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助残 技能脱贫

时间:2022-08-31 03:20:38

技能助残 技能脱贫

如何对待残疾人群体是体现一个社会是否达到高度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残疾人事业。残疾人作为弱势群体和困难群体,在国家实施精准扶贫、决胜小康的战略背景下,他们是社会扶助的重要对象。我国现有8296万残疾人,唐山市共有51.7万残疾人,其中逾四成生活在贫困线之下。针对唐山市残疾人现状,唐山康复教育中心和唐山劳动技师学院跨界合作,对残疾青年进行技能培训,实施技能助残、脱贫致富。具体做法如下。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硬件水平

唐山康复教育中心是唐山市残疾人联合会所属专门从事残疾人教育康复的事业单位,成立于1989年。二十几年来始终秉承以残疾人为本,教育先行的理念,开展适合残疾人的职业技术培训。以培训促进残疾人就业,以就业促进残疾人脱贫,以残疾人脱贫为宗旨,发展残疾人事业。2008年,唐山市委、市政府将“改扩建唐山市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工程”列为为民办事的十件实事之一。投资5000万元扩建校园,建设培训教室、心理咨询室、学生宿舍、食堂、图书馆、健身房以及学生实习基地等,可同时供600多名残疾学员学习生活。增加实训设施设备200余套,藏书6000余册。中心不仅投入资金对食堂进行改造,聘请专业厨师改善残疾学员生活,还为残疾学生免费提供住宿费、轮椅、助行器、盲杖等。教学楼配有电梯和无障碍通道,便于残疾学生学习生活。2012年以来,学校投入两万余元购置花草树木,美化校园环境。

二、规范管理,完善制度,建设高素质师资队伍

为保证教育教学工作有序开展,成立了由中心主任任组长,中层干部任组员的安全应急领导小组,与每位教职工签订了安全责任状,避免事故的发生。制定并完善了《教学管理手册》和《学生管理手册》等规章制度。学生实行全封闭式管理,全天候服务和特殊护理,切实保障残疾学员的生命安全、财产安全和饮食卫生安全。经过多年的摸索,已经形成了一套科学、严格、规范的针对残疾学生的培训培养的“特殊”模式。

残疾人教育是党的教育事业的特殊组成部分,不同于普通教育,拥有一支业务精湛、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尤为重要,也是确保培训工作质量和水平的核心要素。中心现有具有各类专业高级技术职称的教师32名,外聘专家12名。多名教师受到全国、省市各种嘉奖、表彰,获得荣誉称号,其中面点班袁兵老师在参加全国技术能手比赛中荣获一等奖,中医按摩班崔俊华老师在参加全国残障人岗位精英竞赛中获盲文读写三等奖,王明辉老师被授予2013年度河北省和唐山市优秀教师称号,体现了教师团队的较高素质。设立残疾人心理咨询室,配备专职的心理咨询教师,引导和疏导残疾人心理障碍。课余时间开展创新、创业就业指导等服务。

三、突出特色培训,进行分类指导,优化多层教学

一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实行分类培训。中心始终坚持实际、实用、实效原则,将工作目标定位在提高就业率上,实行分类培训,分层教学。积极开展短期培训、定向和“学历+技能”培训。突出实用性强、就业率高的好效果。例如盲人按摩专业、美容美发专业、皮革护理专业等,操作性强、以短期培训为主;养殖专业组织专业人员到基层对农村残疾人进行短期的现场养殖巡回培训。定向培训是根据企业用人的需要,按照残疾学员的身体特点开办的急需专业。例如,皮影人雕刻专业。在培训内容上,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从残疾人特点出发选择就业热点专业开办培训班。例如,对唐山市2016年世界园艺博览会,中心对接乐亭皮影人制作公司,定向培养学员30名。采取师带徒教学模式,让学员在学中做、做中学。学员所做的产品,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向来唐嘉宾展示,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中心还为计算机学员开设网店培训班,手把手教残疾学员,并为困难的残疾学员垫付开店保证金。残联与阿里巴巴公司合作帮助残疾人实现互联网灵活就业的“成就未来的云客服”培训班,为残疾人打开了在家就业的便利通道。

二是创新培训模式,全面提升残疾人素质。2014年,唐山市残联与唐山劳动技师学院联合办学成立阳光分校,采用“学历+技能”的模式培养高素质残疾技工人才。为有志残疾青年提供了一个系统学知识、练技能的平台,这一举措填补了唐山市对残疾青年进行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空白,是一种对残疾青年培训、培养,技能扶助的创新探索和积极推进。阳光分校在办学中倡导“自信自强、成人成才”的育人理念,根据残疾青年的身心特点和实际学习能力,开设中医康复保健(中医按摩方向)、传统手工艺品制作,计算机应用与维修、中式烹饪四个专业,每年计划招收150人,截止到目前,共有353名在校生。

在教育教学中,既遵循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标准,有兼顾残疾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采用国家教材与自编教材相结合,制定各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安排。在传授知识、技能技艺的同时,注重提高他们的自信心、生活能力、与人交往能力、劳动和就业等能力。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安全教育融入课堂,自尊、自爱、自立、自强精神内化于心。积极、乐观、勤奋、坚强外化于行。学校从培养实用型适用型人才出发,加大动手能力培养,让每位残疾学员怀有一技之长走出校园,走向社会。

三是开展特色培训,助推残疾人就业。实现就业是残疾人参加职业技术教育的最终目的。因此学校在设置专业时,既讲究科学性,又要以市场为依托,既考虑到残疾人的生理特征,又以就业为导向。针对盲人的触觉比健全人要强的特点开展培训,学员经过培训很快掌握人体解剖、中医基础理论和基本按摩手法,培训后不仅能做保健按摩,还能对一般常见病做医疗按摩,使盲人拓宽了就业之路。诸如中医推拿、音乐(包括钢琴)以及近年来的电脑操作与应用等,一直是各类盲人首选的专业。通过对残疾学员进行就业跟踪调查,盲人按摩就业率高达98%以上。聋哑人的形象思维非常发达,观察力和视觉十分敏锐,对事物形象方面的想象力极为丰富。所以,聋哑人在平面设计、手工编织、绘画设计等方面有较强的技能。通过这些适合自身特点的职业技能培训,使残疾人掌握一技之长,既发挥了聋人心灵手巧的特点,又避免了其他工作需要言语交流的问题。

上一篇:建筑钢结构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创业... 下一篇:论积极心理学角度下高职班级团队凝聚力的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