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化教学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5 00:07:53

本土化教学论文

本土化教学论文范文第1篇

设计的目的在于作品能够成功地运用到社会,为人们的生活提升品质。其主要的评价标准是作品的创意性与产品化。在中国设计专业教学中,基于传统的设计教学注重设计作品的视觉美感共性而忽略本土文化的深度挖掘与融合,致使中国的设计长期以来追随西方的设计观念,要改变这一现状,首先设计教学上确立常规教学理论与本土项目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其次是要确立立足于中国本土文化底蕴融合的设计教学理念。在本土化设计教学环节中,应该将专业共识理论部分作为专业常识来让学生理解,如图形创意课程教学环节,将图形创意的思维方法、创造手法、表现形式等作为共性知识体系来讲解,让学生对学习目标有个充分的认识,兼顾了课题教学的常规化。而在学生作品创造的环节,将项目具体到某个民族某个地方的某个项目上便于促进本土化设计的创意研究,凸显出教学特色。如“室内陈设设计”课程中的家具设计实践环节,要求学生运用某个民族的元素进行设计,教学设计中,不仅要求学生了解原始形象的来由、内涵、意义等,同时对元素的形象创造过程都要有一个过程的记录,比如以草图或效果图的形式记录下来,学生最后提交的作品就能成为系统的一套具有本土化特色的设计作品。

在对共性知识的理解下,不仅从原始元素形象到创造作品形象,以及元素本身的内涵、审美特征等方面都可以呈现出中国本土化设计的特点,教学形式不仅强调结果还注重过程。立足本土化设计的教学不仅要将理论和具体项目捆绑,而且还要在课程实践阶段安排对本土文化研究与学习的时间,让学生在设计阶段深入实地地对传统文化、地方民族元素进行收集、分析、整理、研究,让最终创造的作品真正体现本土化的特点。确立常规教学理论与本土项目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还体现在本土项目实践的整体贯穿性上,即每阶段的专业课程到毕业设计、毕业论文都能和本土特色项目结合起来,每个专业课程阶段都让学生进行一个地域民族元素的考察,学生毕业完成的作品都体现某一地方或某一民族的东西,这样一来,本土化的设计作品将是很系统的。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明白各个阶段的创造活动以及创造方法,可以举一反三、由点及面,应对其他地域的设计问题时可以形成一个系统的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更能体现出良好的设计能力。比如环境艺术设计的学生,在进入专业课学习阶段,可以进行分课程阶段来解决相应的问题。比如课程实践以大理白族文化元素进行创意,在“居住空间”课程可以让学生从单体民居居室布局及空间的设计上融入白族文化元素;在“公共空间设计”课程让学生结合白族餐饮空间设计融入白族文化元素“;陈设设计”课程要求学生结合白族的图案元素进行家具设计等等。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始终结合了白族的民族文化进行研究,对白族的文化就有了充分的认识,不仅完成了设计实训,也加强了民族文化的认知,体现本土化设计创造的主旨。

2加强本土元素、符号的深层次挖掘

中国民族众多,同一民族在不同地域也存在差异,设计作品要具有其民族的典型特征必须对其民族有全面的认识。从目前学生创造的很多‘中国元素’作品来看,很多作品还缺乏深层次的特色与内涵。本土化设计的教学要取得更好的效果,必须在设计考察阶段对本土元素、符号作深层次的挖掘与研究。在本土化设计教学的课程体系中,计划部分时间来进行艺术采风是非常必要的。目前学生在做设计时,运用到的民族元素或了解民族的地域文化等方面最直接的手段就是从网络上“拿来”,之后模仿、套用。从这种现象上不难看出,在做本土化设计作品时,没有对本土化元素进行深入的考察与思考分析,缺乏对本土元素、符号的足够收集与整理是脱离设计目的的。因此,在本土化设计的教学中导入考察阶段的教学,让学生有一定的时间来分析考察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对图片资料的收集,结合文献资料的查阅,不仅对本土化元素、符号有了深层次的挖掘,也为设计创意的阶段性工作做好了必要的准备。在设计考察环节,要求学生从多方面进行资料的收集、整理、挖掘:首先,要求学生通过网络、书籍查阅相关的资料,对所设计项目的地域文化、民族文化、生活习俗等有一个相应的了解,通过网络、书籍的图片资料进行收集,从初步资料对设计项目的本土文化有一个大体的印象。其次,带领学生深入实地进行细致的学习研究。这个过程,根据项目的不同考察方面可以有选择,也会因设计项目的不同考察周期而有所区别。如面对VI设计项目,学生应从图像符号上面进行考察收集,让学生充分收集本土化的视觉元素资料并进行系统的管理,因为在民族视觉图像方面具有本土文化的视觉元素很多,如民族视觉图像的符号化有图腾符号、图案符号、文字符号、意象化符号等等,这些符号直接或间接地出现在当地具有典型代表的器物、生活用品、工艺品、绘画、建筑、服装等媒介上。通过元素、符号的实地考察与收集,形成重要的资料,用以创作阶段的取材与加工。最后,指导学生整理资料。这个过程是学生根据设计项目的考察与资料收集后,需要在众多的资料中反复比较分析,结合创意想法,找出自己认为具有可参考价值或能够运用的图像资料或文本资料,为设计作品的创作活动提供重要的参考。

3注重本土元素、符号的提炼与创新

从目前的部分资料文献来看,中国本土化的元素、形象、符号很多,不同地域、不同民族都有自身的特点,除人们熟悉的典型形象与符号外,代表一个地域或民族的本土化元素、符号还有很多,值得更多的设计师不断去挖掘与创造。在各地域民族文化蕴藏丰富的现状下是值得通过教育与学习来传承与不断挖掘创造的。设计是创造性的实践活动,设计作品需要融入设计者的“新意”。本土化设计的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注重本土元素、符号的提炼与创新是最为重要的环节。在本土化设计教学的框架下,培养学生进行本土元素、符号的提炼与创新能力需要不断实践。将传统元素转变为全新形象而要具有本土化的象征意义或精神内涵的作品,是设计者当下共同面对的创意难题,需要根植于民族地域的视野去分析与思考,汲取精华。创造具有代表性的本土化设计需要在传统元素、符号中反复去发现、思考,教学中结合学生的想法进行指导,要求学生在对本土元素、符号的逐步分析中结合创新点进行发挥。在本土化设计作品的创新环节,一方面应指导学生对传统元素、视觉形象的运用能力,另一方面还应该提倡学生对本土化元素、符号的再创新能力,取其精华,提炼蕴藏于传统元素、形象中的内涵去大胆创造。创造出新的形象是最为重要的,在方法上可以引导学生从形象的重构、具象形象的抽象化、形象的简化、形象的夸张、形象的隐喻等方面进行设计创新。

本土化教学论文范文第2篇

一、结合本土资源与全球资源与语、数、外等工具性学科相比,综合课程与科技、文化、经济、生态等等方面的联系更为直接和密切,课程资源也更加丰富。我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形成了一个个丰富多彩的地域资源,如璀璨的民族文化、瑰丽的自然特色、以及各具特色的发展现状等等,使课程来源呈现多样性、具体性和差异性等特点,从而大大提高了课程资源对不同地区不同学生的适切性。而且本土资源存在于学校周边,教师容易采集和整理,学生感到熟悉和亲切,不但有利于教师的教,还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适合培养本地建设和发展所需要的人才。为此,当前许多教师进行课程资源开发,提倡本土化,首选本地资源,甚至满足于本土资源。本土资源确实具有经济性和有效性等等优点,但不能完全满足教学内容和学生发展的需要。虽然中小学属于基础教育,学习的知识比较浅近,但综合课程所蕴涵的基础知识,包含的内容却极为广袤,上下几千年,纵横几万里,几乎蕴涵了物理学、化学、生物学、自然地理等自然学科和社会学、历史学、人文地理等人文社会学科的知识基础。所以综合课程要求教师开发极为宽广的课程资源,使学生在多学科综合的范畴,全面地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同时,教育的全球化是二十一世纪发展的主旋律之一,由于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等等方面的全球化,未来的人才必定在全球范围流动,进行竞争和合作。只有全球化的课程资源才能满足全球化教育的需要,培养全球化的人才。所以,教师不能满足于本土资源的开发,应该在掌握本土资源开发的方法的同时,掌握全球资源开发的方法,使用互联网等现代化工具,充分利用各个国家、民族乃至各个国际组织之间大量的开放信息,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在全球化课程资源和本土化课程资源两者之间,进行适当地选择和整合,取得相对平衡。

二、联系生活世界和科学世界虽然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编写的课本,力求贴近社会实际教师课堂教学论文、贴近学生生活,但由于几千年来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日益深刻,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迅猛发展,表达世界的方法越来越抽象,把五彩缤纷的世界概括为一系列的数字或符号。同时,由于学校教学的间接性和迅捷性等特点,课本的编写者不得不将知识从丰富多彩的生活世界中引伸出来,组成概念、定律、原理和结论。由此,而导致一部分学生对所学习的知识产生陌生、遥远和枯燥的感觉,甚至难以萌发学习这些公式、定律的热情和信心,影响对知识的分析、综合、判断、推理,影响对知识的掌握。中小学生通过综合课程的学习,应该在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硕士毕业论文态度和价值观这三个方面都有提高,以满足终生学习的需要,成为未来的栋梁之才。

三、提升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当前,我国中小学采用文、理课程分别综合的方法,设置了综合文科《历史与社会》与综合理科《科学》这两门课程。但最近几十年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科技知识的地位日益提高,导致学校教学对科学知识前所未有的热情,人文课程受到一定的冷落。在课程资源开发上,对理科实验室的建设、对理科资料的积累,领导重视,教师的态度热情而严谨,而对人文学科的资源开发就相对逊色。在教学过程中,对自然学科和人文学科泾渭分明,没有适当地融合和渗透。当前还有部分中学对热衷于考试升学,把开发课程资源的重点放在知识上,很少发掘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课程资源。而传统的教学理念,由科学学科培养科学精神,从人文学科中培养人文精神。凡此种种,造成学生的文理分家、重理轻文、重知识轻精神,造成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相互割裂甚至对立。当代学校教学不能偏重掌握知识而忽视精神境界的培养,更不能促使科技理性的片面增长。从课程发展的角度分析,打破文理学科界限的《科学、技术和社会》等高度综合的中学课程,早已诞生;高校课程的发展趋势是高度的分化和高度的综合并存。

从社会和自然发展的角度分析,世界范围内由于高新科技发展所引发的疾病、环境、资源等等综合性问题殛待解决,因此,这些都要求我们对综合课程的课程资源开发,不能有失偏颇,更应该打破文、理学科之间的藩篱。其实,在现实世界中,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乃至知识与精神之间,都是紧密相连的,有许多典型的资源可以为教学所用,如爱因斯坦、波尔等大科学家既拥有深厚的人文背景,又对科学知识有很大的建树等等,诸如此类的例子不胜枚举。只要教师正确认识、深刻挖掘,必定能够开发出融合文理知识,提升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课程资源,使学生在全面掌握知识的同时,既具备求真、求实,锐意进取的科学精神,又拥有关爱生命,尊重人的价值与尊严的人文精神。

四、满足“预设”性和“生成”性所谓预设,就是教师在教学开始以前就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生成,指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超越原有的思路和教案,产生新的、合理的目标和过程,使学生获得非预期性的发展。与分科课程相比,综合课程的学习内容丰富、学习方式多样、评价体系复杂,所以教师更应该注重课程资源的广阔性,有利于课堂教学的预设与生成。综合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需要事先周密地规划、设计、安排,根据教师可以推测、预知的教学进展,开发相关的课程资源,确保学生从已有知识推出未知知识。

本土化教学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新理念 核心内容 课程资源 多种形式 角色体验

完善学生的品德素质,促进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促使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基础是小学德育的根本任务。作为基础教育工作者,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德育观念,明确德育的内涵,丰富德育形式,加深对德育的认识。

一、要利用新教育理念开展德育教育

首先,德育要注重自我教育。苏霍姆林斯基提出:“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在小学中高年级可以让学生每周写“成长足迹”,在低年级可以通过让学生互相评“小红花”、开展“我能行我最棒”等活动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在德育教育过程中,还可有目的地选择一些具有德育内涵的游戏,引领学生根据游戏中伙伴的评价,主动进行自我调整,自觉按照游戏规则和游戏角色进行调试,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等。自我评价,是学生进步的力量源泉,学生只有自己认识到自己行为的是非对错,才会产生美化自我行为的强大动力,才能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德育才能真正取得实效。

其次,德育要坚持民主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糸是促进德育内化的关键,而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需要教师的爱,还有民主平等的氛围。所以,教师应将对学生的热爱之情转化为满足学生合理需求的行为。要做到用心去倾听学生的心声,关爱每一个孩子,加强与孩子之间的情感交流,架起通向孩子心灵的桥梁。只有先获得学生的肯定和喜欢,德育工作才能做到得心应手。

二、要利用德育核心内容开展德育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是德育教育的核心内容,是一个涉及育人方向的“大题”。它需要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把它点点滴滴地融入到我们的日常教学中,使它成为学生思想感情中最纯、最真、最朴实的一种情怀。尤其是在当前国际形势日益严峻,我国面临重重危机之际,更需要我们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1.在日常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课堂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场所,作为教育者,必须在课堂教育实践中,充分发掘分散在教学内容中的爱国主义因素,唤醒受教育者深沉的爱国思想和浓烈的爱国情怀。如,在学习《开国大典》一课时,教师要让学生明白:新中国是无数革命先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我们要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

2.利用班、队会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班队会课上,教师要积极组织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例如有一次班队会,我给学生讲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爱国故事,同学们被少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伟大志向所深深折服。

3.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选取不同的教育内容,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开展读书活动、观看影视作品、举行歌咏比赛、参加重大节庆、国旗下的演讲等课内外社会实践活动,都是激发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时机。

三、要利用地方课程资源开展德育教育

教材是最核心的课程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充分挖掘乡土历史资源、文化资源,将本土化的资源与教材资源相结合,形成具有乡土气息的课程资源,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家乡金张掖进行了大规模的湿地开发、旅游资源开发、宜居宜游城市建设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金张掖的转型跨越具有重要意义。在教学中,教师可通过课前收集资料,课中交流资料、观看视频资料等方法,使学生感受家乡翻天覆地的变化。学生对社会的发展感受得真切,了解得深刻,心中的自豪感就会在不经意间得到提升,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也会油然而生。用家乡的事说家乡的人,用家乡的人表达对家乡的情,这样的课程资源来自于学生身边,贴近学生生活,易于激起学生的亲近感和共鸣感,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作用不言自明。

四、要采用多种形式开展德育教育

小学阶段是一个人成长的开始阶段,也是一个人基础素质初步形成的阶段,更是培养各种良好习惯的关键期。正所谓“万丈高楼平地起”,因此,一定要把握好小学阶段这一关键期,让学生养成一系列的良好行为习惯。

首先,要用训练的方法培养。训练是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途径, 不厌其烦地反复训练会使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成为一种本能。当这种良好的行为习惯成为了他们的第二天性,将会使他们受益终生。尤其是对已形成不良习惯的学生,在训练中要强调“反复”“严格”四个字。唯此,才能形成学生的意志品质。

其次,要用榜样的力量激励。榜样是无声的力量,是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典范,是行为规范化的模式。榜样是活的教科书,具有生动、形象、具体的特点,对学生具有更大的说服力、更强的感染力, 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有着特殊的作用。用正面的典型给他们做榜样,可以激励他们向着积极的方向努力。榜样还有矫正作用,它就像一面镜子,可以使学生时常对照,以便发现自己的缺点及不良习惯,及时改正。

再次,要用评价机制督促。依据《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对学生的纪律、卫生等日常行为做到“天天查、周周评、月月总结”。工作虽然琐碎,但对形成学生良好行为习惯能起到很好的督促作用。

五、要让学生在角色体验中受到德育教育

儿童对生活的认识源于真切的体验和感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学有所获。著名心理学家柯伯尔指出:“儿童道德发展是从理智发展,角色承担发展,再向道德能力发展的。”这说明角色承担发展既是儿童道德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制约其他道德发展的条件之一。角色承担,就是让学生对未来所承担的角色提前预演或对他人角色进行尝试。在教学中,当学生的学习需要和情感需要被唤起后, 要把一些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社会角色引入校园,让其在不同的角色中体验、感悟、评议各种社会角色的善恶美丑。这样,儿童的身心才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德育,不仅仅是存在于课堂里,也不仅仅是在知识传授的过程中,学校生活的全过程、学生生活的全部,都是德育必须关注的。学校德育承担着塑造青少年人格的历史使命,每一个教师都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尽快使学校德育走出单纯传授知识的误区,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这既是今后学校德育方法改革的核心,也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2009(11):P22-P25.

[2]班主任.2009(12):P13-P14.

作者简介:

戴淑花(1965- ),女,大专学历,中共党员。小学高级教师,现任教于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长安中心学校,曾在《甘肃教育》《教育学》等杂志发表教育教学论文多篇,同时有多篇论文在甘肃省、张掖市组织的教学论文大赛中分获一、二等奖。自任教以来多次被评为市、区级优秀教师。

本土化教学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 校本培训 专业成长 平台打造

学校重中之重的工作是加强教师专业化的发展,以尽快适应素质教育的需求,而校本培训是推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我们从学校实际出发,依托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以教师的专业需求为导向,在充分尊重教师自尊心、保护他们积极性的前提下,将教师分为“年轻教师、基础教师、骨干教师”3个阶梯,以校本培训为平台,实施教师队伍建设的“三大工程”,为学校的健康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下面结合我校“三大工程”建设的实际,谈谈校本培训对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作用。

一、实施以培养骨干教师为先导的“名师工程”

根据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及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我们对全校中青年教师的优势和不足进行逐个分析,制订了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有序进行培养。同时,激励他们依据自身的优势,拿规划、订目标。在此基础上,学校千方百计地给他们引路子、压担子,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市县优质课竞赛,主持或参与县级以上的立项课题研究,选派他们到上级教育部门举办的名师工作室学习培训,要求他们每年至少要有两篇以上的论文在省级以上教育类报刊上发表,定期上好研究探索课、示范公开课,系统性地开展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活动。组织教师赴扬州、南通、南京等地学习、考察,接受更多的前沿教科研信息。

通过学习培训,这些教师很快成为学校的骨干力量,并逐步向科研型、专家型教师发展。我们积极鼓励中青年教师参加市县骨干教师的申报、参评工作,为他们脱颖而出创造条件。近年来,我校的市县级骨干教师、教坛新秀由原来的3名上升到17名,约占一线教师总数的三分之一,为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实施以技能培训促专业成长的“强基工程”

针对我校教师知识结构老化和专业发展单一的现状,我们抓薄弱学科、薄弱师资,开展各种卓有成效的校本培训,做到“研有主题,学有内容,有的放矢,校内外结合”,大力提高教师技能,促进专业化发展。如我们尝试利用一个学期的时间,每周集中教师进行一次信息技术专题校本培训,帮助教师掌握利用网络获取教育信息、提高专业水平和运用信息化手段进行教学的能力。再如,为了丰富大课间及社团活动内容,我们邀请县内外名师来校,对体艺老师进行“剪纸艺术”“体育游戏”“儿童稻杆画”等专题校本培训。对部分学科教师力量不足的情况,我们采取分批派送培训的措施,尽力为教师搭建专业成长平台,满足各科教学的需求。经过几年的努力,现在学校各科教师初步实现了专职化,许多教师一岗多能,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师资保障。

三、强化以力荐新人为目标的“青蓝工程”

我校以年轻教师为重点培养对象,安排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以师徒结对为抓手,切实抓好4件事:(1)自主学习,撰写学习笔记。学校刚性规定年轻教师每学年至少要读好一至两本教育名著,撰写学习心得,笔记不得少于1万字。(2)搭建平台,聚焦课堂。在对年轻教师的培训中,我们注重开展案例教学,深入挖掘校内培训资源,充分发挥骨干教师“传、帮、带”作用,做到以课堂教学案例为载体,通过“做中学”的方式,提升教育理念与教学行为的结合度,促进理论向实践的转化,帮助他们上好过关考评课、自我亮相课、成长展示课。(3)严格要求,促其提高。学校积极组织年轻教师开展网络教研,到骨干教师的教室跟班听课,要求达到两个不少于:每周听骨干教师课不少于一节;每周参与骨干教师集体备课不少于一课。同时通过“听课――说评课――改教案――再听课――再评课”的培训方法,帮助他们解决教学过程中的疑难问题。(4)开展教育教学论文和课题研究大比武。我们利用校本培训,集中学习论文,促进青年教师提升理论素养。

我校六十多名教职工每年都有近百篇论文在市级以上报刊发表或获奖。同时,我们通过校本培训、聆听专家讲座等途径,帮助年轻教师提高了发现问题、确定课题的能力,学习到了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促进了教育理论水平的提高。“十一五”期间,我校6个市县级课题顺利结题,许多研究成果正在被推广和应用。“十二五”,我校一个部级子课题、一个省级、4个市级课题已申报立项。

本土化教学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校园网;教学;学科组

二十一世纪是个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信息正以其前所未有的速度渗透社会的方方面面。也让人们越来越感受到对原有知识的不满和对新思想、新理论的渴望,教育作为人们获取知识的手段,起着更加重要的作用。在各中小学具体表现为:中小学校园网建设及利用网络等优势促进教育。

一、完善教研机制,促进学科组建设

立足校内名师、骨干老师,努力打造以研究、组织、合作为特征的“本土化”专业引领队伍,形成教、学、研一体化的务实有效、持续发展的校本教研机制。为建立好学科组网页,充实网站内容,每个教师,尤其是骨干教师,特级教师,名师等在上课时应注意每个单元尽量准备精备一堂课,每个学期写一篇说课稿,教学评析,精读一部教育教学专著,研究一个教学专题,撰写一篇教育心得,每二周举行一次总结交流会,每学期推出一个课堂教学公开周。

二、加强教研组建设,充分发挥教研组的作用

(1)每学期初,教研组通过讨论,确定本学期校本教研主题,各备课组分解成中心问题,组内成员共同讨论该主题开展一系列研究活动,确定主题活动的责任人、时间、内容及具体实施计划,上报教务处备案。教研组根据活动计划安排,及时上交本次活动内容记录以及下周活动内容预告。对课堂教学可采用以下的基本研究过程:

教学问题教学设计教学行动教学总结……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将所有的计划安排等事项及时通过学科组网站,达到各学科组之间相互交流学习。

(2)要提高教研活动在教研组工作中的份量,网站中设有论坛,各学科组之间及学科组内部成员之间可以通过论坛进行教育理论的学习和探讨,多分析教材,多进行专题讨论,鼓励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多开设公开课、观摩课,研究课,提倡开课教师合理运用多媒体手段,努力提高教研活动的质量与成效。

(3)每个教研组除开展正常的教研活动外,要结合本学科的特点创设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课外活动。如现场作文、英语听力竞赛、阅读竞赛、小制作、小发明、小论文及教研组刊物等,并将优秀作品,学生等比赛状况及时,通过网络创设良好的校园育人环境,激发学生“爱学习、能学习、会学习”。在学科组网站中增加特色建设、形成具有学科组特色的专业网站。

(4)在网站上继续做好学科有效教学资源库、新教材的学科教学资源库建设。应用学科组网站协调资源处完善学科组的资料库建设及考核,以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作为我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新增长点。要求每个学科组均能创建网站,教师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提供的便利条件,解决教学中面临的问题,在校网内开展教师之间集体论坛,学会反思。

三、利用学科组网站发挥学科名师的专业引领,促进教研活动

建立学科组网站的重点是课程开发能力培训和教师综合素质培训,探索建立校级、组级、自我三级研修网络,继承和开发多种研修形式,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分层次、多元化的发展性平台。

(1)制度跟进,促进教师的自主发展。建立发展性教师评价体系,着眼于教师未来发展、学校未来发展,以教师为核心,以教师个体发展为本,使教师正确认识自我、评价自我,端正工作态度,改变工作作风,激励教师积极参与学科组网站建设,以课程改革为背景,将自己好的想法及时上传和大家共享,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以评价促发展,通过学科组网站的建设,提升全校教师队伍的凝聚力与战斗力。逐步完善《东港中学学科组考核细则》,强化名师的职责履行,发挥学校名师的示范与辐射作用。

(2)注重多种方式与途径培训。1.分批组织教师到江苏等课改区名校参观交流、实地考查,亲身体验课改带来的全新教学形态和学校生活形态,强化感性认识,引发体验和思考。2.精选专家、主题,聘请教育专家多方指导。3.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有关活动。4.开展校级教研活动及教研组、备课组的主题教研活动。

(3)继续开展各类评优活动,开展“骨干教师公开课”、“新教师考核课”、“教研组教学公开周”、青年教师教学设计比赛等。为建设学科组网站提供信息资源,鼓励老师积极参与省、市、县的“三项教学评比(教学论文、教学案例、课堂教学)”、公开课、专题发言等活动,提高自身专业发展。

四、以备课作为优化教学工作的前提,视备课为促进学科组建设的重要资源

(1)个人备课要做到“五备”、“五精”,即备大纲(课标)、备考纲、备教材、备学案、备学生;精心确定教学目标,精心组织教学内容,精心编制题目,精心运用教学策略,精心优化学案。

(2)集体备课要做到“一个结合”、“两个发挥”、“三定四统一”,即集体备课和个人备课相结合;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发挥集体的智慧和优势;定时间、定内容、定主备人;统一进度、统一重点、统一练习题、统一单元测试题。

学科组网站体现以人为本,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实施新课程为重点,打造“学科组”专业引领队伍,形成教、学、研一体化的务实有效、持续发展的校本教研机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创建市一级重点中学。

【参考文献】

[1].《试论探究式教学的特点及教师的作用》.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8).

[2]李明.《学科教育》.中国教育出版社.2004,(6).

[3]陆群.《教育中的计算机》.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2002.

本土化教学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幼小衔接;终身发展;学习体验;操作探索;习惯养成。

【中图分类号】G610

一、问题的提出

按照《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幼儿园要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精神,通过调查分析我县幼儿园与小学衔接教育现状,正视不足,反思工作,提出以下二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在幼小衔接教育中,偏重于知识的衔接,缺少文娱性。表现为教材使用不规范、版本种类多、更换频繁、教育内容知识量大,幼儿过早的承受压力,使得个别幼儿在经历了三年的幼儿园学习后,萌发了厌学情绪。二是幼儿园与小学之间的衔接工作不全面、不细致,偏向于表面化和形式化。幼儿园教师对幼小衔接该从那些方面去做,如何做思考探究不够,幼儿园与附近小学之间缺少必要的联系,交流、沟通太少。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一)为幼儿终身持续发展打基础

该课题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一切为了幼儿的发展,把教育和研究工作放在终身教育的大背景考虑,以幼儿为本,关注幼儿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为全面优化教师整体素质打基础

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纵深推进,需要教师队伍的素质不断提升。而教师素质的提升离不开教育教学实践,离不开理论学习和教育研究,通过"幼小衔接"课题研究,可以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培养教师的开放性思维模式,从而促进教师整体素质的优化和发展。

(三)为促进幼儿教育发展找出路

静宁一幼自创办以来历经五十多年,历来重视幼小衔接教育,并积累了一些有益的教育经验和方法,但是,我们的衔接工作还是很肤浅,没有建立在幼儿在园三年教育的基础上。通过课题研究,要在工作中推陈出新,积极创新,从而让更多的幼儿受益,更多的教师在教育实践及课题研究中少走弯路,促进幼儿教育的不断发展。

三、课题研究的方法及研究对象

本课题在研究过程中主要运用了行动研究法、教育观察法、调查法、研讨法及个案分析等方法,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研究。研究重点对象为大班幼儿,中小班幼儿参与研究,同时对幼儿园附近两所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进行跟踪调查。

四、课题研究的步骤及内容

研究分为四个阶段,原计划用两年时间,在后来的实验中遇到了许多新问题,为了解决存在问题,进一步完善课题研究工作,使研究成果更科学,课题组延长了研究时间,对最初的计划方案也作了相应调整。

(一)准备阶段(2007年9月-----2007年12月)

本阶段工作的主要目的是了解课题研究的现状,确定指导思想、设计教育方案、更新教师和家长的教育观念。通过学习,教师、家长统一了认识,明确幼小衔接教育的关键:即对幼儿进行良好的学习习惯、规则意识和任务意识的培养,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上小学的愿望。

(二)实施阶段(2007年12月---2009年6月)

尽管幼小衔接实验的重点对象是大班幼儿,但为在实验中做好长期与全面衔接,我们从小班就开始着手,紧密结合幼儿园新教材,围绕"培养幼儿良好习惯","提高幼儿综合能力","激发幼儿入学愿望"几方面进行内容设计与组织,开展"三养三培三亲"为载体的九项专题教育活动。即以形成幼儿良好的习惯开展的生活习惯养成、道德习惯养成、学习习惯养成;以提高幼儿适应小学生活的综合能力开展的教师培养、家庭培养、伙伴培养;以激发幼儿对小学生活的愿望为目的开展的亲身进小学、亲口说感受和亲手做内务的主题教育活动。

我园的幼小衔接教育除了专门设计和渗透于各学科的教育活动外,还渗透于教师的每日工作和幼儿的每日生活,在生活与游戏中,培养幼儿的规则、任务,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幼儿入学后尽快适应小学新环境、新生活、新的人际关系打好基础。

(三)总结阶段(2009年7月---2010年11月)

通过研究、总结幼小衔接教育的主要方法和途径。以"尊重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发展规律,考虑孩子的心理需求和发展需要"为研究的基本原则,通过与小学的沟通,与家长的合作,针对调查中存在的问题,有目的、有计划的培养幼儿的相关能力与习惯,帮助孩子顺利完成这一阶段的过渡。

五、课题研究成果

一是更新了教师的教育观念,并形成以研究成果为指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研究,我们深深感受到,幼儿的学习是广义的、全面的,在各种亲身体验、实际操作、感知探究活动中,只要获得了有益的经验,就能促进幼儿的发展。

二是促进了幼儿的全面发展,密切了与小学之间的联系,解决了儿童进入小学后的诸多不适应问题。

三是促使幼儿园创办了自己的教育简报;出版了教师教育教学论文集;推动了幼儿园课程的改革,尤其在本土化教材的开发利用,科学教育,美工制作等方面有了突破性的发展。

四是积累了幼小衔接教育经验,形成了"静宁一幼大、中、小班养成教育细则",为幼儿园今后做好课题研究及改进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依据。

六、问题分析与思考

我园的课题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尚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一是有些老师的教育论文、心得体会、设计的教育活动方案,质量不高,发表的作品太少。二是建立的文档资料还不全面、不细致,没有将文字档案、电子档案以及活动剪影、活动录像等内容有机地统一起来。三是在幼小衔接教育中,对幼儿自理、交往、完成简单任务的能力以及规则意识、良好的习惯培养做的还不细、不深,在幼儿创新意识的培养方面,需进一步探索研究、改进工作。四是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颁布后,我们看到教育教学活动开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还需要下大功夫去研究、去改革。

本课题涉及范围广、层面多,须在理论上逐步提升,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因此,该课题的研究需要教师有相当的耐力和理论知识积累,虽然我们的教师通过各种学习途径提高自己,但和研究型教师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需要在研究中继续学习提高,从而促进该课题研究向纵深、高精层面发展。我们的工作,尚有诸多不足之处,真诚地希望各位专家不吝赐教,给我园的研究工作给予指导,使本课题研究得到提升,幼儿园各项工作臻于完善。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幼儿园教育规程》。

[2]朱慕菊主编《"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研究"研究报告》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95年版。

[3]《成功幼儿园管理制度全书》吉林摄影出版社,第四篇第五章。

[4]《幼儿教育》2010年第7期《师幼互动研究专辑》。

本土化教学论文范文第7篇

基于对区域内农村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关注和农村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状况的担忧,我们开展了农村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状况的调查,旨在通过调研获得第一手的原始资料,为促进农村小学教师专业成长提出建议。

二、调查方法

1.问卷调查法:总共发放调查问卷101份,回收答卷101份,其中有效调查问卷101份,对调查结果主要采用百分比统计。

2.访谈法。

三、调查问卷的编制

调查问卷共设计了两个表。表1主要有教师的学历、年龄、所学专业与所教学科是否对口;不同层次的教师阅读教育理论专业书籍、阅读与自己所教学科有关的专业书籍,阅读文学名著的情况。表2是不同类别的学校、图书室、图书册数是否有专门的图书管理员等情况,及不同类别的学校的教师。撰写教学论文、教学反思,搞课题研究,师生关系和评课、评价学生的能力等的情况。

四、调查对象的确立

本次调查采取分层抽样调查。抽取四类不同层次的学校共6所,一类学校一所镇中心校;二类学校两所;三类学校2所,村小3处。

五、调查结果与分析

从统计结果看,该地区教师阅读量较小,有的教师甚至连一本教育理论书籍都没读;阅读与自己所教学科有关的书籍人数较多达74%;年轻教师阅读量比较大,40岁以上的教师阅读量比较小,阅读文学名著的仅占9%。从统计结果来看教师读书学习问题的严峻性与复杂性。

注:以上百分比是每项的人数与教师总数的比。

从以上统计结果来看,一类学校的图书配备数量较多,村小为零;一类学校教师的教科研能力较强,其它学校的教师教科研能力较弱。因此,可以看出教育发展的不均衡性,我们要想办法促进区域内各类学校的均衡发展,尤其是二、三类学校的发展,加大合校并点的力度,把村小合并到学区。

六、教师专业成长的归因分析

通过发放调查问卷,与教师座谈笔者了解到的一些影响教师专业成长的因素,如学校图书配备不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农村教师老龄化严重,要开齐、开全课题,教师的课业负担过重等。

七、讨论与建议

1.对农村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状况的分析

从整体来看,农村小学教师的专业成长状况堪忧,还处在较低的水平。我们必须想办法提高农村小学教师的素质,因为他们的素质直接影响到农村教育的质量和农村学生的素质,影响到农村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内涵式发展,这是我们不得不面对和思考的问题。

从横向维度看,教师的专业成长水平,不同类别的学校之间差距较大。如何缩短校与校的差别,促进农村教育均衡发展,这又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得不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从分项的指标来看,教育阅读教育理论书籍较少,这样就不能将自己的实践知识上升到理论水平;有部分教师甚至不能准确的把握教材,吃透教材,合理定位三维目标,这种状况令人堪忧。

2.对农村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建议

(1)引领教师学习,构建学习型校园

学习是时展的主旋律,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第一要素。真正意义上的学习能帮助我们更新观念,促进反思,提高水平。教师在促进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发现自我,开发自我,超越自我。作为师生共同学习发展的场所,学校要成为学习型组织,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良好空间,我们倡导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博览群书,阅读一定量的教育理论专著和优秀教育教学报刊,如《当代教育科学》、《山东教育》、《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等,同时还要阅读经典美文,提高自身的修养。

(2)引领教师有效反思,让教学反思日常化

波斯纳提出“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有一位教育家也曾说过教十年书不一定成为名师,写一年教学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反思可以帮助教师从习惯的教学行为中解放出来,使自己不断走向成熟。要积极引导教师对自身教育观念、教育方法、教育活动和教育现象等进行认真审视,撰写教学扎记,写教学反思日记,进行叙事研究,开展案例研究等教学反思,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课堂回顾,佳处回味,败笔探究,作业反馈,教案修改,补救措施,资料补充等。

(3)营造浓厚科研氛围,引领教师搞课题研究

课题研究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阶梯。我们制定相应的奖励政策,营造浓厚科研氛围,搞课题研究,“问题既课题,教学即研究,成长即成果。”通过课题研究,促进教师个人实践与理论的完美结合,实现教师认知上的跨越。

(4)校长以身作则,实现专业引领“本土化”

校长是学校的核心,是学校的灵魂。对于教师的专业成长,校长的影响力是不可抵估的,校长的人格魅力,校长的专业水平,校长的示范带头作用,都实实在在地影响着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校长加强学习不但是能提高自己的领导水平,还是教师的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因此,校长不仅要多读书,还要读精品书,进一步提高学校文化内涵和办学效益。一个具有较高专业水平的校长,能够对教师的成长和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帮助教师达到较高的专业发展水平。同时,校长还要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教师业绩考评制度和激励制度,给教师搭建展示才华和体验成功的平台,让教师体验到发展成长的快乐。

(5)同伴互助协作化,实现互惠共赢

“三人行,必有我师。”教师之间要相互学习,互助协作,开展课例研讨,达到共同成长的目的,实现双赢。课例研讨方式包括“多次实践与反思”“一人同课多轮”“多人同课”等形式。包括三个阶段:关注个人已有经验的原行为阶段,关注新理念下课例的新设计阶段,关注学生获得的新行为阶段。反思已有行为与新理念、新经验的差距,完成新理念的飞跃,反思教学设计与学生实际获得的差距,完成理念向行为的转移。

本土化教学论文范文第8篇

随着世界经济逐渐一体化,使外语的重要性越来越凸现,21世纪又是高新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一个融入国际社会的中国需要大量的专业/外语类、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跨世纪人才”和“复合型人才”。而与之相适应的,基础教育的优先超前发展也必须进一步扩大教育的对外开放,促进基础教育的国际融合。双语学校和双语教育的出现正是顺应了这一发展潮流。双语教育以其独特的形式和手段,将对培养全面发展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复合型人才起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它的出现将对我国外语教学的发展产生巨大推动作用。我校为了培养学生使用英语交际的能力,培养学生不仅能在日常生活而且能在专业领域使用外语的交际能力,开始尝试双语教学。然而,要培养出专业/外语类复合性人才,首先教师必须是专业/外语类复合性人才;要进行双语教学,首先教师必须具备使用外语上课的能力。

然而,我校教师同国内绝大多数教师一样,没有受过双语教学的培训。非英语专业的教师大多只具备教授某一学科的执教能力,而英语专业的教师除了教英语课之外,又不具备其他学科的执教能力。而且随着双语教学的逐步深入,学科教师只具备单一学科的执教能力,而双语教学需要教师在专业和外语两个方面都具备执教能力的矛盾会变得越来越突出。

要解决这个矛盾,进行有效的双语教学,培养双语教师势在必行,对我校教师的在职培训是一种快速有效的培训途径。

二、师资力量分析:

我校的双语实验教研组成员如下:

分管校长:沈丽娟分管副校长:李益民分管教导:刘海平(品德与社会)

双语实验组组长:李哲俊(劳技)副组长:熊晨华(劳技)。

其他成员:谢芸(拓展)、丁瑜(拓展)、王琳(拓展)、毛旭光(拓展)、俞瑜(品德与社会),李维春(劳技),罗卫红(品德与社会),刘娜(品德与社会),葛丹凤(劳技)

我校双语实验组成员整体年龄层次较低,平均年龄在28岁左右,其中1人硕士研究生,8人学历大学本科,其余都是大学专科毕业,并且正在进修大学本科文凭。在任教的12名教师中,有刘海平、王琳、丁瑜、俞瑜、熊晨华、李哲俊、葛丹凤、李维春、罗卫红共九名英语教师,其中李哲俊、熊晨华、丁瑜3位获得全国大学英语等级6级证书,李哲俊老师参加过赴美国的培训,熊晨华和俞瑜两位老师参加过赴澳大利亚的培训,王琳和葛丹凤老师参加过赴加拿大的培训。而其余学科教师如刘娜老师在嘉定区双语教师教学评比中获得过二等奖,其余几位教师由于年纪较轻,刚从学校毕业,所以英语水平相对较高。

三、培训中出现的问题和培训目标:

目前,从我校双语教师的构成情况来看,大致分成英语专业教师和非英语教师,英语教师的英语水平占有一定的优势,但缺乏某一专业知识,而非英语教师则是擅长某项专业知识,但是英语水平确切说是英语口语水平比较薄弱,另外,学科英语或专业英语的语言特点给学生造成的理解上的困难,尤其是阅读理解困难。

针对双语教师的实际情况,拟定我校双语教师的培训目标如下:

1.优化各种教学资源,实现双语教师和传统师资培养的优势互补,协调共进。

2.通过口语培训,使教师能循序渐进的提高自身的英语表达水平。

3.使教师不仅具备用英语准确流利表达自己的能力,而且能用英文传授相关专业课程,能用一定的英语辅导学校学生进行科学钻研的能力,并能够用英语跟同行进行交流。当然,这里主要指教师的课堂教学用语,课堂教学语言有其特殊性,它必须具有科学性。在这里科学性有两层含义:第一,教师在讲解时所使用的概念、定义、原理等必须是规范的,对学科知识的讲解必须是科学的,符合逻辑的;第二,课堂教学语言的表达要符合英语的语音、词汇、语法和语篇的表达方式。要做到清晰明白、准确无误。

4.重视环境与活动的作用,积极开展课堂实践,将英语教育和教学实际相结合,在确保教学质量的同时,正确处理好学科与双语的关系。

5.在达成学科教学目标的前提下,适当渗透国外教学风格,使教师了解国内外的双语教学试验的前沿信息,使教师能在今后的工作中将双语教学工作的国际化和本土化紧密结合。

6.通过英语阅读能力培训,使教师具有良好的语言知识结构和一定的文学功底,有较强的适应社会和小学教育改革的能力,能胜任用英语在小学教授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并使之走向世界,使我校的双语教师成为学校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四、实施过程:

第一阶段:口语训练

1.对双语教师进行英语口语培训。一方面是日常英语口语的培训,主要以组织上课、管理课堂常用的课堂用语培训为主,辅以语音、语调的“正音”训练,这其中包括如何利用不同的重音和语调表达情感和态度,调节师生之间的关系等,对教师存在的个别音、语调不标准的情况有的放矢进行训练。这种训练以个别教学为主。另一方面的培训则是专业英语培训,专业英语有自己的特点,有自己的专业术语。这种培训与学科教学密切结合,让学科教师熟悉专业英语。

2.针对不同的学科,对双语教师进行学科英语特点的培训,加强他们对学科英语特点的认识,使他们逐步了解、掌握学科英语的使用特点,这样,就可以把英语培训与教师所教的学科紧密地结合起来,能更大限度地满足双语教师的要求。他们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部分地甚至全部地把英语培训内容应用到自己的教学中去。尽管不同的学科的英语各有其特点,但是他们都存在着共同之处。

第二阶段:教学技能训练

1.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资源,通过教研组活动观摩双语教学课录像、VCD等,提高教师上课、评课的水平。

2.利用学校现有的人才,进行结对,即利用学科教师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英语教师英语能力较高的优势,进行互帮互助型的拜师结对,彼此既是师傅又是徒弟,专业教师向英语教师传授必要的专业知识,英语教师则负责帮助专业教师提高他们的英语水平。

3.积极参加双语研讨活动,参加区内、市内双语研讨会,听取专家和同行的意见和建议,不断修正工作目标。

4.双语教师在听课、学习的过程中,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上家常课,甚至上公开课。

第三阶段:资料收集和学习

1.双语教师在听课学习后应做好记录。

2.每次教研组互相学习或交流后做好记录。

3.利用教师自己编写的双语课教案进行组内集体备课,讨论后确定修改案,再由任课老师在教学实践中提高改进。

4.通过实践摸索,学会善于总结经验,双语教师应积极撰写有关双语教学论文、案例。

5.进行有侧重点的双语教材编写。

本土化教学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 法学双语教学 课程设置 研究综述

双语及双语教学概念提出于20世纪初,源于美国等移民国家,以双语教学实现多元文化共存。自20世纪70年代,美国高等法院关注少数人群的公民权利和平等,提出了双语项目(Bilingual Programes)(Crystal,D.,2000:368)。国内法学双语教学的研究与实践,以2001年中国加入WTO为契机,以教育部一系列文件为推手,取得了宝贵成果。

笔者运用文献研究法,对近年在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核心期刊及国外期刊中收录的法学双语教学论文加以梳理与分析,并进行研究综述。

一、法学双语教学研究现状

由核心期刊及国外论文检索,获得29篇关于我国法学双语教学的研究,其中中国大陆28篇,台湾1篇。时间跨度从2002年到2013年,其中,2007年至2009共15篇,占总发表数的51.7%。研究主题中,教学探讨类共11篇,教学模式1篇,课程建设设置2篇,具体课程研究10篇,教学资源与教材类3篇,机制研究2篇。探讨的学校类型中,独立学院1篇,本校教学4篇(汕头大学,烟台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延边大学)。课程研究中,2009年前主要围绕国际经济法、国际贸易法、国际私法、国际法学,之后,拓展到知识产权法、环境资源法、英美法。法律英语作为基础课程,一直是探讨的焦点。

二、法学双语教学研究

从上述近年法学双语教学研究的主题看,属于课程设置领域,因此,笔者综合各家课程设置理论(Robertson,1971;cited from Baotianren 2004;Hutchinson 1987;Yaldan 2000),从七大方面就国内核心期刊关于法学双语教学课程的研究做相应评述。

1.定义

权威的双语教学定义较简单。《剑桥语言百科全书》将双语者(Bilingual)定义为说两种语言的人,但此定义含糊不清,没有界定语言能力的掌握程度(2000)。《朗曼应用语言学词典》将双语教学解释为在学校里使用第二种语言或者外语进行的学科教学。

基于双语教学定义和法学学科的特性,学者对法学双语教学内涵的理解有共性也有侧重。共性体现在:使用母语及第二语言,在我国主要是中文和英语;是法学专业教学;是一种教学模式;目的是服务法律人才的培养,提高使用外语从事法律工作的能力(周莳文,2007;林薇,2007;樊云慧,2013)。其侧重点为:有学者认为法学双语教学应是系统教学方式(陈驰,2009);也有学者认为其是法律人才培养模式(樊云慧,2013)。

2.需求分析

检索资料中,没有我国法学双语教学需求分析的系统研究;但是,需求分析某个角度的探讨还是稍有涉及,即法学双语教学展开的背景及教学困难。全球经济化的需求,国家宏观的调控,法学双语教学本身的困难,均要求我国法学双语教学持续展开。

(1)法学双语教学的背景。2001年中国加入WTO是法学双语教学开展的大环境。经济全球化要求与国际性强的专业与学科领域尽快与国际接轨,这首先体现在教育部文件精神中。教高[2001]4号文件《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首次提出双语教学,教高[2004]21号、[2005]1号、[2007]2号等文件对高校双语教学的实施提出了具体要求。法学双语教学也是市场对复合型法律人才的需要。杨志刚和朱志伟(2007)指出我国近94%的涉外案件无人受理,因缺乏掌握法律英语的法律人才。

(2)法学双语教学面临的困难。目前法学双语教学的课程体系结构不完善。周凡钰(2013)指出法学双语教学与法律英语教学没有清晰界定,笔者认为根源是没有清晰的法学双语课程的定位,即教学目标。郭玉军(2005)等指出法学双语教学师资不足,学生英语基础薄弱;李燕(2009)等提出合适的法学双语教学教材的缺乏是由于原版教材费用高,国内外教材内容冲突,本土化的法学双语教材的稀缺等造成的;此外,法学双语教学过于形式化,教学管理体制不能服务于教学,课程体系设置不科学,课时设定不合理,教学效果评价体系不完善(邢绡红,2009;万慧,2012)。

3.课程教学目标

学者们趋于认同法学双语教学的教学目标具双重性,即以外语为内容承载,学习和掌握法学专业知识。李燕(2009)认为高校法学双语教学的目标是“外语突出,法学领先,综合发展”;罗宗奎(2007)认为其目标是“在掌握法学专业知识的过程中学习、训练第二种语言(英语)”;路广(2009)提出是“专业外语能力的培养和法学专业知识获取的有主次的结合”。

4.课程大纲设计

课程大纲设计在这指的是课程群的构建。首先,学者们认为法律英语课程应纳入双语课程体系,刘汉霞(2007)、黄振中(2010)等认为应设为必修课,最晚第四、五学期开设,并增加课时。此外,与国际密切联系的课程,应为双语课程。个别学者认为法学专业核心课程不宜开展双语教学(樊云慧,2013),但多数学者认为核心课程中的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适宜采用双语教学。与国际规则或者国际贸易相关的课程,如欧盟法、英美法概论等,以及国内空白领域的法学课程也可设为双语课程(张慧霞,2007;樊云慧,2013)。

邢绡红(2009)、杜钢建(2008)等分别就环境法、知识产权法、日本法学方向课程等进行了双语教学实验。

5.构建教学资源

我国急需构建合适的法学双语教学教材。教材的来源包括引进原版教材,改编教材,编写教材,教师自编讲义。就引进或改编原版教材而言,张建伟(2011)、李燕(2009)、焦晓菲(2009)等建议引进权威出版机构出版、反映外国法律制度特征的原版教材;由于法律专业的政治性,教材引进应符合国内相关规定;改编时,根据国内教学大纲进行删减和重组。在自编教材方面,黄振中(2010)等认为应注重实用性和易用性;在体例上,围绕部门法进行编纂;张乐平(2005)提出要符合教育部颁布的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的要求,语言准确,理论与实践并重。教师自编的教材或讲义也是很好的资源。中国法律是否为法学双语教材不可缺失的部分还存在争议。

教辅资源也应加大构建力度。教师用书撰写应包括教学计划、阅读理解、练习参考答案等(黄振中,2010),笔者认为还应增加教学重难点、教学活动设计、课外自主学习资料等。多媒体资源方面,BBS、邮件、聊天室等的使用,为师生提供了线上线下的学习和交流(刘青,2004);超级链接为主的法学双语知识界面是很好的学习软件(May Fan, et al.,2002);笔者认为网上公开课也是很好的学习资源。

师资方面,焦点是如何进行引进和培训师资。张乐平(2005)、李燕(2009)、黄振中(2010)等就此进行了探讨,提出聘用专职法律英语教师,引进或培养“法学双语教师”,加强国际交流与校际人才共享,制定双语教学的激励措施等诸多建议。

6.教学方法

双语教学模式名目繁多,就笔者所见,有“简单侵入式”、“过渡式”、“侵入式”,有“维持母语”、“过渡式”、“侵入式”,有“全外型”、“混合型”、“半外型”,也有“渗透型”、“穿插型”、“示范型”。但,最多还是“沉浸型”、“保持型”、“过渡型”的划分。不论哪种分类,法学双语教学中,学者们都认为“过渡型”和“沉浸型”是比较合适的模式。

教学方法方面,夏雅丽(2007)、滕宏庆(2007)、樊云慧(2013)等建议以讨论、影视观看等形式进行师生互动;采用多媒体教学,合作式学习,案例分析法;增加学生法律原版资料阅读量;小班教学;针对学生语言水平,进行分层教学等。

7.教学评估

针对目前考核的不科学,陈驰(2009)等建议淡化闭卷考试,以评估学生的双语应用和专业知识应用能力为主,设计多样的考试方式,如开卷和闭卷、口试和笔试、平时和期末等的有机结合。教师评价和学生考核两方面要建立教学效果评价体系(郭玉军,乔雄兵,2005)。

综上所述,法学双语教学的教学评估应以注重能力考查为主,为形成性和终结性的有机结合。

三、启示

各种实践和研究给我国法学双语教学的开展提供了有效借鉴,但是法学双语教学还面临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如法学双语教学的研究方式应多样化,加大实证性研究力度,既应有教学反思,又应采用访谈、调查问卷、实验等更科学的研究方式;研究内容应更宽泛,不仅是课程设置的总体粗略探讨,而且应有对课程设计各要素的专项研究。

参考文献:

[1]Bao Tianren (editor).2004. A Collection of Paper from the 1st International Annual Conference of IATEFL China [C]. Beijing: IATEFL China.

[2]Crystal,D.2000, The Cambridge Encyclopedia of Languag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3]Hutchinson, Tom & Waters, Alan. 1987,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A learning-centered approach[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4]May Fan, Xu Xunfeng. An evaluation of an online bilingual corpus for the self-learning of legal English[J]. System 30 (2002) 4763.

[5]Yalden,J. Principles of Course Design for Language Teaching[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8:93.

[6]包运成.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法学双语教学初探[J].前沿,2008,02:66-69.

[7]陈驰.法学本科双语教学运行机制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S1:70-71.

[8]丁利明,金利锋.法学学科“语码转换式”双语教学探析[J].教育科学,2010,04:41-44.

[9]杜钢建.国际化法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08,03:65-67.

[10]樊云慧.对高等学校开展法学双语教学的思考[J].高教探索,2013,01:95-99.

[11]房绍坤,王洪平.英美法教育模式的探索之路――以烟台大学法学教育为例[J].中国大学教学,2011,03:26-30.

[12]郭玉军,乔雄兵.国际私法双语教学的思考[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3:376-380.

[13]黄振中,夏扬.法律英语教学的困境与改革[J].中国大学教学,2010,04:48-51.

[14]焦晓菲.关于法学双语教材的几点思考[J].教育探索,2009,08:21-22.

[15]李经纬,陈立平.多维视角中的语码转换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05:337-344+401.

[16]李燕.高校法学双语教学问题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09,19:149-150.

[17]林薇.法学专业双语教学探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S2:159-160+163.

[18]刘青.基于网络资源开展信息法学双语教学的思考[J].图书情报知识,2006,01:108-111.

[19]刘汉霞,孙钰明.论法律英语在法学专业双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J].高教探索,2007,S1:122-124.

[20]路广.法学专业双语教学初探[J].中国成人教育,2009,06:147-148.

[21]罗宗奎.法学专业双语教学课程设置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S2:212-214+216.

[22]沈木珠.国际贸易法双语教学初探[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03:391-394.

[23]滕宏庆.我国法学教育实践双语教学的探索[J].高教探索,2007,S1:40-42.

[24]万慧.独立学院法学专业双语教学探索――以广西为例[J].中国成人教育,2012,10:158-160.

[25]夏雅丽.法学教育改革谈[J].中国大学教学,2007,07:59-61+55.

[26]肖建飞,任志军.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法律人才培养机制构建――基于少数民族地区法学教育、司法考试、职后培训的实践[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3,06:159-167.

[27]邢绡红.知识产权法课程双语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09,S1:218-219.

[28]杨志刚,朱志伟.谈我校国际法学课程双语教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J].高教探索,2007,S1:139-140.

[29]张慧霞.法学专业双语教学课程建设的若干启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S2:164-166.

[30]张建伟.环境资源法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1,06:34-36.

[31]张乐平.全球化背景下法学双语教学探讨[J].河北法学,2005,11:160-162.

[32]赵小平.《国际经济法学》课教学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3,05:81+89.

[33]周凡钰,白士彦.对我国高校双语教学回归理性的思考――以法学教学为视角[J].教育探索,2013,07:48-49.

[34]周莳文.论法学双语教学模式的改进――以学生为本位的合作式学习的探索[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S1:112-114.

课题来源:广西教改项目《泛北部湾区域经济视野下广立学院法学专业双语教学模式探索》(项目编号:

本土化教学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媒介素养教育;大学英语教学;研究现状;分析

1研究背景

媒介素养(MediaLiteracy)教育这一概念在1933年首次由英国学者E.R.利维斯和丹尼斯•桑普森在其著作《文化和环境:培养批判意识》中提出,并具体阐释了如何将媒介教育纳入学校教育体系,引起了世界范围的关注和重视。较之西方国家,中国大陆对于媒介素养的研究起步较晚,源起于199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学者朴卫发表的《论媒介教育的意义、内容和方法》。在众多学者约20年的努力下,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取得了一定发展。对于媒介素养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必性和急迫性,学者们已达成共识。本文拟对我国媒介素养教育与大学英语教育的研究成果和现状进行客观描述和分析,并依此对今后开展相关研究和教学提出建议。

2调查分析

本调查结果基于笔者2017年5月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和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CSSCI)进行全文检索得出。通过输入主题词“媒介素养+大学英语”以及“媒体素养+大学英语”对2017年度以前刊文进行模糊搜索,根据文章的关键词和具体内容,分别获得直接相关文章35篇,其中CSSCI来源5篇。本文将从已发表文章的年度分布、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发表期刊的类型这四方面对已有的研究进行描述和分析,从而得出现阶段我国媒介素养教育与大学英语教学研究的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

2.1年度分布

我国探讨媒介素养教育与大学英语教学最早见诸报端的研究是在2005年。这一理念由何春蓉、莫国辉1在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上发表的《大学英语教学应加强媒介素养教育》一文中提出,并重点论述了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中加强对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然而这一理念提出后在很长时间内并没有受到英语教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在这12年的研究中,平均每年不足3篇文章发表,其中关注度最高的是2014年和2016年,各6篇;而在2006,2008和2010年则没有相关的研究成果发表。究其滞后原因,主要有三:一是作为舶来物的媒介素养教育仍在中国本土化的进程中,如何适应中国教育的实情,确实需要时间摸索探讨;二是作为传媒学科的传统课程,如何与其他学科领域结合发展,尤其在其他学科师资队伍缺乏的情况下,要建设完善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有较大的挑战;三是在语言学科的主流影响下,对于大学英语教学的研究仍主要围绕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策略等学科教育开展,对于信息爆炸时代下素质内涵的讨论还有待深化。蒋学清、陈杰2(2012)明确指出我国大学英语忽略了媒介素养人文功能的培养。媒介素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缺位体现在培养目标、主体和文化自觉以及语言意识上。因此学者们在研究过程中也没有把人文素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广泛化深入化。由此可见我国关于媒介素养与大学英语的研究仍处于初始阶段。

2.2研究内容

基于研究内容的不同,现有的35篇文章关于媒介素养教育与大学英语教学的研究可大致分为两类:将大学英语教学视为整体,综合探析媒介素养教育与其的关系(25篇,占71.5%)以及从具体英语课程设置出发,探索如何进行媒介素养教育(10篇,占28.5%)。从整体角度而言,现有的研究主要遵循这样的研究思路:在介绍媒介素养和媒介素养教育的基础上,肯定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性和可行性,分析大学英语教学中媒介素养教育的现状和问题,以及探究如何将媒介素养教育融入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策略和途径。其中张雪梅、阎国华3(2010),楼青4(2012),姜琪瑶、楼青5(2012),马玉红6(2016)等明确提出媒介素养教育与大学英语课程整合/融合的价值以及从不同的教学主体或不同课程着手改进的途径和措施。在此基础上陈真真7(2014)进一步探讨了媒介素养教育与大学英语课程整合的实践效果。此外,有学者还具体分析了不同媒介,如影视媒介素养(朱明晖8)、网络媒介素养(于莹9、江利娟10)在大学英语教学的实践。从具体的英语课程出发,由于媒介发展的多样性以及媒介素养和传播学、新闻学的紧密关系,对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主要围绕新闻英语(3篇)、报刊英语(6篇)和媒体英语(1篇)这三个方面。这些研究更具体、更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实施媒介素养教育。例如韩莉11(2011)探讨了新闻英语与媒介素养教育相结合的学科代表性、现实性和可操作性,肖凡12(2010)年提出了通过介绍媒介素养相关知识、一周新闻报道、成立专题小组和组织课堂讨论的教学策略来实现英语报刊教学中的媒介素养教育。杨春红1314(2013)认为媒体英语课程是大学英语教育的丰富与补充。媒介英语课程应基于多媒介的课程教材、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以及媒介批判能力的培养。现阶段关于媒介素养与大学英语教学的研究局限于二者之间的关系以及教学内容的丰富或迁移,而忽略了教学中同等重要的学习主体和学习环境,更没有构建教学的理论体系或者评价体系。教师们应采用何种教学理论来指导实践,应如何测试学生们在大学英语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媒介素养几乎都无人问津。

2.3研究方法

高一虹1415(1999)等通过对2486篇正式发表的中英文论文进行分类整理,将研究类型主要分为:以数据材料为基础的量化研究、以访谈、观察等材料为基础的质化研究和非材料性的研究这三类。结合学者们对媒介素养和大学英语教学的研究现状分析,得出以下结果:总的来说,现有对媒介素养教育和大学英语教学的研究极少使用量化研究以及量化研究和质化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该类论文仅3篇,几乎没有运用质性研究方法的成果。端木义万1516等(2012)通过对问卷调查和问卷测试结果的描述和分析,指出了高校学生英语报刊媒介素养存在的问题并由此提出了提高媒介素质水平的四点建议。范雯16(2016)以本校学生为调查对象,侧重大学生英文报刊阅读行为与其媒介素养能力的培养与开发程度,其结果展示了学生在以媒介素养能力为导向的报刊阅读行为中的肤浅化、偏食化、同质化、盲从化等问题。陈真真首次采用量化与质化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媒介素养与大学英语课程整合的教学实践结果进行了讨论,并肯定了二者整合的教学方式能提高学生的媒介素养。他们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为今后相关领域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借鉴。已有的绝大多数研究仍采用非材料性研究方式,共32篇(占91%),包括理论及应用、操作描述和个人经验与观点三种类型。其中钟兰凤171818(2007)的两篇文章首次将评价理论运用到英语报刊教学中,并探讨了评价理论对媒介素养教育的贡献。虽然这两篇文章的论点和论述大体一致,但它们却运用了具体的理论阐述和示范举例来帮助读者更有效地了解媒介素养教育与英语教学的关系。不同于个人经验与观点的研究方法(共29篇,占83%),笔者把于莹的研究归类为操作描述的主要原因是该文章详细描述了英语教师应如何从语言技能层面、媒介常识层面和批判性语篇分析层面将媒介素养教育运用到大学英语教学中。从研究方法的运用情况也能看出我国关于媒介素养与大学英语教学的研究才刚刚开始,解释性、综述性研究占主导地位,它们缺乏科学性和规范性,导致研究成果说服力不强,可信度不高。

2.4发表文章的期刊类型

在现有35篇的研究成果中,10篇(占29%)发表在核心期刊,5篇(占14%)来源于CSSCI。就核心期刊的学科分类而言,6篇被收入诸如新闻界、现代传播、新闻战线和出版广角等新闻传播学领域的刊物,显示了目前此研究课题仍保持一定的学科属性倾向。各有2篇文章入选现代传播和山东外语教学,则体现出媒介素养教育正逐步引起语言教育者的关注,跨学科结合、共同研究初见端倪,并值得继续深化推进。总体而言,现有研究成果的质量亟待提高,除了体现在发文刊物级别外,还有部分文章在题目和内容方面相似,重复研究的比例较大,缺少创新性。例如用主题词“媒体素养+大学英语”搜索出来的10篇文章,有6篇文章的题目非常相似,其中5篇文章都是基于冯延群,陈淑英1919(2011)的研究成果发展而来,关键词基本都是信息时代、大学英语教育和媒体素养。

3启示与建议

纵观以上相关研究成果,我国对于媒介素养教育与大学英语教学的研究,无论从研究数量、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质量方面看来都存在明显的不足。鉴于此类研究发展的时间较短,我们不能急于求成,忽略了质量的重要性。在今后的研究中,学者们应首先从宏观上充分理解国外媒介素养教育的本质和内涵,借鉴媒介素养教育在其他学科领域的发展,然后依据我国大学英语教育的发展目标和特点,量体裁衣,理性结合。笔者拟从三个方面对今后的研究以及教学实践提出以下建议。从研究内容上而言,从传统媒介报纸、广播、电视到网络媒介、新媒体和社会媒介的出现,媒介素养教育和大学英语教育也应该与时俱进。在充分讨论媒介素养教育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必要性、可行性的基础上,我们还应进一步探寻文化、社会、学习主体、批判性思维等因素与二者的关系。此外,我们还应积极建构媒介素养教育与大学英语教育相融合的教学目标、理论体系和评价标准,为实践树立行之有效的标尺。例如,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媒介素养教育可以分级开展。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明确不同的媒介素养教育目标,从了解媒介的本质—解释、分析、评价媒介传播信息—编写、制定媒介传播信息,循序渐进,提高学生的媒介素养。在具体的实践性教学中,素养教育目标可以探究如何和大学英语的技能目标有效地结合。以听说课程为例,选取以媒体报道为题材的2012年电影《搜索》(CaughtintheWeb)中叶蓝秋不让座的视频首先进行听力技能训练。学生根据听到的关键词练习预测,进行个人观点表达;随后分析影片中对于此事件的报道以及引发的社会性讨论现象,进而延伸到新媒体时代的信息传播特点。再如2015年美剧《初来乍到》(FreshOfftheBoat)第一季第7集中关于中美文化对数字含义理解的片段。学生个人首先进行头脑风暴(brainstorming),边听边看,记录下关键词;根据关键词画出头脑地图(mindmap)。然后探讨影视媒介中传递的中美文化差异,对比自己亲历的文化冲突,最后进行话题的反思和总结(reflections),既要强调跨文化交流的包容性又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针对现有研究方法单一的问题,学者们在研究内容多样化的基础上,应更多地展开访谈式的质性研究、实地调查、取样的实证研究或量性与质性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探索媒介素养教育与大学英语教学在实践方面的效能。从而减少频繁地使用理论介绍加以经验总结或实例分析的思维模式。与此同时,我们还要了解应用语言学、传播学、传播学的研究方法,并将二者的研究方法结合起来,探寻有效、多样化的研究方法。本文对我国媒介素养教育与大学英语教学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初步统计和分析。虽然本研究的发现可能因现有研究的初级性和局限性略显单薄,但却为今后的同类研究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数据和依据。笔者希望本文能帮助学者们更好地了解媒介素养教育与大学英语教学研究的缘起、发展途径和现状,激发研究者们的兴趣,并期待更为多样化、深度化的创新性研究。

上一篇:教育本土化论文范文 下一篇:本土化营销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