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旅游消费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3 03:44:09

大学生旅游消费论文

大学生旅游消费论文范文第1篇

随着社会的发展,旅游业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发展势头最快的产业,旅游业对城市经济的拉动性、社会就业的带动力、以及对文化与环境的促进作用日益显现。调查显示,2007年1-11月,中国主要城市接待旅游人数为近四千万人次,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了13.37%。其中接待外国游客23330404人次,接待香港同胞11176899人次,接待澳门同胞722831人次,接待台湾同胞4740206人次。入境游客中外国人人数为23938139人。其中,入境举行会议或商务活动的为6434616人,入境观光旅游的为12049859人,探亲访友的为72866人,入境的服务员工为2122858人,其他入境人数为3257940人。预计到2010年,中国旅游业总收入将达到12260亿元人民币,年均增长10%左右,相当于GDP的7%。很显然,旅游业将会成为我国第三产业的支柱产业。近几年来文化旅游产业有了蓬勃的发展,据世界旅游组织调查报告,文化旅游在世界旅游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参加文化旅游的国际旅游者每年有两亿四千多万。文化旅游因其独具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文化氛围而受到广大游客的青睐,它以多样的形式、深刻的内涵表现出了旺盛的生命力,又因它具有的文化性、变化性、可持续性和季节性不明显等特点和优点而受到各国人民的普遍关注,可以说文化旅游己经成为当前世界旅游的一种潮流和趋势,并将成为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全球旅游发展的亮点和主流。深层次、高品位的文化旅游因而成为个性化、知识化时代背景下最具有持续发展前景的一项旅游产品,可以说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和支柱。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消费群体也在不断的扩大中。传统的旅游项目是针对一些城市白领以及有一定经济基础的退休人员。这群人的特点是有工作或者生活压力,他们需要一种方式来释放自己,而且他们有足够的经济能力来支付旅游费用。传统的旅游模式是由旅行社组团出游,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观念的改变,类似于自助游等旅游新模式逐渐出现。针对不同的旅游消费群体,制定不同的消费计划,已经成为各个旅行社提高业绩的重要手段。

大学生这一类群体在未来的十年内存在一个很大的旅游消费市场。他们所需要的旅游模式是打破传统模式的。研究大学生旅游消费营销策略是进一步发展我国旅游业的重要方面,也是旅行社存在与发展的关键。相对比上班族来说,大学生的空余时间要多出很多。也就是说大学生存在旅游时间的可能性。传统的旅游消费群体又的仅是在假期或者是黄金周出游,除去这一周期,很多旅行社和景点都处在不饱和的状态,而大学生这一消费群体恰好来填补这一不足。避开旅游高峰出游已经慢慢的成为大学生旅游新观念。所以,开发大学生旅游市场,制定大学生旅游营销策略,不仅可以给旅游产业带来新的发展空间,增加新的盈利模式,而且也能缓解目前旅游业出现的假期爆满,平时无人的现状。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研究的基本内容:

本篇论文研究的主要问题是针对大学生这一旅游消费群体,制定符合他们自身特点的旅游消费模式。对这一模式的推广和运用制定一个营销策略。基本内容分为以下几点:

(1)从我国旅游事业和旅游政策入手,分析传统模式的旅游消费模式成功的因素和不适应时展的原因;

(2)分析我们旅行社的营销模式,寻找新的盈利模式;

(3)研究当代大学生特点,作为一个新的消费群体存在的商机和挑战;

(4)综合各方面的研究,提出一个以大学生为旅游消费群体的新的营销策略。

2、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本研究解决的主要问题是针对大学生这一旅游消费群体制定的营销策略。通过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的研究,作出具有针对性的营销策略,打开大学生旅游消费这一道大门,促进我国旅游事业的全面发展。拟解决的主要问题是:

(1)大学生的消费行为研究,了解大学生旅游存在的问题和优势;

(2)通过对旅行社的调查分析,结合国家旅游政策,深入探究旅行社生存环境;

(3)通过调查研究,制定大学生旅游消费营销策略。

三、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

研究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问卷调查法。针对大学生,作出一份调查大学生消费行为的问卷调查,主要在在杭高校中做一次普遍的调查,了解大学生消费心理,可以给研究提供一份可靠的数据。

(2)文献分析法。收集相关研究文献、期刊、报纸,对文献进行分类分析。

(3)案例分析法。寻找营销成功和失败的案例来证明研究的可行性和不可行性。作出正确的且具有创新性的营销策略。

四、研究的总体安排和进度:

总时间:本届毕业论文从2009年10月--2010年6月.

第一阶段:确定选题阶段

第二阶段:毕业论文实施(2009年11月—2010年5月)

1.2009年11月20日(第12周周五)毕业论文指导教师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毕业设计工作要求下达毕业论文任务书。

2.2009年12月8日(第14周周二)前根据学院有关毕业论文的格式要求,完成任务书、开题报告撰写等工作。

3.2009年12月8日(第14周周二)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答辩。

4.2009年12月22日(第16周周二)根据开题论证小组修改意见,将完善后的任务书、开题报告修改后交指导教师。

5.2010年1月中旬,上交经指导老师审核的论文提纲,提纲详细至三级目录。

6.2010年3月初(第二学期),学生完成毕业论文初稿;

7.2010年5月初(第二学期),完成毕业论文,将毕业论文提交指导老师。

第三阶段:毕业论文答辩(2010年5月—2010年6月)

五、主要参考文献:

[1]柴松,王洪武.大学生野外生存生活指南[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9:31.

[2]王婉飞.浙江乡村旅游发展与创新[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46.

[3]刘丹平.旅游凝视[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87.

[4]张文.旅游影响[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56.

[5]陶虎.旅游广告——远离与创新[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6:68.

[6]罗明义.旅游经济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21.

[7](澳)赖辛格(Reisinger,Y.),托纳(Torner,L.W.).旅游跨文化行为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65.

[8]耿步健.当代大学生心理学[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8:12.

[9]李浪.心理学从书-旅游心理学[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67.

[10]高舜礼.中国旅游业对外开放战略研究[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25.

[11](英)摩根(Morgan,N.),安妮特•普里查德(Pritchard,A.).旅游休闲业的广告创意与设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43

[12]张小红,陈全.当代大学生旅游消费心理探讨[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24,9

[13]洪燕,当代大学生旅游消费分析[J].南昌高专学报,2005,3.23

[14]孙晓.大学生旅游行为及其市场细分研究[D].河南大学,2009.

大学生旅游消费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湘西地区 大学生 体育旅游 市场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3)01-0119-03

体育旅游以体育项目资源和一定的体育设施为条件,以旅游商品的形式,在旅行游览过程中为旅游者提供融健身、娱乐、休闲、交流等各种服务。首先,它具有规模大的特点。因为它不仅仅是体育旅游,或单一的娱乐活动,而是健身、娱乐、休闲、交流为一体。其次,它具有涉及面广的特点。它吸引了许多行业部门的参与,如交通业、传媒业、旅游业、餐饮业、通讯业、建筑业、广告业等。湘西地区位于湖南省西北部、云贵高原东侧的武陵山区,这里自然风光奇秀,人文景观独特神奇,拥有众多著名旅游景区。例如这里不仅有着被新西兰著名作家路易・艾黎誉为中国最美丽的两座小城之一的部级历史文化名城――凤凰古城,还有中国第一个部级森林公园张家界和天子山、索溪峪两个自然保护区组成的武陵源风景区,区内以世界罕见的石英砂岩峰林峡谷地貌为主体。这里浓郁的民族风情,素有“最佳旅游处”之称,以其独具艺术魅力的多民族文化和民族习俗风情吸引着芸芸众生,具有很大的体育旅游市场潜力。据此,本文通过对湘西地区高校大学生体育旅游现状与市场的调查与分析,为相关部门了解和掌握大学生体育旅游市场情况提供信息,为促进湘西地区体育旅游事业的繁荣与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湘西高校所有在校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包括吉首大学、吉首师范学院、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湘西广播电视大学)。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万方硕、博士学位论文数据库、维普中外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体育资讯网、体育学院资料室等获取文献资料,查阅了体育旅游、以及体育产业等与本论文研究有关的年鉴类、著作类、期刊类的著作和期刊,全面了解国内外体育旅游研究现状和前沿动态,为本论文的调查和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及借鉴。

1.2.2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目标和需要,确定调查问卷的框架。按照社会学原理设计问卷,根据研究内容设计调查问卷,选择湘西地区四所高校发放问卷,每个高校发放问卷500份,共发放问卷2000份,回收问卷2000份,有效问卷1967份,有效回收率为98.35%,其中男生1015人,女生952人。

1.2.3数理统计法

在Windows7操作环境下,利用Spss19.0数据处理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确保研究科学性。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湘西地区大学生参与旅游的性别特征的分析

从表1的统计数字中可以看出,湘西地区高校的在校大学生,男性中参与过旅游的为1087人,占总人数的55.26%;女性参与过旅游的为880人,占总人数的44.73%,经T检验结果显示男、女生参与旅游人数的比例存在显著性差异(P

2.2湘西地区大学生参与体育旅游的性别特征的分析

体育旅游是旅游的一种方式。大学生在参与旅游时,往往会因为性别不同,选择体育旅游的方式也不同。从表2显示的数据可以看出,在被调查的1967人中,参与过体育旅游的有651人,占参与过旅游人数的33%。其中,男生参与过体育旅游的有375人,占总体的人数的57.3%;女生参与过体育旅游的有278人,占总人数42.6%,男女之间相差14.7%,T检验结果显示男、女生之间的人数比例存在显著性差异(P

2.3湘西地区大学生参与体育旅游的态度情况分析

由表3的统计数据可知,参与过体育旅游的学生中,有518人,占总数的79.7%,表示喜欢体育旅游;选择无所谓的学生有100人,占到了总调查人数的15.3%,排在第二位;最后是不喜欢体育旅游的学生,仅有33人,占到了总人数的5.2%。以上数据充分说明,湘西地区高校的大学生群体拥有良好的体育旅游市场基础,绝大多数的学生通过体育旅游之后,接受了这种旅游的方式。因此在湘西地区,我们更要把在校大学生作为拓展体育旅游市场的重要力量,加大对大学生体育旅游知识的教育和宣传,提高大学生对体育旅游的认识,不仅要巩固现有的体育旅游爱好者,还要挖掘潜在的参与体育旅游的学生。

2.4影响湘西地区大学生体育旅游的行为动因因素

对体育而言,体育意识是体育行为的基础,否则就不可能有体育行为。表4表明,湘西地区大学生参与体育旅游动机体现出了多元化的特征,其参与体育旅游动机排在首位的是为了休闲健身,有242人次选择了该项;其次选择调节情绪的学生仅次于休闲健身,有232人次,居于次位;然后选择提高体育文化知识的学生有145人次,排在第三位;排在第四位得是选择提高自身能力的学生有126人次;回归自然选项被选中的次数居于所有选项的第5位,有123人次;以下依次为社会交际、追求时尚、体验刺激、其他选项。以上数据表明:在湘西地区在校大学生参与体育旅游的动机统计中,前5位选项次数较高,特别是“休闲健身”和“调节情绪”选项,这说明大学生参与体育旅游的动机主要是以休闲健身为主,而调节情绪和回归自然等旅游动机与其他动机比较而言层次性较高,这就表示湘西地区大学生在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基础上,将追求更高的精神生活,以不断满足自身的需要。这将进一步说明对湘西地区高校学生参与体育旅游的开发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因此,我们需加大对大学生体育旅游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大学生对体育旅游的认识。

2.5湘西地区大学生参与体育旅游内容情况

不同年龄阶段的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参与体育旅游时,所喜爱的体育旅游的项目有差别,不同性别的人,参与体育旅游时,所选择的体育旅游项目也不同。体育旅游者所喜爱的旅游活动多种多样,其参与的主要类型有漂流、登山、野外定向、探险等拓展型体育旅游,还有观看体育赛事的赛事节庆体育旅游。大学生是比较喜欢独立自主、自由开放的,他们喜欢跌宕起伏的比赛情节和喧嚣、活跃的赛场气氛,喜欢刺激性的运动,喜欢表现自我、展现自我。表5数据显示,湘西地区大学生参与体育旅游所选内容排在首位的是休闲健身型,有307人次选择了该项;其次选择参与观光型的有239人次,排名第二;参与竞赛节庆型的有166人次,排名第三;而选择参与拓展型的有60人次,居于末位。以上数据表明参与拓展型体育旅游的人数最少,主要是由于拓展型体育旅游需要参与者有很好的体力、毅力、智力,而且拓展型体育旅游消费较高。而参与休闲健身型的人数几乎占到一半,说明大学生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健康问题也引起了重视。参与观光型体育旅游的人数占到参与本次体育旅游人数的三分之一,主要原因在于湘西地区有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自然旅游资源,特别是湘西地区特有的一些民俗风情和传统的体育项目,大受旅游者所喜爱。因此,在湘西地区应开发一些新兴的体育旅游项目,来满足大学生对体育旅游项目多样化的需求。

2.6湘西地区大学生参与体育旅游的次数情况

由表6的统计数据可知,湘西地区大学生参加体育旅游选择每年参与1次的有183人,占总调查人数的28.1%;选择每年参与2-5次的有374人,占总调查人数的57.45%;而选择每年参与5次以上的有94人,占总调查人数的14.43%。由以上数据可知湘西地区大学生每年参与体育旅游2-5次的体育旅游者最多,这充分说明湘西地区高校的大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对参与体育旅游的热情较高,具有较好的市场潜力。而每年参与1次的体育旅游者也较多,因此在湘西地区,我们要加强宣传,利用各种媒体做好体育旅游知识的宣传,引导大学生对体育旅游知识的了解,提高体育旅游市场的服务质量,挖掘潜在的客源,以此来拓宽体育旅游业发展空间。

2.7湘西地区大学生每年用于体育旅游方面的消费情况

体育消费指在参加体育旅游中的经济支出,适量的体育消费是进行体育旅游的基本前提,体育消费水平也是衡量体育旅游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表7表明:湘西地区大学生参与体育旅游选择每年消费在200元以下的有208人,占总调查人数的31.91%;选择每年体育旅游消费在200-500元之间的有434人,占总调查人数的66.67%;而选择每年体育旅游消费在500元以上,只占1.38%。由以上数据可知湘西地区大学生体育旅游消费主要是200-500元之间。这表明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和体育价值观进步,大学生具备了一定的体育旅游消费能力,同时也表明大学生对体育旅游消费有了一定的认识,改变了以往通常仅将储蓄用于购买生产生活用品的传统;另外,由于高校大学生的闲暇时间较多,而湘西地区的自然旅游资源、体育旅游、人文旅游资源较丰富,吸引了大学生的参与。

3 结论

大学生旅游消费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大学生旅游;存在问题;解决对策

一、大学生旅游市场存在的问题

1.政府及旅游相关部门对在校大学生旅游市场不够重视

政府及相关部门对在校大学生群体旅游市场不够重视,宣传力度和促销手段都存在着严重的不足。很多人都觉得在校大学生是一个高风险、低消费、不好管理的群体。旅游相关部门没有对在校大学生群体旅游市场进行深入的考察探讨也没有收集到非常准确的旅游消费信息。在面对在校大学生旅游群体的安全与健康方面,政府及相关部门一般选择的是最保守的态度,不积极鼓励学生外出旅游学习,在这方面抑制了在校大学生的出游需求,又使得旅游业不敢放心大胆地去做在校大学生群体的旅游市场。在这个旅游市场中在校大学生群体没有获得足够的推动和重视,使得在校大学生群体旅游市场陷进了不好的发展状态。

2.在校大学生外出旅游的保障性严重缺失,制约在校大学生旅游市场的健康发展

在整个旅游过程中,大学生社会经验少,是出于一个弱势群体的地位,有很多合法权益都没办法得到保障。比如“吃、住、行”的安全问题、经济消费的服务质量等问题都得不到保障[1]。

3.很多高校对在校大学生群体外出旅游的正确教导不够完善

在新闻媒体上,我们看到了很多因为旅途中出现的各种意外而引发的悲剧[2]。在大学生中也有这方面的问题。由于学校不重视学生旅游这一块儿,没有对学生进行定期的旅游常识和安全教育,从而间接导致学生旅途中死亡的概率。

4.旅游业在旅游项目的价格、开发和管理上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不足

在校大学生外出旅游的花费太多是在旅游交通和旅游景点方面,经过调查分析,了解到在校大学生在这两个方面的开支太高,从而会减少在校大学生群体出游的时间和次数[3]。大学生在旅游产品的开发存在着相当高的期望,但是因为旅游企业在资金和人力上存在着严重缺失,所以针对大学生旅游的产品相对就比较少。大学生群体是个比较先进、充满活力和个性化的人群,而因为旅游产品没有满足大学生求新求异的心理,从而吸引大学生旅游的目光就比较少[4]。而在旅游信息的获得上旅行社和旅游景区宣传所占的比重都很小,这表明旅游企业在对旅游景点、景区的宣传工作上存在很大问题。这说明,政府及旅游相关部门对在校大学生旅游市场不够重视、在校大学生外出旅游的保障性严重缺失、高校对在校大学生外出旅游的正确教导不够完善以及旅游项目的价格开发管理上的不足,这些都是制约在校大学生外出旅游的重要原因。

二、大学生旅游市场开发建议

为了更好更快的拓展在校大学生群体的旅游市场,从相关部门支持、新产品的开发、旅游安全常识教育、定价和营销策略、费用解决方式等地方提出了一些有用的建议。

1.增加强化政府和旅游相关部门对在校大学生外出旅游的政策支持

政府应该看到大力发展在校大学生外出旅游对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有着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因此,政府和相关部门应该从以下几点来支持:①政府应该从制度及政策层面来推动支持旅游相关企业积极主动的加入在校大学生群体旅游市场的开发;②政府应该联合相关部门出台多项措施,进一步深化对大学生旅游的优惠力度;③政府应该联合学校,鼓励在校大学生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适量的健康出游;④政府应该主动与旅馆、餐饮、景区景点等互相商量调节,针对在校大学生群体的住宿、饮食和门票应该适当的降低费用;⑤政府应该出资修筑在校大学生关于旅游的基础配套设施;⑥政府应该继续提高在校大学生群体旅游市场的法规建设。

2.旅游企业应该尽量努力的开发设计有针对性的旅游新产品

①旅游企业应该推出多种有特点、多元化的新产品;②旅游企业应该推出大学生群体旅游专线,尽量开发适用于大学生群体喜爱的新产品;③旅游企业应该根据旅游产品组合的重点,开拓“机动灵活”的新产品;④推出个性化旅游产品。从之前的特征研究中能够了解到在校大学生群体存在着很多有别于其他旅游群体的特征,然而在整个旅游市场中这个新群体没有占据应该具有的地位。为了更好地开发这个旅游市场,应该注重成立专门的大学生旅行社。这样才能提升出游的质量,使之保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3.高校有必要增加对在校大学生群体出游的安全常识教育

①高校应定期举行不同形式的基础旅游常识和安全教育;②高校应支持鼓励由在校大学生自己组建的旅游协会等社团的开展,正确引导和鼓励在校大学生旅游的自我管理;③高校应针对大学生旅游建立有效沟通机制和应急机制;④高校应充分意识到适当旅游对大学生知识、身心、锻炼和精神上有着正面的促进作用。大学生在旅游中进行规划并执行等活动既锻炼了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等,同时也能使大学生更好的认知社会,培养他们学会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各大高校应该正确指导支持和鼓舞在校大学生群体积极参与旅游活动,将旅游作为在校大学生群体素质教育的第二课堂。

4.旅游定价策略和营销策略的新方式

①旅游定价策略:其一,针对大学生旅游的定价应采取低价策略,以薄利多销为原则[5];其二,旅游产品明码标价;其三,根据不同的时间制定不同的价格;其四,根据不同的空间制定不同的价格。因为受到家庭经济因素的限制,在校大学生群体对价位非常在意。在校大学生群体的外出旅游人数会随着价位的涨幅而增加减少。唯有定价的合理,才可能导致越来越多的在校大学生群体外出旅游,形成在校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的旅游市场。②旅游营销策略:其一,增加对旅游业的形象进行传播,创建大学生旅游品牌[6],让在校大学生更好的关心支持现在的旅游业市场;其二,建立高校旅游网络,进行网络营销对于开发在校大学生旅游市场是一个非常积极健康的手段。经过前面的数据分析,我们知道在校大学生群体获取旅游信息的渠道来源多是网络。由此可以看出,旅游相关部门在景点景区宣传和旅行社宣传这两方面必须改进,在营销策略和手段上得以改善。

5.大学生旅游费用的解决方式

经过前面对在校大学生群体外出旅游的消费来源、外出旅游的购物、外出旅游的饮食和外出旅游天数等问题的分析中可知,家庭经济条件是约束在校大学生群体外出旅游的最主要原因。关于这个问题的处理方式,除了家庭、高校等外界因素的支持以外,还要依靠在校大学生凭借自己的方式使费用这一关键因素得到缓解。关于解决的方式有:①鼓舞有出游意愿的在校大学生自己打工兼职赚取外出旅游费用。在校大学生可以通过自己劳动赚取的钱来实现自己外出旅游增长知识面,来实践自我人生价值。没有因为家庭经济条件的制约,而丢失开阔视野的机会。并且我觉得自己劳动赚的钱花起来也是比其他方式获取的费用更让人开心的;②鼓励各大高校旅游专业的师生积极加入到在校大学生旅游行为的激发行列中,为大学生量身定做经济型的旅游产品。学校自己制作的经济型旅游对于旅游本专业的师生是一个实践挑战,对于在校大学生群体外出旅游的低消费穷游起到一个正面鼓舞的作用;③鼓励经济型的旅游方式。外出旅游的方式有很多,但是在经济型的出游方式方面,旅游费用就是大幅度的降低,所以有必要鼓励经济型出游方式。比如一些学生组织一起脚踏车出游、徒步出游等方式。

作者:张冰 单位:河南省黄河迎宾馆

参考文献:

[1]常睿.长春市在校大学生旅游行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2]谢晖,保继刚.旅游行为中的性别差异研究[J].旅游学刊,2006,21(1):55-59.

[3]佟静,洪帅.浅谈大学生旅游市场需求与供给的矛盾[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7(3):50-51.

[4]冯倩新,新休假制度下大学生旅游行为特征分析—以上海高校为例[D].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5]邓新芳.乌鲁木齐市大学生旅游行为特征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大学生旅游消费论文范文第4篇

>>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经管类大学生创业意向分析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创业意向与创业教育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科技人员创业意向模型构建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大学生考试舞弊行为研究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灾后重建景区旅游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高职学生攻击行为探析 就医选择行为决策过程研究: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模型的构建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业意愿影响分析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企业节能减排意愿研究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我国PX项目公众参与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企业节能减排驱动力研究 行为效能、人地情感与旅游者环境负责行为意愿:一个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改进模型 基于Ajzen计划行为理论的绿色消费行为的影响机制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低碳消费行为形成路径分析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管理者可信行为产生机制分析 计划行为理论在锻炼行为领域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农户安全农产品供给机理探析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物流管理”课程案例教学探讨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绿色创新战略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科技人员创新意愿影响因素模型构建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3]Ajzen,I.(1991).The theory of planned 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50(2):179-211.

[4][19]Ajzen,I.(2002).Constructing a TPB Questionnaire:Conceptual and Methodological Considerations[DB/OL]..

[5]刘泽文,等.计划行为理论在求职领域的应用与评价(综述)[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2):118-120.

[6][14][18][21]李彬彬,孙虹.国外旅游专业就业与教育结构优化研究进展与启示[A].第二届旅游教育与培训国际论坛会议论文集[C].2014.

[7]Tracy(Ying)Lu & Howard Adler (2009). Career Goals and Expectations of Hospitality and Tourism Students in China,Journal of Teaching in Travel & Tourism,9:1-2,63-80.

[8]齐昕,刘家树.基于TPB模型的大学生创业意愿影响因素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163-165.

[9]柳绍辉.大学生创业意愿形成机制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

[10]刘泽文,甄月桥.计划行为理论预测大学生求职行为的验证性研究[J].社会心理科学,2010(6):18-22.

[11]司晓悦,沃丽梅. 基于TPB的应届本科生报考公务员影响因素研究[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75-80.

[12]Saeid Karimi?,Harm J.A. Biemans?,Thomas Lans?,Mohammad Chizari?,Martin Mulder?, (2014)“Effects of role models and gender on students'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s”,European Journal of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Vol. 38 Iss: 8,pp.694-727.

[13]刘辰.创业榜样对大学生创业意向影响研究――以计划行为变量为中介[D].山东财经大学,2014.

[15]Marina Z. Solesvik,Paul Westhead,Lars Kolvereid,Harry Matlay,(2012)“Student intentions to become self-employed: the Ukrainian context”, Journal of Small Business and Enterprise Development,Vol. 19 Iss: 3,pp.441-460.

[16]辜美惜,邱龙虎.中国高校学生创业意向的TPB模型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

[17]莫寰.中国文化背景下的创业意愿路径图――基于“计划行为理论”[J].科研管理,2009(11):128-135.

大学生旅游消费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大学城;商业布局;优化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24-0170-05

根据《大学生蓝皮书:中国大学生生活形态研究报告(2013)》报告,中国大学生人均月消费支出945.6元,人均全年消费总额达到11 347元,超过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的50%。

在大学生强大的消费能力驱动下,各路商家长驱直入,大学城商圈涌现。与大学生强大购买力不相称的是,目前蚌埠大学城高校周边的商铺大多数还是处在分散运营、各自为阵的初始形态,对于商业的布局、人流的聚集以及规模商圈的形成带来消极的影响。因此,需要对蚌埠大学城商业空间布局的进行研究,研讨其商业类型、商业形态、发展优势劣势等,提出优化建议,以促进蚌埠大学城商业经济的发展。

一、蚌埠大学城概况

(一)蚌埠大学城建设

蚌埠大学城位于蚌埠市东郊龙湖东岸即蚌埠市龙子湖区,全境位于龙子湖国家4A级风景区东岸,北依高速铁路蚌埠南站。大学城共占地10 000亩,共投资2 000亿,建筑面积670万平方米。目前大学城一期工程已经完工,有4所大学进驻,分别为:安徽财经大学、安徽电子信息学院、蚌埠医学院和蚌埠学院。自2002年建设至今,蚌埠大学城已初具规模,各类校舍、道路、供水等公用配套设施建设已投入资金6.1亿元。

(二)大学城商业发展

随着商家涌现,大学城逐渐形成了一个商业服务街区即现在的龙湖春天商业街。龙湖春天商业区位于蚌埠大学城核心位置――被4所高校围绕,占地782亩,建筑面积达62万平米。龙湖春天商业街是蚌埠大学城唯一的商业区,距离每1所城内高校的步行距离都在15分钟左右,购物便利。其市场以个体经营为主,以零售方式出售商品,经营时间相对集中。但由于现有市场的不成熟,商业等级较低,服务设备不完善,使得龙湖春天商业街的发展受到压抑,这也说明蚌埠大学城商业空间还没被合理开发利用,蕴藏着相当大的发展空间。

二、蚌埠大学城商业空间现状

(一)蚌埠大学城商业类型

本文对蚌埠龙湖春天商业街商业类型的种类和数量进行了实地调研,并把商业服务业、社会服务业以及娱乐业划分到服务业之中,得到统计结果(见下页图)

本文对龙湖春天商业街的商业类型进行了分析:(1)三大行业中,餐饮业占比遥遥领先,高达54%;(2)在服务业当中,美容、美发店占比都是最高的;(3)商业空间主要用于餐饮行业,商业服务主要满足于物质层次上,在精神服务上的投入较少,也即是精神层次上的消费较少,商业服务结构偏低,商业类型很少。

(二)蚌埠大学城商业形态

各校内部的商业布局规模普遍较小,经营内容以小型超市、报亭、理发店、打印店、书店、照相馆、干洗店、水果店、快递收发处等服务为主,经营状况相对良好,消费群体相对稳定。校内商业布局主要利用学生宿舍、食堂、活动中心等建筑布局的架空层或内部部分地域,布置商业店铺和服务类摊点。这种布置的优势在于可以提高建筑布局利用率,其大部分布置在宿舍下面或内部,使得学生接受服务十分方便;其不足之处在于布局狭小,布置局促,经营环境氛围欠佳,难以形成较强的商业气息。

蚌埠大学城商业形态主要为面式棋盘型组织形态和带状式商业组织形态两种。以龙湖春天商业街为例呈现出的这种“面”式商业空间布局不但服务于进入其区域的人员,还对区域外部一定范围的人群有着较强的吸引力,可以满足相同空间区位中群体的不同消费需求,或满足不同空间区位中群体的相同消费需求。带状式的的校园商业空间是由多个商业单体组成,并主要沿街道方向顺序展开,且服务于进入其内部的人群,也对其展开方向临近区域的群体有着较强的吸引力。

三、蚌埠大学城商业发展SWOT分析

SWOT是Strengths,Weaknesses,Opportunities,Threats这四个英文字母组成,意为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

(一)发展优势

1.潜在消费者不断增加。蚌埠大学城的师生数量逐年增长,远期来看,蚌埠机电技师学院、蚌埠经济技术职业学院等也将陆续驻进,完全建成后,大学城学生规模将超过10万人。潜在消费者的不断增加,消费群体的相对稳定,加之大学生的消费面广、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等,将在长期里对蚌埠大学城商业的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2.周边的商品房不断增加。随着蚌埠大学城历年来的建设,其周边土地也陆续吸引着房地产开发商。商品房的增多,无疑会带来一定数量的常住居民,而常住居民的加入,不仅给大学城商业带来更多的消费者,增加消费服务类型的需求也会增加。

3.旅游业的发展。大学城附近的龙子湖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和省级风景名胜区,其面积约为杭州西湖的3倍,据此,市政府可以参考西湖景区的建设大力发展旅游经济,建立环湖商业圈。

(二)发展劣势

1.目前的大学城商业空间布局不够合理。蚌埠大学城商业发展发展缓慢,发展不成熟,尚未形成规模的商业空间。龙湖春天商业街虽然是作为蚌埠大学城唯一的商业中心的地位存在,但其规模小、经营范围狭窄、布局相对杂乱、功能不够健全,还存在不少阻碍其健康发展的隐患。

2.自发形成的商业布局有待规范治理和改进。由于缺乏合理的功能分区、管理较疏松等,导致流动性商业摊点较多,占道经营严重,经营相对混乱,街道卫生状况欠佳,特别是饮食摊的食品安全卫生状况不容乐观。

3.楼盘面积在扩大,给商业圈的合理布局增加了难度。房地产的开发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大型商业中心的形成,包括龙湖春天商业街那仅有的土壤也被用来建造住宅楼盘,规划的不合理使得土地在商业活动方面利用的有效性得不到提高,使商业空间的布局较为分散。

(三)发展机会

1.消费群体规模的扩大。随着高校历年的招生人数扩增,蚌埠大学城的消费者数量稳中有升。日后其他院校进驻和非流动居民的增加也会给大学城商业带来更多的消费者。

2.主要消费对象的消费能力提升。《大学生蓝皮书:中国大学生生活形态研究报告(2013)》显示,较以往相比,大学生的消费能力在逐年提升。在消费能力逐渐增强的情形下,蚌埠大学城商业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

3.大学城外的商业配套吸引力较差。蚌埠市区现有的商业网点存在着远、贵、少的弊端,例如从大学城坐公交到商贸区大概要40分钟。市内百货大楼那一片局域设施相对旧、脏,不但商场内商品价格相对大部分大学生而言是昂贵的,而且其商品很多都是适合社会白领群体穿着,故不会使大量消费者流失至市区。

(四)发展威胁

1.消费圈内人流量较小,人气聚集度不够。蚌埠大学城位于郊区,人流量小,商业发展不够完善,消费规模偏小和商业区的分流影响了大学城商圈内人气的聚集。

2.消费格局不完善,消费档次偏低。蚌埠大学城内消费结构以餐饮行业为主,而服务业和零售业则很少,且大多数规模较小。

3.经营环境相对较差,管理难度比较大。龙湖春天商业街内店铺分布随意性强,各种类型的经营商家交错分布,没有形成合理的消费格局。

四、优化蚌埠大学城商业空间布局的对策建议

(一)蚌埠大学城商业发展的定位

1.以中偏低档商品和中偏高档服务为主的大型城郊购物中心为发展目标;消费目标主要是大学城的师生,其次是周边常住居民,最后是大学城外消费者;以综合性超市、专卖店、娱乐休闲、辅导机构和等级良好的餐饮为发展方向。

2.将龙湖春天商业街内的餐饮业、服务业和零售业有序地分开,有层次地布局,同行业的商铺设置在一起,并规范好对各所高校外部的摊贩的管理,总体上改善卫生街道状况。

3.打破原有的商业中心建筑结构,建造商业大楼,使不同的商品服务在不同的楼层进行,这样既可以减少商业空白点,还可以规避目前城内商业面积的限制,有效地利用商业空间、提高土地利用率。

4.减少商品房地产在大学城内的投资建设,在周边的建设最好有一定的距离,保证日后大学城建设用地的扩展。

5.重视商品服务的均衡发展,加大服务业和零售业的比重,加快大学城商业发展升级的步伐。

6.加强饮食、道路卫生和安全的监督管理。高校门口前的小食街由于沿着马路摆设,过往车辆的烟尘尾气毫无遮拦地粉刷着道路两旁的饮食摊。不仅如此,每到学生下课后晚餐宵夜时间,人流增多,道路经常出现拥挤,车辆行驶不便,加之路灯的惨淡,行人的安全令人担忧。

7.商圈布局的构想。由于蚌埠大学城商业空间尚未被充分开发和利用,故可以对蚌埠大学城商业空间布局的综合分析:首先,将龙湖春天商业街在原有基础上扩大商业用地面积;其次,在龙子湖公园东处侧建立延湖商业带;最后,在高铁站一带建立一处商业群,扩大大学城商业空间。

(二)蚌埠大学城商业类型优化

1.增设业种、提升商品服务水平。实地调查发现,蚌埠大学城商业服务种类不齐全,比如书店规模偏小,书籍种类不齐全和服饰销售少,衣服质量偏低以及娱乐场所少,娱乐环境差等。蚌埠大学城商业应该从提供吃、穿、用为主的消费服务扩大到住宿、健身、文化、医疗等方面,保证消费者追求消费个性化,满足对休闲娱乐、文化、健康等消费的需求。

2.改变消费格局。蚌埠大学城各高校学生的主要消费支出为饮食消费占60%以上,服饰以及日常用品的消费占总支出的 28%左右。所以蚌埠大学城未来几年的发展规划应以服务业和零售业为主,把发展重点放在文化、娱乐等商业服务方面,但也应该保持对餐饮业的规模,并在原有餐饮规模上适当升级,进行有机的更新换旧。

(三)蚌埠大学城商业形态优化

1.商业空间层级化。根据下页表可知,目前蚌埠大学城的层级有区域级和校园级两种。再根据蚌埠市与蚌埠大学城的情况,本文认为,优化蚌埠大学城商业空间层级结构,总体布局可以采取“轴线发展+组团放射”的结构,分为“城级―区域―校区”三级空间布局模式:大学城级――主要建筑群为大学校园、商业购物中心。根据层级特点,可以利用龙子湖风景区和高铁南站的优势,发展旅游产业和环湖商业街以及在高铁站附近区位建立商业群落和房地产。蚌埠大学城目前还没有这一层级商业空间。区域级――与大学城级商业区比较,区域级商业区商业设施的经营和服务则显得内容较为单一,其主要满足区域内几所学校的师生日常所需。该层级的商业空间主要表现在被各所大学包围着的龙湖春天商业街,而这也是蚌埠大学城目前所有的一种商业形态。校区级――该层级的商业空间位于各个校区的教学区或者生活区内,也几乎是所有大学校园里都有的商业活动。这种的划分不但便于管理,还提高了大学城商业空间的使用效率与服务覆盖率,有利于大学城商业活动的管理和发展。

2.从纯物质消费空间到物质升级为文化消费复合空间。首先,大学城是文化教育的聚集地,其商业空间更应重视文化特色的塑造。蚌埠大学城商圈在满足大学生日常生活的基本需要外,还应考虑到更高层次的交往需求,例如增设文娱类、体育类、培训类的商业场所。其次,大学城是一个人口相对集中的、年轻化的、高素质的人口结构区域,为了改变蚌埠大学城行业构成以餐饮业绝对占优这种商业形态,建议在未来的发展规划中增设其他行业的服务,扩大服务业和零售业。完善大学城级商业中心功能,增设区域级商业空间设施和有组织有管理地设置临时性商业设施。

参考文献:

[1] 张战锋.广州大学城商业空间研究[D].广州:华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2] 许振波,刘菊.高校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以蚌埠大学城为例[J].经济学报,2011,(1):85-89.

[3] 郭飞宇,储胜来,蒋阿慧.论蚌埠大学城经济圈的形成和发展思路[J].中国市场,2011,(10):92-93.

[4] 朱佳佳.闽侯大学城商业空间分布现状分析与对策[J].地理学报,2009,(4):72-74.

[5] 陈丽敏.新兴大学城商业空间规划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6] 张蕾.岳麓山大学城校园商业空间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7] 大学生蓝皮书:中国大学生生活形态研究报告(2013)[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8] 谢超.大学新校区商业服务空间体系设计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9] 范宇航,黄蕊.杭州下沙高教园区商业空间布局调查研究[J].青年科学:教师版,2013,(8):221-222.

[10] 赵阳.大学城空间布局模式与优化策略研究――以呼兰大学城为例[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11] 于晨晨.广州大学城(建成区)商业空间模式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12] 任云英,牛月,梁卉.散落的拼图:城郊大学城商业空间调查与反思[C]//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

集(11―规划实施与管理),2014.

[13] 郭立尧,徐晓静.关于松江大学城商业空间的研究[J].科技咨询,2012,(35):228-229.

[14] 罗念安.高校校园商业空间的设计与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Bengbu City Commercial Space Layout Optimization Research

ZHOU Yan-feng

(Anhu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Institute of economics,Bengbu 233030,China)

Abstract:Business services has become a part of the university city resources sharing,the reasonable planning,a good organization university city commercial service facilities become healthy and orderly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y city,also on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y city,and eve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hole city has a important role which cannot be ignored.Bengbu city commercial layout and development exists many deficiencies,failed to make full use of resources,hinder the university development.In order to further speed up development of bengbu college town,need to study the function of the commercial layout.

大学生旅游消费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大学生;旅游方式;制约因素

一、大学生旅游与大众旅游行为的差异

大学生旅游与大众旅游在行为上存在诸多的差异。其一,在出游欲望强烈程度上存在差异。大学生年级较轻,经历的事情少,好奇心较大众要强,加之在多年的学习中对各地人文地理有了一定的了解,对自己周围生活环境以外的地方有着非常强烈的探求欲望,另外大学生假期时间多,能自由支配一定的金钱与时间也是大学生比大众出游欲望强烈的因素。其二,在旅游资源偏好上存在差异。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追求浪漫,且希望通过自身体验证明自己,但其经济基础不独立,在时间和较少旅游资金的情况下更喜欢游览山水风光和民族风情。而大众旅游中的儿童和少年喜欢娱乐性旅游资源,中老年则喜欢文物古迹和类旅游资源。其三,在旅游动机上存在差异。大学生的群体特征非常明显,他们将旅游作为增进友谊和开阔眼界的重要方式,很多人认为旅游可以增进同学友谊,增长见识。大学生旅游多在省内或附近身份旅游,而大众旅游中的中老年更有条件进行国际旅游。其五,在选择出游方式上存在差异。大学生群体经济能力有限,喜欢结伴出行,多选择火车、汽车刚出行。大众游众经济能力较强,多以家庭出游或独自出游方式为主。其六,在旅游消费上存在差异。大众旅游者中的中年者都是为了放松自己而出游,旅游消费多以高质量或购物为旅游动机。大学生旅游出游主要考虑性价比和消费水平不高的地方旅游。

二、大学生旅游市场的现状及对策

(一)大学生旅游市场的现状

当前大学生旅游市场无法满足大学生出行的愿望,存在较多的不足。首先,大学生旅游市场开发不够,缺少针对性的产品 。随着经济整体水平的提高,大中城市的大学生正成为细分旅游市场重要分支,但受传统理论认为大学是消费能力低,专门的大学生旅游市场产品开发利润有限,受到较大的限制。其次,相关部门间缺少必要的合作,对大学生成长成才不利。旅游活动的最终目的是盈利,但从大学生旅游主体的角度来看,旅游在为社会创造收益的同时,还能为社会实践提供平台,获得更多的知识,各界应重视对大学生旅游行为的保护。学校作为学生群体的最大保护者,在提供学生的知识教育的同时,也可以通过旅游活动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完善知识体系。再次,旅游市场管理不到位,安全保障措施落实令人堪忧。近年来频发的旅游安全事故给大学生旅游行为产生了一定消极影响,大学生自我安全系数要求较高,旅游安全意识增强。但是因其经济基础较为薄弱,思想单纯,在旅游过程中容易伤到受骗。很多景区为降低管理成本,在交通和食宿安排上不能符合行业标准,相关部门监管不到位,致使旅游安全隐患较多。最后,旅游产品与服务缺乏特色无法满足大学生要求。以八零九零后为主流的大学生,对事物有自己的看法,对旅游产品与服务要求高;而当前旅游市场产品同质化现象和服务质量较差的现状,不能满足大学生个性追求和好奇心的满足,旅游市场缺乏特色。

(二)开发大学生旅游市场的对策

针对上述我国大学生旅游市场存在的问题,应针对性的做好解决方案。首先,要大力开发针对大学生的旅游产品,改变限制大学是旅游的多方面因素,研究大学生群体的特性,针对大学生特征进行产品开发。大学生旅游热情非常高,受经济因素影响,旅游消费过高的产品市场不能很好地满足大学生的旅游需求。从旅游消费角度来看,大学生旅游开发应以经济型为主,并根据大学生的学习时间和假期花时间安排旅游路线,发展多元文化旅游、各类观光旅游、红色旅游、生态旅游、工业旅游。其次相关部门要加大对大学生旅游的政策支持 ,促进大学是旅游市场的发展,为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提供环境;此外要加大对旅游安全资金的投放管理,降低安全隐患,实现旅游企业发展的标准化。其三,保证大学生旅游质量的提高,维持可持续发展。一方面,旅行社要高度视大学生旅游群体,大幅提高服务质量水平,尽可能大学生出游获取知识和身心放松的要求。另一方面,旅游业监管部门要严格履行自身职责,强化食品安全和住宿安全监管,提高大学生旅游的安全系数,保证大学生旅游的高质量和满意度,不断发展和开拓大学生旅游市场。

三、大学生旅游方式的制约因素

(一)家庭因素

大学生旅游方式与其家庭有着密切关系。经济条件较好的学生对旅游消费行为更容易接受;家庭文化对大学生的旅游偏好也有影响;非农业家庭更赞成大学生子女出游;不同性格的大学生对旅游行为和旅游场所选择存在差异。

(二)性别因素

由于男女生身心差异,在旅游行为上表现也有所不同。从旅游态度上来说,因女生好奇心更强,出游的欲望更强。从旅游动机来看,男生多为探险与猎奇,女生多为情感交流与从众。从旅游偏好看,男女生都热衷山水风光、民族风情。在旅游时空上,男生对省外旅游欲望较强烈,出游时间多选择在暑假和黄金周。

(三)学科因素

不同学科大部分学生对旅游态度是赞同的。艺术类学生出行愿望最强,文科与体育类学生紧跟其后,最后是理工与经管类学生。这与他们的学科背景、性格和阅历是直接相关的,艺术类大学生多处于活泼开放的环境,艺术和体育类学生家庭经济情况也相对较好,文科类学生对自然景观和民族风情更为钟情。

参考文献:

[1]王宝平.成长型旅游目的地空间结构与游客行为研究――以延安为例[D].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2]杨,刘泽华.大学生旅游行为分类及其特征研究――以南京大学为例[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6).

[3]朱镇.我国大学生旅游空间行为特征分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2(16).

大学生旅游消费论文范文第7篇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旅游休闲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红色旅游、自然景观旅游、乡村旅游等成了人们旅游的首选。而大学生旅游已经成为了一支新生力量,在乡村旅游中,大学生占相当大的部分。本文主要研究大学生与乡村旅游的关系,并提出开发对策。针对性强,可操作性强。

乡村旅游是指以农村为旅游目的地,以乡村自然风貌、人文景观以及社会文化风俗为吸引物,以欣赏农村风光、体验生产劳作、了解风土人情、考察学习“三农”知识为旅游目的的一种旅游方式。随着人们对旅游价值的认可

度增强以及农村旅游自身发展加快,大学生已成为农村旅游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一、大学生偏爱乡村旅游的原因

(一)经济因素。整体相比而言,乡村旅游较之于其他旅游方式,由于旅游目的地的消费水平较低、当地旅游景点实行无门票或低价门票、往返距离短、无旅游中介费等原因,整体旅游消费支出较低,这非常适合大学生无收入或收入甚微的经济状况,此亦成为大学生进行旅游行为的最主要前提。

(二)乡村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因素。乡村地域广大辽阔,乡村文化种类多样,风格各异的风土人情、乡风民俗,为广大大学生进行乡村旅游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同时,乡村旅游能让旅游者在观赏农业景观的同时能够了解农业、农村、农民的依存关系,并在采摘、捕捞、耕耘以及农村建设改造等方面的实践中获得农业劳作的机会,从而体验农事的艰辛和收获的喜悦等。这些旅游内容能够满足大学生了解乡村真相、增长知识和提高实践能力等高层次的旅游需要。

(三)心理因素。大学生生活、学习于高度城市化、现代化的城区社会中,没有过多机会真实接触遥远的乡村,故而会产生对自然的呼唤,对回归自然、亲近乡土的渴望;同时,由于大学生所参与的乡村旅游大多属于高校中某些学生团体或社会中某些非赢利性组织所组织的专门以大学生为客源的旅游团队,学生本身有一种心理上的亲近感和更安定感。这是大学生进行乡村旅游行为决定的促成性因素。如“家”工作委员会云南分会此次赴大理黄草坝活动即是非赢利组织“家”工作委员会云南分会专门为在校大学生所组织的活动。在2007年“十一”期间,该会组织了四个团队赴四个旅游地进行了为期五天的乡村旅游。

二、大学生乡村旅游的形式

乡村旅游的内容丰富多彩,涉及传统观光型、都市科技型、休闲度假型等旅游类型。其具体形式主要如下:

(一)赴偏远乡村欣赏风光,同时兼顾在当地进行社会实践。这种方式包括观光、娱乐、采果、农作、垂钓、烧烤、食宿、体验农民生活、了解乡土风情等活动。“家”工作委员会云南分会此次赴大理黄草坝活动即是此种类型。在活动中,大学生们不仅欣赏到了当地的风景和民俗,而且参与了为村民采收白云豆、改造道路、为村民修建公厕等社会实践活动。

(二)观光各种主题农园。其一为大学生前往观光购物型农园进行旅游活动。观光购物型农园开放成熟的果园、茶园等,让游客入内采果、摘菜、采茶,享受田园乐趣。其二为参观农业公园。农业公园系指在公园规划建设和经营管理思想指导下,将特定农业区设计出有服务区、景观区、旅游休闲娱乐区等部分的公园式的农业庄园,让游客体会农园中栽种的作物、饲养的动物、配备的农具设备及所采用的生产工艺及流程等。

(三)参加探险野营。这是一种户外游憩活动,是暂时性离开都市或人口密集的地方,利用野营设施设备如帐篷、睡袋、求生工具等在郊外等具有一定冒险行为的过夜、探险,在享受大自然的宁静、野趣及神秘的同时进行身心的考验与锻炼。

(四)参观民俗文化村。民俗文化村具有特定的民俗风情、园林建筑、文物古迹,是重要的农村旅游资源集结地,对城镇居民有着强烈的吸引力。经常举行的多种多样的民俗文化活动,亦能招来游客观光、度假和休闲。

(五)参加专题民俗节庆游。目前,我国的乡村旅游在国内市场上,这种旅游方式主要表现为农业生产的收获季节的专题农事节庆和传统节日节庆活动,即以收获各种农产品为主要内容的采摘旅游,以春节、十五、端午、重阳等民间传统的节庆活动为内容的乡俗节庆旅游。

三、大学生乡村旅游的特点

乡村旅游是大学生们偏爱的一种旅游形式,并呈现出如下特点:

(一)消费能力层次底。农村旅游目的地的消费水平、当地旅游景点收费、往返距离、旅游中介费等方面的情况决定了大学生在农村旅游中消费支出相对较低的特点。以“家”工作委员会云南分会此次赴大理的活动为例,整个过程支出含往返路费、五天伙食费、住宿费(为零)、景点入场费(为零)、保险费、后期光盘制作费、通讯手册制作费等全部费用才一百五十元。

(二)学生自我组织性强。从目前来看,大部分大学生参与的农村旅游都是学生群体的自发行为,与学校的行政管理机构没有直接联系。如“家”工作委员会云南分会此次赴大理的活动即是在没有任何学校部门过问的情况下由“家”工作委员会云南分会通过对云南大学、云南财经大学、云南民族大学等高校的部分学生发放广告、进校设立现场咨询点宣传而促成的,学校行政管理部门并未参与。

(三)有一定的主题。大学生旅游由于其组成人员来源的固定性和其成员本身的高素质性,决定了每次大学生出游都有一定的主题,即在游览观光中有一个比较明确的实践主题。如“家”工作委员会云南分会此次赴大理的活动的主题是“在观光中观察,在体验中为农民朋友服务”。

(四)出游距离较短。农村旅游区域在分布上的广阔性以及农村旅游景点内容上的相似性,致使人们能在离自己生活区不远的地方进行农村旅游。尤其是大学生的经济支出能力较弱,更决定了其选择农村旅游时会选择一些比较近的旅游区域。

(五)教育意义大。乡村美丽的自然风光,良好的生态环境,深厚的文化积淀,淳朴的民风,参与农业劳作和农村建设,对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知识结构的完善都有重要意义。

四、大学生乡村旅游的意义

(一)在体验中放松。适宜进行农村旅游的目的地一般受工业化影响较小,仍保持较原始的自然风貌村落形态,当地风格各异的风土人情,原始的劳作形态,真实的民风民俗,土生的农副产品,这些城镇无可比拟的优势,为大学生游客返璞归真、放缓压力提供了优越条件。而高度专业化、现代化的农业公园,又能让大学生在体会到科学技术对“三农”重要性的同时感受科技时代耕作的惬意。

(二)在新奇中学习。乡村绚丽多彩的民间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内涵,致使乡村旅游在文化层次上具有高品位的特点。乡村的各种民俗节庆、工艺美术、民间建筑、民间文艺、婚俗禁忌、趣事传说等,赋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大学生游客在新奇中参观这种平时难得一见的民间文化,对自身的知识结构完善有重要作用。

(三)在交流中交友。大学生进行农村旅游一般结伴而行,很多时候还是在某个组织所组织下形成的旅游团队。在旅游过程中,由于大学生游客好动、积极、擅长交流等特点,旅途中容易与他人进行全方位的交流,从而实现在交流中交友的目的。

(四)在参与中成长。乡村旅游的复合型导致游客在旅游行为过程中具有很大程度的参与性。大学生在乡村旅游中能够体验到乡村民风民俗、农家生活和劳作形式,并有机会参与适宜的农业劳动,将自己的专业知识或专长用于支农项目,更是让学生有机会学以致用。这些对大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五、发展大学生乡村旅游的对策

(一)主题有待强化。大学生旅游往往比一般旅游具有更高的层次需要。因此,为使每次旅行更符合这一功能需求,其旅游过程中必须确立更加明确的主题,如交友、与当地文化交流、了解当地某一农业生产情况或某一建设情况等等。同时,这些主题必须具体体现在旅游产品设计、服务、咨询服务等方面,促进旅游产品组合的灵活度,尽量提供参与性强、兴奋感强的乡村旅游活动与项目,突出游客和旅游企业、游客和原居民、游客和游客的互动,激发游客的主动性,实现活动主题与大学生的现实旅游需要相结合。

(二)活动中的组织分工、纪律意识有待加强。大学生出团旅游往往是一个年龄相仿、文化层次相仿、阅历相仿的团队,加上其出团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全程自我参与和管理,这就要求活动中必须加强组织分工的全员参与性和分工的科学性,在纪律上实现自律与他律的结合。如在“家”工作委员会云南分会的同学们此次赴大理的活动中,从出行前的宣传、联络、购买车票等,到活动中每个同学携带物品、每天值勤安排分工,从组织领导中的领队、生活委员、财务委员等职务分工到活动中每个同学参与的活动组别,都有明确到位的分工。但在活动过程中,由于个别同学纪律意识不高,领队和相关委员没有监管到位,导致有个别同学没有履行自己的分工职责,出现了擅自离队、不清扫卫生等现象。因此,大学生农村旅游必须实现旅游活动过程中工作分工与学生的实际意愿、能力相结合,分工与监管相结合。

(三)提高在科学发展观理念指导下对旅游目的地的改造与建设的参与程度。由于知识面宽、理论知识较强、专业广泛、乐于思考、勤于动手等因素,大学生在农村旅游过程中,完全可以更好地参与当地的改造和建设。如对传统的乡村环境进行科学改造提出建议、对不良的乡村生活方面提出改进意见、对乡村旅游产品进行合理规划、完善农村安防等等。通过这一方式,实现利己与利他的结合,专业知识与学以致用的结合。

(四)有待积极争取学校及相关部门的宏观规划与微观指导。目前的大学生农村旅游总体上处于自由放任的阶段,学校没有过问,更没有监管,也没有得到相关旅游部门的指导,所以活动过程中具有不科学性和随意性。因此,在大学生农村旅游中,组织者应积极争取学校及相关部门的宏观规划与微观指导,在旅游项目、出行路线、组织分工、专业实践、安全保障甚至资金援助等方面建立咨询和获助平台,实现大学生农村旅游的自我组织与学校及相关旅游部门的官方参与相结合。

参考文献:

[1]张红,席岳婷等.旅游业管理[M].科学出版社,2006.8.

[2]林南枝,陶汉军.旅游经济学.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10.

大学生旅游消费论文范文第8篇

[摘要] 当前大学生旅游市场对于各旅游企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保定市11所高校大学生节假日旅游消费行为进行了调查,期望能对各旅游企业开发大学生市场提供指导和帮助。

[关键词] 大学生 旅游行为 保定市

一、引言

国务院2007年12月16日正式颁布了修订后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旅游企业,以及旅游专家预测此次改革由于缩短了五一长假,势必减少旅游业经济收益。在这种背景下笔者认为大学生旅游市场对于旅游企业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首先大学生闲暇时间较多,除了国家的法定假日五一、十一、清明、端午、中秋,以及周末之外,还有寒暑假,大致有176天左右,此外大学课程安排相对分散,并非每天都有课;此外实践教学是高校教育改革的重点,下乡、考察、实习、调研等活动在高校教学中的比重越来越大,有些专业,如艺术类、建筑类等更为强调实践,而且大学四年级课业负担较少,撰写论文也需要实地调研。可见大学生参与旅游的机会越来越多;最后大学生好奇心强、思想活跃,出游愿望强烈,而且往往是出游规模大、易于组织、要求较低,可以其弥补消费程度低的不足。由此可见大学生市场应成为今后旅游企业重点关注的市场之一。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

笔者于2006年10月到12月对位于保定市的11所高校(河北大学、河北农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保定学院、保定金融学院、软件学院、保定职业技术学院、长城学院、保定职工医学院、河北科技工程学校、保定工艺美术学院)在校大学生节假日旅游行为进行了随机调查。

调查地点选择在各高校中的教室、宿舍、食堂等人流较多的地方,问卷问题涉及基本情况、旅游动机、旅游方式、旅游时间、旅游目的地、旅游信息渠道、旅游费用来源、旅游满意度、重复游览情况、旅游消费构成、旅游交往等共计32个问题,利用SPSS FOR WINDOWS 13.0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了描述统计。此次共发出800份问卷,收回758份,回收率为94.75%;有效问卷728份,占回收问卷的96.04%,其中男生352份,占48.4%,女生376份,占51.6%;大一学生占23.4%,大二学生占27.7%,大三学生占38.6%,大四学生占9.6%,研究生占0.7%;其中生源地为城镇的调查对象占总人数的51.6%;43.3%的有一个兄弟姐妹,28.3%的为独生子女,21.4%的有两个兄弟姐妹,三个以及以上的占7.0%。

三、旅游行为基本特征分析

1.大学生旅游方式分析

大学生每月的消费主要在301元~500元左右,占有效问卷总数的43.7%,;对大学生节假日旅游普遍持赞同的态度,占到了50.3%,反对的仅占2.9%,认为得具体分析的占46.8%;大学生出游时间主要选择在暑假、周末、十一、五一,所占有效问卷比重分别是39.1%、18.0%、15.7和15.2%;大学生出游的旅游动机主要是调节心情(32.1%)、学习运动(21.2%)、历史文化(13.1%)等;大学生年出游频率为1次和2次的共达到了77.1%,3次~4次的占11.1%,5次以上的占2.9%;在出游方式方面大学生更多选择与同学、朋友结伴前往(42.7%)和与家庭亲戚前往(21.3%),此外独自前往的也占到了13.3%,再就是与男/女朋友前往(8.4%)、参加旅行社(7.6%)、学校组织(6.0%)以及其他(0.7%)。

2.大学生旅游要素分析

大学生出游首选的交通工具是火车(49.7%)和汽车(40%),另外选择私家车的占6.7%,选飞机的占3.0%,步行或自行车的才占0.5%;旅游期间大学生选择的住宿地主要是朋友/同学/亲戚家(42.7%)和家庭旅馆(39.4%),此外选择星级宾馆的占9.2%,选帐篷野营的占4.3%,选车上的占1.5%,其他的占2.9%;大学生出游时间一般不超过5天(其中2~3天的占42.0%,4~5天的占23.8%,1天的占14.7%),6~7天的占12.5%,8~10天的占2.6%,10天以上的占4.4%;30.5%大学生旅行时选择去一般饭馆就餐,21.6%的则自带,另外选择品尝当地小吃的大学生比例也较高,为30.4,而去高级餐厅(3.2%)、旅游地随机购买(11.0%)以及野营烧烤(2.9%)的人数较少,另外选其他的占0.5%);大学生主要通过朋友介绍(42.3%)来获得旅游信息,再就是电视和互联网,所占比重分别是23.4%和12.8%,通过校园内的宣传资料、报纸、旅行社,以及电台等其他渠道的只占21.5%;表示偶尔会与旅游途中邂逅的游客交往的大学生占42.4%,表示有时会的占33.2%,表示从不和经常的差不多,分别是12.2%和12.1%。

3.大学生对景点基本态度分析

有55.6%的大学生选择去自然风光类的旅游目的地,历史文化旅游地也是大学生经常选择的,占26.0%;大学生所选目的地距离较近,在本省的占到了50.7%,邻省的占到了21.7%,最少的是邻国和中远途出境游,仅占1.5%,此外由于年龄的特殊性,本市的景点也往往不是大学生的首选,仅占11.5%;大学生普遍反映影响其出游的是资金(49.7%)和时间(28.2%);大学生偶尔会重复游览景点的比重是47.3%,有时会的比重是22.0%,表示从不重复游览的是26.5%,经常会的仅占4.3%;大学生旅游过程中希望能尽可能游玩更多类型的景点,比重占到了34.1%,看地方民俗和吃地方小吃的比重也占到了18.5%,只冲单一景点的只占6.6%;认为旅游中最不满意的大学生占44.4%,另外害怕当地人宰客和担心旅游服务质量的大学生也各占到了11.3%和10.0%。

4.大学生旅游消费特征分析

大学生的旅游费用来源主要是父母的赞助,占56.9%,此外省吃俭用和打工所得也分别占到了22.0%和15.1%,借钱等其他方式仅占6.0%;旅游平均费用主要集中于201元~500元左右,占到了36.0%;出游人均住宿标准在16元~30元的占33.0%、31元~50元的占24.9%、在51元~100元的和在15元之内的都是15.9%,101元~150元的占5.1%,其他仅占5.2%;大学生的旅游消费结构中比重最大的要素是游,占43.8%,这与普遍反映的景点门票高有直接关系;大学生在旅游购物上的支出集中于51元~100元(24.0%)、101元~200元(21.8%)、31元~50元(19.0%);在10元之内和501元以上的比重最小,分别是4.0%和4.3%;有39.4%的学生表示旅游偶尔造成经济压力,表示有时候会有压力的占28.8%,表示没有压力和总会有的比重差不多,分别是15.1%和16.6%。

四、结论

大学生旅游消费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大学生;背包客旅游;体验;自由

对于背包旅行者这个称谓也有两种其它的说法分别为背包客或者驴友,在英语语言的词中的背包客Backpacker,所以在汉语中背包客一词也是由此进化而来的,背包客是指一个人或一群人独自游荡的群体,即一个人背着包自己旅行,主要是基于爱好,像这样的背包客一般都是寻找刺激,到世界各地旅行主要是为了扩展视野,认知世界等。

从历史上的不同时期来观察,在历史上背包客还有不同的叫法,比如“流浪者”、“漂流者”,“经济节约预算旅行者”等。皮尔斯首先提出了“背包游客”的概念,他指出对科学的界定应该从社会的角度,而不是经济或人口方面的视角来看。在社会中也有对背包客有一个社会的才尺度,它们主要是:背包游客倾向于选择经济的住宿设施,特别重视与其他背包客的交流,一个完全自动化和高度灵活的相对长的旅行时间和非结构化和参与性高的非正规旅游的偏好。

邓明艳[1]认为背包的问题中还是年轻人居多,网络是最喜欢和最便捷的信息获取方式,背包旅游活动主要是集中于欣赏自然风景,感受当地的文化和一个自我冒险。经过调查还发现,在背包客进行旅行的时候它们的旅行方式也是和传统的不一样,它们是边走边看,并没有制定一个明确的旅行计划。

白凯[2]认为随着现代旅游业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背包旅游已经成为了一种旅游的模式,在国际上背包旅游也是发展的非常迅速的,以60%以上的速度在当今世界的旅游中发展。

黄向[3]认为许多的背包客在经过证实自己的旅行计划后,都会通过网来购买旅行的设备,预订机票,酒店预订等。

朱璇和吕帅[4]认为人口素质的提高和科技的创新,深刻地影响着人们在旅游方面消费的模式。有很多的大型户外俱乐部和民间组织等的蓬勃发展的协会,通过网络的迅速扩张,自助旅行的信息越来越丰富,还有建立了很多的旅游社区和论坛,伴随这些网络产品的越来越壮大……,这引起了现代旅游新一代的背包旅行者。他们有一定的生存知识和户外装备,喜欢挑战极限。徒步旅行今天在中国不同于西方的背包旅游者的特点,但他们的背包旅行基本上也可以定义为:在背包旅行整个行程的游客都是以背包为行李,经济预算节约,保持灵活的时间表,在旅行中喜结交好友,活动的参与程度最高的旅游方式。

在现在中国的国情来说,背包旅游者应该是在更贫穷的内陆地区的发展为主要的旅游发展模式(朱璇[5])。发展中国背包旅游,政府在监督和保障制度方面还有很多的问题,政府部门必须团结起来,提供尽可能多的背包客的安全支持和政策保障。背包旅游是一种自由的旅行方式,移动性强为重点的旅游模式:大背包是行李,比传统的手提箱支持游客进行旅游活动这种方法更有效(朱璇[6])。

陈未[7]认为虽然背包旅游发展迅速,但尚没有学者能够详细计算出背包旅游市场的规模以及背包旅游在整个旅游市场中占有的比重。这是由于背包客流动性强、旅游范围广、常常走非常规旅游线路,所以要详尽地统计出背包客的数量是非常困难的。孙小龙[8]认为,背包旅游是作为一种旅游消费慢慢的壮大的一个群体,在对我国的传统的旅游业的发展来说起到了很大的指导作用,还可能导致某种程度上改变了旅游消费,因此,在对“背包客”进行研究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从旅游者行为的现实意义来看,“背包客”在中国的主要集中在年轻一代,在这之中也有很多的学生,白领和80,90后等。

姚冶[9]认为背包旅行者经常被称为“预算旅行者”,廉价和简单是他们进行消费的原则。在住宿这一方面,背包客会在一个相对较便宜的住宿设施里住宿,他们住农家旅馆,甚至露营小屋,食用当地的食物,购买当地的土特产。

盛蕾[10]介绍了国内的一些知名的适合背包旅行的景点,比如:甘孜,阿坝等,户外探险旅游用品在中国的销售情形,中国的户外俱乐部活动等。

张虹菲[11]等认为当代背包客是指为寻求人生体验、延迟工作时间而进行长时间、长距离旅行的中产阶级年轻旅游者。

吕丽[12]认为背包旅游者的动机类型是有很多的,我们主要是进行多样化的发展,设计很多有针背包旅行的产品,如不同层次的探险路线,不同类型的专业导游服务等。第二,从背包客经常不走别人走的路线来看,他们喜欢新鲜的新异来看,在进行广告宣传策划,活动策划是要重视项目的新颖性。最后,通过对性别差异,背包旅游动机的理解,收入,教育和来帮助提高市场开发的针对性,以吸引游客参与背包旅游。

王一珏[13]认为背包旅游现在作为一种新的社会条件下发展的旅游,可以有效地通过技术创新,不断满足人们的个性化需求,综合和协调系统要素,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近二十年的自助旅游形式,培养了相当大的市场。

黄天翼[14]认为在背包旅行的意义上已经有了一个更深层次的意义,背包旅游已经不仅仅是玩,而更多的是一种生活,一种有生命的感觉。如果一个背包定期旅行,那么他或她会慢慢进入一个生命周期,这个规则将被整合到自己的生活方式。因此许多最背包旅行者,也经历了类似的过程,它是:

1.进行第一次背包旅行前的焦虑;

2.背包旅行过程中的身份:

3.在旅行中遇到什么事,对这些事有什么感悟;

4.背包旅行后对现实生活的适应。

焦玉翠[15]认为背包旅游作为一种时尚的自助旅游形式深受大学生群体的喜爱,通过因子分析,发现影响大学背包客旅游行为意向的因素主要有:旅游目的地吸引物因素,旅游交通因素、目的地率风气因素、背包客价值因素和背包客态度因素。

在背包客的思想中,他们对旅行的态度通常是积极向上的,他们不觉得旅行很累,反而觉得旅行是一种很好的生活方式,与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在旅行中也能学到知识;旅游不仅仅是看风景,在释放压力的同时也可以进行学习,可以对地理和人文科学有一个崭新的认识;现在的旅游在很大程度上都是更注重精神上的追求。

背包客在进行背包旅游是的宗旨是用最少的钱,行最远的路,观赏一般人看不到的风景。他们的方法是一种自助经验,经验是在所有的旅行中进行的,在旅行刚开始的时候,背包客并不知道真正的目的地,只知道一个大概的目的地,在旅行中都是通过自己的能力寻找信息,设计自己旅行的线路。背包旅行不只是到某个地方去看风景,旅行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经验。青山绿水大漠孤烟,暂别繁忙的城市,古道西风公路,酒醉唱歌在外露营等等,在背包旅游之中的苦与甜都是只有自己知道。有时买不到票,住在酒店,在道路坍方前,临时改变航线和班次,或洪水路上遇到一个小城镇,吃冷的面包,喝下的冰冷的水,可能是旅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笔者就重在对大学生背包客旅游的研究,大学生群体经济条件有限,但是有极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思维活跃,想法新颖,同时渴望了解外面的世界并与之沟通。大学生的闲暇时间也最多,平时的周末加上每年的寒暑假,为他们提供了时间保证。他们都偏爱花费低,参与性强,能够深入了解并感受当地文化的深层次旅游。而背包旅游正好具有支付费用低、旅行时间长且灵活、旅行计划灵活多变、拥有较多的参与性活动等特点,正好能够满足大学生的旅游需求。因此大学生背包客旅游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市场。

背包客这种旅游方式就正好符合了当代大学生的需求,大学生们已经脱离了高中时代繁忙的学习,课程相对较少,就有了足够的空闲时间。大学生们从读书以来,基本的生活圈子就围绕着学校和家庭之间,因此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好奇,有了外出旅行的强烈愿望,但是在经济上又不宽裕,因此在对外出旅游方式的选择上,很多人都喜欢自助旅游,带上简单的行囊,邀约三五个好友,随心所欲说走就走……这是很多大学生平时向往的状态。因此大学生背包旅游市场是一个很值得去探讨研究的领域,通过调查研究,准确地把握该类型背包客的旅游动机,旅游特征和喜好,对大学生背包旅游市场的拓展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旅行是了解外界的一种方式,通过旅行,能够开阔人的眼界,增长人的见识,同时通过旅行,我们能够更深入的了解自己。旅行的途中,我们会看到不一样的风景,不一样的人,不一样的民俗风情,对人生也会有更多感悟。远行的意义,在于对生命的不断的思考。大学生的未来式是个什么样子的?我们该走的人生是怎样的?远行,不仅仅是对于自己人生的一个新的认识也是一次新的总结,有了这些思考才会是最完整的人生。在一个背包客的博客中看到他对背包客精神的诠释是:“背包客精神在于对于生活的洒脱,对于生命的一次坚忍不拔的尝试,这样才算是背包客。我们不需要显摆自己走了多远的路,也不用告诉别人我在路上遇到了什么,我们需要问的是我们在路上感受到了什么?这些感受又教会了我们什么?”就是有一种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从旅途中延伸到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来,旅途中获得的能量让我们更加的激励自己不断前进。现在的旅游者越来越崇尚个性,追求高度的自由放松。旅游方式也更加丰富,出现了许多个性旅游的新概念。十几年前看到很多外国人背着高过头顶的大旅行包到中国旅游时,也许还能引起中国人的好奇。现在,在中国各地的旅游景点,都能看到中国背包客的身影,他们在生活之余,更喜欢走出城市钢筋水泥的包围,徜徉在大自然的怀抱里,背个包浪迹天涯,风餐露宿也乐此不疲。

风景是上天给大地最美的衣服,旅行是给自己最好的礼物。人生需要旅行,如果不去接触未知,感觉将变得迟钝,我们的世界就那么小小的一点儿,也许连好奇心也将消失不见。忙忙碌碌的过着日子,也局限了我们对生活的体验,这时就需要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不同风景,重新给我们的生活点燃激情。我们为什么要旅行?通过旅行在探讨人生。我个人认为旅行是为了更好的了解世界以及了解自己,通过旅行来充实人生,感悟人生,追问人生。所以作为当代大学生,更应该要多走出去,看看外面未知的世界,在旅途中感受各种不同的经历,背包旅游当然成为首选,通过这种旅行方式,让大学生们对外界有一种新的认识和感知。(作者单位:宜宾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邓明艳.外国背包旅游市场营销策略:以四川为例.商业研究2009,(12):126-128.

[2]白凯,马耀峰,李天顺.环境感知因素对旅华背包客旅游决策行为影响研究―以西安为例.旅游学刊2006,(5):48一52

[3]黄向.徒步旅游国内外发展特点比较研究.世界地理研究,2005(3):72-79

[4]朱璇,吕帅.直面游走的文化群―关于各国背包旅游发展对策的综述及其对我国的启示.旅游科学,2007,(4):72一78.

[5]朱璇.背包客的特征及其对中国旅游目的地发展的意义探究.旅游科学,2005,19(3):38-42.

[6]朱璇.漂移的旅行者――关于背包旅游的演进轨迹.旅游学刊.2007(2):89-96

[7]陈未.外国背包客旅游行为特征研究――以成都为例,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第4页.

[8]孙小龙.文化与背包客旅游消费行为分析.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02):41―41.

[9]姚冶.背包旅游对旅游目的地影响研究――从利益相关者角度,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自然科学、医学版)2008,29(3):84-93.

[10]盛蕾.背包旅游及其特征.社会科学家,2003,(7):89-90.

[11]张虹菲,吴佳,李苗.基于城市文化旅游资源的国外背包客动机、行为与满意度研究――以北京市为例.旅游学刊,2007,22(10):24-28.

[12]吕丽.山岳型旅游地背包客旅游动机研究――以陕西秦岭地区为例.Value Engineering.2011,(27):285-287.

[13]王一珏,中国背包旅游发展可行性研究.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硕士生论文,2007.

[14]黄天翼,背包客的心理弹性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字位论文,2011.

大学生旅游消费论文范文第10篇

论文摘要:市场经济对高校的冲击,大学生体育经济行为不可避免,对有着较高文化修养、活跃思维方式和强烈主体意识的大学生,作为体育运动开展的主要群体,其体育消费结构与消费水平值得经济学界尤其是体育工作者进行探讨和研究。

研究对象与方法

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国内近二十所高校大学生体育消费结构与消费水平进行了分析研究。

结果与分析

1.大学生体育消费动机分析

调查表明,大学生无论男女;均对体育能促进人的身体、心理、审美和社会性各方面功能的认识较全面,形成了一定的价值观,其中男大学生的社会交往动机明显高于女大学生,而女大学生对形体健美追求明显高于男生,这跟男、女生的生理、心理特征有很大关系,反映了男生以体育消费作为扩大人际关系、进行锻炼并显示白已能力为主要目的,而女生乐意在体育方面消费主要是为了拥有健美、匀称的身材、高雅大方的气质,这跟女美的天性以及当今社会男女不同的社会存在价值和求取的需要有关;精神娱乐、强身健体作为体育锻炼最直接、外在的功能也被相当一部分男、女大学生作为体育消费的动机,其中精神娱乐处于主要位置。当今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学习、求职压力的增大,大学生同样感到身心疲惫,体育活动作为一种增进健康、消除疲劳、愉悦身心的有效的方法,自然成为了大学生们的首选。资料显示,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与体育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并引伸到“终身体育”这一认识上,有73.4%的学生认为人的一生应该经常锻炼,有22.5%的学生同意这种看法,但自已做不到,有2.5%的学生认为只是情绪不适时或在某种约定下才会去锻炼,只有1.6%的人表示不接受这种观念。而把体育成就作为体育消费动机的学生主要是学校体育专业学生、运动队、俱乐部成员,他们在体育方面有特长和天赋,希望在体育方面有所成就的愿望比较强烈,另有少部分大学生把体育消费做为炫耀的资本,他们追求名牌运动服饰,出人校外高档健身场所。

2、高校学生体育消费水平与消费结构分析

高校学生体育消费水平与个人消费总额成正相关,且呈递增趋势。随着学生家庭提供的金额数量的增加和自身在校期间创业能力的增强,实物型消费支出的比重会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但支出总量基本上保持稳定;参与型与观赏型消费支出的比重呈现出逐步上升的趋势。这说明实物型体育消费对体育年消费额的增长不敏感,而参与型与观赏型体育消费则表现较强的敏感性。同时也说明高校学生的个人消费达到一定水平后,其运动服饰、运动器材、体育食品、体育场地设施和各种健身娱乐器材等的消费已逐渐趋于饱和,不再易受消费支付水平的影响,转而更多地关注体育培训、体育医疗保健、体育赛事以及体育和体育旅游等非实物型的体育消费。

另外,体育专业学生体育消费明显高于非体育专业学生,而非体育专业学生之间并无明显差异。在体育消费结构中,体育专业学生实物型消费比例略低于非体育专业学生,但绝对量还是远远高于非体育专业学生,而观赏型体育消费比例和绝对量都远远超过非体育专业学生,参与型体育消费绝对量基本相当,但比例体育专业学生却远低于非体育专业学生。原因是体育专业学生从事体育运动较多,更关注国、内外体育状况,培养自身体育素养,因而用于购买运动服饰及观赏体育赛事的支出明显高于非体育专业的学生,另有体育专业学生掌握了一定的体育理论知识、运动原理和技能,具备了一定的运动经验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因此他们在培训、保健、体育信息方面的消费反而会低于非体育专业的学生。

结论和建议

大学生体育消费意识较强,经济来源的增强会明显驱动其消费水平的提高。大学生体育消费与恩格尔定律相当吻合,体育消费结构比例呈现典型的恩格尔特征,消费行为和支出行为比较理性,因此做好大学生体育消费的引导,往往会增大效益降低成本。

应因地制宜地繁荣校园体育市场,根据不同性别、专业、年龄、收人水平呈现出的体育消费类型特点和兴趣,开发不同层次的体育消费产品,以满足不同层次体育消费者的体育消费需求。

上一篇:大学生消费观调查论文范文 下一篇:中学生消费情况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