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低保提标工作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01 18:19:05

城乡低保提标工作总结

城乡低保提标工作总结范文第1篇

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坚持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工作宗旨,以“应保则保,应退则退”为目标,通过提高保障标准,使符合条件的城乡困难群体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积极作用。

提高城乡低保标准是根据《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省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计划的通知》文件的要求,以及全乡城乡居民基本生活消费价格指数涨幅和去年全县受灾的情况适时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对于有效应对物价上涨、解决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困难问题、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县民政局的指导意见,结合全乡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及城乡居民收入情况,坚持科学、合理的原则,继续实行“分类施保、差额补助”的方法,切实开展2014年度的城乡低保提标工作。

二、保障标准

(一)农村低保。2014年,我乡农村低保人均年保障标准提高为1950元,人均比上年增加270元,提高比例为16.07%。

(二)城市低保。2014年,我乡城市低保人均月保障标准提高为345元,月人均标准比上年增加35元,提高比例为11.29%。

三、工作要求

2014年城乡低保提标工作,各村民委要准确把握政策界线,按照工作程序和时间要求抓好城乡低保提标工作。

(一)严格把家庭经济收入核查审批关。按新的保障标准确定城乡低保对象的补差水平,以农村低保家庭收入年度核查和城市低保家庭收入核查为依据开展。各村要对2013年的城乡低保家庭收入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细致的核查,按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意见》文件和《社会救助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暂行办法》规定,规范申请、审核、民主评议、审批、公示、发放程序,核查结果必须开展民主评议和张榜公示,公示期满无异议后再按程序进行审核审批。

提标工作必须与家庭收入核查紧密结合起来,确保提标建立在严格的收入核查基础上,坚决禁止不认真开展收入核查,平均提高补助(补差)水平的错误做法。

(二)控制保障范围,防止简单的“提标扩面”。我乡农低保工作经过几年的努力,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因此,在开展农低保提标工作中,必须严格控制保障面,强化对农村低保一般保障对象的动态管理,通过家庭收入核查,超过保障标准的该退出的必须坚决退出。对新申请的审核审批必须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防止因政策把握不准,基础工作不扎实,工作方法简单,导致保障面控制不住,保障资金出现缺口。2014年城乡低保提标工作不盲目扩面,随着国家扶贫力度的加强,总体上我乡城乡低保保障人数在上年的基础应略有下降,保障面过大的村要逐步缩小保障面。

2014年农村低保提标核查工作中要严格执行“以户为单位,按户施保”原则,非特殊情况,坚决杜绝“一人保”等非正常现象。

(三)坚持“分类施保、差额补助”原则。坚持“分类施保、差额补助”的原则,确定的保障对象和补助金额要张榜公示,将低保提标工作始终置于社会的监督之下、群众的监督之下,确保低保提标工作公开、公平、公正,杜绝优亲厚友、平均提高补助水平等问题的发生。

(四)完善城乡低保台账录入工作。完善城乡低保台账信息录入,是实施动态管理的基础,也是争取上级补助资金的依据。因此,必须高质量地完成提标后的低保数据财务统计台账录入及数据更新,确保省州能以我乡最新的数据作为分配资金的依据。

四、工作步骤

2014年,城乡低保提标工作分四个阶段,在此期间,社会事务办要定期将工作进度上报县民政局低保办。

第一阶段:2014年2月底,乡人民政府出台工作方案,成立工作领导小组文件,并做好宣传工作。

第二阶段:2014年3月,各乡村民委全面开展农村低保年度核查和城市低保家庭收入核查工作。2014年农村低保季节性缺粮救助核查工作与本次低保提标核查工作同步进行。

第三阶段:2014年4月,全面完成低保提标审核审批各项工作。按新标准发放第二季度低保金,并补发1至3月新补助水平与原补助水平的差额,社会事务办向县民政局上报提标工作总结。

第四阶段:2014年5月中旬,将新低保数据全部录入财务统计台账。

五、加强领导,为农低保提标工作提供组织保证

城乡低保提标工作总结范文第2篇

现将我局2014年城乡社会救助工作总结报告如下:

2014年,我州城乡社会救助工作在在省民政厅的大力支持下,在州委、州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局党组的坚强领导下,重点工作有力推进,难点工作有效突破,城乡困难群众救助水平明显提高,救助工作方式方法有新改变,救助工作取得突破性成效。

一、民生目标完成情况

(一)城乡低保。全州城市低保保障53269人,累计发放城市低保资金12969.49万元(为城市低保对象发放春节一次性生活补贴人均300元),累计月人均补助水平达到179.65元,完成目标任务的106.94%。农村低保保障168641人,累计发放农村低保资金18938.44万元(为农村低保对象发放春节一次性生活补贴人均200元),累计月人均补助水平达到80.07元,完成目标任务的109.68%。

(二)医疗救助。全州实施城市医疗救助23181人次(其中:资助参保13751人次,实施城市困难群众医疗救助9430人次),累计发放城市医疗救助资金1273.09万元(其中:资助参保102.62万元,实施城市困难群众医疗救助1170.47万元),依照城市低保人数计算,人均医疗救助水平达240.68元,完成目标任务的156.28%。全州实施农村医疗救助167089人次(其中:资助参合117116人次,实施农村困难群众医疗救助49973人次),累计发放农村医疗资助资金5168.73万元(其中:资助参合611.52万元,实施农村困难群众医疗救助资金4557.21万元),依照农村低保、五保人数计算,人均医疗救助水平达296.73元,完成目标任务的192.68%。

(三)五保供养。全州纳入五保供养10278人,其中分散供养6376人,集中供养3902人,集中供养率达38%,完成目标任务的103%,集中供养床位率达到43%,完成目标任务的100%;新建、改扩建敬老院2所,完成2所,完成目标任务的100%;新增床位数224张,完成目标任务的149%。

二、重点工作推进情况

(一)基本生活救助

今年,我州通过对城乡困难群众发放春节慰问金,提高城乡低保、五保供养水平等方式,城乡社会救助水平得到明显增强。一是在元旦、春节期间为城乡困难群众发放春节一次性慰问金。2014年元旦、春节期间为城市低保对象每人发放一次性慰问金300元,农村低保、五保对象发放一次性慰问金200元。在2011年的基础上翻了一番。二是着力提高城乡低保补助水平。今年在2011年的基础上,按照城市低保对象每人每月增加15元,农村低保对象每人每月增加12元的标准提高了城乡低保补助水平,提高了低保对象救助水平。三是在全省率先完成农村五保供养标准的提标工作。在我局的积极努力下,经州人民政府同意,我州农村五保供养标准从2013年1月起将提高到每人每月260元,较提高标准前一次性增加110元。四是困难群众临时生活救助有序推进。对城乡困难群众因突发性、临时性造成基本生活困难人员实施临时生活救助,州本级共救助临时生活困难群众152人次,发放临时生活救助资金15万元。各县有效开展特殊困难群众临时救助工作,全州临时生活救助困难家庭1598户,累计发放临时救助资金合计183.29万元,遭遇突发性、临时性困难,家庭生活陷入暂时贫困的困难家庭得到有效帮扶。五是大骨节病患者救助水平持续增强。保障和提高大骨节病人的生活水平,ⅰ度大骨节病患者人均月补助水平达到89元,ⅱ度大骨节病患者人均月补助水平达到94元,ⅲ度患者人均月生活补助水平达到250元,同时向大骨节病患者发放两节慰问金每人200元;将ⅰ、ⅱ、ⅲ度大骨节病人全部纳入农村医疗救助范围,在实施资助参合、大病医疗救助的同时,适当给予门诊补助,全年累计实施大骨节病医疗救助55390人次,累计发放救助资金1371.85万元。

(二)困难群众医疗救助

今年我州扎实推进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工作,有效减轻了重特大疾病患者医疗负担。一是困难群众城乡医疗救助工作深入推进。落实《州城乡医疗救助实施办法》的规定,通过对城乡困难群众实施资助参合、参保,开展门诊救助、住院医疗救助的方式有力推进医疗救助工作,城乡患病群众政策范围内住院救助比例达到60%。二是有效开展先心病患儿免费救治工作。根据“挽救生命、再造健康”0-14岁先天性心脏病儿童救治行动计划要求,全面开展我州先天性心脏病儿童摸底排查及救治工作。全州共救治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患者33名。三是积极稳妥推进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工作。对重特大疾病患者实施重点有效的医疗救助,同时在茂县、马尔康两县开展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试点工作。

(三)其它主要工作

一是通过人大审议及专项审计的方式加强对社会救助工作的监督。城乡社会救助工作列入了州十一届人大常委会重要审议议题,顺利通过了州人大常委会的审议。根据国家审计署统一安排,完成了民政社会保障资金专项审计工作,在审计中未发现重大违规违纪问题。通过人大监督及专项审计工作的开展,有力的推进了我州城乡社会救助工作的规范、高效运转,增强了城乡社会救助工作的社会效果。

二是推广运用低保应用软件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全面对县、乡、村低保应用软件操作人员进行了业务培训,9月在茂县专题举办低保应用软件及社会救助业务培训会议,通过以会代训的方式,逐步开展低保应用软件的推广应用和普及工作。通过低保应用软件的推广和使用增强了我州社会救助工作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及规范管理能力。

三是部门协办项目及绩效目标完成情况。积极协调州目标办、州综治办、州委统战部、州医改办、州试点办、州农业局等部门,分别完成了涵盖民生工程、困难群众帮扶、僧尼救助、医改、大骨节病试点项目及助农增收等方面工作。及时完成相关材料、报表、信息的报送。及时答复“民生”及州长信箱交办来信6封,办结政协提案1件;对城乡低保、五保供养、医疗救助、儿童先心病救治等方面工作进展进行及时有效的宣传,完成了我州运用典型经验调研成果开展案例教学调研报告的撰写及案例教学片的制作工作。加强保障民生和改善民生的信息报送工作,全年报送各类城乡社会救助信息30余条。

三、2015年主要工作计划

一是推进城乡社会救助制度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我州城乡社会救助制度,推进城乡社会救助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管理。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意见》(国发〔2014〕45号),加快《藏族羌族自治州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施细则》及《藏族羌族自治州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施办法》的修订工作;建立与物价上涨相挂钩的社会救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

二是抓好涉及民生各项重点工作。根据州政府及省民政厅的统一要求,全面落实涉及民生的最低生活保障、五保供养及医疗救助工作各项目标任务的落实,抓好州级对各县的目标督查督办,全面完成各项目标任务。重点落实2013年资助城乡低保、五保供养对象的参合、参保工作。

三是抓好五保供养及敬老院管理工作。落实《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管理办法》,加强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管理,健全敬老院管理制度,规范供养机构运行,提升敬老院管理和服务水平,加快推动事业单位法人登记,抓好集中供养工作,提高集中供养率。完善农村五保对象审核、审批程序,落实农村五保供养经费,解决农村五保对象医疗问题。

城乡低保提标工作总结范文第3篇

一、2017年度工作总结

年初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厅大力支持和指导下,我们坚决贯彻年初制定的工作要点,盯住“重点工作抓突破、常规工作抓规范”精准发力,党建工作、业务工作、项目建设齐头并进,较好地完成了目标任务。社会组织党建、安全生产、抓党建促扶贫等项业务工作在市级工作经验交流会上作典型发言。在全市举办的各项文体活动中,都取得了良好佳绩。5月份,乔恒厅长首次来XXX调研,更是给予了我们工作极大的肯定和认可。

(一)保障和改善基本民生,民政的兜底作用进一步发挥

一是积极助力脱贫攻坚。我们在脱贫攻坚战役中主动作为,按照“两线合一”要求,农村低保标准调整到3200元/年。财政列支1000万元的贫困人口医疗兜底救助专项资金,为贫困户极大地解决了医疗困扰。发放兜底医疗救助资金158.26万元。其中2016年发放68.26万元,2017年发放90万元。驻村工作队在宣传扶贫政策、实现“一村一品”庭院经营模式、市级帮扶落地、申报村级幸福院、协调打抗旱井等多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受到包保乡党委和政府以及村干部和村民的好评。

二是社会救助力度不断加大。城乡低保保障28685户,42980人,累计发放资金10700万元。其中,城市低保保障8800户,13200人,发放资金4900万元,人均补助水平309.3元/月;农村低保保障19885户,29780人,发放资金5800万元,人均补助水平550元/季。救助“急难”家庭3000户,3900人,发放资金550万元。城乡医疗共救助11000人次,支出资金970万元。资助城乡低保对象参保参合拨付资金404.18万元,其中参保资金44.16万元,参合资金360.02万元。保障农村“五保对象”、城市“三无对象”共计1747人,发放资金695.88万元。其中:农村“五保对象”1607人,发放资金578.28万元。城市“三无对象”140人,发放资金117.6万元。

三是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显著加强。年初下拨冬春灾民救助资金344万元,用于灾民口粮救助。“8?4洪涝”严重损坏房屋53户99间,一般损坏房屋249户437间,有效实施重建和维修工作,冬底前将全部完成。计划投资256万元、建筑面积800平方米的救灾物资储备库新建项目开工建设。

(二)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民政的导向作用进一步发挥

一是加强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工作。年初开展了基层民主和社区建设调研,形成调研报告,对影响和制约基层民主和社区建设的因素研究制定工作措施办法。组织城乡社区参与全省城乡社区建设典型评选,并推荐2个城市社区和3个农村社区为建设典型上报到省民政厅。11-12月份顺利完成了社区居委会第十次换届选举工作。

二是深化社会组织管理制度改革。根据编办批准,成立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办公室,安排2名专职人员从事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指导社会组织成立党支部29个。支持XXX市道路运输协会成立党建办公室开展党建活动,为其购买2万元的健身康复器材和办公设备。

三是积极开展基层民主协商工作。按照年初工作计划,我们选择3个城乡社区开展民主协商试点,指导社区建立议事协商委员会,建立各项民主管理制度及基层民主协商制度。

(三)双拥模范城创建成果持续深化,民政的支持作用进一步发挥

一是妥善落实优抚对象待遇。发放抚恤定补金、护理费、生活补助金合计975万元,到位率100%。为1-6级伤残军人办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其他重点优抚对象办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合计支出医疗保险费20.7万元。为1-6级伤残军人核销住院和门诊药费29.5万元。

二是认真执行国家安置政策。接收2016年度退役士兵170人,其中自主就业161人,符合安置条件的9人。发放义务兵优待金505.32万元,发放自主就业金212.99万元。组织退役士兵技能培训82人次,支付培训费16.4万元。

三是积极开展双拥共建活动。两节和“八一”期间分别对XXX市驻军部队、本市驻军部队、XXX市光荣院进行了走访,慰问物品折合人民币20余万元。投入资金4.3万元,开展为革命功臣送医送药活动。9月30日,组织全市党政机关、中小学校、社会团体参与开展的“烈士纪念日公祭”活动,活动人数达千余人。

(四)提供和强化社会服务,民政的原属职能进一步发挥

一是稳步推进养老服务事业。发放养老服务资金264万元,完善4个社区老人日间照料中心和36个农村幸福院建设,探索开展面向居家养老的康复服务。完成2017年农村幸福院建设项目的申报工作。以市社会福利服务中心资源为依托积极申报医养结合试点项目。

二是福利事业取得长足进步。福彩销售2930万元,居XXX各市(县)首位,福利企业安排残疾人就业31人;实施慈善救助,累计支出资金20.5万元。与吉林省人民医院合作对我市600人完成白内障免费复明手术;为5800名重度残疾人发放护理补贴535万元,为6400名困难残疾人发放护理补贴近540万元;救助孤儿51人,月人均发放孤儿基本生活费补贴700元。

三是专项社会事务服务进一步强化。完成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成果整理、汇总上报和省级审核验收,合格率达到96.9%,符合规定95%的标准,地名普查成果转化工作已全面展开;组织起草了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及困境儿童保障工作的实施意见,完成2017年度农村留守儿童数据统计上报工作;计划投资4150万元、改扩建21000平方米的XXX殡仪馆扩建工程项目已完成主体建设和附属设施建设,正在进行调试阶段。全市共火化遗体2000具,其中为900余名城乡低保对象减免了基本殡葬服务费用,减免资金75余万元;救助流浪乞讨人员602人,其中,未成年人8人,精神病人28人,智力残疾人12人,投入救助资金12万余元;办理结婚登记2213对,离婚登记2250对;补领结婚证1986对,补领离婚证280对群众满意率达到100%。

(五)综合能力建设水平不断强化,民政为民宗旨得以进一步发挥

一是严格贯彻落实“两个责任”。局党组和纪检组持续压实两个责任,年初党组书记与党组成员普遍谈心,各副职领导对分管单位领导班子进行集体谈话。各副职领导于7月初听取了分管单位的党风廉政建设专题汇报。局纪检组和机关纪委主动作为,组织开展了长白山先锋e支部启动仪式、“书香民政·阅读人生”读书月、软环境建设、“七一”演讲比赛等一系列载体活动,推进了党建和纪检工作有效落实。

二是压实安全生产管理监督指导。组织召开安全生产工作部署会议,逐级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与消防部门协作定期开展民办养老院安全整治。对8所存在取暖隐患的农村福利中心进行安全改造。完成11所福利中心室内线路加装防火套管改造。

三是强化综治维稳工作。成立领导组织,局主要领导与机关科(办)、基层单位负责人鉴定责任状。按照上级部署要求,积极做好期间维稳工作,认真制定预案,做好矛盾排查和纠纷化解,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宿制度,工作到岗,责任到人。

回顾2017年总体工作,虽然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工作效能不断提升,作风越来越扎实,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村级工作力量薄弱,随着城市社区建设不断完善,工作力量日趋增强,完成社会救助工作难度不大。工作力量存在难度的重点在村级,村一级干部劳动报酬对有志有为青壮年没有吸引力,现任村文书普遍年龄偏大,工作质量很难保证。二是农村福利服务中心一乡一所,先天不足,基础薄弱,床位利用率不高,资源浪费问题突出,而且彻底杜绝安全隐患难度较大。三是解决非法民办养老机构问题任重道远。目前,我市市区内不具备消防条件的未经许可的民办养老机构有16家(这还不包括隐性的分布在各个住宅小区内家庭式的养老机构),收养老人229人,有的已经非法经营20多年。由于这些养老机构不具备消防改造验收条件,均存在重XXX全隐患。因入住老人较多,造成强制取缔和行政许可存在双重难度。

二、2018年重点工作安排

2018年,我们将在巩固加强常规工作基础上,围绕重点工作找准“发力点”,精准发力,重点突破民办养老机构整治,农村福利中心整合等难点问题。努力向上争取资金,申报项目,完成“两线合一”、城乡低保提标、农村幸福院建设、基层基础设施维修改造等一系列民生实事。积极协助市委、市政府抓好各项惠民政策落实,保民生、保稳定,为我市经济发展贡献民政力量。

一是积极落实脱贫攻坚政策。按照上级要求,根据农村居民收入可支配水平,精准测算农村低保保障标准,实施完成“两线合一”目标。加强与农合、人寿等部门沟通协调,落实好我市精准扶贫医疗兜底政策。

二是稳步提升社会救助工作。完成农村低保按户施保,“补差式救助”工作。加强医疗救助定点医疗机构管理,提高“一站式”即时结算效能。扎实推进社会救助联席会议工作机制,切实发挥“急难”救助积极作用。

三是扎实推进项目建设。一方面,大力推进XXX殡仪馆和救灾物资储备库工程项目,抢工期抓进度,争取时间完成工期及验收并投入使用。另一方面,积极申请省级财政社会保障金和省级公益金支持安广殡仪馆扩建维修和购置设备等项目,争取2018年实施项目工程。

四是多措并举尽早完成农村福利服务中心整合。借助省里推进农村社会福利中心改革的XX,我们积极谋划,摸清底数,合理布局,制定我市农村社会福利中心三年整合改造规划。拟在交通便利、基础设施齐全的区位新建3--4个区域性、公益性社会福利服务中心。一方面通过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和争取省级福彩公益金,采取公建公办或公建民营的方式解决;另一方面通过招商引资,采取民建民营的方式解决。推进集中供养+社会化养老的进程,探索将单一福利性养老拓展为福利性、公益性、社会性、盈利性一体的养老模式,彻底解决农村福利服务中心安全难管理、管理难的问题。

五是下大力气整治民办养老机构。按照民政部、公安部《社会福利机构消防安全管理十项规定》的要求,采取“四个一批”的办法,开展民办养老院消防安全隐患集中整治。主要是,整改一批,对具备改造条件的进行消防安全改造,并争取省里资金补贴;取缔一批,对安全隐患突出、不不具备改造条件的予以取缔;疏导一批,引导老人入住依法登记的养老院,促使未登记的养老院关停;新建一批,筹建和改造一批公建养老院,发挥托底保障作用。通过多渠道、全方位的综合治理,彻底解决民办养老机构整治难和不安全的问题。

城乡低保提标工作总结范文第4篇

一、落实工作机制,实现“三送”工作全覆盖常态化

为落实“三送”工作常态化,我局认真抓好“三送”工作机制建设,制定了干部包干责任制。严格按照县委“三送”办要求,及时调整干部联系户数,优化联系结构,要求常驻“三送”工作队员每人联系群众50户以上,局领导班子每人联系群众20户以上,机关干部每人联系群众15户以上。4月份组织机关干部深入到联系农户家中开展了“大走访”活动,与群从心连心交流,积极宣传党的政策,耐心倾听群众心声,掌握村情民意,认真收集意见建议,同时钉挂好联系牌,留下姓名和联系电话。

二、建立完善“三送”项目库,努力为民办实事好事

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现场踏看调查的基础上,召开村“两委”干部、小组长会议,理出“三不”(大项目靠不上、基层组织经济薄弱顾不上、群众自筹钱不够)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清单,形成村公共设施建设项目库,逐步想办法实施解决。上半年向县水利局争取水利建设项目一个,建设水渠600米,项目资金10万余元,目前已开工建设,可解决小组100余亩农田灌溉问题;向县财政争取“一事一议”专项资金,维修加固塘,受益群众80多户。帮扶5000元资金,用于流斑脑水渠修复及清於工作。

三、注重政策宣传,全力推进土坯房建设

与镇、村干部上门宣传土坯房改造相关优惠政策,耐心向群众讲解土坯房改造范围、补助对象和补助标准,使农户了解到最新政策。对符合条件的,动员其早日启动,对不符合补助标准的耐心做好解释工作,对土坯房改造户在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协助想办法解决。目前全村落实土坯房改造户135户,动工在建土坯房改造户93户。

四、着力化解矛盾纠纷,确保社会稳定

上半年深入村组、农户,调解各类矛盾纠纷,排除不稳定因素十多起,调处化解96333问题五件,促进了当地社会稳定。主要措施一是及时与人进行沟通,耐心做好政策解释工作;二是设身处地为人利益着想,积极为人争取政策,切实解决实际问题。

五、密切配合做好各项中心工作,促进镇村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一是防汛防灾工作。在强降雨期间,深入村、组、农户,进一步加强对学校、山塘、水库,特别是现在仍在危旧土坯房居住的农户,以及山区切坡建房的住户,在建工程的监测、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置并报告。二是协助屏山村委做好2013年度城乡低保提标提补和年度审核工作。严格按照工作程序,召开好听证会,确保公平、公正、公开,认真做好2013年度城乡低保提标提补和年度审核工作。三是积极协助村委做好新农合费用征缴,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征收,计划生育工作、烟叶生产等工作,从而促进屏山村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

六、下一步工作打算

1、按照县“三送”工作全覆盖常态化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认真落实各项“三送”活动工作任务。

2、配合推进和谐秀美乡村建设。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建设进度,动员新村点农户做好改水、改路、改厕、外墙装修等分户改告工作,尽量让点上农户都能享受到新农村建设政策。

3、协助做好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工作。继续做好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政策的宣传。按照镇政府分配的土坯房改造任务,狠抓落实。加快做好土坯房“一户一档”资料收集整理建档工作。帮助解决土坯房集中改点推进中的困难,特别是要加强集中改造点规划执行和安全施工的监管。

4、协助推进“三送”项目建设。根据县项目核查审批情况,协助组织审批项目建设,履行好有关工作职责,确保项目保质保量如期完工。

城乡低保提标工作总结范文第5篇

一、__镇基本情况

__镇所辖2个社区14个村委会,106个自然村157个村民小组,20__年末总人口9364户34723人,其中农业人口6158户28695人,农民人均有粮369公斤。年末农村经济总收入11607.2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2512 元。20__年末全镇有农村低保对象3505户11203人;有城镇低保对象 280户580人。

二、一年来的工作开展情况

(一)以保民生为重点,抓好社会救助工作

1. 为了提高对重大自然灾害的反应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群众的经济损失。建立了灾害紧急救助机制

2.突出抓好了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 特别是对五保户、特困户、低保户等特殊困难对象给以重点照顾,切实做到工作到村、落实到组。为解决困难群众生活,20__年春节前发放困难群众临时生活救济及慰问款10000元,重点慰问五保户、高龄老人,特困户、同时安排棉被300床发放到各村用于慰问特困群众。 已全部按时发放到困难群众手中。同时对全镇救灾救济款物实行专项管理,严格了救灾款物使用管理纪律,提高了救灾款物的发放透明度。保证了救灾款物发放公开、公正和公平。

3.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按照市县的统一要求,我们从九月三十日起在全镇开展城乡低保规范核查和扩面工作,对所有城乡低保对象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评议核查。共取消不合条件和自然减员的城市低保3户11人,农村五保户1人,在社会上受到好评。到目前为止,我镇城市低保保障标准达到 182元,农村低保适当提标、农村低保保障标准达60元。截止11月,共救助城市低保对象7506人,发放城市低保金109.64万元;农村低保对象11203人,发放农村低保金 746.7万元;供养农村五保户 168 人其中集中供养 6人,全年共发放农村五保资金16.1万元;救助城乡患病困难对象758人,发放医疗救助金40.4万元。

(二)、救灾救济工作

1、灾后民房修复工作。

一年来我镇受到不同程度的自然灾害使农户民房受到一定损失,民房受灾农户436户20__人,受灾民房1717间,在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通过及时准确的核报,现已得到救助 436户投入资金 72205元。现已兑现到农户手中。

2、灾情统计上报工作

20__年累计受灾农户2124户10195人,田地受灾总面积 634 公顷,成灾面积 353公顷,绝收面积93.4 公顷; 造成经济损失350 万元。灾情的及时核报使灾民损失降到最低。

3、认真做好救灾救济粮发放、棉被发放工作

认真做好春夏荒救助工作,全年累计发放救灾救济粮12.15万公斤,得到救助农户3000户次14400人次。发放救济棉被300床,发放衣服 300套,蚊帐500个,得到救助五保户166户,孤儿34户,其他特困户100户。

(二)、低保工作

1.城乡居民低保工作严格按照相关政策执行,规范操作、严格程序、全面实行透明管理阳光作业,对全镇3505户11203人农村低保户和280户580人的城镇低保户提供了必要的社会救助。切止20__年11月止共发放各类资金共 947.4077 万元。全部实行社会化发放、现已全部发放到位。

2、按时发放五保户生活补助。

认真做好五保户温保工作,全镇供养五保户168人,发放月人均生活补助80元,全年共发放五保户生活补助金16.1万元。现已全部发放到位。

3、城乡大病医疗救助金发放工作

城镇低收入困难居民、城镇居民低保户、农村特困户大病医疗救助严格按照镇康县困难居民医疗救助制度工作实施方案进行采取按季申报发放。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权益,使他们能够看得到病、看得起病20__年全镇共得到救助758户758人,发放救助金40.4万元。

(三)、优抚安置工作

在上级民政部门的安排下,“八一”期间认真组织村干部走访慰问退伍军人380户发放慰问金7600元。

(四)、社会事务工作

1、认真做好小乡干部生活定补发放工作

全年发放小乡干部定补33336元,现已全部发放到位。

2、全年火化尸体15具,其中处理无名尸30具。

(五)、老龄工作

1、20__年末全镇有60周岁以上老年人3874人,占总人口的9.56%,城镇老年人533人,其中男性289人,女性244人;农村老年人3341人,其中男性1553人,女性1788人。百岁老人3人,其中80周岁-99周岁老年人427人,“五保”老人166人,“三无”老人8人。

2、认真做好60周岁-79周岁以上农村特困老年人助医助养金发放工作。20__年度共走访慰问助医老年人 47人发放助医金6400元,同时为全镇300名80周岁高龄老人办理了老年优待证。

3、百岁老人生活定补发放工作

全镇有百岁老年人3人,现已领取生活定补3人,月人均生活定补200元全年共发放百岁老年人生活定补10600元。现已入户发放到位。城乡80周岁-99周岁老年人长寿补助金已发放结束,全年80周岁-99周岁老年人427人按月人均20元算全年共发放长寿补助金8540元。

四、存在的困难和不足

1、社会救助工作压力较大,矛盾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社会救助的资金较为短缺。随着要求享受低保的人数越来越多,低保资金有限,审批的条件较为严格,从而引发了未享受低保人员的上访现象。

2、乡镇民政工作队伍力量薄弱。各乡镇、

乡镇民政所长大都形成身兼数职,即要抓好政府中心工作又要抓好民政工作,所以不能把全部的精力放在民政工作上,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民政工作的进展。

主要表现在民政工作经费的投入仍然不足;民政硬件建设滞后,不能适应新时期民政工作的开展;乡镇基层民政工作人员力量薄弱,工作基础差等原因,功能还有待完善,等等。对此,下一年我们将认真面对困难并加以克服解决。

3、民政自身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民政工作任务繁重,人员编制不能适应新时期民政工作发展的需要,建议给予增加编制。二是民政工作经费不足。随着民政工作任务加重,民政工作经费呈现严重紧缺现象,上级下拨的各项资金没有配套的办公经费,而各项资金属专项费用,这就严重制约了民政工作的顺利开展。

五、下步民政工作计划

1、做好救灾救济工作。每年的5-10月份我镇洪灾和旱灾时有发生,冬季春荒救济工作量大,民政所干部克服人力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和县民政局救灾股领导形成合力,深入村组,实地踏看,切实掌握好第一手灾情材料,积极向上争取救灾款物,以确保灾民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

2、抓好灾民房恢复重建和危房改造工作,使农村贫困群众的住房得到进一步保障。

3、进一步做好城乡低保扩面工作。对评议出的城乡低保对象进行占榜公布,接受群众监督,力争做到应保尽保,保证低保专项资金足额发放到位。二是进一步加强城乡低保工作的规范化管理。三是加强各项资金的监管力度,确实抓好低保资金的发放工作。四是继续做好农村低保规范化建设工作。

4、抓好农村特困户救助和五保供养工作。对农村特困户救助,建立台帐,完善救助办法。认真贯彻五保供养条例,继续抓好五保供养工作。协助县民政局抓好乡镇敬老院的后续管理工作。

城乡低保提标工作总结范文第6篇

(一)过去五年的主要工作。

过去的5年,是我区民政事业大发展、大跨越的5年。5年里,我区民政事业驶入了加快发展的“快车道”,社会事务管理工作转入依法行政的轨道,民政救助水平逐渐提高,救助形式多样、救助体系日趋完善,优抚政策全面落实,双拥优抚再上台阶。创新实施的民政资金备查账制度、民间组织备案管理制度、低保联席评议制度、带病回乡退伍军人认定制度、低保信息共享制度、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等20余项工作方法在全市推广。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社会救助筑牢和谐基石。一是城乡低保扩面提标。5年里,“民生保障网”从零起步,全区城乡低保累计保障108.4万人(次),支出保障资金12082.4万元,城市低保提标5次,人均补差达到186.5元,农村低保提标3次,人均补助达到75.1元,与5年前相比,城乡低保保障人数增长1.3倍,保障资金增长了36倍。二是医疗救助为民解困。从单一的住院救助发展到门诊救助和住院救助相结合,从医后救助发展到医前、医中、医后救助和特批救助并举的救助方式,全区城乡医疗救助累计救助30779人(次),发放医疗救助资金1575.8万元,资助困难群众参加“新农合”76910人次,累计支出601.4万元。三是救灾救济成效明显。5年里,我区防灾减灾能力显著提高,成功应对2008年雨雪冰冻灾害、“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害、2013年的特大旱灾和每年的暴雨洪灾等,累计救助灾民900余万人次,发放灾款4500余万元,在第一时间确保了受灾群众“五有”(有饭吃、有房住、有衣穿、有干净水喝、有病能得到救治)。四是慈善事业由无到有。区慈善会和慈善会办公室于2008年成立以来,先后建立了捐赠接收网络,完善了慈善服务网络,组织开展了全区“慈善帮困助学”、“慈善一日捐”、“向受灾困难群众送温暖、献爱心捐助”、“向地震灾区献爱心”、“向旱灾地区捐助”等慈善捐赠、救助活动10余次,共接收社会各界捐赠500余万元,资助贫困大学新生100余人、贫困中小学生40余人,赈灾200余人次。2008年,我局被省民政厅记“集体二等功”。

——以民为本,维护民利,社会管理彰显服务本色。一是银发事业,惠及全区城乡老年人。全区老龄服务网络健全,养老保障体系完善,老年文化设施完备,老年人活动开展形式多样,成功创建为省级敬老创模区先进单位,建立了高龄老人生活补助机制,连续5次成功举办全区老年人运动会,举办了2次“云溪夕阳红”文艺演出。区老龄办被省老龄委表彰为“先进集体”。积极开展了养老服务社会化示范工作。改(扩)建了农村敬老院12所,新增床位1167张,投入经费800余万元;集中供养标准达到3300元/年•人,集中供养率达到67.1%,分散供养标准达到1800元/年•人。二是维护民权,催开稳定和谐向阳花。顺利完成了全区第七届、第八届村(居)委会换届选举,村级“四民主”(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建设进一步加强,城市社区建设按照“居民自治、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治安良好、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要求,创新了社区网格化管理。农村社区建设步伐全市领先,新建了21个。社区更加和谐,居民幸福指数得到了提高。三是婚丧管理,促进社会民风新时尚。创建“全国婚姻登记规范化单位”、“全省婚姻登记规范化单位”一举成功,累计办理婚姻登记28744对,全部准确无误。出台了惠民殡葬政策,城乡低保、五保、重点优抚对象死亡后火化的,每具尸体补助1000元,并免费提供骨灰停放服务;在殡葬管理上,实行鲜花取代火纸祭祀等举措,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支持和认可。四是民间组织,引领农村经济新发展。创新了民间组织备案管理制度等。积极培育各类经济协会组织,起到“成立一个协会、带动一个产业、富裕一方农民、繁荣一方经济”的作用。

——拥军优属,双拥共建,纳溪发展旗帜锦上添花。5年里,我区军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共同谱写了一曲曲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时代凯歌,有力地推动了全区经济社会建设。连续荣获全省“双拥模范区”称号,蝉联了“六连冠”。近年来,我区又创造性地开展了“关爱功臣”、“双拥一助一”、“双拥连心卡”、医疗救助“一站式”结算服务等活动,使重点优抚对象的“三难”(生活难、看病难、住房难)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

(二)未来五年工作打算。

——完善社会救助服务体系,建造数字民政。用数据来反映民生问题和弱势群体的幸福指数。做到城乡低保运行更加规范、顺畅,保障面占应保障数的100%;全面建立起管理制度化、操作规范化的城乡医疗救助;全面落实救灾工作分级管理、救灾资金分级负担和救灾监控制度,建立市、区、镇三级减灾、防灾、救灾信息网,普及减灾、防灾、救灾知识。

——健全基层政权建设体系,打造强势民政。健全社区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服务体系,新发展城市社区6个(,新建城市社区服务中心2个,每个面积达到400㎡,城镇社区建服务站达100%,社区办公用房面积和活动场地达到300平方米以上;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发展农村社区。

——健全双拥优抚安置体系,铸造现代民政。稳步推进双拥优抚安置工作,全面落实抚恤、补助、优待等政策规定,实现省级双拥模范区“七连冠”的目标,优抚对象的生活达到城乡中等以上生活水平,重点优抚对象的“三难”问题全面解决;积极贯彻落实《退役士兵安置条例》,深化退役士兵安置改革,每年都将自谋职业补助经费和职业技能培训经费列入预算,城镇退役士兵得到妥善安置。

——完善社会福利服务体系,构造和谐民政。兴建1所100张以上床位,为老年人、孤儿提供养护、托管、康复服务的综合性社会福利机构,力争兴办5所30张床位以上的民办福利机构;新建、改建、扩建农村敬老院4所,每所设置床位均达到80张以上,全区80%农村敬老院达到省一级标准,床位增加到1500张以上,区老年大学教学场地扩大到2500㎡,规划建设综合性老年人活动场地;将全区城市、农村高龄老年人全部纳入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体系,城镇“三无”老年人全部纳入低保,农村特困老年人救助标准达到800元/年。

——健全专项事务管理体系,树造服务民政。加快培育发展社会组织,建立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的打击非法、违法民间组织的综合治理机制,民间组织诚信自律合格率达到99%以上,稳妥开展行政区划地名管理,婚姻登记合格率达到100%,收养登记合格率达到100%,加强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新建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中心1个。

——抓好基础项目建设体系,筑造项目民政。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跑项目、建项目,全面落实项目责任,奋力推进项目建设。力争启动区老年公寓建设项目、光荣院建设项目、区儿童福利院建设项目、区老年人多功能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区公益性公墓建设项目、区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项目及农村敬老院建设项目、社区服务站建设项目等。

二、2013年工作总结、亮点及2014年工作安排

(一)2013年工作总结、亮点。

1.以保障低收入群众的基本生活为出发点,进一步完善了社会救助体系。主要体现在“五个好”,即:

——保基本生活,规范好城乡低保。狠抓了低保规范管理和资金安全,开展了城乡低保资金的运行情况跟踪督查4次,创新了城市低保审批联席评议制度。截至目前,城乡低保累计救助22.6万人次、发放低保金2544.4万元,累计月人均补助分别为186.5元、75.1元,完成目标任务数的119.1%、112.4%。

——解燃眉之急,开展好医疗救助。开展了农村医疗救助“一站式服务”,提高了救助水平。城乡医疗救助7023人次,发放救助金435.8万元,人均医疗救助水平分别达到192.2元、178.7元,完成目标任务数的137.3%、127.6%。

——解后顾之忧,落实好五保政策。改扩建敬老院工作进展顺利,完成目标任务数的100%;新增床位60张,完成目标任务数的100%,新增集中五保对象36人(户),完成目标任务数的100%,集中供养床位率达到67.1%,完成目标任务数的110.0%。

——强应对能力,组织好救灾工作。积极开展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活动,综合防灾减灾指挥体系项目进展顺利。新建“慈善爱心超市”2个,完成任务数的100%。下拨救灾资金87万元。组织了抢险救灾应急演练。开展了村(社区)灾害信息员培训。认真开展防灾减灾宣传。印发了防灾减灾宣传手册70000册、防灾减灾科普知识宣传挂图3000份,开展了防灾减灾知识进社区讲座22场次。

——传党政温暖,实施好专项救助。认真落实孤儿保障工作的相关政策,准确认定孤儿身份,及时足额发放孤儿基本生活费;长效实施孤残儿童“明天计划”、贫困家庭唇腭裂儿童“重生行动”(微笑列车)、“疝气行动”等手术康复工作,继续实施“晚情行动”。创建省级Ⅰ类养老服务示范社区顺利通过了省检。加强福利企业管理和服务。配合销售电脑福利任务完成。开展了临时救助106人,发放临时救助金4.2万元。开展了慈善捐赠2次,募集善款79万元,其中,定向捐赠43万元。

2.以落实重点优抚对象待遇为着力点,切实提高了双拥优抚安置工作水平。

——做优特色,双拥工作显亮点。一是组织领导坚强有力。坚持把双拥工作纳入全区绩效目标重点督办事项管理;双拥工作领导机构健全,成员单位职责明确;区双拥办编制、人员、经费等落实。二是双拥国防宣传教育广泛深入。书写张贴宣传标语、宣传画123条(幅),上报工作信息23条,编发《双拥工作简报》9期,并在城区新建宣传牌1块。三是拥军优属扎实有效。退伍军人安置有序推进。区领导带队走访慰问部队官兵。“一助一”帮扶义务兵家属481户、困难优抚对象175户效果明显。“双拥心连心”活动反响良好。四是拥政爱民成果显著。驻纳部队先后出动兵员124人次参加急难险、城乡环境整治、植树造林等工作,结对帮扶贫困学生2名。五是军民共建富有成效。区级部门结对共建达80%以上,镇(街道)结对共建达70%以上,3个非公组织、5个新社会组织分别与部队结对共建。六是全国双拥模范城创建工作扎实开展。顺利通过了“全国双拥模范城”检查。

——做牢基础,优抚政策重落实。一是7月1日前兑现了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加强优抚经费的管理。二是扎实做好涉军维稳工作。开展了重点优抚对象医疗补助“一站式”服务。三是加强光荣院、烈士纪念建筑物管理,完成烈士纪念设施普查工作。对一至四级残疾军人住房情况进行普查,建立了信息档案。四是全面清理上报1881名60岁以上农村籍退役士兵生活补助。五是扶助20名(新建住房18户,维修2户)困难优抚对象改建住房进展顺利。六是农村义务兵家庭优待金标准提高到1500元/户/年,较上年增长500元,城镇义务兵家属提高到500元/户/年,较上年增长200元,烈士遗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病故军人遗属提高到600元/户/年,较上年增长100元,其他优抚对象提高到200元/户/年,较上年增长40元。

——做活政策,士兵安置出实招。一是自谋职业安置取得了新突破,采取“岗位安置与自谋职业安置相结合”的城镇退役士兵安置办法,是全市唯一无城镇退役士兵、转业士官安置遗留问题的区县。二是多种渠道安置取得了新突破,全区公开招考30名社区社事协理员时,在城镇退役士兵、转业士官中招考25名。三是技能培训工作取得了新突破,组织城镇退役士兵进行了为期一周的《成功创办小企业》知识培训,参训率达100%。

3.以加强村务公开及民主管理工作为着力点,扎实推进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加强基层政权建设,村民自治民主化。全面完成第八届村(居)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做好了相关后续工作,处理率达100%。完成了7个农村社区建设任务。加强城乡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指导城市街道、社区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积极开展村民自治模范单位、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单位、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单位创建工作。

——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社区管理规范化。开展了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搞好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社区活动,全区共投入资金1230.7万元,进行基础设施改造580处,新聘请环卫工人160个。同时,加强对各镇(街道)社区的暗访、督查。

——稳步推进社工工作,志愿服务专业化。组织16名社会工作者参加2013年度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1人获得社会工作师资格。举办了1期社会工作培训班,加大社会工作宣传力度,积极报送社会工作信息。结合纳溪区党员志愿者专业化服务,到敬老院、乐道古镇等开展了就业、爱心助学、扶老助残、科普宣传、卫生清扫等志愿服务活动。

4.以构建“民生民政”服务体系为着力点,充分发挥了民政部门公共事务管理服务平台的作用。

——社团服务,促进两新组织创先争优。对78个社团、48个民办非组织进行了年检,年检率达100%,对违法社会组织查处率达100%、无非法社会组织。做好社会组织登记备案工作,认真贯彻执行《社会组织评估管理办法》。深入开展社会组织创先争优活动,进一步加强社会组织党的建设,党组织覆盖率达90%。

——地名服务,展现城市建设整洁风貌。抓好地名规划工作,推进地名数据和地名网络建设。配合完成了“纳江”段县级边界联检任务。建立了地名信息3501条,新制作了70块灯箱路牌。

——婚丧管理,促进社会民风根本好转。一是在全市率先实施殡葬惠民新政,符合救助条件的困难群众死亡后,办理“身后事”,可获1000元的补贴,规范了殡仪服务站点,设置了公益性骨灰存放点1个。二是加强殡改宣传,设立殡葬改革政策宣传台站16个,印发殡改宣传单6万多份,书写标语1346条,印制宣传纸杯10万个,出动宣传车24台次,群众受教育面达90%以上。特别是上马镇交通死亡儿童事件,白节镇、镇儿童溺水死亡事件,死者亲属均采取停尸闹事方式,企图多获赔偿,我们积极向群众宣传殡葬改革政策,求得死者亲属理解,实现了及时火化或按规定迁墓的目标。三是婚姻登记零差错,今年,已办理结婚登记2762对,离婚登记881例,补领结婚登记2238对,登记合格率100%。出具无婚姻登记记录证明2183份,装订婚姻档案80卷。四是社会救助人性化。今年,累计救助55人(其中,上街主动救助流浪人员36人次,接待上门求助19人次),发放救助金24800元。

——为老服务,提升老年群体幸福指数。健全老龄服务网络,完善养老保障体系,老年文化设施完备,老年人活动开展形式多样,敬老创模蓬勃开展。成功举办了纳溪区第十五届老年人运动会。

——自身建设,展示纳溪民政良好形象。按规定报送和收取公文,按时限、要求办理公文,上报市民政局公文规范。市民政局刊发信息61条,完成任务的169%,在中央、省、市新闻媒体上宣传报道126条;报送理论调研文章3篇;办好了民政公众网站,搞好政务公开,落实安全、、维稳责任制,对纳溪区社会福利救助中心民政专项资金项目进行了绩效评估;民政事业统计数据真实、准确、及时。

5.以提升纳溪民政形象为着力点,在工作创新上做文章。

——创新社会管理,社区管理实行网格化。结合纳溪实际,推行了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将城区行政区域划分为一个个的“网格”,让网格成为管理基层社会的单元,同时,争取区委、区政府的支持,在全区22个社区中,增加社会事务协理员30名作为网格管理员,天天下院落,掌握民情、传递民意、解答民询、办理民事,实现了“小事处置不出网格,大事化解不出社区、街道”的目标。

——维护合法权益,带病回乡认定规范化。为保障退伍军人的合法权益,我局进一步规范了带病回乡退伍军人身份认定制度。统一由民政局到人武部查阅退伍军人档案,指定区中医院为申请带病回乡退伍军人病情诊断定点医疗机构,并成立专家小组。由定点医疗机构2名以上专家检查诊断申请人原病情是否还存在,分别在《省带病回乡退伍军人认定表》上签署意见,并实行准入公示制度。自实施这个认定办法以来,全区诉求享受带病回乡退伍军人待遇229人,其中仅有19人被批准纳入,准入率为8.3%,且连续实现了退伍军人到省进京“零上访”的目标。

——严格动态管理,低保信息资源共享化。为真正实现城乡低保应保尽保,应退即退,我们在实行低保审批联席评议制度的基础上,通过召开联席会议,形成了低保对象信息共享制度,在区政府的统一协调下,民政部门可定期到工商、房监、就业、社保、地税、国税、财政等13个部门筛查低保对象的信息。今年,我局已派出工作人员86人次,先后赴工商、房监等部门核对相关信息7233人次,共取消低保对象362户628人,既为国家节约了社会救助资金我,又积极提高了低保对象保障水平。

(二)2014年工作安排。

——抓好城乡社会救助,实现保障水平的新提高。一是进一步加强汛期各项救灾应急准备工作,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做好随时应对突发性灾害的一切准备。二是巩固完善城乡低保制度,细化城乡低保操作规程,完善收入核定办法,出台城乡低保动态管理责任追究办法,力争做到公平、公正,聘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纪检部门工作人员为低保工作监督员,促进低保工作进一步透明公开。三是改进和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办法,适时修改我区的《城乡医疗救助办法(试行》等,全面推行城乡医疗救助一站式结算。

——抓好社会福利工作,探索体系建设的新突破。一是进一步加强敬老院的规范化建设,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做好弃婴、孤儿的收养工作,依法开展家庭收养。二是进一步抓好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居家养老,探索和培育形式多样的养老服务模式,加快养老服务队伍建设。三是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全社会的慈善意识,提升慈善事业管理水平。

——抓好公共社会服务,迈出社会管理的新步伐。一是不断加强社区基层政权建设。突出便民利民的理念,加快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提升社区服务水平。二是抓好农村基层政权建设,集中开展以党务公开、村务公开和财务公开为主要内容的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不断健全完善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将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建设纳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三是认真开展婚姻登记和收养登记工作,开展形式多样的婚姻法律法规宣传,配合计生、卫生部门做好免费婚检的宣传工作,依法办理收养登记。四是抓好各项殡葬服务工作,大力宣传各项惠民殡葬政策。五是加大对城市街巷路牌的管理和维护,不断规范全区道路门牌设置。六是切实做好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七是加大对福利企业的管理和扶持力度。

——抓好双拥优抚工作,打造纳溪民政的新亮点。一是在元旦、春节、“八·一”期间,对驻区部队官兵和重点优抚对象开展一次慰问活动,召开好拥军座谈会。二是加强军民共建,不断丰富双拥活动新内涵。三是加强国防和双拥宣传教育,共同营造“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团结一家亲”的良好社会氛围。四是与教育、人社等部门协调,妥善解决驻区部队军人家属就业问题,采取岗位安置和自谋职业相结合的办法,进一步做好退伍军人安置工作。五是采取有效措施,抓好涉军维稳工作。

——抓好部门自身建设,提升纳溪民政的新形象。一是大力推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民政工作专业化水平,为民政工作顺利开展提供组织保障。二是加强队伍的廉政建设,着力培养团结务实的领导班子、干部队伍。三是进一步加强民政资金管理,坚持专款专用、专户储存、专账管理。四是大力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不断提高民政系统创先争优意识,提高干部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促进全区民政工作的协调发展和全面进步。

——抓好民政项目建设,夯实纳溪民政的新基础。全面落实项目责任,奋力推进项目建设。力争启动区老年公寓建设项目、光荣院建设项目、区儿童福利院建设项目、公益性公墓建设项目、社区服务站建设项目等。

三、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基础设施不配套。养老服务设施方面,我区无国办福利院,农村敬老院的供水、供电、道路等设施差,与农村敬老院建设标准化相差较远;社区、优抚单位基础设施薄弱。

(二)力量配置不配套。区、镇(街道)的民政工作人员处于超负荷状态。乡镇机构综合配套改革后,民政办公室并入乡镇社会事务办,镇(街道)上的民政工作“机构无帽子、门口无牌子、办公无章子,办事无票子”,如:在校学生家庭经济困难需要由“民政”证明,全区都须集中到区民政局来办理,既增加了当事人的车费往返负担,又增加了区民政局的工作量;镇(街道)上的民政工作人员更换频繁、整体素质待提高。我区民政局事业单位共有9个,人员是公务员的2倍多,至今未被认定有“参公”单位(组织人事部门认为,对应的上级部门都没有“参公”),如:婚姻登记是政府对公民婚姻行为的行政确认,上级明确必须是公务员才能签发结婚证、离婚证,而目前,区婚姻登记处仅事业编制2人;城乡低保工作是政府对困难群众的生活保障,而区低保办也未被列入“参公”单位。仅凭区级民政部门要求“参公”,力度显然不够。

(三)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我区地处河下游两岸,平坝、丘陵、低山兼有,干旱、洪灾等自然灾害频发,区、镇和群众抵御自然能力均较弱,因灾返贫、因病返现象严重,需要上级转移支付量大。

(四)对象需求不断增长。我区救助体系虽然日益完善,济弱扶困力度不断增加,但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利益格局的不断调整,部分群众未能共享改革的成果,要求救助的呼声越来越高,部分不符合救助条件,看到优抚、低保等“含金量”不断提高,看他人受益而眼红,“坐小车也想吃低保”,“凡是参过军的都想捞一把”,并坚持自己有权享受,致使救助额度相对于“需求”额度差距越来越大,涉军维稳压力也在逐年增加。

四、对市民政局和市政府工作的意见建议

(一)加大基层民政基础设施投入。如在社区阵地建设等方面,加大补助力度等。

(二)加强力量配置。协调市级(或省级)编制人事部门,在乡镇社会事务办增挂民政办的牌子;在新一轮事业单位机构改革中,将区民政局下属的事业单位婚姻登记处、低保办、双拥办、烈士陵园管理所等列入“参公”管理。

城乡低保提标工作总结范文第7篇

一、民政业务工作

(一)社会救助工作

1、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城镇低保坚持“分类施保”、“动态管理”原则,上半年我旗低保金发放到3月份,保障对象3118户、4525人,发放保障金153.5万元,人均补助113元。按照上级要求,6月份保障标准在原基础上增加30元达到180元,享受对象确定为3130户、4542人,人均补助133元,月需保障金60.4万元,并按每人每月20元补发1—5月份提标补助45.8万元(正在发放中)。

2、农村牧区最低生活保障。农村牧区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实行“一年一审”制,20*年积极争取上级部门及旗财政匹配资金的投入,进一步扩大保障面,保障人数达到20000人,并根据低保对象家庭收入和困难程度的不同,实施分类施保,在补助标准上分为三个类别,一类924元/年/人、二类600元/年/人、三类438元/年/人,平均每人每年保障金基本上不低于600元。目前各苏木乡镇正在按类划分上报。

3、五保供养工作。全旗共9处社会福利机构,其中社会福利院1处、乡镇敬老院6处、村级五保代养点2处,集中供养160人;分散供养718人。今年进一步投资扩建五面井敬老院,扩建面积252平方米,计划可利用床位数20张,逐步提高我旗敬老院床位利用率和集中供养率。按照五保供养标准自然增长机制的要求,20*年经旗政府研究,确定我旗五保供养标准为分散供养标准每人每年1000元(包括实物);集中供养标准每人每年1400元(包括实物)。

4、救灾救济工作。20*年春荒期间我旗共下拨救灾款23.7万元,购置救济口粮17.47万公斤,发放救助卡*,救助*户、*人。针对6月10日我旗部分乡镇遭受的洪涝、冰雹、雷击灾害,我局立即组织有关人员组成核查组深入到受灾地区核查灾情,对受灾群众进行了安抚,组织转移安置,同时及时向上级部门汇报了受灾情况。据统计,全旗农田受灾面积30233亩,其中:西芹2160亩;受灾人口1815户、6761人,其中因雷击死亡1人;洪水造成危房135间,涉及42户、147人;紧急转移安置3户、9人,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810.66万元,其中农牧业经济损失792.86万元。

5、医疗救助工作。截止目前,20*年我旗共救助农牧区大病患者102人,兑付现金291500元。在20*—走进内蒙古”公益活动中我旗对14周岁以下符合条件的具有先天性心脏病手术适应症的患儿4名、足内外翻患儿6名、唇腭裂患儿6名、两性畸形患儿1名成功实施了手术。为更好地解决城乡困难群众的医疗难问题,20*年我旗出台了《*旗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实施方案(暂行)》,全旗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将全面推开,确保城乡贫困群众敢看病、看得了病、看得起病。

(二)社区建设工作

为建立和完善我旗社区服务体系,加快社区建设步伐,20*年制定了《*旗社区建设发展规划(20*—2010年)》,决定在年内对宝昌镇8个社区办公用房和活动场进行新建和修缮,并由旗党政领导和有关成员单位包扶社区,想方设法筹措资金,协调和解决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中遇到的困难,确保各社区办公用房和活动场所年底全部达标,从根本上改变社区阵地基础设施薄弱、办公条件差的状况。

(三)优抚安置工作

全旗共有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667人,在实际工作中,对优抚政策、优抚对象、优抚标准、经费发放、评残升级等实行“五公开”,确保了优抚政策的落实。抚恤补助标准按政策要求自然增长,抚恤经费及时足额发放到优抚对象和享受定补、定恤对象手中,上半年共支出优抚事业费83.5万元。

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今年上半年安置20*年退役士兵9名。

(四)殡葬管理工作

《*旗殡葬管理实施办法(试行)》于20*年*月*日起施行,20*年*月*日召开了全旗殡葬改革工作会议,主要研究安排今年丧葬管理和城镇周边迁坟等事项,并确定了每年3月份为殡葬改革宣传月,制定了殡葬改革宣传月实施方案。旗宣传、文体、广电部门利用报刊、广播电视、宣传标语、传单等形式,加强对殡葬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的宣传。为节约土地,美化城镇景观,对宝昌镇西山坡(弹药库东侧宝龙小区西山)所有坟墓分三个阶段迁出,各时间阶段给予一定迁坟补助。截止目前,共迁429座坟,发放补贴20.93万元,还有近60余座待迁。为推动我旗殡葬改革,经多次选址、协商,初步确定红旗镇庙地村卧牛山生态区和千斤沟镇水井村马鞍山生态区两处的部分荒山荒坡地为全旗定点经营性公墓。

二、优化发展环境活动

20*年是我旗优化发展环境年,为给全旗发展环境创造宽松的空间,我局及时成立了领导小组及其工作机构,并结合单位实际,制定了可操作性的实施方案。统一印制学习笔记本,认真做好每次学习的记录。目前已完成了学习动员、自查整改两个阶段的工作,按要求制定、上报了20*年民政系统公开服务承诺,公布监督咨询电话,上报了两个阶段的总结和4期工作信息;并在学习过程中坚持边学边改的原则,虚心接受群众意见,及时纠正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转变工作作风,为顺利开展优化发展环境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民政队伍自身建设

加强对民政系统干部职工的理论学习和业务培训,不断增强民政干部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宗旨意识。上半年以来,我局组织干部职工参加盟、旗各项理论、业务培训6次;并按照旗委组织部培训计划要求,组织参加培训科级领导干部6人、公务员8人、科级后备干部3人,有力提高了干部的综合素质和工作水平,规范了公务员的行为,使干部职工更好地适应当前新形势新任务发展的要求。

城乡低保提标工作总结范文第8篇

十一五期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民政工作认真贯彻党和国家及省市县各项政策和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突出“以民为本,为民解困”的工作宗旨,强化措施,整体推动,促进了民政各项工作的不断进步。

(一)建立了城乡一体的社会救助体系,推进社会保障事业发展

1、城市低保工作逐步规范。根据国家和省市关于城市低保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在05-07连续三年实现了10%提标的基础上,08、积极落实各项物价补贴,保障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按时完成了季度和按月复核及审核审批的工作任务,实行分类施保,分类审核管理。目前,全县共有城市低保对象2165户4663人,占城镇人口的17%,月发放保障金52万元,物价补贴27万元,人均补差116元。全年发放低保金1007万元,其中生活补贴354万元。预计能够持平。

2、农村低保工作运行良好。我县农村低保是从开始的。,按照省市农村低保规范化建设年活动的要求,对农村低保进行了全面审核审批。全县共有农村低保对象3716户10279人,占农业人口的6.8%,平均补助水平为每人每月51元,全部实行了社会化发放,全年发放农村低保资金590万元。预计4000户11000人。

3、城乡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工作有序开展。农村医疗救助逐步实施,城市医疗救助开始实施。经过几年的发展,城乡医疗救助工作逐步得到规范。发放农村医疗救助166万元,其中,实施大病救助192人,为5566人缴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17万元。发放城市医疗救助金208万元,其中,救助城市患重大疾病困难群众211人,为794人缴纳城市医保2.6万元。预计可达400万元。

4、灾民救助制度得到有效落实。坚持“政府主导、分级管理、社会互助、生产自救”的救灾工作方针,全面落实《自然灾害应急预案》,积极争取上级救灾资金230万元,救助1.2万人次。预计可发放救灾资金300万元。

(二)进一步健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体系,努力构建和谐社区、和谐村镇

完成了第二次城市社区换届选举工作,认真推进和谐社区建设,开展居务公开、民主评议,提高居民自治能力。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拓展服务领域,增强服务功能,三个社区均达到了市级和谐社区标准。完成了第六、七次村委会换届选举,协调有关部门,每年对新当选的村委会主要领导在县党校进行了培训。结合实际,不断探索,继续抓好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各项制度的完善和落实。被列为全国农村社区试点实验县,又被确定为农村社区全覆盖试点县,农村社区均成立了社区管理委员会、社区服务中心、社会保障服务站、治安调解服务站、公益事业服务站、环境卫生服务站、妇女与计生服务站、社区志愿者协会等“一委一中心五站”,并挂牌全面运行。

(三)进一步健全双拥优抚安置体系,提高服务军队和国防现代化建设的能力和水平

制定了全县-双拥创建工作三年计划,深化国防教育和双拥宣传,着力创新活动载体,不断丰富创建内容,努力打造军地构建和谐社会新平台。进一步健全老红军、烈士家属、牺牲及病故军人家属、老复员军人、残疾军人等重点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复退军人得到妥善安置,可发放优抚金90多万元。

(四)进一步完善社会福利服务体系,积极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

1、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积极争取资金250万元,兴建1所100张以上床位,为老年人、残疾人、孤儿提供养护、托管、康复服务的综合福利院。投入使用。

2、推动社会化养老体系。进一步完善老龄工作机制,落实老年人社会优待服务政策,加快建立高龄、病残、特困老人救助扶持制度,全县城市、农村老年人全部纳入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体系。构建多层次的老年保障体系,年发放90岁以上高龄津贴15万元左右。

3、贯彻落实《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完善农村五保供养,严格按规定确定供养对象,每年初对全县农村五保户重新进行调查排摸,重新审核确定,确定农村五保户577户624人,其中,集中供养33人,集中供养标准为月人均250元,分散供养月人均150元。全年发放116万元。

(五)进一步健全专项事务管理体系,提高民政社会管理的规范化、法制化水平。积极开展社区民间组织的培育发展,继续坚持培育发展与监督管理并重的方针,依法管理,逐步形成管理规范、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功能到位的民间组织发展格局,登记合格率达90%以上。加强了对流浪乞讨对象实行属地化救助管理。认真落实省政府《关于实施地名公共服务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的要求,开展城镇街、路、巷、居民区门牌号的设置工作和县政府驻地地名标志设置工作,不断提高地名公共服务水平。继续推进婚姻登记规范化建设,不断提升服务水平,登记合格率达100%,领证规范率达100%。深化殡葬改革,积极推行绿色殡葬,生态墓地建设,每年 清明节期间对重点墓区进行督促检查,推进了文明祭祀活动。

(六)民政为民科学规范化服务活动深入开展

按照市县委要求,结合深入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活动、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等,及时学习研究,认真安排部署,使活动得以深入开展。在救济救灾、危房改造、老龄等工作中,坚持由分管领导带队,业务干部全部参加,严格“一线工作法”,使各项工作切合实际,符合民心。在婚姻、等窗口工作中,我们本着以民为本、为民解困的宗旨,方便群众,服务群众,使群众满意率达到了95%以上。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工作也得到全面加强。不断完善各项工作制度,使活动经常化、规范化。包括对各个部门的工作职责、接待、基层工作、考核奖惩等方面的制度进行了完善补充,保证了服务活动的深入有效开展。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目标责任,坚决履行“一岗双责”,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坚持民主集中制,从未出现违的原则和财经纪律的问题和现象。今年共接待群众来信来访170多人(次),立案处理7人(次),现场答复解决51人(次),其余均及时予以妥善解决,群众满意率95%以上。

二、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形势

(一)民政工作存在的问题

十一五期间,我县民政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离党和人民群众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民政工作也面临一些新的困难和问题。一是思想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特别是为民服务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二是城乡救助体系初步建立,还不能达到动态管理的要求,特别是农村低保还不能做到应保尽保。三是县财力投入不足,资金短缺,影响了工作的开展。四是民政办公经费不足,不适应目前民政工作量大、任务重的实际。对于存在的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加以解决和克服。

(二)民政工作面临的形势

要正确分析当前民政工作面临的形势,就必须认真解读党的十七大以来历次会议提出的各项指导精神。党的十七大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提出了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将保障民生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将社会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从而给以保障民生和社会建设为着力点的民政工作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科学发展观新观念的提出,为我国率先走出一条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相协调的科学发展道路,全面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指明了一条新途径。民政工作承担着保障民生和社会建设的重要职能,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始终坚持解放思想,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始终把握发展的内在要求,明确民政工作科学发展的战略目标;始终扭住民政工作发展的关键环节,创新发展民政工作的思路举措等等,所有这些全部都涵盖了民政工作。省市提出的关乎民生的一涵盖了民政工作。省市提出的关乎民生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以及县委、县政府提出的“三大主题”、“五大战略”等都与民政工作息息相关。换句话说,就是民政工作在全县经济和社会建设的许多方面任务艰巨、责任重大。

三、十二五规划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以实现全面构建和谐社会为总目标,以维护民利、保障民主、落实民权为总要求,坚持以人为本,为民解困的工作宗旨,坚持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工作理念,推进民政工作体系建设,推进民政工作的务实、开放、透明和社会化,着力打造强势民政,推动全县民政事业稳步、协调和全面发展。

城乡低保提标工作总结范文第9篇

(一)突出产业引领。按照“一主一优两配套”的产业发展思路,牢牢抓住产业扶贫这根主线。一是着力实现猕猴桃提质增效。全力释放“全国一村一品示范乡”的宣传效应,指导开展猕猴桃技术技能培训40余次,积极开展病虫害防止指导工作,有效化解了溃疡病、花腐病等症状,将损失控制最小化。今年,全乡猕猴桃投产面积预计将达到4000亩,产量预计增产20%,产值预计增加1500万元。二是全面实施茶叶产业扩模建园。按照“三个一千亩”的建设思路,通过“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方式,新规划待建茶园1000亩,全乡已建成标准化茶园2000亩。三是有力推进种(李子、黄姜、核桃)养(传统养殖+特色养殖)配套发展,新发展李子500亩、核桃200亩,规模养殖户5户,特色养殖户2户。

(二)加快连片推进。全力建设新利路生态产业示范带,按照“一区两带五地”的建设思路,以发展优势农业产业为核心,加强与新凡、武圣协作,支持配合竹乡农庄三期建设,全面实施石盘—蓝林扶贫连片开发工程建设,目前已开工建设农房62户,完成目标任务的55%,道路建设已完成前期测设,正在汇总进行财评,到户产业规划已全面完成,待集中采购。

(三)强化精准扶持。扎实开展总投资15.48万元的非贫困村贫困户精准扶持项目建设,加大对非贫困村贫困户的政策、资金扶持力度,针对贫困户实际情况,规划种植核桃1560株、养殖土杂鸡2530只,修建联户路250米,新建农房2户,目前各项工作正有序推进。

(一)夯实底部基础。全面完成总投资192万元的清凉村、宋村村的5.18公里高标准农田建设公路硬化项目,加快建设总投资31万元惠及420人的石盘、宋村饮水安全项目,基本完成总投资600万元的花山、蓝林、岩湾农村电网改造项目建设。40户对农村危旧房改造正全面铺开、投资20.2万元8条村民“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道路正在实施测设工作,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登记工作已按照县上时间要求完成资料收集、后期工作正有序推开。

(二)全力改善民生。全力协调配合投资258万元出境路零富段改扩建征地拆迁、青苗占地等工作。全面落实粮食直补、退耕还林、农村低保、五保、优抚等特殊补贴,发放低保资金37.03元、农村五保金10.53元、城乡医疗救助11人次,2.31万元。落实中央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积极引导群众参与新农合、新农保、小额保险、住房保险等,新农合完成5249人,完成任务101%,新农保完成2942人,完成任务的100%,小额保险完成2314人。围绕“美丽__·富裕和谐”主线,切实加大文化投入,积极选派人员参加县篮球比赛,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15次,极大丰富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积极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先后投入资金10万余元,进一步健全工作体系,完善了工作制度。严格执行生育政策,完成孕前优生检查25对,完成任务的100%。

(三)优化社会治理。深入开展法治__建设,强化依法治乡,做好“六五”普法检查验收准备,着力加快“法治村”创建。进一步完善社会治理和服务体系,充分发挥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基础作用,确保社会安定有序。强化“一岗双责、党政同责”和三个必须的工作要求,深化依法治安,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政府监管责任,狠抓安全隐患防治体系建设,全乡无1起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加强综合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突发公共事件预防预警和处置能力。健全、司法工作机制,排查化解影响社会稳定的不稳定因素和矛盾纠纷,推动社会矛盾化解纳入法制化轨道。

一是农业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程度不高;二是农业产业发展不平衡,抵御自然灾害的的能力不强;三是区位优势不显,基础设施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一)狠抓扶贫攻坚。全面完成石盘—蓝林扶贫连片开发项目建设,切实抓好精准扶贫,圆满完成各项扶贫工作任务。

(二)狠抓项目推进。全面完成总投资192万元的清凉村、宋村村的5.18公里高标准农田建设公路硬化项目,全面完成总投资700万元石盘—蓝林贫困村建设项目,全面完成总投资21万元惠

城乡低保提标工作总结范文第10篇

(一)着眼长效发展,各项重点工作全面推进。一是城乡社区建设取得新成效。全市141个城市社区中有110个城市社区工作服务用房达到省定标准,达标率为78%。全市53个社区达到和谐社区标准,达标率为37.6%,其中9个社区被评为省级和谐示范社区,*县被评为省级和谐社区建设工作先进县。会同市农办下发了《20*年*市农村社区建设推进方案》,新建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47个。安吉县的建设力度更大,去年,县财政拿出150万元,用于14个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在全市农村社区建设推进会上作了交流发言。全面完成了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全市998个应换届村委会,完成率为100%。村务公开实现了“内容、形式、程序”三到位,全市规范化建设达标村970个,达标率为96.7%。推广了南浔区旧馆镇村务监督委员会“6+1监督法”试点经验。二是社会救助体系有新推进。完成了城乡贫困居民低保提标工作,市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由原来的268元/月/人调整到300元/月/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原来的161元/月/人元调整到180元/月/人,*、*、安吉三县也分别作了调整。到去年12月底,全市城乡低保24155户45754人,共发放低保金5691.32万元。其中城镇低保5687户10349人,共发放低保金1965.183万元;农村低保18468户35405人,共发放低保金3726.14万元。完成了低保人均补差工作,按照人均补差不得低于当地低保标准的50%和人均补助额度不得低于50元/月/人的标准落实了补差工作。适时启动困难群众物价补贴机制,先后三次发放物价补贴,惠及132962名城乡困难群众,发放补贴资金1290.9万元。进一步加大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力度,全市共筹集医疗救助资金1905.64万元,救助23558人次,资金支出16*.43万元。继续开展双千万结对帮扶工程,全市有883个基层党组织与1413名困难党员结对,13332名党员与17173户困难群众结对。通过双千万结对帮扶活动,有300户困难群众脱贫。全力做好抗灾救灾工作,在两次重大自然灾害中,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我们在第一时间启动救灾应急预案,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全力投入到抗灾救灾中,切实保障了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在抗击雨雪冰冻灾害中,加大了社会救助力度,紧急下拨救灾资金200万元,争取各级各部门救灾资金2307.7万元。在援助“512”四川灾区抗震救灾中,全市累计接收捐款12780万元、物资价值2679.85万元,其中民政部门牵头接收捐款4043万元、物资价值1002.64万元。全面落实中央部署的救灾物资采购和抢运工作,组织完成了价值250万元的救灾物资采购运输和两批救灾捐赠物资的接收装运工作。认真贯彻总书记在*考察时的重要指示精神,把救灾帐篷生产作为抗震救灾的一项紧迫任务,全力支援灾区。全市13.4万顶救灾帐篷全部发送到灾区,提前2天完成了民政部下达的救灾帐篷生产任务。注重加强灾害应急救助机制建设,全市1003个行政村,建设避灾场所542个。所有行政村落实了灾害信息员,初步建立了市、县区、乡镇、行政村四级灾害救助队伍网络。推广了吴兴区救助平台、救助网络、救助内容、救助标准、救助帐户“五统一”做法。“彩虹行动”提前完成,全市筹集资金达401.9万元,为4416户低保家庭赠送了电视机。三是社会福利事业有新发展。一批基础性工作扎实推进,市社会福利中心于10日7日正式开业,市福利院“蓝天计划”二期工程进入施工阶段,*县老年活动中心建成使用,*县弃婴孤儿救助及残疾人康复中心、安吉县社会福利中心建设全面启动。集中供养水平不断提高,全市应集中供养对象2884人,已集中供养2811人,集中供养率达到97.5%,超过了省定80%的要求。全市民办养老机构16所,床位数2276张,比去年增加12.5%,入住老人1300人,比去年增加22%。城市居家养老服务在16个社区推开,*县通过发放助老服务券的形式,在全县设立了20多个助老服务点,向孤寡、困难、残疾、独居老人发放每月20至50元不等的受助服务券,为受助老年人提供各项生活照料服务。四是社会组织建设有新拓展。在全省率先出台了《关于建立社会组织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的通知》,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行业商会(协会)规范化建设的意见》。会同市发改委、监察局开展了社会团体会费专项检查工作。制定了《关于全市开展社会组织评估工作的意见》,全市有85家行业协会参与评估。开展了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在首次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中,全市有356人获得考试资格,有17人通过了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考试,有40人通过了助理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考试。五是双拥工作有新步伐。深化了“百连结对百村,携手共建新农村”活动,对全市20家共建示范村进行了规范化建设指导。开展了*军民“绿化家园”大会战及“强班子、提素质、组织强农固基础”等活动。特别是在“百连援百村,并肩战雪灾”活动中,协调部队参与抗雪救灾25000人次,车辆450多台次,清理道路积雪300多公里,处理倒塌事故10余起,转移受灾群众1300多人,慰问受灾困难群众200余户。“5.12”四川特大地震灾害发生后,驻湖部队和民兵预备役人员先后出动官兵3500多人次,支援企业完成了救灾帐篷生产任务。积极参与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为农村困难群众改造危房200多户。制定了新一轮双拥模范城创建规划。完成了杨白线至法华寺道路和游泳池至杨黄线战备道路建设,并对通信团营区外两条道路进行了改扩建。在全市双拥工作总结表彰大会上,表彰了105个双拥模范单位和99名双拥模范个人。

(二)着眼解决“三最”,为民办实事项目全面完成。一是加大了困难群众大病医疗救助力度。出台了《关于建立*市市区困难群众医前、医中、医后全程医疗救助体系的实施意见(试行)》。二是加大了农村老年活动室建设力度。完成了126个农村老年活动室和100个省级农村星光老年之家建设任务。三是加大了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力度。计划新建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15个,实际新建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47个,超额完成32个。四是加大了农村综合社会福利中心建设力度。积极探索集五保供养、社会养老、社会救助、应急避灾、老年人健身娱乐为一体的农村综合社会福利中心建设路子,按照《*市农村社会福利中心建设基本规范》,完成了10家农村社会福利中心建设任务。五是加大了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力度。提前完成了年初确定的1105户困难群众危房和新增的403户雪灾倒房的重建工作。

(三)着眼整体推进,各项民政事业不断发展。一是民间组织登记管理规范。培育社区社会组织13家,培育农村专业经济协会11家、备案9家。在民办非企业单位中继续开展了“激发活力、服务崛起”、“自律与诚信服务”、“为社会献爱心”等活动,为推进社会建设,提供服务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全省率先出台了《关于建立社会组织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的通知》。完成社会组织年检868家,注销8家,整改71家。目前全市社会组织己发展到1066家,其中社会团体739家、民办非企业单位327家。积极引导社会组织参与经济社会发展建设,引导社会组织到农村开展技能培训、信息服务,组织开展了“百家社团进社区,结对共建促和谐”活动,开展了“5.12”*大地震灾区捐赠活动等。二是优抚安置政策落实。根据《省民政厅转发民政部关于落实优抚对象和部分军队退役人员有关政策的实施意见的通知》精神,指导县区做好“两参”人员的认定工作,全市己认定“两参”人员2039名。根据国家《军人抚恤优待条例》和《浙江省军人抚恤优待办法》,出台了《*市军人抚恤优待实施办法》,全市4177名抚恤优待对象共享了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完成了退伍义务兵、复员士官的接收安置工作,全市接收10年以下退役士兵1318名,其中:城镇447名,农村871名。全市447名城镇退伍义务兵和复员士官,除2名复工复职和立功安排工作外,其他人员均办理了自谋职业手续,自谋职业率达100%。接收转业士官63名(*8名,*14名,安吉19名,市区22名),安排工作25名,自谋职业38名。出台了《*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对农村籍退役士兵实行安置补助的通知》,全市发放自谋职业补助金和待分配期间的生活费1340.17万元。提高了转业士官安置补助金标准,由原来的40000元/人提高到50000元/人。三是殡葬管理力度加大。加大了清明节群众祭祀活动的管理力度,确保了节日期间文明祭祀、平安清明。启动了新一轮生态葬法,全市治理坟墓达9800多穴,“三沿五区”坟墓治理率达78.3%,生态葬法行政村覆盖率达95%以上。经营性公墓、公益性墓地绿化率达80%以上,生态墓地平均入葬率达30%。加快了示范生态墓地建设,召开了全市生态墓地建设现场会,推广了*县骨灰跟踪管理做法,完成了20个示范生态墓地建设任务。四是区划地名管理得到加强。认真贯彻落实《行政区域界线管理条例》等界线管理制度,完成了2条省级行政区域界线毗邻县区双方平安边界共建协议的签订工作和8条平安边界建设。指导吴兴区完成了部分行政区划调整工作。完善建立了市、县两级地名数据库和地名信息服务网络。完成了《*市地名规划》评审及审批。全市累计设置各类地名标志牌12801块。出版发行了《*市行政区划图》,编纂了《*古旧地图集》。五是福利企业、福利管理不断加强。全市福利企业170家,安置残疾职工6566人,占职工总数的39.07%,福利企业月平均工资1060.58元,同比增长3.37%,残疾职工月平均投保额475.89元,同比增长12.29%。完成工业总产值107亿元,与去年同比增长7%,产品销售收入106亿元,同比增长7%,利润总额达2亿元。福利发行继续保持稳步增长的势头。全年销售各类福利1.9亿元,其中电脑票1.53亿元、“中福在线”即开票0.37亿元。全省市场占有率达4.7%,筹集社会福利资金6342万元。六是移民工作平稳有序开展。完成了老虎潭水库农村移民后期扶持人口统计工作,搬迁安置的移民人数2719人。完善了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直补对象59984人,发放移民直补资金2609.92万元。项目扶持378个,扶持资金1770.48万元。开展了“六年规划”项目实施及监管,对*县、吴兴区、南浔区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期间中央直属水库库区建设基金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检查,并通过了国家水利部移民局对资金的审计和项目的验收。七是救助管理内容不断拓展。20*年,接受求助人员1321人次,经甄别后救助1299人次,其中未成年人91人次,救助率达100%。以开设热线电话、建立“阳光之家”和结对学校教育基地为形式,倾心关爱流浪儿童、留守儿童和贫困儿童。流浪精神病人救助难的问题得到缓解,协调相关部门建立了共管机制,落实了专项经费。市救助管理站被民政部评为“奥运会、残奥会举办期间救助管理工作先进单位”。八是婚姻收养登记管理规范。持续深入开展“婚姻登记规范化建设”活动,依法办理婚姻登记,规范工作人员行为礼仪,实现婚姻登记管理信息系统全省联网,*县、*县被民政部命名为规范化婚姻登记合格单位。精心组织奥运会期间婚姻登记工作,有1个婚姻登记机关、3位个人受到民政部通报表彰。依法办理收养登记工作,合格率达100%。

(四)着眼争创一流,多项亮点工作有新影响。一是有一项工作得到省委、省政府肯定。作为全省唯一的地级市代表,在全省农村社区工作会议上以市委、市政府名义作了农村社区建设工作经验介绍。二是有两项工作被国家民政部推广。《*市殡葬执法工作规范(试行)》和《*市农村社会福利中心建设基本规范(试行)》分别被民政部以《参阅文件》形式转发全国民政系统学习,并加编者按语给予充分肯定,民政部《参阅文件》一年内两次转发地级市工作经验尚属首次。三是有三项工作得到省领导批示肯定。低保管理动态机制建设、农村综合福利中心建设和农村社区建设得到了陈加元副省长批示肯定,其中低保管理动态机制建设和农村综合福利中心建设的做法还被省政府办公厅以《工作交流》形式转发全省学习。四是*军民“百连结对百村,军民携手共建新农村”活动影响继续扩大。去年先后被中央电视台、《中国民政》和《浙江日报》专题报道,并得到全国双拥领导小组副组长、总政治部副主任贾廷安中将充分肯定。五是民政宣传工作全省排名第一。去年以第一名的成绩被评为20*年度全省民政政务信息工作先进市,在全省民政宣传工作会议上作了典型发言。

上一篇:低保动态管理工作总结范文 下一篇:社区低保清查工作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