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建筑论文范文

时间:2023-02-21 08:11:10

本土建筑论文

本土建筑论文范文第1篇

开工不久的浦东国际机场扩建工程,正在我国建筑设计业引起非同一般的轰动。因为,它实现了我国超大型公共建筑设计的一次历史性跨越———国内建筑设计企业担纲设计总承包。扩建工程中的第二航站楼,也是我国首个原创设计的大型机场航站楼。

当众人关注的目光聚集而来,承担设计总承包的现代设计集团有关负责人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这也要感谢项目业主方———上海机场集团,给了一个让国内建筑设计师独立创意并进行项目管理的舞台。

话语虽短,意义深长。

唯“洋”至上的悲哀

不知何时起,国内重大公共建筑中标方案中,已经很难见到本土建筑设计师的名字。应当承认,国外建筑设计事务所和国外设计师在各地“创意”了一批优秀的建筑项目。以上海为例,从中国古塔中汲取灵感的金茂大厦,晶莹剔透的上海大剧院,都是国外建筑设计师领衔,并广受好评的建筑。

但劲吹的“洋”风,正引起越来越多建筑专家的忧心。如今,不少项目业主在新建建筑设计方案招标中,非“洋”不取;在建筑造型上,优先考虑的不是实用、经济、美观,而是好不好看,是不是新、奇、特,有没有“眼球冲击”。于是,中标的国外设计方案,建筑造型一个比一个大胆、奇特,有的已经到了“怪异”的程度。先不论建筑建成后是否与周边建筑和谐、用材是否节约,光是项目实施时的施工方案、结构安全问题,就已引起广泛争议。在一些大规模的城市开发项目中,有些国外设计师由于缺乏对中国的国情、风土人情和当地经济发展的深刻了解,拿出的方案也并不十分符合当地发展的要求。

按照我国有关规定,国外建筑设计企业并不能单独参与项目投标,必须与国内设计企业组成联合体,方有投标资格。在这样的情况下,国外建筑设计企业通常会选择与一些当地比较有实力的企业进行合作。由于“洋设计”在市场上更为吃香,许多国内完全有能力独立承担项目设计的企业,也只能和国外建筑企业联合,以求获得项目。但是,他们在联合体中只能从事设计咨询、施工图设计及一些辅助工作,属于从属地位。

国外设计师出马的项目,设计费用也通常比由国内设计师单独完成高。于是,有个别国内设计企业,通过向国外某些设计事务所上交一定的费用,打着其招牌在国内招揽业务,也扰乱了整个行业的秩序。

大师匮乏的窘境

今年已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第五个年头。随着市场环境的更为公开、公平、公正,我国建筑设计企业必将与国外建筑设计企业进行更充分的竞争。要应对今后的激烈竞争,建筑设计企业更需要的,恐怕还是内功的历练。

从一些大型项目的实战经验来看,国内不少设计企业的技术水平,包括设计图纸的绘制,结构、电气安装等细部处理等,已经和国外设计企业不相上下,要说最主要的软肋,还是在设计理念上比国际一流建筑设计企业逊色,创意能力不够。

放眼国际,很多知名的建筑设计公司,规模并不大,但由于有一个或数个富有创意的大师级设计师领衔,在重大项目上极具竞争力。反观目前本土建筑设计企业,尽管人数成百上千,但真正称得上“大师”的,凤毛麟角。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上海曾经涌现了诸如江欢成、邢同和、汪大绥、蔡镇钰等建筑大师,但此后便鲜有新面孔出现。

建筑大师匮乏的原因有多方面。除了建筑师本身的创意不够,还有建筑设计企业论资排辈严重,年轻人无法快速脱颖而出;社会舆论对建筑界的新秀关注不够等。包括上海建筑设计“领头羊”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在内的一批建筑设计企业,已经深深认识到人才对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并开始采取一系列举措,加大人才队伍建设。比如:现代建筑设计启动了一项以中高端人才队伍建设为核心的人才工程,致力于培养一批在上海乃至全国范围内有影响的设计精英,去年还隆重表彰了五名“科技精英”和六名“优秀导师”。但总体而言,整个建筑设计业界,大师仍旧紧缺。

建筑设计是一个智力密集型行业,对建筑设计企业来说,参与市场竞争,最主要的生产要素是人,资金、生产设备等要素则是其次的。近年来,国内建筑设计市场上,小型事务所迅速增加,它们以灵活的经营机制、专业特色的经营理念迅速在市场上站稳脚跟,并与原有的大型建筑设计企业展开差异化市场竞争。可以想见,今后不断寻求本土化的境外建筑设计企业、传统的大型建筑设计企业和新兴的民营建筑设计事务所,将展开一场无声的“人才之战”。它们争夺的,不止是大师,还包括那些具有较高专业技术水平、较好演讲展示才能、宏观项目管理才能的“全才”。

专家认为,要适应这场竞争,对国内设计人员来说,必须进一步提升设计理念,既不能因循守旧,也不能一味洋化,而是要不断培养融国际先进理念与中国传统文化为一体的设计观念。对于原有的国内设计企业而言,还必须从体制机制上不断求变,以求获得人才、留住人才。

全过程管理是趋势

浦东机场扩建工程彻底打破了我国建筑设计师为外国建筑设计师打工的格局,转为15家国外建筑设计和咨询公司为中国建筑设计师打工。

作为设计总承包方,现代设计集团所属华东院此番将工程进行了一次全过程的项目管理———不仅承担包括航站楼和道路、景观系统等设施的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施工配合等全过程设计,还将组织国内外33家专业设计、咨询公司,承担进度、质量、成本、分包等多种项目管理与控制。

对工程推行全过程的项目管理,是国际通行做法,也被认为是今后我国工程项目管理的发展趋势。这种全新的尝试,不仅考验了我国建筑设计师的设计水平,更重要的是,锻炼了我国建筑设计师对工程项目的全面掌控能力。这无疑是今后与国际设计公司竞争的重要武器。

本土建筑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地域主义 批判性 创造性设计

源自于刘易斯·芒福德思想的批判性地域主义,经上世纪80年代佐尼斯和勒费夫尔的再阐释,到90年代弗兰姆普敦时期发展到了高潮。将宽泛的地域主义概念引入建筑领域,所要确定的是“地域主义”并不是建筑领域特有的专有名词,而是利用这一术语更加精确和直观地解析建筑领域的某些现象。①

一、相关研究批判性地域主义理论的节点性分析

(一)上世纪50年代,美国评论家刘易斯·芒福德对喧嚣一时的国际主义形式的建筑发出质疑并提出了地域建筑形式论,主要强调运用地方材料与环境结合进行创作。国内已有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刘易斯·芒福德的译著,如《城市文化》《技术与文明》《刘易斯·芒福德著作精粹》等。书目主要是针对上世纪发达国家在城市文明推进过程所出现的社会问题,他以批判的眼光强调了城市文化下的建筑及环境危机,从多角度分析环境危机形成的设计思想意识形态,认识到协调人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关系及其重要作用;并且书中强调欧洲中世纪所遗留的建筑以及分析城市的有机形成,来影射自然形态建筑自身有机的规律性;他的批评思想为现代建筑向纵深方向的延展提供了一定的设计思路。

(二)荷兰学者亚历山大·楚尼斯在国内的介绍主要来自于译著《〈批判性地域主义〉——全球化世界中的建筑及其特性》一书,他的“批判性地域主义”学说提出是在后现代主义思潮占绝对优势时期,介于后现代主义追溯历史与文化时肤浅的设计文化表露,后现代主义同与现代主义所贯彻的是一种程式化的、简约的、归纳的原则,放弃了对地理、社会、文化的阐释。这也正是批判性地域主义这个概念提出的原因。批判性地域主义的任务是通过“地域”性的文化概念对建筑进行设计自我反思和反省。那种普遍主义自我的陶醉,不可能替代现实中人与生态系统之间的那种微妙、繁复与和谐的人类自然社会。对他所阐述的内容理解建立在对地域性文化的认知上,事物的渐进不能脱离于母题的转换,而是在内部的冲撞中生发,批判性地域主义独特的视角就在敢于审视自身。

(三)美国肯尼斯·弗兰普顿所著的《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第四章节站在地域性的视角上,大量分析了欧美以及亚洲部分国家的前沿性设计案例,用大量篇幅分析和总结了实践性案例中地域文化在设计中运用的方式与方法,强调地域文脉在设计中的重要性;并且总结认为批判性地域主义并不是一种风格,而更属于一种倾向于某种特征(态度)的类别。其被看作是边缘性的实践,虽然对现代化持有批判态度,但仍拒绝放弃现代建筑遗产的解放与进步;强调“场所”的领域感 ;对地形、光线、气候等因素的有效利用;触觉与视觉的同级性;反对乡土情感的模仿,注重乡土因素的再阐释;是普世文明间隙中的繁荣。②肯尼斯·弗兰普顿的理论由于是实践案例的分析所得,其由浅至深地总结更接近于实际设计中的操作运行方式,很好地梳理了近代地域性文化设计的前沿性思想,值得深入剖析其中个案的设计原理。

(四)吴良镛先生为荷兰亚历山大·楚尼斯、利亚纳·勒费夫尔所著《〈批判性地域主义〉——全球化世界中的建筑及其特性》写了中文版序,强调创新在于是否以批判精神和创新精神对待传统与发展。吴良镛认为“批判性地域主义”的实质在于它既精辟地关注地域建筑的文化内涵,又能高瞻远瞩地发扬时代批判与创造精神。吴良镛的序言也是完全处于我国现阶段状态的考虑,再一次明确了批判性地域主义思想的积极意义。批判性地域主义设计反思与自省的态度,为设计向良性的循环与发展做了导向,吴先生强调了国内进一步研究批判性地域主义的必要性,在国内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有必要推进该理论的实质性发展,不仅仅停留于理论概念的定义。

(五)由沈克宁2004年撰写的《批判的地域主义》一文,从直面的角度分析与介绍了什么是批判性地域主义,定义了批判主义的辩证思维的研究范畴,解读了批判性地域主义的风格所限定的框架,肯定了批判性地域主义理论,强调了“批判性”具有反思和自我批判的进步意义,是国内较早研究批判性地域主义的一篇论文,之后国内几乎所有关于批判性地域主义的论文都以该文为参考文献,该理论的解读为国内相关领域的研究开辟了先河,表明自己的立场与态度,从客观的角度分析了批判性地域主义所担当的时代角色。通过查找大量该作者其他文献资料,未再有缜密的相关理论的实践延伸研究。

(六)2012年最新的《世界建筑》中刊登了一篇《对“抵抗”的抵抗 ——埃格纳之批判的地区主义批判》,作者主要通过美国的评论家埃格纳之口,简要介绍了批判性地域主义理论思想的源头、矛盾、背景,由此转入到批判的地区主义思想对建筑话语影响的分析。整体论述了批判性地域主义理论在赞誉与争议中、渐行渐远中所处的实际状态,认为批判性地域主义不过是边缘对中心及其规范的偏离和变形而已,是来自于欧美国家对亚、非、拉等地区发展中国家或本国欠发达地区建筑的地域性评论的评论。这是一种立场的反省,在我们看到相关解析时,意识到我们实际更需要本地域文化的建筑师参与到具体的理论研究中去,相对客观地引导理论的本土化,而不仅仅是空泛的学术之噱头。具有讽刺意义的是这种反省本身也符合“批判”本身的积极意义。

二、为什么今天仍然需要批判性地域主义?

研究地域性的相关理论在于从理论中看出历史建筑的发展脉络,纵然国外的地域性研究理论不能完全适用当下国内发展,但在梳理中必然有意识形态边缘化的共性存在,研究批判性地域主义的目的是为解析处于工业社会时代背景下的本土建筑,我国的中心城市和地区已进入后工业化信息时代,而村镇基于前现代或处于工业化改造阶段,不同的社会文明形态交织与并融,出现了社会文化分布的不平衡,在经过农耕、工业化、后现代信息文明的今天,现今世界范围正面临现代与传统、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冲撞与融合;我国的城市设计现状、国情与发达国家上个世纪的工业城市化面貌有很多相吻合点,但不同之处又在于出现了本土传统设计文化与外来设计文化、现代设计文化与后现代设计文化并存的格局。在现代格局的平衡关键点中,更要寻求适宜发展的健康因素,以求得我国城市文化长足的整体进步的健康型发展,反思本土建筑文化的建构;致力于“有机场所”的营造,从全球视野剖析地域建筑与现代建筑的关系,以及地域建筑的传统与革新问题。

从广义与狭义角度理解地域文化研究的重要性:

一方面从广义角度。在人类进化的今天,似乎科技伴随着人类的文明在机械化这架巨型的运转机器前,亦逐渐呈现出文明和人性的异化趋势,文明的异化呼之而出的正是我们当下急需解决的生态环境问题,城市环境的恶化已经成了众人的眼疾,生存于此、逃离此地已经像难兄难弟一样被坚实地捆绑在一起,成为城市环境污染中人类的真实写照;面对复杂的社会层面要求我们检视包括城市、建筑、教育、文学、绘画等各种文化机构——那么建筑“器官”在城市化的脚步中是否也呈现出异化和畸变的导向?需要研究我国建筑环境危机形成的设计思想意识形态,认识与协调人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关系及其作用,以“感到安适自在”适宜人的自由活动与交往为目的健康设计为启示,强调注重本土建筑的活力,对地域性相关研究也成为重中之重。

另一方面从狭义角度。城镇化所伴随而生的正是环境严重污染的一系列城市文明的弊病,在城市模式的发展中我们更寄希望于城市良性的增长循环,那么追求健康和人性的设计有机模式,对于乡土建筑及乡土景观理论概念的引入也是必然,已成为上世纪末建筑界提出的焦点。吴良镛在1998年“当代乡土建筑”的国际会议上提出了“现代建筑地域化”与“乡土建筑现代化”这一理论命题,虽然并未提供切实可行的具体操作方式,但其观点也是当下国内地域主义研究的重要理论之一。袁枚在《国内当代乡土与地区建筑理论研究现状及评述》一文中评价,吴良镛地域理论命题“试图将地区性上升到一种建筑的基本属性而不只是传统建筑具有的独特属性,并将之归结到整体建筑文化和时展的层面,其意义就在于赋予了地区性和地区建筑推动现代主流建筑文化发展的重任,为中国建筑文化的发展提出了一种重要的可能性。”事实上的确越来越多的建筑师开始切实地关注建筑的独特人文历史背景,同时也在关注建筑的细节语言的表达,此种建筑语境为当下的建筑形态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方式、方法,那么为这样一种形式提供坚实的理论框架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当代建筑中,新乡土建筑可以看作是现代性与传统性的统一体。建筑的乡土性有它自身的历史性分析,承认传统与现代的科技结合是历史的需要。

三、如何既持有批判性,又是地域主义

批判的地域主义,并不是说地域的就是批判的,地域主义是相对于城市文明、建筑文化失落而提出的相对概念,厘清了现代与历史之间的时间概念,站在时代的角度去认知传统文化;地域主义本身就是地方特色的代名词,在此主要强调地域文化的有机状态,传统民居聚落性群体活动单元的生活方式决定了地域范围,是共性与个性的共同存在,是共性与个性的互为消长关系,建筑的存在与区域性相对应,形成了区域的实际载体,在属性上存在因果关系。

当下有一定生活阅历的人,都会遇到自己所熟悉的地方和环境不复存在的现实经历,对以往空间情感的追忆充分说明了“场所”存在的生命和可延续性。批评本身特定的自我批评性成为这种延续性的代言词,这叠加在一起的反思与进步的积极意义便有所呈现。这是对现代人文明失落的抵抗,是对文化、政治、种族失落现象的有意识识别。在此值得深思的是近年中国传统建筑艺术与技术,在当代的城市建筑与景观设计中“新生”的设计表现形式,其形态是原生态完全消亡,还是传统与现代嫁接后的“后地域主义”“后传统”时代的到来。

在历史建筑的有机进化中,其无生命的表征随着社会各个方面的渗透,以渐进的方式被改变,地方性历史建筑在信息变通的格局下形式日渐统一化。但在普世化中,越来越多的先锋设计者关注到了建筑的有机生命,意识到地方性历史建筑需要自身的蜕变,而不是从传统建筑到现代建筑的完全转换,如果是无根系的繁茂注定只能是昙花一现。ID+C室内装饰杂志曾在采访王澍设计的中国美院国际画廊时(1991年),问到关于设计的出发点,王澍说设计灵感来自于不断解读皖南民居,王澍后来获得普利兹克的大奖也在于不断驾驭传统文化的表现上。王澍的设计所思所感是地域民居与现代建筑的良性结合。沈克宁《批判的地域主义》一文强调了批判的地域主义不是乡土建筑,是一种后卫性的建筑策略,借以表述该理论是“有赖于一种强烈的对自主性认同的追求,一种强烈的对个性的认同,一种对文化、伦理和政治独立的渴望……建筑本身的有机性必然要与那种不现实的、被动且试图回归到前工业时期营建形式的态度保持距离”。③王澍所表现的也是精神场所的认同感,批判性地域主义的场所营造是传统延续的表现,而完全抛弃传统场所精神的、纯粹的现代性将被推上割裂传统的角色,实际上我们大众所需的是传统与现代的良性结合,是“直进式”与“迂回式”的表现,直进是符号特征的渐变,风格的演化,迂回是传统文化特质的表现,是可以捕捉的场所认同感。显然当下传统建筑形态——直进式已被普世所融合与割裂,只有传统建筑的迂回存在着必然性,所要强调的是在不同的时间、不同阶段允许有新生事物的发展,甚至是难以阻挡的历史前行,但始终是遵从于自身的有机性,决然不能是割裂的。

(注:本文为陕西省文化厅艺术基金项目《基于批判性地域主义的新乡土建筑设计方法研究》,项目编号:20120010)

注释:

①亚历山大·楚尼斯,利亚纳·勒费夫尔.批判性地域主义——全球化世界中的建筑及其特性[M].王丙辰,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2.

②肯尼斯·弗兰姆普敦.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M].张钦楠,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

③沈克宁.批判的地域主义[J].建筑师,2004(5):33.

本土建筑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威海是个有着沉重殖民历史的城市,自明代开始设卫,历经甲午中日战争后被列强瓜分,直到十九世纪三十年代收回,跌宕的历史为这片沧桑的土地留下了大量本土及英国殖民时期建筑遗留。由于威海地理位置闭塞,文化落后,其本土建筑在我国总体建筑发展史上并不出众,但在局部却存在普遍的胶东传统;而殖民时期,限于英对其定位与政策,其殖民建筑并不隆重,但体现了殖民时期英国建筑的典型风格,并融入了本土建筑传统。通过参阅大量资料,本文将对本土及殖民建筑主要特征进行详解,并进一步比对以找出两者风格相互融合的原点。

【关键词】威海本土建筑;殖民时期建筑;风格特征;中西交融

A Contrastive Study between Weihai's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and Architecture in Weihaiwei Rented by England

Xian Shuai,Xu Fei-peng

(Qingdao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hool of Architecture Qingdao Shandong 266033)

【Abstract】Weihai is a city with a heavy colonial history, since the Ming Dynasty had set, after Jiawu world powers after the Sino-Japanese War, until the nineteenth century to recover the thirties, the ups and the vicissitudes of history as this left a large number of native land and the United Kingdom Legacy of colonial architecture. Weihai occlusion of the geographical location, cultural backwardness, and its local architectural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in China's overall architecture is not outstanding, but they exist in the local tradition of popular Shandong; the colonial period, its location and the policy limited the British, the colonial buildings are not grand However, the British colonial period reflects the typical style of architecture, and integrated into the local architectural traditions. By referring to a lot of information, this will be the main features of local and colonial architecture to Detailed and further compared to identify the origin of merging the two styles.

【Key words】Weihai local architecture;Colonial architecture;Style;Blending Chinese and Western

1. 近代本土建筑特征

相对于南方民居,北方民居往往由于外表过于朴素而易被遗忘。尤其是在大威海区域即胶东半岛范围内,由于历史上交通闭塞及文化落后,民居总难登大雅。要说胶东民居的特色代表,主要是以荣成为中心的海草房。(图1)

图1 以荣成为中心的海草房海草房一种非常独特的民居,用海草铺屋顶,用乱石来垒墙。屋面使用当地前海特有藻类,新鲜时呈褐色,随着时间越久逐渐变为灰白色。草顶的铺砌上陡下缓,上厚下薄,呈现一种厚实又连绵的效果,与当地的起伏的山脉融为一体。其墙体所用的石材是当地出产的米黄色花岗岩,用白石灰浆粘结并勾出很细的缝,颜色温暖,结构刚强稳固。但是海草房只是胶东一带靠捕鱼为生的沿海村落的建构形式。在威海卫城内,或者受威海卫城辐射的环威海卫城各村落,民居多呈现的是一种具有普遍适应性的典型北方住宅形式,高檐青瓦,灰墙灰顶。

受北方寒冷的气候条件制约,阳光的需求会成为北方民居建构的主要考虑因素。房间朝向决定了住宅单元的布置以及村落布局的结构,所以从远处观察,村内住宅的样式基本相似,正房朝南,灰墙灰顶,“差别只在新旧而非革新”。

威海地区的典型民居平面相当简单。胶东半岛自古就贫瘠闭塞,居民多为外来人口,靠渔业为生。他们性格开放,流离不定,生活方式反映在建筑上的特点就是形制简单,外表朴素。在总体建筑布局上,较为散乱无规划,即便是在历史悠久的古村落里,也找不到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所建立的多层次递进式院落。

1.1 院落布局。富裕人家会将院子围合,形成典型的但较为简陋的四合院式建筑。北边是正房,当地称北屋,坐北朝南,为一明二暗或一明三暗、一明四暗的三开间、四开间或五开间房。东西侧的房屋称为厢房,南边的房屋称倒房,东头留出通道作为主要过道。西厢一般做杂物用房,用来饲养牲畜或者放置石墨。北屋和东西厢之间一般留有1米左右的采光通道,称 “窗过道”。一般人家的院子没有院墙,或者只有低矮的桔梗围栏,建筑平面不讲究四合院合院对称,或者常只建一侧的厢房,整体呈“L”形。一般将北屋作为主要起居室,厢房做为杂物用房。 (图 2)

1.2 单体平面。正房一般做四间,进门为正厅,两侧为卧房,西面一般会有一间杂物间。厢房一般做三间,进门正厅,两侧卧房。单体建筑进深往往较小,首先受制于建筑材料。胶东半岛盛产石材,用当地花岗石做为建筑外墙可以抵抗海风海浪的侵袭,现在所见大部分传统民居的外墙面几乎都由米黄色石材砌筑。但是石材作为外墙,在当地简陋的屋架结构下不能取得较大的进深。其次, 为适应胶东半岛多雨雪的气候,民居单体中多将防风、屋面排水、采光等条件作为重要建造因素考虑,从而形成建筑平面进深较浅,屋面坡度很大的建筑形式。(见图3)

1.3 外在形式特征。近山的山村墙体较为简陋,多为片石砌体。平原地带,即卫城及其周围辐射区域民居墙体,基础部分或窗台以下多为片石砌体,以上则为土坯墙或者土砖,或者正面墙体采用花岗石砌筑。

上世纪六十年代之前的民居,基本沿用明清格调,屋面多铺蝴蝶瓦及鱼鳞瓦,较隆重的建筑铺设筒板瓦和滴水,屋面颜色以青灰色为主,风格较为古朴。屋脊多清水脊,端部起翘明显。普通民宅较为低矮,屋面由于排水需要曲线明显,虽然材料粗糙结构简陋,但整体比例生动有弹性。门楼:门楼往往在有合院院墙的民居中出现,作为威海地区民间彰显身份的标志。设在大门的上方,其宽度略大于大门,一般长2m,宽1m左右,两面坡屋顶,脊上两边挑起细细的飞檐(多用砖头刻成),远看生动有韵味。(图4)

烟囱:胶东地区的烟囱称为福台。胶东地区自古经济落后交通闭塞,民居多半简陋破落,但是在这简陋的屋顶上,福台特别显眼。富裕人家烟囱常采用中国传统殿宇屋身结构,自上而下,分为台基、殿身和屋面,其中屋顶一般采用的是“单檐庑殿顶”,虽然体积不大,但是雕梁画栋,挑角脊顶,飞禽走兽,高檐青瓦。

图5 国王饭店

图6 广州十三行街景1.4 建筑主体结构。“三间房,两支梁,一扇门,两扇窗。”反映了当地民居构架的简陋。其多为抬梁式等腰三角形木结构屋顶,砌体墙群或墙基多为本地花岗岩砌筑,上部砌青砖。总体而言,威海地区民居的典型结构为砖石木结构。

2. 英国殖民建筑特征

2.1 建筑体量。英租三十年间,城市建设集中于威海卫城墙东北部的沿海地区(爱德华商埠)及刘公岛上。经过多年战乱和政权更替,加上建国后大规模市区建设,现留存的英租时期建筑大约60余处,分别沿威海湾成环形分布,以及于刘公岛中西部成线性分布。

由于英国政府及商人对威海卫经济缺乏信心而产生的殖民政策和当时威海卫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制约,英租威海卫时期并没有较大体量的宏伟建筑物, 于1904年拟建的市政办公大楼计划也中途取消了。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建筑是政府单位办公建筑及别墅建筑,但体量普遍较小。其中体量最大的要数国王饭店。国王饭店,是英租威海卫时期最辉煌的建筑。分别由二三层组合而成的楼房,圆拱廊窗成排,屋面天窗成线,背依青山,面临大海,气势宏伟,但于1945年8月毁于日军炮火。 (图5)

2.2 建筑平面形式。该时期英式建筑平面自由活泼,与本土建筑存在很大差异。平面多为矩形,组合各种不同的方形体块,其中以“凹”字形居多,如英领事馆。其外侧多有外廊,一般随建筑外立面顺势而建,或呈L形,如华勇营。别墅建筑多有庭院,一般为不规则状围山成园,如小红楼和六角楼。

2.3 建筑外在形式特征。

图7 上 英商人别墅

下 威海卫学校旧址2.3.1 柱廊。柱廊的实用性和艺术性使其具有大范围的生命力。近代西方在远东的殖民地,出现了以外廊为主要特征的殖民建筑,这种柱廊样式并没有在西方国家引起重视,但是在遥远的殖民地却获得了极大的生命力,因此也可称之为殖民地外廊样式 。该样式最早起源于印度英国人之手,因为最早统治亚洲的,是最先经历工业革命的英格兰。在中国最早出现该样式应该是在广州十三行街(图6)。同为英国殖民地,香港的外廊式建筑显然要早于威海卫。“在其他许多方面,香港则具有两面性;尽管该殖民地有着现代的卫生设施,但是瘟疫还是每年都会发生;此地既有附带走廊的,通风良好的石质建筑,也有拥挤不堪、条件恶劣的贫民窟;其炎热、潮湿与难闻的气味是欧洲人想象不到的”。 由此可以看出,殖民者热衷于围廊的建造,应该是由于气候原因。习惯了寒冷天气的英格兰人,来到闷热的靠近赤道圈的东南亚地区,常常因为炎热与潮湿而病倒。对于柱廊这种建筑形式本身来说,确实具有抵御这种气候的优势:遮阳、通风,更重要的一点是,柱廊形成的空间足以满足英国人喜欢便餐、聊天、抽烟以及享受下午茶的绅士趣味。

英租威海卫时期,这种殖民地式建筑被英国人“移植”到威海,被广泛运用于各种功能类型,尤其是别墅建筑。如果说殖民者在南方建造廊子来避暑,那么在寒冷的北方,建造廊子除了躲过夏季的炎热外,也有一个气候原因,就是日照。柱廊形成的空间很好的保护了墙基以外几米内的空间,使建造大面积的落地玻璃窗成为可能。在太阳倾斜的冬天,落地窗无疑给室内带来了更多的阳光。

2.3.1.1 外廊形式。“在威海近代建筑中外廊形式不外乎有单侧外廊、L形外廊、二面外廊和四周回廊几种” 。威海卫殖民时期建筑中,存在各种柱廊形式,其中以“L”形外廊和单面外廊居多。“L”外廊以英国商人别墅等为代表,单面外廊则以威海卫学校最为典型(图7)。

2.3.1.2 外廊构成。在威海殖民时期建筑中,外廊构成形式有很大差别。(1) 在外廊单元母体构成形式上,有的是连续的平直的方形开间,高宽比不定;有的是连续的拱券券廊,拱券或为半圆或为一段圆弧;还有使用巨柱式统一墙身的例子,如海星学校旧址。(2)在外廊建筑材料上有木构和石材:木构外廊常拼束柱,栏杆多为精细的短木拼接;石材廊柱通常在柱头有收分,形成梭柱。在组合上,有单柱和双柱组合。有的建筑存在一层为石制券廊,二层为木构券廊,这样做即产生丰富的立面效果,又在结构应力上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如图7。(3)砌筑上檐口线条整体简洁,有的甚至使用毫无装饰的矩形或方形,没有任何线脚,这也大多体现在窗户上,如小红楼的矩形廊柱单元,简洁现代,或许受到了同时期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 (图8)

2.3.2 外立面装饰――古典主义与英国传统的折衷。外廊柱式普遍比较简洁,淡化了古典柱式。大型公共建筑平面讲究对称,立面讲究构图的主从,建筑外立面多用石材(花岗石)贴面,或者水刷石面层,较为坚固,柱式多用巨柱式统一墙身,如海星学校教学楼。别墅建筑多比例严谨,形态端庄,明显有古典主义的影响,如德胜作坊旧址(图9)。但是细部处理没有统一的风格导向,檐口,墙身材质以及烟囱上具有明显的东方符号,或许有同一时期折衷主义思想的影响,如六角楼。住宅建筑有英国民间传统,两面坡或四面坡屋顶,墙身喜欢用木材,平面构图较为灵活,立面较为朴素,讲究自然材质,活泼平实,或有青年风格派影响。

2.3.3 细部特点:

2.3.3.1 门窗。一般强调门的重要性,开间较大,有些建筑门上挑檐刻画细致,或者加木构架支撑起坡屋顶用来强调入口。开窗形式丰富,一般有圆形窗、拱形窗、方窗、矩形窗,大部分公建一层开窗尺寸较大。(图10)

2.3.3.2 坡顶。大坡屋顶是近代威海建筑区别于其他殖民城市遗留建筑的最显著特征,其颜色一般为青红两色,形式按平面可以分为自由式与对称式,按层数分为一层坡和两层坡,按组合方式可分为单一式与组合式。 (1)自由式坡屋顶以英商人住宅为代表,高低错落不同,自由活泼;对称式坡屋顶代表为四眼楼,一南北向大坡屋顶,面南向出两花岗石大老虎窗坡顶。(图11)(2)一层及两层坡:一般来说,平面较为简单规整的多为一层坡屋顶,坡顶沿墙分布,其变化较小。平面复杂的多为两层坡,即夹带阁楼。为了突出其两层体量,立面坡度多趋于直线,如四眼楼;两层坡顶也有柔和的曲线,而突出垂直的老虎窗。如英国商人住宅。(图12)(3)在组合方式上,单一坡指屋顶只有一个体块,如七星楼。相反的,组合式坡屋顶通常会有几个不同的坡顶穿插,同时又有不同层高的穿插,凸显高大与新奇。 如中国军团指挥部楼。(图13)

2.3.3.3 烟囱。受胶东半岛风雪较大的影响,本地民居多有体量较大的烟囱及顶盖,本地称“福台”。这一时期的殖民建筑,受气候及风俗的影响,多有体量较大,装饰明显的烟囱存在。这些烟囱少有西式,大多直接挪用中式元素,是威海近代殖民建筑的另一大特点。(图14)

2.4 建筑的主体结构。总体看来,威海的近代殖民建筑一般分为一般民居(主要是平房、棚户和平民大院)、庭院式住宅(别墅),此外还有数量不多的公建,主要为政府机关单位、学校和教堂等。主要有砖石木,砖木,砖石,木屋架结构,钢混等混合结构形式,其中砖石和砖木结构占到其中大部分。

3. 中西结合的因素

3.1 英国建筑的东方元素。爱德华商埠区在该时期的殖民建筑,无论从平面布局还是立面构图上,多多少少都有了东西方风格的融合与吸收。该时期的英国建筑,反映的基本是当时欧洲最普通的民居及公建特点。但是在局部会有意识的融入胶东民居传统符号。

3.1.1 高檐青瓦,挑角脊顶。爱德华商埠的英国建筑,多以行政及别墅为最多,在这两类建筑中,吸收的东方元素也最为明显。首先,屋面材料上,行政类建筑习惯使用胶东民居特色浓郁的青瓦,当地称之为鱼鳞瓦。青瓦双坡及四坡的西洋建筑,远看确实有东方建筑之韵,如法商人住宅(图15)。其次,在屋顶形态上,常会有中国传统木建筑中的屋面曲线出现,在檐口尤为突出,在中国传统建筑中称之为升起和挑脚。这种形式多存在于别墅建筑中,代表为六角楼(图16),其六边形屋面加上明显的檐口升起,形成了类似东方亭子的屋面效果。

3.1.2 墙身材料――本山石。前面讲过,威海本地民居,为了抵御海岸强劲的风雪侵袭,常用附近开采的花岗岩作为墙体材料。这种花岗岩颜色偏米黄,用在民宅上多不加精良切割,呈不规则状。档次较低的民宅多用在窗下墙裙上,窗台以上用青砖砌筑。家里殷实的民宅则有正面墙体全部采用大块花岗岩砌筑的。这种从当地山体开采的花岗岩俗称“本山石”。

可能同样起到抵御风雪的原因,英国殖民建筑吸收了威海当地民居的花岗岩砌筑传统,墙面,尤其是公共建筑墙身,几乎全部采用大块的、不规则的几何形状的本地花岗岩做砌体,主体结构坚固,密不透风,并且形成了图案丰富的墙面装饰效果。(图17)

3.1.3 “福台”――洋楼上的“土帽子”。 “福台”有重要的存在原因,一是装饰,二是功能。胶东地区,尤其是威海地区位于半岛深入东海的最东段,三面环海,一年四季风力强劲,多风雪暴雨。福台的挑檐可以有效的防止风从烟囱倒灌,阻止雨雪进入,是装饰与功能的统一体,为胶东民居的传统特点。英国人很快意识到这种特殊构件的装饰与实用作用,将它竖在了英国传统坡屋面上。建筑本身的本土化装饰为这种特殊构件与建筑整体的融合创造了条件。一般来说,凡是有这大红坡顶的典型英式屋面上,总会有雕梁画栋的福台出现(图18)。

3.2 本土建筑的西洋风情。该时期的本土建筑,尤其以爱德华商埠南端栖霞街区为代表的本土民宅,也在建筑立面上些许吸收了部分西方元素。栖霞街的拱形墙和拱形窗是其中的代表。威海本土建筑中,很少出现用砖发拱券来作为门窗上檐的,但是栖霞街区内的民宅,虽然外观及材料仍为典型的本土建筑,但是门窗上檐一般会用砖发拱券,并在上方作弧形条状线脚装饰。由于建筑成排连续布置,因此形成连续拱券型的空间母题。

另外,栖霞街区本体建筑的山墙上,出现了威海建筑史上不曾有过的涡旋。主要体现在戚家大院侧面山墙尖上的弧形券和对面亚洲医院西北山墙上的三段砖发涡旋。这些略带西方巴洛克式的但并不成熟的弧线,代表了当时中西文化在这一地域的交流与碰撞,是威海建筑史上珍贵的标本。(图19)

4. 总结

虽然这一时期,中西方思想文化与建筑不断交融,但纵观现有遗留建筑不难发现,该时期建筑风格,本土建筑的影响要大于英国建筑,即英国建筑受到本土建筑的同化因素更多。这与当时几任行政长官的审美取向不无关系。其中最应被提及的是威海卫租借时期最后一位行政长官庄士敦,他在英撤离威海卫演说词中提到“你们现在是中国式,和我们三十二年以前初来威海的时候是一样,我们从没有一点野心要使你们变为别种人,…或者在威海和你们住在一块儿的英国人跟你们学的,最少也比你们跟我们学的一般多;恐怕我们没使你们英国化,你们倒使我们的人中国化了。”

参考文献

[1] 于国铭,找寻威海地区主义建筑的“根”―以荣成石岛村民居为例,威海晚报20081127期.

[2] 姜卫成, 看威海人文:民居见证时代变迁, 威海日报20090703期.

[3] 王政,威海近代英式建筑研究,硕士论文,济南:山东大学.

[4] 鞠红旗,威海威海英租时期的建筑,掠影杂志,2008年第9期.

[5] 藤森照信,张复合,外廊样式-中国近代建筑的原点,建筑学报,1993年第五期.

[6] 邓向阳主编,米字旗下的威海卫,山东书画出版社,2003年.

[7] 王政,威海近代英式建筑研究,硕士论文,济南:山东大学.

[8] 王一强,威海卫办事大臣庄士敦临别演说词的法文化阅读,法学论文,2004.

[9] 沈福煦、孔健,近代建筑流派演变与鉴赏,同济大学出版社,2008年.

本土建筑论文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

1引言

在当今国际 经济 、文化日趋一体化的大背景下,现代环境艺术中的建筑、景观、室内设计亦越来越呈现出一种趋同化的趋势。如何在规划中更好地保护与传承本土传统民居优秀的特色,并结合现代人的生活方式,设计体现出具有本地特色的城市景观显得特别重要。做为一个环境艺术的学习和研究者,在本土传统民居面对现代化的冲击显得日渐式微而感到遗憾的同时,深感有责任就此课题进行探讨。

2闽南红砖传统民居的解读

单德启在他的《人与环境一一

1.2.4闽南红砖民居的文化

闽南上承古闽越的积淀、下启汉族及西域的交流、再融合东南亚、伊斯兰和西方建筑的影响,在文化面貌上呈多元化的状态。今天,闽南传统红砖民居独特的外观是在闽南地域文化的浸染下逐渐形成的,她受多元文化的影响,在造型式样上处处以装饰视觉元素体现建筑与文化不可分割的关联性。

2传统民居传承之意义

2.1传统民居传承之重要性

弗.赖特曾说:“唯一真正的文化是土生土长的文化”由此可见,其对于本土建筑文化的认识是相当深刻的。传统民居是本民族人民智慧浓缩的结晶,它必然有着我们能够“古为今用”的有益成份。但是,令人深感遗憾的是,今天 现代 化的民居建筑的大量涌现及外来文化的冲击,各地的民居逐步被所谓异彩纷呈的各色建筑、貌似多元的审美追求的建筑所代替。这表面看是“现代化”的体现,但也是对传统文化传承的缺失,亦反映出民族自信心的缺失;从另一个侧面看何尝不是现代对传统的蚕食与否定,或本土文化对外来文化的让位?如果说房子塌了,可以重建,但一个民族的精神垮了,要重铸又谈何容易?建筑是表现民族精神的一种主要的形式,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可以说亦是民族精神的外化。因此,更好地保护与传承传统民居的优秀文化,是一个民族自信的重要体现,也是一个民族对 历史 的尊重。

2.2传统民居传承之紧迫性

2.2.1外来因素导致传统民居加速消逝

当今,大量优秀的传统民居,正由干 经济 加速度增长、生活习俗的变革而快速消失。所以,民居的保护与传承已刻不容缓。早在建国初期,梁思成、林徽音夫妇就曾为了老北京的旧城保护问题竭尽全力、四处奔走。他们的方案是保留老城,将现代化的建设计划移到旁边的城市去;保留城墙,并在上面做出一些景观、休闲娱乐区域,这样人们既可以边饮茶,边徜徉在古城墙上,看老北京、看众生相,试想那是何等的享受!当梁氏夫妇看到古城墙被拆时,不禁痛哭涕零道:“每拆一块砖,都是在剥我的皮啊!”据说苏州郊区著名的水乡一一周庄之所以今天能够留存下来,也多亏已故 艺术 家陈逸飞先生当时四处呼吁奔走,今天才能依然存在于我们的视线之内。

2.2.2内在因素造成传统民居传承的紧迫性

古民居本身因年代久远及建筑材料的限制,导致古民居保护与传承问题的刻不容缓。我国古民居多为砖、土、木结构,因年代久远、凤吹日晒,老化程度加剧及资金匾乏,更加深了这种紧迫性的程度。

3结语

本土建筑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建筑理论;中国建筑;文化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中国古代建筑的木构建筑也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然而很多建筑理论却未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追根揭底还是存在很多原因的,此篇文章就要谈一谈中国建筑理论缺失的原因。

一、传统文化包袱沉重

传统建筑文化异彩与时代建筑文化格局纵横交错,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努力与文化反思相互交织,形成于不同历史背景下的文化观察和评判坐标在同一时空并存争胜,所有这一切,映现出世界文化视野中的当代中国建筑文化比较研究的多重色彩。中国现代化思想运动的一大特色,在于它始终是从文化层面来探讨中国出路问题。自近代以来的中国建筑领域,也把中国建筑的出路问题归结为如何解决建筑风格问题,停留于从建筑形式、风格的层面去找寻出路。

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国第一代建筑师开始,时代精神和民族情结的十字架就摆在中国建筑文化发展的道路上。中国建筑师这个职业从诞生之日起,就刻刻都在时代精神和传统文化的张力下挣扎,背负着沉重的文化包袱,挣扎着寻求传统文化的时代生长点或者时代文化的传统立足点。这样的传统,到了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建筑师的创作活动依然是在传统和时代张力下探求文化的时空吻接的又一种努力;贯通着主流建筑师心境的,依然是文化上的两难考虑。正是这种沉重的文化包袱,使我们经常被风格、形式所遮蔽,把寻找中国建筑的“民族风格、时代精神、地方特色”当作中国建筑界的最有价值的追求,却使建筑本应该思考的本体层面的问题长期受到忽视。

二、外来建筑相对强势

长期以来,以西方建筑话语为主的建筑思想一统天下使西方文化成为建筑的主流,当今盛行的全球化更是一个以西方世界的价值观为主体的“话语”领域,在建筑界则表现为建筑文化的国际化。全球化对中国建筑带来的最大影响就是建筑设计领域内国际建筑师的参与。

大量的设计任务被国际建筑师占有,造成了中国建筑在走向全球建筑设计市场中心的同时,中国建筑师却不断地被边缘化。边缘化的结果使越来越多的建筑师面临着更大的市场竞争,在激烈竞争的设计市场中迎合业主可能就是更多建筑师的选择了。与此同时,全球化也使中国的设计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有的西方建筑师为了占领中国市场,为了吸引业主的眼球,也设计出许多造型奇特、夸张的建筑形象来赢得设计任务。为了在这样的竞争中胜出,中国建筑师也纷纷重新陷入形式主义的泥潭。

三、本土建筑理论缺乏

虽然当代中国建筑界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接触西方的后现代主义和现代主义之后的各种建筑理论,西方蓬勃发展的建筑理论和建筑思潮摆在中国建筑学界面前,但却没有认真追溯后现代主义建筑产生的根源、没有吸收其研究问题的方法,没有消化吸收国外建筑学理论的精华。我们自己的建筑实践,又很少有人认识问题的能力能够达到理论的高度,而只能凭个人经验和“感觉”处理问题。对于建筑哲学的思考更是缺乏,而更多的是评论性和套用国外理论介绍设计方案和实际工程的论文,这反映了当代中国建筑界理论的缺乏。当代中国建筑界理论的缺乏,立足本土的理论体系未能形成,这造成我们没有自己的理论指导,只好转求国外。但“形而下”的模仿和形而上学的引进理论成为实践过程中两个相互推动的缺陷一一形而上学的使用来自国外的建筑理论使我们的实践活动表现为缺乏内涵的模仿,这导致适应当代中国特点的建筑学理论没有良好的实践基础,进而造成中国建筑只能遵循实用主义哲学,用功利主义的视角,充塞于我们视野的只能是地域、时代、民族等现实而功利的问题,而无法在本体层面上发现更具普遍意义的建筑基本问题。

四、创作环境仍未完善

伴随着社会开放、经济发展、文化的交流,当代中国建筑的整体创作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建筑泛意识形态思维模式逐渐淡化,精品意识已经觉醒,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获得认同,节约型社会的氛围正在强化,对于建筑的认识也在逐步走向成熟。但相比国外发达国家,我国社会对建筑的关注远远不够,社会整体对建筑的认识有待于提高,特别是在一些中小城市建筑创作环境急待改善。目前,主要存在着以下凡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建筑相关法制不健全。建筑师注册制度缺乏有效的管理;建筑项目的评审缺乏足够的严肃性;建筑评价缺乏必要的科学性;特别是对建筑规模、尺度、能耗、结构合理性、构造精致性、方案的技术经济性等缺乏有效的评价;设计收费标准的执行缺乏必要的监督,同行间的不正当竞争缺乏有效的制度规范等等。

第二,建筑评论机制不健全。目前出现在建筑学术刊物上的主要是设计人对自己设计作品的介绍或者国外建筑作品的介绍,缺乏具有一定深度的比较客观全面的建筑评论。在非专业学术刊物上发表的有关建筑评论的文章也比较少。评论的话题主要集中在环境、功能、形式等层面,使用后的情况反馈、能耗、构造细部等话题缺很少提及。

本土建筑论文范文第6篇

论文关键词:地域文化精神,建筑性格,历史

现代建筑中“以人为本”已逝去,过多地去讨论功能空间人性化也已成了多余,因为这些东西在浪滔之后已经深深赋予建筑本身。中国加入世贸后,给建筑创作带来了新的机遇,也带来了新的挑战,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使地域化的问题也日益突出。

1地域文化精神

1.1地域文化的内涵

尔今,在当代建筑理论出现频率最高的字眼莫过于“地域性”和“文化性”,其实简单地说这两者本身就是统一的概念,本不需要将它割裂开来分析又分析。一句话,地域差异只谈文化差异。在特定的地域气候和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文化是多元化的,是符合当时当地民族特性的,因此,长期以来,必然形成特定地域的特定文化,这样的结果就会产生不同的地域和民族在生活方式、审美标准和价值取向上是不尽相同的,建筑文化也是普遍遵循这个规律的。

1.2地域文化的外延

既是文化就会属于精神文明的范畴,地域文化也是如此,看不见摸不着,又实实在在存在于每个人的心里,本身具有抽象性,因此,人们只能去理解它,体会它。

从更深层来谈,“文化”是为人们所接受且深深影响着人们行为的,单就广泛的人群而言,建筑审美也会因地域文化的差异而有所不同。为什么有些建筑是“公认”优秀的,这不仅仅靠建筑界人士就可以评判定位,最主要的还靠群众,尤其是那些每天抬头可看见或者与之密切联系的人们。

有人不禁会问:那他们对其有何标准呢?其实在每个人的心中都会有一种审美观念,一种不是与生俱来但又需要深厚的地域文化底蕴的精神,会“指引”着他们,“影响”着他们。另一方面,建筑是服务于群众的,因此,优秀的建筑必然需要与“人群”产生共鸣,能够在精神上引起他们的感悟,激发他们一tl,灵深处的情感。因此,优秀的建筑同样应该具备一种地域文化精神。这就是地域文化外延,既存在于人们心底,又表达在建筑中的一种精神。

2建筑性格

通常在谈论一个人的时候,常常会说他是否有性格,有怎样的性格,或腼腆或大方,或开朗或沉闷。建筑也同样具有人的这些特征,或富有情感,或冷若冰霜。

建筑性格与建筑个性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建筑个性是讲求另类,构思新颖大胆,而建筑性格主要是说它内在的本质,有内涵、有品质,能够给人亲切感和深厚韵味的。然而这些正是当代身边建筑最缺乏的东西。

对于每个建筑作品,当他能够完整地实现矗立在你眼前的时候,它就可以拥有语言了,与周围的人群产生交流,是否能为人们所认可接受,那就看它的性格是否与人们的性格一致。

3地域文化精神与建筑性格

3.1感悟

中国的木构架的几千年的演变发展,在世人堪称是神化,而延续到今天,它却成了在众多建筑师看来是“落后产物”的敷生物种而妄自菲薄起来。更有些建筑师以为拼凑几个天井盖几个大屋顶就使建筑具有了民族性、地域性。这些简单、庸俗的东西,就这样充斥着人们的生活。

很熟悉的日本文化,它的发展多是借鉴于中国,作为代表其建筑特点的“神化”建筑,以木构架和两坡悬山为特征,具有洗练简约的优雅的洒脱;再看日本的“枯山水坪庭”,也是将中国禅宗和中国造园艺术精神揉合,形成了独特的风格。上海金茂大厦是美国人设计的,汲取了中国古塔的神韵,不是简单的模仿,没有玻璃瓦,没有风铃但整个建筑却十分具有中国文化的神韵。

所有这些例子,都足以使那些标榜“地域性”、“文化性”的仿古或复古建筑相形见拙。

3.2呼唤

经济全球化带来巨大经济财富,同时也失去了许多宝贵的文化财富。西方文化的渗透和wto的加入,外来的建筑文化更是充斥着整个建筑市场,“国家歌剧院”、“国家电视台”、“鸟巢体育中心”,以北京为首的,本是中国政治文化中心和历史名城,现在竟成了国外“知名”建筑师们的试验基地与练兵场。不禁会问,我国的本土建筑师哪去了?

其实就在身边,在低头,在沉默,殊不知还是这块土地,还是这些文化,就是无限智慧与力量的源泉,也正是抵制这些外来不良文化的有力武器,也正是发扬光大中华优秀文化的最佳时机。然而还是没有人敢站出来,只因为他们身上缺少了一样东西、一种精神——地域文化精神。

3.3建筑师的责任

本土建筑论文范文第7篇

论文摘要:中国传统民居是劳动人民在与自然共生共存的生活中提炼创造的,在此过程中,结合不同地区的传统文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创造出了无数优秀的民居建筑。如何传承这些民居建筑中的优秀文化,在现代环境设计中更好地服务于当今社会,是设计师应注重研究的领域和课题。本文以闽南民居的研究为着眼点,阐述学习传承传统民居的意义。

0引言

在当今国际经济、文化日趋一体化的大背景下,现代环境艺术中的建筑、景观、室内设计亦越来越呈现出一种趋同化的趋势。如何在规划中更好地保护与传承本土传统民居优秀的特色,并结合现代人的生活方式,设计体现出具有本地特色的城市景观显得特别重要。做为一个环境艺术的学习和研究者,在本土传统民居面对现代化的冲击显得日渐式微而感到遗憾的同时,深感有责任就此课题进行探讨。

1闽南红砖传统民居的解读

单德启在他的《人与环境一一中国传统民居聚落基本理论与实践的探索》一文中,用英文中的“本土的”(vernacular),“传统住宅”(traditionalrcsidcnce),“没有建筑师的建筑”(archetecturewithoutarchtect),对“传统乡土民居”的含义进行l}释。n]现仅以笔者当下生于斯长于斯的闽南民居为例,就其内部空间形态、外观特征、色彩特征、装饰符号、文化特点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从中探讨其对于今天的环境艺术设计工作的重要性。[z]闽南红砖民居通常指的是用本地特制的红砖结合本地石材和工艺、融合了中原文化及闽南海洋文化的精神而建造的大膺a"詹”是闽南方言,就是通常所说的“房屋”。

1.1闽南红砖民居的空间构成形式

闽南红砖民居一般为单层,其布局以中轴线分布;呈“向心围合式“;左右对称排列;多层次进深。正中间有天井,中设厅堂,一般摆放祖宗神位,前设石煌,两边为厢房,左为大。在闽南方言里,几进一般也称作“几落”,如“三落大膺”的说法,指的即是三进的大詹。

1.2闽南红砖民居的色彩分析

1.2.1主色调

闽南红砖民居以红色为主色调。究其心理及传统因素,红色是中国传统象征意义文化中举足轻重的色彩,红色在几千年的中原传统文化中,象征喜庆、顺利、成功或受人重视、欢迎。“闽南红”呈现的便是一种带有喜庆的红色,它代表了闽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乐观向上,奋发图强的生活态度,使闽南人对传统文化中代表喜庆、吉祥和朝气的红色情有独钟,并将红色作为建筑主色调延用至今。

1.2.2辅色调

闽南红砖民居中的白石、青石、原木色及饰作的辅助色,与砖红主色调相辅相成。可以说,闽南红砖民居的色彩搭配无论从建筑本身,还是置于在自然的大环境中,都显得既端庄典雅又活泼灵动。

总之,蓝天白云之下、青山绿水之间那一栋栋具有典型的闽南特色的红砖民居,犹如中国传统青绿山水画中一枚枚朱砂色的印鉴,它与环境显得统一而又有变化。

1.2.3闽南红砖民居的装饰符号

闽南红砖民居不仅远观起来赏心悦目,近看局部装饰的符号设计亦别具一格。

a、装饰符号的位置:屋脊、墙面、悬梁、柱子、门窗、斗拱等;b、装饰符号的制作方式为:石雕、砖雕、木雕、灰塑、剪贴、拼凑等;c、装饰符号的题材:吉祥纹样、神话教化、诗词楹联等。这些装饰符号的灵活运用结合民居建筑的材料与工艺,使之无不充分显示营造者的匠心和艺术造诣及文化品位,亦成就了闽南民居独特的魅力。

1.2.4闽南红砖民居的文化

闽南上承古闽越的积淀、下启汉族及西域的交流、再融合东南亚、伊斯兰和西方建筑的影响,在文化面貌上呈多元化的状态。今天,闽南传统红砖民居独特的外观是在闽南地域文化的浸染下逐渐形成的,她受多元文化的影响,在造型式样上处处以装饰视觉元素体现建筑与文化不可分割的关联性。

2传统民居传承之意义

2.1传统民居传承之重要性

弗.赖特曾说:“唯一真正的文化是土生土长的文化”由此可见,其对于本土建筑文化的认识是相当深刻的。传统民居是本民族人民智慧浓缩的结晶,它必然有着我们能够“古为今用”的有益成份。但是,令人深感遗憾的是,今天现代化的民居建筑的大量涌现及外来文化的冲击,各地的民居逐步被所谓异彩纷呈的各色建筑、貌似多元的审美追求的建筑所代替。这表面看是“现代化”的体现,但也是对传统文化传承的缺失,亦反映出民族自信心的缺失;从另一个侧面看何尝不是现代对传统的蚕食与否定,或本土文化对外来文化的让位?如果说房子塌了,可以重建,但一个民族的精神垮了,要重铸又谈何容易?建筑是表现民族精神的一种主要的形式,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可以说亦是民族精神的外化。因此,更好地保护与传承传统民居的优秀文化,是一个民族自信的重要体现,也是一个民族对历史的尊重。

2.2传统民居传承之紧迫性

2.2.1外来因素导致传统民居加速消逝

当今,大量优秀的传统民居,正由干经济加速度增长、生活习俗的变革而快速消失。所以,民居的保护与传承已刻不容缓。早在建国初期,梁思成、林徽音夫妇就曾为了老北京的旧城保护问题竭尽全力、四处奔走。他们的方案是保留老城,将现代化的建设计划移到旁边的城市去;保留城墙,并在上面做出一些景观、休闲娱乐区域,这样人们既可以边饮茶,边徜徉在古城墙上,看老北京、看众生相,试想那是何等的享受!当梁氏夫妇看到古城墙被拆时,不禁痛哭涕零道:“每拆一块砖,都是在剥我的皮啊!”据说苏州郊区著名的水乡一一周庄之所以今天能够留存下来,也多亏已故艺术家陈逸飞先生当时四处呼吁奔走,今天才能依然存在于我们的视线之内。

2.2.2内在因素造成传统民居传承的紧迫性

古民居本身因年代久远及建筑材料的限制,导致古民居保护与传承问题的刻不容缓。我国古民居多为砖、土、木结构,因年代久远、凤吹日晒,老化程度加剧及资金匾乏,更加深了这种紧迫性的程度。

3结语

本土建筑论文范文第8篇

论文摘要:中国传统民居是劳动人民在与自然共生共存的生活中提炼创造的,在此过程中,结合不同地区的传统文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创造出了无数优秀的民居建筑。如何传承这些民居建筑中的优秀文化,在现代环境设计中更好地服务于当今社会,是设计师应注重研究的领域和课题。本文以闽南民居的研究为着眼点,阐述学习传承传统民居的意义。

0引言

在当今国际经济、文化日趋一体化的大背景下,现代环境艺术中的建筑、景观、室内设计亦越来越呈现出一种趋同化的趋势。如何在规划中更好地保护与传承本土传统民居优秀的特色,并结合现代人的生活方式,设计体现出具有本地特色的城市景观显得特别重要。做为一个环境艺术的学习和研究者,在本土传统民居面对现代化的冲击显得日渐式微而感到遗憾的同时,深感有责任就此课题进行探讨。

1闽南红砖传统民居的解读

单德启在他的《人与环境一一中国传统民居聚落基本理论与实践的探索》一文中,用英文中的“本土的”(vernacular),“传统住宅”(traditionalrcsidcnce),“没有建筑师的建筑”(archetecturewithoutarchtect),对“传统乡土民居”的含义进行l}释。n]现仅以笔者当下生于斯长于斯的闽南民居为例,就其内部空间形态、外观特征、色彩特征、装饰符号、文化特点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从中探讨其对于今天的环境艺术设计工作的重要性。[z]闽南红砖民居通常指的是用本地特制的红砖结合本地石材和工艺、融合了中原文化及闽南海洋文化的精神而建造的大膺a"詹”是闽南方言,就是通常所说的“房屋”。

1.1闽南红砖民居的空间构成形式

闽南红砖民居一般为单层,其布局以中轴线分布;呈“向心围合式“;左右对称排列;多层次进深。正中间有天井,中设厅堂,一般摆放祖宗神位,前设石煌,两边为厢房,左为大。在闽南方言里,几进一般也称作“几落”,如“三落大膺”的说法,指的即是三进的大詹。

1.2闽南红砖民居的色彩分析

1.2.1主色调

闽南红砖民居以红色为主色调。究其心理及传统因素,红色是中国传统象征意义文化中举足轻重的色彩,红色在几千年的中原传统文化中,象征喜庆、顺利、成功或受人重视、欢迎。“闽南红”呈现的便是一种带有喜庆的红色,它代表了闽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乐观向上,奋发图强的生活态度,使闽南人对传统文化中代表喜庆、吉祥和朝气的红色情有独钟,并将红色作为建筑主色调延用至今。

1.2.2辅色调

闽南红砖民居中的白石、青石、原木色及饰作的辅助色,与砖红主色调相辅相成。可以说,闽南红砖民居的色彩搭配无论从建筑本身,还是置于在自然的大环境中,都显得既端庄典雅又活泼灵动。

总之,蓝天白云之下、青山绿水之间那一栋栋具有典型的闽南特色的红砖民居,犹如中国传统青绿山水画中一枚枚朱砂色的印鉴,它与环境显得统一而又有变化。

1.2.3闽南红砖民居的装饰符号

闽南红砖民居不仅远观起来赏心悦目,近看局部装饰的符号设计亦别具一格。

a、装饰符号的位置:屋脊、墙面、悬梁、柱子、门窗、斗拱等;b、装饰符号的制作方式为:石雕、砖雕、木雕、灰塑、剪贴、拼凑等;c、装饰符号的题材:吉祥纹样、神话教化、诗词楹联等。这些装饰符号的灵活运用结合民居建筑的材料与工艺,使之无不充分显示营造者的匠心和艺术造诣及文化品位,亦成就了闽南民居独特的魅力。

1.2.4闽南红砖民居的文化

闽南上承古闽越的积淀、下启汉族及西域的交流、再融合东南亚、伊斯兰和西方建筑的影响,在文化面貌上呈多元化的状态。今天,闽南传统红砖民居独特的外观是在闽南地域文化的浸染下逐渐形成的,她受多元文化的影响,在造型式样上处处以装饰视觉元素体现建筑与文化不可分割的关联性。

2传统民居传承之意义

2.1传统民居传承之重要性

弗.赖特曾说:“唯一真正的文化是土生土长的文化”由此可见,其对于本土建筑文化的认识是相当深刻的。传统民居是本民族人民智慧浓缩的结晶,它必然有着我们能够“古为今用”的有益成份。但是,令人深感遗憾的是,今天现代化的民居建筑的大量涌现及外来文化的冲击,各地的民居逐步被所谓异彩纷呈的各色建筑、貌似多元的审美追求的建筑所代替。这表面看是“现代化”的体现,但也是对传统文化传承的缺失,亦反映出民族自信心的缺失;从另一个侧面看何尝不是现代对传统的蚕食与否定,或本土文化对外来文化的让位?如果说房子塌了,可以重建,但一个民族的精神垮了,要重铸又谈何容易?建筑是表现民族精神的一种主要的形式,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可以说亦是民族精神的外化。因此,更好地保护与传承传统民居的优秀文化,是一个民族自信的重要体现,也是一个民族对历史的尊重。

2.2传统民居传承之紧迫性

2.2.1外来因素导致传统民居加速消逝

当今,大量优秀的传统民居,正由干经济加速度增长、生活习俗的变革而快速消失。所以,民居的保护与传承已刻不容缓。早在建国初期,梁思成、林徽音夫妇就曾为了老北京的旧城保护问题竭尽全力、四处奔走。他们的方案是保留老城,将现代化的建设计划移到旁边的城市去;保留城墙,并在上面做出一些景观、休闲娱乐区域,这样人们既可以边饮茶,边徜徉在古城墙上,看老北京、看众生相,试想那是何等的享受!当梁氏夫妇看到古城墙被拆时,不禁痛哭涕零道:“每拆一块砖,都是在剥我的皮啊!”据说苏州郊区著名的水乡一一周庄之所以今天能够留存下来,也多亏已故艺术家陈逸飞先生当时四处呼吁奔走,今天才能依然存在于我们的视线之内。

2.2.2内在因素造成传统民居传承的紧迫性

古民居本身因年代久远及建筑材料的限制,导致古民居保护与传承问题的刻不容缓。我国古民居多为砖、土、木结构,因年代久远、凤吹日晒,老化程度加剧及资金匾乏,更加深了这种紧迫性的程度。

3结语

本土建筑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陕西关中地坑窑院 地域文化 院落空间布局 生态环境 更新模式

陕西省文化厅艺术基金项目:陕西关中地坑窑洞四合院民居建筑文化遗产保护研究,项目编号:2012023。

地坑窑院是豫西、晋南、关中、陇东等北方黄土地区较为常见的一种原生态居住方式,也被称为天井院、地阴坑、地窑、暗庄子等,乃远古穴居方式的遗留,夙有中国北方“地下四合院”之谓,俗语称其为“院落地下藏,窑洞土中生”。陕西关中地区的地坑窑院无论数量规模、技术水平、艺术水平均在其中占据重要地位。近年来,地坑窑院已被列入国家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行列,极大推进了对该原生态民居的保护与更新的发展。

地坑窑院是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

地坑窑院是千百年来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融合共生的产物,是当地居民利用本土材料,适应当地气候、地理条件,融合其生产、生活方式建造而成的,是具有良好环境适应能力的原生态绿色建筑。

1.地坑窑院是地域地理、气候适应性的产物

窑洞的修建受到地形地貌、水流风向等自然因素的很大影响,这种生存方式是先民适应自然环境的创举。窑洞依山就势,因地制宜,可谓之会呼吸的“生命建筑”,其与环境相容共生,有着其他建筑类型难以获得的生土性建筑优越性。地坑窑院是窑洞的一种特殊形式,主要分布于豫西、晋南、关中、陇东等北方黄土地区。其中关中地区的地坑窑院多位于渭河北部的台塬之上,塬上黄土层厚度可达十米到三四百米不等,黄土是“由风搬运沉积的第四纪陆相粉砂质富含碳酸钙的土状沉积物,主要由粉粒组成,颜色呈棕黄、灰黄或褐黄,具有大孔隙和垂直节理特征”①,这样的土质受人工开凿而不易崩坍,故地方民众巧妙利用黄土直立边坡稳定屹立的特性而向地下发展院落,形成地坑窑院(图1)。而土壤的热传导能力较差,地坑窑洞顶部及侧壁皆有厚土层覆盖,使得洞内温度总是落后于外部变化,故地坑窑又有冬暖夏凉、恒温恒湿等特点。为收集雨水,院中通常挖一口深约10米的渗井,井口上缩小成一小孔,比地面略低,这种井称为窖。地坑窑洞是先民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结果,是地域地理、气候适应性的产物,具有原生态建筑绿色环保、亲近自然的特色。

2.地坑窑院是地域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的融合

地坑窑院不但是先民适应当地地理、气候的产物,亦与其地域性的生产、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地坑窑院的院落组织形式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居住区域规划制度――“井田制”。井田制始于夏代,历经两千多年的发展,被贯彻为我国最基本的土地与社区组织的规划制度与管理制度。井田制社会的“居住”意义,我们可以通过唐代杜佑《通典・食货》作以解析:“经土设井,以塞争端;立步制亩,以防不足。使八家为井,井开四道,而分八宅,凿井于中。一则不泄地气,二则无费一家,三则同风俗,四则齐巧拙,五则通财货,六则存亡更守,七则出入相同,八则嫁娶相媒,九则无有相贷,十则疾病相救。”②“井田制”对与华夏民族“居住行为”的规范,以及社会习俗、人伦道德都有巨大的影响。这种九宫格的居住形态反映了古代先民聚族而居的一种基本群落结构单元。地坑窑院亦是这种居住形态的演化与实际体现,以院落为中心,四周对称分布窑洞,具有极强的向心性及围合感。

地坑窑院作为一种向地下争取生存空间的生土建筑,其与靠崖式、独立式锢窑的建造方式完全不同,是在平地向下挖坑形成人工土崖后,再横向挖穴,以获取使用空间的竖穴与横穴相结合的建筑形式。在缺少生产工具的古代社会,这种营建方式可谓经济高效,使得穷人亦可拥有自己的住宅。而在地坑窑院建成之后,窑洞上方会形成宽阔平整的“场面”,不但可供人行走,更为重要的是可充当晒场使用,这对于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关中地区来说,是十分必要且实用的。而且院落组群的形式亦多种多样,可用街道将院落间联系起来,形成地下街式地坑窑院或用过洞将两个以上的窑院串联在一起,形成院落群组(图2)。

由上可知,地坑窑院向地下获取使用空间,以院落为中心,四面横向挖穴,具有很强的向心性及围合感,是由古老的“井田制”发展演化而来的“地下四合院”。这种形式无疑符合现代建筑中心或场所、方向或路径、区域或领域的空间组合性质。且与当地的生产生活方式相融合,成为居民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陕西关中地区地坑窑院现状

陕西关中地区地坑窑院主要集中于渭河以北的黄土高原地带,以永寿县、淳化县、三原县、长武县、彬县、旬邑县、乾县、礼泉县等地为主。其中三原县、永寿县、淳化县三地现在还有留存较好且规模较大的村庄,三原县柏社村还因其有分布集中且保存完整的二百余院地坑窑院而入选成为2014年部级“历史文化名村”。

1.典型地坑窑院现状

本次课题选取三原县柏社村、永寿县等驾坡村及淳化县马家村等为主进行调研,从其建造方式、院落布局、环境营造、居民生活方式等方面进行深入剖析。

柏社村位于据三原县城四十余里的北部新兴塬上,村中现有保存完好的地窑134院,经常有人居住的地窑25院,废弃地窑52院,共计211院,乃目前关中地区规模最大的地坑窑院聚落。

等驾坡村位于永寿县城西北4.5公里处。当地居民因地制宜,下挖窑洞居住,窑洞顶部的不远处便是其劳动耕作之所。村中现共有地坑窑洞481孔,有人居住的及已搬迁的窑洞共九排,其中保存完好的共计452孔,被损坏的共29孔。

马家镇马家村(图3)位于淳化县西部偏南,地处渭北黄土高原沟壑区南缘,地势较为平坦且土层深厚,但水源较为缺乏。近年来,村中窑洞使用数量急剧减少,倾圮坍塌较为严重。本次课题在马家村考察时发现形制十分罕见的地坑窑院街道,分布在东、西、南、北四条大街,其中保存最为完整的是南街。

陕西地坑窑院主要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前。其建造方式则是在平地挖一个长宽约为8~20米、深6米以上的长方形或正方形土坑作为院子,造成人工土崖,然后在坑的四周开凿6~14个窑洞,窑洞一般高在4米左右,宽3.5~4.5米之间,深达几米至十几米不等。这是一种由竖穴与横穴组合而成的窑洞形式,谚语将其描述为“上山不见山,入村不见村,只闻鸡犬声,院落地下存。窑洞土中生,车从头上过,平地炊烟起,声由地下来”。

2.地坑窑院的SWOT分析

地坑窑院隐藏于黄土层中,没有明显的建筑外观体量,以四合院形式组成地下院落空间,最大程度地与黄土地融合起来,保持原生态的地貌环境,构成了黄土高原独特的地下聚落景观。地坑窑洞具备覆土建筑的特性,相比于生土建筑而言,更具有空间的变通性和设计的灵活性。而且还有取材方便、易于施工、造价低廉、冬暖夏凉、节省能源、易于成型等优势特征。对于隔绝噪音、防止辐射、防空、防火、防震等方面均有一定效果。是地方民居聚落生态观特性的展现。窑内恒温恒湿,建筑寿命较长。而向地下开挖的穴洞对于聚集雨水有着明显优势,可在雨季储水,旱季利用。但窑洞亦有其容易坍塌,室内因空气无法对流而通风较差,室内潮湿、采光不良,欠缺生活配套设施,院落占地面积较大,无法使土地得到有效利用等缺陷,且在现今的当地村民心中,居住于地坑窑院是落后与贫穷的象征,加之窑院与现代生活所需空间的差异性,造成地坑窑院的遗弃及衰败。

因此,如何扬长避短,将新技术融入其中并在保持其中地域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完美融合现代生活,使人口回迁并继续居住,重新焕发地坑窑院的生机与活力,成为复兴这一原生态建筑最大的挑战(表1)。

表1 地坑窑院SWOT分析表

陕西关中地坑窑院更新模式探析

在技术手段日新月异的今天,如何运用新的设计理念、生态技术与其传统方式相结合,使空间布局灵活、生态环保、便于施工的原生态民居地坑窑院的居住方式得以延续、建筑文脉得以传承,是面临的重要课题。

1.建筑文脉的传承

地坑窑院的更新不但是对于此种建筑形式的保护,也是对建筑文脉的传承。地域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建筑的空间与形式,其影响主要体现在社会组织结构和民间习俗等方面。

(1)社会组织结构,是指一种综合性的基础因素,可反映出某一地区聚落的整体形态及特征,是影响地域性建筑的重要力量。在不同文化特征的社会,其主导力量与需求系统各不相同,如宗教力量、血缘地域、经济方式等。而地坑窑院聚落的营建则多以血缘和地缘关系为主。故在设计过程中需全面考虑聚落的社会组织结构,通过建筑设计的方法寻求合理的解答。

(2)传统民俗,这是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行为观念等联系最为紧密的一种基本文化因素。一个地区世代传承的行为观念与价值体系与这个地方的传统习俗相互影响,共同形成当地人的价值观,并影响着诸如住宅、服饰、饮食等方面。

2.空间布局的更新

地坑窑院这种民居聚落长久沿用的九宫格模式为探讨新型窑洞的布局提供了确凿的依据。从设计构想中,由九宫格的单一元素可进行多层次的建筑衍生组合关系,具有空间构成的完整性。

利用一组九宫格形式布局(“八卦式”)的地坑窑洞作为设计母题,进行模数的加减。而模数则立足于“井田图”进行衍化。而后再以此为基础,将不同的变异模块进行再生组合,生成多种院落空间模式。运用开阔的设计思路和变通的空间格局,寻求灵活的空间组合关系,再根据功能的要求进行二次模数组合。以此即可产生多样的空间,满足现代生活方式对于空间的多种需求。利用窑洞的原有院落形制,推广此设计方法,在不同的地域面貌中,可生成灵活多变的建筑组群,保持地坑窑院的优势特性并增加建筑组群公共空间的共享性。这样的设计可以理解为是原有生土建筑的衍生,也是设计元素的变异,其性质则具备覆土建筑的完全特质,更符合地域文化的思维延续性。

3.生态环境的更新

地坑窑院所具有的生态环境优势十分明显,但对于其窑洞容易坍塌、室内因空气无法对流而通风较差、潮湿、采光不良,欠缺生活配套设施、院落占地较大,无法使土地得到有效利用等缺陷,可采用引入新型建材与传统材料互为结合,介入太阳能照明与热水系统、合理的雨水收集系统等环保生态、绿色节能的技术进行有效改进。

(1) 新技术的使用。对于窑洞容易坍塌的问题,可运用“窑洞砂层防渗技术”对地坑窑的顶部进行生态性改造,使改良后的地坑窑顶部可以种植,从而也达到节约用地的效果。此外,在窑脸部位采用黏土合剂与乳化沥青抹面,亦可达到防水效果。对于采光通风的问题,可采用扩大窑洞窗户的方式,并用塑钢双层中空玻璃窗来增加地坑窑室内采光面积。对于地坑窑室内潮湿、通风不良的问题,可采用在窑洞内部后端设置“L”形的管道通风循环系统的方式加以解决。对于地坑窑院占地面积过大的问题,可在地坑窑顶部的覆土层内运用砂层防渗技术进行防水处理,形成种植床埂,从而在其顶部进行立体绿化,从而使土地得到有效利用。

(2) 生态化措施的采取。充分运用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等生态性措施来提高和改善地坑窑院的生活质量。其一,是应用太阳能资源。首先可用太阳辐射产生的能量来建立供热系统,以供给民居日用生活所用热水与取暖等;其次可用太阳能发电,为民居提供清洁能源,解决生活用电等问题。此种做法有利于降低对非可持续性能源的消耗,保持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其二,关中地坑窑院聚落对生物质能的利用可通过生物沼气池来实现。还可以沼气为纽带,以农业为基础,把农村的养殖产业、能源开发和种植产业相结合,从而形成一种“四位一体”的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图4)。

图4 “四位一体”的生态循环发展模式(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除了克服地坑窑本身缺陷而使用新技术与生态化措施外,还应积极迎合时展,充分满足当代人对居住环境的需求,在窑洞内部设置现代化厨卫、家具家电等生活配套设施,完善其生活环境,提高其生活品质,使得地坑窑院这一古老的居住形式可以适应当今生活,并不断发展与传承。

结 语

陕西关中地坑窑院是中国建筑文化的宝贵遗存,其中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建造技术、生态观念、非物质文化等皆对于研究这片土地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地坑窑院原有的生活环境已经不能满足其居民对于现代生活方式的追求。本文通过探析陕西关中地坑窑院的保护与更新,旨在探讨其在现展中的可行性,并以空间适应性及生态可持续性为切入点,为关中地区人居环境的发展提供一个新的视角,推进当代地域文化的传承。

注释:

①李晨:《在黄土地下居住与生活――陕西三原县柏社村地坑窑院生土建筑的保护与传承研究》,学位论文,西安美术学院,2011。

②杜佑[唐]:《通典・卷三・食货三》,中华书局,2003。

参考文献:

[1]侯继尧、王军:《中国窑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2]王军:《西北民居》,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3]张璧田、刘振亚:《陕西民居》,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4]孙大章:《中国民居研究》(第2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5]王明贤主编:《名师论建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6]杜佑[唐]:《通典・卷三・食货三》,中华书局,2003。

[7]李晨:《在黄土地下居住与生活――陕西三原县柏社村地坑窑院生土建筑的保护局与传承研究》,西安美术学院,2011。

[8]季永鑫:《渭北永寿县等驾坡传统下沉式窑洞聚落保护与更新研究》,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

[9]李琰君、王欣欣:《原生态建筑的典范――关中地区淳化县张寨村地坑窑》,《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4月25日。

[10]赵霁欣:《黄土高原关中平原地区农宅的有机更新》,《西安建筑工程学院院报》2001年12月。

[11]赵成、阿肯江・托呼提:《生土建筑研究综述》,《四川建筑》2010年2月28日。

[12]陈纲伦:《“阴性文化”与中国传统建筑“井空间”》,《营造第一辑》(第一届中国建筑史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选辑),1998年8月18日。

本土建筑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中国现代建筑 印度现代建筑 地域建筑 可持续性

一、当今中国建筑的现状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后,各种思潮流派一涌而入。我们对后现代、解构主义等等的思潮流派的兴趣远远超过了许多建筑本体的东西,大片大片的老城区被拆除,欧陆风格的建筑和景观拔地而起,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地域文明被商业化、全球化的潮流冲击得支离破碎。我们在这样逐渐走近西方的生活模式中,日益丢掉了我们自己的文化和传统,走向茫然。

当今与我们同属第三世界国家的印度,在现代建筑道路上经过多年的摸索和努力,走出了一条个性鲜明、极具民族特色的地域性建筑之路,以纯朴、自然的“泛印度主义”出现在世人面前,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我国和印度的现代建筑发展基础相似,但两国发展的道路轨迹却不尽相同。这很值得我们的建筑师深入的思考和学习。

二、印度建筑的精彩创作

1.印度的古建筑文化:在印度的古建筑中,宗教建筑占有重要的地位。源于人们狂热而虔诚的,建筑中“中心”的表现、方向性和“胎室”的设置,都有明确的规定,采用坚实的砖和石材作为构筑材料,严格遵循曼陀罗建造,表现一种印度文化中“梵我同一”的统一哲学观念。建筑此时为宗教创造了体验的场所,使人在物质环境空间中,获得强烈的精神感受;在整个建筑环境空间中水井、水池、台阶、柱梁、雕刻和神龛等丰富而极具特色的建筑手法,以及人们在建筑中对阳光的巧妙处理,使印度建筑具有了独特的文化气氛。

2.印度的现代建筑文化: 二十世纪中期一些西方现代建筑大师来到印度,他们带来了西方版本的印度现代建筑的“情”与“理”。如:柯布和康这两位大师,他们尊重当地建设条件,并朝着将现代建筑思想与印度地方性相结合的方向探索。他们大大启发了进步的印度本土建筑师,引导他们走向了地域建筑之路。如:多西、柯里亚、里瓦尔等一些印度本土的建筑师。

多西身为柯布的弟子,早先曾与柯布和康共同工作过,对他产生的影响巨大。但在后来其漫长的建筑创作过程中,将西方思想与本土文化相结合,作品与柯布有了很大的不同,他根据本土的情况,将建筑本身看成一个调节气候的装置,设计中充分考虑遮阳、隔热系统,善于使用连续半圆筒拱的纪念性形体,把阳光、空间、功能、形式综合起来考虑,减少辐射热,这同古代建筑的传统是一致的。这在他设计的甘地劳工学院及印度管理学院中得到很好的体现。

柯里亚早年曾在美国学习,1955年回国三年后创办了自己的私人事务所,圣雄甘地纪念馆是他杰出的早期作品。他从当地村落特点得到灵感,建筑布置形成自由随意的参观路线,运用当地的建筑要素“建成一个个低矮的小亭子,由此组成院落和展室。近人的尺度、弯曲的路线、幽静的环境昭示着‘甘地之精神’。”他设计的博帕尔邦议会大厦坐落在山顶上,成为这座山水优美的城市的标志。很有特色的九宫格平面布局,是从印度教曼陀罗图案获取的灵感。9个格分别由建筑或院落构成不同的含义,其中心院落是一切力量的源泉,它体现的是“无就是有”的道理。

他们同样受到西方现代建筑的教育,而且有的得到大师的亲传,但很少有追随西方建筑流派的倾向,作品展现各自独特的面貌。强调尊重本国国情,结合印度特色的生活条件,赋予地方材料新的生命,以低造价低技术创造出具有印度特定文化内涵乃至心灵体验的现代建筑,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这给我国广大城市化水平还比较低的地区建设一个很好的启示。

三、对当代建筑师的启示

1.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国外经验中进行创新。中国的传统文化和造园艺术延续数千年,中国文化的核心就是“兼收并蓄,求同存异”。当今世界经过多种文化的交汇、融合,并从中让我们看到人类文化的丰富多彩、兴旺发达和无穷生机,更增添了我们弘扬传统文化的信心。

值得可喜的是我们的一些勇于创新的建筑师们已经开始积极探索,越来越多的建筑师也开始注重建筑的文化品味与使用者的心理感受,把建筑设计的层次引向深入。举例来说:在首届中国别墅节上,荣获“2004别墅经典金奖”及“创新设计大奖”的北京・香山甲第别墅区项目,该项目引入老北京民居中的四合院和胡同的元素,借鉴中国传统造园的借景、对景、衬景、掩景、框景等手法,对于打造北京本土特色的现代式别墅作了一次很好的尝试,引发了人们对中国式住宅的重新思考。

2.以适宜材料与建造技术发展生态建筑:以适宜材料与建造技术、发展生态建筑在我国广大城市化水平还比较低的地区或有文化历史自然景观特色的地区,不失为一种稳妥有效的选择,它更尊重自然和关怀人本身,更具有可持续性。

在生态建筑的实践过程中要注意,它必须以对地方性、地域性的理解为前提,应结合当地情况,运用可再生的地方性建材、简单适宜的建造技术,或使它们与现代的科学建造方法与建造技术相结合,以鲜明的色彩,以简洁、朴素的手法,进而创造出新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建筑。

在这里,柯里亚的贝拉普尔低收入集合住宅,就给我们一个很好的借鉴。设计时他提出的住宅基本模型,就是基于印度传统的生活方式而来的,在住宅的规划中应用“成长空间”的概念,采用非常经济的结构和材料,经过三次住宅组团的构成,形成了一个公平的、可增长的、拥有各层次共享空间、可将常规空间解体重组以利于形成属于住户自己的生活环境。

如果设计生态建筑时盲目放弃了当地的气候、地质、人文等条件,而机械地套用一系列“国际式”的设计手法──双层皮、空中花园、电脑控制的百叶窗……也许本来是一个很简单的调整问题,却在材料、技术和建造上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时有可能因为周围系统的不可持续性而影响生态效能的发挥。

3.设计中换位思考,注重社会责任:印度著名建筑师多西认为,建筑师不仅要懂得形式美学、材料、构造等,他还应该对社会学、经济学和生态学等有深入地了解,他必须同时理解现代主义的思想和多元、复杂的国情。敬业精神是建筑师经常挂在嘴边的, 厚厚的图纸,精细的节点细部,颇有创意的设计风格往往成了敬业的资本。其实这只是它的基础,更高的一个层次也是更难做到的是贯穿于建筑设计和建设周期的责任意识,应该是建筑赋于人赋于社会的本质。

4.热爱生活,注重细节,全方位提高:我们要对我们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情形进行吸纳总结,去体会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和去感受对你有意义的空间,这些是我们灵感的源泉。大自然是我们灵感最好的原动力,建筑师需要灵感需要新的想法不断的出现,去创造新的空间。

曾经一位前辈说过“细节体现水平”。正是那些边边角角的粗糙和被忽略的细节,注定了粗制滥造的骂名,也注定了距离。这一点值得大家好好体会。设计能力的提高还在于知识的增加和技能的熟练。现今现代科技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给设计师带来新的思维方式和设计方法。设计师可以借助于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这一工具,对资源、环境、土地利用、交通、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模拟设计,以提高建筑规划设计的实现程度和实施速度。

四、结语

本文通过对印度现代地域性建筑特点的浅析,对现今的我国建筑设计提出几点思考建议。希望我们的建筑师根植于本土文化、根植于本土社会大众需求、用自己的方式创作、产生更多具有持久的生命力、真正属于这片土地上的优秀作品,通过历史精神构筑美好未来。

参考文献:

[1]邹德侬、戴 路:《印度现代建筑》,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2。

[2]戴 路:《印度建筑与外来建筑的对话――走向印度现代地域主义》,《硕士学位论文》,天津大学,2000。

[3]叶晓健:《查尔斯.柯里亚的建筑空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4]李 琦:《中国当代青年建筑师群体特征分析》,《硕士学位论文》,天津大学,2001。

上一篇:制药专业论文范文 下一篇:中医诊断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