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化教学论文范文

时间:2023-10-03 07:37:55

本土化教学论文

本土化教学论文篇1

论文关键词:合作学习,本土化,问题,对策

 

一、引言

合作学习的理念最早可以追溯到我国的古典教育名著《学记》中“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倡导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要互相切磋,彼此交流学习经验,以增加学习的效率。自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我国也出现了合作学习的研究与实验,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合作学习在国外已有着几十年研究与实践的历史,在我国仍停留在理论层面。目前,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新课程所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已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中小学的课堂上。在多次到基层听课观察之后,笔者发现,有些教师虽然经过了相应的培训教育学论文,对“合作学习”这一学习方式仍然理解不透彻,研究不深入,使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存在为合作而合作的倾向。那么能否有效地在我国实施合作学习,便成了每一位关注合作学习的教师和研究者要面对的问题。笔者通过分析国内教师运用合作学习的问题,试图提出合作学习本土化问题的对策。

二、问题

合作学习理论的产生,出于对传统教学组织形式改革和提高教育质量的需要。我国的合作学习理论主要是对国外相对成熟理论的引进和借鉴,在运用合作学习时常常以课堂教学为主,以知识建构为主,以通过各种测试为主。这便造成了无论是实现学生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协调发展,还是促进学生主体性品质的培养,都是通过课堂教学改革以期达到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而忽略了合作学习在课堂外的延展和作用。

对于合作学习目标意义的定位,我国的合作学习研究者非常关注合作学习在发展学生主体性及培养学生社会适应性方面的重要性。对这一问题的论述,主要是以一定的哲学理论为基础的阐述。虽然这种阐述,也是建立在对课堂实践长期观察的基础上,但就总体而言,少有实证性数据的论证。导致一线教师在采用合作学习模式的过程中出现问题或困惑时,无法找到有力的实效证据来支持自己继续运用合作学习的决心,半途而废的情况屡屡发生。

我国的合作学习,虽然也有大量一线教师关于如何开展合作活动的程序性思考,但形成模式化步骤的少之又少。在我国的合作学习研究者看来,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即用“对象性活动”的尺度来审视学生的合作学习活动;将合作学习建立在独立学习的基础上,让学生独立面对困惑;合作学习过程是学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主张通过活动和交往,促进学生知识的建构和主体性发展;重视学生主体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交往过程的发生,在合作过程中教育学论文,通过学生思维的冲突和碰撞,实现主体意义世界的建构[1]。这些策略,只是从理论层面指导着教师合作学习的课堂组织。具体方法策略的缺失,使得国内教师们只能生搬硬套国外的模式,而没有充分考虑到国内教学背景、教学目标以及教学对象的差异。以至于我们常常可以在合作学习的课堂上看到,由于教师对于合作学习的理解有偏差,不能真正领会合作学习的意义,在组织合作学习的时候产生很多问题。

在教学组织形式上,我国强调将集体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和个别辅导相结合,集体教学仍然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在小组建构上,教师们倾向于以学习任务为导向,确定分组原则。对于学科内容的学习,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压力下不愿花费大量的教学时间,让学生在生活化的情境中学习教学内容以此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能力,相反更强调学生对系统知识的掌握。知识任务,仍然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取向。因此,在我国的合作学习课堂上,教师们更关注的是教学的实效性问题。

我国合作学习的课堂实施,教师主要关注的是如何通过合作学习,实现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以此来促进学生知识的掌握和主体性的发展。虽然认识到培养学生合作技能的重要性,但在课堂教学的具体实施中,由于繁重的教学压力,教师们很少拿出专门的时间进行合作技能的训练,更谈不上开设专门的合作技能课程。有的教师也试图对学生进行合作技能的培养,将国外合作技能训练的方法直接运用于自己的课堂,为小组中每个学生安排固定的角色教育学论文,却发现:这种尝试不仅没能提高合作学习的效果,反而使自己的课堂合作流于形式。由此可见,在我国的合作学习课堂实施中,对于学生规则意识和合作能力的培养还是比较欠缺的。

三、对策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盲目的套用国外经验便会产生一系列问题,认识到这些,才能基于我国的背景,建构和完善本土化的合作学习理论与实践。笔者将从研究者和一线教师的角度提出合作学习本土化中问题的对策。

1、对合作学习本土化研究者

教学理论有着很强的文化制约性,作为教学认识活动主体的教学理论家一开始就处于既定的文化环境之中,在国外合作学习理论中的前提性条件,在我国却不一定适用;而在我国被认为是顺理成章的因素却又没有得到相应的关注[2]。因此,我国的合作学习研究也必然要在更大的文化情境中把握住基本方向后,才能在具体的实施情境中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

作为合作学习本土化研究者,应该认识到影响合作学习实施的因素是动态的。例如:学校教学规划的中断对于教师而言就很难按计划组织合作学习,同样也会影响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学习。所以,要在一个整体的背景中去认识并分析合作学习,它在不同的理论背景下,在不同的教学情境中、在不同的教师理念中所起的作用是不一样的。同时,影响合作学习的因素是多维的。教师自身的教育理念、做教师前的教育经历、特定的文化背景以及他们受教育的方式都会影响到他们怎样教学生;性别、宗教信仰与文化等因素也是影响教师与学生发展的诸多因素[3]。学校的文化氛围、学校领导的支持、整体的文化背景、学生离开学校后合作品质的延续也是应该被关注的问题。因此,不仅是从理论的角度阐述合作学习的内涵,更应该让教师在一个动态、多维的情境中了解并理解合作学习。

2、对组织课堂合作学习的一线教师

合作学习理论的倡导者认为,教育教学活动不仅是一种个体活动,更是一种团队活动,强调师生合作和互动,教学相长,形成学习共同体教育学论文,相互交流,共同发展[4]。当今的课堂,教师和学生的地位和角色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活动中能动的角色和要素,共同介入对课程知识的探索和体验之中。

因此,教师首先要有正确的学生观,尊重和信任每一位学生,创造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创设自主学习氛围,使学生在与人的交往中能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情感体验,充分发挥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

在合作学习内容的选择上要注意结合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教学外在环境的限制。在教学中,并非所有内容都适合运用合作学习,也不是每节课都固定采用合作学习的某一方法,而是根据实际教学内容,将传统教学形式与合作学习形式交叉进行,灵活运用,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长,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教学中要逐步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和技巧。学习需要讲合作,生活更需要讲合作,教师的任务不只是教会学生知识,与此同时,要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和合作的技能。所以有步骤、有计划的教育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在备课时要考虑到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思想上的变化,有针对性地安排一系列教学活动。有一小部分学生习惯了原有的教学形式,即“教师讲授,个人学习”。所以在合作初期,存在种种的误解和不适是正常的教育学论文,教师应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多种评价方法相结合。在评价过程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在不同的阶段对自己小组的合作状况进行评价,这样可以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团体意识和人际调节的能力。小组评价时,应方法多样,要将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最后总结有益的经验进行小组间交流,同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找出相关的原因,从而明确发展的目标和方向。这样做是为了让学生学会对自己和小组的行为进行反思,与教师期望的目标进行比较,进而修正自己的行为,从自发向自觉发展。所以这一环节是非常重要,不可忽视的。

合作学习教学对任课教师的要求较高,教师要有很强的组织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教师在课程设计上要投入更多的精力。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做好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启发者、引导者和组织者。虽然这无形中增加了教师教学的难度,却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四、结束语

合作学习理论在中国的发展并适应教学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相信经过广大教育理论研究者和一线教师的不懈努力,合作学习本土化理论的构建将硕果累累。

参考文献:

[1]周林,主体合作学习:教学影响方式的结构性改变[Z],全国主体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第八届年会四川研究成果集,2005.3.

[2][3]刘玉静,合作学习的伦理审思[C].山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4]石佳,大学英语教学中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0).

 

本土化教学论文篇2

1课程与教学论的本土化

1.1本土化和课程与教学论

本土化是指外来文化与本土原有文化相互碰撞、沟通、融合并形成新的本土文化的变化发展过程。课程与教学论本土化,这是与本土课程与教学论既相联又相区别的概念,课程与教学论本土化和本土课程与教学论是指课程与教学论发展的两种状况和两种过程。由于中国现代课程与教学论主要是在移植西方近现代课程与教学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几乎是西方近现代课程与教学论的翻版,所以,这里所谈论的本土课程与教学论主要是指中国传统课程与教学论。

1.2中国传统课程与教学论及其特色

传统课程与教学论是指在教育实践历史基础上形成的、经历代流传的教学思想体系。现代课程与教学论是指以传统课程与教学论体系为基础的、在现代课程与教学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与教学思想体系。

2课程与教学论为何要本土化

(1)课程与教学论本土化是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客观需要。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要进一步深化发展并取得良好成效,迫切需要符合我国文化传统和基础教育实际的、能够指导课程与教学实践的理论即本土化的课程与教学理论。

(2)课程与教学论本土化是应对国际化课程与教学论思想挑战的需要,国际化绝不等于全面外化(全盘西化),而是要体现民族化和平等。在引进外国教育理论的过程中,常存在以下问题:

?P全盘照搬,不顾实际。翻开我国出版的各种课程与教学论书籍,内容里充斥着国外的教育理论与学说。不分“土壤”、“气候”的移植,难免有“南橘北枳”、“食洋不化”之虞。

?Q削足适履,失去自我。把本属于我们自己的东西纳入西方课程教学思想的体系中,好像只有这样才成为真问题的研究,才显得有真水平,才是真科学。这种做法就使我们的课程与教学论完全失却了本国文化根脉、丧失了自身特色。

3课程与教学论本土化建构的内容

3.1本国传统课程与教学论的现代适切性创造性改造

中国传统课程与教学论不仅源远流长、内容丰富,而且有许多是反映了课程教学活动规律、经过历史和实践双重检验的、优秀的、至今仍具有实践指导和理论借鉴价值的东西。

3.2本国课程与教学实践经验

20 世纪以来,我国在引进外国各种课程与教学论思想的基础上结合中国课程与教学实际进行了多次改革实验,积累了丰富的课程与教学实践经验,涌现出多种课程与教学思想。

3.3国外课程与教学理论的本土适切性改造与转化

近代以来,我国引进了大量国外课程与教学理论,应当说,这些外来课程与教学理论的引入对中国课程与教学论和实践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引进国外的课程与教学论,必须避免曾经出现过的偏差,需要对其进行语境和文脉的分析与追溯,寻求适应和切合中国文化根脉和教育实践的契合点,并且进行话语和范式的改造与转换,使其真正中国化而成为本土化的课程与教学论。

3.4本国课程与教学理论体系与研究范式的建构

长期以来,在教学与课程的关系上,我国秉持以“教学”而非“课程”为主导的话语体系;在“教”与“学”的关系上,着眼于“学”而非“教”;在“理论”和“实践”的关系上,不是从纯粹“理念”或“概念”(范畴)出发,而是从实践“问题”或“实用”出发。

这种以解决课程与教学实践问题、指导学生学习为目的的?n程与教学论与建立在思辨、实验和逻辑理性、哲学范畴之上的课程与教学论完全不同,正是我们所急需的。本土化课程与教学论建设,应当而且必须植根于本国文化教育传统的根基,实现理论体系、话语方式和研究范式的转换。

4课程与教学论本土化的策略

4.1继承与创造性转化传统课程与教学论思想

传统课程与教学论思想的继承和创造性转化,必须首先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所谓继承就是对传统课程与教学论思想的精华进行选择、吸收、利用,将其创造性地转化成现代课程与教学论的有机构成部分,使课程与教学论体现出鲜明的本土民族特色。

4.2借鉴与创造性转化国外课程与教学论思想

所谓“借鉴”,包含两层意思:借鉴发达国家在课程改革过程中的成功做法;借鉴发达国家现行课程与教学论的合理成分。前者可以使我们的课程与教学改革实践及其理论建构少走弯路;后者则可为优化我们的课程与教学改革方案和理论建设提供参考。

4.3积极开展课程与教学实验并对其经验进行理论概括与提升

本土化教学论文篇3

西双版纳是个以傣族为主体,哈尼族、布朗族、拉祜族、基诺族等多民族聚集的边疆地区,“大一统”的国家课程教学目标设计上对由多民族地区文化的多样性所导致的对英语教育的多样性很少有回应。英语教育主要采用教师向学生单向传播的教学方法,注重标准化教学,使用全国统一的教学大纲、统一的教科书,以英美发音为标准来衡量学生的水平,往往忽视学生的民族、宗教、习俗及文化背景等因素,使生活在不同文化背景中的少数民族学生在学校评价中处于不利地位,导致产生了大量的“边缘人”———学业不佳。王鉴认为:在意识观念中,自己文化的不重视或被轻视直接可以导致少数民族学生学业成绩的失败。[2]英语教学就是在不同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下,不同文化主体间的一种互动交流、理解与接收,其前提是尊重文化多样性和文化差异性,可以说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一种不同文化背景熏陶下的多样个体间关系。由于受制与不同文化背景和价值观的影响,他们形成不同的价值观、心理状态、道德意识和行为。一些著名人类学家如本尼迪克特(Beniedictruth)、米德(Meadmargaret)认为,人在成长过程中时刻都受语言、社会习惯、思维模式、节日礼仪、等当地文化模式的影响。边疆英语教学中,这种忽视本土化可能导致两种不同的文化话语在直接发生交流时,由于个体的民族、价值观、心理状态、文化背景不同,教师和学生就会产生文化误读现象,不但影响学生学业,而且也影响师生关系。[3]当前边疆地区英语教学非常注重英语的交际功能,强调英语的发音、语法等工具性。所学课文也主要是以英美国家文化为背景,课文完全是让学生使用英语时符合西方国家的文化习俗。与我国本土文化有关,介绍中华民族风土人情的、反映中国现实的课文实属凤毛麟角,与边疆民族地区有关的文化课文根本就没有。这样,由于学校课程缺乏本土文化知识,就必然导致民族地区的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变成了单向、被动的交际者,没有意识地在对外交流中主动、有效的传递本土优秀文化,一些研究者称这种现象为“中国文化失语症”。[4]只有将英语教育放置于更加宽广的边疆多民族地区文化情境中,才能够真正实现跨文化对话中传达本地文化。

二、西双版纳民族地区英语教育本土化的必要性

(一)西双版纳经济社会的发展促使英语本土化的出现当前,西双版纳正面临着旅游二次创业,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是前所未有。国家正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建立东盟自由贸易区及“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西双版纳州对外开放的步伐逐步加大,进出口贸易快速增长,来旅游投资的境内外人员越来越多,随着西双版纳与国际接轨步伐的加快,加强英语教育本土化可以在与国外友人交往中让他们更了解本地特色的民族文化,增强在国际交流中本土民族文化的话语权,利于本州旅游走出去战略的发展。同时加强英语教育本土化,也是响应“科教兴州、开放活州、生物富州、旅游强州、依法治州”的发展战略,充分发挥西双版纳州民族、资源、区位三大优势,对外营造良好的人文投资环境。

(二)在这片多民族共同居住的肥沃土上,傣族、哈尼族、拉祜族、布朗族、基诺族等13个民族是世居民族,各世居少数民族都有各自的文化、习俗、。英语教育面对的是某个群体中的个体,学生本身受到该群体社会阶层、民族、宗教等“隐蔽的课程”因素的影响,可能在文化传递与习得的过程中出现“文化剥夺”现象,传递知识中会出现障碍,知识无法在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传递。由于学校是整个社会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可以说学校参与了各民族文化的复制过程。在校园里或者课堂教学上,教师与学生之间存在一种无意识的也不完全的默契———复制了“社会文化结构”。[5]因此,我们在英语教育中一定要考虑接受者的民族、宗教、阶层、习俗等文化背景,英语本土化强调的就是教育行为与人的背景环境(民族、、族群关系等)之间的一种互动关系。

(三)弘扬民族文化西双版纳地区地处边疆,历史上交通非常不便,各民族在历史发展中也形成了各自独特的民族文化。各民族文化以民族文学、民间故事、民族节日、民族歌舞、民族宗教等形式存在。例如傣族的泼水节、葫芦丝、孔雀舞、放高升、放孔明灯、民间文学《召树屯与孔雀公主的故事》;哈尼族的大鼓舞、棕扇舞、木雀舞,梯田文化、民间文学《创世纪》、《奥色密色》、《古老时候的人》;基诺族的神话传说中,流传较广的《玛黑和玛妞》、《女始祖尧白》等。这些都是西双版纳一些优秀民族文化,也是英语教育本土化的重要素材与资源。西双版纳的学生大多是来自本地区,从小耳听目染本地方、本民族的文化,理所应当是本土文化最好的继承人。民族地区地方学校在英语教育中更有必要加强本土文化知识的输入,是学生成为本土文化继承或传播的复合型人才。[6]

三、西双版纳多民族、多宗教地区英语教育本土化的建议

(一)英语教学理念本土化近年来关于多元文化本土化教育的讨论深入到世界各地,教育本土化理论的创新及应用无疑是当地教育者面临的紧迫问题。杜普-霍华德(1941,HeinrchDopp-Vorwald)认为人的本质的改变,尤其是精神的改变是教育的功能,教育的力量在于发生“精神作用”,教育理念的功能在于促使教育的引导,即“精神的引导”。要教育别人,首先在要更新教学理念,建立为学生而教、以教助学的指导思想。英语教学的本土化上教师要转变角色,成为学生英语学习的引路人与指导者。学习一些先进的本土化教育理论,接受先进的教育观念,还可以组织观摩一些优秀本土化教学的课题教学。在英语本土化教学中提高理论学习要全方位、多角度进行。本土化理论更新是很快的,英语教学只有不断吸收先进的、丰富的、完善的理论知识充实自己,才能够在教学的路上“青春永驻”。[7]当前,我国英语教学研究人员与教师大多追随国外一些所谓“时髦”理论,但是这些理论对我国英语教学实际作用不大,缺乏针对性。在探索西双版纳英语教育本土化理论时要在借鉴国外最新研究成果基础上,根据边疆民族地区各少数民族语言、文化环境的差异性,同时结合边疆多民族地区的特殊情况来进行。针对不同教学环境、教学对象对国外进来的英语教学理论和方法进行本土化改造,从而适应本土化的需要。

(二)开发本土英语校本教材教材是人类文化的精华,在多元文化发展的今天,开发本土教材在民族地区各个层次中起到十分重要作用,对于学生身心发展有着深远意义。美国教育学家休伊特(1904,E.L.Hewitt)就认为我们应该为学生提供多元文化的课程教育。英语教材的语言内容要结合真实语境和满足学习者需求,已是外语界普通认同的理念。[8]目前,在学术界对于本土教材的概念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本土教材,有利于学术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认识家乡、了解和热爱家乡,立志将来建设家乡贡献自己的力量。[9]在开发校本课程过程中,民族地区的多民族、多宗教文化应该得到重视,少数民族的语言、历史、地理文学、风俗等多彩丰富的民族文化应该作为课程资源加以利用,当国家的教育内容与这些“地方性知识”融合在一起,教育就会更加适应当地学生的实际情况,也有利于我国民族地区英语教育的提高,同时,开发本土教材也是民族地区多元文化和谐建设的一部分。本土英语教材的开发可以涉及本土历史、本土地理、本土习俗、本土民间故事等。边疆多民族地区英语教育本土特色可以从一些词汇入手,笔者认为,我们可以从西双版纳各民族的发展历史、饮食、宗教、建筑、习俗等方面开始学习。下表是一些反映西双版纳多民族特色的中英文词汇。

(三)在英语教学上融入西双版纳当地文化目前西双版纳英语教育中学生基本上是通过课堂教学来学习英语文化,同时通过网络、媒体和报刊等来加深对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但是缺乏有效的学习手段,对于当地民族文化特色的东西往往用英语表达不出来,相关知识掌握不够。为此,边疆多民族、多宗教地区在设置英语课程时,要充分考虑民族学生的因素,有意识地在英语教学中增加当地民族文化。[10]课堂是教学活动的主要战场,也是学生学习的场所,目前教学体系中,课堂教学中教师在教案设计、课件制作、课堂讨论及课后作业专用加入本土文化,在教学中适当增加当地特色的文章,在阅读教学中引入西双版纳本土文化的英语材料,可以就本地一些有特色的经典文学文化向学生进行介绍、让学生用英语翻译;还可以在一些民族节日时组织学生用英语交流节日里的趣闻异事。[11]西双版纳本土多民族文化在教学中的流入可以促进民族地区的学生在学校中的文化适应,提高他们对学业的兴趣,使外来文化与优秀的民族文化在学校教学中相铺相成、互为补充,是一种教育的“民族文化生态模式”。

(四)加强教师本土文化素养培训开展英语教育的本土化教学改革与实践的成功与否,教师的作用不能忽视。当前一些教师满足教学的功利目的出发,不但忽视对学生的心理和精神的关注,而且更缺少民族学、人类学方面的理论学习。英语教育其实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教学,与别的学科教学有很大的不同,它是在不同民族语文化背景下的教育,这就意味着教育者必须深入不同主体的生活文化中,从相关文化背景的教育危机出发,在具体的文化情境中进行分析与教学。同时由于英语教育本身的性质和特点,英语教师教学中除了语音、语法等知识传授外,更应该对当地文化在语言交流中有理性的认识,要有较好的文化素养。[12]具备良好的本土文化素养的教师在教学中有利于跨文化交际,能够把握本土文化以及文化事项的语境。教师要帮助学生发展探索当地民族文化和知识的能力,把本民族文化的情境逻辑、阐释和叙述输入到英语教学的本土化之中。学校可以送一些教师到国内一些重点英语院校进行培训,同时教师也要加强自我充电,提高自身对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理解和认识,尊重文化的多元性,严格要求自己,以促进英语本土化教学。

四、结语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全球化”不仅是商品、钱、人、技术、图像、知识和思想的迅速推进,更是文化以前所未有的广度与深度在流动。“本土化”则是对应于“全球化”的另外一个社会事实。本土化是多元文化的根本,世界文化是由多民族文化汇集而成,而不是单一的文化。本土化的目的是继承优秀本土民族遗产,加强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促进多民族大家庭在经济上共同发展,在文化上共同繁荣。教育是传播人类文化的重大工程,在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边疆多民族、多宗教地区,学校在文化传承和文明弘扬的作用尤其重要。英语教育本土化不但可以提高少数民族对本民族文化了解和认同的同时,也可以培养汉族学生通过英语教育本土化学习,培养文化多样性的理解。英语教育本土化是传承地方文化的有效载体,文化以教学的形式呈现出来,让学生能够发展和弘扬边疆多民族地区的本土文化,利用多民族的文化资源来塑造国家形象,提升国家的软实力。边疆民族地区的学校更应该重视本土文化的挖掘、保护与传播,特别是在培养对外传播中起关键作用的英语人才上,是更应该耕植于本土文化,使学生能够准确传播多民族地区的本土文化。

本土化教学论文篇4

关键词: 全球化视野 比较教育本土化 问题 思考

一、比较教育本土化问题概念的界定

本土化,是指将不同地区、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经过吸收认同进而转化为本地文化组成部分的过程。

比较教育本土化是指不同国家的教育比较必须立足于全球化的背景基于本国家本民族社会文化背景的比较。别国的教育传统是与别国的文化传统相一致,同样,本国的教育传统也必须根植于本国的文化传统。在教育领域中,比较教育学在教育科学的“本土化”过程中常常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因为完全摒弃别国的教育经验是不理智的,全部照搬国外的经验也不明智。我们要借鉴别国的教育经验,运用于本国的教育改革中,需要有一个选择和改造、顺应和同化的过程,也就是教育“本土化”的过程。在我国,许多西方最新的教育理论通过比较教育研究者介绍而进入“本土”,进而得到教育界的广泛认同。因此,教育本土化理论要求我们在对外国教育的先进经验选择接纳的过程中,要把其改造内化为我们自己的教育理念,从而创造出自己独特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模式。但是,我们往往在选择接纳和改造内化国外先进教育经验的过程中出现偏颇。

二、全球化视野下比较教育本土化所面临的问题

(一)在比较教育本土化的过程中,受到西方国家文化的侵淫。

对第三世界教育学术界来说,基于全球化背景下,借鉴别国教育理念的过程中,非西方国家的教育者往往以西方为准则,试图摒弃自己所谓的“民族文化劣根”而去与西方“优越”的文化对接,自身具有一种“他者优越”的意识,丧失了与西方世界平等对话的信心和勇气,因而在比较教育的话语实践中处于一种失语状态。正如人体需要不同的营养才能维持身体的健康发展一样,文化也正是在不同国度之间的交流、融合中才获得发展,而在比较教育研究领域中西方学术独霸天下的局面必然会导致学科的衰竭和没落。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西方世界对非西方世界的侵淫,比较教育学科的实践基础和学术话语都呈现出一种西化的倾向。然而,正是这种对比较教育研究航向的偏离使得比较教育“没有在对教育现实的实际影响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另外,很多西方教育理论都是通过比较教育学者的介绍而进入“本土”,进而又经“本土化”而得到广泛认同的。由于比较教育学长期忽视对本土社会教育现象的深入研究,因此,在这种“本土化”过程中,第三世界国家的教育学术也就很难作为主体来根据本土社会的实际情况,自主地选择、解释和利用西方教育科学中符合本土教育实际的东西,整个“本土化”过程其实是一个单方面的、被动吸收的文化移植过程。

因此,若要对第三世界族群身份的建构有所贡献,比较教育学须从“比较”开始作深入的反思,检视“比较”本身包含的差异性,从而承认“本土”之作为“本土”存在,进而发展具有本国本民族特色的教育理论,建构适合自己的教育模式。

(二)比较教育学者一味追逐“本土化”,偏离了全球化的背景。

世界的是民族的,同时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在全球化背景下,没有哪个民族可以孤立地发展与存在,世界本来就是由各个民族共同组成,各个民族的特质必然包含在整个世界中。比较教育“本土化”发展实际上就是全球化教育发展的重要环节,但是如果对本土化的关注偏离全球化的大背景,就意味着是一种狭隘的民族主义倾向。

第三世界比较教育学自身的教育学术发展是以“本土生长”为前提的,但是单一的“本土化”只能给第三世界带来非本土的东西。这些非本土的东西无法真正使得第三世界国家基于本土之上促进其比较教育学获得长足的发展。而且单一的“本土化”并不能赋予第三世界的比较教育学以任何真正属于自己的并可以贡献于世界的东西,它只能使第三世界的比较教育学者把西方的认作自己的,并积极参与到西方比较教育学的“第三世界版本”中去。当然,批评单一的“本土化”并非意味着否定不同民族国家之间的教育学术交流,而是希望建立一种可以逐步打破西方文化霸权主义的逻辑,在各国各民族间建立平等的文化交流关系,使得第三世界比较教育学可以通过自身学术发展贡献世界,并与整个世界建立一种新的双向教育学术交流机制。

当然,批评单一的“本土化”并非意味着否定不同民族国家之间的教育学术交流,而是希望建立一种可以逐步打破西方文化霸权主义的逻辑,在各国各民族间建立平等的文化交流关系,使得第三世界比较教育学可以通过自身学术发展贡献世界,并与整个世界建立一种新的双向教育学术交流机制。

三、比较教育本土化问题的思考

我们主张的本土探究是要拓宽交流的渠道,使单行线变成双行线,并不拒绝外来的概念、方法、理论,但强调要批判地、有选择地借鉴,做到心中想的是本国本民族的事,为的是解决本国本民族的新问题,但眼界和思路必须是开阔的、是全球的。本土探究在批判地吸收外来理论的同时,要以自信的姿态积极与各国比较教育学者对话。具体说来,比较教育学本土探究应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有开阔的国际视野。

比较教育学进行本土探究,并非关门进行探究,而是要有开阔的理论视野,了解最新的国际探究动态,和国内外的探究者保持对话和交流。目前国内的比较教育探究普遍重“思辨”轻实证。进行本土探究就迫切地需要引进多种探究方法。建构“有中国特色的比较教育学”就要在中国的教育现实下进行本土探究和自主发展。

(二)对西方教育理论持批判吸收的态度。

对西方教育理论,要思索、质疑,对其保持警惕,同时也要斟酌其对本国本民族教育的适用性和有效性。假如做不到,我们就不能稀里糊涂地把建筑在这些预设之上的教育理论应用到本国的教育框架之中,要把那些西方教育理论在中国的本土语境里相应的“意义转换”之后才能融入中国教育实践之中。

(三)采用比较优势理论,发掘自身的优势。

比较优势最简单的解释即人们应当找到自身的相对优势,干自己最擅长的事。比较优势原理同样适用于解读我们今天的比较教育本土化问题,发掘我们教育传统中的“优势”,在借鉴的同时,建立与西方国家平等会话的机制。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拥有在人类历史上不可替代的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和教育传统。我们要在与西方国家教育学术交流中,留存我们民族文化与教育传统的内源性,在借鉴与接纳的同时,发扬我们悠久的历史文化与教育传统的精髓。正如1988年1月全世界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集会发表宣言时曾说:“假如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首2500年,去吸取孔子的聪明。”我们要看到中华文化价值体系的精华,注重这一优势,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这样本土探究才能真正挺立起来。

因此,我们要在“全球化”和“本土化”之间建立某种平衡,即应当寻求一种更为基本的平衡。当我们在积极建构我们的“本土化”的时候,切不可忘记“全球化”也需要我们不断自觉地加以建构。忽视了“全球化”的发展,“本土化”就有可能走向狭隘和封闭。只有“本土化”和“全球化”都得到丰富和发展,“本土化”的发展才能获得健康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孟照海.魏卿全球化背景下的比较教育――何以可能,何以可为?[J].外国教育研究,2005,(10).

[2]论比较教育学的本土探究和自主发展.2009-08-1314:47:13..

[3]杨翠琴.比较教育中的本土化问题探讨[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7).

[4]吴文侃,杨汉清.比较教育学[D].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6).

[5]项贤明.比较教育学的学科同一性危机及其超越[J].比较教育研究,2008,(8).

[6]夏惠贤.国际视野本土行动――中国教育学会比较教育分第13届年会综述[J].全球教育展望,2007,(1).

[7]王春光,孙启林.全球化与本土化视野下的比较教育研究范式之审视[J].外国教育研究,2004,(1).

本土化教学论文篇5

【关键词】艺术教育 本土化 云南

一、艺术教育本土化的含义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每天都在接受着来自不同方向的新鲜事物,感受着多元化带来的愉悦。但是,在这些新鲜事物中,有进步的、先进的,也有退步的、落后的,甚至带有侵略性的。这种现象在文化方面尤为显著,无论是艺术院校还是普通学校,当代的学生在接触文化艺术时,往往是欧美元素占主导,对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轻视现象是我们当代艺术教育的一种缺失,这样下去,我们珍贵的本土文化艺术最终将无法得到传承。由此,我们必须要尽快发展本土化的艺术教育,让学生们在接受民族传统文化艺术教育的同时从价值观上对传统艺术形成一个正确的认识。

那么,何为艺术教育的本土化?

本土就是本民族的、传统的东西。本土化可以理解为外来文化与本民族和地区的传统文化相互沟通和融合的过程。教育本土化就是外来教育思想与本地教育实际的会通、融合。从某一国家或地区来看,就是学习和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时候,从本国或本地区的实际出发,把别人的教育经验和自己的教育实践结合起来,为本国或地区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服务。本文中的艺术教育本土化是针对云南而言的,简单来说就是以云南省自身多民族优势为基础,突出少数民族艺术特征,将其与现代化的艺术教育相结合,使艺术教育中外来元素与本土元素相均衡,使现有的艺术教育形成自己的特色。

二、云南艺术教育的现状

所谓艺术教育,就是针对人们的艺术水平进行培养与提高的一种教育方式,它旨在增强人们对艺术的创造力、认知力和表达艺术的能力,提高人们在艺术方面的技能水平。根据艺术教育的不同组织类型可以将其分为学校艺术教育、民间艺术教育和公共艺术教育。

由于民间艺术教育随意性强、组织性差,并且是一种小范围的、小众的艺术教育活动,例如拜师学艺等,所以即使这种艺术教育起源非常早但我们并不主推此类民间教育活动。

公共艺术教育也可以被称作社会艺术教育,是学校艺术教育之外的另一种比较规范化的艺术教育形式。它包含了艺术品展览会、艺术品博物馆、画廊、音乐会、剧院等公共艺术机构。云南省的公共艺术教育机构有云南省文物总店、云南文化艺术中心、云南省文化馆、云南省博物馆、云南省话剧院等,这些机构承担着社会艺术教育的责任,有义务提升云南省人民艺术水平。

学校教育使艺术教育展开的主要途径创造了一些条件。如今,各地的艺术学校数不胜数,云南省自然也不例外,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在开办艺术学校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客观条件。近年来云南省各级政府教育部门利用自身优势与政府“建设民族文化强省”的战略,为创办艺术教育学校作了大量的工作。云南省的一些民间艺术也被搬上课堂或进入了展厅,通过学校艺术教育与公共艺术教育的方式发展传承下去。云南非物质文化传习所在昆明艺术职业学院的落户,对云南艺术教育本土化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高等学校教育中,云南艺术学院、云南民族大学在音乐、舞蹈、美术以及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中,也积极引进民族民间文化,通过专业化和教育推动了艺术教育本土化发展的道路。在中小学课堂中传承云南民族民间艺术文化,也做了一些尝试,云南省的15所实验中小学已为省内外艺术院校输送了一批具有民族文化素养的艺术生源。尽管如此,但当前大部分学校还是缺乏云南民族艺术的教育,尤其是设计类专业还存在着缺乏地域性、民族性、偏重技能性培训等问题。以下的讨论主要围绕高等艺术教育教学来开展。

三、云南艺术教育本土化发展的路径

艺术教育的本土化并不是说要以本土文化艺术文中心进行艺术教育,我们进行本土化发展是为了保护我们民族的文化艺术不被外来事物所侵蚀与覆盖,本土化的目的是增加艺术人才对本土艺术的认知与了解。实现本土化发展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艺术教育观需要转变

艺术教育中的技能训练要与理论培训相平衡,不能偏重其中一,而当前我们所持的艺术教育规则比较偏重技能训练,对理论方面的培训比较单薄,所以现有的艺术教育观需要改变。要将技能与理论相结合,实践决定认识,认识指导实践,这样才能培养出高水平、高层次、高修养的艺术人才。今后的艺术教育并不是单纯艺术技巧的教授,而是以塑造高艺术素养的艺术人才为根本目的的教育,在这种教育方式下的受教者能够具备欣赏艺术、评价艺术的能力。并且,优良的艺术教育离不开其他学科的支持,例如社会学、心理学等,这些学科的理论学习对艺术素养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为艺术工作者,单有表现艺术的技能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具备民族文化艺术的传播、继承、创新的能力。所以说,正确的艺术教育观对艺术教育的本土化发展影响深远。

第二,本土化艺术教育需要雄厚的师资

艺术教育本土化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就是建立一支拥有民族学背景,同校社会学、心理学、美学等多学科基本知识的教师队伍。这样的师资力量,首先能够保证本土化艺术教育的科学性,并且能将艺术教育建立在云南省民族文化艺术的基础之上,将艺术与其他多学科的理论培训相结合,达到多角度、多元化的全面的艺术教育。在具体做法上,要针对本土化艺术教育,制定明确的师资标准,举办教师培训项目,拓宽教师培养渠道。此外,还需要建立机制不同、形式各样的传承队伍,培养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专门人才。通过积极探索适合民族地区各民族学生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积极组织编撰云南本土艺术教材。

第三,充分利用本土文化艺术资源

民族艺术丰富多彩的实践经验和技艺诀窍,是现代艺术教育的文化遗产,对本土民族艺术资源的开发利用有着传承借鉴作用。地方高校艺术教育要着手对区域传统文化的研究,把民族传统文化纳入教学之中。在教学实践中通过民间采风的方式,深入了解和研究云南本土文化,并在教学中开展应用。根据云南省的实际情况来看,艺术院校的学生大多都来自云南本省,这些学生的家乡就蕴含着大量的民族艺术资源,所以应该充分利用假期等学生回乡的机会,采集云南省本土文化艺术资源。这种做法一方面能够检验学生在校期间受到的艺术教育成果,另一方面是对云南本土文化艺术资源的一种整合,虽然不一定全面,但却是丰富多彩的,这对云南艺术教育的本土化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第四,积极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促进本土艺术市场的发展及文化产品的转化

高等教育的历史使命和根本价值在于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高等院校是培育现代人才的摇篮,地方产业或企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载体,两者有效融合无疑是推动高等教育发展、企业成长与地方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云南高校艺术教育的教学实践应该与当地相关文化部门保持密切联系,积极参与到当地文化、艺术、旅游产业的开发过程中,让学生参与演出、产品设计研发等,把在学校所习得的设计理论知识和市场实践相结合,并在实践过程中验证理论知识,完成从学校学习到社会工作的过渡。与此同时,也为地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贡献了力量。

四、云南艺术教育本土化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艺术教育本土化发展可以更好地培养具有本土意识和国际竞争力的艺术人才,将教育和科研成果应用到地区经济发展的实践中,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服务于云南地方经济发展。

教育是传承文化的有效途径。民族传统文化应用到艺术教学中,使得云南丰富的民族文化得以保护、传承和可持续利用,可以更好地保护云南丰富的民族文化。

结合云南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开展艺术教学,推动云南省艺术教育的发展,是艺术教育发展的方向。艺术教育的发展与成熟,离不开对本土民族传统文化创造性地继承与发展。

五、结语

综上所述,无论从保护和传承云南省本土文化艺术资源的角度,还是艺术教育良性发展的角度,抑或是云南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探索一条具有云南特色的本土化高校艺术教育发展道路是十分迫切和必要的。

并且通过对教育观念的转变、师资的建设、教学的开展、社会服务与教学充分结合等,可以看到本土化的艺术教育前景是非常光明的。

【参考文献】

[1]黄大广. 艺术教育现代化的本土化思考[J].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2010(Z4):46-48.

[2]吴卫民. 互利双赢:艺术教育的发展与艺术的繁荣[J]. 艺术教育,2010(08):22-24.

本土化教学论文篇6

论文摘要:在全球化成为主导语境的今天,本土很容易被忽视和掩盖。中国的教育理论在西方话语中也丧失了本土性。表现出“本土失语”。在此情况下,主张比较教育学走本土研究和自主发展的道路是很有必要的。论文首先分析了比较教育学的学科性质,然后从比较教育学本土研究和自主发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两方面展开时比较教育学“本土失语”的思考。

在西方主导的全球背景下。发展中国家的教育者惟西方马首是瞻,试图斩断所谓的“民族文化劣根”而去与西方“优越”的文化对接,自身具有一种“他者优越”的意识。丧失了与西方世界平等对话的信心和勇气,因而在比较教育的话语实践中处于一种失语状态。因此,肩负教育与文化交流桥梁任务的比较教育学应注重本土研究,并走自主发展的道路。

一、比较教育学的学科性质

“比较教育之父”法国教育家朱利安(Mare-Antoine Jullien)是最早提出比较教育概念的人,他认为比较教育研究的范围是:“一部对此项研究能提供更直接和更重要的应用效果的著作,其内容应成为欧洲各国现有主要教育机构和制度的比较,首先研究各国兴办教育和公共教育所采取的各种不同的教育方式,学校教育全学程所包括的各种课程需要达到的教育目标。以及每一目标所包括的公费小学、古典中学、高等技术学校和特殊学校的各衔接年级;然后研究教师给青少年学生进行讲授所采用的各种教学方法。他们对这些方法所逐步提出的各项改进意见以及或多或少地所取得的成就。”

目前,对比较教育学概念比较公认的看法大致有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强调比较教育学的目的和实用价值。认为比较教育学研究的主要目的旨在吸取外国的成功经验。改进本国教育。其作用在于向人们提供广泛的教育情况与信息。对各国教育问题与趋势进行研究与分析,加深人们对本国教育现象的认识,改善本国的教育状况。

第二,突出比较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与范围。其中又分校外与校内两个派别。校外派强调比较教育学必须透过教育现象,透过对其相似性与差异性的分析,揭示控制各国教育制度的基本因素。认为校外的事情甚至比校内的事情更为重要,校外的事情可以支配校内的事情;校内派则认为比较教育学是研究教育本身的一门学科,它有其本身的特点与规律。教育的主要实施者是学校,主要实践活动也均在学校内进行。

第三,注重对科学方法论的研究,并试图从方法的角度对比较教育学确立定义或界说。赞成这种观点的比较教育学家认为方法就是比较教育学本身。

第四,特别关注比较教育学的功能与性质。其研究对象是比较当代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教育理论与实践,分析其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相互关系,找出它们之间的同一性或差异性,揭示教育发展的趋势以及一般原理与规律。

综上所述,比较教育的概念可概括为:它是以比较法为主要方法,研究当代世界各国教育的一般规律与特殊规律,揭示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其相互关系,探索未来教育发展趋势的一门教育科学。因此比较教育学既是一门应用科学,又是一门理论科学。其理论当然应结合实践并服务于实践。由于各国、各地区、各民族历史传统及文化背景的不同,教育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因此,本文主张比较教育学的本土研究与自主发展。

二、比较教育学的本土研究与自主发展

这里所说的本土研究与自主发展是指一种研究方向,即本土化+本土生长。所谓“本土化”,也就是西方文化在非西方世界被吸收、认同进而转化为本地文化组成部分的过程。“本土化”与“本土生长”是有区别的。如果说“本土化” (nativization)是一个主动吸收西方文化的外烁过程,那么“本土生长”(indigenous evdution)才是发源于本土社会的文化自我演进过程。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明确批评那种不顾中国社会实际一味仿效西方教育制度的做法,将其比作“拉东洋车”,认为那是“害国害民的事,是万万做不得的”。他主张要“敢探未发明的新理,敢入未开化的边疆”。可见他所追求的更多的是“本土生长”而不仅仅是“本土化”。本土研究和自主发展是相辅相成的,这也正是比较教育学的发展方向。通过比较教育学的本土研究。使我国的比较教育学能正确地描述和解释我国的教育现实,预测我国教育发展的前景,从而提出对我国学校教育的发展确实有价值的建议和对策。下面从两方面来具体谈谈比较教育学的本土研究与自主发展。

(一)比较教育学进行本土研究和自主发展的必要性

比较教育学似乎一开始其研究兴趣就集中于异域而不是本土。虽然说这与它的学科性质(一种致力于跨文化比较研究的学科)是分不开的。但笔者认为在借鉴的基础上。中国的比较教育学目前应将更多的目光转向本国。之所以提出此种说法,是因为目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一种事实:中国的比较教育学所用的概念、基本假设、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大都来自西方,我们也提不出我们的概念、假设和方法。这种反差不仅衬托出西方比较教育学学术霸权地位,也暴露了我们自己的失语症。

我们有的只是对西方教育理论、模式的遵奉而不存疑,认同而不批判,照搬而不质疑,这种盲目的做法就使一些研究越来越成为一种与中国教育现象不甚相干的智力游戏。如我们正在进行的一些旨在纠正我国教育中存在问题的教育改革,其理论根据就来自西方。比如湖北省监利县缓解农村税费改革以后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短缺的“买”学校的改革,其理论来源就是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提出的“教育券”理论。弗氏理论的目的是在公办学校中引入竞争机制,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是一种在公平解决基础上对效率的诉求。即便如此,也遭到很多学者的反对,实行“教育券”计划的州并不多。而监利县的教育改革或者别的地方的“教育市场化”改革的主张却无视这一点。这种“一厢情愿”的改革非但不能解决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短缺的问题,反而会加大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之间教育的“鸿沟”。由此可见, “‘有意义的’教育思想必须基于实践,对本国教育真正具有引导力的思想最终只能形成于本土境脉与本土实践中。不能用具有浓厚西方文化色彩的价值取向、思维习惯与言说方式来套解本国社会现实和规引本国的教育实践”。

(二)比较教育学本土研究和自主发展的可行性

我们主张的本土研究是要拓宽交流的渠道,使单行线变成双行线,并不拒绝外来的概念、方法、理论,但强调要批判地、有选择地借鉴。做到心中想的是中国的事,为的是解决中国的问题,但眼界和思路必须是超越中国的,是全球的。本土研究在批判地吸收外来理论的同时,要以自信的姿态积极与各国比较教育学者对话。具体说来,比较教育学本土研究应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第一,要有开阔的国际视野。比较教育学进行本土研究,并非关门进行研究,而是要有开阔的理论视野,了解最新的国际研究动态,与国内外的研究者保持对话与交流。目前国内的比较教育研究普遍重“思辨”轻实证。进行本土研究就迫切地需要引进多种研究方法。建构“有中国特色的比较教育学”就要在中国的教育现实下进行本土研究与自主发展。

第二,对西方教育理论持批判吸收的态度。对西方理论假设,要思考、质疑,保持对其警惕。对其适用性和有效边界给予充分的反省。如果做不到,我们就会稀里糊涂地把建筑在这些预设之上的理论框架奉为神明。那些西方教育理论要在中国的本土语境里完成相应的“意义转换”才能切入中国教育现实。

第三,采用比较优势理论,发掘自身的优势。比较优势最简单的解释即人们应当找到自身的相对优势,干自己最擅长的事。比较优势原理同样适用于解读教育研究中的“比较优势”。

本土化教学论文篇7

关键词:高等教育;本土化

我国是一个具有数千年文明的国家,拥有悠久的和特色鲜明的教育传统。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呼声日益高涨,我们应该如何在既适应这种大趋势的情况下又防止中国高等教育被同化或完全西化,即如何处理好高等教育国际化与本土化或民族化的关系?这是摆在我们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它关系着我国高等教育未来发展的方向。

一、近代我国本土化高等教育的变迁

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史就是一部西学东渐史。清朝末年,国门被列强的洋枪洋炮打开,西方的高等教育也开始传入中国。我国现代高等教育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说是从外国引进的。1898年的《京师大学堂章程》和1902年的《钦定大学堂章程》、《饮定高等学堂章程》是模仿日本高等教育学制的产物[1]。曾经深受中国文化教育影响的日本,于19世纪比中国先行一步引进了西方近代文明,反过来又向中国传播西方高等教育制度。清末民初以日本为中介的西方高等教育制度移植到中国,逐步取代了中国固有的东方型高等教育体系。改书院、废科举、兴学堂,将中国原有的高教体系基本转型为现代高等教育制度,这是一个痛苦的、曾经引起剧烈动荡的变革。

1922年,中国教育再次转型,新学制采用"六三三四"制,标志着中国教育从模仿日本转变为效法美国。大学实行选科制、学分制,意在培养和鼓励学生的个性自由和竞争意识。然而,由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不同,尽管中国社会采用了美国式的学制,但却难以吸收这一学制同时带来的教育精神。结果,1931年颁布的《学分制划一办法》规定高等学校一律实行学年制兼学分制。另外,1927年曾力图模仿法国的制度,在中国推广大学区制,因不适应中国的政治和文化国情,大学区制试验不到两年便不得不取消[2]。

借鉴外国高等教育经验应当考虑中国的具体情况,取长补短,为我所用。如果一味的模仿某国教育,甚至提倡"某国化",把本国高等教育的民族性都给"化"掉了,则不足取,也不可能长期行得通。高等教育是一个动态发展的历史范畴,不同时期、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高等教育都或多或少存在差异。我们对高等教育的引进应需要有一个选择、反省、批判和改造--即本土化的过程。如果缺失或忽视了这些环节,其结果恐怕是难以避免的高等教育的依附化或殖民化,这将严重腐蚀学术的原创活力,最终丧失独立自主的学术风格。50年代初,中国大陆掀起学习苏联的浪潮,认为苏联高等教育从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方法到教学管理等各方面都十分先进,于是全面地、大规模地学习苏联,进行院系调整和专业设置改革。此次调整改革使学科专业结构趋于合理、大学规模扩大、办学效益有所提高、区域布局相对均衡,但迫使理工分家,此后只有苏联模式的文理科综合大学,没有各国通常有的多学科的综合大学,而且专业划分过细过窄,不利于学科的互相渗透和交叉发展。当年中国大陆不得不又进行专业改革,合并一些过专过窄的专业,大学也出现合并和联合办学的改革,可以说这是再次与国际接轨的一次重大调整。

回顾20世纪,中国高等教育经历了仿日、学美、效法、学苏几个阶段的变迁,有的阶段几乎还是全盘仿行某国的高等教育模式。在各个特定历史时期的"国际化",往往是以某一先进国家的高等教育制度为蓝本而加以模仿,其中积累了经验,也留下了深刻的教训,它为中国高等教育在新世纪的国际化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源。

二、促进我国高等教育本土化应做出的努力

本土化并不意味着封闭保守,它要吸收人类一切优秀的教育文明成果,全球化或国际化也不等于全盘西化,它要尊重本民族的文化和教育创新精神。高等教育既离不开与国际高等教育界的互动,也离不开本国高等教育界本土化的探索。引进和消化外来的高等教育是一种"从外到内"的本土化过程。这不是一个机械翻译和原版移植过程,而是有机的内化与合成,不同国家的高等教育必然刻有特定的文化与历史色彩,也印刻着特定的思维模式。任何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理论如果简单移植到其他国家,都会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个"水土不服"问题,即引进外来的高等教育理论必须历经选择、反省、批判和改造,否则必然是机械的、教条的,最终也会因不符合本土的高等教育实际而丧失其理论价值。对待外来的高等教育理论,除了对其进行重新检验和适当改造外,还要全面考察和挖掘其背后的假设条件与方法论,否则会很容易出现"东施效颦"的效果,会危及本土国的高等教育实践。在方法论问题上,它依附于一定的问题,不存在不针对任何问题的方法论。本土高等教育问题的独特性,也需要对外来高等教育理论产生的方法论进行反省、批判与变革,不可照单全收并依样画葫芦。

受本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制约,以往中国高等教育虽曾多次以某国为榜样实行当时历史条件下的"与国际接轨",但还是保留了不少中国特有的制度,如全国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制度、大学生住校制度、教职工校内居住方式以及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实行的助学金制度。50年代末期以后,经过多年相对独立的发展,中国高等教育形成了一些自己的特色,其中有些是与中国国情适应的独具特色的高教制度,也有些是与国际惯例相差甚远的做法,如中央政府部门办学体制,既是学习苏联的产物,更与隋唐至清末的部门办学传统一脉相承。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高等教育进行改革,实际上是摆脱以往陈旧的苏联模式,与国际惯例逐步接轨。如扩大高校办学自、扩大生师比例、裁减行政机构和人员以提高办学效率、后勤服务社会化等管理方面的改革,合并过窄过细的专业、增设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专业等学科专业方面的改革。为了改变我国高等教育相对落后的状况,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走高等教育国际化道路是一种必然的选择。当今中国高等教育在通用性、交流性、开放性等方面还很不够,还需大力推进国际学术交流和合作研究,坚持留学生的派遣和扩大接受留学生的规模,提高大学的学术水平,使高等教育规章制度尽量与国际惯例接轨。不过,我们在大力提倡和推动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同时,也应有意识地注重高等教育的本土化或民族化,即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与本国国情相适应的现代化高等教育体系,或者说是建立一种适应中华民族特性的具有特定面貌的高等教育系统。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各有特色,即使是西方发达国家,美国与欧洲许多国家之间的高等教育也有不少差异,因此,借鉴外国时一定要结合本国国情,处理好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关系。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滋生于千年文化传统的高等教育,更是体现着强烈的本土化特征,其文化传统对高等教育的影响甚至超过人们的理性认识。比如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就不能简单复制西方国家的"双元制";对民办高等教育,同样不能用西方的私立营利性高等教育理论来解读。

从广义上说,高等教育是制度文化的组成部分,其发展变化也必然要受文化的制约和影响,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文化大国,具有非常丰富的文化积累。现代美国著名汉学家费正清在《美国与中国》一书中,认为1750年以前用中文出版的书籍比世界上所有其它文字的书籍总和还多。中华文明是世界四大古代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地持续下来的文明,浩如烟海、汗牛充栋的典籍义蕴闳深,一个人只要走进一个较大规模的中文图书馆,就很自然会惊叹中华典籍之丰富。以汉文化为主体的中华文化曾经是一种优势文化,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和影响力,古代高等教育也形成了一些鲜明的特色。虽然近代以来西方文明领导世界发展之潮流,中国也不断输入西洋文化并使高等教育转轨,但具有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作依托的中国高等教育,理应保持一些民族特色,文化的多样性还将长期存在并受到鼓励。今天,面对西方的强势文化,我们应采取各种措施顽强地维护本国或本民族的文化特色。在当今强势文化向各国全面渗透的今天,我们应保持高等教育民族化的清醒认识,防止中国高等教育被完全同化。具体说应做到以下两点:

1、注重人文教育,保持民族优秀文化传统

文、史、哲等人文学科的教育内容,是最明显地体现文化传统的载体,一个注重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的高等教育体系,一般是不会轻易丧失自身的民族特性的。中国文化宝藏中还有不少值得我们珍视甚至输出的精华,加拿大学者许美德教授在《中国大学(1895--1995):一个文化冲突的世纪》一书末尾提出,希望中国的大学未来不仅仅是为国内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所需的新知识和新技术,而且要将中国文化中的精髓和由百年社会巨变得来的历史教训介绍给全世界。鲁迅曾说:愈是民族的,愈是世界的。当中国高等教育不仅拿来了西方有用的东西,而且使之本土化、民族化,并最终再度成为高等教育理念与方法的输出国,文化交流真正变成双向时,才算真正达到高等教育的国际化。

2、高教改革不可照搬西方,而应注意保持特色

国际化不能变成"某国化",否则,中国高等教育就可能丧失民族性,"化"成一种没有特色的它国教育的附庸。我们在革除原有高等教育中的积弊时,应防止将原有好的或与中国国情相适应的独特性给"化"掉了。比如实行全国统一高考选拔大学新生是中国高等教育的一大特色,自学考试是中国高等教育系统中的创举,是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要途径,就是值得我们加以改革和完善的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制度。高等教育本土化、民族化不能代替国际化,不能成为落后体制、拒绝先进文化的理由,国际化也不能取消民族特色,排除本土化,两者应该是相辅相成、对立统一的。本土化并不是一维的和单向的或"由内到外"或"由外到内"的过程。事实上,本土化是多维的和双向的选择过程,单纯的"由外到内"或"由内到外"都无法揭示本土化的内涵,更无法实现本国高等教育的理论创新。中国高等教育只有走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的道路,才能在世界高等教育系统中占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

高等教育理论本土化并不是一个新概念,它与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相伴生。事实上,任何一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过程都彰显着本土化的品质,包含着高等教育理论本土化的内涵。之所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是因为高等教育理论本土化与高等教育的本土化实践相关联,正视高等教育实践的本土化,才使人们在国际化的进程中,把本土化与国际化相提并论,并赋予本土化新的内涵。高等教育本土化是实现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基础,高等教育国际化是一种更高表现形式的本土化。只要高等教育的上层建筑属性依然存在,只要社会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依然存在,高等教育本土化就是一个永恒的命题[3]。

综上所述,我们当下迫切需要努力探究的,是如何改造外来的高等教育以贴切地运用到本土的高等教育实践上,提出一些适合本土高等教育研究的方法与工具,阐明本土高等教育特有的现象与规律。从中国传统文化的渊源中寻找我国教育成长的轨迹,寻找现实教育问题的文化因素,基于中国文化下的研究才会是切中要害的研究。

参考文献:

[1]王余光.教科书与近代教育[J].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3).

[2]涂文记.民国时期部聘教授制度及其历史意义[J].教育与考试,2010,(1).

[3]张瑾.抗战时期教育部学术审议委员会述论[J].近代史研究,1998,(2).

本土化教学论文篇8

【关键词】包装设计课程 本土文化 应用型人才

包装设计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的必修课程,我国在20世纪初才引进了西方的设计理念,从最初的“工业设计”专业到90年代更名为“艺术设计”专业直至发展到今天,艺术设计学科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艺术设计全球信息化的趋势势不可挡,如何运用本土文化在包装设计课程中培养应用型人才,这是当下从事设计学科教学的教师们最关注的问题。

包装设计课程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它涉及到市场营销、广告学、消费者心理学等其它学科,通过开展理论教学,案例教学,师生共同参与的实践教学,一线实习等教学模式,可以帮助学生学习包装设计的基本原理、方法和过程,具备团队合作和独立设计的实际应用能力,了解现代包装设计的理论研究成果等。在教学中我们要转变观念,因为传统的人才培养体系偏重于基础知识教学和理论体系,忽略了应用型的培养,所以应该正确处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之间的关系,理论教学与时间教学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但必须加大实践教学的份额,以适应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首先在课程的理论教学中加入本土文化的学习与了解,并运用到学生的设计作品中,学生便可以通过这样的训练,学会如何设计出与众不同的作品。在人们当下的生活中,各种现象都与文化有关,艺术设计更是如此,与其它艺术形式所不同的是,纯艺术只能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而艺术设计以及设计出来的产品可以同时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与物质文化需求,所以艺术设计可以说是一种文化,设计师做设计就如同设计人自身一样,必须按照人们的需求、爱好来设计作品,这就要求现代设计师自身具有一定的文化特质和丰富的艺术内涵。随着设计文明和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设计者意识到当代创作中本土文化的价值,好的设计师必须要根植于本土文化,研究本土文化的特征,挖掘与利用自己的民族文化,因此本土文化的展示已成为当代世界设计的主流。包装设计课程是可以让学生将本土文化运用与实践技能操作很好结合在一起的学科,在包装设计的课堂教学中可以做到在理论教学中了解挖掘本土文化,在实践与实习课程中将本土文化运用到设计作品中,只有做好了这两点,才能够培养出既有理论支撑,又有成熟技术的应用型人才。

在包装设计的教学中,有目的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本土文化意识,从而引导学生通过现代的设计手段,融合本土元素和人文精神,这样既能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本土文化资源,还能帮助培养出满足社会用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当今的应用型人才就是把成熟的技术与所学理论应用到实际的生活、生产、中的复合型人才。所以这就决定了要在包装设计课程上培养学生理论与技术结合的能力,因此授课中必须有足够的实践课程,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适应社会的需求。在艺术设计学科的实践类课程教学中,深入地域文化代表地区,了解当地风土人情,让学生以亲身的实践调研、写生等经历来了解特定的人文资源,培养感受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人文情怀,从而设计出服务于地方,帮助地方经济发展的设计作品。

行万里路胜过读万卷书,设计是为大众服务的艺术种类之一,没有置身名山大川或城市景观中,就无法正真理解山川的壮美与城市的底蕴,更无法了解大众的需要。实践类课程就是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整个设计教学完整化的最后一个环节,因此在培养学生对于地域本土文化的深入了解和有效利用地方资源方面,实践环节必不可少。我曾经指导过的一次艺术实践,就是将教学目标定为利用刘家峡(本省具有较深文化底蕴并具有代表性的地点之一)的文化元素与地方资源,为当地旅游纪念品设计包装。此次实践通过学生对刘家峡当地风土人情的亲身体验,设计出了一批不错的作品,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最重要的是学生通过此次实践真正掌握了运用本土文化元素与地方资源从事设计的方法和能力,更使学生在实践类课程中切实的了解了如何在本土文化中吸取精髓,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上一篇:本土化营销论文范文 下一篇:教育本土化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