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型人才范文

时间:2023-09-16 16:15:13

技能型人才

技能型人才篇1

关键词:高素质 技术技能型 模型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中指出:“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同时还明确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千百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指出,教育要“努力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以上文件精神表明了国家把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明确规定其培养目标是“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的专门人才”。[1]

那么弄清楚什么是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有什么典型特征,对于高职教育来说就相当重要了。本文在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模型,以期为高职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进行科学定位提供参考。

一、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内涵

一般来说,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并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新编《辞海》对“人才”的解释是:有才识学问的人,德才兼备的人。杨金土、孟广平等人提出了人才四分说,把人才分为四类,分别为学术型人才、工程型人才、技术型人才、技能型人才等。

当前,关于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定义尚未有统一规范的界定。笔者认为要理清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内涵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是专门人才,即至少具有精通某一专门领域的知识、技能的人才。专门门人才分为许多种类,科技人才是专门人才,文艺人才是专门人才,“两用人才”也是专门人才。除此之外,管理人才、教育人才、企业人才、领导人才等都是专门人才。[2]

其次必须具备高素质。素质是组织中个体具备的多种条件的综合,它是一个整体的、综合性的概念,在这一框架中,各种不同的知识、技能与职业素养共同作用、影响个体行为,它们的组合便构成了个体的能力素质结构。“高素质”是广义的,是一个完整的体系,一般包括职业素养、职业归属感、思想政治素质、心理素质、人文科技素质、身体素质等。

最后是技术技能型。技术技能指的是对某项活动,尤其是对涉及方法、流程、程序或者技巧的特定活动的理解程度和熟练程度,主要是如何“处事”。它涉及的是专业知识和专门领域的分析能力,以及对相关工具和规章政策的熟练应用。

二、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素质模型

为全面衡量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素质能力,笔者在研究能力素质的基础上,参考了企业对高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情况,构建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胜任力素质模型。

胜任力素质又称为胜任特征,是指能将某一工作(或组织、文化)中有卓越成就者与表现平平者区分开来的个人的潜在特征,它可以是动机、特质、自我形象、态度或价值观、某领域知识、认知或行为技能。包括三个方面:深层次特征、引起或预测优劣绩效的因果关联和参照效标。胜任力素质模型,是指担任某一特定的任务角色所需要具备的胜任特征的总和,即针对特定职位表现优异的那些要求结合起来的胜任特征结构。

通过研究,笔者认为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胜任力素质主要包括:抵御风险能力、创新能力、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承受挫折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实践能力、人际关系的沟通与处理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创业能力、自我控制能力以及应变能力等。结果归纳后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良好的思想道德水平。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遵纪守法,具有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并且工作认真谨慎、脚踏实地、不好高骛远;诚实礼貌待人,对工作负责,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较为坚定的信念和热爱祖国、振兴民族的使命感;有探索求知的恒心和毅力。[3]

2.积极上进的个性特征

学生能够在专业发展过程中具有强烈的求新求变意识,对个体充满自信,乐于接受各种挑战并能镇定应对专业发展中遇到的各种挫折。同时,个体能够灵活应对各类突发事件,采取适宜的应对措施,并具备较强的自律能力。在专业发展中对成就取得极具渴望,能够为团队发展设定较高的发展目标。对专业发展具有强烈的主动性,随时为可能到来的机遇做好准备,并能够在发展中表现出较强的艰苦奋斗的作风。

3.科学文化与身心素质。

要具备本专业的基本操作技能,并熟悉相关的专业技能,能够融会贯通,拥有良好的再学习的基础和能力。对毕业生身体素质要求较高,拥有具备锻炼身体的习惯,有健康的体魄,达到国家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心理素质健康,心态积极向上,能够勇敢面对挑战。

4.较强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应用能力

在工作中能够结合具体的工作情境,来对所学专业知识与技能进行二次理解,将其转化成适用于工作实际需要的具有实用价值的实践能力。同时对已处理的问题进行及时归纳,转化为个人所学,丰富专业知识,能独立开展工作。

5.良好的人际沟通和团队协作能力

在工作中能够善于与同伴进行沟通,及时了解同伴思想,改善个人行为。同时,对于已经出现的人际关系问题,能够探寻问题根源,提出解决办法。

三、结论

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是高职教育的最终目标,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应该对于自己所培养的人才进行准确的定位,在深刻分析各专业人才的岗位胜任力的基础上,开发人才素质模型,不断完善自己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全面实现高职教育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翟永君,武博文. 基于胜任能力模型的高职人才素质结构研究[J]. 大学教育,2013,08:43-44.

[2]董刚,杨理连. 高职教育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研究[J]. 中国高教研究,2012,09:91-94.

[3]涂云海.高技能人才素质模型构建探索[J].现代商业,2009,08:185+184.

作者简介:

技能型人才篇2

[关键词]高职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通专结合 技术人才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学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006年,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中,再次强调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2012年,教育部在公布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中提出:“高等职业教育重点培养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把高职教育定位于培养技术技能人才,这是我国高职教育的重大转折,也是理性回归,高职院校当下应积极应对这一转变。

一、把培养目标定位于技术技能人才是高职教育的理性回归

人才培养目标的变更事关高职教育大局。近几年,高职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才,有其合理、适时的一面,但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使得技术型人才的培养落空,且阻碍了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完善。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升级,对各类人才知识能力水平的要求大幅提高,职业岗位不断分化,新职业岗位层出不穷,需要大批技术型人才。2005 年,在全国职教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 “我们说的职业教育是个统称, 它既包括技术教育也包括技术培训,既包括职业教育也包括职业培训。”因此,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有时简称“高职教育”)的基本培养目标应以技术型人才为主,包括部分技能型人才。匡瑛和石伟平在2006年就认为“把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定位于高技能和各类技术型人才更为合适”。我国把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定位于技术技能人才,以技术人才为主是高职教育的理性回归,这为我国高职教育发展赢得了广阔的空间,真正开启了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新局面。

人才培养目标确立后,选择什么人才培养模式就成为关键问题。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按照确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以相对稳定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管理制度和评价方式,实施人才培养的范式。根据美国的经验,进入20世纪以来,美国大学技术人才培养观经历了知识型、智力型、道德型和学习型的转变。高职院校不仅要给予学习者“以何为生”的技能,还要提升学习者“何以为生”的智慧。技术仅仅让学习者能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中生存,但智慧却能指导他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大学之所以为大学,就在于它的教学性,在于通过教学提升学习者的思想,教化其精神,陶冶其性情。

二、“通专结合”:高职教育技术型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

根据对新时期技术型人才的要求,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是培养技术型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季诚钧认为通识教育有三种不同的使命,导致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有三种不同的关系:第一种是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辅相成,互为补充,两者为并列概念;第二种是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是逐步递进、不断深化的关系;第三种是通识教育是大学教育的灵魂,大学教育必须入于知识教育之中,出于知识教育之外,走向情感教育、道德教育、人性教育。张寿松认为“通识教育”是“专业教育”的定语,通识教育指向一个人的价值、道德、态度、立场、情感与意志,专业教育指向一个人的职业、技能与本领,专业教育旨在将受教育者培养成“有用的人”“职业的人”“有本领的人”“有技能的人”,通识教育旨在将受教育者培养成“道德的人”“独立的人”“情感的人”“有责任感的人”,它们两者有机结合,互相作用,使受教育者成为“完人”或“全人”。通过上述分析,我们认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不是两种教育,而是一个人所应接受教育的两个方面。为纠正高职教育狭隘的过度专业化倾向,应把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共同构成高职教育的全部,教育学生把做人与做事结合起来,成为高素质的技术人才。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以下简称“通专结合”)是高职教育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应然选择。

三、“通专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一)人才培养目标:人格与技术相结合

人才培养目标,是学校对所要培养人才的质量和规格的总规定或总要求,它要解决的是“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根本问题。知识经济时代对人的人性因素的要求在上升,道德、情感、文化、价值、精神等逐渐成为个人乃至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国际人才标准在经历了资历取向、能力取向之后,已经向人格品行取向发展。相对于单纯的专业素质,企事业用人单位更看重人才的敬业、诚信、合作、创新等方面的素质。因此,高职教育培养技术人才,要为其长远、持续的发展奠定基础,同时也要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格品位和价值追求,使其成为人格健全、技术高超、全面发展的人。

(二)人才培养内容:通识与专业相结合

人才培养内容开发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任务,它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在人才培养内容深度方面,应集中精力学好一个专业。在人才培养内容广度方面,要涉猎相关学科,获得宽泛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掌握人类认识自然、社会和人类本身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

学校应依据人才培养目标和行业企业发展需要,将最新的技术研究开发成果转变为课程的项目,产出课程、教材以及授课方式等。通过提升科研对教育的贡献程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校还应该遵循学生职业技术培养的基本规律,整合、序化教学内容,科学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合理设计实训、实习等教学环节,构建起必修课、限选课、任选课三大模块的课程体系。三个模块之间不是各自割裂,而是具有内在的逻辑关系,必修课是核心,限选课是个性化,任选课是拓展,它们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

专业课程内容与通识课程内容结合是21世纪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课程改革的趋势。在教学活动中将通识教育内涵与专业教学内容有机结合、深层次渗透。在专业课中要融入艺术与美学方面等人文知识,这样可以给学生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克服过去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割裂甚至对立的缺陷,还原知识的整体性本质。

(三)人才培养途径:课堂学习、实践体验与环境熏陶三者相结合

1.课堂学习。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阵地。针对高职学生形象思维和情境认知规律的特点,进行项目式、任务式和科研参与式的教学改革,强化理论实践一体化,促进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技术隐性知识。通过教师的垂范,学生从教师丰富的学识和严谨的治学态度中获得人生的启迪。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懂得,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促进经济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但是,它的滥用也会给人类带来危害,甚至灾难。技术只是改造自然的一种工具或手段,技术的使用完全有赖于人的素质,这种素质不仅仅包括技术知识与创造能力,而且更重要的是具有关心人类前途的责任感和关心社会发展的使命感。

2.实践体验。实践体验是指学生在各种实践活动中接受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体验做人、做事的道理,体验人生价值,培养学生热爱人生、珍惜生命,塑造健全的人格,充分开发人的生命潜能和人生智慧 。丰富的实践体验来自于多类型、多途径的实践活动。这些实践活动为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培养能力和健全人格提供了良好平台,既是高职教育实现“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途径,也是“工学结合”的具体体现。我们应该根据高职教育特点,突出实践活动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实践为突破口,将通识教育全面渗透到实验实训、企业实习、社会实践、课外活动各个环节之中,促进学生在实践中提升做人与做事的品质。在实践体验中,应该抓好三个方面的实践:一是科研实践。让学生参与到实际研发工作中,锻炼学生的能力,使他们在科研实践中学习,获得研发经验,提升学生的技术素养和技术热情。二是企业实习。企业实习是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方针的重要途径,是学生了解和掌握现代生产技术和生产工艺、培养技术应用能力、训练职业技能不可或缺的实践教育途径。三是社会实践。安排学生有组织有意识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社会广泛接触中认识自我和社会生存的价值。教育和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意识到人的生命要在社会中孕育和成长,学会处理好生命与自然、生命与他人、生命与社会的和谐关系。

3.环境熏陶。学校的自然环境、文化设施和校舍建筑等是现代大学人文、学术氛围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它既是教育环境,也是文化环境,两者之间有不可替代的育人功能。其育人功能具有熏陶作用、激励作用、导向作用和愉悦作用。王义遒教授形象地说:“大学是个‘大染缸’‘大熔炉’,甚至说是个‘大泡菜坛子’。”环境的熏陶作用是指在良好的育人环境中,有利于提升人文修养、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和提高文化品位;环境的激励作用是指具有优秀的有特色的校园物质文化,折射出学校传统、思想和精神,培植出师生的内心信念和奋发向上的热情,促进其产生一种归属感、自豪感和凝聚力;环境的导向作用是指校园物质文化是无声的教育导向,是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规范和价值标准;环境的愉悦作用是指为广大师生营造一个舒适、安心、愉悦及和谐的生活、工作和学习环境。

把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技术技能人才,顺应了当前我国新技术发展和技术创新对技术人才的迫切需求,也迎来了高职教育发展的重要机遇。技术人才培养关涉技术学和教育学,因此我们只有深入研究技术,才能寻找到高职教育的特殊问题及答案。技术人才的培养在我国本科院校的二级技术学院和新成立的本科院校有一些尝试,但研究的成果和实践的经验并不多,还需高职教育界的同行大力探索和实践。

[参考文献]

[1]杨金土.技术教育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必然[J].职教论坛,2002(17).

[2]潘懋元,董立平.关于高等学校分类、定位、特色发展的探讨[J].教育研究,2009(2).

[3]杨金土.对技术、技术型人才和技术教育的再认识[J].职业技术教育,2002(22).

[4]杨金土.关于发展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几个重大问题的基本认识[J].教育研究,1995(6).

[5]匡瑛,石伟平.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转换[J].职业技术教育,2006(22).

[6]熊华军.美国大学技术人才培养观的嬗变[J].大学:学术版,2010(2).

[7]朱晟利.论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和构成[J].当代教育论坛,2005(3).

[8]季诚钧.试论大学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关系[J].中国高教研究,2002(3).

[9]张寿松.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论稿[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2005.

[10]陈智.高职院校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的探索[J].教育研究,2007(3).

[11]周远清.教育文集(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12]王义遒.文化素质与科学精神[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技能型人才篇3

一、数控人才的需求及中职培养的选择

我国作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已经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制造业大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非常旺盛,尤其是随着企业制造能力的升级,数控机床逐渐在工业生产中得到大量应用,更是促进了企业对数控技术人才的渴求。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企业升级换代完成后,数控技术人才的短缺更为突出,甚至经常出现找不到数控操作人才的尴尬局面。这既说明了数控技术人才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也说明了职业教育培养的方向应该围着企业的需求进一步明确。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职学校应该明确办学定位,充分了解企业的实际需求,贴近企业办学,满足社会对职业技能人才的需求。从数控技术专业角度来说,我们必须加大数控人才培养的力度,满足社会的需求。对中职学校来说,数控技术人才培养的定位应该是主要培养“灰领”和“蓝领”人才。具体来说,“灰领层”是指在企业生产岗位上能够承担数控编程的工艺人员和数控机床维护、维修人员;“蓝领层”则是指在企业生产岗位上承担数控机床的具体操作及日常简单维护工作的技术工人,这类人才约占企业工人的70%,所以也是需求最大的数控技术人才。

从中职学校的办学能力以及学校招收学生的实际水平来说,培养“灰领”和“蓝领”的数控技术人才应该是符合实际的选择,也是中职培养的正确方向。我们必须正确地认识到:人才培养虽然有层次之分,但人才的价值并没有高低区别,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就业时的工作岗位也并不是终身不变的,现在大多数企业都采用“基层选拔制”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就是企业对基层管理人员的任用多从一线操作人员中选拔。所以,从中职学校实际出发办学,确立切实的目标才是正确的发展思路。

二、面向企业需求的数控人才培养模式

(一)面向企业需求优化数控专业课程和教学内容

中职学校的数控技术专业多数是伴随着机电类专业的发展而开设的,有的就当做机电类专业的一个分支在操作。这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数控专业的发展。在专业课程设置上,很多教材内容还是沿用了机电类专业的知识,并没有形成新的专业体系。另外,由于校企合作不多,学生学到的知识技能与企业的实际需求存在差距。如很多学校数控加工工艺的教学水平仍然比较弱。鉴于此,中职学校应该在数控专业课程的改革上下工夫,建立起独立于机电专业之外的数控技术课程体系,同时根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改革教材内容。教学改革中一切要围绕人才培养目标来操作,而不是按照理论型人才培养模式来下工夫。只有找对了培养方向,面向企业需求来办学,才能够为企业量身定做合适的技能型人才。

(二)面向企业需求加强实践技能的培养

在职业学校办学实践中,普遍重视劳动技能证的获取,有的学校甚至走到了极端,把劳动技能证书作为唯一培养目标,把培训教材直接拿过来代替日常教学。而实践证明,这种围绕劳动技能证书获取展开的培养模式并不科学。具体表现在对学生技能培训项目采用强化、重复的方式,相对比较单一,同时和企业契合度比较小,学生技能掌握不够全面,并不符合企业用人实际。这种重证书获取、轻实际能力培养的状况需要纠正,在实践技能培训方面,学校要把实训重点放在数控机床操作中的加工工艺、模具设计、自动编程、机床的维护、维修等专业能力上,既要突出重点能力训练,又要对技能全面性进行培训。当前也有的学校实训条件难以满足教学需求,致使教师只能以理论讲授为主,学生得不到应有的训练,企业急需的数控机床的编程、操作、维护的技能得不得培养,这种客观状况也是限制办学能力发挥的重要因素。学校要创造条件争取主管部门或者上级单位给予扶持,或者争取国家教育项目的赞助,采用校企合作的方式取得企业的帮助,尽快扭转不佳的实训状况。

(三)面向企业需求开展广泛务实的校企合作

职业学校必须面向社会、面向市场需要办学,贴近生产实际需要是培养学生的重要目的,因此,紧密的校企合作才能够避免办学的盲目性。搞好数控技术专业建设要依靠社会力量,尤其是通过校企合作成立数控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应当包括学校骨干专业教师、相关行业的社会专家、企业代表以及劳动技能部门人员等。专业指导委员会可以从职业素质、岗位能力、岗位知识等角度对学校提出一些建议和要求,具体指导数控专业办学方向、培养目标、教材选择、实训指导、顶岗实习等事宜,还可以根据不同企业的需求,把相关企业安全生产、质量要求以及员工素质培养等纳入到学校教学中。这样,培养的毕业生就会更好融进企业,适应社会的需求。

安排数控专业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也是校企合作的必由之路,这可以充分发挥实训企业专业人才、技术骨干、数控设备及经营环境等资源优势,培养学生专业素质以及提高操作能力,尽快实现毕业生和工作岗位的零距离。顶岗实习需要企业做好日常管理,按照企业的工作流程规范实训学生,让学生参与真实的企业生产实际操作,可以很快提高学生对数控机床各种操作以及维修的业务能力,提高使用各种仪器的水平,这种“真刀实枪”的顶岗操作才是最能锻炼学生能力的。当然,学校也应该派出指导教师实际参与管理,以使顶岗实习达到最好的效果。

技能型人才篇4

[关键词]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技能型人才;课程;校外实训基地;培养模式

0前言

会计学专业进行自身建设需要从人才观念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方面入手。新时期技能型人才要成为社会和时代的宠儿,会计学专业应该主动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角度出发,建立起以技能型人才培养为中心的培养理念和培养模式,通过教学改革、实践过程创新等重点环节的突破,构建会计学专业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新体系和新模式。

1加快会计学专业技能型人才的教学改革

1.1创新会计学专业的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的创新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第一是要加强会计学专业与企业之间的联系,扩展会计学专业的教学、教师、资源,以开发的角度转变和更新会计学专业教学方式和内容,展开会计学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方式研讨,创建会计学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新基础。第二是要加强会计学专业之间的合作,使会计学专业各学科通过方式和方法上的整合形成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新综合体,进而构建符合会计学专业技能型人才发展的新型模式。第三是要扩大会计学专业教学的开放程度,引入国际上先进的资源和教学方式,更大范围地推进会计学专业技能型人才的教育和培养进程。

1.2引进会计学专业教学的新方法

会计学专业教学中应该积极引入“启发式教学”“体验式教学”“互动式教学”“开放式教学”等新方法,并与现代多媒体和网络教学技术手段相结合,进行教学方法与手段的革新和改良。在教学模式上,技能型人才培养应注意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并重,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

1.3调整会计学专业的课程比例

应该重新考虑“厚基础、宽口径”原则下的课程设置,努力培养不仅掌握较为宽广的理论学识,更要具备从事会计实际工作所需要的娴熟的业务操作能力、创新能力的学生。应该适当减少传统教育中基础性、学科性的基础知识的比例,在理论深度上也要适当降低;增加技能型知识的课程比例,把应用能力培养要求适度提高,突出专业性和技能型两个倾向。在课程设置上要使学术性、实践性、职业性有机结合,处理好在技能型人才培养中知识、能力与应用三者之间的关系。

2强化会计学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实践过程

实践是会计学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步骤,会计学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变革和形成需要实践加以验证和检验。

2.1创新会计学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培养会计学专业技能型人才的核心教育元素,在会计学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实施一体化的教育策略,创新会计学专业的教学内容,将会计、审计、财务和管理方面实用性、技能型内容整合在一起,形成会计学专业新颖、实用、高效的教学结构和内容体系,通过逐步渗透和多重构建形成会计学专业具有完整性、职业性、系统性、可操作性的教学内容与体系,使会计学专业学生能够得到更为准确、真实的会计专业知识和技能,为技能型人才培养和发展提供内容、结构上的素材和模块,实现对会计学专业技能型人才更有效地锻炼和成长。

2.2增设会计学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实验设施

实验设施是会计学专业技能型人才发展和成长的重要资源与平台,通过实验设施的现代化、网络化和系统化建设可以模拟出会计学专业技能的场所,为学生提供单项技能、综合素质发展的训练和模拟场景,最终为会计学专业技能型人才的成长提供物质条件和设施基础。在实验设施建设的过程中要考虑到会计学专业在经济、资源上存在不足的实际情况,要重点突出技能型人才的特点,增设基础会计、成本会计、会计电算化等专题实验设施,培养会计学专业学生的具体技能,为综合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和发展提供基础。此外,要建立和完善模拟实验室,模拟企业的会计工作和相关决策工作的实际,让学生了解企业会计和经营的具体过程和情况,培养会计学专业学生掌握会计操作、参与决策经营等具体过程的素质和能力,使会计学专业技能型人才得到充分而完整的发展。

2.3建立会计学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校外实训基地

会计学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需要以真实的会计工作和实际操作作为基础,会计学专业技能型人才发展过程中应该让学生通过校外的实践和实际氛围的体验来提升人才的实践能力。会计学专业应该立足于理论联系实际这一教育原则,将会计学专业课程与校外实训活动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顺利地将理论和实践做到融合与贯通,迅速具备走向会计学专业的技能和水平, 在整合会计学专业和校外双方面资源的基础上,构建起适于会计学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校外实训基地和平台,真正让学生体会会计学专业的要求、会计行业的标准和具体企业的需要,为会计学专业学生就业,加速技能型人才的形成铺平基础和平台。

3总结

探索会计学专业的发展需要从人才的建设与培养模式转变着眼,新形势下会计学专业要更加坚决而彻底地站在社会化、市场化的角度去看待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使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在会计学专业发展中得以确立,构建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完善技能型人才发展机制,通过培养模式的创新发展和重新构建,树立会计学专业改革与建设的新目标,形成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拳头产品”,在形成会计学专业自身特色的同时,加速技能型人才的成长与发展,为建设适应社会、适应市场、适应企业的新型会计学专业教育体系提供平台和基础。

主要参考文献

[1]于善波,刘宇会,刘洪彬.“大类培养”与“卓越计划”背景下经管人才培养探究[J].北方经贸,2014(6).

[2]黄建国,朱娟芳.高等学校经管类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实践和探索———以南京财经大学经管类本科人才培养改革为例[J].大学:学术版,2013(11).

[3]周新建.财经类院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思考———基于内涵式的发展理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2(23).

[4]邵培德.高等院校经管类人才培养问题的若干思考[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7).

[5]张红,梁小婉.财经类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路径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3(6).

技能型人才篇5

关键词:高校管理;技能型人才;人才培养

人才是社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市场对于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各种教育机构、教育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崛起,人们对教育事业也越来越重视,并且多数人产生了终身学习的意识,为我国教育事业开创了一个非常光明的前景。作为人才培养的基础,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地,如何培养时代和国家最需要的人才,是其中关键所在。

一、高校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家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这无疑是科技的较量,也是人才的较量,由此可见,人才对国家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培育出符合当代需求的有文化、有知识、有技术、有素质的人才是时代交给当代高校的重任。技能型人才作为国家发展过程中的基层砥柱,主要分为技术技能、复合技能和知识技能三种人才。重视这三类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不仅有利于国家的发展,也有利于高校自身的发展,能够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为国家扩充人才资源库。具体地说,技能人才凭借自身过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扎实的理论知识,能够在生产、服务等行业的关键环节起到重要的作用。而在高校实施教育管理的同时,加大对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也是符合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相关要求的直接体现。因此,各大高校必须做好教育思维定位工作,以国家需要的教育为核心,针对目前存在的技能型人才缺失现象,抓住这个时代教育的机遇。但要注意的是,在培养和提高学生技能的同时,还应严抓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树立端正的职业作风,积极开展与相关企业的联合教学,以发挥高校独有的特色和优势,切实解决国家和市场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

二、现代高校技能型人才培养计划中的常见问题

(一)教学体系与课程设计缺乏合理性。就现状而言,国内部分高校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教育方面,“学术风”教学风格仍然是主导,“应用学”教学风格仍属于少数。其次,在专业技能课程的设置上,多数高校仍片面遵从“自我教学”的经验而定,并没有客观地参考与专业相关的企业的实际生产需求,使得专业课程教学存在滞后性,教学教条化问题也相对明显。此外,还有部分高校将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教学活动简单地理解为理论教学,而一味套用基础教材教学,忽略了培养目标的实际性和适应性;另有部分地区高校由于对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重视程度不够,仍选用老旧教材,导致教学实效性差;或是仍沿用刻板“满堂灌”的教学方法,严重缺少与企业现行生产线接轨,等等。上述问题的叠加,造成了这些高校在技能型人才培养课程的设置上,不合理、做无用功的现象屡见不鲜。

(二)培养经费与设施建设投入度不足。基于前述可知,在对待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问题上,仍有部分高校缺乏应有重视,对于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经费投入严重不足,资金缺口较大。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更偏向于实际操作教学,这就需要高校进行相关教育的设施匹配,为学生创设相应的操作环境,其中的一些设备属于现代型生产设备,引入资金较多,而办学资金的不足导致这一目标终难实现。其中部分高校采取了“扩大招生”的方式来实现正常运营,这就出现了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与实际教学不符的现状。除此之外,不仅一般技能型人才培养需要大量教学投入,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更需要高端设备、优秀师资以及教学资源的投入,这对高校软、硬件实力是一项艰巨的考验。

(三)缺乏完善的人才培养配套制度。现实中,部分高校对于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在配套制度上存在明显偏差,不仅教育架构的优化程度不够,且深层问题较多,在具体课程的设置上也伴随一定程度的随意性,由此体现出部分高校在课程教学、考核、实操和运行上,对相关教学教师的选择缺乏明确标准。与此同时,因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具有特殊性,高校与地方政府、相关企业的沟通也存在一定问题,使得学生在结业实习中的顶岗、待遇等基本权益保障方面缺乏具体细化的指引。此外,企业对人才的引入问题、聘用准入问题,以及高校之间的跨校交流和政策倾斜上,也都缺少相关制度支持,亟待进一步完善。

(四)校企之间尚未建立长效合作机制。教学实践证明,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多是以企业需求为培养目标,有着明确的针对性。由此。这就需要高校与企业之间密切合作,以保证培养的人才能够教有所用。但是在实际中,很多高校与企业间的合作问题较多,具体地说,即“重心失衡”,高校对于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活动很是热衷,但企业却不冷不热,甚至无动于衷,不愿合作。虽然国家对于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校企合作出台了大量有利政策,但却没有得到真正的落实,院校与企业之间的长效合作机制仍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一大难题。从企业角度看,企业的“冷淡”多是出于自身经营利益考虑,因为高校能够提供给企业的只有人才培养和技术设备,但无法使企业在短期内实现利益变现,尽管这些都是企业的长远财富。所以,在高校与企业之间亟须建立一套完善、具体、可行的校企合作机制体系,为双方的良性合作提供保障,以落实合作的可持续性,发挥技能型人才的真正作用。

三、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分析

技能型人才篇6

1.技能型人才需求的宏观环境

(1)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是广州十二五时期重点发展对象。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是广州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2008年以来,广州市财政连续三年投入10亿元以上用于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促进了广州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并取得了实效。到2009年,广州市加工贸易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剔除交叉部分)已占加工贸易出口总规模的七成,占全市同类产品出口的比重分别为63.66%和85.21%,为广州发展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产业打下坚实基础,也为现代服务业和高端产业提供了发展空间。

十二五时期是广州全面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率先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州的关键时期。为了牢牢把握转型升级的战略机遇,强化高端要素集聚、科技创新和综合服务三大功能,广州市将大力推进产业高端化、集群化、融合化发展,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先进制造业有机融合、互动发展。在继续做大做强核心产业的基础上,集中力量培育和发展一批产业基础好、成长空间大、引领广州产业高端发展方向的重大战略性主导产业,整体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将成为这一时期的重点发展产业。

(2)技能型人才需求的产业背景。在产业转型升级的影响下,广州劳动力需求出现了相应变化,普工需求不断下降,技能型人才需求大幅增加,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占比下降。广州食品饮料、纺织服装等11个劳动密集型传统产业合计产值占全市工业比重从2005年的20.0%下降到2009年的16.1%。相应地,劳动力结构进一步优化,先进的制造业和服务业替代劳动密集型产业,高技能人才需求与日俱增,成为未来广州企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根据预测,未来五年,高新技术、汽车和船舶制造业等三大行业的技能人才最紧缺。尤其是以下领域的高技能人才将面临巨大缺口:一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高端信息化产业、下一代互联网和高新技术产业等;二是汽车电子电控、汽车模具、动力传动、电控集成系统等;三是船舶制造业、先进装备制造业等。

2.制造业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素质要求

转型升级对企业的生产效率、技术含量、创新意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企业的用工重心从廉价的普工向技能型人才转移,对劳动力的综合素质也有了更为细致的关注。调查发现,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素质要求大致可概括为以下三项。

(1)具有扎实的专业技术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企业转型升级首先面对的就是机器设备的更新换代,设备功能更加齐全,操作工艺更加复杂,对操作工人的技术适应能力形成了巨大的挑战。技术工人不仅要学习和具备相关设备的上岗操作资质,还需要具有过硬的专业技术知识基础,能够将技术原理融会贯通,以不变应万变,迅速学习适应设备的技术升级和新的操作技巧,才能有效配合企业的生产发展。

(2)具有娴熟的设备操作能力。生产效率是企业生命力的重要保证。操作能力娴熟的技术工人则是保证企业生产效率的关键。企业要求技术工人实操能力强,进厂后不必进行深度岗前培训即可投入工作。据企业反映,技术工人,尤其是刚毕业的技校学生,由于在校实操资源紧缺,普遍存在实操能力差的问题,加上各个企业的生产设备存在差别,入职后,技工一般需要接受1~3个月的岗前培训,根本无法即时满足企业的用工短缺,企业效益也受到影响。

(3)具有稳定的职业发展预期。目前,广州以及珠三角地区的技工流动较大,呈现不稳定性,对企业的长期生产规划造成较大的影响。一方面,外来工人比例较大,劳动力供给呈现短期和季节性;另一方面,企业争相提高薪酬吸引工人,使工人跳槽意愿更加浓厚。事实上,企业更青睐能够长期在稳定的工作岗位为企业服务的技工,保证生产线的流畅运作,稳定生产效益,也保证企业人才培养成本得到有效回收。

3.广州技能型人才市场面临的问题

(1)劳动力供给出现结构性失衡。广州劳动力资源结构不合理,技能型人才供给出现严重短缺,无法满足企业转型升级、扩大生产的人才需求。以2011年第二季度广州市人力资源市场供求状况为例,高、中、初等各个等级技术工人的供应都出现不同程度的紧张,尤其是初级工的求人倍率高达1956.71(见右表)。广州目前有29所技术学校,在校学生10.7万人,每年向社会输送技能人才2万多人。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广州技术学校17年来连续扩招,如2009年招生规模是3.3万,2010年是3.7万,2011年招生规模达4万人。相对地,2011普通技校就业率超96%,技师学院达98%,机电专业等热门专业甚至达100%。但人才缺口仍然庞大。官方预计,十二五期间,广州技能人才的需求量在200万左右,而目前这类人才总量大概150万人,缺口约50万。未来五年,广州高技能人才缺口年均5万人,每年至少补充5万人才能满足需求。

(2)技能型人才企业间流转度过高,严重影响生产效率。由于技能型人才供不应求,企业争相抬高技工薪酬,在技工劳动力价格上涨的市场环境下,技工在企业之间的流转频率也越来越高,缺乏稳定性,导致企业的正常生产效率无法得到保证。

二、导致技能型人才紧缺的因素

1.技术教育内在因素的限制

制造业技工岗位大多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技术知识和操作能力,国家规定需持证上岗的职业岗位,接受技术教育是必经途径。技术教育普遍采用学制式培养方式,具有周期性、高成本等缺陷,产能有限,人才生产速度远远无法赶上市场对技能人才的需求增长。广州在读的技校生规模已经超过10万人,较以往有很大发展,并且每年以5%左右的速度增长,但社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更旺盛,每年的增长率达10%,致使高技能人才成为稀缺资源。

2.国家教育体制因素

技能型人才篇7

关键字:独立学院;技能型;培养模式

一个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体现出该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因此,人才培养模式指导着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的制定、教学过程的实施。高校按照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与既定目标相符的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反之,人才培养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出人才培养模式制定的效果。独立学院的前身是二级学院,从2003年开始由二级学院逐渐转变成独立学院。它是由举办方和投资方共同组建完成的,是不使用国家各级财政投入而独立运行的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截止到2015年底,我国的独立学院有266所。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公益性事业。现有的一些民办高校就是由原来的独立学院转设形成的。

一、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

独立学院制定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相似性”现象较为明显,经常显示出两个特点:第一是培养层次单一。在这个方面的原因是受举办方——母体学校的办学思想影响,使独立学院倾向于培养具有理论型或者研究型的人才模式,近而在实践型、技能型的应用人才培养方面缺少配套的人才培养模式;第二是培养学生的类型单一。在专业数量、专业类型、教学计划、课程设置等方面与母体院校具有很高的相似性,忽视独立学院的自身特点以及与母体院校的差异性。在高校毕业生逐年增多、经济增速缓慢的情况下,这种“相似性”现象培养出来的学生与母体院校的学生在同时竞聘工作时,没有自身的优势,这种状况反映出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与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之间相脱节。随着高考生源的降低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不断推进,独立学院的生源受到很大的冲击,争抢生源的情况势必发生。从考生和家长的角度考虑,就业好的院校一定是首选。因此独立学院在考虑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情况下,把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高技能型人才上,有利于独立学院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前期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对独立学院的高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和实施起到铺垫作用,有利于高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达到良好的培养效果。

二、国家对教育领域的改革

1.随着十八届五中全会的召开,全面改革和深化改革的举措在各个领域不断推出。最近教育部提出高考的改革,其中重要的一点是把考生分成学术性和技能型。现在我国的本科院校侧重于学术型人才的培养,高职高专侧重于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独立学院将发挥生源优势,学制优势,人才培养方案优势协助政府有效解决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瓶颈”问题。因此,独立学院根据本身的特点和学生的优势,主要进行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这完全符合国家的政策,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有利于学生们的能力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符合国家、社会、个人、学校多方面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2.近几年,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对学生的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达到了空前的状态。从2014年开始,举行了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各校的学生纷纷响应,各专业学生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结合实际问题或社会现象,申请了创新型、创业型等多种类型的项目,增加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发挥了学生的专业优势。2015年随着大众创业互联网的兴起,国家和省级分别举行了“互联网+”大赛。各级各类高校积极参与,在这次活动中,学生们获得了展示自我的平台。

三、解决策略

在生源竞争日益严重、高校改革日益深入、实践教学日益突显的情况下,独立学院怎样修改自己的人才培养方案,来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这是每个独立学院的管理者都在思考的问题。笔者根据自己十多年的教学经验和管理经历,提出“分流分方向+实践教学体系”的高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

1.分流分方向。

独立学院有些学生在高考时因某种原因没有考出自己的真实水平,不得已进入独立学院,他们想通过考取硕士研究生来摘掉自己“三本”的帽子。针对这样的学生,我们在三年级的时候进行分流,让学生们自己在考研和就业两个侧重点上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方向,然后在三年级的课程设置上安排一些与研究生入学考试相关的课程。

2.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不管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还是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都离不开实践教学,实践教学离不开人才培养模式。因此在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的前提下,坚持育人为本,充分发挥专业特色和学科优势,围绕“厚基础、精专业、强实践、重应用”的人才培养理念,全面深化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积极借鉴和吸取国内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成果和先进经验,来制定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在培养模式中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把实践教学分为:专业实践、职业实践、社会实践,在课内和课外多方面加强各种实践教学。专业实践,即专业技能实践,指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习和训练,日渐形成的与本专业相关的操作技巧和思维活动能力。专业技能的实现要注重专业理论和技能。夯实专业理论根基,要在厚基础宽口径的方针下系统地学习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加强专业相关的技能训练,专业技能训练和实践锻炼对专业技能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实验室场地、师资队伍建设、课程设置、考核导向等方面发挥学校的主导功能,在熟练掌握、全面练习、手脑并用、合理安排时间等方面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职业实践,也就是平时强调的职业技能,指培养对象在培养期结束后从事某项工作时所体现出来的职业技术和职业能力。培养对象具备职业技能的水平决定着其就业与否。职业技能教育在学校内完成能够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提高学生的就业机会,对缓减就业压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增进社会和谐稳定。社会实践,即社会技能,它是个人影响和操作他人的行为模式。社会技能通常被称为社会交往能力,是培养对象进入工作环境之后,对社会关系的适应性能力、发展性能力、协调性能力和处置性能力的综合体现,也是培养对象个体能够影响或者操纵其它社会个体的一种本领。

四、实施步骤

1.修订原有的人才培养方案,形成新的人才培养方案。

在执行时要注意以下几个基本原则。第一,明确培养目标,确定专业定位。人才培养方案要做到明确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合理确定专业定位。各专业的培养目标一定要体现出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层次、类型和主要服务领域、行业。制定专业培养标准,细化人才培养规格,做到可描述、可测定、可区分、可评价,确保能实施。第二,优化课程体系,体现专业特色。课程体系必须支持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体现专业特色。压缩课内理论课学时,力求精讲,保证够用,增加实验课程、实践环节,突出职业技能培养。第三,强化实践教学,突出能力培养。突出实践教学中的各个环节,努力培养出具备实践性创新能力的高技能型人才。丢弃实践教学附属于理论教学的体制机制,构建独立设置、特点突出、开放式的实践教学体系。增强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紧密度,做到各学年的实践环节不断线,环环相扣,步步深入。增加与专业相关的社会实践调查、综合技能实验训练和课程综合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学分。加快建立和完善专业实践能力标准、实践课程(环节)标准和实践项目标准。第四,适应个性发展,鼓励分类培养。以通识教育、学科基础教育和专业教育平台为基础,构建多元化培养路径,以适应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化成才的需求。鼓励针对学生不同需求,设置个性化培养方案和弹性课程结构。推行专业内分方向培养模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自主性,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增加通识选修、专业选修课程,努力培养具有健全人格、较高人文素养和专长的人才。

2.在执行人才培养方案的同时要制定适合本专业实施的专业技能训练方案。

在遵循本科教育教学规律,树立高技能型人才观,面向职业领域和职业岗位,以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职业能力和社会能力为内核,将“技能训练”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建立一套完整的技能体系,制定操作性强的专业技能训练方案及实施计划,构建专业技能训练与课程教学相协调、课内课外相统一、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指导相结合的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第一,导向性原则。以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为根本,以企事业单位的用人标准或岗位技能要求为导向,结合新版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培养目标与规格,深入分析专业就业的不同方向和特色,设计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专业技能训练方案及实施计划。第二,整体性原则。专业技能训练方案要发挥整体功能,处理好专业技能训练与课内课程、课外实践环节的关系,做到科学性、系统性,项目安排一环扣一环、由低层向高层循序渐进,避免重复和缺漏,达到学以致用,使每一项专业技能训练与同时期的理论知识相联系。第三,特色性原则。特色是学生就业的源动力,专业技能训练应体现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特色,要突出专业,突出重点,使学生在专业技能上达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周敏.独立学院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

[2]刘英,高广君.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及其策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01).

[3]郑月锋.浅谈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0(05).

[4]张士献,李永平.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综述[J].高教论坛,2010(10).

[5]武雪玲,牛瑞卿,,喻鑫,陈涛.面向"卓越计划"的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中国地质教育,2015(01).

技能型人才篇8

关键词: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校企合作 专业教师队伍建设 “理实一体”教学

国务院在《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文件中指出:“职业教育要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服务。实施国家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工程,加快生产、服务一线急需的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特别是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紧缺的高素质高技能专门人才的培养。”如何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职业学校改革发展的关键性问题。

一、将校企合作落到实处

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需要依托校企合作平台。职业学校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应由企业的岗位需要和标准决定。学校和企业应在校企合作的平台上,深入交流,统一认识,统一思想,将校企合作落到实处。学校根据企业需求和岗位需要设置课程,安排校内实训,企业为学校提供用人标准、岗位标准以及校外实习基地。

建立定期的校企会谈交流制度,有利于学校和企业之间及时沟通信息,及时掌握本校学生学习的基本动态和学生职业素质情况,有利于学校及时弥补人才培养中出现的漏洞。利用校企合作平台,将企业中优秀的管理者和技术人员请进学校,对本专业教师和学生进行培训,可以提高专业教师的水平,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师生了解企业文化,掌握企业动态。

如2012年,笔者学校和中海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11月安排11级物业管理专业学生在企业管理的小区内实习2周,12月又请企业有关人员结合校内专业实训对学生进行培训。学生的学习状态大为改观:在实习中,他们渴望企业多安排工作任务,渴望通过实习多了解物业管理知识。实习结束后,学生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热情大幅提高。

二、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

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首先要有优秀的专业教学团队。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教师不能停留在吃老本的阶段,要通过各种渠道进行专业学习,努力达到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因此,学校应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建立健全专业教师队伍培养制度,鼓励专业教师进行自我提高。通过举办各类培训、专题讲座和讨论,更新教师的职业教育理念,有效引导教师根据市场和社会需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依据职业教育的理念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选拔、评价标准和评价制度,推进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通过鼓励校内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考取注册行业专业技术任职资格等途径,培养专业教师成为名副其实的“双师型”教师。

三、建立校内实训基地,实施“理实一体”教学模式

校内实训基地是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场所。为此,学校应建有一个高水平、综合实践性强的校内实训基地。基地应立足于校企共建、资源共享、互利共赢,集专业教学、技能培训、工作实践、职业鉴定和技术服务为一体,充分满足学生核心专业课程学习和专业实训的需要。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应以行业企业为依托,积极寻求行业企业的技术支持,同时切实满足专业教学的需要。校内实训基地的建立,为实施“理实一体”的教学模式提供了物质基础,学生可以在学中做、在做中学,有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专业技能的培养,有利于增进学生对本专业岗位的了解,为顶岗实习做好知识和技能储备,提高就业能力。

四、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

职业道德,就是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符合职业特点所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它既是对人在职业活动中行为的要求,同时又是职业对社会所负的道德责任与义务。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必然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因此,在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必须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在学习中,要向学生正面灌输职业道德的基本知识,明确为什么这样做、应该怎样做;明确职业道德修养的目标,把握职业道德修养标准,提高学生进行职业道德修养的自觉性。充分发挥德育课程的主渠道作用,让学生了解各行各业对职业道德的要求,使学生树立强烈的职业道德意识,特别是在新生入学时进行德育教育效果会更显著。同时,职业道德教育也要与专业教学结合起来,寓德育于专业教学中,使职业道德逐步渗透到学生的思想意识中。通过职业道德教育,使学生在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

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是我国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必不可缺的一部分。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大好形势下,职业学校应不断完善教育教学制度,改善教学环境,为培养大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而努力。

上一篇:it技能范文 下一篇:生存技能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