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幼儿创造潜能

时间:2022-05-07 05:03:47

挖掘幼儿创造潜能

绘画作为美术活动形式之一,是幼儿表达自己情感的一种特殊的活动方式,更是孩子们喜欢的活动之一。在现有主题活动课程背景下,教师如何在有命题的绘画活动中通过适宜的教育,加强并发挥幼儿的创造力,行之有效地激发幼儿用自己创造的图式表现对事物的认识与情感,发展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变通性,培养探索发现的积极性,挖掘幼儿的创造潜能。笔者有如下几点思考。

尝试“心灵感悟”,走进生活

孩子的涂画实际上包含着积极地视觉形象思维。神奇的大自然和变化万千的社会生活中,美的事物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关键是如何引导孩子亲近自然、融入社会、感受生活,大胆地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例如,画春天的花是教学常常开展的活动,如果为了画画去看一次花儿,幼儿大都找不到什么感觉,也不会去关注花儿的五彩缤纷。而如果在一次次散步中去欣赏美丽的花朵,教室的自然角也种植上几盆花草,引导孩子闲暇之余自由欣赏、比较,孩子就会爱不释手。如果这时以花儿为题材开展绘画活动,就会收到水到渠成的效果。

尝试“趣味绘画”,体验愉悦

绘画的过程是孩子表现美、创造美的过程。美的体验也是孩子感受做事是为了获得真正的乐趣的过程。每一次绘画活动,教师都应给孩子创设轻松民主、快乐自在的氛围,让孩子在无拘无束的情况下创作,重视他们在创作过程中的心理感受,方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选择趣味活动,可让孩子们在画中乐趣无穷。

绘画活动中,如果创设一定的游戏情景,在一个有意境、有情节的故事里,更能激发幼儿绘画的兴趣,更好地理解绘画要求,掌握绘画要领,画出自己独特风格的画。如绘画《美丽的大树》活动,笔者先请幼儿模仿小猴爬树、吃东西、捉迷藏,再导入为小猴“种植”大树,并以小猴的口吻渗透画大树的要点。幼儿画完后,请他们将自己的画贴在一起连成一片大树林,然后通过扮演小猴子的方式,到树林里做客,这样那些落笔胆小、缺乏毅力的孩子也积极参与进来了。

此外,在绘画形式上,除了可以选择常见的油画、棒画外,还可以开展棉签画、喷洒画、水墨画、拓印画等多种形式的绘画活动,既让画面产生意想不到的美的效果,又让孩子轻松体验成功。

尝试“给予空间”,形式多样

为了丰富幼儿绘画的空间和时间,笔者还在班里开展过趣味绘画角落。比如,绘画日记区。首先,在纸的顶端画上今天的天气情况,晴天还是阴天;然后,在纸的中间绘画记事,幼儿在课间可以随时去记录下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有趣的游戏、激烈的运动会、开心的事儿、伤心的事儿等都可以成为幼儿进行绘画日记的内容;最后,在纸的底端写上自己的姓名或画上代表自己的小标记。又如,颜色对对碰区,即提供多彩的配色颜料,让孩子在颜料盒上、玻璃球上、硬纸板上,尝试配色玩一玩等。寓教于乐的区域,让孩子轻而易举地学到了各种简单的绘画技能,孩子的绘画创作空间自然也越来越多。

尝试“读懂孩子”,多元评价

对于孩子的绘画作品,教师的评价应着眼于“童趣”,不能站在大人的角度,以成人画的框框去评析。在每次的作品评价之前,教师都应让孩子先尝试讲述下自己的创作,多听听孩子的心声,从中了解孩子的绘画意图、站在孩子的角度更好地去欣赏作品。例如,一次中班绘画《送给父亲的礼物》,小雅画了一幅爸爸骑摩托车带她出去玩的画。为让爸爸的手扶到摩托车的车把上,脚踏到踏板上,他把爸爸的手和脚画得跟竹竿一样长。这是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表现,表现了她对开摩托车的人的理解,是有童趣的。相反,如果她按照成人的思维,按照人体比例一样画开摩托车的爸爸,作品则显得空洞、单调,缺乏天真的童趣了。一幅绘画作品无论成功与失败,教师都应坚持正面、积极的评价,恰如其分地站在保护儿童的创造心、自信心的基点上评价,不断鼓励孩子的发展,不断增强他们对绘画创作、对生活的信心。

此外,为提高幼儿的绘画水平,教师还可引导孩子自评作品、互评同伴作品。这个过程中任何一个突如其来的想法,都是他们进行再创造的灵感之源。只要能找到不足,发现闪光点,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就足够了。还可以把孩子的作品布置到活动室内外,或者通过公开展览的形式或自制小册子的形式展示,引发孩子与家长的关注,或者把它作为自制材料投放到游戏区角中。教师对孩子作品的珍惜,会让他们进一步体验成功的喜悦,进一步激发创作欲望,增强创作积极性。

陶行知说:“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解放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之工作。”顺着“四尝试”这个梯子往上走,在组织幼儿绘画活动中,笔者将继续以儿童发展为本,努力做到让孩子成为本土化美术资源教学活动中的真正的“主人”,让孩子与环境、与教师、与同伴、与自己平等的对话。让幼儿绘画活动“润物细无声”如呼吸般自然,让孩子们自由地扬起绘画之舟的风帆,快乐成长。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安县古贲幼儿园)

上一篇:中职英语课程资源匮乏的反思 下一篇:作文教学呼唤“三原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