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实训范文

时间:2023-11-03 21:19:06

技能实训

技能实训篇1

《会计职业技能实训》包括一个企业连续三个月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实训,十月份的会计业务实训是在学完初级会计后进行的,十一月份会计业务实训是在学完中级会计进行,十二月份的会计业务实训.本学期我们刚把十一月份会计业务实训完。

二、基本过程

1、审核原始凭证。具体包括a、审核原始凭证的真实性;b、审核原始凭证的全法性;c原始凭证的合法性;d审核原始凭证的完整性;e审核原始凭证的正确性;f审核原始凭证的及时性。

2、编制记账凭证。基本要求有:a记账凭证各项内容必须完整,b记账凭证应该连续编号,c记账凭证的书写应清楚、规范,d记账凭证可以根据每一张原始凭证填制,e除结账和更正错误的记账凭证可以不附原始凭证外,其他记账凭证必须附有原始凭证,f填制记账凭证时若发生错误,应正确更正。

3、登明细账。其中具体包括:三栏式明细账、数量金额式、多栏式。

4、“T”形帐汇总。这是为登帐所做的准备,它能反应这期间业务发生进有哪几个会计科目,并且能清楚的看到其借贷所发生的余额以及最后余额。

5、编制科目汇总表试算平衡。这是对“T形帐的汇总,各科目的借贷金额最终是借方等于贷方,如果不平必须从前面的帐中找出错误。

6、登记总账。按照科目汇总表中各科目依次登帐。

7、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的编制。

通过这十几天来的会计实训深刻的让体会到会计的客观性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相关性原则、一贯性原则、可比性原则、及时性原则,和会计工作在企业的日常运转中的重要性,以及会计工作对我们会计从业人员的严格要求。总而言之,十天的实训让我对“填制原始凭证根据原始凭证,填记账凭证等工作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找出自身存在的不足,对今后的会计学习有了一个更为明确的方向和目标。希望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学校能给我们这些的多的实训课,以便我们能不断地查漏补缺,这样更能帮助我们财会专业的学生学好会计这门课,为以后走向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通过实训,我们对会计核算的感性认识进一步加强。我们这次实训是综合性训练,既是主管会计、审核、出纳,又是其他原始凭证的填制人,克服了分岗实习工作不到位的不完整、不系统现象。加深理解了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三、实训目的

不过作为一名学生,最终能够很好的掌握书本上的知识并且灵活运用,不仅仅只有自己的功劳,还应该感谢不厌其烦为我们解答每一个疑难问题的老师,感谢老师对我们每一位学生的热心帮助!我想我还会珍惜在学校的每一次的学习,而这样的实训学习更是值得我去珍惜!通过实际操作,不仅使得每位学生掌握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与记账凭证,登记账薄的会计工作技能和方法,而且能够切身的体会出纳员、材料核算员、记账员等会计工作岗位的具体工作,从而对所学理论有一个较系统、完整的认识,最终达到会计理论与会计实践相结合的目的。会计实训总结接下来,就是登记账簿了,如果说前一阶段的工作还是我的强项的话,这一阶段顿时让我傻了眼,不是自己不会,而是那些烦琐的工作,实在让人着急。要根据凭证一笔一笔登记不同的账簿,什么总账、明细分类账、三栏式等等一系列帐,真是着急。看着这么一厚搭凭证。。。苦的还在后边,尤其在写数字时,写错一个,都要用刀片去刮,稍微用力,纸就破了。这不仅是考验我们的耐心,更是需要我们的细心。另外,做这些帐,首先要分清哪些业务该登那些账簿,稍微疏忽,账页就报废了。还有,最后结账时要一笔一笔计算每个类型的结果,一大堆数字加加减减,真是做的头大!后来,编制会计报表就简单了许多,由于前期大量的工作,后期只要根据账簿将会计报表一一编制就行了,当然还是离不开我们的细心。

放飞的思绪“只有经历过,才知道其中的滋味”对于我而言,喜欢体验生活,可以说通过这次实训,真真切切的让我了解了什么是会计,让我对于会计最初的观点也有了本质性的改变!会计不仅仅是一份职业,更是一份细心+一份耐心+一份责任心=人生价值的诠释。虽说很累,但是真的希望学校能够对给学生这样实训的机会,尤其是会计专业,毕竟会计吃的是经验饭,只有多做帐,才能熟能生巧,才能游刃有余!生对所学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实际操作的动手能力,提高运用会计基本技能的水平,也是对学生所学专业知识的一个检验。

通过实际操作,不仅使得每位学生掌握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与记账凭证,登记账薄的会计工作技能和方法,而且能够切身的体会出纳员、材料核算员、记账员等会计工作岗位的具体工作,从而对所学理论有一个较系统、完整的认识,最终达到会计理论与会计实践相结合的目的。四、实训总结:经过这两周的实训让我掌握了记账的基本程序,同时也让我锻炼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使我更深一步了解到里面的乐趣,让我对它有了更一步的了解,也让我学了很多,更重要的是让我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它使我全面系统地掌握会计操作一个完整的业务循环,即从期初建账,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填制、审核,账簿的登记、核对,错账的更正,会计处理程序的运用到会计报表的编制,从而对企业会计核算形成一个完整的概念。也让我了解到这半年来到底学到了些什么,使更加我爱好这个专业。

技能实训篇2

关键词:理实一体化 优势 做学教 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4(a)-0224-01

《电子技能与实训》是中等职业学校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的电子技能与实训教材,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在电子专业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使学生掌握从事电子电工行业所必需的电子基本工艺和基本技能,其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职业学校是技能型人才培育的基地,它的使命是为产业培养技术人才,但是很多毕业生就业后,不能满足企业对技能的要求,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是培养技术与技能型人才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手段,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我在电子专业教学中探讨实践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收到良好效果。

1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

1.1 理实一体化定义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即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法,它突破以往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教学内容相对集中。它强调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设定学习任务,让师生双方边做、边学、边教,在整个教学环节中,理论和实践不脱节,理中有实,实中有理,突出了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调动和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

1.2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优势

(1)它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中等职业学校以往按文化课―专业理论基础课―专业课―实训课传统的教学顺序,理论和实践分离,是分段式教学。不利于学生学习。理实一体化教学,做学教是一件事情,三者不分先后顺序,有机融合。

(2)充分体现职业教育办学特色。中等职业教育,它的使命是为产业培养技能型人才,理实一体化教学在注重专业理论知识教学的同时,更注重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训练,因此一体化教学是中等职业教育的一个鲜明特色。

(3)有效地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促使教师不断地去钻研教学方法,不断地去掌握新知识、新技术,新技能,以此来满足教学所需,从而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实践水平。

2 《电子技能与实训》一体化教学实践

在电子专业课程中,根据《电子技能与实训》的课程特点,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我做了以下尝试。

2.1 整合课程资源,编写理实一体化教材

理实一体化教材要充分体现“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思想,学生将来要做什么,就要学什么,教师就教什么。通过实践,我们整合编写了一套教材,理论知识删繁就简,通俗易懂,实践技能便于操作。教材体系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和项目教学有机结合。教材采用“项目引导,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每节课均分配给学生任务,带着任务投入到学习之中。

2.2 建设相关实训室

理实一体化教学要有与专业和规模相适应的硬件设施和学习环境。一体化教学模式强调空间和时间的统一,即教室、实训室融为一体。要实现一体化教学,就必须具有既能满足理论教学,又能满足实习教学的“一体化”场所。这就要求实训车间要有足够的工位,必需的教学环境,我们把电子基本功训练、电子组装工艺、仪器仪表使用与测量作为电工电子基本技能培养,建立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与实训场所,分别选用电子技术实训装置(THETD-1型)和电子焊接装配生产线实训装置(THETZP-1型),我校建立了两个作为理实一体化教室,每个实训室20套实训装置,40工位,满足了电子专业的基本技能实训要求。

2.3 实践案例

将项目任务按照学习难度由易到难,按照认知规律由感性知识到理性知识,由基本知识和技能到一般的综合知识和技能排序项目任务。然后,按照工作过程程序化每个项目的教学过程。按照“创设学习情境―确定工作任务―教学做理实一体化学习―效果评价”的四个环节设计理实一体化的教学过程。在《电子技能与实训》安装555集成电路制作的电子门铃项目中,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过程如下。

(1)创设学习情境。

教学活动中的诸多因素中,学习情境的创设尤为重要。好的情境创设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在电子门铃的制作项目中,我是这样引入的,电子门铃在现代家庭中成为一种不可缺少的电子装置,利用555电路制作的“叮咚”声门铃是什么样呢?他是怎样发出“叮咚”声的?我们将要亲自制作一款555电子门铃,大家有没有兴趣啊?你能不能为自己家设计安装555集成电路电子门铃呢?学生听到这里,兴趣马上就调动起来了。

(2)确定工作任务。

在创设学习情境下,选择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任务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让学生面临一个需要立即去解决的现实问题。根据电子门铃制作学习项目,从元件选择、电路设计、焊接到检测与调试,把组装一款完美的555集成电路电子门铃作为最终任务,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基本技能和组装电路的工艺水平。

(3)根据工作任务,理实一体化学习,学生合作。

教学过程中,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进行有机结合,采用小组合作,一般以2人为一组,合作实施。按照下面的顺序完成任务:识读电路图―选择元件―检测元件―设计安装图―安装元器件―焊接元器件―焊接连接导线―检查安装―通电测试。每个教学步骤给学生安排一定的具体任务,学生带着任务去学习,带着任务去探究,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效率也提高了。

(4)课堂效果测评。

检测学生学习情况,可以进行提问,学生回答,例如教师问555集成电路的引脚功能?扬声器如何用万用表检测?元器件的安装高度?其次是现场操作技能测试,如教师指定学生检测一个电容器,焊接几个电阻,检测二极管等等,最后是学生作品整体评价打分。教学过程体现了过程性评价。

3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体会

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技术人才的竞争,归根到职业学校是教育模式的竞争,作为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模式的改革、教学装备资源必须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做、学、教”理实一体化教学,是解决电子专业课程传统教学存在问题的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参考文献

[1] 陈继权.做学教一体化教学改革与创新.中国亚龙科技集团,2010,9.

[2] 方孔婴.电子工艺技术[M].科学出版社,2009,8.

技能实训篇3

关键词:实训设备;利用率;瓶颈现象

我系现有机电一体化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4个专业,实训室有电工电子实训室(16套实训设备)、电工实训室(约40个工位)、钳工实训室(60个工位)、焊工实训室(9个工位)、汽车实训室、机械加工实训室(2台数车,4台普车,1台数铣,1台普铣,1台线切割,1台带锯,1台立钻,2台砂轮机)、CAD/CAM实训室(60套电脑),除汽车实训室外,其他实训室基本为多个专业共用,在实训室的使用过程中,由于教师个人及实训室管理制度的原因,造成实训设备利用率低,使得实训实操技能训练出现瓶颈现象,为此对如何提高实训设备利用率和解决实训瓶颈现象做如下分析:

一、实训设备利用率不高

现象:学校教学计划常规是在第1~2学期安排公共基础课,第2~3学期安排专业基础课,第3~4学期安排专业课的顺序进行教学,这势必导致同一级或同一届多个专业的公共课或专业基础课在同一学期教学,对于同一个系而言其不同专业间的公共课或专业基础课基本相同,这样,不同专业间公用的实训设备都集中在同一个学期使用或不用,公用实训设备在某一个学期爆满,而在其他学期闲置。同时每个任课教师制定的实训计划是单独进行,实训室没有足够的实训设备来满足多个专业同时进行相同的实训,进而导致多个班级同时使用实训设备,在这一段时间爆满;而在其他时间虽然有实训设备,但又没有班级计划实训,从而导致闲置。

对策:打破传统教学计划顺序,调整不同专业公用实训设备的课程教学时间,将不同专业公用实训设备课程排在不同学期进行。同学期公用实训设备的课程安排以实训不冲突为主线安排课时,以实训课程表为参照对象安排课程上课时间,教师以实训室实训课表为参照制定实训教学计划。

二、实训项目数量不足,质量不够

现象:因教师个人能力的差异性,教师通常安排的实训项目以教材为参考,选择自己会做,现有实训设备能做的项目,这必然导致教材部分项目没有做,实训设备能做的项目没有开,没有充分开设实训设备能做的项目,导致学生实训项目数量减少,实训项目难度降低,没有充分挖掘实训设备的潜力,开足实训设备所能做的项目以及实训设备所能完成的任务。

对策:将实训设备能做的项目编制成册,根据专业课程要求将实训项目分成必做项目与选作项目,教师从实训项目中选取,充分使用设备,从而保证实训项目数量与质量达到教学要求。

三、实训材料重复

现象:实训材料与耗材是每位任课老师单独开设清单上报,这样会导致部分材料重复提交,有的材料可以反复利用,这会造成实训成本增加、资源浪费。

对策:由实训管理人员将实训设备所能做的项目及所需材料编制成册,任课教师选实训项目,由实训室管理人员负责汇总上报采购清单,对于可以反复利用或分期利用的材料,实训室管理人员可以编制库存清单,根据每个学期汇总表来增加需要的材料或耗材,减少库存,减少资金占用。

四、实训设备与教材不一致

现象:因教材作者实训条件与我院实训条件有差异,任课教师无法按教材提供实训项目实训或需额外购置器件才能完成实训,一方面购置器材需要额外增加费用,另一方面造成实训设备实训项目闲置,实训设备利用率降低。

对策:按专业需要编制符合我院实训条件的实训项目,并根据专业发展需要增设实训设备,按增设的实训设备增设实训项目,确保实训设备的高利用率以及实训项目的连续递增,充分发挥实训设备的功用。

五、实训指导手册不完善

现象:现阶段任课教师主要依据个人能力、教材或实训设备手册为参考指导学生实训,教师能力个体差异导致部分教师无法完成实训项目或需要花大量时间摸索实训设备才能完成实训项目,这不利于教师实训技能的提高,也不利于学生实训技能的掌握。

对策:由资深实训教师编制符合我院实训条件,符合各专业要求、根据专业需求设置的实训项目指导手册,以使每个教师和学生都能在手册指导下独立完成实训,提高教师与学生的实操技能。

六、实训教师熟练程度不够

现象:我院极大部分教师来自于教学一线,而非生产一线,教师在理论教学上的时间远远大于实训时间,实操不可能象生产一线人员一样熟练或精湛,这在实训指导过程中无疑会对学生造成不良影响,对教师本人也会增加心理压力。

对策:同系的不同专业的基础实训项目大致相同,可以设置专职实训教师来指导学生实训,专职实训指导教师可以充分通过大量的时间练习达到熟练和精湛,既给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职业形象,也为教师技能大赛做准备。

七、实训项目脱离实际运用

现象:因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较学历教育晚,职业教育教材不完善,极大多数实训项目还是沿用学历教育的模式,主要是验证性实训(实验)或模型式实训(实验),这些实训项目来自于理论研究而非实际运用背景,对学生真正掌握实际环境下的技能和感知真实情景偏差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技能和解决问题的思维。

对策:与企业或公司合作,将产品或服务纳入实训项目,根据我院实训条件将产品或服务中的一部(下转6页)(上接7页)分或全部分解于实训项目,从“验证性”或“模型”性质的实训到“产品”或“服务“实训的转变。

八、实训设备任务单一

现象:实训设备主要用于相关专业实训使用,而不能很好的配合技能考证,这就导致实训设备与技能考核设备重复购买,重复投资,浪费资金。

技能实训篇4

多年来,我国的班级学生数几乎都是50人左右(有的班级学生数超过60人),这种基本组织形式比较适合文化和专业理论课的课堂教学,但在技能实训中并不十分科学。

世界上一些职业教育比较先进的国家,如:德国和瑞士的“双元制”人才培养体系,他们的班级学生数均为24人。笔者通过对两种不同人数的班级在教学实训课程中资金的使用、实训的效果、教学的管理等几个方面的比对,认为这种每班学员人数为24人的班级(即小班化教育)在技能实训中有着很大的优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助于合理地使用资金与设备

因为技能实训有着较多的特殊要求,它有别于文化课学习,不能一桌、一凳、一纸、一笔,一米见方的场地即可。实训既要有工、量、刃具的安放位置,更要有设备及工件材料的安置场地,并且每人都要有一定的活动空间和设备之间的安全距离,保证其能完成实训所必须完成的操作动作和安全性。而这一切都随着班级人数的增加而增加。若按照一个学生所需实习场地为4平方米来计算(一般要求实习场地为每个学生平均4――8平方米),那么一个50人的班级进行技能实训就需占用200平方米的实训场地,况且在实训基地实习的班级不止一个,在如此大的一个场地中实施统一的技能实训与管理,较难保证理想的教学质量,实训指导教师辅导、巡查一遍就要花费很长时间。而当一个实训班级的人数约为24人左右时(即小班制),它可克服许多因人数太多而产生的难题,进一步提高实训质量。

在技能实训中,因为使用规范化了的课题,使学生的操作进度大致相同,就会形成在某一时间段内,使用相同设备的人员相对集中,而出现“设备不够用”的现象。受工艺流程的限制,学生不可能跳过该工序(工步)而进入下一工序(工步)的加工,造成相当一部分学生“等工”,给教学管理带来不必要的困难。在人数不变的前提下,要解决这一问题,只能添置相应设备。而在大多数的时间中,这些设备将闲置在那里,造成设备与场地、资金的浪费。但若将实训班级人员数减少至24人左右,这些问题都将较好地得到解决,而节省下来的资金,就可以添置更多种类的先进设备,有助于实训工作做得更完善。

二、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演示效果

演示、示范操作是实习教师传授操作技能的一种重要手段,示范操作质量对学生获得良好的操作技能有重要的作用,它要求讲练结合,步骤清晰,动作准确。

操作中的大多数演示不能像文化与理论课教学那样,依靠在黑板上书写、作图或投影。它只能通过教师的形体操作演示,让学生模仿和熟练这些过程,形成一定的操作技能和技巧。可是在一个较大的空间中,人员一多,就会使很多学生很难看清教师的演示和示范。此时,他们只能围着教师看,形成里三层、外三层。一般每层只能围8人,而外层及教师身后的学生便看不清楚教师的演示。这样又怎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呢?而若将班级人数减少至24人左右,演示看不清的问题将从根本上得以改善,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易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有助于提高语言的传播程度

在训练过程中,教师应深入观察,积极指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有些学生会因各种因素,如观察模仿能力、身体素质条件等出现操作姿势动作不规范、不协调等问题。教师若及时发现这些问题并加以纠正,就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在演示、巡回指导中发现普遍性问题应停止练习,集中讲解错误产生的原因及纠正方法。而当班级人数增多,所占的实训场地自然也随之增大,加上设备的运转和众多的操作噪音,导致教师虽然声音不小,学生仍然难以听清教师的讲解,给实习指导带来不少的困难,使实训难以取得最佳效果。而若将班级人员数减少至24人左右,所占的实训场地就更为紧凑,设备及操作者的噪音就随之减少,提高语言的传播程度,进一步提高实训效果。

四、有助于使教师的辅导更趋于规范化

巡回指导是在实训教学中对学生实习操作活动的具体指导,是实训教学的中心环节。此时教师必须穿梭于每个工位之间及时实施个别辅导,以有利于学生能准确地模仿,掌握教师的动作要领。教师对学生具体操作中的疑难问题要有针对性地、理论联系实际地加以解决。但在人数太多、场地太大的情况下,要在有限的时间内,给予学生个别辅导,这是根本不可能的。特别是在技能操作的初始阶段,教师示范完毕,学生进行模拟操作,大量的学生急需辅导,若得不到及时辅导,将使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产生较大的困惑,只能自行其事,易养成不良习惯,同时操作过程的安全问题不能得到解决。若增加辅导教师,也难以全面顾及,同时又难以保证课堂示范操作的讲授和示范的一致性,也不便于统一掌握实训情况,不便于统一负责、提高教学质量。而当人数为24人左右时,教师对学生的个别辅导率将会大大上升,使大多数学生得到及时的辅导,教师也便于掌握实训情况,掌握实训节奏,使辅导更趋于规范化。

五、有助于贯彻学生自检、教师复检的检查制度

基础性技能训练的开始阶段,教师应对加工的工件提出严格要求,对制作的工件及时评判,使学生了解工件加工的质量,以便寻找差距并及时改进和提高。在训练中,教师可让学生多参加工件的检测、评比,使学生自己能发现问题,同时也增加师生间的交流,有助于技能提高。教师也可根据具体情况,在训练教学中采用结对、竞赛的方法,调动学生训练的积极性,提高训练教学质量。那么执行学生自检,教师复检的检查制度就是必不可少的。当学生人数愈多,教师需对学生的操作工件进行检验的工作量就愈多。此时教师只能把大量的检验工作放在学生实训结束后进行。减少面批的次数,不利于教师及时对学生进行现场指导,也减少对学生自检的监督,此时,反馈的信息迟缓,不利于因势利导,不利于积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利于培养学生养成符合职业要求的职业习惯和专业素养。而将班级人员数减少至24人左右时,则能有效地减少教师的工作量,增加教师面批工件的概率,有利于规范实训教学。

六、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教学管理和控制能力

班级中学生人数愈多,随之实训空间也愈大,人员的安置就相对较松散,造成对学生实训纪律的控制和管理变得更为困难。如在机电专业的气焊实训中,或金工实训中的刀具刃磨时,教师只能指导个别学生(一般不能超过4人)进行操作练习,使更多的学生处于一种失控状态。要使学生完全进行自我管理,这是不现实,也是不可能的,会存在很多的隐患,安全文明生产不能得以保证。而将班级人数减少至24人左右时,这种情况将得以改观,既提高可控程度,又便于实训中的教学管理。

七、结语

总之,要使实训教学与管理规范化是需要一定的条件的。而将实训班级的学生人数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是目前情况下的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它有助于使实习教师做到“五勤”(脚勤、脑勤、眼勤、嘴勤、手勤)、“四严”(管理严、教学严、实训程序严、考评标准严),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模仿教师的讲解与演示内容;有利于保证教学质量;有利于学校对实习场地的规划与设备的优化配置;有利于实训教师的配备;有利于教学工作的管理。

面对目前技工院校中班级人数为50人左右的班级,在进行技能实训中,笔者认为可进行小班化教学,即一分为二,分批进行,每批人数为24人左右为宜。具体分法,可视各专业特点而分别对待,如:机电专业分成两班后,可分别进行车工和钳工实习,也可把学生分成两班制,例:早、中班分别进行实训。而这些方法都需要学校领导的支持和统筹安排,方有可能实施。

技能实训篇5

关键词:机械制造;实训教学;校企合作;项目驱动;企业需求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2)33-7979-02

机械制造技术是高职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在整个教学体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该课程前后应有机械制图、金属工艺学、工程力学、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机械设计基础,液压与气动技术、机械制造技术、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机械CAD/CAM、模具技术、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维护,重点在于机械制造工艺系统内在规律的研究[1]。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逐渐从数量型向技能型转变,越来越需要高素质的应用创新型人才。而实训教学作为《机械制造技术》课程理论教学相配合进行的集中性实践教学,是课程由理论层次提升到应用层次的关键环节。其目的是培养学生掌握机械零件的加工工艺过程所需要的机械制造技术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面向企业需求及社会生产实践的适应性和综合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等。

1 目前实训教学中存在问题

当学生完成“机械制造技术”课程中大部分教学内容的学习之后,绝大部分高职院校都会安排大约2周左右的时间进行相应内容的实训教学环节。要求学生对本课程及其相关课程的理论和生产实习的实践知识有进一步理解,例如需要掌握工艺文件的编制或者进行专用夹具的设计等。笔者发现目前大部分职业院校在“机械制造技术”课程实训教学存在如下问题[2-4]:

1)实训时间短,任务重。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内容多而广, 但涉及到一些具体教学内容时却又不够深入,学生感觉很难理解和掌握,如讲授刀具时只以车刀为例讲解,对于成形表面加工刀具、孔加工刀具复合刀具、螺纹加工刀具、平面加工刀具等常用表面的加工刀具讲解较少;在讲授机械加工装备与方法时也仅简单的介绍的常用的设备和加工对象,对各设备加工质量、尺寸精度、粗糙度、形位精度等介绍很少,而这些内容在工艺设计中又是非常重要的。这就造成了理论课程和工程实践之间的脱节,这就需要在实训环节进行加强。但是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实训环节的教学时间不断进行压缩。而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实训教学内容并没有减少,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学生在实训时有些细节问题不可能去认真思考,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

2)实训内容相对陈旧,缺乏数控加工工艺的训练。

随着数控技术的普及,对数控工艺处理能力的训练和培养日益成为机械制造专业高级技能人才培养的基本能力要求。然而当前机械制造技术实训教学依然以传统机械加工为主线进行的,它涵盖了“机械制造技术”课程中大部分内容,但对数控加工工艺设计的训练很少甚至没有,从而也严重影响着学生对先进制造技术的熟悉和掌握。

3)缺乏对零部件及整机检测相关工艺内容的训练。

当前的实训教学环节中,尤其是在工艺分析阶段,设计人员往往侧重于对零件的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的分析,但在后续的设计中由于学生或者教师缺乏对企业技能整体需求的缺乏导致对整机、零件及工序加工检验的具体设计无法进行贯通,致使学生缺乏对典型检测方法、设备及应用的训练。

4)CAD\CAE技术应用很难少。

三维CAD\CAE技术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机械设计与制造企业的各个领域,并颁发制定了许多三维设计的有关标准。当前的实训教学过程中CAD技术虽然也有一定的应用,但几乎以AutoCAD等二维软件为主,而对于在大量企业中广泛应用的三维CAD软件如UG、PRE等则应用较少,致使学生缺乏实际企业需求的相关技能的训练,不利于职业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5)标准化问题。

在应用创新人才和卓越工程师的培养中,标准化训练是基本素质训练,主要涉及图纸标准化、公差标准化、表面粗糙度标准化、技术文件填写的标准化(切削用量、机床设备、夹具、量具、刀具、工序余量、工时额定等)等内容。当前的实践环节中,由于图纸主要以二维为主,致使学生浪费了大量时间在图纸标准化上,而用在加工工艺能力培养上的时间减少,最终导致所出技术文件质量不高,也即缺乏技术文件填写的标准化的能力和训练。

2 整合企业需求技能训练的实训模式

针对当前的问题,在多年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整理企业需求技能训练、以应用创新型能力培养为目的的机械制造实训教学模式,其主流程如图1示[5]。

我校一直致力于在机械制造实训教学过程中最大程度整合企业需求技能的训练研究工作,经过最近几年的探索和实践,将企业需求提炼为一个个的实训项目,逐渐形成了“项目驱动式”人才培养模式[6]。“项目驱动式”人才培养模式是根据企业在实际生产中所需要的需求技能,将其融入到课程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性教学体系中,将学生所学的专业理论基础和实际技能知识“活化”,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形成和社会、行业无缝连接的人才培养方式。

实训中心聘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和技师指导学生实习,通过模拟企业各个部门的工作情境,通过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体验职业角色,让学生直接感受机床操作、生产管理、品质管理等活动以及企业的考核、激励、管理机制,提高对专业知识和技能要求熟练度的认识,体会职业竞争所带来的压力,积累工作经验。通过将企业需求技能训练融合到机械制造实训教学中,能够让学生直接面对企业生产中技术的难题,极大地锻炼了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这种模拟企业实际技能需求的教学模式,学生能够更好的感受未来将要进入的企业氛围及文化,极大增强了学员今后岗位适应能力,教学效果非常显著。

在实训教学过程中整合企业需求技能对于提高劳动者素质、拓宽就业渠道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我国正在大力发展新型工业,急需调整机械制造行业产业结构,对技术型、应用型等人才的需求量将越来越多。通过在实训教学中最大程度整合企业技能需求,可以促进企业、社会等多角色全面参与到专业建设以及教学全过程中,必然会促进企业、社会对职业院校毕业生的认可程度,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为学校赢得声誉,同时也可利用企业、社会的设备等,弥补职业技术院校教学资源的不足。这种教育模式是未来机械制造专业实训教学的必由之路,其整合的核心是充分利用学校和社会物质与智力的双向资源,为学校的人才培养和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实训中心采用互利互惠、双向共赢的原则引进企业的设备和项目,通过邀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进入实训中心充当兼职教师或者让实训教师去企业接受对应培训;广泛联系行业协会、企业和职业技能鉴定部门,对机械制造类专业的学生进行技能鉴定,加强对外技术服务、新产品开发和新技术研究工作,这是不断提升实训技术水平的重要工作。

合作企业也可以通过机械制造实训过程来考察学生的表现以及专业能力,挑选到他们满意的准员工。在实训教学中通过整合企业需求技能训练已经使得这些准员工熟悉了企业工作流程、运作机制,在技术上已经成熟,不需要再培训就可走上工作岗位,解决了企业高技能型应用人才的储备,其他学生也能够非常迅速地适应使用同类设备企业的岗位要求,进一步扩大了学生的就业渠道,达到了双方共享校企合作成果的目的。

3 结论

机械制造实训是和机械制造技术课程配合进行的独立实践教学模块,旨在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机械加工工程实践的能力。构建和实施新的数控实训教学体系,对培养新世纪高技能的人才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各高职院校的校内实训教学内容还存在学校教学与现代工业技术发展脱节的问题,只有紧贴企业生产实际需求构建实训技能教学训练体系,并不断根据企业技术发展状况进行动态调整,才能真正为社会培养高水平的数控高技能型应用技术人才。

该文分析了当前实训教学环节存在的问题,以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为主线,提出了以项目教学为依托,整合企业需求技能训练,将企业实际技能需求融入到实训教学,提高实训教与学的目的性、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和松散和集中相结合的综合实训模式。

参考文献:

[1] 刘迎春,熊志卿,宁立伟.机械类应用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 2010(8):18-20.

[2] 张爱梅.新时期机械制造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探讨[J].教育与职业,2008(9):161-162.

[3] 路海萍.课程项目化:高职院校课程改革走向的选择[J].职业技术教育,2009(8).

[4] 钟波,陈容,冯云.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探索[J].职教论坛,2006(06).

[5] 杜月丽.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教育模式在机械制图课程教学中的作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高教,2012(7):45-46.

技能实训篇6

[关键词] 临床教学;临床技能;培训中心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29-0117-02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医学教育要求培养的学生必须具备扎实过硬的临床实践技能。传统的临床教学模式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病房医疗活动,以患者作为直接实践对象培养学生基本临床技能,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1]。但随着医学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大和医疗体制的改革与《执业医师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学教育临床实践管理暂行规定》的实施及病人自我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临床实践教学资源出现相对短缺,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已逐渐成为医学院校教育的薄弱环节[2,3]。

1 我国高等医学院校临床实践教学现状与挑战

1.1临床实践教学资源的相对短缺导致临床实践整体水平下滑

由于医疗法律法规的不断健全、医政管理的日益规范以及医疗资源合理配置的局限性、患者对医疗服务要求的日渐提高,当前传统的临床教学方法受到严重冲击,医学生实践的机会逐年减少。医学生在有限的见习、实习时间内难以全面接触到需要学习的病例,更难在临床实践中完成相应的操作训练,可利用的教学资源的实际价值也在逐年减少。医学生因为过多地依靠讲课、观摩而无法真正获得与临床各项操作有关的技能,相当部分实践教学活动浮于走形式、走过场[3],临床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能适应临床工作,成为典型高理论低实践的人[4],使得临床实践呈现弱化和下降的趋势,对高层次医学人才的培养造成的负面影响日渐显露。

1.2 临床技能训练体系的不完整

首先是高校的扩招与临床实习基地建设滞后所带来的影响[5]。在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问题尚未受到妥善解决时,过度扩招将会造成教学质量的滑坡,尤其是实践性很强的高等医学教育。学校不得不降低要求选择临床实习教学基地,新增设的临床实践教学基地多且散,不管从硬件上还是软件上暂时都不能完全满足教学的需要,从而也不能保证临床实践教学质量。其次是目前缺乏临床阶段实践技能培训综合体系,缺乏临床技能实践每一个环节质量的标准化。教育部成立了医学教育临床教学研究中心,连续举办了五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通过举办竞赛促进了各医学院校临床技能中心的基础建设,但是临床技能中心的建设始终缺少规范和标准,临床技能训练和考核也缺乏统一的标准[6]。

1.3 国家大力推行医保与新农合政策,医院的业务量激增,造成临床一线教师严重不足

绝大部分新入行的青年临床教师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教学训练,教学技能贫乏、职业素质和技能缺乏[7]。虽然高校对新入职的教师都进行了相关的培训,但这种培训一是内容与实际教学工作脱节,二是流于形式,基本上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1.4 建立临床技能培训中心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建立临床技能培训中心是培养医学生临床技能的有效手段,是培训在职人员临床技能的有效途径,是引发新一轮教学模式改革的有效载体,是临床医学教育发展的客观需要,是当前医学教育改革的重要措施[8,9]。

2 临床技能培训中心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为了有效解决上述因素造成的临床技能教学的矛盾,我院从1999年开始以国家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大纲和教育部卫生部《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为标准,以国家执业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基地为基础,整合已有资源,引进系列医学模型和培训设备,建设标准化、规范化的临床技能培训中心,对临床医学生进行临床技能的训练。

2.1建设过程

第一阶段(1999~2009年,启动建设期)。1999年卫生部正式执行医师资格考试制度,我院被批准为首批国家执业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基地,开始接受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任务。为此,医院改造办公楼10楼作为考试场地,总面积600 m2,投入20万元购置各种模型与操作器材,满足国家执业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的需要。在非考试时间里,将考场作为临床技能训练中心,提供见习生、实习生、研究生、住院医师的临床技能训练。

第二阶段(2009~2012年,规模建设期)。我院2009年新院区正式启用,院领导高瞻远瞩,决定行政楼13~14楼(每层楼面积1086 m2)作为执业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基地新的考场,同时为满足见习生、实习生、研究生、住院医师的临床技能训练教学的需要,建设标准化、规范化的临床技能培训中心。医院从2009年开始每年投入50万元,按照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要求改造考场。同时整合原来隶属于护理部的护理技能培训室、隶属于教学科研部的麻醉技能训练室、口腔技能训练室、眼耳鼻喉技能训练室,按照满足见习生、实习生、研究生、住院医师的临床技能训练的要求设计临床技能培训中心。现在中心有临床护理基本技能训练、专科基本技能训练两层楼,有临床与护理基本技能训练室、模拟手术室、模拟门诊、各专科技能训练室;不同功能的标准模拟病房4间,模拟治疗室1间,病房完全按照实际病房要求设计,有中心供氧、中心吸引、无创监护仪等,在模拟病房能够实现医师、护士从查房检查、开医嘱、执行医嘱治疗的全过程。

2.2 临床技能培训中心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功能

我院临床技能培训中心由两个临床技能教学平台组成:一是临床基本技能培训平台,二是专科综合技能培训平台。①临床基本技能培训平台,涵盖执业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大纲要求的全部内容和基础护理技能,包括体格检查训练室、基础护理技能训练室、四大穿刺技能训练室、急救技能训练室、外科基本技能训练室,主要承担的训练课程涵盖诊断学、外科手术学、临床技能学、基础护理学等。②专科综合技能培训平台,包括模拟门诊、模拟病房、模拟手术室、儿科技能训练室、妇科技能训练室、产科技能训练室、眼耳鼻喉科技能训练室、麻醉科技能训练室、口腔科技能训练室,主要承担的训练课程涵盖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眼耳鼻喉科、麻醉科、口腔科等专科基本技能。

2.3 临床技能培训中心的特色和创新点

“理论培训临床技能中心培训实际操作”临床实践教学新模式。由于《医学教育临床实践管理暂行规定》的限制,医学生不能独立进行医疗操作,无法在临床进行技能训练。招生量的扩大,各院校临床资源严重不足,无法满足医学生临床操作的需要。为了克服上述困难,我们对医学生先进行理论培训,让医学生熟练知晓操作适应证、流程、相关注意事项后,然后在临床教师的指导下在医学模型上进行规范化模拟训练,考核合格后才能回到病房在临床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先做助手,在病房实际体验。教师对学生操作技能进行全面评估,合格后才能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实际操作。随着各种新型模拟训练器材、设备的飞速发展, 医学生临床技能训练的手段和方法从本质上得到改变[10],以执业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为导向[11,12],通过临床技能中心的规范化、系统化的训练,医学生的临床技能水平明显提高。根据国家医学考试中心《2011年医师资格考试学科成绩分析报告(南华大学,临床执业医师)》提供的权威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考生实践通过率为90.78%,本校考生实践通过率为96.97%;全国考生笔试通过率为63.86%,本校考生笔试通过率为80.93%;全国考生总通过率为57.60%,本校考生总通过率为78.202%。笔试通过率本校在全国医学院校排位19名,总通过率15名。

3 建立临床实践指导老师专家库

借助我院国家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官队伍,建立临床实践指导老师专家库。从1999年以来,我院承担了17年实践技能考试任务。我们严格按照国家医学考试中心的要求,培训了60多名实践技能考官,这一批考官基本上涵盖了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眼科、耳鼻喉科、神经科、麻醉科等学科,全部是副高以上职称,满足我院临床技能教学的需要。

4 建立临床实践考核体系

以国家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大纲为标准,建立临床实践考核体系。我院从2009年开始建立临床实践考核体系,按照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的多站式形式,组织专家建立考试题库。除了临床、护理专业学生日常培训以外,每年研究生招生复试考核、研究生中期考核、本科生实习生出科考试、本科生毕业临床技能考核、住院医师培训考核等,均严格进行多站式考试。

[参考文献]

[1] 朱飞燕,熊梦辉,周增恒,等. 临床技能训练中心的建设与管理探讨[J]. 中国医学装备,2010,7(7):59-61.

[2] 宁文锋,邓宏军,张琍,等. 地方院校附属医院临床见习的现状分析[J]. 基础医学教育,2011,3(13):278-280.

[3] 孟卫东,杜庆锋,谭剑,等. 临床技能培训中心建设实践的总结[J].基础医学教育,2010,2(12):196-199.

[4] 杨晖,杨玉萍,杨凌,等. 毕业实习前开设临床技能强化培训的实践与研究[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9:24-26.

[5] 任佰玲,周新发,蚁敏. 临床实践教学质量滑坡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西部医学,2004,16(3):270-271,274.

[6] 廖苏芳,胡汝云. 临床技能培训中心工作开展中的困惑与管理对策[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1):21-22.

[7] 邓宏军,罗志刚,,等. 标准化外科学临床见习的研究与探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8):96-97.

[8] 唐继志. 对医学院校建立临床技能培训中心的几点思考[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3):88-89,95.

[9] 李云芳,姚珊珊,邱玉贞,等. 临床技能培训中心在实习医生临床技能培训中的作用[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12):79-80,89.

[10] 程传苗,罗旭. 关于医学院建立临床技能培训中心的思考[J]. 医学教育探索,2006,5(8):751-753.

[11] 习正. 以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为导向的临床医学本科教学改革初探[J]. 西北医学教育,2009,17(6):1086.

[12] 郑河源,唐骏,罗建远,等. 从执业医师考试看临床技能教学的重要性[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5,(2):69-70.

技能实训篇7

【关键词】中职学校 技能实训 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05-0147-02

党的十提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给中职教育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中职教育与企业接轨,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提高中职学校办学水平,与大学、普通高中不同,办学要适应社会的需求。中职学校要符合学生就业的特点,教育的重点就是要提高学生的技能,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近年来,中职教师也在致力于技能实训教学质量的探索。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操作技能的熟练都要依靠实训教学来实现。根据中职学校教育教学的需要,把握中职学校教育教学的发展方向,针对中职学校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改进中职学校技能实训教学,探索技能实训教学的新途径、新思路。

一 思想先行

1.从心开始

进入中职学校就读的学生很大一部分是文化知识基础薄弱,在校表现较差的,心理上有自卑感,生活中不自信,缺乏学习动力和意志力,甚至有厌学情绪。这并不是说中职学生无前途,甚至无药可救,相反,他们更需要支持和鼓励。在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中职学生就业的压力越来越大,自身的知识技能水平与求职择业的欲望,使他们内心矛盾、困惑甚至忧虑。他们升入中职学校很大的原因就是厌倦了理论学习,希望习得一技之长。所以中职学校技能实训教学对他们非常重要。这就对中职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要从心开始。中职学生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强,要利用并挖掘他们的巨大潜力,加强技能实训教学,培养他们的操作能力,使他们同样拥有精彩的人生。因此,中职学校技能实训教学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中职学生今后的发展。

中职教师对学生进行技能实训的同时,也要注重职业道德教育,无论将来从事什么职业,都离不开职业责任感,否则即使技能过硬,也不是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最终将背离社会发展的轨道。所以要求技能实训教学依然从心开始,使学生对学校、老师、社会的认同,实现职业修养与专业成长共同提高。

2.思想指南

理念是一切行动的指南,行动是先进理念的见证。要提高中职学校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技能,首先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效率是教育教学的生命。这就需要中职学校有先进、科学的办学理念,指导中职教师的教学实践。同时需要中职教师明确中职学校的特点及学生技能发展的重要意义,了解中职学校发展的方向,肩负起自己担当的这份责任。一切以社会需要为本,以学生发展为目标,把技能实训教学落到实处,发挥中职学校的培养职能,培养适应社会劳动技能型人才。

二 兴趣引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在愉悦的情绪状态下学习,能更好地集中注意力,调动思维的积极性,更有利于中职学生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培养中职学生学习的意志,发挥他们的巨大潜力。因此,中职教师在技能实训教学中,要重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呼唤学生技能实训的动力,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保持饱满的情绪状态,更有利于学生技能的培养和巩固。

1.置身实践,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技能实训教学的效率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中职教师不可忽视的重要教学环节。因此,在技能实训教学开始之前,中职教师要充分考虑和设计,创造一种情境,让学生亲身体验,感受到其中的乐趣,唤起学生动手实践的欲望,为技能实训奠定情感基础,这样的效果一定比教师的苦心说教好得多。如中职教师可先与附近工厂联系,带学生去工厂参观采访,学生身临其境,这就自然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2.分享快乐,提高兴趣

很大一部分中职学生在中学学习中缺少成功的体验,让兴趣引领学生的技能实训显得更为重要。所以,中职教师一定要做好技能实训教学前的工作,如果提前制作一些作品让他们欣赏,分享动手实践的快乐,激发学生动手实践的欲望,提高学生技能实训的兴趣,会有利于技能实训教学的开展。

3.享受成功,稳定兴趣

技能实训教学中,学生缺少的还有自信,所以中职教师千万不要吝啬自己的表扬和鼓励,使学生相信只要自己用心,就一定可以圆满地完成任务,使学生满怀信心地参加技能实训。善于捕捉学生实训过程中的进步,及时表扬和鼓励。对他们自己好的作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展示,使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快乐,提高其自信,稳定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 师资精锐

有良好的师资才能办好学校,在这一点上,中职学校体现得更为明显。因为中职学校是以学生就业为教育的根本,是学生由学校走向工作岗位的桥梁,中职学校为社会输送劳动技能型人才,更直接地服务于社会。学校专业技能要求要以社会需要为依据,专业知识更新、发展快,中职教师必须跟上这一发展的步伐。这就对中职教师有了更高的标准,中职教师不仅要具备所需的专业理论知识,更要不断更新、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

首先,可以通过培训,提高现有中职教师的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使每一位中职教师明确自己肩负的责任,中职学校虽然没有升学的压力,但却有为中职学生的就业甚至终身发展服务的责任,有服务社会的义务。这项责任和义务更紧迫、更重要。中职教师必须积极主动地参加技能培训,获得自身专业能力的提高。同时学校、企业对教师技能培训应给予大力的支持和帮助。

其次,中职学校要根据需要补充新教师,增强教师队伍的新生力量,满足教育教学的需要。社会发展步伐快,为了适应社会或企业的需要,专业更新也快,在职教师很难在短时间内胜任新的专业技能实训教学,只有及时补充专业技术人才,才能真正地提高中职学生的专业素养,学校才能获得长远的发展。

再次,社会竞争日益激烈,新的专业不断涌现,教师的更新应满足中职学校专业发展的需要,对此中职学校可考虑根据专业技能实训教学的需要,外聘专业技能型技师,弥补专业教学不足的缺陷,使实训教学与社会实际接轨。满足技能实训教学的需要,保证技能实训教学的顺利开展,才是真正为学生负责。

四 设施保障

中职学校的实训设施将直接影响技能实训教学的开展,中职学校不仅要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更要发展学生的专业技能。所以,办学设施对中职学校技能实训教学起到了更重要的作用。中职学校学生面临的是就业,专业发展不能只停留在理论的层面上,必须要实现理论到实践的过渡,要达成这一目标,需要有与中职学校专业发展相匹配的实训设施,才能提高技能实训教学的效率。由此可见,实训设施是中职学校重要的教育教学要素。加大中职学校实训基础设施的投入,能为实训教学提供保障,真正改善技能实训教学环境,整体推进中职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

五 加强整合

服务社会的职能,决定了技能实训在中职学校教育教学中的突出地位,中职学生更需要过硬的职业综合能力和一线实践的能力,这就决定了中职学校教学必须与企业接轨。中职学校往往注重的是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而忽视校外实训基地的开发。为了把技能实训教学落到实处,更要开拓思路,把企业中有个性企业文化以及相应的管理制度引进实训教学与管理,开展校企合作,把实训课堂搬进车间,加强中职教育与社会资源的整合,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政府应出台相应政策,鼓励企业协助办学,提高企业支持教育的积极性。

探索中职学校技能实训教学,体现了服务意识和以人为本的原则。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把握中职学校技能实训教学的特点及发展方向,探求技能实训教学中的方法,才能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最大限度地服务社会。

参考文献

[1]赵南.构建校内护理技能实训中心的探讨——以新余高等专科学校为例[J].新余高专学报,2010(2):109~111

[2]杨位茹.技工学校钳工技能实训教学改革之我见[J].价值工程,2011(3):210

[3]任可.加强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 全面促进技能型人才培养[J].实验室科学,2011(6):193~196

[4]陈发金.浅谈职业学校技能竞赛对实训教学改革的影响[J].职业,2012(24):150

[5]梁森明.中职学校电类专业《电工技能与实训》模块教学实施初探[J].科技与企业,2011(8):193~194

[6]梅丽英.经典冶情操 实训铸技能——金华市高级技工学校双管齐下育人才[J].职业,2012(17):11

技能实训篇8

一、目标任务

2020年,以全区有培训需求或输转意愿的农村(精准扶贫)劳动力为对象,大力开展各类培训1500人(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培训70人),其中:职业技能培训1450人(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培训70人);高素质农民培育50人(任务分解见附件1)。

二、培训类别

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创业培训、劳务品牌培训、“两后生”职业技能学历教育培训和高素质农民培育。

三、工作职责

农村(精准扶贫)劳动力培训在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指导下开展工作,具体由区人社局牵头,区扶贫办、区教育局、区财政局、区农业农村局、区商务局、团区委、区妇联配合共同组织实施。

(一)区人社局会同区扶贫办、区商务局负责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创业培训、劳务品牌培训、“两后生”职业技能学历教育培训,同时区扶贫办负责向相关部门提供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基础数据。

(二)区农业农村局负责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育。

(三)区财政局按照“用途不变、渠道不乱、各负其责、各计其功”的原则,根据各业务部门资金性质、用途、管理办法等,负责做好培训资金的分配、调度、拨付及评价资金使用绩效。

(四)区教育局、团区委、区妇联及各乡镇做好本领域服务对象参加农村(精准扶贫)劳动力技能培训宣传动员工作。

(五)各职业培训机构、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及企业,负责开展具体培训工作。

三、工作要求

(一)按需选择培训单位。各业务主管部门从基础设施、师资配置、实训场地等方面确定相应的条件,通过自主选择或采用招投标方式确定具有合法资质的培训机构、职业院校开展培训工作,若本地培训机构资源不足、能力弱的,可在全省范围内择优选定,并将确定的培训机构、职业院校名单报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

(二)科学制定培训计划。各业务主管部门应结合市场需求及农村(精准扶贫)劳动力培训意愿,优化培训课程内容设置,增强培训的针对性,重点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农业实用技术培训、餐饮服务业培训及创业培训等,其中就业技能培训课程要突出操作规程,农业培训课程要突出实用技术,同时将安全知识、职业道德、法律意识、禁毒知识等一并纳入培训内容。

(三)强化培训监管力度。各业务主管部门开展培训前要严格审核教学计划、大纲和教师资质等资料;培训期间通过影像资料采集、随机抽查等方式,督促培训计划落实;培训结束后,及时了解参训人员满意度、掌握培训内容等情况,并严格核查验收培训资料。若发现弄虚作假、农村(精准扶贫)劳动力“被培训”或培训“缩水”等问题,对培训具体实施单位按照“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视情况给予追回培训补贴、限期整改、吊销办学资格的处理。

(四)积极落实凭“券”结算。为更好保障农村(精准扶贫)劳动力自主选择培训项目、培训机构、职业院校的权利,各业务主管部门推行“培训券”式培训服务,农村(精准扶贫)劳动力在自愿选择完成培训后交付“培训券”,培训机构、职业院校凭“券”结算。培训券使用详见《区农村劳动力“培训券”使用管理办法》。

区人社局、区扶贫办、区商务局培训券编码暂定为“2000001-2001450”,如编码不足另行分配。区农业农村局培训券编码为“2001451-2001500”。

(五)全力保障资金投入。各业务主管部门要根据培训计划,及时与市上对口部门衔接培训项目资金(2020年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培训补助资金可继续从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中列支),并会同财政、审计等部门,做好培训对象补贴经费审核、培训资金拨付和管理使用等环节的监管工作,并及时向社会公布享受培训补贴人员花名册,自觉接受社会监督,确保培训资金规范使用、发挥效益。

上一篇:网络财务范文 下一篇:职业道德建设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