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道德范文

时间:2023-09-19 04:08:36

大学生道德

大学生道德篇1

【关键词】网络道德;自律;他律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网络信息化时代,互联网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传播新信息、获取新知识的沟通渠道,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在互联网带来便捷、时效的同时,也衍生出一系列有关网络道德方面的问题,成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中必须要面对、解决的问题之一。

一、培养大学生的网络道德自律精神

1.大学生网络行为上的道德自律

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网络社会中,介于其独有的虚拟性特点,要求大学生在行使网络权力时,理性的面对在网络行为中衍生的道德行为,相对于传统的社会道德主要以外部力量制约、依靠道德他律而言,则需要更强大的自我约束力及道德自律。在网络行为的过程中,大学生能够自我要求、正确的把握、及时检验和校正自己网络行为的同时,体现了其网络道德自律的形成。绝大部分的网络社区仅仅靠执行行政命令是很难建立、维持下午的,它需要建立在互联网使用者自觉的遵守一定道德规范的基础上。

在督促大学生正确使用网络的同时,培养他们充分意识到一种潜在的网络道德规范、网络道德行为是出自于自身的需要、处事的根本,认识他人利益、公共利益与自身利益的一致性,培养遵守网络公共秩序、保障网络道德规范的品质,做到自我规范,自我约束。摒除网络上的互相欺骗、肆意破坏、甚至抵御网络犯罪的各种诱惑,无论是否有人看见或听见,都将网络社会道德作为一种责任来自觉自愿坚守。

2.大学生网络道德自律是其网络行为的必然要求

在传统的校园生活中,大学生一切的言谈举止都有明确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意识的限制。而在个体自主性、虚拟性极强的网络社会中,在缺少他人干预、管理和控制的网络环境下,必须通过大学生自律这种新型的道德行为模式,才能共同构建健康、有序的网络环境。大学生网络道德规范对于其网络行为来说,是不具有强制性的,只有依靠大学生自身的内在道德标准和外在行为自我约束,将规范化的网络道德行为作为一种自觉自愿的行为模式。一部分大学生在心理上、思想上还不够成熟,他们对于自身网络行为是具有一定的是非观,在其认知上是充满理性的,但行为上却又缺少相对等的自控能力,会出现例如沉溺于网络以致影响学业、影响心理健康、人际关系的正常交流等情况,由此,大学生网络道德自律是大学生网络行为的必然要求。

3.大学生网络自律是其在校自我管理的充分体现

互联网在满足大学生学习生活需求的同时,若缺少正确的引导,容易导致学生产生个人主义、自由主义思想。一部分人认为虚拟的网络世界中可以罔顾所有规章制度、道德观念而为所欲为,有些人在网络上以虚拟ID身份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论观点、不讲网络道德辱骂他人、利用网络知识和技术攻击他人网站成为“黑客”、甚至出现利用网络违法犯罪,一些大学生因现实生活中的交流困难而依赖于虚拟的网络世界寻找心理安慰。面对校园网络化程度的日益提高,在加大学校常规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要引导大学生明确在自身网络信息化社会中必须要履行的道德权力、义务;克服上网陋习,把握健康网络社会的发展趋势;指导其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与服务,强化网络道德自律意识,维护校园网络秩序。

二、构建大学生网络道德他律的监督机制

1.完善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机制

传统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距离相对狭窄、封闭,家庭、亲人、朋友、社会以一种简单的相处方式维系之间的联系。大学校园是一种人与人之间距离较近的熟人社会的缩影,在现实校园文化、环境中,由于现实社会的道德标准较为明确,大学生彼此的道德意识也都非常强烈,培养、教育他们将现实校园中存在的道德意识运用在虚拟的网络社会中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学校教育工作者在不断提高自身思想、素质的同时,学会利用网络特性、掌握网络文化,以正确的网络思想教育、引导学生。老师利用课堂进行网络道德教育,以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影响学生;通过网络聊天、讨论、邮件等方式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关注他们所关注的话题,对于互联网上的一些不良信息,学会讲求方式方法并有针对性的展开沟通与引导。

2.规范大学生网络道德内容

网络社会是现实社会的缩影,根据《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的相关要求,在当今社会中,我国公民应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为: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这些现实社会中的具体规范也同样适用于网络世界。然而,在网络社会中产生的一些网络行为已经无法用现有的社会道德去规范、衡量,而新的道德规范尚未形成时,必然造成网络道德的缺失。因此,随着网络时代及其技术的发展,作为网络世界的使用者之一,要尽可能的规范、丰富大学生网络道德内容,逐步形成统一的道德规范。可以借鉴国外一些好的经验,在校园网络的使用上制定详细的规章制度、管理条例。

3.提高网络技术的监管力度

在进行网络道德自我约束的同时,要不断加强从技术层面上进行网络监控,及时纠正网络道德失范,限制并制止任何网络违法犯罪的可能性。通过设置防火墙阻截一些不良信息的与侵入,过滤不安全因素,保障网络信息的正确性、安全性;还可以设置上网用户的网络访问权限,屏蔽一些未经授权的上网人员和不具备信任度的网站;设置进入口令和对数据加密当方式,对一些重要文件加以保护,防止一些重要信息被篡改、复制、污染,增强网络社会在技术使用上的安全性。目前逐步普及的网络实名制对于防止利用网络虚拟身份欺诈、约束网络行为起到了重要作用。学校要加大校园网络技术监管力度,将不良上网行为消灭在萌芽之中,净化校园文化。

参考文献:

[1]程敬华,龚春明.校园网络道德建设的实施路径[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2011,11.

[2]冯亮.大学生网络道德行为失范及对策[J].教育探索,2008,11.

[3]孙跃平.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及其对策研究[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0,1.

[4]刘娜.论道德自律对网络文化发展的影响[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0,5.

[5]谭晓玲.大学生网络道德的理性回归:从他律到自律[J].中国科教新导刊,2010,16.

大学生道德篇2

关键词:大学生  家庭道德观  个体意识  非道德化

当代大学生绝大多数是“80后”,以独生子女居多。他们在物质上相对丰裕 ,却要 在过多的社会竞争和学习压力 下生存特殊的历史年代使他们不用背负过多的传统文化记忆及历史负累,能够忽视“社会钟”而关注自我发展 。人为的社会隔绝形成了人际关系的 日渐淡漠 ,使他 们在理想社会 与现实社会的巨大差异面前倍感困惑。

他们心 中疑惑颇多,一边唱着“学习雷锋好榜样”,一边在思考助人为乐对 自己有什么实 际的好处;他们接受 着集体主义的教育,却也受着各种西方思潮尤其是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冲击;他们在激烈的竞争中考上大学 .却 发现大学 已经不 是心中的“象牙塔 ”了,大众就业使 得“天之骄子”的心理 优势感 消失殆尽;他们追求自由,却迷失于网络这个虚拟社区.原有的价值取向与道德责任都相对削弱和紊乱.网络生活的虚幻化使他们脱离了社会 ,惧怕现实。 

一、 大学生家庭道德观“非道德化”现状及分析 

“家庭美德是每个公民在家庭 生活 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夫妻、长幼 、邻里之 间的关系 。”作为社会的细胞家庭在人们生活 、消费和延续后 代方面起着不 可或缺 的作用对于社 会的安定 和谐 至关重要 。家庭道德观在 我国历来倍受重视,比如治 国先 治家,认为“修身”、“齐家”与“治国平天下”息息相关。80后“新新人类”思维敏捷,又是在改革开放后相对宽松 的社会环境下成长 的 ,接受新鲜 事物快 ,受西方道德 观念影响,价值更新加速,个性意识突出,在家庭 道德 观上与父 辈们 明显不同,有了较强的现代意识 。本文重点考察当代大学生在传统家庭观 、婚恋观 、第 三者 、离婚、婚外情 以及性观念等问题上的观点及做法。 

如今,大学生恋爱不仅有着环境的宽松和自由 。更有其生理和心理上 的必然性 。但是恋爱 不仅涉及爱情 。而且是行为道德活动,“性爱按其本性来说就是排他的。”[3]76按照马克思的看法,男女两性关系可作为人的整个文明程度的一个基本判断。浙江大学学生对“一个人同时对几个异性产生好感。并与其谈恋爱 ,您认为这种做法是 ?”的调查 .回答“脚踏两只船 .不应该”的 l0年前有 47%~1.10年后 为 49.2%;不过 ,l0年后对于这种“多角恋爱”的近乎离经叛道的认同竟然高达 49.8%。常识告诉我们 :择偶需要 比较 ,但不是“恋爱 自由”;爱情 区别 于友谊 .容不 得“多元 选择 ”:感情 不是儿戏 .没有理 由为排 除寂寞 而“假恋 ”;忠贞专一的道德原则使 “自私之爱”根本不具有 “普遍性 ”。

浙江大学学生在颇具现代性标签 意义 的婚 外情和第三者问题 上 ,表示 反对的 比例分别 为 58.5%和 52%.远高 于表示认同的人数 比例 ,这说 明大多数学生很看重 忠诚义务对于婚姻生活之必须 。比较 而言 ,大学生 的契 约精神 日显 ,他们不再允准婚后享有婚前恋爱 方式 的相对 自由。至少有 1/4的大学生对于无论婚前婚后 的情感方 式都 相对放任 自流 ,凸显 时代精神之印记。 

对于贞操问题,如今有 27%的学生不再视之为妇女 之性命 及传统道德对人性 的压抑。旧习俗历来有偏见 ,认为它只对妇女而言。其实,作 为坚定 、有节操的 自律性德 行 ,它是人内心的一种品质 ,能够 自觉抑制 人们的情感欲望 ,严格规范人们 的行 为方式 。热恋中的男子应 当正确认识其意义:最直接意义在于帮助人们 了解并把握 自己在恋 爱过程 中的行为 的价值 。避免盲 目冲动 ;而间接 意义则是帮助人们 提高 和深化爱情。 

离婚 问题在过去倍受道德舆论 的约制 .也被人为设置了许 多道 德枷锁 ,可如今浙江大学学 生有 76.2%认 为“离婚是私人 的事 ,难 以用传统 道德来评判 ”。不 可否认 ,现代人追求 自我 ,在更大程度上将婚姻问题划归私人生活领域 .婚 恋自由度前所未有 ,只是在 自由和责任之间 的平衡点 寻求 确是我们道德之所求。离婚有时是必要的,能给婚姻当事人应有的解脱.并避免婚姻中的不道德现象。同样,在现代性的洗礼及舶来观念的强烈冲刷下,未婚先孕这种本 来在传统 习俗观看来归 属道德的问题 ,现在却在更 大程度上被认为是技术问题 。 

在调查中,有69.5%的学生 对婚 前财产公正表示认可 .95.6%的学生对独身生活方式表示“可以理解”或“个人私事无从评价”,73%的学生认为婚姻是不需要任何形式的,不认同婚前性行为的 由 lO年前 的 10%降至 5.2% 。可见,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认 知有别于“熟人社会”的传统人伦观念.追求道德宽容以及个性自由倾向显而易见

二、新闻事件分析 

如今 ,在反传统的性道德观念 冲击下 ,大 学生的婚前性行为“道德失范”虽谈不上泛滥成灾,却也不是新鲜事。他们不再认为这是“越轨”行为 ,不再认为这是伤 风败 俗 ,而认 为学校 对这种“私事 ”不宜干涉 ,更不应惩罚 。2002年 10月重庆邮电学院发生的“女生怀孕被开除”事件就很能说明问题 。

2002年 12月 3日,《中围青年报》以《“女 大学生怀孕被开除”折射高校管理法律盲 区》为题报道说 :近 日,社会广泛关注的“女 生怀孕被开除”事件 中的  事双方——重庆某学院和李静 、张军 (均为化名)分别接 到了重庆市南岸区人民法院行政裁定书 ,驳回李静 、张军要求学校撤销处分决定的起诉。 

2002年 10月初 ,重庆某学 院大二女生李静 突感腹痛去校医院治疗 ,被校医怀疑为怀孕 ,她 自费住 进地方 医院 ,经诊断是宫外孕,于 1O月 9日做了手术 。学校 以严肃校规校纪 、正确引导学生为由,依据原国家教委颁布的《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普通高等学校学 生管 理规定》及该校《学生违 纪处罚条例》等相关规定 ,给予两名学生勒令退学处分 。 

此事经多家媒体披露后引起广泛的社会关注  其实 ,2001年 4月底 ,江苏南京某大学就 发生过此类事件 ,校方认为两名大学生在校外租房同居致女生怀孕后又做“人流 ”手术违反 了校规 .开除了两名学生的学籍 。 

大学生道德篇3

一个正常的人,他的一言一行都受心理因素的支配,哪怕“言不由衷”、“身不由己”也是一种心理状态。因此,做非道德的事,必然有其心理基础。由上述对大学生负道德心理的统计结果,我们可以对这些负道德心理作一简要的分析。

1.无知心理主要是道德教育问题

道德作为人的基本理性,并非与生俱来。道德同人类其他的知识有相同的一面,都需要通过教育或其他渠道进行传授;又有不同的一面,即道德不仅要求每个人都知道,而且要求每个人都将道德作为自己发展自内心的理念,认识到作为社会上的人必须这样做,不这样做不行,哪怕这样做眼前可能要吃亏受损。道德教育往往需要贯穿人的一生,从稍一懂事的家庭教育,到学校教育以至社会教育。道德教育环境需要使社会成员如同置身于按摩式浴缸里,不断流动的水从四面八方溢出随时按摩着你的全身,道德教育需要这样的无所不在、无所不包。我国是一个注重道德教育传统的国家,每个小学生都能讲出类似“孔融让梨”的动人故事。但目前道德教育尚存在很多“盲区”,道德知识传授不足是道德滑坡的因素之一。就大学生来说,小到城里来的独生子女不懂得谦让,农村来的孩子不太讲卫生;大到竞争的需要往往使得道德尴尬地退居二线,科学的发展又出现一些新的道德问题等等。大学生对于道德的无知心理,不仅说明了大学前道德教育的欠缺,也说明了大学期间道德教育的艰巨。道德教育“盲区”的存在,使得学生成长各阶段的道德教育面临着诸多的新课题,值得引起道德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2.从众心理主要是道德管理问题

制度经济学中有一条重要原理,当个人改变行为不能扭转局势时,人们会选择最终不利于自己的制度。大学生就餐秩序混乱是高校中一个较普遍的现象,下课铃一响,学生们蜂涌而出,直奔饭厅,人人争先恐后寸步不让见缝就钻,结果售饭窗前一片混乱。这时如果某人改变一下自己的行为,礼貌谦让、排队等待,他在仍是一团混乱的食堂里反倒成了傻瓜。最后他只好和其他人一样,冲向那乱成一团的窗口。这就是道德从众心理的典型表现。类似的情况在今日的社会中数不胜数。要改变这种情况,就需要学校领导和有关职能管理部门真正承担起管理者的责任,身体力行,令行禁止,不让第一个“闯红灯”的人坦然而去,可能就不会有第二个、第三个。“君子可欺以其方”,道德风气建造难,崩塌易,少数人钻空子得了利,可诱使更多的人学他们的样,道德风尚很快会垮下去。

3.侥幸心理主要是道德成本问题

道德成本是对道德行为或非道德行为可能招致的后果的经济学阐述。它有两重含义:一是正层面含义,即遵守道德的人需要为自己的行为付出的代价;二是负层面含义,即违反道德的人可能要为自己的行为受到的惩罚。学生考试作弊现象是大学中又一个较为典型的例子。在大学里及成人教育的考试中作弊现象时有发生。这种现象之所以存在,是因为有些作弊者未被发现,没有受到应得的惩罚,而获得了他不该获得的成绩或利益。也就是说,这些违反了道德的人,没有为他的非道德行为付出应付的成本,引得后来人的仿效。制假售假之所以屡禁不止愈演愈烈,首先还是打击不力,罚他一千,他能再赚一万、十万,制假者付出的非道德成本太低。道德成本是道德环境建设中的一把尺度,如果道德成本很高,就可能使道德行为人望而却步,如在拥成一团的饭厅里讲道德,付出的成本就可能使自己吃不上热饭,或花费更多的时间,这在某种程度上是社会在鼓励与之相悖的行为。反过来说,如果负道德成本过低,那可能使非道德行为人有恃无恐,使非道德行为难以约束和控制。

4.反叛心理主要是道德示范问题

在我们的社会中确有这样的情况:有些人故意将社会中的某些道德规范加以违反、嘲弄和奚落,将违反道德的意识和举动故意做得很张扬,以引人注目;有些人对符合道德的现象故意加以嘲弄和羞辱,以表明自己向道德的挑战。稍微分析一下就可以看到,对道德的羞辱,更多是来自小人物,他们无权无势总是吃亏;来自青年,他们无所顾忌血气方刚。从某种意义上说,社会不公正往往是引发不道德甚至故意反道德行为的原因:你不守规则大发不义之财,你利用手中职权获取各种特权,还有什么资格侈谈道德,甚至谴责我们的不道德行为呢?在我们的调查中有一项是有关职业便利条件者收受“红包”问题的,结果122名大学生中有120名表示今后当有可能时将在不同情况下收受红包,而且越是高年级学生越表现得肆无忌惮,原因是高年级学生已经接触实践,他们看到了某些人为他们在这些方面作出了示范。因此,我们在道德建设中必须强调领导机关、领导干部的道德示范作用,在高校必须强调教师和管理者的道德示范作用。从整个社会层面上看,道德的“从上做起”比“从我做起”更具价值,从世界各国廉政建设的成功经验看,也只有“从上做起”,才能真正触动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的迅速改变和提高。在高校,老师的示范作用更是不可低估,“为人师表”、“身教重于言教”比喋喋不休的说教更有说服力。

总之,在道德教育、道德管理、道德成本和道德示范中,道德教育属于理论教育,道德管理属于强制教育,道德成本属于实践教育,道德示范属于案例教育。四种教育相互关联,贯穿于学生的整个成长过程。来自于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所有正反面教育,以及学生自身的道德修养,将决定学生的道德水平。

三、道德建设要做到自律和他律的统一、个体和社会的统一

从上述对四种负道德心理的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非道德行为的产生是有其很深的社会、环境、心理根源的(按照现代基因学说,道德行为还有相当份量的生理因素,本文不对此进行讨论)。针对这些心理状况,我们在大学生道德建设中应把教育和管理、自律和他律有机地结合起来,统一起来。通过健全的规章制度、持之以恒的严格管理,使具有外在强制性特征的道德他律性,逐渐转化为具有内在约束性特征的道德自律性,推动大学生以至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向更高层次发展。

道德的自律,主要通过教育来实现。按照唯物论的反映论的观点,人之初本无“性善”“性恶”之分,后天的环境是养成良好道德的关键。诸如什么是道德,为什么要遵守道德,遵守道德有什么重要意义,不遵守道德会有什么后果等等,都必须通过不断的教育,使人们逐步理解、接受,并成为发自内心的自觉行动,即使是已经掌握了较多知识的大学生,也有一个道德教育问题,也需要通过各种方式不断地强化道德理念。而道德的他律,主要是通过制度、法律和管理来实现的,在高校还要通过校规校纪来实现。一般来说,社会道德所要求的基本准则,很多都可以通过法律、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或通过社会舆论、社会共识的形式肯定下来。人们在处理人与人或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时,都必须遵守这些准则;如果违背这些准则,则会受到法律、制度的惩罚,或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道德法庭的“审判”。西方有句谚语:“塑造一个贵族,要给三代人换血”,贵族高贵的“血”,是在一个法律严谨、制度严密、管理严格的环境中逐渐“换”出来的。在这里,他律的作用是巨大的。

大学生道德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是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它牵涉到社会领域的方方面面。一个学生的素质由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身心素质三方面组成,缺一不可,而道德素质是做人的根本。道德的教育问题,应该是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承担的责任;道德的约束作用,需要各方面的严格执法、严格管理;道德的成本调节,又牵涉到法律、制度的建设;道德的示范作用,需要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加强廉政建设。如果在这几个方面没有进展,个人道德修养则难以提高,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也难以提高。尽管也会出现一些卓尔不群出污泥而不染者,但决成不了社会的普遍现象。

二、负道德行为的主要心理因素

不道德行为者的心理因素,本文简称之为负道德心理。为了解大学生中的道德心理情况,笔者在某高校随机抽取了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122名在校大学生,对他们进行了一次道德问题问卷调查,其中一题涉及负道德心理,即“你认为不讲道德的人之所以不讲道德,是因为他——”,要求答题者在四项选择中按你认为的重要程度,依次选择。结果统计如下:

1.无知心理:“不知道什么是道德”。有56人将其列为第一项,占参加调查人数的46%。如果分年级统计,那么大一26人中有16人首选该项,占61.5%;大二28人中有13人首选该项,占46.4%;大三40人中17人首选该项,占42.5%;大四28人中只有10人首选该项,占35.7%。分年级统计结果表明,对道德的无知心理,随着年龄和知识的增长,呈逐步递减趋势。

2.从众心理:“大家都这么做了,所以我也这么做”。有44人首选该项,占参加调查人数的36%。分年级统计中,大一的新生似乎更不愿意在不讲道德的问题上盲从,他们中只有5人首选该项,占19.2%;而大二、大三、大四的学生中分别有50%、35.7%和35.7%的人更愿意在不讲道德的问题上“随大流”,没有自己的主见。

3.侥幸心理:“做不道德的事不会受到惩罚”。有16人首选该项,占参加调查人数的13%。相比之下,大三、大四的高年级学生似乎在侥幸心理上更有成功的心理,有17.5%和17.8%的人首选该项;而大一、大二的学生或许没有尝试过向道德挑战的滋味,仅11.5%、3.6%的人有过类似的体验。

4.反叛心理:“对社会和周围的人有反叛心理”。反叛心理中应包含过去我们常说的“逆反心理”。逆反心理常常是莫名的,而反叛心理却通常是有原因的。大学生们不太愿意选择该项,只有6个人首选该项,仅占5%,这说明随着年龄和受教育程度的增长,学生的心理开始成熟,相对于生理上处于逆反时期的中学生而言较为理智,处事多了几分思考,少了几分冲动。

以上分析仅代表了一个小小的侧面,但这些数据可以高校的素质教育和心理教育提供一些参考。

因此,我们在高校道德建设中,必须按党中央“社会主义道德风尚的形成、巩固和发展,要靠教育,也要靠法制”的精神,根据负道德心理的种种表现,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字库未存字注释:

大学生道德篇4

[关键词]道德教育大学生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公民道德建设的目的是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使公民养成道德习惯,改善社会的道德风尚,推动社会主义经济的健康发展。那么,应如何开展公民道德建设呢?中共中央2001年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指出:“公民道德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要靠教育,也要靠法律、政策和规章制度,必须综合运用各种手段,把提倡与反对、引导与约束结合起来,通过严格的科学管理,培养文明行为,抵制消极现象,促进扶正祛邪,扬善惩恶社会风气的形成、巩固和发展。”道德建设主要靠教育。道德教育是指生活于现实各种社会关系中的有道德知识和道德经验的人们,依据一定的道德准则和要求,对其他人有组织有计划地施加系统影响的一种活动⑴。它包括提高人们的道德认识、陶冶人们的道德情感、锻炼受教育者的道德意志、受教育者确立道德信念和养成道德习惯五个环节。道德教育的过程其实也是人的社会化的过程,接受社会的道德规范并在生活中履行它们,个人得以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融入社会⑵。

我国公民的涵盖面广,因此道德教育的主体也比较广泛。在此,主要论述大学生的道德教育问题。因为大学生在我国公民中占一定优势,知识含量高,是祖国的栋梁之才,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人才不仅要掌握一定的高科技知识、较高的操作能力,还应有一定的道德水准和心理调适能力。而且,大学生道德教育是大学生素质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它关系着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关系着整个民族和国家的未来。所以,大学生道德教育不容忽视。

伴随教育的迅猛发展,我国大学生的数量增长很快,约占我国人口的1/25,但同时也体现了越来越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及原因如下:

1、与他人交往方式虚拟化,大学生网络道德主体性失落。具体表现为通过网络或手机短信与他人(在此主要指陌生人)进行虚拟交流,夸大自己的主体地位,滥发和误用信息,造成一系列的道德问题,如价值取向偏离轨道,诚信危机。原因在于网络和手机具有很好的隐蔽性和神秘性,大学生已成为二者特别是网络用户的主力军,其人格呈现二重性,可能会以一种变质的人格损害他人或国家利益,信息多元化,带来大学生价值取向与现实发生矛盾和冲突,引发不道德行为。

2、个人中心主义一定程度上表现更为明显。其表现就是随自己意愿或情绪为人处事,不管是否有悖伦理道德或是违法;或是只管自己进步,忙于考研、出国,不顾外界及他人发生任何事件。原因在于当代大学生中独生子女比例提高,他们自我意识强烈,强调以个人为中心,希望一切如其所愿发展下去;单方面呼吁个性发展,自由、人权的限度在呼吁下有所放宽且控制不住,有些家庭教育忽视了团结合作精神及互相尊重方面的教育;市场经济的竞争意识激励大学生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层次,而学习的压力使得有些大学生完全陷入困境,无暇顾及学习之外的任何事情,个人中心主义进一步扩散。刘海洋泼熊事件就是一个实例。他的目的只是想验证一下黑熊是否如书上所说的那样嗅觉灵敏。结果却损害了他人及国家利益,也有悖于生态伦理。

3、存在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多,身心健康令人担忧。表现在:大学生情绪极不稳定,各种问题积压导致不健康心理,形成心理疾病,如考试焦虑症、强迫症、疑病症、精神分裂症。行为异常过激。原因在于:社会和科技的飞速发展,优胜劣汰意识扎根于心中,学生面临的竞争和压力明显大于以前,排解不当或超出一些人的负荷;有些农村学生刚入校时不能适应大城市环境,难以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和心理,会寻找不恰当的发泄方式,其中有向道德发起了挑战的,严重影响道德教育的成效;教育体制的改革使部分学生难以适应改革后的学习方式、生活方式,自我否定,对老师、学校乃至社会产生一种逆反心理。

4、社会实践和锻炼方式变化,犯罪现象增多。表现为运用网络和高科技开展犯罪活动,参与传销、销赃、贩卖等活动。究其原因,一是由于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导致不规范发展;外国思潮和文化冲击,大学生面临日益严峻的挑战,如“性革命”与自杀的挑战。二是由于科技的迅猛发展特别是网络的普及,人与人之间交往增多了神秘性和虚拟性色彩,大学生充分利用这点,存在侥幸心理,进行不法活动。三是由于古今、中西价值观念冲击加剧,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出现兼容性、多样性、不稳定性、矛盾性等等特点,他们对自身及社会的认识都有了变化。大学生比例上升、竞争加剧、失业频繁,使得他们的自我预期下降。于是产生了消极颓废心理。价值观偏离轨道带来行为过失或违法行为。四是自由、束缚小的大学生活与紧张、高压力的有节奏的高中生活的脱节现象,使部分学生倍感空虚、无聊,以至于从犯罪中寻求刺激。五是工作经验的缺失使他们在谋求社会工作的实践不慎入错行或偏离正确方向,如参与传销,他们认为传销是一个既快又好的锻炼方式及能力体现方式,其组织结构内部的虚拟温情迷惑了不少大学生。六是随着近几年来扩招比例的增加,费用的增大,家庭经济状况不佳,使大学生谋求快速的赚钱方式,销赃、贩卖、“”小姐、传销等不法行为中因此多了大学生的身影。

赫尔巴特认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是哲学和心理学。在他的教育思想中,伦理学主要起着价值规范的作用,为教育目的和基本方向的确立提供理论依据,心理学为实现教育确立方法和手段。在《普通教育学》中,他根据其伦理学思想论述了教育的目的,他特别强调道德教育是教育学必须阐明的教育的必要目的,要培养道德性格的力量。所以,在进行道德教育时也应有教育学原理的渗透。

道德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教育,但也具有一般类型教育所具备的共性,所以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也应遵循教育学原理和方法,教育与道德的疏离使这点显得更为重要。

教育学原理具有一种独特的哲学的性格,在人类教育领域具有宏观的特性和统领全局的性格。它所阐明的理论观点普遍适用于教育学的各分支学科及不同类型的教育之中。

具体来说,大学生道德教育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把教师在教育活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与学生在其中的学习主体地位、主动性有机结合起来,同时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

教师在教育活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是客观的,必然的。因为教师肩负着引导和教育学生的重任,他们闻道在先,且经过严格训练,有一定的经验和修养,有条件发挥其作用。在此,要明确一点,教师的自身素质和一定外部条件是其主导作用发挥的先决条件。当然,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并不意味着否认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打消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教育的对象是学生,学生是道德教育的接受者,在实施道德教育时,学生是内因、关键因素,教师是外因、辅助因素。所以要充分引导和鼓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和特长的发挥,以最大限度获取知识,使他们真正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及主动性发挥要完美结合,不可否认或削弱任何一方。

(二)制订教育目标和设置相关教育内容及教学实践过程中要遵循一定的依据和原则。

1、教学预备时。

(1)在制订教学目标时,要兼顾社会、国家和个人身心发展的需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基本需求的满足,要考虑学生的觉悟水平,理想化与高标准的要求容易使主客观相脱节,因为道德是理性与现实性的统一,确立目标要从现实出发,一步步地向上发展至趋向理想化。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既有符合大的方针政策的统一目标,又有各地各级各类学校的具体培养目标,关注学校、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发展过程。

(2)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根据已制订的教育目标进行取舍,并按照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心理特征和发展阶段具体安排教学内容,因人而异。为确保实效,道德教育更需要注重这些。

2、教学过程中。

(1)要遵循“学会关心”这一教学理念,把它转化成道德学习的“学会关心”,使道德教育从以往的强制性教育转向自主性的道德学习,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促使形成教与学的交互流程,循序渐进,注重层次性。

(2)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年龄阶段、能力、层次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注意学生的全面发展,进行道德教育。“人的全面发展教育是以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等诸多方面的综合教育为前提,道德教育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道德教育是广义德育的一个组成部分),“道德教育规定着人的全面发展的性质和方面,道德教育贯穿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诸种教育方式的全过程,道德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人的全面发展。”⑶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道德教育与其他教育(如智育、美育、劳动教育、体育等)的关系,德、智、体、美、劳是一个有机整体。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不可分割,只是在不同阶段,不同教育类型中侧重点不同。

(3)在教育形式上,把个别教育形式与集体教育形式结合,教育手段上注重现代高科技手段的运用,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重要问题给予个人指导与教育,普遍性问题采取集体教育形式。

(4)在教学过程中,处理好教学管理与德育的关系,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它们的价值取向和落脚点都是相同的,前者是实现德育目标的基本途径,但“二者又有区别,它们的内涵和范畴不同。德育是形成受教育者一定思想品性的教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等。教学管理则是按照教学规律和特点,计划、组织、控制和监督教学工作的过程。”?眼4?演要妥善处理二者关系,使课堂教学管理成为教学管理与德育的有效结合点,发挥教师的优势,把德育渗透到教学管理各个环节。

(三)道德教育要关注社会各方面的变革,适时予以内部调整。

教育的产生、存在和发展,都是社会存在与发展的需要。教育与社会之间存在一种供求、供需关系。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人们在接受教育时就选择相关专业的学习。道德教育的内容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化。高科技的发展给人们带来各方面的巨大冲击。网络的普及给道德教育既带来挑战,也带来机遇。挑战使各种文化思潮激烈碰撞,让人们难以取舍。机遇使道德教育的开展更为便捷、迅速,可利用资源丰富,手段多样化。目前,道德教育要加强价值观教育、合作精神和奋斗精神教育以及人文素质的教育,回归自然,回归生活。每个学生一定时间内所要达到的道德目标会不同,要采取多种方法及时了解学生的道德状况,确立相应目标。

(四)把教育评价与道德评价相结合。

教育评价是促进教育事业和教育活动发展和完善的工具和手段。它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教育工作的质量和教育效率,促进教育事业的目的和教育培养目标的完满实现。它有反馈作用,目标导向作用,激励先进、鞭策后进等作用,有助于教育事业的科学化管理。道德评价是道德教育的一种有效形式,通过道德评价,可树立正确的道德规范和典范形象,唾弃不道德想法,打击不道德行为,让学生知道自己行为是否合乎道德准则,合乎程度如何。评价标准上,坚持动机和效果的有机统一。评价机制上,不仅要注重道德认知层面,而且更要注重道德行为层面,即关注学生从知到行的综合评价。在进行道德教育过程中,要按时对学生进行道德评价,并引导他们自觉进行道德评价,激励他们的道德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实现较理想的道德教育目标。

大学生道德教育是一个系统、复杂、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的工程,它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进行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应把道德教育贯穿于各科教学与其他许多环节之中,把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结合起来(学校教育有所侧重),运用立体、多方面的道德教育方法。开展过程中要结合教育学的一些规律和大学生心理、思想的特点,并辅以法律手段,切实加强各方面的严格管理和宏观调控。教育方式上不能采取道德说教和道德灌输,而应采用引导的方式关注学生个体价值与尊严,注重学生内化。道德教育应从基本的道德素质抓起,注重可操作性,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道德实践活动,注意道德自由的培养,实现道德自由与道德约束的统一。因为这项工程更需情感的投入,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时,要注意学生个人需求的合理满足,并提供适当的环境与设施,促进学生道德水准的提高。

大学生道德教育还应与心理学相关理论相结合。有学者认为,判断某种道德理论是否站得住脚,我们就必须很好地理解它所预设的心理学结构,因为任何道德体系和理想都需要有心理学的理论支持。大学生既是道德教育的对象,又是道德教育的主体,所以道德教育开展要遵循大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结合他们的道德需要,关注德育心理契约,使德育得以迅速提升。

(一)遵循心理学学习论中的相关原理。

许多心理学家从心理学角度对学习进行研究和实验,形成自己的观点,虽然有其局限性,但有些原理仍可运用于道德教育或成为我们道德教育的指导原则。主要有以下五点:

1、强化可用于消退行为,停止强化可以使反应概率下降。消退过程可用来表明强化效果持续的时间?眼5?演。强化,简言之就是利用刺激来巩固知识、维持或增加反应发生的概率。消退指知识的逐渐遗忘或反应发生概率减少。道德教育也应遵循这点,老师在向学生讲解道德方面的知识后,要注意巩固,如播放相关电影、组织学生参与道德实践活动,切不可教过之后就置之不理,这样会使学生逐渐忽视或遗忘这些知识。强化分为连续强化与间歇强化。前者指每一次正确反应之后都给予强化,后者并非每次都给予。间歇强化又分为比例强化安排和间隔强化安排。前者指给予强化与不给予强化有一定比例,后者指强化间隔一定时间进行。比例强化安排又分为固定比例强化安排和变化比例强化安排。间隔强化安排也可分为固定间隔强化安排和变化间隔强化安排。以上任何一种强化安排都可以与其他强化安排结合起来使用,最佳的训练组合也许是,最初使用连续强化安排,然后是固定间隔强化安排,最后是变化比例强化安排?眼6?演。随着学习时间推移,比例也可以改变,减少强化对不强化的比例,会导致消退速度放慢,但具体情况下,强化安排又要适时变化。

2、学校及教师在安排教学计划时,应考虑使学生实现某些情感方面的目标。

虽然教学初始阶段,教师在制定道德教育目标及教学过程的前斯阶段会考虑到学生的情感因素,但随着教学过程的推进和其他事件的影响,情感目标就渐渐被人们遗忘了,直至被消蚀。教师只从教的角度考虑而不从学生主体性即学生自身的情感意愿出发。这样,道德教育就开展得被动,取得的成效也不显著。

3、道德教育的开展要注意学生不同的学习经历、生活环境及不同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学习者自身的学习准备(知识经验和生理能力)对教育的影响。大学里一个班级的学生来自不同地方,其生活环境及学习经历会有不同,有的来自农村,求学经历艰苦;有的来自城市,家庭背景好,学习经历一直顺利,他们对于吃苦耐劳、助人为乐、艰苦朴素等等精神及责任感、义务感和对孝的理解会有不同。所以老师在开展道德教育时,要分别采取不同的方法。同时,有同样学习经历的学生,对道德方面知识理解也会有不同,要引导他们朝正确方向努力。对新知识的理解与应用是建立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自我能力的基础上,所以教师要了解学生已获取的知识,并引导他们在已有的基础上运用各自的能力对新知识进行消化、吸收,并用来指导实践。道德教育过程中教师更需注重已获取的道德认识、已体验到的道德情感、已形成的道德意志对目前及今后会受到的道德教育的影响作用,充分发挥它们的引导和促进作用。

4、教师在道德教育开始时,不可产生某种预期,且尽量不要把个人偏见带入教学,以免影响教学效果。

预期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开始时对班上学生成绩的一种估计。它是有害的,会减弱教师与学生的双向目标与兴趣,又削弱学生学习时的主动性、积极性甚至学习动机,影响一些学生的学习及整体教学效果。教师对学生的看法也会影响这项教育,所以在道德教育开始时不可产生某种预期,教学过程中要尽量平等对待每位学生,公平地处理每件事情。

5、教师应运用敏感的表征系统,注意对学生反应的分析,起到榜样示范作用,充分发挥观察的作用。因为“观察是学习的另一个主要来源,观察学习是规则和创造的主要来源。”?眼7?演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也是其主导地位与作用的体现,对学生极具影响力。在道德教育中这点尤为重要,教师应树立良好典范,充分吸引学生注意力,采取有效分析方法,评判学生的反应与行为。

(二)应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

所谓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以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为主要依托,并结合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包括自我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开发心理潜能,进而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眼8?演。心理健康教育是新时期高校素质教育的前提,塑造大学生优良思想品德的先决条件,完善大学生个性的主要促进因素,促进大学生智力发展、提高心理素质的基础,促进大学生社会化的有效手段。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社会分配不公,不平等竞争的现象时有发生,人的心理危机加深,心理求助失误或失败,德育心理健康问题出现更频繁,人们的心理适应更困难,道德选择日益艰难,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和违法行为。大学生正向独立生活迈进,出现的许多问题难以解决,积压后易形成不健康心理和不稳定情绪,其所受教育也深受影响。当代大学生生活在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的洪流之中,他们的思想与心理特点及个性特征都呈现出特殊性、时代性,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自我价值观发生变化,明显的优越感已不复存在;价值取向发生变化,出现多样性、时代性、不稳定性、矛盾性等等特点,更加大了道德选择的难度。

2、注重个人价值,个性化倾向重,自我意识明显增强,虚荣心、自尊心强烈,纪律观念淡薄。

3、思维发展到较高层次,但简单片面;求知欲强烈,认真学习,有深远理想,但动力不足;盲目自信,脱离现实。

4、心理发展不成熟,具有无知心理、从众心理、反叛心理和偏执心理,心理压力大;存在许多心理困扰,如神经症、人格障碍及学习、人际、求知等问题;女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更加复杂、严峻,原因在于性别特点、古今角色冲突。

人才不仅要有良好的素质,也需健康的心理。大学生应具备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优良品格及较强的心理调节能力。如何使学生的观念、知识、能力、心理素质等方面尽快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是高校德育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且当前大学生出现的许多道德问题都与他们的心理素质密切相关,有时正是不能处理好存在的心理问题,才使得他们寻求别的发泄口,不道德的行为继而出现。所以道德教育应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注意内容的选择,包括心理指导、智力训练、情感教育、性格教育、耐挫折能力培养、人际关系指导、性心理健康教育和自我意识指导;遵循针对性、立体性、发展性、尊重性、活动性、成功性、全面性原则,把心理诊断、心理教育和心理干预方法结合起来,实现专门课程、学科渗透、寓于活动、优化环境和心理咨询多途径综合使用。同时进行价值观、人生观和科学精神的教育,使学生明确努力方向。

注释:

[1]罗国杰.《伦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7

[2]魏开琼.论公民教育与公民道德教育[J]《伦理学》[M]人大书报资料中心2004.4

[3]刘苍劲.论人的全面发展与道德教育[J]《伦理学》[M]人大书报资料中心2004.1

[4]乌荣成.试论教学管理中的道德教育[J]《新疆社科论坛》2004.2

[5][6][7]施良方.《学习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5

大学生道德篇5

论文摘要: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向来重视对大学生的道德培养。目前道德教育理论实现了教育学、伦理学与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结合。因此,高校德育教育应着重从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三个方面的培养入手。

一、道德认识的培养

我国古代思想家非常重视道德认识对一个人的道德行为所起的作用。孔子认为,有了认识才会有坚定的信念,所谓“知者不惑”(《论语·子罕》)。认识乃是人的道德行为的前提条件,即其所云:“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论语·述而》)。苟子认为,只有以理“识道”,才能提高道德的自觉性。只有“知明”,才能保证“行无过”(《苟子·劝学篇》)。

西方道德教育理论中的第三条道路是注重道德认知能力的培养。这一理论的积极意义在于它意识到了如果忽略受教育者认知理性的发展,只要求他们接受现成的道德内容、观点,必然无法适应这个多变的世界。

当代大学生的道德,首先要认识道德,知道什么样的行为才是道德行为,培养他们正确的认识能和识别能力。学生的道德形成和发展,必须以其社会认知为前提,由于其在社会和社会合作过程中需要承担和扮演各种社会角色,需要协调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的各种关系,这就使他们不得不去习得某些社会公认的道德规范。在复杂的道德情境中学会对是非善恶做出判断推理,形成对自己、对他人、对集体乃至对世界的认识。个体正是通过不断整合自己的道德认识,通过不断重建自己与他人、集体、世界的社会认知的经验,通过对这些认识和经验的不断反思与自我批评,才逐渐形成和发展自己的道德观念和价值标准,从而臻于道德上的成熟。

二、道德意志的培养

意志在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动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当代大学生的道德意志锻炼不是要使学生养成控制和调节自己行动的行为习惯,而要以自己的道德意志克服内外干扰。一种比较稳定的道德意志一经确定之后,人们往往不以外部环境的影响为转移,而以内部的道德意志来调节自己的行为。教师在训练学生的道德意志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主动性和独立性

意志的主动性和独立性,是善于自觉地调节,控制自己的行为,使它服从于一定的目的,而不是只靠外力的推动。具有这种意志品德的学生,他不去等待别人的暗示、指示,也从不屈从于周围人的压力。而是在一定情况下,从科学的信念、知识的观念出发。规定自己的举止。他相信自己所作决定的正确性,不向不正确的事物投降,同时又善于以自我批评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行动;而与主动性、独立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易受暗示和独断性。相反,不管自己的目的是否合理而一味地坚持己见,不接受别人的建议,固执地按照自己的决定就是独断性。

2.坚持性

良好的道德意志要有坚持性,即克服内部和外部的困难,坚决完成任务的品质。坚持性包括充沛的精力和坚韧的毅力。一个人不常常具有这两种品质,有些人开始时,精力充沛地干一件事,可是很快就疲倦了,且半途而废除;而有坚强意志的人能顽强地、持久地克服一切障碍,为达到既定目的而坚持不懈。

3.自制力

自制力是善于控制和支配自己行动的能力,是在意志行动中必要时善于抑制自己的情绪,不会不经过深思熟虑而发生一时的冲动,表现出应有的忍耐性,又能迫使自己排除干扰,坚定地执行决定人们如果没有这种品质,任何创造性劳动都是不可能实现。教师要培养、教育学生,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不应有轻率的举动。当同学之间发生矛盾时,要控制自己,坚持说理,不和对方争吵,更不能使用暴力。另外,还要教育学生,在内外困难面前,不要失去自制力。

4.果断性

果断性指善于及时地采取决断的能力。果断性是迅速而又经过深思熟虑地选择目的和确定方法所表现出来的意志品质。及时地采取决断,需要机智和无畏,具有这种品质的人,当情况不需要立刻执行时,他肯于从容考虑,深思熟虑,使决定的行动更趋于完善;而当情况不允许迟延时,他能以高度的机智对事情进行分析和判断,立即做出行动的决定。

三、道德行为培养

道德行为是人在一定的道德认识指引下,在一定的道德情感激励下,表现出来的对他人或社会所履行的具有道德意义的一系列具体行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评价一个人的道德面貌,不只是看他已经达到了怎样的道德认识水平,也不只是看他具有怎样的道德情感表现,更重要的是看他有没有履行道德的实际行动,以及履行了怎样的道德行动同样,学校道德教育应该使学生形成和发展应有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价值取向。要求学生把他们习得的道德认识、情感和价值取向见之于行动。因此,教师对学生的道德行为培养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1.生动具体、形象鲜明地讲解道德概念

学生对道德知识的掌握,常常是以道德概念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它是道德认识的理性阶段。道德概念的掌握,在品德形成上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道德概念是品德形成的基础,善恶是非准则不清,行动会摇摆;学生掌握了道德概念,就能够根据道德概念去行动,并以一定的道德准则去评价自己或他人行动的是非、善恶。学生掌握了道德概念,就能够概括地认识什么是道德的,什么是不道德的;分清善与恶、美与丑、是与非、公正与偏私、诚实与虚伪、勇敢与冒险、正义与非正义的界限;能辨明道德的善果与不道德的恶果,从而知道应该怎样在自己的行动中实行道德的准则。教师应重视对学生进行道德概念的教育。在讲解道德概念时要生动具体,形象鲜明。例如,在讲解“礼貌”时,不能停留在礼貌是一个人的语言、动作所表现出来的谦虚和恭敬的概念上,还必须生动具体和形象化。

2.激发和培养道德情感

大学生道德篇6

所谓网络道德,是指以善恶为标准,通过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来评价人们的上网行为,调节网络时空中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网络道德是时代的产物,与信息网络相适应,人类面临新的道德要求和选择,于是网络道德应运而生。网络道德是人与人、人与人群关系的行为法则,它是一定社会背景下人们的行为规范,赋予人们在动机或行为上的是非善恶判断标准。

当下我国网民人数已达到2.53亿人,其中,比例最高的是高中群体39%,其次是18―24岁者占到36.8%。18-24岁这正是我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最后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互联网上汹涌而来的内容庞杂、良莠不齐的各种信息,对大学生正确地进行道德选择、判断就有很大的干扰作用。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大学生的网络道德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一些危机和隐患。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校园网络犯罪

目前,高校校园网络犯罪种类繁多。黑客非法入侵网络银行修改用户资料,获得不法经济利益;有通过网络谣言惑众,给社会带来不安定因素;更有甚者通过网络散布违法信息,破坏民族团结有损国家利益。高级的网络诈骗使许多人蒙受了巨大的经济和精神损失。这其中利用网络银行的犯罪更是呈上升趋势,给社会造成了不可估计的损失,令人堪忧。

二、网络侵权与网络作弊

随着网络的进一步发展,为我们提供了更多方便。海量的资源为我们求知提供了巨大便利,与此同时,以网络为基础的作弊行为也层出不穷。通过网络抄袭、剽窃他人作品以完成作业、毕业论文也并不罕见。这些以盈利为目的非法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活动愈发猖獗。近来甚至出现了专业兜售论文、考试试卷或答案的网站。几乎每次高考、公务员考试、英语四、六级考试之前总会听到这样的新闻:“某某网站因兜售假试卷假答案被公安机关查处”等等。这更引发民众对于网络诈骗的忧虑。有学者将此类现象归为“上网、下网、网上三种类型。‘上网’就是擅自将传统媒体上发表的作品移植到网上;‘下网’就是 指将网上的作品擅自下载并发表在传统媒体上;‘网上’则是指发表在一个网站上的作品擅自被另一个网站使用的现象。侵犯知识产权,已经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三、大学生人际关系淡薄

随着网络的高速发展,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交流日益减少,我们的言谈举止都变成了单纯的二进制语言,我们的音容笑貌都以数字化字符的方式在屏幕上传播。这使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减少了,心里距离却增大了,直接交往被间接交往所取代,真正感情的交流越来越少。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沉溺于网络交流,而逐渐淡薄了与家人朋友之间的交流。这样显示生活中的你我关系就变成了我他关系,从而失去现实感于道德判断。这就导致了大学生之间人际关系的疏远,使人变得冷漠孤僻,从而引发等多的道德问题等等。

四、网瘾泛滥

网络的巨大诱惑使部分青少年产生迷恋和依赖,尤其是网络游戏使许多大学生深陷其中,产生挑战、刺激、角色心理,成为像毒品一样无法摆脱的心理依 赖。网瘾的泛滥已经使许多大学生通宵沉迷于网吧,荒废学业,有的因无心学习而不得不中途辍学,有的甚至仿效其中的暴力情节,分不清虚拟与现实而走上犯罪道 路。据有关资料调查,网瘾大学生群体有逐步扩大的趋势,已经成为当前青少年教育的严重的社会问题。

面对以上这些问题,我国不少的专家学者都提出了许多解决办法。首先是完善技术环境,发展相关的网络技术。从技术层面控制网络失范行为。这主要包括网络社会交往中的登录、交往行为以及信息等方面。如通过推广网络实名制和建立与IP地址的关联等手段防止网络身份欺诈;利用网络防火墙等技 术对黑客等攻击性行为进行严格控制,防止盗取信息现象的发生;在信息的与传播方面,则可以通过加强内容审查或安装过滤软件等方式加以控制。

第二是建立完善的网络道德规范体系和法律法规制度。加大网络道德的宣传力度,在大学生中明确现实道德规范在网络社会中的价值和意义,并引进现实社会道德教育的方法和手段,指导大学生在多元道德体系中遵守适合我国国情和社会发展要求的道德规范,发展和弘扬既有道德的优势。目前我国有关部门已经颁布了《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和《互联网站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管理暂行规定》等网络法规,对网民的行为作出了明确规范。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大学生主动增强自律意识,通过自身的道德修养提高道德认知,坚定道德信念,升华道德人格,从而在自律的基础上遵守和践行网络道德规范。同时在学校中加以正确的思想道德教育的引导,只有这样才能更加有效的建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念。

2001年9月,国家明确提出要“增强网络道德意识,共同建设网络文明”。同年十一月,共青团中央、文化部等有关单位联合《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提出“五要五不要”的网络道德要求: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要诚实友好交友,不侮辱欺诈他人;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2009年初全国“整治网络低速之风”专项行动开展以来,网络道德建设也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我们应到履行以下几点,才能够起到倡导网络文明,履行良好网络道德模范的积极作用。

正确使用网络工具:大家应当善于网上学习,使网络这一先进工具成为提高自己学习能力的重要工具。目前网络上存在不少虚假信息,大学生们应当主动提高鉴别能力,做到不涉足不良网站,不浏览不良内容。

健康进行网络交往:网络已成为一种人际交往的媒介和工具。人们可以利用网络收发邮件、实时聊天、视频会议、网上留言、网上交友等。网络交流要做到诚实无欺,不侮辱、诽谤他人,更不能参与网络等活动。应通过网络开展健康有益的交往活动,积极参与网络文化的建设与管理,营造有利于个人能身心健康和个人品德培养的良好网络环境。

自觉避免沉迷网络:适度上网对学习和生活是有益的,然而过渡沉迷于网络对人的身心健康有极大的损害。沉迷于网络由其实游戏已成为近年来刑事犯罪率升高的重要愿意之一。因此我们应该从自己的身心发展出发,理性对待网络。

大学生道德篇7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道德;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4-0305-02

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在巨大挑战和巨大机遇并存的新形势下,他们对提高自身整体素养有明显的紧迫感;他们爱国热情进一步高涨,民族自豪感得到进一步加强;他们心中,国家的利益、地位是根深蒂固的,国家的荣誉是至高无上的。这都是值得充分肯定的。但由于社会上不良现象、不良思想的影响,使一部分大学生知行背离,在思考人生价值时产生了不少困惑,个别学生甚至出现了错误的人生观。大学阶段是大学生道德学习和道德建设的重要时期,是养成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的关键时期。深入分析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的原因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与措施是当前大学生道德建设的重点。

一、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的原因分析

1.社会负面因素的影响。中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蓬勃发展并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同时,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还相对滞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不仅推动了经济和社会的迅速发展,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打下深厚基础,同时,也增强了人们的自主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意识和开拓意识,对转变人们的观念,提高全民族的素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有利地推动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在这一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年轻大学生,求真务实,勇于拼博,敢于创新。在充分肯定正面影响的同时,也要看到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这对学生思想道德产生了相当大的负面影响。市场经济是利益驱动经济,因而存在着对物质利益的过度追求,或把市场经济原则扩大到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的可能性。在校内,学生认为利益就是动力,“有用即是真理”,“理想理想,有利就想,前途前途,有钱就图”。做事、交友甚至学习都以是否带来直接的利益为标准进行选择,于是出现重专业轻基础,重智育轻德育,重有形证书的取得轻无形综合素质提高的现象。在校外,由于下岗人员不断增多,就业困难,社会分配差距日益扩大,贪污腐败现象严重等一系列问题,严重损害了社会道德风气,这些大学生不能全面地看待和正确分析社会,甚至导致一些学生产生了消极情绪。

2.大众文化消费的审美扭曲。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众文化消费逐渐赢得大众的认同,同时随着消费社会的全球拓展,大学生原来传统、单一的民族化的消费方式迅速转化为多元化,多样化和世界化的消费主义生活方式,使以流行和流通文化为主体的大众文化在校园蔓延。大众文化消费的娱乐化功能使他们过度追求浪漫、奇异和感官刺激。超前消费、拜金主义、个人享乐主义思潮在大学生中迂回。以麦当劳、圣诞节、情人节等为代表的一批西方流行文化形态,始终是他们追捧的热点,这种忽略艺术价值和人文精神,缺乏道德理性和思想深度的文化,让他们无所适从,出现审美扭曲。另一方面,由于互联网的迅猛普及和发展,深刻的影响和改变着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毋庸置疑,网络作为信息的新媒体,已成为大学生日常学习、工作、生活的不可缺失的重要内容,对学生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接受信息、成长成才等方面都产生着积极的作用,可以说网络使大学生受益匪浅。但是,由于网络传媒其内容、方式、宗旨等各不相同,固然正面影响居多,同时也充实着许多低俗、色情、反政府等内容的网站,严重污染着整个网络环境。不少大学生沉迷于网络虚拟世界而不能自拔,从而与现实发生冲突,产生辨别错觉,对爱与恨、美与丑、对与错的辨别,始终游离在现实对于虚拟,虚拟对于现实的排斥、否定和矛盾之中,极容易在网络世界中迷失,甚至丧失自己的主体性,丧失自己应有的价值目标和理想追求。

3.学校教育教学环境的影响。大学校园是大学生学习、生活、成才的重要环境,大学生对于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学校环境、校园文化建设以及教师的素质、水平等十分关注,对于学校目前的教育教学安排,如学校的教学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校内治安、资助困难学生、就业指导以及教师的教学、科研、师德、敬业精神等诸因素均表示了较大程度的关心并给出了自己的满意程度的不同选择。高等教育的改革给高等教育带来了勃勃生机,但也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产生了新的冲击和影响。特别是“招生并轨,收费上学”和“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等招生分配制度的改革,一方面使学生更加注重勤奋学习,注重能力培养,但另一方面也给学生带来了更多的精神和经济压力。与此同时,教育回报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

4.学生自身素质的欠缺。首先,当代大学生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定型的时期,具有很强的求知欲旺,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对未来充满憧憬和信心。他们吸纳并初步形成了许多积极向上的新思想、新观念,这对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和良好的道德无疑具有积极意义。但由于受年龄和知识水平的限制,学生的理论素养普遍不高,加上自身存在的思想上的不稳定性和矛盾性,致使他们在看问题时往往不够全面,难以把握事物的本质,容易犯以偏概全的毛病,甚至产生错误的认识。其次,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部分学生以“自我为中心”,强调自我奋斗和发展,滋长了个人主义倾向,忽视了集体主义、无私奉献和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最后,一些学生从小到大,一直生活在“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优越环境中,吃不了苦,受不了委屈,遇到挫折就心灰意冷。缺乏对社会的深入了解,不能很好地把个人的努力与国家和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这使他们当中不少人不可避免地在人生观、价值观方面出现种种弱点,价值认知模糊,价值认同失衡,价值观念错位等现象。

二、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对策

大学生道德篇8

论文摘要:传统孝道具有较强的道德教育功能,不仅有丰富的教育内容,而且有科学的教育方法和教育素材,以孝道教育作为切入点,强化大学生的道德修养,应从加强孝道认识、更新孝道观念、培养孝道情感、践行孝道行为、坚定孝道意志等方面着手,进一步提升大学生道德修养的水平和境界。

强化大学生的道德修养,已然成为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如何在新的形势下,强化大学生的道德修养意识,提升其道德修养的水平和层次,并进一步转化为现实的道德行为,成为困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大课题。以孝道教育为切入点,对强化大学生的道德修养的推动作用积极而且现实。

一、传统孝道有着丰富的道德教育内涵

所谓孝道就是指子女对父母应尽的义务,包括尊敬、赡养、关爱、送终等等。传统的孝道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一个对父母孝顺的人,即是有道德的人。孝道教育即是爱的教育。我国古代的教育是建立在孝道教育的基础之上,传统的孝道渗透着极强的教育色彩。《说文解字》中讲到,“教,上所施,下之效也”,“育,养子使做善也”,二者联系起来就是教育,教育的目的是使人做善事,这说明我国古代的教育是建立在儒家孝道的基础上的。

“古人把孝道即敬老、爱老、养老列为学校教育和社会教化的一项重要内容”,传统孝道宽泛、多层次、全面的内涵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思想体系、伦理道德观念和基本的规范,引领着孝道教育的方向。在我国,孝道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1世纪,“孝”字在甲骨文中便有记载,《诗经》中有“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哀哀父母,生我劳瘁”的咏叹,表明孝道是为人之根本。在西周王朝,统治者主张敬天、孝祖、敬德、保民,重视尊老敬贤的教化。要求每个社会成员都要恪守君臣、父子、长幼之道:在家孝顺父母;在社会上尊老敬老;在国家则忠于君王,报效朝廷。可以看出,西周时期的孝道便突破了父子、长幼之道的狭义内涵,而扩充到尊敬他人,效忠国家,将孝道教育提升到了更高的层次。孔子在《孝经》中说:“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孔子认为,为人子女孝顺父母,是天经地义、身体力行的法则。由此可以看出,孔子已经注意到了孝道教育的重要性,他认为,要把学生培养成道德高尚、人格完美的人,最重要的方式是进行孝道教育。“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孔子将与其弟子曾参关于孝道教育的对白编辑成《孝经》,成为孝道教育的“教材”,使孝道教育有章可循。不仅如此,孔子还对如何加强孝道教育有很高的建树。《论语》记载子游问孝的事情,子日:“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孔子在这里突出了一个“敬”字,要求子女对父母尽孝心,应该和颜悦色、真诚坦荡,尽孝道不仅是物质上的赡养,更是一种精神沟通和心灵抚慰,做到这一点最重要也最困难。孟子也说:“孝之至,莫大于尊亲”。而子女对父母尽孝道的最高境界在于子女要“立身”并成就一番事业。《孝经》云:“安身行道,扬名于世,孝之终也”。

崇尚孝道是中华民族育己育人、劝世规人的主旋律,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中,不仅留下了珍贵的、科学的孝道教育的思想和理念,同时,也留下了许多优美的故事和传说。著名的《二十四孝》便是其中的代表,这些故事和传说至今仍被人们作为价值文化传承,并且已经成为新时期大学生道德修养的重要素材。

二、孝道教育是强化大学生道德修养的切入点

传统孝道历经风雨,生命力依然旺盛,历经坎坷,目标依然执着,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依然为高校德育更好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1 高校道德教育成效较低的原因

以孝道教育作为大学生道德修养的切入点,是对大学生道德修养现状客观分析得出的结论。大学生的道德修养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受到了国家、社会、学校的普遍关注,也为此付出了很多努力,然而成效甚微,主要有三个原因:

(1)西方文化冲击的外部原因 大学生的道德情感受到西方文化思潮的冲击,传统孝道与西方思潮发生了激烈的碰撞,使传统孝道在某些时候,某些地方,偏离了正确的轨道,随着我国对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的重新调整和国人在此过程中的理性思考,传统文化正焕发出新的活力,此乃高校道德教育重构孝道教育的最佳时机,可谓“天时、地利、人和”。

(2)高校道德教育运行的内部原因 有的高校在开展道德教育工作时盲目追求“高标准”,有的高校期望走捷径,“一口吃个胖子”,忽视道德教育的循序渐进,造成高校道德教育严重脱离实际,使学生产生了厌烦心理和抵触情绪。爱祖国、爱人民是高校道德教育的目标,但是,大学生如果连自己的父母、亲人都不爱,何谈爱他人呢!如果我们能从孝道开始,从培养大学生爱父母做起,逐步推进到爱他人、爱祖国、爱社会主义,使大学生爱的视野逐渐扩大,爱的眼光不断高远,爱的层次不断升华,不仅学生乐于接受,也符合循序渐进的教育思想。笔者曾在大学生的道德修养课教学中开展“讲感动故事”活动,约有超过60%的学生选择讲述的是亲情故事,尤其是母爱的故事不仅被学生反复讲述,而且能引起所有学生的共鸣。

(3)大学生的自身原因 现在的大学生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父母对他们过分溺爱,出现了父母与子女的角色错位,造成孝道观念的弱化。一些大学生在校不切实际的“高消费”,一些大学生很少与父母联系,偶尔联系也是以催要各项费用为目的,此情况进一步恶化,带来大学生整体道德修养水平的滑坡,成为影响公众对大学生社会评价降低的最重要原因,重构孝道教育新模式,已成当务之急,重中之重。

2 以孝道教育为切入点。强化大学生道德修养的必要性

(1)培养目标的一致性高校强化大学生道德修养的终极目标在于通过对大学生进行各个领域内的道德教育,加强大学生的品格修养,培养大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成为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孔子孝道文化的宗旨是培养学生,中心思想是把学生培养成品德高尚、人格完美、思想进步的人,而且提倡忠于国家,推崇敬业报国,追求“小孝及家,大孝惠国”。我国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提出“以孝治天下”。

(2)价值取向的相通性孝道文化讲究“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生人生价值的最高标准,是其对社会和他人的生存和发展贡献的大小。孔子教育学生的目的在于培养其高尚道德和完美人格,强调道德修养发轫于孝道,体现在孝道,孝为德之门,德为孝之显。

(3)教育内容的相融性对大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是大学生强化道德修养的重要内容,“利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的内容教育人们,能够更加振奋我们的民族精神,增强中华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和凝聚力”,孝道文化无疑是传统美德的核心和精华。孝道提倡敬父母,大学生道德修养要求学生尊老爱幼,尊敬师长;孝道推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大学生道德修养提倡助人为乐,推己及人,构建和谐人际关系;孝道要求“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大学生道德修养秉承爱国为道德的最高境界,强调爱国为文明人的第一美德;孝道主张“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大学生道德修养强调循序渐进,知行统一,行胜于言。

三、以孝道教育强化大学生道德修养的途径

如使大学生的道德修养贯彻孝道内容,应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外部环境和大学生的实际思想状况有机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做好如下几介方面的工作:

1 强化孝道意识

大学生应从内心深处真正认识到孝道养成对于培养其高尚道德品质的基础性作用,认识孝道行为对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和提升大学生的文明素质的支柱作用,使他们产生对孝道教育的积极的心理体验,唤回其朴素的天性之爱,并进一步探讨孝道的精深内涵和精神实质,逐渐愿意接受孝道教育,并以孝道作为加强个人道德修养的手段和,目标。没有好的态度,一切皆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2 更新孝道观念

传统孝道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其产生有一定 的时代背景,必然被打上一定时代和特定阶级的烙印,存在着不合乎我们当今时代要求的消极内容,如,其愚民性,孔子说:“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如,其不平等性,“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及专对妇女的“三从四德”等;也有浓重的封建性和保守性的内容,如,“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父母在,不远行”等。强化大学生的道德修养以孝道为切入点,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继承其积极的思想和理念,摒弃其消极、落后、愚昧的做法,并不断推陈出新,与时俱进,赋予传统孝道丰富的内容和特定的外延,进一步内化为大学生永恒的精神追求,为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3 培养孝道情感

孝道作为大学生加强道德修养的起点和基础,大学生不仅要“知之”,而且还要“好之”、“乐之”,要培养大学生对孝道的强烈的情感,无论何时,无论何地,无论顺境,无论逆境均应对孝道“不离不弃”,达到“自律”、“无律”的孝道最高境界。笔者曾在孝道教育的宣讲课上做“你最舍不得的人”的教学活动,学生在脑子里想像自己最舍不得的人,然后将这些人在自己的意识里抹去,通过这样相对“严酷”的体验,培养他们的孝道情感。

4 践行孝道行为

高等院校推行孝道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大学生在了解孝道理论、孝道作用的基础上,能够实践自己的孝道行为,如果光有孝心而没有孝行,便不能说遵守了孝道,孝道贵在实践。大学生没有参加工作,没有自己稳定的经济来源,遵守孝道应主要从敬父母做起,要知恩图报,知父母的生育之恩、养育之恩、惦记之恩、期望之恩,以爱惜身体、珍爱生命报答父母恩情,并在此基础上提升孝道层次,把尽孝同大学生的学业及事业紧密结合起来,在完成自己的学业中尽孝,在为他人、为社会的服务中尽孝,在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中尽孝,同时认真看书学习,苦练基本功,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为将来能尽更大的孝道积累力量,打下良好的基础。

5 坚定孝道意志

所谓孝道意志是指人们在履行孝道义务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自觉地克服困难、排除障碍而进行行为选择的力量和坚持精神。许多人不愿意尽孝道,因为尽孝既无功更无利,只有无穷的义务、付出和奉献,在此过程中会遭遇很多的挫折和困难,会面临诸多挑战和诱惑。偶尔尽孝,不是真正的尽孝;认为此时尽孝会占便宜,便尽孝,否则便不尽孝,也不是真正的尽孝;看别人不尽孝,自己便也不尽孝,也不是真正意义的尽孝。高校应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帮助大学生做到在整个社会的孝道水平上升的时候起模范带头作用,在整个社会的孝道水平下降的时候起中流砥柱作用,做真正有孝道的人,做道德品格高尚的人。

参考文献

[1]说文解字[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4:110,

[2]王坤诗经[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3:391,

[3][4][5]孝经[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3:6,28,6,

[6]夏海,论语与人生[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64,

上一篇:在职教育范文 下一篇:道德模范评选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