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师范文

时间:2023-10-28 12:47:17

英语教师

英语教师篇1

上午好!我叫*,现任二年级英语教师及英语教研组组长。我今天来竞聘英语教师的岗位。非常感谢学校领导给了我向大家介绍自己,接受检验和挑战的机会。我将客观地说明我自己所具备的应聘能力,全面地论述我对于做好英语教学工作的总体思路和具体措施,并且,将心悦诚服地接受各位领导和老师的评判。

我是1997年参加工作的,“弹指一挥间”,蓦然回首走过的足迹,有太多值得回味的东西一直在心头涌动,七年来一直从事小学英语教学工作。我的工作得到了在座的许多领导、老师的亲切关怀和悉心帮助。我不敢辜负领导们的殷切期望,勤勤恳恳,不断进取,在思想上和工作能力上都有了不少的进步。因此我今天充满信心走上这竞聘讲台。

站在大家面前有点单瘦的我,稳重而不死板,激进而不张扬,温和而不懦弱,愚钝而不懒惰,正直而不固执。

我觉得,我竞聘英语教师有如下几个优势和条件:

1.有良好的师德

我为人处事的原则是:老老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工作,开开心心生活。自己一贯注重个人品德素质的培养,努力做到尊重领导,团结同志,工作负责,办事公道,不计较个人得失,对工作对同志有公心,爱心,平常心和宽容心。自从参加工作以来,我首先在师德上严格要求自己,要做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认真学习和领会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时俱进,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争取让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最好的教育,都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

2.有较高的专业水平

我从昌潍师专英语系毕业后曾到山东师范大学进修取得本科学历,系统而又牢固地掌握了英语教学的专业知识。多年来始终在教学第一线致力于小学英语教学及研究,使自己的专业知识得到进一步充实、更新和扩展。被聘为教育部小学英语教学评价实验教师,系山东省双语教育研究会会员,参编了《学习与创新》,《阳光英语》等,有多篇和获奖。

3.有较强的教学能力

从选择教师这门职业的第一天起,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做一名受学生欢迎的好老师,为了这个心愿,我一直在不懈努力着。要求自己做到牢固掌握本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熟悉相关学科的文化知识,不断更新知识结构,精通业务,精心施教,把握好教学的难点重点,认真探索教学规律,钻研教学艺术,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我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效果普遍受到学生的认可和欢迎。我提出的教学模式在市区研讨会上做了交流并发表在《课改通讯》上。

4.有突出的工作业绩

我从2002年8月学校成立后被选取调到学校担任英语教师及教研组长。在这段时间里,我工作的很幸福,生活的很愉快。任职期间我被评为山东省英语教学能手,奎文区英语学科带头人,奎文区教育教学先进个人,奎文区现代技术教学能手,奎文区优秀团员等荣誉称号。所教学生成绩优异,在5月份的全国小学生英语竞赛中,奎文区二年级被选入决赛的19名学生中其中16名来自于我和张琳老师辅导的我校学生,最后一举取得了决赛第一名的好成绩。

以上所述情况,是我竞聘英语教师的优势条件,假如我有幸竞聘上岗,这些优势条件将有助于我更好的开展英语教学工作。

英语组是双语学校的重要科室,它的工作关系着双语学校的未来及发展,处于核心地位。我深知,英语教学的工作不是轻而易举能做好的,必须全力以赴,理清思路,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如果我有幸竞聘成功,继续担任英语教师的话,我将从以下方面开展工作。

一、是真贯彻执行党的教育路线、方针、政策和学校的各项决定,加强学习,积极进取,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和驾驭双语学校英语教学工作的能力,用自己的勤奋加智慧,完成好教学任务

使我校的英语教学始终走在全区乃至全国的前列。二是做一个科研型的教师。教师的从教之日,正是重新学习之时。新时代要求教师具备的不只是操作技巧,还要有直面新情况、分析新问题、解决新矛盾的本领。进行目标明确、有针对性的教研活动,强化教研科研意识,带动教研室科研和教研工作的开展。超级秘书网

二、做一个理念新的教师

目前,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早已在我市全面推开,做为新课改的实践者,要在认真学习新课程理念的基础上,结合自己所教的学科,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大力改革教学,积极探索实施创新教学模式。把英语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相结合,为学生创设一个富有生活气息的真实的学习情境,同时注重学生的探究发现,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合作交流,提高学习能力。

三、做一个富有爱心的老师“不爱学生就教不好学生”,“爱学生就要爱每一个学生

作为一名教师,要无私地奉献爱,处处播洒爱,使我的学生在爱的激励下,增强自信,勇于创新,不断进取,成长为撑起祖国一片蓝天的栋梁。用质朴的心爱护学生,用诚挚的情感染学生,用精湛的教学艺术熏陶学生,用忘我的工作态度影响学生。

英语教师篇2

一、注意高一与初中的衔接过渡高一新学期伊始,可以通过摸底了解学生大致水平,及时给学生弥补初中的缺漏知识。可利用上半学期的时间从语言、词汇、语法、句型等方面系统复习。要尽快使学生适应高中英语教学,具体做法是:培养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良好学习习惯;坚

持用英语授课,要求并鼓励学生用英语思考问题、回答问题;根据高考要求,从高一年开始就需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会学生一些阅读技巧,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另外,课后要多与学生接触,尽快和学生熟悉。(教育

二、高中英语教学要始终贯彻交际性原则,强化学生主体意识“让游泳者到水中去。”这是交际语言教学理论的思想核心。贯彻交际性原则亦就是要把教学活化为实际:1.建立“课前五分钟会话”,培养课堂交际氛围。如一进课堂老师说:“it’snicetoseeyouagain./it’sfinetoday,isn’t?/howareyoutoday?”星期一上课问:“didyouhaveagoodtimeintheweekend?”学生会作出不同的回答,引出更多的对话,从而达到交际的目的。2.适当让学生表演对话或课文内容。针对近期所学内容,布置学生课后进行讨论排练,然后在课堂表演。3.多鼓励,少批评。为了使学生更爱开口,在练习中,要重视运用鼓励性语言,不断强化学生参加交际的信心。

三、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只有通过辅导学生掌握一套科学的学习方法,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才能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得以发挥。具体包括: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各种方法掌握英语基本知识的能力、学生自己整理所学知识的能力。另外,自学能力的提高还得益于大量的独立的阅读,于是新学期开始就要要求学生人人必备一本英汉词典作为工具书,让学生勤查字典。

四、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才能避免在以后的学习中产生两极分化。具体做法是把语言教学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上课可以结合时事、热点,给学生讲有关政治、历史、社会等各方面的新闻、幽默等。还可以通过开辟第二课堂,如举办讲故事、各类竞赛等。老师课后应当多和学生交流接触,了解学生的需要,适当和学生一起参加活动、体育运动。课后还可以布置学生听英语广播、看英语新闻,然后再到学校进行交流。

五、巩固教学效果发展学生智能教学的一个根本目的,是要求学生学会独立思考、独立自学,最终成为一个能独立工作的合格人才。课内教学的双边活动是至关重要的

,但由于学生多,时间少,而学生主动活动机会则不多。所以,课外作业便是学生个体完成作业的独立活动的基本形式。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需要独立思考、独立钻研,这对学生有充分的实际锻炼机会。课外作业,有助于学生发展智能和创造性才能,有助于培养学生灵活地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并能培养学生按时完成任务的习惯和责任心,以及克服困难的精神。因此,教师要在作业的布置和批改上下工夫,不仅要重视答案的公平性、客观性和唯一性,还要重视学生的选择性和创造性以及答案的开放性和多样性。

英语教师篇3

研究背景

教师话语,是指教师用于组织课堂教学、进行课堂交际、讲解知识、表达思想情感时所用的语言,具体包括提问、讲解、组织教学、反馈等形式。教师用教师话语来组织教学,同时也为学生输入目标语。因此,研究中学英语教师话语能够有效规范和完善教师课堂用语,促进外语教学。国内外很多学者对外语课堂教师话语、课堂互动等做了系统的实证研究。

近年来,我国很多学者也开展了课堂话语的研究。2002年,周星、周韵通过课堂录音和问卷调查的方法,研究了4位大学英语教师课堂话语的特征;2007年,胡青球对5位优秀英语教师的课堂话语互动特征进行了分析,发现优秀教师能创造机会鼓励学生语言输出;2005年与2006年,刘学慧分析研究了实习教师的课堂话语特征。但对于优秀初中英语教师的话语特征分析还较少,因此,本文重点研究优秀初中英语教师的话语特征,主要回答以下问题:①优秀初中英语教师和学生课堂话语的比例如何?②优秀初中英语教师的课堂提问类型有哪些?哪种提问更有利于学生语言输出?③优秀初中英语教师的课堂交互调整方式如何?哪种方式更有利于学生语言习得?④优秀初中英语教师的反馈方式如何?哪种方式更有利于学生语言学习?

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文以江苏省2013年优质课评比活动中,4位初中英语教师的课堂语料为研究对象。他们从事初中英语教学5年以上,教学效果优秀,深受师生好评,并多次在各级各类竞赛中获奖。此外,在2013年优质课比赛中,均代表各自的地级市到省里参赛并获得一等奖。根据课堂录像和转写语料,本文对师生话语比、教师提问、教师交互调整方式、教师反馈进行了分析,语料的定量分析数据展现了优秀初中英语教师的话语特征。

数据收集与结果分析

教师和学生话语比 笔者根据课堂教学视频与文本,对4节优质课上教师话语和学生话语所占时间以及在每节课所占的比例进行了统计。其中,学生话语包含小组讨论和总结汇报,其他活动指看视频等不需要发言的活动。结果如表一所示:教师话语量平均占39%,学生话语平均占50%,可见优秀英语教师已经开始注意以学生为中心,在他们的英语课堂中,学生的话语量略超过教师的话语量。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优秀教师引导语较简洁,注重多给学生机会;另一方面,他们总是设置更多的小组活动来让学生在同伴间充分使用语言,降低他们使用目标语的焦虑,从而习得语言。

课堂提问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互动的主要形式,教师通过提问来提高学生参与度,检查学生的理解力。提问类型分为展示性问题和参考性问题。展示性问题一般用来指提问者已经知晓答案的问题。教师常用来检测对文本的理解,缺乏真实交际性。比如:

师:Have you find the answers? When did the story happen?

生:One sunny day.

但作为课堂教学的特殊性,在处理阅读文章时,教师采用展示性问题能帮助学生练习语言,加深对文章的理解。而参考性问题则是提问者并不知道答案的问题。1987年,有学者认为教师使用参考性问题,学生的语言输出更加贴近真实环境中的语言。本研究对4位教师的课堂提问类型和使用情况进行了统计。结果见表二:这4位教师在课堂提问数量上有一定差异,但所提的参考性问题都高于展示性问题,尤其是T3,使用的参考性问题占到了65%,她的课堂充满了师生思维火花的碰撞。就平均数值而言,参考性问题占57%,展示性问题占43%,说明优秀英语教师的课堂话语较自然,注重跟学生真实交流,激发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师:OK. Boys and girls, I can’t wait to know your wonderful answers. Could you show me your answers? If you see such an amazing rabbit, what will you do?

生:I will run after the rabbit.

师:What do you want to know?

生:I want to know his name.

以上课堂摘录表明:教师如果使用参考性问题,能让学生积极表达他的独特思维,如追赶兔子并且想知道兔子名字等,促进课堂语言输出。师生之间的对话也更加真实互动,有意义。在这4堂优质课中,参考性问题使用频率较高,说明优秀教师更加注重课堂交流,他们总是尽可能的创设情境,用if条件句来提问,激发学生思维,促进课堂交互,以便学生在使用语言中掌握英语。

教师交互调整方式 根据Long在1983年提出的交互修正理论,当非本族语者在与本族语的交际中,双方为交际顺利才进行相互协商,主要的交互调整方式可以归纳为:理解核实、确认核实和澄清请求。在课堂教学中,理解核实是指教师询问学生是否听懂了自己说的话,通常用“OK?”“Right?”“Clear?”“Do you understand?”等来表示。确认核实是指教师来核实自己是否正确理解了学生的意思,常用“You mean…”来表示。澄清请求是指教师要求学生进一步提供信息来帮助自己弄懂前面所说的话,通常用 “What do you mean?”“Why do you say that?”等来表示。笔者通过对课堂录像以及转写语料的分析,把课堂交互方式的次数以及比率进行了分析。结果如下:4位教师在课堂中使用的交互调整与意义协商的策略有不同,T1的理解核实为50%,T4的理解核实为62%,均大于他们使用的确认核实比率。这可能跟他们上公开课有关,因为全英文教学,他们需要用确认核实来确保他们的语言是否被理解。而T2、T3使用的确认核实大于理解核实,分别为67%,15%。这表明教师已经有意识地提高确认核实的比率,以便师生更有质量的继续交流。周韵在2002年指出:在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里,教师使用最多的是确认核实。但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很少提出澄清请求。原因可能是学生英语确实不影响教师理解,也有可能是教师为了鼓励学生说英语的信心而避免使用。数据也显示课堂交互有其特殊性,教师除了注重语言交际的真实性,也重视语言教学的教育功能性。

教师反馈方式 教师反馈是指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做出的相应评价,有积极反馈和消极反馈两大类。Nunan在1991年撰文指出:教师在给予积极反馈时,不仅能使学习者知道他们正确地完成了任务,同时还能通过赞扬增强他们的学习动机。但消极反馈会使学生感到羞愧,失去语言学习的兴趣。笔者对4位教师使用的反馈类型和各自比例进行了统计,结果如下:就平均数据而言,4位教师使用的积极反馈为92%,分别为简单表扬30%,表扬加点评28%,表扬加重复35%,远远大于消极反馈(8%),并且他们在积极的使用表扬加点评和表扬加重复。重复加点评可以使学生更多地接受教师“可理解输入”;重复加表扬可以使学生的答案得到确认,有助于学生对正确答案加强记忆。这两种反馈方式不仅能增加学生信心,而且能积极扩展学生思维角度。数据也表明:4位教师都很少采用请他人回答的消极反馈,其比例仅为1%;而是使用引导加自我修正,使用频率为7%,很委婉地引导学生说出正确答案,降低学生使用语言的焦虑感。

结束语

本研究从师生课堂的话语量、教师的课堂提问方式、师生交互调整方式以及教师的课堂反馈形式等方面,分析了江苏省2013年优质课的4位初中优秀英语教师话语,为广大一线初中英语教师提供借鉴。总体来说,这4位教师都采用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话语都具有较高质量,有助于师生互动。在教师提问上,优秀教师使用的参考性问题大于展示性问题,说明他们倾向于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互动中来,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见解。在交互方式上,优秀教师理解核实和确认核实都使用得较多,课堂话语具备交际和教育双重功能。但澄清请求运用得较少。就反馈而言,优秀教师使用的积极反馈数量远远高于消极反馈,并且他们不再使用空洞的表扬,而是积极采取表扬加点评和表扬加重复的方式,创造有利于学生外语学习的机会。

当然,本研究仍然存在一定问题,比如抽取的样本数量相对较小,对课堂语料的分析还停留在一个比较浅的层面。但无论如何,优秀教师的话语可为中学英语教师提供一些借鉴价值,以此推动中学英语教学。

参考文献

[1]胡青球.优秀英语教师课堂话语特征分析[J].山东外语教学,2007(1).

[2]刘学惠.课堂环境下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框架与分析单位[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

[3]刘学惠.英语师范生课堂话语的建库、分析和应用[J].外语电化教学,2006(10).

英语教师篇4

关键词:幼师英语;口语教学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英语作为世界性的语言在对外交流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不少年轻的家长也越来越重视幼儿的早期英语启蒙教育,更多的愿意把幼儿送入双语幼儿园,为将来语言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为迎合家长的确实需要,双语幼儿园也就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因而,双语教学成为众多幼儿园扩大生源的重要竞争手段之一。但受传统的幼师学生的培养和幼儿园的办学条件的影响,目前双语幼儿园的教学质量让人担忧。因此,不断提高幼师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就显得迫在眉睫。那么,应该如何培养幼师学生的英语口语呢?

一、教师科学合理的设置英语的口语课程,提高教学效率

教师在进行口语课程的教学前要对课堂的主要内容安排学生进行预习,如何预习也要做详细的规定,包括词汇量、语法和拓展的知识等方面的安排。课堂的教学主要以检查预习的效果为主,教师再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相应的补充,丰富课堂的教学内容。例如,教师在讲授有关“用餐”的日常用语的话题时,就要事前安排学生将日常有关用餐的食物名称进行相应的总结,还要对有关蔬菜和水果类的英语表达进行相应的词汇总结,拓展学生的学习范围。尽管看上去这个话题很简单,但是要想在实际的口语将它们正确的表达出来并不容易,会有很多学生由于疏忽或是大意出现很多的低级错误。最典型的就是关于名词的单复数在口语中的使用,如果在笔试的试卷上学生们都不会出现错误,但是在英语的实际表达和运用中就会容易出错。这一点也提醒学生在自己走上幼师这个工作岗位时也要注意自己平时的口语使用规范,必免误导学生。

二、端正学生学习态度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我非常重视我的第一堂课,在第一堂课里,我基本不去讲《教师口语》这门课程的地位、意义,不去强调它的重要性,而是让学生观看一些有关语言艺术的视频后加以讨论,如访谈类节目《非常静距离》、求职招聘类节目《非你莫属》、演讲比赛视频、幼儿园课堂实录等。让学生在观看中讨论中去体会口语表达的重要性,让学生在观看中讨论中明白,不是老师才要求“口语表达”,其实生活中处处都需要有口语表达;让学生在观看中讨论中去感受口语表达的魄力,明白“人才不一定有口才,但有口才就一定是人才”的道理。从而改变学生不屑一顾、缺乏兴趣而“甘于寂寞”的学习态度。学生学习态度是否端正是决定教学效果好坏的关键。

三、采纳最佳的方法,加强学生的口语训练,增加语言交流的机会

在教学过程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水平情况,组织不同的方式进行英语口语的练习,创造学生进行英语交流的机会,增强学生进行口语练习的勇气和自信。对于学生掌握比较薄弱的英语话题,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多媒体视频的观看来进行学习,要求学生对视频短片的内容进行语气和声调的模仿,帮助学生纠正平时口语表达中发音不规范的情况。然后对于观看短片之后教师要对学生的观后感进行讨论,并尽量使用上短片中的内容,以便提高学生灵活运用语言表达的能力。

四、树立平等意识

人们在说话时时往往受到环境、气氛、对象等因素的影响。很多学生之所以怕说,不在于说什么,不在于怎么说,而是在乎对谁说。同寝室的同学进行交流,关系要好的几个同学进行沟通,他们往往都能滔滔不绝、谈笑风生,而当他们面对老师或站上讲台时就浑身不自在,这归根结底是由于双方地位不平等和紧张气氛造成的。还有部分同学,他们往往自我意识弱化,总是过分看重自己的弱点,即自己不如别人的地方,或家境贫寒、或成绩一般、或是见识少、或是口音重等,而看不到自己的优势。他们虽然有强烈的交际欲望,但又不敢大大方方地与人平等交际,他们事事回避,处经退缩,更不敢抛头露面当众讲话,对别人的反应特别敏感,生怕受到冷落和嘲笑。因此,教师要牢固地树立起师生平等、生生平等的意识,在言行、情感上,老师与学生要平等相处,同时要多创造机会,促进学生走出自己的生活圈子多与别人交流,消除距离,消除陌生感,让学生感到人人平等,进而学会放松,做到从容自如。

五、狠抓学生语音关,培养学生的自信和开口习惯,让学生敢于说,乐于说

俗话说,自信是走向成功的一半,因此幼师学生的英语口语的培养: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尤其是在课堂上多给学生充分的肯定和鼓励,让学生体会到一种由衷的成就感,从而增强自己对英语学习的自信心。因为,自信心增强了,从而对学习的兴趣自然而然就增强了。其次,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形式多样的朗读。朗读课文是英语教学当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教师可以进行引读,也可以指出突出学生进行领读,课堂内外自读,分小组朗读,全班齐读、跟着磁带读等。对于学生的表现应该进行及时的点评,赞美之词应不离口,让学生在愉悦中学习,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勇气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慢慢地开始说,乐于说。

综上所述,幼师英语教学的重点在于口语的培养。一口流利、地道、标准的英语口语是我们教学的重点。只有不断完善我们的教学,提高学生的素质,才能培养出我们需要的幼儿双语教学的人才。

参考文献:

英语教师篇5

关键词:教师话语; 性别差异; 语言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2-0000-02

引言

Ferguson在1971年提出教师话语(Teacher Talk)这一术语,并将教师话语界定为教师对学生所说的语言。在国内,有的研究者将教师话语界定为教师在课堂上为组织和从事教学所使用的语言,包含两大类:一类是与教学内容直接相关的英语教学话语;另一类是与教学内容无关但起着组织、引导教学作用的课堂教学用语(兰春寿,2009)。教师在课堂上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着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兴趣,继而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吴殿宁(2007)指出,目前国内外关于教师话语的研究颇多,但在教师话语性别差异对英语教学构成影响方面的研究却很少。本文以课堂观察为基础,试图发现不同性别教师课堂话语的差异,并考察其教学风格对学生语言学习的影响,从而对二语课堂教学中老师应该注意的一些方面进行总结。

一、性别对比研究

教师话语关乎教学内容的传播,而且是学生语言输入的重要渠道,它在课堂上占有很大的比例。在赵晓红(1998)研究的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讲课可占到课堂教学时间的65%至90%。鉴于教师话语在语言教学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国内外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的实证性研究。国外学者重在关注教师话语的语言特征,如语速、语调、重音等;国内学者则侧重考察教师话语的重要形式,教师提问的策略、方式、类型及教师话语的数量与纠错的方式等(吴殿宁,2007)。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前,人类关于语言与性别的研究比较零散,受西方女权运动的影响,语言中性别因素的研究得到发展,并逐渐成为人类学和社会学领域关注的焦点。美国语言学家Tannen(1992)认为,男性和女性在交际方式上存在根本差异,并将该差异冠名为性别话语(genderlects)。另外,社会语言学家的研究也证明任何一个语言社会都存在男性语言和女性语言,并具有相应的男性话语模式和女性话语模式。前人的研究表明性别话语主要在语音、语调、语法及话语轮次等方面得以体现。如词汇方面,女性倾向于使用委婉或迂回的话语和弱感叹词(goodness,dear me,my God)进行表达,男性则更多偏爱使用强感叹词语甚至是一些禁忌语,如 shit,hell等;在句法上,男性话语模式中多为陈述句和祈使句,而女性话语模式则常用附加疑问句(don't you…,isn't it)和礼貌语气。性别话语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本文重在对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教师性别话语进行研究。

二、研究设计

1.研究目的

本研究是基于不同性别的英语专业教师话语差异会对二语学习者的学习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将从课堂协商频次、提问类型、答问方式、反馈方式、副语言特征等方面入手探讨该差异并对初始假设予以验证。

2.研究对象

本研究对象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四位较优秀青年教师,男女各两位,其中副教授1人,讲师3人,其平均教龄为4-6年。选取了该四位老师所教授的同一门课程(中级英语写作)作为观察对象,广外开设的中级英语写作课是以激发学生创作欲望的写作任务来引导学生爱写,敢写,畅写欲言,夯实学生的英语写作基本功,由此增强学习成就感,带动英语水平的全面提高。这门课是按以学生为中心设计的,因此对该门课中教师性别话语的研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3.研究方法

本文采取了观察课堂录像和采访调查的方法,主要包括:(1)课堂录像观察,对四位男女教师的讲课过程及课堂物理环境做了细致反复的观察,然后将录音转写为书面文字,并对文字材料进行相关的分类和数据统计分析;(2)采访,为了更全面客观地分析课堂教师性别话语,本研究对所观察课堂的所有老师和部分学生进行了访谈。同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了身边英语专业学生对教师性别话语看法的相关数据,从而加强了本文的可信度。

三、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1.课堂协商频次

关于协商在语言学习中的作用,Long(1983)提出的“互动假说”认为,为消除理解障碍而进行的话语修饰(即意义协商)能给学习者提供更多的可理解性输入,从而促进语言习得。并于1996年修订互动假说时指出协商不仅能增加可理解输入,而且可凸显形式特征,令学习者注意并修饰其输出,从而促进语言习得(刘学慧、钱薇薇,2007)。本文所关注的课堂协商体现在含有Ok? Right? 的话语内,老师明确地用以询问、检查或肯定。如

例1:The key word in this paragraph is energetic,right?

例2:Third,provide counter arguments and counter evidence with your own.So this is the way of writing a refutation,ok?

本文对经常出现的含有肯定语气的语篇标识语ok和直接用于课堂评价的right等予以剔除。经统计发现,课堂中女性教师所使用的Ok? 和Right? 总数明显多于男性教师的使用数量。其中女教师1的使用频率非常高,采访中她谈到自己可能已从有意识地使用变成了习惯性使用。具体数据为女教师1:Nok =78,Nright=46;女教师2:NokD=36,Nright=15; 男教师1:Nok=11,Nright=28; 男教师2:Nok=23,Nright=11。经问卷调查及访谈了解到,学生们比较倾向于老师使用ok? 和right?等协商语气的话语,他们觉得这样的话语能够吸引自己的注意力并激发一定的思考;另外部分学生认为这样更加体现老师和学生的平等关系,老师给予学生足够的尊重,减少了老师的绝对权威性,因而会更加喜欢该老师。当被问及是否对老师多次使用这些词反感时,学生普遍表示并无反感但指出使用过多会减弱他们的积极思考程度,进而变为被动接受。

2.课堂提问类型

课堂提问一直备受语言学家的关注,它是教师话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师通过课堂提问可以使学生参与课堂互动,引发学生语言输出,培养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可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帮助学生掌握学习难点和重点;可以促使学生注意并调整自己使用的语言;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等。因此,课堂提问也是英语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朱青,2010)。其中关于如何有策略性地提问以更加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语言习得一直是课堂提问研究的焦点,而对课堂提问类型的研究分析则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经统计发现,该结果与以往的研究结果并非完全一致,例如吴殿宁(2007)发现,男教师相对于女教师更加倾向于提展示性问题,从而学生在男教师课堂的话语量会少于女教师课堂的话语量。但是本研究表明,与传统教学课堂不同的是,所观察的四位老师在课堂中所提参考性问题的数量均多于展示性问题的数量,而且两位男教师课堂中参考性问题的比例均高于两位女教师的比例。女教师1总提问数38,展示性问题与参考性问题各占37%,63%;女教师2总提问数80,展示性问题与参考性问题分别为41%,59%;男教师1总提问数53,其中展示性问题30%,参考性问题70%;男教师2总提问数43,展示性问题占14%,参考性问题占86%。许多研究表明参考性问题比展示性问题更利于语言习得,但有时事实也并非如此。Brown (1994)认为展示性问题在课堂教学中也是非常重要的。一般说来,教师提问的问题类型应考虑学生的语言水平。学生的水平越高,教师提问的参考性问题所占的比重就应越大,反之亦然。Wilen(1986)也提出教师应在课堂上提出各种水平的问题,问题应适合学生的语言水平和认知能力。问题太难,学生会因难而退;问题太简单,学生不屑回答。经反复观察课堂录像,笔者发现课堂活动的设计如小组讨论等有利于调动学生们参与教学互动的积极性。

3.问题回答方式

本研究将问题的回答方式分为齐声回答、志愿回答、点名及老师给出答案或被忽略四类。相关数据表明男女教师之间并未呈现绝对的性别差异,反而在齐声回答和老师自己给出答案两类回答问题方面男女教师表现出一定的相似性。从下表可以看出女教师2点名答问的频率高达70%,但是该老师非常注重策略性。她在小组讨论活动时间会与学生进行大量的互动,聆听询问学生的意见,并在讨论结束后对那些持有创新观点或有不同意见但理由充分的学生进行提问。因而全班同学可以一起分享这些观点看法,并且消除了随机点名给学生带来的巨大压力。从访谈调查中发现,学生普遍认为女性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的心理和情感因素。

4.反馈方式

及时对学生的回答做出应有的评价,是提问有效进行的保证。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学生希望教师能对自己的回答给予积极评价。教师在给予学生积极反馈时,不仅能使学习者知道他们正确地完成了任务,同时还能通过赞扬增强他们的学习动机,从而使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课堂问答活动。因此,积极反馈比消极反馈更有助于学生的语言习得(于龙和于全娟,2005)。研究发现,观察的四位老师均注重对学生的答案进行点评反馈,但是女教师相对采用更多的“good","yeah","right"等积极反馈,即使是学生的答案跟自己预想的问题答案有出入,老师也会先对学生的回答做出肯定或鼓励,尤其是对那些志愿回答问题的学生;然而男老师则倾向于使用“Okay”,“Thank you very much”等较中性的反馈语。但是观察发现男教师2的个性化点评如“I love you”,起到了很好的课堂效果,老师在课堂反馈中要重视个性化的评语。访谈中,有学生提到老师的性格会直接影响老师的点评风格,例如性格幽默的老师在点评时有很好的效果,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这种风格类似于个性化点评,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另外有学生提及中国人的面子观念很强,尤其是在课堂等公开场合,如果发言被老师忽视或者否定会严重打消他们课堂参与的积极性,甚至对该老师或这门课产生厌恶情绪。

5.副语言特征

吴殿宁(2007)指出在体态语言的使用方面,女性占有天生的优势,女教师课堂上使用体态语言的次数远远比男教师多。从本研究所观察的四位老师来看,两位女老师的体态语确实比两位男老师的丰富。首先,如上文提到的女教师设计的课堂讨论活动比较多,在这个环节,她们会走下讲台,适当参与学生的讨论,当学生表现较好时伴随有拍肩膀,微笑等副语言;另外,女教师语调变化明显,语言富有表现力,而且与学生的目光接触时间长。然而男教师很少在教室走动,最多也就是走下讲台一两步与前两排的学生交流较多。副语言特征方面的观察发现与前人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女教师相对于男教师体态语言运用更加自如,语调变化更丰富,而且更具有表现力;女教师还善于利用走姿语,课堂上在学生之间走动的时间比男教师多得多,这有助于与学生的感情交流。70%的学生在调查访谈时表示更喜欢那些走下讲台与他们进行互动的老师,认为整节课都站在讲台上的老师会造成紧张的课堂氛围,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效果也会受到影响。

四、教学启示及结语

本文从课堂协商频次(Ok? Right?的使用频率)、提问类型、答问方式、反馈方式、副语言特征等五方面探讨了大学英语专业教师话语性别的差异。该个案研究发现了一些影响学生语言习得效果的教师性别话语:1)女教师使用Ok? Right? 等词的频率明显高于男教师;2)女教师多用“good”,“right”等积极反馈话语,而男教师倾向于使用" thank you very much" "okay"等中性评价语;3)女教师比男教师的体态语言更加丰富。另外,本研究并未发现男女教师在提问类型及答问方式呈现出明显的性别的差异。基于细致的课堂录像观察分析,结合师生的调查访谈结果,本研究总结出以下几点教学启示:

1.提高性别差异会对教学效果产生一定影响的认识,从而努力将因性别差异造成的教学不利影响降至最低程度。可以组织各种教学经验交流活动,尤其是男教师与女教师之间的课堂教学观摩,使其互相借鉴学习;

2.男教师应该加强协商性词语的策略性使用,不仅可以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他们进行积极的思考,而且能够缩小师生权势不对等的距离;

3.设计合理有效的课堂讨论活动,有利于老师对提问类型的把握,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语言输出,这是男教师与女教师都应重点关注的方面;

4.老师在点名提问时应该注重技巧性,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并培养学习兴趣。

5.老师对学生的语言输出进行评估反馈时,应该照顾到学生的面子,多使用积极肯定的评价语,同时注意创造性的点评。即使答案不正确也要尽量避免直接否定或负面评价,这点男教师应该加强;

6.充分发挥不同性别教师各自的优势,搭配教学以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Brown,H.D.Teaching by Principles[M].Pearson Education Limited,1994:164 -169.

[2]Long,M.H.Linguistic and Conversational Adjustments t o Non-native Speakers[J].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1983( 5) :177- 194.

[3]Tannen,D.You Just Don't Understand[M].New York:Virago Press,1992.

[4]Wilen,W.& A.Clegg.Effective questions and questioning:A research review[J].Theory and Research in Social Education,1986 (14/2):153-161.

[5]兰春寿.大学与中学英语课堂教师话语研究维度的差异[J].英语教师,2009,(9):27-31.

[6]刘学惠,钱薇薇.协商互动与即时输出:课堂语言学习探微[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11):25-29.

[7]吴殿宁.英语专业教师话语性别差异探究[J].鸡西大学学报,2007,(6):68-70.

[8]于龙,于全娟.课堂提问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作用[J].山东外语教学,2005,(4):76-79.

[9]赵晓红.大学英语阅读课教师话语的调查与分析[J].外语界,1998,(2) :17 -22.

英语教师篇6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反思;教师成长

为了满足学生英语学习的需要,小学英语教师只有不断改革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才能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因此,小学英语教师要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学会理性地反思自己的英语教学过程,不断优化英语教学。小学英语教师,不仅要是一名教育者,同时也应该是一名研究者,通过反思不断实践,改进英语教学方式,丰富自身教学技能,从而有效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一、什么是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一方面它是对教师教学中的正确行为予以肯定,指导教师不断积累经验;另一方面又是对教师自身的不足之处进行调整改进的过程。找出教学实践中与教学理念不符,甚至相违背的做法,进行自我反思,并且予以改正,不断完善自身的教学行为,使教学过程更加完美。

二、教学反思的意义

第一,帮助教师形成自己的课堂教学风格。教师通过教学反思能够冷静客观地评价自己的教学过程,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成教学过程的策划组织者。在这样的过程中,了解自己的教学特点,不断总结经验,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课堂教学风格。第二,为教师提供了自我教育的渠道。在教学反思过程中,教师将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及时修正教学中的缺失,培养教师的问题意识和教研能力,增强教师的自我意识能力,从而提升其教学能力。第三,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教学反思是理论经过实践检验后的一项重要活动,教学反思能使教师对所认知的理论有进一步的认识和内化,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力助手。

三、小学英语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具体方法

(一)课前反思:对学生的课堂表现有一定的预想小学英语教师课前对教案及设计思路进行反思,不仅是教师对自己教学设计的梳理,而且也是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尊重个体差异这一理念的重要体现。课前反思要对学生有深入的了解,弄清所教学生的认知特点。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程度、接受能力、学习特点设计适合的教学活动。因此,小学英语教师的教学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及时做出有效调整,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例如,PEP人教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下册Unit4Whereismycar?中Let'slearn的主要内容是方位介词in,on,under。课前反思要预想到,三年级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用实物呈现的方式更易于接受。教师可以事先准备一个小包,上课时带进课堂,用把文具放在包里、包上、包下的方式,让学生对方位介词有更加直观的认识,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这样的课前反思能帮助教师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二)课中反思:对课堂上出现的问题加以调整,拓展学生的认知范围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时常会出现“突发事件”,需要教师具有较强的随机应变能力,及时调整教学策略,顺应学生发展的需要。例如,PEP人教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Unit3Atthezoo中Let'sspell的教学内容是学习元音字母i在单词中的发音,列举了诸如:big,pig;six,milk等单词。引导学生发现这些单词发音的共同之处后,可以启发学生找出其他有字母i,且有同样发音规律的单词,于是学生们找到了gift,it,is等单词,而且都具有与举例单词同样的发音规律。但是也有个别学生提出另外一些单词,如like,nice,fine等,它们也包含字母i,但教师能立刻意识到这些学生混淆了开音节和闭音节的发音规律,这时需要教师予以解释,澄清两种音节不同的发音规律。这样不仅让学生们掌握了本单元的内容,同时也拓展了学生的认知范围。

(三)课后反思:梳理教学过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学反思能够让教师总结课堂教学中的不足,调整下节课的教学设计,不断丰富教学技能,提高教学水平。例如,PEP人教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下册Unit4Whereismycar?中的Storytime,教师为学生播放flash课件后并加以解释,随后领读对话。然而课后学生们对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不如预期。课后反思时,教师意识到让学生们分角色表演故事,能帮助学生内化所学内容,于是在接下来的课堂上给学生时间,让其自由分组,分角色练习对话。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锻炼了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

总之,课前反思、课中反思、课后反思三者是一个循序渐进、相互作用的过程。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养成良好的教学反思习惯,通过反思,改进教学方法,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技能。

参考文献:

[1]陈泗莹.生物学教师如何在教学反思中成长[J].新课程学习(上),2013(12):58-59.

[2]杨凤文.如何进行情感式英语教学[J].科技信息,2012(9):5.

英语教师篇7

关键词:词汇教学;词根;重要程度

所谓英语的词汇教学,就是利用词汇开展的一系列英语词汇训练,英语教师在进行词汇教学时,既要重视词汇的重要性,同时通过一系列的训练达到丰富学生词汇的目的,实现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质量。

那么怎么开展词汇教学呢?

一、利用词根开展英语教学

英语的词根就跟汉字的部首一样,是表达词义的一个重要的标志。词根分为前缀和后缀,前缀一般会引起词义的变化,如“un―”通常会产生相反的意思,而“re―”,则表示动词的反复或者第二次、重复等;而后缀通常表示数量的变化和形容词、名词等变化,如:数量词的“―teen”表示十几,“―ty”表示几十等,通过这些前后缀,可以让我们在千变万化的词汇中迅速找到他们的“近亲”,进而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

二、视单词的重要程度进行划分

新课程大纲对学生要求熟知的单词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也对一些经常应用的单词进行了划分。教师要将重要的单词让学生进行识记、掌握和背诵,而那些不太重要的单词,只要让学生明白什么意思即可,不需要刻意地进行深入学习。对于重要的单词,需要经过听说读写训练的,要着重进行训练,而不重要的词汇,则带过即可。通过这样的划分,可以降低学生学习单词的难度、减轻他们学习的负担,也增强了他们学习英语的信心。

三、利用各种道具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比如,让他们制作单词卡片,准备复读机等,甚至可以自制一些图片,让学生进行自学和背诵;在课堂上,教师则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制作幻灯片等,将一些抽象的单词形象化,让学生加以背诵和学习。通过这些教学设备和自制道具,全方位地对学生的单词记忆力进行培养,甚至可以利用这些简单的道具进行比赛或者是话剧表演,让他们在比赛或者娱乐中加深对单词的记忆。

四、利用阅读增加学生的词汇量

阅读是积累词汇的重要方法之一,阅读可以为学生创造一种情境,让学生在创设的语境中培养语感,同时加强对单词的认知和积累。初中生的好奇心比较强,因此,阅读材料可以适当准备一些趣味性和科普性比较强的素材,这样有助于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女生对于诗歌等比较擅长和喜爱,教师可以准备一些莎士比亚的诗让学生进行朗诵和模仿,从而达到记忆词汇的目的。

英语教师篇8

1、课前认真备课。既备教材,又备学生。

在领会大纲精神吃透教材的情况下,细致分析所教班学生(5班和6班)的实际情况,由于初高中衔接问题,加上学生基础不扎实,就出现了部分原本初中的尖子生在第一次月考就不及格的现象,这难免不是对学生还有老师的打击。因此,了解了学生的情况,就应该从实际出发,我结合大纲要求,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设计。学生基础差,于是在传授新课的同时,结合初中知识,不断夯实基础,发展能力;在45分钟的课堂里,提高效率,让学生真正吸收每节所学知识。

2、提高课堂教学气氛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中,我总是想方设法激发,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从而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英语是一门外语,对学生而言,既生疏又困难,在这样一种大环境之下,要教好英语,就要让学生喜爱英语,让他们对英语产生兴趣。否则学生对这门学科产生畏难情绪,不愿学,也无法学下去。为此,我经常借助多媒体给学生多介绍一些关于英美国家的文化,生活故事,让他们更了解英语,更喜欢学习英语。同时,多鼓励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一些英语活动,如英语演讲比赛,英语歌咏比赛等。

3、指导学生搞好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对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为使预习工作落到实处,我总在每节课后给学生提出预习要求并教给学生一些预习方法,于课前进行抽查,检测预习效果。这样一来,不但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亦对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4、注重课后复习检测

复习,检测工作在教学中很重要,复习可“温故而知新”,检测则可及时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本期教学中,我除要求学生在课后对前面所学知识进行经常复习外,在课堂教学中,亦充分利用一切机会,尽量将前面所学知识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提问,帮助他们掌握前面所学知识。检测采用每周一小测,每月一大考,通过检测,对学生所学知识进行查漏补缺工作。

在本学期里,我积极参加教研组和备课组的各项活动。认真听课,吸取其他老师的优点,并主动开公开课,虚心接受其他老师的评价,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上一篇:英语教学德育教育范文 下一篇:企业信息化制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