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基础范文

时间:2023-11-13 05:09:22

经济学基础

经济学基础篇1

关键词:垄断;反垄断法;法经济学;经济学基础

前言

在当代社会中,经济和法律开始了较为全面的渗透和融合,法经济学逐渐兴起。法经济学是用经济学的方法和理论(主要是用微观经济学理论,以及运用福利经济学、公共选择理论及其他有关实证和规范方法)考察、研究法律和法律制度的形成、结构、过程、效果、效率以及未来发展的学科。运用经济学研究、分析、评判法律问题,带给我们更多新的启示。垄断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经济问题,而反垄断又是一个法律势在必行必须规制的问题,法律与经济的融合在反垄断中有很充分的体现。因而,在反垄断法中,处处体现着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一、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垄断的社会损失

市场竞争是否有效率,关键在于边际收益是否接近边际成本。为了使利润最大化,经营者必须高效率的合理组织生产要素、最有价值的利用资源。企业利润最大化和消费者效用最大化是合理的经济学假定,这是市场机制正常有效运转的结果。只有竞争均衡出现时,市场中的资源才得以优化配置,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之和才能达到最大,社会总财富才能达到最大。如果市场中出现垄断,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寡头们会通过价格大于边际成本的手段攫取垄断利润,从而造成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之和小于自由竞争的收益,不仅增加了社会成本,也减少了社会总财富,造成了严重的社会损失。

(一)生产者剩余的损失

如果仅仅限制产品价格而不限制产量,垄断成员为了增加利润就会竞相扩大生产规模,这样垄断价格就难以维持,所以数量垄断总是与价格垄断联系在一起的,寡头们通常在维持垄断价格的同时减少产量。产量的减少会造成生产者剩余损失,导致社会得到的产品达不到它应当得到的数量;而垄断高价又同时引起互补品的价格上涨,会压低互补品的消费量,导致互补品需求量下降,生产互补品的行业也会萎缩。

(二)消费者剩余的损失

消费者剩余的损失分两种情况:第一,部分消费者放弃购买垄断产品转而购买廉价的替代品,这部分消费者剩余的损失无法从垄断者的垄断利润中得到弥补,这是社会净损失。同时,消费者购买廉价替代品刺激其他经营者利用稀缺社会资源生产劣质产品,花费了更大的成本。第二,垄断者提高价格后,部分消费者仍然购买垄断产品,消费者多付的价款,转化成了垄断者的垄断利润,此时社会财富总量并未减少。但是在此种情况下,以垄断利润的形式获得有利可图的转移支付这种机会,会把真实的资源吸引到销售者谋求垄断的努力和消费者避免支付垄断价格的努力中去,在这些努力中所消耗的资源的成本,其实是获取垄断所造成的损失,这也是垄断的成本。

(三)其他损失

除了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的损失之外,垄断还会造成其他的社会损失。为了获取垄断地位,经营者可能会利用投资游说立法机构和管制当局;为了维持垄断地位,经营者也可能采取广告等非价格竞争形式耗费资源;虽然从长期来看,垄断能促进创新,应当鼓励,但经营者很可能滥用垄断势力造成反效果。垄断造成的这些损失,虽然不是现实的、有形的物质财富损失,但是整个社会的实际收入会低于自由竞争情况下可能达到的潜在收入,这一损失长时间累积也是相当巨大的。

二、反垄断法的法经济学分析

从自由竞争到垄断,再到对垄断行为进行限制,这是商品经济发展的过程。经济学为反垄断法提供了很多理论基础,比如交叉需求弹性理论为如何划定市场提供了经济学的思路;供给和需求理论支配了完全竞争市场结构条件下的市场均衡;效用最大化理论解释了垄断者在博弈过程中将会如何抉择。经济学的基础理论使得我们在反垄断法的制定、实施过程中能够寻求到最佳点,更容易找到最适合反垄断法实施的方式。

(一)反垄断法上垄断概念的经济学分析

垄断一词来源于经济学,在经济学中,垄断通常是指少数大企业或若干企业的联合独占市场。这种联合的或者独家的企业,控制着某一个甚至几个部门的生产和流通,在该部门的经济活动中占统治地位。经济学中的垄断是一种利弊兼有的经济现象,判断垄断适度与否,应该比较它带来的利弊大小:如果垄断没有导致市场结构失去有效竞争或者有可能失去有效竞争;垄断符合规模经济的要求,没有导致规模不经济的现象;垄断符合国家利益和广大消费者利益的需要,这些垄断就不应被认为是过度垄断,而是适度垄断。

反垄断法所禁止或者限制的垄断,理所当然应当是经济学中的过度垄断。经济学的概念,决定了反垄断法的对象。但是反垄断法规制的重点应该在于过度垄断所带来的消极后果。结合经济学基础,从反垄断法的角度,我们可以分析垄断的含义:垄断主要是指以单独或合谋以及其它方式,凭借其经济优势,限制、支配他人的生产经营活动,在一定范围内限制竞争的有效展开,违反规模经济的要求,损害他人或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由此可以看出,经济学中的垄断,侧重于判断市场的状态;反垄断法中的垄断,侧重于市场状态下经济主体的行为。构成反垄断法中垄断的要件是:以特定的行为和方式--单独、通谋或其他方法,达到特定的效果--在一定范围内限制了有效竞争的开展,违反了规模经济的要求,损害了社会的公共利益。

(二)制定反垄断法的经济学基础

市场经济条件下,世界各国的反垄断法,都有相似的经济学基础,即经济自由主义和经济民主主义两大经济学理论基础。经济自由和经济民主相辅相成,反垄断法对经济民主和自由的保护是统一的,其统一的基础在于:自由、公正、竞争的市场既是自由的,又是民主的,反垄断法在维护自由、公正、竞争市场的同时,就维护了经济的自由和经济的民主。

经济自由主义理论始于亚当・斯密,他主张建立一种使"经济人"和"看不见的手"都能充分发挥作用的市场机制,这个机制归纳起来,就是一种完全竞争的经济模式。他在《国富论》中提出著名的"垄断弊害论":垄断将导致产量减少、资源浪费和效益降低,破坏"看不见的手"对市场的自发调节作用。这一观点迄今仍支撑着现代微观经济学对垄断的基本看法。新自由主义是现代西方经济学的一个重要流派,它的基本特征是推崇市场经济的作用,倡导国家应奉行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减少对市场的干预,主张给私人经济活动充分的自由,同时它也强烈反对各种经济力量对竞争的禁锢,以避免效益损失。这样,经济自由主义就不可避免的成为了制定反垄断法的重要经济学理论基础。

经济民主主义以经济机会均等和经济平等为主要内容,其基本观点是:为了实现经济上的民主,国家必须尽可能的保障企业自由,为企业提供开业的平等权利,并尽可能的保障企业之间无论大小、强弱都平等的拥有参与经济活动的机会。垄断势力以及垄断力量的滥用全部或者部分的取消了相关市场中的经济机会均等和经济平等,是违反经济民主的,国家应当以法律为手段,对垄断力量予以有效的控制。因此,经济民主主义同样成为了制定反垄断法的重要经济学理论基础。

(三)对我国《反垄断法》的经济学思考

西方发达国家的垄断是在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环境中、市场失灵的情况下产生的一种经济垄断,而我国存在行业壁垒、地区壁垒、政府限制交易或者强制交易、政府专有交易等垄断行为,不同于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经济垄断,这些垄断都有政府"行政力量"在背后支持,于是中国学者借用了行政垄断这个概念。我国传统上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这直接导致了我国《反垄断法》是在不成熟、不完善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出台的,竞争不充分使得《反垄断法》在某些领域的生存基础先天不足。我国同样也存在经济垄断,但是行政垄断较之更为严重,更亟待解决。

行政垄断在我国已经根深蒂固,许多垄断行业基本上都是在政府的直接或间接庇护下生存的,因此他们会采取各种措施对抗中央政府制定和实施的各种反垄断政策,以保护自身的利益。相比于经济垄断,我国行政垄断的数量和危害程度都更大,但08年实施的《反垄断法》仅简单的规定:"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滥用行政权力,实施排除、限制竞争行为的,由上级机关责令改正;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反垄断执法机构可以向有关上级机关提出依法处理的建议"。此外,没有任何其他针对行政垄断的有效措施。

随着我国《反垄断法》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对经济垄断有抑制作用,也利于抑制行政垄断数量的增加。但是,要想彻底的解决我国行政垄断的问题,唯一可行的办法只有进一步加强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光靠《反垄断法》想要对行政垄断进行有效规制是不切实际的。我们不能期待这部法律能单独解决行政垄断的问题,它只是一部有关微观经济的法律。

三 、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反垄断实践中的冲突解决

现今的反垄断的实践过程仍充满了冲突,比如许多学者主张大部分甚至完全废除反垄断法的同时,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实施反垄断法或相似的反垄断政策;在经济学家和法学家越来越提倡采用"理性原则"时,根据"本身原则"来执法的情况还是到处可见;即使在同一套法律或者同一份反垄断案件的法庭判决内,仍然常常找到自相矛盾或含糊不清的论据。利用经济学的成果,可以调解反垄断在实践过程中的冲突,通过对反垄断司法进行一定程度的改进,使这些冲突能够在诉讼和抗辩过程中自发的得到解决。

经过一百多年的实践,美国判例的趋势表明"本身原则"无法识别哪种商业行为是肯定有害的,然而根据"理性原则",试图通过考虑某种商业行为的综合社会效果来判断其是否有害,也不能解决问题。原因如下:

第一,反垄断诉讼中的不同角色,对所谓的社会效果,会有截然不同的看法,而反垄断法的目标本来就是多元化的。如反垄断法的立法者会担忧低价对垄断竞争的小企业造成伤害,也担心歧视性定价的问题,他们还担心高价对消费者造成的伤害,然后他们对高价的担忧主要是认为垄断性定价会造成财富分配不公,而不是担心垄断性定价会影响资源的有效配置。保护竞争者免受低价的伤害与保证消费者免受高价的伤害--这是不相容的政策目标。

第二,司法会出现两种错误,一种是把本来是促进竞争的行为错判为反垄断违法;另一种是把本来具有反竞争效果的行为错判为合法。法庭如果把本来是促进竞争的行为错判为反垄断违法,即错杀了无害的商业行为,会对社会造成持久的伤害;法庭如果把本来具有反竞争效果的行为错判为合法,即放过了有害的商业行为,这种错误可以由市场力量来纠正,不如第一种错误造成的损害严重,所以重要的是第一种错误。在实践中,法官的出错率是比较高的。

由上可知,在反垄断的司法实践中,"理性原则"仍然是一套含糊不清和自相冲突的诉讼程序,不可能得到很好的适用。此外,司法过程会出错,错杀无害的商业行为这种错误会由于法律的强制力而放大它对促进竞争的商业行为的抑制,那么我们可以得出解决反垄断实践中的冲突的方法:为了慎重起见,反垄断司法的"理性原则"应该解释为让反垄断的原诉人承担这样的举证责任,即证明其控诉的经济学基础不仅是逻辑自洽的而且是具有现实性的。

结语

反垄断法应当以效率为优先的价值目标,同时兼顾公平,这在我国现阶段尤为重要。以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维护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转,有效发挥其优化配置资源的功能,提高社会总体福利,需要竞争和企业这两个工具。反垄断法的目的是使企业经营的结果与竞争市场运转的结果协调一致,即企业运转的结果符合自由市场运转的结果。在法学和经济学逐渐渗透和融合的今天,运用经济学理论解决反垄断法的制定和实施问题,在我国的反垄断法实践中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薛兆丰.反垄断法的经济学基础[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1).

[2].关立新,杜江.反垄断法:基于法经济学视角的解析[J].商业研究,2008(8).

[3].尹德洪.反垄断法的法律经济学分析--兼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8(6).

[4].高桂林,肖彦山.反垄断法的经济学和法理基础[J].广西社会科学,2005(12).

[5].刘大洪.反垄断法的经济学分析[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7).

经济学基础篇2

[关键词]合同法;情势变更;经济学逻辑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689(2011)03-0085-05

早在罗马法时代便确立了“合同必须严守”的规则,只要双方当事人达成合意,即应产生双方当事人所追求的效果。合同成立后,无论出现何种客观情况的异常变动,都不应影响合同的法律权利。因为契约的拘束乃契约的忠实,建立在对自己承诺应予遵守的伦理性、交易安全及信赖保护之上,为契约法最基本的原则,乃私法社会及市场经济得以存在运作的基础。但是,任何合同在缔结之际,无论其当事人是否意识到,均是以当时存在的法秩序、经济秩序、货币的特定购买力、通常的交易条件等特定的一般关系(或环境)为前提的。如果这些关系不可预见地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如若再让合同当事人严格遵守原来的合同,可能出现显失公平的结果,甚至可能丧失最低限度的实质性合同正义。因此,在合同有效成立后,因当事人不可预见的事情发生(或不可归责于双方当事人的原因发生情况变化),导致合同的基础动摇或丧失,若继续维持合同原有效力有悖于诚实信用原则(显失公平)时,则应允许变更合同内容或者解除合同,这就是情势变更原则。不同于法律行为基础说,本文拟从法经济学角度对情势变更的理论依据进行研究,结构安排如下:第一部分说明合同漏洞填补的一般规则。第二部分分析风险分配的效率标准。第三部分对情势变更进行全面的经济学分析。第四部分为结论。

一、合同漏洞的填补

如果合同当事人双方对未来发生的所有偶然情况都预期到了,并且相关风险也在当事人之间进行了有效分配,即,合同对可能发生的任何事件都有完备的应对方案,那么,可以认为双方缔结了没有缺口的完备合同。在执行完备合同的过程中,出现任何一种情况时都只需要严格执行相应的合同条款即可。换言之,由于当事人在事前规定了各种或然状况下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因此合同双方不再需要法律提供合同条款,也不需要法律调整合同条款。问题的重心变成了事后的监督问题,法律唯一能做的就是保证当事人双方严格执行合同条款。正如考特和尤伦所言:“完备合同的双方当事人需要政府根据合同条款强制履行他们达成的一致,但除此之外,不需政府再做任何事。”因此,各国法律一般都允许当事人在合同中明确约定风险负担问题。因为在通常情况,作为自利的理性人,当事人比法律更清楚自己的效用函数,更有能力将资源配置到最有价值的用途上。但是,有效的完备合同只是一种理想的状态。在现实中,由于信息成本、环境的不确定性、人的有限理性以及故意的遗漏等多种原因,当事人不能或者不愿意缔结这种完备合同。对于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的情势变更,通常在合同中没有规定,合同存在漏洞。

当发生情势变更时,往往会引起争端。此时,应该首先考虑在合同中是否有分配风险的隐含条款。所谓分配风险的隐含条款,是指当事人双方没有明确约定的条款,而根据缔约时的情况可以推知当事人双方默示同意以某种方式分配风险。这通常可以根据合同价格来判断。如果当事人在缔结合同时考虑到了未来可能涉及到的风险情况,并且通过默示同意的方式对它进行了分配,那么,当事人在缔约时也会把它作为影响合同利益分配的一个重要因素加以考虑。相应地,这种风险分配会反映在合同价格上。显然,承担了风险的一方当事人的经营成本会有所增加。因此,在竞争市场的其他因素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合同的价格条款会做出有利于该方当事人的相应调整。实际上,在这种情况下,合同价格和市场价格之间的差额可以被看作是一种保险费用。收取了保险费的一方在发生风险时理应承担相应的损失,而不得提出诸如“假如我预料到了这种风险的发生就不会签订这样的合同”之类抗辩。其道理是非常简单的,如同你花钱购买彩票一样,你不能因为没有中彩而要求彩票发售方退还购买彩票的资金。

对于风险分配,如果当事人之间既没有明确的条款对其予以说明,也没有隐含条款,那么,合同法就必须提供有效的风险分配条款来填补这些缺口,使得当事人的协议变得完备。合同当事人留下缺口可能是由于事前分配风险的成本高于事后分配损失的成本。在这种情况下,由法律提供标准的契约条款成本可能会更低。此时,当事人没有对风险进行分配而留下缺口就是故意的,其目的是希望藉此来提高自己的盈余水平。因此,合同法提供的条款必须是有效率的,能使合同双方通过在合同中留下缺口而将商议合同的交易成本最小化。只有当法律提供的是双方都喜欢的违约条款时,缔约当事人才可以在合同中省去这些条款并集中精力商议其他条款。很明显,需要商议的条款越少,交易成本越低。但是,什么样的合同条款是合同双方当事人喜欢的条款?这可以采用“假想契约”的方法来推断。假想在缔约时双方当事人都已经预见到偶然事件已经像现在这样发生时,当事人在缔约时会对此做出如何的规定。通过还原当事人的意图,可以有效地补充合同。通常情况,作为理性经济人,当事人希望能够最大化合同利润。所以,他们相互都会对履约收益最大化和履约成本最小化感兴趣,可以将这一点作为缔约时双方赞同的思路来充实和弥补契约的不足。

二、风险分配的效率标准

对于合同风险的分配,经济效率要求与此相关的各种成本之和应该最小化。波斯纳认为,在当事人缺乏对风险的明示和默示的分配时,应该由优势风险承担人承担风险损失。具体而言,除了当事人间对于某项风险所造成契约不能履行的责任已另有约定而应从其约定者外,若债权人为优势之风险承担人时,应使债务人免其责任。反之,若债务人本人为优势风险承担人时,其不为履行当然构成债务不履行。这里,所谓优势风险承担人,是指对于业已发生之特定风险,能以较低的成本即较有效率的方式承担的当事人,包含两种情况:如果风险能够预防,则能够以有效的方式预防风险的人即为优势风险承担人;如果风险不能预防,则最廉价保险人即为优势风险承担人。布鲁斯利用经济学边际分析方法得出了两点类似的结论:第一,若债务人未尽适当的注意义务以履行契约义务或减少损害时,不宜免除其契约责任,以能促其注意。第二,“最廉价保险人”的标准于传统履行不能的事例应有适用的余地,亦即即使债务人已尽适当的注意而防范不能履行事由的发生,但若债权人已尽其减少损害的义务,且债权人就系争之危险自行保险所需的成本高于债务人的保险成本时,债务人仍不能以履行不能而主张免责。

对于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的风险,根据是否能够

通过花费合理的成本进行预防可以将其分成可以预防的风险和不可以预防的风险,而判断预防风险的成本是否合理的标准在于这种成本和预期收益的对比。风险通常都表现为造成损失的小概率偶然事件。如果通过预防而防止了这种损失,这种被避免的损失就是预防行为的收益。假设偶然事件造成的损失是£,采取预防措施的成本是C0采取预防措施前偶然事件发生的概率是P1,采取预防措施后偶然事件发生的概率是P2,则预防行为的收益就是L(P1-2)。如果C

对于可以预防的风险,经济效率要求将它分配给最低成本的风险预防人。通常,合同双方当事人预防风险的能力并不相同。例如,工厂签订合同为顾客供应某种产品。在履行合同的过程中,工厂可能面临火灾风险。显然,比起顾客去预防火灾而言,工厂预防火灾更有优势。现在,假设法律将这种预防责任分配给顾客,结果会怎样?由于顾客远离工厂,根本没有能力预防工厂的火灾,所以顾客不会采取任何的预防措施,这个结果是不理想的。那么,顾客是否可能联合起来与厂家谈判,购买厂商的预防?这种可能性非常小,因为这个过程伴随着过于巨大的交易成本。相反,如果直接将这种风险分配给厂商,厂商完全可以将这种预防成本转嫁给顾客,不仅实现了预防火灾的目的,而且还避免了与分配风险相关的交易成本。因此,对于可以预防的风险,问题的关键是找出谁是最低成本的风险预防人。通常,这可以通过当事人对风险的控制能力、当事人与合同标的之间的距离远近等信息来判断。

对于不可以预防的风险,无论当事人采取什么预防措施,无论花费多少预防成本,都无法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因此,经济效率要求当事人不采取预防措施。此外,对于有些风险,如果当事人采取预防措施也可以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只是由于这种预防在经济上无效率而没有必要如此行为。因为,经济学上最大化通常要求某种行为的边际收益等于其边际成本。对于不可以预防的风险而言,采取预防措施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十分有限,使得预防行为的边际收益也非常有限,从而,采取预防行为是不经济的。此时,合同法不应要求任何一方当事人采取预防措施。那么,当风险实现时,损失应该分配给最廉价保险人。在决定谁是成本较低的保险人,我们可以将保险成本分成两类:估测成本和交易成本。其中,估测成本是为了估测风险发生可能性和(一旦风险出形式)损失大小的成本。而交易成本则是与“分散危险消化损失”相关的成本,如与购买责任保险相关的成本。通常,有履行义务的一方估测成本较低。至于后者,则取决于不同情况。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当一方当事人可以自行保险时,他的交易成本往往较低。

如果双方当事人中一方能够以最低成本避免风险,而另一方能够以最低成本投保,那么应该将风险分配给哪一方?基本的原则是,由能最容易防止风险发生一方当事人承担责任。其原因是基于道德风险,如果一方是被迫为另一方保险,这会诱使另一方不去采取必要步骤来预防风险。当然,这个原则也有例外。例如,一个有购买意向的潜在客户在一个汽车经销商的经营场地上进行试驾。在试驾过程中由于疏忽大意发生了事故致使人和物遭受了损害。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应将风险分配给汽车经销商。因为客户一般不会轻视自己的生命,发生道德风险的可能性极低。

如果双方当事人都无法以一定的预防费用来避免风险,且由于未存在该风险的保险市场而无法对外进行投保,那么该如何分配?答案通常取决于两个因素:第一,信息成本――哪方当事人处于能熟悉察觉风险的有利位置?第二,一方利用“大数法则”来处理风险的可能性。关于第一点的理由,这主要是由于,处于察觉风险的有利位置的当事人如果未能察觉到风险,说明其具有一定的过失。将风险责任分配给他能够有效地促使她尽到合理的注意义务。关于第二点,理由在于,如果当事人能够利用“大数法则”来处理风险,她可以将这种风险分配给无数个与之订立合同的当事人。在某种意义上,他起到了保险人的作用。如果双方当事人都不能察觉风险,也无法利用“大数法则”来处理风险,那么此时,风险应该在当事人之间公平地分配而不是简单地分配给其中任何一方。

三、情势变更的经济学分析

情势变更原则打破了契约严守原则的限制,似乎违背了合同当事人订立合同时的意思,其理论基础何在?在早期,人们试图从当事人的意愿出发来寻找答案,提出了所谓的“约款说”。根据这种理论,情势变更是基于当事人意思的一种约款,即当事人对情势变更条款存在着一种约定。但是默示条款是建立在一种想象或者说虚构的基础上的,又或者说是一种对当事人意思的拟制。这成为它遭致批评的地方。因为既然是合同条款,当然以双方的同意为必要。所以默示条款隐含的内容是,合同双方对特定条款加人合同的同意。可是,“一般认为合同落空只是意料之外的事件造成的法律后果。那么,怎么可以将当事人未曾预料到的事件归属到当事人默示的合意中去呢?”

在假设当事人具有情势变更的约定变得不合理后,人们把约款说的意思表示进行了翻转,假设当事人的意思表示是建立在缔约时的客观情况保持不变的基础之上。如果当事人都进行了这样的假定,那么在缔约后出现了情势变更时,由于违反了这种假设,理所当然地可以对合同进行变更。这种思想集中地体现在德国的“法律行为基础说”和“法律行为基础制度”。因行为基础有瑕疵(自始欠缺或嗣后丧失)而受不利益的当事人,具有消灭合同关系的权利。所谓“行为基础”,是指(交易)行为缔结之际表现出来的、且当时相对人明知这种前提观念的重要性而未作反对表示的一方当事人的前提观念(预想),或者多方当事人共通的前提观念。行为基础应当具备以下特点:(1)法律行为基础为法律行为的客观的基础,而非当事人为意思决定及为表示时的主观的基础,因此与动机截然不同。(2)法律行为基础并非法律行为的构成部分,尤其不须明示提升为法律行为效力的条件。(3)法律行为基础并非一般所称的法律行为目的。(4)法律行为基础概念本身的确定标准应当是主观的,是依当事人的“预想”而定的。

尽管其它国家在表述时没有采用法律行为基础这样的术语,却隐含了相同的思想。例如在法国,情势变更的理论依据更多的被表述成了“不可预见理论”。根据该理论,应当推定,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实际上是假定了一个暗示性的特殊条款,即当事人所表示的同意是基于订立合同时存在的事实状态的“持久性”,如果这一事实状态以一种不寻常的、不可预见的方式被改变,则当事人的义务也应随之改变。英美法系规定了与情势变更规则相近的合同受挫制度,其适

用要求“在合同签订后发生了没有预料到的不利事件,而该事件的不发生是签订合同的基本前提。”所谓签订合同的基本前提是指当事人在签订合同时明示或隐含地对客观情况的未来发展做出的假定,并且这些假定是签订合同的中心动机。对于是否是基本前提必须是不容置疑的,从周围环境以及合同的目的来看它必须足够明显以至于可以合理地认为当事人双方都认同这样的假定。

当事人订立合同都是建立在一定的基础假设之上,情势变更后,这个基础假设已经不再存在,理所当然地,这不符合当事人最初的合同意愿,于是需要对合同进行调整以反映已经变化了的情势。事实上,这个理论背后隐藏着比较清晰的经济学逻辑。根据上文分析的合同分配风险的一般规则,对于情势变更,合同的任何一方当事人均无法避免。因此,不可能将这种风险分配给最低成本的预防人。那么,是否存在最低成本的承保人?通常,这种保险人也是不存在的。在此情况下,似乎只能将这种情势变更的风险在双方当事人之间进行公平分配,而具体途径就是重新调整合同条款。除此之外,尚存在另一个调整合同的理由。在本质上,合同是一种配置资源的方式。通过缔结合同,双方当事人可以促进资源流向更高价值的地方。在这个过程中,每一方当事人都可以获得福利的改进。当情势变更后,用于履行合同的资源的价值发生了变化,按照原来合同约定的方式配置资源可能不再符合效率的要求。因此,需要对合同条款进行调整甚至解除,以反映社会对资源配置效率的要求。

四、结论

对于合同的履行风险,如果当事人在合同中有明确或隐含的约定,则应尊重当事人的意思自治。但是,由于情势变更的不可预见性,合同当事人通常没有在合同中对其进行具体约定,留下了漏洞。作为风险分配规则,情势变更能够有效地填补合同漏洞,节约当事人与风险分配相关的交易成本。而且,按照经济效率的要求,风险应该分配给优势风险承担人。由于合同双方可能都不符合其要求,所以情势变更规则通过调整或解除合同将风险在当事人之间进行公平的分配。不同于“法律行为基础说”,情势变更背后隐藏着令人信服的经济学逻辑。即,在情势变更情况下,当事人对履行的估价及履行成本都发生了变化,原合同已经不再是资源配置的有效手段,因此应予以变更或解除。

[参考文献]

[1]王利明,违约责任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6.

[2]王泽鉴,民法概要[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3]韩世远,履行障碍法的体系[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

[4]梁慧星,中国民法经济法诸问题[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

社,1999.

[5][美]罗伯特・D,考特,托马斯・S,尤伦,法和经济学[M],施少

华等译,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6]Posner,A,P,&Rosenfield,A,M,:Impossiblility and related

doctrines in contract law:An eonomic analysis[J],Legal

Studies,1977,6(1):83-93.

[7]Bruce,C,J,An economicc analysis of the impossibility doe-

trine[J],Legal Studies,1982,11(2):3ll-322.

[8][德]汉斯一贝恩德・舍费尔,克劳斯・奥特,民法的经济分

析(第四版)[M],江清云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

[9]王利明,合同法研究(第二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

版社,2003.

[10][英]P.s,阿迪亚,合同法导论[M],赵旭东等译,北京:法律

出版社,2002.

[11]彭凤至,情事变更原则之研究[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

司。1986.

[12]尹田,法国现代合同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5.

[13][美]布莱恩・布卢姆,合同法[M],张新娟注释,北京:中国

经济学基础篇3

关键词:经济法;经济学;基础

一、引言

现代经济法是是多学科、多领域的大融合。尤其是较高层次上的法律与经济在结合。德国某学者主为“经济法就是渗透着时代精神的经济现代法”;而在我国经济与法学界都存在着这两种说法,“经济法是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它是形为法,质为经济” 。毋庸置疑,经济学与经济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经济法的逻辑起点是研究经济学基础。本从经济学角度来考经济法察,发一家之言,以求教于学界同仁。

二、经济法的内涵

1921年,苏联由于粮食匮乏引出新经济政策。苏联的经济法受到德国经济法思想的很大影响,但是更重要的是与苏联的意识形态和经济体制相联系的。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法和苏联一样,摆脱不了实质上实行的集中的体制的束缚。我国经济法概念受大陆法系国家德国,日本以及苏联的影响。在我国:经济法是国家从整体经济发展的角度,对具有社会公共性的经济活动进行干预,管理和调控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三、经济法地三大基本原则来经济法的经济学基础

当前,在国际上以和平与发展为主旋律的背景下,各国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职能日益突出,大都将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根本目标。平衡和谐的经济环境是我国加入WTO后与国际接轨的基本要求,是我国要获得完全市场经济地位得到国际社会认同的基本要求,更是一个国家的整体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因此提出 了以下三大原则:

(一)营造平衡和谐的社会经济环境原则

平衡协调原则离不开一个稳定的平衡和谐环境,不能从表面上对于其进行理解与定位,要深度剖析其内在的深层次原因。经济法所特有的功能之一就是对经济关系进行一系列的平衡协调,然而假使简单地将平衡协调归属到经济法的基本原则中来又没有足够的条件,内容也不够充分,也不能在真长意义上完全体现出经济法的核心内容。

第一,平衡和谐的社会经济大环境是运动而非静止的,平衡和谐的社会经济环境体现的并非是中庸理念,而是必须要建立在对客观经济规律正确认识的基础上,是一种在客观认识为基本前提条件下的应然的状态。在这一经济环境背景下,能够实现公平、自由、秩序、效率的平衡和谐,能够实现未来利益与当前利益的平衡和谐,组后能够实现国家、社会以及个体之间的整体平衡和谐。

第二,“平衡和谐”能够真正滴体现经济法治背景下的正常经济环境形态,并非是突出对抗,而真正要侧重的是不同主体的有机配合,不仅要遵循适度的原则,更要科学合理的把握好这一度的标准。有关学者曾经指出了平衡有均等的观点,所以不主张把其收归经济法的思想当中,然而我们认为这里所说的平衡,其并不能理解为是均等,而应该解释为“不失调”,就好像人们经常说到的“生态平衡”。

第三,经济法律的逐步建立与完善虽然代表着成绩,但是其本身并不能够代表我国社会已经形成了良好的经济环境,因为社会经济体系是运动的,是不断地向前发展的,这也要求我们的经济法制也要顺应时展的潮流,要具有一定的预见性和规划性,要能够从立法、司法以及执法等多方面来努力建立与维持这种良好的经济环境。

(二)合理分配经济资源原则

从现代经济学的角度看,经济资源不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相对于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的要求,经济资源可以说远远不够的。当前我国身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在诶来会长期处于这一级阶段,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也是一个成长的过程。因而社会资源的分配制度也必然要侧重为按劳分配,并辅助以其他多种分配制度。这种并存的、复合的分配制度首先保障了我国社会经济资源的科学配置,其次也有利于抑制贫富差距的不断加大。而这种分配制度也可以说是社会总体经济效益优先,并兼顾社会各方利益实现公平的最典型表现。此外,抑制贫富两极严重分化也更侧重于对短缺经济资源中生活资料的配比,也更加侧重于社会的整体稳定,是社会公平的最终体现。

(三)保障社会总体经济可持续发展原则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在得到物质满足的同时也持续地消耗着我们的现有资源。“可持续发展”就这样在80年代诞生了,并与90年代真正的成为了我国治国方略中的重要原则之一。可以说,可持续发展的提出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又以标识,是社会发展的全新的里程碑。可持续发展观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共存,明确了只有做到真正的和谐才能够促进社会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这一理念不仅仅从人类社会的当前利益出发,更以人类社会纵向的代际利益和谐为一个重要出发点。这种发展要在稳中求胜,而不是社会超速发展的同时不顾及自然的和谐,可持续发展强调要在连续与稳定下促进社会的高速发展。

上面的三大原则中经济法与经济学的关系略见一斑。接下来,我们继续通过经济学和经济法的关系来看经济法的经济学基础。

四、经济法与民法的关系来看经济法的经济学基础

经济学所研究的规律和原则终究要上升到法律,经济法的作用就是在法治社会,使经济的运行有法律的依据,对经济运行中的不良的东西予以规制。经济法存在于经济政策的规则当中,经济政策又以经济理论为基础。这就意味着有效率的规则并且能够在法律上适用,势必会起到不可替代的重要的作用。从反垄断法来角度来讲,明确各种企业行为的动机以及经济效果是经济学的重要作用之所在。举例来说,生产厂家对分销渠道采取的垂直控制,其目的是限制竞争,还是提高经营效率,而这种行为又会产生怎么样的经济效果,则必须要用经济学来加以研究,从而使反垄断法的规则得以改善。

(一)经济法与民法的关系

1.经济法与民法的联系最为密切,主要表现在:在调整对象方面,两者都调整一定范围的经济关系,这是因为作为民法重要调整对象的财产关系,实质上就是经济关系;在法律作用方面,经济法和民法都在保护当事人合法经济权益,维护良好的经济秩序方面发挥重要功能。

2.经济法和民法作为各自独立的法律部门,其区别主要表现在:①具体的调整对象不同。经济法以国家在管理和协调国民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为调整对象,具有显著的服从性,属于公法范畴;民法则调整作为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以平等性为基本特征,属于私法的范畴。②法律属性不同。经济法强调社会本位,以社会利益和社会责任为基本原则,着眼于维护全局的、长远的利益;而民法则突出个体权利的本位性,强调社会个体的权利、平等和自由,能够调动和保护个体的积极性及创造性。充分运用和体现市场竞争机制。③调整方法不同。经济法以强制性规范为主,对违法行为综合运用财产责任、行政责任、刑事责任三种制裁形式,具有惩罚性;民法则更多地采用任意性规范,当事人可以依法自由处分权利,对违法行为采取民事制裁形式,具有补偿性。

总之,从经济法地三大基本原则、经济法与民法的关系来看经济法,它都是以经济学为基础的。作为法律规范本身,经济法是从私法公法化和公法私法化的法律运动中产生的。因此,作为对经济生活有着最直接影响的经济法应当强调和民商法、行政法携起手来,共同调整经济生活。

参考文献

[1] 喻玲.从经济法的视角解读企业的可持续发展[J].金融与经济,2009(11)

[2] 王娟.经济法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思考[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5(5)

[3] 张博.马金春.可持续发展对经济立法的影响[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5(2)

[4] 赵向丽.论经济法与可持续发展[J].学理论,2010(1)

经济学基础篇4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经济学基础;应用

一、高职院校《经济学基础》教学现状

(一)课程知识点多且抽象,与学生接受能力不相适应

《经济学基础》这门课中有很多的公式、模型和图表,对学生的数学推理、逻辑思维、理解和思辨能力要求较高,这些要求与绝大部分高职学生的水平是有差距的,一方面,高职学生普遍数理基础差,另一方面,经济学课程起源于西方,运用西方人的思维模式,再加上它偏重于理论分析,学生接受起来有困难。

(二)教学过程僵化,不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实践环节缺乏

在高职经济学的教学中,很多教师仍然采用“满堂灌”的授课方式,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听,且教学中只注重公式和模型的推导。这样的教学方法忽视了经济学理论的应用和对学生经济学思维的培养,使得学生只会死记硬背,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另外,这门课教学过程中实践环节很少,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三)缺乏真正适合高职阶段经济学教学的教材

大部分高职院校所采用的《经济学基础》教材基本承袭本科院校《西方经济学》的框架结构,前者只是在后者的基础上进行了简单的压缩删减,内容的技术性和理论性很强,保留的部分也未针对高职学生薄弱的数理基础进行改编以降低学习的难度。另外,教材内容很少结合案例,即便有案例,所用案例也很陈旧极少更新,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联系不紧密。

二、案例教学法的相关概述

(一)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就是利用源于身边或社会的事例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原理说明道理,从而给学生以启发。案例教学在我国已有近30年的推广应用历史,它对促进我国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的改革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案例教学法的特征

(1)案例教学法具有启发性。在案例教学中,教师通过给出特定的案例,引导学生投入到对案例的分析思考中,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2)引导和鼓励学生思考。在案例教学中,面对案例,老师预先不告诉学生该如何做,学生需要自己去思考,寻找思路。(3)案例教学法具备生动形象、多样化、生活化的特点。教学中所用的案例皆来自社会或学生身边,它们具体形象、丰富多彩,因而贴近学生生活,较易引起学生兴趣。同时,这些案例将呆板的原理运用于生活实际,实现了教学目标。(4)案例教学法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案例教学一改老师“满堂灌”、学生一味被动接受知识传授的做法,可有效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助于学生对知识内容的理解与掌握。

三、高职《经济学基础》教学运用案例教学法的必要性

(一)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经济学本身的知识充满了原理、模型和图表,如果一味地、静态地向学生灌输,学生难免会感到枯燥无味。案例教学把刻板的经济学概念和原理与生动、形象、具体的案例相结合,这些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较容易引起他们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经济学基础这门课不仅仅是要学生记住几个概念,会解几道计算题,而是要教会学生把经济学原理和知识(或经济学思维)运用到生产实践中,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案例教学突出的是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而不是找到一个“标准答案”。在实际运用中案例教学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采取自由讨论的形式,也可以分小组完成,前者锻炼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后者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

(三)案例教学具有高效性

传统教学一味向学生灌输知识,课堂效率低下,学生往往只是部分接受了教师传授的内容。案例教学把案例摆在学生面前,学生要运用相关知识去分析案例回答问题,首先必须对那些经济学概念和原理要快速熟悉,其次,学生将这些概念和原理运用去分析问题,也加强了对这些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和记忆。

(四)有助于实现多角度的评价

案例教学不是仅靠考试成绩评价学生,教师通过案例教学,可以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如分析应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案例教学的这种特点有助于教师在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实施综合评价。

四、案例教学法在《经济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根据教学环节划分,案例教学法应用案例可分为:

(一)引导案例

在讲授新的一节内容前,教师先和学生一起讨论分析某个案例,以此来引出要讲授的知识点。由于所选案例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这样的授课方式通常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在经济学界,有一个非常著名的钻石与水的价值悖论。众所周知,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离开了水就不能生存。因此,水对人类来说,其价值非常之高。但是,市场上水的价格却非常低。相反,钻石对于人类的生存却没有任何价值,既不能御寒,也不能果腹,然而其市场上的售卖价格却非常高。这种强烈的反差就构成了钻石与水的著名悖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呢?这个问题会引起很多学生的共鸣和困惑,这时教师就可以因势利导地解说我们可以通过消费者行为理论的学习来解开这个谜团,从而开始讲课。

(二)讨论案例

此类案例是教师在讲完某个经济学知识点后给出一个经济事件案例,通过课堂上学生的讨论来分析其中隐含的经济学原理,并结合该经济事件讲出其发生的理由。具体应用时教师可将班上学生分组,按小组进行讨论、磋商,得出结论,再由小组派一名代表上讲台发言。这一类案例的应用主要是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它既可使学生积极思考,又可活跃课堂气氛。例如,在讲完弹性理论这一节后,教师可给出“旧帽换新帽一律八折”案例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这个案例是说某商家打出广告“旧帽换新帽一律八折”,意思是,如果你买安全帽时交一顶旧安全帽的话,当场退二成的价格;如果直接买新帽,则只能按原定价购买。如果学生们认为这是因为店家加入了什么基金会或是店家和供帽厂家有什么协定,回收旧安全帽可以让店家回收一些成本,因此拿旧帽来才有二折的优惠呢,那么教师可以点评说他们想错了。教师可以提示学生但凡这种以旧换新的促销活动主要是针对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弹性而采取的区别定价方法。待学生代表总结发言完毕后,教师可以给出答案:店家以顾客是否拿旧安全帽,来区别顾客的需求弹性。

(三)课后思考案例

教师可在课后布置一些思考案例,这类案例主要是让学生自我研究分析,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巩固和加深对于所学经济学理论的记忆。例如,在讲授完供给予需求均衡理论及其应用这一节内容后,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个案例思考题(可以作为课后作业):政府打击毒贩、销毁毒品的行动,是提高还是降低了与毒品相关的犯罪率?怎样减少毒品犯罪?

五、在《经济学基础》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应注意的问题

(一)精心选择案例

对于高职《经济学基础》案例教学中选取的案例应符合以下几条标准:(1)针对性。挑选的案例要切合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目标,有助于学生理解相关的经济学理论。(2)现实性。挑选的案例最好是当前社会热点问题,或是学生的身边事、眼前事。(3)趣味性。挑选的案例要能激起学生的兴趣或共鸣。

(二)提高组织案例教学的综合能力

教师要熟悉与案例相关章节的重点和难点。要能根据案例不断地进行提问,鼓励学生思考并参与讨论。教师要做案例教学的设计者和引导者,应肯定学生提出的有新意的、符合逻辑的见解,不全部否定有偏差的观点,而是对其进行纠正。要控制好案例教学的节奏,在预定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

(三)注意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的有机融合

理论教学是案例教学的基础,两者相辅相成,案例教学不能脱离理论教学,在《经济学基础》这门课的教学过程中尤其要注重两者的有机结合。既不能一味讲授理论,忽略让学生进行思考,也不能“唯案例是从”,因为不是所有的经济学知识点都能套上案例进行讲解的。

经济学基础篇5

想要提高经济学基础的课堂效率,不仅要理解经济学学科特点,还要明确教学目标。中职经济学基础定位不同于大学生所学的经济学基础。笔者认为中职经济学基础的首要教学目标是激发学生对该学科的兴趣,让学生能主动运用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思考经济现象。其次是要学以致用,就是能够运用经济学知识分析经济现象,指导市场经营实践。最关键的就是要学生学会一种人生态度,正如著名作家萧伯纳所说:“经济学是一门使人生幸福的艺术。”学习经济学更多的是学习理性思维,对于中专生来说,只要能通过经济学基础这门课程获得理性思维的能力就真正实现了教学目标。

2改变传统课堂形式,把舞台交给学生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主体。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我国教育也越来越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中职教学也应该积极改变传统课堂形式,改变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无论是小学、初中、高中或者大学,围绕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形式越来越受到重视,职业学校的教学改革却迟迟无法前进。究其原因一是中职教师普遍认为中职学生基础差无法适应新的教学方法;二是没有考学压力,中职学生缺少学习的内在驱动力,学习主动性不足;三是由于学不会、听不懂,中职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尤其是经济学理论抽象难懂,很多学生干脆放弃。要想提高课堂效率必须改变旧模式,充分认识到自控能力差不代表学习能力差,理论知识基础差不代表实践能力差。在课堂上应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

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案例教学

经济学理论多是建立在数学推理和经济模型论证上,对于中职学生来说难以理解和应用。讲授经济学基础课程首先要深入浅出讲授基本理论,然后用生活中的经济现象加以分析,使学生能够获得感性认识。经济学基础课程要注重使用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尤其是针对经济学基础课程中较为抽象的概念和理论。例如讲解木桶效应就可以用学生考试偏科来说明问题,简单易懂;博弈论可以通过“囚徒困境”的故事来加以说明;外部性理论可以通过“蜜蜂与果园”的故事来加以阐述。除了利用这些经典的经济学案例意外还要加以结合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式,我们身边的经济现象,利用经济学理论来解决实际问题。比如在讲解机会成本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人生选择、就业选择、考学选择等来讲解。比如在讲授博弈论的时候也可以引用数学大师纳什关于博弈论最简单表述:如四个男生都去追一个漂亮女生,那她一定会摆足架子,谁也不搭理。这时男生再去追别的女孩,别人也不会接受,因为没人愿当次品。但是,如果他们四个先追其她女生,那个漂亮女孩就会被孤立,这时再追她就简单多了。这样就可以通俗易懂的解释经济学概念。

4增加教学语言的趣味性,增强教材可读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过去的教学过程中,由于经常以“教师”为中心,造成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尤其是中职学生,基础较差,上课听不懂,也没有高考这一学习的驱动力,对学习更是提不起兴趣。经济学本身并不是一门枯燥的学科,其中很多经济学理论与生活息息相关。在教学过程中除了使用案例教学,还应该使用通俗的语言增强教材的可读性。在课堂上可以使用故事来提高学生学习经济学的故事。比如讲述“消费习惯具有不可逆性”的时候,可以使用“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这一古训;在讲授经济学基础课程中也可以在课堂上引入一些流行的经济学段子,比如“何谓第一产业?喂牛,养羊。何谓第二产业?杀牛,宰羊。何谓第三产业?吃牛肉,喝羊汤。”这样可以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学生也更乐于学习经济学基础这门课程,教学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课堂效率是教学改革永恒的话题,更是中职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亟待解决的问题。当然除了教师本身意外还有国家政策、社会环境等因素影响这中职教学改革。但是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永远探索好的教学方法,创新教学形式,不断提高课堂效率能够使学生能学有所获。

经济学基础篇6

一、经济法与司法能动学说

司法能动(或称能动司法)属于法理学的重要学说之一。对经济法的法理基础探析不能仅停留在立法层面———经济法必须与司法能动相结合,对经济法积极地调整经济活动,存在重要的意义。经济法、民商法中的许多制度,如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等,都是靠法官在经济领域的司法能动,行使自由裁量权形成的。国内有的学者受西方“三权分立”思想的影响,认为司法权应当是被动的、保守的。这种观点是片面的。事实上,西方也有学者认为司法能动是自由的保障。在美国,司法能动在保障宗教自由和言论自由,保护弱势群体,以及规范政府权力的运用等方面都起到一定积极作用。[4]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的前首法官沃伦先生,就是司法能动的实践者之一。

具体到我国,从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王胜俊同志在2010年5月“致人民法院能动司法论坛”的信中,可看出司法能动对经济法实现的促进。王胜俊同志指出,“前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风暴,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考验,同时也赋予人民法院新的历史使命,为研究和实践能动司法提供了契机……正是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过程中,我们对中国特色能动司法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把握。当前,全国政法系统正在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这对人民法院坚持能动司法提出了新的重大课题……各级人民法院必须深入研究、继续坚持能动司法,努力在推进三项重点工作中做出新的成绩”。[5]

王院长的指导对我国经济领域的司法活动具有积极的意义。研究法理学中司法能动的理论,有助于对经济案件的科学处理,进而为我国的经济建设“保驾护航”。

二、经济发展权与法理学中发展权学说

经济发展权是指国家、组织和个人参与、从事经济建设,并能享受这些发展所带来的利益的权利。[6]经济发展权以法理学上的发展权为基础。

经济发展权的成立,必须以法理学意义上的发展权的成立为前提。法理学上一项权利的成立必须有特定的权利内容。“一项权利之所以成立,是为了保护某种利益。一项权利之得以确立,也是由于利在其中。”[7]根据一些学者的分析,“发展权是人在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各个领域以一种可持续的方式展开的全面的变化与上升。这种变化与上升是发展权对人的特殊利益所在,也就是发展权的权利内容”。[8]法理学上的发展权是成立的,那么具体到经济法中,经济发展权也是成立的。从现在立法的主要情况来看,经济发展权属于一项应然的权利。虽然《物权法》第三条规定了:“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保障一切市场主体的平等法律地位和发展权利”。在经济领域肯定了发展权的存在。《物权法》的第五章存在大量国有所有权的规定,为国家经济发展权的实现创造了条件。但是经济发展权的制度构建仍有待加强。夯实经济发展权的理论基础,有赖于法理学提供理论指导。权利包括主体、客体和内容三要素。分析经济发展权的主体、客体和内容必然会涉及法理学的观点。

法理学还对经济发展权的制度构建存在指导作用。美国的部分学者已肯定类似经济发展权的概念在法理学上的地位。美国著名法理学家庞德指出,经济发展的社会利益在法律上早已得到认可,并以多种方式(如普通法的财产自由、买卖和使用不受限制、贸易自由反垄断、产业自由和鼓励发明等政策)对其给予保护。[9]笔者认为,这是经济发展权在外国法律中的体现之一。我国经济法学人也要在法理学的指导下,进一步探讨经济发展权的制度构建方案。

三、经济法与自然法、软法学说

自然法与软法都属于法理学的学说。这两个概念都与经济法有一定的联系,对经济法的理论研究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软法”的概念最先在国际公法中产生。《国际公法百科全书》对软法的界定非常谨慎,认为软法———本身就是个存在疑问的概念,包括那些不具有严格的约束力,同时又不是完全没有法律实效的规则(如果存在这样的规则的话)。人们可以在国际组织的会议文件和国际组织的决议中找到软法。[10]许多学者认为具有代表性的软法的定义是1994年弗朗西斯·施尼德(FrancisSnyder)的定义:“总的来说,软法是不具有法律约束力,但可能产生实际效果的行为规则”。[11]

自然法的概念争议很大。它以个人主义、理性主义为基本特征。有学者指出,它是建立在人类相一致的本性———理性和社会性———的基础上的,反映人类共同的本性和规律的共同的法律。[12]有学者认为,“自然法是界于理性与信仰、自然与恩典以及最后法律与道德之间的某种东西。”[13]

对软法来说,自然法学派的卢梭的思想能够阐明软法和硬法的共同基础。[14]从自然法的角度还可以说明软法为什么能够被遵守。[15]对经济法来说,经济法的目标之一是要界定国家权力与市场交易的相互边界,而自然法思想很重要的一点也就是国家权力,尤其立法权是有限的、受约束的———从德国学者海因里希·罗门在《自然法的观念史和哲学》中的论述可知,当统治阶级不再能够借助于公共福利的名义证明其正当性,却利用实证法作为维护统治的工具时,致力于革命或改良的集团就会诉诸自然法。[16]此外还有学者认为,在摩莱里最初提出“经济法”概念的时代,经济法还“不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的科学概念,而只是一种唯理论为基础的自然法构想”。[17]

此外,软法、经济法和自然法在理论界的“命运”相似。软法被一些学者所否定,但软法的价值将使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其存在的必要性。经济法曾被部分学者认为是“在夹缝中生存”的法,但国际金融危机等困境的出现让人意识到经济法的不可或缺。自然法曾在19世纪被实证法学派和历史法学派的学者非议,但二战后的“纽伦堡审判”让人重新认识自然法的价值。

那么,经济法、软法和自然法这三种属于不同理论体系的概念是否存在某种契合性?从自然法的观念,甚至推导和运作中能否发现经济软法的理论价值?经济领域的软法又可否从自然法发展和流变的过程中得到启发,找到理论上的立足点?这些都是需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四、经济法与法制系统工程学说

系统工程理论由科学界泰斗钱学森提出。在法学界,吴世宦等学者提出“法制系统工程”的概念,使“法制系统工程”成为一个法理学学说。“法制系统工程”在法理学上的含义,简单来说,主要是指把科学技术、科学思想引入法学理论和法律实践。在法理学上对引入法制系统工程的必要性存在一定的争论。一方面,法学是一种社会科学。立法、执法、司法都要注意情理法的结合。依赖科学技术、科学思想,可能会造成法律条文与法律活动的僵化。但是另一方面,法制系统工程又具有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立法、执法和司法擅断,保障立法的科学与执法、司法公正的作用。笔者认为,应当把科学结论作为立法、执法和司法活动的一个参考。法律对科学技术和科学思想既要利用,又不依赖(保持一定的灵活性)。

笔者认为,经济法领域的“法制系统工程”比法理学中的相关理论含义更广泛。“所谓经济法制(法治)系统工程,实际上就是把现代系统工程的理论与方法,应用于经济法制(法治)建设的实践,综合解决经济领域的法律问题。它反映了经济法制(法治)的内容,又表现为解决经济问题的法律技术。”[18]在经济领域研究法制系统工程,对经济法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既把科学思想引入经济法制理论,创新了经济管理体制,又把现代科学技术引入经济法律实践。

比如,经济法制中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在实施过程中就通过多次召开相关论坛、开设网络专区的形式,较为广泛地吸收公众意见。之后,海关按照《纲要》的要求展开工作,这更有利于实现海关法治目标。如在经过广泛讨论后出台的《纲要》要求全面推进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社会一体化,着力增强城市群整体竞争力。以广州、佛山同城化为示范,积极推动广佛肇、深莞惠、珠中江经济圈建设。那么,围绕珠三角三个经济圈的发展开展区域对比分析,积极推动珠三角三个经济圈建设,就成为广东海关落实《纲要》赋予海关统计分析新的工作任务。

五、经济法与功利主义法学学说

功利主义法学属于法理学的一个流派,其代表人物边沁的思想源自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许多学者都把它与经济学结合起来研究。笔者认为,经济学是经济法理论基础的一个重要方面,将功利主义法学的思想纳入经济法总论的研究,可以作为一种新的思路。

功利主义得到较多学者认同的定义是:“功利主义原理是指这样的原理:它按照看来势必增大或减少利益有关者之幸福的倾向,亦即促进或妨碍此种幸福的倾向,来赞成或非难任何一项行动。我说的是无论什么行动,因而不仅是私人的每项行动,而且是政府的每项措施”[19]26。

有学者认为,“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从边沁的体系出发去论证英国的共产主义。马克思通过空想社会主义与边沁的功利主义有着间接的联系”。[20]空想社会主义者与马克思对功利主义理论的运用,一定程度上在为经济法提供了功利主义法学的理论基础。

功利主义法学主张政府的职责是增进社会的幸福。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就是判断是非的标准。[21]这与经济法的社会本位的理念相吻合。经济法对整体利益比民商法更关注。有功利主义法学者认为“关涉一个国家的评判一切事物的圭臬是‘这个国家中的成员即多数成员的善与幸福’”。[19]132这正符合经济法高屋建瓴的视野。

以现代法律观念来看,功利主义的理论也存在应当加以改善的地方。亚里士多德区分了分配正义和交换正义,前者是指给予每位公民一个公平的资源份额,后者是指维持属于每个人的份额、交换正义要求任何人不得以使他人蒙受损害的方式取得利益。[22]经济法同时保障分配正义和交换正义———如劳动者的工资分配体现分配正义,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体现交换正义。但是,功利主义法学更多地考虑社会总体福利的提高,不着重考虑分配正义;并且,功利主义法学在追求国家利益的同时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牺牲个人利益,而经济法较注重于保障社会中的个体特别是弱势群体的利益———如对生存权、工作权的保障。经济法理念可以对功利主义法学理论进行补充,二者相得益彰。

经济法理念对功利主义法学理论的补充可能即将在实践中得到体现。第十七届中共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的主要议程是审议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全会的公报提出,必须“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23]。这些追求目标的变化也将反应在相关经济法律政策中。有别于传统的功利主义法学思想,经济法律政策将更加重视经济分配正义,促进我国人民的共同富裕。

六、经济法与本土资源学说、比较法学说

“本土资源”说属于法理学的重要学说之一。比较法学说是法理学的一个分支。经济法的理论研究,应当接受“本土资源”学说与比较法学说的指导。

经济法律制度的政策性非常强。由于各国的具体国情和特殊问题各不相同,各国的政策也存在很大差异,经济法律制度具有突出的本土化特性与国别性,[24]主要属于“地方性知识”,“地方在此处不只是指空间、时间、阶级和各种问题,而且也指特色,即把对所发生的事件的本地认识与对可能发生的事件的本地想象联系在一起”,[25]126这些地方性知识“不但具有解决问题的功能,而且秉有传达意义的性质”。[25]54“中国应当而且可能在经济法的理论和制度方面对世界现代文明作出较大的贡献”[26],对中国本土法律资源的研究,有利于中国经济法制理论对世界经济法制理论作出贡献。综上所述,研究经济领域的中国本土法律资源,存在着重要的意义。重视经济领域的“本土资源”固然非常重要,但是如果过于强调本土性,就会形成所谓“制度之墙”①[27],与国际上先进的经济法律制度相隔离。正如霍姆斯大法官所说,“我们也需要……学会超越我们的信念,让有序的法律变化去废除我们曾经珍视的东西。”[28]“我们强调法律的多元化和不同法系、法律文化和法律制度的平等性,并不意味着非西方国家的比较法研究可以不再关注、研究和借鉴西方的法律,一味沉湎和陶醉于法律的‘地方性知识’或‘本土资源’,而是意味着在研究西方法律时,进行平等和自主的解读与分析,理性和批判地评价及借鉴,而不应被动或被迫学习、理解或接受。”[29]我国应当在遵循国情的基础上积极地学习外国的法制。通俗地说,就是遵循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有选择地“拿来”。

本文的主要结论是:第一,探寻经济法的法理基础,对经济法研究的发展十分重要。第二,在经济案件的审判中应当适当贯彻司法能动的理念。第三,研究经济法的基本权利可以与法理学中关于权利的理论结合。第四,经济法与法理学中的软法、自然法以及功利主义学说存在一定联系。第五,经济法制系统工程学说拓展了法理学的法制系统工程学说的范围。第六,我国应当在遵循国情的基础上积极地学习外国的经济法制。

经济学基础篇7

【关键词】高职 经济学基础 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7-0232-02

一、精心的教学设计是成功教学的催化剂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我深谙第一次课的效果,会直接影响到以后的教学。基于此,我明白必须先入为主,从第一堂课开始就让学生对这门课感兴趣。每次讲授绪论前,我都会反复修改教学方案设计,以达到预期效果。如何才能增强教学的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通过深入的调查了解和分析,我发现,课程教学的吸引力主要源于以下方面:1.学生认为能学到实用的知识和技能。2.教学内容、方式方法新颖,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3.教师素质高、能力强,有较强的人格魅力,能赢得学生的尊重。因此,我不仅在知识能力方面不断学习和提高,还注重言行举止及个人修养的提高,加强和学生交流与沟通,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开学初第一堂课的教学过程中适当利用提问、讨论和书面调查等方式,了解教学班级学生对教学的要求以及他们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为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进打好基础。结合实例让他们感受到经济学知识既和我们的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又是经济管理类人员不可或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教材内容的处理上,我通过浅显易懂的语言和丰富的实例让学生对机会成本、生产可能性边界等抽象概念的理解,让他们明确这些知识在实践中的作用,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成功的课堂教学应该是思维的训练和能力的培养相结合

经济学家凯恩斯说过,经济学理论并没有提供一套立即可用的完整结论。它不是一种教条,只是一种方法、一种心灵器官、一种思维技巧,帮助拥有它的人得出一种结论。对经济学教育而言,由于受教育者既是经济学的教学对象,同时又直接参与经济实践,因此,相对于其它学科的教学而言,经济学的教学更加需要一种互动的教育模式。在教材的选取上,我尽量选择能够比较准确介绍现代经济学原理、同时又能够在体系方面本土化的教材。推荐《经济学是什么》、《经济学第一讲堂》等著作为课外阅读资料,对文化基础好、有深造潜力的同学推荐曼昆的《经济学原理》,并指导他们阅读和学习。

在课堂教学中,我不是很注重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和全面性,而是以够用、实用为原则,精讲、细讲重点和难点知识,在讲授每一理论时,我总是特别强调假设条件,并且要讲清理由,排除歧义。教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注重知识的前后联系和对比,帮助学生总结规律,例如,无论是在什么类型的市场条件下,厂商实现均衡的首要条件总是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一般情况下,厂商在同一时期的平均成本曲线和边际成本曲线总是相交于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等。通过典型实例分析训练学生的思维技巧,例如,在学了需求价格弹性之后,我让学生思考并举例回答在实践中该用在哪些地方?怎样用?然后根据学生发言情况进行补充举例和总结发言。在作业布置和考试时,也侧重于那些需要认真思考和分析的题目。类似这样的做法在我的教学中经常采用。

三、高素质的培养应基于专业特色与知识的融会贯通

在教学过程中,总会举例讲解或让学生讨论某个理论或知识点在物业管理工作中的作用,以便于他们将所学的知识能和专业联系起来,明确学习目的。例如,在讲授影响需求的因素这一问题后,我就会让大家讨论:影响房地产需求的因素有哪些?影响物业管理需求的因素有哪些?学习消费者理论后,让他们讨论:物业服务该怎样通过创新让业主更满意?结合不同类型市场的特征及企业的经营战略,让他们讨论:物业管理行业市场类型,应该采取何种策略让物业管理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等问题。结合有些章节的内容,我还有目的的让他们到实践中去调查相关专业知识,以拓展他们的知识和能力。

为了让学生能把各门课(例如,管理学和经济学)所学知识有机联系起来,在完成教学任务之余,我还找一些综合性较强的案例供他们讨论分析。例如,有一个案例题目是36万元招聘总经理的6道考题,单从题目看应该是一个管理学方面的案例,但通过分析我们会发现,这里边也用到了许多经济学方面的知识,例如,利润最大化,生产要素的价格及影响因素等,从而让学生明白这两门课程的知识和理论在实际运用中有不少交叉和融合点。

四、高职经济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中,我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化对他们思考能力和技巧的训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不是在课堂上让学生占用更多的时间,而是让学生有更多的主观能动性,引导他们积极思考和讨论。例如在讲授了市场类型之后,我组织学生讨论四种市场类型的优缺点,讨论分组进行,每组先推荐主持人,由主持人组织讨论,结果由各组推荐代表发言,之后我再总结发言,一般情况下,我的发言是带有启发性的,不给定论,让他们有继续讨论和思考的空间。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团队意识,又让同学的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记得在一次发言时,有位同学因过分紧张,表现欠佳,这时其他组员就有人开始埋怨他。这时我选择了给他鼓励,并且告诉大家其中的理由。

五、引导学生了解行业发展态势,追踪学科前沿知识和理论

为了使教学内容更接近社会经济现实,及时了解和掌握与本专业以及课程有关的政策方针、行业和学科动态以及前沿知识和理论,我自己在关注这方面知识的同时,要求学生每次上课之前轮流进行经济资讯快报,并安排必要的讨论分析,有时根据教学内容穿插在授课过程之中。这样既锻炼了学生收集和分析资料的能力,又让他们能关注社会经济发展的热点问题,从而增强了知识的时代性,解决了教材理论知识缺乏时效性、滞后现实的问题,还为宏观经济学内容的讲解做了资料准备。

参考文献:

[1]王菊仙.如何提高高职院校《经济学基础》教学质量.中国集体经济,2010.10

[2]杨克军.高职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现状与改革探析.《教师》,2011.1

作者简介:

经济学基础篇8

关键词:《经济数学基础》;项目式教学;教学实践

《经学数学基础》是很多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一门必修的重要基础课程。但是,对于这门重要的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大多数却依然延用传统的方式和方法:即以老师课堂讲解、推导公式定理为主,课后布置一两道习题来补充,最后是期末考试学生得一个分数结束。这样的教学方法收效甚微,尤其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而言,他们的数学基础本来相对就较差,枯燥繁琐的公式推导证明,不仅让他们感到索然无味,厌烦畏难,更让他们觉得这门课程觉得这门课程离现实生活太过遥远,不切实际。将目前工科教学中流行的项目教学法引入到像数学这样的理科教育中来,解决《经学数学基础》教学中长期存在的脱离现实,学不能用的问题。

一、项目式教学及其特点

项目教学法起源于美国哈佛大学,盛行于德国,尤其适合于职业技术教育。项目教学法是指将传统的学科体系中的知识内容转化为若干个教学项目,围绕着项目组织和展开教学,使学生直接参与项目全过程的一种教学方法。

项目教学法具有如下的特点:项目教学所采用的项目应具有一个轮廓清晰的工作任务说明;它是某一个教学课题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结合体;学生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能够组织自己的学习行为;学生自己克服、处理在项目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能有明确而具体的成果展示;学习结束时,师生能对“项目”的完成情况做出评价。

二、《经济数学基础》项目式教学实践

项目式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团队间协作能力,因而非常适宜于实践性较强的工科学科采用。然而对于理科学科的教学应用却不多见。下面笔者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阐述。

1.项目的整体规划。项目式教学首要而关键的一步是“项目”上的规划,一个好的“项目”应该与现实的商业实际活动或者企业实际生产过程有联系,力争贴近生活与现实。

以《经济数学基础》的教学为例,(注:笔者所采用的教材是由高教出版社出版,顾静相主编,第2版),这门课的教学目标是要使学生获得有关高等数学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综合分析、逻辑推理的能力,使学生初步拥有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们用整个教学课时数30%左右的时间来讲解理论知识,用70%的时间来进行项目综合训练。

笔者将全部内容分成基础型模块、扩展应用型模块和专题及综合型模块三部分。其中基础型模块主要是一元微积分内容,这是各个专业都要学习的数学基础;扩展型模块:主要是线性代数、概率统计、级数、积分变换等,它相对于基础型模块而言,适用的专业范围更广;而专题型模块:主要是数学软件、计算方法的应用,数学模型的建立,通过现代教育技术介绍数学在工程中的应用。

下面列出了三种不同模块的《经济数学基础》项目设计方案:(1)基础型模块。例如微积优化与微分方程项目(如:“平衡状态下的交通流”模型分析)。(2)扩展应用型模块。例如线性代数与概率统计项目(如:“Durer魔方”分析)。(3)专题及综合型模块。例如,MATLAB7.0入门与应用实践提高。

上面每个模块均由四到五个子项目组成,但是要求每个模块所设计的项目涵盖的知识范围要达到整个模块知识点的80%以上,让学生实际问题中综合运用其所学的数学知识,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限于篇幅。在此不再一一列出每个模块所设计的具体子项目名称。

2.项目式教学计划的实施。规划好整个课程的教学项目以后,接下来是对项目式教学的组织实施。以笔者所带班级为例,一个标准班有30名左右的学生,可以成立分成3个项目小组,每组约10项目成员,项目小组的形成根据自由选择以及教师协调的原则来组合。一个项目的人事构成由技术总监、项目经理、技术骨干、普通成员组成。

其中项目的技术总监由教师来担任,主要负责整个项目的总体进度和对项目经理提供技术支持。项目经理由学习成绩好、理论知识扎实、动手能力强的学生来担任,主要负责项目的具体进行,协调项目小组成员分工合作;而技术骨干相对于普通项目成员基础要好一些,可以作为项目经理的接班人和后备军,同时也负责对普通成员进行指导和培训。人事结构上力求扁平化。项目的组织结构最上层为技术总监,其下包括项目经理,技术骨干和普通成员这三部分。

下面以“基础型模块”里的“森林救火”项目为例来阐述如何实施项目式教学。

首先给出项目问题:“森林失火后,要确定派出消防队员的数量。队员多,森林损失小,救援费用大;队员少,森林损失大,救援费用小。综合考虑损失费和救援费,确定队员数量。”

对于这样的实际问题域,没有给出具体的公式,没有现成的解题模板可以套用,要求学生能用数学的方式进行思考,抽象出数学模型,并运用合适的方法进行求解,最后验证结果,进行讨论。我们给出了完成这个项目的步骤:首先是项目问题,其次是建模分析,再是求解验解,最后是总结讨论。

根据完成项目的思路,技术总监对3个项目经理提出建议,建议每个项目小组内部进行合理分工,3-4名成员进行建模分析,2-3名进行求解,2-3名成员进行验证,最后解答完成以后大家再进行集体讨论总结。同时,在3个项目小组之间展开竞赛,通过合理的评价标准确定优胜项目小组并给予一定的奖励,比如平时成绩加分等。

最终优胜小组给出的参考数学模型如下:记队员人数x,失火时刻t=0,开始救火时刻t1,灭火时刻t2,时刻t森林烧毁面积B(t),而损失费f1(x)是x的减函数,由烧毁面积B(t2)决定;救援费f2(x)是x的增函数,由队员人数和救火时间决定

因此存在恰当的x,使f1(x),f2(x)之和最小。关键是对B(t)作出合理的简化假设失火时刻t=0,开始救火时刻t1,灭火时刻t2,可得出时刻t森林烧毁面积B(t)的大致图形,它是非线性递增的。

易知,分析B(t)比较困难,转而讨论森林烧毁速度dB/dt。

通过这样的分析,解题思路逐渐明朗,最终得到了一个满意合理的结果。作为高职院校的学生能抽象出这样的数学模型已经是相当不错了。

3.项目式教学效果的评价。由于在理科中引入项目式教学在国内目前还很少见,作为一种开拓式的数学教学探索,需要对这种方式的教学效果进行检验。

笔者设计了以下一些教学效果检验指标:学习兴趣、自信心、教学满意度、利用经济数学基础知识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共4个参数进行测评。其中学习兴趣、自信心、教学满意度这4个参数通过问卷形式进行学生调查,以百分制形式让学生打分;而利用经济数学基础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这个参数则是通过数学竞赛来取得。笔者所带的班级实施项目式教学法,同系部也有未实施这一新教法,仍采用传统教学形式的同事,让两人所带的班级同时参加测评。项目教学应用在《经济数学基础》这门课的教学中取得了相当的成功,在各个指标中都比传统教学取得了更高的分值。

三、项目式教学实践小结与思考

项目式教学通常以教学项目的方式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教学内容突破了传统的学科界限,是以项目为核心,按照工作过程逻辑建构教学内容。这种教学模式非常适合技术性操作性比较强的工科学科,也是许多高职院校中正在积极尝试推崇的一种教学模式,但是对于理科学科,在这方面的尝试却非常少见。因此,笔者所进行的将项目式教学引入到《经济数学基础》这门课中来,是一种开拓性的实践探索。

这次实践探索可以说取得了相当程度的成功,激发了学生学习经济数学的学习兴趣,提高了他们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但是在整个项目式教学环节当中有些环节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加强。

(1)“项目”的设计要全面地考虑学生的数理基础,高职院校的学生本来数理基础就比较薄弱,一个“项目”不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量体裁衣”必然会导致失败。

(2)要建立实用而科学的项目评价体系。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评价体系的核心是考试分数,在项目式教学过程中应该改变这种状况。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提出问题的能力、项目经理的分工协调能力这些都可以作为评价的指标。没有合理而又健全的评价的项目教学评价体系,必然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

上一篇:基础体温范文 下一篇:基础英语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