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挖掘课本素材之纵深挖掘,多向联系

时间:2022-10-28 04:45:24

回顾挖掘课本素材之纵深挖掘,多向联系

叶圣陶先生说:“课文无非是个例子。”目前,语文教材的入选文章总体上都是古今中外文章的典范,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古今中外文章的水平。这就为在阅读中进行作文教学、运用范文向学生提供写作素材、帮助学生积累写作资料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因此,对于写作时苦于没有素材可用的同学来说,不妨抽空把课本重新翻一翻,将课本中的阅读材料与自己的作文训练结合起来,巧用、化用课本材料充实自己的文章,同时再联系作者的生平事迹,就一定可以使自己的作文取得成功。

一、引用或仿写课本中的语句,扮靓文章语言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只有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才能感染读者。这就需要我们在阅读课文时把遇到的每一个好词、每一个寓意深刻的成语、每一个优美的句子、每一个精彩的片段摘抄下来,如果是属于自己的书报,可把全文剪下来,贴在专门的剪辑本上,日积月累,便成了一座很好的“素材库”。它将为我们提供用之不竭的素材。如:“理想是罗盘,给船舶导引方向;理想是船舶,载着你出海远行。”摘自《理想》(流沙河);“当事情结束的时候,你要能问心无愧地说:‘我已经尽我所能了。’”摘自《我的信念》(玛丽・居里)。

借鉴实例:

人的一生都有希望达到的目标和向往的奋斗前景,这就是理想。理想是罗盘,给船舶导引方向。理想是船舶,载着你出海远行。相反,没有理想,你就像一只航行在海上却迷失了方向的船,找不到停泊的港口,不知如何是好。理想是要靠汗水去浇灌的,是要靠拼搏去实现的,也许到了生命的终了还没实现,但你要能问心无愧地说:“我已经尽我所能了。”(写理想的片段)

二、引用或化用课文中的诗句

在写作文时我们可以引用或化用课文中的诗句,这样可以使自己的文章文采飞扬。但必须注意,运用课文中的诗句时,我们不能为了运用而运用,务必根据文章主题进行有效的引用或化用,否则便是无效的表达。

借鉴实例:

我没有感觉到古人言秋诗文的意境中常有的悲凉、萧索、凄清,相反,却有一种特殊的感觉充斥心中。你看:那清冷的风并没有充满敌意,它给我们带来的是耀眼的红叶,“霜叶红于二月花”让游人为之亢奋;小草也没有放弃生命,现在的枯黄是在积蓄力量,为了来年春天再次绿满大地,“化作春泥更护花”让大家为之感动;寂静的大地并没有真正沉寂,高空中大雁南飞的歌声让人产生诗情,“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让人遐想无限。(写秋的片段)

三、联系与课文材料相类似的生活事例

由《走一步,再走一步》中父亲教育孩子的方法可以联想到“孩子学走路”“雏鹰学飞”等;由《行道树》中的“奉献”精神可以联想到“讲台上的教师”“抢险中的军人”“夜幕下的清洁工”等。把这些故事进行扩写,以此来体现主题。

借鉴实例:

蹒跚学飞的雏鹰,颤抖地耸着双肩,接着小心翼翼地试着扇动翅膀,双脚离巢了,又落了下来,再一次离巢,又一次落下,总是不敢远离巢穴。鹰妈妈觉得是时候让孩子独立了,巢里面只能养出鸡来,只有天空才是雄鹰的家。鹰妈妈猛地把鹰巢打翻,雏鹰突然从巢里掉了出来,向悬崖下面坠落。雏鹰止不住内心的恐惧,一边坠落一边拼命挣扎,拼命地扑腾翅膀。渐渐地,雏鹰竟然止住了下降的趋势,歪歪斜斜地飞了起来,而且越飞越高。

雏鹰终于成了真正的雄鹰!(写爱的片段)

四、联系作者的生平事迹及其人生信念

学一篇课文,我们不只要学习作者的这一篇作品,还要了解作者的人生经历、人生故事、人生信念,这样才能更加深入地理解课文,同时也增加自己的写作素材。如学过《春》后,我们要知道“朱自清不领美国救济粮,以‘不食嗟来之食’的方式捍卫‘民族尊严’”的故事,这体现了朱自清的民族气节和人生信念;学过《风筝》后,我们要知道鲁迅先生“弃医从文”,在腥风血雨的年代以笔为枪,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政府及其御用文人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的背景。

借鉴实例:

运用“鲁迅弃医从文”的素材写一话题:“转折,并不意味着要放弃信念”。

风雨如晦的年代,“信念”两个字激励着许多年轻人去拼搏;“救国”两个字点燃了许多年轻人的人生灯塔。一个少年,沸腾的热血里奔涌着激情,不屈的骨子里支撑着尊严。他从中国只身赴日,只为学医以挽救国人的生命。然而,当他的尊严受辱,他猛然惊醒:一个人可以没有强健的体魄,可以丢掉宝贵的生命,但是,绝对不可以没有高贵的思想!弃医从文的转折并不代表他放弃了救国的道路,相反,当“鲁迅”这个名字响彻中国,那个信念才得以成真,而那曾经年少的男孩,也使自己矗立成一座丰碑,使自己成为中国近代史上一个永恒的坐标。

五、联系课文技法

如朱自清的《春》、老舍的《济南的冬天》、梁衡的《夏感》、何其芳的《秋天》,它们的共同之处是观察景物细致,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巧用修辞,把作者的情感融入字里行间。

借鉴实例:

温柔的春风暖暖地吹来,轻叩迎春花的闺门。迎春花害羞地露了一下头,娇滴滴地含笑未答。然而,只一天工夫,迎春花性情大变,它叫醒小姐妹们披着金黄的外衣齐刷刷地立于枝头,小巧玲珑,随风轻摆,向人致意,播报着春的讯息。

春是个急性子,赶得我们也不得不脱下厚厚的冬装,换上五颜六色的春服,轻快地行走于春天的校园。行走的学生如花一般活力四射,张扬着青春的魅力。春光下的少年,意气风发,带来了新一年里新的希望。

春,乘风而来。在春风中沐浴的我们要展开双翼,迎着春风在广阔的天地里翱翔。(写春的片段)

王会茹

习习的凉风带来阵阵的寒意,我心头一颤:已经是深秋了。环顾四周,我默默地品味着秋的味道……它来得如此轻,如此静,如此悲凉。

秋风瑟瑟,风妹妹悄悄地从远处走来,凉凉的,阴阴的。她不愿孤单,便带上一股神秘的幽香与清新钻进了人们的鼻孔,着人们。此时,空中的五星红旗与风跳着“交际舞”,树枝也情不自禁地为它谱出一段“交响乐”。路上的人们裹紧衣服,急匆匆地走着。这荒凉的秋,顽皮的秋。

叶子和花儿们都缩回了头,一改以往雄赳赳气昂昂的样子,在风中显得软弱无力,若垂危的老人。我加快了脚步,急切地寻找自己所想见到的东西。对,是它――盎然立于风中的松柏和那迎着风的冬青。它们全身散发着生的魅力、绿的活力,吸引着我的眼球,这与萧条的秃枝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这成熟的秋,蓬勃的秋。

硕果伶仃。有的树上现在还挂着果子,孤单的果子,也许它的兄弟姐妹早已埋入地下,成为“母亲”的养料。望着树上它倔犟的身影,我不由得生出一种担心――当风稍大一些时,它将同样走上它兄弟姐妹们走过的路――坠落地上,结束生命。

瞬间,我又释然了。因为我想起“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诗句。是啊,它终究是要“叶落归根”的呀!它将在冬天化作滋养“母亲”的养分,重新回到“母亲”的怀抱。这奉献的秋啊!

面对成熟的秋,我不再寂寞,反而有一些欢喜。秋考验着世间万物,也成为激励我劈波斩浪、勇往直前的动力。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点评:作者由习习的凉风带来阵阵的寒意,引出秋的到来,既而写秋风、秋叶、秋实。最后从奉献的秋中得到感悟:秋考验着世间万物,也成为激励“我”劈波斩浪、勇往直前的动力。再用一句诗“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来表达“我”对秋的情感。文章言词优美,主题积极向上,既写出了秋的特点,又给人以积极进取的力量。本文的写作特点:观察细致,巧用拟人、比喻、排比、引用的修辞手法,作者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字里行间,并赋予秋一定的含意。

经验介绍:“喜欢看书的学生不一定作文好,作文好的学生肯定爱看书”,这两种情况的区别取决于:抱着怎样的心态去看书,是否有目的性,是否有思维活动的参与。消遣性的阅读只会如有些学生所说的“好像有点印象,但要用的时候又说不出具体的东西来”。所以,我们需要积累素材(包括文字和非文字的),而且是有目的、有思考、有系统的内化式的积累。

建立教材“分类资料库”。例如:

1.新词美词荟萃、精彩句段摘录、精彩句段赏读;

2.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点、人生际遇;

3.作者的生平事迹、精神世界、相关作品;

4.与课本材料相类似材料及其反映的主题。

写作时,我们首先要根据作文题目的中心话题调出“分类资料库”中可以运用的材料;其次,根据自己所选择的文体来组合这些材料;再次,还可以根据教材中的资料引出自己日常生活中所碰到的与之相似的材料并对其进行适当的加工,然后将其运用到作文之中,从而很快完成一篇佳作。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次,我在一位朋友家小坐,发现她给父母打电话的时候拨了两遍号码。第一遍拨过之后,铃响三声就挂断,再拨第二遍,然后通话。

“第一遍占线吗?”我随意地问。

“没有。”

“是没想好说什么?”

“也不是。”

“那干吗拨两遍号码?”

她笑了笑,说:“你不知道,我爸爸妈妈都是接电话非常急的人,只要听见铃响,就会跑着去接。有一次,妈妈为接电话还让桌腿把小脚趾绊了一下,肿了很长时间。从那时起,我就和爸爸妈妈约定,接电话不准跑。我先拨一遍,给他们预备的时间。”

要求: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思路点拨:生活中的感动往往存在于我们目睹或经历了的某些微乎其微的小事之中,也许是一句简简单单的问候,也许是一个充满爱意的眼神,也许是一次下意识的搀扶……而那份真实的情感,那份贴心的关怀,那份温暖的亲情,那份发自内心的孝敬,却是一种宝贵的情感输入,使人倍感温馨与温暖。

材料中的那位朋友在与父母的一个简单的约定中,注入了作为女儿的一份爱心、孝心。我们可以从这里切入,去展示我们民族文化中最富有人性魅力的元素,讴歌人世间最美好的亲情。

上一篇:整合梳理生活素材之盘点经历,梳理情感 下一篇:回顾挖掘课本素材之主题归类,巩固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