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文学教学论文范文

时间:2023-11-26 02:34:23

英美文学教学论文

英美文学教学论文篇1

近些年以来,我国英语学术界逐步认识到不能将文学和语言分离。相当一部分学者认为外语专业学生的文化素质、基本素质、语言基本都是必不可少的,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成功的必备条件。教育部为了培养新型外语人才,专门颁布与实施了《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根据这一思路,对外语人才的要求,不能停留在写、说、译、读、听等语言技能的运用,除此之外,还必须拥有比较高的文化素质。文学课开设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理解、欣赏、阅读英文原著,随后进一步掌握基本文学批评的方法与知识,拓宽学生视野。凭借一定数量英美文学作品的分析与阅读,能让学生了解西方文化与文学,提升学生人文素质与语言基本功。培养人文与文化素质主要依靠英美文学教学。可是在持续发展的市场经济背景下,社会也呈现急剧的变化,在毕业生需求方面,用人单位更为亲睐应用型人才。有鉴于此,应用型的旅游英语、商务英语、翻译等专业出现在各个高校。可是文学却受到轻视,甚至有的高校就没有开设这门课程,即使开设也只是在高年级。英美文学课涉及范围广,历史跨度大,其中拥有诸多英美国家的作品,所使用的教材显得过于庞大与陈旧,适合学生的教材寥寥无几,加之英美文学课的课时也极其有限。这种客观情况使得教师显得力不从心,教师能够采用的教学方法比较少,考试也只是局限于分数,并不关注学生是否掌握文学知识。特别是近些年扩招力度加大,呈现出严重的教育资源不足的现象。高校师资力量、图书资料、教学设备都明显不足,对教学质量造成极其严重的影响。从当前我国高校英语专业的角度来看,立足于素质教育的英美文学教学模式显得尤为重要。

二、基于素质教育的英美文学教学模式探析

(一)多媒体技术运用

有效运用多媒体技术,不但可以让文学课教学容量有效扩展,还能够提升英语教学质量。具体可以总结如下:一是将传统的不能兼顾文学课选和史的局面进行彻底改善。例如文学课教师可将诸如作家背景、重要选段、作家所属年代等在内的文学史制作成课件,这样就可以在学生面前生动形象地展现作者历史年代背景,压制长篇幅的文学史成生动的录像,使学生获得感性的认识,再加上直白的讲述,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英美文学的兴趣,还能让学生了解英美国家社会历史文化。二是能够改善文学课当中缺失文学理论的情况。部分高校教师受到文学理论艰涩难懂与乏味枯燥的影响,通常仅仅是浅尝辄止,甚至还有部分教师只字不提文学理论。这样学生很难评论与理解英美文学作品,最为严重的是相当一部分学生根本写不好某篇作品的评论性文章。通过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能够基于有限课时之内条理性地向学生介绍文学作品当中所包含的文学理论。比如教师在讲解美国黑色幽默作家库尔特•冯尼古特的《五号屠场》时,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将作品以及作家的背景知识展示给学生。教师在学生深切感悟作品之后,进行文学理论后现代主义的讲解,另外还有碎片拼贴、不确定性、重复、荒诞后现代主义元小说叙述等特征。最后教师与学生共同将整篇小说剪切成片段,根据作品当中主人公比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从军经历,借助主人公的眼光看到德累斯顿遭遇的轰炸,另外还有主人公无奈、荒诞、屈从、悲观的人生经历。通过这样的做法,就能够让学生了解后现代主义这种文学术语,并不是模糊地理解后现代主义这一文学理论。教师并不只是局限于向学生“授之以鱼”,而是“授之以渔”,这才是文学教学的最终目的。这种做法不但可以将英美文学课所拥有的教学密度与容量进行最大限度的扩展,还可以将英美文学课的教学质量有效地提升。三是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英美文学教学环节,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也就是将以往教学中心为课堂、教材、教师逐步转变成以课堂、学习、学生为教学中心的现代教学模式。通常来说,传统英美文学教学采用的是教师在课堂上讲,学生在下面听“的填鸭式或者说教式教学方式。在英美文学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借助教师指导与组织作用的发挥以及软硬件提供的帮助,教师能够挑选适合自己与学生的教材。教师借助相应的条件创造出多样性课堂,从而多维度、多层次进行教学内容展现,给予学习者新的内容与多语言输入量。从以往单调古板的文字教材逐步向色、声、图融为一体的教材转变,有效刺激学生全部的器官,学生不是被动听,而是一边听教师讲解,一边观看演示课件。或者是英美文学作品重点片段的阅读,或者是电影光盘的观看,或者是教师讲解,学生各个方面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注意力高度集中,使得学生学会自己进行探索,培养技能,独立思考,获取知识,逐步成为拥有创新精神与分析能力在内的综合素质的新型外语人才。

(二)和谐评定方法

传统的闭卷考试是考核学生记忆力与用功程度。这样的命题方式使得学生更加容易形成死记硬背的不良习惯。应该采取增加主观题以及结合读书报告与学期论文的方式。实施多种形式的考试其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独立工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潜能。

(三)积极营造良好的英美文学氛围

英美文学课堂上教师布置作业,借助丰富的课外活动,能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及增长文学知识,还会减少课堂时间,减轻教师负担,无形中还可以为学生指明正确方向。这不但可以让学生英美文学学习的热情与兴趣极大提升,还可以积极培养学生组织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分工合作、动手能力等。

三、结语

总而言之,由于在高校英语教学培养人才当中英美文学所具备的重要的地位,必须实施立足于素质教育的英美文学教学模式。在实施过程中,多媒体技术的提供良好条件,多渠道与多形式地将学生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特别是高校英语英美文学教学在当前我国教育界盛行的“实用主义”教育理念的氛围下,更应该进行学生完整人格塑造与人文素养提升。应该下大力气研究与改革高校英美文学教学,这样才可以让高校英美文学教学焕发新的光彩。

英美文学教学论文篇2

【关键词】英美文学 人文思想 渗透

自从中国加入WTO以来,与西方发达国家的交往越来越密切,英语作为全球通用语言之一,在我国高等教育中的地位也日渐突出。但是以往的英语教学将重点放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上,反而忽视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致使学生对欧美文化的理解较差,经常将语法和语意混淆,实践水平也始终无法得到提高。在英美文学教学中融入人文思想能够显著改善这类问题,使学生学会理性的思考,产生感性的认识,从而发自内心的热爱英语,主动配合英语教学工作,英语学习也会更加的事半功倍。

一、英美文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1.课程设置不合理。虽然教育部门积极提倡在英语学科中开设英美文学课,以此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纵观大多数高校的英语课堂我们不难发现,教师在教学中重知识,轻思想的现象十分严重,很多教师将主要精力放在教授英语知识上,却没有对学生的思想进行引导,学生对英语的认识较为浅薄,不能很好的学习和理解英语文化知识。中西方文化具有很大的差异,学生辨别和区分中西文化差异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长时间的思考和实践,如果英美文化教学仍然一味的遵循传统,将思想教育排除在外,那么学生未来的发展就会受到限制,英语教学也会失去意义。

2.教学方法陈旧落后。很多教师将英美文学课当作是普通的英语课,用传统落后的方法实施教学,教师依然位于教学主体地位,与学生缺乏沟通和交流,学生则始终处于被动地位,缺乏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很少向学生提问,也没有给学生留有思考的时间,学生只需要带着耳朵听课,并将重要的知识点进行记录即可,不需要对教师作出任何回应。这种教学方法比较枯燥,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在课堂上经常溜号,也无法认同教师的所有观点,心中的疑问不能得到解答,从而逐渐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人文思想的形成也会受到极大的影响。

3.英美文学教学存在功利性。英语不仅是学生用来交流的语言,也是学生认识西方文化的重要媒介,只有学会英语,了解英语的内涵,学生才能独立阅读英语书籍,对英美文化的理解也会更为透彻。英美文学课的开设为学生学习英语找到了突破口,在阅读过程中学生会感同身受,从西方国家的历史中联想到中华民族的奋斗史,进而由衷的产生自豪感,通过中西方文化的对比教学,学生在思考问题时会更加的客观、全面,英语学习也会更加的得心应手。然而当今的英美文学教学没有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使得学生对国家、对民族的情感淡薄,不利于良好品格的塑造,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发生偏颇,会严重制约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二、在英美文学教学中渗透人文思想的对策

1.在教学目标中融入人文思想。在英美文学教学中,教师应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挑选富有代表性的、内涵丰富的文学作品,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喜好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使人文思想与英美文学的教学紧密的结合到一起。教师应为自己制定教学目标,并将教学目标细化到每堂英美文学课,制定科学的教学方案,所有课堂活动都要严格遵循课堂方案来展开,使英美文学课更加系统、有序。在教学结束后,教师需反思教学目标是否达成,教学质量如何,以此为标准不断改进教学方案,修正教学目标,使教学目标更加具有实践意义,帮助学生从文学作品中认识社会,领悟人生,塑造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在英美文学课上能够真正的有所收获。

2.改变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英美文学的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与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有直接的关系。因此,教师应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重视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和教学技巧,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可以在英美文学课上与学生讨论家喻户晓的优秀的文学作品,引导和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导学生学会从多个角度看待问题,切忌以偏概全,人云亦云,并纠正学生的错误观点,帮助学生形思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学会关心他人,尊重他人,与学生一起共同创造和谐有爱的学习氛围。此外,教师还应研究学生的性格特点,针对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制定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案,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培育学生先成人后成才,最终达到培养人才的理想目标。

3.加强课堂教学与生活实践的联系。教育源于生活,也将应用于生活,教师应将英美文学课与生活实践联系起来,让学生在课下加大英语阅读量,逐渐积累和拓展英语知识,为日后的学习和交流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将中西方的文学作品进行对比,找出其中的相似点和不同点,使学生由已知推导未知,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小结:人文思想的渗透在英美文学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够引导学生的思想,还能够培养学生的价值观,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的发展。因此,高校应将人文思想全面渗透到英美文学教学中,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施改革和创新,将英美文学课转变成为集情感教育、素质教育和语言教育为一体的多功能课程,从而促进学生英语水平的大幅度提升。

参考文献:

[1]张换成.英美文学教学的人文审思[J].前沿.2012(02).

英美文学教学论文篇3

关键词:科技发展 多媒体 网络 英美文学教学理论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现代的科技已经走上了高速发展的时代,而科技的进步又极大地推动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发展更离不开教育技术的变革。在教育手段的变革与进步中,计算机网络信息化技术,尤其是多媒体技术的革新直接影响和促进新的教学手段的应用以及教学法的进步。目前,在外语界,各本科院校的外语教学改革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讨论的重点也是围绕着如何借助并适应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开拓出一条新的更高效率更加切合与实际的外语教学改革思路。而处于专业外语教学重中之重的英美文学教学,更应该借助科技发展这股东风,突破传统的教学方法,为学生们打开一个更加宽广的教学平台。

现代科技与教育的结合主要体现在多媒体以及试听技术在现代教育手段中的用。在传统的英美文学教学课堂,只有教师一人以口述加板书的形式进行简单而枯燥的传授,再加上教材陈旧,教材资料和内容有限,因此英美文学的教学往往让学生感到枯燥而乏味,教学效果难以得到保证,更不用说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鉴赏水平了。而计算机新技术的应用则突破了传统教学法的尴尬局面,以计算机为依托的多媒体教学以其多元性,开放性和互动性为英美文学的课堂开辟了新的无限发展空间。首先,基于网络技术,多媒体教学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了丰富的学习以及教学资源,突破了以往以书本为教材的单一化的局限性。众所周知,文学教学是基于对文学丰富史料的介绍为前提的,可是文学史料却是所有学科中最为纷繁复杂的,名家名作各个争奇斗艳,在新时期又不断涌现出新的作家以及各自都有其创作的特点,其所属的各个文学流派又各有所长,因此传统的英美文学教学课堂是不可能满足如此大量信息教学需求的。不难想象,在传统教学课堂中,单靠教师对于文学书本的口述,不仅会让英美文学失去美丽的光环,而且会让学生感到文学是晦涩难懂的,因此失去了在文学的领域里畅游的兴趣。而利用多媒体技术却可以让英美文学的课堂变得生动起来,形成一个动态的课堂,使学生能够对英美文学的大量信息多渠道,多手段生动而且整合地获取,尤其是英美文学的经典作品改编成的电影桥段的播放,更能让学生留有深刻的记忆,在文学的海洋里勾勒出一副动态的历史背景。其次,传统的英美文学教学方法是基于教师为主导,线性地传播文学知识。而现代科技的网状型特点将极大地改变这一枯燥乏味地教学方式,将英美文学素材以更加灵活多样的方式呈现给学生。教师在备课时可以利用互联网给学生准备并且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按照预期的教学目的以及对于文学素材的理解和把握来设定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信息交互性特点,让学生主动畅谈对于文学作家,流派,以及作品的感受,提高学生对于英美文学的感受力,主动参与到对于文学的理解和鉴赏层次上来,从而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再次,由于传统教学法教师在课堂上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只能采取单一而片面的灌输型方式授课,这就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在课堂上对于大量文学素材的接触,但是文学尤其是源语言是英语的英美文学,不仅需要学生课后阅读并储备大量的文学素材, 并且相对于汉语名著来说,学生在英美文学的知识储备上需要用更长的时间。基于此,如果是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需要在课后消化和复量的资料,这对于学生来说则需要背负着很大的压力,因此大部分学生都只能囫囵吞枣地学习,更不用说主动去理解和研究了。因此,目前专业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学习英美文学若干年,却只停留在记住几个作家名字和知道几部作品的大概内容,根本谈不上鉴赏性的专业评价了。而网络技术的应用可以让学生在课后通过网络快速地查找自己喜爱的作家进行深度的了解,并且对于其作品的特点以及所属流派有更为深刻地把握。

纵观我国英语教育理论的发展历程,不难看出,教学理论的不断革新总是伴随着科技的发展。专业外语教学理论中的英美文学教学理论要想有长足的发展,也同样必须紧紧跟随着科技发展的步伐。而同时,充分利用高科技的发展来开拓英美文学理论的发展同样是势不可挡的。通过充分利用网络和多媒体,英美文学教学理论的发展更大地开拓了学习者的触觉信息,使他们对于第二语言文化的了解和思维模式的转变都有很大的帮助。而面对高科技的飞速发展的今天,作为专业课重中之重的英美文学教学理论的发展也应当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地探索新科技与英美文学习得相结合的教学理论,以期取得在理论和实践中更大的飞跃。

英美文学教学论文篇4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英美文学 应用

1

前言

对于英语专业学生而言。英美文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主干课。《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中对此有明确的规定:“文学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理解英语文学原著的能力,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通过阅读和分析英美文学作品,促进学生语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质的提高,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学及文化的了解。”由此可见在高校英语专业开设英美文学相关课程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有利于学生在欣赏文学作品中提高英语水平,而且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修养,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可是,在传统的教学中,英美文学课程都是学生在单一的接受教师的说教,最多可以在课堂上接触极其有限的一些英美文学作品。教学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学生感到课堂比较单调,对老师讲过的一些内容也不能够很好的掌握。计算机网络等多媒体技术迅速兴起以后,为高校英美文学教学提供了很好的工具,教师可以通过一些教学器材,让学生从听觉和视觉等方面全面了解英美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就目前来看,把多媒体应用于高校英语专业英美文学教学有其必要性和优势,当然,我们在应用多媒体进行英美文学教学的时候应该遵循一定的原则。

2

英美文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必要性

就目前高校英美文学教育的现状来看,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是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的参与意识不强。我们做过一项调查,就学生对英美文学的学习积极性不高的问题,68%的学生认为“英美文学课堂气氛不好,所学到的东西不系统,对英美文学没有兴趣,因此不想参与课堂讨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提高高校英美文学教学效果的关键环节,采用多媒体教学可以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让他们感觉文学作品的真实性,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其次是传统的教学模式显得比较呆板。在调查中我们发现,目前的高校英美文学教学,62%的老师还在沿用比较落后的传统教学模式,就某一作品而言,先是介绍这个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然后再介绍作者的生平,最后对整个做平的文学价值、故事梗概进行简要的点拨。这种教学模式过于呆板,然学生感觉非常老套,教师在课堂上讲授以后,期待学生课后能够自觉阅读整个做平,但是,学生的兴趣不够,时间不够充足,所以,学生们几乎没有完整地阅读过一本英美文学作品,即便是阅读,也不是阅读全英文版本,都是阅读翻译成汉语的版本,失去了我们开设这门课的意义,不能感受到原创作品的独特魅力。

第三是英美文学缺乏应有的感染力。传统的教学模式,课堂上老师是主体,教师一言堂,内容满堂灌,学生在被动地接受填鸭式的教育,这样的课堂让人感觉无味,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受到压抑。如果我们能借助多媒体教学工具,在课堂上给学生们播放一些文学作品的精彩片段,或者是通过让学生观看文学作品的相关讲座光盘,然后,教师进行启发式的、探究式的教学,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第四是课时严重不足,教学任务部门能够顺利完成。目前,在高校的课程体系中,英美文学是英语专业的必修课之一,但是,课时显得非常欠缺,基本上都是每周两节课,学生在课堂上很少参与讨论,只是被动学习,教师为了完成教学大纲中规定的教学任务,也是一再地压缩时间,精简课堂教学内容,但是,在这有限的时间里,还是很难完成既定的教学计划。如果引人多媒体教学手段,就可以大大地提高课堂效率,有助于教学计划的实现和教学目标的完成。

3

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优势

在目前的英美文学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是推行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明显的优势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有助于素质教学目标的落实。目前,我们推行的是素质教育,学生素质的培养非常重要,作为高等院校英语专业的学生,文学素质也是必不可少的素质之一,我们在英美文学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文学素质,特别是可以让学生在更加轻松的学习环境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地学习,同时,也有助于教师改变教学手段。优化课堂设计,让学生更好地接受英美文学的教育。

英美文学教学论文篇5

英美文学的学习在普通高校非英语专业中的学习,是一项经常被忽视的内容。本文通过分析英美文学学习与英语语言学习之间的关系,旨在说明英美文学对大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人文素质的提升,以及创新、思辨能力的拓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具有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英美文学;英语语言学习;人文素养

一.引言

众所周知,英语是一种通行全球,可以进行国际交流的重要工具和手段。随着社会经济乃至全球化经济的快速发展,它的重要性被越来越多的学生、学者、商人,乃至处于整个社会人群所认同。著名教授胡文仲先生也指出,语言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语言的产生和发展,人类文化才得以发扬和传承。不存在没有语言的文化,也不存在没有文化的语言。可见,英语便自然而然的成为了承载文化的重要载体。那么,对于高校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是否就不需要进行英美文化的学习呢?其实并非如此,对于普通高校的本科英语教学来说,英语课程不仅是满足国家和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而且也应该成为学生了解西方社会和文化的一个重要渠道。因此英美文化在非专业英语教学中的渗透和辅助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二.英美文学对英语教学的辅助作用。

1. 提升学生英语学习兴趣

语言,作为随着人类文化程度的提高而自然而然出现的产物。从根本上说,它就是对文化最重要的体现。我们所学习的发音,词汇,甚至还有语法这类基础知识,不得不说是由一种民族所形成的一种特定的文化氛围所决定的。语言的存在很好的加深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了解,是人类得以实现其价值和文化底蕴的重要表现形式。只有通过语言的交流,才得以让人类的宝贵的文化和精神财富无限的发扬和传承下去。那么。作为英语学习者,在学习这门语言的同时,也就顺其自然的接受了它所承载的文化精髓,无形当中就对英语国家的文化、风俗、政治、经济、宗教、信仰等方面有了一定的了解。此时,学生在英语课程的学习中,不但能学到英语作为沟通工具的这种技能,同时也能更多的了解西方国家的文化背景,大大刺激了学生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素养的培养,激发了学生学习语言乃至整个西方文化的动机。拥有一定的英美文学相关知识背景,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根据不同的语境和背景,正确的判断适用场合和选择适合的表达方式进行交流和沟通,而且在某种程度上也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和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对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都具有一点的指导意义。所以,文化与语言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密不可分的。作为语言的学习者,通过语言的学习才能了解文化背后的底蕴,也只有通过语言这一媒介,文化才能得以淋漓尽致的展现。因此,英美文学在英语教学过程中的渗透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2.提高和增强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对于高等院校的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在课程实施的标准和要求里就明确了英语教学的目的,即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的培养,以便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得以进行必要有效地交际。因此,对于大学英语课本的选材,我们不难发现大多是以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的文体来进行学习的,题材较为广泛,那么教师就可以在结合课文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补充和延伸。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在为教师提供大量丰富的教学素材之外,也能更好的增加课堂的生动性和趣味性,也使学生的学习效率有了大大的提高,让他们可以在有限的时间里读到有价值、有意义的书籍。我们通常所说的英语的综合应用能力,除了听、说、读、写、译,这五种最基本的语言应用技能外,是否具有深厚的文化素养和底蕴,对于衡量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标准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些往往不是通过简单的技能训练可以达到的。语言的学习过程是大量的输入后再输出的一个循环过程,文字的多样性和精致与否,涉及到很多书面语和口头语的使用,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语言学习环境和可效仿的模版。通过这些词汇和语句的大量积累,不仅扩充了学生的词汇量,也使学生接触到了处于真实语境中的语言本身,在增强了语感的同时,也指导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英美文化知识的本身就很好的为学生提供了可参考的素材,也为学生发挥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3. 锻炼学生对文化的感知力

文学的存在形式是以语言文字为载体的方式来实现的。来自于生活中的语言文字,经过文学作家和巨匠们的文字凝练,无疑很好的为学生提供了学习和模仿的空间。这些富有生活特征的文字十分的通俗易懂,也使学生在阅读和理解的时候没有任何的障碍。那些丰富的故事情节、典故、甚至人生的哲理,在他们的笔下,通过比喻、排比、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很好的将不同的艺术形式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反之,如果我们的英语学习,只是停留在死记硬背单词和语法,而忽视对英美文学这个文化宝库的学习的话,英语说得再流利,也谈不上真正了解和掌握了这门语言。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双方都不可能离开和超越对方而独立存在。通过感知这些西方文化中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评判视角,才能很好的对他国的文化进行理解、包容、尊重、甚至学习和效仿,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国际化意识,适应当今世界经济、文化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

4. 满足对学生在人文素养和创新、思辨能力方面的培养

人文素养,不仅反映了一个人的人格、气质、情感等特征,同时也体现了个体的人生观、价值观,还有世界观。它是个人的外在风貌和内在气质的综合体现,所以一个人文素养好的人必须具备丰厚的文化底蕴。作为当代大学生来说,人文素养也是其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也是对英语教学的必然要求。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人们通过文字记录着人类的历史、社会生活中的智慧和人类的文明成果,阅读这样的文字是能够起到陶冶人的情操,引发人类情感上的共鸣,甚至升华人格的作用。学生在阅读所有的文学作品时,会发现他们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能带领读者进入一个崭新的自己未知的世界,实际上文学也是学生透视世界和了解世界的一扇窗户。所以,通过这样的阅读和分析文学作品,品味不同作家的文体和写作风格,从表层的语言学习逐渐深入到深层的文化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空间,增强独立思考的能力,把文学阅读作为一种独特的体验,让学生自己去认真的感受,独立的思考。通过这一系列的思辨、创新过程,让学生通过字里行间去体会作品中的真、善、美,将德育融入到了文学作品赏析的同时,无形当中也培养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观,也有利于塑造学生健康丰富的情感世界,使其身心都能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三.结语

目前,随着大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素养的逐渐提高,英美文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比重也在不断增大,鉴于文化素养在大学生个人素养中所处的重要地位。作为教师的我们,的确应该充分的认识和发挥文学对于语言学习的能动性作用。撇开传统教育模式的干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理解词义、句义的基础之上,引领学生更多的去理解和挖掘作者的写作意图和作品的内在意义。将这种开放式的、互动式的教学方式融入到日常的教学当中去,既能使学生很好的扩大获取知识的来源,将图书馆和网络资源很好的作为教科书的有益补充,这样既提高了他们学习文化和语言的兴趣,又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更能很好的将从作品中学来的语言能力应变为日常的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程爱民.关于我国高校英美文学教学现状的调查报告I[J].外语研究,2002(1).

[2]刘富丽.高校英美文学教学三维法[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2).

[3]文秋芳.文化之旅―――英国(序)[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4]徐浩.英语教育与教师教育研究[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5]张雪峰.大学英语教学中英美文学的渗透[J].中国校外教育,2009,(S5):463

[6]徐亚辉.大学英语人文教育创新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2).

英美文学教学论文篇6

关键词: 英美文学 英语专业 重要地位

继改革开放政策的贯彻执行、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8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及现行西安世园会的火热举行,社会对外语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高素质外语人才已成为各高校英语教学的一项迫切任务。从国家教育部2000年3月批准颁布并实施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1]明确地得知英语专业课程可以设置为三大模块。

1.职业技能(听、说、读、写、译);

2.职业知识(包括语言学、文学、英美概况等课程);

3.相关职业知识(包括涉外文秘、外交学概论、东西方政治经济学、商务和金融财会管理等课程)。这三大模块应该是一个有机整体,绝不是将其中的一块用另一块来替代。新教学大纲的颁布确立了英美文学教学在英语专业教学中的地位,并为英美文学教学在各高校中有秩序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方向。虽然英美文学课程在新教学大纲中得到充分的肯定,但并不意味着目前英美文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就都得到了解决。因此重新审视英美文学教学在英语专业教学中的作用及地位是非常必要的。

一、英美文学教学的不可或缺性

1.文学是文化的载体。文学是一个民族优秀思想文化的结晶,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它反映了一个民族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习俗等许多文化。要掌握一门外语一方面是它的可用性,另一方面是它的陶冶性,即学习者对文化和文学的敏感性及修养。外语专业学生首先应掌握好所授各门课程,全面提高听、说、读、写、译的综合能力,但在涉外活动日益频繁的今天,仅仅依靠正确的语法、句型、词汇、语音语调是不够的。只有了解英美国家的风俗文化、行为习惯、各种思想文化才能减少对文学的误解和冲突,促使交际的顺利进行。所以说英语人才的打造不尽是语言基本功的培养,也是跨社会交际文化能力的培养,而后者恰恰是英语专业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中的瓶颈,学习英语最理想的方法是亲身至于英语语言环境,感受文化氛围的渲染及熏陶,从而不断地运用文学背景知识与欧洲人轻松自在地交流。

但是,此情况对我国大部分外语院校、系的学生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为了使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语言和文化背景,我们只能给学生提供些有限的文字资料、双语原版影视资料和录音等资料,或者是聘请一些外教参与我们的教学,但这也仅仅是杯水车薪,只能解决学生的听力和口语的问题。鉴于此,要改变学生的这种学习氛围匮乏的情况,英美文学当之无愧成了不可或缺的文化材料,做到了有效弥补其不足和满足跨文化交流的需要。文学作品覆盖了文学知识及各民族社会文化的案例,英美文学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了解英美文化传统、社会、经济和经济制度等背景知识的机会。通过学习英美文学知识,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修养和文学素质,塑造完美人格,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和文学鉴赏能力,使之成为具备较高素质的英语人才。

2.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是语言大师经过加工提炼的语言。它具有形象生动、凝练精美、美妙的特点,是学生学习与模仿的最好语言材料;文学也具有生活语言的特征,它源于生活、反映生活,具有朴实自然,通俗易懂,极有利于学生阅读和吸收的特点。而英美文学作品恰恰是学习英语的极佳材料,英语语言的发展与延续离不开乔叟的故事、莎士比亚的戏剧、拜伦的诗歌、狄更斯的小说和许许多多的英语文学作品。英语专业学生,若不阅读大量的英美文学作品就称不上高素质的英语人才,即使英语说得再流利、语法再正确、语音语调再标准也是淡而无味,缺乏文学修养和幽默智慧的火花。在英美文学的作品里,有许许多多各式各样贴近社会、贴近生活、富有乡土气息的不同时代、不同阶层、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作家的语言风格的材料。学生广泛地阅读英美文学作品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兴趣和英语语言的运用能力。学生在大量阅读英美文学作品的同时,不会再是乏而无味地背诵单词和句型,而是沉浸在文学语言环境,以不同场合不同语言给之的感触来进一步提高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和对作品的鉴赏能力,体验原汁原味、经典精邃的文学语言的魅力。

3.文学对学生的品德修养、心理素质、文化素质和交际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英美文学教学对于提高学生文化修养、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塑造人格、培养文化鉴赏和跨文化能力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在英美文学学习中,学生可以不受时空和地域的限制,尽情翱翔于历史的海洋中,亲身感受英美人民文明的进程。例如,在乔叟的作品里,可以感受到中古英国的英雄气概、神权的至高无

上;在莎士比亚的剧本和诗歌里,可以感受人文精神的萌芽、人权意识的觉醒、人对科学知识对艺术的追求与渴望;在斯威夫特和勃朗特的小说里,可以体验18至19世纪资产阶级文明的启蒙、发展和腐朽;在哈代的作品里,可以感知工业化进程中虚伪的资本主义对人性的压抑、人类的无奈;在爱默生和梭罗的作品里,可以体会超验主义的唯美与理想;在海明威的作品里,可以看到美国民主的实质、人民的反战情绪……总之,学生通过阅读英美文学作品,可以体察到人类对平等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以及为之而奋斗的艰苦历程,也会领略到历代战争和经济危机给英美人民带来的灾难,可以感受到世界人民对和平的企盼,对帝国主义的嫉恶,对人类命运的迷惘和关切。在这万花筒般的天地里,学生的价值观和思想将会得到纯净升华,他们的价值取向和思辨将找到正确的航向,他们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将得到验证、巩固和进一步的补充和发展。

二、英美文学教学的可行性

英美文学教学在我国各高校的开展经历了许多坎坷的道路。1960年之前,英美文化在英语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人们普遍认为要接触西方文化,就要学习英语,而学习英语大可通过阅读大量英美文学材料及作品来提高。对当时大多数学府高校来说,教学任务的核心也随之放在了英美文学的课程上,特别是外语院校,对其英美文学的教学计划和课程都给予了极高的重视,同时也安排教师抽大量时间对学生进行课外辅导。到了1980年,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落实,整个社会,乃至国际上的各种外语权威机构的外语理念进入我国外语教学界,人们开始认为英语只是用于交流的工具,能听会说就可以了,因此在此思想的指导下,英美文学首先受到了史无先例的冷落。这一点可以从1990年教育部颁发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中得到清晰的了解,英美文学课程被官方列为选修课,英美文学从此一直处于低谷境界。

那么,对当时社会的影响是什么呢?

1.许多爱好者被迫放弃了文学的研究。

2.各种国内外教学与研究杂志登载的英美文学类的文章少之又少。

3.对各高校学生来说,四年的英语专业学习,练就了一口流利的口语,但往往在涉外信息方面显得内容很匮乏、思维肤浅、底蕴很浅薄。

文学素质的下降必然导致外语素质的下降,这一思想对社会的影响终于在新版《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中得到了新的答案,该新大纲重新把英美文学课程推到了必修课的位置,这就使得各高校从新把文学对社会、对人类不可或缺的影响有了彻底清晰的认识,英美文学重新有了生机、有了生命。

鉴于英美文学教学的历史和在当前外语课程设置中的地位,我们应当重新认识文学课,激活文学课,使文学课具有真正的实际作用。随着世贸的加入,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外语权威机构对英语教学在各高校的开展将给予更多的支持,坚信英美文学教学将在英语教学中体现其举足轻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z].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2]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z].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1990.

[3]程爱民.关于我国高校英美文学教学现状的调查报告[j].外语研究,2002,(1).

[4]程爱民等.关于我国高校英美文学教学现状的调查报告ii[j].外语研究,2002,

[5]国家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标准(3—12年级)[z].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英美文学教学论文篇7

关键词: 英美文学 英语专业 重要地位

继改革开放政策的贯彻执行、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8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及现行西安世园会的火热举行,社会对外语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高素质外语人才已成为各高校英语教学的一项迫切任务。从国家教育部2000年3月批准颁布并实施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1]明确地得知英语专业课程可以设置为三大模块。

1.职业技能(听、说、读、写、译);

2.职业知识(包括语言学、文学、英美概况等课程);

3.相关职业知识(包括涉外文秘、外交学概论、东西方政治经济学、商务和金融财会管理等课程)。这三大模块应该是一个有机整体,绝不是将其中的一块用另一块来替代。新教学大纲的颁布确立了英美文学教学在英语专业教学中的地位,并为英美文学教学在各高校中有秩序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方向。虽然英美文学课程在新教学大纲中得到充分的肯定,但并不意味着目前英美文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就都得到了解决。因此重新审视英美文学教学在英语专业教学中的作用及地位是非常必要的。

一、英美文学教学的不可或缺性

1.文学是文化的载体。文学是一个民族优秀思想文化的结晶,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它反映了一个民族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习俗等许多文化。要掌握一门外语一方面是它的可用性,另一方面是它的陶冶性,即学习者对文化和文学的敏感性及修养。外语专业学生首先应掌握好所授各门课程,全面提高听、说、读、写、译的综合能力,但在涉外活动日益频繁的今天,仅仅依靠正确的语法、句型、词汇、语音语调是不够的。只有了解英美国家的风俗文化、行为习惯、各种思想文化才能减少对文学的误解和冲突,促使交际的顺利进行。所以说英语人才的打造不尽是语言基本功的培养,也是跨社会交际文化能力的培养,而后者恰恰是英语专业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中的瓶颈,学习英语最理想的方法是亲身至于英语语言环境,感受文化氛围的渲染及熏陶,从而不断地运用文学背景知识与欧洲人轻松自在地交流。

但是,此情况对我国大部分外语院校、系的学生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为了使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语言和文化背景,我们只能给学生提供些有限的文字资料、双语原版影视资料和录音等资料,或者是聘请一些外教参与我们的教学,但这也仅仅是杯水车薪,只能解决学生的听力和口语的问题。鉴于此,要改变学生的这种学习氛围匮乏的情况,英美文学当之无愧成了不可或缺的文化材料,做到了有效弥补其不足和满足跨文化交流的需要。文学作品覆盖了文学知识及各民族社会文化的案例,英美文学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了解英美文化传统、社会、经济和经济制度等背景知识的机会。通过学习英美文学知识,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修养和文学素质,塑造完美人格,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和文学鉴赏能力,使之成为具备较高素质的英语人才。

2.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是语言大师经过加工提炼的语言。它具有形象生动、凝练精美、美妙的特点,是学生学习与模仿的最好语言材料;文学也具有生活语言的特征,它源于生活、反映生活,具有朴实自然,通俗易懂,极有利于学生阅读和吸收的特点。而英美文学作品恰恰是学习英语的极佳材料,英语语言的发展与延续离不开乔叟的故事、莎士比亚的戏剧、拜伦的诗歌、狄更斯的小说和许许多多的英语文学作品。英语专业学生,若不阅读大量的英美文学作品就称不上高素质的英语人才,即使英语说得再流利、语法再正确、语音语调再标准也是淡而无味,缺乏文学修养和幽默智慧的火花。在英美文学的作品里,有许许多多各式各样贴近社会、贴近生活、富有乡土气息的不同时代、不同阶层、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作家的语言风格的材料。学生广泛地阅读英美文学作品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兴趣和英语语言的运用能力。学生在大量阅读英美文学作品的同时,不会再是乏而无味地背诵单词和句型,而是沉浸在文学语言环境,以不同场合不同语言给之的感触来进一步提高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和对作品的鉴赏能力,体验原汁原味、经典精邃的文学语言的魅力。

3.文学对学生的品德修养、心理素质、文化素质和交际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英美文学教学对于提高学生文化修养、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塑造人格、培养文化鉴赏和跨文化能力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在英美文学学习中,学生可以不受时空和地域的限制,尽情翱翔于历史的海洋中,亲身感受英美人民文明的进程。例如,在乔叟的作品里,可以感受到中古英国的英雄气概、神权的至高无上

;在莎士比亚的剧本和诗歌里,可以感受人文精神的萌芽、人权意识的觉醒、人对科学知识对艺术的追求与渴望;在斯威夫特和勃朗特的小说里,可以体验18至19世纪资产阶级文明的启蒙、发展和腐朽;在哈代的作品里,可以感知工业化进程中虚伪的资本主义对人性的压抑、人类的无奈;在爱默生和梭罗的作品里,可以体会超验主义的唯美与理想;在海明威的作品里,可以看到美国民主的实质、人民的反战情绪……总之,学生通过阅读英美文学作品,可以体察到人类对平等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以及为之而奋斗的艰苦历程,也会领略到历代战争和经济危机给英美人民带来的灾难,可以感受到世界人民对和平的企盼,对帝国主义的嫉恶,对人类命运的迷惘和关切。在这万花筒般的天地里,学生的价值观和思想将会得到纯净升华,他们的价值取向和思辨将找到正确的航向,他们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将得到验证、巩固和进一步的补充和发展。

二、英美文学教学的可行性

英美文学教学在我国各高校的开展经历了许多坎坷的道路。1960年之前,英美文化在英语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人们普遍认为要接触西方文化,就要学习英语,而学习英语大可通过阅读大量英美文学材料及作品来提高。对当时大多数学府高校来说,教学任务的核心也随之放在了英美文学的课程上,特别是外语院校,对其英美文学的教学计划和课程都给予了极高的重视,同时也安排教师抽大量时间对学生进行课外辅导。到了1980年,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落实,整个社会,乃至国际上的各种外语权威机构的外语理念进入我国外语教学界,人们开始认为英语只是用于交流的工具,能听会说就可以了,因此在此思想的指导下,英美文学首先受到了史无先例的冷落。这一点可以从1990年教育部颁发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中得到清晰的了解,英美文学课程被官方列为选修课,英美文学从此一直处于低谷境界。

那么,对当时社会的影响是什么呢?

1.许多爱好者被迫放弃了文学的研究。

2.各种国内外教学与研究杂志登载的英美文学类的文章少之又少。

3.对各高校学生来说,四年的英语专业学习,练就了一口流利的口语,但往往在涉外信息方面显得内容很匮乏、思维肤浅、底蕴很浅薄。

文学素质的下降必然导致外语素质的下降,这一思想对社会的影响终于在新版《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中得到了新的答案,该新大纲重新把英美文学课程推到了必修课的位置,这就使得各高校从新把文学对社会、对人类不可或缺的影响有了彻底清晰的认识,英美文学重新有了生机、有了生命。

鉴于英美文学教学的历史和在当前外语课程设置中的地位,我们应当重新认识文学课,激活文学课,使文学课具有真正的实际作用。随着世贸的加入,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外语权威机构对英语教学在各高校的开展将给予更多的支持,坚信英美文学教学将在英语教学中体现其举足轻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z].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2]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z].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1990.

[3]程爱民.关于我国高校英美文学教学现状的调查报告[j].外语研究,2002,(1).

英美文学教学论文篇8

夸美纽斯(JohannAmosComenius,1592-1670)是一位17世纪的捷克教育改革家和教育理论家。生活在欧洲封建主义走向衰落和资本主义逐渐兴起的时代,夸美纽斯继承文艺复兴以来人文主义思想的结果,总结了自己四十多年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系统地论述了教育的理论和实际问题。其代表作品有《大教学论》、《母育学校》等。其中《大教学论》标志着独立形态的教育学的开端。他的一生为世界教育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在世界教育史上享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2直观性原则

教学的直观性原则并不是夸美纽斯首创。事实上,在他之前,欧洲的一些教育家或教育思想家如伊拉斯谟、莫尔、拉伯雷等人就曾谈到过直观性原则。夸美纽斯进步的地方在于,他第一次从感觉论出发来论证直观性教学。对于直观教学,他认为,教学应该从观察实际事物开始,对于不能进行直接观察的,可以使用图片或模型等。我们现在的高中英语词汇教学,很多时候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往往忽略了直观教学法的重要性。例如,在《新标准外研版高中英语必修1》的ModuleOne里面有这样一些形容词:enthusiastic、amazing、embarrassed等。在教授这些词汇时,如果仅仅是简简单单地讲授这些词的读音、用法等,或许并不能达到掌握这些词汇的最佳效果。这个时候,我们可以灵活地利用班上同学们听课的情景来恰当地教授这些词汇。比如,看见班上某个同学原本不喜欢英语,这堂课却特别认真,就可以引导同学们用到amazing这个词汇,或者可以把一些提前制作的表情图片带到课堂。

3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原则

夸美纽斯指出:“强迫孩子们去学习的人,就是大大地害了他们”,相反,“应该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们的求知与求学的欲望激发起来”。在老师方面,夸美纽斯特别强调,老师应该用温和的亲切的语言和循序善诱的态度去吸引学生,时常表扬学生。并且,老师在讲授每门课之前,必须使学生的心灵有所准备,使他们能接受这门学科。对于这一原则,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我们关键要落到兴趣这一点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设想,学生对所要学习的词汇一点兴趣都没有,他们能学得非常好吗?答案是否定的。我们在高中英语词汇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多种方式方法,提高学生的兴趣。谐音法就是其中一种。很多英语单词读音的汉语谐音常常令人发笑,而学生听后则会记忆深刻。比如,在教授shudde(r发抖)一词的时候,有老师就联系到了该词的汉语谐音“吓得”,吓得shoulde(r肩膀)发抖。

4巩固原则

“教与学的彻底性原则”是夸美纽斯所著的《大教学论》里面的第十八章的标题。这一章实际上就是论述巩固性原则。在他所列出的巩固措施中,有几条特别值得我们在教授高中英语词汇时借鉴。首先,先学的词汇要成为后学的基础,后学的词汇要能巩固前面的词汇。在高中英语词汇的教学中,我们老师可以更加关注下整套高中英语教材或者高中英语教材与初中英语教材英语词汇的连续性。在先前学习的基础上去教授新的单词,当新的词汇学习后,又要引导学生巩固以前学习过的词汇。其次,要训练、培养记忆力。一个好的记忆力有先天的因素的影响,但更大部分还是后天教育、训练的结果。一个好的记忆力对于英语单词的学习无疑会起到非常大的帮助。因此,要教授好英语单词,学生记忆力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再次,所教的词汇要适当地反复练习。王蔷教授就指出,一个新的英语单词,在书上至少要出现七次才能很好地被学生接收。从这一点上,我们可以看出,反复的练习对英语单词的掌握是多么的重要。

5量力而行原则

夸美纽斯提出:如果学生“受到不适于他们的年龄、理解力与现状的材料的过分压迫”,“他们便会在和影子搏斗上耗掉他们的时间”。如果学习的内容严重超出了学生所能接受的范围,他们就会“产生恶心甚至痴癫”,这也被夸美纽斯指责为“一种酷刑”。在高中英语单词的教授中,我们老师一定要把握好适度的原则。可以根据班级学生的整体情况,确定要教授的英语词汇的量。量力而行的原则也要求我们老师要有一个高中英语词汇教授的整体规划,三年的总量是多少,具体到每一年是多少,再具体的每一节课又是多少。同时,量力而行,也要求我们老师对待不同学生要持不同的标准,对基础好的,可以适当要求多积累,反之则要求少点。

6循序渐进行原则

夸美纽斯根据“自然并不是跃进,它只一步一步地前进”的法则,以及一些动物的事例,提出了教学的循序渐进性原则。他指出:“假如有人对任何一种艺术能够按照这里所指示的一步一步去进行,他是不会得不到进步的”。循序渐进的原则要求我们,要把一个大的学习任务拆开,然后,一步一步,慢慢去学习,最后完成整个学习任务。在英语词汇的教授中,老师不能操之过急,一堂课就想让所有学生掌握好所有单词是不现实的。我们应该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不急不躁,有计划地教授学生单词。

7顺应自然的原则

夸美纽斯在反对旧教育和旧学校,提倡泛智教育和泛智学校的时候,提出了改良学校是可能的,但这种可能性必须建立在新的教育原则上,即“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他的“教育适应自然”原则主要强调两点:首先,教育要遵循自然秩序;其次,教育要依据儿童天性。这两点我们在教授高中英语单词时,都很值得借鉴。一方面,我们可以根据一天中“一天之计在于晨”的观点,把单词的记忆安排在早上,以此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上午11点多到12点,学生已经学疲劳了,加上早餐的能量已经消耗殆尽,所以这时候学生学习英语单词的效果就不可能太好,老师在此时就要适当地减少学生的任务量。另一方面,高中学生显然已不能用儿童来称呼,但是,教育要根据他们的天性还是有必要的。我们要根据班上学生的特点,选择恰当的方式方法来教授词汇。

8总结

夸美纽斯是世界级的教育学权威,他的教育思想对各国都有很大的影响。当然,夸美纽斯由于受到他所处的时代和环境的限制,其教育思想也必然有其不足之处。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在当时提出这些思想是非常具有进步意义的。而且,我们今天在高中英语词汇的教学中,仍然可以从他们的教育思想中吸取到许多有用的灵感,用以促进我们的教学工作,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上一篇:电大开放教育论文范文 下一篇:专业写作教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