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低保提标工作总结范文

时间:2023-12-07 09:20:39

城乡低保提标工作总结

城乡低保提标工作总结篇1

一、指导思想

审批试点工作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逐步深化城乡低保改革为宗旨,以对象精准、权责明确、责权统一、监督制权为根本,探索建立乡镇(街道)负责申请受理、调查核实、审查审批和县(区)民政部门备案及监管等体制机制,力求为乡镇(街道)审批城乡低保的全面推进提供可借鉴、易推广的模式标准和制度规范,真正发挥低保兜底补缺的作用,切实保障最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

二、工作步骤

试点乡镇要按照审批试点要求,结合城乡低保清理工作,有步骤有秩序地开展,积极稳妥地推进。

(一)制定试点方案(3月底前):相关试点乡镇要根据城乡低保政策和试点工作要求,结合工作实际情况,精心制定试点实施方案。

(二)开展试点工作(4月底前):试点方案确定后,要扎实推进试点工作,探索建立和完善相关政策措施。

第一,在规范化、标准化管理方面,探索申请、受理、调查、评议、公示、审批、退保等各个环节的具体措施和办法;第二,结合城乡低保工作实际,探索对一些程序和环节进行整合和简化;第三,探索对低保审批各个环节的监督制约和惩处机制,做到谁签字谁负责,权责统一;第四,探索县(区)民政局对授权审批的低保工作进行监督、管理、备案的措施办法等机制。

(三)认真总结评估(5月20日前):试点工作结束后,县民政局将对试点工作进行全面的总结和评估,总结工作开展情况和主要做法、取得的成效和经验、存在的不足和改进措施,同时,客观公正地对试点工作进行全面评估,为全县推进城乡低保审批改革提供决策依据。

三、试点工作保障

城乡低保提标工作总结篇2

为了切实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权益,维护社会的稳定,促进我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现就推进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推进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基本内涵

(一)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目标。十六届三中全会对建立健全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救助制度提出了明确意见。十六届四中全会做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推进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内容,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迫切需要,也是密切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联系、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措施。社会救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广大群众尤其是困难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进一步加强社会救助工作,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实际行动和具体体现。

(二)城乡社会救助是指公民因各种原因导致无法维持基本生活或遇有紧急、突发困难时,由政府按照法定的程序给予资金、物资、法律上的援助或服务,以保障其基本生活及合法权益的行政管理活动。(三)城乡社会救助体系,是指由国家为保障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遇到的特殊困难而建立的一系列制度以及为保障这些制度的实施而形成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组织网络、物质技术条件等要素有机结合而成的整体。

(四)各级政府要提高认识,把推进城乡社会救助体系作为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际行动,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以对党和人民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统筹规划,全面推进,强化措施,不断提高我区城乡社会救助能力和工作水平。

二、推进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总体思路和基本原则

(一)推进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和谐社会的要求,以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和农村特困群众社会救助制度为基础,以养老、医疗、教育、住房等专项救助为辅助,以其他救助、救济和社会帮扶为补充,逐步在全区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覆盖城乡的社会救助体系。

(二)在组织实施工作中,要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一是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社会救助是国家和社会对救助对象实施的一种单向、无偿的援助行为,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各级政府要积极动员社会力量,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参与社会救助,支持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二是依法救助、规范管理的原则。在社会救助体系的建设上,积极推进制度创新,将政策措施整合,提高效能。在实施救助工作中,依法行政,完善政策,规范程序,做到公正、公平、公开;三是城乡联动、配套实施的原则。按照逐步缩小城乡差别的目标,既要考虑城乡一体化,统筹规划,又要根据当前城乡不同的经济条件和困难群众急需解决的问题而采取具体的政策措施来解决;四是“制度健全、体系完善,点上突破、面上扩展”的原则。在有条件的地方先行试点,取得经验后由点到面,稳步有序地推进。要从当地实际出发,首先抓好单向救助制度,通过单项制度的建立、实施和完善,逐步形成比较全面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

三、突出重点,强化措施,全面加强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制度建设

(一)健全和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重点是在巩固应保尽保成果的基础上,全面实施分类施保,提高规范化管理水平,科学调整救助标准。根据粮油价格上涨等因素对城市困难群众生活的影响,经过科学测算、认真论证、实事求是地调整当地的城市低保保障标准,做到既要与当地的财政承受能力相适应,又要满足低保对象的生活需要,又能积极促进有劳动能力的低保对象自主就业。针对不同对象制定相应的救助标准,在发放低保金时,对低保对象中的“三无”人员、因病、子女上学、高度残疾、高龄老年人、单亲家庭等给予重点照顾和倾斜。加强动态管理,将符合低保条件的困难家庭及时纳入保障范围;超出保障标准的人员及时取消低保待遇;对生活困难加重的低保对象和家庭,及时提高救助金额;对收入提高的低保对象和家庭,及时降低救助金额。

(二)建立应急救助机制。进一步完善灾害应急预案,加强部门之间的横向联系和沟通,充分发挥各部门的职能作用,形成救灾工作的整体合力。要提高应对突发性灾害的快速反应能力,确保在重大灾害发生后24小时内,能够妥善安排灾民的吃、穿、住、饮用水、医疗救助。加强救灾物资储备工作,有充足的救灾帐篷、衣被等物资,做到未雨绸缪,有备无患。各级财政在年初要做出救灾资金预算,以备灾害发生后能够迅速投入使用。全面加强灾情信息系统建设,提高灾情的监测、预警水平,强化部门之间灾害管理信息共享机制建设,形成灾害管理信息共享平台,为快速决策和启动救灾工作的应急机制提供依据。

(三)进一步落实农村牧区五保供养政策。及时审批五保供养对象,发放《五保供养证书》,做到应保尽保;明确供养标准,落实供养经费,确保五保供养资金及时足额发放。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适度调整供养标准。根据我区农牧民一般生活水平,确定全区分散供养的五保老人年供养标准不低于800元,集中供养的五保老人年供养标准不低于1200元,条件较好的地区可适当提高标准。各地在安排使用农村牧区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时,首先要确保五保供养资金的落实。集中供养经费可由旗县级财政部门根据民政部门提出的用款计划直接拨付到敬老院;分散供养经费可由旗县级财政部门根据民政部门提出的用款计划通过银行(信用社)直接发放到户,确保五保资金落实到人。进一步加强敬老院建设与管理,将此项工作纳入当地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充分利用乡镇合并和学校布局调整后的闲置资源,搞好敬老院建设和改造,确保全区集中供养率达到30%以上。选聘合格的专、兼职敬老院工作人员,加强敬老院内部管理,努力提高敬老院管理和服务水平。对分散供养的五保老人要明确代养人及代养人的责任,并签订协议,保障五保老人老有所养。

(四)建立健全农村牧区困难群众救助制度。农村牧区困难群众包括因灾、因病、因残、因缺乏劳动力和其他原因致贫的人员。农村牧区困难群众救助主要采取定期定量救助与临时救助相结合的方式,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试行农村牧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所需资金由自治区财政转移支付补助一部分,各盟市、各旗县财政自行安排一部分,社会各界捐赠一部分来解决。定期定量救助以货币形式为主,按时发放;临时救助可以货币与实物相结合,适时发放。对享受定期定量救助的农牧民发放《农村牧区特困群众救助证》;享受临时救助的农牧民发放《农村牧区困难群众临时救济卡》。各地要严格审核、审批制度,实行规范化管理,确保农村牧区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五)加快实施城乡特困群众医疗救助制度。农村牧区医疗救助工作要在2005年全部实行。对农村“五保”对象、特困救助对象等困难群众,因病影响基本生活的给予必要的医疗救助。

各地要根据民政部、财政部、卫生部《关于实施农村医疗救助的意见》和财政部、民政部《农村医疗救助基金管理办法》要求,结合当地实际,抓紧制定本地区的农村牧区医疗救助实施办法或管理办法,合理确定农村牧区大病医疗救助的病种及医药费用补助的起付线、封顶线和补助标准,并做好与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的衔接。城市医疗救助要从2005年开始进行试点工作,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规范可行的制度,力争使患大病而无法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城市居民得以救助。

(六)建立城乡特殊困难未成年人教育救助制度。通过救助,使持有农村牧区五保供养证和属于城市“三无”对象的未成年人,基本实现普通中小学免费教育;使持有城乡最低生活保障证和农村牧区特困群众救助证卡家庭的子女在义务教育阶段实现“两免一补”(免杂费、免书本费、补助寄宿生活费),高中教育阶段能够提供必要的学习和生活补助。继续做好“希望工程”、“春蕾计划”、慈善捐助等专项救助工作,确保城乡困难群众子女不失学、不辍学;积极实施“寒窗基金”、勤工俭学和爱心助学等资助措施,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利用国家优惠政策,调动各企业、经济实体及个人捐赠的积极性,帮助城乡特殊困难未成年人完成学业。

(七)规范流浪乞讨人员救助。要完善救助管理工作的运行机制和程序,让应该接受救助的人员能够得到有效的救助。鼓励支持社会组织和个人救助流浪乞讨人员,组织和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做好救助工作。各地对救助管理站设施进行检查、评估,对不符合要求的要抓紧更新改造,确保救助管理工作正常进行。

(八)实施廉租住房制度。积极开展住房供应和保障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对符合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且住房困难的家庭提供租金低廉的普通住房。对已租住公房的城镇困难家庭,在租金上予以优惠。

(九)积极实施就业援助。就业是解决困难群众生活的最根本途径。要积极支持和鼓励困难群众就业,优先落实各项帮扶政策,免费提供就业培训和职业介绍,帮助他们尽早实现就业再就业。要积极帮助残疾人尤其是贫困残疾人就业,对以吸纳残疾人就业为主的福利企业,继续给予政策上的扶持保护。(十)开展法律援助工作。各地法律援助机构要科学地调配资源,使所有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承担起法律援助义务,为城乡困难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援助。法学社团等组织以及法学院校等单位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积极投入法律援助事业,为特定对象提供法律援助。

(十一)完善社会捐助制度。进一步完善经常性社会捐助服务网络,充分发挥公益慈善组织的作用,积极探索社会捐助的市场化运作模式。广泛开展“义工”服务、“结对帮扶”、社区互助、邻里互助等活动,大力弘扬社会互助新风。对已经建立“爱心超市”、“慈善超市”的地区,要不断总结经验,强化管理,完善制度建设,规范运作。尚未建立的地区,要结合当地实际,选择一些经济条件较好的地方先行试点,在试点的基础上,稳步推进。依法接受社会捐赠的团体,应定期将扶贫帮困活动的范围、形式及资金使用情况及时向社会公布。

四、切实加强对推进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工作的领导

(一)完善工作机制,加强领导。各级政府尽快建立政府领导、部门配合、民政牵头的工作机制。成立由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民政、财政、发改委、民委、建设、农牧业、教育、司法、劳动保障、科技、卫生、工商、统计、扶贫办、审计、监察和残联等部门组成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各级政府要加强对本地区城乡社会救助工作的领导,确定城市社会救助的对象、项目和标准,制定城市社会救助的政策,抓好社会救助各项政策的落实和实施,推进社会救助和帮困工作。要把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纳入当地经济发展规划和“十一五”规划,列入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加快推进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步伐。各级民政部门要切实发挥对社会救助的综合管理服务职责,主动与有关部门协商,各有关部门在开展城市社会救助工作时,应加强与民政部门沟通和联系。

(二)认真落实各有关部门的工作职责。民政部门是社会救助工作的主管部门,承担管理、综合协调的职能;财政部门负责做好社会救助资金的预算安排,对资金的管理、使用进行监督;卫生部门负责医疗减免政策的制定和落实,对医疗救助对象提供医疗服务;建设部门负责困难群众的廉租住房制度的制定和落实;教育部门负责教育救助政策的制定和落实;劳动保障部门负责就业援助,为困难群众提供就业信息和培训服务;审计、监察部门负责搞好救助款物的审计、监督工作;司法行政机关负责规范法律援助机构建设,加强法律援助工作的监督管理,其他有关部门也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帮助城乡困难群众解决实际困难。

(三)加快推进社会救助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要抓紧研究制订社会救助方面的法规和规章,进一步规范社会救助行为。要进一步健全规范社会救助工作程序,公开、公平、公正地实施各项社会救助。

(四)切实保障政府对社会救助经费的投入。各级政府要按照建立公共财政的要求,加大财政支出结构调整力度,将社会救助所需资金列入同级财政预算,保证各项社会救助资金的落实。要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为社会救助提供捐赠、资助,并全部用于社会救助。要切实加强社会救助资金管理,加强财政监督和审计,努力提高社会救助资金的使用效益。

(五)加快社会救助信息化建设。紧紧依托最低生活保障和社会救助综合管理服务机构,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及时、准确、动态地汇集城乡各类困难群众的基本信息,为做好城乡社会救助工作提供基本依据和技术保障。

(六)加快基层社会救助管理和服务网络建设。各地要加强社会救助工作队伍建设,选配政治素质好、群众观念强的干部充实城乡社会救助工作队伍。城乡街道和苏木乡镇要积极整合现有机构资源,确定负责这项工作的机构,加快以街道。苏木乡镇为主要平台的社会救助工作网络建设。有条件的街道、苏木乡镇可以设立社会救助管理服务机构。城镇社区和农村村委会都要有人负责这项工作。要搞好业务培训工作,进一步增强广大社会救助工作者的“亲民、爱民、为民”意识,转变工作作风,改进工作方式,努力实现社会救助管理服务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便民化。

(七)积极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城乡社会救助事业。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积极开展面向城乡困难群众的捐赠和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等群众团体和慈善总会、红十字会等组织要充分发挥自身职能作用,组织开办的就业服务机构优先为低保对象进行培训和职业介绍,并免收其就业培训费和职业介绍费。新闻单位要加强有关宣传报道,努力营造人人关心和帮助困难群众的良好社会氛围。

城乡低保提标工作总结篇3

关键词 长沙 居民 养老 保险

党的十明确提出:“要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而居民养老保险是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中最核心、最关键的组成部分,长沙市根据国务院“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指导意见”在2010年就出台了《长沙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办法》,并把不符合参加职工养老保险条件的城镇居民也纳入覆盖范围,至今实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已满6年。为了把握长沙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实施情况,进一步完善养老保险制度,最近笔者专门到我市社保部门进行了深入的调查与研究。

一、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实施的基本情况

长沙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是从2010年7月开始实施,6年来市委、市政府根据国务院和湖南省出台的新政策并结合长沙实际情况不断进行调整,总体来看政策制度逐步完善、经办能力逐步增强、实施的效果逐步显现。

(一)政策制度逐步完善,基础养老金标准大幅度提高

长沙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所选择的模式为个人账户+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由参保人缴费积累,按年缴费,政府给予缴费补贴,基础养老金由财政全额支付,全市实行统一的基础养老金标准。2010年、2011年、2013年和2014年先后出台了《长沙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办法》《长沙市人民政府关于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办法的通知》《关于调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和缴费档次的通知》和新修订的《长沙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办法》等。个人年缴费档次由100元~500元5个档次调整为100元 ~3000元14个档次。政府给予的缴费补贴最初只有前五档30元~50元,后来增加了500元以上缴费档次实行政府等额补贴标准,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增长机制。2016年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由最初每人每月60元增加到130元,高出了湖南省其他地区50元。由此可见,我市已初步建立了统一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并按照国家新农保制度的要求逐步进行完善,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大幅度提高。

(二)经办能力逐步增强,养老保险制度落实基本到位

为了推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顺利实施、将惠民利民政策落到实处,长沙市成立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管理服务局,据调查了解各区县(市)经办机构至少配备了3名专职或兼职工作人员,所属各乡镇(街道)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站均有1~2名两保专干负责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村(社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有一名兼职工作人员负责信息收集、上报、催缴等日常工作。全市共设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经办机构10个、乡镇(街道)服务站188个、村(社区)服务中心1894个,区县(市)经办工作人员54人,乡镇(街道)经办工作人员315人,村(社区)经办工作人员有1906人。

6年来,长沙市委、市政府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征缴扩面”工作纳入到各区、县(市)和“十强十快乡镇”为民办实事中的目标任务和绩效考核指标,并建立督查机制和领导责任制。实行以乡镇(街道)干部包村(社区)、村(社区)干部包组、组长包户的层层包干责任制;建立领导联点、干部联村、村级负责人包片的工作机制;形成上下协同、部门联动、各方配合、责任明确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工作新格局,致使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得到迅速贯彻执行,参保居民也及时享受到了政策所带来的实惠。

(三)实施成效逐步显现,养老保险政策执行令人满意

根据长沙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管理服务局所提供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数据汇总表”显示:2010年~2015年全市参保人数分别为243.3万人、296.1万人、299.2万人、271万人、267.8万人、267.53万人;全市享受待遇人数分别为64.7万人、71.8万人、72.4万人、74.4万人、74.6万人、76.64万人;全市基金收入分别为5.0亿元、8.94亿元、8.97亿元、10.37亿元、10.66亿元、14.32亿元;全市基金支出分别为1.96亿元、5.27亿元、6.71亿元、6.92亿元、8.44亿元、11.62亿元。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2015年,长沙市政协对全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进行了综合民主评议,经办机构对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策的满意率和基本满意率达到了97.98%,认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是一项惠民利民政策,是党和政府关注民生、实现老有所养的重要体现。目前全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缴费率达到90%以上,待遇发放率达到100%,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成效显著。评议结果如图1所示:

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长沙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工作起步较早,按照国家要求建立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的战略部署,初步建立了统一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政策实施6年来,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在制度的设计、实施等方面还存在一些深层次的困难和问题,还是一种低水平的基本养老保险,与城乡居民的期望值存在较大的差距。

(一)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偏低

第一,参保人个人账户养老金的积累偏少。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收入来源于两个方面:个人缴费收入和财政补助收入,一方面由于参保人比较注重眼前利益,缺乏社会养老观念,义务与权利对等意识不强、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认识不深,因此90%以上的参保人选择最低标准100元/年缴费。假设参保人数为C,享受待遇人数为D,年个人缴费收入为S,则人均缴费额为S/(C-D),根据“长沙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数据汇总表”所提供的数据进行计算:2010年人均缴费额为116.5元,2011年为117.7元,2012年为101.4元,2013年为113.9元,2014年为111.8元,2015年为113.2元,尽管在这6年间个人缴费档次进行了4次调整,把最高缴费档次由500元/年调整到了1500元/年,再调整到了3000元/年,但是对参保人的激励作用不大。另一方面,政府财政补助与参保人缴费直接挂钩,多缴多补、少缴少补,绝大多数居民选择最低标准缴费,所享受的财政补助也就少。根据“长沙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数据汇总表”所提供的数据计算表明:2010年人均补贴额为163.5元,2011年为280.9元,2012年为294.1元,2013年为413.5元,2014年为440元,2015年为637元。

第二,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偏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实行个人账户养老金加基础养老金的待遇模式,从“长沙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数据汇总表”来看,随着人口老龄化,领取养老保险待遇的城乡居民越来越多,由2010年的64.7万人增长到了2015年的76.64万人;在养老保险基金支出中,基础养老金支出从2010年1.96亿元增长到了2015年的11.43亿元;城乡居民领取的基础养老金从2010年的每人每月60元增长到了2016年的130元;个人账户养老金支出很少,占基金总支出比重不到1%,2010年~2015年分别为10万元、100万元、400万元、400万元、700万元、1900万元,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低影响了居民参保的积极性。同时,基础养老金的提高缺乏后续增长机制,政府补贴多少为宜缺乏科学的精算支撑,各级政府应承担多少责任也没有明确划分。

(二)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结构不合理

根据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策规定:在制度实施时已经年满60岁的参保人,可以直接领取基础养老金;45岁以上60岁以下的参保人应该按年缴纳保费,直至60岁达到养老金的领取年龄;45岁以下的参保人至少应该缴纳保费满15年,到60岁才有资格领取养老金。

养老金待遇计发公式为待遇=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139)+基础养老金(财政全额补贴)

从“长沙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数据汇总表”来看,超过90%的参保居民选择的缴费档次为最低档次,即每人每年100元,加上财政给予的缴费补贴30元,参保人实际上为自己的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每年积累了130元,15年缴费累计为个人账户储存1950元(未计利息),年满60岁后参保人可领取个人账户养老金为14元。若剔除政府补贴部分,其个人账户储存额为1500元,可领取个人账户养老金为10.8元。按照当前参保人领取的130元基础养老金水平测算,政府补贴部分占92%,个人缴费部分仅占8%,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结构不合理,参保人所享受的权利远远大于所承担的义务,长此以往,必将使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后劲不足。

(三)养老保险制度之间横向不公平

2009年长沙市启动了城镇未参保人员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有关工作,对未参保城镇居民可一次性补缴15年的养老保险费,即可建立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关系;2010年对未参保城镇居民以最低标准补缴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总共应缴养老保险费41904元,按照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待遇计发办法,当时退休养老金水平为每月523.7元。比照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模式,参保人从个人账户领取的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储存额M139,如果参保人个人账户资金储存额也是41904元,则从个人账户可领取301.5元,加上当时政府发放的基础养老金60元,每月共领取养老金361.5元。由于养老保险制度不同、计算方法不同,导致城乡居民与城镇企业职工每月领取的养老保险待遇相差162.2元。

经过近几年的待遇调整,2015年城镇企业职工每月领取的退休养老金已达到每月1200元,而城乡居民只能每月领取养老金431.5元,两者待遇相差768.5元。在同一时期两种不同养老保险制度面前,同样是未参保城镇居民享受的待遇很大,更何况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的恰恰是当时不具备41904元负担能力的城镇居民,尽管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统一基础养老金标准,维护了自身的制度公平,但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相比,制度间的横向公平存在明显问题,还需要我们深入研究。

(四)基层经办工作开展难度大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覆盖的主要是广大农村居民,所服务的参保对象居住分散、流动性强,导致社保工作量大。在业务经办工作中,乡镇(街道)、村(社区)的社保工作人员基本上都是兼职,队伍不稳定,而且待遇低、办公经费严重不足,致使基层经办工作开展难度大,并由此产生一系列问题:一是信息化水平偏低,政策的宣传很难到位,收缴保费怕麻烦,最好是统一收100元省事。二是对行动不便的参保人员上门认证工作量大,居住外地、空挂户核实难度大,造成待遇领取资格认证工作难以开展,缺乏有效措施追回冒领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金,稽核成本高。三是政策执行时遇到了一些阻力,一部分人并不关心自身的养老问题,而更注重眼前利益,尤其是中青年参保积极性不高,认为自己还年轻,没有必要过早考虑养老问题;一部分参保者比较注重缴费后的回收率,宁愿选择最低档次缴费或者选择不缴费,希望到龄直接领取基础养老金。四是有的基层社保工作人员为了超额完成区、县(市)政府下达的任务,强制城乡居民参保缴费,这就违背了城乡居民“自愿参保缴费”的根本原则,从而给养老保险政策的实施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三、促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健康发展的主要措施

在党的十报告中提出:“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社会保障是保障人民生活、调节社会分配的一项基本制度。要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为了贯彻十精神,我们必须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不断完善政策和制度,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促进长沙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一)加强对新政策的研究,不断提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

众所周知,目前我国社会养老保险体系是由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构成,三大保险制度之间的发展很不平衡,养老保险待遇差别还很大,必须加强制度的顶层设计和城乡统筹,逐步缩小三种参保人的养老待遇差距,促进保险制度之间的公平与合理。另外,我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作为一项覆盖城乡几亿人口的保险制度,从无到有,还只是刚刚起步,任重而道远,在这项制度建设过程中,长沙市先行先试,为国家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出台提供了许多宝贵经验,我们应该在推进制度完善的过程中大胆创新,针对当前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偏低的问题应认真加以科学研究、精准测算,一方面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参保人个人多缴费、延长个人缴费时间,同时提高政府补贴标准,通过增加个人账户积累来提高个人养老金所占的比重,另一方面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要扩大民生性支出在财政支出总额中的比重,大幅度提高基础养老金的发放标准,构建养老保险待遇可持续增长机制,进一步增强城乡居民对养老保险政策的信心。

(二)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充分调动城乡居民参保的积极性

制度本身是对社会现实和需求的反映,新制度的确立必须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否则就难以持久。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意味着广大农村居民必须从传统的家庭保障向现代社会保障转变,而这种转变必然会受到传统思想、价值取向、文化及心理等方面的影响,因此要使所有参保人都能够理解、支持并积极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就必须认真做好政策的宣传普及工作,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逐步建立完善的过程同时也是政策被广大居民了解、接受的过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既要靠政策引导,还要配合政策宣传与服务水平的跟进。具体来说,一是提高民众对实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重要性的认识,养老保险制度既是实现全面小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客观需要,也是居民减轻子女负担、实现老有所养的必然要求;二是通过社保人员上门走访、开展养老保险知识讲座与咨询,运用电视、互联网、微信、宣传栏等手段扩大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宣传;三是帮助居民算好经济账,平衡生命周期的消费计划,个人账户养老金的积累来源于个人缴费和政府补贴,缴得越多、补得越多、积累越多,将来领取的养老金待遇也就越高,收益远远大于个人投入;四是提高服务质量,建立参保人大数据库信息平台,及时采集、录入个人信息,为参保人缴费、领取养老金提供方便,发放个人社保卡,让参保人能够随时查询到个人账户养老金的积累情况等等,只有居民对养老保险制度熟知、认可、接受,才能充分调动城乡居民的参保积极性。

(三)加快社保队伍建设,进一步增强村(社区)经办能力

目前村(社区)不仅只配备了1名社保工作人员,平均每人的服务对象达到了4.5万人,采集、录入参保人的个人信息量大,而且绝大多数都是兼职的,承担上级部门交办的工作量多,任务繁重,样样要兼顾,样样又难以到位。同时社保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参差不齐、待遇水平明显偏低、工作经费严重不足,这些都制约了基层经办能力的充分发挥,为了进一步提高基层社保经办能力,在增加社保工作经费投入的基础上必须加快社保队伍建设,具体来说:一是增加社保工作人员,招聘一批社保专业、会计算机操作的大学毕业生充实到社保队伍中来;二是每个村(社区)配备一名专职和一名兼职社保工作人员,负责采集、录入本辖区参保人的个人信息,收缴参保人的社保费和发放养老保险金等;三是每年举办各类培训班和研讨班,加强对社保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和工作经验交流,不断提高其业务能力、政策水平和服务质量;四是逐步提高社保工作人员的工资和福利待遇,建立一支稳定的、精明强干的社保队伍。此外要提高基层经办能力,还必须整合社会资源,加强社保、公安、民政、银行、统计等部门之间的联系与合作,构建信息互通机制,进一步完善统一的基层服务平台建设,在实行目标管理的基础上开展流程化、精细化管理。还必须加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信息化建设,社会保障部门在金保工程和社保卡的建设进程中,应该要把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信息化建设放到与职工养老保险同等的地位上协同推进,利用信息化手段来提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工作效率。

(四)积极借鉴外地经验,促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良性发展

自从国家推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6年多来,全国各试点城市都在大胆探索、积极作为,在养老保险政策的制定和完善方面有突破、有创新、有亮点。当前长沙市在实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问题,在引导居民多缴费、长缴费、提供丧葬补助、避免参保人冒领保费等方面存在一些缺陷,很有必要借鉴其他试点城市的经验,促进我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事业良性发展。

大连市为鼓励参保人延长缴费时间,对累计缴费超过15年的参保人,每超过1年基础养老金增加5%;为使困难群体得到更多优惠,制度规定:低保家庭中的重度残疾人按照最低缴费标准的200%进行补助,低保家庭中的普通残疾人、优抚对象、死亡伤残独生子女的父母按照最低缴费标准进行补助,低保家庭中的其他人员按照最低缴费标准的50%补助。

郑州市为防止死亡冒领养老金,专门制定了城乡居民丧葬补助费制度,参保人缴费满15年且在死亡次月起2个月内由其家属申报的,发给丧葬补助费1000元;未按时申报或缴费年限不满15年的不发丧葬补助费。南昌市规定:凡是未参保缴费直接领取基础养老金、年满60周岁以上的老人,在领取养老金期间死亡的,一次性支付300元丧葬补助金;参加了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缴费的参保人在领取养老金期间死亡的,缴费年限1~5年的,一次性支付500元丧葬补助金;缴费年限6~10年的,一次性支付800元丧葬补助金;缴费年限11~15年的,一次性支付1000元丧葬补助金;缴费年限15年以上的,一次性支付1200元丧葬补助金。

总之,为了促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健康发展,除了采取上述四大措施外,还必须强化城乡居民社保资金管理,资金的收取、储存、发放严格按制度、程序实行规范化管理,确保资金运转安全;提高资金收支的透明度,相关信息应及时向参保人公布,避免暗箱操作;提高社保资金的统筹层次,由市级统筹上升为省级统筹,并最终实现全国统筹,增强政府对社保资金的调控能力;加强审计部门对社保资金的监督,社保资金实行专款专用,不得挪作他用,对违纪、违法行为必须严肃查处等。

(作者单位为长沙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

城乡低保提标工作总结篇4

关键词:城乡二元结构;城乡一体化;制约因素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6-0052-04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十七届五中全会将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作为“十二五”时期的重大战略任务。党的十提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国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的重要论断,要求“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1],这为新形势下加快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指明了方向。安徽是中部地区农业大省,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50%以上,“三农”问题对其经济发展有十分重要的影响。近年来,安徽省将城乡一体化发展提升到了战略的高度加以重视,积极探索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有效途径,先后批准马鞍山、芜湖等6市开展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是,城乡二元结构的复杂性、顽固性决定了安徽省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艰巨性、长期性。因此,“十二五”时期,安徽省要抓住历史机遇,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以城乡统筹发展推进跨越式发展。

一、安徽省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安徽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工业化、城市化与市场化来指导“三农”工作,并紧紧抓住国家促进中部崛起和扩大内需的重大战略机遇,全面实施工业强省、中心城市带动、城乡统筹等战略,通过推行农业产业化、大力发展小城镇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全省社会经济表现出较快的发展势头。

(一)城乡居民收入不断上升,但差距较大的局面无明显改观

从居民收入看,城乡差距呈扩大之势。“十一五”时期,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3.3%,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4.9%。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2000年2.74:1,扩大到2005年的3.21:1,2010年虽降为2.99:1,两者的绝对差距则由1990年得816元扩大到2005年5 830元,2010年的10 503元,如果加上城镇居民的各种福利和补贴收入,城乡之间实际收入的差距更大,远远大于绝大多数国家1.5—2.0倍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程度。2010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5 285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634元,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89.3%。目前,农民收入大体相当于城镇居民2000年的水平。从这一角度看,农村落后城市至少10年。表明近年来虽然政府一直在加大“三农”工作的力度,但由于种种原因安徽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的局面仍无实质性改观。

(二)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差距呈拉大之势

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决定了生活质量的差距,并最终通过消费状况表现出来。从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水平看,2010年安徽省城镇居民的人均消费支出是11 513元,农村居民的人均消费性支出是4 013.3元,农村居民人均实际消费水平只是城镇居民人均实际消费水平的34.9%;从反映生活水平高低的总体指标恩格尔系数来看,2010年,安徽省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8%和40.7%,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高于城镇2.7个百分点。依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划分标准[2],说明安徽省城镇居民生活已进入小康水平,而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比城镇居民生活水平低;生存型消费仍是广大农民的消费主流,离发展型、享受型消费还有相当远的距离。因此,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和生活差距,在安徽省显得尤为迫切。

(三)城乡基础设施差距较大,广大农村生产和生活条件较为落后

近些年来,安徽省的城市建设取得了飞速进展,广场、绿化带等城市景观建设步伐提速,城市供电、供水、供气、邮政、通信等保障能力大大提高,基础设施条件和城区人居环境大大改善。截至2010年底,建成区面积 1 491.32平方公里,供水管网长度达14 730公里,用水普及率达96.06%;煤气管道长度 10 125.80公里,用气普及率达90.52%;道路长度为10 157.3公里,道路面积达19 927万平方米,人均拥有16.01平方米;绿化覆盖面积85 281公顷,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28.92平方米;公园绿地面积13 630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1平方米,城市市容环境也大有改观。但相对而言,农村的基础设施仍较为落后。目前,农村居民大部分是自备水源,实现集中供水的主要局限于小城镇的镇区和其他少数区域;村镇建设缺乏规划指导,布局零乱;基础设施特别是农田水利设施缺乏系统投入,设施不配套,共享性较差,难以满足农业生产的正常需要;房屋结构设计不科学,空间布局不合理;乡村道路等级不高,路况欠佳等等。

(四)城乡公共产品供给失衡,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

长期以来,安徽省用于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资金,在城市主要由政府负责,在农村主要依靠向农民筹集,农民承担了一部分公共产品的供给成本,其负担超过农民承受能力;另一方面,县乡财政均系“吃饭”财政,对农村公共产品供应系统投入太少。因而,与城镇相比,农村的社会公共事业不仅项目少,已有的供给项目如社会保障、教育和医疗卫生等,也普遍存在供给水平低于城镇的现象。从社会保障来看,城市居民已初步建立了比较完整的社保体系,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等保险都进行了改革和逐步完善;相比之下,农村保障体系建设严重滞后,保障覆盖面小、保障水平低、保障能力弱,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有待完善。从教育来看,虽然城乡都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但农村中小学适龄的入学率要大大低于城镇,农村学生的辍学率、流失率高于城市,生均经费不能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落实,教学设施和教学质量也明显差于城镇。从医疗卫生来看,无论是在质量上还是数量上,农村居民所得到的医疗卫生服务与城市相比都处于明显的劣势地位,占总人口55%以上的农村人口只享有不到30%的公共卫生资源。

二、影响安徽省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

安徽省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既是长期的、历史的因素叠加的结果,又紧紧受到经济和制度等现实条件的制约。因此,要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就必须明确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制约因素。总的来说,安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制约因素主要体现在体制、观念、经济、人口诸多方面。

(一)制度约束

从根本上讲,导致安徽省长期以来城乡二元结构的因素是制度性因素,这种制度因素是目前城乡一体化进程面临的难题。长期以来,中国存在着重城市轻农村,重工业轻农业,重市民轻农民的现象。改革开放以来,“重工轻农”的趋势有了较大的改善,但长期形成的二元结构的制度性框架仍然存在。城乡分治体制体现在户籍管理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就业制度、财政税收制度、教育制度、医疗卫生制度、投资制度等各个层面。制度安排的非均衡性导致城乡之间的要素流动、资源分配以及政治权利的安排等一系列关系都被扭曲了。只要这种二元体制继续延续,城乡差距就很难缩小。此外,受现有土地制度制约,农民虽然拥有土地、住房,但却无法拿出房产证作抵押获得贷款,也不能进行土地市场交易,使得城乡一体化陷入“工业化城镇化缺地、新农村建设缺钱、耕地保护缺动力、城乡统筹缺抓手、农民增收缺渠道”的尴尬局面。

(二)思想观念障碍

中共马鞍山市委党校课题组在铜陵和淮北的调研过程中发现,一些农民群众,甚至许多基层干部,思想守旧消极,对政府的一些惠民政策不支持、不理解。典型表现有三:一是对城乡一体化概念认识不清,认为城乡一体化就是城市化。其实城乡一体化不是简单的农村变城市,而应是城市与乡村相互吸收先进和健康因素而摒弃落后的一种双向演进过程。二是部分干部思想上认识不到位,思想上存在重工轻农、重商轻农;照顾城市,把主要精力放在招商引资、企业改革等能产生直接效益的工作上。三是存在等、靠、要思想,不少人认为城乡一体化就是城市支持农村发展,上级怎么说就怎么干,没钱就不干,缺乏工作的主动性[3]。

(三)工业化、城市化水平不高,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经济动力不足

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关键在于“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因此,一个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城乡统筹发展能力的大小。目前,与周边省份特别是东部地区相比,安徽省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整体偏低,这种结构性矛盾导致安徽省城乡一体化发展缺乏有力的载体和产业支撑。就工业化水平而言,2010年,安徽省全年生产总值(GDP)12 263.4亿元,第一、二、三产业的比例为14.0:52.1:33.9,与全国的平均水平相比,第二产业的绝对量和相对量都较低。工业化水平低下,不但直接导致产业结构劣化和产业竞争力不强,而且导致了城镇化水平低下和吸纳非农就业的能力受限,还导致财力弱小。2010年,全省财政收入2 063.8亿元,人均财政收入3 023元,远远低于浙江等工业发达省份。财力不足导致没有相应的政策引导资金投资于城乡一体化工程。就城镇化水平而言,2010年,安徽省城镇化水平为43.2%,不但低于全国49.9%的城镇化平均水平,也缺少像武汉、杭州这样能带动区域经济快速增长的龙头城市,影响了工业经济聚集优势的发挥和第三产业的发展,造成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渠道狭窄,大批农民难以分享工业化带来的成果。

(四)农村人口数量庞大,整体素质不高,加大了城乡统筹的压力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农村人口增长较快和耕地面积的逐年减少,农村人口在农业内部就业容量日益缩小,人多地少矛盾的直接结果是农村出现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与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庞大并存的是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根据第六次安徽省人口普查的资料显示,截至2010年,安徽省每10万人中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达27 948人,文盲人口总数高达496.5万人,文盲率为8.34%[4],而这些人基本上是分布在广大农村。农村人口素质不高,导致剩余劳动力难以满足劳动力市场的需要,向非农产业转移的空间狭小,农民收入增幅下降。另一方面,农民的文化素质、经营素质状况也直接制约他们能否合理配置农业资源,接受工业反哺、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的能力。

三、安徽省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目标与举措

(一)总体思路

城乡一体化的推进是一个系统工程,从前期马鞍山等6市城乡一体化试点经验来看,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核心任务是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因此,其总体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城乡协调发展全局,以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为主线,以科学规划为龙头,以产业发展为基础,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公共资源配置为关键,以就业和社会保障为支撑,以体制、机制和制度创新为核心,以改善民生为根本,以基层组织建设为保障,加速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

(二)三阶段发展目标

推进城乡一体化,关键是要形成城市产业要素、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农业产业资源、发展要素与城市工业对接的发展体系和体制机制体系。因此,按照实现安徽跨越式发展的总体要求,根据 2009年安徽省各地市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水平评估得分的情况[5],现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目标分为3个阶段,即近期目标、中期目标和远期目标。

1.近期目标。在“十二五”规划结束时(2008-2015年),城乡一体化水平评估得分应该达到 70分左右,初步形成安徽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和体制机制体系,初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初步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在此阶段,省级财政的支持应该分类对待。根据各市的经济实力,马鞍山、芜湖、铜陵、合肥和淮南5市统筹城乡发展实力较强,因此实现城乡一体化主要靠他们自己的力量进行,省委省政府只需要给予政策和宏观指导;省级财政的支持力度主要应该放在经济发展落后的城市,如皖北各市、滁州、六安等,这些城市依靠自己的力量很难达到全省平均水平,需要外力支持。

2.中期目标。在“十三五”规划结束时(2015—2020年),城乡一体化水平平均得分应该达到 80 分左右,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基本建立,城乡发展差距进一步缩小。在此阶段,安徽省大多数城市已经实现城乡整体协调发展水平,安徽省经济实力位于全国前10位,人均水平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已经有足够的实力实施“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政策。在统筹城乡发展支持政策上,不仅省级政府可以更多地支持皖北等欠发达地区的一体化建设,而且发展能力强大的合肥以及皖江城市可以拿出更多的资金、人才等支持落后地区发展,全省统筹城乡发展进入良性发展阶段。

3.远期目标。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安徽省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在 2030 年以后通过城乡有机结合,形成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发展新格局,基本实现城乡全面协调发展,达到城乡经济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和和谐发展。

(三)具体措施

围绕上述目标,安徽省要在以下几个方面采取切实举措。

1.转变城乡发展思路,做好城乡统筹发展规划。规划是引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先导。从前期马鞍山等6市城乡一体化试点的经验看,安徽省应牢固树立城乡统筹的理念,改变目前“重城市、轻农村”和城乡规划分割、建设分治的状况,把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统一纳入政府宏观规划,其内容既要有总体长远规划,又要有城乡空间布局、城乡产业发展、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城乡公共服务、城乡社会管理、城乡市场体系、城乡基层党建等方面的分项具体规划。通过规划编制,明确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基本构架。此外,还要适时调整行政区划,改变安徽省地级市数量多、整体行政规模小的现状,通过对资源的重新优化配置,充分发挥省辖市对县域经济的带动作用。

2.推动产业发展,夯实物质基础。产业发展是城乡一体化的核心和关键。应强力推进县域新型工业化进程,特别是大力发展新兴工业,打造县域经济发展新引擎。把发展现代农业和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核心,在确保粮食稳定增长的前提下,推进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利用现有优势和资源,以农业优势板块基地为依托,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建成生态农产品工业园,重点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工业、食品饮料工业和农机制造业等涉农工业,重点发展水稻、小麦、油料、肉类、水产品、乳制品、茶叶、果蔬等精深加工产品。通过涉农工业企业与农业板块基地龙头企业的紧密合作,带动农业板块基地的发展,推动了农民就业职工化。深入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现代流通方式向农村市场延伸,特别是面向农村大力发展现代物流配送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兴办各类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和行业协会,培育农户、企业与市场之间的联接载体,形成功能完备、高效畅通、覆盖全省、辐射周边的现代农产品流通网络。

3.切实加大对“三农”的投入,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改变农村基础设施和科教文卫等公共事业落后的局面,仅仅依靠农村自身的积累和投入是远远不够的,政府应以建立公共财政体制为突破口,切实加大对农村的财政投入力度,实现城乡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的统筹发展。一是要加强对试点市城乡一体化发展资金支持力度,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公共卫生体系、广播电视、文化等公共事业的专项资金支持,设立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扶持基金,整合中央和省支农资金,调整财政支出渠道和项目,集中财力办大事,提高各项支农资金的使用效果。给予有条件的市、县、乡镇必要的启动资金,对试点镇给予重点倾斜支持,积极培育“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多元投资、共同开发”的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体制。二是要建立对农业的补贴制度,增加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技术推广培训、农产品检验和检测服务的资金补贴额度,增强农业的竞争力。同时,要把间接补贴改为直接补贴,提高财政支农资金的效益。三是要进一步加大“阳光工程”实施力度,支持开展农民培训,并搞好农村劳动力就业信息服务,为农业发展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创造条件。

4.推进农村“三化”进程,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实现城乡统筹,既要发挥公共财政的支持作用,也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营造农村自身的“造血”功能。发展县域经济,突破口就是把产业化、工业化和城镇化结合起来,逐步实现“三个联动”,即产业化与工业化的联动、产业化与城镇化的联动、工业化与城镇化的联动。因此,当前来说,安徽省要重点做好城镇化与工业化的联动。一方面,彻底改变传统的工业化路线,支持、鼓励乡镇企业的发展,取消各种歧视性的市场准入限制,使乡镇企业与城市工业企业在市场平等竞争的基础上,通过各种生产要素的交流和配置,形成分工合理、统一的现代工业体系,实行城乡工业联动发展;另一方面,取消各种人为的用工政策限制和束缚,支持农民到包括工业部门在内的城镇各部门中就业,不仅同工同酬,而且应享受城市居民所拥有的就业、定居、福利等各种待遇,为农民向市民的转变和推动城镇化进程奠定坚实的基础。

5.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体系。要实现城乡统筹,关键就是要以改革为突破口,转换体制和机制,打破阻隔城乡的制度性约束。一是推动户籍制度改革,将户口与利益和资源分配相分离,逐步取消农村户口向城镇户口转换的限制和门槛,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最终实现城乡户籍管理一体化,引导人口合理有序流动。二是创新土地流转机制,从建立健全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入手,剥离土地的就业和养老保障功能,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探索实施农民宅基地、农村住房置换城镇住房和社保的办法,推进农民向城镇集中居住,顺利实现由农民身份向市民身份的转换。三是改革社会保障制度,在巩固现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的基础上,推进被征地农民、进城务工人员、小城镇农转非居民等社会养老保险工作,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四是深化要素市场改革,加快城乡统一的金融市场、产权市场、技术市场、劳动力市场的培育和发展,打破生产要素在城乡间互动的阻隔,促进城乡资源优化配置,加快建立有利于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长效性经济和社会体制。

参考文献:

[1]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N].人民日报,2012-11-09(02).

[2] 吴东美.恩格尔系数与基尼系数:关注经济发展的效率与公平[J].中国价格监督检查,2006,(7):46.

[3] 中共马鞍山市委党校课题组.安徽城乡一体化路径新探[J]. 江东论坛,2010,(S1):1-6.

[4] 安徽省统计局. 安徽省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N].安徽日报,2011-05-17(B4).

城乡低保提标工作总结篇5

作者简介:郭路明(1987-),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土地利用与城乡规划。

E-mail:576821716@qqcom

摘要: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必然导致对建设用地需求量的增加。不合理建设用地结构会制约区域经济的发展,并拉大区域差异,造成社会不稳定。在赞皇县城乡建设用地结构现状及变化趋势分析的基础上,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合理用地需求入手,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原则,坚持内涵挖潜与外延扩大相结合,科学合理地预测建设用地规模,提出赞皇县城乡用地结构的优化措施,以有效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集约利用,从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关键词:城乡建设用地;结构优化;社会经济发展;赞皇县

中图分类号:F323.211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01-4942(2013)12-0135-05

统筹城乡用地、优化城乡用地结构,既是节约和集约用地的重要途径[1],又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客观需要。如何协调好经济发展与合理利用及保护有限土地资源的矛盾,成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必需认真研究的重要问题。对赞皇县城乡建设用地结构优化研究,有利于促进土地的集约利用,使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成为经济发展的促进手段[2]。

1赞皇县概况

赞皇县位于河北省西南部,太行山中段东麓,距首都北京300 km,距省会石家庄33 km,西邻山西,东距京广铁路、京深高速公路20 km。全县总面积1 210 km 2 ,现辖9乡2镇1个街道办事处212个行政村,人口25万。赞皇是山区县、老区县、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也是世界教科文组织中国地名专家组命名的“千年古县”。

2赞皇县城乡建设用地结构现状及变化趋势分析

2.1城乡建设用地结构现状

在《全国土地分类》中,城乡建设用地包括城市(201)、建制镇(202)、农村居民点(203)和独立工矿用地(204)四类用地。赞皇县为县级建制,没有城市用地,因此本研究区域的城乡建设用地只有城镇用地、农村居民点用地和独立工矿用地三类。

2.1.1城乡建设用地结构现状2010年赞皇县城乡建设用地总面积为3 570.29 hm 2 ,其中农村居民点用地总面积2 916.29 hm 2 ,占城乡用地总面积的81.68%;建制镇用地面积335.57 hm 2 ,占9.40%;独立工矿用地面积318.43 hm 2 ,占8.92%。

2.1.2城乡建设用地存在的主要问题

①城镇中心职能未充分发挥,存在土地浪费现象: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制约着建制镇中心职能的发挥,难以带动农村地区的发展。城镇建设标准低,土地容积率低,城镇居民住房多数为平房独院,商品房发展缓慢,土地利用率低。企事业单位用地存在着用少占多、圈大院现象,造成土地浪费,导致城镇土地单位面积产值低。

②村镇建设规划滞后,村民生活环境“脏、乱、差”:没有进行村庄规划或者实施村镇建设规划,没有政策、法律措施的保障,国土部门执法力度低,规划不能严格执行。由于村庄建设无章可循,村民居住散乱,村内土地不能充分利用。村庄小而分散,公共基础设施严重不足,不利于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

③乡镇企业用地粗放,土地利用率低:乡镇为了招商引资纷纷出台各种优惠政策,低价出让土地,使得工矿业用地地价严重背离其价值;企业以土地替代其他生产要素,超量占地现象比较严重,而其生产占用率极低,造成土地闲置。

2.2赞皇县城乡用地变化趋势分析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和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赞皇县建设用地规模呈不断扩大趋势。从表1中可以看到,建制镇用地增长较为缓慢,但总体上仍处于增长趋势,14年间增长了39.01 hm 2 。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以2001年为分界点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低速增长,4年增加了19.32 hm 2 ;第二阶段增长缓慢并有减少的趋势。独立工矿用地在1997~2001年出现了负增长,2002~2010年增长速度加快,14年间共增加了72.17hm 2 。

3城乡建设用地需求预测与结构优化

赞皇县经济社会发展处于工业化、城市化起步阶段,构建特色鲜明、初具规模的产业体系是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必要条件。2010年到2020年期间,要壮大扩张轻化工、生物制药、建材、农副产品加工产业,整合机械、炼铁、铁矿开采加工业,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做大做强服务业,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积极谋划实施一批立县富县重点项目,推进生产基地和园区建设,优化产业布局,为全县经济发展奠定产业基础,形成新的规模优势和竞争优势,促进工业经济强劲增长、人口快速向城镇集聚。以产业发展带动城镇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需要土地提供空间载体的支撑,必然导致对城镇和工矿用地等城乡建设用地的大量需求。

3.1城乡建设用地总量测算

根据近十几年赞皇县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变化情况,采用趋势外推法对目标年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进行预测。设城乡建设用地规模为因变量Y,自变量X为时间序列(年份),建立城乡建设用地总面积与时间的回归模型。

① Linear方程:利用SPSS软件得到赞皇县城乡建设用地的拟合直线趋势方程为:

Y=3427.4+11.216X,R2 =0.9271

用方程来预测2015年和2020年的赞皇县城乡建设用地规模,经计算分别为3 640.50、3 696.58hm 2 。

②Quadratic方程:利用SPSS软件得到赞皇县城乡建设用地的拟合二次曲线趋势方程为:

Y= 3452.1+ 0.6328X +0.8141X 2 ,R 2 =0.9726

用方程来预测2015年和2020年的赞皇县城乡建设用地规模,经计算分别为3 758.01、3 936.21hm 2 。

③Exponential方程:利用SPSS软件得到赞皇县城乡建设用地的拟合指数趋势方程为:

Y=3428 ×10 0.0032X ,R 2 =0.9286

用方程来预测2015年和2020年的赞皇县城乡建设用地规模,经计算分别为3 642.89、3 701.64hm 2 。

根据以上各种方程的拟合情况,采用三者预测数据的平均值作为目标年的预测值,即2015年和2020年赞皇县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分别为3 680.47 hm2和3 778.14 hm2 。

3.2城乡建设用地分类预测

3.2.1城镇用地规模预测赞皇县现正处于城镇化、工业化加速发展时期,未来一定时期内需进一步扩大城镇建设用地规模,进一步放宽人均城镇用地,提高城镇居民的生活质量和优化城镇居民的生活环境。参考《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中城镇用地标准,按照城镇建设用地增加和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的要求,对目标年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提出三个调整方案(表3)。

对比分析以上方案,考虑到赞皇县的社会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进程,方案二较为合理,即城镇建设用地规模2015年和2020年分别为1 031.90 hm 2 和1 365.15 hm 2 。

3.2.2农村居民点用地测算在城镇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中,必将合并一些农村居民点用地,农村居民点用地也将呈现出下降的趋势[3]。参考国家的《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中农村居民点用地标准,结合赞皇县农村实际情况和城市化进程,对目标年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提出三个调整方案(表4)。

对比分析以上方案,综合考虑赞皇县的社会经济发展和集约型土地利用模式的发展趋势,方案三较为合理,即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2015年和2020年分别为2 185.65 hm 2 和1 955.20 hm 2 ,比2010年分别减少730.64 hm 2 和961.09 hm 2 。

3.2.3独立工矿用地测算对赞皇县独立工矿用地面积拟采用平均增长率法,剔除年增长率最大值12.98%和最小值-7.04%,对其它若干年数值取平均得到增长率为3.77%。同时考虑到赞皇县国民经济发展趋势,预测2010~2015年独立工矿用地将保持较快增长,因此将采用5.0%的年增长率;中远期独立工矿增长速度将加快,2015~2020年采用7.0%的年增长率(表5)。

因此,赞皇县独立工矿用地规模2015年将达到406.41 hm 2 ,比2010年增加87.98 hm 2 ;到2020年达到570.01 hm 2 ,比2010年增加251.58 hm 2 。

3.2.4城乡建设用地分类预测汇总从表6可以看出,赞皇县城乡建设用地规模2015年为3 623.96hm 2 ,比2010年增加53.67 hm 2 ;2020年为3 89036 hm 2 ,比2010年增加320.07hm 2 。

3.3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确定

比较以上城乡建设用地总量测算和分类测算的预测结果,可以看出两种预测结果相差较大。考虑到总量预测可以从大体上把握城乡建设用地总发展趋势,分类预测考虑了人口、GDP、城镇化水平等多种因素且与国家标准相一致,所以取两种预测方法的平均值。如表7,预计城乡建设用地总量2015年为3 652.22 hm 2 在2010年基础上增长81.93 hm 2 ;2020年为3 834.25 hm 2 ,在2010年基础上增长263.96 hm 2 。

3.4赞皇县城乡建设用地结构优化

随着经济增长和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加快,农村人口减少和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化水平的提高,农村居民点用地将有较大幅度的减少[4]。城镇工矿用地与农村居民点用地将从2010年占城乡建设用地总量的18.32%、81.68%,调整到2020年的49.01%、50.99%(表8),城镇工矿用地所占比重将得到很大提升,表明以新农村建设为基础的城乡建设用地结构将得到优化。

在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控制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加大新农村建设力度的现实条件下,逐步实施城镇用地增加和农村居民点用地减少的挂钩[5]。经测算并考虑各种因素,确定赞皇县统筹城乡居民点用地为:2010~2020年间,城镇工矿用地增加1 225.05hm 2 ,农村居民点用地减少961.09 hm 2 ,即城镇工矿用地增加与农村居民点用地缩减的挂钩比例为1.3∶1。

4赞皇县城乡建设用地结构优化的建议与措施

4.1科学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规划是建设的龙头,土地利用结构优化需要科学合理的土地规划作为指导[6]。土地利用规划要力求科学性。首先根据对赞皇县城乡建设用地情况的分析和预测,确定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和基础设施用地的总量控制指标和相应的分类用地控制指标,并注意留有一定的弹性,为城镇的发展留有一定余地。其次,建立城乡用地集约利用评估体系,对新增加的城乡建设用地及工矿、基础设施等非农建设用地制定相应政策,引导采用高度集约化的用地方式,立体利用土地空间,尽量少占耕地。第三,土地利用与社会经济相适应,根据各自不同的特点进行产业结构布局,发挥不同乡镇的特点,达到乡镇间的互补,促进经济社会的良好发展。

4.2改革土地管理体制,统一城乡土地市场

严格土地管理,完善土地制度,是确保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长远之计,也是维护当前城市化稳步推进的前提条件。伴随着赞皇县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近年来有的城镇出现了农村土地自发(或隐性)变为建设用地并进入市场流通的现象,使耕地保护受到威胁,土地市场受到冲击,对城镇化的健康有序推进极为不利。必须把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纳入规范化、法制化管理轨道[7],从根本上消除城乡隐性土地市场和价格双轨,顺应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趋势,在严格用途管制的前提下,允许农村土地流转,统一城乡土地市场。农村住宅用地制度必须与农村社区建设相适应;必须打通城乡住宅用地市场,解决农民多余宅基地和多余房屋的合理流转问题,提高宅基地和农村房屋的利用率。

4.3推进农村居民点整理,完善“城乡挂钩”政策

赞皇县农村居民点规模小、布局分散、环境差、土地利用率低。实施农村居民点整理,有利于推动村庄搬迁改造,改善村民生活环境。赞皇县逐渐进入经济的快速发展时期,对建设用地的需求越来越大,人地矛盾突出。实施“挂钩”政策,运用经济手段对农村建设用地进行整理[8],通过将利用不合理和废弃闲置的农村建设用地整理为耕地,既适度减少农村建设用地,使其转化为耕地,又可以争取更多的建设用地指标。

4.4加快土地信息系统的建设,实现土地管理科学化

土地利用是一个随时空变化而变化的动态过程[9]。为适应土地管理的要求,要逐步实现土地管理的科学化、信息化。建立赞皇县土地信息管理系统,对土地利用进行动态监测,及时了解土地信息的变化情况并进行调控和管理,确保土地管理的实时、高效,为土地结构优化提供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

伟.绥芬河市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D].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2009.

[2]常彬强.石家庄市优化城乡建设用地结构与布局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09.

[3]张秀玲,张保华, 蒋玉华,等 城乡交界带农村居民点用地演变规律研究——以济南市历城区为例[J]山东农业科学,2011,2:115-117

[4]吴永生.区域性城乡统筹的空间特征及其形成机制——以江苏省市域城乡为例[J]经济地理,2006,9(5):810-814.

[5]付海英,郝晋氓,举,等.市域城乡统筹现状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关联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06,5:44-49.

[6]于德怀.沧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专题之四——优化城乡用地结构与布局研究[D].石家庄:石家庄经济学院,2008.

[7]李晓文,方精云,朴世龙.上海城市用地扩展强度、模式及其空间分异特征[J].自然资源学报,2003,18(4):412-420.

[8]李春莹.西安市城乡用地结构和布局优化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06.

[9]梁春凤, 段建南, 周子英,等 长沙市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及其驱动力因素分析[J]山东农业科学,2012,44(5):133-134

[10]河北省人民政府.河北省统计年鉴(1997-2008)[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11]河北省统计局.河北省经济年鉴(1997-2009)[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12] 石家庄统计局.石家庄统计年鉴(1997-2009)[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13]河北省国土资源厅.河北国土资源年鉴(1997-2009)[M].石家庄:河北省国土资源厅.

城乡低保提标工作总结篇6

关键词:石狮;居民;收入;调研

中图分类号:F01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2-0010-03

一、城乡居民收入的现状与构成

从2007―2012年近五年情况分析来看,石狮市城乡收入呈现稳步增长。2012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36 417元和16 043元(两项收入继续保持全省各县市第一),年均增长分别为11.3%和9.9%,农村居民收入增幅比城镇居民年均增幅低1.4个百分点。城镇居民年均增速超过农民增幅,在基数逐年增大作用下,城乡收入差距有所扩大。

城镇居民收入实现较快增长,2007―2012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增幅11.3%。居民收入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工资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作为居民收入主要来源的作用更加突出;而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保持较快增长是城镇居民增收的重要补充。

1.民生改善,城镇居民生活质量显著提升。一是逐步提高工资标准,工资性收入平稳增长。一方面石狮市出台企业最低工资标准的保障政策,保障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增长,石狮市最低工资标准从2007年每月的650元提高到2012年每月的1 050元,提高幅度达61.5%。另一方面石狮市出台多种政策来促进就业,包括税费减免激励就业、小额贷款贴息带动就业、职业培训补贴提升就业等。二是加大扶持政策,推动经营性收入显著提升。城镇经营净收入从2007―2012年翻一番。2012年,石狮市城镇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达到13981元,比2007年提高6 986元,年均增长14.9%,占家庭总收入的37.9%,比重较2007年的30.4%提高了7.5个百分点,是推动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动力。三是完善社保体系,助推转移性收入飞速增加。2012年,石狮市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占全市常住人口的1.12%,社保收入的提高,也直接推动石狮市转移性收入的增长。2012年转移性收入达到3157元,占家庭总收入比重8.6%,四是增强投资意识,拓宽财产性收入多元显现。住户调查数据显示,2012年石狮市城镇居民人均财产性收入为7 040元,比2007年的4 649元增长51.4%,年均增长8.7%。该项收入在家庭总收入中的比重达到19.1%,较2007年下降了1.1个百分点。

2.收入多元,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一是农民收入结构非农化,工资收入占农民纯收入的比重较大。2012年石狮市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9 416元,比2007年的6 019元增加了3 397元,增长56.4%,年均增长9.4%,占农民纯收入的比重达58.7%。二是家庭经营收入增长迅速,拉动农民增收作用突出。2012年农民人均家庭经营纯收入4 876元,比2007年增加1 938元,增长66%,占人均纯收入的比重为30.4%,较2007年提高了1个百分点,有提高趋势。三是财产性收入有所增长,是农民纯收入的新增长点。2012年农民人均财产性收入1 335元,比2007年增加385元,占纯收入的比重为8.3%。四是转移性收入节节攀升,是农民纯收入的亮点。2012年石狮市农民人均转移性收入416元,占农民纯收入的2.6%,比2007年增加317元,增幅达到320.2%。随着石狮市今年城乡一体化的推进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逐渐完善,农民分享到改革成果,保障水平有所提高。目前,领取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农民逐年增加,年满60周岁的老年人无需缴纳任何费用即可每人每月领取110元基础养老金。

二、城乡居民增收存在的问题

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2007年以来,石狮市加快推进城乡统筹建设力度,广大农村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是,由于受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资源配置明显向城区倾斜,各类公共投入与社会服务产品更多地集中在主城区范围之内,城镇居民更能享受到公共资源投入及商贸业发展带来的利益,2007―2012年期间,城乡居民收入绝对额差距逐年扩大。

2.农民增收渠道不多。一是农民增收难度加大,石狮市农民从事第一产业的人口逐渐递减。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农产品加工企业数量少,经营规模还较小,产品深加工能力弱,科技含量低,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服务尚不完善,使得农业收入对农民增收的辐射带动能力不强。二是多数农民工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较低,而相应的政策性增收空间又有限。实行农村税费改革后,“一免四补”政策对农民增收的支持力度很大,农民负担明显减轻。由于石狮市种植业占经济比重较小,2012年占一产的3.04%,仅占GDP的 0.11%,这些政策对石狮市农民增收影响不大。

3.城乡收入整体增速低于国民经济发展速度。近年来石狮市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增长分别为11.3%和9.9%,低于同期国民经济13.8%的增速,居民收入的增长滞后于经济的发展。分行业来看,经营性收入增长较快,主要源自石狮市民营经济发达,居民自主经营较多。城镇居民经营性收入年均增长14.9%,快于整体城镇收入水平和国民经济发展速度;而农村居民经营性收入年均增长10.7%,虽快于农民人均收入总水平,但仍低于国民经济发展速度。经营行业主要集中在制造业、批发零售业及房地产业。工资性收入增长较慢,城乡年均增长分别为5.2%和9.4%,主要受前几年劳动力工资水平增长缓慢影响。

4.城乡居民在医疗方面的支出占收入比重增大。2012年石狮市农村医疗保健类支出达到557元,占家庭纯收入的3.5%,较2007年提高了0.47个百分点。同时,农民收入面临气候变化、自然灾害以及市场波动等风险,也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导致农民把相当部分资金作为预防性储蓄,阻碍了其对生产经营的投入。

5.居民财产性收入渠道不多。财产性收入占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是衡量居民富裕程度的重要标准。2012年,石狮市城镇居民人均财产性收入7 040元,按照新统计口径测算,扣除出租房屋收入,财产性收入仅2 165元,占家庭总收入的5.9%。2012年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1 335元,仅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8.3%。

三、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的对策建议

第一,继续大力实施“质量石狮,二次创业”发展战略,保持较快(11%以上)的经济发展速度,着力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实施城市景观提升工程和交通畅通工程,打造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城市。

第二,借助“全域城市化”改革,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着力拓宽就业渠道,加快农村人口向城镇就业转移,扩大居民就业,缩小城乡收入差距。2012年石狮市城乡收入比为2.27∶1,以“全域城市化”改革为契机,加快农村人口向城镇就业转移,对提升农民、仍至全市居民收入都大有可为。(1)加快城市化进程,将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提高居民就业率。(2)建立劳动力素质提升工程,增加居民工资性收入。一是通过政府或企业、社会机构等各种平台的相互补充,开展对企业在岗工人以工作技能为核心的教育培训。二是大力实施农村实用技术远程培训工程,提高农民专业技术水平。三是加强当前渔民捕鱼技能、安全培训,提高渔业船员持证率。(3)借助城市片区改造,带动城乡居民就业,提升周边房产价值和收益,增加居民工资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4)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发展规模农业、观光农业,增加农民收入。一是加强以水利建设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发展近海养殖、果蔬休闲观光和现代规模化农业。

第三,发展海洋经济,扶持发展海洋捕捞业(一产),不断深化水产品加工业(二产),发展临海特色休闲旅游业和港口物流业(三产)。(1)一产。当前石狮市第一产业主要以渔业为主,渔业产值占石狮市农业产值的95%以上。提高渔业产量,鼓励和扶持渔民开展远洋捕捞,引进先进的捕捞技术,提高捕捞效率,可直接提升渔业船主的经营性收入和渔业雇工的工资性收入。(2)二产。扶持海洋生物产业科技园的建设,鼓励企业发展水产品深加工,支持较大型、技术和管理先进的水产品加工企业出口创汇。(3)三产。1)大力推广和发展永宁黄金海岸旅游项目。2)做好祥芝国家水产品贸易市场(及周边水产品市场)规范管理;规划布局祥芝渔业风情小镇,发展渔村旅游、餐饮等服务产业。3)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港口物流)行业。以石湖港口为依托,发展民营物流产业。

第四,提升全市经济活跃度,鼓励和扶持居民自主创业,加快提升居民收入增速。从资料来看,2007―2012年石狮市城镇居民家庭经营净收入年均增长14.9%,农民经营性收入年均增幅10.7%,均高于可支配收入和纯收入的整体增幅。结合石狮市推动钞坑、城北、城东、北环、桥头和永宁、祥芝“五片区二小镇”开发建设,提升全市商贸辐射能力,努力打造服务泉州、面向海西的现代化商贸会展中心和购物娱乐中心,着力提高居民自主创业的热情和成效。

第五,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实现全民医保社保,提升医保社保标准,提高政府政策性补贴,增加城乡居民转移性收入。石狮市政策可影响的主要有医保、社保和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三方面:(1)医保。提高对医保的报销比例和金额。石狮市新农合医保已基本实现了全民覆盖,2014年新农合筹资标准将提高到470元/人,个人缴费100元/人,并由市财政承担低保对象、重点优抚对象、农村“五保户”、城镇“三无”人员、残疾人、“计生三户”等对象的个人缴费部分。建议该标准每一二年提高适度增幅,并应高于同期物价指数。(2)社保。石狮市城乡居民保险也已基本实现了全覆盖,领取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农民逐年增加,年满60周岁的老年人无需缴纳任何费用即可每人每月领取110元基础养老金。(3)最低生活保障费。2012年石狮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4 801人,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每人每月480元。随着物价的上升和生活成本的提高,建议该标准每一二年提高适度增幅,并应高于同期物价指数。

第六,加大对劳动者工资的宏观管理。加大对劳动者工资的宏观管理,通过制定全市最低工资和全社会各行业平均工资标准,而不是直接去干预企业的工资政策,通过工会或者非公党组织,给企业和劳动者一个可以相互协商的空间,这既可以保证劳动者工资的增长不过多地落后于国民经济的增长,同时,又可以减少企业与劳动者之间因为劳资问题引发的纠纷,确保社会稳定。

城乡低保提标工作总结篇7

一、工作目标。

通过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的核查工作,进一步规范全区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提高工作质量和管理水平,改进全区低保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杜绝城乡低保对象的评定和低保金发放过程中存在的各种违规现象。

二、核查内容。

各镇(街)城乡低保工作的开展情况,城乡低保对象的评定是否准确,是否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评定低保对象,低保资金是否落实、是否按时发放,是否存在挤占、挪用、套取、截留、私分、抵扣等现象,是否实行社会化发放、是否存在优亲厚友等现象。

三、核查的方法和步骤。

(一)组织领导阶段(9月24日-9月31日)

1、镇(街)、村(居)成立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此项工作的组织领导。

2、成立以包片工作组为总负责,以村(居)两委成员为成员的核查小组,对所辖范围内各低保对象进行入户核查,实行“谁入户,谁签字,谁负责”的责任制。

3、骨干培训:根据省民政厅“两个规范”要求,对参加入户核查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区民政局负责对各镇(街)社会事务(民政)办负责人及经办人员培训;镇(街)负责对包片工作组及村(居)负责入户人员培训。重点掌握城乡低保待遇的标准及申请和审批程序。

(二)自查自纠阶段:(10月1日-10月31日)

1、村(居)自查自纠阶段(10月1日-10月20日),根据本村(居)低保对象名单进行入户核查。各村(居)要及时召开两委成员会议并吸纳村(居)民代表参加,重新核定低保对象,并做好会议记录,对因生活有所改善已脱贫的,及时办理退保手续;对因生活困难需纳入低保的,要及时办理申报手续。根据村(居)两委及村(居)民代表会议议定结果,在全村(居)各村(居)民小组张榜公布,接受群众监督,群众无异议后报镇(街)。公示时必须注明:户主、保障人数、拟保障金额、困难原因及家庭成员情况。

2、镇(街)自查自纠阶段(10月21日-10月31日),各镇(街)核查小组根据各村(居)上报的核查情况,进行入户核查,核查率必须达到100%,不留死角。根据核查情况,进行公示,群众无异议后报区民政局。

(三)核查阶段:(11月1日-11月31日)

区民政局负责组织人员对各镇(街)低保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全面抽查。

1、核查要求:(1)7个镇(街)全部核查。(2)每个镇(街)抽查面不少于60%的村(居)。(3)每个村(居)低保户抽查面不少于40%。

2、结果运用:(1)经抽查不符合低保标准的低保对象占所在村(居)低保人员总数的40%,该村(居)视为不合格,必须重新评定。(2)经抽查不符合的村(居)占所在镇(街)村(居)总数的50%,该镇(街)视为不合格,必须重新评定。

四、建章立制:(12月1日-12月31日)

各镇(街)针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认真开展自查自纠工作,切实采取有力措施,举一反三,进行整改,要严格根据省民政厅“两个规范”的要求,结合各单位的具体情况,制定符合本单位实际的监管制度,促进上级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确保低保金及时、足额发放到低保对象手中。

五、要求:

(一)在评定低保对象时必须坚持“三审两公示”制度,必须坚持以家庭为单位,先按五保户(孤儿)、无劳动能力家庭,因灾或因重大疾病返贫家庭为顺序排列,从最困难的群众中评出五保户、低保对象。

城乡低保提标工作总结篇8

关键词:二元桎梏 城乡统筹 发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4-228-02

河南省南阳市是农业大市、人口大市,全市有841万农村户籍人口,住在4539个村,这两组数字都高居河南省首位。2011年南阳市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6776元,比上年增长19.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289元,比上年增长14.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9%。农民收入虽然增长,但仍未扭转城乡收入差别扩大的势头,这种差距已经成为当前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瓶颈”。

党中央在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科学判断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战略。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最重要的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通盘考虑和配置各种资源。加大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力度,从根本上突破城乡二元结构,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一体化。

一、城乡发展的二元结构分析

根据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刘易斯等人提出,用来揭示发展中国家的工农城乡之间对立及其运动过程的二元结构理论,采用比较劳动生产率、二元对比系数和二元反差系数等指标,对南阳城乡二元结构的量化测度如表1。

从表1数据可以看出:(1)城乡经济的二元结构特别显著。南阳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始终小于1,而非农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均大于1,农业与非农产业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城乡二元对比系数介于0.1~0.4,而发达国家一般在0.5-0.9,说明农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远低于非农产业。由于非农产业主要分布在城市,农业分布在乡村,因此,非农与农业之间的差距也就同时表现为城市与乡村的差距。(2)二元对比系数又在逐步降低,由2007年的1.20降至2011的0.15,城乡二元结构进一步强化。这是由该时期经济体制全面转型和经济结构大调整引致的结果,是一种特殊的二元经济结构。

中国的二元经济结构有以下特征:(1)农业作为传统的经济部门,处在长期的发展停滞阶段。由于中国农业人口过多以及长期的分散经营,对农业机械化的使用较少,加上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停滞不前,导致了劳动生产率极低。虽然近年来国家对农业税的减免,但仍然不能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三农”问题的严重性增加。(2)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50%左右,但其产出只占GDP总值的不足10%,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服务于城市的“工业化”,为中国的工业化作出了重大的贡献。然而,由于制度等原因,农民进城做贡献,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城市待遇,没有社会保障、医疗保障和养老保障,即出现了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有关数字显示,2011年全国农民工总量有2.53亿人,每年有大量的劳动力从农业部门转移到非农业部门,即所谓的“农民工”,他们在保险、医疗、社保和教育等都与具有城市户口的居民有所区别。“农民工”进城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应是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的过程,它关系着国家的产业转型与产业升级。(3)城乡的收入差距。根据经济学者对城乡收入差距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较大的城乡收入差距不利于增加投资,最终会影响经济增长。经济增长的标志则是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因此,缩小城乡差距有利于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

二、影响城乡统筹发展的主要因素

1.转化二元经济结构的机制尚未形成。主要表现在:一是不完善的土地流转机制,传统的农业采用分散的生产经营方式。不利于生产要素的有效配置。从而限制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二是对农业投入的财政、信贷机制不健全。财政支出中投入农业的支出增加远低于财政支出的增长,而农业信贷占贷款总额的比重较小。三是农民的小农观念严重,文化素质,竞争观念落后,整体素质较低。

2.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带来的体制与机制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成为农民就业的瓶颈。近年来,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就业机会的增加对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很好的机会。2012年,农村劳动力累计转移人数(包括地域转移和产业转移)占全部农村劳动力总量的比重已达一半以上。但目前城市化发展中仍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农民进城后的户籍制度不完善,而依附于户籍制度的养老、医疗、社保和教育等造成了农民工与城市居民的差别,增加了农民进城就业的成本。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严重,农民外出务工的组织化程度不高。对农民进城务工的职业培训、养老和医疗保险等关注不够。凡此种种,大大制约了农村的非农化进程。

三、对南阳市统筹城乡发展模式和路径的思考

河南省九次党代会报告中明确指出,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所谓新型农村社区,就是指以城市化理念改造农村、以公共服务社会化措施覆盖农村、以现代化体系支撑农村,把若干个村通过统一规划整合建立起来的新的农村居住点。建设新型农村社区,能够突出特点、突出优势,有利于引导各地结合实际,不断拓宽增收渠道,有效改善群众生活,更好地体现科学发展的要求。从南阳市多年来解决“三农”问题的实践及近几年对新农村建设的探索来看,现阶段应重点从抓好规划、产业、就业等方面着手:

1.统筹城乡发展规划,绘就新农村建设宏伟蓝图。必须抓住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这个结合点,推动新农村建设向城镇化衔接,城镇化向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衔接。要推动农村发展城镇化就要把城镇建设和农村发展结合起来,努力走出一条以新型城镇化带动“三化”协调发展的路子。打破过去的村布局,把农村的人口和资源集聚起来,从农村的传统模式中跳出来,以城镇化为建设方向和标准,把城镇的公共服务体系延伸下去、完善起来,建立起服务中心、文化大院、标准卫生院、便民超市等配套设施,持续提升农村的生产生活及社会服务水平,使新型农村社区成为农业、工业、服务业发展的有效载体。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围绕“三化”协调发展这一重大战略性课题,提出了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核心任务,就是积极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发展的路子。南阳是农业大市、人口大市,“三农”问题尤为突出,在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加快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南阳要牢牢把握战略发展机遇,始终坚持着力发展、谋划发展、推动发展,推进南阳“三化”协调科学发展,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南阳“五区”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加速富民强市,全面建设开放富裕魅力和谐新南阳。

2.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初步构建了以下几种农村社区模式:城镇带动型。南阳市是河南省城镇最多的城市,先开发城镇市场,带动周边村庄,使农民从物流、加工和商贸行业中致富,进而完善社区的功能。园区辐射型。建立产业聚集区、工业园区,鼓励区内农民在家门口就业。特色产业型。根据不同区域的区位优势,建立特色产业村,增加农民收入。村庄合并型。建立中心村,将远离城镇、居住分散、生活不便、经济不发达的村庄合并起来,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紧紧围绕发展生产、壮大产业这一中心,大力实施“一村一品”“一乡一业”战略,充分发挥产业发展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带动和支撑作用,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推进农村土地有序流转,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育特色经济,壮大集群经济,形成农民增收致富的稳定来源,以产业发展带动人口集聚,实现产业与人口的有机融合,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提供持久动力和发展空间。

3.解决农民的就业问题,为新农村建设培养人才。农民的就业问题是我们长期面临的艰巨任务。一要建立完善的农民工就业服务管理体系,给予农民工和城市居民平等的就业机会,取消各种制度限制。二要建立完善的“农民培训机构”,提升农民工的技术水平和文化素质,提高农民工的就业竞争力。三要扶持城市中劳动密集产业和中小企业的发展,挖掘和拓宽农民就业的渠道。此外,发展农产品加工和流通服务业,开拓农业产业的内部发展,从而促进农民就业,提高农民收入,带动城乡资金、技术、人才等的充分整合。

4.建立现代农业。将过去传统的分散式农业经营转变为新型农业生产模式,依据当前新的土地制度,引导企业进入农业,鼓励其承包经营土地,培养龙头企业带动小企业的发展。建立特色农业,引导农民广泛使用农业机械,并对使用农业机械的农户进行补助和奖励,建设新农村。

5.加大农村公共产品的投入。农村基本公共产品关系到农民的生存和发展,在为农村提供基础设施的同时加大为农民提供公共服务上,在教育、卫生、文化等方面加大在农村的经费支出。增加农村基本建设资金;农村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农村建设,不断缩小城乡差距。建立统一的城乡公共服务体制,首先,解决农民工子女在城市的义务教育问题,在城乡教育领域建立统一的经费投入、办学条件、师资力量标准。其次,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立可持续的筹资机制,将地方财政新增加的卫生投入绝大部分投入农村。建立农民“参合”的激励机制,鼓励农民“参合”积极性。再次,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低保资金实施专项转移支付,保证资金来源的稳定性,根据本地生活水准调整农村低保标准。最后,建立符合农村特点的养老保障制度,建立“低水平、广覆盖、适度保障”的农民社会化养老保险制度。

参考文献:

1.赵强社.基于城乡统筹的新农村建设路径探讨[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

2.刘吉英.对统筹城乡发展的几点思考[J],理论学刊.2008(12)

3.何春红.国外统筹城乡发展的若干经验[J].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2005(2)

4.吴杨.基于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良性互动的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管理学报,2012(3)

5.许仙苗.西部地区统筹城乡发展的模式选择[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

(作者单位: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南阳 473000)

上一篇:低保动态管理工作总结范文 下一篇:社区低保清查工作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