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培养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2 14:32:49

技能培养论文

技能培养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培养途径

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1],显然,职业技能培养已经成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水平的关键。2005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加强职业院校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2]。为了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应当进一步探讨职业技能培养的途径和模式,以使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中职业技能培养更加科学、规范和高效。

所谓技能,指的是“人们运用理论知识和经验知识完成具体工作任务的活动方式。”[3]可见,由于理论知识可以通过理论课堂教学培养,技能培养则应注重对某类活动经验的培养和对完成此类活动方式的训练。

一、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培养的途径

显然,对高职院校而言,职业技能培养主要有课内和课外培养(训)两种途径。课内培养是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培养的主要途径。

1.课内培养

高职院校在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一般要根据岗位(群)的要求开发课程或课程模块来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显然,“对高职院校而言,职业技能课作为学生赖以就业谋生的‘饭碗课’,在各专业的课程建设中更应占有重要地位。”[4]关于职业技能课课程建设,笔者认为应当从教学内容、师资、实训条件、教材等方面进行建设,对此可参看笔者拙作《高职院校职业技能课课程建设》一文,在此不再赘述[4]。

2.课外培训

限于当前高职院校的办学条件以及某些专业或职业技能本身的特点,有一些职业技能不可能或不易纳入教学计划进行培养,这时就需要另辟蹊径,通过课外培训的途径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如汽车运用技术专业学生如果要学习汽车驾驶技术,大多数学校很难保证在课内使每个学生都达到驾驶员的标准,但如果结合课外培训,则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又如笔者担任模具专业教师时,由于3D技术应用在模具设计上还是一种新的技能,暂时不具备纳入教学计划开展教学的条件,便以课外培训的方式教授学生应用3D工业设计软件设计模具,使模具专业学生掌握这一技能,并在条件成熟后开发为模具专业课程纳入教学计划。课外培训不仅解决了难以通过教学计划培养某些职业技能的问题,也为新课程开发奠定了基础。

这里要说明的是,虽然可以将职业技能培养分为课内和课外两种途径,但这两种途径并非泾渭分明。在笔者调研的过程中,就发现不少院校将课外培训作为课内教学的延伸,而课内教学和课外培训也可能随着专业发展而产生互换。当前一些高职院校大力提倡开设“证书置换课程”,将企业或社会培训课程引入教学计划,就是一种通过技能培养途径转换来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做法。

二、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培养的几种方式

根据教学组织方式的不同,笔者将当前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培养大致分为渐进式、项目式和蛙跳式三种模式,分述如下:

1.渐进式技能培养模式

渐进式技能培养模式是将职业技能先分解为若干简单的单项技能培训项目并逐项进行培训,进而过渡到复杂的综合技能培训的教学组织方式。采取由简单技能到复杂技能、由单一技能向综合技能过渡的方式培养职业技能是符合一般教育规律的,较多高职院校的大多数专业均采取了这种培养模式。如我院模具专业学生先进行金工实习、数控加工实习等,掌握机械加工的简单技能,其培训内容是单项的,到毕业实习时则要完成从设计到加工全过程训练,这时进行的已经是综合技能的训练了。又如黄冈职业技术学院会计专业学生也是先进行记账等单一技能训练,然后逐步过渡到模拟公司综合业务训练。

渐进式培养模式将技能分为不同的学习阶段,容易为学生所接受,对实训条件、师资等的要求也不高,为大多数高职院校所采用,但其技能培养的职业指向性不强,如机械类学生均要进行金工实习,其与专业综合技能的关系并不密切,同时其程式化的教学不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因此成为当前高职院校技能培养模式改革的对象。

2.项目式技能培养模式

项目式技能培养模式是从项目教学法演化而来的,即交给学生一个典型项目,让他们围绕着项目开发学习相关知识、培养技能等。这种模式不同于渐进式技能培养模式,它依靠任务驱动学生主动学习技能,学生在训练技能时目的性更强。如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采用项目式技能培养模式,较好地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取得了良好效果。我院模具专业在综合实训中采取项目式技能培养模式,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得以提高,同时由于采取团队协作完成项目的方式,也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组织、协作等能力。通过实践,笔者认为项目式技能培养模式在实践性、针对性和职业素质培养等方面明显要优于渐进式技能培养模式,虽然项目式技能培养模式在我国高职院校中应用的时间还不长,范围也不大,但它应当是今后一段时间高职院校技能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方向之一。

通过调研和实践,笔者认为,项目式技能培养模式的关键是要有一支高水平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和一批典型的教学项目(教材)。如我院模具专业将原来的“冲压工艺和模具设计课程设计”改造为“模具设计与制造综合实训”后,应用项目教学方式,在原先单纯的设计实训中加入了制造实训的内容,实施时虽然学生积极性很高,但并未完全达到预期效果——大部分学生在结构设计、图形绘制阶段表现不错,但在零件加工和装配调整阶段就“偃旗息鼓”了,主要原因就是指导教师的加工、装配能力有限,无法给予高水平的教学指导。

3.“蛙跳式”技能培养模式

对今后就业面向的是岗位群的学生来讲,全面掌握所有技能是不现实的,怎样处理好一般技能和主要技能之间的关系呢?我院艺术设计专业是这样做的:他们发现市场需要艺术设计专业人才掌握一定的电工技能,便在相关实践课程(室内艺术设计)中分出一部分学时,培训基础电工技能。这好比青蛙在前进中向旁边跳了一下又跳回来,因此,笔者称之为“蛙跳式”技能培养模式。这种技能培养模式主要用于与专业主要技能关系不大而又必需的一些一般技能,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故而应用并不广泛。由于培养的是一般技能,因此这种培养方式对教师的相关技能水平和实训条件要求均不高。

事实上,以上三种技能培养模式在实践中经常是交叉运用的,如采取项目式技能培养模式,同样应当遵循渐进式培养的原则,在技能培养过程中也可以采用蛙跳式培养模式培养一些关联度不大的一般技能。

不难看出,技能培养仍然应当按照一般的教育规律进行,但由于其不同于知识培养的特性,没有必要也不应当照搬知识培养的模式,而应当根据技能本身的特点确定教学的顺序和方式。当然,还应当注意受训者的一般水平,如企业员工培训课程和在校生技能培训就应当有所不同。除此之外,实训条件、师资队伍、实训项目(技术水平)等也是在制定技能培养途径和方式时要重点注意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2.

[2]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EB/OL].[2006-12-20]./politics/2005

-11/09/content_3755770.htm

[3]俞仲文,刘守义,朱方来.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实践教学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5.

技能培养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中文速记;技能;动作技能;心智技能;形成;培养

中图分类号:H126.1文献标识码:A

技能即技术与能力的总称,中文速记(以下简称速记)技能则指速记活动中所需的技术与能力。本文拟对速记技能及其技能形成的条件、形成过程的特征以及技能的训练和培养等方面作简要分析。

一、速记技能的概念

速记技能包括动作技能和心智技能两种。

动作技能主要是肌肉的生理运动,它表现在人体外部动作对事物的直接行动过程中,反映的是熟练的程度,属于非智力因素范畴;心智技能主要是人的认识活动,包括感知、记忆、想象和思维,反映的是能力的大小,属于智力因素范畴。

心理学对技能的生理机制的解释是,信息在大脑皮层运动中枢的神经细胞之间形成了牢固的联系系统,只要有一定的外在信息刺激就能产生某种条件反射。在人的一系列动作中,有一部分是有较强意识观念的,另一部分是近乎下意识的“自动化”了的。速记活动中较强的意识是倾听和捕捉讲话者所讲的内容,并反应出适当的词句用符号迅速记录下来,近乎“自动化”了的部分是书写动作,这说明技能不是孤立于意识之外的东西。当技能发展到熟练阶段,在很大程度上会摆脱对于心智技能或主观意志的依赖,而形成一系列连续动作的自然反应。一个具有熟练打字技能的人,可以一边打字一边与人谈话,说明主观意志已转化成了“条件反射”下带有习惯性的“自动化”动作。但这种明显的“自动化”动作的形成,只能表现在单一化循环式的机械重复动作之中,如果要在打字中穿一些图形、表格等,就会破坏原有的“自动化”的连贯性,动作的速度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这就需要增强对心智技能和主观意志的依赖,使循环式的机械重复动作仍能保持较高的速度。

速记活动中词语的组织搭配、符号的连写错落、省略方法的选择变化等,都需随机应变、当机立断,容不得犹豫。由于速记技能较之其它技能还要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因此在“自动化”程度上不可避免存在局限,克服了这些制约和局限,就可以大大减少对心智技能和主观意志的依赖,充分发挥动作技能的潜力,进入“音落符出”、从容不迫的境界。

二、速记技能的形成及形成过程特征分析

技能是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综合使然,只有兼顾动作与心智才能形成技能。技能形成后突出的特征是,可使人从对细节的思考中解放出来,而把意识集中在最重要的环节上。速记技能的形成大致有三个阶段。一是初级阶段。人们在长期书写汉字的活动中,形成了与速记方式差异较大的许多习惯动作,对书写速符的动作、细节和变化尚难以适应,技能形成的初始阶段注意力往往只集中在个别动作上,难免有错误发生。这一阶段书写的局部动作十分吃力、不协调;书写出的速符生硬僵化、欠美观;练习和记忆速符的思想负担重、难以发现自己的错误和缺点。二是发展阶段。一些人随着对速记技能神秘感、好奇心的逐渐消失,逐步掌握了一些局部的、简单的词语连写动作,并有了成就感,但仍有更多的词语、句子还需要想一想才能写得出,有些该连写的双音节词符号还不能一气呵成地实行连写,甚至有时常出现短暂的停顿现象。这一阶段在练习时紧张程度和符号错误率明显下降,但时有急躁冒进、求成心切、追求速率的倾向。三是高级阶段。这个阶段是“得心应手”的初步形成阶段,即在指定文字材料的情况下,能够达到分速140字左右的听写水平。这种技能一旦形成,如继续坚持训练与实践,将会挖掘出更大的潜力。

速记技能在形成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特征,可从三个角度考察:一从活动的结构看。动作技能的形成,具体表现在许多局部动作联合成一个完整的动作系统,动作之间互相干扰的现象以及多余、重复的动作逐渐减少以至完全消失。书写速记符号是一种包括了脑、手、耳、眼等在内的默契配合的综合活动,经过训练的人能把一些孤立的动作自觉不自觉地组合起来,把认识活动的各个环节逐渐联成整体,综合形成一个完整的“自动化”系统。二从活动的品质看。技能形成后,书写符号不但准而快,且可通过符号的侧正偃仰、参差错落、上下呼应、大小搭配、长短有致、起承转合、首尾勾连等产生强烈的节奏,并开始尝试摆脱定则的束缚自创一些略符。动作技能的品质表现在动作速度的提升和动作的准确性、协调性、稳定性、灵活性的加强上;心智技能的品质则表现在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独立性及其广度与深度上。三从活动的调节看。动作技能在形成过程中,表现为视觉控制的减弱与动觉控制的加强、基本动作趋于紧张性的消失,以及动作的自动化和心智活动的熟练化。动作技能的有效调节,可实现“手记第一句,脑存第二句,耳听第三句”式的循环。

三、速记技能的训练和培养

要有效掌握速记技术并形成能力,必须做到如下四点:

一是勤学苦练基本功。中国速记创始人之一蔡璋先生在《中国速记学》一书序言中写道:“速记学既云最简单,最易识矣;然则尽速记能事,殆不难乎?……故学此术者有要点二:一曰练习宜勤。循序渐进,教授之责;然授课之后,必期多为练习,乃能豁然贯通;浅尝辄止,所宜戒也。……凡事皆然,矧(shen,况且)在学术?”老前辈百年前的这一段话,仍是如今学习速记的座右铭。

二是掌握科学的练习方法。掌握科学正确的练习方法,可以避免盲目的尝试。实验证明,一个符号或几十个单体音节符号、词语符号进行几十遍、几百遍的机械练习,就不如学几个就用几个,在字、符夹杂的使用中记忆得快且牢。此外,认真揣摩书写速符过程中的某些动作,如起笔、落笔及手腕移动、换行的敏捷动作,揣摩符号大小曲直的控制以及通过符号线条表现出来的运动质感和形体美感,并从中获得感悟。明白了为什么要这样做,而又知道怎样去做,就没有什么是练不好的。

三是安排合理的练习步骤。安排合理的练习步骤,可以事半功倍。初期,须练好基本功,不允许采取不正确的书写方式或心智活动方式,“功效不可急,功夫不可慢”;中期,要以较快的速度进行训练,把一系列动作联结为一个完整的、简单化了的动作系统;后期,要对前两个阶段的成果进行定型,为今后的技能进行“造型”,这个时期是技能形成的最初阶段,是决定今后技能发展方向的关键时期。

总之,速记技能的形成与其它活动的技能一样,都是由低级向高级分阶段发展和形成的,不同的阶段里都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因素,即从开始领会单体符号的形式与动作意图到掌握符号连写、缩略等局部阶段,汇合并形成了高度熟练以至在主观意识控制之下的“自动化”技能系统。

参考文献:

[1]张建徽.中文速记学[M].合肥:安徽新闻出版社,2002.

[2]张建徽.中文速记教程[M].合肥:安徽新闻出版社,2004.

技能培养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戏曲演员;专业技能:艺术修养

表演艺术是以演员自身来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是人演人的创作活动,不要以为演员具有人类的一切情感内容,就能表现出“人物”的情感活动,而需要一定的专业技能训练与文化艺术修养。

1专业技能训练

1.1形体训练

对于演员来说,形体是最基本的创作材料。形体训练,即对演员进行科学、规范的形体基本功训练,对演员原有的未经训练的自然形态进行改变,使其端正、舒展、灵活自如、得心应手,具有演员所需要的可塑性。扎扎实实地打好身体的基本功,如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所说的:“把粗糙的身体变得细腻些。”戏曲演员要完成基本功训练。主要是训练腰功、腿功、身段、台步、软硬毯子功、跳转等。戏曲演员必须经过长期严格的基本功和技术训练,积累大量的程式手段,具备扎实的“功底”才能胜任本职工作。因为戏曲表演特征对演员来说,①有严格的行当区分(例如:生、旦、净、末、丑)和程式化,一般不跨行当表演;②戏曲表演给予观众的视觉感受是通过演员在舞台上的“四功”(唱、念、做、打)、“五法”(手、眼、身、法、步)来完成的,它比现实生活的自然形态和影视、话剧等艺术形式更夸张,具有很强的象征写意性;③戏曲表演受外部音响伴奏的节拍与弦律的约束,具有一定的规定性。演员是在规定情境中,运用自己形体的多种变化去揭示人物的心理活动。

1.2程式技巧训练

程式是戏曲反映生活的最基本的表现手法;程式是生活的模仿,又是生活的概括、夸张、装饰甚至变形;程式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程式化表演是中国戏曲的主要特征之一,如表现人物的喜、怒、哀、乐等情感活动,有水袖、甩发、翎子、帽翅、髯口、指法等程式技巧,表现一定规定情境的有:“趟马”、“走边”等;表示两军交锋的有:“小快枪”、“三十二刀”、“打群档”等。演员只有经过长期的形体程式技巧训练,形体动作才能完全适应戏曲舞台的需要。才能使体验得到准确、生动、鲜明的体现。试想一个演员上了台一没腰功,二没腿功,台步走不了,靴子不听使唤,甩发缠在一起,还怎么演戏,满肚子的理论和角色体验也将化为乌有。

过去一些著名戏曲演员,虽然他们没有高深的理论,但是他们通过长期技术训练和舞台经验,掌握了舞台表演程式技术的规律,加上自己对生活的观察、理解、感悟,因而他们在台上的一举一动、一顾一盼,总是那么协调,达到了得心应手,运用自如的境地,他们在戏曲舞台上创造的任务格外丰满,光彩夺目。

1.3戏曲音乐、唱腔、念白的训练

演员对戏曲音乐(文武场)、唱腔板式及转换、道白等都必须认真去学习掌握,音乐、唱腔、念白在戏曲表演中具有很重要的位置。戏曲一般讲是离不开锣鼓、离不开音乐的。锣鼓和音乐是每出戏都不可缺少的。音乐包括打击乐在戏曲中的作用有4个方面,即:①表达人物的思想情感;②介绍时间;③介绍地点;④烘托气氛。总起来说,就是介绍规定情境和帮助刻画人物,传达人物内在情感的外部节奏。所以学习研究音乐、锣鼓、唱段极式等是演员的必修课。一出戏的气氛节奏是跟人物的情感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演员只有准确地把握人物的内在节奏,全剧外部节奏才能找准。音乐是整个精神活动的一部分,是随着内心节奏和外部节奏而进行的。演员把人物的内部节奏、内心情感找准了,音乐才能找准确,以人物的情感、节奏来决定音乐,并运用音乐使人物的情感节奏更鲜明、更生动。演员掌握了锣鼓音乐知识,对所扮角色的情感、情境找准了,才能懂得该打什么锣鼓点,用什么唱腔,安什么过门,用什么手势、姿态、身段、舞蹈。才能准确地把握表演的节奏、速度、力度等,知道怎么适应锣鼓、怎么适应音乐、怎么适应舞台条件、怎么调度更能表达人物的情感等,使所扮演的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突出。唱腔、念白是戏曲演员的必修课,唱念是戏曲表演中极其重要的手段,在戏曲中唱念深刻体现着人物及故事情节的变化,演唱要将情、腔、字密切结合起来,以声传情、以情动人,感染观众。演员就必须学习咬字吐字、气息控制、行腔韵味、念白等,必须在技术技巧上刻苦学习,才能完成对所扮演人物完善、真是、深刻的体现,使观众听其声知其意,达到真正的艺术表演效果。

2文化艺术修养

2.1文化修养

文化修养是戏曲表演的基础,演员在苦练基本功的同时,应当重视文化课的学习,不断提高文化素质。演员只有对文化知识不断学习和钻研,才能更深刻地理解文艺作品的内涵,并将所学知识逐渐转化为表演的艺术,渗透到创造的艺术形象之中,对自己塑造的艺术形象的品位产生作用。在舞台上,不仅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演员要逐步学会把自己学过的专业知识和艺术实践,总结上升为理论来指导和提高自己的表演艺术能力,这也需要广泛的文化知识,诸如哲学、历史、文学、音乐、美术以及一切与所学专业有关的知识作基础。

2.2思想品格和生活修养

技能培养论文范文第4篇

对于技能型人才概念的解释很多,有学者从人才分类的角度思考,对于人才的分类,有的学者将其分为技术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其中技术的差异性是区分技能型人才和技术型人才的关键,也就是通过经验技术和理论技术对技能型人才和技术型人才进行区分,“技术型人才以理论技术为主同时掌握一些经验技术;技能型人才以生产实践经验技术为主并穿插理论技术。”虽然二者有所不同,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技术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出现明显的重叠交叉现象。技能人才紧缺问题已成为我国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众多高职教育的研究者们从多维度对技能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研究(见表一)。

2国外研究现状

2.1办学主体的研究

在高等职业教育方面,日本以短期大学、高等专科学校和专修学校为主。其中负责中职教育的是专科学校,以国立为主,招收的是五年一贯制的学生,主要培养中级技术人才,这些人才一般具有较深的专业技能知识、较强工作能力,毕业后即可升入大学,也可就业,实行双向选择;短期大学招收对象为高中毕业的学生,其中以女生为主,学制2-3年,主要培养在实际生活中或职场上所应该具备的能力;专修学校学制为2-3年,培养目标为提高学生的教养水平,学成后能够取得国家执业资格证书或者通过相应的技能等级鉴定。高等职业教育在美国具有多元化的特征,其中主要包括社区和技术学院、工业管理学院、高校附设的职业技术课程等,内容形式十分丰富。社区学院属于短期高等学校,由社区开办和管理,学制1年。把社区和学院相结合,采用三位一体的模式进行教学,即学校学习、社会实践和全面素质,课程内容实用性强,体现了多科性和综合性,是高等教育的第一阶段。

2.2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卡内伍纳(CarneVlaer)认为:人力资本的竞争是最强的竞争资本,如果企业拥有较强的人力资本,那么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这个企业就能获胜。所以,人才培养模式逐渐成为各国研究者努力探索研究的重点。

3技能大赛对提升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思考

3.1技能大赛有助于更新教育教学理念

可以帮助我们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传统的教学方式即教师是主体,采用以知识点讲授为主的教育模式,学生的上课地点在教室,学生在这样的模式下往往接受知识点比较被动,而在技能大赛中,学生全身心投入,以岗位任务完成情况不断自主学习和实践,在技能竞赛中出现的项目试题使学生处于主动学习状态,更能促进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的形成,更加符合现代高职教育的要求。

3.2有助于提升教师业务水平

职业技能大赛是一场“真刀真枪”的比赛,赛场设计和比赛要求,融入了企业文化,职业技能大赛是企业所需要的,赛项的选择,不仅是一场实战演习,更是新技术应用的体现。这就需要学生在职业技能大赛中,按照大赛的要求脱颖而出并获得真正的职业技能,这与老师的教学方法、教学理念、教学经验、自身技能水平及对相关赛项理解程度有着非常密切的关联,职业技能大赛考察的不仅是学生的职业能力与综合素质,更是对教师业务水平的检阅。

3.3有助于增强技能型人才的就业竞争力

据调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众多行业都面临着高技能人才的缺口。职业技能大赛不仅能提升学生的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更能引导高职院校对学生技能训练的重视,形成良好的教学改革和重视技能的氛围,充分发挥高职院校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综上所述,国内对技能人才培养的研究主要在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等宏观问题上,而对实质性如何培养技能性人才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所涉及的案例也不多,没有真正做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和考虑企业的需求。而国外也仅从提高就业率的角度上对技能人才培养进行了相关研究,同样不能充分满足各高职学校技能人才培养教学改革的需要。但是,在国内外研究的理论基础上,使我国高职教育重视技能大赛,引发对于如何提升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研究。

技能培养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高技能人才仅是技术工人队伍中的核心骨干,也是推动技术创新和现代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骨干力量,更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代表。然而,企业生产一线的工人技术素质普遍偏低,掌握先进制造技术的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本文试就如何培养选拔高技能人才提出了具有可行性的措施,希望引起有关部门重视,以此冲破经济发展中人才瓶颈的束缚。

【关键词】高技能人才;培养选拔;措施

目前,我国高技能人才培养选拔的措施主要有:技能培养、考核评价、竞赛选拔、表彰激励、财政投入等几种方式。尽管这些政策措施具有可操作性,但因其只是行政激励手段,缺乏法律法规必要的刚性约束力,所以,许多地方在执行这些政策规定的过程中随意性较大。

技能培养成为各地选拔高技能人才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全国各地通过政府投入引导、企业和职工共同负担的筹资方式,采取校企结合、理论与实训相结合的办法,培养了一批思想道德好的高技能人才。仅以威海市为例,该市从2005年政府就组织实施了“金蓝领”培训工程,主要由符合相关条件的职高、技工院校进行培训。参加培训的学员一般为生产一线的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取得相关职业技师职业资格证书1年以上或连续从事本职业10年以上、已经取得中级职业资格证书的技术工人,或在市级二类以上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前5名的在岗青年技术工人等。培训基地在工余时间以集中组织理论学习、模拟操作和生产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按要求完成培训课时后,由省级统一组织技能鉴定,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两项成绩合格者,颁发“省金蓝领培训项目培训合格证”,并核发高级技师、技师职业资格证书,核发国家职业资格三级职业资格证书;培训费用由政府、企业和个人三者共同承担。4年来,该市通过这种方式已培养了1706人,造就了一批一线高技能人才。

技能鉴定成为各地考试测评选拔高技能人才的普遍方式。这种方式偏重于理论素质,其多以职业高中和技工学校的应届学生为主。2008年威海市通过职业技能鉴定总人数为16858人,其中考取3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的共有1517人,而参加鉴定合格的各职业高中和技工学校的应届毕业生就达1163人,占参加3级以上职业技能鉴定总人数比例的76.7%。这是应届学生获取高级工资格的唯一途径。尽管数量不小,但在社会上,尤其是企业当中的认知度却很小。

技术竞赛成为各地选拔高技能人才的补充手段之。原劳动保障部2000年规定,通过技术竞赛也可获得高级工或以上的技术资格。尽管这种形式使许多动手能力强的实训技术人员脱颖而出,并且参与竞争者多为企业在岗职工,同时也可获得权威部门的认可,但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升级以及社会分工的细化,各城市权威部门组织的技能竞赛种类、次数都很有限,因此,这种方式产生的技能人才数量相对较少。以威海为例,2008年该市共举办市级以上的各类职业竞赛7次,总参赛1万多人次,但通过技能竞赛选拔而产生的3级以上高级职业技术工人仅有147人,仅占全年技能鉴定合格人数的10.1%。

激励机制成为近年来各地选拔高技能人才的新形方式。通过考核考察选拔的方式推举首席技师,作为各地生产一线的拔尖人才。以山海市为例,该市从2005年起开始实施首席技师制,全市每年通过层层选拔选出15人左右,管理期限一般为3年。在第一个管理期内每人每月发给市政府津贴500元,连续第二、三次选拔为市首席技师的,每月市政府津贴分别为700、1000元。这种方法,促进一批具有绝招绝技,创造出在同行业中公认的先进操作技能人才涌现,他们是在技术上有重大发明创造或重大技术革新,并取得重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解决关键技术难题,对提升产品质量有突出贡献的人。

应该说,上述几种措施的广泛应用对加快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优化高技能人才的成长和调动广大技能劳动者的积极性都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但仅依靠这些措施要完成从“制造大国”向“强国”角色转换和迈进,远培养不出社会所需的大批高技能人才。因此,必须强化相应的措施。

首先,要进一步完善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体系。高技能人才培养是一个较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但由于部门条块分割造成的政出多门,以致于“以企业行业为主体、职业院校为基础、学校教育与企业培养紧密联系、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相结合”的培养体系在各地运中存在互相扯皮和掣肘现象。2008年,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保障部出台了“关于印发《推进企业技能人才评价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确定了企业技能人才评价的工作原则和评价范围以及对象。规定企业技能人才评价包括技师、高级技师考评和初级、中级、高级技能鉴定,重点是高级工以上的高技能人才。职业范围主要是企业生产一线的主体技术性的职业。目前,此项工作还在试点阶段,能否得到广泛推行还有待实践的进一步证明。

其次,出台刚性措施,加大高技能人才开发和培训的投资力度。当前,无论是政府、企业还是个人,对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投入远远不足于实际需要。因此,国家应出台相关的硬性法律法规,确保障高技能人才培养选拔的资金投入,推进各地市建立高技能人才培训开发津贴的专项基金制度,用于扩大人才队伍建设和高技能人才的引进、培养、奖励以及解决引进急需高层次人才工作生活中遇到的特殊问题等。一方面,大型重点企业应增加不低于核定工资总额的10%用于特殊人才的岗位津贴、福利分配和奖励,并可进入成本核算。推广人才资本产权制度,鼓励企业按管理、知识、技术、资本等要素进行分配。鼓励这些企业对做出突出贡献的企业核心人才实行股权、期权激励。支持重点企业推行企业经营管理者年薪制和科研人员“基薪+项目提成”的薪酬模式。另一方面,要加大企业优秀人才奖励措施。鼓励各地开展科技拔尖人才、学术技术带头人和创新人才奖等人才的评选,并强制各重点企业的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的评选比例不低于40%。要允许企业按当年实际发生的技术开发费用的150%抵扣当年应纳税所得额,实际发生的技术开发费用当年抵扣不足部分,可按税法规定在5年内结转抵扣。对非公有制重点企业在税后利润转增资本再投资时需缴纳20%所得税的地方部分,返还企业用于科技研发、人才培训。支持企业每年从生产经营收益中按一定比例提留资金,建立人才培训专项基金,专款专用、滚动发展。企业依法提取的职工教育和培训经费在所得税前扣除。同时,还要加强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和选拔,鼓励县区财政尽快设立人才开发专项资金,用于农村实用人才的培训,确保高技能人才的培养选拔工作健康平稳开展。

第三,要进一步提高高技能人的社会地位。目前社会各界对普通高等教育的认知度远远高于职业技工教育。尤其是许多家长不太愿意让自己的子女尤其是独生子女从事技能劳动,轻视技能劳动和劳动者的现向还很严重,高技能人才的成才环境存在种种障碍,存在“重学历,轻能力”的现象,技能劳动者得不到合理使用,其社会地位和工资待遇也相对偏低,这些现象将使高技能人才队伍出现“断层”危机。

技能培养论文范文第6篇

高等学校的专业教学计划的主要组成部分是课程结构,课程及其顺序构成了学生为达到培养目标所应学习的基本内容体系。课程则是把教学内容按一定程序组织起来的一个系统,学生知识、技能的获得,智力、能力的发展,以及思想、品德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课程所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而教学内容的性质与水平,受教育方针、科学发展水平所决定,也受教师水平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所制约。大学课程体系不仅应包括前人累积的知识,更应反映专业学科知识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根据学科发展的逻辑选择有效的、对学生个体具有发展价值和实用价值的知识,使课程体系始终处在动态建设之中,既具有系统性、稳定性,又具有发展性、前瞻性。本课程体系构建采用“四个层次,多个模块,先主干课程,后选修课程,课程内容高度整合,理论与实践互为补充”的设计思路。以石油工程专业面向岗位的工作需要为依据,设置专业课程平台。根据专业课程学习的需要,设置专业基础课程平台。考查知识的适用性和广泛性,适当拓宽基础,结合对学生需具备的人文、科学和工程等三方面的综合素质要求和所属领域专业群的共性需求,设置公共基础课程平台,并按学校统一规划设置通识教育课程平台。构筑通识教育课程平台、公共基础课程平台、专业基础课程平台、专业课程平台等相互联系且逐级递进的平台化课程结构。

1.合理设置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

必修专业课程的设置主要考查石油工程专业学生面向的职业岗位群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要求。必修专业基础课程是在分析研究专业课程学习的知识基础需求后设置的。必修公共基础课程是在分析工科学生要求和所属领域专业群的共性需求基础上设置的。通识教育课程平台按学校统一规划的通识教育课程平台设置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和实践教学课程等。注重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学生通过通识教育课程平台的学习,获得大学生的基本素质训练,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提高思维和观察判别能力,以及较好的沟通表达能力。对四个平台的课程都设计有相应的必修课程模块和选修课程模块。通识教育课程平台的必修课程模块为41学分,选修课程模块不小于10学分;公共基础课程平台的必修课程模块是27学分,选修课程模块不小于8学分;专业基础课程平台的必修课程模块29.5学分,选修课程模块不小于8学分;专业课程平台的必修课程模块42.5学分,选修课程模块不小于6学分。

2.整合优化课程

整合课程内容是国外高校课程改革的一种趋势。课程整合的结果应该是提高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和效率。课程内容整合不是对原有课程内容的机械拼凑,而是进行有机的组合和全新的创造。在保持课程内容的基本理论、基本方向具有一定稳定性的基础上,体现出先进性、综合性、实用性,把内容的理论和工程应用很好地结合起来。专业课程的内容整合,以成熟的基本理论和工艺技术为基础,遵循理论与工程实际相结合、突出工程应用、反映行业的规范性和技术的科学性等原则,既要考虑知识的系统性、稳定性,又要考虑其内容的发展性和前瞻性。

课程内容编排上注重课程知识体系与实际工艺过程的结合,考虑到人们对问题的认知规律和工程实际应用,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在本课程体系中,多门专业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整合力度较大。①钻井工艺原理课程。包括:破岩钻进、钻井工具、工程设计、钻进技术、固井和完井等全部工艺流程。②钻井液工艺课程。包括:钻井液、完井液、油气层保护等全部工艺技术。③采油(气)工艺原理课程。包括:各种采油方式的工艺与施工、采气工艺与施工、非常规油气开采工艺与技术等。④专题研讨课程,以案例教学和研讨形式进行。给学生建立石油工程的健康、安全、环保理念,了解油气井压力控制的基本工艺技术,了解工程中的特殊大型施工流程。关于石油工程行业的“健康、安全、环保”和“井控技术”,是从业者必须经历的岗前培训项目。行业规定,员工应通过专门机构培训并取得相应的培训合格证书,才能上岗工作,且这一从业证书具有时效性。在校学生通过专题研讨课程对此有所认识和了解,同时培养了分析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⑤专业实践课程。包括:现场工作实践、工程专题设计等环节。⑥石油工程地质课程,把石油地质基础、钻井地质录井、开发地质基础等石油工程需要的地质方面知识整合在一门课程中。⑦油层物理与渗流力学基础课程,把油层物理基本知识、渗流力学基本知识进行了整合。

3.注重实践教学课程

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和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实践课程比理论课程更为重要。为此,在课程结构的优化中,切实加强实践性环节,转变实践课程依附于理论课程的观念,建立起科学、完整和相对独立的实践课程模块。对一门理论课程教学中开设的实践课时小于1个学分的实践环节,在理论课程教学过程中,安排课程实验完成。对实践课时大于1个学分的实践环节,单独开设实践课程。包括:大学物理实验、大学化学实验、工程训练、课程设计、专业认识实习、专题研讨、专业实践、学位论文、社会实践、科技活动等环节,各环节相互联系,融为一体。同时注重实践性课程形式的综合化和工程化,提高综合性、设计性实践的比例,并注重与理论课程的并行推进、有机结合,使实践教学贯穿于整个培养过程之中。

二、课程体系特色与运行难点

1.源于专业岗位群和大学生综合素质要求的课

程体系构建依据石油工程专业面向岗位工作的需要,从专业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公共基础课程通识教育课程的路线建立专业主干课程,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和专业课程的实用性,考虑大学生的人文、科学和工程等三个方面的综合素质要求配置课程,考虑与理论课程协调互补设置实践教学课程,加大实践教育课程比例。强化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实践和创新能力,这也是实现高级技术技能应用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

2.由通识教育课程到专业课程各平台选修课程

门数呈减少趋势这是应用技术大学不同于研究型大学的一种趋势。应用技术大学培养的学生更注重学生学习的专业性和实用性,在课程体系构建时,考虑拓展学生的专业面、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同时,不能离开专业岗位群的需求。对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恰当的选修课程学分有助于保证学生的培养方向和目标。

3.对工程专业开设专题研讨课程

把工程问题以工程案例的形式提出,引导学生参与案例分析和讨论,并要求学生对工程案例提出各自的解决方案,使学生在了解工程问题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

4.课程内容整合力度较大

目前,大多数课程内容的组织来源于研究型大学课程的思维。高级技术技能型应用人才培养是否能达到目标要求,课程内容整合是核心。课程体系中,专业课程的整合力度较大,整合后的一门课程学分并不多,约为2学分到3.5学分。运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阻力会较大,难点会较多,很考验教师的水平。教师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对其所教学的课程已形成了固定的内容体系和课时量概念。为了应用技术大学的高级技术技能型应用人才培养工作,要求教师自主地去改革课程内容体系并与相近课程整合,需要新的思想高度,今后还有许多工作要做。课程整合的结果在多数情况下会压缩课程学时,有些教师会不理解和不情愿。同时,由于多数教师接受的是研究型人才教育模式,还不能把研究生阶段学习的课程或内容整合到本科课程体系中来。

技能培养论文范文第7篇

论文关键词:技能型人才德育新理念职业道德首席技师养成教育

一、发挥教学过程本身的德育作用,开展经常性教育

人的正确思想和行为不会先天就有的,而是靠后天的教育和养成的。研究表明,个体思想品德的发展和提高一般是由日常文明行为习惯开始,到伦理道德,再到政治思想,最后上升为人生观、世界观这一轨道行进的。可见,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和科学世界观的基础,所以,思想品行教育应是职业学校德育的中心任务,而常抓不懈,我们培养学生“四个学会”的(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习创造)的第一学会就是做人,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中最主要的形式,在课堂教学各个环节中都可以渗透德育教育。突出思想政治课和思想品德课的功能加强教育以外,还积极探索文化课和专业课的改革,寓思想教育于学科的课堂教学之中,不少老师注意寻找“切人点”的“结合点”,做到结合案例剖析、结合身边的实际分析、结合社会的热点透析。我们还把思想品德教育与职业道德教育结合起来。

2.以班会课为重要阵地班会课是德育教育的重要阵地,利用与否,以及利用得好坏,对班集体的发展,对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的人缺乏这种意识,班会课成了“自习课”,成了传达布置工作课。我们认为好的班会课应是师生智慧的结晶、师生或学生之间情感的交融、学生接受教育和自我教育的黄金时段。我们可以结合学校各阶段的活动来开展主题班会,如结合精神文明月,我们就要求各班要认真设计每一节班会课。可以尝试以学年段为单位集体备课,集体创作,各班又可以因班而异,各创特色,使班会课主题鲜明、内容充实、形式活泼、富有意义、收效显著。

3.以养成教育为基础学生的良好思想品德的培养,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从养成教育开始,从一点一滴抓起,所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是我校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我们发动全校教职员工齐抓共管,从人学开始,我们就着手抓基础文明行为的养成,使养成教育工作系列化,把好课堂教学纪律,严格出勤管理、抓好仪表仪容,(政教处经常下班检查发型、服装、有无佩饰物等)实行课间操和仪表仪容等五项评比,严格寄宿区管理等等。做到常规管理与检查评比相结合,教师的身传言教与学生自我教育相结合(我校学生会组织设立文明督导岗和公益劳动学生执勤岗,充分发挥学生相互监督的功能,规范和约束部分学生的不良行为,培养良好的文明礼仪规范,提高文明素质。)学生中开展争做文明学生、文明市民的活动,要求从自我做起,从坐、立、行、笑、谈、唱的“小事”做起,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成功,大大促进了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二、以社会实践为契机,强化创业和职业道德教育

职专生毕业后除少数参加升学之外,大多数面临择业、就业问题。那么,在学习期间进行理想创业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是德育工作中很重要的部分。从完善德育的途径来说,课堂教学作为主渠道,当然不容忽视,班主任工作、团队活动等也十分重要,但社会实践活动的作用都是不可替代的。

通过这些实践,把学生带出了校园,开阔了学生的眼界,使德育工作把学校灌输教育转变为学生自主的感知体悟,强化了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磨炼、自我约束的主体地位,满足了学生多方面的精神需求和身心发展的需要,收到良好的效果。一方面,学生通过对艰苦生活环境或艰苦劳动环境的体验和适应,感受劳动的艰辛与伟大,增强了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磨砺了吃苦耐劳的精神,锤炼了坚韧的品性和坚强的意志,增强了创业意识、竞争意识,从而产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学习欲望,改变“压力—反应”式的驱动下的学习套路,形成主动应变和进取的良性机制和健康的良好心态。

三、以多方位教育为途径,采用多种教育方式灵活开展德育教育

利用四种教育方式:任务教育、模范激励、活动陶冶、情感凝聚。

思想道德建设是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针对自己学校学生的特点,要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鲜活、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道德实践和主题教育活动。要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通过任务教育、模范激励、活动陶冶、情感凝聚等方式方法,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任务教育:通过开展“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三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五心”(忠心献给祖国、心献给社会、关心献给他人、孝心献给父母、信心留给自己)教育、法制纪律教育、艰苦奋斗教育、行为规范教育、诚信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一系列教育,塑造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质

模范激励:要运用各种方式向广大学生宣传介绍古今中外的杰出人物、道德楷模和先进典型,激励他们祟尚先进、学习先进,激励学生更好的开发自己的潜力。特别是学校的优秀毕业生成为岗位能手、首席技师的真实事例更能鼓舞学生。

活动陶冶:根据学生特点和需求,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道德实践和主题教育活动,寓教于乐,使学生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学校每学期都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的活动(技能大赛、田径运动会、球赛、文化艺术节以及通过各社团组织开展的日常活动)让学生增长才艺,陶冶情操。

情感凝聚:坚持以人为本,实施情感凝聚教育,着力培养广大学生尊重人、关心人、宽容人的态度和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使广大学生养成高尚的品格和健康的人格。

四、身教重于言教,因此,全面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直接关系着职业德育工作的成败

(1)职业学校的职业道德要求融人了以生为本的理念、终身学习的理念,使教师的身教重于言教落在实处。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指出:“身教最为贵,知行不可分,”。首先,教师应发挥完美人格的作用。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教师的人格,就是教师的一切。”实践表明,教师人格对学生思想品德成长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其次,发挥娴熟教学艺术的作用。在教学中进行德育的效果,除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环节的因素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艺术。

(2)班主任是基层的德育工作者,是德育工作具体实施者。学生管理部门要高度重视班主任工作,选派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奉献精神强的教职工担任班主任。学生管理部门要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加强对班主任的业务培训和工作指导,积极帮助班主任提高德育工作水平。

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要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运用多种方法,有效地引导学生的思想,规范他们的道德行为。班主任要更新教育观念,采取适应时代要求的教育方法和手段,要深人学生,深人班级,关心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班主任要通过深人细致的教育引导工作,及时发现、纠正和解决学生成长中遇到的问题,引导学生成长成才。

(3)教师需终身学习,是学习性社会的基本要求,即使是相对稳定的职业道德规范,也因为科学技术的发展而提出新要求,如电子商务,同样是讲求诚信的,同时也有了新要求一严格守时。自觉学习、掌握职校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建立职业道德平台,要学习并且养成良好的师德,师德是教师职业的道德规范,是每一位教师都必须养成的。

职校教师要在终身学习的理念指导下,要把师德和相关职业的道德规范融合在一起,构建起教师的道德平台,以次作为起点,在教育学生中教育自己,自觉成为职校德育的对象。

技能培养论文范文第8篇

班级也称为班集体,是按照教学活动有效开展的要求和规则设置的有一定人数规模的学生集合体。它是学校教学组织的基本形式,是学生们成长的重要人文环境。班级成员中每一个个体都有其独特的思想、背景、态度、个性、行为模式、人生观及价值观。于是,与其它的社会群体一样,班级中的人与人之间也存在着很复杂的人际关系。教育专家皮连生称,班级中的人际关系是教师与学生在学与教等活动过程中形成的以情感为基本特征的相互关系。所以,班级中的人际关系主要是师生关系。平等、健康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深化教师的职业情感,增强学生的自尊心、独立性、创造性和进取精神,形成健康和谐、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并将为学生崇尚平等竞争和相互合作的人际关系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师生关系的特征

首先,作为一种正式组织,班级具有相对稳定性和行政强制性。

我国现行的班级授课制是按照学生的年龄和知识水平,分别编成固定的班,并保持固定不变。同学们在同一个班内上课,学习同一教学内容;教师采用一致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活动。学生们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进行学习,并获得扎扎实实的基础知识。他们之间可以相互启发、相互帮助、相互观摩,并共同进步。学生们也可以获得德、智、体全面发展。现在乃至可预见的将来,我们都无法改变班级授课这种教学组织形式。由于班级人数较多,需要有一定的规章制度来规范所有学生的行为并且强制执行以维持纪律。

其次,作为一种学生组织,班级具有发展性和可塑性。

就中学生心理、生理的变化而言,他们已不再是孩童了,他们不会再用孩童的方式去接触世界或处理事情。另外,随着学生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他们想知道自己是怎样的人。他们要确定自己已经长大,是独立自主的人,他们也还在寻找自己的行为规范。于是,一方面要挣脱旧有的束缚,学做大人、学做自己;另一方面,理性仍尚未成熟。再加上他们认为成年人不了解他们,他们也不愿意(或害怕)在成年人面前暴露自己的迷惑。近年来,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常常不够融洽,成为学校和教师们的困扰,特别是当教师对学生进行辅导时,学生们常处于敌对的立场,这不易于辅导成功。不容乐观的现状表明,班级中师生关系有待改善。学生们是发展中的个体,班级就也是发展中的集体。班级与正在成长中的学生个人一样,具有发展性与可塑性。

基于以上特征,建设一支积极向上的班集体,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班级的凝聚力,形成良好的班风,从而促进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

二、如何完善师生关系,建设和谐班级

第一、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当学生的朋友

我国素有尊师重道的传统美德。传统上,师生之间的地位并不平等,学生们必须无条件地服从教师的安排。这种文化根源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较为紧张的师生关系,不利于促进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形成。从某种程度上说,在师生交往中,教师一般处于主导地位。因为教师是班级中最有影响的人物。一方面教师具有专业知识,能够传道授业解惑,是学生的楷模;另一方面,教师把握有对学生进行奖惩的权力,可以通过批评和表扬来影响和控制学生们的行为。

而现代社会要求师生之间形成一种平等的相互依赖的关系。二者间在人格上和行为上应具有可逆性。平等是建立人际关系的前提。人际交往作为人们之间的心理沟通,是主动的、相互的、有来有往的。人都有友爱和受人尊敬的需要,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平等对待。人的这种需要,就是平等的需要。所以,改善师生关系,首先要从观念上改变教师占主导地位的状况,把学生置于师生交往中的主体地位。为了营造一个友好的班级气氛,教师们首先必须认识班上所有的同学,叫得出他们的名字,主动地去了解他们的喜好、需求与困扰等等,必要时予以支持和疏导。

要想成为学生的朋友,教师必须诚恳、正直、随和、愉快、思想开放、有激情并有一颗永远年轻的心。有时,笔者很随意地跟一些同学谈及他们对某一学科的兴趣,发现他们对学科的兴趣往往始于对该科任老师的喜爱。他们称一些老师改变了他们对一门学科的认识,也改变了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他们终身的良师益友。

第二、建立和谐的班级环境

人和环境相互互动,环境改变,人际关系也会产生改变,因此人际关系的状况会受环境的影响。师生关系也是如此。班级环境取决于班主任的领导方式。李皮特(R.Lippit)和怀特(R.K.White)对教师领导方式进行研究分类,分成强硬专断型、仁慈专断型、放任自流型和民主型。他们认为,民主型领导方式较优。以民主型领导方式为指导的班主任常常与班集体共同制定计划和作出决定,在不损害集体的情况下,很乐意给个别学生以帮助和指导,尽可能鼓励集体活动,给予客观的表扬与批评。这样,学生们就会喜欢学习,喜欢同别人尤其喜欢同教师一起工作,他们会互相鼓励,独立承担自已的任务。更重要的是,教师不在时,他们能自觉地学习。

建立和谐的班级环境还包括帮助同学们处理好同学关系和学生与各科任教师之间的关系。因为,班级中的教育教学活动,包括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间的互动。同班同学并非都相处得很好。所以,也要让同学们、各科任教师与学生们之间相互了解、沟通。

第三、培养良好的沟通技能

教育基本上是一个沟通的过程,要用言语来传达各种抽象的情感、见解与观念。良好的沟通指的就是一种双向的沟通过程。增进与他人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首要条件。要达到顺利的沟通,首先要善于移情,即,站在对方的立场设想,将心比心,并且用温暖、尊重、了解的方式去沟通。其次,要有与人沟通的意愿,以一颗开放的心灵倾听,千万不要立即下结论。再次,要懂得如何保留不同的意见。有的时候,过分争执无益于自己且又有失涵养。通常,应不急于表明自己的态度或发表意见,反而要让人们捉摸不定。谨慎的沉默就是精明的回避。超级秘书网

对教师而言,沟通不仅意味着具有充分的词汇、合乎逻辑与清楚明确的表达方式,而且意味着要针对学生的水平,在各种情境下用学生最能理解的语言来表达思想和观点。

第四、养成良好的职业良心和人格特质

教师的职业良心,是对“树人”的社会责任自觉接受以后,升华为甘作“人师”、“人友”、“人范”、“人梯”的崇高义务感。“人师”,乐于为师,爱岗敬业;“人友”,乐于当学生的朋友,与学生倾心交流;“人范”,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人梯”,勇于奉献,甘为人梯。

在人格特质上,要宽容,要善解人意,要有自信心。要善于宽容学生在成长中难以避免地出现的无知和莽撞;要善于体验学生体验到的情感,理解他们成长的烦恼;而有自信心是最重要的。一个有自信心的人,才可能取得别人的信赖。处事果断、富有主见、精神饱满、充满自信的人本身就更容易激发别人的交往动机、博取别人的信任,产生使人乐于与你交往的魅力。

三、结束语

每一种社会角色都有自己表演的舞台。教师的舞台是学校,班主任的舞台主要是班级。班级不仅是学校教育的基本组织形式,也是师生沟通的主要基地,是评定教师知识和能力的材料发源地。教书育人,也可以叫做是教学育人。在每堂课的教学时间里,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固然是对学生的智能哺乳。但是,教师们对班级的管理方式、与人相处的风格等更是对学生施加的为人、处事技巧方面的影响。

建设和谐班级,不仅要通过正式的规章制度来维持,也要通过各种非正式的方式和手段来维护。

参考文献:

[1]傅维利,2004,《教育问题案例研究》,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李蔚,1992,《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心理学问题》,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3]林巧英,2008《英语教学中的课堂交际:问题与对策》,福州:福建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学位论文

[4]皮连生,2004、8,(363-395)《教育心理学》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技能培养论文范文第9篇

1.课程结构单一,内容陈旧,脱离实际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课程结构进行了重大的调整,在保留了传统学科课程的同时,加强了旨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实用技能方面的课程,科学、综合实践等课程的比重呈上升趋势。小学课程设置以综合课程为主,教学内容呈综合化的趋势,而目前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仍然是以学科课程为主,综合课程、实践课程明显不足。由于课程结构单一,尤其是实践性课程不足,教学实习时间短,导致师范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显欠缺,难以胜任小学教学工作;学科教学内容陈旧,脱离小学实际,尤其是教育理论的有关课程在如何指导学生开展多样化学习方面的建构亟待完善。

2.教学技能培养观念落后,形式封闭

目前的教学技能培养观念落后,强制性的要求(有的学校明确规定,不达标则不发毕业证等)、一刀切、整齐划一的做法,与现代教育以人为本的理念及个性化的培养要求相冲突,难以真正调动师范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教学技能培养难以收到实际的效果。教学技能培养以课堂教学、单一技能培养为主,情景性、实践性、综合性不足,是导致师范生教学能力不高的主要原因。

3.教学技能培养目标及内容定位低,体系不完善

目前国家对本科水平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教学技能培养目标及相应的培养内容没有一个基本设定。我国职前本科教师教育教学技能培养应达到怎样的专业水准,在实施中缺少可依据的文本参照。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目前的教学技能目标的不足也日渐显露出来。培养目标定位水准偏低(目前的教学技能训练仍然以教学基本功为主),教学技能培养内容单一,专业教学技能训练不足,这些已明显不适应学生及小学教育发展的需要。因此,提出科学有效的培养目标是目前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4.学生素质不高,学习动力不足

目前小学教育专业的生源基本上是由各中学学习成绩居于中等的高中生构成,而且进入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有些对专业选择并不是发自内心,而是出于无奈。近十几年来,随着社会发展,教师的社会地位有所改善,但相比之下,教师的实际收入还是较低,尤其是小学教师的工作繁重而又复杂,教师的付出和他们的实际待遇很不相称。笔者近几年对小学教育专业学生作了未来职业选择调查,结果发现,只有近三分之一的学生真正愿做小学教师。因此,大部分学生进人大学后,学习动力不足,对专业技能培养不感兴趣;虽然是高中毕业生源,但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的文化素质及能力发展还存在很多问题;由于受就业选择市场化、选择多元化等(一些学生有考研打算或考公务员等其他想法)的影响,学生一入学,就为就业做准备,忙于各种过级考试,对教学技能训练热情不高,对教学技能训练时间投入不足,这些不利因素对学生教学技能的培养带来一定的困难。

5.高师教学重学术、轻培养,教学质量受到影响

目前在高师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教学理念落后,教学方式单一,主要还是讲授式。教师讲授,学生听讲,缺少质疑、自主探究、合作与交流学习,不利于学生形成思维能力、研究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由于课堂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因此教师的教学一方面难以为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起到示范作用,另一方面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缺少有效的方法和对策。高校教师缺乏对基础教育的感性认识及经历,课堂教学脱离基础教育实际,脱离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二、小学教育专业培养学生教学技能的建议

1.改革课程结构,加强教育实习

第一,建议进行课程调整,实施3+1模式。一年级,开设通识课程,在设置学科课程的基础上设置和小学相对应的综合课程,为师范生拥有广博的而深厚的知识打下基础。二年级开设教育理论基础课程和教育类选修课程。具体做法是:在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教育改革的发展需要,设置教育选修课程。例如设“小学各学科课程标准及教材研究”、“小学课程改革理论研究”、“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校本课程研究”等。三年级,开设技能训练类课程。例如设“小学基本教学技能训练”、“课堂教学模拟训练”等。四年级,进行一个学年的实习。实习期间同时完成毕业论文的工作。

第二,加强教育实习。新近的研究显示:教师的专业化是凭借“实践性知识”加以保障的,而教学实习是培养学生教学技能的关键要素。为解决实习时间短、实习效果差的问题,目前一些学校实习时间增加到16-18周,但时间的安排有所不同。有的采用分散见习(每学期一周的见习)和集中实习(八周的实习)相结合的模式;有的学校采用两次实习,称之为小实习(集中见习)和大实习(集中实习)相结合的模式等。见习是近年来小学教育专业比较重视的一个实践环节,有逐渐增加见习时间的趋势。但从目前实际效果来看,由于见习本身的特点及受其他因素影响,见习的收效不大。易导致走马观花;由于见习时间多,必然占用了有效的实习时间,而实习时间短,学生教学能力的提高必然受到影响。因此,建议取消见习,集中时间实习一个学年。为解决见习问题,建议实施“拜师制”,即有目的地选择小学和小学指导教师,从学生一入学,即安排他们到小学和指导教师见面,确立“师徒关系”。师徒关系明确以后,学生要和指导教师保持一定的联系,随时可以在课余时间定期到小学观摩、助教。

2.采取多元、开放的培养理念,优化培养途径

第一,教学技能的形成是一个逐步积累、逐渐完善的发展过程。因此,教师教学技能的培养应该多元、开放。遵循的原则应是,统一要求和自主选择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基本技能培养与专业方向技能培养相结合、教师指导与学生自练相结合、单项技能训练与综合技能训练相结合。应建立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技能主题活动相结合、校内训练和校外实际教学相结合等多元的评价方式,将诊断性评价、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将教师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结合起来。还应使实践与反思相结合、训练与环境陶冶相结合,通过多种方法与多条途径,构建全方位、全员、全程的培养体系。

第二,制订系统有效的教学技能培训计划,建立培训组织机构。为保证培养计划的顺利实施,应制订系统有效的培养计划,并将其纳入课程计划中统一安排实施。在计划中应规定培训的时间、学时、培训内容及达标要求,使教学技能培训落到实处;应加强对教学技能培训的领导和管理,成立由相关负责人、任课教师、学生参加的领导小组;应制订《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技能培训规程》,保证技能培训工作有序地进行。

3.明确教学技能培养目标,完善教学技能培养内容

第一,应依据小学教育的基础性、师范生的发展需要及小学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采取长远目标与具体目标协调统一的办法确定培养目标。长远目标是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培养具有一定教学能力的适应小学教学需要的合格小学教师。具体目标分三个层次:首先,培养学生具备作为现代人所必备的基本技能;其次,培养具有基本教学技能的小学教师;再次,培养具有综合教学能力的小学教师。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保证目标的落实,建议采用和教学目标相对应的“教学技能等级证书”制度。

第二,完善教学技能培养的内容体系。依据教学技能培养目标,按照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低级到高级、循序渐进的发展顺序构建教学技能内容体系。教学技能培养包括一般技能、教学专业技能、综合教学技能三个层次。基本技能指一个人必备的基本生存技能,是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基本的素质要求。一般技能包括言语技能(包括口语表达、体语表达)、书写技能、运算技能和艺体技能等;教学专业技能主要是指作为适应小学教学要求必备的基本技能,包括教学设计技能(掌握运用小学课程标准与教材的技能、了解学生的技能、编写教案的技能、选择课程资源的技能)、上课技能(导入技能、设计教学过程技能、选择教学方法技能、板书设计技能、结课技能、多媒体使用技能、作业布置与批改技能、课外辅导技能、教学评价技能);综合教学技能主要是指在学生掌握基本教学技能的基础上形成的综合实施教学活动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形成强调训练的情景性和实践性,具体包括说课技能、选择运用教学模式技能、组织教学技能(沟通与交往技能、调控教学技能)、教学应变技能、教学反思技能、评课技能等。

4.创造有刺条件,提高师范生素质

第一,从根本上解决师范生的生源问题。“两会”刚刚结束,免收“六所”部属师范院校学生学费的提案令人振奋,这将是提高师范生生源素质和切实解决农村教育问题的有效措施。建议国家也能够选择一所市属师范院校实施免费教育,尤其是对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实施免费,这将是提高基础教育师资质量的根本保证。同时,还应该切实提高小学教师的经济收入,提高小学教师的地位,从根本上解决小学教育的人才质量问题。

第二,制订系统有效的教学技能培训计划,建立培训组织机构。

第三,加强职业理想教育。具体措施是:(1)利用新生入学的最佳时机开展专业思想教育。通过请优秀小学教师讲座、观摩基本功表演、参观展览、毕业生汇报等形式对学生渗透专业理想教育,逐步明确教师的素质要求。(2)学习有关教学技能的文件,使学生明确各阶段教学技能的培训目标要求及措施,在知晓的前提下,导之以行。

第四,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构建有利于教师教学技能形成的校园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形成和谐、活跃的校园气氛,是教师形成教学技能的重要环境和氛围,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如开展各种教学技能大赛、教学科研立项等活动,激发学生参与教学能力训练的积极性。实践证明,这些做法能促进学生教学技能的形成和发展。

摘要:教学技能是教师论文从事教学工作必备的基本技能。目前,在如何培养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教学技能方面存在许多新的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理清培养思路,优化培养方案,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对策。

技能培养论文范文第10篇

关于法学教育的定位究竟应当是职业教育还是素质教育,我国法学界、教育界在上世纪末一度曾进行过集中性探讨,但最终并无定论①。事实上,长期以来,我国对于法学教育尤其是法学本科教育的定位并不十分清晰。具体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

1.1各学历层次的专业起点差别不大

我国法学本科的招生主要针对广大高中毕业生,也即,没有任何法学专业基础知识、只有通识基础的考生。硕士层面的招生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法学硕士,一类是法律硕士,其中法律硕士面向非法学本科毕业生,即没有法学专业基础知识的考生。法学博士作为法学教育领域的最高学历层次教育,并不只面向法学专业招生,没有法学专业基础知识同样具备报考资格。这无疑可以大大提升法学人才的综合素质,但又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各学历层次教育在定位上的模糊,尤其是法学本科与法律硕士两种教育。

1.2各学历层次的教学模式基本一致

目前,各高校法学院系针对法学本科生的教学基本上还是采取课堂讲授为主的方式,即以教师单方讲授、学生被动听课为特征的模式,并且讲授的内容主要包括法学理论的介绍与法律条文的阐释。法律硕士也多采取这种教学模式。法学硕士、法学博士仍然采取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与法学本科、法律硕士所不同的是,法学硕士、法学博士由于招生人数相对较少,可能会采取小班教学,并且内容主要以法学理论的研讨为主,但其中仍不乏对于法律条文的进一步阐释。几种不同学历层次的教育所不同的可能是,法学本科教育、硕士教育在后期可能都会安排部分实习课程,以期通过这种实习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但由于这种实习往往安排在后期,学生由于面临就业的压力,往往将绝大部分精力放在了求知应聘、公务员考试等方面,并没有真正去实习,所以事实上这些实习课程并没有真正得以落实,以至于几种学历层次的教育在教学模式方面存在事实上的趋同倾向。由此所产出的各类层次的法学毕业生的知识结构、职业能力也大致相当。而造成法学各层次教育界分不清晰的状况有其客观原因,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各学历层次的就业途径与执业要求大致相当。目前,无论是法学本科生还是硕士生,其就业途径无非是公、检、法等国家机关,以及各企事业单位、律师事务所。这些用人单位在招考时并未根据学历对考核标准进行区分。比如,公、检、法均通过公务员考试进行招录,无论是法学本科、硕士还是博士毕业生,均面对相同的试卷,采取同样的考核标准。各企业,如银行,也并不根据学历层次进行考核标准的划分。同时,这些用人单位在招聘时一般均要求求职者通过国家司法考试,获得法律职业资格证书,并且在招考时均会对求职者进行法律知识的考察。可见,就业途径与执业要求的一致性必然会导致法学本科生、硕士生乃至博士生在知识结构上的趋同性。因此,从这个层面来说,法学本科教育定位不清不仅是高校教育的问题,也是社会认知不清的问题。此外,各学历层次的就业竞争压力也大致相当。由于高校扩招,而法学专业又曾一度遭受热捧,导致各层次的人才数量都较多。“硕士生(包括法律硕士)的数量已大大超过了本科生的数量”②,如此多的毕业生同台竞争,招考单位的要求又一致,导致“法学硕士生已经基本不是为研究做准备了”③,而是要面向职业考试规划自己的学业。本科生的压力更大,他们在专业知识储备上显然不及硕士生,却要跟硕士生面临相同的执业标准,这迫使本科生不得不加强理论学习,从而进一步迫使高校法学本科教育不得不花费绝大部分时间进行理论知识的灌输。如此一来,显然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社会对法学各层次毕业生能力期待不清,导致高校对各层次教育界分不清,又进一步造成社会难以招募到合适的人才。消除这种局面的根本措施在于,社会各界包括法学教育界,必须对各层次法学教育尤其是本科教育形成合理的定位。对此,我们不妨可以从德国、美国这两个具有代表性的国家的相关做法中获得一些启示。德国对法学专业的学习实行“宽进严出”的做法,学生进入法学专业并不需要进行任何考试,但想要学有所成,却必须历经长达七八年时间的学习,并参加两次考试。基于德国的成文法特性,学生必须用四年左右的时间进行法学理论的学习和对庞大的法律体系的学习。然后用一年左右的时间准备国家考试。通过该考试后,还必须到法院、律师事务所等处进行为期两年的专业实习。在这个阶段,学生必须真正从具体案件的处理中领会法律的真谛。只有实习期满合格,才有资格参加第二阶段的考试,并且在这个阶段考试的面试中,面试官往往是实践经验丰富的法官。第二阶段考试合格后,这些学生才真正获得了从事法律职业的资格③。可见,德国的法学教育理论与实践并重,并且非常重视法律职业技能的培养。而美国的法学教育分为法律博士、法学硕士和法学博士三个层次。其中法律博士相当于我国的法学本科教育。虽然学生们也要修学分,也要学习各门法律课程,但无论是哪个层次的法学教育,都强调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案例教学法、法律诊所等教学方法贯穿始终,而不是教师在课堂上采取“满堂灌”的方式。就这一点而言,美国的法学教育更像是一种职业教育。或正因为此,美国才会出现较多杰出的法官,并且律师的社会地位亦较高。反观我国,法学本科毕业生只要通过国家司法考试,便取得了职业资格。如果通过了国家公务员考试,还可以进入公、检、法等国家机关从事法律职业。而此前他们仅仅短暂学习了四年,并且其中第一学期主要还不是学习法律,而是英语、数学、计算机等基础性课程,第四年又基本上不安排课程,也即主要的法律学习时间仅有不到三年时间,法学理论与法律条文的学习自然是难以比及德国学生长达四年的学习,更为重要的是在法律实践方面,中国的法学院较少真正安排专业实习,其实施效果可想而知。学生为了应付国家司法考试、公务员考试等各种考试,也并不重视职业技能的养成,由此导致真正到了工作岗位,法学本科毕业生难以下手的局面。因此,我们必须清晰认识到,法学本科生并非研究型人才,而是应用型人才,大学四年必须着重培养其职业技能,而非研究能力。当然,并非不需要学习法学理论,相反,正如德国所采行的做法,为了培养其职业技能,必须要有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来奠定基础,但我们不能为了让学生顺利通过司法考试,而将本科教育异化成为应试教育。为此,我们必须在正确认识本科生所应具备的职业素养和能力的基础上,正确设计本科生的教学方案,以免在实践中形成偏差。

2法学本科生应具备的职业素养和能

力为了面向社会培养出合格的应用型法律人才,必须对法学本科生所应具备的职业素养和能力有一个正确而清晰的认识。总结起来,这些素养和能力主要应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2.1高度的法律伦理

“伦理是人类社会生活关系之规范、原理、规则的总称,其基础建立于各个人的良心、社会之舆论以及习惯”④。法律伦理则是基于法律的特性,法律职业人在从事法律职业的过程中所应确信和遵循的基本规则或原理。具体说来,法学本科生必须具有坚定的职业信仰和正确的职业伦理。首先,职业信仰要求法学本科生必须崇仰法律,对法律时刻怀有一颗敬畏之心,并坚定法治信念。只有这样,才可能在我们所从事的职业中善于用法律的视角观察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也只有这样,才可能在我们实施法律的过程中始终致力于维护法律的权威,从而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在这一点上,我们必须始终铭记公平与正义的根本价值追求,将规则至上、权利本位、实体正义、程序正当等作为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共同精神信仰。其次,职业伦理要求法学本科生必须正视法律的个性,知道作为法律人的职业要求。比如,作为法官,应当有不诉不理、居中裁判的意识,而不能先入为主,对一方当事人有某种先验性情感,尤其要注意不能受上级领导指示或社会舆论的影响,使裁判过程和结果只忠实于法律。律师作为委托人合法权益的保护者,要有为当事人保密、为当事人争取合法权益的意识。即便是对犯罪嫌疑人,律师也要遵行法律职业伦理,为之进行基本权利的维护,而不能采取一般社会公众的立场来对待犯罪嫌疑人,这是由法律的职业理性所决定的。只有具备了坚定的职业信仰与正确的职业伦理,法律职业人才能够得以成为一名合格的法律实施者和法律文明的传播者。这也是法学本科生所应具备的最基本的职业素养。

2.2扎实的法律知识

仅有法律伦理尚不足以从事法律职业,还需要全面而扎实的法律知识。法律知识包括两大类:基础理论知识与法律条文知识。基础理论知识主要为法的基本理论,如法的本质、渊源、效力、原则等。作为法律的运行主体之一,法律人首先必须知道法律是什么,法律表现为哪些形式,各种形式的法律文件之间的效力层次如何,否则根本无法去适用法律。同时,基于法的滞后性、模糊性和抽象性特征,还必须熟知各种法律原则,以这些原则来指引我们的法律实践、弥补法律的阙如之处。包括基本的法律原则和具体的法律原则,前者如法治原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后者则是各个部门法中的原则,比如民法中的意思自治原则、公序良俗原则,刑法中的罪刑法定原则、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等。法律条文知识则是指目前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各个成文法律的规定。我国成文法的规定相当之多,法学本科生目前在大学阶段主要的学习内容正是这些法律规定,司法考试的考察内容也着眼于此,这是以德国为代表的成文法国家法科教育中所不可避免的学习内容。在法律条文的学习中,要注意掌握其中的精髓,包括法律主体、法律关系和法律客体以及法律权利(力)和法律义务。

2.3精湛的法律技术

所谓法律技术,根据《牛津法律大辞典》的解释,是法官和律师运用他们的知识去处理争议或达到其他预期结果的手段⑤。也就是说,它是法律职业人在处理法律问题时的手段和方法。对于法律技术的具体外延,有学者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法律技术首先应包括三个大的方面:文本分析技术、事实发现技术和法律适用技术⑥。其中,前两者分别着眼于法律条文本身的理解和法律事实的甄别,而法律适用技术则是在司法实践过程中对于法律的适用方面的技巧。具体来说:第一,文本分析方面的技术,包括法律的解释与漏洞填补技术、渊源的识别技术。这要求我们不仅能如前文所言知道法条所言为何物,还要能了解法条规定背后的理念,在此基础上运用解释工具如目的解释、体系解释等对法律规定进行解释,在出现法律漏洞时,能够通过类推、目的扩张或限缩等手段进行漏洞的填补,使蕴含于条文规定中的法律真正为我们所用,从而具有实施的活力。并且在遇到法律问题时能够知道应当运用哪个法律、哪些法条来解决问题,当针对同一个问题存在多个不同法律时,能够运用识别技术,比如“上位法优于下位法”的技术进行法律的选择。第二,事实认定方面的技术。首先是事实的采证技术,即如何从大量的事实中提炼出法律事实,要求能够甄别一般事实与法律事实,并能采用合法手段进行取证;其次是法律事实的判断和解释技术。并非所有的法律事实都正如法律规定一般简单清晰,恰恰相反,事实往往扑朔迷离,需要法律人根据判断和解释技术进行判断,必要时还需根据案情进行合理解释和推理。第三,将法律文本适用于具体个案的技术。这个过程主要会运用到形式推理和辨证推理,而根据我国制定法的特色,运用形式推理中的演绎法技术的场合更多,也就是将一般性的法律规定运用于特殊的个案的推理技术。当然,在法无明文规定的情况下,其他推理技术也可能被运用,这就对法律人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上述三点既是一般法律人所应具备的职业素养与能力,也是法学本科生这一面向应用的群体所应具备的职业素养与能力。在现今的法学本科教育中,关注的焦点更多集中在第二点,即法律知识的传授和学习上,而对于其他两点,尤其是法律技术的训练,长期以来一直处于被忽视状态,以致法学本科生走上社会后根本不会运用所学法律知识解决法律问题。

3法学本科教育的改革路径

如前所述,目前我国的法学本科教育存在一定程度的定位偏差,因此当前应着眼于在职业技能培养导向下对现行的教育模式进行改革。本文主要涉及微观层面的变革,宏观层面的改革由于牵涉教育体制的整体,难于施行,姑且避而不谈。笔者认为,当前主要可以从如下几个微观层面来加强对于本科生的职业技能培养:

3.1教学内容

理论传授与技能培养并重在当前的法学本科教学中,无疑法学理论的介绍与法律条文的阐释是重中之重。但事实上,这仅仅只能培养学生所应具备的职业素养与技能中的一点,而其他两点,尤其是法律技术却是个空白。由于我国法学教育的学制较短,无法像德国那样前期专门进行理论学习,后期再专门进行技能培养,故而只能采取美国式的教学方法,即将技能培养融入到理论的传授中去,但基于我国庞大的制定法体系,全面采行美国式的案例教学法可能会导致“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不利后果,故而不妨结合德国课堂与美国课堂的做法,在某一个单元知识的学习上,首先进行基础知识的学习,再选出其中的重要知识点,进行典型案例的探讨。在案例的探讨过程中,教师可以启发学生如何将所学到的法律知识运用到个案的分析和处理上来,并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分析案情的能力和表达的能力,这都是学生未来走上工作岗位所必需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之外,还可以引入“情境教学法”,包括“诊所式教学法”和“模拟法庭”⑦,这两种法学教育模式的特点在于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到真实的或模拟的法律实践中去,由学生对个案进行全程处理,由教师对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指点,以此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职业技能,使得学生在真正走上工作岗位后不至于对实践问题一无所知、茫然无措。

3.2教学模式

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目前我国的法学教学当中,都采取教师课堂讲授法,由教师“满堂灌”,学生“满堂听”。最终的结果是,教师为了授课花费了大量精力和心血备课,在课堂上声嘶力竭地对知识点进行详细讲解,学生课前却非常轻松,只需要被动地等待教师讲课即可,在上课的过程中,学生只需要像录音机一样及时记下教师所讲内容即可,根本不需要动脑。因此,一堂课下来,往往是教师累得筋疲力尽,学生听得昏昏欲睡,与教学初衷背道而驰。近年来,美国首创的“翻转课堂”值得我们借鉴。所谓“翻转课堂”,是由学生先行在课下通过网络教学视频等途径进行课程学习,在课堂上则由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疑惑进行解答,或者学生相互之间、师生之间就课程内容进行探讨,或者由学生通过做作业等方式对所学知识进行进一步研究。总的来讲,这种课堂模式改变了学生与教师的角色,将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指导者,将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学习者,将课堂由传统的知识讲授场所变成了知识的研讨场所,恰与法学本科生的职业技能培养目标相契合。对于知识点的学习,完全可以由学生在课前自行学习,课堂上则安排答疑解惑环节和案例研讨环节。如此一来,教师“一言堂”的现象得以消除,学生由于要参与案例的研讨,必须在课前进行学习,因此其学习也由被动变为主动,最关键的是其自学能力和法律职业能力得到了较大程度的锻炼,沉闷乏味的课堂也将充满生机与活力。

3.3考核内容

侧重于职业技能考察目前我国法学教育在对学生进行考核时,多采取单一的纸质试卷的考察方法,并且往往是期末考试“一锤定音”,考试内容多以理论知识的考察为主,题型主要为选择题、判断题、名词解释、简答,体现对实践技能考察的案例分析题所占比重不大。这就导致法学本科生往往在平时的学习中不太用功,期末考试前临时抱佛脚,强化记忆,考完试又完全忘掉的普遍现象,不利于其职业技能的培养。对此,有必要将考察方式作多元化变革。首先,要强化平时成绩的比重,平时成绩的构成中应包括课堂上案例研讨、课下的模拟法庭中学生的表现;其次,期末考试也可以采取书面形式以外的其他形式,比如口试的方式,这种方式要求考前将考试大纲发给学生,考试时将题目制作成若干题卡,由学生现场随机抽取,学生在考试中需回答一至两道简答题和一道案例分析题。这不仅可以考查学生对于法律知识的掌握情况,还可以考察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案例的能力以及随机应变的能力⑧,对于促进学生的职业技能无疑是大有裨益的。对于那些特别重要而必须采取书面闭卷考试的课程,比如宪法、民法、刑法等,也应当在题型比重上略作调整,增加案例分析题的比重,降低对识记性的基础理论知识的考察比重。

结语

法学本科教育作为我国法学教育的起点,其重要性不言自喻。然而定位上的偏差或教育实践中的目标偏离,造成了法学本科生不能“适销对路”、供需不平衡的局面。对此,包括用人单位在内的社会公众首先需对法学毕业生的能力有合理期待,不能期望所有层次的学生都有统一的知识结构和相同的能力水平。法学院系也应当明确法学本科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研究型而是应用型人才,故而法学本科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在大学四年的教育中尤显重要。为此,法学教师将面临更多的挑战,比如在知识的传授上,必须首先制作大量课程视频,供学生在课前进行基础知识的学习。还需甄选大量典型案例,编制案例建材,供学生在课堂上研讨。此外,试题库的建设亦是必不可少。最重要的是,法学本科生自身必须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建立清晰的职业规划来回应社会的期待和教学模式的变革,并愿意为之付出不懈的努力。

上一篇:定位技术论文范文 下一篇:地籍测量技术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