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农企业范文

时间:2023-11-09 22:48:48

涉农企业

涉农企业篇1

【关键词】政策制度 土地流转 金融服务

【中图分类号】F324.5 【文献标识码】A

随着《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的出台,河南省迎来了一个推进产业改造升级,加速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历史机遇,同时也为河南省工商企业进入农业领域,实现新型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之间协作共进创造前所未有的条件。然而,调研的结果却不容乐观,工商企业在进入涉农领域后,虽然为农村注入了新的生产要素,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同时,工商资本的快速进入,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尤其是对国家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等带来了隐患 ①②。

河南省涉农企业的现状

近年来,河南省政府在坚持“不以牺牲粮食和农业、环境和生态为代价”的前提下,积极探索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发展可行路径。在这一宏观背景之下,河南省工商企业向涉农产业投资,以及涉农企业自身发展方面,呈现出企业数量及投资规模扩大、产业集群化、经营模式多样化等特征。

多元经营主体扩张化。据河南省工商局关于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三季度末,全省登记在册的涉农重点企业6400多家(其中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亿元企业有2972家),以家庭为单位的经营农场3810户,农民联合体63811户,总量全国第二。其中,涉农经营主体类型较多,既有本地承包专业户、家庭模式、农民联合体,也有国内外工商企业等,其投资形式涵盖股权、债权投资等。

涉农产业集群化。近年来,河南省政府将产业集聚区理念与农业相结合,依托丰富的农业资源,发展农业产业集群,在农业产品深加工和第三产业(如观光农业)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尽量延长农业生产链条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并全力构建绿色环保、安全高效的现代农业产业集群。河南省人民政府于2013年8月13日公布了河南省2013年农业产业化集群名单包含12大类139个。投资领域涵盖了关系国计民生的农业生产重要环节。2014年以来,河南省重点打造了40个畜牧产业化集群,农业产业化集群为河南省培育出了一批龙头企业、股市名将。截至目前,全省涉农上市企业15家,其中境外上市两家,在会审核3家,进入辅导期6家,上市后备企业48家。全省农产品加工业规模以上企业从业人员达198万人,辐射带动全省从事种养殖业的农户占全省农户的五成以上,户均增收2300元。

组织模式多样化。200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正式,这是我国第一部关于农业土地流转相关的法律文件,也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形式提供了法律保护。2014年最新一号文件强调,在不危及国家粮食总量和质量安全的前提下,鼓励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在公开市场流转,尤其是向涉农深加工和第三产业的工商企业流转,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进一步促进农村产业结构升级。目前,河南省已经形成了新型农民经营联合体、种养殖专户、农业深加工企业、涉农第三服务企业等多种经营模式、多种经营规模混合并存、相得益彰、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河南省涉农企业存在的问题

工商企业进入过程中遭遇的问题。根据对河南省各地市情况的走访、调查与分析,工商企业在进入农业领域过程中遭遇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基础设施不健全。基础设施是影响工商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秩序的直接因素。基础设施不健全主要体现在公路修筑等级低、农田水利设施薄弱、能源供给环境恶劣、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等方面。从调研的情况来看,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及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瓶颈是公共基础设施太落后,制约了企业涉农投资的积极性③。目前,在国家新农村建设政策的引导下,基本实现了村村通,覆盖面较广,但是却存在道路承载能力差、路面较窄、部分路段损毁失修等。水利设施多年失修,导致水库虽多,但蓄水能力和抗灾能力较低;排灌设施欠缺,导致农业生产经营活动靠天吃饭等问题。此外,农村电网电压不稳定、电力服务连续性较差,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生产效率。

第二,土地流转不规范。土地是制约工商企业开展涉农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涉农企业进入农业领域的最大困难是寻找租期较长、租金相对稳定且具有一定面积规模的土地。一方面由于农村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管理相对混乱,分配机制不透明导致的长期出让土地使用权的障碍;另一方面,限于农村土地流转机制与手续不健全等原因,土地流转租金的涨落直接影响农户与经营主体之间的合作关系。

土地资源对涉农企业的制约还体现在土地使用方面。涉农企业如果仅仅通过规模养种植,基本处于盈亏边缘,赚的都是国家的财政补贴钱,利润率较低。如果追求高效益,要么从事以农产品深加工为主的第二产业,要么搞涉农第三产业,如观光旅游、花卉基地等。但不管哪种模式,都需要大规模建设生产车间用于日常生产经营。与此密切相关的是,国家、地方都没有一套完善的法律法规来规范涉农企业用地问题,这对涉农企业来说,存在极大经营风险。

第三,金融服务不到位。首先,相对发达国家来说,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功能相对单一化,目前基本只有银行贷款服务,融资难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一方面涉农企业前期土地资源承包、仓房建设、设备购买等要支付大额资金,同时季节性生产资料购置(如购买种子、化肥、农药等)、生产过程管理(如雇佣劳力发放工资等)等也需要大量资金支持;但另一方面由于缺乏有效的担保资产、经营风险高、利润低等原因导致银行放贷积极性不高。其次,涉农保险产品严重缺乏。由于农业风险受自然环境的影响极大,且赔付率较高,保险机构对开拓农村市场缺乏积极性,保险公司涉及农业的项目和产品比较少。最后,期货市场交易品种不完善,缺乏有效的价格发现机制。近年来出现了“豆你玩”、“蒜你狠”、“姜你军”等价格暴涨现象,更出现了农产品烂在地里无人收购,甚至个别极端情况导致菜农自杀的惨剧。

第四,专业技术人才不给力。河南省工商企业进入农业整体技术水平较低,创新水平更低。尤其是近年来,工商企业进入农业的数量越来越多,但是,这些企业对农业并不十分了解,因此进入农业领域之后,缺少懂农业技术的专门人才指导,专业技术人才培训也不够完善,已有的专业技术人才有流失现象,同时更缺乏本土化的工商企业进入农业的技术人才。使得科技成果不能有效转化,工商资本进入农业的发展更加困难。

第五,信息技术服务不完善。信息服务质量直接影响涉农企业生产经营效率。一是政府信息平台较少,不够完善,使得政府和企业、农民等各方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相关的政策信息不能及时的宣传,缺乏全省乃至全国性的农产品交易信息以及渠道,工商资本供需各方互相不了解其情况,资金、土地、技术、人力等生产要素难以较好的有机整合。二是信息技术手段比较落后,如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未能有效利用,影响了工商资本投资农业的速度和规模。

工商企业进入后面临的挑战。一是来自粮食安全方面的挑战。据农业部统计,截至2013年底,全国承包耕地流转面积3.4亿亩,是2008年底的3.1倍,流转比例达到26%,比2008年底提高17.1个百分点,这种变化在粮食主产省尤为明显。截止2013年底,河南省土地流转面积已经达到3216万亩,占家庭承包耕地面积的33%。大量的土地流转,一方面推动了农业经营的规模化,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比较收益。另一方面,由于受到利益驱使,在某些地方也造成了耕地的“流转性丧失”。流转土地用途出现了“非粮化”、“非农化”倾向,改为价值较高的蔬菜、水果、花卉苗木等经济作物和生猪等规模养殖等;采用“偷梁换柱”的手法,私自变更土地的使用性质,变相开发房地产、开办工厂等,直接影响到粮食的产量。

二是来自社会稳定方面的挑战。近年来,土地流转工作尚处于从顶层设计向实际操作转移的过渡期,相关的法律条文、规章制度等还很不健全,甚至缺失。由此而引起的问题在政府、利益集团,以及农业本身等主体行为上都有所体现。如故意拖欠土地流转补偿款,采取暴力手段进行干预;政府引导不到位以及缺乏后续社会保障,导致土地补偿款未能得到合理使用,农民自身素质所引发的奢侈消费、等不良社会现象,很快将补偿款消耗殆尽,其中部分失地农民由于缺乏有效生活来源,逐步走上了违法犯罪道路④⑤。

对策与建议

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应紧紧围绕强化工商企业与传统农业的对接和互动,确保工商企业规范、有序地进入农业领域等方面开展工作,具体来说,应当从下述几个方面着手:

强化基础,优化投资环境。要使工商企业顺利进入农业,实现农村产业结构升级,促进农业现代化,实现农村跨越式发展,必然要求政府不断夯实涉农公共基础设施,为涉农投资营造良好的经营环境。一是明确政府定位。政府应摆脱过去市场主导地位的大政府形象,转向以企业为主体、市场配置资源、政府搞服务的新生态。作为地方政府应尽可能地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创造条件,提供服务。二是突出建设重点。在基础设施建设上,要突出重点、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空间。如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现代标准农田工程等项目建设、基于蓄水排灌能力提升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基于道路交通需求的农村物流体系建设等,为工商企业顺利进入农村区域、农业领域,创造有利环境条件。此外,除了硬件基础设施建设之外,在软件配套方面,也应当予以强化,尤其是管理体制改革。

修订政策,规范主体行为。针对农村土地流转不规范及涉农企业出现的非农非粮化等问题,河南省应加强顶层制度设计,制订或修订相关政策制度,规范主体的行为。首先,基于河南省情,积极制定土地流转规范制度,在土地确权的基础上,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农村宅基地和承包地财产抵押、转让等土地流转行为提供法律依据。其次,加大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城乡土地流转统一综合服务平台。再次,政府部门应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当地地理特征、区域经济特色、社会文化背景等,严格明确工商企业进入农业领域的范围⑥,建立严格的准入制度,依靠政策优惠、扶持和对土地流转事前、事中及事后监管,引导更多的工商企业重点进入急需资金的设施农业、生态循环等农业领域,以规避工商企业改变土地用途及其不合理使用支农资金等行为。最后要构建完善的农村居民保障体系,政府从政策、制度等方面进一步解决农民的住房、医疗、子女教育、养老等切身利益问题。

拓宽渠道,提升融资服务水平。第一,银行要主动走向涉农经营大户与工商企业,针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同业务范围及经营周期的不同资金需求,创新设计新的金融产品,提高金融服务的针对性;合理确定规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的利率水平和额度,适当延长贷款期限,积极拓宽抵押、质押担保物范围,如林权、土地经营权和宅基地使用权等;充分发挥政策性银行的导向与扶持性作用,比如为工商资本涉农项目提供贴息、创业资本等。第二,进一步发展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大力推进涉农担保、保险体系建设,鼓励各大保险公司扩大农业保险覆盖范围和增加涉农保险品种。第三,进一步发展完善农业期货市场,鼓励涉农企业参与套期保值交易,充分利用好郑州粮食期货交易市场规避风险。

加强合作,培养专业人才。从根本上说,工商资本进入农业的瓶颈是人才。首先,农业生产是实用性较高的生产实践活动,专业人才的培养,必须走出传统“知识教育”误区,既要注重理论知识的讲授,又要强化实用技能的训练和实践,力争做到工商资本和农业发展有机融合。其次,政府需通过多层次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交流和使用,带动工业企业和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和应用。第三,政府、企业、涉农科研机构与当地高等院校应紧密合作,进一步强化农业科技专业人才培养,通过人才培养的“本土化”,借助“本地人”对本区域内气候、土壤、降雨等客观条件的熟识,促使新技术、新产品更加“接地气”,从而更好地实现以工促农,以工补农。

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新型“互联网农业”。互联网思维方式在工商企业进入农业中的应用,主要借助互联网技术和思想,从金融、生产、流通、销售等环节,推进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建设新型“互联网农业”。一是政府要搭建更多的信息平台,鼓励专业技术人才通过对农业实时数据的采集与分析,逐步建立农业信息数据库,并实现信息共享。二是加强物联网技术与农业生产各环节的对接。首先,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为工商企业进入农业生产带来了新的历史机遇。物联网技术通过传感器实现了农业实时生产数据的采集,云计算技术为农业数据分析与存储提供了高性能、高可靠的计算平台,大数据为各类企业决策支持系统的实现提供了新的思路。其次,加强物联网技术与农业产品流通的对接。“褚橙”、“柳桃”是成功的范例。互联网最擅长营销,既可采用传统饥渴营销策略,也可基于大数据技术利用社交工具进行精准营销。三是加强物联网技术与食品安全的对接。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国内关注度最高的话题,而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与农业生产过程和农产品加工过程相结合则可构建安全可信的食品质量溯源系统,实现“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监控,为食品安全事件提供参考。

(作者为河南工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教授;本文系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课题招标课题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4089)

【注释】

①张尊帅:“工商资本投资农业的风险及其防范”,《三农问题》,2013年第8期。

②吕军书,张鹏:“关于工商企业进入农业领域需要探求的几个问题”,《农业经济》,2014年第3期。

③安文靖:“河南省工商局出台新规,促进全省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发展”,映象网,2013年10月10日。

④李晶晶:“引进资本进入农业领域的思考”,《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13年第1期。

⑤张洪源,张利庠:“负责任农业投资原则对我国工商资本投资农业的启示”,《经济纵横》,2014年第4期。

⑥蒋永穆,张尊帅:“工商资本投资农业的指导目录生成及其实现研究”,《三农问题》,2014年第5期。

涉农企业篇2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联社首届社员代表大会第八次会议精神,实现加速发展,加快转型的目标。黔南农信社紧紧围绕省联社“12345工程”的总体工作思路,结合州委、州政府实施“185工程”、农业产业化战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的实际,始终坚定立足县域,服务三农的市场定位不动摇。在做实小额农户信用贷款,满足广大农户资金需求的同时,通过不断创优金融服务方式,切实加大对涉农企业的资金扶持力度,确保牢牢站稳农村金融市场。截止目前,全州农村信用社投放涉农贷款余额889208万元,其中涉农企业贷款260938万元,仅今年投入23772万元,为涉农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金融保障。

提高竞争意识,转变发展观念。金融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昔日传统的发展方式和理念已逐渐满足不了群众对金融的需求。自年初以来,全州农信社认真理会省联社理事会工作报告精神内涵,不断提高竞争意识,转变发展观念,改变工作方式,变以往被动的服务方式为主动服务,彻底摒弃坐、等、靠、要的思想。部分联社为加大对“三农”的金融服务力度,通过制定“限时服务”,“不间断金融服务”,“上门服务”等相关金融服务制度,并逐步加大监督考核力度,提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涉农企业资金需求营造一个良好的金融服务环境。

简化信贷流程,开辟绿色通道。农村经济组织(企业)的发展壮大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与农民群众有着切身利益的关系。全州农信社充分认识到做好涉农企业金融服务工作的重要性,切实按照国家支农惠农政策、方针,采取以简化操作流程,优惠贷款利率,延长贷款期限等方式,为涉农企业资金需求开辟绿色通道。龙里、三都等联社为帮助涉农企业发展,通过不断优化金融服务质量,在简化信贷操作流程的同时,积极组织信贷员深入企业进行调查,逐步缩短审贷时间,为企业发展生产赢取时间。目前,龙里联社信贷支持的邓氏辣子鸡、莫伯妈辣椒、卧云谷茶叶等22家养殖和农产品加工企业已初具规模,为加快龙里经济快速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创新贷款模式,满足金融需求。为切实帮助涉农企业发展,黔南农信社“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积极探索信贷方式,创新信贷产品,通过采取评级授信、联保、抵押、质押等方式,满足涉农企业资金需求。荔波、贵定等联社为支持辖内涉农企业发展,采取以农户+基地+专业合作社+信用社的信贷模式,灵活担保方式,最大限度地满足涉农企业资金需求。荔波益丰源血橙专业合作社是荔波联社信贷扶持起来的以专门种植水果为主的涉农经济组织,去年,因扩大种植规模,造成资金紧张,在联社信贷支持下,如今顺利完成了600亩血橙树苗种植,预计明年第一批果树将会投产,同时也帮助当地三十余名富余劳动力实现就地就近就业,带动了当地农民的增收致富。

涉农企业篇3

关键词 涉农企业 农户 多结点 信息传播范式 伊利集团

中图分类号 G206 文献标识码 A

我国农民在作生产经营决策时,面临着严重的信息不足。市场信息的缺失往往导致农户经营决策失误。造成不应有的损失;或者产品卖不了好价钱,增产不增收。涉农企业与农户间多结点信息传播范式就是基于这一问题诞生并在实践中获得良好效果的信息传播方式。通过“涉农企业与农户间多结点信息传播范式”的良性健康发展,从而构建有效的双向传播模式,实现和谐的环形传播,最终可以消解农民市场信息不对称劣势。从最初的“企业+农户”到最近的“企业+奶联社+农户”传播模式,伊利集团在“以涉农企业与农户间多结点信息传播范式”的发展道路上探索了多年。从传播学的角度对该范式进行分析和研究,不仅可使其进一步得到修正与完善,对推动新农村信息服务工作更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涉农企业与农户间多结点信息传播范式”的内涵

“涉农企业与农户间多结点信息传播范式”概念的引出来源于“公司+农户”的运营模式。“企业+农户”主要是指是涉农企业通过合同形式与农户建立农产品收购合同,公司提供一定有偿或无偿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或资金来换取农户农产品的经营组织模式。这种模式常被称之为“分包制”或“订单农业”。涉农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关系在现实中大部分是通过合同进行连结的,农户按合同规定生产农副产品。企业按合同规定收购、加工、销售并提供相应的服务。

与“企业+农户”的生产组织活动相伴而生的,是涉农企业与农户之间大量的信息传播活动。众所周知,信息是一种网状结构。由众多结点和结点间的联系组成。这些在信息网络中连接信息流的结节之处被称作信息结点或者信息接点。信息结点将各种信息流联结成一个系统,是整个信息传播体系中信息传递、收集、处理、发送的集中地。因此涉农企业与农户之间大量的诸如各种农业技术、农业政策、农产品市场等一系列与农民生计相关信息也是通过众多信息结点,利用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和群体传播等信息渠道,最终使各种涉农信息实现在信源和信宿问的循环送达。

传播学理论一般认为,传播系统是由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受传者及传播效果组成的。在以往的传播过程研究中,传播常被看作由传播者到受传者的单向直线型运动,尽管有反馈机制,受传者仍被置于被动地位。而在日常生活与社会的生产发展中,信息接受者其实具有和传播者同等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传播活动中可以既是受传者也是传播者,因此系统论的观点来看,“涉农企业与农户间多结点信息传播范式”是传播始主体、中介、传播终主体之间有机联系,围绕涉农信息的传递、交流功能而构成的组织化的整体。传播主体通过信息传播系统提供的传播渠道及大量的涉农信息资源,来进行生产、传递、接收和利用涉农信息。整个传播系统最终为实现信息传播系统的总目标――企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双赢而不断运动发展。(见图1)

从静态角度看“涉农企业与农户间多结点信息传播范式”是由传播者(传播始主体)、传播客体、中介、受传者(传播终主体)等要素组成的复杂系统。从动态角度看,“涉农企业与农户间多结点信息传播范式”是传播系统各要素相互作用,不断协调,日趋和谐的演进过程。从纵向及时间角度看,“涉农企业与农户间多结点信息传播范式”是一个由图中各环节构成的包含反馈效应的涉农信息传递(交流)系统。从横向及空间角度看,“涉农企业与农户间多结点信息传播范式”是一个与传播环境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流。为最终实现信息传播系统的总目标而与其他系统配合的动态组织。

二、伊利集团“涉农企业与农户间多结点信息传播范式”的构成

1 伊利集团和奶农同为传播主体

传播系统的主体就是传播者,传播者又称信源,指传播行为的主体和引发者。就一次传播过程来看,传播主体可分为始主体与终主体。随着一次传播过程结束,始、终二主体的角色或相互更换,或相互渗透,从而推动“涉农企业与农户间多结点信息传播范式”有序化,促使传播过程连续进行。

在“涉农企业与农户间多结点信息传播范式”中,伊利集团主要是原奶事业部和技术服务部为传播过程的一端,信息传播范围是奶农,奶站业主,养殖区业主,牧场业主等。当作为信源时,伊利原奶事业部和技术服务部通过技术服务队伍,报告和培训以及服务热线等方式将市场、价格、质检、政策和技术培训等涉农信息“自上而下”传递给信息接受者――奶农。在传播过程另一端的广大奶农也可以通过各种信息结点将需求信息、咨询信息、个人信息等涉农信息“自下而上”的传递至伊利集团。(见图2)

2 伊利集团与奶农间多种形式的信息结点

农民在信息不对称的市场博弈中往往处于弱势地位,成为制约农民增收的瓶颈。而在伊利集团“涉农企业与农户间多结点信息传播范式”中,位于传播过程的两端的伊利集团和广大奶农中间存在着以奶业专家大院为代表的科研第三方,以奶牛合作社为代表的农民自发合作组织,以奶站为代表的企农交易中介,以奶联社为代表的委托第三方等等多种信息结点。通过各种信息结点整合分散农户。可以有效提高农户的组织化水平。提高农民的谈判能力,缩小单个农民与企业的信息差距,最终消除信息的不对称,使涉农企业服务农民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伊利集团“涉农企业与农户间多结点信息传播范式”中的信息结点有:奶站,奶牛合作社,奶业专家大院和奶联社。

奶站与伊利集团签订供奶合同,伊利集团与农户之间通过奶站建立互惠互利的供销关系,是较为传统的信息结点。伊利集团将市场供求、价格、政策标准等信息通过组织传播方式传递给奶站,奶站再由人际传播或大众传播将信息传递给农户。农户通过人际传播向奶站提供个人信息和咨询信息来获得伊利集团的奶款以及技术培训。

奶牛合作社是收集奶农需求信息,获取技术信息、法律政策信息、市场价格信息,并整合这些信息资源,向涉农企业传播,争取农民话语权的重要信息结点。涉农企业往往会对这些根据奶牛合作社传递的信息对自身的信息进行内容和形式上的调整。有利于实现涉农企业“自上而下”的信息传播与农民为信息传播主体的“自下而上”信息传播的有效对接。

奶业专家大院是具有监督协调和科研协助意义的第三方组织。专家大院的运营机制是由政府牵头,专家指导,逐步融入市场,自主经营,自我发展。目标是要发展成科技型企业,实现市场化经营,将有偿服务和无偿服务相结合。因此奶业专家大院作为信息结点,更多的是收集和传播农业奶

业的服务信息,信息传播方式有:上门服务、电话等一对一人际传播;网络远程培训,举办培训班等组织传播。

奶联社是针对“公司+奶站+奶农”养殖模式的出现的问题,而应运而生的一种新兴生产经营模式。奶联社以强大的信息投入能力和获取、交换信息的能力可以整合并取代传统奶站、奶牛合作社以及奶业专家大院,使三者合一,既弥补了单个农户的信息素质不高,信息意识淡漠,对信息的有效需求不足以及主动信息的“失语”等以往传播过程中的不足,同时极大地降低了涉农企业信息传播和信息管理的威本。其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生态化、科学化的奶牛养殖,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原奶质量,推动实现社会、农民和涉农企业的三方共赢。

各种形式的信息结点是伊利集团“涉农企业与农户间多结点信息传播范式”发展过程中在不同阶段不断总结经验和修正的成果。各种形式的信息结点在本质上都体现了韦期特利一麦克莱恩中介模式中c扮演的中介角色。各种形式的信息结点作为伊利集团和农户信息传递过程中的中间环节,是传播渠道的角色c,是守门人。因此干预着传者与受者之间的信息交流,并在信息传递中进行着组织协调。作为联系企业与农户的信息结点,奶站,奶牛合作社,奶业专家大院和奶联社在伊利集团“涉农企业与农户间多结点信息传播范式”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伊利集团与奶农双方的传播主体地位就是通过奶站,奶牛合作社,奶业专家大院和奶联社等中介(信息结点)使涉农信息在整个传播范式中的良性流动来实现的。

3 其他要素:客体、环境和目标

(1)“涉农企业与农户间多结点信息传播范式”的传播客体

“涉农企业与农户间多结点信息传播范式”的传播客体即是传播内容。根据此次调查的数据来看,农民最需要的信息按照重要程度依次为:疾病处治和防疫信息69%,先进养殖技术信息61%。惠农政策信息40%,良种供应和配种信息39%,饲料供应信息3l%和原奶市场行情10%(见图3)。传播学上强调传受双方要有共同的意义空间,要求传受双方必须对符号意义拥有共同的理解。否则传播过程本身就不能成立,或传而不通,或导致误解。这就意味着始主体所传之涉农信息不仅要能被终主体理解,而且也正是终主体所需要的。伊利集团在对奶农的信息传播过程中。应奶农之需,在奶牛改良、养殖现代化技术培训等方面下了很大功夫。伊利集团的对农培训运用通俗的话来表达和沟通,所以受培训者感到满意,对于主动要求学习的奶农,集团则组织其到示范户那里观摩和学习,来样板奶站居住生活一点日子,进行跟班学习。因此伊利集团“涉农企业与农户间多结点信息传播范式”的涉农信息传递做到了应农所需,通俗易懂,样板示范。信息易被终主体接收。

(2)“涉农企业与农户间多结点信息传播范式”的传播环境

与“涉农企业与农户间多结点信息传播范式”的传播环境息息相关的是信息传播系统的传播环境,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所谓硬环境,是指传播活动所依赖的各种物质条件所构成的环境。具体包括自然经济发展状况,交通及电力状况,文化教育状况,通讯、邮政情况,语言使用情况,媒介种类,媒介拥有量和普及率等等。伊利集团“涉农企业与农户间多结点信息传播范式”中的养殖小区基础设施建设都较为完备,交通便利。100%的乡镇已经完成农村电网改造,99.6%的村通电,97.5%的自然村通电;98.1%的村和88.3%的自然村通电话;87.2%的乡镇有邮电所。25.5%的乡镇有广播、电视站;99.0%的村能接收电视节目,21.2%的村安装了有线电视。但是网络基础建设比较落后,没有宽带网络。

所谓软环境。是指由传播系统所需要的各种非物质条件构筑而成的环境。比如政府的重视,政策的引导,信息传播的氛围等等。在伊利集团“涉农企业与农户间多结点信息传播范式”运行过程中,内蒙古自治区及呼和浩特市地方政府发挥了重要作用。内蒙古自治区“十一五”计划指出,“在今后五年内,仍要把乳业作为农牧民增收的重要渠道,继续建设大型乳业加工项目”。呼和浩特市政府则提出“奶业兴市”战略决策,起草《呼市奶业发展规划》,先后制定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奶业发展的政策法规。有效带动了呼和浩特市奶业的发展,为“涉农企业与农户间多结点信息传播范式”的良性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3)伊利集团“涉农企业与农户间多结点信息传播范式”的目标

伊利集团“涉农企业与农户间多结点信息传播范式”是由有关的信息人员、技术设备、涉农信息的管理传播交流过程和月的等要素组成的综合体,是实现涉农信息在传播始主体和传播终主体之间良性流动的多层次、复杂的有机职能系统。涉农信息传播就是由传播主体、中介、客体、目标等四个基本要素相互作用以实现其社会功能的动态过程。在伊利集团、奶农、奶业专家大院、奶牛合作社、奶站,奶联社等要素构成的信息传播系统中,这些要素有机联系,相互作用,并与传播环境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最终为实现信息传播系统的总目标――企业收益和农民增收的双赢而不断运动发展。

三、完善伊利集团“涉农企业与农户间多结点信息传播范式”的建议

1 加强相关政府部门的信息管理,保障信息安全

建议政府不断加大对以“涉农企业与农户间多结点信息传播范式”发展的探索和实践过程中的资金投入,加大示范与引导的力度。同时,要积极协助企业清理内外干扰的信息传播环境,以便伊利集团“涉农企业与农户间多结点信息传播范式”的传播主体能够更加容易得到真实有效的涉农信息;进而协助企业加强对各个信息节点关于食品安全信息的传播与反馈的管理。

2 重视组织传播和人际传播的作用,提高信息传播效果

组织传播是涉农企业――伊利集团与广大奶农之间信息传播的重要方式。在“涉农企业与农户间多结点信息传播范式”中。伊利集团作为信息传播主体的龙头,负责管理和维护多个信息结点的信息沟通与传播的质量。农户通常是通过伊利集团的技术服务部、奶站、专家大院、兽医站、奶牛合作社等信息结点组织机构的组织传播获取信息。组织传播中除了面对面的信息交流外,还可以借助大众传媒和人际传播渠道丰富传播手段、形式,得到及时的反馈,提高信息传播效果。

在人际传播中,农村意见领袖的作用不可忽视。同时,可将示范基地和示范牧场作为培训基地召集周围邻居来这里集中培训,使伊利集团与农户问的信息交流与互动更为直接和频繁,更好提升传播效果。

3 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培养信息型奶农

涉农企业篇4

一、涉农加工行业税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我们通过深入调研,综合分析,发现涉农行业税收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涉农加工企业进项税抵扣凭证主要是农产品收购发票,增值税税负水平较低;二是部分企业依法纳税意识淡薄,账务核算不规范,不如实申报纳税现象依然存在;三是部分企业的产销能力和生产加工能力不匹配,发票领购使用数量与产销数量不相符,月底以销量来推定进项抵扣多少的问题没有杜绝;四是税务机关缺乏一整套有效的管理方法,监控手段落后,利用信息化手段和外部信息对企业分析监控的能力不强;五是有些税收管理员放松了对“虚抵虚开”现象的警惕,在供票、增票、实地审核等环节不能做到严格把关,潜在的执法风险较大。对于上述问题,如不及时加强规范,极易造成企业“虚抵虚开”现象的发生,给国家税收造成较大的损失。

二、强化涉农加工企业税源管理的建议

基层税务机关按照“抓两头、控中间、强责任”的工作思路,进一步完善行业管理机制,加强重点环节控管,强化行业分析评估,明确岗位责任,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及早在税源管理环节予以解决,是目前堵塞征管漏洞的有效方式。

(一)抓住“两头”,从源头上堵塞“虚抵虚开”行为发生。一是在原材料的购进环节,加大实地查验力度,对农产品收购企业,每月在收购现场实地查验不得少于两次,并出具实地查验报告。严格收购发票的抵扣审核,重点审核收购凭证开具是否合法、是否规范,收购业务是否真实,票、款以及库存是否合理;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审核票面所列的货物名称是否为本企业生产经营用原料,审核发票开具时间和货物验收入库时间是否匹配,对于购进货物金额较大,要进行实地查验并与购货合同进行核对,并审核购进货物是否按规定付款,付款方与开票方是否一致,防止发生从第三方取得发票的情况。二是在销售环节,实行实地查验后发售专用发票管理。为防范企业“有货虚开”或者“无货虚开”的发生,纳税人每次领购增值税专用发票前,向税务机关提出领购申请,有税收管理员进行实地查验,审核有关销售合同或协议,运输方式、库存情况或出库证明等有关销售信息,测算企业本次销售数量和销售金额,合理核定发售数量,并出具实地查验报告,由纳税人凭查验报告到办税服务厅办理领购事宜。三是加强专用发票开具环节的管理,督促企业完善开票流程内控。企业实物保管人员在发出商品填制出库凭证时,应在出库凭证(或提货凭证)上要求领货人签字并注明身份证号码,对上门提货的应在出库(提货)凭证上标明运输车辆的号码,同时按日向财务部门传递。严格核对发票的开具项目和企业的生产经营范围是否一致,对于超范围开具的进行实地核实,查清超范围开具发票的原因,防止虚开发票发生。

(二)控好“中间”,从根本上遏制虚开发票问题。一是强化纳税人备案信息的应用,合理确定用票数量。税收管理员根据企业申报的用票计划,对纳税人的生产技术、生产工艺、投入产出状况等进行现场查验,分析报备的主产品项目信息是否齐全,投入产出、能耗指标、设备生产能力等指标,根据纳税人生产能力或经营规模、货物销售对象集中或分散程度、实际(或预计)销售额等实际情况,合理核定发票使用数量。二是定期进行巡查,及时发现违规问题。税收管理员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每月定期进行实地查看,并结合生产工人工资、电费、设备生产能力等各项生产要素进行分析,测算其生产能力与实际销售能力是否相符,是否存在“虚开”的情况。对没有实际进行生产的纳税人,及时对其进行停供发票。三是认真落实专用发票限量限额动态管理制度,根据企业的生产经营规模、发票开具情况、现金结算比例等日常监控情况,随时进行限额、限量调整,从根本上避免“虚抵虚开”发票案件的发生。四是强化纳税评估,及时发现虚开虚抵的苗头,防范于未然。定期从综合征管软件、防伪税控系统及稽查结果中提取销售额增长过快、发票用量增长过快、单一客户销售额过大、税负率低于行业标准等情形的纳税人,核查落实企业购销业务的真实性。定期采集企业用电信息,运用生产要素法加以分析和利用,加大对异常企业的评估落实力度重点评估其是否有真实的货物交易,有无虚开虚抵税款行为。

涉农企业篇5

一、强化责任担当,将疫情防控措施落实到复产复工各项工作中

1、提高政治站位。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要把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作为当前的重大政治任务,切实把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疫情防控各项部署要求落到实处。

2、严格内部防控。包括做好个体防范、加强流动人员监测防控、严格落实观察隔离措施等,严格落实到复产复工的各项工作中,一项一项落实。

3、落实防控责任。制定完善处置工作方案,积极参与联防联控工作,实行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双值班”“双任务”。

4、强化舆论引导。不传播负面消息、不信谣、不传谣,并坚决与各种谣言作斗争,在維护社会正常秩序、安定人心方面发挥作用。

二、严格企业员工排查

5、企业要加强外地返岗人员健康监测工作,了解外地返岗人员曾前往地点、返临时间和交通方式,建立主动健康申报制度,严格落实14天隔离措施。对疫情严重地区籍员工,要做好劝返工作。疫情期间不得新招外来人员入职上岗。

6、对于本地员工,企业复工前须核查登记每名员工前两周的涉疫相关情况,并登记造册,详细记录接触史,包括本人或共同居住人是否来自或去过疫区、是否接触过疫区人员、是否接触过肺炎病例。对存在上述情况的,企业要落实措施,严格执行集中点隔离、居家隔离14天的刚性要求。相关信息由企业专门负责人按要求及时市农业农村局。

三、强化企业内部管理

7、企业要做好各类应急和预防物资的储备,要做好口罩、测温计、消毒液等疫情防控物资保障及发放工作,物资储备不少于3天用量。

8、企业要设置独立的临时隔离室。隔离室要优先选在离大门较近、穿越区域较少的独立间,并备好口罩、消毒液、防护服、水银体温计等相关备品,设置口罩等防护废弃物专用收集桶,套医用黄色垃圾袋,实行专人管理,并定时移交指定单位处理。

9、确保工作环境清洁卫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严格执行通风和消毒制度。每日开启门窗,通风换气。办公室、生产车间、宿舍、食堂等公共场所保持开窗通风,上、下午各通风一次,每次通风时间不少于半小时;不宜开窗通风的,应采取机械强制通风。使用空调系统的企业要定期清洗空调,开空调时要同时开排气扇,并建立通风台账。

10、企业在疫情防控期间要严格实行封闭式管理。

11、门卫设置健康监测点。访客一律测体温,无异常登记访客信息后方可进入厂区。如发现异常,应立即报属地政府行业主管部门。

12、企业在防疫期间,暂时取消或控制人数举办集体活动或会议,尽量减少或停止差旅出行。

13、企业应建立人员及车辆进出登记台账,配合相关部门开展疫情排查和疫情相关信息报送工作。对外来运送货物人员除在进厂前进行体温监测、观察体症、进厂消毒外,还要控制其活动范围,对外地来企洽谈业务的人员,对其实施不少于14天的医学观察,无相关症状者方可进入厂区,严禁无关人员进入企业。

14、加强卫生清扫,保持清洁。每日定时对工作场所(办公室设备、门把手和电梯按钮等)、生活区(含食堂、宿舍)等进行不少于2次的全面消毒。每日采用500mg/L有效氯的消毒液喷雾或75%酒精擦拭等方式对室内空气、物体表面进行消毒。每个区域使用的保洁用具要分开,避免混用。并建立消毒台账。

15、严格实行员工分餐制、送餐制或错峰就餐制。食堂加工环节严格生熟分开,餐厅服务人员每日岗前必须测量体温并保留检测记录,作业中必须统一防护用具。餐具、炊具洗净消毒。

四、加强个人安全防护

16、落实晨检制度和健康申报制度。员工上岗必须佩戴口罩。对员工每日上岗前和离岗时进行体温监测,询问员工有无乏力、发热、咳嗽、胸闷等症状,对有发现体温超过37.2℃或呼吸道感染发热、咳嗽等症状者,应由企业专人送至就近发热门诊诊治,及时将异常情况向属地政府行业主管部门报告,并建立台账。

17、倡导员工养成经常洗手的好习惯,各类场所配备洗手龙头、洗手液、抹手纸或干手机。

五、加强疫情防控宣传培训

18、企业复工前必须做好员工疫情防控知识培训,确保每名员工掌握疫情防控期间注意事项和操作规程。培训原则上采用微信、小程序、短信、宣传册等形式,尽量减少集中式会议。

19、企业利用宣传栏等方式广泛开展防治知识健康宣教。

20、企业要教育督导员工在非工作时间严格遵守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六要六不要”和“八个严禁”要求。

涉农企业篇6

关键词 科技传播;涉农中小企业;市场;品牌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107-0045-02

以前有句俗话:“人怕出名,猪怕壮。”还有一句俗语就是:“好酒不怕巷子深”。这些俗语可能在以前是适用的,但是在我们这个科技高速发展的年代,各种产品频频更迭,更新换代的速度从以前的几十年,到现在甚至以秒来计算,有些不合时宜。

相对家喻户晓的大品牌来说,知名度不是问题;然而对于众多的中小企业来讲,尤其是具有地域特点的品牌,如果要谋得更大更广阔的市场,首先面临的就是如何树立自己独特的品牌并打响品牌知名度的问题。换位思考,我们自己作为一个消费者,在购买产品的同时,首先会想到的是这个牌子见没见过、听没听过,其次考虑它的质量、售后等问题。这是一个很自然的保护意识。

蒙牛集团副总裁孙先红和蒙牛总裁新闻助理张治国在《蒙牛内幕》一书中曾经表示:广告打造出来的是“玻璃品牌”,它往往是短期的,不容易形成品牌知名度,抗风险能力弱;而新闻打造出来的是“钻石品牌”,它往往是长期的,容易形成品牌忠诚度,抗风险能力强。①

1 中小企业树立品牌的优势

山西的中小企业,尤其是涉农企业,他们的产品因其特殊的地理,都具有独特的地域优势,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土特产。山西的土特产可以说,几乎每一个地方都有,如山西汾酒、汾州核桃、沁州黄小米、太原水塔老陈醋等等。

1.1活动带动品牌效应

今年7月,第七届世界核桃大会就在山西省汾阳市举办。仅在开幕当天,汾阳市就招商引进了核桃深加工、核桃饮料生产、核桃保健酒开发、核桃木家具等18个项目,签约金额69亿元。这次核桃盛会,吸引了30多个国家、地区的100多名专家,对当地核桃产业的规模以及相关产品给予了高度评价。②

这样一个被誉为核桃界的奥林匹克盛会,不仅打响了汾阳核桃的品牌知名度,更重要的是通过举办盛会,引进先进的核桃技术,对当地核桃企业的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1.2特产“组团”打响品牌

2012年10月,首届山西科普会弄特色优质农产品展销会在煤炭博物馆举行。山西科技传媒集团既集中展示了科普惠农成果,又搭建市场平台,汇集全省62家企业的262种特色优质农产品,例如长治三里湾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翻得高牌黑花生、山西青玉油脂有限公司的青玉黑豆膨化豆制品等,这些企业的知名度都不是很高,但通过特产“组团”的方式,让百姓乐于接受,从而打响自己的品牌。

当然,做品牌必须要有自己独特的产品,要想被人记住企业的产品,就要给自己的产品赋予不同于其他同类产品的特质,这就是一个企业文化的体现。把企业文化融入到产品中,尤其是具有地域特色的山西特色农产品,能对企业打响品牌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山西汾酒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

2中小企业树立品牌的误区

山西涉农中小企业规模小,他们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能力有限,与全国知名大品牌相比,一般中小企业不可能投入很多的人力、物力。由于资金、技术、文化等瓶颈,中小企业很难耐下心来做品牌,大多认为当务之急是如何生存,缺乏树立品牌的意识。这种观念和市场意识的落差,往往比产品推出更可怕。

很多中小企业已经越来越重视品牌的树立,但是很少能真正理解它的真正内涵。品牌代表着企业对消费者的定位,是消费者对企业的肯定。在山西涉农企业,在当地很有名,但一走出去,就成了路边的大白菜一样,让消费者感受不到它的与众不同。

实际上,品牌不仅意味着产品的优势,更重要的是其文化、价值的选择。中小企业应该明白,产品竞争和品牌竞争处在两个不同的层次,品牌带给消费者的意义消费远远大于产品本身。③品牌做得越深入,企业的底蕴就积累得越多,对产品营销的作用也就越大,让产品得到升华。

根据著名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的分析报告,《财富》杂志排名前250位的大公司有近50%的市场价值来自无形资产,也就是我们现在提到的品牌价值。中小企业在发展自己品牌的同时,应该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做出调整,不了解固有的及潜在的消费人群对产品的理解,品牌策略就会只是停留在提高知名度和认知度上。

3 科技传播对中小企业树立品牌的作用

山西省科协实施的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和经验,受到中央领导和中国科协领导的充分肯定,并向全国推广。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有报纸、杂志、网络、户外媒体等多种传媒手段,并联系200多家省级学会、协会,农科院专家、山西农业大学等优势,对帮助中小企业提高产品优势、提高品牌有重要的作用。

3.1引导企业,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2013年7月,山西科普惠农特色优质农产品上海展销会在光大会展中心举行。这次展销会是由山西科技传媒集团与山西五色土健康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举办,把山西优质生态绿色农产品推广宣传,使五色土这样的山西地域农产品品牌走出山西,走向全国。300多家涉农企业参展,不仅展示了山西省科普惠农的丰硕成果,同时还引申深了科普惠农工作,引导涉农中小企业,拓展他们的营销模式,扩大企业的产品知名度,更重要的是树立了山西整个特色优质农产品的品牌标本。

3.2建立合作,产学研联合一条龙

山西涉农中小企业走转型升级道就要加强科研投入。山西科技传媒集团可以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帮助中小企业与各大高校、科研院所实现更大范围的互通互融,在技术、管理等资讯服务方面提供便利。同时,通过聚办论坛、学术茶座等方式,组织涉农专家、学者赴企业进行实地考察,针对企业的难题进行会诊,帮助企业与专家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使得中小企业明确发展战略,加大研发力度,以高质量的产品树立高标准的品牌。

总之,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现代社会,科技传媒的连接企业和学会、协会、科研院所之间桥梁纽带的特殊优势,将对企业的品牌树立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治国.蒙牛内幕.北京大学出版社[M],2006-8-1.

[2]马玉.第七届世界核桃大会在山西汾阳举办,中国网[EB/OL],2013-7-23,http:///a/20130723/10239694_0.shtml.

涉农企业篇7

论文摘要:分析了涉农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知识产权管理的必要性,探讨了涉农企业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管理的相关运行机制,提出了完善涉农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激励与风险报酬机制、资源配置机制、创新成果转化机制的对策建议。

农业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管理密切相连,高效的知识产权管理是农业技术创新的加速器。涉农企业不仅要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更应该成为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的主体,涉农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能力不仅是企业科学管理水平的主要标志,而且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的知识产权管理运行机制是涉农企业新技术形成、转化和应用的保障和途径。笔者分析了涉农企业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管理的必要性,探讨了涉农企业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管理的机制,并提出了完善此运行机制的对策与建议。

1、涉农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知识产权管理的必要性

涉农企业技术创新是取得知识产权的前提,涉农企业以技术创新获得技术优势,通过专利申请、商标注册、版权保护以及技术秘密等形式获得法定的专有权利,进而产生自主知识产权使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而涉农企业的技术能力与企业自身的知识产权管理密不可分,高效的知识产权管理是涉农企业技术能力提升的重要保障。

1.1良好的知识产权管理可以有效控制农业技术创新的风险

农业技术创新离不开农业的自然状态,农业生产过程是一个自然和经济的交互过程,与季节、气候、地域等客观因素有很大的关系,对温度、湿度、光照等自然因素依赖性较强,受生态条件、自然条件的制约性大,地域性强;农业科研对象的生物性、研究环境的多样性、研究范围的广泛性,农业科技成果的中试、推广大都要在室外进行,极易扩散和流失,农业科技成果受农业生产季节性制约,属长期性研究,效益周期短,使得农业科技成果可控性差,通用性强,保密性弱。与此同时,农业技术创新的方向、过程和最终结果的产生及推广都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这些因素决定了农业技术创新的风险性。

涉农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对技术的立项、研发和产出等环节全程控制,对可能遇到的知识产权障碍、专利和技术壁垒提出预警,紧密跟踪农业技术领域的技术发展动态,能有效提高研发起点。通过涉农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可以把农业技术创新的成果产权化并纳入知识产权保护的范围,使知识产权保护下的垄断利益成为涉农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激励机制和风险报酬扒制,刺激创新成果的产出。涉农企业动态跟踪知识产权在产业化、商品化、资本化等转移过程中的风险因素,通过风险管理组织、项目风险管理程序进行风险管理决策,从而降低和规避农业知识产权移转过程中的风险因素。

1. 2良好的知识产权管理可以有效协调农业技术创新主体的利益

农业技术创新主体是涉农企业技术创新的决定因素。但是,农业技术创新周期长、环节多,涵盖了从产出、供给到推广的全过程,参与创新过程的角色多,农业技术创新的供给主体和需求主体之间存在着既相互依存又不易协调的复杂关系。农业技术创新的市场前景是其知识产权效益的基础,离不开技术成果前沿参与者和应用的终端用户—农民。由于农民对新技术认知、掌握的局限性,同时,农业技术对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和地域因素的严格要求,创新成果的市场及收益方面的不确定因素很大,会造成农业知识产权供求的矛盾,直接影响创新主体的收益率。

涉农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能及时跟踪、预测市场信息,引导创新主体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进行研发,建立科研、生产、营销相结合的知识产权的宏观管理与运行机制。同时,在知识产权新技术的应用和转化过程中,能明确各类主体的权属,有效规范新技术研究开发者、投资者、应用者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调整技术转移过程中各方的利益分配,形成一定的利益分享和风险共担机制,保持主体的创新动力。

1. 3良好的知识产权管理可以有效配置农业技术创新资源

农业技术创新以及知识产权的产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涉及创新主体、技术信息、市场能力、资金支持、资源条件等一系列要素。创新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效率是创新成败的重要因素。我国涉农企业创新主体分散,农业科技人才缺乏,每万农业人口科研人员只有0. 65人,其中种植业占68%。农业高等学校毕业生(包括研究生)每年约10万人,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平均每个企业仅有1人。我国的农业投人有限,技术储备不足,技术情报交流不畅。“一家一户”的农业承包经营方式,加大了涉农企业的技术创新及知识产权成果进人市场的成本。农业技术创新资源察赋先天不足决定了涉农企业优化配置创新资源要素的必要性。

涉农企业知识产权管理通过搭建网络化的知识产权信息系统,收集、整理、研究和利用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资源信息平台,综合分析、跟踪预测农业技术动态和市场走向,传播农产品市场需求信息和农业技术创新情报,有效整合各种资源,使涉农企业知识产权的创造、占有、运用、管理、保护等各个环节都能得到便捷、准确、规范的全方位引导,在便捷、高效中实现农业技术创新资源的优化,降低研发成本,避免重复研究,加快知识产权产出、转化、应用和传播,从而加大涉农企业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成果的产出步伐。

2、涉农企业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管理的关联机制

农业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管理有机结合、循环转化,是农业技术创新链的良险机制,把涉农企业的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无形资产的运作紧密联系起来,成为提高涉农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涉农企业高效率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是创新成果知识产权化并在经济系统中保持良好运行的必要前提。

2.1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制度的关系新制度

经济学派的代表人物道格拉斯·诺斯认为,世界经济的发展是一个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不断相互促进的过程,两者之间有很强的相互依赖性,“技术变迁与制度变迁是社会经济演进的基本核心,两者都呈现出路线依赖性的特征”。知识产权制度以产权效益产生的利益激励机制促成了创新主体持续创新的热情,同时保障了技术创新功能的有效发挥;技术创新使大量生产成为可能,降低了新收人流的成本,增加了知识产权的潜在利润,成为为知识产权产生的动力和源泉,两者之间形成有效的联动。“导致技术变迁的新知识的产生是制度发展过程的结果,技术变迁反过来又代表了一个对制度变迁需求的有力来源”。农业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制度有着天然的联系,知识产权制度安排是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的核心,保证了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循环流转及其应用。

2. 2涉农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对技术创新的作用机制

农业技术创新是从技术构想到研究开发并获得实际运用产生经济效益的过程。既包括了农业新技术的研发,又包括了农业新技术的推广以及市场化的各个阶段,充分体现了农业技术创新满足农业生产需求和促进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的目标,具有很强的目的性和应用性。因此,涉农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必须融人农业技术创新的各个环节,呈现全方位、系统化的特征。

2. 2.1涉农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对农业技术筛选的导向作用。现代农业技术日新月异的更新速度及学科分化的特点,决定了对农业技术创新方向的确定和前期技术成果的选择的复杂性。农业科技创新主要来源于企业内部的研究开发,与科研院所、高校的合作研发、委托研发;企业外部的高校、科研机构的技术转移;以及部分国际技术市场的成果。涉农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能够为涉农企业制定具体的研究开发计划,跟踪农业科技动态,利用专利文献检索等最新技术信息情报资源,分析现有技术产品情况及自身的技术优势和劣势,了解竞争对手的技术状况,预测技术的市场前景及发展动态,为企业确定选题,寻找创新的目标和方向,或者为企业技术合作、技术引进提供决策支持。

2. 2. 2涉农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对农业技术研发的产权定位作用。农业技术创新不仅资金投人大,而且研发周期长,环节复杂,市场需求及收益预期难以把握。因此,对研发成果知识产权化的路径选择定位困难。农业技术创新过程从项目确定、研发、试验到推广应用中的每一个阶段都可能产生专利权、新品种权、著作权、商标权及商业秘密权等知识产权。在农业创新技术立项阶段,经过大量的信息搜集、材料归纳、市场分析、价值判断等可能形成对技术预测评估、行业竞争态势、市场赢利前景等研究报告。对于此类智力成果可以通过著作权或商业秘密加以保护。对于合作开发或委托研究的项目要通过合同约定著作权权属。在农业创新技术研发、试验阶段,对于非公开状态下的创新技术、配方、育种方法等,或具有较强创造性不易被仿制的农业技术创新成果,可作为技术秘密进行管理;对于公开状态下竞争对手多、易模仿的的农业技术创新成果,可以及时申请专利权、植物新品种权等。在农业创新技术推广应用及商品化阶段,市场需求量越大的创新成果被竞争对手跟踪仿制的可能性越大,此时企业应通过专利权、商标权、新品种权、著作权等多项知识产权使创新成果以产权化的形式进人市场,并对农业技术创新成果进行联合保护和交叉保护。同时,利用知识产权许可或转让等方式加决扔IL技术创新成果的流通及产业化速度。

2.2.3涉农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对农业技术创新成果推广的保障作用。农业创新成果推广的对象是广大的农户,生产环境大多是露天,农业技术具有较强的外溢性,保密性差,控制难。例如植物新品种产生后,大都需要在田间进行种植,逐步扩大品种数量和生产规模。由于持续时间长,露天作业接触人员多,种植技术容易掌握,这种特定的生产环节为技术秘密泄露提供了便利。在以竞争性和法制化为基本特征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技术创新成果知识产权化是其商品化、产权化的前提,也是农业技术创新成果获得保护的前提。涉农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可以适时跟踪企业知识产权成果的流向,把握技术扩散的市场动态,监控和防范各种侵权行为,积极应对农业知识产权的各种纠纷。

3、对策与建议

“运行机制是指一定制度安排下各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和作用的制约关系及其功能。在机制运行中,所构成的各要素之间的配置方式、组织形式以及调节功能不同,则运行机制的运行效率和运行结果就不同。”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认为,创新包括2种:技术创新和社会创新,后者指的是一种新的管理机构、管理方式或管理手段的创造,它注重把科技创新成果引人生产过程所导致的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和市场化的过程,通过这种管理方式和运行机制的变革,促进技术创新和经济的增长。涉农企业要以知识产权管理作为农业技术创新及创新资源配置的杠杆,把农业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作为农业科技创新和管理体系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指标,充分运用涉农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运行机制,推进涉农企业技术创新和竞争力的提升。

3.1完善涉农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激励与风险报酬机制

知识产权制度的本质是一种具有垄断性的私权,体现了从产权角度对人类智力成果创新的激励与保护。涉农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必须符合知识产权制度的本质要求,结合农业技术创新高风险的特点,建立以利益为核心的农业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的激励与风险报酬机制。一方面,通过涉农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保障农业创新主体和知识产权人能够通过控制和行使自己的权利而收回农业技术创造的成本,并获得必要的报酬;对直接参与技术创新的技术员实行技术要素参与收益分配、股权奖励等激励措施,体现社会尊重、创新成就感的署名权、荣誉称号等精神奖励。另一方面,规范涉农企业与技术创新人员的权利义务关系,将农业知识产权转移收益中的一部分,作为知识产权风险报酬基金,滚动发展,让技术要素提供者参与企业分配,建立一种风险分担、利益共享的新型分配机制,使农业技术创新的产权效益与市场效益结合起来,形成良吐的动力机制。

3. 2完善涉农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资源配置机制

涉农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对企业农业技术创新及知识产权的形成、利用、移转的过程中的要素进行协调,优化资源配置。首先,要建立涉农企业农业技术创新及知识产权人才档案库,既包括直接参与技术创新的农业技术人员,也包括在创新成果推广过程中产生技术溢出效应的示范者;既包括涉农企业自身的技术人员,也包括与其创新活动相关联的高校、科研院所等研究机构的相关研发人员。对其研究动态、成果权属、业绩水平、技术推广能力等进行跟踪统计。加强产学研各个创新主体之间的联动,建立合理的农业科研梯队,对于重点项目集中优质人力资源,集体攻关,实行合作研究、成果共享机制。其次,建立市场化的农业科技创新及知识产权的投人机制。涉农企业应确保农业科研经费持续、稳定地投人,同时,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积极吸纳社会资金,建立农户科技投资的激励机制,引导农户参与农业科技创新投人。第三,搭建涉农企业农业技术创新及知识产权信息平台。完善相关技术信息的储存、聚集、传递和沟通系统,建立企业自己的网络系统和知识产权数据库,充分利用政府部门构建的知识产权信息网络,实现信息链接、检索、订单等功能。健全涉农企业知识产权登记、归档、保管、使用、转让和分配的信息管理制度。

3. 3完善涉农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创新成果转化机制

涉农企业篇8

(项目编号:2016SJD630119)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812(2016)22-0095-02

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间经济往来日趋频繁,信用信息已经被越来越多的领域所使用,逐渐成为各个企业办事审批的前提条件。为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征信信息需要不断完善,把不同领域的信息都包含在内。文章旨在通过调研情况总结江苏省涉农信用管理现状并发现存在的问题,为后续的研究工作做准备。

关键词:涉农 信用管理 问题

近年来,农业发展越来越迅速,但是涉农企业尤其是涉农中小企业的信用信息普遍存在信息不全、滞后等问题,涉农信用体系不完善,极易引发信贷风险。涉农信用主要包括农户、涉农企业、与农村业务紧密联系的金融机构。农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经重的地位,涉农企业对农业经济的影响甚大,因此,对涉农企业信用管理工作开展调研极具意义。本文主要针对江苏省涉农企业开展信用调研,发现涉农企业信用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以促进涉农企业健康稳定的发展,为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助力。

一、加强涉农信用管理的重要性

(一)提高涉农企业经济效益

随着经济的发展,传统的农户中有很多都创办企业、建设厂房,进行与农业紧密联系的产业,包括农产品加工、农业牧场、绿色有机农产品的种植销售、农村生态度假等。但研究发现,这些涉农企业由于自身管理水平较低,很少开展相应的信用管理工作,导致出现一系列的信用问题,经济风险偏高。因此,加强涉农企业信用管理是提高企业自我约束能力,从根本上改善涉农企业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方面。

(二)提高涉农企业融资能力

据课题组调研显示:涉农企业主要的资金来源是向亲戚朋友挪借,申请贷款非常难。主要原因是金融机构对涉农企业的信用信息掌握不全面,涉农企业信息游离于正规金融机构之外,贷款给涉农企业金融机构面临很大的风险,基于此,一些金融机构选择放弃贷款利益而规避风险。可见,大力开展涉农信用管理有助于提高企业信用管理意识,促成企业信用管理工作氛围;有助于金融机构掌握可靠的农户信用信息,提高涉农企业融资能力。

(三)促进农村经济、金融的互动发展

农业是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的支柱,农村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能够带动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而涉农企业诚信经营是农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前提。大力开展涉农信用管理工作,通过建立涉农信用管理平台,实现涉农企业信用等级评价、涉农企业信用信息共享机制,可以有效地促进农村经济、金融的互动发展。

二、调研的前期准备工作

根据课题组前期调查:涉农企业普遍面临着严重的信用问题,金融需求难以实现是这类企业的典型特征。涉农企业具有固定资产比重较小、财务信息不对外公开、信用基础不足等特点,主要原因是农户为投资主体,缺乏相应的公司管理知识,企业组织机构设置模糊,职能不明确,自身信用管理水平低,更是加剧了自身的信用风险,金融需求难以实现。

为了确保调研数据能够体现江苏省涉农企业信用管理的现状,课题组首先了解到江苏省涉农企业的分布比例,并对照该比例进行选取样本,采取问卷调查与电子邮件往来的形式进行调研,问卷在设计上主要涉及以下内容:一是对涉农企业金融需求的调研;二是企业自身信用管理表现的评价;三是对涉农企业信用缺失原因的分析;四是涉农企业希望得到的改善。课题组以苏南、苏中、苏北的涉农企业为调研对象,共发放调研问卷600份,收回有效问卷569份,有效问卷率94.83%。对被调研企业大多采用上门访问、沟通,调研结论是可靠的,有参考依据的。

三、江苏省涉农信用管理现状

(一)涉农企业信用现状

涉农企业的特殊性导致了涉农信用的不稳定性,这个不稳定主要是指非人为因素造成的信用波动。在调研中发现,大部分涉农企业以农业生产为主业,而农业的高风险主要体现在自然灾害频繁且难以预防,涉农企业的收入因此时好时坏,农户信用也极具不稳定性。此外,农业产品的产量、收成质量、销售收入也会受气候因素的影响。调研显示:有些企业的果实由于受某些因素影响,导致客户反馈不好,信用风险增加。可见,构建涉农信用管理体系时需要把非人为因素对信用造成的影响单独进行分析。

(二)涉农企业金融需求现状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金融需求也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涉农企业金融需求有较大的代表性。课题组调研的569家涉农企业中,所有的企业都存在贷款难的问题,企业需要发展,必然会产生资金需求,但是由于涉农信用体系的不健全,导致金融机构对涉农企业缺乏信任,以至于出现涉农企业存在强烈的金融需求但贷款难的局面。

调研显示金融信贷市场对涉农企业信息的不对称,使涉农金融机构难以掌握涉农信贷主体真实的信用信息,从而使涉农金融机构的信贷风险加大、信用成本增加,贷款门槛增高。涉农企业通过正规途径获贷存在难度,因此当资金周转出现困难时,常常会选择民间借贷,而民间借贷是以超高利率作为放贷条件,这使得本来就处在经济困难期的涉农企业更加“雪上加霜”。

(三)涉农企业信用管理意识现状

涉农企业经营者缺乏信用管理意识,被调研的企业中有90%尚未认识到信用管理的重要性。调研显示489家企业认为扩大业务才是企业发展至关重要的问题,信用管理就是诚信,太讲究诚信反而会影响企业利益。对这一调研结果,课题组进行了深刻的分析,认为涉农企业产生这样的想法主要是对信用管理缺乏了解,]有认识到信用管理在约束企业经营行为的同时,也能够给企业带来的巨大利益。正是因为缺乏相应的信用管理意识,信用信息不健全,才造成贷款难,造成企业发展缓慢。

企业信用意识缺乏造成的另一后果便是假货遍布。在调研中发现,一些涉农企业生产的农产品在没有达到国家绿色、环保等相应的标准时,为了眼前利益,选择了造假方式,而造假行为一旦被识破,将面临处罚或付出更高的代价。由此可见,企业经营者具备信用管理意识是企业健康发展的首要前提。

(四)应收账款管理现状

在被调研的涉农企业中,89%的企业存在应收账款难以收回的情况。涉农企业为了开展业务过多采用赊销手段,以至于被客户拖欠货款情况严重。赊销产生大量的风险,不赊销又无法提高业务量,很多涉农企业处于两难的境地。出F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是涉农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并没有开展信用管理中的征信、授信工作。征信是指收集客户资料,对客户信用状况进行评价;授信是指企业根据评价结果选择合适的销售手段应用于该客户。开展了征信、授信工作的企业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赊销造成的风险。

应收账款是企业非常关心的内容,也是信用管理工作的一部分,开展信用管理工作可以帮助涉农企业解决一系列的财务、业务问题,为企业创造丰厚的潜在收益。在调研中课题组发现,很多企业对于收不回来的应收账款束手无策,随意搁置。这种做法只会造成企业坏账的无限增加,阻碍企业健康发展。究其根本原因还是涉农企业没有认识到信用管理的重要性,没有开展相应的信用管理工作。

四、涉农信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

针对涉农企业的信用管理现状,需要我们从中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以帮助涉农企业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也为提高江苏省农业经济发展献计献策。

(一)缺乏相应的制度约束

制度约束是管理事务的最有效的手段。如果信用管理作为涉农企业构建时的必要条件之一,那么涉农企业在后续发展中也许会少走弯路,发展更顺利。因此,制订与建设农村信用体系相关法律法规迫在眉睫,是江苏省信用建设的一项根本举措,通过制度约束,快速地帮助涉农企业认识信用管理的重要性,积极开展信用管理相关工作并将其付诸实施。

(二)涉农信用服务中介机构缺乏

目前江苏省虽然有很多信用服务中介公司,但是还缺少专门为涉农企业服务的中介机构。已有的这些中介机构对涉农企业普遍缺乏深入的了解,不知道涉农企业的需求与存在的问题,当然也谈不上为涉农企业深入的服务。信用中介的作用是帮助企业认识信用、开展信用建设、对企业进行评估并出具企业信用报告,信用中介机构只有开展具有指向性的服务,才能从真正意义上为涉农企业信用发展提供帮助。涉农信用中介机构的缺失,增大了银行交易成本,同时也增大了农村金融机构的信贷风险。

课题组建议:政府对于涉农信用服务中介机构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使更多的新设信用管理公司专门开展涉农信用业务,为涉农企业开展信用管理助力。

(三)涉农信用管理体系尚未构建

目前涉农企业的信用管理明显滞后的原因主要是信用管理工作尚未形成体系,体系是对信用管理工作事前、事中、事后的详细规划、设计。涉农信用管理体系的事前体系需要建立涉农信用中介体系、涉农市场信息体系、涉农企业征信体系等;事中需要建立涉农信用担保体系、涉农信用授信体系、涉农金融机构体系等;事后需要建立评价体系、涉农信息服务体系等。只有建立涉农信用体系并在该体系中系统地实施信用管理,才能保障涉农信用管理长期、稳定、健康的发展,从而为涉农企业信用贷款良性循环奠定基础。

农村金融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农村信用体系,建立完善的涉农信用体系是课题组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针对以上调研中发现的问题,为课题组后续的研究工作指明了方向,在未来的研究中,以解决存在的问题为出发点,建立江苏省涉农信用管理体系,把信用管理应用在不同领域,真正达到全民、全社会信用。J

参考文献:

[1]张军.基于效益理念加强江苏省企业信用管理建设[J].商业经济,2015,(03).

上一篇:城市发展论文范文 下一篇:金融经济发展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