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券收益率范文

时间:2023-10-04 07:54:39

债券收益率

债券收益率篇1

关键词:货币政策 基准利率 存款准备金率 债券收益率

2013年以来,随着日本央行、欧洲央行、澳大利亚央行等先后宣布降息,加之国内上半年基本面数据的走软和近期通胀压力的下降,中国投资者的降息预期随着市场的变化曾几度出现。一般情况下,投资者会认为,短期内价格型货币政策比数量型货币政策对债券市场利率的影响更大,比如较之于降准,债券利率对降息的反应更灵敏。可实际上,债券收益率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降息能在多大程度上对债券收益率产生影响?该影响具有可持续性吗?本文试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不同货币政策对债券收益率的影响实例分析

对比最近几次货币政策变化对债市利率的影响,可以看出,降息不一定会引起短期债券收益率下降,而降准的影响则是立竿见影的。具体来看,央行于2012年5月12日公布将准备金率由20.5%降至20%,并于同年6月7日和7月5日连续公布降息,1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幅度分别为25BP和31BP,图1和图2显示出政策调整后10年期国债收益率的月内变化趋势。

根据图1,5月12日公告降准之后,10年期国债收益率周内下降明显,且在月内也有明显的下降趋势;根据图2,6月7日公告降息后,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仅在第二天有所下降,之后却显示出明显的上升趋势;接着,在7月5日公告降息后,国债收益率在周内下降明显,但月内却显示出上升趋势。可见,与投资者一贯的经验思维相反,在实际中,短期内降准对收益率的影响可能更为直接、单向,而降息则不一定。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这要从货币政策对债券市场利率的影响路径说起。数量型货币政策,比如准备金率的调整,会直接影响市场的流动性,一般来说,降准会直接增加银行体系的流动性,增加商业银行的配置需求,进而压低债券收益率;价格型货币政策,包括存贷款基准利率和公开市场工具(在此主要指央票)利率,对债券收益率的作用途径则不同。基准利率工具将通过调节信贷融资成本和预期的方式作用于实体经济,但其价格信号的有效传导有赖于债市适中而非过剩的流动性;而公开市场工具(央票)利率则通过调节货币与债券市场的利率水平与预期来影响债券收益率,指导作用明显。

那么,不同的货币政策对债券收益率有怎样不同的影响?在当前的降息预期下,降息是否会对债券收益率产生决定性的影响?下面,笔者将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来回答这些问题。

数据描述

在选取数据时,本文选择的券种包括利率债(以10年期国债为代表)和信用债(以5年期无担保AAA级企业债为代表),均采用的是银行间固定利率收益率,时间区间为2002-2012年,数据截取频率为日。货币政策方面,准备金调整时点以公告日为准,采用数据为大型存款类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在所选时间区间内央行共调整准备金38次;基准利率公告调整时点以变化日为准,采用数据为6个月到1年的短期贷款利率,在所选时间区间内央行共调整基准贷款利率22次。另外,资金面的松紧用银行间7天回购利率的周内加权平均值来衡量。所有数据均来自Wind资讯数据库。

为了更有针对性地研究短期内货币政策变化对债券收益率的影响,本文将考察货币政策变化公告时点及其之后一周和一个月内的收益率数据的变化情况,用收益率变化值作为因变量,并分为周变化和月变化,其中周变化用政策变化一周内周末与周初收益率之差来衡量,月变化同理。具体样本构造如下,将政策变化时点月内收益率数据提取出来,分别计算出周内和月内收益率变化。按照此种方法,可以分别针对准备金率变化和基准利率变化时点构建两个子样本,二者分别有38个和22个样本点。

实证分析

(一)货币政策对资金面影响的有效性检验

根据上文的论述,大家已知道,升准或者加息是否会导致债券市场利率上升,直接取决于其是否可以有效地收紧资金面。因此,本文将先对不同货币政策对资金面影响的有效性进行检验。以资金面变量(即银行间7天回购利率R007)为因变量,以政策面变量(即准备金率变化或基准利率变化)为自变量作简单线性回归,可得如表1所示结果。

由表1可以看出,准备金率变化对7天回购利率的影响显著为正,即准备金率上升会显著导致资金面收紧;而基准利率变化对7天回购利率的影响则不显著,即基准利率变化不一定会导致资金面收紧,也就是说基准利率的变化发出的价格信号不一定能够得到有效传导。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解释了图2中显示的加息后市场利率变化方向的不确定性,当市场流动性过剩时,基准利率变化带来的影响被削弱了。

(二)货币政策对债券市场收益率影响的实证分析

1.存贷款基准利率与准备金率对债券利率影响的对比

本文采用的是简单线性模型,分别以10年期国债收益率的周内和月内变化为因变量,以准备金率变化或基准利率变化为自变量,回归后可得如表2所示结果。

由表2可知,准备金变化周内和月内对国债收益率的影响均显著为正,即公告准备金率上升时点一周内和一月内债券收益率均会显著上升,但周内变化更显著,即p值更小。但基准利率变化对收益率的影响在周内和月内均不显著,且方向不定,可见基准利率的变化并不一定会导致收益率的变化。这与本文第一部分的实例相符,当市场流动性过剩时,基准利率的变化并不能有效收紧资金面,从而对债市利率产生影响。

采用同样的方法,可以检验准备金率和基准利率变化对信用债(企业债)收益率的影响情况,这里的因变量是5年期AAA级企业债收益率,自变量仍为准备金率变化或基准利率变化。具体结果如表3所示。

表3中的基本结论与前类似,即准备金率变化对企业债收益率影响均为正,但周内影响更显著;基准利率的变化对企业债收益率的影响则不显著,且方向不定。由于债券市场中具有明显的资金轮动效应,对于政策反应最灵敏的就是利率债,之后才会过渡到信用债,这一结果是符合预期的。

2.存贷款基准利率与央票对债券利率的影响对比

中央银行票据包括3个月、6个月、1年和3年期多个品种,由于3个月和6个月期品种期限较短,易受短期市场利率的影响而波动率高,而3年期品种期限长且不常见,因此我们选择1年期央票进行分析。需要指出的是,2006年之前央票发行以数量招标为主,价格指导作用弱,故我们选取的样本区间为2006年4月4日至2011年12月31日(在此时点之后,1年期央票停发)。图3展示了样本区间内1年期央票发行的价量图,可以看出央票的一级市场发行利率在大部分时间维持在相对平稳的水平上,其发行利率与发行量的价量关系并不明显,由此可见其发行利率的政策指导属性。

由图3可以看出,央票利率会在一定时间内保持向上或向下的趋势,因此我们预期发行利率对均衡值的突破(即拐点出现)将对债券市场收益率具有明显的作用。2006年以来出现的三次拐点分别为2008年9月16日(由升转降)、2009年7月16日(由降转升)和2011年11月8日(由升转降)。分析突变时点之后月内的10年期国债收益率走势,可以看出月内央票发行利率对于10年期国债收益率具有明显的同向引导作用。

同为价格型货币政策,为什么1年期央票发行利率变化对债券收益率的影响比存贷款基准利率对其的影响更明显?通过比较可以发现,较之存贷款基准利率工具,央票利率的变化更具有领先性(见表4),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央票对于货币市场利率预期的指导作用更强。

结论

综上,调整存贷款基准利率对长期债券收益率并无决定性影响,原因在于市场预期领先于政策调整,而宏观表现才是决定债券收益率的基础;然而,准备金率调整由于对市场流动性有重大影响,故对债券收益率有决定性的影响。因此,即使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长债收益率也未必会开启下行趋势,即在这种情况下,关注基本面比关注政策面更有效、领先。

债券收益率篇2

关键词:信用风险事件 债券收益率 公司债 投资策略

自2011年四季度以来,国内经济持续降温,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速为7.8%,位列近20年来倒数第二。在较为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下,众多行业出现亏损、低迷的迹象。这也导致自2013年以来,上市公司主体评级、债券债项评级频频出现下调或展望负面的情况。尤其以“11超日债”事件为代表,凸显了债券市场信用风险的累积和增大。本文通过考察在沪深交易所交易的上市公司债券收益率走势及相关信用风险事件,研究信用风险事件对债券收益率走势的影响,总结出信用风险事件下债券收益率走势规律和原因并建立模型,提出对债券收益率走势的判断标准、监测手段、投资策略,对于公司债券后续管理、债券持有、交易策略等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信用风险事件影响下债券收益率走势的一般模型

本文选取在沪深交易所市场交易的上市公司债券作为研究数据库,剔除缺乏交易数据的个体,并按照信用等级分为AAA、AA+、AA、AA-级四组样本数据。由于本文的目的是研究信用风险事件对债券收益率走势的影响,而在假设没有出现信用风险事件的条件下,相同信用等级的债券收益率走势应具有一致性,因此笔者分别对每组样本债券计算到期收益率平均值,将到期收益率高于平均值的债券作为研究对象,并分别从每组中选取到期收益率大幅高于平均值的债券作为代表,进行重点分析研究,共选取了6只债券1。同时,为了剔除流动性、基准利率变动、市场风险等可能造成债券价格波动因素的影响,本文使用限定期限下AAA级公司债到期收益率曲线与个体债券收益率曲线做差,以观察、分析信用风险事件对该个体债券收益率走势的影响。

通过对包括6只重点研究债券在内的样本进行系统性研究,笔者梳理出其债券收益率曲线走势及波动的一般规律,并建立信用风险事件下债券收益率走势的一般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信用风险事件影响下债券收益率走势的一般模型

模型释义:

拐点1:债项、主体评级被下调或展望负面。

拐点2:债券收益率上升至最高点。

拐点3:回落至低点,未来走势分割点。通常是三季报公布时点。

阶段1:债券发行之后,债券收益率处于平稳状态。在此阶段,企业或行业的负面消息对债券收益率影响不大,在负面消息时点会出现小幅波动、成交量骤增的情况,但收益率波幅极窄。

阶段2:债券评级或主体评级遭到下调之后,债券收益率大幅上升。在此阶段,债券收益率上升幅度与发行主体的评级下调程度、主体信用等级等因素有关。

阶段3:债券收益率回落阶段。在经过大幅上升阶段后,债券收益率通常将小幅回落,并在一定时期内保持平稳或小幅波动。

阶段3后将出现拐点3,拐点3决定了债券收益率未来走势。当企业、行业持续出现负面消息时,如三季报继续亏损且年内扭亏概率较小,那么此时由于债项或主体评级将面临再次下调的风险,债券收益率曲线将再次出现上扬态势,只不过上扬幅度相对前次较小;若企业、行业没有进一步消息,则债券收益率将维持阶段3,小幅收敛波动;若企业、行业负面消息开始扭转或利好出现,那么债券收益率将开始逐渐回落。

信用风险事件下债券收益率走势的一般规律

建立起信用风险事件下债券收益率走势的一般模型后,下面按照信用风险程度的不同,对相关信用风险事件进行分类,同时对交易所债券市场投资者类型进行初步探讨,以进一步验证一般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预测性,并总结出基于信用风险事件下债券收益率走势的一般规律。

(一)信用风险事件分类

本文的信用风险事件分类仅根据狭义上的定义,即仅根据债券收益率的波动幅度,将信用风险事件分为三类:Ⅰ类,主体评级下调类;Ⅱ类,主体评级展望负面类(债项评级单项下调类);Ⅲ类,评级未变动类。

通过对样本库中大量债券进行观察分析发现,市场对Ⅰ类信用风险事件最为敏感,当某只债券出现Ⅰ类信用风险事件时,通常会在该时点出现债券收益率大幅上升的情形;同样地,当出现Ⅱ类信用风险事件时,债券收益率走势与Ⅰ类保持一致,但是波动幅度较小;而对于Ⅲ类信用风险事件,市场对其反应较不敏感,例如公告亏损、重大事故、管理层变动、并购违规等信用风险事件通常只会引起债券收益率及成交量的窄幅波动。

(二)交易所债券市场投资者分类

为了深入理解市场对不同信用风险事件类型的不同反应,下文对交易所债券市场投资者的类型作一探讨。交易所债券市场投资者持有、交易债券的目的和策略,与银行间债券市场投资者有所不同。银行间债券市场参与者以大型金融机构、企业为主,资金量大,流动性高,在二级市场上,各投资者进行债券交易的主要目的是保证资金的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利性,其中保证流动性、安全性较为重要,因此其债券交易操作较为频繁,也对标的债券的信用风险事件更为敏感;而交易所债券市场本身资金量有限,市场参与者参差不齐,有机构、有散户,各投资者进行债券交易的主要目的是获取到期收益、进行债券质押式回购等,其债券交易操作更多以持有策略为主,因此对非评级变动类的信用风险事件较不敏感。这也部分解释了为什么Ⅲ类信用风险事件发生而相关债券收益率基本保持稳定的情形。

本文将交易所债券市场投资者分为以下几类:

1.基金类机构投资者

这类投资者是指全部或部分以交易所债券市场债券为投资标的的基金公司等机构投资者。经调查发现,受业绩考核、风险把控标准等因素影响,基金类机构投资者相对交易所债券市场其他投资者而言,对所持债券信用风险事件较为敏感,通常在信用风险事件公告时或公告前,就已经减持或清仓所持债券。这也是出现Ⅰ、Ⅱ类信用风险事件后,相关债券收益率曲线大幅上升的主要原因。

2.投机类机构投资者

这类投资者具有较高的风险偏好,其投资对象为收益率出现一定幅度上升的债券。由于目前债券市场并没有出现实质性的违约事件,无论是企业、政府还是其他相关方都对债券违约有较强烈的抵触,因此实际上债券市场带有隐性的“刚性兑付”,那么投资于收益率大幅上升的债券意味着将获得极为丰厚的投资回报。在此背景下,该类投资者对Ⅰ、Ⅱ类信用风险事件极为敏感,当某债券收益率出现大幅上升时,在收益率高点基本会出现交易量骤增的情况,且该债券交易将持续活跃,该类投资者对债券的交易策略是高点买入并持有至到期。

3.持有至到期类投资者

这类投资者包括类似券商自营、企业资金自营及散户。它们多以获取债券利息为主要目的,因此在持有债券的交易策略上以持有至到期为主,轻易不会折价抛售债券。

从交易所债券市场投资者分类情况来看,可以说交易所债券市场投资者的多样化、交易策略的多样化,是决定信用风险事件下债券收益率走势的关键因素。

(三)信用风险事件下债券收益率走势规律总结

通过对信用风险事件、交易所债券市场投资者进行分类,可以初步总结出信用风险事件下债券收益率走势的一般规律:

第一,总体而言,由于交易所债券市场呈现资金量小、投资者类型多样化、交易不活跃、成交量低等特点,大部分投资者对企业信用风险事件敏感度较低,只要债项、主体评级不遭到下调或展望负面,企业出现违约风险较小,债券收益率就不会出现较大幅度的波动。

第二,在Ⅲ类信用风险事件公告时点或时点前,由于基金类等风险厌恶性投资者的存在,会短暂地出现成交量上升,收益率波动的情形,但波幅较窄。

第三,当出现Ⅰ、Ⅱ类信用风险事件即企业债项、主体评级遭到下调或展望负面时,债券收益率曲线将大幅上扬,这种上扬仍然主要来自于基金类投资者恐慌性的抛售2。而在债券收益率开始大幅上升的初期,成交量并未出现同等骤增的情况。直至债券收益率上升到某一阶段,场内其他资金开始接盘,才在收益率的高点出现成交量大幅增加的情形。债券收益率的波动幅度随信用等级、信用风险事件类型等不同而不同,根据样本统计数据分析,Ⅰ类信用风险事件下债券收益率上升幅度在20%左右,Ⅱ类信用风险事件下债券收益率上升幅度在10%左右。

第四,当出现Ⅰ、Ⅱ类信用风险事件,债券收益率达到高点后,由于投机类等投资者对相关债券的投资需求增加,债券交易开始活跃、成交量增加。随后债券收益率会出现一定幅度的回落,但回落幅度小于前阶段的上升幅度。

第五,通常债券收益率回落后会维持一段较为平稳的状态。在此阶段,由于债券持有者的性质出现变化,投机类投资者占比上升,市场对债券信用风险事件变得较为敏感,因此打破稳定的状态就在于消息。如果出现利好,那么债券收益率将进入回落通道;如果再次出现信用风险事件,如三季报继续亏损,那么债券收益率将再次进入上升通道。

经研究发现,企业三季报公告日是极为关键的时点:一旦三季度继续亏损,那么企业全年亏损的概率则较大,再加之上一年度的亏损(通常债券评级下调是由于上年度及下年连续季度亏损),债券存在暂停上市及退市的风险3,虽然暂停上市或退市并不意味着违约,但债券交易困难,流动性受到制约,投资者资金将被套牢。因此,在一般模型中,三季报公告日是未来债券收益率走势的重要拐点。

基于一般规律下的债券持有、交易策略

制定债券持有、交易策略的前提是明确投资目的。对于持有至到期类投资者,由于其投资目的是获取债券利息,对资金的流动性没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在债券交易上不需频繁操作,唯一需要关注的是所持债券的违约风险。对于该类投资者,本文不做过多阐述。

对于投资目的以交易为主的投资者,可以按照本文建立的信用风险事件下债券收益率一般模型和总结的一般规律,对债券进行交易。

1.卖点

从信用风险事件下债券收益率走势的一般模型可以看出,拐点1是最好的卖点。但通常情况下,一旦评级下调或展望负面公告,相关债券将遭受恐慌性抛售,此时市场上接盘资金意愿不强,如果在公告时点处卖出,可能出现无法成交的情况。因此,若企业公告年度亏损,而行业并没有明显好转的迹象时,较好的卖点是一季报公告前至跟踪评级公告日之间。

2.买点

在出现Ⅰ、Ⅱ类信用风险事件,债券收益率经过大幅上升后,是较为合适的买点。如前文所述,Ⅰ类信用风险事件下债券收益率上升幅度在20%左右,Ⅱ类信用风险事件下债券收益率上升幅度在10%左右。在此买点处买入,能够获得较为丰厚的投资回报率。

3.拐点3处

一般模型拐点3处即三季报公告时点,是债券收益率未来走势的关键时点。如前文所述,出现Ⅰ、Ⅱ类信用风险事件后,债券收益率大幅上升至高点后,通常会小幅回落,随后保持稳定或小幅收敛波动,因此在债券收益率回落后至三季报公告前是重要的分析判断阶段。投资者需要对行业、企业进行深入研究,判断行业、企业未来是否会扭亏为盈或出现其他利好,以决定继续持有还是卖出。

结语

随着中国经济由原来的高速增长模式逐步向中速、调结构、转型式增长转变,众多行业、企业都将面临考验。在宏观经济形势不景气的背景下,出现连续展望负面或者评级遭下调的债券数量将逐渐上升。同时,一旦债券市场出现违约事件,那么投资者的投资偏好、交易策略都会发生较大调整。因此,未来信用风险事件下债券收益率将呈现更多样化的走势,这给预测买入区间、持有区间的精准性带来难度,一般模型和一般规律应随着债券市场的变化而不断调整、改造。

对于交易所债券市场参与者来说,无论投资目的是什么,都需提高对信用风险事件的敏感性,提高对债券收益率走势、违约风险的判断能力,以保证资金的安全性、盈利性和稳定性。

注:

1.鉴于AAA级债券数据样本整体波动较小,缺乏具有代表性个券,因此所选取的重点研究对象不包括AAA级。选取的6只债券为“12中富01”(AA-,3年)、“11新筑债”(AA-,5年)、“12湘鄂债”(AA-,5年)、“11安钢02”(AA-,7年)、“11华锐02”(AA,5年)和“11新钢债”(AA+,5年)。

2.这种恐慌性抛售实际上也部分来自于做债券质押式回购交易的自营机构。根据证券交易所债券质押式回购交易规则,当债券主体或债项评级低于AA级时,该债券则不满足债券质押式回购的条件,不能再作为质押式债券,因此会对部分自营机构盈利产生影响,导致该债券被抛售。

3.《深圳证券交易所公司债券上市规则》、《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司债券上市规则》等规定,发行人最近两年连续亏损,债券将被暂停上市;在被暂停上市后的首个会计年度审计结果显示发行人继续亏损的,其债券可能将被终止上市。

债券收益率篇3

所谓的零息债券,这是指以贴现方式发行,不附息票,而于到期日时按面值一次性支付本利的债券。那么,零息债券的到期收益率怎么算呢?今天小编带来相关计算方式,一起来了解一下。

零息债券是什么意思 “零息债券”中的“息”指的是“息票”而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利息”。零息债券是不派息的债券,它在发行时按低于票面金额的价格发行,而在兑付时按照票面金额兑付,其利息隐含在发行价格和兑付价格之间。

到期收益率=(到期价-买进价+固定利息)÷持有时间÷买进价,如果没有固定利息的话,那就计为0。相比其他债券,零息债券低于面值折价发行,因此,其折价率实际上就是债券收益率,假设一个零息债,期限是一年。

如果发行价格是95元,到期一次性还本100元。我们按照公式来计算,发行价100元减去买进价95元,买这个债券赚了5块钱,这5块钱就可以理解为利息了,所以它的到期收益率就是5/95约等于5.26%。

(来源:文章屋网 )

债券收益率篇4

[关键词] JSZ模型;利率期限结构;卡尔曼滤波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5 . 17. 061

[中图分类号] F81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5)17- 0115- 03

对高斯动态期限结构模型(GDTSM)的估计大多采用卡尔曼滤波方法,这种方法的最大问题是模型中的变量太多,如果初始值设置的不好,模型不易收敛,或因计算过程中矩阵出现奇异矩阵,造成运算无法继续运行或结果不准确。JSZ模型是Scott Joslin、Kenneth J. Singleton、HaoxiangZhu(2011)提出,用于利率期限结构模型的估计。但JSZ(2011)文章内容较多,晦涩难懂,笔者下面的内容旨在提炼出JSZ模型的精华内容及其在我国债券收益率曲线拟合过程中的应用,相应的文献综述和证明过程请参考JSZ(2011)原文。

1 JSZ模型的核心

JSZ模型描述如下:

ΔXt=K■■+K■■Xt-1+∑XεtP(1)

ΔXt=K■■+K■■Xt-1+∑XεtQ(2)

rt=ρ0X+ρ1X・Xt(3)

Xt是定价因子,∑x∑x′是Xt的条件协方差矩阵,εtP,εtQ~N(0,IN)。

对于0息票债券模型收益率仍然遵循Duffiee和Kan(1996)仿射函数,表示成:

yt,m=Am(XQ)+Bm(XQ)・Xt(4)

Am,Bm满足Riccati差分方程:

Am+1-Am=K0Q ′Bm+■Bm′H0Bm-ρ0

Bm+1-Bm=K1Q′Bm-ρ1(5)

XQ=(K■■+K■■,∑X,ρ0X,ρ1X),(m1,m2,…,mJ)表示到期时间,J>N,相应的模型表示的收益率为:yt,m=(yt,m1,,yt,mJ)。

(1)、(2)、(3)、(4)是JSZ模型的规范化形式,为了便于计算,在命题1中JSZ给出其规范形式的等价形式:

任何规范的GDTMS观测上等价于下面形式:

ΔXt=K■■+K■■Xt-1+∑XεtP(6)

ΔXt=K■■+K■■Xt-1+∑XεtQ(7)

rt=t・Xt(8)

与标准的规范形式不同之处是:t是单位1向量,∑X是下三角矩阵,K■■=k■■,且K■■=0,i≠1,K■■是按顺序排列的约当型(Jordan)矩阵。

K■■=J(λiQ)diag(J1Q,J2Q,…,JmQ),且:

JiQ=λiQ 1 … 00 λiQ … 0 10 … 0 λiQ

各个约当块是按特征值的顺序排列(从大到小)。

这种等价形式简化了运算过程,而且便于计算机的处理,但定价因子Xt仍然是不可观测变量,因此,JSZ给出定理1,存在可观测的定价因子Ft=Wyt,任何规范的GDTMS等价于下面的模型:

ΔFt=K■■+K■■Ft-1+∑FεtP(9)

ΔFt=K■■+K■■Ft-1+∑FεtQ(10)

rt=ρ0F+ρ1F・Ft(11)

在此模型里,定价因子可以用可观测变量代替,假设名为Ft,这样不可观测的定价因子Xt变为可观测的定价因子Ft,可以假定N个0息票债券或其线性组合可以被模型精确定价;Ft的Q分布可以描述成参数:

FQ(k■■,λQ,∑F)λQ是K■■的特征值构成的向量,∑F∑F′是收益投资组合冲击的协方差矩阵。当模型在Q分布下稳定时,k■■与短期利率r■■在风险中性下的长期平均值成比例。K■■,K■■,∑F,ρ0F,ρ1F是k■■,λQ,∑F的明确函数。

综上所述,JSZ模型设置了2个测度P和Q,2种定价因子,可观测的P和不可观测的X,因此模型显得复杂,但运算并不复杂,JSZ对似然函数的处理进一步简化了估计难度。P测度下可观测的收益率的条件似然函数为:

f(yt|yt-1;)=f(yt|Ft;λQ,k■■,∑F)×f(Ft|Ft-1;K■■,K■■,∑F)

其中:f(Ft|Ft-1;K■■,K■■,∑F)=(2π)-N/2|∑F|-1×exp(-■||∑■■(Ft-Et-1[Ft])||2)

注意这里:Et-1[Ft]=K■■+(I+K■■)Ft-1是对公式(9)两边取期望得到。

参数(K■■,K■■)的最大似然函数为:

(K■■,K■■)=argmax■f(yt|yt-1;K■■,K■■,∑F)=argmin■||∑■■(Ft-Et-1[Ft])||2

这样,参数(K■■,K■■)的最大似然函数可以用普通最小二乘法求得。一般的三因子GDTSM模型有22个参数要估计,3个λQ,1个k■■,6个∑■■,3个K■■,9个K■■,而JSZ模型只有前4个参数,存在实质性的改进。

2 JSZ模型对我国国债利率期限结构的实证

这里选取银行间固定利率国债收益率数据,时间是从2006年3月到2014年2月,取每月最后一天的数据,期限取6月、1年、2年、3年、5年、7年、10年。每一期限共计96个月度数据,数据来源是Wind数据库。数据的基本情况如图1所示。

为了利用Matlab软件编程,将式(6)到式(11)描述成计算机可以处理的形式:

在P测度下:

F(t+1)-F(t)=K0P_F+K1P_F*X(t)+eps_F(t+1)

其中:Cov(eps_F(t+1))=Sigma_F

在风险中性Q测度下:

X(t+1)-X(t)=K0Q_X+K1Q_X*X(t)+eps_X(t+1)

其中:Cov(eps_X(t+1))=Sigma_X

F(t+1)- F(t)=K0Q_F+K1Q_F*X(t)+eps_F(t+1)

其中:Cov(eps_F(t+1))=Sigma_F

式(4)描述成计算机处理形式为:

模型收益率Yt=AF’+BF’*F(t)或:Yt=AX’+BX’*X(t)

利用JSZ模型及JSZ提供的Matlab工具箱,对模型的各参数进行估计,结果如下:

AF=[-0.076 9 0.075 8 0.101 1 -0.026 3 -0.190 7 -0.083 1 0.217 7]

BF=[ 0.458 3 0.459 0 0.435 8 0.399 9 0.328 7 0.273 5 0.216 7 -0.4501 -0.336 5 -0.106 5 0.091 4 0.357 5 0.488 3 0.548 3 -0.630 4 -0.019 5 0.471 0 0.485 8 0.139 0 -0.183 7 -0.441 0]

AX=[0.747 2 1.546 2 2.821 0 3.716 0 4.809 2 5.399 5 5.688 2]

BX=[0.975 5 0.947 1 0.893 7 0.844 3 0.756 1 0.680 4 0.585 8 0.873 1 0.748 3 0.565 0 0.441 6 0.294 9 0.216 2 0.152 5 0.869 8 0.742 5 0.556 9 0.433 2 0.287 8 0.210 5 0.148 4]

K0P_F=[-0.108 6 0.224 8 -0.286 7]

K1P_F=[-0.050 0 0.182 4 0.001 8 -0.013 1 -0.129 3 -0.431 9 0.001 7 -0.003 4 -0.467 9]

K0Q_F=[0.274 1 0.122 7 -0.050 3]

K1Q_F=[-0.005 1 0.075 8 0.285 0 -0.006 8 -0.008 4 -0.191 0 -0.003 8 0.005 6 -0.107 1]

K0Q_X=[ 0.315 0 0.000 0 0.000 0]

K1Q_X=[-0.009 9 0.000 0 0.000 0 0.000 0 -0.054 6 0.000 0 0.000 0 0.000 0 -0.056 1]

下面对比模型的拟合值和实际值,如图2所示。

图2中黑色实线表示实际值,红色实线(如果无颜色,则是较淡的曲线)表示模型求得的拟合值,如果不放大图,二者几乎重合,说明JSZ模型非常好地拟合收益率曲线数据。

3 结 论

JSZ模型可以很好地拟合我国银行间国债收益率曲线,而且收敛的速度比用卡尔曼滤波技术快得多,几秒完成运算。使用卡尔曼滤波需要设置初始值较多,如果设置不好,收敛的速度会非常慢,甚至不收敛,而JSZ模型无此问题。JSZ模型的另一个优点是需要估计的参数少,三因子模型只有4个,利用卡尔曼滤波需要估计22个参数。JSZ模型本身也非常灵活,感兴趣学者可以在此基础上加入宏观经济变量,来分析利率期限结构与宏观经济之间的关系。

主要参考文献

[1]D Duffie,R Kan. A Yield-factor Model of Interest Rates[J]. Mathematical Finance,1996(6):379-406.

[2]S Joslin,K Singleton,H Zhu.A New Perspective on Gaussian DTSMs[J].The 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2011,24(3):926-970.

[3]S Joslin.Pricing and Hedging Volatility in Fixed Income Markets[R]. Working Paper, MIT,2007.

[4]S Joslin,A Le,K Singleton.The Conditional Distribution of Bond Yields Implied by GaussianMacro-finance Term Structure Models[R]. Working Paper, Sloan School, MIT,2010.

[5]S Joslin,M Priebsch,K Singleton.Risk Premiums in Dynamic Term Structure Models with UnspannedMacro Risks[R]. Working Paper, Stanford University,2010.

[6]S Joslin,K Singleton,H Zhu.Supplement to“A New Perspective on Gaussian DTSMs.”[R].WorkingPaper,Sloan School,MIT,2010.

[7]李宏瑾. 市场预期、利率期限结构与间接货币政策转型[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3.

债券收益率篇5

在现代债券市场中,投资者购买债券的动机是多样化的,除了安全保值外,往往更倾向于投机。企业债券对投资者的重要意义在于它可以提供众多信用不同、收益不同的投资工具,实现风险细分。

以企业债券为投资对象的投资者主要承担基准利率以上的风险,就我国企业债券而言,这些风险主要是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对于信用风险的计量与评估,人们采用的方法主要是运用债券评级的方法,国内也发表了相关文章,如翁悦、杨洁茹分析了国家风险对银行债券信用评级的确定所产生的影响。目前,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发行的企业债券中,信用评级大都为AAA,从某一角度反映了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的单一化。对于市场风险的计量与评估,可以通过不同的风险指标,预测出债券价格变化给投资者带来的收益损失。尽管债券的价格也受市场利率等因素的影响而发生波动,但由于债券是具有固定收入的证券,对某一个债券而言,当投资者的目标收益率等于或小于债券的到期收益率时,投资者无任何损失,此时无投资风险;当目标收益率高于债券的到期收益率时,就有投资风险,其大小与债券的供求关系、投资者的心理以及相关的政策变化等有关,此时,债券投资完全处于市场环境下,对其风险的度量可以用风险因子进行度量。

本文采用下偏矩法对风险因子进行计量。下偏矩是下方风险的一种。所谓下方风险是指,给定一个目标收益率h,只有小于h的收益率才被视为风险计量因子。风险的下偏矩计量理论有着方差理论不可比拟的优越性。首先,它将损失作为风险的计量因子,反映了投资者对风险的真实心理感受,符合行为科学的原理;其次,从效用函数的角度看,它仅要求投资者是风险厌恶型,即效用函数是凹型的,而不像方差那样要求二次型的效用函数;再次,当使用目标收益率而不是均值时,不存在Ruelfi(1991)提出的辨识及虚假相关问题;最后,从资源配置效率看,风险的下偏矩计量方法优于方差方法。

下偏矩指标相对来说是一个较好的风险计量指标,但其并没有得到广泛应用,主要是因为下偏矩统计量的计算比较复杂。直到近来,王明涛通过研究得出了易于推广的Harlow下偏矩优化模型的转换形式,有效地克服了下偏矩统计量计算困难的弊端。本文主要利用转换后的下偏矩计量方法,研究投资者对我国企业债券进行投资时所面临的市场风险。实证结果表明:我国企业债券的投资风险是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的,在实际投资中,应综合考虑这些风险因素。投资者在达到预期收益的同时,要做到有效地分散风险,使其最小化。

二、利用下偏矩法计量投资风险的基本理论

设在区间[0,T]内,有n个离散的时间点,k种债券,其中,第j种债券在第i个时间点的到期收益率为债券收益率的频度系数,其定义为:

fr=f/fm

(5)

式(5)中,f为该债券在单位时间内收益率由盈到亏的波动频率,fm为最大由盈到亏的波动次数。K2:一般取值为0.1,用来平衡

与fr之间的差别。

式(4)描述了风险的本质特征,是全面计量风险的定量指标模型,它不但考虑了风险负面性的强度,同时,考虑了负面性的分布和紧迫性问题;不但在概念上符合债券投资风险的定义,而且反映了投资者对风险的心理感受,也克服了Ruelfi提出的辨识问题和虚假问题,可以说该模型是计量风险的较好的指标。

三、实证分析

本文的样本数据来自于上海证券交易所尚未到期的企业债券交易价格,文中选用企业债券的发行日期均在2004年以前,数据时间段为2004年1月至2005年12月,每支债券的发行面值均为100元,信用等级均为AAA,到期期限不等。首先,对交易价格数据进行处理,求出每支债券在不同月份的到期收益率。其次,设定每支企业债券的目标收益率为该债券的期望到期收益率,在此基础上根据式(1)求出损失序列。最后,根据式(4)求出风险因子,所得结果见表。

可以看出,当风险接近时,长期企业债券能带来较高的目标收益率。也就是说,到期期限越长,带来的期望收益也越高。然而,这只是我国企业债券的一个大致趋势,其本身并不是完全符合传统的均值一方差理论,我国目前的企业债券有着自身的特点,即风险一收益的不对称性。

另外,我们可以看出,对于即将到期的企业债券来说,越要临近到期日的风险越大,其主要原因来自于投资者对企业债券的再投资。再投资风险是指债券持有者在持有期间收到的利息收入、到期时收到的本息、出售时得到的资本收益等,用于再投资所能实现的报酬,可能会低于当初购买该债券时的收益率。所以,随着债券到期日的临近,投资者面临的再投资风险也增大了。对于长期债券来说,其风险也是相对最大的。长期企业债券的风险来自于市场风险,到期期限越长,市场风险越大,也就是交易价格变动的可能性越大。所以,投资者要得到高的目标收益率,就不得不承担这种长期的市场风险。

从总体上看,我国企业债券的票面利率大都集中在4%左右,原因在于大部分企业债券在定价时采用了以银行利率上浮40%作为企业债券定价上限的做法,基本上没有考虑市场因素。与国外相同种类的企业债券相比,我国企业债券品种单一,票面利率偏低,并且缺乏弹性空间,从而造成不同信用等级、不同到期期限的企业债券在定价时,几乎只能选择上限利率,无法实现差别定价。这种局限的定价方法使企业债券的价格水平不能充分揭示其风险性,严重影响了债券市场的发展。

造成企业债券定价偏低和债券收益一风险不对称的主要原因是企业债券定价机制僵化,银行利率的非市场化导致了企业债券的非市场化。企业债券的定价机制存在的问题已严重影响到企业债券的发行,制约了债券市场的发展。从宏观角度来看,我国企业债券的发行被严格控制,债券发行前,必须先取得国家计划主管部门下达的债券发行计划,并需要取得中国人民银行同意其发行债券的批文,债券发行后还需要向交易所提出上市申请,审批严格,过程繁琐,限制了企业债券发行规模的扩大,影响了企业债券融资的积极性。

因此,管理企业债券投资风险的有效措施是实行多元化的投资。在多元化投资组合中,每种投资都要有一定的额度限制,保证部分投资具有高度的流动性,分散债券的期限,长短期配合。如果利率上升,短期投资可迅速找到高收益投资机会;若利率下降,长期债券也能保持高收益。

四、结论与建议

债券收益率篇6

关键词债券投资风险防范

债券投资是投资者通过购买各种债券进行的对外投资,它是证券投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来说,债券按其发行主体的不同,分为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和公司债券。债券投资的风险是指债券预期收益变动的可能性及变动幅度,债券投资的风险是普遍存在的。与债券投资相关的所有风险称为总风险,总风险可分为可分散风险和不可分散风险。

1债券投资风险的表现形式

1.1不可分散风险

不可分散风险,又称为系统性风险,指的是由于某些因素给市场上所有的债券都带来经济损失的可能性,具体包括政策风险、税收风险、利率风险和通货膨胀风险。

1.1.1政策风险

政策风险是指政府有关债券市场的政策发生重大变化或是有重要的举措、法规出台,引起债券价格的波动,从而给投资者带来的风险。政府对本国债券市场的发展通常有一定的规划和政策,以指导市场的发展和加强对市场的管理。政府关于债券市场发展的规划和政策应该是长期稳定的,在规划和政策既定的前提条件下,政府应运用法律手段、经济手段和必要的行政管理手段引导债券市场健康、有序地发展。

1.1.2税收风险

对于投资免税的政府债券的投资者面临着税率下调的风险,税率越高,免税的价值就越大,如果税率下调,免税的实际价值就会相应减少,则债券的价格就会下降;对于投资于免税债券的投资者面临着所购买的债券被有关税收征管当局取消免税优惠,则也可能造成收益的损失。

利率风险是指由市场利率的可能性变化给投资者带来收益损失的可能性。债券是一种法定的契约,大多数债券的票面利率是固定不变的,当市场利率上升时,会吸引一部分资金流向银行储蓄等其他金融资产,减少对债券的需求,债券价格将下跌;当市场利率下降时,一部分资金流回债券市场,增加对债券的需求,债券价格将上涨。同时,投资者购买的债券离到期日越长,则利率变动的可能性越大,其利率风险也相对越大。

1.1.4通货膨胀风险

由于投资债券的实际收益率=名义收益率-通货膨胀率。在通货膨胀的条件下,随着商品价格的上涨,债券价格也会上涨,投资者的货币收入有所增加,会使他们忽视通货膨胀风险的存在,并产生一种错觉。其实,由于货币贬值,货币购买力水平下降,债券的实际收益率也会下降,当货币的实际购买能力下降时,就会造成有时候即使我们的投资收益在量上增加了,但在市场上能购买的东西却相对减少。当通货膨胀率上升到超过债券利率水平,则债券的实际购买力就会下降到低于原来投资金额的购买力。

1.2可分散风险

可分散风险又叫系统性风险,是指某些因素对单个债券造成经济损失的可能性,具体包括信用风险、回收风险、再投资风险、转让风险和可转换风险。

1.2.1信用风险

当债券发行人在债券到期时无法还本付息,而使投资者遭受损失的风险为信用风险。这种风险主要表现在公司债券中,公司如果因为某种原因不能完全履约支付本金和利息,则债券投资者就会承受较大的亏损,就算公司的经营状况非常良好,但我们也不能排除它存在财务状况不佳的可能性,若真有这种可能,该公司的还本付息能力就会下降,那么就会发生它不能按约定偿还本息,从而产生了信用风险。

1.2.2回收风险

对于有回收性条款的债券,常常有强制收回的可能,而这种可能又常常是市场利率下降、投资者按债券票面的名义利率收取实际增额利息的时候,而发行公司提前收回债券,投资者的预期收益就会遭受损失,从而产生了回收性风险。

1.2.3再投资风险

由于购买短期债券,而没有购买长期债券,将会有再投资风险。例如,长期债券利率为10%,短期债券利率8%,为减少风险而购买短期债券。但在短期债券到期收回现金时,如果利率降低到6%,就不容易找到高于6%的投资机会,从而产生再投资风险。

1.2.4转让风险

当投资者急于将手中的债券转让出去,有时候不得不在价格上打点折扣,或是要支付一定的佣金,因这种付出所带来的收益变动就产生了转让风险。

1.2.5可转换风险

若投资者购买的是可转换债券,当其转成了股票后,股息又不是固定的,股价的变动与债券相比,既具有频繁性又具有不可预测性,投资者的投资收益在经过这种转换后,其产生损失的可能性将会增大一些,可转换风险因此产生。

2债券投资风险的防范

2.1合理估计风险的程度

在进行投资之前,投资者应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和掌握各种信息,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去分析投资对象可能带来的各种风险。

(1)从宏观方面,必须准确分析各种政治、经济、社会因素的变动情况;了解经济运行的周期性特点、各种宏观经济政策特别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变动趋势;关注银行利率的变动以及影响利率的各种因素的变动。

(2)从微观方面,首先要从总体上把握国家的产业政策,其次要对影响国债或公司债券价格变动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对公司债券的投资者来说,充分了解企业的信用等级状况、发展前景和经营管理水平、产品的市场占有情况,其中公司的信用等级状况可由专业的债券信用等级评定机构完成,其余的各种因素必须依靠投资者在充分掌握相关信息后,才能得出较为准确的判断风险的结果。

2.2全面确定债券投资成本

确定债券的投资成本也需要投资者在进行投资之前开展,债券投资的成本大致有购买成本、交易成本和税收成本三部分。

(1)债券不是免费的,我们要获得债券还须等价交换,它的购买成本在数量上就等于债券的本金,即购买债券的数量与债券发行价格的乘积,若是中途的转让交易就乘以转让价格。对附息债券来说,它的发行价格是发行人根据预期收益率计算出来的,即购买价格=票面金额的现值+利息的现值。对贴息债券,其购买成本的计算方法为:购买价格=票面金额×(1-年贴现率)。

(2)债券在发行一段时间后就进入二级市场进行流通转让,如在交易所进行交易,还得交付自己的经纪人一笔佣金,不过,投资人通过证券商认购交易所挂牌分销的国债可以免收佣金,其他情况下的佣金收费标准是:每一手债券(10股为一手)在价格每升降0.01元时收取的佣金起价为5元,最高不超过成交金额的2‰。经纪人在为投资人办理一些具体的手续时,又会收取成交手续费、签证手续费和过户手续费。

(3)我们还需要考虑的是税收成本,虽然政府债券和金融债券是免税的,债券交易也免去了股票交易需要缴纳的印花税,但我们投资公司债券时要交纳占投资收益额20%的个人收益调节税,这笔税款是由证券交易所在每笔交易最终完成后替我们清算资金账户时代为扣除的。

2.3准确计算债券投资收益

债券的投资收益包括利息、价差和利息再投资所得的利息收入。这仅仅只是其名义收益,即投资债券的名义收益=面值×持有年数×债券年利率+价差+利息,这里的价差在债券溢价发行的时候应该是负值。但实际上,收益是一个社会范畴的概念,它必须综合考虑物价水平的变化,或者说成通货膨胀因素,所以,当我们来计算实际收益时,还必须剔除通货膨胀率或价格指数,即实际收益=名义收益/价格指数,这样才能准确计算债券投资收益。

2.4把握合适的债券投资时机

所谓把握合适的债券投资时机是指投资者在进行投资时,一方面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即自己单位或个人能够支配的长期资金数量,一般而言,我国大部分单位能够支配的长期资金十分有限,能用于债券投资的仅仅是一些暂时闲置的资金。采取期限短期化既能使债券具有高度的流动性,又能取得高于银行存款的收益。由于所投资的债券期限短,投资者一旦需要资金时,能够迅速转让,满足生产经营的需要。采取这种投资方式能保持资金的流动性和灵活性。另一方面需要密切注意利率的变化,利率提高时,债券的价格就降低,此时便存在风险,但若是进行短期投资,就可以迅速的找到高收益投资机会,反之,若利率下降,长期债券却能保持高收益。

2.5选择多样化的债券投资方式

所谓债券投资方式多样化,一是指投资者将自己的资金分别投资于不同种类的债券,如国债、金融债券、公司债券等。各种债券的收益和风险是各不相同的,如果将资金集中投资于某一种债券可能会产生种种不利后果,如把所有资金全部用来购买国债,这种投资行为尽管非常安全、风险很低,但由于国债利率相对较低,这样做使得投资者失去投资公司债券所能得到的高收益;如果全部资金用来投资于高收益的低等级公司债券,收益可能会很高,但缺乏安全性,也很可能会遇到经营风险和违约风险,最终连同高收益的承诺也可能变为一场空。而投资种类分散化的做法可以达到分散风险、稳定收益的目的。二是指投资者将自己的资金分散投资在不同期限的债券上,投资者手中经常保持短期、中期、长期的债券,不论什么时候,总有一部分即将到期的债券,当它到期后,又把资金投资到最长期的证券中去。假定某投资者拥有20万元资金,他分别用4万元去购买1年期、2年期、3年期、4年期和5年期的各种债券,这样,他每年都有2万元债券到期,资金收回后再购买5年期债券,循环往复。这种方法简便易行、操作方便,能使投资者有计划地使用、调度资金。

总之,债券投资是一种风险投资,那么,投资者在进行投资时,必须对各类风险有比较全面的认识,并对其加以测算和衡量,同时,采取多种方式规避风险,力求在一定的风险水平下使投资收益最高。

参考文献

1詹姆斯·C·范霍恩.现代财务管理(第十版)[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2伯恩斯坦,达摩达兰.投资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3张先治.财务分析[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债券收益率篇7

关键词 债券投资 风险 防范

债券投资是投资者通过购买各种债券进行的对外投资,它是证券投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来说,债券按其发行主体的不同,分为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和公司债券。债券投资的风险是指债券预期收益变动的可能性及变动幅度,债券投资的风险是普遍存在的。与债券投资相关的所有风险称为总风险,总风险可分为可分散风险和不可分散风险。

1 债券投资风险的表现形式

1.1 不可分散风险

不可分散风险,又称为系统性风险,指的是由于某些因素给市场上所有的债券都带来经济损失的可能性,具体包括政策风险、税收风险、利率风险和通货膨胀风险。

1.1.1 政策风险

政策风险是指政府有关债券市场的政策发生重大变化或是有重要的举措、法规出台,引起债券价格的波动,从而给投资者带来的风险。政府对本国债券市场的发展通常有一定的规划和政策,以指导市场的发展和加强对市场的管理。政府关于债券市场发展的规划和政策应该是长期稳定的,在规划和政策既定的前提条件下,政府应运用法律手段、经济手段和必要的行政管理手段引导债券市场健康、有序地发展。

1.1.2 税收风险

对于投资免税的政府债券的投资者面临着税率下调的风险,税率越高,免税的价值就越大,如果税率下调,免税的实际价值就会相应减少,则债券的价格就会下降;对于投资于免税债券的投资者面临着所购买的债券被有关税收征管当局取消免税优惠,则也可能造成收益的损失。

1.1.3 利率风险

利率风险是指由市场利率的可能性变化给投资者带来收益损失的可能性。债券是一种法定的契约,大多数债券的票面利率是固定不变的,当市场利率上升时,会吸引一部分资金流向银行储蓄等其他金融资产,减少对债券的需求,债券价格将下跌;当市场利率下降时,一部分资金流回债券市场,增加对债券的需求,债券价格将上涨。同时,投资者购买的债券离到期日越长,则利率变动的可能性越大,其利率风险也相对越大。

1.1.4 通货膨胀风险

由于投资债券的实际收益率=名义收益率-通货膨胀率。在通货膨胀的条件下,随着商品价格的上涨,债券价格也会上涨,投资者的货币收入有所增加,会使他们忽视通货膨胀风险的存在,并产生一种错觉。其实,由于货币贬值,货币购买力水平下降,债券的实际收益率也会下降,当货币的实际购买能力下降时,就会造成有时候即使我们的投资收益在量上增加了,但在市场上能购买的东西却相对减少。当通货膨胀率上升到超过债券利率水平,则债券的实际购买力就会下降到低于原来投资金额的购买力。

1.2 可分散风险

可分散风险又叫系统性风险,是指某些因素对单个债券造成经济损失的可能性,具体包括信用风险、回收风险、再投资风险、转让风险和可转换风险。

1.2.1 信用风险

当债券发行人在债券到期时无法还本付息,而使投资者遭受损失的风险为信用风险。这种风险主要表现在公司债券中,公司如果因为某种原因不能完全履约支付本金和利息,则债券投资者就会承受较大的亏损,就算公司的经营状况非常良好,但我们也不能排除它存在财务状况不佳的可能性,若真有这种可能,该公司的还本付息能力就会下降,那么就会发生它不能按约定偿还本息,从而产生了信用风险。

1.2.2 回收风险

对于有回收性条款的债券,常常有强制收回的可能,而这种可能又常常是市场利率下降、投资者按债券票面的名义利率收取实际增额利息的时候,而发行公司提前收回债券,投资者的预期收益就会遭受损失,从而产生了回收性风险。

1.2.3 再投资风险

由于购买短期债券,而没有购买长期债券,将会有再投资风险。例如,长期债券利率为10%,短期债券利率8%,为减少风险而购买短期债券。但在短期债券到期收回现金时,如果利率降低到6%,就不容易找到高于6%的投资机会,从而产生再投资风险。

1.2.4 转让风险

当投资者急于将手中的债券转让出去,有时候不得不在价格上打点折扣,或是要支付一定的佣金,因这种付出所带来的收益变动就产生了转让风险。

1.2.5 可转换风险

若投资者购买的是可转换债券,当其转成了股票后,股息又不是固定的,股价的变动与债券相比,既具有频繁性又具有不可预测性,投资者的投资收益在经过这种转换后,其产生损失的可能性将会增大一些,可转换风险因此产生。

2 债券投资风险的防范

2.1 合理估计风险的程度

在进行投资之前,投资者应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和掌握各种信息,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去分析投资对象可能带来的各种风险。

(1)从宏观方面,必须准确分析各种政治、经济、社会因素的变动情况;了解经济运行的周期性特点、各种宏观经济政策特别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变动趋势;关注银行利率的变动以及影响利率的各种因素的变动。

(2)从微观方面,首先要从总体上把握国家的产业政策,其次要对影响国债或公司债券价格变动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对公司债券的投资者来说,充分了解企业的信用等级状况、发展前景和经营管理水平、产品的市场占有情况,其中公司的信用等级状况可由专业的债券信用等级评定机构完成,其余的各种因素必须依靠投资者在充分掌握相关信息后,才能得出较为准确的判断风险的结果。

2.2 全面确定债券投资成本

确定债券的投资成本也需要投资者在进行投资之前开展,债券投资的成本大致有购买成本、交易成本和税收成本三部分。

(1)债券不是免费的,我们要获得债券还须等价交换,它的购买成本在数量上就等于债券的本金,即购买债券的数量与债券发行价格的乘积,若是中途的转让交易就乘以转让价格。对附息债券来说,它的发行价格是发行人根据预期收益率计算出来的,即购买价格=票面金额的现值+利息的现值。对贴息债券,其购买成本的计算方法为:购买价格=票面金额×(1-年贴现率)。

(2)债券在发行一段时间后就进入二级市场进行流通转让,如在交易所进行交易,还得交付自己的经纪人一笔佣金,不过,投资人通过证券商认购交易所挂牌分销的国债可以免收佣金,其他情况下的佣金收费标准是:每一手债券(10股为一手)在价格每升降0.01元时收取的佣金起价为5元,最高不超过成交金额的2‰。经纪人在为投资人办理一些具体的手续时,又会收取成交手续费、签证手续费和过户手续费。

(3)我们还需要考虑的是税收成本,虽然政府债券和金融债券是免税的,债券交易也免去了股票交易需要缴纳的印花税,但我们投资公司债券时要交纳占投资收益额20%的个人收益调节税,这笔税款是由证券交易所在每笔交易最终完成后替我们清算资金账户时代为扣除的。

2.3 准确计算债券投资收益

债券的投资收益包括利息、价差和利息再投资所得的利息收入。这仅仅只是其名义收益,即投资债券的名义收益=面值×持有年数×债券年利率+价差+利息,这里的价差在债券溢价发行的时候应该是负值。但实际上,收益是一个社会范畴的概念,它必须综合考虑物价水平的变化,或者说成通货膨胀因素,所以,当我们来计算实际收益时,还必须剔除通货膨胀率或价格指数,即实际收益=名义收益/价格指数,这样才能准确计算债券投资收益。

2.4 把握合适的债券投资时机

所谓把握合适的债券投资时机是指投资者在进行投资时,一方面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即自己单位或个人能够支配的长期资金数量,一般而言,我国大部分单位能够支配的长期资金十分有限,能用于债券投资的仅仅是一些暂时闲置的资金。采取期限短期化既能使债券具有高度的流动性,又能取得高于银行存款的收益。由于所投资的债券期限短,投资者一旦需要资金时,能够迅速转让,满足生产经营的需要。采取这种投资方式能保持资金的流动性和灵活性。另一方面需要密切注意利率的变化,利率提高时,债券的价格就降低,此时便存在风险,但若是进行短期投资,就可以迅速的找到高收益投资机会,反之,若利率下降,长期债券却能保持高收益。

2.5 选择多样化的债券投资方式

所谓债券投资方式多样化,一是指投资者将自己的资金分别投资于不同种类的债券,如国债、金融债券、公司债券等。各种债券的收益和风险是各不相同的, 如果将资金集中投资于某一种债券可能会产生种种不利后果,如把所有资金全部用来购买国债,这种投资行为尽管非常安全、风险很低,但由于国债利率相对较低,这样做使得投资者失去投资公司债券所能得到的高收益;如果全部资金用来投资于高收益的低等级公司债券,收益可能会很高,但缺乏安全性,也很可能会遇到经营风险和违约风险,最终连同高收益的承诺也可能变为一场空。而投资种类分散化的做法可以达到分散风险、稳定收益的目的。二是指投资者将自己的资金分散投资在不同期限的债券上,投资者手中经常保持短期、中期、长期的债券,不论什么时候,总有一部分即将到期的债券,当它到期后,又把资金投资到最长期的证券中去。假定某投资者拥有20万元资金,他分别用4万元去购买1年期、2年期、3年期、4年期和5年期的各种债券,这样,他每年都有2万元债券到期,资金收回后再购买5年期债券,循环往复。这种方法简便易行、操作方便,能使投资者有计划地使用、调度资金。

总之,债券投资是一种风险投资,那么,投资者在进行投资时,必须对各类风险有比较全面的认识,并对其加以测算和衡量,同时,采取多种方式规避风险,力求在一定的风险水平下使投资收益最高。

参考文献

1 詹姆斯·C·范霍恩.现代财务管理(第十版)[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债券收益率篇8

消极投资策略

债券的消极投资策略就是选取满意的债券并长期持有甚至持有到期,这种投资策略目标主要着眼于获取债券的票面利息,持有期收益率就基本与买入时债券的到期收益率一致了。

这种策略是一种稳妥保守的消极投资策略,债券的固定收益产品特征此时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债券的消极投资策略适合于风险厌恶型投资者,投资者对债券的流通性要求极低,资金可以长期投资。采取消极策略投资债券,应该选取票面收益较高或到期收益率较高的债券,债券的信用风险要求非常低,债券的流动性较低一般在票面利息上会有所补偿,流动性差的债券的票面利息会稍高,比如同期的凭证式国债的票面利率比记账式国债的要高,所以消极投资债券还应该选取流动性较差的债券。如果在债券发行时就申购并采取消极投资策略,那么债券的票面利率、持有期收益率和到期收益率三者就一致了,如果不是以100元面值的价格买入,三者就会不太一样了。

积极投资策略

债券的积极投资策略是着眼于获得价差收益以使总投资收益水平超越单纯的票面利率水平。实施债券的积极投资策略必须对债券基础知识和交易规则相当了解,并且掌握基本的债券投资技巧。债券没有涨跌幅限制,可以T+0交易,而且没有印花税,交易佣金不超过万分之二,这些都为债券的积极投资策略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债券的收益曲线的走势会与基准利率的走势紧密相关,而且会提前反应,必须通过对各类经济数据的分析预测央行可能采取的加息或降息,央行的每次加息或减息不会是孤立的政策行为,往往会同方向连续多次调整基准利率,形成所谓的加息或减息周期,因为宏观经济转向后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央行调整基准利率就是相机抉择以对冲宏观经济波动的风险。减息则债券的收益曲线也应该下行而存量债券的价格会上升,这样存量债券的收益水平与新发债券的收益水平才能对接上,而加息则债券的收益曲线会上升同时存量债券的价格会下跌。能否准确预测基准利率的调整方向是成功实施债券的积极投资策略的关键。

在减息预期下,持有久期越长的债券的价差收益也会越大。固定收益产品发行后的总收益是比较确定的,但由于基于预期的债券交易的发生必定会在投资者之间不均等地重新分配,采取债券的积极投资策略就是要在这样的收益重新分配中获得正效应,当然也会有失败的风险。债券回购还可以被反复多次操作以起到放大债券的收益与风险的杠杆作用。可转债的转股收益是不固定的收益,取决于正股价格能够上涨高出转股价格的幅度,要通过交易获得转股收益需要对可转债的正股走势有事先的正确判断。除了国债没有利息税外,其他债券都有20%利息税的问题,个人投资者应该在付息日前后做相应的卖出买进操作以避税,否则只会白白地丢掉20%的利息收益。

组合投资策略

债券的组合投资策略是着眼于多只债券的组合管理,不是把自己投资的每只债券都分割开来看而应该把它们联系起来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来看。单只债券不可能正好满足投资者的所有要求,而多只债券的不同比例搭配的投资组合有望满足各类投资者的需求,就好像调酒师可以调出各种鸡尾酒以满足客户不同的口味一样。

因需而选 记账式国债的信用风险低,但目前的收益率都不高于4%;企业债的风险适中,收益大多高于4%,但一般流动性较差;公司债和分离债的收益能高过6%,但是有的公司债和分离债的信用风险比较高。全部买国债可以很放心,但是收益就会偏低,全部买无担保的公司债,收益可能较高,但又担心信用风险,全部买转债又担心正股价格下跌,所以必须从自身的预期收益水平、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期限出发兼顾债券的收益性、安全性和流动性来构建合适的债券投资组合。

激进组合要构建激进的债券投资组合,就应该多配置可转债、无担保的公司债和分离债以及久期长的企业债和国债,尽量提高组合的期望收益。要构建稳健的债券投资组合,可以多配置久期适中的企业债,搭配一些国债和高收益的公司债以提高组合的流动性。要构建保守的债券投资组合,就应该多配置中短久期的国债,尽量不配置可转债和无担保的债券,确保投资组合的高安全性。债券的组合投资策略已经为基金所奉行,而个人投资者直接投资债券也应该采取组合投资策略以规避风险提高收益和流动性,单只债券是很难真正满足投资者的各种需要。

防御组合 在当前系统性风险和阶段性投资机会成为共识之时,投资者应继续利用债券基金和货币基金等低风险基金进行防御性投资。在配置股票资产的同时也应适当配置低风险资产。在当前市场状况下,仍需重视通过投资货币基金这类防御性品种来规避风险。应采取低风险的操作策略,重视债券、货币基金等品种的配置;偏保守的投资者可以适当关注防御性品种,在市场依然弱势的格局下,注重这类防御性以及流动性较好的品种配置将是规避市场风险的较好选择。

上一篇:古诗词欣赏范文 下一篇:不动产投资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