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实施工程师总结范文

时间:2023-09-27 16:42:23

软件实施工程师总结

软件实施工程师总结篇1

1传统“教—学—做”模式

软件工程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这门课程是对软件开发过程的经验和技巧的集合,对软件开发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然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常面临“吃力不讨好”的尴尬局面:授课教师抱怨该课程知识点分散,涉及范围广,不好讲授;学生抱怨该课程空洞乏味,言之无物。这种局面和传统的教学模式有很大关系。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学过程多采用“理论+实践”的方式。教学方法普遍以理论教学为中心,先由教师集中讲授理论方法和技术,然后由学生通过实验、实习进行验证。笔者称这种教学模式为“教—学—做”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将实践性很强的软件工程变成了纸上谈兵。尽管教师使出浑身解数讲解软件工程理论和方法,但学生却难以想象出这些抽象理论如何应用于软件项目。此外,先教后做的学习方式很难刺激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因此,课程结束后,学生仅对理论和方法有些印象,但对其具体的用途和应用没有完整的认识。该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是学习主体,教师是引导者”这一事实,导致教师喧宾夺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被抑制,很难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2“做—学—教”的逆向教学模式

为解决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困境,笔者提出了“做—学—教”的逆向教学模式。该模式鼓励学生通过实验、实践,发现已有软件产品的问题,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寻找优化办法。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充当引导者的角色,通过理论讲解帮助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这种教学模式以实践问题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回归为引导者的角色,枯燥的理论变成学生解决实践问题的法宝。此外,学生在寻求解决方案的过程中,其分析问题的能力得以锻炼,而且有可能产生新的思路和方法,补充和完善原有理论,大大激发其学习兴趣[2-3]。逆向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区别有以下几个方面:(1)逆向教学模式中,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者,是以兴趣为导向的主动型学习、研究型学习;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是主体,学生是接受者,是以知识为导向的被动型学习。(2)逆向教学模式的学习过程是从实践到理论的过程,其本质是将实践作为获取知识的手段;传统教学模式的学习过程是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其本质是将实践作为验证理论的标准。(3)逆向教学模式除了帮助学生消化已有的理论和知识,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其知识拓展能力;传统教学模式注重对现有理论和知识的传播和灌输,难以达到培养创新能力的目标。

3逆向教学模式的实施方案

3.1教学组织

3.1.1课时安排笔者所教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软件工程课程的课时安排为:理论课32学时,实验课8学时。显而易见,该安排还是重理论、轻实践,属于传统教学模式。为适应逆向教学模式,应加大实验学时安排,为学生的实践活动提供充足的时间保证。结合教学经验与人类的认知规律,笔者认为在逆向教学模式中,理论学时与实践学时比在1:1~1:1.5较为合理。同时,针对每个知识单元,不能完全套用“先实践,后理论”的教学方式,而是应该以“寻找问题—理论分析—解决问题”为线索,采取“实践+理论+实践”的教学形式。这样有利学生消化理论知识,并巩固理论和方法。

3.1.2课堂组织为适应逆向教学模式,课堂组织应遵循“实践—理论—实践”的主线。其具体实施步骤为:(1)教师针对教学内容和知识单元确立课堂主题,并选定供学生课堂分析的软件产品。(2)学生根据教师确立的课堂主题,对实验软件进行分析,挖掘该软件存在的问题,并结合自身认识提出解决办法。(3)教师针对学生发现的问题,结合已有理论和方法进行分析,并引导学生寻求解决办法。(4)学生根据教师的理论指导,设计解决办法,并修改实验软件,使之趋于完善。(5)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和总结,帮助学生消化理论知识并进行创新探索。

3.2教学内容与传统教学方式采用的“瀑布型”内容组织方式不同,逆向教学模式以学生身份转变过程为依据设计教学内容。具体而言,逆向教学模式假定学生有一定的编程基础,但没有软件开发经验,那么其学习软件工程的过程就是从软件编码人员成长为软件设计师、直到软件项目经理的过程,这与职业生涯的发展轨迹基本一致。另外,由于软件开发的目的是为客户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案,其服务对象是软件用户,因此,逆向教学模式为学生设计“客户—软件开发入门者—软件开发精通者”身份转变路线。鉴于上述原因,逆向教学模式遵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原则组织内容。举例来说,课程内容编排可按如下思路设计:(1)以客户使用软件的感受为开端,先研究用户界面设计的相关问题。(2)根据用户使用感受提出软件维护需求,继而研究软件维护的相关内容。(3)从软件改造和升级角度,研究编码相关的方法和原则等内容。(4)从编码推及软件详细设计,包括数据流、数据存储设计、算法和数据结构设计等。(5)从数据流和功能模块反推软件总体设计。(6)通过用户需求验证软件设计是否合理,并探讨获取用户需求的相关理论和方法。(7)回顾整个软件开发过程,对软件生命周期建模,研究不同的软件过程模型的优劣。逆向教学模式以反向再造软件过程为依托,将软件开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逐一引出,并以此为依据设计教学内容。

3.3考核方式由于逆向教学模式以学生实践活动为中心,因此,在评价学习效果的时候应更注重技能的考核。考核应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体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兼顾“知识—能力—素质”多层次的考核方式。具体而言,就是通过“技能操作+笔试+口试”的方式考察[5]。其中,技能操作的考核可以通过团队方式开展,由团队共同设计开发一款简单应用软件,着重考查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笔试主要考查学生个人对基础理论和方法的掌握程度;口试主要通过案例分析,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语言沟通能力等。总体而言,逆向教学模式的考核方式应以考查学生的个人能力为主,将考核重点与软件开发行业相应岗位的能力需求相匹配。这有助于学生尽快进入工作状态、确定未来职业发展规划。

3.4实施难点及解决办法逆向教学模式以学生扮演软件用户为起点,学生通过使用案例软件发现其中的问题,再由教师通过理论讲解引导学生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然后师生共同反思和总结,从而达到教学目的。在逆向教学方法的实施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以下问题:(1)选择案例软件。使用案例软件是课堂活动的起点,选择恰当的案例软件对教学效果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一般来讲,案例软件应与课堂主题高度相关,且存在典型问题。此外,案例软件还应与学生的学习、生活联系比较紧密。根据经验,很少有一款软件能够覆盖所有类型的软件错误和缺陷,这要求授课教师根据教学主题精心准备案例软件。通常以教务管理系统软件和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软件等为蓝本,在这些软件中有针对性地预设典型软件缺陷与不足,最终形成案例软件。(2)组织教学内容。一般的教学过程是:确定教学目标组织教学内容确定重难点设计教学流程。其中,教学目标是导向,教学重难点上承目标内容、下启教学流程。传统教学模式以理论为主导、实践为辅助,注重理论的系统性和知识的完整性。然而,正是知识体系的庞杂性挫伤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了教学效果。在逆向教学模式中应以提高实践知识、实操技能为导向,将理论知识有机地贯穿在实践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其从实践中总结经验并自主获取知识。教学内容的组织应精选每堂课的教学内容,突出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尽量减少重学术、轻实践或与专业培养目标关系不大的内容,以避免抽象理论知识给学生造成盲目感并挫伤其学习兴趣。(3)夯实前导知识。软件工程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与数据结构、算法分析与设计、数据库原理与设计、程序设计等课程关系密切。首先,前导课程知识体系是学习和理解软件工程的根基,前导课程知识薄弱或缺失势必加大软件工程理论的学习难度,使其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其次,明确软件工程中的理论与其前导课程的衔接关系,加强学科间知识的横向联系,有利于知识的融会贯通和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为保障逆向教学模式顺利实施,教师可通过前导知识快速串讲、组织课外自主学习交流平台、电子教学资源等方式,帮助学生夯实前导课程基础知识。(4)培养双师型教师。任课教师是教学模式的实施者,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其职业能力和教学水平直接影响教学效果。软件工程课程的特点要求任课教师具备“双师”素质,既具备讲授专业理论知识的教学能力,又具备专业技能基本训练的指导能力。目前大多数软件工程课程的任课教师都是从高校毕业后留校任课,具备“双师”素质的教师数量不多。在实施逆向教学的过程中,为保证教学效果,可暂时采用校企共建课程的方式,由学校的任课教师完成理论知识的讲授,企业技术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基本训练的指导工作,共同完成课程教学工作。但更重要的是促使教师转型,帮助其尽快成长为双师人才,以避免教授课程中的衔接问题。

4结语

软件工程是面向软件开发相关专业高年级学生开设的一门课程,其特点是专业知识面较广和实践性较强,对于软件开发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然而,由于学生缺乏完整的软件项目开发经历,导致软件工程的理论和方法变成空谈,学生不能很好地将其应用到软件开发实践中。笔者提出的逆向教学模式适用于综合性、应用性较强的专业课程。这一教学模式的改革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将理论和方法变成鲜活的生产实践经验,对构建高效课堂和培养应用型人才非常有益。当然,逆向教学模式的实施也给教学管理工作带来新的问题。如何从教学管理的角度,提供相应的改革政策和条件也是保障教学改革成功的关键。这也是后续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软件实施工程师总结篇2

中图分类号:TU7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熟练运用广联达软件正确计算工程量,并进行招投标文件的编制。我院从08年开设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实训课程,安排在第四学期,时间为两周,学分为2学分。从对历届毕业生反馈信息看,识读施工图并进行工程量的计算是所有从事造价员岗位的毕业生的最基本的技能,而这恰恰是同学们的薄弱环节,不知道如何把学校所学的知识与岗位要求快速对接,拿到图纸感到无从下手。所以怎样提高学生们的识图能力和计算工程造价的水平,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是建筑类高职的专业骨干课程,我院建筑工程系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为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教学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广泛开展企业调研,请企业的技术人员参与到教学计划的制定和课程改革中来。利用辽宁省工程造价行业广泛使用的广联达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整体解决方案,根据图纸进行真题真做,最总形成工程造价文件。实训是建筑类高职高专的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计量与计价理论课的兴趣,是提高理论课教学质量的有利保证。我院开设的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实训,主要是利用广联达图形算量软件、钢筋抽样软件和计价软件进行计量与计价工作。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熟练运用广联达软件正确计算工程量,并进行招投标文件的编制。我院从08年开设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实训课程,安排在第四学期,时间为两周,学分为2学分。从对历届毕业生反馈信息看,识读施工图并进行工程量的计算是所有从事造价员岗位的毕业生的最基本的技能,而这恰恰是同学们的薄弱环节,不知道如何把学校所学的知识与岗位要求快速对接,拿到图纸感到无从下手。所以怎样提高学生们的识图能力和计算工程造价的水平,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课程目标

(一)知识目标:通过实际工程图纸使学生熟练掌握预算软件的操作方法、步骤及技巧,能够将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建筑结构基础与识图及预算软件应用等课程中的重要知识有效结合起来。

(二)能力目标:

1、运用图纸数据完成图形算量软件中基础、柱、梁、板、门窗、过梁等构件的绘制并汇总计算工图形程量。

2、运用图纸数据完成钢筋算量软件中基础、柱、梁、板、门窗、过梁等构件的绘制并汇总计算钢筋工程量。

3、运用图形算量软件、钢筋算量软件所得到的工程量,编制清单并运用计价软件进行计价。

(三)素质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进行行业社会责任的教育和职业道德的培养,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和判断问题的能力,严谨的工作作风、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以及诚实守信、善于沟通合作的优良品质。

二、课程实训周的内容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是建筑类相关专业的骨干课程,它包含理论教学环节,又要有实践环节作为支撑。这样才能保证学生正真掌握相关知识,具备相应技能。通过理论教学部分的学习使学生具有计算工程量、套定额、组合综合单价等能力。课程实训是为了加强学生对建筑工程概预算知识的系统掌握。我们采用的图纸为一个三层的框架结构的办公楼,具体内容及时间安排见表格。

本实训课程按项目法进行课程设计,分为三个项目,具体课程设计见下表。

项目一:图形算量软件操作

项目二:钢筋计算软件

项目三:计价软件

通过两周的实训,使学生具有较熟练操作广联达软件的能力,达到造价员的能力目标。

三、实训周质量保证模式

建筑类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应用型、技术型人才,为了满足学生对专业技能的期望,保证课程实训周的总体质量尤为重要。《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实训周在教学实践中建立并实施一套适合的运行模式,明显提升了实训课的整体质量和教学效果。

(一)监理完备的资料库

实训周需要的资料有工程图纸、建筑工程计价定额、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图集等资料。经软件公司推荐,我院教师和企业相关人员共同选定4套图纸作为实训周的基础资料。机房配备了60台电脑,能满足学生上课的需要,并配备了正版广联达整体解决方案,配有加密锁。相关工具书等能满足2个班同时做课程实训的要求,初步建立了本课程实训的资料库。

(二)分项目教学,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课程实训在机房进行,按教学大纲的要求,分为“图形算量软件应用”、“钢筋算量软件应用”和“计价软件应用”三个项目进行。教师先演示基本操作方法,然后让学生根据图纸进行练习。并再发一套图纸做为学生的课后作业,动手能力强的同学还可得到第三套图纸,做到了因材施教。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教师在旁边指导。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动脑探究问题的能力,又提高了其软件操作技能,受到了学生的欢迎。

(三)强化实训周纪律管理

良好的组织纪律是保证实训周顺利进行的前提,我院实训周对学生的管理采取自律与强制相结合的原则,效果较为理想。一般来说,绝大多数学生较重视这个掌握专业技能的机会,能够自觉的遵守纪律,保证出勤。但为了督促个别组织性纪律性差、甘于落后的学生,实施指导老师点名,督导老师抽查等手段,强制学生到机房接受指导。并使用机房的教室管理系统,让学生把每节课完成的项目行进提交,既督促学生出勤,在一定程度上又提高了教学的质量。

(四)要求学生做实训总结

实训周完成的同时,要求学生将实训周过程中的体会、收获等用文字记录下来,自拟题目进行总结。通过总结大部分同学能够从头到尾系统的梳理实训周获得的知识,总结经验教训,为以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指导老师也能从学生的总结中体会学生的动态,为下届课程实训周的指导工作积累经验。

(五)量化实训周成绩评定标准

实训周成绩评定标准为:

纪律及表现占15%;

利用工程造价软件绘制的图形占50%;

书面总结占15%;

工程量清单占20%。学生按照成绩标准先自评,指导老师再对学生做出综合评价。

四、结束语

软件实施工程师总结篇3

关键词:校企合作;软件工程;教学改革

1教学改革背景

1.1国家政策指导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以国办发〔2015〕36号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根据《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征集2018年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的函》的要求,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项目面向高校有关专业和教师,由企业提供经费、师资、技术、平台等方面的支持,将产业和技术的最新发展、行业对人才培养的最新要求引入教学过程,通过课程或系列课程的建设,推动高校更新教学内容、完善课程体系,建成能够满足行业发展需要,可共享的课程、教材资源并推广应用。

1.2学校政策扶持

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和“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重大战略背景下,以协同育人项目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抓手,对于加快工程教育改革创新,培养造就一大批多样化、创新型科技人才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国家的政策指导下,西安翻译学院重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工作,为了推进工程教育改革创新,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积极推动协同育人项目建设工作,加大统筹和支持力度,为校企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的开展提供政策和经费上的扶持。

2《软件工程》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2.1软件工程课程简介

软件工程课程是软件工程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研究开发和维护大型软件系统的工程学科,包括一系列概念、理论、模式、语言、方法及工具的综合性学科。在计划、开发、运行、维护与管理软件过程中,将科学的管理和最佳的技术方法紧密结合,从而以比较经济的手段获得满足用户需求的可靠软件的一系列方法。软件工程课程主要采用讲授、案例、实践、任务驱动等方法,在多媒体机房授课。在理论教学中,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或学习环境,使学生“身临其境”;通过教与学的互动,有益于引导学生开展主动学习,构建互动课堂。学习软件工程应注重计算思维能力、算法设计与分析能力、程序设计和实现能力、系统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工程能力。工程能力植根于分析、设计、测试等软件工程方法的学习、简单项目管理的实践、团队合作职业技能的培养,以及软件工具的使用和实践能力的训练。

2.2软件工程课程存在的问题

软件工程课程内容繁杂,理论与技术方法众多。课程中涉及的概念、原理比较抽象、复杂、理解困难,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感到枯燥、乏味,难以激发学习热情。所以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需要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2.3《软件工程》课程教学改革实践的目标

2.3.1完成课程教学资源的建设

校企合作在《软件工程》课程中的应用,充分考虑当今最先进技术的发展趋势,共同规划和开发出软件工程课程配套的教学大纲、多媒体课件、教案和案例库等教学资源,为软件工程课程提供充分的资源保障。

2.3.2培养学生的软件开发能力

根据企业对学生的最新需求,以企业的真实项目为依托,通过不同小组完成不同的案例使学生掌握软件工程课程的相关知识和技术,为学生更深入的学习和就业打下扎实的基础。

2.4《软件工程》课程教学改革实践的实施路径

2.4.1准备阶段

(1)企业调研。研究企业对软件开发领域人才的需求状况,组织搜集和阅读大量文献著作,调查研究现有软件开发领域人才供给需求。(2)学生调研。对拟改革的专业进行学习能力评测,了解现在软件工程课程教学模式及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形成调研总结报告。(3)制定实施方案。根据调查企业需求和现在软件工程课程教学模式及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制定教学改革和实施方案。(4)成立教学改革领导小组。(5)严格进行过程管理。(6)制订研究计划、实施方案,写第一阶段总结。

2.4.2实施阶段

(1)准备校企合作事宜,签署校企合作协议,聘请企业兼职教师充实实践环节的教师队伍。(2)针对企业对软件开发的人才需求,校企合作制定应用型软件工程课程体系。(3)完成理论和实践教学设计,同时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采用项目化教学法、企业真实案例引导等方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4)实施校企合作制定的课程体系。(5)完善校企合作实验实训基地建设相关工作。

2.4.3总结阶段

进行教学改革汇总,编写相关研究报告。

2.5《软件工程》课程教学改革实践的效果

2.5.1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高

由于上课案例是企业的真实案例,很多学生觉得这就是以后我要从事工作的内容,相比之前教材中的案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高。

2.5.2学生的学习目标更加明确

以企业的真实项目为依托,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容易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和欠缺点。例如有的学生在做单元测试的时候发现自己喜欢上了软件测试,就会在做完单元测试后进一步学习测试方面的其他相关知识,为以后从事这方面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有些学生发现自己在编程的时候函数部分还比较欠缺,就会积极的查找相关资料,补上这一部分的知识。

2.5.3团队合作精神有所提高

由3-5人分组完成企业不同项目的形式,明显提高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以往布置的同样作业一起提交的时候,个别学生有抄袭现象,而分组完成不同项目,每个人分工明确,避免了偷懒抄袭这种现象。

2.5.4学生的沟通能力得到了提高

团队成员之间难免意见有分歧,但为了完成共同的目标,最终都会获得一致的看法,这样很好的锻炼了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能力。

3《软件工程》课程教学改革实践的亮点

(1)软件工程课程采用项目化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以企业真实需求为导向,以企业项目为衔接,达到知行合一、以用促学的目的;(2)校企联合共建软件工程课程教学大纲,共同制订校企合作实施方案;(3)校企联合开发课程配套多媒体课件、教案和案例库等教学资源。

4结束语

软件工程是一门理论与实际高度融合的课程,由于校内老师缺乏企业实战经验,课程教学效果有待进一步提高,故采用校企合作进行《软件工程》课程授课,采用项目化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以企业真实需求为导向,以企业项目为衔接,达到知行合一、以用促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韩业红.应用型高校《软件工程》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8(4):65-69.

[2]阳建中,胡俐蕊,黄东,等.基于校企合作的应用型高校《软件工程》课程教学改革[J].现代计算机(专业版),2017(18):21-28.

[3]李贤阳,胡俐蕊,黄东,等.基于项目驱动的应用型高校软件工程课程教学法研究[J].福建电脑,2017(03):63-65.

软件实施工程师总结篇4

Abstract: The training characteristics of "excellent engineer plan" proposed by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include the enterprise deeply involved in the process of training and strengthen the students' engineering skills and innovation ability. For reaching the cultivate demand of the excellent engineer of civil engineering, based on the feature of lessons about PKPM, the author summarizes the experience of excellent class, through the joint effort of the outside engineers of rich design experience and private teachers, the teaching of excellent class has a good effort, the students improve their engineering quality and innovative thinking through the project design practice.

关键词: PKPM;土木工程;卓越工程师

Key words: PKPM;civil engineering;excellent engineers

中图分类号:TU311.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34-0211-02

0 引言

现今计算机技术正迅猛发展,PKPM相关计软件在建筑结构的设计里实现了广泛的应用,成为了全国各设计院必备软件之一。针对这样的发展现状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在大四上学期开设了《大型结构分析软件――PKPM》课程。并根据教育部培养卓越工程师的计划和要求,为卓越班的同学聘请有丰富设计经验的甲级设计院总工为卓越班学生提供PKPM系列软件指导和培训。毕业设计是综合运用大学四年学到的知识,也是理论知识学习和工程实践最紧密结合的教学活动,为能让学生对未来工作更好的适应,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已将PKPM系列软件应用于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方向毕业设计。卓越班学生针对社会需求要求更为的严格。

1 软件应用背景

按教育部所提出卓越计划是为了培养出一批有强创新能力、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各类型高质量工程技术人员,其有着三个特点:一是行业企业对培养过程深度参与,二是按行业标准与通用标准体现在学校培养人才过程中,三是学生创新意识和工作能力在教学中被强化。该计划的付诸行动能有力提高我国工程高等教育水平。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是卓越计划实施的高等校中的一份子,按教育部要求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针对本科土木工程专业教育实施了卓越工程师方案培养,为土木工程专业选拔优秀学生设立卓越工程师班,对已有教学资源整合优化,课程教学努力改善其效果,以期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全面实现。

PKPM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工程软件研究所研发的工程设计管理软件。该院的建筑工程软件研究所为我国建筑行业中计算机技术应用开发最早的企业之一。其以部级规范主编单位,行业研发、工程质检中心为依托,有雄厚的技术力量。该所以建筑设计CAD等软件为主要的研发领域。PKPM系列软件在国内工程设计企业中有大量用户,已拥有90%以上市场占有率。目前是国内最为普遍的应用工程类CAD系统。其能跟上规范更新与行业需求,始终能开发出巨大影响的工程类软件产品,是我国十几年来结构设计行业占主导地位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应用软件。

因而,PKPM相关软件的教学效果会影响学生专业技能与素质,并会直接影响参与混凝土结构与钢结构毕业设计的论文成果质量,进而影响卓越工程师的培养计划的实现。PKPM系列软件教学应密切联系相关行业企业,让之前学过的相关知识及其工程意义学生能理解的更全面,并能进行有高效的实践锻炼。从而促进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的实现。

2 课程设置

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开设《大型结构分析软件――PKPM》课程大纲要求学生:掌握多层框架结构PMCAD建模,SATWE计算及计算结果判断,板、梁、柱施工图出图,楼梯、基础设计出图。熟悉软件的工具栏并学会使用,板、梁荷载输入与修改,PMCAD、SATWE参数输入,多层框架关键结果判断与模型调整,PK取一品框架计算及查看结果。了解PKPM的各版块的使用功能,设计院结构设计基本流程,砌体结构、剪力墙结构的建模计算,柱下条基、柱下筏板基础、桩基础如何建模和计算出图等。

硬件方面为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专门购买了网络版PKPM软件,并根据建研院的更新速度对软件进行升级更新,现已经历了V2.1、V2.2、V3.1、V3.1.1、V3.1.2、V3.1.3、V3.1.4(见图1)等多个版本,使学生可以紧跟市场上软件的脚步,已利于学生适应未来的工作,并专门为机房更新了电脑已适应软件的升级。软件方面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选派有设计院实际工程经验的教师来担任该门课程的教学任务,以期将在实际设计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带给学生。并将设计院的审图制度引入教学的过程当中,使学生尽早的接触实际工程设计的操作流程。

针对卓越班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聘请有丰富设计经验的甲级设计院结构总工为学生授课,并选派有丰富相关教学经验的老师助课。这样安排,一方面能充分利用外聘设计院工程师丰富的工程经历与实际设计经验来指导学生的工程实践;其次也能发挥高校专职教师教学经验丰富的特点,充当学生与设计师之间的桥梁。这样的搭配可以较高的调动学生能动性和积极性,促进其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加强四年所学的理论知识的并增强学生工程实践的意识与理念。

卓越班教学时先由外聘教师介绍设计院常用PKPM相关软件的操作,并按工程实例讲解建模分析与绘制施工图,专职教师可向学生补充所涉及到理论知识的出处方便其建立联系。作为练习教师给学生一些实际工程的建筑图,学生将按照工程工作量大小进行分组,分别应用PKPM设计软件进行建模与模型组装(见图2)。在工程师的指导下填入计算参数,并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找出超规超限的原因,并进行合理优化后绘制最终的施工图。组织学生对模型的优化进行比较和讨论,并由指导老师进行点评,从而提升学生的工程素质和创新思维。让学生三年来所学的概念,理论,规范等知识可以通过这次课程融会贯通从而达到增强创新能力与工程能力等卓越工程师计划所要达到的培养特点与目标。

3 经验总结

笔者在《大型结构分析软件――PKPM》卓越班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达到了本门课程在卓越工程师项目中的目标。对本次教学效果进行思考与总结,笔者对推进卓越工程师的计划有了三点想法:①继续将卓越工程师理念深化到这类课程的教学中,明确这类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工程能力,任课教师的教学观念要不断优化;②坚持这类课程教学中校企合作的模式,了解社会对学生能力的需求,利用企业资源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工程实践机会;③注重在校教师实际工程能力提升,加强在校教师自身的PKPM软件操作能力和工程实践经验。

由于PKPM相关软件在工程界有广泛的应用基础,其市场占有率、规范更新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PKPM软件在土木工程专业课程中的应用可实现以下几点:①能使学生将之前课程手算结果与电算结果相互比对、验证,并思考其中差异的原因,提高学生找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②能使学生知晓PKPM相关软件丰富的功能与相应的适用范围,开阔眼界,使学习变得更有趣味性,提升了学习的主动性;③能使学生以后在工作岗位上更熟练的使用PKPM相关软件,有利于学校按企业需要促进卓越工程师培养。因此,开设PKPM相关软件的课程很有必要,这类课程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在学生实践培养方面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对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工程能力,对实现土木工程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PKPM2010版用户手册[Z].

[2]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PKPM2010版结构设计软件改进说明[Z].

[3]张树B.PKPM系列软件在土木工程专业毕业实践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校外教育,2011(10).

软件实施工程师总结篇5

关键词: 虚拟软件工厂;程序设计;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0)19-5319-02

Instructional Design and Implement of Programming Course Based on Virtual Software-Manufactory

ZHANG Zhi-gang, XIANG Li-ping

(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Luan Vocation and Technology College, Luan 237158, China)

Abstract: The problem of programming course and the management model of software-corporation are analyzed in the paper. According to the result of analysis, the instructional design is put forward in the website design course based on virtual software-manufactory. The implement results show that the method can improve student's collectivity intercommunion and programming level.

Key words: Virtual software-manufactory; programming; instructional design

1 概述

在软件技术人才培养主干课程中,程序设计课程是逻辑性较强的课程[1],主要培养学生的代码编写能力,传统的教学总是按照基本语句――算法程序段――综合程序设计的顺序进行讲解。为了让学生的基础打牢,往往在前两部分花很多时间,但教学效果却不明显。相反,学生在枯燥的学习过程中会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很多学生学到最后都无法体会这门课到底能“做什么,为什么要学”,从而产生厌学的情绪,使得程序设计课程失去了应有的生命力,学生的职业技能无法适应软件行业的人才能力需求。因此,如何在当前的形势下使程序设计的教学目标更加贴合软件行业的需要,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是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当前面临的严峻问题。

2 虚拟软件工厂

按照现代职业教育理论[2],职业教育的过程比结果更重要,能力比资格更重要。可以认为,能力本位的教育正是素质教育在职业教育中的体现。以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论为基础的教学过程,是以该专业所对应的典型的职业活动的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这意味着职业教育的教学过程是以职业的工作过程为参照系的,强调的是对工作过程的“学”的过程,获取自我建构的隐性的主观知识――过程性知识,并进一步发展为策略,而不是通过“教”的过程来传授实际存在的显性的客观知识――陈述性知识,即以尽可能小的代价获取尽可能大的效益。主要解决“怎么做”(经验)和“怎么做更好”(策略)的问题,而不是要解决“是什么”(事?实、概念)和“为什么”(原理、规律)的问题。专业教学行动是以该专业所对应的职业活动的工作情境为导向的。这意味着,职业教育的教学行动应以情境性原则为主,科学性原则为辅。这里的情境即职业情境,“软件工厂”正是为学生提供了这一职业情境。

本文中的软件工厂(software-manufactory)引入是借助项目教学模式将企业软件生产过程融入到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采用的是软件工厂过程式的项目教学法。即按照软件企业的管理模式,利用课堂虚拟软件企业的工作情境,突破传统的学科体系教学框架,将原来程序设计课程的知识和技能,根据软件行业的岗位需要,按项目内容进行重组,课程中融入任务驱动、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项目教学理念,使学生学习目标达成的过程就是软件产品形成的过程。

3 网页设计与制作软件工厂式的课程教学设计

由于国际互联网及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站开发和网页设计岗位的人员需求剧增,网页设计能力的培养是高等学校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培养目标之一,而支撑培养这项能力的主干课程是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考虑到这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程序设计课程,实际教学中我们采用基于虚拟软件工厂的思想对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的教学进行重新设计,即将课堂虚拟为软件工厂,实现教学场向实训场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3]、沟通能力、网页设计编程能力、项目的控制管理能力、项目的实施推广能力。

3.1 课程内容的整合及项目化过程

为了实现基于虚拟软件工厂过程式的教学设计,我们对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将网页设计的知识点向项目转移,制订出6类目前Internet上典型的网站案例,这些案例包含了ASP(Active Server Page)技术中90%的知识点。

3.2 课堂虚拟化为软件工厂

按照软件企业的软件开发流程和人员组成,结合软件工程的思想,将开课班级的同学分组,每组设计师1名,测试经理1名,项目实施人员1名,测试人员1名,程序员4-6人构成。其中高级经理,产品经理,开发经理由授课教师担任,主要是因为考虑到这三个岗位的重要性。针对网站开发软件项目的特殊性,我们又增添了6名美工岗位(每组1人)。

3.3 教学实施过程

教学过程中,每组一个项目,设计师在项目实施工程中起领导作用,教师集高级经理,产品经理,开发经理一身,起着软件产品质量监控作用,网站的开发按照项目需求分析项目开发模型项目开发项目测试项目文档的流程来进行。其中项目需求分析,由设计师用例图编写,包括工作计划表,任务计划表,程序员分工计划表,项目开发模型根据项目的大小进行选择,然后在添加功能的时候及时跟客户沟通交流,听取客户的意见。项目开发按照分工进行,项目测试由测试经理制定测试计划,测试人员进行测试。项目实施人员编写项目说明文档以及项目具体结构组成说明。每个项目历时1个月,1个月之后,系教学指导委员会组织专家教师对项目结果进行评估,评估结束后小组间交换项目,进入下一轮的教学及实训,课程结束时,每个小组共经历2个项目的实训。

4 教学效果评估及存在的问题

4.1 教学效果评估

基于虚拟软件工厂项目驱动的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设计实施之后,我们针对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网页设计编程能力、项目的控制管理能力、项目的实施推广能力和软件开发流程的了解程度6项内容进行了评估,制订了项目评估表,如图1所示。评估样本55份,汇总图表如图2所示。

从评估的饼图中可以看出,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网页设计编程能力、软件开发流程的了解程度得分的比例比较大,说明学生的个人素质得到了锻炼和提高,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的教学设计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但由于项目的实施和推广两项内容是在整个班级中模拟的,同学们还没有真正进行软件的市场拓展,所以学生对这两项内容的评估得分较小。这个评估结果反映了基于虚拟软件工厂的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模式是合理的,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

4.2 存在的问题

在整个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对教师的要求比较高,教师既要懂软件编程授课技巧,同时必须熟悉软件市场模式,即教师同时也是工程师,如果教师的业务能力较低,这种教学模式的效果会降低,另外,作为软件工厂,规模较小,与真实的环境不是完全一致,最后,在班级分组时,科学合理的分组也是取得最佳教学效果的因素之一。如何解决师资和科学合理的分组是下一步要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 李陶深,杨柳,张锦雄,等.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研究与探索[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9):36-37.

[2] 张洪亮.现代教育理论导读[M].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2009.

软件实施工程师总结篇6

关键词: 软件体系结构 自主式学习 案例教学法

随着软件产业日益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需要专门的软件设计高级人才。培养软件设计专业人才是当前高校的职责。软件体系结构也称软件架构设计(Software Architecture),是IEEE/ACM计算课程体系软件工程专业软件设计的核心课程。目前,软件体系结构是我国大多数高校软件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一般在大三下学期开设。该课程主要介绍架构模式和架构设计方法,侧重架构设计思想的实践应用。为了提高软件体系结构课程的教学质量,不少高校总结了一些比较好的教学经验、教学方法[1-3]。但软件体系结构知识点分散和强调实践应用的特点,对课程教学提出了挑战。从我校软件体系结构课程教学实际出发,笔者分析了近年来学生在学习意愿、学习能力、学习目的上的诸多变化,提出了一种“自主式学习交叉案例教学”的教学新方法。该方法连续在2009、2010级本科生的教学中应用,从课堂响应、课程考核及调查反馈等指标来看,该方法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意愿,提高理论知识及案例分析能力。

1.实施本教学法的必要性

近年来,软件体系结构课程教学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

软件体系结构涉及知识多而广,内容比较抽象,理论性比较强。学生缺乏项目开发实践经验,对架构设计在软件工程中的应用缺乏了解,进而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不大。学生普遍觉得该课程没有实际的技术价值,体会不到架构设计在软件行业的重要性,没有意识到架构设计在提高软件生产率和后期软件维护上的巨大价值,无法真正理解架构设计在整个软件工程中的重要性,从而对该课程缺乏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1.2教学方法单调

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课堂教学以教师填鸭式讲解为主,学生被动地学习,学习过程枯燥乏味,很难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进而主动学习。在引入新教学法后仍存在教师学生间缺乏互动交流的问题。

1.3教材问题

教材是教师教学的主要参考,在软件体系结构教学过程中,当前一般主要采用单一教材教学,这样往往不能满足教学需要。比如我校教学大纲安排软件体系结构32个学时,在这么短的课时内参考单本教材不能很好地传授架构设计的知识。另外,现在教材往往更新缓慢、知识落后,不能激起学生学习的意愿。架构设计本身是实践性很强的知识,教材往往很难结合最新应用实际反映当前的研究成果。

2.教学大纲及其教学过程

从我校软件体系结构课程教学实际出发,分析了近年来学生在学习意愿及学习期望上的诸多变化,提出了一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案例教学交叉进行的教学新方法。该方法连续在2009、2010级本科生的教学中应用,从课堂响应、课程考核及调查反馈等指标来看,该方法能较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意愿,提高综合利用所学知识分析案例及实践动手能力。

2.1江苏大学软件体系结构教学大纲

在阐述自主式学习交叉案例教学方法之前,先介绍我校现行的软件体系结构教学大纲,见下表。该教学大纲适应于我校计算机学院软件体系结构课程,全校理工科研究生也可选修。

2.2自主式学习交叉案例教学法教学过程

在实施本教学方法前,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讲述的课程知识,对课程内容的掌握完全局限于教师讲授的内容,而自主式学习交叉案例教学法强调以教师布置的自主式学习作为引导,学生在完成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主动学习知识,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不再局限于对知识的讲解,更是对学生知识总结归纳能力的培养。同时教师对课程内容及时点评纠正,并辅以更为具体的案例,以便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

案例交叉教学法总体分为两个阶段:课前学生自主式学习和课堂学生报告与教师点评及案例交叉教学。

第一阶段:课前学生的自主式学习。教师布置学生自主式学习任务,在上课前将自主式学习任务通过交流渠道(如QQ群等)布置给学生。学生以学号为序分为若干组,每组负责指定章节内容的学习,并通过小组讨论学习后提交课堂报告PPT。

第二阶段:课堂学生报告与教师点评及案例交叉教学。学生分组组长演示自主式学习报告PPT。教师对学生的自主式学习报告作点评,对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解进行综述,重点讲解本章内容中学生理解不全、偏颇甚至错误的地方。最后是案例教学部分,围绕一个特定的案例把所学知识应用到软件设计上,比如第9章,按照概念架构设计的要领逐步分析PMSuite案例的概念架构设计。

2.3教学实施要点

自主式学习交叉案例教学法关键在于“自主”和“案例”两个方面,以下是讨论实施中的一些要点:

2.3.1自主式学习强调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现在学生分组合作完成报告PPT。学生分组学习讨论有利于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地完成报告PPT,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教师要给出一个示例报告PPT,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训练学生查找文献资料及总结、归纳的能力,同时给学生一个报告展示的机会,引导学生如何做好PPT,如何更好地展示知识。在课堂前期学生汇报过程中,教师要记录学生报告在展示能力和内容两方面的表现,并在学生结束报告后作细致点评。根据课程知识点,教师要补充和完善学生报告的遗漏甚至错误理解,对重点内容要重复加深理解。

2.3.2在案例教学部分,选择一套项目管理系统PMSuite案例贯穿全部教学要点。案例教学过程中紧紧围绕设计PMSuite软件系统中怎么应用所学知识,分析过程中采用循序渐进、逐步推进、由简入繁等策略。在案例讲解过程中淡化具体功能的实现,而是作为架构设计采用的策略。引导学生分析案例设计时采用规定的步骤或程序,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自主式学习和案例教学相结合,加强学生对软件架构的概念和设计思想的理解,让学生牢固掌握所学知识。

3.教学效果分析

到目前为止,我们已在本专业的2009、2010级学生当中实施本教学法。在课程结束后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同时结合学生平时和考试的情况,总结出以下几方面的成果。

3.1提高学生的学习意愿

在以往的教学中,学生多是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许多学生慢慢地习惯了懒散没有进取的学习心态,特别是对软件体系结构这么一门理论与实践联系比较紧密的课程,学生大多存在畏惧心理。实施本教学法后,学生普遍能积极主动地查找资料,特别是对能在课堂上报告表示出强烈的兴趣。同时,通过具体实际的案例教学,给学生以活学活用的感觉,不再认为上课是那么枯燥乏味。

3.2丰富课堂教学形式

自主式学习不仅给了学生一个培养自己在查找资料,归纳、总结完成PPT的能力,而且给了学生一个充分展现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的机会。从问卷调查反馈信息来看,PPT展示过程是学生收获最多的过程。同时,这种由学生自己做报告的教学形式新颖活泼,活跃了课堂教学氛围,释放了学生的自由,创造了展示自己的机会,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临场应变的能力,为他们以后走向工作岗位奠定基础。

3.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自主式学习是分小组进行的,而且是以学号为序的没有特别安排的小组,这样可以培养学生随机组团合作的能力。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学习完成总结报告PPT,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能力,发挥各自所长,取长补短。

3.4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由于课时的限制,对很多知识点设法作展开讲解,本教学法在课堂前给予学生自主式学习时间,学生主动涉猎比较广的知识范围,在教师点评过程中对学生自主式学习进行强调和补充。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再一次升华学生应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5提高教师的授课综合能力

本教学法对教师备课和讲解提出了更高要求。学生自主式学习完成后要求教师对学生的报告过程进行点评,要求教师在学生的口头表达和内容展示上有细致的观察,给学生提高报告展示的建议和意见,同时要求教师把握学生学习的效果是否满足教学要求并及时补充和完善。案例教学要求教师收集案例,认真分析推敲并应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

4.结语

近年来,随着信息产业的规模化、产业化、正规化及国际化步伐的加快,国内外越来越需要大批的高级软件设计人才,这给我国大中专院校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软件体系结构课程是当前软件工程专业学习软件设计的专业必修课程。为适应新时期的教学要求,本文提出了一种紧密结合自主式学习、案例教学交叉进行的教学新方法。该教学法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意愿、学习能力等诸多因素,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目标进行教学。通过课程考核及课后调查表明,绝大部分学生认为课程的教学使他们掌握了软件架构设计的基本方法及案例分析能力,特别是学会了自主学习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陈长清.软件体系结构课程教学探讨[J].计算机教育,2008(22):134-135.

[2]路纲,刘侍刚.软件体系架构案例教学:连珠软件开发[J].计算机教育,2011(16):81-85.

软件实施工程师总结篇7

【关键词】教育质量;人才评价;产学研;动手实践

1 IT创新实践基地建立

IT实践基地(下称“基地”)由校内信息技术教学单位和应用单位合作共建,所有成员全部是在校大学生,IT应用部门通过技术性指导和项目实践的方式让每个成员都能够有机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以及进行技术创新。基地内下辖.NET工作室、JAVA工作室、PHP工作室、Android工作室、网络工作室、平面设计工作室等6个学生团队,总人数近140人。经过实践平善的技术培养体系和成熟的项目实践环境的培养和孵化,成员先后研发了宿舍管理系统、考勤管理系统、简历系统、社团系统、绩效管理系统、综合档案系统、办公用品系统、预算审计系统、办公OA系统等近20套应用系统,在增加自身动手实践能力同时也为为学校整体信息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实践基地之所以能取得较大的成绩,其良好的运行机制以及同教学体系的无缝衔接是关键,下面就来详细探讨一下。

2 基地的性质

信息技术应用部门在基地建立初就给予其明确的定位,即:作为在校学生理论应用于实践的平台、作为IT创新实验中心、作为学校实验教学管理的辅助平台。故而,将对学生进行实验技能的基本训练,使学生了解网络和软件科学实验的主要过程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IT实践教学的根本任务。同时,不断吸收科学发展的新成果,及时更新网络和软件实践内容和技术手段,深化实践活动教学体系的调整,努力提高实践活动教学质量,并实现实践教学管理的科学化、标准化和规范化。

3 平台管理体制的创新

有别于其他高校实行的单独管理方式,基地内部的IT实践教学实行信息技术应用部门和教学部门二层管理体制,IT实践活动在信息技术部门主导下,由教学管理部门负责宏观管理,教学单位负责推荐符合条件的学生。信息技术应用部门负责制定实践平台项目实践过程中的有关规章制度,并负责组织、协调各教学单位学生报名和组织审查工作。教学部门和教学管理部门负责审批实践基地每年的项目开发计划和学生实践计划以及实践指导书等实践教学文件。

4 基地实践活动的组织和实施

4.1 实践基地的组织

信息技术应用部门每学期根据校内开发需求分解出适合学生开发的项目并制定出当学期的IT实验和开发计划和开发规范。开发和实施计划是组织软件开发和维护以及网络综合布线和维护的指导性文件,由具体由信息技术应用部门起草并报教学管理部门审批后,存实践教学管理办公室备案,作为检查和考核实验教学的主要依据。

基地内IT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严格遵循国际和国家规范:软件类项目实施过程遵循CMMIII级开发规范,保证需求调研、软件设计、软件开发、软件测试、软件验收和软件维护的规范性以及项目文档的完整性;网络类项目实施过程遵循GB50311-2007国家综合布线过程设计规范。

基地下辖所有学生团队实行双轨制管理,及团队管理和项目管理相结合,每团队设置学生管理员一名,基础实践和项目开发实践至少保证4人一组进行团队开发,每个学生团队根据学生能力层次不同划分若干开发团队,每团队设项目组长一名,每团队至少保证有一名到两名指导老师,指导老师由信息技术应用部门具有丰富软件和网络实施经验的老师担任。

4.2 实践基地的规范

不同于传统实验室的动手实践规范,IT实践基地的实践规范更强调成员实践成果,因此必须在实践能力、项目导向、过程管理等方面进行实践规范。

项目分类规范:IT实践项目包括网络、软件两类,网络类项目采用ITIL服务规范和班组制管理确保所有学生都能有机会参与网络项目过程,软件类项目采用原型法和螺旋模型确保学生参与项目实践的规范性并保证实践项目的质量。

软件开发规范:软件类项目根据项目应用方向分为网站类、应用类,根据项目实施阶段分为开发类、维护类、升级类,项目全生命周期包括:项目调研、项目设计、项目开发或实施、项目测试、项目验收、项目培训、项目维护、项目文档等过程,必须保证平台学生参与其中至少5项实践过程;网络类项目根据应用阶段分为综合布线类、网络维护类、服务器及信息安全类,项目全生命周期包括: 项目要求、项目设计、项目施工、项目验收等过程。

项目文档规范:学生实践项目实施过程中保存重要的项目资料如:项目工作日志、项目计划、需求规格说明书、项目设计文档、项目测试文档、项目验收文档、项目使用说明书等,是该学生IT实践课程的真实记录,使学生养成正确的IT项目实施观念。

4.3 实践基地导师权责

在项目实践过程中,指导教师须加强对学生网络和软件基础技能的锻炼和培训,使学生掌握科学、规范、标准的项目实施过程,避免学生眼高手低的项目行为,并向学生之初在项目各阶段应重点关注的项目风险,让避免项目风险始终贯彻在学生项目实施的全生命周期中。

对于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指导教师重点应教授学生正确的处理方法和设计思想,让学生主动进行代码调试和网络调试,尽量避免参与学生的代码开发过程和网络调试过程,定期举行实践学生项目会议,总结上阶段的项目问题,对照项目现状及时纠正需求偏差,预估项目周期和里程碑节点完成情况。在项目完成后,指导老师应采用各种测试方式对项目的功能、可靠性、可维护性等性能指标进行全面测试,指导学生用规范的测试方法完成对项目的测试过程并编制测试报告。

5 实践活动的考评

5.1 实践考核内容

平台实践活动考核是指对计划内实践项目的完成情况、参与实践项目的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情况以及项目应用部门的满意度进行的综合性的评估。

计划内实践项目的完成情况包括:项目总量、项目代码量、项目信息点量、项目工时数(维修人次)、项目文档完整度、是否超工期、项目级别、项目组人数等;学生实践能力提高包括: 系统架构能力、项目管控能力、代码编制能力、规范实施能力等;应用部门满意度包括: 项目成果与要求的契合度、平均故障处理时间等。

平台实践活动的考核以项目成果应用为主,可采用笔试、操作等多种方式进行,并参照实验出勤、实验操作及实验结果等情况综合评定,最终成绩按项目组进行五级评分制“优(90)、良(80)、中(70)、及格(60)、不及格”,并对指导教师总可量进行比例计算,未按计划完成项目实践教学的指导教师不参加该项目的考核和课时评定。

5.2 指导教师工作量计算

实践基地内活动的参与主体是学生和老师,要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基地内的实践活动,激发其主体责任和实践义务,就必须将基地的实践活动和教学活动有机结合起来,让实践活动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重要补充。实际操作上,就需要考虑教师的工作量问题和学生的实践学分问题。为此,通过结合高校实践教学管理规定并结合基地实际运行过程中的经验,给出如下工作量计算标准参考。

指导教师的课时量限定规则如下:

1) 单日单项目实际工作量不大于1.5课时,超过时按1.5课时计算;

2) 单项目实际课时总数不大于25课时,超过时按25课时计算;

3) 单人单学期总实践课时数考核后不大于60课时,超时按60课时计算;

4) 根据实际计划,担任单学期带领学生实践项目数量不少于2个。

指导教师(以软件开发类为例)课时计算规则如下:

1)指导教师工作量以指导学生参与软件实践项目和考核作为计算标准;

2)学生实践项目工时数的15%比例作为指导教师的工作课时量,如: 一项目学生实践项目组完成该项目总需工时为250小时,则指导教师的工作课时量为250×15%=37.5课时;

3)指导教师完成实践项目的实际课时量为完成该项目的工作课时量与考核成绩比率的乘积,如:指导教师完成一项目的工作课时量为37.5课时,该项目考核分值为90分,则该指导教师指导该项目的实际工作量为33.5个课时,根据课时量限定规则,该项目实际课时量为25个课时;

4)指导教师单学期所有实践项目实际课时量为所有项目实际课时量之和,如:完成A、B、C三个项目分别耗费20、30、35个课时,则该指导教师本学期总课时量为85课时,根据课时限定规则,指导教师本学期总课时量为60课时。

6 总结

软件实施工程师总结篇8

【关键词】 项目教学法 软件工程

软件工程课程的特点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其教学目标是学生能够掌握软件工程的基本方法和技术,并能够灵活运用到今后的软件生产和项目管理工作中。为了更好地达到此目标,弥补传统教学模式中的不足,有必要对软件工程课程教学模式进行研究和探讨,通过课程改革放弃分散的项目开发,采用项目教学法,使学生能更好的将所学的知识进行串联和汇总,培养学生软件项目管理的思想,树立工程观念。

1 项目教学法的内涵

项目教学法也叫项目学习法(Project based learning,简称PBL)。上海师范大学教授黎加厚认为:“基于项目的学习是以学习研究学科的概念和原理为中心,通过学生参与一个活动项目的调查和研究来解决问题,以建构起属于他们自己的知识体系,并能运用到现实社会中去。”

2 项目教学设计与实施

(1)选定项目,创设情境:在《软件工程》课程教学中,教师设计一个典型的、完整的、实际的软件项目案例,将案例按照软件生存周期模型展开,作为贯穿软件工程各阶段的主线;学生根据实际的开发流程构建开发场景,结合具体的项目进行项目分析和任务分解,再分析每个任务需要的知识、技能、素质要求,以完成任务的形式来组织学习内容。教师利用“虚拟实战项目”引导学生进入项目研境。

(2)分析项目,制定计划:根据确定的项目制定详细的活动安排计划和学习时间计划。按照所选项目,教师制定各阶段的任务表,对学生进行一个从软件计划、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和软件开发全过程的训练。项目组成员对学习完成这个项目进行总体规划,做出详细的时间安排及对项目学习中进行的活动提前计划。

(3)独立探究,完成项目:成立项目组是项目教学法的一个比较重要的环节,学生按照“小组软件过程”的管理办法参与项目实施过程。每个项目小组选出项目经理,并对小组成员分配相应的角色。项目组成员按照确定的项目和制定的计划,进行深入调查研究,从项目开发的准备工作、系统分析过程、系统设计过程、软件测试到系统实施,完成项目开发,使学生通过实验室工作来实际应用在课程中所学的概念;按照软件工程课程的要求,文档的书写也是要掌握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撰写文档之前,利用网络资源,阅读别人的格式和内容,鼓励创新,能够撰写符合国家标准或ISO标准的工程文档;通过开发项目,学生自己分析问题、查阅资料、设计系统、调试编程直到解决问题,以小组为单位撰写相关文档并提交,实现一个软件项目从分析、设计到实现的全过程,培养软件开发能力,积累开发经验。

(4)成果交流,活动评价:成果交流分为平时评审和期末答辩两种模式。平时评审按项目阶段进行,各小组汇报进度并提交各自的实证材料,教师给出成绩,密切追踪学生的学习情况;期末评审是在小组完成全部工作的基础上,以答辩的形式实行;项目教学法中的活动评价可以多个方面进行,如:项目的选择、项目组成员的表现、计划实施、交流讨论、成果展示等。活动评价是过程评价和期末评价,个人评价与小组评价,自我评价和教师评价的良好结合。教师不仅是评价的客体,而且也是评价的主体,评价的结论为教师反思教学提供诊断性意见。

3 研究结果分析与结论

选取一个班级作为实验班,通过一个学期的实验教学,及对学生学习习惯、合作能力、学习方式等个方面做问卷调查,评价调查结果统计如表1表2所示。“1”表示完符合,“2”表示比较符合,“3”表示不太符合,“4”表示不符合。

以上数据表明,项目教学法体现了“学生主体”的教学思想,采用这种教学法易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锻炼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合作完成一个中等规模的软件系统的分析和设计,实现一个规范化的软件项目从分析、设计到实现的全过程。

参考文献:

[1]刘延申.美国高等师范教育改革简述[J].教育研究,2001,(10).

[2]刘景福.基于项目的学习模式(PBL)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2.

上一篇:钻孔灌注桩施工总结范文 下一篇:建筑施工员个人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