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质量控制范文

时间:2023-10-11 11:55:47

混凝土质量控制

混凝土质量控制篇1

关键词:混凝土;质量;控制

混凝土的质量控制

混凝土结构在建筑工程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在结构的安全、可靠度和耐久性方面起绝对的作用。因此,监理工程师对混凝土的质量控制至关重要。笔者根据多年从事质量监督的经验,谈谈怎样控制混凝土的质量。

. 对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混凝土是由水泥、砂、石、水组成,有的还有掺合料和外加剂。监理应对组成混凝土的原材料进行控制,使之符合相应的质量标准。

..水泥质量控制

水泥在使用前,除应持有生产厂家的合格证外,还应做强度、凝结时间、安定性等常规检验,检验合格方可使用。切勿先用后检或边用边检。不同品种的水泥要分别存储或堆放,不得混合使用。大体积混凝土尽量选用低热或中热水泥,降低水化热。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严禁使用含氯化物的水泥。

.. 骨料的质量控制

河砂等天然砂是建筑工程中的主要用砂,但随着河砂资源的减少和价格的上升,不少工程已使用山砂和人工砂。用于混凝土的砂应控制泥和有机质的含量。砂进场后应做筛分试验、含泥量试验、视比重试验、有机质含量试验。

普通混凝土宜优先选用细度模数.~.之间的中砂,泵送混凝土用砂对.mm筛孔的通过量不宜小于%,且不大于%;对.mm筛孔的通过量不应小于%。

石子一般选用粒径.~mm的碎石或卵石,泵送高度超过mm时,碎石最大粒径不宜超过mm;卵石最大粒径不宜超过mm。石子进场后应做压碎值试验、筛分试验、针片状含量试验、含泥量试验、视比重试验。储料场对不同规格、不同产地、不同品种的石子应分别堆放,并有明显的标示。

..拌和混凝土用水

拌合用水可使用自来水或不含有害杂质的天然水,不得使用污水搅拌混凝土。预拌混凝土生产厂家不提倡使用经沉淀过滤处理的循环洗车废水,因为其中含有机油、外加剂等各种杂质,并且含量不确定,容易使预拌混凝土质量出现难以控制的波动现象。 

..外加剂质量控制

外加剂可改善混凝和易性,调节凝结时间、提高强度、改善耐久性。应根据使用目的混凝土的性能要求、施工工艺及气候条件,结合混凝土的原材料性能、配合比以及对水泥的适应性等因素,通过试验确定其品种和掺量。低温时产生结晶的外加剂在使用前应采取防冻措施。预拌混凝土生产厂家不得直接使用粉状外加剂,应使用水性外加剂。必须使用粉状外加剂时,应采取相应的搅拌匀化措施,并确保计量准确的前提下,方可使用。监理工程师应对外加剂的选择加以限制,避免出现品种多而杂的情况。

..掺合料质量控制

在混凝土中掺入掺合料,可节约水泥,并改善混凝土的性能。掺合料进场时,必须具有质量证明书,按不同品种、等级分别存储在专用的仓罐内,并做好明显标记,防止受潮和环境污染。

  混凝土配合比的控制

混凝土的配合比应根据设计的混凝土强度等级、耐久性、坍落度的要求,按《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难过试配确定,不得使用经验配合比。试验室应结合原材料实际情况,确定一个既满足设计要求,又满足施工要求,同时经济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

影响混凝土抗压强度的主要因素是水泥强度和水灰比,要控制混凝土质量,最重要的是控制水泥用量和混凝土的水灰比两个主要环节。在相同配合比的情况下水泥强度等级越高,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也越高。水灰比越大,混凝土的强度越低,增加用水量混凝土的坍落度是增加了,但是混凝土的强度也下降了。

泵送混凝土配合比应考虑混凝土运输时间、坍落度损失、输送泵的管径、泵送的垂直高度和水平距离、弯头设置、泵送设备的技术条件、气温等因素,必要时应通过试泵送确定。设计出合理的配合比后,要测定现场砂、石含水率,将设计配合比换算为施工配合比。

混凝土原材料的变更将影响混凝土强度,需根据原材料的变化,及时调整混凝土的配合比。

.混凝土浇筑质量的控制

..混凝土浇筑前,对有特殊要求、技术复杂、施工难度大(例如基础、主体、技术转换层、大体积混凝土和后浇带等部位)的结构应要求施工单位编制专项施工方案,监理工程师认真审查方案中的人员组织、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的拌制、浇筑方法及养护措施;混凝土施工缝的留置部位、后浇带的技术处理措施;大体积混凝土的温控及保湿保温措施;施工机械及材料储

  

备、停水、停电等应急措施;审查模板及其支架的设计计算书、拆除时间及拆除顺序,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专项控制措施等。并审查钢筋的制作安装方案、钢筋的连接方式、钢筋的锚固定位等技术措施。

.. 浇筑混凝土时,严格控制浇筑流程。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分层、分块浇筑。对已浇筑的混凝土,在终凝前进行二次振动,提高粘结力和抗拉强度,并减少内部裂缝与气孔,提高抗裂性。二次振动完成后,板面要找平,排除板面多余的水分。若发现局部有漏振及过振情况时,及时返工进行处理。

混凝土浇灌过程中,监理应实行旁站,检查混凝土振捣方法是否正确、是否存在漏振或振动太久的情况,并随时观察模板及其支架:看是否有变形、漏浆、下沿或扣件松动等异常情况,如有应立即通知施工单位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并报告总监理工程师,严重时应马上停止施工。

.. 加强混凝土的养护。混凝土养护主要是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保温能减少混凝土表面的热扩散,降低混凝土表层的温差,防止表面裂缝。混凝土浇筑后,及时用湿润的草帘、麻袋等覆盖,并注意洒水养护,延长养护时间,保证混凝土表面缓慢冷却。在高温季节泵送时,宜及时用湿草袋覆盖混凝土,尤其在中午阳光直射时,宜加强覆盖养护,以避免表面快速硬化后,产生混凝土表面温度和收缩裂缝。在寒冷季节,混凝土表面应设草帘覆盖保温措施,以防止寒潮袭击。

  结束语

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监理工程师应加强对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并及时对施工现场进行巡视检查、平行检查和旁站监理,针对容易出现的通病,采取有效措施,加强预防。如发现有影响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的问题或事项决不迁就,并及时要求施工方整改,该返工的要彻底返工,使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自始至终处于受控状态,才能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

混凝土质量控制篇2

关键词:混凝土 质量控制 原材料 配合比 拌制过程

一、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控制

在拌混凝土时,检查和控制水源是第一步,饮用水可以用来拌制和养护混凝土,但是污水和未经处理的废水不可以使用。要严格遵守有关拌混凝土的各项用水标准的规定;水泥,应有产品出厂日期,厂家的品质试验报告,试验室必须按规定进行复检,必要时还应进行化学分析;砂石集料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混凝土强度、水泥用量和混凝土质量,从而影响建筑物的质量和造价。为此,在工程施工中应统筹规划,认真研究砂石集料储量、物理力学指标、杂质含量及开采、储存和加工等各个环节。

(1)水泥的强度和体积安定性直接影响混凝土的质量。水泥的强度上下波动,混凝土的强度就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水泥的体积安定性差,就会使混凝土产生膨胀性裂缝。因此,要选择好水泥品种,根据经验,大水泥厂生产的水泥质量比较稳定可靠。

(2)砂子最关键的是细度模数和含泥量,砂子太细或含泥过多,会增加混凝土的干缩裂缝。另外,砂石中含泥量高,不仅影响混凝土的强度,而且还影响抗冻性、抗渗性和耐久性。因此,混凝土最好采用中粗砂,且含泥量和有机质的含量必须满足规范要求。

(3)碎石主要应控制好级配、针片状含量和压碎值。在选择碎石加工之前,要对石料进行强度试验,石料强度直接关系到混凝土的质量,如果碎石针片状含量和压碎值过大,同等配合比下,混凝土的强度越低。

二、混凝土配合比确定

混凝土配合比,是指单位体积的混凝土中各组成材料的重量比例。水灰比、单位用水量和砂率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三个基本参数,它们与混凝土各项性能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确定这三个基本参数的基本原则是:在满足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的基础上确定混凝土水灰比,在满足混凝土施工要求的和易性基础上,根据粗骨料的规格确定混凝土的单位用水量,砂在骨料中的数量应以填充石子空隙后略有富余的原则来确定。混凝土配合比直接关系到施工质量和施工成本,在使用前均应进行现场试配,然后根据试配结果来确定配合比。当然,在施工实践中必须注意到配合比控制也是一个动态过程,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及时了解原材料状况的动态信息,还要注意天气和季节的变化,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适当地调整和修改施工配合比。

三、混凝土拌制过程的控制

搅拌混凝土的目的是使所有骨料表面都涂满水泥浆,从而使混凝土各种材料混合成匀质体.若搅拌不均,不但影响混凝土强度,而且容易形成部分砂浆过多或者部分砂浆过少的现象,制成的混凝土在砂浆不足的部分形成蜂窝或麻面.搅拌均匀性与正确的搅拌方法、搅拌时间、进料顺序等有关.投料顺序正确可提高搅拌质量,常用的有一次投料法和二次投料法.

一次投料法是在上料中先装石子再加水泥然后是砂子一次投入搅拌机中.投料前应加部分水,投料时砂子压住水泥不致飞扬.对于强制式搅拌机应在投入原材料的同时缓慢均匀分散地加水.

二次投料法是先向搅拌机内投入水和水泥待其搅均后,再投人砂、石,继续搅拌到规定时间.这种投料方法可提高混凝土强度.但在实际操作中,如果搅拌时材料不按配合比规定计量或计量不准,混凝土质量还是无法保证.

经调查,包装水泥每包重量缺少2%~18%,砂、石的含水量在1%~10%之间,而在雨天则更大,这些问题都是需要注意的.混凝土搅拌时间是影响混凝土质量及搅拌机生产率的重要因素之一.搅拌时问过短,混凝土不均匀,强度及和易性都将降低;搅拌时间过长,不仅降低了生产率,而且混凝土的和易性又将重新降低,不便浇捣。

四、混凝土的质量检测

混凝土的组成材料和施工工艺复杂,混凝土的质量波动性较大,施工中应尽量做到匀质,缩小波动范围,这点必须严格把关.检查混凝土的质量应做抗压强度试验,新规范仍采取随搅拌抽样制作试块,用试块的抗压强度来评定混凝土构件强度的方法.混凝土试块的制作随机取样要正确,不要故意选质量好的或质量差的.从试压报告中分析,在同等条件下制作的试块,因抽样和制作略有疏忽,一组(3块)试块的强度有2%~3%差异.现场搅拌的混凝土需在搅拌第三罐以后,方可抽取试样,评定结构或构件混凝土质量的试块应在浇筑地点制作,试块养护应为边长150mm的标准尺寸的立方体试件,在温度为(20±1)℃,相对湿度为95%以上的环境或水中的标准条件下养护28d.如作为构件拆模或预应力构件张拉的数据时,应将该试块放在构件处一同养护.试块强度按国家标准《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执行.

综上所述,施工单位在施工中必须严格控制好原材料选择、施工工艺、施工流程及采用新技术,不断提高本单位的软硬件的水平,建立健全企业质量标准,切实保证混凝土的质量,从而保证整个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胡涛低,温早强耐久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控制[J].-山西建筑,2010(12).

[2] 杨德军,大跨度桥梁预应力高强度早强混凝土质量控制[J].-山西建筑,2009(26).

[3] 钱建明,高速公路防撞护栏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J].-山西建筑,2009(15).

[4] 唐禄旭,浅谈混凝土拌合站质量管理[J]-山西建筑,2009(14).

[5] 张贤文,影响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因素分析[J].-山西建筑,2009(14).

[6] 费轶,浅谈城市住宅现浇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J].-山西建筑,2009(10).

[7] 陈梅,用因果分析法分析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控制[J].-山西建筑,2009(10).

混凝土质量控制篇3

关键词:混凝土;原材料;配合比设计;质量控制

1 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工程中混凝土的基本组成材料是水泥、水、骨料(砂和石子),及根据需要掺入的各种外加剂,而合理选择原材料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基础。

1.1 水泥

水泥在混凝土中起胶结使用,是最重要的材料,正确合理的选择水泥品种和等级是影响混凝土强度、耐久性及经济性的重要因素。

首先应根据工程性质与特点、工程所处环境及施工条件,依据不同品种水泥特性,合理选择配制混凝土所用的水泥品种。

其次在水泥等级的选择上应当与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相适应,因为若用低等级强度水泥配制高强度等级混凝土,水泥用量必须大,增加成本,而且也会使混凝土收缩和水化热增大;若用高等级水泥强度配低强度等级的混凝土,从强度上看,少量水泥就能满足要求,但为满足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和耐久性,就需要额外增加水泥用量造成水泥浪费。

水泥品种和标号确定后,还必须确保水泥质量,在材料进场时不但要查验产品合格证和水泥出厂检验报告书,还应按规范要求对水泥进行抽检做原材料复验,以确保其质量。

1.2 骨料

我们工程中常用的细骨料一般为天然河砂,粗骨料常用卵石或碎石。

对河砂的质量要求是不宜混有有害物质,另外,还要合理地选择砂的粗细程度和颗粒级配这两项质量指标。

普通混凝土常用的粗骨料有卵石和碎石,它在混凝土中起骨架作用,其强度(压碎指标值)、针片状颗粒含量,表面形状,颗粒级配、最大粒径、有害杂质含量等质量指标也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质量。

粗骨料中针片状颗粒不仅本身受力时应折断,影响混凝土的强度,而且会增大骨料的空隙率,使混凝土和易性变差。而粗骨料的表面特征影响骨料与水泥石之间的粘结能力,进而影响混凝土的强度。

粗骨料同细骨料一样也要求有良好的颗粒级配,以减少空隙率,增强密实性,从而可以节约水泥,保证混凝土的和易性及混凝土的强度,特别配制高强度混凝土,粗骨料级配特别重要。

所以在进行混凝土施工前,所有粗、细骨料均应做原材料性能试验,其各项质量指标验检合格后才能使用,这也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一个重要措施。

1.3 水

水是混凝土的主要组分之一,拌合用的水质不纯,可能产生多种有害作用,最常见的有:

因此我们在使用混凝土拌合用水时,提倡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生活用水且不得使用生活污水。

1.4 外加剂

随着近代混凝土施工工艺的不断发展,混凝土外加剂在混凝土施工中已应用得非常广泛,亦也成混凝土重要组成之一。

在混凝土中掺入外加剂,可明显改善混凝土的技术性能,取得显著的经济效果。但在外加剂的使用过程中,一定要根据具体要求情况,参考有关资料,通过试验确定,以避免造成事故。

2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质量控制

影响混凝土的质量的另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是各原材料在配制拌合中,各自所占的百分比。如何确定它们之间的数量比例关系,而通常所说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在规范要求允许的条件下,配合比设计应从经济、工作性能、质量等方面综合考虑,择优选用,还应针对不同施工部位,工作环境和施工方法,进行统计和分析,以找出配合比设计中存在不足欠缺的地方并加以改进,提高配合比的设计质量,达到降低成本,增加经济效益的目的。

3 施工工艺质量控制

混凝土施工是直接影响混凝土质量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我们应当把质量管理具体落实到各程序每道工序上,以保证产品质量。

3.1 施工前各工序的质量控制

(1)组织施工班组进行技术交底,班组必须熟悉图纸,明确施工部位的各种技术因素要求。

(2)复核测量放样数据,检查钢筋、模板尺寸,钢筋应定位准确,模板应支撑牢固。

(3)模板要尽量采用钢模,如用木模要求具备足够的稳定性、刚度和强度,要保证不胀模、不变形、不走样。为保证混凝土外观质量,还应避免用废机油做脱模剂。

3.2 配料、拌合、运输工序阶段的混凝土质量控制

(1)在施工前应准确测量生产现场砂、石含水量,在调整施工配合比时必须从用水量中扣除含水量,补回砂、石重量,如砂、石含泥量超标,应在混凝土施工前三天冲洗完毕,严禁边冲边洗边拌制混凝土。

(2)严格控制混凝土拌合时的用水量,按要求称量加入;砂、石必须准确过磅后才能进行拌合,从而减少砂、石用料的偏差。

(3)如需掺外加剂,应重视对外加剂的使用控制,严格按要求规定加入。

(4)混凝土搅拌的最短时间必须根据施工规范确定,掺有外加剂进搅拌时间应适当延长1~2min。

(5)必须按规定在搅拌机出口检查混凝土的和易性,掌握水灰比波动情况,以便出现问题能找出原因及时解决。

(6)混凝土的运输能力应适应混凝土凝结速度和浇筑速度的需要,使浇筑工作不间断,并使混凝土运到浇筑地点时仍保持均匀性和规定的坍落度。

3.3 浇筑、养护、拆模等工序的质量控制

(1)混凝土下料高度超过2m应设串筒或溜槽,浇灌应分层下料,分层振捣,防止漏振;模板缝应堵塞严密,浇灌中,应随时检查模板支撑情况防止漏浆;基础、柱、墙根部应在下部浇完间歇1~1.5h,沉实后再浇上部混凝土,避免出现“烂脖子”。

(2)混凝土振捣时,应根据施工对象及混凝土拌合物性质选择适当的振捣器,并确定振捣时间。振动器的走向及布料厚度要明确控制,不允许把振动器作为布料工具使用,振捣必须到位,防止漏振、过振;同时在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循工艺流程,按顺序浇筑,保持分块,分层搭接,不形成缝隙。

(3)对已成型的混凝土结构,应及时覆盖及养护;当平均气温连续5d低于5℃时,应按冬期施工的规定进行,及早制定防冻措施;炎热季节的防护、大体积混凝土的降温措施、测点的布置等后期保护应采取专门的技术措施。

(4)拆除侧面非承重模板时,混凝土应具有1.2N/mm2以上强度;拆模时注意保护棱角,避免用力过猛过急;拆运模板时,要防止撞击棱角,若缺棱掉角,可将该处松散颗粒凿除,冲洗充分湿润后,视破损程度用1∶2或1∶2.5水泥砂浆抹补齐整,或重新装模板用比原来高一级混凝土捣实补好,认真养护。

对混凝土工程而言,只有严格工作程序,对工程材料和施工质量进行全面控制,施工中按质量管理程序办事,建立健全质保体系、提高施工管理和技术管理工作,才能达到质量控制的有效目的。

参考文献

[1]《建筑施工工程师手册》.

[2]《建筑施工工艺规程》建筑篇[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混凝土质量控制篇4

从源头把关控制质量非常重要。钢筋模板工程首先要控制钢筋进场,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试验报告,并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的规定取样作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必须符合规定。钢筋表面不得有裂纹、油污等,平直无损伤。施工中柱受力筋采用机械连接,按《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规定,全程跟踪取样、送试验室试验、见证试验结果,符合规定者才允许采用。

二、注重各道工序管理

控制质量要注重各个工序管理。从受力筋与箍筋的绑扎开始,要求:6肢箍,30根纵筋,对称配筋,箍筋间距100。采用梅花形绑扎,铅丝拧紧,保证钢筋的正确位置。加强质量问题原因分析,针对问题个别处理。如出现: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执棒人员的操作技能不熟练,责任心不强,下料、执棒未严格按要求实施,局部出现漏振现象,以及混凝土浇筑时,一次下料厚度过厚,振动棒的插入间距过大等问题均需及时纠偏。

三、加大现场监督力度

为保障防止质量保证体系运转,要求现场管理人员管理到位,加大监督力度。

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对钢筋隐蔽工程验收,内容包括:(1)纵向受力筋的品种、规格、数量和位置;(2)钢筋的连接;(3)箍筋品种、规格、间距;(4)预埋件的规格、数量和位置。重视保护层厚度25±5。拆模后,由业主、监理、施工单位人员对外观质量和尺寸偏差进行检查,做记录,并根据具体情况,及时对缺陷进行处理。

四、发现问题及时补救处理

现浇柱外观质量缺陷有:露筋(柱内钢筋未被混凝土包裹而外露)、蜂窝(混凝土表面缺少水泥砂浆而形成石子外露)、孔洞(混凝土中孔穴深度和长度均超过保护层厚度)、夹渣(混凝土中夹有杂物且深度超过保护层厚度)、疏松(混凝土中局部不密实)、裂缝(缝隙从混凝土表面延伸至混凝土内部)、外形缺陷(缺棱掉角、棱角不直等)、外表缺陷(构件表面麻面、掉皮、起砂等)。尺寸允许偏差:轴线位置8;垂直度13,层高±13;截面尺寸+8,-5;表面平整度8;预埋件中心线位置10。发现轴柱混凝土浇筑后出现大面积孔洞、露筋现象,属严重缺陷出现了质量问题。针对此类问题应采取以下处理:先打掉出现问题,已浇筑的混凝土柱。同时编制具体施工处理方案措施,重新立模验收,合格后再进行混凝土浇筑。

五、加强监督管理、防患于未然

加强监督管理,主要作好以下工作:(1)做好混凝土浇筑安全技术交底工作,做好交底和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施工记录。(2)重要特殊部位混凝土浇筑要编制针对性的施工方案,严格按方案施工。(3)加强混凝土浇筑过程控制:控制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坍落度(混凝土坍落度以现场测试为准,根据现场需要可适当增大坍落度,但必须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合理组织劳动力,严禁疲劳操作;混凝土浇筑高大柱子时,设门子洞。门子洞的留设要严格按要求做;配制混凝土时要注意石子合理级配。当柱混凝土浇筑出现质量问题,采用如下处理原则:本着既不改变结构受力状态,又不改变结构外形尺寸,以达到设计要求,满足使用功能为度。

六、加强质量检验

质量检验方法例:由工程质量检测中心试验人员,在现场于每根柱的缺陷处随机抽取两根芯样进行密实度观察,检查结果为:(1)有一柱缺陷深入表面50~60外,其余构件缺陷均集中于表面,内部未见离析、孔洞、蜂窝、裂缝等现象,密实度较好;(2)钻孔应及时修补,将孔壁凿毛,并清除孔内污物,采用C50细石混凝土进行浇筑;(3)混凝土强度28天龄期时进行回弹检测。经试验室做回弹试验,混凝土强度均达到设计要求C40。有关检测报告发送至设计院,并得到设计人员认可。现浇钢筋混凝土柱的质量控制,需严格执行质量检测规范规程的各项规定。

混凝土质量控制篇5

关键词 高强混凝土;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 TU522.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8500(2012)10-0022-01

1 高强混凝土质量控制

高强混凝土质量管理的核心在于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凝结时间,其早期强度与28天强度主要需做好以下工作:

1.1 指定专人定期检查、测定各种原材料和生产状态,特别是对原材料的进料、储存、计量应全方位监控。

1.2 配制C60级高强混凝土,不需要用特殊的材料,但必须对本地区所能得到的所有原材料进行优选。除有较好的性能指标外,还必须质量稳定,即在一定时期内(至少在施工期内)主要性能没有太大的波动。

1.3 强度等级在C80或C80以上的混凝土,在水泥水化时不可避免地会在内部形成细微的毛细孔。为确保混凝土强度,必须采取措施将毛细孔填满,以增加混凝土的密实性。因而,需要在砼配比中,加入微米级径增密处理的超细活性颗粒。使其在水泥浆微细空隙中水化,减少和填充毛细孔,达到增强和增密作用。

1.4 高强混凝土要求低水灰比,高坍落度,这就需要掺入高性能的外加剂。目前,砼的外加剂品种较多,但高性能复合型外加剂国内尚不多见,故应作对比试验后确定。

2 混凝土配比方案优选

1、高强混凝土正式生产时应进行试配,选定不同的配比和投料顺序,施行优选方案。? 2、试配必须严格模拟实际生产条件,在原材料有变动时应再次试配。

3 工时质量控制

在试验室配置符合要求的高强混凝土比较容易,而在整个施工过程中,稳定质量水平较为困难。一些在普通情况下不太敏感的因素,在低水灰比情况下会变得相当敏感,这就要求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必须注意各种条件、因素的变化,并且要根据变化,随时调整配合比和各种工艺参数。主要做好几项工作:

3.1 严格水灰比控制:骨料的含水量应在用水量中扣除,每天需测定骨料含水量,每次配料时应采用水量自动测定仪连续测定砂子含水量,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添加额外水量;

3.2 所有参与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完善各项记录文件。(1)砼强度试件的留样。由于高强混凝土变异性增大,强度数值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故高强混凝土抗压试件的采样频数应高于普通砼。(2)驻现场技术人员对拌和物性能进行测定,并按规定留取砼强度试件,试件的数量应至少能满足提供早期及28天强度测定所需,每批应不少于6组(每组3块)。(3)由于高强砼水灰比很低,试件内部容易产生较大拉应力,对试件宜采取水中养护并对温度进行控制。抗压强度试验前应在正常自然条件中存放几天后进行,强度测试结果较为稳定。

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和《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的有关规定对砼强度进行检验评定,但我们认为用非统计方法对混凝土强度进行检验,其不足之处在于平均强度的要求对于高强混凝土偏高,而对最低强度的要求又偏低,应根据实际情况作分析判断。

综上所述,高强混凝土质量管理与检查,与普通砼存在一些差异,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参考文献

[1] 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DT/T5144-2001).

混凝土质量控制篇6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裂缝;质量

工民建中的各种住宅、办公楼,厂房(基础、梁、板、柱)。大坝、渡槽、桥梁等工程的结构大多数是由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承担的,因此钢筋混凝土的质量在工程建筑中显得尤其重要。钢筋混凝土施工的工艺水平、施工队伍的素质、原材料的质量等因素给钢筋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带来一定困难。下面就如何搞好钢筋混凝土的质量控制进行相关论述。

一、钢筋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

(一)干缩裂缝:混凝土干缩主要和混凝土的水灰比、水泥的成分、水泥的用量、骨料的性质和用量、外加剂的用量等有关。硬化混凝土在约束条件下的干缩是楼板产生裂缝的一个比较常见的原因。水泥的水化或混凝土中水分的蒸发会引起混凝土干缩。此外,楼板混凝土的收缩也受到结构的另一部分(如混凝土梁、柱)的约束而引起拉应力,拉应力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时混凝土将会产生裂缝,并且能够在比开裂应力小得多的应力作用下扩展延伸。

(二)塑性收缩裂缝:塑性收缩是指混凝土在凝结之前,表面因失水较快而产生的收缩。其产生的主要原因为:混凝土在终凝前几乎没有强度或强度很小,或者混凝土刚刚终凝而强度很小时,受高温或较大风力的影响,混凝土表面失水过快,造成毛细管中产生较大的负压而使混凝土体积急剧收缩,而此时混凝土的强度又无法抵抗其本身收缩,因此产生龟裂。

(三)支撑沉陷裂缝:新浇混凝土楼板容易在模板、支撑变形的情况下产生裂缝。由于支撑的刚度不足或梁板支撑刚度差异较大,在荷载作用下变形沉陷,施工期间的过度震动使支撑刚度变异部位多次瞬间相对位移以及过早拆模等等都可能使混凝土在发展足够强度以支撑其自身重量之前产生裂缝。沉陷变形也是混凝土楼板裂缝开展的另一个常见原因。

(四)温度裂缝:混凝土浇筑后,在硬化过程中,水泥水化产生大量的水化热,由于混凝土的体积较大,大量的水化热聚积在混凝土内部而不易散发,导致内部温度急剧上升,而混凝土表面散热较快,这样就形成内外的较大温差,较大的温差造成内部与外部热胀冷缩的程度不同,使混凝土表面产生一定的拉应力,当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极限时,混凝土表面就会产生裂缝。

(五)化学反应引起的裂缝:碱骨料反应裂缝和钢筋锈蚀引起的裂缝是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最常见的由于化学反应而引起的裂缝。

就施工因素来说,楼板的模板、支撑变形或沉陷,混凝土的制作和捣实工艺等许多方面的施工质量问题以及缺乏养护都会增加产生裂缝或引致裂缝发展的可能性。因此,裂缝的发生和延伸开展与混凝土内在的特性和多种施工因素可能同时存在某种关系。也就是说,同一条裂缝的开展往往由多个原因所造成。

二、施工工艺方面应注意的几点

(一)严格控制混凝土搅拌和施工中的配合比,混凝土的用水量绝对不能大于配合比设计所给定的用水量,混凝土应使用设计允许的最小水泥用量和能满足和易性要求的最小用水量,设备允许情况下,不要用过大的塌落度。使用各种外加剂时要注意,尽量不要选用增加混凝土干缩的外加剂;选择合适的水泥品种,使混凝土收缩减少,凝固时间合适;混凝土内砂石水泥的级配力求最优。

(二)浇筑混凝土之前,将模板浇水均匀湿透。

(三)模板及其支撑系统要有足够的刚度,且支撑牢固,并使地基受力均匀。楼板模板支撑的间距要适宜,使楼板模板刚度与梁模板刚度不至于相差太大。在与施工井架相接的或施工运输频繁经过的楼板模板中适当加强模板支撑系统。

(四)了解预拌混凝土的级配情况,对某些级配的混凝土,不要过度振捣楼板混凝土,过度的振捣会使混凝土产生离析和泌水,使混凝土楼板表面形成水泥含量较多的砂层和水泥浆层,容易产生干缩裂缝。由于一般楼板的厚度不大,使用平板振动器匀速拖过一次就可使楼板的混凝土成型密实。要在混凝土沉淀收缩基本完成后才开始楼板的最终抹面。

(五)在楼板的混凝土施工完成后,要等楼板混凝土有一定的强度后才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在混凝土终凝初期应避免施工荷载对楼板产生较大的震动。特别是与施工井架相接的楼板,其混凝土施工完成是最后的,而上施工荷载受震动是最早和最频繁的。有些施工单位为了抢工期,在楼板混凝土捣制完成后第二天就上人上材料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往往导致这位置的楼板多处产生裂缝。

(六)施工期间不要过早拆除楼板的模板支架,且要注意拆模的先后次序。必要时可在拆除模板后在适当位置上安装回头顶。施工机具和材料不要集中堆放在一块楼板上,避免造成较大的荷载使还未达到强度的混凝土楼板产生裂缝。

(七)了解预拌混凝土的收缩曲线,加强混凝土养护,保持混凝土楼板表面湿润。在常温下养护不少于两周,特别是在混凝土终凝初期,要严格按要求进行浇水养护。养护期后,在施工期间特别干燥的时候也应进行浇水养护。

三、几种常见的裂缝处理方法

裂缝的修补需要对楼板裂缝进行检测与研究以确定裂缝部位、开裂程度和裂缝产生的原因等。根据裂缝的性质和具体情况我们要区别对待、及时处理。通常采用的处理方法有

树脂灌注法——它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并能抵抗混凝土所遇到的大多数化学侵蚀

聚合物浸入法——适合封闭多重无规则表面裂缝

钉合法——适宜在不会损坏周围结构的场合下用来锁闭活动裂缝

表面封闭法——用于修补对结构影响不大的静止裂缝,通过密封裂缝来防止水汽、化学物质和二氧化碳的侵入。

四、结语

裂缝是混凝土结构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它不仅会降低建筑物的抗渗能力,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功能,而且会引起钢筋的锈蚀,降低材料的耐久性,影响建筑物的承载能力,因此有必要对混凝土裂缝进行认真研究、区别对待,采用合理的方法进行处理,并在施工中采取各种有效的预防措施来预防裂缝的出现和发展,保证建筑物和构件安全、稳定地工作。

参考文献

[1] 蒋正武,龙广成,孙振平,《混凝土修补—原理·技术与材料》

(作者单位:1.沈阳竹胜园地产有限公司

混凝土质量控制篇7

关键词:土建工程 混凝土 施工 质量控制 目标

土建工程是我国基础建设中的重要内容。作为土建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混凝土建设施工质量对工程整体施工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在现代土建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施工质量关系到工程整体质量的稳定、关系到设计寿命的实现、关系到后期养护工作的开展。而且,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还是保障工程抗震设计、寿命设计等设计目标实现的关键。针对混凝土施工质量的重要性,现代土建工程施工企业应加强自身混凝土施工管理水平的提升。以管理水平的提高促进企业混凝土施工管理工作的开展。

1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基础的探讨

在土建工程中,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的基础是保障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关键。笔者多年的从业经验以及对相关文献资料的分析发现,在混凝土施工质量管理中,施工企业管理体系、管理方法以及执行情况是影响混凝土施工质量最为重要的因素,也是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的基础。完善的、符合企业及工程实际情况的管理体系能够使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工作在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体系下得以有效实施。同时,以科学的管理方法及执行保障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得到有效的控制。根据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基础对企业的要求,现代企业应从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基础的踏实入手,提高混凝土施工质量、提高企业综合市场竞争力。

2以土建工程混凝土质量控制基础为中心实现质量控制目标

2.1强化土建工程混凝土质量控制基础

作为土建工程混凝土质量控制的基础,施工企业管理体系的完善对混凝土质量控制有着重要的意义。项目管理体系、成本管理体系、材料管理体系、施工技术管理体系等是构成土建工程混凝土质量控制与管理的基础。科学的构建管理体系并对其进行完善能够使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在管理体系的框架下得到有效控制。可以材料管理体系为例,根据工程用混凝土设计与施工需求进行的材料管理能够为图加工成混凝土质量控制奠定基础。以材料控制与管理体系的针对性、科学性,避免材料问题对混凝土质量的影响。而企业各分享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完善中,应从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工程特点、项目管理目标与架构等进行完善。以这样的方式使管理体系具有针对性与适用性,避免照搬管理体系文件影响管理工作开展的情况发生。

2.2注重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工艺技术控制,保障混凝土质量

现代混凝土施工控制与管理经验的不断积累使得工艺技术控制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在笔者多年的从业经验以及深入分析基础上发现,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工作中工艺技术控制与管理是质量管理工作的重点。许多工程项目混凝土质量问题的出现都与施工单位的工艺技术管理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现代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中施工企业必须强化工艺技术控制与管理,以此保障混凝土施工质量、预防混凝土质量通病的发生。以质量控制基础-----管理体系的完善为基础,针对工艺技术特点、要点开展工艺技术管理。从材料选择、混合比例控制、浇筑工艺管理等内容入手,实现对混凝土质量的控制。另外,针对现代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机械化程度的提高,施工企业还要强化混凝土施工过程的人员控制与管理。以机械设备的操作过程中人为因素控制确保混凝土施工工艺得到控制与管理、确保混凝土施工工艺得到有效实施。针对混凝土浇筑、养护等技术需求实现土建工程混凝土质量控制目的。

2.3完善施工质量控制点,提高企业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水平

施工质量控制点是工程建设中质量控制的重要指导文件。通过对工程技术文件的分析以及经验积累而设置的质量控制点,能够对影响工程施工质量的因素及管理要点进行控制。通过质量控制点的应用实现质量控制的最终目的。在土建工程施工企业混凝土质量控制工作开展中,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点的设置与实施有着重要的意义,是保障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土建工程施工企业应在日常的工程施工中积累自身经验,提高对混凝土施工管理的理解。以工程实际情况以及技术文件为基础、以施工经验与管理水平得重点,科学的设置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点。并以预防性施工质量控制理论对其进行完善,进而实现施工质量控制目标。在构建完善的施工质量控制点后,企业还应建立质量控制点数据库。以数据库为基础记录企业各项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点,为后期工程质量控制点的设置奠定基础。

做好上述工作后,施工企业还要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以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点为准,进行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工作。由现场技术人员、质量管理人员的现场工作保障施工质量控制点得到控制,保障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

3针对工程所在地气候条件进行质量控制

工程建设进度规划以及工程投资建设时间的差异,使得工程建设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高寒、高温气候。而高寒高温气候对混凝土施工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为了在不可避免施工气候下保障混凝土施工质量,施工企业应注重自身对高温高寒气候下混凝土施工技术水平的提高。可通过针对高寒高温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掌握保障混凝土施工质量。

4结语

综上所述,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是施工企业质量管理工作的重点,是影响工程项目整体施工质量的关键。现代土建工程施工企业应从自身管理基础的入手,以混凝土施工质量管理为中心开展技术控制与施工管理。以企业施工经验、施工水平的提高保障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针对影响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各项因素进行施工管理,进而实现项目质量管理目标。以质量控制工作避免质量通病治理造成的成本增加,实现企业长期盈利能力的构建。

参考文献

[1]王国江.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J].工程建设科技资讯,2010,9.

[2]陈辉.建筑项目混凝土工程施工过程的质量管理探析[J].建筑工程施工资讯,2011,4.

[3]张岩.浅谈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J];科技信息;2009年35期.

[4]王岳.清水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J];企业导报;2010年11期.

混凝土质量控制篇8

【关键字】: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O213.1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混凝土在现代建筑中已经占据了不可取代的地位。混凝土质量的好坏,对结构的安全可靠性有极大影响,直接决定了土建工程成本的高低,可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混凝土是民用建筑和现代工业实施工程中的主要建筑材料,混凝土质量的好坏将会直接地影响到建筑结构的安全可靠性。民用住宅中的梁、板、柱、基础;水利建设中的大坝、隧道,桥梁等工程建筑物的结构安全和渗流控制绝大部分要依靠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混凝土施工技术,施工质量,原材料的质量等因素是直接决定土建工程混凝土质量的关键。

一、土建工程中混凝土施工前的质量控制措施

1、审查总承包商和商品混凝土生产厂家及专业测温单位的营业执照以及资质等级, 审查项目负责人,专业工种等相关人员的资格证,上岗证, 审查施工单位质保体系,实验室定级证书,计量认证合格证及各项管理制度,确保施工队伍能够达到工程施工质量的技术能力和管理水平。

2、要进行审核确认来自于混凝土生产厂家的施工原材料以及设计的混凝土配合比报告,包括水泥、掺和料、砂、外加剂的检验以及实验报告,对生产质量进行检验论证,确定混凝土强度等级,确定坍落度,确定混凝土初凝与终凝时间,确定砂率和外加剂等等,由混凝土厂家提供预拌混凝土出厂质量证书。

3、及时督促施工单位要求其编制出合理高效的混凝土施工方案、测温方案,以及对每一施工步骤、每一环节进行严格管理,最后筛选最经济、最合理的施工方案,形成一个可以用来共同遵循的指挥施工的技术经济文件,然后才能开展工程实施。

4、原材料质量控制,对混凝土所用的砂、掺和料、外加剂,施工前由混凝土生产厂家提供各项检验、实验报告外,监理部还应采取随即抽样复试,确定是否符合配合比设计要求。为了减少混凝土水灰比,可掺入高效的减水剂。

5、室外大气温度与混凝土的表面温差、混凝土表面温度差与混凝土中心最高温度均不宜超过25度,并且为了形成一个有效的温度过渡区,防止裂缝的出现,应该进行覆盖保温,及时在控制测温时调整覆盖层的厚度。

6、测温监控,在板的中心、下部和表面等相关位置要合理进行测温点的布置,同时测温传感器要在板浇筑之前固定在钢筋上,接着根据编号将板固定于钢筋网内,混凝土入模之后,各测点都会被埋入混凝土中。当然还有测温的要求,测温部位的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的1-5天,一般每2个小时测温一次,第6-8天,每4小时测温一次,第9-15天,每8小时测温一次,以后每天测一次。

二、土建工程中混凝土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措施

1、混凝土运输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

商品混凝土在运输的过程中必须要进行控制,因此要求混凝土生产厂家在每车混凝土出厂时出示混凝土标号、出厂时间、混凝土坍落度、数量规模以及到达地点的发料单据,当混凝土运到现场后,总包要派专人按程序对其进行验收,填写到达现场的时间,以及目前混凝土是否有异常的情况,同时监理人员还要不定期对其进行抽检,如果混凝土出现离析的状况,必须进行二次搅拌。

2、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

施工组织相关的设计以及技术交底工作要在混凝土浇筑时做好,对模板、钢筋、支架及预埋构件等要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检查和清理,保证其符合规范和设计的要求。混凝土的浇筑必须在5小时内完成,如果时间太久会是混凝土产生冷缝,振捣应达到使混凝土表面产生浮浆,不产生气泡,不下沉为止。振捣器插点呈梅花形均匀排列,采用行列式的次序移动,移动位置的距离应不超过规定距离。保证不漏振,不过振。

还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大体积的混凝土的浇筑时,应进行分层浇筑振捣,使混凝土能够振捣密实,并在下层的混凝土初凝前,上层混凝土应浇筑并振捣完毕,以免下层的混凝土受到振捣从而导致使其结构受到破坏。大体积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应该及时地对混凝土表面的泌水进行清除,如果不及时进行清除,将会给混凝土的质量带来不良的影响。浇筑大体积混凝土应与预拌搅拌站做好混凝土浇筑的责任分工,配合搅拌站做好混凝土配合比调试工作,与此同时,还要确定混凝土罐车数量以及其运输路线。对于特殊情况,混凝土不能连续浇筑完毕时,需注意合理留置施工缝,施工缝位置宜留在结构便于施工和受力较小的部位。根据建筑项目构造物的特点、工程量和钢筋疏密等具体情况来具体制定混凝土的浇筑方案。

三、土建工程中混凝土施工完后的质量控制措施

1、加强对混凝土的养护工作。

土建施工中混凝土成型后,还应需对混凝土进行养护,保证混凝土硬化时所需要的温度和湿度等条件,防止出现收缩裂缝以及混凝土强度降低等现象的发生,也为水泥水化反应的正常进行创造了条件。而对于土建项目中主要是一般的工业和民用建筑的混凝土工程,在这种情况下,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12小时内,开始对其覆盖并及时浇水进行养护工作。

在冬季的时候,南方气温不算很低,因此主要针对北方寒冷地区,对混凝土的养护主要就是保温,通俗来说就是加强覆盖。选择适当品种的水泥,尽可能地降低水灰比,增加水化热量,从而缩短达到龄期所需的时间。掺用一定量的引气剂,缓冲混凝土内水结冰所产生的水压力,从而可以有效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能。也可以添加早强外加剂,缩短混凝土的凝结时间,提高早期强度。如果采取相应的保温措施,比如采用盖棚烧炉进行保温,或者用蒸汽养护,养护过程中定期浇水,效果会更好。

在夏季的时候,温度一般比较高,水分流失快,也要特别注意对混凝土的养护,如果养护不当,会导致混凝土强度降低,严重的会导致表面出现收缩裂缝。一般可以采用蓄水养护的方法,连续养护。对于大面积的板类结构一般采用养护剂进行养护。如果将混凝土用稻草等能够保水的材料进行覆盖,定期浇水进行养护也是个很好的方法。

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还需根据施工情况采取特殊措施进行浇筑与养护。如在浇筑时降低混凝土的入模温度、浇筑混凝土前预埋冷却水管,通过循环水将混凝土内部热量带出,进行人工导热,以控制混凝土内外的温差,防止因温差而产生的巨大内应力导致混凝土产生裂缝。

2、按照要求及时开展温控措施,同时督促施工方在覆盖时要认真搭接良好,以防漏空的出现,塑料薄膜内要保持有凝结水,并且其上面覆盖1-2层麻袋,严格根据实测温度差的大小来调整覆盖得层数。的整个测温过程中一切正常,温度恰到好处,有效控制了有害裂缝。一般浇筑12-48小时为升温期,以后逐步降温。

3、混凝土的拆模

混凝土经过养护,强度达到规定要求后,即可拆除模板,拆模应该先拆不承重模板,后拆承重模板为宜。

结束语

混凝土是土木工程中最要的建筑材料之一,在建筑施工中的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混凝土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工程的成败,现实土建工程中混凝土的质量控制依然存在很多不足之处,这需要我们大家不断地总结不断地完善,促进土木工程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宏利.现代混凝土强度检测技术应用[J].建筑工程企业资讯,2008,(4).

[2]陈本沛.混凝土结构理论和应用研究的理论与发展[M]。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1994.

上一篇:道路施工组织设计范文 下一篇:桩基检测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