现代诗歌与散文不同,从文体功能上看,虽然均以抒情为主,但是在文本形式和文体特点上,都有着显著的差异,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结构松散、段落分别,而诗意、语意、文思则是蕴含在散文的段落与语言中。与之相比,诗歌节奏突出、结构紧凑、诗意凝练,与散文具有内质的差异。诗歌与小说之间,也有着巨大的差别,小说虽然也会传情达意,但是主要从对情节、故事、人物、活动的描写来达到目的,小说语言丰富,与人们的生活语言十分接近,篇章与结构则具有故事性。诗歌这类文体,有着独特性的特征,是人类情感的高度浓缩,高度讲究语言艺术,无限含蓄、高度和谐,强调虚拟性与及物性之间的完美结合,现代诗歌的语言既依靠抒情和表达需求,也可以直接来描述物象,在押韵、平仄与节奏的构成下,诗歌产生了一种悦耳的音乐效果,这种音乐效果,又进一步强化了诗歌的情感抒发,更加具有艺术感染力。2.诗歌音乐性的发展趋势新诗的发展已经走过了一个世纪的历程,实践证实,但凡是优秀的现代诗歌作品,都有着显著的音乐性特征,如舒婷的《致橡树》、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戴望舒的《雨巷》等,这些诗歌朗朗上口、意象清晰,因此,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当然,我们强调现代诗歌的音乐性,并非要求现代诗歌回归旧体诗的押韵与平仄中,而是要适应新诗的发展特点,突破旧体诗的禁锢,创设现代化的节奏规范与诗歌韵律,就如同《致橡树》《再别康桥》《雨巷》等优秀的现代诗歌作品一样,突破传统的审美特点,严格遵循“诗”的特征,在语言构筑、诗体构思上,都再三斟酌,从诗和诗情的思维上驾驭语言。

三、结语

现代诗歌的音乐性,不仅表现在外在的艺术形式上,也表现在内在本质方面,诗歌与音乐之间是表里相连的,音乐性的存在让现代诗歌艺术更加丰满,为诗歌赋予了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的特征。如今,现代诗歌的发展已经进入了新的历史时代,各类新思维、新理念渗透到了现代诗歌的创作中,为现代诗歌的创作赋予了新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黄钢.新诗的音乐性要求[J].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00(2).

[2]何麟.浅谈中国诗歌的内在音乐性[J].情感读本,2014(11).

[3]孔晓飞.论“五四”时期的新诗音乐性研究[J].文艺理论与批评,2013(6).

[4]邵朝杨.前景化与《在地铁站》及其四首译诗的音乐性[J].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

现代情诗篇8

刚进入新课改时,无论学校还是教师,都小心翼翼,就怕三年后的高考考砸了。于是,针对高考,贴近高考,就成了自然的选择。在以高考为指挥棒的高中教学中,一直存在一个不成文的规矩,高考考什么,老师就教什么,至于其他的,老师能顾及当然好,若顾及不上也是没太大问题的。这个现状使得现代新诗在中学课本中的地位极其尴尬。

除了高考对新诗的“排斥”态度,新诗在中学课本中占据的位置和选文范围也极为有限。在被广泛使用的人教版高中教材中,新诗仅占一个单元,并被安排在必修一的第一单元,其单元课文包括的《沁园春·长沙》、戴望舒的《雨巷》、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以及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其中,的《沁园春·长沙》虽然产生于1925年,但属于现代范畴。三年前我们怎么教呢?我们从个人经验出发,从政治导向出发,从考试出发,将的《沁园春·长沙》做了重点解读,将“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中的“击、翔”做练字训练,将词的上片写什么景,下片抒什么情做高考题似的设计与提问,比如“这首词的融情入境、情景交融的特点是怎样体现出来的”?由于有着多年的教学积累和大量的应试教学经验,大多数教师对旧体诗的理解与教学相对成熟,因此,当我们碰到不太熟悉的现代新诗时,便习惯性地用分析古诗的办法来分析新诗,分析诗歌的主旨、情感或某些字词。新诗的教学便只是走走过场:读一读新诗,背一背新诗,介绍介绍作者,讲一讲背景,让学生记一记诗歌主旨。这样的教学无法让学生对新诗产生基本的认识,更别谈让学生燃起写作新诗的兴趣。

于是就有个感觉,现代诗歌的教学过于冷清,可有可无,成为鸡肋,现代诗歌教学走向边缘,走向了无趣,而无趣的事做起来还有什么意义可言!于是,反思就成了自然的事。

现代诗歌是用凝练的语言、简练的结构表达出诗人的思想感情,在简短的篇幅中又蕴含了一定丰富深刻的内容。与古典诗歌相比较起来,现代诗歌在形式上少了一些束缚,在内容之中显得更为深厚宽广,其表现手法也没有那么约束且多样化,这样也就能让更多人接受并模仿创作。一些自由诗歌,曾经在八十年代的青年群体中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然而在当今社会中读诗写诗的青少年却很少了,高中语文教学中现代诗歌的地位也处于尴尬的境地,这是一种遗憾,也是一种迷茫。

那么,如何走出迷茫,面对又一次现代诗歌单元的教学,我们的设想是:回到现代诗歌的本质,回到现代诗歌的原点。

现代诗歌的本质和原点在何处?作为教师,不必在概念上纠缠,基于王荣生等人的研究,我们定位于现代诗歌的文体和几个核心要素,讲清楚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诗的抒情性,二是现代诗的外形(形式),三是诗的音乐性,四是诗的意象和意境,五是诗的比喻、反复和对比等手法的运用。

据此,的《沁园春·长沙》教学目标定位于与新诗进行比照,据此,我们确定的学习内容是:学生能背诵这首词,能知道词的概念,能体会这首词的情感,能比较词与新诗的不同。也就是说,向高一学生讲清楚什么是词,词有什么规定性,语言有什么特点。教学中,学生只要了解这首词的主要内容和体会其情感即可。侧重点是选择一首名为《鹰》的现代诗与之比较,并将的这首词用现代口语加以改写,让学生进行比较,目的是区分古体格律诗和现代新诗。

从教学的实际效果来看,学生通过这样的学习和比较,大体能感受古体诗与现代诗的不同。

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现代诗的积极性,在现代诗的教学中,有必要简单介绍中国现代新诗的历史,特别是上世纪八十年代诗歌的历史意义——那可是参与了中国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的诗歌啊!这样,在讲戴望舒的《雨巷》时,我们将学习目标确定为:能背诵这首诗,能知道现代诗的概念,能体会这首诗的情感,能感受这首诗的语言特点。我们将侧重点放在情感和形式上。情感上,戴望舒不仅有着当时的时代烙印,也有着个人的心境。形式上,教师可介绍象征派诗歌对戴望舒的影响,在诗歌句式来理解叶圣陶所说“替新诗开创了一个新纪元”的含义,并将其与胡适的《蝴蝶》(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作比较,这样,学生能比较容易地感受到两首诗在语言、句式上的不同。同时,利用课后练习,让学生明了《雨巷》的意象和古典诗歌的渊源关系,以便理解现代诗歌和古典诗歌的承续关系。

而在学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时,教师可简单介绍徐志摩和闻一多提出的“新格律诗”主张,同时将这首诗的诗行排列与《雨巷》比较,让学生理解现代新诗的外形,也即诗行排列的创新与变化。同时,体会新诗的一个重要手法是比喻和反复。

当然,对这首诗的语言感受和品味也必不可少。比如“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的诗句,完全是现代的词语,现代的句式。如果和古诗句比较,比如和李白的“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相比较,何为古诗句,何为现代诗的句子,结果能立刻显现。

要强调的是,上述两首诗歌还特别适合朗诵。教师应教会学生找出诗歌的韵脚和诗句的节奏,把握轻重音,教会学生朗诵。教师还可利用名家朗诵材料,让学生学习朗诵,爱上朗诵,进而喜欢诗歌,喜欢一种诗意生活的方式。

在学习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时,我们将学习重点定位于,比较这首诗与《雨巷》和《再别康桥》的语言与诗行排列,学习这首诗的对比手法的运用,判断这首诗是叙事诗还是抒情诗,以让学生建立文体意识。同时,还可比较这几首诗抒情方式的异同。

当然,学习这一单元,还有必要适时介绍作者和时代背景,分析文本诞生的历史条件,诗人的人生经历和诗歌主张等,这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必要手段。比如介绍徐志摩与林徽因,既可引发学生兴趣,也可增加学生对诗歌的理解。面对资讯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又何必杞人忧天!

上一篇:工作态度评价范文 下一篇:我有一双小小手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