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学前教育论文范文

时间:2023-09-27 03:11:38

城乡学前教育论文

城乡学前教育论文篇1

关键词:城乡教育一体化;城乡边界;制度变迁;研究范式

中图分类号:G40-0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124(2013)04-0005-05

城乡教育一体化建设是新时期我国面临城乡教育二元结构所提出的新的发展战略。进行城乡教育一体化建设的逻辑前提是理解城乡教育一体化,但是,人们对于什么是城乡教育一体化并未达成一致。从构词方式上看,城乡教育一体化由“城乡”、“教育”、“一体化”3个关键词组成,理解城乡教育一体化首先要从这3个词入手来考察。城乡的边界决定了城乡教育一体化的范围,教育的本质决定了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实质,一体化研究的不同范式及其相互关系决定了城乡教育一体化研究的可能路径。

一、城乡的边界:城乡教育一体化的范围

城市、城镇、农村、乡村等概念,都是表述我国社会区域的基本概念。本文中的所谓城乡指城市和乡村。但是,我国对城市和乡村概念的理解和把握有很大分歧,在使用这对概念时也较为混乱,其结果是影响了人们对城市、乡村等相关问题的认识和研究。因此,对城乡教育一体化进行研究,必须要澄清城市和乡村的概念以及空间范围。

对于城市与乡村的内涵,人们可以从不同角度加以描述,如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历史的、地理的等等。在实际当中,人们往往也是从多功能的角度对城市与乡村进行划分的:乡村是主要从事农业生产、人口分布较城市分散的地方,主要依赖自然过程进行生产;城市则是主要从事非农业生产、人口密度较大的地方,往往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和信息中心 [1 ]。《现代汉语词典》也对城市与乡村的概念做出了类似的解释,所谓“城市”,就是“人口集中、工商业发达、居民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地区,通常是周围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2 ];“乡村”则是“主要从事农业、人口分布较城镇分散的地方” [2 ]。现代城市与乡村是一个更为复杂而又模糊的概念。这是因为随着城市化速度的不断加快以及城乡交流的不断增强,传统意义上城市与乡村的区别已不是那么明显,它们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对于我国来讲,乡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城市里有了乡村社会文化的一些特征,而乡村里也同样有了越来越多的城市生产和生活方式。我国一直以城、镇(乡)的行政界限作为城乡划分的基础,而实际上在城、镇行政区划内也往往包括了相当一部分的农业和农村人口,城镇的实体地域概念并没有真实的建立。

总而言之,不仅在纯理论意义上界定城乡的概念是一个难题,即使对城乡的概念达成了一致,甚至确定了具体的标准,也很难在实体地域上将二者严格地分开。但是,现实的城乡教育一体化研究与实践却不允许这种模糊性的存在,必须对此加以确定。从国家的统计标准来看,自2008年8月1日起施行的《统计上划分城乡的规定》,把我国的城乡划分为城镇和乡村,城镇又分为城区和镇区。城区是指在市辖区和不设区的市,区、市政府驻地的实际建设连接到的居民委员会和其他区域,不包括市辖区和不设区的市中的乡以及村。镇区是指在城区以外的县人民政府驻地和其他镇(统称为县镇),政府驻地的实际建设连接到的居民委员会和其他区域,同样不包括县人民政府驻地和其他镇当中的乡和村。乡村是指城镇以外的区域,分为乡中心区(乡政府所在地)和村庄,其地域范围不仅包括行政区划当中所有的乡及其中的村,还包括市辖区、不设区的市当中的乡和村,也包括县人民政府驻地和其他镇当中的村。

上述规定及其实施办法对于认定和划分城乡边界提供了很好的标准。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出,城乡是具有相对性的。如果把乡村看做“纯粹”意义上的乡的话,那么相对于乡村,镇区就更具有城的意味。但是和城区相比,镇区就显得更像乡村了。因此,我们可以把城乡看做一个连续的序列,根据城乡的不同的等级和层次,以及我国的行政区划,把我国的城乡关系划分为7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乡村内部乡中心区和村庄的关系;第二个层次是镇域内的城(镇政府驻地)和乡(村庄)的关系;第三个层次是县域内一个镇的镇区与另一个镇的乡村的关系;第四个层次是市辖区内的城区与乡村的关系;第五个层次是地级市内的一个区县的城镇(城区和镇区)与另一个区县的乡村的关系;第六个层次是省域内一个地级市内的城镇与另一个地级市内的乡村的关系;第七个层次是全国范围内一省的城镇与另一省的乡村的关系。与这7个层次的城乡关系相对应,城乡教育一体化也可分为7个层次。考虑到我国行政区划的设置情况,乡和镇一级、县和区一级的可以合并到一起,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层次也因此得到简化,依次是:镇(乡)域内的城乡教育一体化;县(区)域内的城乡教育一体化;地级市域内的城乡教育一体化;省域内的城乡教育一体化;国家层面的城乡教育一体化。

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层次性决定了其实现的非同步性,但这种非同步性并非是从低到高层次的依次实现,而是依据管理和投入主体等多种因素来确定的。虽然乡镇是我国最低层次的行政单位,但是由于其不是管理与投入的主体,并不适合以它为基本单位来实现城乡教育的一体化。而县级政府则由于其义务教育的管理与投入主体地位,理所当然地成为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基本单位。正因如此,2010年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指出,“建立城乡一体化义务教育发展机制”,“率先在县(区)域内实现城乡均衡发展,逐步在更大范围内推进”就成为我国现阶段的政策选择。等到县(区)域内实现基本均衡以后,要想在更大范围内推进,就需要管理和投入主体的调整,这意味着统筹主体的提高。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层次越高,统筹主体也就越高。

需要指出的是,城乡教育一体化实现的非同步性,并不意味着城乡教育一体化建设在各层级政府开展的有先有后。城乡教育一体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层级政府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只是在不同时期各层级政府的侧重点和实现程度有所不同罢了。

二、教育的本质: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实质

从以往的研究来看,不管是区域一体化理论还是城乡一体化理论,都主要是从经济方面展开,虽然也涉及到了社会的其他方面,但并不是主流,研究也并不成熟。教育作为一个与经济并不相同甚至差别很大的领域,虽然我们可以从城乡经济一体化研究中得到很多启示,但是城乡教育一体化肯定与城乡经济一体化有很大差别。如果不注意这种差别,而盲目借鉴,就会出现很多问题。

1. 城乡经济一体化与制度

从整个人类发展史来看,城乡经济关系经历了一个乡育城市城乡分离城乡融合的演变过程,具有很强的客观性。城乡经济分离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城乡经济二元结构在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它的产生源自于城乡经济结构的差异。在发展中国家,城市以现代化的工业部门为主,而农村则以传统的农业等部门为主,工业和农业的生产效率存在着很大的不同,这是城乡经济二元结构形成的根本原因。要想消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必须要拉平城乡之间生产效率的差距。当农村农业部门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劳动力过剩的情况,并呈现出无限供给的趋势,这时农业部门的边际劳动生产率出现停滞甚至负增长。如果要想继续提高农业部门的边际劳动生产率,就必须转移过剩的农村劳动力,减少农村农业人口。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不断转移,农村人口不断减少,城乡之间生产效率的差距不断缩小。当农村人口减少到一定的程度,城乡之间的生产效率趋于一致时,城乡二元结构就会得到消除。虽然包括经济在内的一切社会领域的活动,都是由人来完成的,但是城乡经济二元结构的形成不是作为参与主体的人有意识建构的结果,而是源自于社会自然分工所造成的工农差别。所以说,城乡经济二元结构的形成更多的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传统经济学只关注土地、劳动、资本等实体性要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把制度作为既定的前提。新制度经济学开始把制度作为影响经济的内生变量纳入到经济学研究的核心位置,用制度及制度变迁来解释经济发展的效率问题。制度到底是作为外生变量还是内生变量来影响经济,在这一点上可能还存在争论,但是作为影响经济的一个要素是确定无疑的。用新制度经济学的解释就是,制度规定了产权结构和游戏规则,从而约束了人的行为和经济效率。但是,无论如何,制度本身并不等同于经济,最多只是影响经济的一个要素。并且,经济自身有着客观的发展规律,制度的制定也必须遵循这些规律,而不能随心所欲地建构,否则就会影响经济的健康发展。同样,对于城乡经济一体化建设来说,对制度的选择不同,可能会影响其发展的路径和走向,但并不会改变经济规律本身。

2. 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实质是制度建设

与制度外在于城乡经济一体化相比,城乡教育一体化与制度有着更为密切的联系,甚至在一定意义上,城乡教育一体化就是城乡教育制度(体制机制)的一体化,他们具有内在统一性。这是由教育的本质来决定的,教育活动与经济活动有着很大的差别。

首先,经济活动具有较强的规律性,而教育活动的规律性较弱。教育到底是一门科学还是一门艺术,长期以来存在争论,这实际上也是人们对教育究竟存不存在规律的争论。既然教育没有或只有弱规律性因素的制约,这使得人们在从事教育活动的时候可以发挥更大的主观能动性,根据一定的价值取向来建构教育制度。

其次,正规的学校教育是随着国家的产生才开始出现的。从广义的教育活动来看,它与经济活动一样是随着人类的产生而同时出现的,诞生于国家之前。但是,对于学校进行的正规教育活动而言,它产生于国家之后。这种现象说明,教育是作为国家的一种制度建构而存在的。

再次,从国民收入的分配来看,教育处于再分配领域。国民收入的分配分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两个阶段。初次分配是在物质生产领域内进行的分配,与人们对生产要素的占有情况和谈判能力的强弱密切相关。教育不属于物质生产活动,只能通过财政和政策等手段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实现正常运转。财政和政策等手段本质上是一种制度保障。

最后,从产品性质来看,教育属于公共产品。根据世界各国的通例,人们都把教育视为一种公共或者准公共产品,由国家出资来兴办教育,义务教育尤其如此。由国家出资兴办本质上就是一种制度供给。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从宏观意义上讲,教育与制度是内在统一的,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制度建构,对于城乡教育一体化建设来说同样如此。

3. 城乡教育一体化与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区别

通过以上分析与比较可以看出,教育与经济有着很大的差别。经济与市场联系密切,而教育与制度安排和政策选择有着更为直接的关系,甚至可以说教育本身就是制度安排的结果。从制度变迁的角度来看,根据实施主体的不同,制度变迁可以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政府主导通过强制力来实施完成的变迁方式,即强制性制度变迁;另一种是社会和个人为获得潜在利益而进行的制度变迁,即以需求为主导的诱致性制度变迁。对于城乡经济一体化建设来说,由于其与市场联系密切,以需求为主导的诱致性制度变迁更多一些,市场的作用是最重要的;而对于城乡教育一体化建设,由于其与经济的差别,决定了政府是促使其发生变迁的主导力量,特别是在中国的集权式政治结构中,政府拥有绝对的政治力量对比优势,而且还拥有很大的资源配置权力,能通过行政、经济和法律等手段在不同程度上约束其他社会行为主体的行为 [3 ]。从这个意义上讲,城乡教育一体化建设主要是政府主导的强制性制度变迁,市场的地位在其次。关于这一点,众多的研究者也有着充分的认识,研究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学者几乎无一例外地认为其实质就是制度问题。

三、一体化研究的不同范式及相互关系:可能的研究路径

当前,在我国的城乡教育一体化研究当中,大体存在着3种不同的研究范式:结构功能主义范式、博弈论范式以及制度主义范式。

结构功能主义是现代西方社会学中的一个理论流派。它认为社会是具有一定结构或组织化手段的系统,社会的各组成部分以有序的方式相互关联,并对社会整体发挥着必要的功能。整体是以平衡的状态存在着,任何部分的变化都会趋于新的平衡。功能主义的基本观点是 [4 ]:第一,系统优先于其各个构成要素;第二,系统的构成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第三,系统的各个构成要素都有一定的功能,或正功能,或负功能;第四,每一个系统都是各部分良好结合的有机整体;第五,社会是具有自我调节机制的相对稳定的结构;第六,社会系统的良好运转,需要社会成员价值观念的一致与共同目标的达成;第七,社会的主导状态应该是稳定的秩序,而不是分歧和冲突;第八,社会系统要稳定,有些功能条件就必须得到满足。城乡教育一体化研究当中的功能主义范式,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功能方法的基本观点,如有的学者指出,城乡教育一体化是指在教育发展中,不能把城市和乡村看成是两个独立的系统,而要把它们视为一个整体,打破城乡二元经济和社会结构的束缚,以系统化的思维方式,推动城乡教育相互支持、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共同实施教育的现代化 [5 ]。还有的学者指出,城乡教育一体化是指整合城乡教育资源,统筹城乡教育发展,构建双向沟通、动态均衡、良性互动的教育体制机制 [6 ]。

博弈论是指研究多个个体或团队之间在特定条件制约下的对局中利用相关方的策略,而实施对应策略的学科。有时也称为对策论,或者赛局理论,是研究具有斗争或竞争性质现象的理论和方法。目前在经济学、政治学、军事战略和其他很多学科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在城乡教育一体化研究当中,笔者曾运用博弈论方法,选取政府、社会与受教育者三方作为权力与利益博弈的主体,来解释城乡教育制度的变迁过程 [7 ]。城乡教育一体化作为一种制度创新,也是各教育主体博弈的结果。

制度,作为社会科学的一个基本范式,一直非常宽泛。制度主义范式在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和组织分析等诸学科中的兴起,构成当代社会科学发展的一个极为重要的趋势。制度作为社会科学分析的一种范式,因为不同的假设、逻辑以及主张而被赋予了不同的意义构成了不同的制度分析观。虽然不同的制度学派主张不同,观点各异,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即都十分重视制度的重要作用。研究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学者几乎无一例外地认为其实质就是制度问题。有人指出,从城乡教育均衡到城乡教育一体化是理念变革与制度创新 [8 ],城乡二元结构问题本身就是制度问题,破解城乡教育二元结构,推进和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必须从改革制度入手 [6 ]。

上述3种研究范式对于理解和实施城乡教育一体化建设都具有非常大的启示作用,但是和任何一种理论一样,每种研究范式在具有自己优势的同时,也存在着自身的局限性。结构功能主义范式虽然指出了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应然状态,但是功能主义者一般最关心社会结构的静力学,而较少关注社会结构的变化;致力于发现社会的稳定,而不是社会变迁;是一致,而不是冲突;是因循,而不是创新;是规范的拘束力量,而不是规范据以建立或被新规范所代替的机制 [4 ]。正是由于这种原因,结构功能主义的视角就很难说清楚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应然状态是如何达成的,其动力机制何在。而博弈论范式,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讲冲突论范式恰恰解决了“功能主义者不能在他们自己的理论中提出和处理一个充满了冲突与需要根本改革的当代社会中的主要问题” [4 ]。与功能主义关心一致、调适与合作不同,冲突论则关心冲突与斗争。功能主义研究一种因素对于另一种因素的适应,冲突论则研究它们不协调的程度。前者视社会体系的均衡为关键概念,后者则认为系统的变迁至关重要。冲突论虽然解决了社会发展的动力问题,但是与功能主义者将稳定与均衡视为社会的主导秩序一样,冲突理论则假设人类社会是一个持续的变迁流转过程,从一个极端进入了另一个极端。制度分析范式的出现,为解决两者之间的矛盾架起了一座桥梁。

以往,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历史学等学科领域,都从不同的角度和立场对制度概念进行了理解。尽管对制度的理解形形,但总体上都倾向于在规则、规范性这一维度上理解“制度”概念。规则本身就是一种结构。当代英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就曾从结构的维度理解“制度”概念,给予我们很大的启发。吉登斯认为社会自身再生产具有“结构性特征”,并且这种“结构性特征”最根深蒂固,而“结构”最重要的特性,就是制度中反复采用的规则与资源。吉登斯事实上将制度规定为一种结构,这个结构具有稳定性与持久性特征 [9 ]。它具有实践的特征,是人类较稳定的行动程序。通过这一理解,就把制度与结构功能主义所倡导的秩序与系统结构联系起来。那么,由此带来的另一个问题是,制度是如何建立起来的呢?从博弈论的视角来看,博弈是社会主体从各自的动机出发相互作用的一种状态,制度与博弈之间的关系是多方面的:第一,制度是博弈的均衡,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博弈会形成制度或制度体系,即关于博弈如何进行的共有信念的一个自我维持系统,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规范、约束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或行为选择;第二,制度是多样化的,通常情况下,人与人之间的博弈或相互作用是在先前的正式和非正式的制度安排下进行的,也就是说,人的行为或多或少受到制度的制约。而随着人与人之间的博弈或相互作用的进行,制度会随着时间、技术、偏好等其他因素的变化而发生变化,这就是制度变迁。所以,制度变迁的过程也是一个社会主体之间的博弈过程。同时,人们又会在新的制度安排下相互作用即博弈,如此循环往复,人类在曲折中不断进步与发展。

虽然不同的研究范式在研究假设以及研究方法上存在着很大差别,但是不同的理论视角是互相补充的,我们力求的是视界的融合,而不是用某一理论视角解释所有的问题,这在事实上也是不可能的。事实上,在以往的文献当中也很少有用单一视角来研究城乡教育一体化问题,只不过很少有作者意识到自己在研究当中的这种视角的转换。比如在谈到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未来样态时,多数学者用到的是功能主义的视角,而在谈到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时,却又不自主地转入到制度主义的视角,在解释制度是如何形成的问题时,有些学者则采用了冲突论的视角。因此,并不存在一个关于城乡教育一体化的统一理论研究框架,城乡教育一体化研究路径应该是整合性的。

参考文献:

[1]黄坤明.城乡一体化路径演进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2]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K].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3]陈天祥.论中国制度变迁的方式[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86-93.

[4]于 海.西方社会思想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

[5]王克勤.论城乡教育一体化[J].普教研究,1995,(1):6-8.

[6]褚宏启.城乡教育一体化:体系重构与制度创新――中国教育二元结构及其破解[J].教育研究,2009,(11):3-10,26.

[7]杨卫安.我国城乡教育关系制度的变迁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8]邵泽斌.理念变革与制度创新:从城乡教育均衡到城乡教育一体化[J].复旦教育论坛,2010,(5):14-19.

城乡学前教育论文篇2

关键词:教育公平;城乡教育一体化;政府职能

中图分类号:G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5-0215-03

2010年7月29日,中国正式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明确提出了中国今后一段时期教育改革的两大重点任务,即,“促进公平”和“提高质量”。目前,中国城乡教育在资源分配、软(件)硬(件)建设、师资力量等方面还存在很大差距。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是实现教育公平的一条重要路径,也是缩小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重要手段。

一、教育公平是城乡教育一体化的起点和归宿

自古以来,不同社会形态下的社会共同体都十分注重对公平的追逐,这种始于分配领域的道德观在人类社会发展和更迭中一直都受到统治阶级的重视。20世纪60年代,以霍曼斯(Homans)为代表的一批西方学者逐渐建构起基于实践基础上的公平理论,该理论把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和以卡尔・马克思为代表的科学社会主义等关于公平的观点和理论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公平理论认为,公平与不公平,都是人的主观感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水平、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等因素[1]。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曾经提出“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即,生活在社会中的每一个个体都有受教育的权利,不能因为贵贱、智愚、贫富、善恶等原因而被排出在教育对象之外。古希腊的思想家柏拉图也提出了教育公平的思想,他认为教育公平保障了每个人的社会地位和社会角色的平等,只有受到平等的教育,人们才可能维护个人权益和尊严。教育公平作为公平形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社会主义中国在新时期教育改革中最基本的价值追求和时代责任。要真正实现中国教育公平,就必须重视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换言之,中国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是实现教育公平的有效途径。那何谓教育公平呢?长期以来,理论界对教育公平的概念并未达成一致,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教育公平的涵义和属性。综合近年来学界关于教育公平的界定,本文认为,所谓教育公平,就是指国家对教育资源进行配置时充分考虑和兼顾个体均衡、区域均衡、阶层均衡,为社会个体充分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提供相对平等的机会和条件。

城乡教育一体化是推进教育公平、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的重要路径选择,在新时期,中国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关键就是要有效促进城乡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教育公平作为教育的一种基本价值取向和观念选择,其与城乡教育一体化有着密切的联系,简言之,教育公平既是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出发点,又是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归宿。首先,要实现中国城乡教育一体化,就必须秉承教育公平的理念,如果没有教育公平,也就无从谈及城乡教育一体化,换言之,教育公平是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基本前提;其次,作为一种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教育发展模式,城乡教育一体化推进的最终目的是实现教育公平。因为受教育是人的合理、正当性要求,是人的基本权利。而公平在教育阶段就意味着人的基本权力,就在于凸显和保障这种权利[2]。所以,不管通过何种途径有效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最后的落脚点都要回归到实现教育公平上来;再次,作为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教育公平是衡量城乡教育一体化实施效果的重要指标,它贯穿在城乡教育一体化工作的全过程。

二、转型期中国城乡教育一体化存在的问题

当前,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发展的特殊历史时期,社会转型所带来的种种差异(如城乡之间的差异、地区之间的差异、阶层之间的差异等)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改革开放的步伐,城乡教育不均衡发展就是其中之一。客观来看,目前中国城乡教育一体化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思路不清晰

客观地来讲,中国几千年来所形成的封建身份等级思想并没有因为时代的不断进步而消弭干净。哪怕是在“一大二公”为特征的计划经济时代,城市与乡村所存在的差别仍然是不容回避的事实,城乡教育也是如此。在人们的内心深处和思维定式中,城市与乡村教育存在差距似乎理所应当,城乡教育内在的距离与隔阂并没有因为改革开放物质方面的充裕而完全消除。尤其是在社会转型期,随着人口流动步伐的加快,进城务工农民参与城市建设成为常态,其随迁子女受教育问题逐渐成为城市社会管理中一件必须面对的重要工作。农村留守儿童数量也随着大量农民进城务工而减少,农村教育基础设施投入由于生源的减少而不断减少。城市与乡村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的状况不但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反而差距越来越大。究其原因,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对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思路并不清晰,这直接导致了城乡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公,好的教育基础设施和优秀教师资源基本都在城市,而乡村却是另外一番景象。

(二)城乡二元体制阻碍城乡教育一体化

城乡二元体制是中国长期以来逐渐形成的社会发展形态,造成这种二元体制形成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由于建国初期中国二元户籍制度的确立,1958年中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第一次以正式文本的形式区分了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自此,中国城乡居民就有了两种户籍和两种身份。户籍的区分和身份的疏离导致在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产生了种种社会问题,教育问题也不例外。二元分割制度在当初虽有合理的一面,但对农民来讲是不公平的。教育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二元社会结构体制下,也形成了二元结构[3]。二元结构下的城乡教育资源的分配显然无法达到对等,同时也导致了城乡教育差距的不断扩大,大量优质的教育资源更多地集中在城市,在硬件如校舍、设备、仪器、图书馆、运动场等,在软件如师资力量、教学质量等方面形成了城乡两个不同的世界。长期以来,中国倾向于将优质的教育资源集中在城市学校的办学上,尤其是集中在一些重点学校的办学上,这就使得原本有限的教育投入流向了城市,长此以往,农村教育更加不能与城市教育同日而语,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反应出城乡居民在受教育上的不平等地位,这是由于城乡教育二元结构所造成的。

(三)城乡教育资源单向度流动特征明显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为了支持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中国农村做出了巨大的努力甚至牺牲,教育上也不例外。理论上,城乡教育一体化要求城市教育与农村教育能够在人力、物质、能量和信息等方面双向互动交流。但是,事实上从计划经济时代以来,中国农村教育资源单向度地往城市流动的特征是十分明显的,这在师资上表现得尤为突出,农村基层教师往城市流动的现象屡见不鲜,这就导致原本贫乏的农村教师资源更显得捉襟见肘,农村孩子享受不到优质的教学。尽管国家已经意识到这种问题的存在,甚至通过强制手段力图改变教师资源“向上”流动的状态,如,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要求城市教师下乡支教,但是这毕竟不是主流的现象,也不能改变农村教育资源向城市单向度流动的状况。此外,从生源上来看,中国传统“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导致即使农村家长也会不惜一切代价将自己的子女送离农村,前往城市学校,尤其是公办学校去读书,这种流动几乎也是单向度的,因为绝大多数家长都是把孩子送往教育资源充沛的城市学校就读,而极少有城市家长把孩子送往农村学校就读的现象。这些现象说明,城乡教育一体化的理想目标与现实状况还存在较大差距。

三、实现中国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对策建议

作为中国城乡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城乡教育一体化尽管在新时期所表现的利益诉求和价值取向不尽相同,但是,城乡教育一体化始终把实现教育公平作为其自身的出发点和归宿。要真正实现教育公平就需要统筹城乡教育资源共享,转变教育发展观念,促进城乡区间教育资源的合理流动,完善发展制度,以实现城乡教育共同繁荣发展。

(一)转变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思路

要实现中国城乡教育一体化,关键是要转变教育发展思路。这就需要统筹城乡教育发展,切实改变以前那种只重视城市教育忽视乡村教育的思维定式,树立起城乡均衡发展、平等互利的价值理念,积极探索城乡学校合作办学模式。在城市化进程中,城乡公办学校合作办学发展迅速,是公办学校办学体制改革的一个亮点。公办学校联合办学、名校办分校、委托管理等办学形式已经在部分地区实践,成为促进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途径[4]。公办教育资源属于纯粹公共产品,因此它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特征,无论城市还是乡村,都有平等地享受国家所分配的公共教育资源。因此,要求城乡教育发展形成一体化的思维,统筹城乡教育资源的配置和发展规划,在城乡教育发展观念上形成双向互通,彻底消除城乡之间的偏见,在教学设施、教师队伍、生源等方面进行均衡配置,在教学方法、教育理论、课程模式、管理方法和培养理念等方面进行无差别对待,把城乡教育作为一个整体,无任何歧视和偏向,促进城乡教育共同发展、共同提高。只有从思想上牢固树立城乡教育一体化的理念,才能在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的进程中逐步消除城乡教育差距,实现教育公平。

(二)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藩篱

二元社会结构是中国城乡之间不公平、不平等的体制根源,要实现城乡公平,就必须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发展,走城乡一体化发展道路。城乡一体是中国社会实现公平的必然选择[3]。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城乡之间差距愈来愈大,国家已经充分认识到城乡二元体制对社会主义建设所带来的阻力,因此,在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和十报告中都对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统筹发展予以规定,中国明确提出了到2020年,“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基本建立”的目标。城乡教育一体化难题之所以迟迟没有得到破解,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的藩篱并没有完全打破。破除中国城乡二元结构难题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从户籍制度改革、消除城乡经济差别、摒弃城乡之间误解等方面下功夫。真正树立城乡一盘棋的总体思想,发挥城市辐射的带动优势和城乡之间的关联优势,使城乡资源共享共赢共荣[3]。

(三)创新城乡教育一体化制度安排

城乡教育一体化是中国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所关涉的制度十分庞杂,不仅需要通过理论创新,还需要通过制度创新带动实践操作。要真正实现中国城乡教育一体化,就必须充分发挥制度在社会发展中所扮演的正向激励和负向激励作用。这就要求在制度安排上要更加重视,尤其在教育系统内部制度上,通过完善和提高制度安排的正向作用,从刚性的角度规制城乡之间教育资源的无序流动。具体在教育管理制度、办学制度、教育人事制度、入学招生制度、学生培养制度、教育投入制度等方面要与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相适应,而不能偏离其正确的发展轨道。此外,在一些外部制度上同样不可偏废。要建立城乡统一的教育质量评价制度,确立城乡一体的教育质量基本标准和学生培养目标,健全相应的教育质量督导、监测、评估机制[5]。只有创新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制度安排,才能使中国的城乡均衡发展得到制度保障。同时,只有实现了城乡教育一体化,才真正达到教育公平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 Alison E Barber, Marcia J Simmering.Understanding Pay Plan Acceptance:The Role of Distributive Justice Theory [J].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Review, 2002,(12).

[2] 武秀霞.公平视野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探寻[J].教育发展研究,2011,(6):6-11.

[3] 张旺.教育一体化:教育公平的时代诉求[J].教育研究,2012,(8):13-18.

[4] 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FFBO11148 课题成都子课题组“成都市构建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模式研究”的研究报告(撮要)[J].成

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7).

城乡学前教育论文篇3

摘要:根据对浙江省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较高的四个地区民生教育现状的调查分析,概括了现阶段浙江省城乡教育的现状特点,分析了主要影响因素,构建了浙江城乡教育一体化保障制度体系,并结合实际从教育经费投入、招生制度、师资建设、教育观念等多方面提出了实现浙江省教育一体化的对策与建议,以期为浙江省真正实现教育一体化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教育;浙江省

中图分类号:g4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3)02-0015-04

一、引言

美国城市理论家芒福德基于城市发展的角度,曾指出“城与乡,不能截然分开;城与乡,同等重要;城与乡,应当有机结合在一起。”要想区域或国家平衡发展,就不能任由城乡间自由两极分化,而是要正确引导,合理制定制度,重建城乡间的平衡。 

 

民生问题是“十八大”重要议题之一,而教育是民生之源,统筹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是促进和推动城乡一体化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是人们对教育公平的基本要求。教育服务是一种国家行为,有着基础性、平等性、免费化等表征;而作为一种典型的公共产品,教育也有着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特征。人口基数大和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等因素导致我国人均教育资源严重不足,影响到教育公平的实现。教育层面的非均衡化造成了城乡间文化发展政策失衡、文化投资失衡、城乡居民收入失衡以及体制失衡。[1]浙江省政府作为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的责任主体和动力主体,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保障制度的提出,督促政府要不断加强对教育产业的转移支付,更加注重教育的公平性,推动地区间、城乡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拓宽教育投资渠道,统筹和分配教育资源。从宏观角度看,教育均等化是受教育权力公平和教育机会均等,宏观经济和社会需求都对其有深刻影响。从中观层面上看,是区域、城乡、学校和各种软硬件之间的统筹和协调。而微观上则涉及到教育观念、培养模式、人事管理制度和教育结果均等化等一系列复杂的问题。

 

课题组于2012年7-8月进行为期一个多月的实证调研,通过填写问卷的形式,侧重观察浙江省各大地区城乡教育质量、发展水平、教育管理模式以及政府在民生保障教育制度方面的各种政策。本调查从城乡统筹发展的角度出发,分析浙江省教育一体化发展的困境和瓶颈,找出主要矛盾。由于杭州、湖州、宁波、嘉兴四大地区城乡一体化水平一直处于浙江省前列,因此调查主要集中于四地展开,开展浙江省城乡一体化民生教育研究。

 

二、浙江省城乡民生保障的教育问题

(一)户籍制度造成入学难,义务教育体制尚待完善

随着城乡一体化的不断发展,城镇化进程稳步推进,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他们为城市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但也显现出一系列的民生问题。其中户籍制度造成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入学难问题是许多重点问题之一。没有城市户籍,农村孩子几乎无法跟随父母在城市就学。即使能够入学,往往需要交纳昂贵的借读费。

 

“小学教育是建国之根本,幼稚教育尤为根本之根本。” [2]义务教育是教育之基础,在社会个体人格形成期和急速发展期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虽然浙江省的经济发展水平处于全国领先地位,然而经济发展高水平与教育发展滞后造成很多劳动力并没有完成我国规定的九年义务制教育,流动儿童更是面临入学机会不均等等教育非均衡化问题。[3]在教育制度不完善的背景下,基础教育存在许多问题,如教育模式过于单一。枯燥单一的教学形式不仅会降低青少年对知识的渴求度、思维发散能力,也潜在地提高了辍学率。教育资源分配也不均衡,优质教育资源向城市集中、向教学质量更好的学校集中,使得乡镇学校教学效率低下,教育公平性逐渐缺失,而随之形成了严重的学生择校、择班问题。

 

(二)基础教育费用庞杂

教育费用庞杂是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即使是公立学校,家长在缴付孩子学费时,也会面对较多的杂费、书本费、借读费,甚至是补课费、资料费等各种名目的费用,而寄宿制学校更会面对住宿费、伙食费等,私立学校更甚之。20世纪80年代以来基础教育生均支出的总体差距在不断扩大,1997年全国小学教育支出扩大显著。[4]1997-2007年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普通小学、普通初中及全国基础教育事业经费配置差异较大。[5]调查研究过程中,很多家长表示,子女教育所需费用已经成为他们家庭日常开销中最大一个负担。教育费用庞杂问题,亟待解决。

 

(三)教育水平参差不齐

由于经济水平导致各地区的人受教育水平以及对教育本身的认识千差万别,中国的教育水平太不平衡。近年来,浙江省积极开展高校扩招,从源头上致力于提高民众教育水平,但综合全国来看,严格的说不能算高水平。

 

按照有关类别分组,被调查者基本教育情况如表1所示。

(四)职前教育意识淡薄

职前教育是教育体系中重要的一个板块。这种教育相较于普通的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更加现实化,更加具有实际操作性,更接近社会。调查发现,浙江省城乡居民职前教育的意识普遍较为淡薄,接受过专业职前教育或培训的人仅占到受访群众的35.9%,只进行简单培训的群众占32.3%,剩余的31.8%均表示自己是自学或没有培训。(见表2)

 

(五)招生制度不完善

青少年升学过程中,必须参加国家或地区的统一招生考试,同时很多学校也设立自己的第二次招生考试,以划分学生的重点或非重点班别。正是这种非公平性的划分,人为地将原本就并不充足的教育资源再进行分层,造成了教育机会的不公平,加重了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衡,严重阻碍了城乡教育一体化、公平化、均衡化。教育机会应向所有合乎条件的人开放,而且是应该建立在后天基础之上,即任何人通过努力均能得到。[6]

 

要想恢复教育的公平性,首先就必须建立起完善的招生制度,坚持以受教育者为出发点和关注点。[7]破除原有的按分划班制度,以保证每个进入学校的学生有着相同的教育起点,均衡地享有学校的各种教育资源。

(六)师资管理不成熟

师资是教育体系中关键部分之一,是影响教育公平的重要因素,而目前师资配置的不均衡是教育公平中的最大障碍,[8]积极进行教育管理体制创新刻不容缓。[9]目前浙江省还没有一个成熟的教育人力资源管理机制,造成了优秀的师资力量容易从非城市地区流入城市地区;城乡教师之间交流匮乏;教师队伍缺少定期培训和学习;城乡教师及教职工间薪酬差异较大等诸多问题。由于自身职业发展、薪酬以及就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教师群体形成了一种“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的流动现象,长此以往,城乡间,名校与非名校间教育资源水平差距逐渐扩大。缺乏对教师的定期学习培训及城乡教师间的交流,一方面减缓了整体教师队伍教学水平增长速率,降低了教育先进性,另一方

面阻止了农村教师的学习进步。

 

三、浙江城乡民生保障教育问题的影响因素

(一)教育观念滞后

长期存在于我国的城乡二元制度,不仅分流了城乡两个主体的经济发展,也分流了其教育发展。浙江省的经济发展水平虽处于全国领先地位,但城乡间依然存在巨大差异,非城市地区在物质基础、人力资源、经济环境等方面普遍落后于城市地区,物质的落后使得该地区人们教育观念的落后。农村地区居民的收入通常更偏向单纯劳动收入,这种出卖劳动力的活动并不需要过多的科学文化知识,不需要更高水平的教育。在这种情况下,农村居民自身及其子女的教育水平都会偏低,而受教育机会也较城市居民更少。从长期角度看,教育对经济有着重要影响,受过较高层次教育的人在未来具有更强经济能力的可能性更大。若是对基础教育不重视,继而无法完成一些更高层次的教育,那么个人的发展会受到限制,受限的经济水平又会继续造成下一代的教育水平低下。总而言之,只有改变了全省民生教育观念,才有可能从根本上促进经济发展,缩小浙江省城乡差距。

 

(二)政府对教育方面的转移支付力度不够

浙江省城乡间义务发展不均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存在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和财政分权对教育均等化的影响。[10]其中人均财政收入的影响最大,[11]而政府的财政投入是教育稳定长期发展的基础。以生均教育费用指标为例,政府财政对城市学校的支持远远大于农村,2001年城市小学初中的是农村的1.7倍,生预算内公共经费则分别是农村的3.4倍和3.2倍。[12]近年来,浙江省财政支出中教育总支出一直稳步增加,同时教育带动的科学技术以及文化体育与传媒方面的支出也在同步上升(表3)。

 

政府对教育部门的转移支付可以保证教育的资源、质量、效率和公平性。从表3可知,浙江在教育方面投入的资金每年都有所增加,但教育支出占全省财政总支出的比例总体上处于缩减的态势。我国正处于科技兴国,教育强国的关键时期,浙江省只有不断加大对教育部门转移支付的规模,才能保障和满足全省教育资源的充足,确保教育公平性,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

 

(三)终身教育意识不足

根据调查发现,很多受教育水平低者,在青少年时期接受过教育之后,便不再接受任何教育。一方面表现为不参加培训学习;一方面表现为未曾试图通过参加成人教育方式学习新知识;同时还表现为平时购买阅读报章书籍量少。表4为浙江省各级成人教育基本情况。

 

从表4可以看出,成人中等学历教育和初等教育由于需求原本就较少,处在一个相对较稳定的状态,而近年来,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和技术培训,这两个比较重要的成人教育部分的毕业人数和在校人数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少。这也表现出社会群体,特别是青少年阶段学历较低的人群,对成人教育的忽视,继而忽略了终身教育的问题。教育是终身化的,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社会所需人才的素质也日益提高,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人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

 

四、浙江省城乡教育一体化保障制度的构建

教育一体化和教育公平化是浙江省推进城乡一体化民生保障工作的基础,也是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长久动力。教育是强国之道,科技是兴国之策。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城市化步伐不断加快,城乡也逐渐向一体化发展,使得浙江省将教育一体化、均等化作为民生工作重点。教育的均衡发展,是教育发展的主题,是从资源上确保每一个孩子都能公平、公正地享受优质教育,确保每一所学校都能得到较好发展。[13]浙江虽为经济大省,但在教育均等化方面还未达到全国领先水平。因此,为了达到教育资源的共享和均等性,我们要不断推出各种政策,调节各方面资源,改变教育发展格局,就要从教育经费投入、招生制度改善、教师人力资源管理、教育观念改变等多方面入手,打破桎梏,全面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保证浙江省平均教育水平的提高。

 

(一)破除二元户籍,完善教育制度

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从新中国建立伊始便开始实行,其最初目的是为了辅助完成在计划经济的背景下,两种不同的资源配置。所谓的资源配置涉及到了民生的教育、住房、就业、食品等各个方面。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这种二元户籍制度已经失去了原有的辅助作用,产生了许多弊端。

 

特别在教育方面,浙江省的二元户籍制度造成农村户籍学生就学难、入学贵的问题,同时也造成了浙江省教育资源无法均等分配。由于二元户籍制度在我国根深蒂固的历史基础,以及连同户口涉及到的一些土地、计划生育等问题,浙江省无法实现较短时间内消除二元制度,但是弱化其影响是很有必要的。从教育角度看,弱化户籍在各方面的制约,将其渐渐淡化出历史舞台,是真正实现浙江省教育均等化的重要一步。

 

(二)提高教育转移支付,减少居民教育负担

义务教育由政府兴办,其经费有政府公共经费承担,是国际通行的做法,是教育机会均等的最根本财政要求,[14]也是被教育经济学理论以及各国证明了的最能兼顾公平和效率的做法。[15]只有通过浙江省政府的转移支付,增加教育的投资,才能最直接、高效地维护地区教育稳定,促进教育发展。大力发展教育,是政府为国家准备后续人才的长线投资,只有用教育带动科技,用科技拉动经济,国家才能真正兴旺。

为解决义务教育方面问题,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浙江省已在全省推行实施了《浙江省义务教育条例》。新条例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不收取任何学费、杂费、借读费、书本费。新条列的推行,标志着法律将维护义务教育的公平性,它将全力推动城乡一体化的教育均衡发展,保障义务教育投入、提高义务教育质量,使得基础教育迈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浙江省义务教育条例》的颁布实施,对于进一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和完善,促进基础教育发展,是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

 

(三)整合教育资源,优化教育效率

影响基础教育资源均等化的主要因素是宏观经济和社会需求。[16-17]从宏观角度看,经济发展没有达到一定的层次,无论是有形物质还是无形服务都会处在匮乏的状态。当资源处于一个匮乏状态下时,谈论其均等化,几乎不存在实质意义。而从社会需求角度看,当社会需求强烈时,资源的均等化尤为重要,只有配置均等才能保证社会公平;反之,即使不对资源进行人为配置,人们也会感觉它处在一个均等化的状态。教育资源作为众多社会资源的一个类别,其道理亦是如此。

 

浙江省整合教育资源要从优胜劣汰、政府主导、制定法律手段等多方面进行。教育作为一种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公共产品,有政府主导其资源整合能够保证其作为公共产品的特性。为了提高教育的效率,需要优胜劣汰,采用淘汰、合并等手段,对教育资源进行一些选择,能促进教育系统整体向优良方向发展。另外,制定教育类法律,从内容上看包括:教育经费原则、经费来源和筹措、经费的分配和使用等。[18]

 

(四)完善人事管理制度,提高教育者素质

浙江省在推行教育一体化过程中,需要完善教师人事管理制度,制度分为三个方面:一是提高教师及教职工

薪资水平,这样既能解决教师队伍的后顾之忧,也能吸引更多的后备力量注入教师队伍。二是建立健全教师流动的体制,鼓励和推动优秀教师在一定范围内合理流动,鼓励名师、优秀教师、特级教师跨学校教课;反对优秀的教师资源单向地向城市、名校流动。三是加强城市教师与乡村教师,名校教师与一般学校教师之间的交流。这样的交流能帮助其相互促进,共同进步。

 

(五)引入国外先进经验,促进科教水平

目前,发展基础教育的做法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实行学区制管理的美国模式;另一种是将所有的学校都归于某一级次的政府直接管理,而不论其坐落在城市或者乡村,法国和韩国就属于这种模式。[19]浙江省普遍采用了学区模式,来促进教育资源的公平划分。

 

其次,针对政府对教育部门转移支付不足问题,浙江省亦可学习美国等教育先进国家的方法,通过社会途径拓宽教育融资渠道。例如,收纳校友捐款,设立校友奖学金等。通过社会层面的帮助,得到部分资金,用以改善教育条件。

 

最后,许多教育发达的国家都会采用一些法律手段来保证、巩固教育的发展,如美国的宪法性教育经费法,日本的教育基本法,英国的教育经费改革法,还有法国等国的教育经费专项法等。[19]

 

(六)摒弃滞后观念,重视全民教育

农村地区在物质基础、人力资源、经济环境等方面普遍落后于城市地区,物质的落后使得该地区人们教育观念的落后,这是人们的普遍共识,即使在经济水平较高的浙江地区也不例外。农村地区居民的收入通常更偏向单纯劳动收入,而这种出卖劳动力的活动并不需要过多的科学文化知识,不需要年限更长的教育,于是农村居民在思想上逐渐将教育放在了次重要的位置上。在这种情况下,他们自身及其子女的教育水平都会偏低,而受教育机会也较城市居民更少。这种思想上的桎梏和陈旧滞后的观念必须被打破。教育是一种面对全社会群体的公平的服务,客观上不因为其受众的户籍种类而产生不同,因此,社会群体,特别是农村户籍的群体必须排除主观的消极思想,在教育上积极向上。

 

(七)接受职前培训,掌握科学技能

职前培训虽看似无关紧要,但实则这个教育过程,不但可以掌握一些科学技能,提高综合竞争力;还可以帮助提高工作效率。因此在浙江省大力发展巩固义务教育,进一步扩大高等教育规模的基础上,还应为中间人群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使之掌握一定技能,全面提高浙江省人口教育水平和素质。

 

五、结论与讨论

教育一体化和教育公平化是浙江省推进城乡一体化民生保障工作的基础,也是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长久动力。但是,我国固有的城乡二元发展模式造成了教育发展的不均衡,其壁垒依然在束缚着教育公平的推行,城乡教育水平在质量、规模、效率、环境等多方面存在严重差异,主要体现在二元户籍制度造成城乡不同户籍学生入学受到区别待遇、基础教育阶段费用区别、城乡间教育水平差距巨大、成人教育受重视度不同、招生制度科学性不同、教育人力资源管理成熟度等方面。这种差异限制了农村人口素质的提高,阻碍了城乡一体化推进。教育是兴国之本,科技乃发展之基。教育问题在国家发展的各个方面有着巨大的影响效应,教育能为经济腾飞提供更直接有力的动力,能提高人口素质,能提升国家国际形象。政府有责任,也有义务制定出规范、实用的教育框架结构、完善教育制度,给国之少年提供一个基础教育的平等机会,给国之青年打造一个深造和职前教育的平台,给国之老者提供一个良好的文化休闲氛围。浙江省要想全面实现城乡一体化,就要改变教育发展格局,就要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完善招生制度、加强教师人力资源管理及改变教育观念等多方面入手,打破桎梏,全面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

[1] 何跃新.以科学发展观统筹浙江城乡文化发展[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5(2):111-114.

[2] 陶行知.陶行知教育文选[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

[3] 刘 思.试论教育机会均等化——以诚实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为例[j].理论观察,2011(5):117-118.

[4] 钟宇平,雷万鹏.公平视野下中国基础教育财政政策[j].教育与经济,2002(1):1-7.

[5] 李晓嘉,刘 鹏.财政支出视角下的基础教育服务均等化研究[j].财经科学,2009(11):110-116.

[6] 吴增基,吴鹏森,苏振芳.现代社会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7] 冯 博.城乡教育一体化与和谐发展[j].重庆社会科学,2008 (2):126-127.

[8] 周 晔,张海燕.均衡师资配置 促进教育公平[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10):28-30.

[9] 朱云福,郭云凤.“名校托管、一校两区”: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推助器[j].教育行政管理(中小学管理),2010(12):30-32.

[10] 孙蚌珠,陈雪娟,余向华.论财政分权背景下义务教育地区差异与财政责任的再配置[j].税务与经济,2009(3):23-32.

[11] 潘天舒.我国县级义务教育投资的地区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教育与经济,2000(4):36-44.

[12] 石绍宾.基础教育均等化供给研究[m].北京:经济出版社,2008.

[13] 陆 峰.城乡统筹推进教育均衡化发展——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去义务教育成效均衡工作探析[j].基础教育参考,2008(8):67-68.

[14] 谢荣国,陈湘枝.教育公平与社会长治久安论析——以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机会均等”为视角[j].新余学院学报,2011(6):67-71.

[15] 林勇明.外国促进基础教育公平性与卫生资源配置均等化的经验及启示[j].中国经贸导刊,2006(23):35-36.

[16] 李 力.社会需求——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切入点[j].高等理科教育,2003(12):25-27.

[17] 何莎莎,张 煜.论市场经济运行中教育与经济的互动——兼论教育经济学的逻辑起点[j].科教文汇,2007(7):3.

[18] 魏宏聚.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政策失真现象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6.

城乡学前教育论文篇4

一、 我国城乡教育公平面临的困境

依据相关教育理论,教育公平包括教育机会平等、教育结果公平和教育过程平等等内容。[1]改革开放后,我国接受教育的人口数量不断增长。然而,不同地区之间、不同阶层之间的教育机会差异显著,表明了受教育机会不均等,在实现教育公平的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1.城乡教育起点存在的问题

我国自从九年制义务教育实施以来,虽然普遍增加了城乡儿童受教育的机会,但农村与城市相比,其高辍学率、低升学率、低入学率的问题仍然非常普遍且始终得不到根本的改善,再加上农村的高人口基数,更是决定了将会有更多的农村少年儿童错过人生最为重要的教育起点而过早地踏入社会。由于城乡在基础教育阶段存在着师资力量、教学条件、教育经费等差距,使得教育的公平性由基础教育设施衍生至招生制度之上,目前招生制度中城市“优录”等现象加剧了高等教育在招生上的偏颇,激化了教育公平性方面的社会矛盾。虽然近年来我国正努力使高等教育向大众化发展,促进城乡教育的一体化,但是仍然需要防范城乡教育差距被进一步拉大。

2.城乡教育过程存在的问题

受制于政策、历史与经济发展不平均等因素,教育资源在城乡之间产生了较大差距,直接导致城乡教育过程存在着极大的不公平。[2]其主要表现在师资力量、办学条件、经费投入等方面。最为直观的就是目前城市学校注重素质教育,但大多数农村学校却仍然难以保证最基础的图书资料、教学设备等。另外,农村教师与城市相比数量上存在着差异,城市师资力量要明显好于农村,农村多以代课教师为主,同时教学经验丰富、学历层次高的教师多集中在城市中。除此之外,城乡教师待遇差距也是导致农村教师流失严重的主因。

3.城乡教育结果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已经存在于城乡教育起点与过程之中的差距决定了其结果差距的必然性。毕业生不论是从能力还是学识上来说,本身就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除去学生自身的先天素质外,还与所占有的教育资源息息相关。通常情况下,来自农村的学生多集中于普通学校,而来自城市的学生则多集中于重点学校。而重点学校与普通学校相比,不论从管理水平、办学条件、办学理念,还是从师资力量、教学设施上都要远远好于后者。

二、 我国现阶段城乡教育不公平的起源

城乡教育差距在一定的限度内是可以容忍的,但是差距过大会影响我国教育的健康发展。其形成原因是较为复杂、多样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社会城乡结构的不合理;二是城乡生产力发展的不均衡;三是我国城乡教育观念的差异。

1.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

当前,城乡教育发展当中的一个关键性制约因素是教育资源的配置总量不足,农村学校的经费长期匮乏,导致积累了很多短时间内无法解决的严重问题。农村是学校分布最多的地区,城镇是学生较为集中的区域,城区是学生人数集中和学校分布最少的区域,农村的教育设备设施是最简单、最基本和最落后的,城镇教育设备设施较农村教育设备丰富、先进,市区教育设备设施则是最好、最丰富、最先进的。这充分说明了受教育人数最少的地区占用了最优秀、最先进的教育设备设施,这也使绝大部分在农村就学的学生享受不到好的教育资源。

2.教育体制的二元分割

我国城乡间和区域间教育的不平等问题从计划经济时期便已经出现了,比如教育机构网络的设置不均衡,轻农村、重城市的城乡分治模式等。在当前经济转型的特殊时期,我国教育不公平表现出双重特点:一是我国的教育制度保留着计划经济体制影响下的轻视个性差异、教育模式单一等问题;二是市场经济体制下过度强调效率,对于贫困、弱势群体没有足够的关注,忽视了教育的公平和平等。

3.城乡经济文化观念差异

受农村经济发展落后影响,农村家庭的经济状况普遍不好,其“财力不足以支撑子女接受与城市学生同等的教育”;而农村的教学设施建设普遍落后,师资不足,又没有政府的教育经费支持,农村在教育上不可能实现与城市平等。另外,城乡之间的教育不公平,部分原因在于文化方面。

三、 实现城乡教育公平的出路

在推进教育公平的过程中应多措并举,其中政府是主导力量。保障教育公平是政府重要的基础职能,强化政府保障教育公平的责任,在实现城乡教育公平的问题上,政府承担着重要的责任。

1.以完善教育制度来保障公民的基本受教育权

政府要保障学生最基本的受教育权,在一般教育和高等教育领域都要切实维护教育平等。[4]目前,由于城乡差异、地区差异,我国的基础教育中入学条件和就学机会非常不公平。由于在起点上都很难保障教育机会的平等,因此效果公平和过程平等就更没有保障了。政府首先要保证学生的基本受教育权利,从制度上予以贯彻落实。普及教育的政策、法律知识,提升人民的受教育意识,尤其在思想比较保守的农村,要加强监督力度,保证适龄儿童能够入学接受教育。建立举报平台,打击违法行为,对剥夺教育权的行为按情节进行劝说或行政处罚。要通过一系列保障教育权的措施来保证教育底线的公平,只有以此为基础才能追求更高层次的发展,在教育事业上有所建树。

2.以政策引导来实现教育效果方面的公平

完善的政策制度和法律体系的创建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基础,相关教育制度的合理性也是决定城乡教育公平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制度合理能够使教育公平得到进一步推动,反之则会拉大城乡教育差距。要使城乡教育公平得以实现,首先就要对招生录取制度进行改革,强化贫困生的救助力度。对于招生而言,其录取的实质体现了城乡教育在起点上的公平,尤其是贫困生的帮扶是学生享有公平教育的一种表现。目前,市场因素越来越多地对教育领域施加影响,政府更应当制定出有效的制度,创造宽松的政策环境。政府相关部门必须将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基本理念,在制定教育决策及其实施过程中始终贯彻落实城乡教育公平的理念;必须将城乡教育公平考虑进教育发展目标之中,不论是从环境、资源,还是从制度、社会、经济上,都要尽可能使个人、学校、政府在义务与权利上实现均衡性。同时,完善教育法律体系,规范教育市场,避免价格混乱,打击由于信息不对称引起的市场欺诈。

3.以公平理念来配置城乡教育资源

教育资源分配一直是困扰各地教育均衡发展、实现人人受教育机会平等的一个重要因素。城乡教育的优化在于资源的合理化,基于资源的配置,尤其是城乡教育资源的统筹规划,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受教育权力的公平性问题,保证了城乡享受同等教育的权力。[5]如何实现城乡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呢?一是对于教师资源的配置要做到均衡优化,以提供优质的农村教育资源。同时,建立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从根本上优化教育资源,为教育的公平创造良好的条件。而且城乡教育差距的缩短推动了教育的均衡性发展,保证了教育发展的稳定性;二是教师地位的提升,诸如教师的政治地位、经济地位等,尤其是农村教师工资待遇的保障和改善,是农村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所在;三是农村教育基础设施的完善,推动农村学校在安全与质量上的标准化,使得农村教育从制度到开展,都得到全面的改善,并以多元化的办学模式,扶持非公办农村学校。

4.以扶持贫困地区来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

依据改革成果共享机制理论,国家教育政策要适当向贫困地区倾斜,加大扶持力度,实现共同富裕。[6]其主要途径:一是加快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农村向城市迈进的步伐,消除城乡二元结构上的问题,以形成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态势。二是对现行的户籍制度进行改革,尤其是城乡户籍制度的优化,势必对农村人口素质的提高起到实质性的作用。三是多渠道加大教育投入,在资金上给予农村教育持续、稳定的资金支持。并在优先的原则下保证相关的政策倾向于农村,以确保农村教育的稳定发展,进而使农村教育发展得到真正的推动,加快实现城乡教育公平。四是着力发展农村现代化教育,随着信息科技的快速发展,在农村教育中实现信息化也是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的有效途径。因此,可以充分利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将远程教育推广普及到边远贫困地区与农村,使城乡教育差距进一步缩小,使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得以实现。

5.以统筹城乡发展来实现教育公平

(1)城乡教育要统筹发展。城乡统筹发展能够切实保障和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在指导思想上与发展规划上将农村和城市视作一个整体,完善农村和城市协调发展的格局,改变长久以来城乡格局被割裂的局面;城乡统筹规划作为政府指导农村和城市发展的基本手段,也是政府保障社会公共利益、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方式与政策措施。城乡统筹发展规划在教育公平的问题上就是要将农村地区教育质量、教育效果、教育机会、教育资源、教育目标和教育投入等方面指标在发展规划层次上提高到同城市地区相比较更加合理的水平上。这样的教育发展规划是未来实现城乡教育公平的基础。

(2)城乡教育要实现一体化。城乡教育一体化是城乡一体化的内容之一,城乡一体化是指通过统一城乡的规划,加强城乡之间基础设施与社会事业建设,并促进城乡之间的生产要素流动,缩小城乡差别,逐步实现城乡的经济、社会和生态和谐发展,实现城乡共同现代化。城乡教育一体化要求统筹农村和城市的教育发展,努力缩小乡村与城市的教育差距,并且要统筹城市居民与农民工及其家人之间的教育问题。目前,城乡的教育一体化涉及继续教育、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三个方面,主要目标就是推进城乡的教育公平。除了保障教育系统内部的公平性之外,城乡的经济、社会一体化加速了城乡之间要素流动,对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提高农村家庭的生活质量、提升社会保障水平等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加强了受教育者的社会支持力度,减少了经济因素对教育不公平的影响,减少了不同地区、不同阶层受教育者的社会性差距。

(3)城乡公共服务要实现均等化。教育是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城乡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就是政府和公共财政要为农村地区、小城镇和城市的不同的社会阶层、不同的利益集团或者不同的经济成分提供无差别的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包括收益分享、成本分摊、财政投入等多方面的内容。要实现效率与公平的统一,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是有效的手段。[7]长期以来,我国的中央与省级教育财政投入和政策倾向一直都偏向城市,导致城市的师资条件与教育环境远远优于农村,加剧了城乡教育的不公平。再加上过去市县级财政负担基础教育,农村的财政实力远不如城市,所以农村的基础教育投入严重不足,长期下来,更拉大了城乡教育的差距,教育不公平进一步扩大化。而公共服务均等化则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教育的机会均等化,对处于弱势的社会群体教育着重关注,让公民平等地分享教育机会和教育资源,对教育公平的实现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政府作为教育产品主要的提供者,在保障底线实现公平的前提下,应该通过其本身以及其他的社会组织共同努力提供多元化的产品,满足人们的多元需求,努力做到教育服务和公共产品的均等化。

四、 结语

总之,教育公平极为重要,其不仅是社会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社会和谐、实现社会公平的必要手段。最近几年,国家的政策措施为教育公平的实现提供了制度保障,城乡的统筹规划为教育公平的实现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和政策方面的保障,也为教育公平的实现指明了方向。然而,促进教育公平不能简单依赖政府的制度措施和城乡的统筹发展来推动,还需要调动社会积极广泛参与,需要各地区、各教育系统和广大教育工作者以及受教育对象共同努力,逐步树立起新的城乡教育协调发展理念,积极发挥城市教育优势功能、推进以城带乡、以乡带村,进而全面和深入地开展城乡教育协调发展,只有这样,覆盖广泛、运行高效的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体系最终才能得以形成。

参考文献

[1] 吴冰.在和谐社会视野中看教育公平问题[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10).

[2] 张家华.试论教育公平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5(5).

[3] 孙新.对我国教育公平制度功能失调问题的探析[J].教育探索,2011(1).

[4] 李淼,王岩.教育公平的实现:基于制度和政策角度的分析[J].湖北社会科学,2011(1).

[5] 孙新.我国教育公平制度的建立及政策建议[J].广西社会科学,2011(1).

[6] 张爱梅.关于教育公平的几点思考[J].江苏高教,2003(1).

[7] 郭垒.教育公平、教育的公益性和公共产品[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4).

城乡学前教育论文篇5

关键词:城乡教育差距;教育公平;教育投资;解决策略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的问题关系到国民综合素质的提高,农村教育是社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教育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十七大报告指出“教育是名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这表明促进教育公平,特别是城乡教育公平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当前随着人们对教育的关注,城乡教育差距问题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也促使其成为了舆论的热点和焦点。相对于教育的均衡发展而言,农村教育和城市教育的差距问题才是最突出、最主要的矛盾。因此,加强农村教育公平的研究,正视农村教育和城市教育的差距问题,是解决城乡教育差距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教育公平的内涵与农村教育公平的重要性

教育公平是衡量社会文明的尺度,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80%左右,农村教育量最大也最广,因此解决好农村教育的问题对于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虽然国家对于农村教育的重视得到不断的提升,但是要从源头上真正解决农村教育问题是一个长期而艰难的目标,需要教育系统的大力支持,同时更是需要老师的不懈付出,真正做到“有教无类”,愿意到艰苦的地方改变农村教育的现状。

二、楚雄中小学教育城乡差距现象

(一)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机会的城乡差距

由于城市的小学和初中阶段教育机会充分,学龄儿童入学率和毕业率都达到了100%,我们可以假定,除了因为高度残疾不能入学和升学的极特别的几个个体之外,近100%的儿童都进入小学和初中就读,城市所占的份额可以忽略不计。类似的,城市小学和初中除了极端厌学情绪而中途退学之外,不存在农村学生经济困难、交通不便、家里劳动力不足需要帮手等原因不能按时就读的情况。这样我们就可以将0.1%的适龄但不能上学的孩子归为农村的孩子,这样看来,农村和城市教育的不公平之处显而易见。

(二)非义务教育阶段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教育机会的城乡差距

楚雄市目前仅市区拥有四所高中,贫困山区的学生为了就读高中,享受高中教育,只能背井离乡,寄宿在市区里,和城市的孩子一起就读。城市孩子和农村孩子的教育待遇存在一定的差距。市里的一中对城市孩子的录取分数线远远低于农村孩子的录取分数线,导致有些优秀的农村 孩子无法进入到优秀学校接受高中教育,只能选择相对较弱的学校,比如二中三中。

(三)城乡教育质量的差距

从楚雄市初中生考试的合格率来看,农村学生的合格率远远低于城市学生。特别是在英语这一学科,城市学生将农村学生远远的甩在了后面。正是由于农村学生的这一致命的弱点,导致农村学生在以后的高考中更是进一步扩大了与城市学生的差距。

三、影响楚雄市中小学教育城乡差距的因素

(一)长期以来不合理的教育政策

我国20世纪80 年代下行的国家教育管理条例,其中规定城镇中小学是由国家举办的学校,由国家和地方财政拨款建设;农村中小学则是由山民自筹资金兴办。不仅学校建设如此,教育经费的分配也是如此,城市基础教育所需要的教育经费全部列入城市财政预算,基本上是有保证的,所以说城市孩子享受的是真正意义上的义务教育。

(二)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合理

由于教育资源配置的偏斜,导致大量的非重点中、小学校成了重点中、小学校的陪衬,农村中、小学校成了城市中、小学校的陪衬。这种资源配置的偏斜,导致城市的学校能够享受更多的教育资源,享有更多的教育设施,不论是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都是优先提供给城市学校;其次是越来越多的老师在选择上也越来越偏重于城市学校。城乡之间的差距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反而越来越大。

(三)城乡居民对教育投资认识的差异

许多农村居民思想观念陈旧,投资结构不合理。农村居民由于受到地域的限制,其见识和眼界相对于城市居民来说十分的狭隘,农村居民的思想相对保守,陈旧,跟不上新时代的要求。相当一部分农民为了眼前的利益,放弃了对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的学习,他们的理由非常的简单:学习文化不仅耽误时间,而且还要大量的投资,这样一来,原本贫困的家庭将变得更加的贫困,所以在他们看来是极其不合算的,所以他们宁愿选择让自己的子女外出打工挣钱也不愿意投资让子女去学习文化知识。对比看来,城市居民的意识越来越超前。随着城镇经济收入的日益提高,人们的意识也越来越强,他们意识到在这个多元化的社会,如果没有足够的知识,将来要在社会上立足是很艰难的,所以他们对孩子教育的投资是相当大的。

四、促进城乡教育公平的可行性措施

(一)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步伐

城乡教育差距的缩小有赖于城乡差距的缩小,城乡差距缩小一步,相应的城乡教育差距就缩小一步。所以应该大力的发展农村经济,加大对农村经济建设的投资力度,扶持农村经济发展,使农村经济多元化,让农民的收入持续增加,可以将很大一部分钱用来投资子女的高等教育。

(二)实行倾斜性教育政策

实行教育倾斜性政策就是更多的向农村教育倾斜。发展农村教育事业,缩小城市教育和农村教育的差距,缩小甚至取消高中学校对农村学生的录取差距。市教育局应该将更多的教育优惠向农村倾斜,加大对农村教学设备的投资,鼓励更多的优秀教师到农村去,带动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那么相应的农村教师的福利和补贴方面也应该比城市学校的教师好,这样才能吸引优秀的老师到农村学校去,为农村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缩小农村和城市教育的差距。

(三)建立和完善农村教育体制

对农村教学进行适当的补充,既要落实一致性,也要做到针对性。有针对的对农村教育进行补充,让农村教育和城市教育处于平行位置。在狠抓城市教育的同时也要紧抓农村教育,只有加强农村教育,才能促进边远地区和贫困山区教育事业的发展,进一步缩小城乡教育的差距。城乡教育差距是个不争的事实,我们应该努力的缩小差距,真正做到统筹城乡教育,统筹城乡发展。做到城市教育和农村教育两条线一起发展,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李介.教育公平论.甘肃人民出版社.2003.

[2]张玉林.中国城乡教育差距.2002(6):57~63.2

[4]楚雄州教育局.楚雄州2013/2014学年教育事业统计公报.[R].2014.

城乡学前教育论文篇6

[关键词]文化动力观;城乡文化一体化;教育

[中图分类号]G0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6)10 ― 0010 ― 02

一、马克思文化动力观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对社会的进步起着积极的敦促作用,即文化的动力作用。文化动力观也是精神生产力观,文化实际上也是一种生产力,文化动力促进政治、经济和社会是发展进步,同时,文化动力的发展与不同的历史发展环境相适应。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化动力观体现着唯物辩证法的主义思想,他们从唯物史观出发,运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了理论,联系经济、政治、文化因素间的相互影响,结合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等理论,分析了文化对社会、经济的动力作用。马克思文化动力观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内容。

首先,科学技术是文化动力观的动力支撑。生产方式的优化有利于生产力的提高。两次科技革命使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发生巨大改变,使资本主义的生产力得到显著提高。这使马克思认识到科学技术是提高生产力的主要动力。他认为生产的需求刺激着科学的产生和发展,科学的进步又会促进生产技术的改进,两者是互相促进的。科学技术影响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方式的改变、甚至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前进。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在科技革命以来不到一百年的时间里,资本主义创造的生产总和大于以往所有世纪的生产总和。科学技术在引领生产力前进的道路上,合理调整了资本主义的产业结构以及生产的布局,优化了资本主义生产和管理方式,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并且,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不断改变着社会的各个方面,使整个世界都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历史的前进。

其次,教育是文化动力观的有力保障。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教育对提高生产效率、人的全面发展和无产阶级运动起着动力作用。从哲学角度出发,教育联系着人与外部世界。人是通过在一定环境下受教育而不断进步、成长的,在人的成长过程中,人类又在能动的改造受教育的环境、改造世界。马克思、恩格斯在有关教育的论述中认为教育反映一定的社会需求,是一种社会现象,具有着社会性。教育的实践过程是由人来完成的,而人的本质包含一切社会关系,其中就包括阶级性,因此,教育也具有一定的阶级性。他们认为人类只有通过受教育,才能使劳动者得到全面的发展。教育使劳动者学习到科学知识、掌握劳动技能、提高生产效率,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

最后,先进意识形态是文化动力观的核心内容。意识是人类特有的本能,人的意识决定自身的发展,而国家意识并不是由一个人的意识来决定的,是由人民的共同需求、生产力、生产关系发展等方面的共识来决定的。意识形态就是观念上层建筑,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狭义文化,主要是指哲学、文学、宗教、道德、艺术、法律思想等方面。意识形态是一种精神理论,有先进和落后的分别,同一意识形态在不同的历史时代和环境下也有先进和落后之分。先进的意识形态体现人类的共同发展愿望,推动社会历史的前进,对时代的发展具有动力作用。

二、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的内涵

城乡文化一体化就是在一个特定的地区内,统筹规划城乡文化的整体发展,根据城乡文化间的差距,主要发展乡村文化建设,加快乡村文化的发展进步,合理配置文化资源、文化生产要素在城乡的流通,加强城乡间的文化交流,保障乡村居民平等的受教育权,提高乡村医疗设施和水平,在乡村形成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城市在文化快速发展的同时要对乡村的文化建设进行帮扶,促进乡村文化健康、快速地发展,乡村文化在建设的同时,也要向城市输送优秀的、有特色的文化,加强城乡间的文化成果互通,实现城乡文化的共同、可持续的发展。城乡文化一体化是建设乡村文化的有效途径,是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方面,是壮大城乡文化市场的有利保障。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有利于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指导方向,有利于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

三、马克思文化动力观指导下城乡文化一体化的建设方向

1.提高人民的思想观念是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的基础

思想观念是一切行为活动的基础,要想顺利开展文化活动,认真贯彻落实文化政策,加快文化建设,就要从思想上意识到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意识到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的重要性。要以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为指导,运用精神生产理论和文化动力观,提高人民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的思想觉悟。要彻底改变重经济、轻文化的思想观念,打破城乡文化发展相分离的模式,在注重城市文化的发展的同时要大力发展乡村的文化建设,树立城乡文化一体化的思想观念,将城乡文化发展统筹规划,制定适合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的战略政策。乡村文化发展是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充分考虑到乡村文化建设总投入少,文化水平较低,文化发展落后的现实状况,加大乡村文化资金投入的比例,平衡城市和乡村的文化发展,统筹协调,共同发展。人民群众是实践活动的主体,因此,要提高人们对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的重视度,激发人们进行城乡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在乡村文化建设中,由于各种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上的影响,村民文化活动的参与度不高,不能积极参与到文化建设当中,这使文化建设的发展进度持续缓慢。伴随着乡村经济不断发展,村民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不断加大,在这种情形下,地方各级领导干部要加大文化建设的宣传力度,积极地引导村民进行文化活动,让村民认识到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到自己不但是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的实践者,同时也是建设成果的受益者。

2.加大教育投入是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的关键

为了减小城乡教育差距,要加大对乡村教育的经费支持。中央、省、地方财政要合理的负担乡村的教育经费。由于乡村培养出的高素质、高学历的人才最后大多在城市发展,为城市的教育文化服务,城市的文化因为乡村教育资源的支持得以更快发展。因此,城市应建立对乡村的教育成本补偿制度,对乡村支付一定的教育成本,减小乡村教育经费的压力。要对乡村实施教育倾斜的政策,主要力量和资金投入到乡村教育的发展中,平衡城乡的教育投入比重,减少城乡教育投入差距,从根本上实现城乡教育的公平化。

要加强乡村的基础教育建设。首先,青少年是一个地区、一个国家未来发展的主要力量,青少年受教育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未来。对青少年的基础教育要从思想道德、法律文化、专业知识等方面培养。各级地方政府要紧跟国家教育方面的各项方针政策,坚持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实施,确保青少年有学上、能上学,使每个孩子都能顺利完成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的学习。其次,要加强成人的基础教育,成年人是现代文化建设的主力军,也是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的主要参与者。由于客观的历史等方面的原因,致使乡村群众接受教育的机会不多、文化水平不高,这使村民思想观念落后、科学文化素养较低,不利于城乡文化一体化的建设发展。

建立完善的教师信息资源库,合理配置师资力量。根据信息库资料,使教师按照一定周期、一定比例在城乡学校间进行轮岗,使全省师资进行有序的流动,实现城乡间优秀教师资源的共享。教师轮岗制度增加的乡村学校中优秀师资的数量,提高了乡村学校教师的整体素质。对于城市学校一些教师岗位的空缺可以选调乡村教师进行补位,增加城乡间师资力量的转换和流通。增加乡村教师的收入,缩小城乡教师间的收入差距。对贫困地区的教师实施财政补贴,各地区要提出人才引进的计划,提高教师的相关福利待遇,吸引更多优秀的毕业生、教师到乡村任教。

3.大力扶持文化产业的发展是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扶持。首先,要加大对文化产业的资金投入,财政部门制定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制度,加大对文化单位转企改革、企业文化创新等方面的财政拨款。完善财政审核制度,确定资金的流向,确保财政资金完全运用到文化产业的发展中。专门建立一套资金保障制度以扶持其发展,该资金制度内的全部资金只能用于发展该项目及相关项目的发展而不能挪作他用。专项资金制度的好处主要在于它能保障资金的使用方向不被改变,资金运用的效率较高。健全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制度是完善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途径,对促进文化产发展,进一步加快文化市场发展繁荣,保障财政对文化企业的扶持力度具十分显著的作用。

城乡学前教育论文篇7

关键词:公平视域 城乡学前教育 发展差异

针对我国城乡学前教育发展差异的现象,需要采取有效的办法予以改善。从教育公平的角度出发,联系城乡学前教育发展现状,深入进行思考研究,寻找平衡我国城乡学前教育发展的策略,为城乡幼儿提供公平的教育平台,真正让孩子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打破城乡差距的阻碍。公平视域下我国城乡学前教育任重而道远,需要在实践当中不断的改进和完善,对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我国城乡学前教育发展差异

(一)教育机会不平等

城市学前教育与农村学前教育的差距十分明显,这与城乡地区的经济发展有着很大的联系,城市地区幼儿园数量多,孩子接受教育的机会与选择也就更多。而农村地区幼儿园数量较少,无法获得与城市同样的教育选择和机会,这就导致了城乡学前教育机会不均等。城市儿童获得学前教育的机会要远远高于农村儿童,甚至还有部分农村地区的儿童没有学前教育的机会,无法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这是我国城乡学前教育发展不平等的重要体现。换句话说,城市学前教育的起点要高于农村学前教育。无论是教育资源还是教育待遇,城市都要优于农村,进而城乡学前教育的差距由此而拉开。城乡教育机会不平等,是新时期我国城乡学前教育发展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二)资金差距

城乡学前教育发展之所以存在如此大的差距,与经济发展有着直接的关系。农村学前教育受到经济条件的制约,在教学资源投入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反观城市,凭借其良好的经济条件,拥有充足的资金投入到教学资源投入和基础设施建设当中,城市儿童享受到更为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教育待遇,教育效果也自然十分显著。农村地区则由于资金匮乏,在学前教育方面的资金投入力度不够,和城市学前教育的差距也就体现出来,难以保证城乡学前教育的公平与均衡。

(三)师资力量差距

在师资力量方面,城市学前教育教师的学历和职称符合学前教育的标准,而农村学前教育的大部分专任教师没有相关的职称且学历较低。在学前教育当中,师资力量的差距突出的体现出来。城市学前教育拥有强大的师资队伍,拥有先进的教学理念,能够正确的指导和教育孩子。而农村学前教育则因为教师教育水平不高,在教学方向上很容易产生偏差,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学习与成长。因此,面对我国城乡学前教育发展差异,需要从农村学前教育着手,加强师资力量建设,为孩子提供更为优质的教育资源,拉近城乡距离,促进城乡学前教育的均衡发展。

二、公平视域下城乡学前教育的均衡发展

(一)加大农村学前教育的扶持力度

公平视域下城乡学前教育的均衡发展,需要以城市学前教育为目标,加大对农村学前教育的扶持力度。国家相关部门需要在教育资金上给予农村学前教育足够支持,引进先进的教育资源,加强学前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增设农村幼儿园,让农村儿童享受和城市儿童平等的教育机会。学前教育建设的重点应当落在农村,以实现城市与农村的学前教育均衡的目标。在各方的帮扶下,农村学前教育将会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农村学前教育迎来了新的曙光。

(二)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农村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以全面提升学前教育水平,以改善师资力量的不足以及学前教育质量低的问题,以城市看齐,强化农村幼儿师资队伍建设。借鉴城市学前教育的教学经验,改进教育方法和模式,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的环境。对于学前教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职称和学历必须满足任教的标准。国家教育部门应该根据根据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为其分配高水平和高水准的教师,定期进行教师培训,不断的学习、积累和总结经验,进而全面提农村学前教育水平。

(三)城乡互助

在加强对农村学前教育的扶持的过程中,除了国家政府部门的资金支持以外,城市的帮扶也是有利的支持,为农村提供其学前教育的丰富经验,积极的帮助农村地区学前教育的开展。城乡幼儿园形成帮扶的关系。城市幼儿园将优秀的学前教育教师派遣到农村,将先进的教育经验和理念带到农村。而农村幼儿园教师到城市优秀幼儿园当中去“取经”,了解城市幼儿园的办学情况,以作为经验应用于农村学前教育当中。在城市的带动下,农村学前教育正在随着城市学前教育的脚步不断的发展与进步,城乡学前教育的差距正在不断的缩小,进而满足公平视域下我国城乡学前教育发展要求。

三、结论

作为基础教育重要的一部分,学前教育的有效开展,对孩子的学习与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基于公平视域下我国城乡学前教育发展,存在着十分明显的差距,城乡学前教育的均衡发展是重要的任务和目标。根据城乡学前教育的具体情况,采取有效的办法和措施,扶持农村学前教育,缩小城乡学前教育之间的差距,实现公平视域下城乡学前教育的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欢欢.试论城乡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基础教育研究,2012,(13):7-10.

[2]洪秀敏,罗丽.公平视域下我国城乡学前教育发展差异分析[J]. 教育学报,2012,(05):73-81.

[3]王海英.学前教育不公平的社会表现、产生机制及其解决的可能途径[J].学前教育研究,2011,(08):11-17.

城乡学前教育论文篇8

关键词:学前教育 城乡差异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12-197-03

学前教育是教育体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人一生发展中不可跳跃的阶段。目前河北省的学前教育事业发展势头总体良好,但是,由于历史上城乡二元结构以及长期以来城市中心价值取向的存在等问题,导致学前教育发展存在城乡差异。农村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仍然是一个薄弱环节。缩小城乡差距,促进教育公平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河北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公平教育惠及全民。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保障公民依法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建成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缩小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对学前教育近期发展目标作了具体陈述:“努力构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办园规范、师资达标、保教质量合格的学前教育网络”,“‘十二五’末,全省在园幼儿人数达到210万人,学前3年毛入园率超过70%。”随后,河北省内各市也都制订了相应的《学前教育三年(2011―2013年)行动计划》,行动计划就学前教育的发展目标、保证措施等做了具体陈述。

本文对河北省学前教育发展的城乡差异进行实证研究,采用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等统计方法对河北省各市的城乡学前教育发展情况做出综合评价。

一、河北省学前教发展的城乡差异现状

河北省教育厅数据显示:2014年河北省城镇幼儿园5678所,其中公办幼儿园2075所,占总数的36.54%,在园幼儿1203232人;2014年河北省乡村幼儿园5759所,其中公办幼儿园4207所,占总数的73.05%,在园幼儿965254人。河北省学前教育总体发展情况良好,但是,由于每个市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水平、地理环境、政府政策以及当地人对学前教育认识程度等因素的不同,各地的学前教育存在城乡差异。论文从受教育机会的现状、师资和幼儿园三方面来分析河北省学前教育发展的城乡差异F状。数据主要来源是各市统计年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以及河北省教育厅。

(一)河北省各市学前教育受教育机会的城乡差异

受教育机会主要体现在入园率这一指标上。通过数据计算得2014年河北省各市的毛入园率,即3~6岁在园儿童数与适龄儿童之比。

从图1中可以看出,河北省各市城乡之间、市与市之间学前教育发展都不均衡。各市城镇毛入园率都高于乡村毛入园2倍左右,张家口地区甚至达到5倍;对数据分析处理得河北省城镇毛入园率为94.08%,学前教育基本普及,而乡村毛入园率仅为47.47%,乡村学前教育发展水平远低于城镇发展水平。此外,河北省各市间的城乡毛入园率也存在很大差异,张家口乡村入园率最低,为25.31%;保定最高,为61.93%;衡水无论是城镇还是乡村入园率都比较低,平均水平据河北省最低;总体来说,保定、邢台发展最为均衡。

(二)河北省各市学前教育师资方面的城乡差异

教师在教育发展及教育水平的提高起着关键性的作用,高质量教师队伍是教育发展的必备条件。下面就河北省各市城乡幼儿园师资情况进行对比。

从上图可以看出河北省各市间以及各市的学前教育师资方面存在城乡差异。首先,不考虑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单纯从比值来看,河北省各市城镇地区的生师比低于乡村的生师比,城镇都在20以下,生师比比较合理;而乡村一般介于20~40之间,秦皇岛和沧州甚至达到60以上,极度缺乏从业教师。其次,乡村生师比看似良好,但是这是在园幼儿的情况,如果考虑适龄儿童数与教职工数之比,则数值要大得多,乡村约为71,城镇为19。最后,教职工数方面,乡村与城镇幼儿园教职工数之比0.42,乡村与城镇幼儿园在编教师数之比0.73,远没有达到乡村与城镇的适龄人口数之比1.59。

综上所述,河北省学前教育师资不足,乡村幼儿教师严重匮乏,秦皇岛和张家口市幼儿教师处于极度短缺状态。

(三)河北省各市学前教育幼儿园方面的城乡差异

2014年河北省城镇幼儿园5678所,其中公办幼儿园2075所,占总数的36.54%;河北省乡村幼儿园5759所,其中公办幼儿园4207所,占总数的73.05%。城镇公办在园幼儿数571835人,占城镇总在园人数的47.49%;乡村公办在园幼儿数766745人,占乡村总在园幼儿人数的79.43%。为了更清楚的了解各市幼儿园的短缺情况,用适龄儿童数与幼儿园数之比这一指标来衡量。我们从以下三方面分析河北省各市学前教育幼儿园方面的城乡差异:首先,河北省各市间乡村与城镇幼儿园数之比1.01没有达到乡村与城镇的适龄儿童数之比1.59,其中秦皇岛乡村与城镇幼儿园数之比最低,邢台、保定、邯郸、衡水的大于1,其余城市介于0.5~1之间;其次,乡村平均每个幼儿园的适龄儿童数也比城镇平均每个幼儿园的适龄儿童数高,城镇格式之间相差不太大,大约在200左右,但是各市间的乡村平均每个幼儿园的适龄儿童数相差较大,承德最少为154,低于200,秦皇岛、张家口、廊坊高于500,其余城市介于200~500之间;最后,从公办园占比来看,乡村的公办园占比大于城镇的公办幼儿园占比。

通过分析,乡村的幼儿多但是幼儿园数量少,又乡村幼儿园的公办园占比高于城镇,但是乡村的入园率远低于城镇,其他指标也低于城镇,这说明一方面农村公办幼儿园不足,远没有达到“广覆盖、保基本”的目标,政府应统筹规划城乡学前教育布局,加快建设一批公办幼儿园;另一方面说明农村民办幼儿园不足,因此,在政府投入一定经费的同时,贯彻“多渠道办园”方针,坚持以农村公办园为主导和吸取社会资源办园同时并举,通过捐资助学、合理收费的多种渠道,拓宽投资渠道,作为学前教育经费的重要来源,为农村学前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经济保障。

二、基于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河北省学前教育发展的城乡差异的综合评价

(一)主成分分析

本研究在实际数据的可获得性及代表性的基础上,对河北省学前教育城乡差异从受教育机会的现状、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状况入手进行分析。受教育机会主要体现在入@率这一指标上;对于教育资源配置现状的分析,采用生师比、公办在编教师占比、公办园比例作为分析指标。即选取入园率X1、师生比X2、公办在编教师占比X3、教育部门办园占比X4作为分析指标,对河北省乡村和城镇的学前教育发展情况作综合评价。

利用spss软件对河北省各市乡村的四项指标数据作主成分分析,得到方差解释表,见表1。

由表1可以看出,前2个特征值的累积贡献率已达到85.928%,这说明用前2个因子来反映事物的信息占全部信息的85.928%以上,于是,取前2个因子作为主成分,用F1、F2表示。

由主成分载荷矩阵可以看出,师生比,在编教师占比、教育部门办幼儿园占比在第一主成分上载荷教大;入园率在第二主成分上载荷较大。因此,可将第一主成分命名为教育资源配置主成分,第二主成分命名为受教育机会主成分。

两个主成分的函数表达式为:

Fi=viX,(1≤i≤4),设wi(1≤i≤2)是表2的第i列系数作为元素的向量,则

算出各主成分的得分后,综合得分

通过计算得到各地综合得分及排名。类似,对城镇的四项指标数据做主成分分析,计算综合得分。

(二)聚类分析

为了更好地了解河北省各市的学前教育发展的城乡差异情况在河北省处于什么位置,我们采用入园率、师生比、乡村与城镇幼儿园教职工数之比、乡村与城镇幼儿园数之比等11个指标数据,利用spss软件作聚类分析,利用系统聚类法中的Q型聚类方法对数据进行聚类,得出分析聚类结果。河北省11个市可分为三类,分类结果如下:

由上表,河北省学前教育城乡发展的总体水平大致可分为三类地区,第一类地区的学前教育发展的城乡差异情况优于其余两类地区,第三类地区学前教育发展的城乡差异则很大,需要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从聚类分析的结果可以看出,学前教育城乡差异情况和该市经济发展水平没有太大关系。第一类地区的邢台、承德、衡水,第二类的张家口,第三类的秦皇岛属于四线城市;作为二线城市的石家庄、唐山则属于第二类地区;其他城市为三线城市,分布在三类地区中。

三、结论及政策建议

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河北省学前教育发展存在显著的城乡差异,除了公办园占比外,城镇的入园率、生师比、公办在编教师占比三项指标要优于乡村,农村的学前教育发展水平远低于城镇;河北省各市的学前教育发展的城乡差异程度也不同;根据聚类分析结果,河北省学前教育城乡发展的总体水平大致可分为三类地区,前教育资城乡差异情况和该市经济发展水平没有太大关系;乡村公办园较多、民办园少,但是乡村学前教育发展落后于城镇。

对于如何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国家以及河北省政府已经出台一系列政策,就学前教育发展目标、发展措施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性意见。《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指出,推行“三为主”模式,加快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健全和完善全省以政府和集体办园为主、以公办教师为主、以政府和集体投入为主的农村学前教育发展模式。把农村学前教育纳入农村公共事业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将幼儿园作为新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统一规划,优先建设。

对于如何发展学前教育,2014年教育部出台学前教育计划:五措施普及学前教育。教育部“五措施”明确指出:扩大发展普惠性民办园和城乡公办园。以区县为单位制订幼儿园总体布局规划,逐年安排新建、改扩建一批公办园。2015年底前,城镇小区按国家和地方相关规定补足配齐幼儿园。针对民办园采取落实用地、减免税费等优惠政策,多种方式吸引社会力量办园。各地2015年底前出台认定和扶持普惠性民办园实施办法;实现非在编教师同工同酬:通过多种方式补足配齐各类幼儿园教职工,有条件的地方出台公办幼儿园教职工编制标准。通过生均财政拨款、专项补助等方式,支持解决好公办园非在编教师、农村集体办幼儿园教师工资待遇问题,逐步实现同工同酬等措施。

因此,我们提出如下建议:首先,河北省及各市政府要认识学前教育的公益性、福利性和重要性,承担相应的责任,把学前教育纳入本地社会经济发展总规划中,实实在在地把学前教育摆在各级教育部门的议事日程上,把办好学前教育当作“硬任务”来抓,保证学前教育管理层层落实到位。其次,河北省及各市政府应保证学前教育事业经费的投入,尤其是农村地区,可以考虑参照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经验,将学前教育投入纳入财政预算。再次,多种渠道加大学前教育投入,制定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办园和捐资助园,同时,依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幼儿园收费标准。最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提高幼教师资整体素质。

[本文系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课题“河北省学前教育资源配置失衡现状及对策研究”(批准号:140602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李传英,王玮虹.城乡统筹背景下学前教育均衡发展的理念与路径[J].学前教育研究,2013(7)

[2] 洪秀敏,罗丽.公平视域下我国城乡学前教育发展差异分析[J].教育学报,2012(5)

[3] 王海英.学前教育不公平的社会表现、产生机制及其解决的可能途径[J].学前教育研究,2011(8)

[4] 田志磊,张雪.中国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的问题与改革[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11(5)

[5] 罗英智,李卓.当前农村学前教育发展问题及其应对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10(10)

[6] 汪冬梅.农村学前教育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6

[7] 睢丽娟.河北省城乡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水平综合评价[D].保定:河北大学,2011

[8] 张雪,袁连生,田志磊.地区学前教育发展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学前教育发展,2012(20)

[9] 庞丽娟.中国教育改革30年:学前教育卷[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10] 袁连生,冯晓霞.学前教育财政体制改革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11

[11] 蔡迎旗.幼儿教育财政与政策[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12] 杨挺,习勇生.重庆市幼儿教育发展水平城乡差异的实证分析[J].教育与经济,2012(4)

[13] 刘占兰,高丙成.中国学前教育综合发展水平研究[J].教育研究,2013(4)

[14] 田志磊,袁连生,张雪.地区间城乡义务教育公平差异研究[J].教育与经济,2011(2)

[15] 中国学前教育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中国学前教育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作者单位:邯郸学院数理学院 河北邯郸 056005;通讯作者:石立叶。)

上一篇:惩罚教育论文范文 下一篇:图书馆学教育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