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农企业发展范文

时间:2023-10-19 22:20:03

涉农企业发展

涉农企业发展篇1

(项目编号:2016SJD630119)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812(2016)22-0095-02

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间经济往来日趋频繁,信用信息已经被越来越多的领域所使用,逐渐成为各个企业办事审批的前提条件。为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征信信息需要不断完善,把不同领域的信息都包含在内。文章旨在通过调研情况总结江苏省涉农信用管理现状并发现存在的问题,为后续的研究工作做准备。

关键词:涉农 信用管理 问题

近年来,农业发展越来越迅速,但是涉农企业尤其是涉农中小企业的信用信息普遍存在信息不全、滞后等问题,涉农信用体系不完善,极易引发信贷风险。涉农信用主要包括农户、涉农企业、与农村业务紧密联系的金融机构。农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经重的地位,涉农企业对农业经济的影响甚大,因此,对涉农企业信用管理工作开展调研极具意义。本文主要针对江苏省涉农企业开展信用调研,发现涉农企业信用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以促进涉农企业健康稳定的发展,为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助力。

一、加强涉农信用管理的重要性

(一)提高涉农企业经济效益

随着经济的发展,传统的农户中有很多都创办企业、建设厂房,进行与农业紧密联系的产业,包括农产品加工、农业牧场、绿色有机农产品的种植销售、农村生态度假等。但研究发现,这些涉农企业由于自身管理水平较低,很少开展相应的信用管理工作,导致出现一系列的信用问题,经济风险偏高。因此,加强涉农企业信用管理是提高企业自我约束能力,从根本上改善涉农企业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方面。

(二)提高涉农企业融资能力

据课题组调研显示:涉农企业主要的资金来源是向亲戚朋友挪借,申请贷款非常难。主要原因是金融机构对涉农企业的信用信息掌握不全面,涉农企业信息游离于正规金融机构之外,贷款给涉农企业金融机构面临很大的风险,基于此,一些金融机构选择放弃贷款利益而规避风险。可见,大力开展涉农信用管理有助于提高企业信用管理意识,促成企业信用管理工作氛围;有助于金融机构掌握可靠的农户信用信息,提高涉农企业融资能力。

(三)促进农村经济、金融的互动发展

农业是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的支柱,农村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能够带动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而涉农企业诚信经营是农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前提。大力开展涉农信用管理工作,通过建立涉农信用管理平台,实现涉农企业信用等级评价、涉农企业信用信息共享机制,可以有效地促进农村经济、金融的互动发展。

二、调研的前期准备工作

根据课题组前期调查:涉农企业普遍面临着严重的信用问题,金融需求难以实现是这类企业的典型特征。涉农企业具有固定资产比重较小、财务信息不对外公开、信用基础不足等特点,主要原因是农户为投资主体,缺乏相应的公司管理知识,企业组织机构设置模糊,职能不明确,自身信用管理水平低,更是加剧了自身的信用风险,金融需求难以实现。

为了确保调研数据能够体现江苏省涉农企业信用管理的现状,课题组首先了解到江苏省涉农企业的分布比例,并对照该比例进行选取样本,采取问卷调查与电子邮件往来的形式进行调研,问卷在设计上主要涉及以下内容:一是对涉农企业金融需求的调研;二是企业自身信用管理表现的评价;三是对涉农企业信用缺失原因的分析;四是涉农企业希望得到的改善。课题组以苏南、苏中、苏北的涉农企业为调研对象,共发放调研问卷600份,收回有效问卷569份,有效问卷率94.83%。对被调研企业大多采用上门访问、沟通,调研结论是可靠的,有参考依据的。

三、江苏省涉农信用管理现状

(一)涉农企业信用现状

涉农企业的特殊性导致了涉农信用的不稳定性,这个不稳定主要是指非人为因素造成的信用波动。在调研中发现,大部分涉农企业以农业生产为主业,而农业的高风险主要体现在自然灾害频繁且难以预防,涉农企业的收入因此时好时坏,农户信用也极具不稳定性。此外,农业产品的产量、收成质量、销售收入也会受气候因素的影响。调研显示:有些企业的果实由于受某些因素影响,导致客户反馈不好,信用风险增加。可见,构建涉农信用管理体系时需要把非人为因素对信用造成的影响单独进行分析。

(二)涉农企业金融需求现状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金融需求也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涉农企业金融需求有较大的代表性。课题组调研的569家涉农企业中,所有的企业都存在贷款难的问题,企业需要发展,必然会产生资金需求,但是由于涉农信用体系的不健全,导致金融机构对涉农企业缺乏信任,以至于出现涉农企业存在强烈的金融需求但贷款难的局面。

调研显示金融信贷市场对涉农企业信息的不对称,使涉农金融机构难以掌握涉农信贷主体真实的信用信息,从而使涉农金融机构的信贷风险加大、信用成本增加,贷款门槛增高。涉农企业通过正规途径获贷存在难度,因此当资金周转出现困难时,常常会选择民间借贷,而民间借贷是以超高利率作为放贷条件,这使得本来就处在经济困难期的涉农企业更加“雪上加霜”。

(三)涉农企业信用管理意识现状

涉农企业经营者缺乏信用管理意识,被调研的企业中有90%尚未认识到信用管理的重要性。调研显示489家企业认为扩大业务才是企业发展至关重要的问题,信用管理就是诚信,太讲究诚信反而会影响企业利益。对这一调研结果,课题组进行了深刻的分析,认为涉农企业产生这样的想法主要是对信用管理缺乏了解,]有认识到信用管理在约束企业经营行为的同时,也能够给企业带来的巨大利益。正是因为缺乏相应的信用管理意识,信用信息不健全,才造成贷款难,造成企业发展缓慢。

企业信用意识缺乏造成的另一后果便是假货遍布。在调研中发现,一些涉农企业生产的农产品在没有达到国家绿色、环保等相应的标准时,为了眼前利益,选择了造假方式,而造假行为一旦被识破,将面临处罚或付出更高的代价。由此可见,企业经营者具备信用管理意识是企业健康发展的首要前提。

(四)应收账款管理现状

在被调研的涉农企业中,89%的企业存在应收账款难以收回的情况。涉农企业为了开展业务过多采用赊销手段,以至于被客户拖欠货款情况严重。赊销产生大量的风险,不赊销又无法提高业务量,很多涉农企业处于两难的境地。出F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是涉农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并没有开展信用管理中的征信、授信工作。征信是指收集客户资料,对客户信用状况进行评价;授信是指企业根据评价结果选择合适的销售手段应用于该客户。开展了征信、授信工作的企业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赊销造成的风险。

应收账款是企业非常关心的内容,也是信用管理工作的一部分,开展信用管理工作可以帮助涉农企业解决一系列的财务、业务问题,为企业创造丰厚的潜在收益。在调研中课题组发现,很多企业对于收不回来的应收账款束手无策,随意搁置。这种做法只会造成企业坏账的无限增加,阻碍企业健康发展。究其根本原因还是涉农企业没有认识到信用管理的重要性,没有开展相应的信用管理工作。

四、涉农信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

针对涉农企业的信用管理现状,需要我们从中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以帮助涉农企业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也为提高江苏省农业经济发展献计献策。

(一)缺乏相应的制度约束

制度约束是管理事务的最有效的手段。如果信用管理作为涉农企业构建时的必要条件之一,那么涉农企业在后续发展中也许会少走弯路,发展更顺利。因此,制订与建设农村信用体系相关法律法规迫在眉睫,是江苏省信用建设的一项根本举措,通过制度约束,快速地帮助涉农企业认识信用管理的重要性,积极开展信用管理相关工作并将其付诸实施。

(二)涉农信用服务中介机构缺乏

目前江苏省虽然有很多信用服务中介公司,但是还缺少专门为涉农企业服务的中介机构。已有的这些中介机构对涉农企业普遍缺乏深入的了解,不知道涉农企业的需求与存在的问题,当然也谈不上为涉农企业深入的服务。信用中介的作用是帮助企业认识信用、开展信用建设、对企业进行评估并出具企业信用报告,信用中介机构只有开展具有指向性的服务,才能从真正意义上为涉农企业信用发展提供帮助。涉农信用中介机构的缺失,增大了银行交易成本,同时也增大了农村金融机构的信贷风险。

课题组建议:政府对于涉农信用服务中介机构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使更多的新设信用管理公司专门开展涉农信用业务,为涉农企业开展信用管理助力。

(三)涉农信用管理体系尚未构建

目前涉农企业的信用管理明显滞后的原因主要是信用管理工作尚未形成体系,体系是对信用管理工作事前、事中、事后的详细规划、设计。涉农信用管理体系的事前体系需要建立涉农信用中介体系、涉农市场信息体系、涉农企业征信体系等;事中需要建立涉农信用担保体系、涉农信用授信体系、涉农金融机构体系等;事后需要建立评价体系、涉农信息服务体系等。只有建立涉农信用体系并在该体系中系统地实施信用管理,才能保障涉农信用管理长期、稳定、健康的发展,从而为涉农企业信用贷款良性循环奠定基础。

农村金融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农村信用体系,建立完善的涉农信用体系是课题组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针对以上调研中发现的问题,为课题组后续的研究工作指明了方向,在未来的研究中,以解决存在的问题为出发点,建立江苏省涉农信用管理体系,把信用管理应用在不同领域,真正达到全民、全社会信用。J

参考文献:

[1]张军.基于效益理念加强江苏省企业信用管理建设[J].商业经济,2015,(03).

涉农企业发展篇2

关键词 高等职业学校;涉农专业;校企合作;意义;构建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9-0340-01

随着高职涉农专业生源趋于逐年萎缩和招生竞争愈演愈烈,涉农专业的可持续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和挑战。校企合作办学是高职教育实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目标的必由之路,校企合作已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当前校企合作中职业院校积极性很高,而企业的参与积极性较低,合作项目中企业参与的深度不够[1]。通过对省内外5所高职涉农院校和96家企业的问卷调查,认真分析研究了目前校企合作的现状、合作的意愿度、影响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积极性的因素,提出构建高职涉农专业校企合作机制的建议,校企之间建立深度融合的长效合作机制是实现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保障。

1 高职涉农专业校企合作办学的意义

由于家长与广大学生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偏见,一心想跳出“农门”,认为学习农业专业没前途,不愿读“农”字号专业,这是影响高职涉农专业生源数量和质量的主要原因。加之社会经济、宏观环境和不规范竞争等因素影响,使涉农专业招生困难,且生源素质急剧滑坡,办学举步维艰。目前我国已采取多项政策措施支持大中院校农业专业的教学与就业,譬如优惠农业专业学生学费等,但仍然难以扭转当前涉农相关专业招生困难、就业压力大等问题。据统计,全国每666.67 hm2土地仅有0.8个农业专业技术人员,平均每666.67 hm2森林仅有0.53个林业专业技术人员。农业专业人员仅占人口总数的0.01%,而发达国家农业技术人员占总人口的比例一般为0.3%~0.4%。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技术工作者的比例明显偏少。这便造成了农业专业人才培养的矛盾:即国家亟需农业人才,但学生大多不愿学习农科专业;农业方面工作人员短缺,但很多农科毕业生却面临就业困境。

针对这些问题,必须大力发展农业现代化,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以吸引更多的人才留在农村,发展农业,构建和谐新农村。因此,培养现代化农业专业技术人才是我国当前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型、推进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高职涉农专业的人才培养必须迎合这一需求,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同时也是改善农科专业遭受冷遇的有效途径。因此,必须通过机制创新不断拓展生存和发展空间。其中,校企合作机制的科学构建就是一条保障高职涉农专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2 高职涉农专业校企合作机制的构建与运行

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应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方向契合,在复杂的内外环境的共同影响下,高职教育也必然会受到经济环境因素的影响[2]。主要表现为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差、科研技术转化水平低、毕业生就业渠道不畅等[3-4]。培养企业文化,探索“教、学、做”一体化,联合打造双师型教学团队;依托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联合研究并改革各实践环节的实践方式及内容,结合行业企业的岗位要求和行业职业资格标准,与企业联合开发与多门课程相关联的实验实训及顶岗实习的实习标准、实训考核标准及实训指导手册等,突出汉中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的个性特征,优化涉农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符合我院涉农专业群人才培养目标的校企合作实训基地配套管理体系;结合我院办学特色和秦巴区域社会经济及产业群和资源优势,合作区域骨干企业,对接产业,探索建立涉农专业与企业人才共育的有效机制,以优化涉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使其更能体现我院特色[5-8]。

2.1 各部门共同推进校企合作向纵深发展

成立校企合作工作委员会,教学、就业等部门共同推进校企合作向纵深发展。高职涉农院校是校企合作教学模式中的主体,因此要制定合理的合作企业遴选方式。重点选择重视教育事业,并对培养专业人才有促进作用的相关企业,在校企合作进行过程中本着“互惠互利、相互依存”的原则。学校与合作企业不定期地召开人才培养交流会,双方交换意见,真正了解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并确定定向发展式的人才培养方式,为企业和社会培养应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人才。培养专业教师队伍,教师根据企业专家的指导,制定既符合学校教学目标又能满足企业需求的教学实训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学生实训。企业和专业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共同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努力培养有岗位经验的优秀农业科技青年学生,最终实现“零距离”上岗,满足企业的人才需求[9]。

2.2 建设科研服务平台,充分发挥桥梁作用

在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根据实际需要搭建科研服务平台,充分发挥桥梁作用。一是积极引进企业研究机构,为企业提供专业技术支持;二是积极邀请著名的农业专家学者等来园区设立科技支持办事处;三是整合区域科研平台,与企业实现科研共享;四是建立适应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服务于校企合作的管理方式,提高人才培养水平,使专业人才培养与地方产业需求相适应,使毕业生能力与企业需求相适应。制定新的课程体系与教材,建立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搭建符合农学结合的校内外实验实训基地[10],为学生农学结合工作的开展创造条件。通过校企合作互动、人才培养订单、校企文化对接、农学结合交替、顶岗实习轮训等多种方式积极开展校企合作,推动农业专业实践人才的定向培养。

2.3 积极参与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工作

高职院校要积极参与中小企业的科技创新与技术改造工作。高职涉农院校应将服务地方农业作为科研创新的重点,培养符合现代农业生产管理的实践型技术人才。同时,高职院校应积极支持合作企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构建,派遣教师为企业新员工开展技能培训,充分利用高职院校所具有的技术和人才优势,与企业共同开拓新的合作路径。

3 参考文献

[1] 胡常胜.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中企业动力不足的原因探析[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6):22-24.

[2] 张志强.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4):56-58.

[3] 徐建平.创新机制、建立机制、优化管理――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建设途径探析[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2(2):48-50.

[4] 傅伟.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内涵与特征[J].中国成人教育,2010(11):90-91.

[5] 邱璐轶.高职校企合作的影响因素分析[J].教育探索,2011(4):158-159.

[6] 林英.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现状及构建机制的调研[J].中国大学教学,2011(7):87-90.

[7] 郭网红.高等院校农科专业改革的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10(1):51-53.

[8] 邱璐轶,袁建萍.后危机时代校企合作创新影响因素分析[J].继续教育,2011(5):22-24.

[9] 俞利荣,张晓伟.农科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其对策[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10):58-59.

涉农企业发展篇3

关键词:农业保险保单 质押贷款 农村金融 探索 

一、农险保单质押贷款存在的问题 

(一)农业风险大,是保单质押贷款融资难的主要原因 

农业是基础产业也是一项弱质产业,多有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宣传,然而涉农企业及种植户个人融资情况是更加困难。涉农企业及种植户个人在农业中的主要风险有市场风险及自然风险,然而,农业生产中由于普遍的难以预见性的病虫害、气候环境等因素造成的农业减产形成的自然风险最为重要。由于以上两项风险的存在,贷款银行为避免更大风险,项目选择上多倾向于市场成熟的乡镇企业或利润较为稳定的大中型企业项目,即便给农业保险参保有相关保单作为质押,放贷银行也是很少关注。 

(二)保险保单质押贷款融资成本高 

涉农企业及种植户个人可用于抵押的固定资产非常有限,土地多为与农户签订合同的流转土地,农业生产中多是钢架大棚,低值易耗的生产工具作为抵押物评估难,抵押各项环节多,评估费用高。农业保险保单进行质押由于保费和未来各种风险的不确定性,导致贷款银行更看重提供担保。能为其涉农业务提供担保的多为盈利性的小担保公司,须支付较高比例的担保费用。保险保单质押贷款融资不但要支付放贷银行的利息费用,还需支付给农业保险公司按照参保额一定比例的类似于担保费的额外保费。农业保险公司和商业银行经过调查和分析,了解涉农企业及种植户个人自身规模较小,无直接可抵押物及实物反担保,担保公司考虑风险因素认为涉农项目风险大,为此也多不愿意开展此项业务。 

(三)财务管理水平与规章制度缺失不利于融资 

涉农企业需融资的多为农民合作社、种养殖大户等,其生产经营内部管理不规范,经营随意性大。各涉农企业及个人多忙于自己生产种植工作,而对经营管理不重视,无各项岗位职责制度,无内控制度等多为家庭式的生产经营方式,涉农企业及个人财务管理水平低,没有规范的财务制度,各项会计核算有时违规操作,账务处理也不规范。然而,在实际查看其财务时,有些涉农企业根本不设账,以零散发票代替账务,打捆存放票据,也不装订或者虽然设账,但账目混乱,给企业的融资带来困难。 

(四)政府缺乏对涉农企业融资政策支持的深度 

我国有多项扶持“三农”的税收优惠政策,如对部分农产品生产、流通环节减征或免征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对单笔贷款总额在10万元以下小额贷款的利息收入免征营业税或少缴企业所得税。而对涉农企业及个人融资优惠政策却很少,我国的各项金融贷款优惠政策多依据企业生产经营类型和行业特点来制定,虽各项文件也强调要求扶助“三农”,然而支持“三农”的各项融资体系不健全。另外,受至于各家商业银行原有的经营模式,也不利于涉农企业融资。为做好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开展融资风险补偿试点工作,2017年本地仅有一县参与省级试点,对申报企业要求竞争立项择优选择,此次试点范围窄,试点资金有限。 

二、农险保单质押贷款存在问题的建议 

(一)加强农险宣传,提高政策性农险品种范围 

加大农业保险宣传,让种养殖户了解农业保险的实施在应对抗风险能力和灾后恢复能力的重要意义,提高政策性农险品种范围、赔付标准,确保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的稳定。农业保险分政策性农业保险和一般商业农业保险,政策性农业保险是指保险公司开展的由政府提供保费补贴的特定农作物、特定养殖品种的保险;然而一般商业性的农业保险则没有政府财政补助,保费高。建议将更易遭受自然灾害的水产保险、农业大棚蔬菜保险等也一并纳入政策性农业保险范畴,进一步提高此类种养户的保障。农业保险的实施增强了农民抗风险能力和灾后恢复能力,也有利于降低商业银行及担保企业融资风险。 

(二)加强涉农企业财务管理及制度建设 

涉农企业及种植户各类管理规章制度缺失,各项财务制度不健全,建账不规范,会计核算常违规操作。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而资金管理则是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因而要健全的涉农企业及个人财务管理制度是提高其融资能力的重要前提。财政部印发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小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为规范涉农企业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各相关企业应严格遵守,认真实施。涉农企业及种植户个人要提高筹资能力,还须提高自身信誉,同时要转换经营机制,逐步建立符合市场要求的涉农企业组织机构形式。 

(三)完善涉农融资政策,加强对涉农企业及个人的扶持 

相关商业银行、信用担保公司等,在对涉农企业及个人融资业务上发展滞后,没能得到有效的发挥促进作用。应明确或设立针对涉农企业及个人融资业务的信贷机构,并逐步健全其机构设置及具体融资措施。要使得涉农企业融资可持续发展,还需确定各金融机构针对涉农企业及个人融资的运作模式,相关资金来源及具体工作职责要求,建立一套针对涉农企业及个人的产权制度、信用制度等。明确各相关商业银行及农村信用社工作重点要以“三农”工作为核心,积极扶持服务于“三农”信贷工作,进一步提高对涉农企业及个人融资的比例,促进涉农信贷的稳步发展。 

(四)增加财政投入 

为涉农企业及个人融资设立由政府资金扶持的农业融资风险补偿基金或农业融资风险担保基金。可建立由政府性投资的融资性担保机构,为一定范围内“三农”贷款给予无保费或低保费的担保服务;同时,为抵御可能出现的融资风险,针对农业融资的特点,对可能发生的不良贷款,可由政府、合作商业银行、融资性担保公司协商确定一定的风险承担比例,由几方共同负担。对服务于“三农”的金融机构,因其提供的涉农贷款多风险高,收益却很低,针对其出现的不良贷款损失,政府可以给予一定的财政补助;另外,根据其发放给“三农”的贷款额度,可给予一定比例的贷款贴息补助。 

三、结束语 

涉农企业发展篇4

关键词 涉农企业 农户 多结点 信息传播范式 伊利集团

我国农民在作生产经营决策时,面临着严重的信息不足。市场信息的缺失往往导致农户经营决策失误。造成不应有的损失;或者产品卖不了好价钱,增产不增收。涉农企业与农户间多结点信息传播范式就是基于这一问题诞生并在实践中获得良好效果的信息传播方式。通过“涉农企业与农户间多结点信息传播范式”的良性健康 发展 ,从而构建有效的双向传播模式,实现和谐的环形传播,最终可以消解农民市场信息不对称劣势。从最初的“企业+农户”到最近的“企业+奶联社+农户”传播模式,伊利集团在“以涉农企业与农户间多结点信息传播范式”的发展道路上探索了多年。从传播学的角度对该范式进行分析和研究,不仅可使其进一步得到修正与完善,对推动新 农村 信息服务工作更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涉农企业与农户间多结点信息传播范式”的内涵

“涉农企业与农户间多结点信息传播范式”概念的引出来源于“公司+农户”的运营模式。“企业+农户”主要是指是涉农企业通过合同形式与农户建立农产品收购合同,公司提供一定有偿或无偿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或资金来换取农户农产品的经营组织模式。wwW.133229.COm这种模式常被称之为“分包制”或“订单农业”。涉农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关系在现实中大部分是通过合同进行连结的,农户按合同规定生产农副产品。企业按合同规定收购、加工、销售并提供相应的服务。

与“企业+农户”的生产组织活动相伴而生的,是涉农企业与农户之间大量的信息传播活动。众所周知,信息是一种网状结构。由众多结点和结点间的联系组成。这些在信息 网络 中连接信息流的结节之处被称作信息结点或者信息接点。信息结点将各种信息流联结成一个系统,是整个信息传播体系中信息传递、收集、处理、发送的集中地。因此涉农企业与农户之间大量的诸如各种农业技术、农业政策、农产品市场等一系列与农民生计相关信息也是通过众多信息结点,利用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和群体传播等信息渠道,最终使各种涉农信息实现在信源和信宿问的循环送达。

传播学理论一般认为,传播系统是由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受传者及传播效果组成的。在以往的传播过程研究中,传播常被看作由传播者到受传者的单向直线型运动,尽管有反馈机制,受传者仍被置于被动地位。而在日常生活与社会的生产发展中,信息接受者其实具有和传播者同等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传播活动中可以既是受传者也是传播者,因此系统论的观点来看,“涉农企业与农户间多结点信息传播范式”是传播始主体、中介、传播终主体之间有机联系,围绕涉农信息的传递、交流功能而构成的组织化的整体。传播主体通过信息传播系统提供的传播渠道及大量的涉农信息资源,来进行生产、传递、接收和利用涉农信息。整个传播系统最终为实现信息传播系统的总目标——企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双赢而不断运动发展。(见图1)

从静态角度看“涉农企业与农户间多结点信息传播范式”是由传播者(传播始主体)、传播客体、中介、受传者(传播终主体)等要素组成的复杂系统。从动态角度看,“涉农企业与农户间多结点信息传播范式”是传播系统各要素相互作用,不断协调,日趋和谐的演进过程。从纵向及时间角度看,“涉农企业与农户间多结点信息传播范式”是一个由图中各环节构成的包含反馈效应的涉农信息传递(交流)系统。从横向及空间角度看,“涉农企业与农户间多结点信息传播范式”是一个与传播环境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流。为最终实现信息传播系统的总目标而与其他系统配合的动态组织。

二、伊利集团“涉农企业与农户间多结点信息传播范式”的构成

1 伊利集团和奶农同为传播主体

传播系统的主体就是传播者,传播者又称信源,指传播行为的主体和引发者。就一次传播过程来看,传播主体可分为始主体与终主体。随着一次传播过程结束,始、终二主体的角色或相互更换,或相互渗透,从而推动“涉农企业与农户间多结点信息传播范式”有序化,促使传播过程连续进行。

在“涉农企业与农户间多结点信息传播范式”中,伊利集团主要是原奶事业部和技术服务部为传播过程的一端,信息传播范围是奶农,奶站业主,养殖区业主,牧场业主等。当作为信源时,伊利原奶事业部和技术服务部通过技术服务队伍,报告和培训以及服务热线等方式将市场、价格、质检、政策和技术培训等涉农信息“自上而下”传递给信息接受者——奶农。在传播过程另一端的广大奶农也可以通过各种信息结点将需求信息、咨询信息、个人信息等涉农信息“自下而上”的传递至伊利集团。(见图2)

2 伊利集团与奶农间多种形式的信息结点

农民在信息不对称的市场博弈中往往处于弱势地位,成为制约农民增收的瓶颈。而在伊利集团“涉农企业与农户间多结点信息传播范式”中,位于传播过程的两端的伊利集团和广大奶农中间存在着以奶业专家大院为代表的科研第三方,以奶牛合作社为代表的农民自发合作组织,以奶站为代表的企农交易中介,以奶联社为代表的委托第三方等等多种信息结点。通过各种信息结点整合分散农户。可以有效提高农户的组织化水平。提高农民的谈判能力,缩小单个农民与企业的信息差距,最终消除信息的不对称,使涉农企业服务农民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伊利集团“涉农企业与农户间多结点信息传播范式”中的信息结点有:奶站,奶牛合作社,奶业专家大院和奶联社。

奶站与伊利集团签订供奶合同,伊利集团与农户之间通过奶站建立互惠互利的供销关系,是较为传统的信息结点。伊利集团将市场供求、价格、政策标准等信息通过组织传播方式传递给奶站,奶站再由人际传播或大众传播将信息传递给农户。农户通过人际传播向奶站提供个人信息和咨询信息来获得伊利集团的奶款以及技术培训。

奶牛合作社是收集奶农需求信息,获取技术信息、 法律 政策信息、市场价格信息,并整合这些信息资源,向涉农企业传播,争取农民话语权的重要信息结点。涉农企业往往会对这些根据奶牛合作社传递的信息对自身的信息进行内容和形式上的调整。有利于实现涉农企业“自上而下”的信息传播与农民为信息传播主体的“自下而上”信息传播的有效对接。

奶业专家大院是具有监督协调和科研协助意义的第三方组织。专家大院的运营机制是由政府牵头,专家指导,逐步融入市场,自主经营,自我发展。目标是要发展成科技型企业,实现市场化经营,将有偿服务和无偿服务相结合。因此奶业专家大院作为信息结点,更多的是收集和传播农业奶业的服务信息,信息传播方式有:上门服务、电话等一对一人际传播;网络远程培训,举办培训班等组织传播。

奶联社是针对“公司+奶站+奶农”养殖模式的出现的问题,而应运而生的一种新兴生产经营模式。奶联社以强大的信息投入能力和获取、交换信息的能力可以整合并取代传统奶站、奶牛合作社以及奶业专家大院,使三者合一,既弥补了单个农户的信息素质不高,信息意识淡漠,对信息的有效需求不足以及主动信息的“失语”等以往传播过程中的不足,同时极大地降低了涉农 企业 信息传播和信息管理的威本。其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生态化、 科学 化的奶牛养殖,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原奶质量,推动实现社会、农民和涉农企业的三方共赢。

各种形式的信息结点是伊利集团“涉农企业与农户间多结点信息传播范式” 发展 过程中在不同阶段不断 总结 经验和修正的成果。各种形式的信息结点在本质上都体现了韦期特利一麦克莱恩中介模式中c扮演的中介角色。各种形式的信息结点作为伊利集团和农户信息传递过程中的中间环节,是传播渠道的角色c,是守门人。因此干预着传者与受者之间的信息交流,并在信息传递中进行着组织协调。作为联系企业与农户的信息结点,奶站,奶牛合作社,奶业专家大院和奶联社在伊利集团“涉农企业与农户间多结点信息传播范式”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伊利集团与奶农双方的传播主体地位就是通过奶站,奶牛合作社,奶业专家大院和奶联社等中介(信息结点)使涉农信息在整个传播范式中的良性流动来实现的。

3 其他要素:客体、环境和目标

(1)“涉农企业与农户间多结点信息传播范式”的传播客体

“涉农企业与农户间多结点信息传播范式”的传播客体即是传播内容。根据此次调查的数据来看,农民最需要的信息按照重要程度依次为:疾病处治和防疫信息69%,先进养殖技术信息61%。惠农政策信息40%,良种供应和配种信息39%,饲料供应信息3l%和原奶市场行情10%(见图3)。传播学上强调传受双方要有共同的意义空间,要求传受双方必须对符号意义拥有共同的理解。否则传播过程本身就不能成立,或传而不通,或导致误解。这就意味着始主体所传之涉农信息不仅要能被终主体理解,而且也正是终主体所需要的。伊利集团在对奶农的信息传播过程中。应奶农之需,在奶牛改良、养殖 现代 化技术培训等方面下了很大功夫。伊利集团的对农培训运用通俗的话来表达和沟通,所以受培训者感到满意,对于主动要求学习的奶农,集团则组织其到示范户那里观摩和学习,来样板奶站居住生活一点日子,进行跟班学习。因此伊利集团“涉农企业与农户间多结点信息传播范式”的涉农信息传递做到了应农所需,通俗易懂,样板示范。信息易被终主体接收。

(2)“涉农企业与农户间多结点信息传播范式”的传播环境

与“涉农企业与农户间多结点信息传播范式”的传播环境息息相关的是信息传播系统的传播环境,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所谓硬环境,是指传播活动所依赖的各种物质条件所构成的环境。具体包括 自然 经济 发展状况, 交通 及电力状况,文化 教育 状况,通讯、邮政情况,语言使用情况,媒介种类,媒介拥有量和普及率等等。伊利集团“涉农企业与农户间多结点信息传播范式”中的养殖小区基础设施建设都较为完备,交通便利。100%的乡镇已经完成 农村 电网改造,99.6%的村通电,97.5%的自然村通电;98.1%的村和88.3%的自然村通电话;87.2%的乡镇有邮电所。25.5%的乡镇有广播、电视站;99.0%的村能接收电视节目,21.2%的村安装了有线电视。但是 网络 基础建设比较落后,没有宽带网络。

所谓软环境。是指由传播系统所需要的各种非物质条件构筑而成的环境。比如政府的重视,政策的引导,信息传播的氛围等等。在伊利集团“涉农企业与农户间多结点信息传播范式”运行过程中,内蒙古自治区及呼和浩特市地方政府发挥了重要作用。内蒙古自治区“十一五”计划指出,“在今后五年内,仍要把乳业作为农牧民增收的重要渠道,继续建设大型乳业加工项目”。呼和浩特市政府则提出“奶业兴市”战略决策,起草《呼市奶业发展规划》,先后制定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奶业发展的政策法规。有效带动了呼和浩特市奶业的发展,为“涉农企业与农户间多结点信息传播范式”的良性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3)伊利集团“涉农企业与农户间多结点信息传播范式”的目标

伊利集团“涉农企业与农户间多结点信息传播范式”是由有关的信息人员、技术设备、涉农信息的管理传播交流过程和月的等要素组成的综合体,是实现涉农信息在传播始主体和传播终主体之间良性流动的多层次、复杂的有机职能系统。涉农信息传播就是由传播主体、中介、客体、目标等四个基本要素相互作用以实现其社会功能的动态过程。在伊利集团、奶农、奶业专家大院、奶牛合作社、奶站,奶联社等要素构成的信息传播系统中,这些要素有机联系,相互作用,并与传播环境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最终为实现信息传播系统的总目标——企业收益和农民增收的双赢而不断运动发展。

三、完善伊利集团“涉农企业与农户间多结点信息传播范式”的建议

1 加强相关政府部门的信息管理,保障信息安全

建议政府不断加大对以“涉农企业与农户间多结点信息传播范式”发展的探索和实践过程中的资金投入,加大示范与引导的力度。同时,要积极协助企业清理内外干扰的信息传播环境,以便伊利集团“涉农企业与农户间多结点信息传播范式”的传播主体能够更加容易得到真实有效的涉农信息;进而协助企业加强对各个信息节点关于食品安全信息的传播与反馈的管理。

2 重视组织传播和人际传播的作用,提高信息传播效果

组织传播是涉农企业——伊利集团与广大奶农之间信息传播的重要方式。在“涉农企业与农户间多结点信息传播范式”中。伊利集团作为信息传播主体的龙头,负责管理和维护多个信息结点的信息沟通与传播的质量。农户通常是通过伊利集团的技术服务部、奶站、专家大院、兽医站、奶牛合作社等信息结点组织机构的组织传播获取信息。组织传播中除了面对面的信息交流外,还可以借助大众传媒和人际传播渠道丰富传播手段、形式,得到及时的反馈,提高信息传播效果。

在人际传播中,农村意见领袖的作用不可忽视。同时,可将示范基地和示范牧场作为培训基地召集周围邻居来这里集中培训,使伊利集团与农户问的信息交流与互动更为直接和频繁,更好提升传播效果。

3 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培养信息型奶农

涉农企业发展篇5

一、充分认识推进订单农业发展,开展涉农合同帮扶工程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现实意义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做出的事关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性、根本性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新时期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中央1号文件和总理在十届人大四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充分发挥工商职能作用,以饱满的工作激情,热心帮农、真心护农,扎实开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

订单农业(合同农业或契约农业),是指农民与企业或中介组织在农业生产之前,签订具有法律效力的产销合同,明确双方相应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农民根据合同组织生产,企业或中介组织按合同收购农民生产的产品的农业经营形式。订单农业是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的基础,是推动农村生产力发展的着力点,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方向。以市场为基础发展起来的订单农业,有利于优化提升农业产业结构,有利于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有利于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有利于壮大农村经济实力,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紧迫感,从大局出发,紧紧围绕地方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充分发挥合同行政监督职能,把推进订单农业发展作为当前促进农产品流通、保护农民利益、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认真组织开展涉农合同帮扶工程,不断创新维护农民合法权益的合同帮农机制,以涉农合同帮扶为抓手,通过订单助农、订单兴农、订单富农,促进农民增收、企业增效,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二、深入开展合同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提高农户和有关企业的合同法律意识

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认真做好有关合同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一是加大合同法律知识宣传力度,要采取以案说法、招贴漫画等形式多样、通俗易懂的方式,提高农民的诚信意识、合同意识和证据意识,引导农民在农资、农产品交易活动中签订书面合同,使农民掌握签订合同的基本知识和方法。二是认真总结当地农业订单和农资维权中好的典型,让涉农企业和受益农户现身说法,宣传发展农业订单和依法维权对农民所带来的好处,打消农民的顾虑,增强农民的信心。三是开展诚信宣传,从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角度,突出宣传诚信履约对涉农企业和农民所带来的近期收益和远期利益。四是及时总结归纳农业订单和农资购销合同中常见的欺诈行为和霸王条款,通过各种媒介和形式,向农民公示、宣传,提示农民注意识别和防范。

三、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制定订单合同示范文本,促进订单农业健康发展

各地要加强对涉农企业的检查指导,重点检查涉农企业制定的合同条款是否完备,是否公平合理,是否含有损害或者可能损害农户合法利益的格式条款。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责令涉农企业予以改正。必要时,帮助涉农企业完善合同条款内容。

各县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根据当地农产品的种类和特点,制定本地统一适用的合同文本;在条件成熟的地方,可由省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制定统一的合同示范文本,在本辖区范围内进行推广。各地要以合同示范文本为纽带,在农户与涉农企业之间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适合农产品价格浮动特点的利益互惠机制。目前,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规范合同的主体,对不具备主体资格的,要帮助其规范完善。二是完善合同中农产品的技术指导、农资供应、品种、质量标准、数量、价格、交货方式(收购时间、地点、方式)等条款内容,明确农户和涉农企业的权利、义务。特别是关于价格的条款,要体现互惠原则,如最低保护价+浮动价格、最低保护价+二次利润分配等。三是引导涉农企业把对农户的承诺及各项服务措施,全部纳入合同之中。

各地制定的合同示范文本,既要适合当地农业生产经营的特点,易操作、易履行、易监管,同时又要突出保护处于弱势地位的农户,保护农民利益不受损害。

四、积极在农村开展“守合同重信用”活动,引导当事人依法经营、诚信经营

涉农合同特别是农业订单,是农村信用经济的基础。涉农合同的履约状况直接关系到农产品市场交易安全和交易秩序。在农村开展“守合同重信用”活动,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加强对涉农企业和农户的信用监管,在农村推动良好信用观念形成和帮农、护农的重要措施。各地要按照《关于印发<关于深入开展“守合同重信用”活动的若干意见>的通知》(工商市字[2**]16号,以下简称《通知》)的要求,在严格把握“守合同重信用”企业的原则和标准的基础上,结合涉农企业的特点,细化制定涉农企业“守合同重信用”的标准,加强对“守合同重信用”涉农企业的监督指导。在公示活动中,要根据本地情况,在严格掌握标准的基础上,扩大涉农企业的比例。各省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在有条件的地方,指导县、市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开展“守合同重信用”农户的试点工作。县、市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可参照《通知》中“守合同重信用”企业的标准,制定适合农村实际情况的“守合同重信用”农户标准。要通过开展“守合同重信用”农户的公示活动,不断提高广大农户的诚信意识和履约意识,提高订单的履约率,以诚信赢收益,推动订单农业健康发展。

五、加强对合同订单和涉农合同的监管,及时调解合同纠纷,严厉打击利用订单和涉农合同坑农、害农的违法行为

一是加强农业订单履行过程中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管,重点监管合同条款是否齐全,条款内容是否公平合理,合同签订是否规范,合同履约是否及时。对显失公平的合同,及时责令涉农企业予以改正,防范风险。二是引导涉农企业和农户积极履行合同。对合同履行中发生的纠纷和争议,及时进行行政调解,化解纷争。调解不成的,建议当事人及时通过仲裁或者诉讼予以解决。三是对利用订单或者农资购销合同损害农户和涉农企业合法权益的欺诈行为,要依法严肃查处。四是公开曝光一批典型的涉农欺诈案件,并采取案例点评等形式,揭露欺诈案件的特征和表现形式,向社会公示,以震慑违法分子,教育广大涉农企业和农民。

六、明确工作目标,加强对订单农业和涉农合同帮扶工作的分类指导

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把推进订单农业和涉农合同帮扶工作,纳入到当地党委、政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整体工作中,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认真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帮扶责任,量化工作指标,加强分类指导。在制定推进订单农业和涉农合同帮扶工作方案和目标时,要结合实际,稳步推进,务求实效,切忌贪大求全、超越工商职能,做到不错位、不越位、不缺位。在推进订单农业和开展涉农合同帮扶工作中,要依据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职能,注意做到几个结合:一是与“红盾护农”相结合,进一步推进“红盾护农”行动到乡到村,继续推广以行政村为单位建立维权服务站(联络员),开展涉农合同帮扶工作。在农资购销活动中,根据农村的特点和农民的接受程度,逐步推行农资购销凭证式合同。二是与扶持龙头企业相结合,通过规范龙头企业的行为,达到农民增收、企业增效的双赢目标。三是与企业登记注册、商标注册、个体工商户登记、广告监管、12315投诉举报网络等工商职能相结合,充分发挥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综合职能作用。四是与培育发展“农村经纪人”相结合,通过规范扶持农村经纪人的行为,活跃农产品的流通。五是与动产抵押登记工作相结合,加强涉农企业和农户的动产抵押工作,帮助解决涉农企业和农户的融资问题。要加强与农业行政部门、供销合作社、农村基层组织等有关部门的协调与配合,形成工作合力,把工作做细做实。

涉农企业发展篇6

关键词:涉农产业;技术创新管理;人才培养

国务院总理在2014年9月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就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也明确提出了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这些都离不开技术创新管理。技术创新管理人才到底应该如何培养,湖南农业大学商学院今年工商管理一级学科申报成功,下设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湖南农业大学也将技术创新管理课程作为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故此,引发了涉农产业技术创新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涉农产业对技术创新管理人才的需求,应该是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只有这样才能帮助推动企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获得核心竞争力。那么如何从涉农产业和企业的需求入手,培养好技术创新管理人才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问题。本文拟从分析培养现状入手,然后,从涉农产业的需求并结合农业院校的优势资源对涉农产业技术创新管理人才培养的方式进行阐述。

1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通过检索各大期刊数据库发现,目前直接开展技术创新管理人才培养研究的较少,仅有国内学者汪传雷等在《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专业研究生教育教学探索》中指出,对其搜集的22所设有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专业硕士点的高校课程设置进行整理发现,有77.3%的高校开设了技术创新管理方面的课程,位居榜首[1]。为了能够充分剖析技术创新管理人才培养的现状为涉农产业技术创新管理人才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以下专门从技术创新管理的研究内容和技术创新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两个方面对人才培养现状进行分析。1.1技术创新管理研究内容为了对技术创新管理研究内容进行一个较为系统的了解,主要通过对技术创新管理领域的书籍篇章布局来梳理技术创新管理的研究内容。国内学者吴贵生在《技术创新管理》一书中,阐明了技术创新的理论,内容涉及企业技术创新战略、技术选择、研究与开发、新产品的生产和营销、技术转移与交易、技术信息与知识产权、技术创新能力建设和组织管理等[2,3]。2011年编著的《技术创新管理:中国企业自主创新之路》在阐述了创新的概念、类型、作用、运行规律和管理的基础上,对中国企业独特的创新之路和中国企业自主创新理论进行了研究,并通过中国产业和企业创新案例来说明其观点[4]。国内学者赵晶媛在《技术创新管理》中,系统地阐述了技术创新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内容,论述了技术创新战略管理、项目管理、过程管理、风险管理和知识产权管理的理论与方法,介绍了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模式及其各自特点、技术创新的测度与评估、技术创新能力与培育、技术创新组织与激励,为技术创新管理者提供一整套的管理方法和实践操作技巧[5]。国内学者雷家骕、洪军在编写的《技术创新管理》中,将技术创新管理分为了四个模块:第一模块,是技术创新的基础理论,包括技术创新的理论基础、技术创新的模式与发展;第二模块,是技术创新的实现过程,包括前景性高技术的获取与破坏性创新、企业的生产及工艺创新、企业创新中的技术整合、企业的市场开拓与服务创新;第三模块,是企业创新的管理,包括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企业技术创新的战略管理、企业技术创新的管理要素;第四模块,是技术创业,包括创新的特殊实现形式———技术创业[6]。国内学者周寄中在《科学技术创新管理》中,先按管理科学的四大管理职能,从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对科技创新管理的对象展开论述,依次包括:国家科技计划、科技创新战略、科技活动组织、科技创新与成果商业化过程、科技创新的评估控制与激励,然后,从当今科技创新管理的五个重要方面进行剖析,主要包括:技术转让、技术市场和技术中介,智力资本、知识产权与知识管理,科技创新资源配置,产业、企业技术竞争力,以及国家创新系统和科技创新文化[7]。1.2技术创新管理人才培养技术创新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应该既包括专门的学位教育,也包括继续教育和相关培训等。但是从目前查阅的资料来看,尽管有些地方开展了技术创新管理的培训,但是由于资料不够全面和具体,因此,仅通过对专门的学位教育了解一二。设有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专业硕士点的高校网站,仅有中科院大学对技术创新管理培养的目的、要求,以及主要内容等列出[8]。主要讲授技术创新管理的研究进展,以理论与实务并重的原则,整合技术、管理和创新政策等知识,培养既熟悉技术又懂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以理论性评价与研讨为主,辅以有针对性的案例。学习要求主要有4点:①掌握技术创新管理和创业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②通过案例讨论熟悉企业技术创新管理的流程和实践;③能够针对企业创新管理过程中的问题进行诊断分析,提出优化和改进建议;④初步具备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建新企业及进行创业企业管理的能力。由于其采用的是周寄中老师的《科学技术创新管理》一书作为教材,因此,其教学内容与书中内容保持一致。综上所述,随着技术创新备受瞩目,技术创新管理也愈发受到重视,但是关于技术创新管理人才培养的研究内容却还存在着不同的观点和体系,这自然也体现到了技术创新管理人才培养上。

2涉农产业技术创新管理人才培养的思考

围绕党中央提出的“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伟大目标,从当前涉农产业对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的需求实际出发,结合农业院校的资源优势,摸索出符合涉农产业需求的技术创新管理人才培养模式。2.1涉农产业技术创新管理人才培养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涉农产业技术创新管理人才培养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主要有两个:一是,如何结合涉农产业和企业的技术创新管理需求进行人才培养。由于不同的产业对技术创新管理人才培养既有共性,又有所区别。对于涉农产业技术创新管理人才培养必然要围绕涉农产业和企业的技术创新管理需求来开展好技术创新管理人才培养设计。但涉农产业和企业对技术创新管理的需求分别代表了中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的需求,如何将这两个层面的需求转化为培养内容,需要对涉农产业和企业两个层面的需求进行全面分析,并发现其内在联系,以形成科学合理的培养体系。二是,如何将农业院校资源优势转变成技术创新管理人才培养的优势。技术创新管理是要培养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人才,其培养内容和方式都具有独特性。如何把农业院校已有的涉农资源优势转变为人才培养优势,需要在对涉农产业和企业的技术创新管理需求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并结合农业院校的学科门类和专家资源丰富等优势,通过涉农产业技术创新管理人才培养使更多的农业院校的专家资源、平台资源等走进涉农企业,更好的支撑本地社会经济发展。2.2涉农产业技术创新管理人才培养定位首先,根据涉农产业技术创新管理人才需求对培养进行定位。在涉农产业中选取龙头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中小型企业作为样本,研究涉农企业对技术创新管理人才的需求趋势,然后,对已开展技术创新管理人才培养的机构,进行调研了解技术创新管理人才的培养效果和职业发展趋势,通过对这两个方面的研究,发现技术创新管理人才需求趋势及职业发展趋势,为进一步明确涉农产业技术创新管理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提供可行性保障。根据从食品产业和生物产业部分企业了解的情况来看,企业需要的技术创新管理人才主要包括两类:一是,能够提升企业内部研发管理的人才,二是,能够从外部引进技术并在内部实现产业化管理的人才。从企业需求定位来看,培养内容将主要涵盖研发管理和技术转移的内容。然后,积极借鉴已开展技术创新管理培养机构的经验,对培养方式进行定位。通过对农业院校技术创新管理培养情况和培养资源进行分析,然后,再与综合性院校开展技术创新管理培养有关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农业院校开展技术创新管理人才培养的比较优势。同时,对国内外技术创新管理培养的背景、内容和效果等进行分析,预判农业院校开展技术创新管理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技术创新管理人才培养非常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非常,在培养对象的选择上就要主要选择那些有一定技术背景的人,或者对技术管理有一定经验的人,在培养形式上除了必要的理论传授以外,需要更多的配以研讨、实例分析和技术创新管理模拟等。最后,充分发挥农业院校资源优势,使人才培养与产学研合作融为一体。依据院校的资源特征、技术创新管理人才需求趋势和就业趋势,以及院校技术创新管理人才培养的比较优势和发展趋势,采取避强定位的方法,差异化地对技术创新管理人才培养进行定位。依据农业院校技术创新管理人才培养定位,在借鉴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农业院校的教育资源优势,以建设一套符合农业院校特点的涉农产业技术创新管理人才培养体系。湖南农业大学的动植物科学领域、农业科学领域的ESI学科排名进入全球前1%,作物学、园艺学、农业资源与环境、畜牧学4个一级学科在教育部第三轮学科评估中进入全国前十,这说明学校在这些领域拥有雄厚的科研实力。涉农产业的技术创新管理人才培养,可以充分发挥这些优势学科专家团队的力量,聘请这些专家为学员讲授科研的历程,研讨与企业合作的经验,让学员通过生动的案例掌握技术创新管理的精髓,同时,也帮助学员聚集一批专家资源,全面推动产学研合作。

3结语

上述关于农业院校开展涉农产业技术创新管理人才培养的思考,尚有许多不足之处,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全国开展技术创新管理培养的资料仅通过网络进行搜集,没有专门向各个机构索取;二是,涉农产业和企业的技术创新管理需求仅根据已有的经验和对若干业内人士的访谈形成,没有通过调查问卷进行大范围调研。今后还将在这两个方面,对农业院校开展涉农产业技术创新管理人才培养进行更为科学合理的规划与设计。

作者:史敏 罗建 单位:湖南农业大学

参考文献:

[1]汪传雷,乐亚鸣.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专业研究生教育教学探索[J].中国市场,2013,(17):88-93.

[2]吴贵生.技术创新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3]吴贵生,.技术创新管理(第2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4]吴贵生.技术创新管理:中国企业自主创新之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5]赵晶媛.技术创新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6]雷家骕,洪军.技术创新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7]周寄中.科学技术创新管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4.

涉农企业发展篇7

一、高度重视合同农业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基础性地位,继续加大涉农合同帮扶工作力度

加强“三农”工作,积极发展现代合同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近年来,各地合同监管部门按照总局统一部署,围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中心工作,以合同帮农为抓手,为推进合同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做了大量的探索实践,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需要不懈努力的漫长过程,推进合同农业工作,也是一项长期、艰巨和复杂的工作。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从构建和谐社会,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高度,进一步提高对开展涉农合同帮扶工作必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增强服务“三农”的自觉性和责任感,以维护农民权益和促进农民增收为己任,加大涉农合同帮扶工作力度。各地在合同帮扶工作中,要着重围绕合同指导、监督、执法等各项职能,在建立完善合同帮农工作机制上狠下工夫。合同帮农工作机制主要包括:涉农合同行政指导工作制度;制定推广农业合同示范文本工作制度;“守合同重信用”涉农企业和农户公示活动工作制度;涉农合同争议行政调解制度;打击涉农合同欺诈行为工作制度;合同帮农工作考核总结制度等。

推进合同农业工作,关键在于规范合同签约行为,重点在于提高合同履约率,核心在于增加农民收入。选择重点涉农龙头企业进行帮扶,是做好合同帮农工作的基础,制定推广切实可行的农业合同示范文本,是做好合同帮农的支撑点,积极开展涉农合同争议行政调解工作,是解决农户后顾之忧的有效措施,严厉打击涉农合同欺诈违法行为,是维护农民权益,做好合同帮农工作的保障。各地要有针对性地制定帮扶措施,选择有特色的农产品或当地主要经济作物等作为合同帮扶的切入点,以重点涉农龙头企业作为合同帮扶的突破口,进行重点指导和帮扶。要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认真总结以往合同帮农工作的经验,以合同规范促进合同农业稳步发展,以合同监管巩固合同农业既有成果,以合同执法保障合同农业良好环境。

二、逐步建立完善合同帮农行政指导工作制度,不断提高合同帮农工作的水平

各地要针对涉农合同双方法律意识薄弱、签约率不高、合同条款不规范、履约和毁约比较随意、涉农合同双方互信度低等问题,建立完善合同帮农行政指导工作制度,不断提高合同帮农工作水平。

1.建立合同法律知识培训制度,为推动合同农业发展营造良好的法律环境。各地在推进合同农业工作中,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开展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多方位的合同法律知识培训,包括在新闻媒体开办合同法律知识宣传专栏;合同法律知识培训班;合同争议行政调解过程中和查处合同违法行为过程中的法律法规知识普及等,提高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法律意识和诚信履约意识,夯实推进合同农业发展的基础。

各地要把法律培训工作列为涉农合同行政指导工作制度的重要工作内容,使培训工作系统化、制度化、普及化。培训内容的重点包括:签订书面合同和诚信履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涉农合同双方的权利与义务;签订农业合同的技巧;签订协议条款应当注意的问题;如何约定价格、质量标准及验收等核心条款;如何识别农业合同中的陷阱和霸王条款;如何便捷有效地解决合同纠纷等。

培训的对象,主要包括合同监管干部和涉农合同双方当事人。一是要加强对合同监管干部的法律法规培训,特别是对工商所一线合同监管干部的法律知识培训,不断提高合同监管干部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提升合同帮农的档次和水平。二是要加强对涉农合同双方当事人的合同法律法规知识培训,重点是涉农龙头企业的合同法律知识的培训。通过培训,使合同双方当事人认识到,只有诚信履约,才能有效地保护双方当事人近期、远期以及预期的合法收益。三是在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过程中,要突出和加强合同法律知识培训,使所有参与专业合作社的农户掌握基本的合同法律知识,了解自己的权利义务,自觉按照合同约定参与专业合作社的活动,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履行自己的义务。

2.加大基层维权组织建设步伐,建立完善合同帮农指导服务工作制度,为农业合同双方提供及时便捷的法律服务。在乡镇以及行政村设立“一会两站”、乡村维权站或者合同指导站,及时便捷地为涉农企业和农户提供合同咨询、签约指导和纠纷调解等法律服务,是推进合同农业顺利开展的一项有效措施。各地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加快基层维权组织的建设步伐,逐步建立完善合同帮农的指导服务工作制度,充分发挥“一会两站”、乡村维权服务站或者合同指导站的指导服务功能,为合同农业提供良好的法律服务。

一是要积极推动和支持更多的区县、乡镇以及行政村设立“一会两站”、乡村维权站或者合同指导站,加快基层维权组织的建设,使其覆盖到推行合同农业的所有区域。在建设基层维权组织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吸收更多的基层政府部门、司法机关、相关中介组织、农业技术专家、法律工作者和农户代表等参加,增强其权威性和影响力。二是要明确基层维权组织的职责。主要包括对合同法律知识的宣传普及、合同签约指导、合同履约监督、简单的合同纠纷调解等。三是要加强对基层维权组织的指导,以基层维权组织为平台,规范涉农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户的签约、履约行为,维护公平、公正的合同农业市场交易秩序,推动合同农业稳步、健康发展。

3.建立完善“守合同重信用”涉农企业和农户公示活动工作制度,引导当事人形成诚信守约的良好风气。农业合同履约率低,是目前合同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其原因主要在于农业合同双方的法律意识比较淡薄,诚信意识比较弱。各地要以“守合同重信用”公示活动为契机,大力表彰诚信的涉农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户,在广大农村形成诚信守约的良好社会风气。

一是要把涉农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户纳入“守合同重信用”公示活动范围,并有所侧重。要把涉农龙头企业的合同信用情况,列入企业信用监管的重要内容,重点进行动态监管。有条件的地方,可以结合推进合同农业总体工作,对涉农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户单独予以公示表彰。要采用科学的评价系统,使此项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要遵循自愿原则,注重质量、严格把关,不收费用。二是对“守合同重信用”农户的认定公示,主要由县市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本县市范围内进行。省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加强对此项工作的指导,关键是对农户的具体评价标准要细化,指标要量化,做到公开、公平。三是对已公示的“守合同重信用”涉农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户,要大张旗鼓地宣传,扩大守信涉农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户的社会知名度,增强其荣誉感。各地可以结合实际情况,积极争取当地政府出台优惠政策,对“守合同重信用”涉农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户,给予政策优惠和相关扶持措施。工商部门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公示的“守合同重信用”涉农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办理年检、变更登记、抵押登记及日常巡查等方面给予更多便利。

三、建立完善农业合同示范文本制定推广工作制度,防范和避免合同纠纷

农业合同示范文本,具有指导性、规范性、公平性和可操作性的特点。制定和推广好农业合同示范文本,对于规范、平衡涉农合同双方的权利义务,避免霸王条款,有效防范和减少合同纠纷,大力促进合同农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各地在制定和推广农业合同示范文本时,要形成工作制度,有目的、有步骤、有措施地实施。

1.根据本地实际需要,制定推行适合涉农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户急需的农业合同示范文本。今年各地在制定颁布农业合同示范文本工作中,重点是总结地市县已制定的示范性农业合同示范文本,由省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颁布推广。除特殊需要外,地市县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不再制定新的示范性农业合同文本。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今年将在适当时机,制定推广适用全国范围内的《粮食订购合同》等合同示范文本。

2.各地在制定农业合同示范文本时,对涉及合同双方权利义务的关键性条款,要具体细化、明确,体现公平,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户的权利要予以特别重视。对价格的约定,要建立动态性互惠互利价格机制,要通过采取推行最低保护价制度+二次分配制度等措施,能够使农户做到畅销增收,滞销保收。对价款的支付约定,要针对农村的特点,尽量推行现金支付、即时结算的条款约定,避免拖欠现象。对质量验收的约定,尽量细化有关质量标准条款,如对农药残留指标的约定,要有明确的衡量指标,具有可操作性。对技术指导服务的约定,要根据农作物生长的特点和规律,约定详细的技术指导服务内容。对违约责任的约定,要明确具体,具有现实可操作性。

3.做好农业合同示范文本的推广工作。各地要做好农业合同示范文本的宣传工作,重点是在拟推广合同农业的地区做好宣传工作。要充分宣传涉农企业和农户采用农业合同示范文本对双方的好处,以涉农龙头企业为突破口,引导涉农企业和农户积极主动使用农业合同示范文本。要把涉农龙头企业(经纪人、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推广农业合同示范文本的重点,以点带面,在合同农业中逐步全面推广使用农业合同示范文本。

四、建立涉农合同争议行政调解制度和建立打击涉农合同欺诈行为工作制度,为推进合同农业提供和谐安全的市场交易环境

目前在全国大部分农村地区,合同农业的基础还比较脆弱,因此,建立维护和谐安全的合同农业市场交易环境至关重要。各地在推进合同农业的过程中,要根据本地区合同纠纷的特点和规律,加强农业合同行政监管,在原来工作的基础上,建立涉农合同争议行政调解制度和打击涉农合同欺诈行为工作制度。

1.建立涉农合同争议行政调解制度,营造和谐的合同农业市场交易环境。合同农业具有市场性、契约性、持续周期长和市场风险大的特点,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合同纠纷。各地要结合当地农产品的特点和规律,建立完善涉农合同争议行政调解制度,充分发挥行政调解快捷、简便、高效的优势,降低争议双方的诉讼成本,及时化解矛盾,提高农业合同交易效率,为促进合同农业发展,创造和谐有序的市场交易环境。

一是利用“一会两站”、乡村维权站或者合同指导站分布广的优势,建立快捷方便的合同纠纷受理制度,及时受理合同纠纷,做到早发现、早调解;二是要创新行政调解机制,整合调解资源,吸收各方面专业人士参加,制定行之有效的调解工作制度,实现行政调解与人民调解、仲裁调解、司法调解的有机结合,不断提高合同行政调解的工作效率和公信力。三是重点指导基层工商所,积极开展合同争议行政调解工作,及时解决合同纠纷,保护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要特别重视苗头性合同纠纷的解决,避免引起极端行为、突发性事件、。

2.建立打击涉农合同欺诈行为工作制度,营造安全的合同农业市场交易环境。

维护合同农业市场交易安全,是推进合同农业发展的基础。各地要认真研究分析当前涉农合同欺诈的特点、形式和规律,提出有效的对策,稳、准、狠地打击涉农合同欺诈违法行为。要通过建立打击涉农合同欺诈行为工作制度,整合现有执法资源,提高执法效能。

一是要建立大案要案查办制度,狠抓大案要案的查办工作,集中力量查处影响恶劣、群众关注的典型涉农合同欺诈案件。对符合追诉标准,已涉嫌合同诈骗罪的,要及时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二是建立农业合同违法行为协调查处制度,对消费者投诉举报或者12315消费者申诉举报网络移交的涉农合同欺诈案件线索,要及时调查处理。对上级交办或者其他部门转办的涉农合同违法案件,必须及时处理,并上报或者反馈查处结果,同时要做好异地查办案件的协调工作。四是建立农业合同欺诈预警机制和农业合同欺诈案例曝光制度。各地要认真总结已查办案件的特点,定期或者不定期地向社会涉农合同欺诈预警提示,对典型的农业合同欺诈案件,要通过各种形式向社会公开曝光,及时揭露农业合同欺诈的特点和惯用手法,提高涉农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广大农户的识“诈”防“诈”能力。

涉农企业发展篇8

关键词:农业;税收;政策

随着改革步伐的逐步推进,农业政策在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逐渐凸显出某些弊端,例如农业产品免征流转税与市场体制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等等问题,反而制约了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税收政策存在进一步需要完善的地方。

一、我国涉农税收政策的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农业支持工业时代的农业税征收。

我国在建国初期实行以工业尤其是重工业优先发展的经济政策,在资金的大量需求的背景下,我国由财政部门对农业征收农业税,有工商部门对工商企业征收工商税。其中对于农业的税收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区别于城市居民的农业税,主要包括农业税及农业特产税以及增值税、营业税和消费税中农民所承担的进项税额;另一部分是工农产品交换过程中获得的财政资金,主要包括工农业产品的价格的剪刀差、政府的相关部门对农民征收的“三提五统”和各种摊派等。我们正是得益于这种“暗税”、“明税”相结合的制度,为建国初期的工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第二阶段:改革开放后的农业税征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渐引入市场经济,然而在市场经济发展壮大的同时,城乡间发展差距逐步扩大,使得城乡矛盾凸显,而在矛盾调解过程中,农业税收优惠政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农业税费改革政策颁布后,安徽省首先成为试点单位,农业税费降至7%。2004年以后,农业税试点逐步扩大,吉林、黑龙江8个省份全部或部分免征了农业税,河北等11个粮食主产区降低农业税税率三个百分点,其他地方降低农业税税率一个百分点。2005年,全国有28个省份全面免征了农业税,河北、山东、云南也按中央要求将农业税税率降到2%以下,全年共减轻农民负担220亿元,2006年农业税全面取消。农业税的取消使得城乡“二元”经济体制的工作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表1);我国也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的基本条件(表2)。

以山东省为例,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自农业税改革试点推行以来,农业经济逐步发展,农业总产值逐年增加,自2003年开始,开展了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也是一路攀升。

以山东省各地区为例,第一产业的地区总产值是呈现下降趋势的,第二、三产业的总产值逐年增加,就相关数据显示,2006年一年,工商税收收入就达到了37636亿元,2007年内上半年就达到了24947亿元,增长速度达到历史最高的29%,说明我国已经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的基础条件,农业发展现状也有望改变。

二、现行涉农税收政策的主要内容

1、增值税

我国目前正处于增值税转型改革的阶段,还包含一系列的涉农增值税的税收优惠政策。这些政策主要意义在于减轻农民负担,或者通过对农产品销售购买的税收优惠政策来促进农业相关产品销售,并以此增加农民收入。自2006年1月1日开始取消了农业特产税(烟叶特产税例外),增值税纳税人在购买或者销售粮食、饲料、化肥、农药、农机产品等农业相关产品是适用13%的税率,并且以13%的抵扣率抵扣从农业生产者手中购买的农产品的进项税额。

农业产品生产者在销售初级农产品时免征增值税。农业合作社销售本社成员自产的农产品时视同农产品生产者自己销售自产产品,免征增值税;向成员销售种子、化肥、农药等相关产品,免征增值税,此外,从合作社购进的免税农产品,进项税额的抵扣率也按13%计算。

对于销售水产品、畜牧产品、粮食等农业产品的个体工商户,如果其销售额大于或者等于50%,起征点为5000元。

2、所得税

涉农税收政策的所得税分为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企业在从事蔬菜、棉花、豆类、油料作物、薯类、糖料、中药材的种植、牲畜和家禽的饲养、农业产品的初级加工、农技推广等农林牧渔服务业项目时免征企业所得税。企业在从事花卉、茶以及其他饮料作物和香料作物的种植、内陆及海水养殖时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在个人所得税中涉及的农业税收优惠政策主要包括:对于在市场上销售自产农产品的生产者不征收个人所得税,个人从事养殖、种植和捕捞业所得不征收个人所得税,外出打工取得收入的农民回到居住地不对其征收个人所得税。

3、消费税

消费税的征收包括汽油、柴油等动力产品、摩托车和汽车轮胎等14个税目。我国税法相关条例自2009年1月1日起,以提高成品油单位税额的方式开征燃油税,由于汽油和柴油是农业机械的主要动力来源,因此成为了此类消费税的主要承担者。而农民作为摩托车的主要消费群体,成为了这部分税负的主要承担者。同时,国家对农业燃油动力的使用实行税收补贴政策以减轻农民负担。

4、营业税

《营业税暂行条例》规定,营业税征收过程中免税内容主要如下:在土地方面,经土地出租给农业生产者或相关企业用于农业生产所收取的资金免征营业税;与农业种植有关的机耕、排管、农业保险和病虫害防治等技术培训工作,牲畜、家禽的配种及疾病防治等服务行为。农业生产者若从事运输、建筑、饮食等服务性行业时,便成为了营业税的主要纳税人;地方商业银行对于农村基金合作组织的债务偿还的还款利息免征营业税。

5、其他税种

一是城镇土地使用税。农业生产者和相关的农业企业的用地如果直接用于农林牧渔的生产、水利设施的建设,可以免征城镇土地使用税。二是印花税。我国税法相关条例中明确规定,农民专业合作社与本社成员签订的农产品的购销合同,免征印花税;由政府指定的收购部门与农民、村委会签订的收购合同,免征印花税;农牧业的保险合同免征印花税。三是耕地占用税。农业户口居民在规定的范围内占用耕地修建自用住宅减半征收耕地占用税;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若用于农业生产相关的用途,免征耕地占用税。

三、现有的涉农税收政策的综合评价

1、增值税

首先,农业生产者的界定界限不清晰。在涉及农业的相关税法中规定,纳税人在农业生产者手中购买自产自销的农产品可以扣除进项税,但是税法中关于“农业生产者”和“自产自销”却没有特别明确的界限规定。一方面,农业生产者一般不是直接将农产品销售给纳税人,大部分的纳税人都是通过中间商来收购或者委托代购,很少有企业是直接与农户打交道,使得涉农企业的税负计算存在争议。另一方面,农产品的自产自销并没有特别标准的定义,农业生产者生产的农产品不是直接去企业销售,而是由他人代为销售,同时,除了自产农产品外,还会为他人代销,而代销的农产品并不属于增值税的免税范围。

其次,税率与抵扣率不统一造成税负减少,涉农加工企业税收负担加重。现行的税务规定是对农业产品加工企业实行“高征收低扣除”,进项扣除率为13%,销项税为17%(我国现阶段的涉农加工企业主要包括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制糖、乳制品等行业),在这种情况下(若按购买价格作为销售价),纳税人要缴纳的增值税为销售价格/(1+

17%)?鄢17%-买价?鄢13%=销售价格?鄢1.53%,这样一来就导致了即使没有增加值,也要额外地缴纳增值税,涉农企业就会尽量压低农产品的收购价格,损害了农业生产者的利益。

再次,农业税收优惠政策惠农效果不明显。国家对于农业产品实行全程优惠政策,从生产资料的购买到初级农产品的销售都实行减免退税,以减轻农民成本,增加农产品的销售收益,但是某些生产厂商为了获利而提高了生产资料的销售价格,无形中增加了生产的成本,使得这样的免税政策难以真正的便农惠农。

最后,初级农产品的定义不够清晰。《农业产品征税范围注释》解释了“初级农业产品”征税范围包括动物和植物类,但是由于税法规定中并没有明确确定农业产品初级加工与深加工的区别,例如,某些初级农产品无法辨认,直接从农业生产者手中获得农产品出售转变为经简单加工然后出售(如薯类加工成薯类初级制品),造成了涉农企业在购买了免税农产品的情况下增税进项税额的抵扣存在争议。

2、所得税

我国现行的涉农所得税优惠政策,对于国家认定的从事种植业或者农林产品初加工的企业暂时免征所得税。但是,仍有很多相关的农业产品加工企业无法享受到此类税收政策,各类涉农企业面临不同的税收负担,发展不均衡。

此外,从税务条文的解读来看,所得税的减免需要符合两个硬性条件:一是在资格认定上,必须是通过国家资格认证的龙头企业,这就排除了一部分的企业的免税资格;二是国家的免税部分只包括了种植业和农林产品的初加工,对于深度加工的产品并没有免税或者税务优惠,这样反而不利于农业产品的深度加工,多数企业为了享受所得税优惠放弃农产品的精加工,不利于农业产业化发展。

另外,现行《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规定企业开发新技术、新产品的费用加计扣除条款,有利于鼓励企业进行积极创新,但是不足之处在于只是对于初期的研发阶段进行了税收优惠,对于后期的技术创新费用没有特别明确的规定,也同样不利于农业产品企业的创新和长期发展进程。在农产品加工企业中,有很大数量的农民工,但是税法在这方面并没有体现出政策倾斜,对于这样的企业应该有一定的税前扣除政策。

3、消费税

消费税属于价内税的范畴,在农业生产者购买相应的应税消费时,购买价格里包含了相应的税金,农民对于消费税的承担,一方面,由于我国城镇化的发展,在一些较为发达的城市或者地区,汽车逐渐成为人们主要的交通工具,而农民便成为了摩托车的主要消费群体;另一方面,农业机械主要以汽油和柴油作为动力燃料,而农民也是农用机械的主要所有者,自然而然地成为了这部分动力消费税的主要承担者。

4、营业税

涉农营业税中对于金融机构的利息收入的营业税的减免并不包括对于农业产品加工企业的贷款利息收入的免税,不利于激发涉农企业的贷款积极性,由于现在商业银行贷款机制的某些限制条件,使得涉农企业的资金受到限制,不利于企业的持续发展;在农机和农业技术推广中,农业技术试验、培训等专门针对农业生产者,与农业联系最密切的基础工作中反而缺少一些营业税的优惠。

5、其他税种

在前文的陈述中,其他的涉农税收种类主要包括以下三点:第一是城镇土地使用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是一个以个人所纳的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为基数计算的税种,由于是用于城市建设,所以城镇土地使用税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一方面,由于我国城镇化的脚步不断加快,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农业生产者面临失地失业,被迫成为城市人;另一方面,由于城市建设维护税也属于可转嫁税种,所以在农业生产者所购买的某些农业生产资料中已经包含了这部分的税收成本,这样的税收征收和转嫁体制无形中也增加了农业生产者的税收负担。第二是印花税的承担,在税法相关规定中,农业生产者只有在农产品的最初出售过程中和与合作社的合同签订过程中获得了印花税的减免,但是在农业生产者为了获得相关生产资料而进行的贷款或者在农产品的深加工过程中,同样与其他的税务承担者一样承担着印花税的义务。第三是耕地占用税,在此税种中,由于农业户口居民的界定界限不够准确,所以在规定范围内占用耕地所建的住宅地的范围划分就相应的不够明显。

四、我国涉农税收政策改进的相关建议

1、从理论层面上

(1)正确认识涉农税收的作用。我国长期实行农业支持工业的发展政策,利用农村的税收制度为工业发展提供相应的资金支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尤其是2003年中共中央正式将三农问题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以后,工业反哺农业的时代到来,涉农税收制度的改革应该更加偏重于保证工业和农业的税收制度统一平衡,使得我们的税收制度能够真正支持农业生产,促进农民增收,通过发展农民当地就业,壮大农村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队伍,使得资金能够流向农村和农民。

(2)正确处理征收和给予之间的关系。税收的作用就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政府从农民手中取得税收要真正做到惠民。这方面的改善不仅仅是从税收的优惠和减免方面入手,例如涉农增值税的减免或者优惠,从农民手中购买农产品的税收优惠政策的同时,应该重视更加直接化的惠农措施,重视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加大农村医疗、教育、交通设施的投入,使得农民从纳税行为中获得实实在在的实惠,提高农民的致富能力,拓宽致富渠道,使得涉农税收既能够提高纳税积极性又能够促进农村建设,今后的涉农税收制度中应该以此作为重点工作。

(3)继续实施合理的税收优惠和税收减免政策。国家为了减轻农业和农民负担,在取消农业税的同时,实施一系列的税收优惠政策,但是农业税的取消只是从表面上取消了农民直接承担的各种税收,但是并没有免除农业生产者的所有税收,在购买生产资料、农产品的深加工、农业生产资料的贷款过程中等等,农业生产者仍然承担着相当数量的税务负担。我们可以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某些合理的做法,例如对于农业需要的附加产品化肥、种子、农业器械实施直接的补贴,或者根据农民通过出售农产品所得收益划分长期收益和短期收益,对于短期收益可以减免税收,对于长期的收益可以使用低税率,当然,对于长期和短期的划分要明确时间标准,例如半年以上或者半年以下,而且对于化肥、种子、机械等产品要有明确的补贴标准和依据。

2、从实践层面上

(1)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美国对农业实施大力的保护和补贴措施。主要的涉农税收是所得税,而事实上所得税是针对所有纳税者都征收的税种。农业公司除了享受国家出台的对于普通公司实行的税收优惠鼓励政策外,还实行亏损后向后5年抵免政策。对于农业与非农业收入分别采取“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农业生产者或者是农业企业可以自主选择使得自己利益最大化的记账方式。法国对涉农税收的优惠政策包括,在所得税的征收中,对于非盈利性的企业采取低税率;对于国内支持农业发展的银行免征所得税;对于农林业经营所得采取按实际所得额和协商征税两者自选其一的方式。农牧业在澳大利亚同样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澳大利亚对于本国农业保护主要体现在涉农出口企业和国内涉农企业两方面。一方面,对于涉农出口企业实行出口退税或者低税率征收,与此同时,加强进口农产品的检疫措施,保护本国农业企业的经营;另一方面,加大对本国农业的补贴和科技支持,对于从事农业科技的涉农企业和个人,采取免税或者退税措施。

(2)具体税种的改进措施。在增值税方面,明确界定农业生产者的界限。对于涉农企业购买农业生产者的产品,无论是出售者、中间商还是农民本人,只要是可以出具相关的证明是农业生产者所生产的初级产品,都应该包含在从农业生产者手中购买;对于自产自销,由于某些农业生产者并不是直接出售,而是找人代销,只要中间商或者代销者出具农业生产者的委托书类似的委托销售证明,所购买的农业产品就应该包含在税收优惠范围内。

在营业税方面,进一步加大金融机构涉及营业税税收减免力度,刺激企业贷款积极性,使得涉农企业能够具有充足的资金得以持续发展,这样也有利于农业产品加工企业的成本降低,从而给生产链下游的农民减轻负担。同时,对于针对农业生产者的基础培训工作应该进一步减税或者免税,这样才能更好地普及基层的农业技术知识,调动农业生产者的积极性。

在所得税方面,扩大税收优惠范围。不仅仅是龙头企业享有免税资格,只要是符合国家资格认定的涉农企业,都可以申请税收的优惠或者减免,明确需要减免的标准条件,例如属于农业创新企业、大学生创业的涉农企业等等,明确指标就可以明确界定企业范围,弥补政策欠缺性和可操作性的欠缺。另外,在涉农企业的农民工应该享受更大力度的所得税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的人就业,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也会对当地经济的发展产生更加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黄勇:借鉴国外经验构筑城乡一元化税制[J].商场现代化,2007(5).

[2] 谢来位:惠农政策执行效力提升路径研究[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0(6).

[3] 戴芳: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增值税政策的优化[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4] 王博:中国地方政府公共政策执行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

上一篇:商业企业发展范文 下一篇:城市发展战略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