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教学范文

时间:2023-11-29 14:54:13

软件教学

软件教学篇1

关键词:软件体系架构;案例教学;本科课程;统一建模语言;软件工程

软件体系架构 SA(Software Architecture)是软件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一门主修课程,通常在大学三年级开设。该门课程实践性强、涉及内容丰富,如何让学生在短短一学期内、在缺乏实践经验的情况下,理解掌握架构设计方法,就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根据学生特点,我们选择五子棋人机交互软件FIR(Five-in-a-Row)作为案例进行教学。五子棋趣味性强、规则简单、老少皆宜,同时,极具挑战性。设计这样一个软件会用到学生学过的很多课程知识,包括数据库、数据结构、算法设计与分析、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等等;初级版本的FIR程序代码量约4 000至5 000行,这样规模的软件,如果不进行架构设计就直接来写,是很困难的。因此,我们认为这是一个极佳的教学案例。

在案例教学中,我们采用质量属性驱动ADD

(Attribute Driven Design)方法[1] 165-185来设计架构,用UML(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语言描述架构[2],遵循统一过程RUP(Rational Unified Process)方法开发软件。以下第1节对功能需求进行描述和分析;第2节深入理解系统功能和运行时状态;第3节分析质量属性和战术;第4节设计架构;第5节评估架构;第6节介绍代码开发及“架构-代码”一致性检查;第7节总结全文。

1需求描述和分析

需求分析一般在立项阶段进行(RUP中,需求分析在每一次迭代中都可能进行),它的作用是使学生在编码前初步了解系统功能以及功能模块之间的关系,为确定质量属性和决策架构做准备。这个FIR软件,主要以算法研究和教学为目的,初期版本计划用时1月左右开发完成。

图1是学生根据需求描述设计的FIR软件的顶层用例和内部用例,只要稍有下棋经验及机器博弈方面的知识就能够完成。这时的用例图不需要十分精确,因为随着后面内容的进行,用例图会不断进行调整。

2对系统功能及状态的深入理解

需求用例图让学生对系统各功能场景有了初步解,然而模块之间具体如何交互,到目前为止仍不明朗――必须在架构决策之前搞清楚其主要部分,这样得到的架构才可能合理。为此,我们选择了典型的双人对战场景,让学生弄清楚各模块之间的交互关系,然后利用UML顺序图和协作图描述场景。参考图2和图3。

这种(对系统功能的)理解还可以通过完成其他场景的顺序图和协作图来持续强化加深。但场景随条件不同有很多,不可能都这样来做――这个问题可由有限状态机图来解决。图4是我们指导学生设计的FIR系统有限状态机,其中包括一个顶层有限状态机和3个内部状态机。通过此环节,学生弄清楚了系统运行时所处状态及变迁条件,结合前面的顺序图和协作图,进一步明确了系统模块功能的划分和交互。

3质量属性及战术

深入了解系统功能及运行时状态后,下面着手分析系统的质量属性及相应战术。

3.1质量属性优先级

本软件质量属性场景主要有两个:算法研究平台、教学案例。表1是学生根据系统功能和质量属性场景列出的质量属性优先级,分高(High)、中(Middle)、

低(Low)三个等级。由于算法研究主要追求更有效的搜索算法,因此把性能列为高等级质量属性。其余质量属性处于相对次要的地位。

3.2实现质量属性所采用的战术

这一小节涉及内容较为抽象,因此在确定战术时,教师与学生一起进行讨论。

针对性能属性需求,最终决定从3方面战术着手:控制资源需求、对资源进行管理和对资源竞争进行仲裁[1] 120-135。分别采用提高计算效率、引入并发、合理调度的战术。其中,提高计算效率的主要措施是通过发现更多的知识来建立更有效的估值函数,然后利用剪枝技术提高算法搜索效率;另外还采用数据库(End Game Database)技术进一步提高搜索效率。引入并发涉及两方面:一是分离人机交互部分和搜索部分,二是通过增加计算资源(并发线程)来提高搜索效率。

针对可修改质量属性,主要采用局部化变更战术和防止连锁反应战术。局部化变更战术包括抽象通用服务、保持语义一致性、预期可能变更等;防止连锁反应战术包括信息隐藏和维持现有接口。

针对易用性质量属性,采用了支持用户主动(实现回退、重新开始等功能)、维持用户模型(对某些任务做预先计算、给出提示信息和增加帮助功能等)战术。

4架构分析和表述

前面完成了需求分析、功能状态分析、质量属性及战术分析。接下来的任务就是根据战术来创建或选用合适的软件构架。

架构风格可以看做是一整套预制好的决策。我们已清楚地了解到FIR是一个典型的人机交互软件系统,这方面有许多成熟架构风格可以选用:PAC(表示-抽象-控制模型)、MVC(模型-视图-控制器)、seeheim(塞海姆)等。最终通过集体讨论选择了MVC作为FIR的架构。该架构风格把交互过程分为3部分:输入、处理、输出,分别由控制器、模型、视图来负责,避免了系统核心函数和用户界面函数紧密交织带来的可修改性和扩展性问题,可以很方便地添加新的搜索模块、增加新的界面功能,非常适合FIR系统。架构的UML描述见图5。

根据ADD架构设计方法,在确定了顶层(即系统本身)及最初几层架构后,接下来就是分解求精架构的各个模块,针对这些模块,再选择架构驱动因素、战术和模式,继续分解求精直至系统分解为某适当的粒度为止。这部分内容受空间限制略去。

5评估架构

完成架构设计后,我们并没有立即开始详细设计及编码工作,而是与学生一起针对所选架构进行评估。评估能发现一些潜在风险,对大型软件系统尤其重要。

表2根据架构评估权衡分析方法(ATAM) [1] 276-303,列出了FIR软件架构的质量效用树。限于空间,表中仅展示了性能、可修改性部分的质量效用树。

针对质量效用树的高优先级场景如VCF_搜索,我们讨论了所采用的架构决策点和权衡点,包括提高计算效率(使用了一种Cache技术)、引入并发(见图6)等等。

6代码开发和架构―代码一致性检测

6.1代码开发

当架构层次分解稳定后,就可以将各个模块分配给开发小组在确定了接口规范及通讯消息协议后,我们将学生分组,分别负责不同模块的代码开发工作:数据库小组、人机交互界面小组、搜索函数模块小组(数个)、集成和测试小组等等。定期开会交流进展情况,由教师负责全局统筹管理。其中某些实现困难的模块,由教师事先完成。图7是FIR软件进行VCF(Victory by Continue Fours)计算的一个实战场景。

6.2架构-代码的一致性检测

软件系统最终性能不仅受SA影响,还受限于编码质量,因此,对SA与系统实际功能是否一致需进行检查。迄今,未见参考文献介绍如何在代码中跟踪具体战术或架构风格。为此,架构设计时,我们根据实际需要制定了一些功能场景的效能目标,然后在代码完成后检测这些目标的实现情况。这部分工作已经记录于表2中。以性能质量属性为例,在架构设计时要求完成一次除VCF、VCT等高级搜索外的人机交互操作不超过10ms响应时间,参考表2的“性能”行,其中,第4层场景求精列的括号中数字显示了实测运行时间,满足设计架构时设定的目标(见第3层场景概念列和第4层场景求精列的括号外部分)。

7结语

好的案例胜过千言万语,通过亲身参与全过程的软件开发,学生理解了软件架构对于软件开发的重要性,掌握了一种架构设计方法,并深刻体会到从架构到编码再到最终软件所付出巨大努力。

在这个案例中,学生会碰到各式各样的问题。教师应当以发挥学生主动性为主,以自己出手代办为辅,充分利用学生渴求知识、思维活跃的特点以及对棋的兴趣,引导他们独立解决问题。随着问题的解决,学生不但融会贯通了本课程及以前课程所学知识,还获得了很大的成就感和自信心,激发了学习兴趣。

今后,我们计划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并根据自身兴趣参与国内外举办的机器博弈竞赛或工业级项目产品开发,以此作为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

参考文献:

[1] L.Bass,P.Clements,R.Kazman. software architecture in practice[M].2nd ed. Indianapolis:Addison Wesley,2003:88-356.

[2] Grady Booch,James Rumbaugh and Ivar Jacobson. The 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 User Guide [M].2nd ed. Indianapolis: AAddison Wesley,2005:53-205.

Developing FIR Software: A Case Study Approach for Teaching Software Architecture

LU Gang, LIU Shigang

(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Xi’an 710062, China)

Abstract: Software Architecture (SA) is a major course in software engineering curricula. This paper, through the development of a Five-In-A-Row (FIR) software, describes our experience on teaching SA course to the students of software engineering. Based on the requirement analysis, which can help us enhance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system, we assign the quality attributes with the appropriate priority rankings and decide tactics employed to fulfill the correspondent attributes. The software architecture for FIR is designed to accommodate these tactics and an evaluation for the SA is set up and run.

软件教学篇2

关键词:教学软件;开发;需求

为了提高我国高职院校教学软件的开发质量,我们应通过相关教学理论指导教学软件的开发与具体软件细节的设置。在我国北京大学的一部分学者中,其认为在我国教学软件的开发中,最应注意的是在提高教学软件数量的同时提高教学软件的自身质量,所以我们说流程的规范化是保证教学软件实用性的的基础。

1教学软件需求分析的目的与层次

对运城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化建设软件开发的需求分析流程进行研究,就必须要首先搞明白什么是信息化教学软件的需求分析。在我国软件工程领域中,业界普遍认为教学软件的需求就是指需要系统做什么工作。这种理论也说明了相关开发人员在对教学软件开发前,必须了解教学软件所要针对的教学目标以及其需要解决的教学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我国软件工程领域中的定义便需要一定扩充,才能更好的适应教学软件开发的相关需求,我们根据教学软件的作用进行分析,得出了教学软件需求分析的具体定义:“分析特定教学中的问题,论证相关教学软件开发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确定软件开的的根本目标,并在此基础上决定教学软件的具体功能特性、教学特性以及性能方面的需求”。在教学软件的具体开发中,我们需要明白教学软件需求分析的目的,而其目的分为“总体目标和预期效果-教学软件的使用任务-教学软件提供的功能与教学特征-教学软件的其他特性”这四个层次的需求。

2教学软件需求分析的规范化流程

在运城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学软件需求分析中,只有较为合理的规范化流程才能最大程度上保证高职院校的教学软件需求分析效果。笔者针对自身的工作经验,将教学软件的需求分析流程划分为前期需求分析、开发中的用户需求分析、推广应用中的用户需求分析三个阶段,通过这三个阶段的具体分析保证教学软件需求分析的层次性与全面性。

2.1前期需求分析

在运城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学软件具体开发中,相关开发人员应将教学软件当做一种产品进行开发,并对其前期需求进行相关分析。在高职院校的教学软件具体开发中,前期需求的分析主要是从具体教学角度进行考虑,相关教学中是否存在进行教学软件开发的必要性以及可行性。而经过这种考虑后,教学软件将会形成开发总目标,支持具体教学软件的开发工作。上面提到的前期需求方法,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的需求分析方法,而在我们确定教学软件的总体目标后,相关软件开发人员就需要以“解决具体教学活动中遇到的问题”为出发点,用以确保教学软件的实用性。相关开发人员在初步的了解软件总目标与出发点后,还应进行以下几点更具体的需求分析:

2.1.1相关教育需求分析

在对教学软件的相关教育需求进行分析时,相关人员应通过文献资料、该学科的发展现状、发展趋势等问题进行综合分析,了解该学科真正需要教学软件解决的问题。

2.1.2已有产品现状分析

在对教学软件的教育需求分析后,相关人员应通过对市场的调查,了解现存同类教学软件能解决和不能解决的相关教育需求,以此形成自身教学软件功能的期望,完成自身的市场定位。

2.1.3开发必要性论证

在进行教学软件教育需求分析以及产品现状分析后,相关考察人员应通过教育的需求与已有产品的现状进行分析,以此确定教学软件是否有开发的必要性。

2.1.4开发可行性分析

根据教学软件的开发需求,结合自身开发资源,确定教学软件的开发团队是否有能力完成所需功能教学软件的开发。

2.2开发中的用户需求分析

在软件的开发过程中,教学软件需求分析的重点应通过对相关教学理论的分析与理解,将其转化为具体的使用任务,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学软件自身功能适应教学需求且符合教学规律,而这些工作的展开则需要相关人员对用户的需求信息进行获取与分析。

2.2.1用户需求信息获取

在教育软件开发中,通过用户访谈的方式是较多采用的一种用户需求信息获取方法。在这个过程中,相关调查人员需要通过问题与接收访谈的高职院校学生进行沟通,引导其进行问题的回答,以此形成自身教学软件初步的功能与模块。

2.2.2用户需求信息分析

在获得用户需求信息后,相关教学软件开发人员应通过对得到的不同信息进行归类,进行具体的教学软件业务需求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初步决定教学软件的功能,进行相关教学软件的研发。

2.3推广应用中的用户需求分析

在教学软件开发结束并投入应用后,学生在具体使用中很可能产生新的需求,这就需要教学软件根据相关反馈意见不断地进行升级,在相关升级过程中,相关人员应积极对具体学生产生的新需求进行分析,支持教学软件的升级工作。在用户对新功能的需求到达一定程度后,相关教学软件就必须进行升级换代。

3结论

综上所述,规范化教学软件开发需求分析,能够有效的促进教学软件开发工作的进行,对于我国高职院校教学手段的升级有着较为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黄少颖,刘美凤,张霞.教学软件需求分析有效实施的指导原则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07,03:10-12+56.

[2]黄少颖,刘美凤,刘博,张霞.教学软件开发的需求分析流程初探[J].现代教育技术,2007,04:22-25.

[3]苏清香.网络环境下基于问题学习的支持系统设计[D].山东师范大学,2008.

[4]俞伊娜.基于多媒体网络教学软件的用户界面设计[D].华东理工大学,2015.

软件教学篇3

关键词:软件测试;分阶段教学;案例驱动教学;双证教育;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2)30-7258-02

近几年来,计算机信息技术发展迅速,我国的IT行业开始向国际化、规范化迈进。以往只重视软件开发而忽视软件测试的情况正在改变,软件测试行业开始迅速发展。

国外小一些的软件企业,软件开发与测试人员之比基本上是1:1,微软公司更是达到了1:2,软测试人员规模远超过开发人员的规模[1]。尽管一些国内大型软件企业开始重视软件人才的合理配置,但有的企业其比例也就只有10:1。软件测试工程师闹人才荒[2],中高级测试员紧缺的现象已十分明显。

据统计,国内软件测试工程师的缺口为20万人左右,这一点从51JOB的招聘信息中可见一斑。近两年,软件测试工程师的需求和待遇都达到了历史新高。

然而与当前软件测试行业如火如荼的现状极不协调的是当前软件测试培训领域的现状[3],从事软件测试工程师培训的专业机构寥寥无几,而且价格昂贵。大学里几乎没有软件测试专业,部分院校开设《软件测试》这门课程面临三方面的问题,一是软件测试教材知识片面。二是内容枯燥,学生不感兴趣。三是教师教学经验严重不足。面对软件测试人才的社会需求紧迫性,人才培养单位应该扩大软件测试人才培养规模,总结软件测试知识点,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兴趣,提高培养质量。

1 软件测试课程教学方法探讨

针对以上问题,在教学中应采取以下解决方法:

1.1 融合软件测试知识点,分阶段教学

目前,国内的软件测试教材只涉及了部分基本理论知识,不够全面,介绍的软件测试工具也相对落后一些。针对这种情况,任课教师首先要融合多本软件测试书籍内容,总结出软件测试所涵盖的知识点,更新软件测试发展情况。

其次,根据学生学习过程分阶段教学[4]。第一阶段是基础阶段,让学生掌握软件测试基础理论知识和软件测试核心技术,以及常用测试工具的操作。第二阶段是项目综合实训提高阶段,在掌握基础理论的前提下,加强综合测试技术在项目实训中的运用,针对不同的开发阶段,撰写各开发阶段相应的文档,并制定相应的测试计划,设计典型测试用例,使用不同的软件测试技术和测试工具,完成不同的测试目标。最后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阶段,介绍软件测试最新的技术与发展方向,引导学生对基本技术向纵深方向思考。同时向学生提供软件测试方面重要的会议、杂志、论坛、网站,引导学生课下查阅学习资料,鼓励学生自我学习。

1.2 改革教学方法,采用案例驱动教学

大部分高职院校学生基础差、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不强、自制力不高。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如果继续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很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应该采用案例教学方法[5],将《手机信息管理系统》、《学生图书借阅系统》、《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等案例资料发给学生,学生拿到案例后,在教师的引导下,课下先要进行消化,然后查阅各种他认为必要的理论知识,理解知识并思考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课上教师答复学生的问题,并引导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通过这种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其学习兴趣,使学生既学会理论知识分析又学会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工程的问题。

1.3 采用软件测试项目综合实训的实验教学模式

开设综合性的软件测试课程实验,按软件企业项目管理和开发模式,进行软件测试项目实训[6],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将班内学生分成若干个测试小组,每小组成员不超过7人,每组分配不同的软件项目,如工资管理系统、图书管理系统、学生信息管理系统、酒店预订系统等。小组成员模拟与体验软件测试工程全过程工作职位和角色,使学生全过程适应工作职位的要求。

各项目小组在测试项目过程中,针对不同的开发阶段,撰写各开发阶段相应的文档,并制定相应的测试计划,设计典型测试用例,使用不同的软件测试技术和测试工具,完成不同的测试目标,并进行回归测试,以实现软件测试各单项专业知识与技能整合运用的目标。在整个测试过程可以体现“学以致用”的思想,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各项目小组通过演练项目开发,不仅让同学们切身体会到软件开发的整个过程,还让同学们对软件开发中各个角色有充分的了解,同时也更深刻的体会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1.4 加强校企合作

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的思想,经常邀请企事业、软件公司里一线软件测试人员或软件测试组长和项目经理,来学校为学生做定期讲座,或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也可以利用假期或其他时间,安排教师学生进软件公司,一起跟进项目开发测试。目前本校已经连续两年安排教师学生去齐鲁软件园,进公司一起进行项目开发测试工作。效果不错,参加实训的软件项目综合实训的教师软件开发测试能力有较大提高,并且学到一些最新最实用的软件开发测试技术。

1.5 改革课程考核方法

软件测试这门课程兼具理论与操作,目前大部分院校考核方式与理论考试为主,这种考核方式会促使部分学生考前抱佛脚,考前死记硬背,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除了理论考核之外,还应注重学生综合知识和应用能力方面的考核。建议课程考核应该包含平时作业、课堂表现(发言与讨论)、实验、综合实训、理论考试这几部分。采用这种考核方式,促使学生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课堂踊跃发言,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以及动手操作能力。

1.6 适当加入一些最新的游戏测试

高职院校学生大部分的课余时间都是泡在网吧里玩游戏,有很多同学一有时间就玩手机游戏。学生对最新的游戏内容比较感兴趣,游戏测试也是软件测试的一方面,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加入一些游戏测试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7 采取双证教育

实行“双证教育”模式[7],将学历教育与技能学习无缝对接,学生毕业后不仅能获得国家劳动部高级职业技能认证证书、拥有扎实的操作技能,同时还将获得国家承认大学学历证书。双证教育使学生专业能力更强、职业素养更高、综合素质更好、更符合企业用人标准。

测试工程师有高级测试工程师、中级测试工程师、初级测试工程师。根据高职学生的能力特点,应该把高职学生定位在初级和准中级测试工程师,具有一定的设计方案的编写能力,能利用测试工具完成一定的测试任务,并能够执行功能测试。

2 总结

通过在本校近五六年的软件测试教学实践,发现软件测试教学方法需要不断改进,融合软件测试知识点分阶段教学,采用案例驱动和双证教育模式,加强校企合作和教学实践这些措施能较好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手操作能力,教学质量也有较大提高。软件测试人才培养刚刚起步,很多工作处于摸索阶段,需要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为社会培养出大批合格的软件测试人才。

参考文献:

[1]程茂,温静,吴玉洁.《软件测试》课程的教学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4):117-120.

[2] .

[3]赵斌.软件测试技术经典教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3).

[4]葛汉强.高职《软件测试》课程分层教学之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11(8):105-107.

[5]邵谨荣.高职院校《软件测试》课程的案例教学探讨[J].职教论坛,2011(4):53-54.

[6]印梅.高职“软件测试”课程改革的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1(11):111-112.

软件教学篇4

 

Office软件是微软公司开发的基于Windows操作系统的办公软件,常用组件有Word、Excel、Powerpoint 等,与办公室应用程序相同,其主要包括联合的服务器和基于互联网的服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Office软件在社会群体的日常工作中逐渐得到广泛应用,Office软件的应用也逐渐成为计算机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因此加大力度探讨Office软件及教学管理,具有一定重要性。

 

1 Office软件在社会日常工作中的重要性

 

Office软件作为推广名称兴起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早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Office软件应用程度逐渐整合,实现了拼写和语法检查、OLE数据整合和微软脚本语言的共享。在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企业管理战略的有效性,直接制约着企业的未来发展,其中员工入职和劳动合同管理等非战略性工作具有比较严格的准确性要求,其耗费时间较多,一旦出现问题,会严重影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效率,阻碍企业的发展。

 

当前大部分企业管理者逐渐认识到信息处理技术的重要性,Office软件在企业运行过程中也逐渐得到广泛应用。相关专业学生应当不断强化自身Office软件应用能力和计算机水平,以紧紧把握就业机会,促进个人价值得以最大程度发挥。

 

2 Office软件的课堂教学

 

2.1 计算机文本编辑

 

计算机文本编辑逐渐成为社会群体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重要能力,当前学校开展Office软件的教学活动中,大多是对日常文档、工作文档和学术文档等类型文档进行编辑处理,学生能够对不同类型文档的外观特征和格式要求进行编辑和排版,为提高Office软件的教学质量,应当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调整文本信息,规范文本格式,充分利用表格和流程图等对信息尽心战时,帮助学生盐城良好的文档编辑习惯,树立优良的质量意识。

 

教师和学生在完成这一部分内容之后,通常感觉教材中的知识点应该足够能满足实际工作需要了,但其实不然。比如制表位在实际工作中应用的频率很高,巧妙应用它可以快速提高工作效率,然而就是这么重要的内容在教程上却被忽视了。默认情况下,按一次Tab键,Word将在文档中插入一次制表符。有的时候文章中的公式要求单独放在某一个段落,格式居中,并且按章节编号。设置好制表位以后,把光标放在公式前面,按一下Tab健,这样就在公式的前面插入了一个制表符,再把光标移到公式与左括号之问,按Tab健再按一下Tab键,编号就跑到行末了。所以用制表位来处理公式的排版,可以很方便的移动公式与编号的位置,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2.2 电子表格的编辑

 

Excel电子表格软件具有较强的数据管理功能。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普遍通过对日常事物表格的制作,费用数据的统计和业绩的分析,引导学生逐步理解Excel的基本概念,掌握电子表格的制作打印方法,通过Excel数据计算,管理功能的学习,掌握数据获取,处理及分析的方法。但更高层次的教学目标应该是让学生既要理解概念,方法,又要掌握技巧,切实提高利用Excel这一精打细算的巧助手分析数据,解决问题的能力。

 

2.3 演示文稿的制作

 

在信息化社会,PowerPoint演示文稿广泛应用于计划呈现,产品展示,广告宣传,报告总结等诸多方面,是展示企业,产品和个人风采的T型台。演示文稿的设计,制作已经成为现代职业人应该掌握的基本技能,我们的学生也不例外。通常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都是安排这几方面的内容:计划文稿,宣传文稿,报告文稿等设计项目,从而引导学生了解演示文稿规划,设计的过程,掌握PowerPoint环境下文稿编辑,版式设计,效果运用,放映展示的方法,使学生能够根据实际需求和应用场合,借助图片,图形,图表,音频,视频多元化的呈现文稿内容,培养学生使用文稿作品展示自我,沟通交流,协同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在实际制作PPT演示文稿时通常要从Word文档中复制文字到幻灯片中,既麻烦又浪费时问,其实利用PowerPoint中的大纲视图就可以快速实现。第一步:打开Word文档,复制要粘贴的文字,然后启动PowerPoint,打开大纲视图,在目标幻灯片上单击鼠标,选择"粘贴"命令,那么Word文档中的内容就全部复制到了PowerPoint的目标幻灯片中。如果将幻灯片中的内容转换为Word文档,也可以通过大纲视图来完成。只要多次重复按backspace(退格键),将所有幻灯片(第一张幻灯片除外)合为一张,将上面的内容复制卜来,然后粘贴到Word中即可。

 

3 Office软件教学管理要点

 

在Office软件教学管理过程中,为深化学生的Office软件的理解和掌握,强化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应当在了解学生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的基础上,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将Office软件理论知识与实践训练有机结合,开展科学化的Office软件教学。比如在开展Word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应当转变以往单纯的文字格式排版,在课堂教学之前准备好丰富的电子海报,通过动态的文字效果和精心设计的板式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塑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然后提出问题,导入课程内容,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促使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参与到Office软件课堂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待学生进入学习角色后,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加以实践锻炼,促使学生准确把握Office软件的操作要点,适时的布置作业,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积极点评,增强学生学习Office软件相关知识的自信心。此种情况下,在Office软件教学管理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实现积极的交流和配合,促进Office软件教学任务的有序完成。

 

Office软件教学管理也存在一定特殊性,由于学生群体之间存在一定差异,有的学生初步掌握Office软件基础知识,而有的学生却从未接触过电脑,在Office软件教学过程中,若单纯进行讲解和示范,难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同时,也不利于Office软件基础知识的有效吸收,学生难以保持长时间注意力集中,对计算机相关知识的学习兴趣降低,甚至会影响Office软件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为全面提高Office软件教学管理的质量和效果,可以适当调整教学模式,在小组合作模式下,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选择基础相对稳固的学生作为小组组长,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先对组长对Office软件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检查,并观察其操作Office软件的熟练程度,并有针对性的进行培养,让组长对本组学生进行辅导,此种方式有助于实现学生之间互帮互助,提高计算机基础较差学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并且有助于计算机基础较好的学生深化自身知识体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切实提高Office软件教学管理效率,促进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有效发挥。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形势下,Office软件在满足用户需求方面也不断进步,Office软件教学管理过程中,应当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探索新知识,找寻新方法,强化Office软件教学管理效果,切实强化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软件教学篇5

关键词:软件工程;工程能力;案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Taking the educational program for outstanding software engineering as a background,we briefly analyze the course of software engineering with respect to its position in the whole curricula system, and then explore an issue taking place in the teaching practice.A strategy for improving the teaching effect is proposed after the analysis.Our practice indicates the strategy is helpful to the students for highlighting the understanding of software design.

Keywords:software engineering;engineering ability;case study

1 引言(Introduction)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教育部于2010年6月启动的为期10年(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该项目旨在全面提高我国工程人才培养质量,对于计算机专业则是要求其以新的教学改革尝试,培养具有高工程素质的卓越软件工程师。笔者以这一计划为大背景,围绕软件工程专业课教学,深入探讨该门课程的性质及课堂教学策略,以期能够引导学生通过学好软件工程,成为一名卓越的软件工程师。

2 软件工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The analysis for issues taking place in teaching software engineering)

软件工程是核心专业课[1,2]。该门课程能将先前学习的程序语言,面向对象思想,算法设计与分析,网络原理,数据库建模,开发工具等综合地融合到一起,在设计层面使之成为一个整体的工程方案,解决需求分析中的领域问题。作为软件工程专业的学生,应当通过学习软件工程这门课程,综合地领会各种基础课程在软件建模中的具体应用,并通过分析和设计案例,体会现实需求与抽象设计的转换之美,为将来成为一名软件工程师打好基础。然而受教学资源、课时以及学生自身条件等诸多因素限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更倾向于较快地进入编程阶段,而对早期的分析设计阶段认识不足。由于软件工程专业的学生,在长远规划上,应被培养成为软件设计人员或软件工程师,而不应是专职编码人员,因此对于教学期间出现的这种现象:易倾向编程而非重点优化设计,应当给予重视并在授课策略上作调整。笔者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归结为:

(1)预修的课程较多强调编程,较少关注设计,导致一种惯性思维――跳过设计直接编程。如C++语言,授课时更多的是讲解如何编写一个类型、构造函数的编写规则,以及继承、重载、多态等编写规则和运行原理,而较少用标准制图的方式描述类型的设计以及类型间的逻辑关联。

(2)不是所有的预修课程学生都能透彻领会,依据“短板原理”,未领会的理论将使学生在设计阶段卡壳,想不出哪些理论方法可使设计进行下去,导致学生设计热情锐减。例如学生对网络原理理解不深,将影响数据传输协议的选用。

(3)从需求分析中抽象必要的设计词汇,并将这些词汇通过绘图、编档以展现业务逻辑,是一种必要的设计能力。然而,这种能力对于工科学生而言较为薄弱。部分学生词汇贫乏,导致设计时的逻辑、时序关系不清晰,给接下来的设计带来不便,从而失去设计的乐趣。如从需求中抽取动宾短语绘制业务流程图,部分学生对词性把握不当或选词不妥,使得词汇在语义上有重叠,直接导致制图过程不顺畅,而这会为后续设计,如从动宾短语映射功能类型带来麻烦。

(4)案例规模较小,学生在头脑中简要构思即可编程实现。案例规模小,学生不能通过案例感受设计的重要性,往往是先编程后补文档。这直接导致一个后果,一旦需求变动,整个程序和文档几乎要重做:这不是软件工程的初衷。反之,一个规模较大、层次分明且兼具扩展性的设计对于开发软件的成败是决定性的,通过观摩此类软件设计,能使学生感受到设计给编程带来的便利。

(5)缺乏使用开发工具的经验,不能很好地在设计概念和编程概念之间进行映射。比如选用在.Net框架下开发软件,由于学生不具有一定的使用经验,想不出设计在转为具体编码时可能面临的问题,甚至对于设计能否编程为可用的软件都缺乏信心。尽管有观点认为做设计时不要陷入技术细节,笔者也同意这一说法,但对一个技术经验不足的学生片面强调设计只会使学生认为软件工程课程虚飘,落不到实处。相反的,一旦学生有开发工具的使用经验,那么设计和编程会在学生头脑里往复映射,使学生心理上有掌控感,因此即便设计上出现问题,学生也极有可能自行寻找办法修正。

3 软件工程教学策略探讨(The discussion for software engineering teaching)

基于前一部分的讨论,笔者认为软件工程在教学策略上要强调三个方面:

(1)设计与代码的转换方式。即在为软件建模时,挑选典型的图例为学生展示相应的代码转换,体现编程与设计是相辅相成的。

(2)选取规模适中的案例并结合软件工程的设计元素,强调建模时准确抽取词汇的重要性。软件工程涉及的编档和制图在本质上都是词汇,准确的抽取词汇能使得文档和图纸在整体上层次分明,归属明确,在各自的具体表达上也能逻辑合理,时序清晰。

(3)使用工具为软件模型映射实现框架。通过映射框架并作讲解,能使学生掌握软件的基本建制方法,还能刺激学生学习使用建模或编程工具的热情,使得进一步编码以完善软件成为可能。

为了在讲授软件工程时强调这三方面,笔者在实际教学期间形成以下策略:

(1)结合真实企业案例,主体讲解抽取词汇,制图和编档。重点讲解词汇的层次性,以及词汇与制图、文档的关联。

(2)选取代表性制图,实际演示如何转化为必要的函数并进行初步的类型封装。重点体现于函数名称和类型名称上,只要能体现制图逻辑即可,不需给出函数或类型的具体实现。

(3)参照较为完整的软件模型,演示如何配置主干对象以形成可运行框架。重点讲解相关设计元素与可运行框架的对应关系。

4 软件工程教学策略的实践效果(The practices of our software engineering teaching strategy)

为了实施前文提出的软件工程教学策略,笔者所在单位深入企业调研,与企业合作,主要目的有三个:其一,获取企业在用人方面的实际需求,如希望毕业生能重点学习哪些语言、平台;其二,邀请企业提供建议,定制专业课程,如与Oracle合作共建专业体系;其三,由企业提供真实案例供教学使用。这些目标都与2013年ICSE(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for Software Engineering)大会中给出的调研结果不谋而合[3,4]:一定程度上说明,软件工程的教学是离不开企业案例的。应用本文教学策略的结果是令人鼓舞的,主要表现为:

(1)学生通过观摩整个案例的设计文档,并参照关于编档和制图的讲解,能够理解案例的设计逻辑,对于制图时用到的标准图形元素能够自然的接受并记忆。再加上课堂上对个别典型制图如活动图、时序图做编码上的映射,学生能更好地体会图纸与编码之间的转换方式,增强了学生编制软件的信心。

(2)以练习题的形式要求学生重新手绘当堂指定的图纸,以加深记忆有关制图。只是观摩、参看,不足以掌握和消化必要的制图方法,往往是“提笔忘字”,知识点认识模糊。只有要求学生再现图纸,真正落实到纸面上,才能有助于细节的把握,也能促使学生重新审视整个图纸的逻辑关系,以此巩固加深记忆。实际教学效果良好,学生能自主地讨论并基本再现指定制图,同时,能够认识到良好、标准的制图对软件建模的作用,不再认为软件工程是空洞无物的理论。

(3)通过参考制图及演示图纸如何转变为可运行框架,不仅提高了学习软件工程的兴趣,同时也带动了学好工具软件的积极性。在学生基本理解和记忆了必要制图之后,我们实际演示并建立了软件的可运行框架,如以.NET为平台,使用Visual Studio工具建立配置文件并初始化必要的主干对象,使整个程序框架能够运行[5]。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感受到软件的基本制作步骤,并对学习必要的工具和完善其余的软件代码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4)学生自组讨论软件设计文档并能提出编码时可能碰到的问题。基于可运行框架的演示,学生能主动地参照设计文档在头脑中构建软件模块,对于构建时可能有问题的地方,能主动地先行自组讨论,再与教师提问确认。有时尽管限于认识不足,教师的解答学生不能完全理解,但学生仍能清楚地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以及需要补充哪些知识点。

5 结语(Conclusion)

本文对软件工程教学当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成因进行了探讨,继而给出了一种软件工程教学策略。该策略强调软件工程的课程重点是理解和掌握有关的建模理论,而不是要求学生掌握建立软件的所有方面。在软件工程的课堂上重点仍应是设计,而不是编程。笔者不否认编程经验对良好设计的支撑作用,但能理解标准的软件工程理论并能掌握运行框架的建立方式,对于软件工程的课程教学而言已足够。至于具体的完善工程的实践经验,则有待于在卓越工程师的职业生涯中继续实践、完善。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蒲保兴.软件工程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J].软件,2011(5):114-115.

[2] 荀启峰.应用型卓越软件工程师培养模式探讨[J].软件工程师,2014(2):42-43.

[3] Chris J. Pilgrim.Industry Involvement in ICT Curriculum:A Comparative Survey[C].2013 ICSE,Advanced Software Engineering Education,1148-1153.

[4] Andrew Meneely.Samuel Lucidi: Vulnerability of the day:concrete demonstrations for software engineering undergraduates[C].2013 ICSE,Advanced Software Engineering Education,1154-1157.

[5] Donis Marshall.我们在微软怎样开发软件(第1版)[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

姚红岩(1979-),男,博士,讲师.研究领域:软件工程.

软件教学篇6

【关键词】高职院校;软件技术;教学改革

一、改革教学观念

首先,确立校企合作的教育理念,并以此为突破口,带动整个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的发展。其次,高职院校的教育是具有双重属性的,这双重属性是指一方面高职院校具有高职教育的功能,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具有职业教育的功能,将这二者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实现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的全面发展。再次,创新教育制度,教育制度是高职院校培养优秀的、高质量人才的依靠,正因如此,高职院校的相关工作人员应当创新教育制度,实现教育制度的不断更新,为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指明培养学生的方向。最后,应当转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从教学的客体逐步向教学的主体转变,还要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课堂上一定要避免一言堂,不要照本宣科的讲述书本上的知识,要做到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方法,实现教学模式的创新,促进教学的全面发展。

二、改革高职院校软件技术的教学方法

首先,要将“教”与“学”有机的联系在一起,在教学过程中进一步拓展职业所需要的职业技能,将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述以及学生的学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将操作实例讲述给学生,并在此基础上适当的穿插学生的动手实践。除此之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应当制造相应的、教学需要的情景教学模式。充分地培养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种教学方式,是以往教学方式中所不能够达到的。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通篇的贯穿项目教学,进一步培养软件团队的合作开发的技能。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所培养的学生是面向全国IT企业的、高素质的实用型人才,而实用型人才的典型特征是其具有丰富的理论基础的同时,还具有非常熟练的操作技能。那么如何才能够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呢,他需要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贯穿项目教学法,通过在教学过程中使用这种方法,能够帮助学生在毕业后,以零磨合的条件下,迅速的投身到工作岗位当中去,满足企业和社会对高职院校软件设计专业学生的需求。在软件设计专业中,将相关的多门课程划分为若干个项目,每个项目都是在模拟企业实践项目,这种方式,有效的实现了“学”与“用”的有机结合,有利于培养应用型的高素质人才。再次,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将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然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单一的教学模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牢固树立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将学生视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学的过程中,还要多多鼓励教师应用多种教学方法,例如案例教学法、技能模拟训练法等等,采用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思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断改革和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培养优秀的高素质人才。积极鼓励教师采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众所周知,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能够使复杂的事情简单化、抽象的知识具体化,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不仅如此,多媒体技术应用到教学当中,还能够打破传统授课模式的时空限制,使学生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都能够学习到自己想要学习的知识。高职院校软件设计专业的所有课程都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这对于进一步提高该专业的教学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最后,在教学过后,推行“顶岗实习”制度。应当在整个高职院校的学习接近尾声的时候安排相应的企业实习,有学生和企业双方签订正式的录用证明,证明该学生正式被企业接受成为顶岗实习的工作人员。在顶岗实习的过程中,公司应当派专门的、经验丰富的员工对学生进行指导,进一步加强学生与企业之间的联系,能够让学生在顶岗实习的过程中,深刻的明白行业需求,实习结束后,学生应当撰写相应的实习报告,记录自己实习期间的心得体会。实习结束后,企业的工程师应当以学生在企业工作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评价,班主任应当根据实习情况给出实习成绩。

参考文献:

[1]王晓姝.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标准建设探索———以大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15,01:66-70.

[2]宋钰.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建设的路径研究[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1:83-85.

[3]陈丹.软件技术专业教学改革与专业建设探讨[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2:40-45.

[4]杨柳.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共享型教学资源库建设探究[J].咸宁学院学报,2012,01:145-146.

软件教学篇7

针对《软件工程》教学过程存在的困难,提出构建《软件工程》课程纵向教学体系。《软件工程》课程纵向教学体系包括3个层次:理论教学方面:改进理论教学方法,调动学生主动性,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实践教学方面:结合具体项目,训练学生运用相关原理指导软件开发的全过程,提高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外实训:校企合作,使学生深入企业项目开发,培养高素质软件工程人才。

1.1案例教学法在理论教学中的应用

案例教学法,是指教师在课程第一次授课前选取一个完整、难度适宜的软件开发案例;然后分阶段的在每章理论授课结束后,结合所讲章节的理论知识提出与章节内容相关的有引导性作用的问题,让学生认真分析、研究案例,开展问题研讨会,并为学生分配任务,使学生在课后收集相关资料,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相关原理来分析案例,并在规定的时间内(两周后)提交案例分析或设计报告,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教师在理论授课时,注重构建学生的知识体系。在学习章节内容前,说明本章节所涉及的专业基础课程及学生所需要具备的理论素养,给学生布置任务,重新学习涉及的专业基础知识;理论授课时,把章节理论知识与已学基础课程知识相结合,根据课程例题,详细讲解理论知识,并注意提示学生已学知识在例题中的运用,从而深入浅出,帮助学生把已学知识和章节理论知识结合起来,形成知识网络。在需求分析章节的分析系统的数据要求处,指明分析系统的数据要求,通常采用建立数据模型的方法。抽出部分学生按照他们准备的PPT来详细讲解以上问题,不足之处让其它同学补充。课后,教师把准备的问题解答PPT发给大家,使学生查漏补缺,建立知识网络,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章节授课结束后,通过案例教学法,训练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理论知识体系解决实际的问题的能力,给同学们列出需求分析报告--需求规格说明书的提纲,要求每个学生提交一份需求分析报告。比如,案例--学生公寓管理系统,请大家运用需求分析章节所讲的知识,深入学校公寓针对学生、公寓管理员做需求调查(要求灵活运用几种所讲的需求调查方法:访谈、问卷和场景),召开需求评审会议,验证需求的正确性与有效性,两周后提交需求规格说明书。

1.2项目驱动实践教学,理论联系实际

在理论授课结束前,老师提供若干个难度适中、开发时间在一个月左右的题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常5-8人)组建自己的软件开发团队,并推选小组长,负责项目管理,根据小组成员的兴趣和爱好选择一题。团队成员应均衡,以便做好分析、设计、编程及测试的分工。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合作,开始实践教学环节。选择结构化或面向对象的软件工程方法,按照软件开发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分阶段有顺序的进行软件项目开发。每位小组成员都要参与各个阶段的软件开发,每个阶段各个成员的任务由组长分配,管理。每个小组成员全程参与软件工程的各个阶段,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项目的开发,由项目驱动实践教学,真正用所学理论知识指导项目的开发,为学生深入理解并灵活运用理论知识提供了良好的实践机会,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环节结束,每个小组提交与选题对应的已实现的系统,并提交相关的设计文档。如开发小组选择面向过程的软件工程方法,需提交可行性研究报告、开发计划、需求规格说明书、总体设计的相关文档(系统说明、用户手册、测试计划、详细的实现计划以及数据库设计结果)、详细设计的相关文档(流程图及人机界面设计资料、用户帮助设施设计资料)、实现及测试总结、项目总结等。通过项目实践,学生会深刻认识并理解掌握所学理论知识,并且可以结合自身特点和软件工程的相关就业方向(前台开发、后端设计、测试、维护等),确定自己的未来职业发展方向,继续深入学习,拓展自己的专业知识深度,为就业打下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1.3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软件工程人才

经过实践环节,学生对未来职业发展方向有了初步选择。在大四学期的实习环节,学校与相关合作企业进行对接,学生结合专业兴趣和职业发展方向,选择合适的企业进行校外实习。校外实习一般分三个阶段:理论知识的巩固与强化学习;职业定位方向核心技术学习;以团队为单位,参与实际项目,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精神;结合以上三个阶段的学习内容,独立完成一个实际商用项目。举例:如果职业定位为J2EE软件开发,校外实习的第一阶段学习JAVA语言核心内容,Oracle数据库技术,WebCilent编程和WebServer编程,结合具体项目把以上知识运用到实际项目的开发中。第二、三阶段贯穿项目深入学习JVAVEE企业级框架。第四阶段以开发团队小组成员的身份参与一个实际商用项目开发,使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果职业定位为软件测试,第一阶段学习测试基础并结合企业内部开发的自动化测试管理平台进行理论知识强化。第二阶段重点学习系统测试的相关技术,并结合具体项目使学生参与系统测试,编写与之相关的需求规格评审,系统测试计划、测试方案、测试用例、测试报告等文档资料。第三阶段学习软件功能测试自动化和性能测试技术,并学习企业使用的主流测试工具进行相关项目的自动化测试工具。第四阶段结合实际商用项目,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运用相关的自动化测试工具,进行项目测试,编写相关测试文档。通过项目实训,使让学生深入项目开发,把学生培养成专业理论知识扎实,动手能力突出的高素质软件工程人才。

2结语

针对软件产业的人才需求背景,以高等教育行业的改革为契机,结合当前《软件工程》课程的教学现状和存在的困难,提出构建《软件工程》课程纵向教学体系的新思路,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提供有益探索。

软件教学篇8

 

计算机的出现为人们提供了非常大的便利,而信息技术的进步更是提高了人们生活水平,人们开始利用计算机互联网进行学习,工作。教学软件开发也逐渐得到很大的发展,但是还没有足够成熟,为了促进行业的发展,为了更好的方便大众,教学软件开发流程的优化尤为重要。

 

1 教学软件开发流程优化的必要性

 

计算机的出现与信息技术的进步使得教学软件的开发尤为火热。但是教学软件的质量却往往被人们忽视。数量庞大的教学软件并不一定全都是高质量的产品,开发者应当在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这种大体模式下,即研究科学严谨的教学软件的开发过程中,更应该注意教学软件开发流程的优化。

 

2 教学软件开发流程的优化措施

 

2.1 Flash的优化

 

在教学软件开发过程中,常常利用flash制作设计交互和矢量动画,所以对flash进行优化十分有意义。

 

2.1.1 优化制作flash电影所需要的素材

 

图形的描绘:尽可能多的使用“实线”,而“虚线”和“点线”这种变化型的线条应尽量少用。

 

位图的压缩:在flash里面,位图的压缩应该保证内定值以JPEG的形式来压缩,保证所有位图既能选择个别位图进行压缩设定,又可以一次性统一进行压缩设定,做到根据不同的需要而进行不同的压缩设定。

 

电影文件字体的处理:减少使用字体类型,选择一两种为最佳,如果需要改变字体的风貌,则可以通过对字体进行加粗、改变大小、改变颜色或者变形等等方式实现。

 

为了降低动画播放时CPU的计算压力,对所需要用的向量图进行构图的时候,要遵循简单原则,对一些不是很重要的构图节点,可以忽略。

 

对于Flash内定的基础字体可以多运用:在电影里面使用大量中文文字的时候,一些特别花俏的字体尽量少用,目的是为了压缩文件的大小。此外,如果文字显现在文字栏位里的话,记住在对话框里勾选“不要包含字体外框”选项,这样也是可以缩减文件。

 

为了避免字体由于被打散而以图形的形式储存,增大文件大小,在设置的时候不要选“修改/打散”选项。图形也不要打散,甚至应该先将图形群租起来。

 

2.1.2 交互设计的优化

 

(1)要把重复利用的图形设定成“符号”。

 

(2)呈现动画的时候,多使用“移动渐变”少使用“逐帧渐变”。

 

(3)为了不影响Flash动画的处理过程,在同一时间内做的动作要少一些,安排对象产生的动作在时间上要尽量错开。

 

(4)做好电影下载传输速度的检测,查看是否存在影帧过大的情况,凡是超过红线的就表示电影播放到此处时会有停顿。

 

(5)对没有运行的元件要及时清理,单击图库右上角的“Option”,执行“选项/选取未使用的项目”清除用不到的元件。

 

(6)对于交互程序,能用则多使用,Flash里提供的Action可以实现动漫功能,利用它完成与制作渐变动漫类似的功能,那么使用Action会减小软件大小。

 

2.2 VB在CAI教学软件开发中的优化技术

 

VB是基于windows的面向对象可视化开发工具,利用VB开发CAI教学软件具有开发效率高,设计灵活,生成的软件界面好看,还可以将声音,文字,图像,动画等多媒体很好的结合在一起,但还可以从速度上以及它的大小进行优化。

 

2.2.1 真实速度的优化

 

(1)不要运用Variant变量,Variant变量是VB的缺省变量类型,它是一种没有加上类型说明的变量,为了使应用程序的实际速度加快,应当不要使用这种类型的变量。因为在运行的时候Variant变量会转化成为其他更加适当的数据类型,在转化的过程中消耗了一定时间,降低了运行的速度,因此应当避免使用。

 

(2)选择使用最好的数据类型。在应用程序当中,要减少使用Currebcy Single和Double变量,更多的使用Long整型变量。

 

2.2.2 显示速度的优化

 

(1)将容器的ClipContrls属性设置为False。设置好后,在重画控件本身之前,VB不会用背景覆盖控件,当窗体包含大量控件的时候,就可以提高显示的速度。

 

(2)合理的使用,AutoRedraw。把它设置为true的VB就可以使用,位图重画这个窗体或者控件,如此一来可以大大的提高显示速度,但是这个方法也有不足,在提高重画速度的同时,会降低图形方法的,因此要合理使用。

 

2.2.3 感觉速度的优化

 

(1)隐藏暂时不需要使用的窗体。对于那些暂时不用到的窗体,可以把它隐藏起来,这样可以提高显示的速度,还有感觉速度,当再次打开使用的时候,只需要简单的使用Show方法就可以了,节省加载的时间。

 

(2)运用进度显示器和等待光标。这是针对一些时间延迟而使用的,通过给用户提示,让用户明白这个应用程序并没有悬挂起来。

 

2.2.4 大小的优化

 

通过缩小用程序的大小,减少加载时间,提高速度。

 

(1)减少控件的数目。在设计程序的时候,适当减少控件使用,也可以将许多控件设计成控件数组,这样也可以减少加载时间,提高速度。

 

(2)合理使用标签控件取代文本框。因为标签控件占用资源少,文本框占用Windows的资源比较多。

 

(3)清理无用的代码和无用的变量。对于那些残留的死代码和无用的变量要及时的清理,避免过多的无用代码占用资源,降低运行速度。

 

3 总结

 

在信息发展迅速的时代,教学软件开发者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在注重数量与效率的同时更应该着重于产品的质量。质量过硬才有更大的消费市场,也有更大的发展空间。相关部门也要加强管理力度,力求各个方面共同进步。

 

上一篇:语篇教学范文 下一篇:函数教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