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学习计划范文

时间:2023-11-29 17:07:46

终身学习计划

终身学习计划篇1

关键词:八王子市;终身学习;计划;建设

中图分类号:C40-05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09-155-04

日本东京都下属的八王子市,位于东京都西部,人口约56.5万人,在全日本1 742个区市町村中排在第23位。这个在人口和产业等各个方面都处于中等水准的城市,经过二十余年的建设和努力,已经成为一个能够凸显本地特色、充满学习氛围的城市。

一、终身学习的推进措施

(一)国家政策

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于1981年在言及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的关系时提出,终身学习“是基于每个个人根据自发的意愿而进行的活动,是学习者根据需要自主地选择合适的手段和方法、通过其终身的生涯而进行的活动”。在确定了“今后的学习应该综合地重新构建以转向终身学习为中心的教育体系”这一方针后,日本文部科学省于1987年推出了《教育改革推进大纲》,并于1988年将社会教育局并入了新创建的终身学习局。《终身学习振兴法》提出,广泛建设大型设施,利用计算机网络为市民提供进行学习与管理的机会;重视行政推动终身学习的能力;积极导人民间企业的活力。此后,日本政府分别于1992年、1996年、1997年,以论证报告的形式提出了终身学习计划的具体方案和重点项目,并于1998年制定了《特定非营利活动促进法》,为民间团体的积极参与奠定了基础。1999年,日本《地方分权一括法》的颁布及有关教育政策的放松,使教育领域的自由竞争以及地方政府的权力得以扩大。进入21世纪后,《博物馆法》(2003年)、《教育基本法》(2006年)、《社会教育法》与《图书馆法》(2008年)的相继修订,为各地振兴终身学习事业提供了执行政策的灵活性保障,也为所有国民自主、积极、共同参加学习活动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二)八王子市终身学习推进计划

在上述大环境下,八王子市于1993年设置了终身学习本部,开始整合现有设施,设置有关终身学习的各个部门,组织各种审议会探讨此后发展终身学习的方针和具体行动。1997年,八王子市首期(1997-2003年度)终身学习推进计划——“连结人与人的圆环——从我开始”出台后,逐渐开设各种讲座并建立或扩建了各种有关终身学习的设施。但由于受到政策的制约及规模有限等客观因素的影响,真正意义上的发展是在《特定非营利活动促进法》及《地方分权一括法》的颁布之后。市政府经过为期2年共计8次的研讨会后,于2002年发行了《八王子市的终身学习——现在与连结未来》一书,力求将八王子市建设成为一个。任何人任何时间都能够开展各种学习的、能够孕育各种丰富文化的城市。2004年,市政府制订了第二期(2004-2009年度)终身学习推进计划——“学习开拓——我们的理想与未来”。此后,陆续进行了将社会教育委员会、公民馆运营审议会、图书馆协议会合并为八王子市终身学习审议会,以及建设和扩展学习设施、推进网络化的进程、设置学习支援委员职位等一系列改革。为最大限度地发挥民间团体及市民的潜在能力、激发学习者根据需要自主地选择合适的手段和方法开展各种学习活动,2010年,八王子市制订了第三期(2010-2014年度)终身学习推进计划——“以市民和地区为主的终身学习——在这个城市学习、发挥、传承”,开展了以市民为主体、发挥市民及民间团体力量的社会建设,使终身学习社会的建设走上了稳健的发展道路,将终身学习活动推向了高潮。

二、计划的内容与实施

1990年后,日本的终身学习由行政主导型开始转向市民主导型。八王子市首期终身学习推进计划的宗旨在于:创造任何人都能够继续学习的环境;创造能够发挥学习成果的环境;创造形成终身学习社会的基础。在该计划的前半期进行的主要活动是开设讲座、成立有关研讨机构、对市民自主学习活动予以关注,并开展相关的调查和课题研究,探讨建构具有本市特色的终身学习体系。为能够了解市民对终身学习的认识程度及宣传效果,在该计划的后半期,市政府进行了名为“对终身学习的意识”的调查,以获得市民学习或希望学习的目的及内容、开展学习的理由、学习的方法、对市政府的期待等具体实情。市政府成立推进终身学习恳谈会组织,不仅认真听取市民的意见和建议,而且在第二期终身学习推进计划中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具体建设环节和措施。

第二期终身学习计划的基本方针和具体行动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建设以市民为主体的终身学习体系。在自主学习方面,市政府提供帮助开展学习的信息和场所、联络举办有关讲座、进行相关咨询活动等协助或赞助工作。在义务教育、公民馆讲座、普及公众卫生及医疗知识等方面,开展广泛听取市民的意见和建议、完善现有体系、增强学习效果等具体活动。第二,推进信息的一元化和网络化。为促进市政府与各个机关团体及各团体相互沟通与协作,积极构筑信息网络平台,提供教师的专业信息,聘请学校或企业的人才开设讲座课程,制作终身学习专用的信息库及网页等。第三,政府与市民的协作。除了需要行政指导的社会福利与学校教育,市政府不再作为指导者,而是作为委托方或共同经营者与民间组织协力推进终身学习事业的发展。第四,学习设施的活用。整合和扩建公民馆、图书馆、运动场等设施,使公立的大中小学逐步向社会开放,并与市内的私有和国有企事业斡旋,使更多的学习设施得到充分利用。

第三期终身学习计划是第二期的充实与扩展,其目标是:市民与行政的协作;信息收集的网络构建与信息提供的推进;设施的活用与事业的评价;人才的培育与活用。为实现这四个目标,市政府及民间团体计划实施了各种推进措施。第一,充实能够发挥个性的学习机会。以充实市政府提供的事业及支援推进市民参办或企划的事业为重点,提供利用自然条件的学习机会,掌握学习者的需求,启发终身学习的意识。第二,协调与有效利用身边的学习基地。以推进活用终身学习设施的学习活动为重点,促进各种设施问的合作发展,促进发挥学园都市特色的终身学习活动,充实图书馆机能。第三,通过支援与协助终身学习活动增加自身的学习机会。重视支援终身学习活动,扩充互助合作的学习机会。第四,扩充实践学习成果的机会。以整合各地区的活动环境为重点,扩充多文化交流的实践环境,创造开展交流的完整体系。第五,整合社会条件。以支援培养人才为重点,实现共生,充实能够促使学习者加入社会活动的地区福祉,创造能够应对少子高龄化社会的地区,实现男女共同参与的社会。第六,创造收集与提供信息的体系。以收集并提供通俗易懂的终身学习信息为重点,充实各种咨询机构和内容。

本着创造学习环境、提供学习机会并奖励学习、促进联合与协助的宗旨,通过实施三期的终身学习计划,八王子市迅速地展开了政策的实施和学习环境的整合。市政府的援助、民间组织的活动、一般市民的积极参与促进了八王子市终身学习社会体系的形成。

三、终身学习社会的建设

(一)充实终身学习的内容

2003年,八王子市开始确立建设终身学习社会的重点:支援各地区市民的生活和交流,强化市内各区域关于儿童、残疾人、高龄者的社会福祉及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健康和医疗体制,使每个市民都能得到关心和爱护;充实各种学校教育,创建具有特色的开放式学校;开展培养生存能力的教育;推进终身学习和终身体育,开展建设能够培养丰富情操和健康体魄的终身学习社会;继承并创造具有本市特征的市民文化,推进各种形式的文化交流。为考察建设情况,市政府在每年的“市政世论调查”中均设置了多项有关终身学习的调查项目,用以了解计划的执行状况及民意。这里根据2012年“第44回市政世论调查”的结果,对八王子市的终身学习状况进行如下的分析。

从市民参加终身学习活动的比例来看,相关人数比例依次为体育健身33.5%、趣味爱好29.4%、工作需要的知识技能18.2%、计算机和网络18%、对家庭生活有用的技术16.4%、包括文理语言实事等相关知识的教养方面16.1%、育儿和各种教育12.1%、社会贡献活动9.1%、社会问题及市民生活等3.1%、学校正规课程的学习1.9%、其他0.8%。这显示市民所关心的主要是与自己切身相关的学习内容,也指出了推进建设终身学习社会的重点方向。调查显示,2012年参加终身学习活动的市民占全体的72.8%、未参加的占27.2%。这说明市民的学习意识虽然已经得到很大的提高,但与“全民学习”的目标相比,仍需要进一步努力:同时,市民对推进终身学习社会的建设也提出了希望展开的措施,比如,需要提供包括兴趣、教养、取得资格的范围广泛的学习机会;整合各种开展学习活动的场所与设施;充实提供信息与咨询的一元化体制;开放学校图书馆、操场、教室等学校设施。为解决施政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满足市民的切身要求,八王子市正在积极实施第三期终身学习计划。

(二)终身学习关联设施的建设

终身学习的关联设施可以分为三大类型:第一类是指能够举行各种活动的场所或设备以及具有其他条件的设施。第二类是指能够对应人生所有时期所进行的创造性活动的场所、设备以及具有其他条件的设施。第三类是指在人生的各个领域中具有重要作用并且能够分担一部分终身学习的各种条件。八王子市“第44回市政世论调查”显示,市民所从事的终身学习内容主要是:参加有关健康的活动或体育运动;拓展业余爱好与兴趣;掌握职业上所需要的知识与技术;学习计算机及网络知识;欣赏音乐;掌握园艺技能;学习料理知识等。参加者所使用的学习手段多为:使用报纸、杂志、专业书籍{利用地区或工作单位的小组活动;加入文化中心或体育俱乐部等民间组织。调查同时显示,市民参加终身学习活动的场所多集中在住宅附近或各车站周边的设施。截至2013年3月,八王子市共有33个由政府或学校等企事业提供的各种图书馆、市立或私立美术馆、文化会馆等学习和文化设施,25个市民中心或集会所等交流设施,4处小学校的开放教室,23个大学或公司的开放学习设施,14个福祉设施i29个体育场馆,10所夜间开放的小学校园。这些设施基本满足了市民在住宅附近开展学习活动的需求。书店、大型商场等关联设施,虽然位于繁华地带,但由于计算机网络和交通系统的完善,也在市民的学习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多样化教育的展开

八王子市确定了如下有关教育的建设方针:培养每个人的生存能力;推进创造特色学校;提高学校经营能力与教师资质;整合安心愉快的教育环境;通过学校与家庭及地区的协作提高社会整体的教育能力;推进自主开展学习与体验的终身学习活动。其具体内容有5个。

1.家庭教育。2003年,中央教育审议会在答申报告中提出了当前存在的家长过度干涉或保护儿童,放任、虐待儿童等社会问题,也提出了家长不具备示范资质等家庭教育机能下降、社会整体存在着父母不关心家庭教育等问题。八王子市教育委员会针对子女教育问题提出“培养礼节礼貌习惯;赋予家庭职能;厉行早睡早起吃早饭;批评不良言行;传授生命的重要性;珍视亲子间的会话;褒奖优点;不轻易付与而教授忍耐”等八条家庭教育要求,并强调在假期应利用青少年科学馆、图书馆、终身学习中心等学习设施对子女进行科学及人生教育。同时,市政府在尊重家庭教育自主性的基础上,积极向保护人提供学习机会和有关信息,讲解或指导其他有关支援家庭教育的政策或措施。八王子市不仅以儿童及青少年的父母或祖父母为对象,通过开设有关家庭教育的讲座、讲演会、研讨会等形式提供学习机会和发放有关家庭教育的资料,并且整合关于家庭教育的咨询机构,对支援家庭教育的团体组织进行资助。对未成年人来说,家庭教育是终身学习中的一部分;对家长来说,学习如何开展家庭教育也是终身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健全的亲子关系的构筑已经成为一个开展终身学习活动的良好契机。

2.中小学教育。作为建设终身学习社会的一环,日本的各中小学已经开始加强与家庭和地区社会的合作,设立校外评价体制,努力创建值得信赖的开放式校园。八王子市的小学和初中以培养生存能力为中心开展了如下活动:充实学校图书馆;推进特别支援教育;实施小学初中一贯制教育;建立安全愉快的教育环境;加强学校与家庭和地区的协作;支援周末及放学后的学习活动;整合体育设施;推进终身学习和教育。为使青少年能够在将来的社会生活中自立并发挥自己的作用,培育青少年实现自我及生存的能力,市内的小学、初中及高中的各个学校通过与农业、制造业、服务业、医疗界等各种工商企业协作的形式,引导学生参加体验工作,定期地开展“经验教育”。为保护和传承自然,各中小学也在利用自然条件的优势进行着。环境教育”。此外,针对青少年中常见的身心问题及教师自身存在的问题等,各有关机构逐步采取了如下行动:充实教育咨询机构,排除校内的暴力、欺侮同学、逃学、自杀等行为和现象;开展尊重人权的教育;在普通高中或职业高中范围内推进培养勤劳观和职业观的教育;开展饮食指导、防治传染病、防止吸毒、性知识教育、保障学生就学安全等教育活动;充实对学生的经济支援;创建富有特色和魅力的高中;确保和提高教师的资质能力。2004年4月,为解决由于各种心理原因而致弃学厌学的青少年就学问题,市政府开设了“八王子市立高尾山学园”。同时,为解决有智力、情绪、听力、语言等障碍的青少年的学习问题,八王子市立的各个中小学均设置了特别支援年级。这些具体措施和行动,不仅有效地完善了中小学的教育环境,也体现了教育平等这一建设终身学习社会的原则。

3.大学教育。日本的新《教育基本法》指出:“大学,作为一个学术中心,应在培养高度教养和专业能力的同时,深入探究真理,创造新知新见,并通过向社会广泛提供研究成果的形式对社会发展做出贡献。”2008年的《教育振兴基本计划》指出,为实现任何人在一生中任何时间都能够开展必要性学习或进行多次挑战的社会,大学应致力满足社会人等各种学习者的要求。八王子市利用本地区拥有23所高等学府的优势,积极开办各种公开讲座,组织文体活动,使市内的大学在培养人才、继承和发展学术与文化、对地区社会或产业的贡献等各个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004年,为实现建设“任何人在任何时间都可以开展学习的、孕育丰富文化的城市”这一目标,市政府和市内的大学共同创立了八王子市的市民大学——“八王子学园都市大学”。该大学以位于八王子车站的学园都市中心为主体,在各个大学均设有校园,没有学习时间的限制,18岁以上有学习欲望的任何学习者均可入学。大学的课程由市内23所大学的教师分别承担,教学内容涉及科学、艺术、文化、政治、健康、教育等多个领域。当学生的进修科目及出席时间达到所学专业的要求时,市民大学将颁发相应的“修了证”,授予“市民学士”“市民硕士”“市民博士”等称号。市民大学为各层次的学习者开展终身学习活动提供了多彩的环境和可能性。

4.社会教育及成人教育。社会教育是指除学校课程教育以外的、有组织的教育活动。为了市民学习活动的发展,市政府及民间团体以举办讲座、培训班、组织大型文体活动的形式充实各种学习项目。为保障市民的健康,市政府专门设立了终身学习体育部,组织和协调各种团体开展运动会、登山等类型丰富的体育活动。为支援外国人在该市的生活学习及促进本地区的国际交流活动,八王子市于2008年成立了“八王子国际协会”,不仅保障了外国人学习日本文化的机会,也为市民的学习丰富了内涵。成人的学习是一种从社会作用派生出的、由内在刺激或好奇心而产生的学习,它可以涉及家庭生活、提高职业能力、健康管理、参加社会活动、为老龄期做准备等多个方面。八王子市通过利用教育资源充分、各种大小型企业兼备、自然条件丰富的优势,根据学习者的年龄、职业、在职与否等客观状况,以举办文化讲座、研讨会、讲演、资格或有关职业知识与技能的学习班、兴趣爱好或体育的俱乐部等形式,为各界成人提供了形式多样、内容充实的学习机会与环境。

5.高龄者教育。高龄者教育可以分为“对高龄者开展教育”及“支援高龄者参加教育活动”两个部分。对高龄者的教育主要是指高龄者希望通过教育活动来实现个人的内在需求,支援高龄者参加教育活动则是指支援高龄者通过开展教育活动将自己的经验和智慧传承给中青年人,使高龄者重新融入社会的教育活动。八王子市的高龄者教育主要是通过高龄者俱乐部、高龄者教室、职业介绍所、银色人才中心、高龄者活动调节中心等形式来展开的。高龄者俱乐部可以为市内高龄者提供兴趣、文化、体育及学习的活动设施,也为高龄者有组织地展开志愿活动、文化传承、美化环境、世代交流等活动提供场所。高龄者教室是日本政府的文教政策之一,其存在使高龄者在退休后进人大学等各种教育机构接受各种专业或高等教育成为现实。职业介绍所、银色人才中心、高龄者活动调节中心则是通过为高龄者斡旋工作或接受职业训练、帮助开展经验及知识技能传授等形式,为市内的高龄者提供更多的学习与教育机会。

四、思考与启示

八王子市充分发挥政府机构、民间团体及广大市民的力量,将该市的终身学习社会建设成为一个具有地方特色、规模比较完善的体系,并不断地对实践中的不足加以修正。八王子市终身学习体系的建设对我国城市终身学习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具有重要启示。第一,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充分开展先行调查研究,全面周到地征求民众的建议和意见,制订符合本地区需求的学习计划。第二,结合本地人文、自然、经济等优势条件,开展终身学习社会的立体建设。第三,定期对计划的实施状况与现实中发生的问题进行实时的调查分析,及时修正建设轨道。第四,1建设市民本位、政府支援推进的学习体系。第五,动员所有民间团体及企事业单位,充实和完善终身学习社会的软硬件设施。第六,建立完整的教育体系,为全体市民都能够参加学习创造条件。

终身学习计划篇2

一.学年教学计划的设计

学年教学计划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确定今年和两个学期的教学内容与课时比例的教学方案。

(一)设计的要求

1.贯彻课程标准注重学生发展

课程标准是构建课程学习目标体系和评价的原则,教材(教师用书和学生用书)是完成课程学习目标学习内容的提供。因此,教师在制定学年教学计划时,不应以教师的个人兴趣、特长和竞技运动为中心,而应以学校的教学实际出发,以学生的发展需求为中心,避免教师的随意性和自由性,认真的、系统的、科学的进行设计。这样才能全面贯彻课程标准的精神与需求。将科学规范办学,使普通高中的课程改革深化在实处,真正为实施素质教育。体育与健康先行起来,真正做到学生是大赢家,最终受益的也是学生。

2.实践性,灵活性与综合性

由于课程标准没有规定高中各年级的具体教学内容,所以在设计全年教学计划时,可以根据实践性(保证我校合班男女分组教学秩序的正常进行,如三个行政教学班,分成四个教学班分别由四位教师同时在操场进行上课)、灵活性(根据教材的性质和学生达成学习目标的状况等,对教学内容和课时比例,男女分开教学的特点,适当进行调整)、综合性(不仅重视学生的运动技能和知识的掌握,更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的原则,确定教学内容和课时比例。

3.结合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内容

在认真学习和研究课程标准及教材的基础上,要对男女分班形成后的教学班所教的学生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和分析学生的兴趣、特长、活动能力、技能基础、体能状况、心理水平、社会交往等情况,为学年教学计划的制定提供可行性的依据。另外,必修和选修的教学内容选择,要适合学生身心发展水平,具有修身性、知识性和科学性为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有较强的实效性,与学校整体的课程改革紧紧地配套起来,使现有的合理男女分组教学的做法得到进一步发扬光大,同时又简单易行等。

4.全年教学工作计划(附表一)

合班男女分组模块教学第一学年度教学周计划一览表

(二)设计说明

1.全年教学计划设计的依据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结合学校现有的合班男女分组教学的特色和学校现有的场馆器材设施建设(我校系江苏省三星级高中)及学生的兴趣爱好等实际情况进行设计的。

2.本设计方案是按照全省规定的课时安排要求(每周二节课)来设计,每学期按十七周计算,一学期共三十四节课,一年为六十八节课进行设计。

3.一节课时可以为一个教学内容或两个教学内容进行教学的。但教师必须根据课时的教学目标设计来进行教材的选择和搭配及具体的课时比例划分,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有效地实施有效教学,上好平常每一节课。

二.学期教学计划设计

学期教学计划又叫学期进度,是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把学年教学计划中所规定的每一学期的必修和选修的学习内容,合理分配到每一节课中去,并为制定单元教学计划和课时教案设计提供依据。

(一) 设计要求

1.学期教学计划是以学年教学计划为依据的,是以单元教学的形式来进行统筹安排。处理好必修和选修的教学具体内容的搭配、选择及划分。

2.科学、合理地安排好必修和选修的学习内容顺序。学期教学计划的制定,要充分考虑到必修和选修的学习内容的特点和季节气候变化的自然条件,采用由易到难,由简到繁,新旧教材合理搭配等方法,优先组合好学习内容顺序。

3.加强集体备课,积极实施有效教学。

体育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教学,体育和教学的目标任务、内容要求,主要是靠学生自身练习来不断完成和巩固提高的。通过集体备课的形式,能使全体教师较为科学的把握课程标准和教材,合理安排好教学课时,掌握好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更加有利于教学方法的最佳选择。不断 教师之间的交流、协调、调整、积极实施有效教学,确保教学计划的完成。

4.学期计划设计(附表二)

合班男女分组教学计划设计一览表

(二)设计说明

1.本计划设计是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和教材及全年教学工作计划来制定的。

2.关于必修和选修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搭配,开设好选修课增加选修课的课时来实施教学。

3.本计划主要是为了解决学习内容(必修和选修)与课时数量之间的矛盾,协调学生发展的基础性和全面性,更好的贯彻落实好高中课程改革的深化,提高教材的使用率,实施有效教学,满足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同时达到终身体育意识培养的目的。

4.结合《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进行教学评价,建立和健全评价体系,不断完善教学。

三.全年和学期教学计划设计的注意事项

(一)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全年和学期教学计划的设计要确保完成和实施。依据课程标准,保证必须和选修部分的教学内容得到全部实施,并具体落实在每一节课中。

(二)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全年和学期教学计划的设计要实现学生的发展,从“运动技术,技能为中心”向“以学生为发展为主体转移”,将教的内容转化为学的内容,强调设计内容的健身性、实用性、科学性,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和达到终身体育意识的目的。

(三)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全年和学期教学计划的设计要注意课程资源的开发,为学生提供一个思辨和探究学习、练习、运用的平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全年和学期教学计划的设计要将评价体系真正建立起来,对教与学都有一个客观的综合性评价,尤其是要重视对学生发展体系特有功能的评价,使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发展灵活运用评价体系,如由终结性评价发展到形成性评价:由相对评价发展到个人的差异评价;由绝对评价发展到差异性评价。同时,重视社会有关方面特别是家长的任何意见,发现评价的多元化。

终身学习计划篇3

关键词:学风;学业生涯规划;学习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01-0196-02

学风建设是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良好的学风对于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但目前大学生普遍出现学习态度不端正、自制能力差、学习动力不足、对未来迷茫等问题。

第一,学习动机不强。很多同学从高中进入大学后,由于不再接受高中严格的监督,自己有所放松,整日无所事事,缺乏正确的规划和指导,这样使得在应试教育中走出来的学生变得更加迷茫,失去了学习的动力。

第二,学习纪律松懈。目前有些在校大学生学习作风拖沓,自制能力较差,有的学生上课迟到,早退,旷课;上课玩手机、下课玩网络游戏。平时得过且过,期末突击复习,只求及格,不求甚解,甚至个别同学为了通过考试,不惜冒险作弊。

第三,专业思想淡薄。大多数学生高中时期缺乏专业的学业生涯规划,甚至许多学生是调剂分配而来,学习主动性较差、专业认同度较低。加之进入高校后学习难度加大,许多学生缺乏能动能力,难以从高中的学习方法转变,在缺乏专业指导和关注时丧失学习信心和热情。

一、学业生涯规划的意义

从以往经验看,单纯依靠强制性的管理手段要求学生养成学习习惯,营造学习氛围还是远远不够的。学风建设的主体是大学生,只有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是实现学风建设长效发展的根本保障。

1.学业生涯规划是培养终身学习的基础

学习是持续一个人一生的追求,养成终生学习的习惯才会在未来立于不败之地。学业生涯规划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离开学校讲授式授课的前提下,在未来的生活和工作中,仍然能够将学习和求知作为个人发展的动力,寻求新知识,探求新方法,不断超越自我,实现自身价值。

2.学业规划有助于端正学校的学习风气

学风是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反映,加强学风建设首先要从根本上抓起:即从学生的思想工作上抓起。大学时期是年轻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是知识高度积累并向质变发展的阶段。很多学生来到大学,摆脱了高中时期家长的管理、老师的“填鸭式”教育、同学之间的竞争,开始在所谓“自由”的大学氛围中放纵自己,不思进取。通过制定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帮助同学认识大学生活,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合理规划学业安排,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和带动效应,在同学之间形成相互影响的氛围。

3.学业规划能够使大学生养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意识和学习动机

学业生涯规划会针对学生不同时期的学习能力和需求,形成不同的计划、安排。大学新生在入学之初根据自己对大学的初步认识形成简单的学习计划,并在四年的大学生活中根据自己的见识、经验、能力的提升不断调整,有“要我学”变为“我要学”,由“按计划”变为“定计划”,由被动变为主动,有狭义学习变为主动提升。在这个过程中,随着不断地进步和自主能力提高,成就感不断提升,自信心增强,思维方式及心态就会向着更积极向上的方向转变,进而更有信心和勇气。

4.学业规划为职业生涯规划奠定基础,为求职就业创造条件

大学学习的目标是培养自己的能力,为以后的工作提供支撑。学业规划和职业生涯规划本身就是相继和交叉的关系,要进行准确的职业定位首先要从学业着手,根据社会需求,把握社会发展动向。大学所学的专业是未来求职的依据和保障,通过制定学业生涯规划,一方面完成每个专业的培养目标,另一方面,也为职业的选择和定位提供了依据。学业规划通过依托于专业学习,通过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结合个人特长和兴趣,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扬长避短,增加自身就业竞争能力。

二、学业生涯规划的作用

1.确定学习目标和个人发展目标

很多同学缺乏学习目标,总觉得进入大学后碌碌无为又好像每天很忙,渐渐萌生出“混日子”的心态。其实每个人的学业规划都会依据自身特性的不同而不同。每个学生初到学校,因受教育经历、家庭背景、个人兴趣、理想信念影响,对自己的学业规划和个人未来发展的期许会有不同。

通过对学生进行专业化的学业生涯指导,帮助学生建立符合自身发展的学业生涯规划,一方面使学生明确在校期间的学习进程,确定阶段性目标及整体目标,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计划,明确实施步骤和实施方法;另一方面,将职业发展与学习规划紧密结合起来,合理规划大学时间,敦促学生在校四年为其职业理想而奋斗。

2.入学初期协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后期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学业规划的制定更主要是目标激励和时间管理,它不是一成不变的,目标的达成与努力程度相辅相成。学业生涯规划的一个特点就是根据大学阶段每个年级的不同,随着学生个人的成长、思想和见识的不断成熟,学业规划也会循序渐进。对于入学之初的新生,学业生涯规划的主要作用就是帮助新生增加对学科的了解,适应大学生活,通过每一个时间单元,周、月、学期、学年设定学习目标并敦促其完成,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下一单元打基础。随着学生适应性的增强,后期学生的培养主要体现在充分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上,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我管理,最终帮助学生建立终身学习的习惯。

3.充分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

目前的学生管理者,往往一开始就为学生制定了大量的规矩和惩罚措施,学生被迫接受,但并不了解学生真正的想法和动态,很多要求适应低年级但并是适应高年级同学。学业生涯规划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入学初期,学生设计的学业生涯规划必将随着其专业知识、社会经验、文化环境的改变而改变。因此在新生指定学业生涯后,一定要求学生定期对其学业生涯规划进行调整。通过调整,辅导员老师可以了解学生近期思想动态,并根据学生的思想动态调整对学生的管理思路,为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正确引导、规划其发展。

4.构建学生管理与教师教学的交流平台

现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基本的沟通,通常是老师讲课,学生听课,课后缺乏沟通和探讨,学生往往是“填鸭式”学习,逐渐丧失了学习、研究热情,更有甚者认为“与其听老师讲还不如自己看书”的念头,课程过半逃课人数剧增。学生学业生涯的构建离不开专业教师的指导,无论是针对大一新生的新生研讨课,大二大三的科技竞赛辅导,还是大四时期的考研指导,抑或者是学业生涯规划调整,专业课教师的指导与沟通贯穿一个学生求学生涯的始终。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可以使教师更加明白学生对于课程的需求,及时调整教学内容,真正将学生的需求与课堂内容相结合,提高教学质量;另一方学生可以向老师反映课程的难点,更加深刻消化课堂知识,达到课堂教学目标。

三、制定不同时期的学业规划指导

学生入学后,每一阶段的学习都存在差异和不同,学生对于自身发展和规划也会不断改变,学业生涯规划要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学业生涯做出指导和调整。对于不同年级的学生,学习的重点内容是有差异的,因此,我们在制定辅导计划时必须考虑年级、学生个体的不同特点进行科学合理的辅导。

一年级偏重于学业适应辅导。此阶段学业辅导主要包括基础课程辅导、新生中的杰出学子培养、新生适应性教育和新生研讨课等,通过对大学学科介绍和适应性培养,帮助新生适应自主生活、学习方式,做好角色转换定位,同时了解专业培养目标和就业方向,增强学生学习基础课及专业课的主动性、自觉性和自控能力。

二年级重点做好学业规划辅导。此阶段包括基础课程辅导计划、学习困难学生帮扶计划、学业危机干预和科技竞赛辅导。经过大一一年的学习和适应,大多数同学大发展目标已经明确,学生的优点也开始显现。这一阶段,通过对学生进行指导,帮助学生扎实专业知识,培养实践技能,规划学业目标,鼓励个性发展,通过社会实践或科创研究,培养综合素质,提高社会责任感,社会适应和人际交往能力,同时,针对学业困难学生及时做出帮扶和学业危机干预。此外,该阶段针对发展目标明确地学生,可以进行相应的考研或就业指导。

三年级加强学业创新辅导。这一阶段的学业指导内容包括学习困难学生的帮扶计划、科技竞赛辅导、考验辅导计划和杰出学子的培养计划,进一步深入、拓展科研和努力提升学业。通过深化学习能力、提高学习要求及大学生科技研究和素质拓展活动来锻炼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鼓励大学生参加与专业有关的各项实践工作,开展针对杰出学子的培养计划。并对学生未来规划和选择做出明确的指导和规划。

四年级学业发展辅导,此阶段学业辅导包括实习指导、学业危机干预、学习困难学生帮扶计划和毕业生职业规划,通过对学生三年的学业总结,有针对行地开展职业生涯指导,完成从学业到就业的转变。同时,针对学业困难学生,找准原因,探索解决学业危机的途径,保证学生能够正常完成学业。

通过系统性的学业生涯规划指导,结合社会需求和个人发展需要,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充分发挥学习主观能动性,从自身的特点和兴趣出发,制定大学学习的总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步骤和实施方法,合理安排时间和学习计划,实现自我监督、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养成学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品质和能力。

参考文献:

[1]赵伟.以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教育促进高等院校学风建设[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30(10):88-89.

[2]张建宝.以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促进高校学风建设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3,15(10):50-51.

终身学习计划篇4

一、体系架构

在丹麦,终身学习是一种全方位的模式,坚持“从摇篮到坟墓”的学习理念。无论是学术教育还是职业和成人教育,终身学习已融入到教育体系的各个层次,同时顾及正规和非正规学习。

(一)学前教育

学前教育的对象是0至6岁儿童。这一类教育主要在三种机构实施:一是接收0至2岁儿童的托儿所,分为公立和私立,私立的要接受权威部门的认证和检查。二是接收3至5岁儿童的幼儿园,为公共机构,提供玩和学的教育项目(Play-and-learning Programmes)。三是6岁儿童的语法学校,是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的桥梁,进行一些基本的读写算教育。大约有99%的丹麦儿童都接受学前教育。

(二)小学和初中教育

在丹麦,国民学校是一种涵盖了小学和初中教育的综合学校。强制实行9年义务教育(7~16岁或6~15岁),这一教育设有1~9年级或1~10年级两种类型。9年义务教育分为小学和初中两个阶段,完全由公立学校来完成,全程免费。有些人在完成9年义务教育后想获得额外的学历或想对进一步的学习机会有一个更清楚的认识,10年级就提供这种教育。据统计,丹麦2008-200年有53%的学生进入10年级学习。

同时在这一阶段,丹麦还有不同类型的私立学校和继续学校供学生选择。私立学校的教育是基于不同的哲学意识形态、教学路线和的。私立学校是自我管理机构,收取费用,但它们要接受市政当局的检查并要求达到公立学校的标准。继续学校是一种私立寄宿学校,为8~10年级学生提供特殊教育。除法定课程外,这类学校重点开设社会学习和诸如运动、音乐、自然、生态等领域的课程。

国民学校实行综合全面的教育,不对儿童按能力或社会背景进行分类,而是面向所有适龄儿童。在课程设置上,根据国民义务教育法规定,学校必须为学生提供作为一个民主社会公民必备的广泛的预备知识教育。其教学组织强化开发学生的兴趣,有针对性地开发学生的合作技能与协作技巧。

在2008~200年,丹麦有81%的学龄儿童进入公立小学和初中接受教育,13%进入私立学校,4%进入私立寄宿学校,1%进入特殊学校。

(三)高中教育

在丹麦,高中教育(10~12年级)主要是为17~19岁人群提供的一种教育,称为“青年教育计划”(Youth Education Programmes)。这一阶段的教育形式包括下述两类计划。

普通高中教育计划(General Upper Secondary Education Programmes)。主要为高等教育作准备。普通高中教育计划侧重加强学生的独立和分析技能,使他们将来成为具有全球视野的、具有民主和社会意识的公民。其课程设置在不同年级包括不同的强制性科目和选修性科目。课程与考试必须遵照国家标准,同时服从外部评估。

职业高中教育与培训计划(Vocation Upper Secondary Education and Training Programmes)。主要是为学生进入劳动力市场做准备,针对某些特定行业进行教育和培训。一部分职高也针对高等教育作准备。职业教育与培训计划学制为1.5~5.5年不等,最典型的是3.5~4年。职业教育与培训采用双元制原则,其中,职业学校的理论教育约占1/3的时间,在核定的公司或组织接受实践培训的时间约占2/3。这种双元培训原则是为了确保培训者获得劳动力市场所需要的理论的、实践的、综合的个人技能。通常,学生必须完成作为一个熟练工人的测试或是一个类似的职业技能、知识和态度的测试。

2008年,丹麦有24.1万名适龄学生进入高中学习,其中49%进入普通高中,51%进入职业高中。

(四)高等教育

在丹麦,有四种机构提供高等教育:

高等专科学校(Academies of Professional Education)是一种两年制大专职业教育计划,其主要侧重对应在商业、技术和IT等行业。学生接受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其中,实习计划不少于3个月。

大学学院(University Colleges)和专业学院提供3~4年的专业学士计划,专业包括商业、教育、工程、护理等。这些计划注重学生的专业实践和学生理论知识的应用。大多数计划也为学生提供在相同领域进一步学习的机会。

大学(Universities)属于研究机构,宗旨是以最高的国际水平开展教学和研究。大学提供三年制的学士学位计划(BSc/BA)、两年制的硕士学位计划和三年制的博士学位计划。学士学位计划使学生具备职业化的需要及进一步学习的需要,并使大多数学生能够继续接受硕士学位教育;硕士学位计划必须包括一、两个学士学位计划研究的主要领域,而且要求学生具备独立的研究能力和合格的硕士学位论文。硕士学位计划能让学生符合职业化需要和科研工作的需要;博士学位计划包括3年的研究、参与课题研究及教学,还要完成学位论文并进行公开答辩,最后才能获得博士学位。

大学水平的教育机构(University Level Institutions)由丹麦文化部管理,提供如音乐、美术、表演艺术等学科领域的学位项目,学生在完成相应的课程,并获得规定的学分后,可以获得相应的学位。如电影制作在完成4年的学习并获得240学分才能获得高等教育学位。

(五)成人教育和继续培训

各级水平的成人教育和培训包括如下几种形式:一是成人预备教育(Preparatory Adult Education,FVU),主要是为那些没有足够资格进行教育和培训或没有足够资格应对工作生活需要的成人提供提高读写算等基本技能的机会。二是成人普通教育(General Adult Education,AVU),属于初中水平的普通教育。主要是为18岁以上的成人提供一系列的普通课程,以充实和提升他们的知识。成人普通教育的教学主要由单学科科目构成,可以同时参与学习几个不同的科目。三是高等预备考试(Higher Preparatory Examination,HF),属于高中水平的普通教育。四是成人职业培训(Adult Vocational Training,AMU),主要对象是劳动力市场中需要提高能力的技工和非技工。该项目是按照劳动力市场的需求设置的。五是基础成人教育(Basic Adult Education,GVU),在参与者个人先前经验和职业资格基础上进行补充的职业培训。参与者在职业培训项目中选择课程,最终达到与完成青年教育计划学生相同的水平,并参加相同的测试。六是继续成人教育(Further Adult Education,VVU),是与学院专业水平相当的职业培训项目。七是文凭项目(Diploma Programmes),是与本科水平相当的成人职业培训项目。八是硕士项目(Master Programmes),是与硕士研究生水平相当的成人职业教育。

非正规成人教育。早在19世纪,丹麦就实施了非正规成人教育。在非正规成人教育框架内,有很多学校实施成人教育。最有名的就是民众高等学校,它是一种提供普通和非正规教育的寄宿学校。课程从2周到1年不等,各个年龄阶段的成人都可以参加,不颁发资格证书。其办学目的是拓宽和培养学生广泛的社会和民主技能。丹麦成人教育协会(Danish Adult Education Association,DAEA)也提供非正规成人教育,现今,已有33个成员组织,并合作开展成人非正规教育。此外,大学校外进修部(University Extramural Departments)也提供非正规成人教育。它是一个全国范围的体系,由在哥本哈根、奥胡斯、欧登塞和奥尔堡大学城的4个部门组成,此外还有100个校外进修委员会分布在各地。

二、总体目标

丹麦政府的全民教育和全民终身技能提升战略涵盖了教育和学习的所有形式,旨在促进个人发展、就业和公民的社会参与,主要包括以下九个目标:

——通过一个从学龄前到高等教育的连贯教育体系,为每个人获得优秀的基本技能、高质量的教育和终身学习的坚实基础提供均等的机会和空间。

——教育必须是世界一流的。教育系统不仅应培养人才而且应该更加适应弱势群体的需要,并确保教育质量。教育必须与劳动力市场和社会需要相适应。

——为劳动力市场中的所有人提供与之相适应的、相关的、高质量的成人教育和继续培训,重点放在低教育水平者终身技能的提升上,各个部门共同承担责任以确保劳动力市场中的每个人都能进行终身学习。

——加强公共部门和私有企业中工作场所系统能力的开发。在雇员的继续培训和能力开发方面增加公共投资和私人投资,以提高个人能力以及增强企业的发展。

——增加指导和咨询的机会,确保为学龄人口和成人选择教育项目和参与终身学习提供最好的条件。

——所有形式的教育和学习都应建立在个人知识、技能和能力发展的基础上。在成人教育和继续培训领域创造新的和更好的机会,以提升对个人先前学习的认可。

——教育体系中各种渠道相互贯通并增加透明度,有助于达到教育目标、提升终身技能和更好地利用公共资源。

——所有的教育活动必须具有全球视野,以加强教育国际化和国际合作。

——创造更好的高等教育环境,以便形成更高质量的教育和知识的发展,为教育机构、企业和其他相关参与者之间的互动制定更好的框架及创造更好的条件。

三、行动和措施

丹麦政府认为,完善的指导、对先前学习的认证、教育体系更好的衔接与沟通、教育质量的提升对于实现终身学习目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据此,丹麦政府重点采取了以下行动。

(一)指导和咨询

为加强对青年人和企业员工开展专业化的指导和咨询,丹麦政府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加强各级水平指导,包括基础义务教育、高中教育、高等教育及相关的成人教育和培训。二是在教育和职业指导领域设立专业学士学位。三是采取新措施加强成人教育和继续培训的指导,特别注重那些需要接受最低水平正规教育的成年人的需要,让他们得到更多来自企业的指导和建议。

目前,丹麦建有青年指导中心、地区指导中心、国家指导门户网站和成人教育中心等,由儿童和教育部,科学、创新和技术部负责管理和协调,为公民提供指导和咨询。2010年,丹麦又成立了13所新的成人教育和培训中心(VEU-centres),加强合作,重点是在中小型企业工作场所中开展指导、咨询和对话。

(二)先前学习认证

先前学习认证能使公众在任何地点获得的知识、技能和能力都得到评估和认证。这将提高成人教育和继续培训中成人的参与率,并增加他们在劳动力市场上的就业机会。为此,丹麦政府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对有关先前学习认证立法,立法涵盖了从普通成人教育到文凭水平的成人教育和继续培训。二是通过一些教育机构确保先前学习能力评估和认证的质量。包括在该领域引进上诉的权利。三是开发一种使用简单方便的文档工具,个人可利用其鉴定、阐明和描述在工作和闲暇时间获得的先前学习情况。该工具可在互联网上公开和使用。四是开展全国性的宣传活动,让移民尤其是双语者有机会在新的成人教育和继续培训中认证其先前学习经历。

自2007年8月开展先前学习认证信息和网络运动以来,丹麦先前学习认证取得了重要成果,包括:开发在线技能包(online skill portfolio)(minkompetencemappe.dk)用于评估先前学习成绩;开发成人和继续教育机构使用的先前学习手册;建立先前学习认证国家知识中心(National Knowledge Centre for Validation of Prior Learning,NVR);建立提供先前学习知识咨询的门户网站。

(三)教育体系的衔接与透明

为加强各级教育的沟通和衔接,提升透明度,丹麦建立了义务教育、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之间有效衔接与沟通的桥梁。让教育体系中有更好的学分转换机会,促进成人教育和继续培训对先前学习经历的认证,引入对有关学分和先前学习认证的决定上诉的权利等事项。从2007年起,丹麦开发和执行了终身学习资格框架,使得教育体系更加透明和灵活,同时也能与其他国家进行沟通和学分转换。

(四)增强教育的全球视野

丹麦政府认为,所有的青年人都应该完成具有全球视野的教育计划,让更多的青年人出国学习。其目标是使青年人具有较强的学术能力和国际视野。为此,丹麦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在高中阶段加强英语教学,中小学生要参与具有国际视野的教学项目和计划。二是在高等教育中为青年人引入出国留学的新的奖学金体系。三是高等教育机构必须设立教育计划国际化的目标。四是推出完善的自由场所和奖学金计划,以吸引更多有才华的外国学生到丹麦。

2008年7月,丹麦开始实施国外学习国家奖学金政策。据估计,有16%的高等院校学生至少有3个月以上的国外学习经历。在职业教育和培训领域,设立了“交换和实习”、“合作和项目”、“能力提升与学习参观”等项目,大多数受训者选择到德国、荷兰、北欧其他国家实习。此外,丹麦政府还制定了“国外实习”(PIU)国家方案,目的是让学徒和受训者具备日益全球化的世界所需要的国际能力。2011年5月,丹麦议会还做了“青年流动——提升青年人的学习流动性”提案。

(五)成立高水平的专业教育机构

丹麦政府努力建立高水平的专业培训机构,采取的主要措施有:鼓励大学和研究机构部门自愿合并。将所有的高等教育循环计划集中在6到8个多学科地区大学学院。在高等教育计划中引入国家认证系统。在成人和继续培训领域的地区能力中心执行试点项目。

2007年3月,丹麦通过《高等教育认证法案》,宣布所有大学教育计划都必须按照与质量相关的标准进行认证。2008年,丹麦实施高等教育机构改革,要求教育部与各个机构应在发展契约上达成一致,发展契约包括四个关键目标:高质量的教育、为更多的学生提供教育、机构导向的发展以及建立有效的机构。

(六)加强教育、培训和终身技能提升中的伙伴关系

在建立伙伴关系方面,丹麦的目标是国家、地区和地方参与者都有责任确保所有策略在社会中得到广泛实施。伙伴关系应包括有关企业和组织应就如何参与和实施合作项目达成协议。丹麦成立了全球化委员会,政府和全球化委员会已经签订了有关约束伙伴关系的框架协议,这有助于将策略转化为具体的行动。

丹麦的教育和培训建立在有高度组织性的劳动力市场和社会伙伴相互作用的基础之上。如丹麦国家资格框架就是由教育部、科学技术创新部、文化部、经济商业部、丹麦评估研究所、国家教育和培训国际化机构组成的跨部门委员会共同构成。同时教育部与丹麦工会联合会(LO)、丹麦雇主联合会(DA)、丹麦专业联合会(FTF)和丹麦管理者与执行者协会相互合作,就教育与培训和先前学习认证等达成协议。这种教育和能力发展领域中的伙伴关系有助于加强教育、成人教育和继续培训的质量和对其的需求,同时也有助于地区水平的机构和组织作出努力,以促进经济增长和企业发展。

四、未来展望

丹麦强调教育对所有年龄层次的重要性。其教育通道,不存在单一线性的“死胡同”,每个人可以在体系内任何层次,继续或者补足自己所需要的教育。早期已经选择职业教育路径的人,仍然可以沿着学术路径来继续,反之亦然。同时,这种制度的灵活性也为早期人生阶段已脱离教育活动的成年人提供条件,继续自己的教育路径。所有公民终其一生,均能够寻找到适合个人学习的路径。同时也注重教育和学习质量的提升以及社会伙伴的参与。这得益于丹麦全方位筹谋终身学习政策。目前,终身学习已有计划地纳入到教育政策和其他有关教育与培训的政策中。2011年,丹麦25~64岁成人教育和培训的参与率达到32.3%,位于欧盟成员国第一位,高于欧盟平均水平3倍多。

需要注意的是,制定一套全国的终身学习政策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丹麦的终身学习模式,是未来发展的良好基础。然而,这些策略需要进行进一步研究,并对其不断评估,从而满足不同学习者和社会未来挑战的需要。

终身学习计划篇5

关键词:全民健身 学校体育 国民体质

全民健身计划的推行,涉及到各行各业,尤其是学校体育教育,它是从事终生健身锻炼的基础,首先要正确认识学校体育的内涵和外延,才能从观念的误区中走出来,才能真正找到学校体育自身的坐标,才能切实走出一条学校体育的改革路子。

1.学校体育

根据体育的本质属性和特征,我们可以给体育定义为:增强体质、健全人体的教育或健身教育。依据这个概念,学校体育的定义也就可以根据教育的对象,定义为:增强学生体质的教育或学校健身教育。由此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健身和终生健身才是体育的事业和目标,体育是健身和终生健身的教育。学校体育要以健身为主,要学习健身项目,这里面包括了不仅要强健学生的身体,同时也要通过体育教育,使学生掌握健身方法,以便今后为终生健身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学校体育教学中,教学大纲、教材、课本、教学计划、锻炼标准以及考试评估体系等。都是按着现有的学校设施条件制订,课外体育活动却成了竞技运动的表现模式。而体育与运动之间,确实存在着本质上的区别,它们分属于不同的学科和文化,学校体育的主要任务和目的是进行强健并完善学生体质的教育,学生应该在强健身体的基础上,尽量掌握健身的各种理论知识和原理,学会健身的各种手段和方法,以便终生受用。学校体育要尽量保持体育最基本的内容和方向,克服各种异化的影响,切实提高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并能坚持终生健身,这样,才能从整体上提高我国国民的身体素质,使我国在跨入二十一世纪后更加兴旺发达。

2.学校体育在全民健身中的作用

学校体育是社区体育、家庭体育的基础。社区体育的发展,是与社会经济生活的逐步改善相伴随的;人们自身对体育功能和作用认识的深化,是社区体育、家庭体育广泛普及的重要原因。社区体育,家庭体育的主要目的在于健身娱乐,其群众性,社会性较突出,且个人参与的自由度较大。而学校体育的对象是青少年,众所周知,一个人从6——25岁之间接受的学校教育,对于一生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其中,学校体育在这个阶段所担负的角色是举足轻重的。它以促进青少儿身心发展,增强体质为目的,其教育性、阶段性较为突出,且具法定特征,带有了强制性。与此同时,学生掌握体育知识的多少,对体育爱好程度的高低,体育能力的强弱,对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参加体育活动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学校体育是能够为学生离校后参加社区体育和家庭体育的实践打下基础的。因此,要使全民健身计划得到良性循环的发展,就要把学校体育摆在战赂重点的位置。

这是因为在落实健身计划的过程中,人们要锻炼,就需要方法和手段,掌握方法和手段需要教育和时间。只有学校体育才能使人们接受到良好的体育教育,有组织、有计划地培养人们终身从事体育运动的态度和能力,使受教育者热爱体育运动,自主、自发地参加体育运动,在促进身心发育的同时,自然地创造劳动,享受运动的快乐和运动的本质,使运动文化成为将来生活不可缺少的内容,同时可以带动更多的人参加体育运动,使其在全民健身计划的具体实施中起骨干作用。

3.全民健身计划与体育教学改革

3.1学校体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社会对体育的需求,呼唤着学校体育的改革。为更好地落实全民健身计划,必须使学生感受到运动的乐趣,进而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的主动性。但目前我国学校体育普遍存在着盲目追求体育教育目标的近期效益,过分强调学生的现实锻炼,片面地将增强学生体质及教育目标只集中于在校期间学生的体育状况上,体育课也因此变成了素质测验课,缺乏对学生从事体育活动的兴趣、爱好、意识和习惯以及独立进行自觉锻炼的能力方面的培养。教学形式多数是“命令式、模仿式、检查式”的“三式”教学过程,给学生独立学习的机会极少。学生上体育课的目的也是为了期末打个高分,不挂科。由此造成了学生离开教师走向社会后就不知道如何进行体育锻炼,如何去强身健体,如何进行体育锻炼的自我监督。

3.2体育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

3.2.1强化体育意识,树立独立终身体育观

学生的体育意识强弱直接影响着体育教学的效益和终身体育观的建立。首先让学生体验到体育活动中的乐趣,激发起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寓教于乐。其次是在学校中营造体育氛围,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3.2.2转变教学观念

传统体育教学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从而忽略学生的主体作用,其表现就是教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只会跟着教师后面进行模仿练习。这种旧的体育教学观,不利于现代新型人才的培养。 因此,在体育教学改革中,首先应当转变教师旧的教学指导思想,变被动式教学为主动式教学。主动式教学,就是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都能得到充分发挥,学生由消极被动变为积极主动。只有教师转变了旧的教学观念,学生的积极性才能充分调动起来,成为课堂的主人,才能真正学到体育的技能技术,并能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使之受益终身。

3.2.3转移教学重点,着重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

终身体育观的确立和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对中小学提出更高的要求:除增强学生的体质外,还要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使其学习科学的健身方法,达到体育自立。长期以来,我们的体育教学强调运动技术的精雕细刻,其教学重点实质上是传授和掌握运动技术,加之教材的难度较大,无法发挥其自主性。致使学生的自主活动能力较差。要改变此现状,教学中应把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学生体育能力上,首先要求学生要动起来,在活动中激励学生乐学,然后通过乐教与乐学的结合,掌握体育知识、技能,提高学生体育能力。

3.2.4教学形式的变化

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从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向以课外结合, 多种形式并存的方向转变。

第二:有单一的一刀切的静态教学模式,向多种多样的动态教学模式转变。

第三:学生有封闭的、固定的学习方式,向开放的、自由的健身、娱乐、和休闲的方式转变。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我们所确定的教育和培养目标。相信,在学校体育教育工作者的努力下,全民健身意识会得到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王峰,体育科学,2001年特刊,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探讨

终身学习计划篇6

关键词: 体育教学 大学生个性化 体质健康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把增强学生体质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然而,各级学校的体育教学都存在一些难以解决的顽疾。以高校体育为例,有待解决的问题包括:体育经费投入不足,运动场地和器材极度缺乏;片面强调运动技能的学习,忽视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和科学运动知识的传授,等等[1]。此外,《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要求各级学校每年开展一次学生体质测试,但学校却未能充分发挥这些数据对于大学体育教学的指导作用。本文将通过《标准》测试了解每位学生的体质发展需求,基于体育教学改革的视角,依据个性化教学、体育教学、运动处方和数据挖掘等理论,设计符合个人体质健康状况、涵盖课内体育选项教学计划与课外运动处方、兼顾技能学习和体质发展的健康促进计划,并通过实验研究评价个性化体质健康促进计划的效果,并提出实施对策。

1.大学生个性化体质健康促进效果分析

经过一个学期的选项教学和运动处方实施后,三组学生的体质水平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并结合篮球项目对身体素质的促进值,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1)实验组学生的各项身体素质均获得了明显的改善。结合各个指标的评分标准和表5给出的测试分数可知,力量素质获得的提高是最大的,其次是耐力素质,最后才是柔韧素质[2]。造成这样的结果,主要因为学生力量素质的基础很差,所以在制订个性化选项教学计划和运动处方时会偏向力量素质,同时证实了篮球运动本身对力量素质的促进作用本就比其他两项素质要大。(2)对照组A虽然没有实施运动处方,但由于考核内容兼顾了技能和身体素质,因此会使部分学生自觉地从事体育锻炼,以取得令人满意的体育成绩。从实验结果看,对照组A的力量素质提高最明显,其次是耐力素质,这再次印证了篮球运动对这两项素质有着较为明显的锻炼作用。(3)对照组B仍然进行传统的选项教学。由于考核内容只涉及技能,加上传统教学对理论知识和终身体育意识培养的忽视,导致学生平时是否参加体育锻炼完全依赖于其自身的兴趣爱好和养成的锻炼习惯。即使偶尔参加锻炼,也不会有针对性地选择有助于发展自己体质弱项的锻炼内容[3]。从实验结果来看,对照组B的体质促进效果远不如对照组A。相对来讲,力量素质的提高幅度尚可。

2.大学生个性化评价的合理性分析

个性化评价的结果分析:在个性化评价体系中,为了凸显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对学生的学习行为给予充分的肯定与尊重,在评价方法上采取了以进步率计算最终成绩的方法。

可以看出,综合三项指标,学生体质水平的进步率成绩为92.4分,能够反映学生的努力程度;最终成绩的平均分则为89.7,是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够接受的结果,由此可见,个性化评价不仅具有合理性,更凸显重要的推广与普及价值。在实验组的36名学生中,有22人接受教师的项目推荐,将篮球作为首选项目,而剩余14人的首选项目并非篮球。有关这两类学生三项身体素质的进步率成绩和最终成绩的统计情况。

两类学生耐力素质的基础相差不大,提升幅度基本一致。按推荐选择篮球的学生,其力量素质的提升幅度明显大于未按推荐选课的学生,这是因为被推荐选择篮球项目的学生力量素质普遍很差,所以他们较容易取得明显的进步。这是推荐他们选择篮球项目的原因――强化他们偏弱的力量素质。虽然这些学生力量素质的绝对成绩低于未按推荐选课的学生,但由于进步率高且占比大,因此他们的最终成绩高于未按推荐选课的学生[4]。相反,按推荐选课学生的柔韧素质普遍很好,所以在这一项上他们的进步率成绩和最终成绩都相对较低。由此可见,按照选项推荐的结果选择运动项目,有助于学生强化体质弱项,从而促进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5]。同时证实了运动项目与身体素质关系的正确性与合理性,即不同运动项目对耐力、力量和柔韧三项身体素质的促进作用是不同的。这一关系可作为选项推荐的依据,为不同学生推荐符合其体质发展需求的项目,促进体质的全面发展。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3.1.1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在基本素质方面没有显著的差别,因此,对于实验对象的分组情况具有同质性,这能够为本研究的有效开展,提供翔实的数据,确保研究结果的真实性。

3.1.2实验后,实验组学生的各项身体素质均获得了明显的提高,对照组在各项身体素质方面的改善效果不够理想。

3.1.3个性化评价采取了以进步率成绩计算最终成绩的方法,有效地修正了以绝对成绩作为最终成绩的弊端,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积极的调动与激发作用。因此,个性化评价不仅具有合理性,更凸显出以人为本的重要思想,具有推广与普及的重要价值。

3.1.4鉴于上述分析,改革现有的体育教学体系,加强个性化体质健康促进计划的推广与实施,是当前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发展的主流趋势。

3.2建议

3.2.1加强个性化体质健康促进计划的推广,按照逐步扩大实施面的思路,在高校、中学、小学和社区中有选择的推广该计划,帮助人们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掌握科学锻炼的方法;促进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提高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为学生奠定学习和工作的体质基础,使他们能更加有效地为现代化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3.2.2建立个性化体质健康促进计划制订与实施的信息管理系统和两络教学平台,实行体质测试成绩、专家知识、课表等数据的自动导入和手动录入。

3.2.3实现选项推荐、个性化选项教学计划和运动处方的自动生成,加强个性化选项教学的组织与管理,完善运动处方的监督与评价机制,提高该计划的执行效率。

参考文献:

[1]刘超,赵一平,杨继星.安徽省高校“扩招”后体育教育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2):250-252.

终身学习计划篇7

【关键词】新课改;体育教学;新特性

        新教材在教学目标、方法、评价体系等方面与旧教材有很大的区别,为了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体现了现代学校体育教育的新理念,学校体育教学必须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紧跟上时代步伐。在具体操作上,应正确处理好体育教学的“四性”。

        1.注意教育计划制定的完整性

        体育课程名称改为《体育与健康》,不仅是把体育和健康合并起来,而且是要在今后的学校体育教学中扎扎实实地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合学校体育教学从过去单纯地追求身体(体质)的发展和技术的练习,改变为以新的健康观指导下的体育教学,真正使中小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健康的发展,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理念。因此在制定学期体育工作计划时,首先要确定年度教学计划,它是以年级为单位,按照国家规定的体育与健康的教学大纲,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和针对现代中学生的特点,将大纲所规定的必选内容、限选内容、任选内容和课时数合理地分配到两个学期中去,并确定每学年的考核项目和标准。学期体育工作计划是把年度教学计划所规定的每个学期的各项教材内容和课时数,按照一定的要求,合理地分配到每节课中,并确定考核项目和考核时间。在制定学期体育工作计划过程中还要注意:每节课的安排要有利于学生终身体育思想的培养;要考虑学生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要考虑到教材的系统性和连贯性;要考虑到教材的排列方法及季节变化情况。《体育与健康》教师教学用书中,已有各种教学计划的范本,教师也可以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作行当的调整后使用。

        2.注重学生参与的适应性

        经过漫长的暑假,学生在生理和心理上作了调整,但大多数由于缺乏运动,身体状态有所下降,再加上秋季天气变化多和新教材的实施,可能在上体育与健康课时,会一时不适应。因此首先要从理论上多向学生说明新教材的特点和教学方法,慢慢转变一些旧的体育意识定位。其次体育与保健的教材由于分必选、限选、任选,因此学生不必再为以前那样学一个技术动作重复和浪费大量的锻炼时间,当然,也不是按学生兴趣,每节都练一个项目。还有学生成绩的评价也改掉了以住一刀切的现状。原先由于多种原因体育素质略低的部分学生通过体育与保健的学习,掌握了一些锻练方法,素质比原来自身素质提高了,感到自己成功了,也就达到了预定的目的,而本身体育素质较好的同学在选修课中,充分发挥了自己的特长,层次面也逐步提高,同样也达到了较好的效果。同时,这学期普通高中还开展了研究性学习课程,使学生把所学的知识,技能运用到实践中去,注重学习的过程和学习的实践与体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突出教研课题选择的实用性

        新教材的使用,给课题研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作为第一线的体育老师,尽可能选择一些和自身的教育,教学活动相关的课题,少作纯理论的研究。因为课题来源于体育与保健课的实践过程;来源于传统理论、观点、方法、结论的质疑;来源于新兴学科的交叉处;来源于上级教育部门公开的课题目录;来源于教学训练实践中的最新研究成果等等,只有明确了课题,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发掘新问题、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的质量,才能达到体育与保健的最终目的。

        4.竞技体育与终身体育处理的合理性

终身学习计划篇8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以建设学习型机关为载体,通过确立终身学习理念,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全面提升机关干部的综合素质,更好地激发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创新意识,为实现规划建设新形象和推动*现代化中等城市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障。

二、工作目标

整合全局学习资源,健全和完善各项学习制度,构建较完善的终身学习教育体系,以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为重点,以创建市级文明单位为平台,结合规划建设工作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教育活动,树立工作第一、效率第一、有为有位、终身学习的理念,全面提高规划建设系统整体素质,争取用三年时间建设成学习型机关,全系统各单位初步建立起学习型单位。

三、工作安排及措施

(一)教育启动阶段(20*年)

1、加强宣传氛围。去年底我局开始开展创建学习型机关活动,制定了《实施意见》(乐规建[20*]732号),做好了宣传教育的初步工作,今年将进一步细化。根据建设学习型机关的总体要求,通过各种形式宣传教育,使机关干部进一步了解创建学习型机关的内容、步骤,明确目的、意义,在局机关形成创建学习型机关的浓厚氛围,同时,在《规划建设信息》中设创建栏目,及时介绍工作动态、交流经验做法,下属各单位要以此为契机,加大宣传,到今年底有30%的下属单位形成比较完善的终身学习机制。

2、制定学习计划。结合工作实际,制定今年学习计划(附后)。各单位、各党支部要根据本单位和本支部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

3、注重工作结合。一是与开展“效能革命”活动相结合。通过创建学习型机关,进一步推动机关“效能革命”活动,广大干部职工破除旧的传统观念,树立先进的学习理念。二是与推行谈心制度相结合。一把手找班子成员谈,班子成员找中层干部谈,科室和单位领导找下属谈心,每年不少于2次。三是与开展调查研究工作相结合。认真做好“千名干部下基层”局领导挂钩联系各村调研工作,每年下村调研不少于4次,并结合全局和分管工作,撰写调研文章。四是与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相结合。充分发挥理论学习中心组在理论学习中的表率作用,保证理论学习中心组理论学习的时间和质量

4、以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为重点,加快学习型机关建设。各党支部要以保持党组织的先进性,不断增强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目标,率先建设学习型党支部,从而使每个党员都成为学习型党员,每个干部都能成为学习型干部。(20*年党建工作干部学习计划表附后)

5、创造条件,推动机关干部知识更新。一方面继续推动学历教育,通过成人自考、函授学习,提高干部的学历。一方面继续加强各种形式在职培训教育。包括规划建设法律法规、《行政许可法》、WTO知识、计算机操作等培训,更新知识结构,提高专业技能。

(二)深化阶段(20*年)

完善学习教育机制,建立一套具有相对稳定性和连续性的述学、考学、评学的学习激励机制。构建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知识更新为重点,以在职参加社会教育和本单位学习为主渠道,以自学为主要形式的终身学习教育体系,全面提升机关干部的知识水平。到20*年底有60%的下属单位形成比较完善的终身学习机制。

(三)形成基本框架(20*年)

机关实现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机关政务电子化和办公网络化。全系统行政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大专学历以上达到95%以上,通过完善全体干部职工的知识结构,增强理想信念,提高工作能力,优化服务质量,到20*年底,基本建成学习型机关,有80%的下属单位形成比较完善的终身学习机制,初步建成学习型单位。

四、促学办法和激励措施

机关干部至少每天读书1小时,形成持之以恒的学习习惯;各单位每月自行安排半天时间组织人员集中学习或开展研讨活动;局里定期邀请专家、领导围绕热点问题作专题报告或上辅导课;每年分批组织机关干部到外地进行参观学习。

1、广泛开展“全员读书”活动。每年向干部职工推荐几本书、几篇文章,引导和推进全员学习。

2、完善制度,强化考核。制订考核标准,对机关干部的学习情况进行考核,作为机关干部年度考核的依据之一。

3、设置专项教育培训费,建立相应的奖励制度。凡在国家、温州和*市级机关刊物公开发表研究报告或论文,在机关干部论坛提出重大的改革意见和建议者,予以一定的物质奖励。在创建活动中成绩突出者,作为年终评比先进、干部考核的依据之一。

五、组织领导

上一篇:外语学习计划范文 下一篇:化妆学习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