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教学论文范文

时间:2023-09-25 21:33:33

联合教学论文

联合教学论文篇1

唐山市海大洲汽贸公司规模较大,业务部门齐全,技术力量较强、客户资源充足,但由于专业技术人才供应不足,企业也处于规模发展受限的困境中。海大洲汽贸公司的困境不是个例,而是很多企业共同面临的问题。所以企业也需要把学校当作人力资源培训基地,来解决企业用工难、一线工人专业水平不高、岗前培训不及时等问题。因此,校企双方的需求也正是合作办学的前提。

二、在实践中探索,校企双方制定合作原则

立足于现有市场,着眼于行业未来,本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合作共赢”的合作原则,共同招生、共同培养、共同管理,产教结合、校企共进的运营模式,打造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经过探索实践,制定了校企联合办学的教学组织原则:专业设计围绕市场需求转,培养目标围绕企业需要转,课程设计围绕操作技能转,教学方式围绕学生特点转,培训目标围绕就业转,实训服务围绕高效执行转,就业服务围绕品牌转。构建“校企合作,资源整合,优势互补,模式创新;校本教学,模拟实验、岗位实训,有机结合;工学结合,实践第一,职业技能,应用为先;订单招生、定向培养、合理配送、追踪服务”的长效办学新模式,努力形成以学校为主体,企业和学校共同教育、管理和训练学生的教育教学新模式。

三、校企融合,共同发展,优势互补

校企双方互派教师参与教学和管理,在办学理念、育人理念、培训理念等方面实现了学校和企业的无缝对接。

1.确立了素质引导型和技能导向型的培训目标,实现了学校与用人单位在人才培养和企业需求上的无缝对接和在师资、设备、场地、市场等资源的优势互补。

2.校企双方围绕企业需求和技术标准,形成了课堂理论教学、实验室模块化实训、车间体验式实习有机组合的培训模式,形成了“做中学,学中做,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

3.校企合作有效地推动了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在办学模式、培训模式、培训内容、实习就业、用人机制等方面实现了全面创新。

4.校企合作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为企业发展培养储备了技术员工,降低了企业人才培养成本和用工成本。

四、校企合作,助力职业教育持续发展

从校企联合办学的实践中,我们充分认识到:校企合作是造就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人才资源是企业的“第一资源”,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是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和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力量。打造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队伍,离不开职业教育,离不开职业学校。当然,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的聪明才智只有在企业这片广阔的天地中才能得以充分发挥。校企合作把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较好地统一起来。校企合作的最大特点是利用了学校与企业单位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的优势,把以课堂传授间接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环境,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能力为主的生产现场环境有机结合于学生的培养过程之中,这是过去人才培养过程中没有过的。它突破了我国现行近乎完全在校内进行的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学校与社会、教师与社会、学生与社会建立起广泛的联系,并在与社会进行广泛交流过程中获得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全面素质。校企合作是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出发点和终结点,为此,校企合作将是技能型人才成长的新平台。只有输出端的职业学校与输入端的企业紧密衔接,职业学校培养出来的劳动者,才能适应企业的岗位需求,受到企业欢迎;只有企业的积极参与,才能让职业学校了解企业的岗位需求,岗位职务能力需求。加强校企合作,有利于通过校企共同努力,真正培养出职业能力强、专业技能精、敬业精神佳的高素质实用人才,实现学校、企业、学生“三赢”。校企合作,丰富了职业教育办学模式,逐步形成了为学生开拓学习、实训、就业的新渠道,为社会培养应用型劳动技术人才,满足企业人才需求的新局面。因此,进一步拓展校企共同发展的空间,不断探索完善校企融合的办学新模式,能够使职业教育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

联合教学论文篇2

关键词:课程革新;学分认定;双导师;质量评价指标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0-0005-02

一、引言

中外联合培养或者合作办学是中国很多高校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联合培养可以加快学校的国际化进程,有利于中国学校教学模式和教学体系与国际接轨,开拓中美学生的国际化视野,使学生成为适应国际环境,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秀的工商管理研究人才。

国内学者对联合培养或者合作办学的讨论还是比较多的。如魏航(2012)[1],董俊虹,董芳,王润孝(2009)[2]邝继霞,罗尧成,孟媛(2010)[3]等学者,综合比较了中国以及日本、澳大利亚和欧美一些国家的研究生课程设置情况,指出了我国研究生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加强课程体系的指导作用;增加选修课程,开设国际化课程与实用性课程,加大研究生选课的灵活性等合理性的建议。

在有关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方面,刘春惠,王站军(2012)[5]认为不同类型的学位应该有不同的评价标准,学术型研究生应注重理论分析和逻辑推理,注重创新;而专业型研究生教育质量最重要的评价标准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而国外以“研究生教育合作办学”为主题的文章很少,相关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高等教育国际化;二是WTO与高等教育:三是跨国高等教育的质量保证以及学历、学位的互认等。

综上所述,已有文献主要集中于讨论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必要性和培养方案的某一方面,很少文献关注研究生教育中外合作或者联合培养的具体机制的设计问题;另外目前的研究大多针对于本专科层次的比重较大,而针对研究生层面的还是相对较少。随着研究生教育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的增多,合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将会逐渐凸显,如何保证合作质量,使合作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都是未来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

二、联合培养的课程和学分问题

联合培养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有关专业课程的安排,在课程的类别和具体的课程选择上,我们和美国的学校基本是相似的,就是具体的学分和教学方式方法还有一定的差异,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改变。

1.开设英语授课的专业课程,注重案例教学。(1)开设英语授课的专业课程,提高教师英语授课水平。国内高校必须开设英语授课的专业基础课程,必须开设三门以上的英语教学专业课程,这就对我们专业课老师的综合素质,尤其是英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国内虽然加大了对双语课的投入力度,但整体的教学质量不容乐观,学生的反应并不好。以我校本科双语教学为例,双语课老师的授课总体评分低于普通专业课的总体评分。这个一方面与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有关,另外一方面和专业课老师的英语能力也相关,需要继续加大师资的投入。(2)增加与时俱进的国际和本土案例教学。目前国内硕士培养的专业课程讲授要么专注于理论,忽略实践;要么案例陈旧,不符合时代潮流,不能与时俱进。既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不能增加学生的上课积极性,更不能满足联合培养模式下美国学生和学校的要求。因此要一方面督促老师实时更新案例;另一方面要鼓励老师主动编写案例;第三要建立专业课课题小组,建立案例教学数据库。

2.合理化学分分配。关于学分认定,大多数美国高校对国内研究生的学分认可程度低于对本科生学分的认可程度,因此国内的学分转换比例比较低,大约占整个学位要求学分的1/3,基于此,我校和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的学分分配比例如下表1。

随着联合培养的不断展开,美国学校对国内高校认可度的提高,国内的学校需要争取更多学分的认定,这样有利于扩大我们学生参加的规模,降低学习成本;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我们老师英语授课能力的提高;第三,也可以延长美国学生在我校的学习时间,有利于扩大我校的国际影响力。

3.毕业论文方向的革新。美国的MBA学生一般来说没有毕业论文的要求,但是有相当多的课程论文和调研报告,这点可以和国内学校结合来重新设计。对于联合培养的学生,我们可以要求毕业论文的侧重点从理论研究转向实际问题的解决,可以通过国内外学生合作调研的方式,即同时在双方所在的国家针对同类型的企业进行调研,根据指导老师的研究方向,结合企业的实际问题,提出相应的调研报告和企业问题解决方案。

三、联合培养的学生导师问题

1.双导师培养的界定及必要性。由于联合培养涉及到中美双方的学生,因此我们会给每个进合培养模式的研究生配备两位指导老师,一方是中国的老师,另一方是美国的老师。中国的老师和美国的老师在研究方向上具有一致性或者相似性。两个国家的导师都不仅有责任帮助学生确定研究方向和研究课题,也有责任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对方国家的文化、经济等环境,融入到对方学校的学习中去。

2.导师的选择指标。(1)中方导师选择的标准。国内导师不仅需要和中国、美国学生经常交流沟通,还需要和美国导师间进行合作交流,这就要求国内导师要有良好的英语能力;导师的科研能力对学生的研究水平有着直接的影响;导师对该培养机制的认可程度和加入的意愿决定了导师对学生的投入。(2)美方导师选择的标准。相对于国内导师英语能力已经不能作为国外导师的选择标准,所以我们主要从导师科研能力、导师沟通能力、导师教学经验、导师对联合培养机制的态度四个方面来评选。

四、联合培养质量评价指标

到目前为止,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标准主要包括:师资队伍(教师的学历与科研水平)、教学模式(案例教学)、社会评价(用人单位的评价)等。但这些指标是站在宏观的角度来评价的,我们选用了相对具体的指标来进行评价,如进入该培养机制的学生数量、教师科研水平的提高、联合培养学生毕业论文质量与文章发表情况与学生就业情况等。

本文主要是基于我校和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讨,分析了如何提高课程教学水平、学分分配、双导师制等问题,讨论了联合培养的质量评价指标,具有一定的操作性和实用性,但并不深入。另外研究还有很多没有涉及,比如双导师的激励机制设计、联合培养学生满意等等,这些将在以后的研究进一步展开讨论。

参考文献:

[1]魏航.美国研究生课程设置的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J].教育探索,2012,(2).

[2]董俊虹,董芳,王润孝.国内外高校研究生课程设置比较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9,(5).

[3]邝继霞,罗尧成,孟媛.美国著名大学研究生课程设置的特点及启示术[J].当代教育论坛,2010,(3).

[4]袁博,黄尚峰.探析双导师制在研究生联合培养体系中的作用[J].学术研究,2012,(3).

联合教学论文篇3

【摘 要】要坚持民族地区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方向和目标,一个基本的教学方针就是理论联系实际。明确理论联系实际的内涵,把握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内容,掌握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才能将这一方针正确地贯穿到民族地区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中,提高民族地区中学思想政治课的实效性。

关键词 民族地区;中学思想政治课;理论联系实际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5)06-0038-02

中学思想政治课是在小学以“五爱”为中心内容的思想品德课教学基础上,对中学生进行公民品德教育和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主要目的在于帮助中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对人类社会发展总方向和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情况能够有正确的认识,逐步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增强社会责任感。民族地区中学思想政治课要坚持这一方向,最终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重视教学过程中理论联系实际这个基本教学方针。

一、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内涵

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在理论指导作用和实践检验标准二者之间的关系上,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将中国的具体国情和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有机结合起来的基本原则。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理论的飞跃与社会实际情况的变化都呈现出一个前所未有的新局面。民族地区由于地理位置相对偏远,社会开放程度较低,学生接受外界信息渠道有限,因此,在中学思想政治课中只有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才能使学生深刻理解和领会教材中的内容,这也是提高学生认识能力的基础。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是以理论知识为载体,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这就决定了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是这门课程的基本教学原则。将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进行思想政治课教学还必须注意到理论和实践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理论和实践的辩证关系原理的阐述,二者是指导和被指导、推动和被推动的辩证关系,随着二者不断发展,它们的结合也要不断向前推进。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就是与时俱进,思想政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使理论和实际实现高度统一。

二、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内容

1.联系社会主义建设和民族地区发展的实际。思想政治课就是要将国家意识形态灌输给学生,尤其在民族地区,要抓住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来培养其热爱社会主义中国和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思想。这一目标实现的前提条件是学生要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状况的实际问题。因此,在民族地区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要密切结合改革开放的实际和民族地区发展现状,使学生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各方面发展的问题,党和国家在推动民族地区发展方面的相关政策法规以及民族地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社会各方面取得的巨大进步等问题,引导学生明确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之间的密切关系。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将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分析民族地区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科学解答民族地区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教学中坚持理论联系社会主义建设和民族地区发展的实际,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教学实效性的重要方针。

2.联系民族地区中学生实际。教的目的是为了学,教师的一切教学活动都是为学生的有效学习而服务的。教师要通过理论教育塑造学生完善的人格。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认识—理解—选择—内化”是一个过程,这是一个超越原有观念重构主观世界的创造性过程,这个创造性过程能否顺利完成以及最终的完成效果如何首先取决于学生的思想实际和认识问题的能力。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联系学生实际,尤其是学生的思想实际,这样才能做到教学活动的有的放矢。教师要了解学生对国家方针、政策的认识以及对党和国家对民族地区的政策、法律、法规的认识,通过对这些实际问题的分析,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提高认识能力和判断能力。

3.联系国际社会实际。人类进入21世纪之后,民族、国家的发展已经打破了地域界限,尤其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发展,世界在繁荣和进步的过程中同样出现了诸如人口、环境、资源、地区冲突、恐怖活动等社会问题,但主要的还是政治问题,表现为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并存并且进行激烈较量的问题。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除了利用经济贸易手段外,还加强了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宣传,利用大众传媒工具,向社会主义国家的公民大肆宣传资本主义所谓的“民主、自由、人权和价值观念”利用宗教进行思想渗透,在社会主义国家成立一些邪教组织,致使无辜的群众成为受害者。我国少数民族大多具有信仰宗教的传统,民族地区就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进攻社会主义国家的突破口,一些宗教信徒被其利用,成为反社会主义的工具。因此,面对复杂的国际环境,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用事实说话,教育学生保持清醒的头脑,并对西方资本主义保持高度的警惕,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分析和认识这些问题,坚决抵制西方资本主义的反动思想,谨防被敌对势力利用。

4.联系一切文明成果实际。要让学生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就需要引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科学文化成果来论证。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整体进步的过程,它是世界各国、各民族共同创造和推动的过程。我们要学习和利用世界各国包括先辈们创造的文明成果,作为思想政治课教师,一方面要对班级中主要的少数民族学生就本民族的优秀文明成果进行宣传,另一方面还要介绍其他民族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引导学生走出只放眼于本民族或者本国的科学文化发展的狭隘思想,培养其具有“开阔的眼界、面向世界的态度”,积极吸收和借鉴其他民族的先进科学技术和其他文明成果。

三、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方法

1.正确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是前提条件。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前提条件是正确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如果对马克思主义不懂或者一知半解就不可能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虽然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理论知识的传授不是其主要目的,但是为了达到对学生思维能力、认识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培养的目标,理论知识是重要的载体。教师在教学中选取的材料、例证要有针对性,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观点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就必须正确、全面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

教师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重视间接经验的学习,尽量不使用二、三手资料,不可停留在对马克思主义某一理论部分或者个别语句、概念的认识上,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准确理解相关概念和原理,防止对马克思主义教条式的理解,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二是运用所学的间接经验认识直接经验,教师运用间接经验学习直接经验主要是对教材中理论知识的正确把握。教师要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把教材中的理论钻深、弄懂、将之融会贯通,才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在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使学生掌握理论。

2.了解实际情况是重要条件。

一是了解社会实际。邓小平说:“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将理论讲解清楚,教师必须运用实例讲解,但是在选择实例时既不能是街谈巷议的传闻也不应该是无中生有的社会消息,教师要通过报刊、书籍、新闻媒体、文献资料或亲自深入到民族地区去收集信息。

二是了解学生的实际。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在于解决受教育者思想中存在的模糊认识,教育者要了解受教育者在想什么,尤其是在民族地区,学生在对于国家发展大是大非问题的理解上相对容易,但是一旦牵扯到民族、宗教、文化、语言等问题时学生的具体思想实际就会大不一样,这些问题从理论上讲解比较困难,要联系实际解决学生思想认识问题把握起来难度较大,教师如果不了解学生思想的实际状况就很难达到思想疏通的效果。民族地区由于宗教、语言、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影响,学生的成长历程和生活体验具有特殊性,加之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缓慢,学生思想观念保守,体现到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就是对新的信息接受慢、理解困难,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生活环境的实际进行调查研究,选取教学案例能够符合学生生活和思维特点。

3.理论和实际相联系是关键。对于民族地区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来说,理论联系实际关键要抓住二者之间的有机结合点,理论具有一般性而实际具有具体性。将抽象性的理论转化到民族地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具体实际之中,找到与一般理论相一致的具体实际,使教学中的理论与选取的案例材料有机结合起来,当抽象的理论与具体实际结合就能很好的解释学生遇到的现实问题。教学中应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选取教学案例的典型性。对于民族地区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来说,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少数民族发展与国家发展之间的关系,个人成长与民族发展、国家强大之间的关系。正确把握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针就要着眼于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常识为载体,帮助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立场分析和解决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的现实问题;二是组织实践活动的针对性。思想政治课根本教学目的是将内化为学生自身的理论认识转化为外在的行为方式,把理论和实际有机结合起来,需要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探索。社会实践活动可以进一步深化学生借助于课堂学习获得的感性认识,锻炼他们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解决问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廖良初,廖思伦.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理论联系实际问题[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0,(4):46-49.

[2]刘治奇.理论联系实际是中学思想政治课的关键之笔[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5,(8):70-72.

[3]刘强.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12).

联合教学论文篇4

关键词:计算机音乐制作;创新教学;综合教学观;联动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9-0146-02

伴随数字技术时代的推进,音乐艺术和数字技术平台愈发紧密结合。计算机音乐制作已成为现代社会音乐创作的主流方式,极大影响了音乐艺术在现代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形态。基于计算机音乐的强大优势和影响力,全国高等艺术院校及设有艺术专业的综合性院校纷纷设立了相应的音乐制作课程,期望为音乐艺术、市场、教育等领域建设输送优秀人才。与此同时,社会科技与文化的深度结合与发展为计算机音乐制作人才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向输出人才的高等教育机构提出了挑战。

一、教学创新的主客观需求

计算机音乐制作课程鲜明的个性特征决定了其教学是一个创新多变的过程。其中计算机技术和音乐创作是明确课程特性的两个关键词,也是推动课程持续创新的生发点。计算机技术高度的不稳定性和创造性促使应用领域也走在科技文化发展的创新前沿。面对技术工具的更新换代,课程教学必然要接受一次次技术创新的考验。同时,计算机音乐制作课程的研究主体是音乐创作,创作者的知识存储和创造能力直接影响作品的审美价值。只有在一个持续创新、充满生机的教学环境下,创作者的创造力才能得以不断激发,创作出更多样的音乐作品。基于上述两个要素的内在需求,相较于音乐学科的其他课程,计算机音乐制作课程的教学更应注重对科技研究最新成果的学习和探索,更应与外界保持信息互流的活跃状态。课程教学的创新也是客观环境使然。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推进了科技与经济、文化的深度交集,文化创意产业应运而生,成为我国艺术人才输送的主要领域。然而,作为相关音乐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艺术高校或设有艺术专业的综合性院校都不同程度地表现出滞后性和不适应性。从宏观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到微观课程结构、教学手段和方式等都缺少与时俱进的积极风貌,使计算机音乐制作等新兴课程也陷入重专业、重知识的传统教学思维中,忽视了对课程个性优势的挖掘。

二、树立综合教学观

观念指导实践,在完善教学行为之前,需明确教学的主导观念。这里提出的综合教学观是指突破具体专业知识结构的界限,在教学过程中,加强计算机音乐制作与音乐学科内部其他课程,以及与非音乐学科之间知识交叉与融合的态度和看法。需要强调的是,课程的综合,并不是多科知识技能数量的相加,而是在不同学科的连接与沟通中,形成新的整合。计算机音乐制作课程在教学观念上需消除学科间的隔阂,树立综合互融的观念。互联网技术的出现使得科学研究领域各个学科间的交流途径豁然畅通,彼此间也逐渐从各自为政的状态转向交叉融合,在频繁的对话与合作中不断碰撞出新兴学科领域。计算机音乐就是学科互融的产物,其基础学科背景横跨音乐学与计算机科学,呈现多层次的知识结构形态,其研究与教学必然建立在学科互动的观念基础上。近些年新技术媒体层出不穷,音乐从“一枝独秀”走向与其他艺术形式的合作,形成了艺术大融合的壮观景象。音乐艺术生存环境的改变要求课程教学做出相应的调整。计算机音乐制作课程的教学在坚持学科壁垒的同时,还需要延伸学科知识触角,帮助学生探索和积累新音乐形式的创作经验。因此,把教学观念放置到一个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中,从全局的角度树立综合教学观,是计算机音乐制作课程的内在倾向和外部环境的需求所在。

三、综合观下的联动教学实践

联动教学指整合教学资源,加强计算机音乐制作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的合作,实行联合课堂、联合讨论、联合作业与联合评价的教学方式。通过联合教学活动,促进教师与课程之间的交流,形成“触一点而动全局”式的网络状教学模式。

1.联合课堂,实现资源共享。课堂的联合有两种方式,一是直接设立一门综合课程,以计算机音乐制作课程为主线,定期拓展研究视野,邀请其他相关学科门类的教师辅助讲解,形成“百家讲坛”式的教学样式。其他学科知识以专题讨论会的形式分阶段引入,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实现知识资源的互享和共享,引导学生在各异的知识技能之间寻找交叉点;二是技术上的联合,在计算机技术教学之外,通过引入互联网、多媒体和交互技术,延伸课堂教学,创造深层互动的教学环境。互联网能够突破课堂的空间和时间限制,使课程信息更加快捷广泛地传播,促进教师与学生间沟通和交流。多媒体技术集声音、图像、文字等为一体,能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视觉、听觉、形体和言语的综合艺术感知力。交互技术更是有利于缩短人机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大大减弱教师对课堂的控制力。两种方式在层次上由浅入深,互为补充,尽管行为方式各异,但殊途同归。课堂联动的目的是让学生获得融会贯通、整合创新、跨域转行的能力。

2.联合讨论,促进沟通合作。讨论是人与人之间思想交流的常见行为,也是信息在人群中传播、对流和创新的最佳途径。在教学中,有计划地组织讨论活动能够有效提高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主动性。“在西方国家,专题讨论课在教育界和学术界有着悠久历史和优良传统,是高等教育中不可缺少的内容。”相较之下,国内高校中课堂内外的讨论气氛较为淡薄,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术气氛的提升。因此,可借鉴国外的有益经验,在计算机音乐制作课程中设立专题讨论课,为学生提供一方可以自由表达观点和思想的天地,促进学术交流与研究。专题讨论课可以作为课程内容的一部分确定下来,以非正式的形式来授课。课上,教师设立单元主题,组织学生针对课程或学科发展中某些比较重要的问题进行研讨。学生在讨论课之前要求对主题予以一定的研究、分析和思考,课堂上可以先由教师抛砖引玉,继而由学生来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每个人可以自由表达对他人研究成果的看法。参与的教师与学生群体不一定只局限在本专业,尽量吸收具有不同知识背景的外专业人士进入,知识背景差异越大,讨论的视角越多元,彼此间创新与合作的可能性也越大。在全体大讨论的环境下,学生自觉投入问题的分析与解决,在表达自己观点的学习过程中,无形中培养了学生探索和反思精神,自学能力显著提高。同时,也推进了师生间、不同专业学科间的知识互补,交流互动。

3.联合创作,丰富作品的艺术内涵和表现形式。鼓励学生不拘泥于一己之能,与相关跨学科、跨领域的专业人士合作,来完成音乐作品的筹划与创作。在传统作曲概念中,音乐创作是对音符、节奏、节拍、和声等构成因素的编排和组合,创作思维在和声、曲式、配器、复调作曲等“四大件”构成的表现空间中展开。而在数字环境下,依托计算机音频工作站,“音乐创作的思维方式无论是技术上还是在内容表现上都呈现出一种无限开放的特征”,众多大胆新奇、前卫多样的音乐作品粉墨登场,奇妙的创意和先进的技术手段带给人们全新的艺术体验。变化多样的作品呈现出一个共同特征,即音乐创作愈发建立在多学科人才紧密合作的基础上。许多作品并非音乐人才独立完成,而是集合了诸如计算机编程、戏剧文学、舞蹈等专业人士的智慧与技术才能,是多种知识信息整合、交融、提取和重组的产物。高等院校具备人才合作、资源整合的天然优势,因此,在计算机音乐制作教学过程中,针对跨学科、跨媒介的音乐创作趋势,可以设计一门合作创意课,规定好具体的学时数和考核标准,有意识地鼓励学生走出专业课堂,探索音乐与外专业领域的新交合点,从而创造出更具艺术内涵,形式更为丰富多样的音乐作品。

4.联合评价,扩展评价主体,提升反馈价值。联合评价是指通过邀请业内专家,或联合相关课程的任课教师,协同任课教师本人,共同参与学生作品的评价审核的方式,是对目前课堂“一对多”评价形式的有力补充。评价的组织方式比较灵活,既可让学生与各位评委现场面对面直接交流,也可通过网络获得反馈信息。计算机音乐制作课程集音乐所有门类课程之所学,是计算机应用、音乐技能、基础理论以及其他课程知识的合成课,涵盖知识面广,对教师和学生的音乐素质和综合能力要求较高。在评价和指导学生作品时,必然会产生意见空泛、内容趋同的情况,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作品的改进空间。克服问题的方式之一,是扩大评价主体的队伍,定期邀请校内外的相关专家和教师,汇集各方视角,对作品给予精当、全面、清晰的评价,增强评价信息的内在价值。联动教学实践的四个部分是对现行教学模式的补充和延续,除了第一部分以外,其他三项都易于实施。第一部分的实现难度关键在于专业教师。联合课堂的搭建,需要专业教师具有扎实的业务素质、开阔的学科视野、深厚的专业积淀和崇高的敬业精神。然而计算机音乐学科走入国内的历史较短,师资队伍尚处于向成熟和壮大的前行中,现有教师的综合业务素质有待磨炼和提升。由此看出,联合课堂在高等院校的建立需要一个探索、实验、调整、逐渐完善和成熟的过程。

综上所述,在科技与艺术日益交融的大环境下,音乐事业的发展需要高素质、广学识的音乐科技人才。高校计算机音乐人才的教学应面向社会发展的需要,凸显音乐科技学科特色,树立综合教学观,敏锐把握计算机音乐在新媒体技术时代的发展动态与趋势,使教学的内容涵盖音乐、艺术、科技与文化的前沿领域。在教学方式上,联合社会力量,整合学术资源,推进学科间理论与实践的交流合作,锻炼学生的合作创新能力。在教学实践的不断创新中,为社会培养具备创新能力和广博文化内涵的综合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王非.我国音乐学院作曲专业教学改革与发展之我见[J].中国音乐学,2009,(1):118.

联合教学论文篇5

[关键词]地方高等院校 联合培养 研究生教育

[作者简介]黄颖斌(1976- ),女,湖北武汉人,江汉大学研究生处招生及教育管理办公室主任,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研究生教育管理。(湖北 武汉 430056)

[基金项目]本文系2007年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普通本科院校联合培养研究生模式探索”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07B338)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8-0017-02

地方高等院校是指由地方行政部门划拨经费的普通高等学校(以下简称“地方高校”)。地方高校学生的生源和就业具有非常明显的“本地性”,但却因为“学位点少,学科覆盖面窄”而遭遇发展瓶颈。于是,众多地方高校特别是在争取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授予权之前都开展了联合培养研究生工作。在期刊网中输入“联合培养研究生”能检索出73篇相关文章,在检索结果中加入“地方高校”的关键字只搜索出不到10篇文章。通过文献归纳分析,目前对联合培养研究生工作的研究大多数主要是关于有硕士或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与企业联合培养工程硕士等专业学位研究生、高校与科研机构以研究项目为纽带联合培养研究生等。联合培养研究生在地方高校“升格”过程中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而理论界却缺乏对该项目工作的系统研究。因此,应对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案例进行剖析,探索构建符合地方高校发展特性的联合培养研究生工作新模式。

一、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形式分类

(一)以培养单位性质划分

1.校际联合培养。即地方高校与国内外知名高校之间联合培养研究生,可分为中外联合培养和国内高校联合培养。中外联合培养模式常见的有国际学术会议、交换生、双学位、国际时期学校、海外实习、国外短期访学、中外合作办学等。这些模式能快速地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方法,促进高校的国际交流,让研究生进入到世界学术领域进行国际化竞争。国内高校联合培养,多为低一级学位授予单位和高一级学位授予单位之间的合作,如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与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学士学位授予单位与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的联合培养,或是同一级学位授予单位中无学位授予权的学科单位与有学位授予权的学科单位进行联合培养。目前,国内没有硕士或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多为地方高校,他们开展联合培养研究生多少带有为申请学位授予权积累经验和条件的短期目的。

2.校企联合培养。即地方高校与高科技企业联合培养研究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而这正是校企合作的基本契合点。在这种模式下,地方高校聘用企业一线优秀研发人员指导研究生开展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撰写,同时让校内年青教师深入企业生产一线了解科研转化和研究新方向,建设一支优秀的“双师型”研究生指导教师队伍,培养企业研发急需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拔尖人才。

3.校所联合培养。即高校与各类专业型科研院所通过联合开展科学研究进行研究生联合培养,其鲜明的特点是以项目为牵引、强强联合、培养高层次拔尖人才。无论是中国科学院及其下属的各研究院所还是地方政府设立的各级研究院所,都拥有很强的科研实力,且科研课题多、项目层次高、经费充足,但又存在学科相对单一、研究生规模较小、注重研究生科学研究而基础课程教育资源缺乏等弱点。高校则基础课程教育资源充足而专业研究设备较少、项目经费相对较少,两者联合,恰好取长补短。教育部积极鼓励这种合作,2009年印发了《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开展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工作暂行办法》,2010年又下发了《关于开展高等学校和工程研究院所联合培养干士研究生试点工作的通知》。根据教育部的“高等学校与科研机构联合培养研究生试点工作专项招生计划”,近三年来,校所联合培养研究生发展迅速:招生单位由2010的14家、2011年的29家增长到2012年的42家,联合培养单位由2010年的22家(硕士2家)、2011年的65家(硕士3家)增长到2012年的113家(硕士4家)。

4.校政联合培养。即地方高校与当地政府及事业单位开展研究生联合培养。在这种模式下,地方高校通过派研究生赴地方政府部门开展社会实践、聘请政府政策研究人员担任校外兼职导师等方式让研究生参与到地方政策问题研究中。江汉大学与武汉市政府开展的地方志研究、与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武汉化学工业区等签订的战略协议中都包含联合培养研究生等创新人才培养内容。

(二)其他形式分类

从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层次来看,可以分为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和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如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多培养博士研究生。从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学术类别来看,可以分为联合培养学术型研究生和联合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例如,校际之间多培养学术型研究生,校企合作则多联合培养专业学位应用型研究生。从联合培养研究生的环节来看,可以分为全程联合培养和论文联合培养。全程联合培养,指从研究生招生开始到最后学位授予,联合培养单位都参与其中。论文联合培养,指研究生的招生和学位课程的培养在招生院校完成,而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撰写在联合培养单位完成。

二、地方高校联合培养研究生的驱动力

(一)地方高校提升办学层次的需要

地方高校多为非硕士或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即使有学位点数量也较少,因此地方高校开展联合培养研究生工作多少带有获得学位授予权的“功利”心理。联合培养研究生是地方高校对获得学位授予权后独立招收研究生工作的预演,是对地方高校科研资源和教学管理的考验,也是以教学为主的地方高校向教学与科研并重的科研型院校转变的重要环节。教育部要求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要有联合培养研究生工作经历,并且从很早开始就允许并支持高校之间开展联合培养研究生工作。教育部还注意严格控制联合培养研究生的规模数量,近三年的“联合培养单位招生计划”,无论是招生单位和联合培养单位的数量还是招生的规模,变化都不大。湖北省的武汉工程大学、武汉纺织大学、武汉工业学院等省属高校,无不是经过多年的联合培养研究生工作经验的积累,最后才获得了硕士学位授予权。

(二)地方高校提升科研能力的需要

研究生教育与本科生教育的区别之一是强调创新性的培养,培养目标中明确要求研究生必须取得一定的创新性成果。研究生是一个具有较强科研能力的群体,在培养过程中导师会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科的发展态势帮助他们确定研究方向,并让他们在自己的课题研究中承担相应的科研任务。采取启发和引导的方式让研究生从事科研工作,便于充分调动其科研积极性。研究生思维活跃,他们的加入如同催化剂一般,便于地方高校科研能力的快速提升。

(三)地方高校建设科研队伍的需要

地方高校的教师要想取得研究生导师资格就必须与受聘高校的教师一起,以同等的资格进行竞争。这就要求这部分教师在科研项目、科研经费等条件上与受聘高校的教师具有同等或是更好的条件,才可能取得该校导师的资格。如在江汉大学具有硕士或博士研究生导师资格的教师多数是省级重点学科或硕士点立项建设学科的带头人和骨干,这些教师一般都是省级以上重点课题的项目负责人,项目经费充足,并且获得过市级以上科研奖励。同时,研究生培养的高层次性要求导师具有较高的学术科研水平。

(四)地方高校加强科研与教学互动的需要

从培养目标上来看,本科教育培养目标侧重于使学生打好现代科学文化基础,进行初步的或基础的专业训练;而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强调通过科学研究实践,使研究生深入探索专业学科的某一领域,掌握独立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培养创新能力。地方本科院校的教师因为长期以本科教学工作为主,其科研工作所占的份额较小,而联合培养研究生要求教师对学生从进行专业训练为主转变为进行科研的训练。另外对本科教育为主的地方高校的教学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本科的实验设备主要是教学型实验设备,而研究生则要求科研型实验设备并要求24小时提供科研条件的保障等,诸如此类的问题,都说明联合培养研究生对一个长期从事规范性本科教学的地方性本科院校的教学管理水平、教学资源有效配置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五)区域高等教育师资合理配置的需要

湖北省共有8家部委属高校、23家中国科学院和工程院下属的科研院所、18所省属高校拥有研究生招生资格。通过对近3年研究生招生计划的比较,我们发现,地方高校研究生招生计划远低于部委属高校。武汉大学2012年博士招生计划为1564人,是省属高校总和的9倍;硕士招生计划是6140人,几乎相当于省属高校招生人数的总和。部委属高校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师生比均为1∶6,而省属院校则分别为为1∶3和1∶1。这种悬殊让省属院校“赋闲”出大量的研究生教育师资,他们学术成果多、科研项目多,但可能招收的研究生却很少。可见,区域高等教育师资急需进行合理配置,而开展联合培养研究生工作正是有效的途径。

三、联合培养研究生工作的模式探索

(一)着眼学科,突破学位授权的短期目标

联合培养研究生工作在地方高校中常常是因为要获得学位授予权而开始的,但事实证明如果仅仅着眼于学位授权而忽视其对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功能的重要促进作用,就会舍本逐末,最终影响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江汉大学在2010年取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后,联合培养研究生工作不仅没有中断,还呈现出逐年增长的态势,联合培养人数从2010年的27人、2011年的49人增长到2012年的60人,特别是没有学位授予权的学科,随着学校授权单位的获得,近年来不断扩大联培研究生数量。在2012年的省属院校重点科评审中,江汉大学没有学位授予权的基础医学、控制理论与工程和生物学被评为省级重点或重点培育学科,而这些学科联合培养研究生历史达10余年之久。

(二)创新机制,建立完善联合培养工作管理体系

教育部《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开展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工作暂行办法》中指出联合培养要按照“思想更加开放、政策更加优惠、制度更加规范”的工作原则进行,即要在联合培养研究生招生管理、培养模式、教育内容、方法手段等方面创新机制和体制,根据联合培养的特殊性和人才培养规律制定管理制度、配套政策和操作办法。按照“联合招生、合作培养、双重管理、资源(成果)共享”的模式,不拘一格选拔培养创新人才。例如,在培养方面双方各选导师组成“导师组”对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招生录取、培养方案拟订和课程学习等进行共同指导;在管理方面可以双方共同注册学籍、奖助学金共同资助等;在学位授予方面可以双方互认学分、共授学位等。

(三)优势互补,共享优质教育科研资源

联合培养研究生的高校、科研机构要深入挖掘优质的教育科研资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在教师资源方面,不仅要充分发挥地方高校富余的研究生教育师资,还要吸引产业、行业、企业界和政界的优秀人士参与到研究生实践教学与管理中来。在科研条件方面,要注重校际、校所和校企间科研平台的共建共享。在学术交流方面,要促进国际研究生联合培养交流,引进国外优质的教育资源,学习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四)项目牵引,开展创新人才培养深度合作

结合地方高校所在区域的经济发展需求,以项目为牵引,结合重点实验室、学科基地、博士后流动站等多种科研平台的建设,采用“政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模式开展创新人才培养。研究生是重要的科研力量,高校中有近80%的科研工作是由研究生完成的。但是,随着近年来的持续扩招,研究生数量不断增长,而地方院校又很难接触到高层次的国家重点科研课题,部分高校出现研究生承担科研工作不饱满的情况。通过重大项目开展联合培养研究生,既能全面提高研究生的理论水平以及科研创新能力,又能培养研究生的团队与合作精神。

(五)加强监督,保证创新人才培养质量

在联合培养研究生过程中,招生单位与联合培养单位双方要共同商讨构建一种双重管理监督的制度,确保研究生培养质量。招生单位往往具有丰富的研究生培养经验,联合培养单位要虚心学习先进经验,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招生单位要在导师遴选及指导方式、课程教学、科研条件、科研训练、论文质量等方面对联合培养单位进行认真的指导和控制。例如,可以由双方导师共同组成导师组,对研究生核心课程考核、论文开题、学术成果检查、学位论文评审和答辩等进行研究方向引领、学习方法指导等过程的督促检查。

(六)营造氛围,创造良好学术科研环境

联合培养研究生一般学科分散、规模较小,而联合培养的高校又缺乏专门的管理体系,导致学术氛围淡化、社团活动缺失、科研体系不完善等。这些会让研究生感觉自己在双方学校都被“边缘化”了,从而产生“思校”情绪。因此,地方高校应通过出台专门针对联合培养研究生的管理办法,将联合培养研究生纳入学校统一管理,从奖助学金方面给予资助,强化导师在研究生思想品质等方面的引导,加强与招生高校的联络与交流等、积极努力营造良好的氛围。

联合培养研究生是在国家对研究生教育所采取的“控制规模、分类培养、优化结构、区域协调”的政策下催生并壮大起来的新事物,也是地方高校中广泛开展的研究生教育模式。对联合培养研究生模式的研究,有利于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实现区域内高教资源的共享,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从而培养地方经济发展急需的高素质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古明清,王智.关于地方高校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思考[J].云南高教研究,1996(4).

联合教学论文篇6

(湖南工业大学体育学院,湖南株洲,412007)

[摘要] 目前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规模不断扩大,相关培养质量的问题日益凸显。研究从利益相关视角分析制约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质量的因素以及从相关利益的内驱动力、相关利益的市场取向、相关利益的保障措施等方面提出相应对策。

[

关键词] 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利益相关

[中图分类号] G64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4)06?0023?03

随着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以下简称:全日制专硕)招生规模迅速扩大,联合培养利益相关问题日益凸显,如相关者的利益诉求不均衡、参与全日制专硕培养的收益分配的不明确、缺乏内在合作利益驱动和责任动力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全日制专硕培养的质量。因此,培养单位必须综合权衡和兼顾各方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从相关利益的内驱动力、相关利益的市场取向、相关利益的保障措施来全面提高全日制专硕培养质量。

一、利益相关者对联合培养全日制专硕研究生的利益诉求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提出可追溯到1984 年,弗里曼在《战略管理——利益相关者方法》一书中明确提出利益相关者管理理论。利益相关者定义为:“组织中的利益相关者是指能够影响公司目标的实现,或者受公司目标实现影响的团体或个人。”[1]利益相关者理论告诉我们任何一个公司的发展都离不开各利益相关者的投入或参与,企业经营管理者应分析参与经营的各个利益相关体,如供应商、销售商、消费者等利益团体,综合平衡它们各自的利益诉求,达到追求利益相关者的整体利益的目的,从而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效率。如果仅仅考虑某些主体的利益,往往会导致整体利益的亏损。

利益相关者理论自提出后被运用于各项管理活动中。我国学者李福华认为:“大学的决策必须综合权衡和兼顾各方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目标是实现所有利益相关者的整体利益最大化,而不能以某一部分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否则就会顾此失彼。”[2]

参与全日制专硕培养环节的关键利益相关者包括培养单位研究生管理者、培养单位研究生导师、联合培养单位管理者、联合培养单位导师、学生。在全日制专硕培养过程中,各利益相关者在履行培养责任时,每个利益相关者都有各自的利益诉求,如表1 所示。积极利益是推进各利益主体参与研究生培养,保证培养质量的因素,消极利益是制约培养质量提升的因素。假设在满足积极利益的基础上,能使消极利益得到均衡,培养质量将得到提高。

二、目前制约全日制专硕联合培养质量的主要因素

在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招生规模的迅速扩张的背景下,各培养单位也在迅速调整现有的教学软、硬件设施,以保证培养质量。根据表1 分析,各培养利益相关者各自利益诉求还不均衡,有较多问题制约着全日制专硕培养质量,亟待我们探讨、改进。

(一)培养单位课程教学难以区分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的广度与深度

大部分高校的专业学位培养是在学术学位培养的基础上逐步调整而来。因此,在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的制定过程中,普遍的做法是:在保留相对应的学术型学位课程体系中核心课程的基基础上,再充实与实践能力、职业技能培养密切相关的课程。但从目前的实际来看,除了那些专门设置的课程外,两者具有一定相通性或者名称相同的课程几乎没有实质性的区别[3]。教学任务下达到教师后,部分任课教师同时讲授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的同一门课程,在没有科学的课程评价机制做保障的情况下,较难保证任课老师将两种学位的教学分开备课并讲授。

(二)培养单位与联合培养单位的合作模式还不够成熟

全日制专硕培养经费有限,培养单位与联合培养单位的合作难以经济收益为动力来保证培养质量。培养单位作为全日制专硕的核心利益相关者,需要充分调动联合培养单位的积极性参与培养,并保证培养质量。全日制专硕从2009 年实施至今,合作模式还是比较单一,还没有形成根据行业需求来充分调动联合培养单位积极性的模式。要与联合培养单位形成稳定的、长期的、有质量的联合培养模式还需要我们努力探索并实践。

(三)培养单位导师缺乏足够动力将两类学位研究生分开指导

由于现行的高校管理模式,培养单位导师科研压力大,他们大多时间精力用于理论研究,具有行业背景及实践经验的导师不多。在指导学生过程中,他们需要花较多精力了解相关行业需求及研究进展,积累实践经验,将学术型研究生指导方式区分开,才能有针对性地结合前沿理论知识,对全日制专硕学生进行指导。如果这些导师同时带学术型和专业型硕士,在没有科学的硕导评价机制做保障的前提下,可能出现将两种学位学生一并指导的可能。

(四)联合培养单位收益不明显导致联合培养单位内驱力不足

专业实践是重要的教学环节,充分的,高质量的专业实践是专业学位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4]。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培养与学术型学位培养有最大区别在于通过实践基地的学习提高学生专业应用能力及社会实践能力。但在招生规模迅速扩张的同时,培养单位实践基地的建设、与基地的合作方式还停留在磨合阶段,利益诉求还不能均衡。比如联合培养单位参与培养的主要动力在于提高科研创新能力、培养后备人才,但培养单位安排没有工作经验的学生参与生产、经营管理中可能打乱原有的经营管理秩序,资源的重新分配导致经营管理成本提高。因此部分联合培养单位在科研需求动力不足,后备人才选拔多渠道的前提下,可能导致他们放弃联合培养计划,或者不注重对培养质量的监控。

(五)联合培养单位导师缺乏足够动力保证培养质量

校外导师一般是工作在一线的高学历的技术骨干、专家,他们大多忙于日常工作,在科研动力不足、指导薪酬不高的情况下,他们缺乏动力将多年积累下来工作经验、方法等隐性知识传授给学生,培养质量难以保证。

(六)学位论文形式多样,缺乏评价标准

学位论文撰写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它能反映出学生是否具有独立的科研能力和学术理论的应用水平,是衡量培养质量的重要依据。为保证学位授予质量,培养单位会对每篇学位论文进行匿名通讯评审,教育管理部门每年都会对各学位授予单位的进行学位论文抽检。学位论文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可采用调研报告、应用基础研究、规划设计、产品开发、案例分析、项目管理、文学艺术作品等形式[4]。这种多样性的学位论文表现形式可能导致学生对学位论文写作压力不大,导师把关不够,各培养单位及省级教育部门在质量监控上较难统一评价标准等问题,培养质量难以监控。

三、提高全日制专硕联合培养质量的主要对策

(一)增强参与培养的利益相关者的内在驱动力

在全日制专硕培养过程中,培养单位是利益圈的核心,也是提高培养质量最主要的利益诉求者。培养单位不能片面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应统筹协调各个利益相关者诉求,使整个利益圈内各个主体利益均衡,为提高全日制专硕培养质量提供动力。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也称“2011 计划”是以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任务,通过构建面向科学前沿、文化传承创新、行业产业以及区域发展重大需求的四类协同创新模式[5]。各级政府及省级教育主管部门可根据区域发展规划及市场需求,跨地域、跨学科建设2011协同创新中心,以横向科研项目为纽带,使各培养利益相关者利益诉求一致,从而使全日制专硕培养质量得到保证。

(二)以就业为导向,用市场力量调节全日制专硕培养质量

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教育领域的改革实现了重大突破,改革后的教育体制将进一步突出职业技能培养的教育理念,以适应我国产业结构相匹配。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4”中指出:“中国解决就业结构型矛盾的核心是教育改革。”[5]她提出中国要建设一个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教育模式、教育机制,人才培养模式,以就业为导向。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产业升级不断加快,人才需求更加专业化,只有发挥市场的作用,联合培养单位有专业人才需求,培养利益相关体才能实现深入合作,实现联合培养单位动力足、学生愿意学、就业率提高的多赢局面。因此,培养单位在招生专业及数量设置上应该以就业定单培养为目标,寻求有人才需求意向的联合培养单位进行合作,逐步淘汰市场需求不足的招生专业。

省级研究生教育主管部门可审核招生单位所签订的横向课题项目及经费宏观调控全日制专硕的分专业招生指标,从而保证每位全日制专硕入学后都有实践平台,从而保证培养质量。

(三)建立健全全日制专硕培养质量保障机制

(1)打造专业教学团队。省级教育部门及培养单位应以一级学科为单位建立一支以校内专业教师、校外导师组成的全日制专硕教学团队,形成具有培养单位特色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体系,以精品课程建设的形式开展教研活动,以教学比武等形式进行教学质量评价。

(2)加强师资的流动管理。随着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方案的出台,使得培养单位及联合培养单位均可更自由地相互吸纳优秀人才到单位工作。人才的流动使得科研、实践与教学更好地融合,有利于全日制专硕培养质量的提高。省级教育部门及培养单位应积极探索教学及实践人才流动模式,进一步打通校企合作通道。

(3)建立全日制专硕学位论文匿名评审制度。全日制专硕学位论文形式灵活多样,政府可以一级学科为基础建立全日制专硕学位论文评审标准及专家库。学位论文以通迅评审的方式随机抽取三位左右的专家进行评价,达到对全日制专硕学位论文进行宏观把握,从而监控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 弗里曼(R.Edward Freemam).战略管理——利益相关者方法[M].王彥华,梁豪 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2] 李福华.大学治理的理论基础与组织架构[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82-91.

[3] 廖湘阳.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能力与职业技能协同培养研究[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3(5):74-79.

[4] 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EB/OL].(2014-10-2). 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3493/201002/xxgk_82629.html.

[5] 教育部实施“2011 计划” 提升高校创新能力[EB/OL].(2014-10-2).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7244/201303/148418.html.

[6] 鲁昕.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4 [EB/OL].(2014-10-02).jjckb.xinhuanet.com/2014-03/22/content_496813.htm.

联合教学论文篇7

关键词:高职英语;教育;自文化本位;研究

一、高职英语教育自文化本位的涵义

20世纪著名史学家陈寅恪(1890~1969)提出的“文化”本位论,是文化本位论、中国文化本位论、儒家文化本位论有机统一的整体。文化本位论是坚持中国文化的主体地位,同时又要吸收外来文化,即“中体西用”。(吴宓,王文斌)现代深圳独立学者章星球提出文化本位社会发展理论认为,人类社会演进过程中,最终文化纽带将超越财富、地位与权力,成为社会新的核心纽带。文化本位社会则是人类社会未来的发展趋势。根据二语习得理论,母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是相互依存的关系,母语文化对外来文化既是一种抵制力,也可以成为一种推动力。以布鲁纳和奥苏伯尔为代表的认知结构论认为,英语学习过程实质上也是新旧语言知识不断结合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将两种文化进行对比,可加深对目的语文化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这个过程有利于传承与发展中国文化,补救学习西方文化的负面影响。随着中国综合国力与民族文化复兴发展的需求,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高职英语教育也是中华文化传播的条件和途径。高职英语教育的自文化本位研究是在文明互鉴视阈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依据高职专业与社会岗位群的需求,以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为本位,整合课程内容与教学设计的内涵与外延,并建立与之相应的动态多维考核评价方式,形成一个系统、动态、多维的高职通识英语教育体系。这种教育模式突出一般职业需求的通识性、实践性,培养学生的多层次实践能力,更加注重中外文化的互鉴,更好地培养高职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并且提升学生对外宣传中国文化的素养。

二、中国文化本位的高职英语教育教学模式建设

(一)“互联网+”高职英语教学设计践行中国文化本位教育理念

1.“互联网+”作为战略性的行动计划应用于高职英语教育教学。“互联网+”战略性的行动计划应用于高职英语教育教学既是指“互联网+教师教学设计”,同时更包括“互联网+学生学习”,这两个过程都是充分利用了信息通信技术和互联网平台,将互联网与教师教学设计和学生学习进行深度融合,不断推动高职英语教育教学模式够与时俱进,创新和发展。这意味着高职英语教育要以“互联网+”的思维进行升级和改革,学生要以“互联网+”的思维适应新时代、新环境,作为适应未来国家新型产业和新型业态的战略。2.“互联网+”高职英语教学设计传承与发扬中国文化的教育理念应用。中国文化本位的“互联网+”教育理念应用于高职英语教学中,这需要高职英语教育从教学目标、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等方面做出一系列积极相应的调整。“互联网+”是实施文化教育的新媒介,它可以提高教师与学生的博文能力,培养教师与学生的终身学习习惯,促进教师与学生“格物致知”的治学精神的养成,真正践行传统经典《大学》所倡导的教育理念。首先,“互联网+教师教学设计”是指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通信技术、网络平台以及基于现代通信技术与网络的学习软件,如蓝墨云班课、学习通等,将所获得的信息进行数据分析、整合教学内容、设计课内课外及线上线下的活动任务,并在预期设计的实施过程中,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潜在的隐性效应,不断地加以修改与完善,从而达到教学目标,满足新时期高职人才培养的需求。中国文化本位的“互联网+教师教学设计”高职英语教育模式中,教材已不再是唯一重要的媒介,取而代之的是“互联网+”这一强大的教学资源。教学内容不再以教材为中心,而是以学生和社会岗位需求为中心,以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为目标,来源于对“互联网+主题母语(中国)文化”与“互联网+主题目的语(英语)文化”资源的整合。中国文化本位的“互联网+教学设计”应依托“互联网+主题英语文化”资源实现其语言课程功能,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同时加深对世界文化的了解,最终提高学生对“互联网+主题母语(中国)文化”的了解与认同,并同时有意识地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互联网+学习软件”作为一种教学手段、方法贯穿于教师教学设计的全过程。课前,教师将学习任务或已整合的资源利用“互联网+学习软件”推送给学生。课上,教师通过数据分析的结果,总结学生所反馈出现的共性问题,点评并解决问题。同时,教师设计课上的“互联网+学习软件”在听、说、读、写模块的活动,利用主题英语(文化)的输入夯实学生的英语基础,提高英语表达能力,从而加强学生对主题的中国文化理解与英文表达。课后,教师利用“互联网+学习软件”课下复习资料与中国文化输出的考查内容,并规定验收时间。教师可以利用“数据分析”全程跟踪记录学生的项目任务完成情况,随时互动,增加了教学设计的立体化、动态化、系统化,从而有利于教师修整与完善设计中语言文化输出的内容和形式,使其多样化、趣味化、标准化。其次,“互联网+学生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利用“互联网+学习软件”,合作或独立完成教师设计的课内课外及线上线下的活动任务,并且能够通过数据分析结果跟踪了解自身的学习进步情况,从而养成学生自主学习、比较、分析语言文化的习惯,提升高职学生文化意识,增强民族身份认同感与提升学生对外宣传中国文化的素养。

(二)以中国文化本位的“互联网+”项目式高职英语教育实践应用

1.中国文化本位的英语教学发展方向的确定。高职英语教育是否能以中国文化本位输出为发展方向首先取决于教师的文化意识,其次是学生的文化意识。首先,教师应意识到中国文化本位在英语教学中的积极影响,转变传统的应试能力型单语言知识技能教学,采取“主题探究”和“设计活动”,即英语主题文化的输入与对比优化英语能力,旨在了解中国文化及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增加学生的文化身份认同感,使学习进程良性循环。其次,教师应更明确英语教学的更深层次意义。主题文化的导入与输出的平衡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平等语言交流的自信心。最后,高职学生处于高等教育阶段,教师应引导学生意识到已脱离应试与升学的教育。此阶段的语言学习是以语言的实用性为主,以培养职业需求共性技能与对中国文化的深刻理解与传播为目的。2.中国文化本位“互联网+”项目式高职英语教育的核心。“互联网+”项目式高职英语教育模式是在战略性思维指导下以具体的媒介、方法、方式实现高职英语教育中国文化本位的实践。它的核心用三个词来概括就是:输入(主动探究)、对比(独立思考、合作学习)、输出(解决问题)。而这一过程中的重点在对比与输出环节,即学生语言文化知识的重构主要在这两个阶段完成。这一过程以学生为主体,即是学生对于“互联网+教学设计”实践操作过程,重在学生的学习过程,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到预设结果,并探索出获得这个结果的途径,进行展示和自我评价。教师不再讲授和传递知识,而是发现与总结学生们的共性问题,并做出判断与评价。3.中国文化本位“互联网+”项目式高职英语教育实践。(1)项目预设。教师应预先选定教材或自编教材,以“互联网+教学设计”方式,以中国文化为主线探究出6-8个主题,如:思想意识(释,道,儒等)、修身养性(武术,太极,中医药等)、服饰饰品(旗袍,蜡染等)、节日习俗(传统节日,民俗等)、文学艺术(文房四宝,中国书法等)、饮食文化、舞台艺术、建筑艺术、名胜古迹等。以《新航标职业英语综合教程》为例,整合教材内容,每学期设置2~3个项目,每个项目里涉及2~3个主题,我们可以将两册书整合成学生在“一家公司”的“实习经历”,学生从成功求职开始,准备一次商务出差,宴请客户,以及综合运用英语解决日常工作中相关的涉外事务问题。如在“日升贸易有限公司的外宾(客户)接待”项目活动中,内容可以设置2个主题语言文化的对比,其中商务宴请环节的中西“饮食文化”和赠送礼物环节中的“服饰饰品(旗袍,蜡染等)、文学艺术(文房四宝,中国书法等)”。(2)项目实施。项目实施包含了四个环节:情境创设、问题确定、自主学习和团队协作。教师要向学生进行项目描述,提出项目活动的具体任务、口头与书面作业及展示与评价标准。学生自主以6-7人为一组分工合作完成项目。例如:日升贸易有限公司的外宾(客户)接待包括机场接机、商务宴请和赠送礼物三个场景,确定其中商务宴请与赠送礼物场景完成需要学生以图文、视频的形式介绍中国文化特色饮食、展示所赠礼物并说明文化渊源。学生通过“互联网+自主学习”收集相关资源,再通过团队协作整合资源,“头脑风暴”说明理由做出判断选择。(3)项目考核。项目考核包括综合考核标准、过程考核与多元主体考核。综合考核标准应包括过程性考核标准、“互联网+多媒体技术”考核标准、英语语言使用考核标准、跨文化知识考核标准、中国文化知识考核标准等。过程考核指网络助学过程性考核,学生的学习过程可以被量化,分为线上线下两部分,教师利用教学软件,以单元项目为依托设置包括听说、读、写、译几个部分的小任务点,分为组内任务、组间合作任务和独立完成任务,并按进度发放给学生,学生在教学软件手机端完成任务点,线下部分采取组长负责制,小组合作完成,成绩上传教学软件。多元主体考核包括教师评价、组际评价和学生自评。教师应加大中国文化知识考核占比,详细描述并对学生加以解释。

三、中国文化本位的高职英语教育教学模式的启示

1.中国文化本位“互联网+”项目式高职英语教育教学模式确定了中国英语教学的方向,改变了学习主体、学习方式,创新发展了高职英语教育的构建。2.“互联网+教学设计”应环环相扣,引发思考,追根溯源,理解中国文化的精髓,培养学生追求真理的精神。3.建立健全与之相应的“互联网+”考核评价方式,使之形成完整规范的“互联网+”项目式高职英语教育教学体系,以“中国文化本位”指标不断完善与调整考核评价标准,以满足新时期我国经济与文化发展的需求。4.教师应与时俱进,与学生共同修身,提高自身的中国文化素养,了解经济与文化发展的顶层设计需求,更深刻体会新时期的人才培养需求,及时调整教育教学目标。

四、结语

联合教学论文篇8

我校思想政治教研组有多位教师担任过模联社团的指导教师并试图将模联活动与政治课堂教学结合起来。经过多方面的研究、探讨,近几年我校在进行人教版必修二《政治生活》第四单元“现代国际社会”模块的教学中不再采用一框一课时的传统模式,而是立足单元整体,在编制导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本单元内容的基础上,将“模拟联合国”这一优质资源引入政治课堂。现结合我校思想政治教研组的实践经验,谈谈将模联活动融入思想政治课堂的一些做法与意义。

一、如何将模联活动融入政治课堂

针对学生普遍对政治学科兴趣不浓,政治课学习的灌输意味浓厚、理论与现实脱节、学习方式单一枯燥等教与学的困境,广大一线政治教师一直在探索适合于思想政治学科特色的课程方式来增强学科的活力。将模联活动融入思想政治课堂作为呈现知识的新载体是吸引学生的良好的契机,可以成为思想政治课学习的一个新的平台。

模联活动走入思想政治课堂可以有两种方式:

第一种方式是立足《政治生活》第四单元进行整体设计。围绕第四单元“当今国际社会”中联合国的相关知识设计模联活动,并以此为基点,将整个第四单元甚至《政治生活》整本书的知识串联起来。联合国的多边外交十分复杂,其所关注的问题非常广泛,包括和平与安全、恐怖主义、人权、贫穷与发展等几乎涉及当前国际社会的方方面面。而这些国际社会上的矛盾与冲突也是《政治生活》第四单元所要探讨的主要问题。

第二种方式是立足思想政治学科整体进行活动设计。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所涉及的内容极为宽泛,包括《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以及《生活与哲学》四个必修模块,虽然角度不一,却是政治思维能力养成不可缺一的四个有机要素。任何一个社会问题不管其呈现的背景是经济材料还是政治生活的材料,其背后蕴含的道理都是多角度的,思想政治学科的学习必须具备系统性的思维。基于这样的认识,笔者认为将模联活动放在高二下学期必修内容全部学习结束后作为一个综合性的学科活动来开展更具有意义。因为确切地领会模联的精神实质离不开政治、经济、文化、甚至哲学思维的整体认识。例如,模拟联合国会议的过程中,各种利益经常碰撞,模联会议的顺利开展离不开沟通与合作。扮演各国外交官的学生需要深刻理解“对立统一”“求同存异”的哲学智慧,需要从哲学和文化的角度去感受文化的多元与冲突,从而形成对多元文化的理解与包容,尊重文化的差异等。如此,也有助于学生摆脱思维局限,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从多角度锻炼思想政治学科的思维能力。

当然,是否将模联活动引入思想政治课程的学习,采用哪种方式引入,不能凭教师的主观意愿,必须要考虑本校学情。从我校来看,其一,我校模联社团开展的比较成熟,基本上每个班级都至少有两个学生是校模联社团的社员,熟悉模联的程序。这些学生能够成为教师组织活动的得力助手。其二,模联社团的参与面具有局限性,虽然所有的学生都知道模拟联合国活动,但除了模联社员之外,其他学生对模联的认识较为模糊,但对有机会在课堂上参与这样的活动感兴趣,积极性高。其三,高中学生开始具有相对独立的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能力,开始有意识地关心、关注和思考国际时政、社会问题等。

基于我校学生的具体情况,我校政治教研组联合校模联社团进行了活动课程开发设计。具体的活动过程为:

第一,组织学生观摩校模联社团的运作过程,并与模联成员们进行良好的互动。帮助学生熟悉模联会议的流程,了解会前立场文件的准备与写作,初步感受模联的议事规则和谈判技巧。有学生在观摩小结中提到:“模拟联合国大会上,各国代表各展风采,积极参与讨论与磋商,整个会场气氛紧张,然而却十分具有条理,我也从中学到了许多知识。经过这次模拟联合国活动,我大致对国际事务的处理方式有了一个了解,对于国家之间的国际关系也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也清楚地认识到学习政治理论知识的重要性。”

第二,结合政治课程学习进行模拟创新。活动方案完全由学生策划实施,学生每2~3人作为一小组,抽签决定自己所代表的国家,各组(国)推荐一名学生作为发言人,投票选出担任“大会主席”的学生,确定2名大会志愿者。教师在正式会议召开前检查学生的准备工作,指导学生如何查询资料,诸如基于国家立场应该了解与思考的问题。活动可安排4个课时:1课时为教师和模联学生代表介绍会议流程及相关注意事项,并布置任务;2课时连堂,正式开展活动;最后1课时为评价总结。

课堂实践反响效果很好,极大地调动了学生思想政治课学习的兴趣,很多学生经过悉心的准备,提交了高质量的立场文件,有的班级甚至编制了“政治课程融合模联活动”的班级报刊。

二、将模联活动融入政治课堂的意义是什么

1.思想政治课程赋予了模联活动“灵魂”,而政治理论的“果”也需要模联这朵“花”以新颖的形式来展现

模联的运作宗旨与思想政治课程的育人理念本质上是相通的、一致的。当前模联活动在中学虽有广泛的学生基础,但主要是以社团的形式展开,以社团形式为载体能精选参与人员,保证活动的持续性,但也存在诸多问题,例如部分学生在阐述本国立场、提案时,内容空泛,不能触及实质性问题,提出的建议不具有可行性。有的模联活动就是一场热热闹闹的辩论赛,学生热衷的是演说、辩论、写作、击败对手,却忽略了参与这项活动所应关注的最核心的意义:认识与反思。如何认识国际社会?决定国家之间交往的核心要素是什么?当今世界的矛盾及发展趋势如何?在促进国际社会的和平与发展方面,联合国、各国以及自身可以发挥的作用?这也是国际历史上模联活动发起的初衷。模联活动首要的、根本的特性应是政治性,这是模联活动的“魂”。模联活动的顺利展开与效果的有效达成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政治学的思维能力。而模联活动所拓展的学生的语言表达、团队合作、文件写作、外交技巧等多项才能,又是提升学生思想政治思维能力必不可少的要素,将思想政治课程的抽象理论与模联的活动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既能提高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又赋予模联活动以实质性意义。

2.实现政治课程学习的学科逻辑和生活逻辑的统一,使政治课堂的学习更具自主性、生成性

模联活动中,活动方案的设计、活动过程的开展、工作文件的写作由学生自主完成。学生要开展模联活动需要自主进行大量的准备工作。他们需要了解国际局势,需要对问题、对所代表国家的状况做深入研究,需要掌握政治学的基本理论等等,而且还要学以致用,把所有的这些理论和知识尽可能多的和恰到好处的运用到模拟活动中去。这就使得学习政治学理论成为一种需要。在这一动力的驱使下,学生有了积极性和创造性,学习成为一种自发的、有目的、有选择的学习过程。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不再是以往的“一言堂”,而是在现实情境中,将抽象的政治学理论以一种感性具体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把学生带进了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体验场中实现知识的自主建构,大大促进了政治课堂的教学实效,引领学生认识和感受到了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应用知识的价值和理性思考的意义。

3.促进政治教师的知识更新、教学理念的转变,提高“启发式”教学水平

将思想政治课程融合模联形式展开,需要对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进行正确定位。模联活动中,思想政治政治教师在课堂上的角色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解惑者、引导者,既有对学生的过程性指导,更要实现对学生的价值引领。从教学方法看,教师要善于把握教育契机,在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知识积累,开始有了积极思考却又苦于无法表达的条件下,教师要及时加以点拨,予以推动,才能收到最好的效果。教师的启发,不仅仅限于纠错。当然,前提是教师要具备有效启发的水平,做到“名”与“实”相符。这对教师的能力素质提出了较传统教学模式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有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观、学生观,有较强的应变能力、调控能力。对此,教师要树立研究意识,加强政治学理论的学习,关注时事、关注学科前沿发展,也要不断学习与扩充相关学科知识,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让教师自身的教学境界得到质的提升。

上一篇:城市地理论文范文 下一篇:模块式教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