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消费状况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1 09:32:43

大学生消费状况论文

大学生消费状况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大学生;消费状况;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C913.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17-0248-02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研究越来越显示其重要性。伴随着我过教育体制改革后,我国大学生人数的增加,大学生群体在消费领域越来越突出,大学生消费观念、消费方式、消费心理发生了巨大变化。研究选取2000―2007年间《中国青年研究》上刊发的关于大学生的所有文章为考察对象,就其内容和方法进行了详细的统计和分析,以揭示这一时期大学生消费的总体状况。由于《中国青年研究》是国内大学生研究领域最具权威的学术期刊之一,选择该刊作为研究对象具有代表性,能反映该领域的研究面貌。

一、当代大学生消费的研究概况

(一)论文数量

2000年以来,《中国青年研究》共发表关于大学生消费方面的论文30篇。其中,前4年7篇,占23%,后4年23篇占77%。这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学生消费研究越来越受重视。这同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发展有关,也同我国教育体制改革有关,反映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消费研究的重要性。

(二)研究的学科视角

在2000―2007年《中国青年研究》上发表的关于大学生消费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心理学(20%),其次是社会学(16.7%)和统计学(13.3%),教育学和经济学(10%)体育学和管理学(3%)。这表明随着我国高校扩招程度的扩大,大学生消费群体也开始显示其经济价值。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是市场经济的组成部分,对大学生消费的经济学研究是服务于市场发展的必然,也有利于统计出大学生消费的内在规律,促进大学生群体的发展。再者,大学生的培养主要是综合素质的培养,其研究视角开始受更多学科关注。在2005―2007年发表的论文中,高校大学生消费心理也会受到社会的影响;同时,大学生消费开始受到社会学的关注,而且有扩大的趋势。2000―2001年几乎没有社会学的研究,2002―2005年共出现5篇关于社会学方面的研究,其中教育学研究占了3篇,但其他各学科的研究相对落后,造成各学科研究视角不平衡。

(三)研究方法

研究成果的形成离不开研究方法的运用,方法的使用是一个领域发展水平的重要尺度。按各自学科所使用的最主要的方法即多种方法并存时选择其最主要的方法。2000―2007年《中国青年研究》上关于大学生消费研究的30篇论文中,定量研究有15篇,占50%,定性研究有7篇,占23.3%,定量研究是定性研究的2倍以上,可见定量研究是大学生消费研究的主要趋向。定量研究中,运用到问卷法的有8篇,占53.3%,访谈法有2篇,二手数据4篇,实验法1篇;定性研究中,运用到历史比较法的有4篇,占57%,其它3篇,因此,问卷法和历史比较法是大学生消费研究方法的主要方法。

二、当代大学生消费研究的主题与内容

30篇学术论文进行整理和归纳后,发现国内关于大学生消费研究内容,可以大致分为三个方面:

(一)大学生消费心理与观念的研究

“消费心理是指消费者在购买行为过程中所产生的系列心理活动,也即消费的决策过程,它是消费者对客观消费对象与主观消费需求的综合反应,消费心理实质上是一个消费购买的决策过程。”[1]大学生消费观念的变化总是基于一定的消费心理。以消费心理为研究视角的论文有6篇,占20%,其研究结果总体认为,大学生消费心理既存在不成熟的一面,也有理性特点。大学生正处于自我需求不断扩张的发展时期,因而希望以新异的消费形象向社会展示自身成长的成熟,通过消费上的新潮时尚前卫来表示自己青春的活力。“消费误区引导下过度的消费,导致大学生中存在一部分高消费现象,具体表现在饮食消费的高档化、日用消费品的名牌化、娱乐消费的新潮化、人情消费的模仿化,”[2]这表明,在大学生消费群体中,炫耀性消费心理在一定范围内存在;但同时,大学生消费在我国传统的“勤俭节约”的道德观念下又存在理性的一面。多数大学生在校学习目的是明确的,特别是在今天这个重视消费的时代,很多大学生赞同勤俭节约的社会价值,认为勤俭节约是人所应当具有的一种美德。“说明大学生们并没有因为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改善,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而抛弃这一传统价值观的在当代的社会意义。”[2]闫缨认为,我国当代大学生消费心理为“趋同心理”,他们的消费心理在社会环境和社会群体的压力下,相互影响并呈现趋同现象。

大学生消费心理是大学生消费的原动力,不同的学科可以从不同的视角对大学生消费进行解释和研究。心理学可以用实验法去研究大学生消费心理的成因和影响变量,统计学可以从许多数据分析的结果得出大学生消费心理的特点等。就目前的研究的情况来看,各学科的研究视角不全,对这方面的认识还不深刻。

(二)大学生消费行为研究

“消费行为即通过支付一定的货币或信用以获得满足个人所需商品或劳务的过程。”它是大学生共有的一项基本活动,所以必然成为大学生消费研究的内容。消费行为的产生受到多种人的消费心理因素的影响,如感觉、知觉、想象等并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相互作用的。30篇论文中,有16篇涉及到大学生消费行为的研究,占53%。从时间上看,大学生消费行为研究的内容和主题呈多样化、全面化。既有研究大学生消费行为的一般状况的,也有具体研究某一种消费行为的论文。具体概括如下:

1.大学生消费行为的一般状况。这一方面的文章共有6篇,占消费行为研究的37.5%,构成大学生消费行为研究的主题。如张志祥的《当代大学生消费行为及其趋势》中,把当代大学生消费特点归纳为大学生基本生活消费、学习消费、休闲及娱乐消费、人情消费四个方面。

2.大学生消费的某一具体消费行为研究。这方面的文章共有6篇,占消费行为研究的37.5%,也构成了大学生消费行为研究的重点。包括手机消费、网络消费、租房、服饰消费、体育消费等。如史铮、黄新华的《透视大学生手机消费》就专门研究了大学生手机消费现状、特征和心理。

3.特定群体的消费研究。这方面的文章共有2篇,主要有城市青年的消费研究和特困生群体的具体消费行为研究。如熊德的《城市青少年消费行为与品牌消费心理的调研报告》就研究了城市青少年对品牌消费的心理。

三、问题与思考

科学研究的最终任务是取得对研究对象的正确而有效的认识,即研究的信度和效度。从研究论文的数量还是研究的内容方法和视角来看,这段时期的大学生消费研究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反映出了这段时期大学生消费的准确情况。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研究的理论深度不够

2000―2003年,大学生消费研究只是对消费的行为进行粗略介绍,论文数量很少。到2004―2007年,大学生消费研究对消费行为和心理方面研究数量开始增多,并涉及到新的研究方向,包括独生子女消费和非独生子女消费比较研究,贫困学生的消费行为以及手机消费研究等。在研究的视角上开始涉及其他学科,如社会学,教育学等。其中有80.5%的研究是建立在实证研究基础上,但这些论文也只是根据一些统计资料进行经验描述,研究成果重复性研究较多,理论上积累和提高不足。虽有23.3%的论文是以理论为主的非实证论述,但大都是教条式的论述,没有一点新意。

(二)研究的学科视角缺乏多样性

根据表2的统计显示,大学生消费研究的学科视角主要集中在心理学和社会学,其次是统计学。教育学、管理学、体育学这三个学科所涉及到的论文并不多。这表明,从2000―2007年期间大学生消费研究的各学科研究并不均衡:研究视角狭窄,相同学科间的研究者相互借鉴已有成果,研究深度不够。

(三)研究的方法缺乏综合性

大学生消费状况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管理学;本科生;实践调研

1.管理学本科生进行实践调研的意义

适应现代与时展的管理学教学要注重素质教育,在管理学本科生教育教学中应当力求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这一教育教学与培养过程中,适应和体现管理学的应用型特点,引导管理学本科生进行实践调研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是有助于通过管理实践提升管理学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要求管理学学生对所接触与观察的经济管理活动有扎实的调查研究、深刻的实践感受和透彻的理论认知,能够对所学习的理论知识融会贯通、学以致用,并取得实效;二是有助于以管理学学生的实践调研过程及取得的成果,检验管理学教育教学的水平和效果;三是有助于通过提高管理学学生的实践调研能力,发现和培养具有出色潜质的拔尖人才和卓越人才;四是有助于密切产学研的协调关系,一方面使专业教师在管理实践中加强理论思考、推进理论研究;另一方面,管理学学生将所学理论投入实践,能动地运用所学知识,加快学术理论的科研成果转化,更好服务和应用于管理实践,并在实践中深化、升华和完善学科理论,从而形成理论、实践、成果、生产、经营、实效的良性循环和不断跃升。

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0年6月颁布了《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其中[1]:关于青年英才开发计划,要求加大在自然科学、哲学社会科学和文化艺术等重点学科领域的人才培养力度;关于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素质提升工程,要求到2020年,培养一批具有世界眼光、战略思维、创新精神和经营能力的企业家,培养1万名精通战略规划、资本运作、人力资源管理、财会、法律等专业知识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

随即,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0年7月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这一纲要指出[2]:要全面提高高等教育的教育教学水平,切实提高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及科学研究水平,体现高等教育的办学特色,并强调科学研究的创新性及其成果转化,即力求使之尽快地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更好地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笔者认为,这都需要从学科建设的学生教育抓起,以夯实学生素质基础和人才培养根基。

关于提高管理学本科生综合素质的探索,本文作者曾组织进行了教改立项的专题调研。该教改立项课题进行了问卷设计与分析[3],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共发放调查问卷410份,收回410份,有效问卷390份。其中,收回的有效问卷中,学生版占50.5%,教师版占9.5%,企事业单位版占40%。在调研结果中,与管理学本科生进行实践调研及能力培养关系比较紧密,意见和建议较为集中的几个方面主要是:

在关于管理学课堂教学加强案例教学的调查中,总体超过半数的被调查主体认为应当在课堂教学环节中增加案例教学,比例为55.6%。而学生和教师两个群体对在课堂教学环节中增加案例教学的支持率分别为61.4%和78.4%。加强实践环节及案例教学,特别是在实践调研基础上形成的案例分析,运用来自于管理实践的背景资料和相关数据,可使课程知识与内容更加贴近经济管理现实,让学生学得懂、记得牢、用得活;而且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整体精神和互补整合意识,更好地发挥集体和团队的智慧与力量。

在关于管理学本科生实习环节的调查中,总体大多数的被调查者认为学生应当重视实习,比例为65.9%,学生、教师和企事业单位各群体对该项的支持率分别为77.2%、56.8%和53.8%。组织好管理学本科生的实习活动,会对提高课程教学效果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关于管理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要求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调查中,将该项要求排在前三位的人数占总人数的比重为57.9%。学生、教师、企事业单位三个群体分别有51.8%、51.4%、67.3%的被调查者将该项排列在管理学本科论文应满足的要求的前三位,均超过半数,特别是企事业单位对此更加注重,表示希望学生在论文的调研与写作中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在关于管理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要求具有创新思维的调查中,将该项要求排在前三位的人数占总人数的比重为48%。学生、教师、企事业单位三个群体分别有48.2%、32.4%、52.6%的被调查者将该项排列在管理学本科论文应满足的要求的前三位。相对于学生和教师,企事业单位认为创新思维在论文写作中更为重要。

2.管理学本科生进行实践调研的过程

2.1 实践调研的主要环节及作用

所谓实践调研,是指以某一领域、某一系统、某一机构、某一单位、某一组织或某一部门为主要对象,进行系统深入的专题性、针对性的实地调查和研究,进而探寻经济管理活动(或其主要节点)及其现象特征,据以发现存在问题,运用科学方法,提出解决方案,形成有益经验,总结示范模式,提升理论认识,促进推广应用的整体性、系统性、专项性、实践性的调查研究探索的过程。管理学本科生开展实践调研的主要环节及作用是:实地调研、收集信息、发现问题、研究剖析、采取措施、讲求实效、总结经验、推广应用、深化拓展等。

现以企业调研为例,主要环节及作用可如下图(图1)所示:

(1)实地调研:要选择典型性、具有代表性的实践企业作为调研目标,深入目标企业或实习企业和实践基地(以下简称实践企业)。

(2)收集信息:要根据实践企业的行业特点和市场经营状况,重点围绕论题的方向,收集相关信息、资料和数据。

(3)发现问题:根据实地调研和所收集到的相关信息、资料及数据,发现并客观描述实践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挖掘应当深入研究的专题,包括管理实践中的有益经验和示范模式等。

(4)研究剖析:系统深入地考察实践企业在发展进程及生产经营中面临的主要问题、薄弱环节、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进而揭示分析其产生的原因,特别是深层次的内在的问题成因;以及有益经验和示范模式的导向价值。

(5)采取措施:可根据调查研究及其相关信息、资料和数据,以及实践企业的实际情况,结合该企业所面临的现实与发展问题,有针对性地研究已采取的措施与对策(或拟采取的措施与对策);指出在哪些环节或哪些方面仍需不断改进与完善,以及应当给予的必要保障和支持。

(6)讲求实效:分析论述所采取的管理措施或解决方案所取得的实际效果(或预期效果),可以从定性预期效果与定量预期效果两个方面展开论证,以期使得企业及其管理层更加注重方案及举措可能产生的实效。

(7)总结经验:通过实践调研及其报告或论文的写作,要能够在管理实践的同时深化理论思考与探索,总结提炼有益经验和示范模式,指出应当汲取的警示和教训;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知;概括升华出实践调研所得到的借鉴与启示。

(8)推广应用:探寻实践企业的管理思路、经验、方式和模式的应用与推广,以及应用推广的适用范围、所需环境和保障条件等,从而使实践调研的成果得到进一步推广运用。

(9)深化拓展:综合前述步骤的各项实践调研工作,结合实践企业及行业的现实与发展,提出实践调研有待深化的路径方向或趋势展望等。

2.2 实践调研成果——调研报告或论文的形成过程

实践调研的成果通常是调研报告或论文等,应当摸索和遵循实践调研及写作的基本流程及步骤。仍以企业调研为例,要深入实践企业开展实地调研,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资料整理、背景分析和理论思考,深化实践调研工作。

实践调研成果——调研报告或论文形成的主要流程可如下图(图2)所示:

第一步:选择调研目标并开展对实践企业基本情况的调研。可在调研方向确定后(或经有关方面审批后),通过到企业的实地考察和多方访谈,广泛收集获取信息资料,从总体上了解该企业的历史发展、产业布局、机构设置、产权关系、内外环境、竞争格局、行业位势、改革进程、经营规模、业务构成、主营方向、人员结构、经营水平和财务状况等相关信息(或侧重其中某些重点方面)。

第二步:在开展对实践企业基本情况调研的基础上,梳理和总结该企业的改革与发展历程,发现和指出存在问题、薄弱环节、主要矛盾及其成因;或观察提炼具有典型指导意义的企业经营与管理经验、管理创新的思想理念和运作模式,以及组织实施的实际情况和产生的具体效果,分析探讨尚待深化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并形成进一步的调研思路及写作提纲。

第三步,针对第二步发现和指出的问题、薄弱环节主要矛盾及其成因分析,或总结提炼的管理创新经验和运作模式,加强理论与实践融合,提出解决方案、政策建议及预期效果,撰写实践调研报告或论文初稿。

第四步:在实践调研报告或论文初稿的基础上,遵循管理学教学与科研,以及有关方面的要求,撰写具有特色新意、反映企业特点、不断深化改革、体现管理创新经验和运作模式的,且行文规范的实践调研报告或论文修改稿。

第五步:根据指导教师及有关专家和部门的初审修改意见及建议,再次深入实践调研企业调研,进一步多方听取意见和建议,在管理理论上和改革发展的高度上概括、凝练和提升,形成实践调研报告或论文的再改稿。

第六步:送审再经修改后的实践调研报告或论文的征求意见稿,多层面、多方面征询意见和建议,不断修改、充实和完善,最终完成和提交实践调研报告或论文定稿。

3.指导管理学本科生进行实践调研的实例

我在对本科生的课程教学和实习、论文的指导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参加实践调研活动,进而不断提高实践调研的能力和水平。

为了扩展和充实管理学本科生的理论体系结构及专业知识面,我争取和创造条件为本科生安排参加高层次的管理研究与实践论坛,如安排学生参加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每年举办的春季和秋季的中国经济运行现状与发展态势的预测分析高层研讨会,以及由中国企业联合会组织召开的部级企业管理创新成果的与专家论坛等,要求学生赴会后归纳整理出参会心得报告,结合理论课程的学习和实践调研的体验,向全班同学进行宣讲,并开展互动式的学习交流与专题讨论,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对课程学习的积极性,产生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我指导管理学本科生设计和申报了我校大学生科研与创新训练项目《北京市大学生化妆品消费现状、趋势及产业发展战略研究》,多次组织课题组同学讨论切磋和修改完善课题的逻辑思路、框架体系与调研提纲。该项目从对北京市大学生群体特征的调查和对北京市大学生消费化妆品现状的观察入手,揭示影响北京市大学生化妆品消费的因素,着重探析年龄结构、收入来源、知识结构,消费心理特征及消费潜力,偏好的品牌、价位、风格,获取信息渠道及购买模式,所受环境影响,性别消费差异,消费支出水平等主要方面,并结合对北京大学生化妆品的消费现状、趋势的分析和判断,对化妆品企业和产业提出了相应的发展战略和政策建议。

该项课题的研究表明,北京市大学生是一个具有巨大消费潜力的消费群体,其化妆品消费的主要特点是:既考虑产品价格又注重产品品牌;既强调产品功效又需要专业的美容、化妆指导;既追求时尚个性又较理性消费;既受口碑流传的影响又受广告传媒的促导;既受市场环境的影响又听从家长的指导。同时,北京市大学生化妆品消费呈现以下几个趋势:大学生用于“面子”消费在整个消费中的比例在未来的一段时期中会呈现上升趋势;对实际购买某类化妆产品起着主导影响作用的几大因素是价格、功用和口碑等;北京大学生购买化妆品的主要渠道分别为:品牌门店、网络和促销活动等;彩妆消费在北京市大学生化妆品消费中所占的比例将逐渐增加。

为了适应北京市大学生化妆品的消费现状和趋势,我带领课题组再作深入思考,并向意在成功开拓大学生化妆品市场的企业提出建议:在化妆品的产品和服务营销方面,要以多种方式适应大学生这一特定群体的消费特征和取向;可运用价格或其他适当的促销手段刺激消费;扩展宣传活动,借助网络渠道,运用电子商务,扩大销售广度;在注重化妆品的功效、价格的同时,还应针对多数大学生的需要,运用包装设计融入更多时尚元素,迎合市场潮流;提升品牌形象,建立在消费群体中良好的口碑,从而提高消费者的长期产品忠诚度。

接着,我又引导和启发课题组学生,根据以上对北京大学生化妆品消费状况的调研以及国内外成功化妆品企业的实践启示,结合目前我国化妆品产业存在的问题,对化妆品产业提出了相应的发展战略和政策举措:化妆品企业应当走科技创新道路,坚持以强大的科研能力和技术水平作为企业强有力的后盾;化妆品企业应当不断将产品推陈出新,吸引追求时尚的大学生,开发专门适合大学生使用的化妆品;化妆品企业应当准确定位自身产品特色,既要迎合国际主流化妆品理念又要保留民族特色;化妆品企业应该建立新型营销模式,进行有效的品牌形象塑造和宣传,使得品牌形成稳固的销售力;化妆品企业应当实施多品牌战略,开发多元化产品结构。经审核鉴定,这一大学生科研与创新训练项目《北京市大学生化妆品消费现状、趋势及产业发展战略研究》获得了优秀成果奖。

我指导管理学本科生力求通过实践调研和报告或论文的编写过程,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与专业能力。如有的学生将经济学、战略管理学、市场营销学、项目管理学、技术经济学、财务学、金融学和数学的理论知识及方法运用于投资项目评价中,并结合实践调研,认识到投资项目的市场调查和预测是可行性分析的论证前提和重要依据;物质技术方案和建设条件是投资项目可行性的技术基础;对经济效果的综合评价,强调技术的先进性和经济的合理性则是决定投资项目能否立项的关键因素及核心论据;要充分重视和深入分析投资项目可能面临的各类潜在风险。我指导这位学生在此基础上撰写了毕业论文《企业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与实践应用》(该论文被评为优秀论文)。

在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我指导一名本科生将毕业论文的选题经反复研究和调整,确定为《金融危机下的财务对策及在XX公司的实践探索》。这一选题紧扣国内外经济形势及发展态势,特别是在当时国际金融危机的环境下尤有现实意义,该项调研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将所学理论知识加以应用,体现了学有所用、学以致用。我引导学生在收集国内外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围绕金融危机下企业应当运用的财务对策,进行了较为系统深入的理论思考和实践考察;论文阐析了财务对策的理论内涵和主要作用;紧密联系管理实践展开调研;论述了该公司生产经营的特点,通过对管理活动的实地分析及对实践过程的深入研究,分述了该公司在成本管理、投资管理和筹资管理等方面的应对举措;探索了该公司应对金融危机所采取的财务对策。公司通过预算控制、平衡记分卡在预算管理中的应用、库存管理以及其他成本管理方式,有效地控制了成本;公司通过采取与经营战略相适应的投资对策,在金融危机中及时抓住机遇,开拓市场,增收节支;公司通过稳健的融资对策,合理地调度资金,有效地保证了现金流的稳定性,为公司的生产经营提供了充足的血液。论文所探讨的该公司在应对金融危机时所体现的管理理念和所运用的财务对策,为企业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对于企业在金融危机下选择实施财务对策有一定参考和实用价值;体现出该同学具有较好的理论基础、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一定的科研能力(该论文被评为优秀论文)。

又如我指导一名本科生(学院推荐读研)结合理论课程学习和现实思考,以《ZY企业财务战略分析》为题撰写了本科毕业论文。该文综合运用管理学原理、战略管理学、公司理财知识和财务战略理论,调研分析了ZY企业的内外部环境,揭示ZY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多角度、分层次,且有针对性地和可操作性地在企业财务战略方面提出了财务战略方案及其政策建议。

以上实例(北京市大学生化妆品消费现状、趋势及产业发展战略研究,企业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与实践应用,金融危机下的财务对策及在XX公司的实践探索和ZY企业财务战略分析),分别从不同角度、以不同形式,较好地提升和体现了管理学学生的实践调研和实际动手能力。

我在指导管理学学生论文写作的过程中,始终特别强调在学风与治学方面:要端正学风,勤于思考,严谨治学,要尊重知识产权,讲求科学道德与研究规范;要关注现实、深入实践、联系实际,做到学科理论密切联系管理实践。

在实践调研方向及选题方面:我要求并指导学生调研选题应具有理论意义或实用价值,密切联系经济与社会发展进程;为政府宏观决策或企业经营发展提出可行和有效的政策建议;能够反映该学科及相关领域的管理现实及发展动态,总结归纳、概括提炼。

在研究创新探索方面:倡导调研选题应具有新意或探索性,及时观察和追踪在国家经济发展和企业管理中有价值的新现象、新问题、新趋势、新模式和新规律等;调研本学科领域的理论与实践并达到或接近较先进水平;运用新观念、新视角进行探索、研究具有独到见解,并在相应领域取得成果。

在研究方法及分析论证方面:能够运用先进技术、方法、信息等开展实践调研;所提交的实践调研报告或论文要体系清晰、结构完整、方法得当、条理清楚、逻辑严密、层次分明、内容丰富、资料翔实、数据准确、文字流畅、图表规范;报告及论文要有一定难度和深度,观点明确、研究深入,体现出管理学学生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和管理实践的调研能力。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R]:中共中央、国务院,2010,6.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R]:中共中央、国务院,2010-7-29.

[3]张梦霞.工商管理教学改革研究第一辑[M].//吴少平主持课题《在课程教学中提高管理学科本科生综合素质的探索》,课题组主要成员有:吴少平,赵慧军,肖霞,李云鹏,周永强,徐冉,张涵萌,柴宁,安卉,周琳,胡双蕾等,经济管理出版社,2011.

大学生消费状况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篮球运动 毕业论文 开题报告 中国论文 职称论文

一、课题的目的意义:

篮球运动起源于学校,并且在学校中迅速普及,尤其是在滨州学院发展更为迅速。大学校园篮球运动氛围浓厚,有很多大学生都受当今篮球运动形势的影响,喜欢参加篮球运动,为篮球运动在高校的开展提供了深厚的群众基础。滨州学院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篮球运动也一步步的步入正规。而篮球运动本身就具有很好的教育与锻炼价值,可以起到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作用。

滨州学院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篮球运动中还存在着一系列不和谐的场面。而我国篮球科研领域却极少有针对高校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篮球运动的深入研究,缺少相关的理论研究和科学指导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它的发展。因此,我们非常有必要对高校非体育专业的发展现状,比如学生自身、师资、教学状况、课外篮球活动状况、场地设施等方面进行分析,找到制约滨州学院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篮球运动发展的症结所在,为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对策提供可能。 本文运用专家访谈法、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滨州学院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篮球运动兴趣、师资队伍、教学状况、场地设施、课余篮球运动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与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与措施,为今后滨州学院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篮球运动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依据。

二、文献综述(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问题,找到研究课题的切入点,附主要参考文献,约2000字):

刘博在对我国高校开展篮球运动的研究与探讨中谈到高校的大学生们是祖国未来的栋梁之才,高校体育事关重大,而篮球运动因其易普及和趣味性强的自身特点,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是校园中最受欢迎的体育项目。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自 1998年开展以来,以独特的魅力迅速把学生、家长和学校融为一体,在大中小学校园内乃至整个社会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使越来越多的人走到篮球场,加入到这一运动中来。篮球运动的进一步普及和开展不仅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促进了学习、提高了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更进一步培养了学生们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

胡本东在山东省普通高校篮球选项课教师队伍的现状及发展对策指出篮球选项课师资队伍建设是决定篮球选项课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直接制约着高校篮球教学深化改革的步伐。系统研究篮球选项课教师的现状,找出差距,分析原因,提出建议,旨在建立一支既有高深的篮球专业知识和技能,又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质量的篮球教师队伍。

张凌在普通高校篮球选项课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中谈到,在篮球选项课的教学中,可适当增加理论课的授课时数,使学生掌握篮球选项课的基本理论知识和篮球规则、裁判法;在篮球选项课理论课中增加健身知识,使学生正确认识篮球选项课的健身价值,对学生进行“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的思想教育。

王荣森在高校普通系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与对策在开展课外体育活动项目上要尽可能地符合学生的兴趣,对那些场地设施要求不太高、学生又喜欢的运动项目要大力开展,在突出重点的前提下,课外活动的组织内容丰富,适应面要广。

陆红在《高校体育场馆建设及管理》中提到,体育场地和设施紧张曾是高校普遍面临的窘况,再加上高校急剧扩招,场馆面积却增长缓慢,设施更新缓慢,而学生们对场馆设施的要求却在不断地提高。在前不久刚刚公布的“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中,有这样一组数据,在我国现有的 850080 个体育场地中,教育系统有 558044 个,占全国体育场地总数的 65.6%。在教育系统中高等院校有 28741 个,占全国体育场地总数的 3.4%,这个比例在庞大的全国大学生数量面前显得太小。

金胜真在武汉市篮球消费现状与对策研究中指出篮球消费是指人们为了满足自身篮球运动方面的需要而消耗物质资料和劳务的,具有社会性质的经济行为。一定量的经济支出,不仅是人们参与篮球运动的前提条件,也是篮球消费市场得以发展、壮大的社会和经济基础。

综上所述:

本文对我国篮球科研领域却极少有针对高校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篮球运动的深入研究,缺少相关的理论研究和科学指导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它的发展。因此,我们非常有必要对滨州学院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篮球的发展现状,比如学生自身、师资、教学状况、课外篮球活动状况、场地设施等方面进行分析,找到制约滨州学院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篮球运动发展的症结所在,为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对策提供可能。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方法和预期目标:

本文运用专家访谈法、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滨州学院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篮球运动兴趣、师资队伍、教学状况、场地设施、课余篮球运动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与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与措施,为今后滨州论文学院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篮球运动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依据。

四、所需仪器设备、材料情况:

大学生消费状况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大学城;商业布局;优化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24-0170-05

根据《大学生蓝皮书:中国大学生生活形态研究报告(2013)》报告,中国大学生人均月消费支出945.6元,人均全年消费总额达到11 347元,超过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的50%。

在大学生强大的消费能力驱动下,各路商家长驱直入,大学城商圈涌现。与大学生强大购买力不相称的是,目前蚌埠大学城高校周边的商铺大多数还是处在分散运营、各自为阵的初始形态,对于商业的布局、人流的聚集以及规模商圈的形成带来消极的影响。因此,需要对蚌埠大学城商业空间布局的进行研究,研讨其商业类型、商业形态、发展优势劣势等,提出优化建议,以促进蚌埠大学城商业经济的发展。

一、蚌埠大学城概况

(一)蚌埠大学城建设

蚌埠大学城位于蚌埠市东郊龙湖东岸即蚌埠市龙子湖区,全境位于龙子湖国家4A级风景区东岸,北依高速铁路蚌埠南站。大学城共占地10 000亩,共投资2 000亿,建筑面积670万平方米。目前大学城一期工程已经完工,有4所大学进驻,分别为:安徽财经大学、安徽电子信息学院、蚌埠医学院和蚌埠学院。自2002年建设至今,蚌埠大学城已初具规模,各类校舍、道路、供水等公用配套设施建设已投入资金6.1亿元。

(二)大学城商业发展

随着商家涌现,大学城逐渐形成了一个商业服务街区即现在的龙湖春天商业街。龙湖春天商业区位于蚌埠大学城核心位置――被4所高校围绕,占地782亩,建筑面积达62万平米。龙湖春天商业街是蚌埠大学城唯一的商业区,距离每1所城内高校的步行距离都在15分钟左右,购物便利。其市场以个体经营为主,以零售方式出售商品,经营时间相对集中。但由于现有市场的不成熟,商业等级较低,服务设备不完善,使得龙湖春天商业街的发展受到压抑,这也说明蚌埠大学城商业空间还没被合理开发利用,蕴藏着相当大的发展空间。

二、蚌埠大学城商业空间现状

(一)蚌埠大学城商业类型

本文对蚌埠龙湖春天商业街商业类型的种类和数量进行了实地调研,并把商业服务业、社会服务业以及娱乐业划分到服务业之中,得到统计结果(见下页图)

本文对龙湖春天商业街的商业类型进行了分析:(1)三大行业中,餐饮业占比遥遥领先,高达54%;(2)在服务业当中,美容、美发店占比都是最高的;(3)商业空间主要用于餐饮行业,商业服务主要满足于物质层次上,在精神服务上的投入较少,也即是精神层次上的消费较少,商业服务结构偏低,商业类型很少。

(二)蚌埠大学城商业形态

各校内部的商业布局规模普遍较小,经营内容以小型超市、报亭、理发店、打印店、书店、照相馆、干洗店、水果店、快递收发处等服务为主,经营状况相对良好,消费群体相对稳定。校内商业布局主要利用学生宿舍、食堂、活动中心等建筑布局的架空层或内部部分地域,布置商业店铺和服务类摊点。这种布置的优势在于可以提高建筑布局利用率,其大部分布置在宿舍下面或内部,使得学生接受服务十分方便;其不足之处在于布局狭小,布置局促,经营环境氛围欠佳,难以形成较强的商业气息。

蚌埠大学城商业形态主要为面式棋盘型组织形态和带状式商业组织形态两种。以龙湖春天商业街为例呈现出的这种“面”式商业空间布局不但服务于进入其区域的人员,还对区域外部一定范围的人群有着较强的吸引力,可以满足相同空间区位中群体的不同消费需求,或满足不同空间区位中群体的相同消费需求。带状式的的校园商业空间是由多个商业单体组成,并主要沿街道方向顺序展开,且服务于进入其内部的人群,也对其展开方向临近区域的群体有着较强的吸引力。

三、蚌埠大学城商业发展SWOT分析

SWOT是Strengths,Weaknesses,Opportunities,Threats这四个英文字母组成,意为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

(一)发展优势

1.潜在消费者不断增加。蚌埠大学城的师生数量逐年增长,远期来看,蚌埠机电技师学院、蚌埠经济技术职业学院等也将陆续驻进,完全建成后,大学城学生规模将超过10万人。潜在消费者的不断增加,消费群体的相对稳定,加之大学生的消费面广、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等,将在长期里对蚌埠大学城商业的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2.周边的商品房不断增加。随着蚌埠大学城历年来的建设,其周边土地也陆续吸引着房地产开发商。商品房的增多,无疑会带来一定数量的常住居民,而常住居民的加入,不仅给大学城商业带来更多的消费者,增加消费服务类型的需求也会增加。

3.旅游业的发展。大学城附近的龙子湖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和省级风景名胜区,其面积约为杭州西湖的3倍,据此,市政府可以参考西湖景区的建设大力发展旅游经济,建立环湖商业圈。

(二)发展劣势

1.目前的大学城商业空间布局不够合理。蚌埠大学城商业发展发展缓慢,发展不成熟,尚未形成规模的商业空间。龙湖春天商业街虽然是作为蚌埠大学城唯一的商业中心的地位存在,但其规模小、经营范围狭窄、布局相对杂乱、功能不够健全,还存在不少阻碍其健康发展的隐患。

2.自发形成的商业布局有待规范治理和改进。由于缺乏合理的功能分区、管理较疏松等,导致流动性商业摊点较多,占道经营严重,经营相对混乱,街道卫生状况欠佳,特别是饮食摊的食品安全卫生状况不容乐观。

3.楼盘面积在扩大,给商业圈的合理布局增加了难度。房地产的开发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大型商业中心的形成,包括龙湖春天商业街那仅有的土壤也被用来建造住宅楼盘,规划的不合理使得土地在商业活动方面利用的有效性得不到提高,使商业空间的布局较为分散。

(三)发展机会

1.消费群体规模的扩大。随着高校历年的招生人数扩增,蚌埠大学城的消费者数量稳中有升。日后其他院校进驻和非流动居民的增加也会给大学城商业带来更多的消费者。

2.主要消费对象的消费能力提升。《大学生蓝皮书:中国大学生生活形态研究报告(2013)》显示,较以往相比,大学生的消费能力在逐年提升。在消费能力逐渐增强的情形下,蚌埠大学城商业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

3.大学城外的商业配套吸引力较差。蚌埠市区现有的商业网点存在着远、贵、少的弊端,例如从大学城坐公交到商贸区大概要40分钟。市内百货大楼那一片局域设施相对旧、脏,不但商场内商品价格相对大部分大学生而言是昂贵的,而且其商品很多都是适合社会白领群体穿着,故不会使大量消费者流失至市区。

(四)发展威胁

1.消费圈内人流量较小,人气聚集度不够。蚌埠大学城位于郊区,人流量小,商业发展不够完善,消费规模偏小和商业区的分流影响了大学城商圈内人气的聚集。

2.消费格局不完善,消费档次偏低。蚌埠大学城内消费结构以餐饮行业为主,而服务业和零售业则很少,且大多数规模较小。

3.经营环境相对较差,管理难度比较大。龙湖春天商业街内店铺分布随意性强,各种类型的经营商家交错分布,没有形成合理的消费格局。

四、优化蚌埠大学城商业空间布局的对策建议

(一)蚌埠大学城商业发展的定位

1.以中偏低档商品和中偏高档服务为主的大型城郊购物中心为发展目标;消费目标主要是大学城的师生,其次是周边常住居民,最后是大学城外消费者;以综合性超市、专卖店、娱乐休闲、辅导机构和等级良好的餐饮为发展方向。

2.将龙湖春天商业街内的餐饮业、服务业和零售业有序地分开,有层次地布局,同行业的商铺设置在一起,并规范好对各所高校外部的摊贩的管理,总体上改善卫生街道状况。

3.打破原有的商业中心建筑结构,建造商业大楼,使不同的商品服务在不同的楼层进行,这样既可以减少商业空白点,还可以规避目前城内商业面积的限制,有效地利用商业空间、提高土地利用率。

4.减少商品房地产在大学城内的投资建设,在周边的建设最好有一定的距离,保证日后大学城建设用地的扩展。

5.重视商品服务的均衡发展,加大服务业和零售业的比重,加快大学城商业发展升级的步伐。

6.加强饮食、道路卫生和安全的监督管理。高校门口前的小食街由于沿着马路摆设,过往车辆的烟尘尾气毫无遮拦地粉刷着道路两旁的饮食摊。不仅如此,每到学生下课后晚餐宵夜时间,人流增多,道路经常出现拥挤,车辆行驶不便,加之路灯的惨淡,行人的安全令人担忧。

7.商圈布局的构想。由于蚌埠大学城商业空间尚未被充分开发和利用,故可以对蚌埠大学城商业空间布局的综合分析:首先,将龙湖春天商业街在原有基础上扩大商业用地面积;其次,在龙子湖公园东处侧建立延湖商业带;最后,在高铁站一带建立一处商业群,扩大大学城商业空间。

(二)蚌埠大学城商业类型优化

1.增设业种、提升商品服务水平。实地调查发现,蚌埠大学城商业服务种类不齐全,比如书店规模偏小,书籍种类不齐全和服饰销售少,衣服质量偏低以及娱乐场所少,娱乐环境差等。蚌埠大学城商业应该从提供吃、穿、用为主的消费服务扩大到住宿、健身、文化、医疗等方面,保证消费者追求消费个性化,满足对休闲娱乐、文化、健康等消费的需求。

2.改变消费格局。蚌埠大学城各高校学生的主要消费支出为饮食消费占60%以上,服饰以及日常用品的消费占总支出的 28%左右。所以蚌埠大学城未来几年的发展规划应以服务业和零售业为主,把发展重点放在文化、娱乐等商业服务方面,但也应该保持对餐饮业的规模,并在原有餐饮规模上适当升级,进行有机的更新换旧。

(三)蚌埠大学城商业形态优化

1.商业空间层级化。根据下页表可知,目前蚌埠大学城的层级有区域级和校园级两种。再根据蚌埠市与蚌埠大学城的情况,本文认为,优化蚌埠大学城商业空间层级结构,总体布局可以采取“轴线发展+组团放射”的结构,分为“城级―区域―校区”三级空间布局模式:大学城级――主要建筑群为大学校园、商业购物中心。根据层级特点,可以利用龙子湖风景区和高铁南站的优势,发展旅游产业和环湖商业街以及在高铁站附近区位建立商业群落和房地产。蚌埠大学城目前还没有这一层级商业空间。区域级――与大学城级商业区比较,区域级商业区商业设施的经营和服务则显得内容较为单一,其主要满足区域内几所学校的师生日常所需。该层级的商业空间主要表现在被各所大学包围着的龙湖春天商业街,而这也是蚌埠大学城目前所有的一种商业形态。校区级――该层级的商业空间位于各个校区的教学区或者生活区内,也几乎是所有大学校园里都有的商业活动。这种的划分不但便于管理,还提高了大学城商业空间的使用效率与服务覆盖率,有利于大学城商业活动的管理和发展。

2.从纯物质消费空间到物质升级为文化消费复合空间。首先,大学城是文化教育的聚集地,其商业空间更应重视文化特色的塑造。蚌埠大学城商圈在满足大学生日常生活的基本需要外,还应考虑到更高层次的交往需求,例如增设文娱类、体育类、培训类的商业场所。其次,大学城是一个人口相对集中的、年轻化的、高素质的人口结构区域,为了改变蚌埠大学城行业构成以餐饮业绝对占优这种商业形态,建议在未来的发展规划中增设其他行业的服务,扩大服务业和零售业。完善大学城级商业中心功能,增设区域级商业空间设施和有组织有管理地设置临时性商业设施。

参考文献:

[1] 张战锋.广州大学城商业空间研究[D].广州:华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2] 许振波,刘菊.高校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以蚌埠大学城为例[J].经济学报,2011,(1):85-89.

[3] 郭飞宇,储胜来,蒋阿慧.论蚌埠大学城经济圈的形成和发展思路[J].中国市场,2011,(10):92-93.

[4] 朱佳佳.闽侯大学城商业空间分布现状分析与对策[J].地理学报,2009,(4):72-74.

[5] 陈丽敏.新兴大学城商业空间规划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6] 张蕾.岳麓山大学城校园商业空间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7] 大学生蓝皮书:中国大学生生活形态研究报告(2013)[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8] 谢超.大学新校区商业服务空间体系设计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9] 范宇航,黄蕊.杭州下沙高教园区商业空间布局调查研究[J].青年科学:教师版,2013,(8):221-222.

[10] 赵阳.大学城空间布局模式与优化策略研究――以呼兰大学城为例[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11] 于晨晨.广州大学城(建成区)商业空间模式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12] 任云英,牛月,梁卉.散落的拼图:城郊大学城商业空间调查与反思[C]//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

集(11―规划实施与管理),2014.

[13] 郭立尧,徐晓静.关于松江大学城商业空间的研究[J].科技咨询,2012,(35):228-229.

[14] 罗念安.高校校园商业空间的设计与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Bengbu City Commercial Space Layout Optimization Research

ZHOU Yan-feng

(Anhu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Institute of economics,Bengbu 233030,China)

Abstract:Business services has become a part of the university city resources sharing,the reasonable planning,a good organization university city commercial service facilities become healthy and orderly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y city,also on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y city,and eve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hole city has a important role which cannot be ignored.Bengbu city commercial layout and development exists many deficiencies,failed to make full use of resources,hinder the university development.In order to further speed up development of bengbu college town,need to study the function of the commercial layout.

大学生消费状况论文范文第5篇

[论文摘 要]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超前的消费观念和滞后的消费实力之间的矛盾使得消费结构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和不合理性,因此对大学生的消费现状进行研究,对于其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人生观具有重要的社会和经济意义。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他们的消费现状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当代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80后出生的当代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因此父母对待孩子的溺爱在这一代人身上表现的最为突出。他们出生后的生活环境正是中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特殊的社会环境造就了特殊的消费群体。本文针对大学生的消费现状进行分析,以便使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人生观。

一、当代大学生的消费状况

1.消费来源

2007年10月笔者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河北工程大学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进行了大学生消费状况的问卷调查,据调查89%的大学生的消费来源于父母,只有少数的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靠勤工助学、家教、在外打工等方式赚取自己的生活费用,约占8%,另外还有3%的学生靠贷款、助学金和补助。由此可以看出,目前大学生的消费来源趋于单一化,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传统的教育观念认为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不提倡较早的踏入社会,使得学生不能较早的独立。(2)有的学生想找家教挣生活费,迫于专业的限制(因为很多家长喜欢找师范院校的学生做家教),很多学生被拒之门外。(3)现在大学生大部分是80后的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在经济上对父母存在一定的依赖性。

2.消费结构

目前大学生的消费构成呈现多样化的趋势,主要包括基本生活消费、学习消费和时尚消费。由调查问卷显示:基本的生活消费呈现下降的趋势,而学习型消费和时尚消费呈现出上升的趋势。自高考扩招以来,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与日俱增,为了毕业之后找到更好的工作,很多大学生不得不充实自己,在学习方面的消费也比以前大大增加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参加各种等级考试的报名费、资料费,包括英语四、六级考试,计算机考试等。(2)由于目前的就业压力,大学生考取各种证书的培训费在逐年增加,例如对于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主要有造价师证书,施工员证书,cad绘图员证书等等。 (3)随着社会的发展,电脑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于当今大学生来说电脑更是必不可少的。因此,目前此专业的大学生的个人电脑拥有量也呈上涨趋势。

除了学习型消费成上涨趋势外,时尚消费也呈上涨趋势,手机、mp4、数码相机等高档消费品不断涌入大学生的手中。

3.消费存在的误区

根据调查显示,目前工程管理专业大学生不良消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盲目性。大学生跨入大学校门,就开始了独立理财的阶段,但其理财能力较差,开支没有计划,使得消费时失去理智,因而形成盲目消费的现象。例如:大学生在选择消费品时,用在学习、就餐方面的费用偏低,而用在交际、娱乐方面的费用偏高,形成超前消费的习惯。

(2)前卫性。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他们不仅希望商品能够在实用性方面满足个人的需要,还希望商品能够让人在使用和观赏中获得精神的愉悦与心理的满足,因此过节聚会、生日聚餐、亲情消费、毕业宴会等已纳入到大学生的正常消费范围之内。如今大学生的消费已超越生存型消费,主要表现在:追求品牌、崇尚权威、追求新颖时尚、体现个性等方面。

(3)攀比性。在调查中发现,当今大学生自我认识能力差,自信心不足,虚荣心又较强,在平时的生活中总是有意无意的和身边的同学做比较,导致最后形成人格上的缺陷。例如:有的同学看到身边的同学买了一件名牌衣服,用着一部手机,自己也不甘落后,情愿节衣缩食,想尽一切办法也要满足自己的欲望;甚至有的女生为了美容,一次又一次的向节俭的父母开口要钱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4)过渡性。如今的大学生普遍存在着一些超前的消费观念,例如:通讯费用、老乡聚会、恋爱消费等名目繁多。另外,谈恋爱在大学校园里已经不是新鲜事了,咖啡屋,酒吧等场所也成为恋人经常光顾的地方,恋人之间互赠的礼品也越来越高档,类似于这样的消费都大大超过了目前大学生的经济承受能力。

从消费结构可以看出,总体来说大学生的消费方式是健康、积极、科学的,但是也有一些大学生的消费结构不合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代大学生还没有正确的消费观念,还需进一步教育和引导。

2.构建当代大学生消费文化

(1)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正确消费观。消费观是使用一种价值判断来衡量事物,指导消费的观念。正确的消费观必须明确消费是为人的个性的发展和素质的全面提高服务的。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如何消费将极大的影响着个人以后的发展。当今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大学生要想将来有所作为,目前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而不是过度的追求物质生活的消费。针对现代大学生的状况,我们要强调合理适度消费,反对过度消费、超前消费,强调合理性消费,反对非合理性消费。

(2)建立合理消费结构,培养理性消费行为。在当今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消费时尚瞬息万变,大学生应克服从众心理,合理调整自己的消费结构,提倡科学、合理、发展型消费,反对愚昧、颓废、短视型消费。因此,大学生应该在保证食物消费的前提下,增加学习型消费的比重,减少时尚型消费的比重,适度消费,让更多的消费用于服务个人发展的项目,使大学生能够理性消费。对学生个人来说,这一时期形成的道德观念可能会影响他一生的消费行为,并且与他的人生观、价值观、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完善密切相关,因此学校、社会和家庭都应该全力的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参考文献:

[1]张 迪:大学生消费市场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5,(12): 141~142

[2]李 磊 黄建陵:当代大学生消费现状与特点透析[j],消费经济,2007,(4):54~57

大学生消费状况论文范文第6篇

目前,大学生在利用网络中表现出一些不理性的一面,有的大学生对于网上传播的不良信息的批判能力差,甚至还亲自传播一些不良信息,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只会简单的进行网络操作,这些方面的不足值得关注。

一、网络接触上:一些大学生网络消费不理性

网络媒体资源丰富,传播及时、高效,传播手段多种多样,备受广大青年学子喜爱。大学生把网络媒体当成重要的交流工具、学习工具和获得信息的渠道,这对于提高大学生的学习效率、开阔大学生的眼界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大学生在利用网络过程中常出现一种偏离行为。2006年9月,中南民族大学新闻系2003级本科生在武汉高校展开了一次“武汉市大学生网络素养情况调查”,共发放问卷432份,回收有效问卷423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7.9%。调查结果显示,有16.1%的大学生每天上网时间超过4小时,有5.7%的学生每天的上网时间达到6小时以上。调查组对每天上网达到6小时的大学生进一步考察发现,有高达91.7%的学生选择了“打游戏和娱乐”,有83.3%的学生选择了“聊天和交友”,这两项选择可以作为这部分大学生学生上网时间过长的主要原因和上网目的。另外,有66.7%的学生选择了“发表自己”和37.5%的学生选择了“浏览新闻”。而以学习为目的之一的学生只占了12.5%。这说明,在上网时间过长以致形成网瘾的大学生中,他们上网的主要目的不是学习或者了解信息,而主要是沉溺于网络游戏和网络交友,甚至对网络形成了一种依赖行为。由此可见,他们的网络消费行为是不理性的。无独有偶,有人曾经对福州一所高校118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发现,这些学生上网的目的为:上网交友的占35.3%,玩游戏的占38.5%,听音乐、看电影的27.6%,网恋27.0%,查阅资料21.2%。[3]可见,这些大学生网络消费中真正用于学习的比其他几种娱乐方面的消费所占的比例都要低。

在“武汉市大学生网络素养情况调查”中,调查组设计了这样一道题,“教师布置论文,你是如何利用网络查资料的?”从学生的选择的数据统计来看,情况不容乐观。教师布置论文时,绝大部分学生利用网络上的论文,但这些学生对于网上论文利用情况不尽相同。31.7%的学生只是参考一下,其余的要么直接下载,要么综合改编,要么摘抄部分并作补充。在利用网络查资料过程中,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比较懒惰,有4.7%的大学生在教师布置写论文的时候,直接从网上下载交给教师,也就是说,平均100名学生之中就将近有5名学生直接下载论文交给教师,还有26.5%的学生把几篇文章综合改编交上去。这一结果值得关注,特别是高校教师在布置作业和论文的时候应当对这些不良现象加以批评,在检查过程中应当加强防范和惩戒力度,以避免这种不良学术现象的泛滥。同时,这一现象也说明学生对于网上论文的版权意识并不够强,高校教师对于学生利用网络论文方法还应当加强引导。

二、网络道德上:接触、传播不良信息

在“武汉市大学生网络素养情况调查”中,34%的大学生浏览过黄色网站,在网上无意获得或进入一家时,3.1%的大学生经常光顾黄色网站,20.3%的被访对象选择“好奇,进去看看”,22.2%的被访对象选择“看是否有病毒,没有直接进入”。数据说明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在上网时浏览过黄色网站。在调查组进行的另一项调查发现,有32.9%的大学生表示,自己有时能抵御媒介暴力和媒介色情的诱惑,10.2%的大学生则不能抵御媒介暴力和媒介色情的诱惑。[4]

调查组对武汉大学生的网络素养的调查发现,28.4%的被访对象在网络中发表过不真实的言论,38.5%的被访对象承认在网络中欺骗过别人。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大学生在网络上的活动有着较为普遍的隐蔽趋向。在网络中比现实生活中更容易产生欺骗的现象。而在对被访对象的调查中,网上还经常出现隐匿身份,甚至是自己的真实性别。45%的大学生见到过宣扬资本主义民主、自由、人权及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拜金主义和实用主义之类的观点,这些思想会对他们产生影响。[5]

在调查中,有15.4%的被访对象表示崇拜网络黑客,有41.6%的对网络黑客表示无所谓,只有43%的大学生对网络黑客表示反对。另外,大学生在网络中骂人、进行人身攻击、盗用私人信息,进行智能犯罪等行为屡见不鲜,这些网络失范行为应该引起高校教师的关注。

三、网络技术上:对网络的运用技术含量低

在对武汉大学生的网络素养调查中,大学生对于网络的利用和网络技术的掌握上还停留在基本应用阶段。对于搜索引擎这一基本技术,有36%的同学比较精通,有61.9%的同学知道一些,但不太熟悉,只有2.1%的同学表示,自己不会利用搜索引擎搜寻自己想要查找的东西;有94.1%的同学会发送电子邮件,5.9%的同学不会发送电子邮件;对于下载图片和文件这一技术,81.8%的同学知道如何操作,16.1%的同学不太熟悉,只有2.8%的同学完全不知道如何下载。由调查得知,50%的大学生不知道怎样使用中国期刊网,甚至有的同学不会保存文件。

由数据可以得出结论,大学生中对网络技术的掌握情况和技术熟悉程度参差不齐,但大部分能够掌握网络的基本运用技术,而对于网页的制作和管理等高级的技术,却只有14.2%的被访对象能够掌握,其中40%的大学生只懂得一点,而45.8%的大学生一点不会,这说明大部分大学生只是停留在一知半解或根本不会的阶段。还有的大学生对于制作表格、使用PowerPoint,Excel等工具一无所知。可见,大部分大学生只是懂得基本的网络操作,对于较高层次的网络技术掌握的较少,对网络的运用技术含量低,有待进一步提高,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以后的工作和学习。

当代大学生网络素养的不足之处还表现在对网络的性质认识上、对网络常识知识的掌握上、网络内容的批判上等等。目前很多高校已经开始注意到网络对于学生学习、生活、以后的工作的重要性,正积极运作加强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鉴于大学生在网络素养方面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我们在运用传统教学手段教育大学生的同时,应该充分认识到网络的重要影响,有效运用网络媒介,形成一种全面的、立体的教育模式,运用多重手段形成一种教育合力来促成高效、合理的教育格局。现在,一些高校已经开设《网络传播》《网络与社会生活》《网络与思想政治教育》等选修课;教计算机课程的教师可以开设网络技术、网络素养教育方面的选修课等等。

随着高校对网络素养研究的深入,对大学生网络素养状况的进一步调查,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会得到普遍认可和重视,将会逐步从现在零散的、不系统的教育,达到成规模的、系统的教育。只有这样,大学生的网络素养才能达到全面的、真正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沈晓静,尉天骄.大学生网上行为价值的传播学分析[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

[2]欧・奥尔特曼,马・切默斯.浅论媒介素养教育 [M].东方出版社,1991:57.

[3] 陈松英.网络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与对策[J].中国健康教育,2005(3).

[4]陶喜红,张丽娜,王艳.武汉式大学生媒介素养调查报告[J].教书育人,2006(6).

大学生消费状况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大学生;诚信;现状;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5-00-02

引言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人们交往过程中最基本的道德准则。在当代中国,诚信原则是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中的重要原则。加强诚信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条件。而大学生正处于知识积累和个性培养都相当关键时期,而且当代的大学生基本上都是我国社会独生子女时代成长起来的90后一代,他们自我思想都较为严重,因此,增加对大学生的荣辱观教育,引导他们“以诚实守信为荣”,养成以自觉实践、以德修身、以身示范的良好习惯尤为重要。

一、大学生诚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在当代社会,受日益日益复杂的社会环境和快速发展的市场经济等各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当代大学生诚信意识的淡薄和缺失状况日益凸显,主要表现在日常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

(一)学习观

近年来,大学生盗窃、抄袭他人成果的学术丑闻时有曝光,让神圣的学术的殿堂蒙上了黑影。除了期末论文出现抄袭情况以外,甚至连学位论文也出现了抄袭和剽窃的行为,更有甚者直接让代为撰写,学术诚信缺失严重影响了学术的纯洁性,阻碍了科学发展与社会进步。另外,考试作弊现象也是大学生诚信现状不良最为突出的表现之一。考试诚信越来越受到学校有关部门的重视。基于目前对学生对考试诚信的态度,有些学生认为大学中考试作弊无关紧要,只要能过关就行。有些同学则认为作弊有失公平,因为学校的奖学金以及荣誉的授予都是基于成绩的高低来的。

(二)就业观

很多大学生在择业方面以自我为中心,过分追求高工资、高待遇, 当代大学生重物质需要、追求个人享受的思想倾向。为了追求高工资、追求个人享受,大学生都愿意到外企去, 到发达地方去, 到大城市去。过分追求个人享乐对大学生就业后的成长发展是不利的。因为大学生就业过于集中发达地区必然会使相当多的优秀毕业生只能从事与其素质、能力极不相称的工作;而在热门行业、待遇优厚的单位就业, 大学生不惜放弃所学专业而改行, 这也不利于毕业生施展才华, 势必造成新的人才浪费和闲置。

这样的择业观最终导致了当代大学生成新趋势。首先,在各大高校的招聘会上,毕业生篡改成绩,虚构荣誉称号以及班级职务的情况越发普遍。这种虚假简历不仅可能使用人单位找不到合适的人才,也可能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未来发展。其次,大学生在就业时非常谨慎, 总觉得用人单位提供的工作岗位不适合自己, 结果都快离校了还没有签约;或者是是先签一个单位保底, 总觉得不够理想, 一旦找到理想用人单位就与原签约单位毁约, 最终导致个人诚信受到用人单位的怀疑,甚至造成学校声誉受损。

(三)消费观

目前,大学生已成为中国最强大的消费群体。其消费结构主要包括基本生活消费、学习消费、休闲及娱乐消费、人际交往消费等主要部分。相关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大学生的消费结构很不合理,出现盲目攀比和消费诚信缺失现象严重,具体表现为:为满足虚荣的攀比性消费,追求时尚的超前消费、从众化的盲目消费,导致的高消费和浪费严重;消费结构的不合理,导致钱不够花、超前消费等现象普遍发生。大学生是新的消费方式的追求者、尝试者和推广者。他们喜欢拥有独特风格的商品,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盲目追逐潮流,推崇世俗化的物质享受,追求名牌,引领着青年消费的潮流,也因此滋生出攀比的畸形心理。

(四)行为观

大学承担着培育社会中坚力量的重要任务,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动力源泉。这就意味着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主导和领军人物,是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支撑力量,对整个的社会进步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受社会不良思想和风气的影响,有些大学生在价值观念上出现了错位,不但没有很好地发挥自己作为社会中坚的引领作用,反而对社会造成负面影响,甚至危害。当前,校园中部分大学生行为不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在学习方面,有的大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上课不认真听讲,课下不认真复习,考试就伺机作弊,写论文就抄袭或雇佣;有的急功近利,选专业挑课程,专业课认真学习,公共课随便应付;有的缺少理想,逃避现实,整日沉迷于网络游戏的虚幻世界里。

在人际交往方面,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对象主要是父母、同学和老师,有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 以学校需要缴纳各种费用为名骗取父母的钱财;有的编造自己家庭困难欺骗教师, 以便能成为贫困生,领取助学金;有的为了争取荣誉,无中生有, 造谣中伤别人。这都是大学生诚信缺失的表现。

在生活方面,有的不懂得珍惜父母的辛苦,大手大脚地挥霍钱财;有的个人至上,遇有矛盾就对他人恶言相向,拳脚相加;有的贪图享乐,追求不劳而获,为了谋取钱财而去做欺骗、敲诈勒索、偷盗、等违法犯罪的事情。这些行为都和大学生的身份极度不相适应,反映出当前大学生在价值观上出现了严重的问题。

二、如何改进大学生诚信现状

(一)建立完善的诚信约束机制和诚信体系

当前,有一部分的学生诚信意识淡薄、缺失,都需要建立相应的约束和激励机制来强行规范其行为,构建大学生诚信约束机制就迫在眉睫了。首先,将道德建设列入到学生考核之中,对于不合格的学生进行应有惩罚,比如,取消其入党资格、评优评奖资格等;反之,对个人诚信做得出色的同学给予表彰,并进行推广、宣传。另外,要想建立和谐社会,那么首先就应该建立起诚信体系。努力创新诚信教育、推广方法,加强基本道德的宣传教育,逐渐的提升诚实守信的社会风尚。在建立好诚信体系之后,行政执法机关、政府机关等政治机构首先要做好榜样,带头做好诚信体系。

(二)营造社会诚信教育大环境

教育是在社会大环境下进行的,没有与教育的目标相一致的环境,任何教育都是苍白无力的,因此,营造一个政府讲诚信、公众讲诚信、人人讲诚信的社会大环境非常重要。首先,要提高认识。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充分认识诚信是大学生健康成才的基础保证,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从而把诚信重建摆上议事日程,切实抓好抓好。然后,规范政府行为,全力打造诚信政府,充分发挥政府在诚信重建中的主导作用,积极带动各行各业开展诚信活动,推动社会整体诚信意识的提高。其次,要加大宣传力度,发挥舆论导向的作用,全方面多角度开展诚信理念的宣传。

三、结语

综上所述,诚信是大学生形成高尚道德情操和完善的健康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努力塑造美好人格、提升自我的关键时期。但是,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出现的诚信缺失现象影响的因素很多,既有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也有家庭、学校的影响。所以,大学生诚信问题,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逐渐改变,终形成一个和谐诚信的社会系统。

参考文献:

[1]张鑫.大学生诚信缺失成因分析及诚信教育的途径[J].时代教育,2015,(5):72-72.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5.05.051.

[2]陈钧.当代大学生诚信状况分析及其评价体系的科学构建[J].品牌.2015-01.

[3]丁永刚.现今大学生就业观存在的误区及引导对策[J].青海社会科学,2008,(3):166-170.DOI:10.3969/j.issn.1001-2338.2008.

03.041.

[4]黄云.当代大学生消费现状及建设性对策[J].时代教育,2015,(5):134-135.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5.05.097.

大学生消费状况论文范文第8篇

1、选题:决策规则的稳定性对延迟选择行为的影响

2、本选题的意义及国内外发展状况:

遵守规则是理性决策的必要条件;延迟选择(choice deferral)指个体在应该作出选择的时候却决定不作选择,包括推迟选择(如选择延迟选项)或拒绝在可选项中选择一个选项。对这些问题的探讨将有助于我们更全面深入地理解人们的决策行为。

高山、李红、陈安涛、白俊杰已经对老年人和大学生决策规则稳定性进行比较研究,该研究是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项目的部分工作。他们已经通过实验验证了老年人比大学生的决策更规则。而延迟选择行为的研究虽然已经取得了许多具有理论和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但作为一个比较新的、且未受到广泛关注的领域来说,该领域在很多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深入。

3、研究内容: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当你面对(a和b)两个选择的时候,你选择了a,而当你面对(a、b和c)三个选择的时候,你却放弃了a而选择了b。这时,你的选择就缺乏一致性,是不规则的。而且,很多时候我们应该做出选择时却犹豫不决,或者已经选择了,但又想改变。这些都会影响决策的合理性。本研究通过对在校大学生进行一定的实验,观察性别与理性决策的关系,以及决策规则的稳定性对延迟选择行为的影响。

4、研究假设:

男生比女生决策更规则更理性;决策规则的稳定性与延迟选择行为关系显著,且稳定的决策规则对延迟选择的行为有负影响。

5、研究方法:

(1)文献法:通过查阅书籍、心理报刊、网络中已有的关于决策方面的文献资料来把握这方面研究的状况,并且为论文寻找更为充实的理论依据。

(2)实验法:本研究将通过三个实验来检验研究假设。

实验一:通过男女对超市优惠卡的选择来检验他们的决策规则的稳定性;

实验二:把被试大学生分为两个实验组,两组到商场购物,而且在购物前已经深思熟虑后写出购物单。 甲组不限时购物,乙组限时购物。记录购物时间与所购产品,进行比较。

6、参考文献:

[1]胡卫鹏、区永东、时勘. 连续性公共物品困境中信息结构对决策行为的影响[j]. 心理科学.xx年03期。

[2]王沛、乔玉柱. 大学生日常消费决策中认知信息与情绪信息的交互作用[j].心理科学. xx年03期。

[3]傅小兰、李晓明. 决策中的延迟选择行为[j]. 心理科学. xx年01期。

[4]高山、李红、陈安涛、白俊杰. 老年人和大学生决策规则稳定性的比较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xx年年01期。

大学生消费状况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大学生,膳食营养

一、本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营养是健康的根本,食物是健康的来源。正确的营养膳食是人类健康长寿的基础和保证,然而青年人,特别是我们在校大学生对此十分忽略。20岁左右的大学生正是身体发育趋于成熟的关键时期,繁重的学习任务、紧张有序的生活及体育锻炼,促使新陈代谢加快,体能消耗加大,营养需求增高。如果没有科学合理的饮食作保证,将造成体力下降、精力减弱、抵抗力降低,进而影响学习。因此,借此项目得出大学生营养膳食的现状以及对待饮食的态度,并探究如何健康科学的搭配适合大学生的营养餐,让广大高校的大学生认识到营养与健康、科学合理地安排膳食的重要关系。所以,此项目有助于大学生获得科学的营养知识,认识如何科学合理地使用各种食物,从中获取种类齐全,数量适宜的营养素,预防营养不良或营养过剩,消除健康危险因素,从而保持身体健康。

同时,此项目的研究也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营养观念。

因为正确的营养观念可以促使大学生将营养知识转化为行为和习惯的动力。营养对健康的影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膳食结构不合理,偏食挑食、暴饮暴食、酗酒等不良的饮食习惯对身体的为好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显示出来。因此有针对地开展大学生营养教育,帮助大学生建立个性化的营养膳食结构,是每个人都做到自己可能达到的最好平。

我们对大学生营养膳食项目的研究,还可以帮助大学生形成健康的饮食消费行为习惯,引导大学生明智地进行食物消费,努力帮助他们改掉不利于健康的饮食消费行为和习惯,全面改善大学生的营养状况,优化膳食结构,预防与营养相关的各种慢性病。

二、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思路

对象:采用整群抽样法抽取成都10所不同的大学。

方法:参照中国居民营养膳食报告(RNI)等,查阅国内外营养饮食研究成果衡量当代大学生的饮食状况,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采用网上问卷与现实发放问卷结合进行调查研究。

总结:用Microsoft Excel 对调查数据进行初步处理,然后在对收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三、研究的具体目标

饮食是否科学,食物营养是否合理是人类社会文明与否的重要标志。合理的膳食结构应包含两方面意义:‘首先是营养上主张的合理腾食(平衡膳食),指摄食者不仅热能和各种营养素满足生理需要,而且应该在各种营养素之间建立起‘种生理上的平衡,:其次要达到饮食方式及经济上的合理。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人们的膳食营养结构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当代的大学生的膳食营养健康状况深受各界人士的关注。大学生们近几年来出现了许多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系列的问题我们进行了这次的课题。这次课题主要是想经过调查研究,我们可以对这一问题进行改善。

1、了解成都各大学的在校学生们 的膳食饮食结构。

2、通过网上问卷与现场发放问卷结合,收集数据并且通过对数据的统计分析大致了解成都各大学生的基本膳食营养情况。

3、根据统计分析的结果,参考多方面的文献资料对此次调查的结果的进行一个总结并且针对性的提出对于成都各大学学生的膳食营养的主要问题提出一系列的解决方法。

4、希望通过这次的课题研究,调查,总结,可以帮助解决到当代大学生关膳食营养健康状况的问题。

四、研究的原则与方法

1、研究的原则。以国内外的各重大关于大学生膳食营养健康状况的科研成果,文献资料为根据,以明确清晰的目标对成都各大学的学生的膳食营养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研究,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并且以确切的标准对收集的信息进行科学统计分析。

2、研究方法:a:利用计算机对数据进行初步处理。b:由小组成员对初步处理的数据进行汇总,编制表格。C:查询网上的信息与各种书本资料对汇总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d:小组各成员进行讨论,各抒己见,表达自己关于大学生膳食营养健康状况出现的问题的解决方法。e:对前面所得出的结论进行科学的选择与淘汰。f:综合以上,得出结论。

五、阶段性课题研究的进展情况和研究的阶段成果

从此课题开始以来,经过我们小组的所有成员的共同努力,我们已经完成了大学生膳食营养健康状况的问卷的设计与制作,发放与收回,其中调查问卷还包括网上问卷。在我们的综合考虑讨论下,我们选取了成都的十所大学,包括成都大学,四川师范大学,四川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四川旅游学院,长江职业技术学院,成都理工大学广播影视学院,标榜职业技术学院,成都中医药学院。最终,在小组成员和各高校的积极配合之下,我们发放调查问卷2000份,收回问卷864份。

经过对调查问卷反馈的信息利用计算机进行科学合理的统计分析以后,我们经过上面所列出的步骤对现如今取得的数据进行了初步的文字性的论文总结,其摘要为,当代大学生的膳食营养健康状况出现的问题,其解决方法与对策。其关键词:膳食营养,保持健康,平衡饮食,保持健康。

六、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缺陷

由于初期选择的学校不多,选择的学生太随机,也太少,故代表性虽强,但是针对此次的调查问卷所得的数据而言,还存在一定的误差。还有就是作为经济系的学生来说,我们对于膳食营养健康方面的认识还不是特别的完善具体,还需要我们对这方面的知识进行补充,以确保得到更为科学的报告。

七、课题下一阶段研究计划及确保最终成果的主要措施

1、对各高校的大学生的膳食营养健康状况进行更加深入的调查与研究。

2、利用计算机软件将收集的数据转化为有用的信息,针对总结出来的综合信息,并参考各方面的文献资料,最终通过小组所有成员的交流,探讨,对此次的科研项目形成合理的具有一定学术性的报告。

3、最后在小组所有成员的共同努力,共同工作下,将我们关于这次的科研项目课题《大学生膳食营养健康状况》的总结性结论报告转化为研究性的学术论文,并在有关的期刊上发表,为此次科研项目划上圆满的句号。

参考文献:

[1] 王维群.营养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大学生消费状况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陕西省青少年 体育观念 体育消费情况

基金资助:陕西省教育厅2013年科研计划项目(13Jk0545);陕西省2014-2015年度基础教育重大招标课题(ZDKT1409);陕西科技大学2015教改项目(49)。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手机和笔记本电脑的大量普及,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接受并沉迷于虚拟网络世界,运动机会不断减少,体质状况不断下降。青少年体质状况对一个民族的发展影响巨大,国内外各个国家均对青少年体质健康高度关注,2012年中国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全国推进学校体育工作会议上强调“体质不强,谈何栋梁?”因此,提高青少年体质健康的理论和实践有着深远的研究意义[1]-[3]。

青少年体育观念与体育消费情况是健康生活方式和体质健康水平研究的基础,也是分析青少年体质情况的重要资料[4]-[7]。据此,本文选取陕西省不同地区的10所高中和5所大学,共15所学校的2500名青少年为研究对象,以科学的研究方法,对陕西省青少年体育观念与体育消费情况进行了系统研究,并探讨了不同地区、不同年龄层次、不同性别的青少年体育观念与体育消费情况的异同,为研究陕西乃至全国青少年健康生活方式和体质健康水平提供生动案例。

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选取陕西省不同地区的10所高中和5所大学,共15所学校的2500名青少年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生1318人,占52.72%,女生1182人,占47.28%;城区学生1853人,占74.12%;县区学生647人,占25.88%;高中学生1726人,占69.04%;大学生774人,占30.96%。

2.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和专家调查方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对文献进行归类、分析和总结。并通过专家调查等方法确定了调查内容,制定了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

(2)问卷调查法。采用课题组编制的《陕西省青少年体育观念与体育消费现状调查问卷》。陕西科技大学部分师生为本次问卷调查的主试。测试前对主试进行统一培训。问卷调查利用统一时间进行集体测试,完成后现场收回问卷。

(3)访谈和座谈。为了进一步深入了解陕西省学校体育、健康教育、学校健康环境、家庭因素、社区和相关社会组织活动情况,课题组对问卷调查的各学校进行了实地考察,对学校体育与健康工作主管领导、体育、健康教育课教师等进行了座谈和访谈;对学校所在社区卫生医院、街道各区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等相关组织进行实地考察,与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了访谈和座谈。

(4)数理统计分析法。采用Excel2003和SPSS17.0对数据进行管理和统计分析。

调查结果与分析

1.对体育喜欢程度的调查结果

对体育喜欢程度的调查表明:不同学段的男生喜欢体育课的占85.97%,不同学段的女生喜欢体育课的占70.22%,城区学生喜欢体育课的占83.64%,县区学生喜欢体育课的占63.83%,高中学生喜欢体育课的占79.15%,大学生喜欢体育课的占77.13%。调查的结果表明不同学段的男生对体育课的喜欢程度显著高于女生;城区学生对体育课的喜欢程度高于县区学生;高中学生对体育课的喜欢程度高于大学生。

2.对体育重要性认识的调查结果

调查表明:不同学段的男生认为体育重要的占88.31%,不同学段的女生认为体育重要的占79.95%,城区学生认为体育重要的占92.6%,县区学生认为体育重要的占60.74%,高中学生认为体育重要的占82.15%,大学生认为体育重要的占89.28%(表1)。调查的结果表明不同学段的男生对体育的重视程度显著高于女生;城区学生对体育课的重视程度显著高于县区学生;大学生对体育课的重视程度高于高中学生。

3.体育消费观念的调查结果

对体育消费观念的调查表明:不同学段的男生认为体育消费值得的占65.7%,不同学段的女生认为体育消费值得的占53.55%,城区学生认为体育消费值得的占62.49%,县区学生认为体育消费值得的占52.7%,高中学生认为体育消费值得的占50.24%,大学生认为体育消费值得的占81.66%。调查结果表明不同学段的男生比女生更愿意在体育方面消费,城区学生比县区学生更愿意在体育方面消费,大学生比高中学生更愿意在体育方面消费。

4.体育消费内容的调查结果

对半年内体育消费内容调查表明:女生的体育消费在“购买体育服装”“培训费用”方面的百分比高于男生,男生的体育消费在“体育器材”“报刊”“比赛门票”“场馆费用”和“体育”方面的百分比高于女生,城区学生的体育消费在“体育器材”“比赛门票”“培训费用”“场馆费用”和“体育”方面的百分比高于县区学生,县区学生的体育消费在“没有”“报刊”方面的百分比高于城区学生,高中学生的体育消费在“没有”方面显著高于大学生,其他方面显著低于大学生(表2)。

建议

以上调查结果表明,与发达地区相比,陕西省青少年的体育消费观念相对落后,特别是县区的高中学生。据此本文提出如下建议:1.学校、家庭以及社会应该重视青少年的体育观念与体育消费现状,帮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念。2.大中学校应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倡导学生尤其是高中毕业班级的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培养良好的锻炼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3.建议体育教师改进教育方法,注重体育课程的改革与发展,多开展符合青少年成长规律的课程内容。4.增大公共体育设施尤其是偏远地区公共体育设施的投入。

参考文献:

[1]刘根生:《体质不强还谈何“栋梁”》,《宁波日报》2014年5月28日。

[2]刘飞:《青少年校外体育健身活动保障初探》,《现代企业教育》2014年第22期,第332页。

[3]陶怡锋:《青海省体育产业发展状况初探》,《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第2期,第78-80页。

[4]马锦梦:《湖北省中学生体质健康现状调查与分析》,学位论文,武汉体育学院,2014。

[5]李凌:《制约青少年体育发展的青少年功利主义体育观》,《当代体育科技》2013年第36期,第94-95页。

[6]陈久玉:《西安市中学生体育锻炼现状与影响因素研究》,学位论文,西安体育学院,2012。

[7]张绍礼、宋学岷、门传胜、陈秀琴、马立志:《辽宁省青少年生活方式和体育锻炼行为成因分析》,《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第106-110页。

作者单位:王 震 陕西科技大学体育部 陕西西安

上一篇:居民消费经济学论文范文 下一篇:消费者购买行为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