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文化资源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2 10:15:14

本土文化资源论文

本土文化资源论文范文第1篇

幼儿自入园后,大部分的生活和学习时间都在园内度过,幼儿园的校园文化环境潜移默化的熏陶着幼儿。那么,应如何创设校园特色文化环境,给幼儿搭建学习的平台,让每一角落都融合幼儿园的校园特色文化,让每一个幼儿驻足欣赏,让幼儿感知幼儿园的校园特色文化呢?幼儿园建筑以江南人家的建筑特点为主,墙面用了特质的木纹材质,每幢教学楼一种色调,让人感觉生活在七彩的童话世界里。学校的公告栏、教师风采墙、大厅的屏风等,都融合了“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元素。走廊上布置了“昆腔雅韵”,让孩子“百戏之祖”—昆曲有所了解,从小培养对家乡的自豪感。楼梯上,展示着家园亲子制作的特色作品:小桥、流水、人家,纸盘上的周庄,青花瓷绘画作品等,布艺周庄,竹编上的周庄等,每件作品上都有相应的制作者标签,通过活动和成果展示,让孩子体验制作和分享的快乐。中大班的走廊、活动室里,开设了许多水乡商铺:万三家宴、水乡星巴克咖啡、阿婆茶、周庄特产、绣花鞋、农家小吃、四季周庄大舞台、脸谱、照相馆、剪纸坊、中药铺、花茶浦、喜糖铺子、纸盘坊等,原木材质的店铺,琳琅满目的摆设,孩子们和老师们共同制作的玩具等,让人感觉到了浓浓的水乡味道。班级的特色主题墙上,有宣传家乡的历史文化、特产、名胜古迹、名人故事等,也有幼儿参与特色教育的相关活动成果,是老师和幼儿学习和展示的平台。班级的自然角,有水乡所特有的资源:各种植物、动物等,如:蚕豆、葱、蒜、洋葱、萝卜、土豆、山芋、螺丝、乌龟、龙虾、虾、蝌蚪等,孩子们通过观察、记录动植物的成长和变化,了解了很多的生活常识,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美术室里,有孩子们和老师、家长们一起制作的具有水乡特色的“小桥、流水、人家”的家园作品,也有精致、漂亮的花船、莲厢棒和花篮,还有种子贴画、布艺贴画、彩沙畅想画等作品。科学发现室里,陈列着水乡所特有的植物标本。孩子们可以通过看一看、闻一闻、摸一摸,用显微镜观察等方法,对植物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声音探索区,各个瓶子里放置了不同的物品,有老师们和孩子们一起收集的红豆、黄豆、绿豆、黄沙、石子、油菜籽、芝麻等,孩子们通过尝试不同的方式和方法探究,发现科学的秘密。学校还开辟了一片种植园地,分别种着各个季节的蔬菜,请幼儿帮助浇水、除草等,然后请幼儿品尝劳动果实,体验和分享劳动的快乐。种植园的旁边,还有饲养角,孩子们每天可以去照顾可爱的小白兔,观察小兔的成长,并学会照顾小动物。通过特色校园文化环境的创设,幼儿能初步感知到幼儿园的特色文化,并对家乡有了很好的了解。

二、开发本土文化资源,构建园本特色课程

如何利用好本土文化资源,有效地渗透到幼儿一日活动中,构建园本特色课程,我们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在教学活动中渗透本土文化资源。幼儿园的每个年龄段每周定期开展园本课程教学活动,并形成了一定的成果:小班组开设了“我看周庄”,通过介绍家乡的建筑、历史文化、名胜古迹、特产等,让孩子从小就对家乡有所了解,培养孩子从小就爱家乡,并以家乡为荣。在语言领域,进行童谣的教学活动,将家乡的美创编成童谣,更好地记忆和宣传,传承古镇文化。中班组开设了“我说周庄”,幼儿在小班学习的基础上,学习介绍家乡的名胜古迹、特产、历史名人、民俗风情等。在游戏中,开设了水乡旅行社,通过说一说,演一演,可以更好地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更好地宣传家乡的美。大班组开设了“我做周庄”,在小班和中班前期的学习后,幼儿对家乡的美能很好地掌握了,通过小手做一做,展示出幼儿心中的家乡。我们开展了系列活动:剪纸、画纸盘、制作稻草人、葫芦上的周庄、泥塑迷你周庄、牛奶盒上的周庄、布艺周庄等,通过活动的开展,幼儿通过不同的方式,表达了家乡的变化和家乡的美,从小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我们还收集了各年龄段研究的成果,汇编了《我看周庄》、《我说周庄》、《我做周庄》、《好吃的周庄》、《好玩的周庄》、《民俗周庄》、《水乡娃爱周庄》等成果集。

2.在体育活动中渗透本土文化资源。体育活动注意挖掘地方文化资源,渗透民间游戏。调查访问长辈们儿时的民间游戏的名称和玩法,老鹰捉小鸡、网小鱼、滚铁环、丢沙包、跳牛皮筋、玩竹梯、舞龙、打莲厢、摇花船、挑花篮、钻草屯、跳稻草垫、跳麻绳格等,孩子们对民间体育游戏好奇、探索的欲望也很强烈,通过学一学,玩一玩,和小伙伴们合作,探索不同的玩法,体验到了不一样的快乐。

3.在角色游戏中渗透本土文化资源。幼儿在游戏或活动中自由地交流、大胆地表达,发展了社会能力,形成了良好的态度。为让孩子更好感知,学习与人交往,可以带领孩子实地观察、学习如何与人交流。古镇的大街小巷里,琳琅满目的饰品店、美味的特产店、可口的农家乐饭店,还有各种民间工艺作坊,如打铁铺、织布坊、绣花坊、阿婆茶馆、四季周庄大舞台、水乡旅行社、木器坊、草编坊、牛角梳坊、糕点铺子、中药铺子、制扇坊、剪纸坊、葫芦坊、篆刻坊等。由于受到活动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我们为幼儿创设了“水乡风情街”角色游戏环境,将旅游景区中各种各样的店铺和作坊都搬到了幼儿园里,给孩子们营造了身临其境的感觉,通过参与角色扮演,幼儿体验到游戏的快乐,学会了如何与人交往,积累了生活经验,社交能力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三、在家园共育中渗透本土文化资源

幼儿成长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培养。我们积极开展家园联系活动,向全体幼儿家长介绍和宣传我园的园本特色和家乡丰富的幼儿教育资源,让大家意识到本土文化资源中有很多具有幼儿教育价值的资源。由于受到时间、场所、安全等因素的限制,我们邀请家长利用节假日,带领孩子们看一看古镇名胜古迹,走走水乡的石桥,尝尝美食,听听吴歌,观察文化街上的各种店铺和作坊的运作,观看民俗表演:请财神、打春牛、踩高跷、舞龙舞狮、打连厢、摇花船、摇快船、放花灯等活动,拓宽幼儿的视野,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等,对家乡的民俗风情等有较好地了解。通过系列活动,让幼儿能亲身体验和感受家乡的美。开展亲子活动,请家长和孩子一起制作美丽的花船、莲厢棒、花篮、特色体育玩具、布贴制作画、“小桥、流水、人家”工艺品制作、纸盘上的水乡、葫芦上的家乡等活动。通过小手牵大手,带动家庭一起对本土文化资源进行开发探究。家长的智慧是无穷大的,家长资源也是幼儿教育资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一次次的家园互动,丰富了孩子的阅历和生活经验,幼儿各方面能力进一步发展。

总之,优化探究途径、方式和方法,总结经验,积累资料,优化幼儿一日活动,真正将本土文化资源在幼儿教育中有效的应用与整合,凸显园本特色,为打造特色幼儿园做好铺垫,通过优化园本特色教育,促进教师和幼儿的共同成长,提升幼儿园的办园水平,真正办人民满意的特色幼儿园。

本土文化资源论文范文第2篇

李超

中国工商银行信用卡中心(国际) 香港

摘要:近年来,随着国际一体化趋势的发展,各类跨国企业越来越多,,跨国公司在发展的过程中,核心因素就是人力资源,企业要实现生产技术、文化理念的提升,只有依靠员工才能够完成,人力资源本地化也成为跨国公司发展的潮流趋势之一,本文主要分析人力资源本地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具体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 跨国公司 人力资源本地化 策略

近年来,随着国际一体化趋势的发展,各类跨国企业越来越多,这类公司的经营成本与运营方法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公司与员工之间文化的差异导致跨国公司人力资源面临着一系列复杂的问题,在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之下,人力资源本地化也成为未来发展的潮流趋势之一,下面就对人力资源本地化的策略进行深入的分析与研究。

1、人力资源本地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跨国公司在发展的过程中,核心因素就是人力资源,企业要实现生产技术、文化理念的提升,只有依靠员工才能够完成,尤其在现阶段时代的变更之下,人力资源的重要程度已经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跨工公司经营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人才的吸收与培养,因此,人才本地化雇佣已经收到各类跨国公司的重视。截止到目前,很多跨国公司已经在我国设置也研发中心,也制定了完善的员工培训体系,取得了良好的成就。人力资源化本地化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着以下的影响:

1.1 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

经过多年的经济改革,我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但是由于各类客观因素的影响,我国经济发展也出现了结构性过剩的问题,我国市场面临着产业的整合,跨国公司经营战略的调整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产业结构的升级以及世界经济体系的融合。实际上,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区,在跨国公司投资规模的升级下,我国某些地区已经融入全球经济发展体系中,成为世界工程的一部分。

1.2 促进人才机制的完善与人才素质的提升

跨国公司人力资源本地化能够促进本土人才的成长,提升我国人才国际经营的综合能力,这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速我国经济发展与国际经济发展的接轨。此外,很多规模较大的跨国公司都有完善的人力资源培训体系,对于人力资源的投入也远高于国内其他同类型的企业,这就可以很好的提升人才的综合素质。从人才培育机制上看,跨国公司人力资源本土化可以促进我国教育制度与人事制度的完善,同时完善我国的人才激励机制,促进人才市场的高效运作。

1.3 加速新技术在我国的传播,促进我国技术进步

跨国公司的本地化经营令跨国企业在华投资日益增加,这很好的推动了我国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目前,很多跨国公司已经在我国成立了科研中心,这对于我国科研能力的提升与科技水平高的提高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这就弥补了我国科研经费的不足,带动了国内的良性竞争,缩短我国技术水平与国际技术之间存在的差距。

2、 加快人力资源本土化进程的策略

2.1 促进文化的融合,减少文化的冲突

跨国公司大多数高层管理人员都来自于本国,这类管理人员在来华任职前均会接受相关文化的培训与洗礼,但是由于文化上存在的差异,文化上依然存在着较大的冲突。为了缓解文化上的冲突,很多跨国公司纷纷选择聘用我国人才来担任要职,这就可以很好的促进跨国企业与我国文化的融合。

2.2 制定完善的人才培育与激励体制

在就业形势的影响下,毕业生的起薪也成为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为了吸引人才,很多跨国公司都制定了完善的薪酬体系,提供的薪酬与待遇远远高于我国同行业的平均水平,该种方式就吸引了大量的优秀人才。有关的调查资料显示,某些跨国公司在招聘高峰期,聘请的名牌大学毕业生的数量超过了招聘人数的50%以上,为了获得更优秀的人力资源,很多跨国公司与清华、北大等名牌高校建立了完善的合作关系,这类人才素质高、可塑性强,很愿意融入公司的理念与文化之中,能够很好的促进跨国公司的成长。

2.3 解决人才流动频繁的问题

在跨国公司中,人才流动频繁的主要因素就是文化的冲突,为此,需要在公司内部实施一种跨文化的培训策略,减轻管理人员受到的文化冲突,促进本地人才对企业文化的理解,加强沟通办事的效率,加强企业的凝聚力。此外,为了促进企业的发展,还需要帮助员工规划其职业生涯,根据员工的个人能力以及对企业的期望帮助其实现自身与企业的共同发展,这种策略不仅可以很好的提供人才凝聚力,也是跨国公司人力资源本地化的重要手段之一。

2.4 解决高层管理人才的本地化

高层管理人才与一般人才相比而言,有着一定的特殊性,这些人才是跨国企业发展的核心,一般情况下,成功的跨国公司都有一种成功的经验体系,越是成功的跨国公司,这种倾向就更加的严重,在其他的国家成立分公司时,其考虑的首要任务就是成功体系的复制,只有在这套体系失败时,才会制定其他的发展体系。在实际的经营过程中,必须要解决高层管理人才的本地化问题,这样才能够促进人力资源的本土化发展。

2.5 解决公司文化的衍生

跨国公司在经营的过程中会保留自己特有的企业文化,在聘用员工时,不仅会考虑到其综合能力,还要看其信仰、行为方式、价值观与公司的发展需求是否一致,这也是保证跨工公司发展活力的主要内容。以宝洁公司为例,在长期以来,实施的都是一种内部提升制,宝洁公司很少从外部招聘人才,宁愿增加培训成本,也会在公司的内部选择人才来提拔。这种企业文化不仅能够保证员工有着很好的主人翁意识,也能够促进跨国企业的良性发展。

3、结语

随着全球政治、经济与科技水平的发展,经济全球化趋势也成为现阶段发展的重要趋势,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下,人力资源管理也呈现出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很多跨工公司已经逐渐由本土化朝向全球化发展,在全球化发展的过程中,走人力资源本地化策略也是一种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王新安.刍议跨国公司人力资源本地化中的策略选择[期刊论文].商场现代化,2010,03(10)

[2]王勇,黄新建,刘艳.跨国公司人力资源本地化研究[期刊论文].商场现代化,2009,01(20)

[3]金亮,赵伊川.跨国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研究[期刊论文].现代工业工程与管理研讨会会议论文集,2009,04(01)

[4]刘绍涛.当代跨国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与启示[期刊论文].企业导报,2013,05(30)

本土文化资源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跨国公司;本土化;中国;策略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各大跨国公司进行海外投资的必选之地,众多外资企业在中国进行投资充分说明了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外资企业在进入中国市场最开始的时期,由于不了解中国市场的特殊性而付出了昂贵的代价,之后,外资企业便开始纷纷将“本土化”视为应对中国市场特殊性的法宝或者说是对策。

不同的外企对本土化的理解也不同,因此选择的本土化策略也不同。总的来说,跨国公司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施本土化策略:

一、生产本土化

跨国公司在中国的生产本土化实质上包括了整个供应链的各个环节:可分为采购本土化和生产制造本土化。

(1)采购本土化

采购本土化是指跨国公司的海外子公司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时,在当地国采购原材料和零部件的活动。该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在东道国的采购比例越高,说明其采购方面的当地化比率越高。提高在东道国原材料和零部件的当地采购比例,可以大幅降低跨国公司的生产成本,增强经营效率。

(2)生产制造本土化

跨国公司早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就已经开始了生产本土化进程,中国加入WTO以后,引发了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的又一轮热潮。这些跨国公司的到来,雇佣中国的员工,使用中国生产的装备,基本上完成了生产本土化的过程。

二、产品本土化

中国的消费者需要什么样的产品?这个问题是值得每个外企深思的问题。为此外企需要了解他们在中国的目标消费者的特点、偏好、需求等。

跨国公司在充分理解本土文化特征、消费心理和情感需求的基础上,以保持强势国际品牌形象的原有特色为前提,把洋品牌做“土”,采取亲情营销,以克服消费文化的隔阂,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赢得消费者的认可。

三、人力资源本土化

经济学中把创造社会财富的一切要素统称资源(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信息资源等),而人力资源是所有资源中的第一资源。它具有流动性、时效性、再生性和社会性的特点。

企业的跨国经营,实质上是一种跨文化经营,它体现在企业必须能够引导、协调和组织具有不同文化背景、不同价值观念的多元员工,使多元的人在企业内部能够聚合成一种创造价值的力量。这种跨国企业内聚力的实现不仅需要有共同的企业文化平台,而且依赖于企业在共同文化平台基础上全面整合内部员工关系。

人才本土化战略的实施首先有助于减少因文化差异所造成的经营管理上的矛盾和低效率;其次,利用当地相对低廉的人力资源,有利于降低人工成本;再次,人才本土化增强了跨国公司在东道国的信任感,不仅提高了企业的国际化形象,而且有助于保持经营管理人员的相对稳定。

四、营销本土化

营销本土化其目的和宗旨是满足本地顾客需求,培养顾客忠诚度。跨国公司跨国经营的过程也是一个满足跨国文化顾客需求的过程,文化始终是跨国公司进入一个新市场时最难以捉摸的问题。尤其是在市场、销售、人力资源等领域,传统文化与习惯的影响根深蒂固。因此,充分调查和研究本地消费者的特点,并根据这种需求推出对应的产品,制定符合当地购买力的价格,同时根据当地文化风格和消费者偏好进行促销和宣传,是对跨国经营销的最基本要求。

五、研发本土化

随着技术密集型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的不断升温,跨国公司在中国建立研究开发中心已成为引人注目的新亮点。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竞争的加剧,引发了研发本土化的竞争,为了巩固其市场领导者的地位,跨国公司把研发活动定位于满足中国市场的特定需求,从而实现对市场变化的快速反应。研发中心是企业的核心部分,将企业核心本土化,有针对性地开发技术产品,无疑是在为它们大规模地进军本地市场研制强有力的进攻武器。

六、企业文化本土化

企业文化本土化的过程是公司原有文化与东道国当地文化相互融合,将文化差异最小化的过程。

首先要进行文化差别识别,通过各种workshop活动,使来自不同文化的员工加强沟通,增加认同感,从而增强了来自不同文化背景员工之间的凝聚力。其次,就是组织一系列的跨文化培训活动,旨在有效地打破每个人心中的文化障碍和角色束缚,更好地找出不同文化的共同之处。最后,在此基础上,根据环境要求和战略需要,建立起共同的企业文化,最终实现文化的融合。同时,我认为在企业文化本土化实施的过程中,要保留原公司的核心价值体系与观念,在此基础上结合公司所在地的文化环境,创造新的企业文化。

小结:跨国公司通过资本运作的方式进入中国,首先实施的是生产本土化和人力资源本土化,然后是营销和研发的本土化,企业文化的本土化是本土化诸多要素中最顶级的活动,它需要整合前面所有的要素。当然,它们之间没有明显的时间界限,存在交叉进行、相会推动的情况。其中,人力资源的本土化是本土化战略的核心,所有本土化管理思想的贯彻都离不了人。另外跨国公司所处的行业不同,本土化战略有不同的方法和着重点。成功实施本土化战略的跨国公司总是与我国经济的发展和行业发展步伐一致,当宏观经济形式、国家政策、行业发展出现重大变革时,它们也会及时的对本土化战略做出调整。

参考文献:

[1]郭毅.跨国公司本土化战略[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6.

[2]谭军华.我国跨国公司本土化经营战略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论文,2007.

[3]宋全敬.在华跨国公司的本土化程度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硕士论文,2008.

本土文化资源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中国饭店;战略与发展;市场营销;服务质量;人力资源管理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08)06-0048-07

1 前言

自1978年以来,中国的饭店业已经走过30年岁月。从默默无闻到被世人瞩目,中国饭店业的迅速发展、出现的新议题以及面临的挑战,不仅引起国内专家的关注,也成为海外学者研究的热点。

2 研究方法

为了对现存的有关中国饭店的文章有一个全面的了解,笔者于2008年1月通过香港理工大学图书馆网上系统检索了海外的3个学术数据库,分别是:ProQuest Basic Search,EBSCO Host Web和EmeraldManagement Review。之所以选择这3个数据库,是因为其涵盖了旅游接待业管理的前10大期刊,分别是:Cornell Hotel&Restaurant Administration Quarterly,International lournal oj Hospitality Management。lournal oj Hospitality&Tourism Research,International lournaloj Contemporary Hospitality Management,10urnal ofHospitality&Tourism Education, FIU HospitalityReview,journal of Hospitality&Leisure Marketing。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ospitality and TourismAdministration,J0urnal of Foodservice Business Research,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s in Hospitalit$&Tourism(见McKercher,Law&Lam,2006)。并且这3个数据库也包括旅游管理的一些领先期刊,如TourismManagement。

论文的选择、分析和分类主要通过以下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在3个数据库中搜索相关文章。首先进入EBSCO Host Research Databases数据库,在搜索内容(Find)一栏中填写“中国饭店”(Chinahotel)作为一个整体关键词,在检索范围(In)一栏中选择“Hospitality&Tourism Complete”(接待业与旅游管理),点击“Search”开始搜索。出现结果后,在“所有结果”(ALL results)中再点击“学术期刊”(Academic Joumals)精确搜索,最终确定22篇相关论文。然后进入ProQuest Basic Search数据库,填写同样的关键词“China hotel”,在“数据库”(Databases)一栏中选择“多种数据库”(Multiple databases),在“时间范围”(Date range)一栏中选择“所有时间”(Alldates),点击“Search”开始搜索。在所有结果中(Results)再点击“学术刊物”(Scholarly Journals)搜索到11篇有关中国饭店的论文。以同样的关键词,进入Emerald Management Review数据库,通过“QuickSearch"搜索所需文章,检索到的“论文”(Articles)共有395篇,但只有15篇符合要求。为了进一步搜索到所需文章,于是点击“摘要和述评”(Abstract&Review)缩小检索范围,最后查到33篇相关文章。因为有的论文在3个数据库中重复出现,最终确定了53篇英语论文。所有检索到的论文都是发表在有审阅人、编委会的专业性学术期刊,编辑评论、新书评介、报纸新闻排除在外。

对于国内学者对中国饭店的研究,本文选取旅游研究的主要期刊《旅游学刊》为研究对象。进入香港理工大学图书馆网上系统,点击“期刊”(Journals),输入中文“旅游学刊”,提交“Submit”后进入“中国期刊网”(China Journal Net)中的《旅游学刊》。在检索项选择“主题”,输入关键词“中国饭店”后,在2008年0l期一1986年第1期的范围内共检索到100篇发表在该期刊上的文章、摘要和评论,经过阅读梳理进一步确定38篇文章。

第二个阶段,对确定的文章进行归纳、分类。首先,在网上浏览论文题目并进一步找到文章全文。然后,对论文的题目、发表时间、作者、研究方法、研究主题进行详细的编码登记,运用内容分析法对文章进行分析。根据克劳福德・薇芝和迈克丽瑞(crawford-Welch&MeCleary’s,1992)的研究,旅游管理的文章主要分成6大类别:市场营销、财务管理、行政管理、操作管理、研究与发展以及人力资源管理。在对克劳福德・薇芝和迈克丽瑞(crawford-Weleh&McCleary’s)的分类进行修改和运用的基础上,本文将检索到的文章分为以下4大主题:战略与发展,市场营销,服务质量,人力资源管理。

3 发现与讨论

3.1 战略与发展

3.1.1 海外研究

关于中国饭店战略与发展的英文论文共有23篇。早期研究主要集中在海外投资、外资饭店发展、中外方合作方面。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不仅吸引了国际先进的管理经验,也吸引了大量的海外投资(Hines,1984)。外商的投资和管理推动了中国饭店业不断发展,同时外方也从投资中国饭店中得到了丰厚的回报。但在合作的同时,问题与冲突也不断出现,突出表现在服务质量、基础设施、地方法规限制等方面(Cook,1989)。为确保中国饭店的健康发展,对外应有长期发展的合作与规划,对内应建立起中央预订系统和科学的培训体系(Lawrence Yu,1992a)。1990年4月,中国国家旅游局第一次实行了饭店的星级评定工作,对饭店进行分等定级,标志着中国开始了科学的饭店管理(Lawrence Yu,1992b)。

20世纪90年代,对中国国营饭店而言,进行饭店信息管理系统、财务系统(Zhi,Wang,&Turban,1997)的改革创新势在必行。对国际连锁饭店来说,在饭店经营过程中将中国文化与企业文化有效结合 十分重要(Pang,Robeas,&Sutton,1998)。为了减少不同文化背景下员工之间的冲突,跨文化管理应该成为国际饭店管理的主题曲(Lam&Han,2005;Pheng&leong,2000)。另外,国际饭店管理者在制定饭店扩张战略时,更应该关注中国经济环境的主要发展趋势(Wu,Costa,&Teare,1998)。针对饭店的特许经营环境,彭(2000)指出,尽管机会存在,但外国公司要成功地进行特许经营,必须对中国特有的商业、社会、文化、经济和政治环境进行充分的了解。

自从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蓬勃发展的中国饭店市场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际连锁饭店。民族品牌饭店发展壮大,国际知名饭店不断涌入,中国的饭店业群雄逐鹿(Lee,2002)。面对资金雄厚、管理良好的饭店跨国公司,中国的饭店集团充分意识到进行合并与加强品牌建设的重要性(Lawrence Yu,Lew,Ap,&Zhang,2003),不断地发展自己的势力。而对于外资和合资饭店而言,股票所有制(Wong,Luk,&Li,2005)贯穿着饭店战略发展的全过程。尽管中国是个潜在的巨大的市场,但多种经济体制并存的经济环境、政府的干预、政策的限制和集团利益的冲突,无论对中国本土饭店还是跨国饭店的发展,都具有一定的障碍(Kivela&Leung,2005;Pine&Qi,2004)。

另一方面,在中国各种不同类型的饭店中,国有饭店仍处于主导地位(Tang,xi,Chen,&Ralph,2006),非商业目标限制了饭店的自我更新和发展。因此,与外资饭店相比,中国本土饭店在所有制形式、饭店规模、星级和利润方面都有很大差距(Gu,2003;Pine&Phillips,2005)。要促进中国饭店业的发展,提高市场竞争能力,中国的饭店应该不断学习和借鉴国外饭店的经营理念,充分理解战略计划与商业运作的关系(Li,Tse,&Gu,2006),提高饭店设施和服务质量,同时也要采用不同的管理模式和商业技术(s,Lu&Law,2007;Ma,2006)。

3.1.2 国内研究

国内学者对中国饭店的发展也极为关注,共有22篇文章涉及饭店的战略与发展。在中国饭店的早期发展中,多数文章是关于一些典型饭店,如白天鹅宾馆、北京饭店、长城饭店、金陵饭店、燕京饭店、北京回龙观饭店的转轨变型、承包改革以及经济效益的考察报告或经验汇总。

随着国际连锁饭店集团的进入,学者认为中国本土饭店也应该审时度势,认清进行跨国经营的优势与机遇,走国际化经营的道路(赵西萍,王磊,刘洪涛,1996)。但是,在国际化进程过程中,中国饭店面临着一系列严峻的挑战,如旅游饭店发展失衡(宋志伟,刘德谦,1999),利润率下降(孙钢,1999),由于饭店重复建设造成的过度竞争,以及因竞争手段、市场细分不足而造成的竞争不足(张辉,秦宇,厉新建,2000)等。与国际饭店管理公司相比,中国饭店无论在规模、品牌、销售网络,还是在员工管理方面都难以与之抗衡(王新,谷慧敏,2001)。因此,如何加强中国饭店的集团化建设引起许多学者的关注(宁泽群,2002;秦宇,2004;德村志成,1999)。邹统钎(1999)分析了饭店集团化的发展模式与政策导向,宁泽群(2002)指出国有企业的体制是饭店集团化发展的主要障碍,进行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面对国际饭店集团的扩张和国内民营饭店的崛起,中国的国有饭店也必须进行转型与变革。其战略调整可以通过产权重组与体制重构、管理权开放与市场化运作,以及依靠员工、减少制度创新成本来实现(戴斌,2003,2004)。

3.2 市场营销

3.2.1 海外研究

在饭店发展过程中,饭店营销是另一个研究的议题,内容主要涉及饭店广告、定价策略和品牌管理。广告在宣传饭店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但国内早期的饭店广告只注重饭店的外部形象宣传,而忽视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展示(Siu&Fung,1998),应该进行相应改变。随着国际品牌饭店的蜂拥而至,中国的国营饭店面临着定价与市场营销两大问题。国内的饭店通常采取降价竞争的策略,但是一味降价并非长久之计,要赢得市场和保证饭店的长远发展,应该采取先进的市场营销政策,实行科学的定价策略(Cm,Zhang,Peamon,&Bai,2000)。随着国内旅游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经济型饭店受到国内旅游者的青睐,具有巨大的市场发展潜力(Larry Yu,1998)。要促进国营饭店和经济型饭店的健康发展,组建饭店集团、加强品牌管理、开展连锁经营是科学的途径(Cai,2004)。通过对中国饭店改革的SWOT分析可以看出,中国饭店改革机遇与威胁同在(Larry Yu&Gu,2005)。最大的威胁是饭店的过量建设,并且可以看出将来中国饭店业的竞争也会进一步加剧。

3.2.2 国内研究

对最初的国内饭店经营者来讲,饭店营销、公共关系管理还是一个崭新的话题。早期的研究主要是分析饭店公共关系部门的任务(王福庆,1986),了解公共关系的实质及其作用(张志军,魏丽君,1989)等。随着中国饭店业的国际化进程,饭店的营销管理也应与国际接轨,将中央预订系统(CRS)和网络销售技术运用于饭店营销系统(谷慧敏,1998)。尽管中国饭店运用Intemet进行营销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实际操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不重视独立域名、盲目选择网络服务商,以及电子商务的低利用率等(林璧属,王赞强,2000)。中国饭店要在市场竞争中取胜,一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网络营销的建设,另一方面也要重视企业形象的树立(胡敬民,2000)。

3.3 服务质量

3.3.1 海外研究

关于饭店服务质量的研究,海外研究主要集中在服务质量的重要性、问题、展望、服务差距、网上预订、网络服务等方面。在中国饭店发展的初期,国内饭店服务并不能满足国际游客的要求,在服务质量方面存在许多问题,如沟通技能差、外语水平低、协调能力弱等,因此,提高服务质量是饭店发展的当务之急(H0&Lo,1987)。一些研究的调查表明(Qu&Tsand,1998;Tsand&Ou,2000),游客在入住饭店之前的期望和实际得到的服务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而饭店内部的信息传递误差和评估不足是造成服务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调查表明,由于对著名品牌饭店有所认识,国际游客还是钟情于外资饭店,并且认为在那里能得到较好的服务(Zhou,Murray,&Zhang,2001)。尽管如此,中国市场的外资饭店还应该注意一点,那就是要将培训内容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尤其在处理服务投诉的时候更应该考虑中国的国情和文化(Magnini&Ford,2004)。随着电子商务 的迅速发展,许多消费者钟情于网上消费,不仅通过Intemet预订客房,也在网上评价饭店的服务。在提高前台、客房服务的同时,饭店也应该意识到电子商务的重要性,提高网上服务的设施和技能(Kim,Ma,&Kim,2006;Lu&Zhu,2006)。研究也表明,顾客的满意度通常与饭店的星级标准有很大联系,顾客对豪华型饭店的满意度与对经济型饭店的满意度有很大差别(Ryan&Gu,2007)。相关研究对如何提高低经济饭店的服务质量提出了思考。

3.3.2国内研究

国内学者也意识到服务质量在饭店发展中的重要性,对饭店服务质量的内涵以及服务质量的管理与控制进行了详细研究(张俐俐,1995),并用案例说明感情服务是中国饭店服务的核心(韩万国,1996)。随着饭店经营机制的转换及与国际服务市场的接轨,饭店管理者应更新质量管理观念,采用国际先进标准进行服务质量的管理(王文君,1997),同时也要重视网络服务的质量与改进(朱峰,吕镇,2006)。

3.4 人力资源管理

3.4.1 海外研究

随着中国饭店业的蓬勃发展,海外对中国饭店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在中国饭店早期发展阶段,劳动力资源丰富,饭店行业,尤其是外资饭店,得到许多高学历人才的青睐。关于饭店人力资源的早期研究主要集中在员工的工作认识(Huyton&Sutton,1996)、激励(Fisher&Yuan,1998)、对职业教育的态度(Huyton&Ingold,1999)以及工作满意度(Leung,Smith,Wang&Sun,1996)方面。

随着外资饭店的进入,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文化差异日益突出,在中国工作的海外经理感受到很大的文化震惊(Kaye&Taylor,1997)。通过对人际关系、沟通、培训等方面的观察研究可以看出,中国文化与价值观在大多数中国员工心目中根深蒂固(Feng&Pea~on,1999),这些价值观与外资饭店的企业文化存在诸多差异(Littrell,2002;Mwaura,Sutton&Robe,s,1998)。在外资饭店中,将企业文化与中国文化有效结合(Yan,Child&Chong,2007),加强员工组织行为与组织业绩的关系管理至关重要(Sun,Aryee&Law,2007)。

尽管饭店的不断扩张对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多,但当前的中国饭店业却面临着一系列人力资源方面的挑战,如合格人才的严重短缺、居高不下的离职率,以及旅游毕业生不愿意进入饭店工作的怪现象等(Zhang&Lam,2004;Zhang&Wu,2004)。2003年的非典型性肺炎也对饭店人才市场造成了很大的冲击(1ee&Warner,2006)。要解决人才危机,对外要引进国际高级管理人才(Dolven,2004),对内要培养国内专业人员(Li,Tse&Xie,2007;Peng,Dai&Yue,2006)。目前对中国饭店业来说,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吸引和留住人才困难重重(Gu,Kavanaush,Yu&Torres,2006)。孔和勃姆(Kong&Baum,2006)的研究发现,由于中国饭店在职业生涯开发方面的不足,员工对饭店工作的认识以及自身发展前景充满迷茫。

3.4.2 国内研究

针对合资、合营饭店的发展,国内学者认为中外双方管理人员的合作与配合是饭店经营成功的关键之一(白祖诚,1988)。而为了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岗位培训是饭店培养人才的有效方法(洪华,1998)。20世纪90年代末期,由于受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减员增效成为中国饭店人力资源管理的新课题(曹芙蓉,1999)。但是随着国际饭店集团在中国的快速扩张以及人才本土化战略的实施(谷慧敏,2000),中国饭店面临着人才短缺的危机。与外资饭店相比,中资饭店管理者的教育水平偏低,年龄结构表现出高龄化的特点(楼嘉军等,2003)。解决人才危机,提高饭店员工的敬业度、忠诚度是有效的方法之一(陈方英,2007)。

4 比较分析

4.1 研究重点

本文的分析结果表明,境内外学者对中国饭店的关注点基本相同。学术研究主要集中在饭店的战略与发展方面,有关战略研究的英语论文数量占所有论文总量的43%,中文论文占62%,两种文体的同类论文所占比例都较大。这与中国饭店特殊的发展状况有关,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饭店业才刚刚起步,但立即面临着急速增长的国内外旅游和激烈的国际饭店竞争。在这种情况下,饭店应如何发展是行业人士面临的实际问题,也成为学者研究的主要课题。另一个关注热点是饭店人力资源管理。在这一领域,英语文章明显多于中文论文,并且海外学者对中国饭店人力资源的关注点也很广泛,内容涉及员工工作满意度、海外经理文化震惊、激励方法、服务技能以及教育与培训等多个方面。相比之下,有关人力资源的中文文章相对较少,并且研究内容也比较单一。有一点需要说明,因为《旅游学刊》的人力资源与教育专刊上的文章并没有列入本次分析中,因此也会影响到分析的结果。

4.2 研究视角

通过对中英语论文的分析可以看出,海内外学者研究的视角、切入点不同。境外学者注重实证研究,从微观的角度分析某一个具体议题,从而引出对饭店管理整体问题的分析和评判,如通过分析特许经营的机遇与挑战,探讨中国饭店集团化发展的道路。通过阅读英语论文可以看出,有的研究选题非常微观具体,但因为方法具体、研究深入,更有利于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国内人士的研究选题通常大而广,多是从宏观的角度出发,制定出饭店管理或进展的总体策略。因为研究的范围太广,很难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可喜的是,近几年有一些国内的学者也开始在海外期刊发表英语论文,并且其研究视角与论文的写作方法逐步与国际接轨。

4.3 研究方法

海内外学者在研究方面最大的不同点表现在研究方法方面。从本文引用的文章来看,境外的学者早在1997年就开始了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并且非常重视研究方法的效度和信度,通常在文章中对研究方法进行详细的描述和解释。而同一时期的国内文章还属于概念型定性化研究,大多数文章只是在提出概念的基础上,分析其必要性和重要性,并没有采取具体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值得欣慰的是,近几年的国内研究在研究方法上有了很大的进展,学者们开始运用科学的社会研究方法来分析问题、提出论证。但与海外的学术研究相比,研究方法、分析软件还是比较单一,一些分析方法或分析软件,如定量研究中的结构方程分析法・(SEM)、定性研究中的专家访谈(DELPHI),并没有得到广泛的运用。值得注意的是,最近的国内研究又普遍侧重于定量研究,并没有像海外学者那样灵活选取最适合的研究方法,没有做到研究方法运用上的百花齐放。

5 不足之处

中国饭店业的蓬勃发展,引起海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关于中国饭店的研究不断增多,但由于时间和资源的限制,本文只搜索了海外的3个学术数据库,其他没有被这3个网站收录的文章不可避免地将被遗漏。并且本文只分析了学术期刊上刊登的文章,而会议论文、学术专著等并没有列入研究范围。而对国内研究的分析,文章只检索了一个学术期刊的论文,数量较少。但因为《旅游学刊》是国内旅游研究的核心期刊,因此发表在该刊物上的论文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能够反映国内学者对饭店研究的状况。

6 未来研究

随着中国饭店的进一步发展与成熟,新的挑战不断出现,主要议题包括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品牌发展以及国营饭店改革与全球化战略等。

本土文化资源论文范文第5篇

本文围绕政治小论文的撰写角度、选题、素材、写作套路和后期修改这五个方面提出小论文写作的指导策略,用“多”“亮”“实”“顺”“美”等美妙的“音符”,谱写政治小论文的华美乐章!

一、提供撰写角度,突显一个“多”

同一个主题,同一份素材,进行广度拓展和深度挖掘,有助于多角度呈现立意。

1. 政治学科角度

小论文的撰写要始终紧扣教材知识,思想政治学科的教材知识是写好政治小论文的理论基础。通过课堂教学,学生已了解并掌握了《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生活与哲学》《文化生活》等相关知识,由此构成一个学科体系。在学科理论观点的指引下选择小论文撰写角度,有助于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使文章更具有严谨性、科学性和说服力。

例如,笔者指导学生撰写的《天蓝了 水清了——记马渚镇沿山村生态村建设》《朗霞裘服的“春天”来了》和《光耀杭州湾 照亮全世界——来自梁弄镇灯具产业的报告》三篇文章曾获余姚市高中学生政治小论文评比一等奖。三篇论文的共同点是:立足于教材,充分调动了《经济生活》中的相关知识,如科学发展观中涉及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市场经济中涉及的宏观调控等知识,对素材的解读回归于课本,避免了空洞说理,因此得到了评委的一致好评。

2. 时政性角度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提出,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与把握时代特征相统一……紧密联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与时俱进地充实和调整教学内容,体现当今世界和我国发展的时代特征,显示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强大力量。政治小论文的撰写角度也应适应时代要求,密切联系国际社会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直面高中生思想上的现实问题。如笔者指导学生撰写的《盗版的世界“学问”大》《绿色奥运 绿色希望》和《似曾相识燕归来——小手机折射出大道理》等小论文,以盗版、北京奥运会和手机等当年的热点问题为载体,不仅引发了学生对社会现实问题的深度思考,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写作热情。这就要求政治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注重课本知识与时政热点相结合,把新闻引入课堂,让学生逐渐积累撰写政治小论文的新鲜素材。

3. 地方人文角度

政治小论文的撰写要具有地方色彩,体现政治学科的独特性,富有研究价值。笔者发现,近几年获得一等奖的小论文一般都有一股浓郁的家乡味道。如本校学生所撰写的《姚剧——姚江文明的瑰宝艺术》和《名邦之奇葩 余姚之骄傲》两篇小论文,挖掘了余姚地方传统文化——姚剧这个文化资源,从姚剧的起源和发展为主线进行阐述,使人们重新认识了本土文化的价值;《菜,榨出道理来》和《小杨梅 大道理》两篇小论文,选择闻名中外的榨菜和杨梅两种余姚特产,从它们的起源、现状和未来展望等角度进行撰写,让读者深深体会到余姚本土产品的魅力;《光耀杭州湾 照亮全世界——来自梁弄镇灯具产业的报告》《同样的土地 不同的财富》《朗霞裘服的“春天”来了》《四明山经济发展的“春天”——论四明山“农家乐”》和《白色珍珠——余姚的摇钱树》等小论文,以余姚的梁弄灯具、朗霞裘皮、四明山的“农家乐”和塑料为撰写角度,告诉人们这些产业是如何为当地经济的发展插上腾飞翅膀的。由于学生对自己的家乡非常熟悉,站在地方人文角度撰写政治小论文,得心应手、有话可说。这就要求我们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以本土资源为素材,倡导“生活化”教学,达到理论联系实际、学用知行的辩证统一。

二、帮助学生选题,突出一个“亮”

帮助学生选好题目,是教师指导学生撰写小论文的重要一环。小论文的题目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用最简洁、最准确和最新颖的文字告诉读者本篇文章将要阐述的问题,使人阅读之后一目了然、过目不忘。由于高中生的知识面、理解力和概括能力都有限,课余阅读报纸杂志和上网了解时事资讯的时间并不多,教师可结合政治学科实际、社会现实问题、地方人文特色和学生个人的兴趣爱好等方面来为学生选题提供素材,力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不落俗套,注意“亮”度。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为文章选择一个好题目,可以对整篇文章起到点睛的作用。政治小论文的“眼”,应该明亮而富有生命力,一般为20字左右。若学生以提炼小论文的观点作为标题,应该注意以下三点:第一,仔细研究背景材料,认真领会材料要说明的中心思想;第二,联系材料,找出其中心思想与教材知识的结合点;第三,将材料中心思想上升到一定高度形成小论文的观点,确定标题。例如,本校一位学生以余姚特产——杨梅为主题,立题为《小杨梅 大道理》,一小一大,对比鲜明,给人以眼前一亮的深刻印象,在省高中生政治小论文评比中获了奖。

三、指导学生搜集和整理素材,彰显一个“实”

题目确定好之后,紧接着下一步,教师应指导学生搜集、整理相关材料。小论文虽小,材料也不可少,充分占有材料是写好小论文的前提。教师在辅导中要注意提醒学生:题目不同,搜集资料的范围、重点和途径也不一样。一般说来,可让学生从以下两个途径搜集和占有材料。

1. 通过自身细致的观察和实地调查获取素材,得到第一手材料

本土文化资源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现代性;“禁言之物”;城市书写

在全球化语境和社会现实的双重背景之下,有关都市现代性的探讨与争论层出不穷。关于“大都会”(metropolis)生活的描述――无论是西美尔所指涉的公共空间比例的大幅增加、波德莱尔及本雅明笔下“漫游者”的舞台,抑或是马克斯・韦伯所强调的“不同个体能够共同进入的最无个体性的生活形式”――都突显出了其迷一般的特质。作为中国都市现代化最早的发端之地,上海的现代性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学界关注的焦点。光阴荏苒,日月如梭。上海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都情长意深,倾国倾城。多少传奇,写不尽她的风姿;多少寓言,变作了她的胭脂。上海,到底是一种真实的存在,还是一个幻化的迷梦?

蔡翔先生的论文《城市书写以及书写的“禁言之物”――关于〈城市地图〉的文本分析和社会批评》选择系列文章《城市地图》作为文本分析的对象。他以上海想象的生产转换为一个现代性的“民族寓言”为切入点,分析了上海两种记忆的历史对视、“风景”与“本土”的对立,空间生产、“禁言之物”与文化等级制度建构,从而提出都市的现代性想象,与被书写遮蔽/遗忘了的底层记忆和地理的命题。其论文涉及三大领域:记忆、人文地理和城市研究。整篇论文不但试图在文学文本和社会文本之间寻找其内在的关联,而且同时采用了文学批评与文化研究的方法,显示出了一种独特的学术视野和跨学科研究的特征。

论文第一部分《两种记忆的对视:上海的历史》追述了作为上海“底层”和“上层”象征的以苏州河南北为界的城市人文地理区划的形成过程。指出上世纪90年代以来有关“上海”的“集体性叙事”实际上“无视”了其“底层”代表――苏州河以北的生活叙事。而这一被城市主流话语所遮蔽的“外部”却在诸如《杨树浦》、《浜北人》和《虹口轶事》等文学文本中无意识的“复活”,从而使我们得以见到一个同上海的“集体性叙事”形成“对视”的与电车、高楼、街道、人群、酒吧、霓虹灯等象征着都市现代性的物象所截然不同的“本土化”的上海。在这样一个充斥着“棚户区”的下层空间里,个体冲不出“家庭生活式”的联结,他们被边缘化却又极力想进入城市中心生活;他们被城市的上层阶级拒绝――在这个以消费为最主要特征的社会里,贫困使他们成为最卑微的“他者”。诚如西美尔所言,现代性的历史就存在于货币经济的发展之中;是货币经济,而不是资本主义引起了现代社会关系的转化,而且货币经济也是现代都市生活风格的主要根源:它主宰着都市里现代人心态和气质的微妙变化,并决定着他们的精神生存境遇。置身于消费社会之中,底层阶级无法摆脱金钱对他们命运的宰治,同时也无可避免的会产生身份置换以及上层化的愿望。就深层意义而言,这体现出的是一种“政治无意识”,即:就某个政治群体(如阶级、政党、集团等)中的政治个体来说,他们作为个人所应该具有的那些有个性的思想意识,被无个性的、统一的政治意识形态所代替。在这个时候,这些个体的政治行为,实际上主要是被他们的思想意识中那些无意识因素所支配着的。作为被主流话语所“遮蔽”的存在,下层阶级渴望着来自城市中心的认同;在寻找自身意义的过程中,他们是需要被上层社会所表征与建构的“他者”――意识形态强大的收编作用由此可见。

论文第二部分《意义寻找和“禁言之物”的出现》进一步展示了社会底层和上层之间的对立。文章指出,“在某种意义上,由于地理隔绝的原因,空间往往会演化成不同的阶级形态乃至阶级的生活形态。” [1]然而这种“底层”与“上层”之间的对立在空间上却又不是永远壁垒分明的。在城市的中心地带仍然居住着不计其数的贫民;在高楼林立与优雅的人性背后隐藏着的是黑暗肮脏、狭窄不堪的底层居住空间,以及一种随之而来的“羞耻”感。这便是底层生活残酷的真实写照:它与上层社会并存却永远被其排斥,而成为叙述的“他者”,沦为主流话语中的“禁言之物”。“风景”与“本土”的对立也随之产生:亦即“文化上和政治上占统治地位的人的空间”和“被剥夺了资源的,无权无势的当地人的空间” [2]的对立。这种对立源自人在城市中的意义寻找,而意义的产生显然已经由“政治无意识”而意识形态化了。因此,底层阶级无论这样努力都始终是都市里的“异乡人”,孤独、焦虑、寂寞以及彷徨时刻伴随在他们关于身份置换与上层化的想象之中。

论文第三部分《“街道”的重现与职业化的空间想象”》指出“城市下层生活的记忆淡化乃至消失,在某种意义上,或许与‘家庭’在叙述中的退出有关。”[3]而当家庭或是下层生活已成某种“禁言之物”的时候,意义的寻找,亦即叙述的中心便理所当然的开始向城市中心转移。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一大批年轻的有着职业身份的非专职白领作者的出现,“街道”开始大量的在叙述中涌现。叙述者对“街道”的成功进入意味着“风景”与“本土”对立的消失:由于职业的原因,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涌向城市中心;他们寻找自身意义的同时也隐含着对占统治地位的文化资源的空间争夺。然而,先于这种成功“进入”之前发生的是他们的身份置换:即将自身转化为消费主体――这也是他们成为消费社会“风景”的最根本前提。由此,依据一个人的出身、门第而对其进行身份划分的传统模式在消费时代宣告彻底破产;取而代之的是以消费方式与内容为划分标准的更为不公平的社会关系。于是,在这种巨大的现代性力量面前,人们内心中的否定性、批判性、超越性的向度被成功地压制和扼杀,整个社会成为单向度的社会,而生活于其中的人成了“单向度的人”;这种人丧失了自由和创造力,不再想象或追求与现实生活不同的另一种生活。就此而言,现代性已由制度层面转向社会层面,即从宏观转向了微观。

论文最后指出,有关“上海”的集体性叙事的某种起源来自于对现代性的“塑造”或者“构建”。而现代性在当下的中国尚处在一个未完成的状态,因此“城市书写”会生产出更多的“禁言之物”,也会有更多残酷的真实存在被遮蔽;与此同时,在意识形态作用下的文化等级制度也成为“城市书写”所无法弥补的“先天不足”。

(作者单位:四川外语学院)

注释:

[1] 蔡翔《城市书写以及书写的“禁言之物”――关于〈城市地图〉的文本分析和社会批评》,《视界》2004年第14辑,215页,河北教育出版社.

[2] 同上,218页.

[3] 同上,219页.

参考文献:

[1]蔡翔:《城市书写以及书写的“禁言之物”――关于〈城市地图〉的文本分析和社会批评》,《视界》2004年第14辑,河北教育出版社.

[2][英]弗里斯比:《现代性的碎片:齐美尔、克拉考尔和本雅明作品中的现代性理论》,卢晖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3][美]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刘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4][德]西美尔:《货币哲学》,陈戎女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本土文化资源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学术安全;学术失语;国家文化安全;中国学术中国化

中图分类号:G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13)01—0085—10

一、学术安全问题的提出

著名学者王岳川先生在一次题为“中国文化软实力与文化安全”的演讲中指出,“任何一个国家在提升本国政治、经济、军事等硬实力的同时,提升本国文化软实力也是更为特殊和重要的”,“对今天的中国而言,大国文化战略与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问题,已经不是一个可忽略的问题,而是一个必须正视和重视的重大文化战略问题”①。在当代中国,文化软实力尤其关系到国家、民族的文化安全。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了实现大国崛起,我们在大力加强经济等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还必须着力加强文化等精神文明的建设,以使中国最终成为一个物质、精神并重、和谐发展的经济文化强国,并以此确保国家和民族在国际社会中的安全和地位。目前,中国的经济建设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国家实力、地位和形象已得到了显著提升,这为国家政治、经济、军事安全提供了坚强有力的后盾和保障。但是,另一方面,文化建设仍是我们的软肋,文化创新匮乏,文化赤字、逆差严重,自我文化认知、认同不足,在国际文化交流中话语权微弱,这些都直接、严重地影响到国家的文化形象、地位和安全。从更高层次和更严重的层面上讲,这种“经济巨人”而“文化侏儒”的畸形发展状况,不仅会极大地影响和制约国家经济的发展,而且还极有可能因为自身民族文化认同的缺失而导致国家安全危机的发生。

关于文化建设与国家(文化)安全的关系,国内学界已不乏关注。但学者们大都是从十分宽泛、笼统的文化层面来讨论,少有学者从具体而微或特定的角度进行关注和研究。本文即从学术失语、学术安全和国家(文化)安全的角度来进行探讨。

所谓学术安全,是指在当前中国学术界,学者们对西方学术话语、规则、观念、标准极力认同、追随和维护,由于这种失当的学术行为,致使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学术语言、话语、资源、方式被有意或无意地遮蔽、遗忘、遗弃,民族学术被西方学术侵蚀、殖民和置换,本土学术的生存和发展呈现异化、畸形、病态,并遭遇严重的生态与生存危机。

为什么提出学术安全这一问题?毋庸讳言,在国家文化安全问题上, 学界对于文化大众层面的失语以及由此导致的国家文化安全问题已有所察觉和探究,在此基础上,国家也制定了相应的政策措施,积极进行应对和矫正,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例如引导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进入小学课堂,恢复民族传统节日,严格限制新闻出版物中外语的不规范使用,等等。然而,令人尴尬的是,正是发现国家文化安全危机的学者们,对于作为文化一部分的自身的学术和学术研究,却缺乏自觉的文化安全考量,没有意识到自身的学术行为正使学术遭遇安全危机。实际上,与当前中国文化大众群体的失语一样,作为知识精英的学者们的学术和学术研究也存在着严重的失语、失范、失控现象,并导致学术安全问题的产生。而精英群体的学术安全问题不仅会因为自身在文化场中的权威地位和引领、号召、榜样、示范作用而进一步加深和加重普通大众群体的文化失语,而且还会和后者的文化失语一起,共同导致国家文化安全问题的产生。因此,与文化大众相比,作为文化旗手与风向标及精神导师的社会知识精英的学术失语和学术安全问题,在国家文化安全领域占据着更为重要和更为关键的地位。

本文拟以人文科学(尤其是语言、文学学科)为中心来探讨学术安全问题,因为在这些最需要、最应该提倡个性、独立性、民族性和多元化的领域,由于西方一元学术规则和话语、思维的流行以及人为的原因,国内人文科学学术出现的安全问题尤为严重,也最为典型。与自然科学相比,人文科学与社会的联系原本十分紧密,将社会与人文科学联接、贯通起来进行整体考察本是题中应有之义,但在各门类的人文科学研究中,研究主体往往只从本学科的范畴和视阈或仅从如何有利于本学科发展的角度出发,人为斩断了该学科与社会的联系,看不到学术与意识形态的关联,看不到其学术研究对学术安全的重要影响。因此,以人文科学为代表、为对象来研究学术安全,既是对人文科学历史语境和社会语境的必要、真实还原,又能使我们充分认识到把人文科学(研究)与社会相分离的危害性,同时也能让我们进一步认清人文科学本身的学科意义、价值及其在国家文化、学术安全中的重要社会地位。

二、学术安全问题产生的诱因

笔者认为,当前中国的学术安全问题是由学界多元化、全面性、严重的学术失语行为造成的,本文将从学术语言、学术话语、思维模式、书写范式、学术评价标准等层面来具体展开讨论该问题。

(一)学术语言失语

在当前学界,学者们在学术语言上的失语现象十分普遍且严重,但却很少有人能清醒地意识到并认识其潜在危害。例如,在外语学界,存在着一个普遍的现象,即外语专业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含博士后论文)基本都用外语撰写,这无论在教育管理者还是在学位申请者看来,似乎都是自然而然和顺理成章的事。然而,这看似“自然而然”和“顺理成章”的事实,却是西方文化、教育对国民成功进行殖民的明证和留下的耻辱文化烙印,这让人不胜悲哀。

在当今世界,除了中国之外,很少有国家要求学位申请者必须用外语撰写学位论文。“我们不妨冷静想一想,目前世界上有哪一个国家的大学是规定用外文撰写他们本国的博士学位论文的?除了极少数的前殖民地国家,恐怕很难找到一个国家会有这样的规定。英美高校一律规定要用英文撰写他们的博士学位论文,自不待言。俄罗斯、日本等国也都规定要用他们国家的语言撰写学位论文,不管你写的是俄罗斯、日本语言文学的题材,还是中国语言文学的题材。”②很明显,这些国家在对自己民族语言的保护,在对知识生产、创新如何有利于自身民族文化发展方面,都是有着高度自觉的语言文化安全意识的。而中国目前存在的这种文化、教育病态现象,本身就是殖民文化、殖民教育产物的当代延续,其不合理性是显而易见的。由于学界对其产生的社会语境陌生,再加之新中国成立后又未及时肃清其余毒,久而久之,它便演变成一种文化成规和惯习,左右着人们的思维观念与价值标准。

在当下中国学界,学术语言的西方化(主要是英语化)现象非常普遍,已逐渐演化成一种社会无意识,渗入到许多学者的骨髓与血脉之中。除了以上情况之外,其他如论文不引用中文(翻译)文献,学者们以能写英文论文和在英文期刊上自豪,学术演讲时在语言的使用上以外语化或外、汉夹杂为时髦,等等。除了外语学界以制度化的方式要求学位申请者必须以外语撰写学位论文,从而主动放弃自身学术语言主体地位之外,还有自然科学甚至社会科学领域的学者为获取西方学界的承认(或者是受国内科研管理与评价机构政策的不恰当引导)而被迫以外文撰写学术论文,以期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上——这是属于被迫放弃民族学术语言权力的普例。与之相关的科研管理者或研究者都只从学术本身的角度出发,只认识到这种学术语言的西方化或对提高专业(语言)水平与能力、或对促进学术交流的有益性和有效性,而未意识到其中所包蕴的语言意识形态性或者说后殖民风险性。简单地讲,这种学术语言的西方化,实际上就是学者们对自身民族学术的无意识自我殖民化。在对中/西学术语言的不同选择与取向中,学者们实质上已经建构起了高/低不同的语言等级秩序与价值差异意识,汉语学术语言被歧视、被离弃、被遮蔽、被淡忘的命运与际遇已然形成,而从事汉语学术研究与操持汉语工具的学术主体也自然难逃被冷落和等而下之的命运,汉语言作为民族学术语言的主体地位与尊严由于本土学者自身的原因而日益受到西方学术语言的挑战与威胁,正处于十分危险的境地。一方面是外语(英语)作为学术语言的不断扩张与兴盛,另一方面则是母语(汉语)作为学术语言的持续萎缩与衰落。在人文学科领域,饱受诟病的学术泡沫化、垃圾化不仅仅体现在成果的原创性不足,盲目追求成果的数量,忽视成果的质量上,而且在最为基本的学术语言的使用上,也出现了大量质量滑坡的现象:这不仅仅发生在一般作/学者身上,而且在国内知名学者当中也不乏其例,如蓝棣之的文章被批语言不通,缺乏“语文品格”③,汪晖的著作被指文法不通④,等等。著名学者在学界有巨大的影响力,具有文化标榜和示范作用,如果学者们不增强自身学术语言使用的自觉性、自律性与严谨性,听任学术语言滑坡的现象自由泛滥,那么,在当前浮躁学风愈演愈烈的背景下,民族学术语言的衰落会更加剧烈,波及范围也会越来越宽,而学术(语言)的安全问题也必将随之浮现。更为严重的是,民族学术语言的危机还会与当前更为深广、更为严重的社会母语危机(在各文化场域中,外/英语对汉语的排斥、挤压,国民母语素质的普遍低下等⑤)一起,共同导致和加重国家语言、文化安全问题的产生。

国家文化安全战略的最根本目的,就是为了维护国家的文化利益,捍卫民族的文化与尊严,使之不受外来势力的侵犯与损害。而“作为国家文化利益最为具体的体现就是它的民族语言的纯洁性”⑥。语言代表着一个民族的身份和象征,它是维系一个民族、国家的纽带,其中所蕴含和承载的统一的世界观、价值观等将民众紧密团结在一起,形成一个统一的国家或民族,其思想、文化凝聚力可谓巨大无比。语言代表着国家文化的存在。“而国家利益是高于一切的利益,当国家利益以文化的方式表征的时候,文化利益也就成为一个国家最根本的国家利益。”⑦因此,文化(含语言)从根本上关乎着国家与民族的存亡。殖民主义时期殖民主义者对殖民地人民实行的语言政策表明,语言在,则国家在;语言亡,则国家亡。而学术语言作为国家与民族语言之一种,它是民族学术身份与文化身份的象征,它代表国家最根本的学术与学术利益,它的生存状况反映着一个民族的学术的安全状况,同时也标志着一个国家语言、文化的安全状况,其文化的重要性和战略性是不言而喻的。

(二)学术话语、思维模式、写作范式的失语

清末民初以来,随着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的渐次展开与推进,文化激进主义者们在中西文化的巨大反差中,看到了民族文化发展落后的事实,在巨大的心理落差与沉痛的反思中,他们将根本原因归咎于自身传统文化的长期羁绊与束缚,并在中、西文化间不自觉地建构起“劣/优”的二元对立等级秩序。由于在思想观念中抱持着这样的价值认知以及强大的文化自卑心理和焦躁不安的文化焦虑心态,文化革命者们借着“五四”新文化运动声势浩大的思想文化浪潮,掀起了一场史无前例的文化革命——“打倒孔家店”——的狂澜。这场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广的文化运动与之后的反传统文化运动一起,一次次强化了人们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负性认知,并由此导致传统文化的生存空间被强力打压和急剧萎缩,西方文化则借机趁虚而入,大肆扩张。这种由非理性、简单化的文化二元对立思维模式而导致的文化自戕行为是全方位的、彻底的,它不仅使一般意义上的传统文化思想、观念被,而且还导致自身文化中的精华——传统学术遗产——被无情抛弃,而代之以西方“先进”的、“进化论”的、现代性的学术。这种自我殖民式的学术取替与置换是全面性的,既包括话语,也包括思维模式、研究范式、写作方式以及文体和评价标准、评判机制等,涉及到学术的所有方面和各相关要素层次,导致了中国学术的深度失语。这一失语不仅发生在某一个学科领域,而是几乎涉及了所有的学科。因此,当前中国的学术失语又是带有学科普泛性的全面失语,其所导致的学术安全问题也是全面性的、深重的。下面我们以中国文学为例,来详细论证中国学术的失语问题。

1.学术话语失语

话语作为一套文化成规,它不仅仅指一种文化所特有的理论命题、术语、概念等,而且还蕴涵着更为深刻、更为本质、更为重要的文化意义——即文化规定性和文化指向性。具体而言,它包含着对特定文化的认识与认同,充分体现了言说者的主体性以及言论内容的真理性与权威性,并拥有与特定文化相对应的理论陈述模式。如西方文论话语就是对西方文化的认同与归属,它充分体现了话语言说者的西方文化主体意识与主体地位,而其话语陈述模式也必然是带有西方文化特性与色彩的。

在学术话语上,由于“五四”时期、建国后十七年以及新时期中国文学界对西方文论话语不加限制与选择的引入,外域文论占据、把持了中国文坛,并逐渐成为研究、解读、建构中国文学带有普遍有效性的元语言、元话语;而活力仍存、作为中国学术标志与象征的中国传统文论语话则被无情抛弃。例如,人文主义、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唯美主义、象征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悲剧、崇高、真实、典型等西方文论话语充斥文坛,学人们对之如数家珍;但令人遗憾的是,学者们对教化、娱目醒心、以情冶情、风骨等中国传统文论话语则往往数典忘祖。因此,由于与中国传统文论的主动决裂与长期断裂,表面繁荣的中国现代文论实际上并没有属于自己的一套文论话语规则和系统,它“基本上是借用西方的一整套话语”⑧,而离开了西方(文论)话语,中国现当代文论则会哑然失声,无所适从,其学术话语权与学术主动性、学术主体地位实际上已经被西方文论牢牢操控与把握,中国文论及与之相关的学者则成为西方文论的喉舌或话语。因此,中国文论话语亟待恢复重建或者说实现话语转换。

2.思维模式失语

在思维与研究模式上,自“五四”以来,由于受西方以逻各斯为中心、为基点的科学主义思潮的影响与激荡,中国文学与文化走上了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道路,同时,中国文论与文学也实现了自身学科的独立化与“科学”化。在这一过程中,西方舶来的科学或科学主义思维模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也成为民族文论与文学的显明标志与印记。“从中国古代文论学科的发展史来看,可以发现中国文论进入现代是在西方科学观念的催化下产生的,中国现代文论学科区别于传统文论形态的主要特征就是‘科学’。”⑨对于民族进步、文化现代化有着强烈渴求、对西方文化有着极强趋同、认同感的学者们在错误的价值评判中,却主动放弃了自身文化与文学以“道”为根本出发点的思维模式,放弃了思维模式的多元共生可能性,而在一种非此即彼的简单二元对立思维方式中选择了科学化道路,这种科学主义思维模式又在学者的反复言说与使用中逐渐演变成为唯科学主义话语,最终成为科学主义元语言,施行着唯科学主义话语霸权,以绝对的姿态和压倒性的优势支配、主宰着当代中国的文学、文论思维模式与研究模式。“近年来亦有反对中国文论过分西化的声音,但落到具体实践中,都或多或少、自觉或不自觉地被整合到科学主义式的话语中。这表明科学主义元语言已构成了我们当代言说的基本范型,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如何说’以及‘说什么’。”⑩而最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特质的思维模式与话语方式、“以‘道’为核心的意义生成和话语言说方式”以及“儒家‘依经立义’的意义建构方式和‘解经’话语模式”则被无情丢弃。

然而,这种来自异域文化、在西方本土具有普适性的思维与研究模式,在中国却显得水土不服,并使中国的文学与文论研究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中国学者毫不顾忌或未曾认知中国文学、文论与西方文学与文论的异质性差异,贸然以西式的科学主义研究模式对中国文学进行生硬切割或作符合西式话语的阐释、改写,在这种强硬、粗暴的“现代化”改造与书写中,不仅中国文学、文化的主体性和研究者的主体意识未得到彰显和伸张,中国文学、文论与西方文学、文论相比所存在的独异特征与优势资源未被挖掘和发现,反而在西方唯科学主义的视野中,中国文学、文论的本来面目被遮蔽,在西方话语的复述中,中国文学、文论被阐释变形、走样,而在价值的对比中,由于后者与前者的话语规范、系统严重不符,因此被简单、粗暴地断定为价值不高、意义不大;而更为严重的是,中国文学/文论在这种唯科学主义话语的改造中,已出现严重失语,甚至濒临失去生命力。而造成这一问题与局面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传统思维和研究模式的缺席与西方科学主义研究模式的一枝独秀。

3.写作范式失语

所谓写作范式,是指一种固定的学术表达方式或陈述模式,它往往涉及论述的对象、论证的方式和引证的材料等方面。学术写作范式作为一种文化模式,它也是文化成规的一种体现,它以其独特的形式和方式承载和传达了某种特定的文化内涵与文化精神,释放出某种特定的文化信号。不同的写作范式其论述的对象、论证的方式和引证的材料也必然有所不同。例如,在文学理论研究领域,中国传统文论所论述的命题、范畴,其写作论证的方式与文体,引用论证观点的材料等都与西方文论迥然不同,它有着自己独特的内容,它充分体现和折射出文论研究主体或书写者心理深层对于自身文化的认同以及文化建构的强烈主体意识与自信自觉,而这又是建立在其对自身文化传统的充分了解与认知上的。然而,自“五四”以来,在中国学术所谓“现代化”的过程中,由于受简单的中西二元对立文化价值观的误导与影响,传统文化与文论资源被认为与现代社会生活、文化格格不入而被摒弃,中国文化、文论的传统与现代之间出现严重断裂,生长于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与现实生活土壤中的中国古代文论传统被理论言说者与使用者渐渐疏远并淡忘,取而代之的是西方文论。这种置换不仅包括话语上的置换,同时也包括写作范式即论述对象、论证方式、引证材料等的替换。在这一替换过程当中,中国传统文论写作范式也全面失落了。这一失落既包括内容上的,也包括形式上的。

先看内容上的失语。多年以来,在文艺理论著作与教材的撰写中,国内学界往往遵循着这样一种书写模式:提出某一命题、范畴、概念、观点(源自西方),引用西方论著材料进行论证,兼引少量中国论著材料,即“论点+西方理论论据+西方作品论据+中国传统理论及作品点缀”。由于中国传统文论中大量相似的中国命题和材料被西方文论取代、遮蔽以致缺席,文论著作中只剩下西方文论的话语独白,这本质上是一种以汉语形式呈现和陈述的西式写作范式,它导致了中国文论的严重失语,同时也导致了中国文论写作范式的失语。这一失语不仅自动解除了中国文论的话语权,消解了中国文论的主体地位与文化价值,而且作为一种知识生产范式,一种文化成规,一种文化殖民的自我、自动生成机制与助推剂,它还引发了文化自我殖民的发生,并不断加重中国文论失语的程度,导致中国文论失语恶性循环,最终在一种错误的陈述与虚拟的幻象中,不断强化学界对西方学术的盲目崇拜,降低其对自身民族文化、学术的认同。“当这种模式成为数十年乃至上百年间国人撰写文艺理论专著、教科书的共同约定之后,它就成了一种范式,一种文化成规,影响达于一代又一代学人,使之产生这样一种印象:似乎该问题只有西方人才论述到了,或者只有西方才论述得如此深入而充分。”鉴于此严重后遗症,有识之士皆痛心疾首:“在一部陈述文学基本理论而不是介绍西方文论的著作中……传统就这样逐渐断裂了。”这种因对本土文化、学术缺乏认知、自信从而导致无知、自卑并在学术研究的论据、论证中不引用本土史料与文献的例子,在其他学科中也十分常见。例如,在历史研究领域,“顾颉刚1928年就提出自下而上地研究历史。美国历史学家汤普森1966年提出自下而上地研究历史,比顾颉刚晚了近四十年,但是国内学者每提到这一史学流派起源时,几乎只引用汤普森,而对本国的顾颉刚几乎置若罔闻”。而在经济学领域,“对这次金融危机原因,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其实作过透彻的分析,国内有的学者早在世纪初就对美国金融资本主义可能爆发的危机提出过警告,但是经济学学者在分析这次危机原因的时候,很多还是只引克鲁格曼而不引中国学者的”。

引用无小事,因为“灭国必先灭史”。上述例证已经说明,学术界对自己学科的本土历史(史料与文献)知之甚少,非常陌生,其引用也必然稀少,我们所写的学科史实际上是西方的、异域的学科史,我们所做的研究也是基于西方材料、为西方学术文化张本的研究,当大量、首选引用西方材料成为一种思维习惯、写作定式,成为一种自然而然,成为一种自豪,这必然同时意味着本土材料的被遮蔽、被淹没和本土学科历史的模糊、断流、消失,在这种境况之下,本土文化、学术的前途与命运也必然岌岌可危。

写作范式的失语还包括学术文体的失语,即表达方式的失语。自近代以来,在百余年的社会、学术西方化、现代化进程中,由于深受西方科学主义(尤其是自然科学)思维模式、表达方式、书写范式的影响,国内人文社会科学学术的思维方式、表达规则、方法与西方自然科学范式渐渐趋同,异域性、一元化的学术言说方式与意义生成方式逐渐取代原本本土化、民族化、多元化的学术表达方式,并成为一种学术表达范式与文化成规。在国内学术界或科研管理部门“与国际接轨”、“学术国际化”、“规范化”的口号与旗号下,这种学术表达范式经过制度化、体制化的不断“引导”、“规范”与强调,进而具有了话语规则的意义与效力,支配着知识界的思维方式、意义建构、思想内容、学术创新与知识生产。由于这种话语规则是西式的,因此其言说的方式、生产的知识形态也都是西化的,即目前中国的学术文体都是以西方(自然科学学术)为参照、有着统一格式与规范的“论文(著)体”,而原先民族化、多样性仍具有生命力与活力的本土学术表达方式则已了无踪影。

实际上,中国学术有着自身丰富的、异彩纷呈的言说与表述方式。以中国文学批评为例,无论从体制、语体还是从体貌来讲,中国传统文学批评的文体种类都是千姿百态的。例如,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将文体分为三个层面,第一层面为“文”与“笔”两类,第二层面为“文”与“笔”之下再细分的33种文体,而第三层则为33种文体之下的众多次级子目文体。其种类之繁多,今日之学术文体难以望其项背。在清末民初以前,我们至少有诗体、赋体、骈体、书信体、史传体、史志体、序跋体、选注体等批评文体,这些多姿多彩的文体为批评家们提供了极大的选择空间与批评自由。例如,同样是文学批评,“曹丕的《典论·论文》用的是无韵之‘论’体,而陆机的《文赋》和刘勰的《文心雕龙》用的则是有韵之‘赋’体和‘骈’体”。这种多元化、丰富的文体不仅高度契合了文学的自由本质与自由诉求,而且能充分适应批评家复杂化的个性差异及不同的审美、表达诉求,因而能给批评家带来思想、心灵、写作的自由,使其充分发挥才情,促进其“理论构建、学术创新和风格形成”,并最终促进文学批评的繁荣。中国传统文论文体不仅对古代的文学批评有效,而且在现代文学批评家的手中仍然具有生命力,并使他们的文学批评取得瞩目公认的成就。例如,在文体样式上,王国维的词话体批评、李长之的传记体批评、钱钟书的谈艺管锥体批评等;在审美艺术性上,周作人的学术美文、朱光潜的说理而深于取象、李健吾的鉴赏式感悟式批评等;在文体风格上,鲁迅的建安风骨和卓吾体貌,宗白华的诗画一体和散步风格,沈从文的抽象抒情和印象复述等,都给学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其作为批评范式的诗学成就也是有目共睹的。然而,当代文学批评或研究的成果、成就则乏善可陈,不尽如人意。其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西方文学批评范式的独霸学坛。这种批评范式与中国传统文学批评文体相比,其差异和缺陷是明显的。“就文体样式(体制)而言,古典批评是‘文备众体’,现代批评是‘一体独尊’;就汉语修辞(语体)而言,古典批评是‘文学性’弥漫,现代批评是‘哲学化’统驭;就批评风格(体貌)而言,古典批评是‘其异如面’,现代批评是‘众体同貌’。”自然科学式的、科学化、精确化、规范化的单一言说范式不适合人文科学追求多元化、模糊性、自由性、审美性、个体差异性的人文本质。西方文学批评一元化的表述模式忽略了批评主体之间的个体差异与表达个性,框限并束缚了其思想与表达自由、创造自由、心灵自由,抹杀了文学批评的诗性和风格,这样,所有的批评都被同质化、“一体化”、格式化、规范化了,批评主体基于丰富多彩的生活、文化土壤而萌生的多元化、个性化创造冲动与表达诉求也被无情地扼杀了。因此,当一元化的、八股文似的、没有风格、缺乏个性的批评文体主导学界的时候,批评界的创造力与创造激情就渐渐被窒息了。“同处21世纪学术之中的文学批评的作者和读者们不知有没有想过:那些发表于权威或核心刊物的文体规范的论文,那些出版于部级或省部级出版社的文体规范的论著,有几篇(部)能逃脱覆瓿的命运?当成千上万的批评家都按照统一的模式生产批评文章时,还会有真正意义上的文学批评吗?”

另外,学术文体的失语还表现在文学史的编写上,如目前我国英国文学史的编写主要遵循的是“英美模式”或“苏联模式”,而缺乏一种从中国学者视角出发进行书写、符合中国读者审美接受与习惯、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模式”,而中国文学史上本来就存在着优良的写史传统或曰文学史的中国模式,如刘勰的《文心雕龙》、刘师培的《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谢无量的《中国大文学史》、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中国小说的历史变迁》、郑振铎的《插图本中国文学史》、闻一多的《中国文学史稿》等等,却被视而不见或弃而不用。

(三)学术评价标准失语

所谓学术评价标准失语,是指国内学术界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在学术与国际接轨、学术以西方为准的观念指引下,无视自身学科与学术的特点与实践,放弃学术的独立自主性与本土化以及自身的学术评判标准,主动拱手把学术评价的话语权移交给西方或西方在华的文化商,导致源自西方文化土壤的评价标准在中国的喧嚣与张扬和自身学术评价标准的失声与退场。这种学术评价标准的外移与外转,就是简单地把产生于本土的学术成果交付异域的、西方(或源自西方)的引文数据库(如SCI、EI、SSCI、A&HCI、CSCD、CSSCI等)或西方学者评估、衡量。这种学术评价方式不仅被国内学界许多人所接受与认可,而且还被科研管理部门制度化、政策化,成为评价与考核科研主体的权威标准或曰主导标准、最高标尺,高高凌驾于其他衡量标准之上。例如,在许多大学或研究机构制定的所谓核心期刊目录中,SCI、EI、SSCI、A&HCI等国外引文数据库期刊大多被列为本机构、本学科的最权威期刊,占据着目录表中的最顶端位置或曰制高点,在科研评估中具有比其他国内期刊更大的话语权和发言权,而后者则往往只能屈居其次,其权威性大打折扣。而且,是否在这些引文数据库期刊上已成为学位申请、项目、职称、评奖申报、人才引进、人才考核的最重要、最权威标准。也就是说,SCI、EI、SSCI、A&HCI等国外数据库期刊在国内的科研评估中具有最终的话语权。而国内的引文数据库,如CSCD、CSSI等,也主要是仿效、依据SCI、SSCI、A&HCI等数据库而研制开发的,其在本质上与后者相似,都是以定量评价为主,因此它们在实质上是国外数据库在国内的商。而随着这些国内数据库在国内被大力推广并得到普遍重视与应用,西方的学术评价标准实际上就通过里应外合的方式和渠道控制与主宰了中国的学术评价体系与标准。而本土化的学术评价方式与标准(本土学者的定性评价)则被抛置一边,或退居其次,成为“人微言轻”的非主流方式。而在定性评价方面,国内学者为追求所谓“国际承认”、“国际水准”,往往也将学术成果的评价权移交给西方学者,以西方的评价为定准或最终结论。虽然西方对于我们对西方的研究关注有限,但我们对于西方对中国的研究却盲目推崇,明显缺乏理性、清醒的反思、质疑与批判精神,学术评判的主体意识和自我标准缺失。如国内学者对于(西方)海外汉学的态度就是最为典型的例子。“中国学术界对于海外汉学家尤其是西方汉学家解读视角缺乏必要的警觉与批评意识,从当代国内文学研究界对待海外汉学的态度看,基本上停留在译介和赞誉阶段,很少质疑其论说的合法性及汉学家学术理念背后的心灵症候。正如浦安迪所感受到的那样:中国文学研究者‘对一位异邦人来阐释本国文学丰碑所持的宽容态度使我的疑虑顿然消失。只要设想一下,在任何其他文化环境中,一位外国学者倘若敢于闯入他们文化遗产的圣地并妄加评论将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换个角度思考,这种宽容态度背后恰恰是我们主体性缺失后自我对象化的症状,对汉学家不加区别的膜拜也是造成中国学者自身尴尬地位的因素之一。”

学术评价标准失语,必然会对中国学术与文化带来许多潜在的危害与危机。第一,盲目追赶、效仿、依附西方学术,会导致西方学术评价标准左右中国的学术发展、评价和价值观,受其束缚,中国学术会逐渐丧失自由、自立、自主、自信、自尊和活力,其创新力和竞争力在文化竞争中会始终受制、受限于西方,难以发挥与张扬国家的文化实力与综合国力。学术评价标准的西方化,还必然意味着学术语言、学术规范、研究、写作、文体模式等都必须向西方靠拢,导致中国本土的学术范式被遗弃、被遮蔽,学者对自身民族学术的认同度降低,中国学术的失语与安全问题会进一步加剧。

第二,失语的学术评价标准会在学界形成错误的学术评价导向与科研评价机制,导致国内学术资源外流,并在诸多层面引发不良后果。首先,在当前国内学界,在以SCI、EI、SSCI及A&HCI等引文数据库为主导的学术评价体系的指挥棒引导下,我国学者生产的大量优秀科研成果不断外流,而国内学术期刊则相对缺乏优秀、一流的稿件。由于优质学术资源的相对缺乏,国内期刊与国外期刊在学术影响力与竞争力上相比明显落后,这对于国家的学术创新与文化建设发展而言是极为不利的。其次,由于数据库都是采用市场化经营,属于文化产业的一部分,大量优秀科研成果的外流,必然使国外数据库学术资源丰富、高质,而国内数据库资源则相对稀少,质量较低,这就极大地影响了国家文化产业的发展壮大。最后,由于发表在国外期刊上的论文其版权在国外出版商手上,这就意味着我们流失的不仅仅是论文,同时还有版权和知识产权,而我们要使用相应的、原本属于我们自己的科研成果,还必须经过许可,向国外出版商购买,这无疑给国家文化(知识)产权的()维护、经济发展等方面均带来了不利影响。

因此,学术评价标准的失语,不仅会给民族学术带来危害,同时还会给国家的经济与文化软实力建设、发展带来诸多障碍。

三、学术失语、学术安全与国家文化安全

在当前中国的学术领域,由于学术失语的程度深、范围广、时间长,再加之在当下西方文化全球化、西方学术独霸天下的语境下,国内许多学者面对西方文化殖民缺乏应有的文化警觉意识、学术本土意识和本能的文化焦虑,反而在所谓学术全球化、科学化的潮流与旗号下,全盘接受其观念与产品,以操持西式学术话语、采用西方学术研究范式为荣,甚至强词夺理地为西方学术、文化在中国的流行/横行进行合理性辩护,而本民族的学术、文化则被贴上“落后”、“过时”、“不合时宜(无用)”的标签而被无情贬低,这无疑加重了原本已深度失语的中国学术失语状况,中国学术中应有的本土化元素、文化遗产大量流失,而西式学术成分则大肆扩张,大有取替和置换民族化的中国学术谱系之势,中国学术的安全问题已日益显现和加重。

学术失语不仅会危及学术自身,而且还会直接给国家、民族的文化带来危害。西式学术是产生于异文化土壤中的一种学术范式,它对于其本土的学术研究与知识生产、思想繁衍而言有一定的适应性、恰当性和推动作用。但当它被移植到中国土壤中时,由于其相对于中国文化的异质性,它必然与中国的学术研究对象之间产生一定程度的排斥反应,其适用性只能是一定程度、一定范围内的。当我们抛弃自身的学术范式而将西方学术范式当做万能的范式使用时,因其局限性所造成的对研究对象的生硬切割、粗暴改造、野蛮阐释便难以避免。结果,在西方的视像与话语中,研究对象的本来面目被扭曲、被变形、被改造,其价值被错评、被低估,其独特性被遮蔽,其完整性被破坏。这不仅给本土文化带来了伤害,而且给接受者以错误的印象,使之形成错误的文化认知与自卑心理,最终导致其对自身文化不认同,对民族文化疏远而与西方文化亲近,而国家文化安全问题也由此产生。

与此同时,学术失语还会与当前的大众文化失语一起,共同导致和加重国家的文化安全危机。大致说来,当前中国的社会结构可分为三层:权力阶层,知识精英,社会大众。其中权力阶层只占很小一部分,它负责国家事务的组织、管理、运行、执行,而其决策依据则往往来自知识阶层的知识生产成果及其建言献策等。知识精英与社会大众占据了社会构成的绝大部分,其思想、观点倾向代表了国家文化的主流、趋势与走向。而在当前社会,中国文化出现的安全危机问题正是由知识精英和社会大众所引起。社会大众缺乏清醒自觉的文化安全、文化保护意识和崇高的文化使命感、责任感以及形而上的文化理想,注重的主要是日常现实功利性。在对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消费中,大众对西方国家通过文化、经济贸易对东方国家实施文化渗透、文化侵略、文化同化与文化殖民的阴谋与险恶用心缺乏应有的警觉性和辨识力。西方的各种思想、观念、价值观等以消费商品、文化产品、生活用品的意识形态附加值方式进入国人的视野,并通过严密包围与反复冲击的方式,深入国人的内心,获得国人的普遍认同,西方文化由是大行其道。而与之相反的,则是自身文化因人为或自然的原因而很少获得出场的机会而被西方文化淹没,被大众淡忘。

如果说社会大众的失语主要表现在日常生活等形而下的层面,那么文化精英的失语则主要表现在形而上的学术层面上。由于如上所述原因,在当下社会文化语境中,知识分子在文化生产、思想制造中已不知不觉失语了,甚至出现了如下悖论现象:一方面学界在极力发现和反对各种文化失语(如社会大众的失语),但另一方面自己的学术研究、学术行为却又在无意识中加深、加剧、加快了学术失语、文化失语,并导致学术安全问题产生。知识精英是民族文化、传统文化的坚定守护者,是社会、文化的良心与集中体现,是国家文化安全的坚固堡垒。然而,当前中国知识分子自身却失语了。中国文化/学术在面对西方文化/学术的虎视眈眈与疯狂进攻时,知识分子作为文化防线的安全性是令人忧虑的。由于文化精英、知识精英是一个国家、民族文化的引领者、精神导师和学术权威,其话语权威性强,具有强大的文化号召力与榜样示范作用,其知识产品作为文化的经典对于社会、文化大众的影响力不言而喻。文化精英在知识、文化、学术上的失语必然会通过各种渠道以各种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社会、文化大众,并导致后者已有的失语更为严重。由于知识精英往往又是权力、执政阶层的智囊团、思想库和文化顾问,因此其失语的言论、建议、思想和知识产品便很可能给后者的决策、行政带来方向性的错误。从历时角度讲,被作为文化范本的知识精英的知识产品的失语状况若得不到改观的话,它就会在文化后继者的膜拜式摹写与学习中被不断复制,学术失语会被一代一代传递下去,并不断强化文化后继者对异文化的文化认知、文化记忆与文化认同,直至接受者思想、意识、记忆中的本土(民族)文化残留被彻底清洗、覆盖和替换,异文化成为鸠占鹊巢式的新文化传统,而接受者则被洗脑而成为名为本土、实为异国、自动维护和捍卫异文化在他国霸权、利益的文化空心人(或文化基因变异者)。从共时角度看,这种状况会持续影响社会大众和权力阶层。更为重要的是,当前中国知识分子的失语与文化大众的失语一起,汇成一股叠加合力与汹涌潮流,猛烈、强劲地冲击、侵蚀着国家的民族文化防线与国民的思想文化堤岸,国家文化安全问题已经凸显。这种安全问题是严重的,因为它既包含社会各层面人群的失语,又包括文化各层面的失语,失语、安全问题已渗透和蔓延至社会的各个方面。正是由于学术失语、学术安全问题的广泛产生及其导致的一系列不良连锁反应与后果,当前中国的文化安全问题形势已十分严峻。而社会民众与文化精英在文化层面上对自身文化以及文化身份不认同的状况,会与国内外敌对势力和意识形态在客观上形成里应外合之势,给后者进行国家颠覆活动制造可乘之机,并对国家的政治安全与和谐稳定形成巨大威胁。因此,对国家目前出现的文化失语、文化安全问题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必须及时解决。

四、中国学术中国化

有证据表明:“为了渗透美国的霸权思想,中央情报局在文化领域展开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文化输出活动:举办讲座和研讨会,创办学术刊物,开设图书馆,资助学者互访,捐助讲座教授位置等。”而美国的《混合语》杂志也披露:“美国中央情报局在1996年后加紧了对第三世界学术界的渗透,出巨款让一些人宣传推进全盘美国化,打压第三世界那些保护和振兴本民族文化的人。”菲利普森(Robert Phillipson)在其《语言领域的帝国主义》(Linguistic Imperialism)一书中也指出,语言领域也并非净土一块,而是有着各种复杂的意识形态掺杂与纠结。因此,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学术研究领域并不太平,它被西方卷入了文化战争之中,成为其意识形态斗争的一部分,并直接为其(文化)帝国主义、殖民主义、霸权主义阴谋与策略服务。因此,东方国家应该对西方以颠覆他国政权为最终目的的文化战争有着清醒的认知,保持高度的警惕,并制定相应的文化、学术策略,以捍卫国家学术安全、文化安全以及国家安全。

要保卫中国的学术安全,必须着手实施和推进中国学术的中国化。因为目前中国的学术是西方身份,而非中国身份。这里的“中国学术”具有两层不同的涵义和意指:“在中国的学术”和“中国的学术”。前者指处于中国社会文化语境中的学术,包括从西方引进的学术和对传统中国学术按照西方学术范式进行改造后形成的西方形态的学术;后者则指具有中国血脉气韵、有着中国本土特色的学术。前者在本质上是西方形态和西方身份的;后者在本质上则是中国形态和中国身份的。中国学术的中国化,就是要促成“在中国的学术”向“中国的学术”的转变,即实现学术身份的转换,中、西不同主体性的转变。当下中国学术主要是“在中国的学术”,而中国传统、民族的学术已消失殆尽。

实施中国学术的中国化,就是要有清醒、坚定的学术、文化自我意识,高扬学术、文化主体性,要在坚持学术的民族性(而非西方宽泛无边、否定和消解民族国家文化学术、进而消解民族国家实体存在的所谓人类立场、普世价值)、复调性、反对任何一种学术的一元独白性、维持学术生态多样性的原则与前提下,充分了解、认知传统学术及其价值,积极恢复传统学术,保护传统学术,挖掘、分辨、利用传统学术中有价值的部分,实现传统学术的现代转换;在充分借鉴、吸收西方/外来学术有益、有用成分的基础上,促进中外学术的平等对话,积极交流,锐意创新(而非模仿、完全照搬西方),以我为主,或实施西方学术的中国转换(化),或建构基于中国文化土壤、中国学术、适合中国文化的、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学术。总而言之,中国学术的中国化,就是要努力建构或重构具有中国身份、彰显民族精神气概与学术主体性的中国化学术,从而为构建和促成多元共生、和而不同、复调对话、互为主体的世界学术新格局与新未来作出贡献。

追求中国学术的中国化,捍卫中国学术的安全,并非基于冲动的文化民族主义情绪或狭隘的文化原教旨主义心理,亦非盲目的、非理性的文化排外主义或文化自我封闭行为,而是一个国家文化、学术生存、发展的需要。更为重要的是,追求、回归中国学术的中国身份,其目的正在于反对和抵制极端狭隘的文化沙文主义、文化民族主义、文化原教旨主义,并非企图以一种文化、学术霸权去取代另一种文化、学术霸权,而是在充分开放、对话的心态和原则下,通过建构自身学术、文化身份与主体性,与其他国家、民族的文化、学术一道,重构多元化的世界文化、学术新格局,并相互尊重、相互补益,从而促进世界、人类文化、学术的繁荣。这就犹如自然生态系统中生物的多样性可保持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一样,只有世界文化、学术生态系统的多元化,才能维持和保证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各民族文化学术才能和谐共存,人类文化学术才能不断向前发展。从这个角度讲,追求中国学术的中国化,保卫中国学术的安全,并不是一种狭隘和封闭的文化心态,而是有着更为广阔的世界眼光和更为博大的人类胸怀,这与西方推行文化、学术民族主义、霸权主义的企图有着根本区别,后者对人类文化与学术将带来严重的灾害或毁灭性打击:因为西方学术一元独霸的格局不仅会使世界国家和民族的学术与文化(之花)凋零、枯败,而且最终也会因自身的孤立、僵化、失去生机与活力而走向衰落、终结。因此,捍卫中国学术安全,不仅仅是对自身民族文化、学术负责,同时也是对世界、人类文化、学术承担责任,从而具有十分重大和深远的意义。

注释

本土文化资源论文范文第8篇

一、结合本土资源与全球资源与语、数、外等工具性学科相比,综合课程与科技、文化、经济、生态等等方面的联系更为直接和密切,课程资源也更加丰富。我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形成了一个个丰富多彩的地域资源,如璀璨的民族文化、瑰丽的自然特色、以及各具特色的发展现状等等,使课程来源呈现多样性、具体性和差异性等特点,从而大大提高了课程资源对不同地区不同学生的适切性。而且本土资源存在于学校周边,教师容易采集和整理,学生感到熟悉和亲切,不但有利于教师的教,还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适合培养本地建设和发展所需要的人才。为此,当前许多教师进行课程资源开发,提倡本土化,首选本地资源,甚至满足于本土资源。本土资源确实具有经济性和有效性等等优点,但不能完全满足教学内容和学生发展的需要。虽然中小学属于基础教育,学习的知识比较浅近,但综合课程所蕴涵的基础知识,包含的内容却极为广袤,上下几千年,纵横几万里,几乎蕴涵了物理学、化学、生物学、自然地理等自然学科和社会学、历史学、人文地理等人文社会学科的知识基础。所以综合课程要求教师开发极为宽广的课程资源,使学生在多学科综合的范畴,全面地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同时,教育的全球化是二十一世纪发展的主旋律之一,由于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等等方面的全球化,未来的人才必定在全球范围流动,进行竞争和合作。只有全球化的课程资源才能满足全球化教育的需要,培养全球化的人才。所以,教师不能满足于本土资源的开发,应该在掌握本土资源开发的方法的同时,掌握全球资源开发的方法,使用互联网等现代化工具,充分利用各个国家、民族乃至各个国际组织之间大量的开放信息,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在全球化课程资源和本土化课程资源两者之间,进行适当地选择和整合,取得相对平衡。

二、联系生活世界和科学世界虽然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编写的课本,力求贴近社会实际教师课堂教学论文、贴近学生生活,但由于几千年来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日益深刻,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迅猛发展,表达世界的方法越来越抽象,把五彩缤纷的世界概括为一系列的数字或符号。同时,由于学校教学的间接性和迅捷性等特点,课本的编写者不得不将知识从丰富多彩的生活世界中引伸出来,组成概念、定律、原理和结论。由此,而导致一部分学生对所学习的知识产生陌生、遥远和枯燥的感觉,甚至难以萌发学习这些公式、定律的热情和信心,影响对知识的分析、综合、判断、推理,影响对知识的掌握。中小学生通过综合课程的学习,应该在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硕士毕业论文态度和价值观这三个方面都有提高,以满足终生学习的需要,成为未来的栋梁之才。

三、提升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当前,我国中小学采用文、理课程分别综合的方法,设置了综合文科《历史与社会》与综合理科《科学》这两门课程。但最近几十年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科技知识的地位日益提高,导致学校教学对科学知识前所未有的热情,人文课程受到一定的冷落。在课程资源开发上,对理科实验室的建设、对理科资料的积累,领导重视,教师的态度热情而严谨,而对人文学科的资源开发就相对逊色。在教学过程中,对自然学科和人文学科泾渭分明,没有适当地融合和渗透。当前还有部分中学对热衷于考试升学,把开发课程资源的重点放在知识上,很少发掘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课程资源。而传统的教学理念,由科学学科培养科学精神,从人文学科中培养人文精神。凡此种种,造成学生的文理分家、重理轻文、重知识轻精神,造成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相互割裂甚至对立。当代学校教学不能偏重掌握知识而忽视精神境界的培养,更不能促使科技理性的片面增长。从课程发展的角度分析,打破文理学科界限的《科学、技术和社会》等高度综合的中学课程,早已诞生;高校课程的发展趋势是高度的分化和高度的综合并存。

从社会和自然发展的角度分析,世界范围内由于高新科技发展所引发的疾病、环境、资源等等综合性问题殛待解决,因此,这些都要求我们对综合课程的课程资源开发,不能有失偏颇,更应该打破文、理学科之间的藩篱。其实,在现实世界中,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乃至知识与精神之间,都是紧密相连的,有许多典型的资源可以为教学所用,如爱因斯坦、波尔等大科学家既拥有深厚的人文背景,又对科学知识有很大的建树等等,诸如此类的例子不胜枚举。只要教师正确认识、深刻挖掘,必定能够开发出融合文理知识,提升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课程资源,使学生在全面掌握知识的同时,既具备求真、求实,锐意进取的科学精神,又拥有关爱生命,尊重人的价值与尊严的人文精神。

四、满足“预设”性和“生成”性所谓预设,就是教师在教学开始以前就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生成,指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超越原有的思路和教案,产生新的、合理的目标和过程,使学生获得非预期性的发展。与分科课程相比,综合课程的学习内容丰富、学习方式多样、评价体系复杂,所以教师更应该注重课程资源的广阔性,有利于课堂教学的预设与生成。综合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需要事先周密地规划、设计、安排,根据教师可以推测、预知的教学进展,开发相关的课程资源,确保学生从已有知识推出未知知识。

本土文化资源论文范文第9篇

一、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本文是通过对公开发表的有关青海旅游研究的学术论文进行统计分析的,考虑到研究的针对性,所整理文献中不包括以青藏高原、甘青地区和西部等区域单位为研究对象的文章,相关的学术著作没有做统计和分析。论文的来源主要是2006年12月通过检索中国期刊网获得。共计192篇文献。尽管在研究中尽量搜集关于青海旅游研究的论文,但依然存在一些文章被疏漏的情况,甚至是一些重要的文献。做到完整准确的统计是困难的。当然仅从论文的数量来衡量青海旅游研究是不恰当的。但是通过对所搜集整理论文的数量变化和研究内容的动态分析,也能很好地反映20年来青海旅游研究的进展。

本文主要通过数理统计对青海旅游研究做定量的研究,并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探讨。

二、青海旅游研究的特点

青海旅游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从这时起,学术界也开始关注青海旅游的开发研究,学术研究和旅游发展几乎是同步的。按照论文的数量和研究内容的变化。我们把青海旅游研究划分为两个阶段进行比较研究和综述。第一阶段为探索起步阶段(1984年一1999年),第二阶段为快速发展阶段(2000年-2006年)。

1 论文数量波动武上升

自1984年《青海社会科学》第四期上刊登余宁青的《努力发掘旅游资源加速我省旅游事业发展》一文以来,青海旅游研究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根据统计的论文数量的变化情况看,论文数量的年变化呈现波动式上升的趋势,论文的累积量逐年上升,接近指数增长模式。第一阶段探索起步阶段。从1984年开始陆续出现了研究青海旅游的文章。但数量徘徊不前,也都在10篇以下,累积38篇,年均不到3篇。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资源的介绍、分类、评价、开发探讨和旅游区划等。第二阶段快速发展阶段,这一时期时间跨度不大,前后只有7年时间,但论文的数量急剧增长,论文总量远远超过了过去16年的总和,是第一时期的4倍,年均达到21篇。论文数量占总量的80.2%。在整个研究过程中占绝对优势。这一时期旅游研究朝多元化方向发展,论文数量的变化与青海旅游收入的变化基本上是同步的。充分表明了旅游业发展的社会需求对旅游研究产生的深刻影响。

2 研究区域的微观化

青海旅游研究的阶段不仅表现在论文数量的变化上。还表现在论文内容的变化上,在第一阶段中,研究的区域比较宏观,往往是以整个省作为研究对象,这类文章占同期论文总量的68%,享有绝对优势。涉及的其他区域也是大尺度的,如青南地区、柴达木地区等。进入第二阶段,虽然涉及大尺度区域的研究文章总量在上升。但在论文总数中的比重在下降,逐渐出现一些小尺度区域的研究具体到部分县域和一些旅游区和旅游景点的研究,从微观角度出发研究对旅游景点(区)的开发和运营管理更有参考价值和实际意义。塔尔寺和青海湖一直是学者所热衷的研究对象。

3 特色旅游的显著化

随着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青海立足自身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以“环湖赛”为龙头的体育旅游,以“青海文化旅游节”为依托的文化旅游,以及生态旅游和城市旅游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这一时期,旅游学术研究也表现出明显的倾向性,涉及文化旅游、体育旅游、生态旅游和城市旅游的文章迅速增多。关于生态旅游。肖景义首先引用到青海的旅游研究中,通过对青海发展生态旅游的必要性及资源优势分析,提出了发展生态旅游,促进青海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5点措施,之后相关文章如雨后春笋般的层出不穷。梁良第一次涉及了青海体育旅游研究,探讨了青海省都兰国际狩猎场的现状及发展前景。但真正系统研究青海体育旅游的是韩红英。作者从青海民族体育旅游资源的现状与特点入手。分析了民族体育旅游产业的现状。探讨了民族体育旅游产业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青海民族体育旅游产业化的对策思路。至于文化旅游的论述最早见于徐天祥等撰写的《江河源文化:青海旅游的灵魂》。文章通过高原远古文化、宗教文化、民族乡土文化、高原特色的民间工艺品和饮食文化等方面概述了江河源文化。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专题文化旅游项目以及专线文化旅游项目的具体方案,较全面地介绍了青海的文化旅游。曾永年量早涉足了城市旅游的研究,探讨了西宁市游览图地图投影的选择,根据西宁市城市轮廓与布局的特征,设计并应用了一种变比例尺投影方法。第一次关于西宁市旅游是朱丽东在《西宁市旅游形象的设计》一文开始的。文章从企业识别系统的理论入手,通过旅游地形象的设计,建立了西宁市旅游城市发展中的理念形象、视觉形象和行为形象的模式,并对相关模式的运作提出了对策,开创了青海城市旅游的先河。

4 研究主体的本土化

研究者的统计,是以文章的总数为主的,而不是以研究者的数量来做统计的,有些作者的文章不止一篇。在所有的作者所属单位的统计中,省内外科研院所的比重较大,二者占到74%。但总的来说是以省内的科研院所和相关单位的作者占绝对比例。本省科研院所、本省省级单位和本省市县级单位总量占80%,表明研究主体以本土为主。统计发现研究者主体较为分散,只有一篇文章的占到78%。主要研究者有张忠孝、朱丽东、肖景义、邸平伟、王昱、周映梅等。其中张忠孝在早期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基础性研究工作,在1988年-1998年期间以第一作者发表的文章达12篇之多,开创了青海旅游研究的先河,为青海今后的旅游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存在的问题

1 研究领域狭窄

旅游业的发展经历了从资源导向型到市场导向型的转变,开发者比较关注景点开发中的客源市场,以市场来开发相应的旅游产品。在我们过去的研究中以资源评价和开发的文章居多,这方面的研究占有很高比例,占论文总数和的68%,第一阶段所占比例为74%。虽然在第二阶段这部分内容比例有所下降,但依然占到论文总量的66%,论文绝对数量达102篇之多。而相应的旅游经济、旅游影响、旅游环境、旅游形象设计、旅游管理方面的关注程度较低,依然处在以资源论资源论开发的阶段,旅游研究相对滞后。

2 研究方法单一,深度不够

从研究的方法来看,主要还是以定性描述、现象分析和简单的论证为主。内容浅显、不够深入的论文占到相当大的比重。数理统计和相关定量的研究较少,不到总量的10%。真正有学术贡献和现实价值的文章还是很少,很多文章带有明显的主观性,方法种类单一,缺乏系统分析和检验,新理论、新方法的引用和论证较少。青海旅游研究缺乏先进的方法论,此外与其他学科交叉与综合研究较弱,这也就导致了关于青海旅游研究的文章发表在国家核心期刊上的较少。

3 研究范围的局限性

虽然以整个省区为研究对象的文章比重在近期有所下降,但依然占主导地位。2000年以来仍有72篇文章是围绕整个青海旅游开发展开的,区域广、内容泛,很少有深入到各个州县的研究。其实县一级是旅游经济开发的重要单位。大力发展旅游业对推动县域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不断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农民增收,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等都有着重要的意义。青海旅游业的发展最终还是要落实到具体的县域旅游业的发展,整个学术界对县域旅游的研究不够重视,研究有很大的局限性。统计的相关文章只有10篇,主要涉及互助、大通、湟中、同仁、天俊、都兰、循化等少数几个县,而且研究也是浮于表面。其中塔尔寺5篇,北山国家森林公园10篇,坎布拉国家地质公园2篇,青海湖21篇,格尔木5篇。柴达木7篇,政府应加强区域旅游开发规划工作,利用政府的行政手段和干预功能,规范旅游资源开发。

四、研究的展望

1 进一步完善研究方法

在定性研究基础上,强化实证研究及定量分析,加强数理统计、3S、模型构建等方法的运用,充分发挥各种研究方法的综合优势,使得青海旅游研究更为精确与量化。充分借鉴地理学、文化学、经济学、管理学、人类学、民俗学等相关学科方法与理论,不断拓展研究方法和领域。

2 应加强对青海旅游形象与营销策略的研究

当今旅游者在选择旅游目的地时,除了考虑旅行费用、距离、时间等一般因素外,还越来越重视目的地形象,旅游地形象逐步成为吸引游客的关键因素之一,旅游目的地也只有通过树立正面积极的形象,才能保证稳定的客源,取得旅游业的长足发展。近年来政府通过“郁金香节”、“民族文化旅游节”、“环湖赛”等节事积极打造和宣传青海旅游形象,但主题零乱,概念模糊,很难给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势必会影响旅游业的健康发展。目前学术界对此未能引起高度重视,研究成果较少。青海旅游形象的研究显得既重要又迫切。今后要加强对青海旅游形象定位及品牌的研究,深入探讨营销策略。催生旅游品牌产品,树立良好的旅游目的地形象。

3 加强旅游影响研究

旅游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随着旅游规模的不断扩大,对目的地和客源地在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目前的对青海旅游影响研究的文献只局限于对环境的影响,也只是定性的描述,不够深入,今后应在旅游环境影响研究的基础上加大旅游经济影响和社会影响研究。比如用数理统计、3S技术深入研究青海湖旅游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包括水体污染、自然景观的丧失和对动植物的破坏等,在社会影响方面深入研究旅游对目的地造成的就业压力、语言观念、传统文化、生活方式的转变和协调策略。对“环湖赛”这类大型事件的影响研究也应加强。此外,学术界也应加大青藏铁路对青海旅游业的影响和策略研究。

4 加强社区旅游的研究

近年来青海民俗文化旅游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出现了以互助威远镇小庄村为代表的土族民俗旅游,以循化街子镇三兰巴亥村、积石镇下草村为代表的撒拉族民俗旅游。但学术界对其的关注度依然不够,有必要深入研究,提出科学的发展模式,引导青海民俗旅游健康发展。探讨旅游业发展对旅游地居民生活方式的影响、研究旅游地居民对旅游业发展的态度。应成为青海旅游研究的重要研究领域。

5 加强青海事件旅游的研究

本土文化资源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嵌入 预设 本土文化 校本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07-0122-02

本土文化资源与高中语文教学的“嵌入”课题实践研究活动,教师将本土文化资源与高中语文教学有效整合,既要挖掘出校本教材的“文化性”,又要体现出语文学习的“校本性”,嵌“文化”入“校本”,更好地落实高中语文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目标。

嵌“文化”入“校本”实践研究,宏观上而言,教师要结合高中语文学科文言文、诗歌、现代文、名人传记等知识模块转变教学模式,把有价值的、可利用于语文学科教学的本土文化资源“嵌入”到必修模块教学中。文赋适用于文言文教学,诗词适用于诗歌教学,连江楹联文化适用于“奇妙的对联”专题教学……

嵌“文化”入“校本”实践研究,微观上而言,师生在“教”“学”活动时提前预设“嵌入”的目标性,探求活动的方式、方法,以激发学生兴趣和潜能,体验“文化”与“校本”的双向收获。本文主要从实践的角度,展现课题组实践的成果,与读者共享。

一 教学活动中预设“嵌入”的目标性,另辟“课”“文”新途径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语文选修课有的侧重于实际应用,有的着眼于鉴赏陶冶,有的旨在引导探索研究。开设选修课,有利于构建多层次的语文课程体系,有利于为学生的自主选择提供可能,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有个性地发展。”因此,高中语文选修课可以通过校本课程、研究性学习、综合性活动等教学活动丰富语文课程体系,调动师生在“教”“学”环节中的互动,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有个性地发展。

1.校本选修侧重于本土文化资源的文本建构

高中校本选修(本土文化资源系列专题)“嵌入”语文学科知识板块,知识框架清晰,文本建构系统。“嵌入”的目标性明确,校本教材的开发与使用就有章可循,校本教研的开展就循序渐进。目前,课题组已开发出《连江历史文化解读》《畲族文化》等校本教材,供高一、高二学段教学使用。各种校本教材仿照必修教材体例,参照单元模块建构,分为名人传记、诗词鉴赏、民间故事、民俗文化等单元。校本教材单元有主题,文本有注释,课后有练习……语文组研发的配套教案、单元试卷等供校本选修教学使用。

利用本土文化资源开发为“课”“文”,不仅能落实“课例”的选用,而且能实现“文化”的交流。校本教学独辟蹊径,拓展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视野。

2.研究性学习侧重于本土文化资源的鉴赏陶冶

本土文化资源专题的研究性学习“嵌入”高中语文学科知识,研究的目标性更加清晰,过程的程序性更加突出。“嵌入”的目标性明确,研究性学习就会在教师的指导下,课前有搜集素材,过程有活动记录。目前,笔者指导高一部分学生进行“连江楹联文化的品读赏鉴”的研究性学习,将15名学生分为两组,合作分工,研究成果有小论文等。该研究性学习正好“嵌入”高一梳理探究的“奇妙的对联”专题。

围绕本土文化资源专题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可以让学生从本土文化资源中找寻研究的课题,提出感兴趣的问题,从而获得鉴赏陶冶,增加学生文学底蕴,提高语文素养。

3.综合性学习侧重于本土文化资源的情感体验

本土文化资源专题的综合性学习“嵌入”高中语文学科知识,强调活动有“语文味”。学生对本土文化资源最为熟悉,也最易引起内心的共鸣,活动参加后就会对家乡文化有一种认同感、自豪感,情感上有更深层次的体验。“嵌入”的目标性明确,综合性学习就会唤醒学生们的乡土文化意识,让“语文味”植根于校园文化之中。语文组围绕“连江文化知多少”专题进行调查问卷,开展本土文化专家进校园讲座,组织文学社采风活动等综合性学习,让学生们亲自参与,获得自主活动的情感体验。

介入本土文化资源的综合性学习让学生们开展有价值的、充满言语智慧的活动来辅助语文学科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激发学生“学习即生活”的潜能。

二 课堂环节中预设“嵌入”的目标性,生成“言”“语”新智慧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堂环节中强调学科工具性的同时,不能忽略人文性(乡音乡情)的教育。预设“嵌入”的目标性,课堂就会生“智”,“导入”情境预设,“过程”新知突破,“结语”学得巩固。

1.“导入”“结语”环节“嵌入”乡音体验

课堂教学导入选择“语文味”与“文化味”并具有本土文化资源素材,选择学生们身边熟悉的人、事、物作为引子,就会拉进与学生们的情感距离,快速切入课堂教学主题。

3.句型教学应与语法教学任务相结合

每个句型段落中往往存在一个或多个语法,因此句型教学应与语法教学保持紧密联系。这就要求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句型中有难度的语法点进行适当讲解,但重点还应停留在句型操练上,这样才能在句型体现语法知识点的同时,将语法应用于句型教学中。

四 结束语

总之,在句型教学中,为了达成任务型教学的进一步实施,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是必不可少的,而巩固句型的种类同样繁多:替换、同义转换、成分转换、语态转换、综合训练句型等等,因此,教师应该不断探寻优化的教学方法,为教育事业提供策略参考。

参考文献

[1]齐胜芳.中学英语任务型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3):42

上一篇:延伸审计论文范文 下一篇:教育本土化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