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作战范文

时间:2023-03-16 13:43:06

联合作战

联合作战范文第1篇

关键词:美军;作战思想;联合作战

1美军联合作战思想的形成背景

在海湾战争中,美军检验了空地一体战思想。战后,美军在汲取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全面修改了美军的作战理论和思想。并分别于1991年、1993年颁发了《美国武装部队的联合作战》和《联合作战纲要》,使美军联合作战理论更加系统化、实用化。

1.1国际形式的变化

冷战结束后,国际形势的变化给美军作战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作战对象已经不是前苏联和华约那样强大的军事集团,而是像伊拉克这样的地区性军事强国。美国认为,由于"其友国、盟国和本国的利益遍布全球,其潜在作战地区包括整个地球及地球周围的空间。"美国宣称,美军必须准备在各种地形、海况和空中条件下"保卫国家利益。"为此,美军应具备远距离投送和维持军事力量的能力,这种力量投送必然是一种联合行动,这为联合作战思想的提出提供了基础。

1.2高技术武器装备的发展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高技术武器装备在现代战争中得到广泛运用,改变了战争的形态、样式及进程。现代战争中,在杀伤距离、后勤与通信能力及其他领域,陆、海、空力量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各军兵种、高技术武器装备只有通过互相配合和协调,才能在瞬息万变的战场形势下有机结合起来,完成战争所赋予的作战任务。

1.3军事战略的调整

美国军事战略的调整要求作战思想与之相适应 。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一方面要有足够的力量维持其超级大国的地位,以便在全球攫取它所需要的利益。另一方面,它又要适当裁减冷战期间的庞大军备,集中精力发展本国经济。因此,美军在将军事战略调整为"灵活和选择参与战略"之后,将以往的"前沿部署"改为"前沿存在"。这使得美军在海外兵力减弱,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就要更加依赖与盟国的协调行动,没有盟国的支持和参与,单靠美军本身的力量是难以完成维护其在世界各地的利益的,所以急需提出新的作战思想来满足当前需要。

2 美军联合作战思想的特点

联合作战的提出,是美军作战思想的一个重要发展,它同以往的作战思想相比,有许多新的特点:

2.1注意发挥整体优势

联合作战思想比较注意发挥参与军队的整体优势,通过利用联合作战思想有效弥补各军兵种的缺点和不足,进而提高部队作战能力。

2.2注重强调人的作用,主张发挥高技术优势

联合作战思想强调人在作战过程的主体地位,认为人才是现代战争的决定因素。此外,美国现在是世界上技术力量最先进的国家,仍然企图继续保持并积极发挥美国的高技术优势,以此赢得未来战争。

2.3具有一定的现实经验基础和超前性

联合作战思想是在总结80年代以来的具有高技术战争特点的局部战争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不是少数人空想出来的,因此,具有相当的指导意义。它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都将是美军建设的指针,使美军建设更加适合未来战场形势发展的需求。

3 美军联合作战思想的局限性

联合作战思想尚不够完善,需要进一步修改和深化。同时,由于这一思想涉及面很广,在推行和实施过程中,也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使它不可避免地存在有一些困难和局限性。

3.1联合作战理论还不成熟,难以发挥强有力的指导作用

联合作战理论提出时间不是很长,还比较粗糙,有不少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探讨和研究。虽然美军已撰写了约75份有关联合作战理论的文件,但这些文件大都是采用"分头承包给那些以前对联合作战理论未予重视的军种机构的方式"完成的,这样制定出来的联合作战理论不可避免地受到带有一些狭隘的军种利益的影响,加之在一些认识问题上的局限性,导致其理论体系尚不完善、也不够系统,难以给诸军种在各种环境条件下的联合作战以强有力的指导。

3.2对联合作战的认识差异,制约着联合作战行动的实施

各军兵种对联合作战的认识差异,导致在作战过程中各军兵种为争取自身利益而影响整个联合作战行动的实施。比如,海湾战争之后,美军海湾战争空袭调查委员会主席科恩撰文说:"空军一直主张对所有航空兵实行一元化指挥,并应归空军司令指挥"。而陆,海军则持反对态度,"害怕空军把三军的所有的航空兵全部控制在自己的手中,他们勉强承认建立统一联合司令部的必要性,但又批评这种做法不仅在理论上将削弱陆军和海军陆战队航空兵与地面部队的相互配合,而且实际上增加了快速反应的困难"。

3.3指挥控制和协调能力难以适应联合作战的要求

虽然美军拥有世界上最现代化的指挥控制手段,但在实施联合作战的指挥控制方面也还有不少问题。首先,美军各军种之间的通信兼容性差,影响各参战军种之间最大限度地保持交换实时信息的能力。其次,美三军协同作战中互相识别能力有限,致使在联合作战中造成许多不必要的自我伤害。再次,战时成立的联合作战指挥体制,大都是临时由相关军种抽调的军官组成的,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他们指挥协调的有效性。

4 美军联合作战思想的发展趋势

联合作战思想的基本体系已经建立起来,今后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提出新思想和新概念,根据未来战争发展及相关实战经验,逐步完善联合作战思想体系。我认为美军联合作战思想的发展将更加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4.1信息战理论将进一步深化

美军于1998年10月9日颁布了《联合信息战》,提出了在联合作战中实施信息战的理论基础和作战指导原则,论述了战区指挥官在制定作战计划和实施作战行动的过程中,进攻性信息战和防御性信息战的融合与统一的问题。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信息在未来战争中的作用将越来越重要,美军很可能组织人力财力物力,在总结近几场局部战争信息作战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再根据数字化战斗实验的研究结果,进一步深化研究和完善联合信息战理论,确保各个层次都能协调一致地采取行动。

4.2"主导"理论将有较大发展。

《2010年联合构想》提出"主导性机动"理论后,近些年美军经过几场战争的实践及总结,"主导"理论逐步完善。"主导"理论就是要发挥陆、海、空、天和特种部队的独特作战能力,控制现代战场的各个维度和各个方面,进而迅速形成全面优势,使敌人始终处于全面的劣势。这样,美军就能以决定性优势一举击败敌人,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胜利。由于"主导"理论适应了美国独霸世界的国家安全战略和联合作战的客观需要,它可能会受到各军种、各方面的高度重视,从而迅速得到发展。

4.3更加重视联合空间作战理论

1998年4月,美军航天司令部公布了《2020年构想》,提出了空间控制、全球交战、力量集成、全球合作等作战思想,强调充分利用一体化的航天系统,全面阻止来自外层空间的一切威胁,同时具备摧毁敌方各种航天器、弹道导弹、飞机、舰船和高价值地面目标的能力。1999年美国又以法律形式确定了美军空间作战的地位。显而易见,美军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里将更加重视联合空间作战理论的探索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崔师增、王勇男,美军联合作战[M],国防大学出版社,2000.06

[2]张 羽、荣维良,外军联合作战[M],白山出版社,2010.01

[3]张兆峰、王 鹰,美军联合作战思想的发展演变[J],论证与研究,2004.05

联合作战范文第2篇

从贵族单挑到团队群殴,再到各种兵种相继出现,战争一步步多元化。但无论战争的维度和元素如何复杂,都始终是两个攻防体系之间对抗,其核心要旨更是从未变更保存自己,消灭敌人。

密集炮火砸出缺口

有人用切西瓜来描述战争:一刀切进去,叫作突破,切成几块,叫作分割,拿起其中一块吃掉,叫作围歼。即使到了信息战时代,这个描述也依然足以概括战争的基本步骤。拿破仑的作战特色可以完美体现这一点。先用密集炮火砸出缺口,然后使用机动性极强的骑兵从缺口涌入,穿插分割,切断敌军各部联系,最后使用步兵实现歼灭。

如果要在三国杀众武将中票选最佳战争阵容,那必然是甘宁担任突击队长,打开缺口,庞统作为跟进骑兵,以铁索连环之计或分割或包围,然后让张飞上去砍人,除此之外,还应该有神吕蒙的侦查能力,鲁肃的外交手腕,郭嘉的忠贞与谋略,以及刘备的信任和支持,诸葛亮则以无懈可击的全局运筹保障整套计划完美实施。

如果行有余力,还可以用貂蝉让敌人内耗,用华佗当军医。再高级点,还可以用于吉进行信息干扰和文化侵略。当然了,三国杀里最大的团队也才四个人,这样的组合只能想象。而一旦某一方在游里真的具备了这种组合的核心骨架,则必然是横扫对手的局面。换言之,在游里,不管是因为运气还是技术,只要成功实现战争四步走,除非出现非常规情况,否则胜利基本上就到手了。

篮球运动也是战争的一种表现形式。但就双方的运动态势而言,篮球和战争并无区别。目的都是为了制造虚实变化,寻找取胜机会。无论是战争还是篮球,突破都是必不可少的取胜手段。篮球运动中的带球切入和无球切入,甚至中锋的强行要位都可以归入战争层面上的突破中去。对于层次较低的军队或球队,只要完成突破就是胜利。但大多数情况下只有突破是不够的,必须有后续动作,突破只是砸开缺口,后续动作则是对缺口的巩固和放大,以便利用。

单兵或单兵种的效能是很有限的。古希腊的重步兵方阵被亚历山大的步骑结合轻松放倒,公孙瓒的白马营一旦脱离了步兵支持也会在麴义的强弩面前人仰马翻。而随着兵种的多样化,不同的战术动作由不同的兵种来完成,以便扬长避短提高效率,于是就有了联合作战。

先内后外联合作战

篮球最基本的战术,当属后卫突破+中锋跟进战术。过去十年里,帕克和邓肯,科比和奥尼尔,乃至后来的韦德和奥尼尔,都曾用这个简单的战术打出过极其惊艳的场面。这就是一个简单的联合作战,后卫打出缺口,中锋利用缺口。再或者,中锋低位要位,后卫弱侧偷袭,无非是突破者和巩固者调换了一下位置,本质是一样的。

在战争中负责突破的,可以是手执超级长矛的步兵方阵,也可以是雷鸣电闪的骑兵军团。一切根据对手的情况而定。但无论骑兵还是步兵,在热兵器出现之后,就都显得脆弱了,已经无力担负突破任务。于是战争进入重火力引导兵力时代,先用大炮把对方阵地轰到什么都看不见,再用步兵上去打扫战场。如果双方火力不对等,这种战术确实无往不利。

但问题是,如果你有的对方也有,事情就麻烦了。对方只需扩展纵深,让远程大炮也无法一次性贯穿整个防御阵地,那么战争就陷入了拉锯战――你尽可以用炮轰我,但你早晚得用兵力巩固阵地,到时候就该我轰你了。

这就好比一支球队打球,或是突破不行,或是低位无人,无限迷恋且依赖快攻与远射。当他们手感发烫时,可以把对方的防御圈子扯得极大,于是半场腹地一片空虚,即使没有强大的近筐能力,也能在半空位情况下浑水摸鱼。但快攻不是次次有,手感终究有尽时,陷入阵地战后,面对联防,球打不到近筐位置,于是勉强远射,投不进就挨反击。

所以,执着于火力引导兵力是有问题的。德国人思维灵活,在受尽无休止的拉锯战之苦后迅速提出了“渗透战术”,简单说来就是反其道而行,以兵力引导火力。组织小股部队渗透进入对方阵地,发现前进障碍就呼叫炮兵进行火力覆盖,如此递进,直至彻底瓦解对手。这样不仅避免了大规模伤亡,还让火力覆盖更精确有效。但这并不是说兵力引导火力优于火力引导兵力,也不是说在篮球场上打内外结合时一定要先内后外。一切的奥妙还是八个字,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而英国人用了更直接的方式解决问题:不就是突破力量不足吗?不就是步兵骑兵在热兵器面前突破能力下降了吗?那我用坦克突破就是了。坦克的设计精神是这样的:强大的突击能力和强大的自我防护能力,可以当炮台,又拥有对步兵极具威慑力的机关枪。可谓是引领陆军历史的划时代武器。即便是到了如今,装甲车群也依然是陆军的主打武器之一。

集群冲锋机群轰炸

在NBA的一众突破大神中,最配得上坦克称号的,无疑是勒布朗-詹姆斯――你瞧瞧我对坦克的描述,勒布朗有哪一条不符合么?骑士时代的勒布朗是飞天坦克,冲击力火力不可谓不强大,但缺乏低位能力。战争层面上的突破方式他只掌握了一种,于是屡屡被圣安东尼奥、波士顿、达拉斯用密集防守所制。数年之间,连连饮恨。直到他初步掌握了低位技术。于是,面筐波开浪裂,背筐不动如山,始终能够做到楔入近筐位置,于是终于无懈可击。

战争之所以变得复杂,往往是因为突破的彻底程度上的困难,解决了这个问题,之后的操作就变得简单了。因为有勒布朗,所以迈阿密有资格打得简单。他们所要解决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只剩下一个,其他人和勒布朗的协同问题――事实上,这是联合作战的最大精髓所在,没有高超的指挥艺术,是不可能完成各种兵种之间的精确协作的。

热火如今的主要对手,雷霆。他们有小坦克威少,还有杜兰特这个当世第一远程武器,只可惜这二位的传球功力都还差一些,而且单挑风气极盛的雷霆队还没有浓厚的协同意识,所以,在战术层面上,杜兰特常常无法火力引导兵力,威少常常无法兵力引导火力。一旦他们和全队的协同出现问题,兵力火力相分离,就陷入各自为战的局面。如你所知,在战场上落单,即使是坦克,也只能生存两分钟。

英国人发明的坦克,却被德国人玩出花来。德国人在战败后立刻更进一步地思考:如果让坦克进行集群冲锋,再配以机群轰炸,会发生什么?过程就不多说了,反正后来有一个名字天下皆知闪电战。其精髓就在于高速突击和数命毁灭的完美结合。于是奇迹诞生了,在一战中万炮齐鸣,伤亡百万都无法突破法军防线的德军,只用了6个星期就搞定了欧洲大陆第一陆军军团。

在篮球场上,这是无法复制的――你能召来5个勒布朗吗?然而从联合作战的角度而言,我们可以想象一个盛大的场景:威少、韦德、勒布朗、杜兰特、霍华德5个人下快攻――这就只能用一句话来描述了:直接算他们得两分吧,否则你会吃亏的。

联合作战范文第3篇

美军从未真正实现联合作战

邓普西认为,1974年他参军的时候,美国军队就致力于联合作战,但从未真正实现。在越南,美国空、陆、海军各自实施了自己的“空中战争”,陆军及陆战队的将军们有时对美军的联合作战战略也是置若罔闻。在格林纳达,美国陆军与陆战队之间的战术协作能力已经取得了进步。不过,地面部队与海军飞行员之间往往由于通信体制的不兼容而遭遇众多麻烦,且导致了伤及17人的误袭友军事件。到了1991年的海湾战争,美军各军种间的协作程度已经有了很大提升,但还不够充分,在大多数的地面行动计划中,陆军都将陆战队排除在外,各军种就如何在联合作战中使用各自的人员装备无法达成共识。在美国国防部成立40多年后,美军仍在为打造一支能够进行随时作战、前沿部署、军事通信及相互协作的全能型联合部队而煞费苦心。

现如今,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在历经10多年的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美军朝着联合作战的方向大踏步迈进,尤其是在反叛乱行动方面。在今天的阿富汗,空中和地面行动、情报搜集及军事打击、后勤通信等几乎所有领域都已经拧成了一股绳,这种“合力”的功效要超过某一个军种的单打独斗。可以说,美军的特种作战必须是联合性质的,并且通常要整合至美军的总体意图和行动之中。

军种利益和预算紧缩会瓦解联合作战

邓普西认为,目前美军各军种对联合作战的重要性已经达成了共识,但为创建一支全能型联合部队的努力还没有完成。在战时各军种能很快工作在一起,那是因为在面对生离死别时,每个人都集中于实现同一个目标――战胜敌人。但是随着战争的结束和国防预算的紧缩,各个军种之间就再次尝试着重新划定界限。美军必须制止这种情况的发生,取而代之的是对各军种间的独特文化及实际能力予以平衡,从而将联合力量塑造得更加科学和谐。要认识到,联合作战是为执行大规模作战任务而进行备战的最佳方式,美军今天必须执行,未来也不能丢掉。

2020年实现“全球整合行动”能力

邓普西认为,21世纪的作战环境为美军带来了新挑战。全球化进程使世界变得更加和平但同时也愈发危险。一方面,地区武装冲突的数量已呈现下降趋势;另一方面,在高度相互依赖的时代背景下,权力的滥用使得具有毁灭性的技术扩散更加迅速。首先,核生化及放射性武器仍是目前世界上最危险的,其扩散的风险正在增加。其次,网络入侵行为呈高速率增长态势,导致军用网络和美国关键性基础设施变得更加脆弱。第三,“反介入/区域拒止”能力(例如先进巡航导弹、反舰弹道导弹)正在扩张,赋予敌人以新方式来阻止美军在全球公域的行动自由。最后,电信技术及数字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正在改变民众与政府之间的关系,这些技术使得军事秘密变得透明,且为极端势力和提供了袭击政府的新途径。

美军的联合作战必须适应作战环境的变化。为了加速联合部队的建设,2012年1月,时任国防部长莱昂・帕内塔了新国防战略指南,提出了在亚洲太平洋地区实施“再平衡”战略,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可美军应认识到21世纪美国防务优先任务的改变绝不仅仅是地理概念上的迁移。新战略指南规定了联合部队必须要完成的10项任务,以保护国家的利益。这些任务需要军种间的相互包容,需要联合部队进行跨越地理边界作战,需要在空中、陆地、海上及太空和网电空间各个领域内协同作战。这其中的一些任务,例如反恐作战、反叛乱作战对于美军而言比较熟悉,其他的都需要在近10年内予以重新审视,例如,各军种必须在网电战力量方面重新构建整合。

邓普西认为,美军在2020年前可以对其20%的部队进行灵活改变,其他80%必须按部就班地进行战备。美军要推进联合部队行动战略的出台,促成共享概念、共享政策,联合条令等等,使得联合部队变得更具可操控性,并能够以低成本获得高收益。

到2020年,需要联合部队做出的最大改变就是打造美军称之为“全球整合行动”的能力。保持全球机动态势的联合部队能够迅速前沿部署至世界上任何地点,且拥有十分广泛的协作伙伴。美军的未来作战很可能就需要这种大规模的部队集结,但不是经常,联合部队作为高度集中的“网络模块”来行动,按照实际任务需求和作战环境来调动。最重要的是,“全球整合行动”能力意味着要在多个不同的领域占据主动。

“全球整合行动”尤其与确保“作战介入”密切相关。也就是说,面对敌人所具备的“反介入/区域拒止”能力,应确保能够将军事力量投送至某一区域,并且拥有充分的行动自由来完成广泛的军事任务。2012年美军了“联合作战介入”概念。这个概念的首要原则就是要具备“作战介入”能力必须实现多军兵种的联合作战,每个军种都有自身保护、夺取胜利的关键能力。可以构想这样一个作战场景:利用空军来协助摧毁敌反舰能力;海军接管空防;陆军、陆战队及特种部队将来自陆上、空中和海上的威胁降至最低,所有军种都要应对来自网电空间的攻击。要实现这样的场景,为未来的作战做准备,就需要联合部队进行更多的协作与整合。现代战争的速度非常之快,并且占据初始优势的机会转瞬即逝,美军必须要将各种不同能力整合起来。

联合作战范文第4篇

[关键词]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体系

中图分类号:G61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3-0233-01

本文的论述思路主要分三个方面:第一,明确问题,了解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体系的现状;第二,分析问题,挖掘联合作战指挥人才的培养目标;第三,探讨对策,研究提高联合作战 的方法。

一、目前联合体系人才培养的现状

进入二十一世纪,世界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大国竞争日趋激烈,随着全球新军事变革深入发展,联合作战已成为各国军队多样化军事任务的显著特征,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在军事行动中的作用也越发明显。世界主要国家在加紧改造和重塑军队中,都把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作为推动军队建设转型的战略支撑,形成了较为完备的联合作战是会人才培养体系。

二、准确把握联合作战指挥人才的培养目标

抓好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首先要高清联合作战指挥人才的目标是什么,也就是说要解决好认识和定位问题。目前最对联合作战指挥人才的培养认识不太一致,有的认为现有指挥人才具备指挥合同作战的基础,搞好应急培训就能指挥联合作战,有的认为培养指挥人才是总部机关和院校的事情,部队无能为力。这些思想上的误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联合作战指挥人才的培养,解决思想上的问题,根本的是要把联合作战指挥人才的标准问题确立起来。要仔细学习领会总参、总政置顶的关于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的目标,素质能力构成,运用与评估的规制,全面落实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必备的政治素养业务知识,专业能力和尽力阅历的要求,同事还应让大家明确联合作战指挥培养不是哪一级的事,更不仅仅是院校的事,各级由各级的责任,只有总部机关,部队和院校密切配合,各负其责,才能培养联合作战指挥人才的立体格局。

三、联合体系人才培养的方法和趋势

树立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的全新理念。思想观念是星动个先导,它决定着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的方向和质量。加强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必须打破传统各思维定式,更新观念,确立科学的培养理念。1.树立超前培养理念,就是要充分认识到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的紧迫性,以时我不待的精神加紧进行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古今中外,军队建设都要遵循人才先行的规律,今天人才培养的额前瞻性大大提前,许多时候都需要“人才等武器”,而不能“武器等人才”,筹划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完全可以先于其他改革,如果把改结局的问题永远放在“下一步”,那么问题就永远解决不了,因此,加快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步伐,就必须树立超前培养的理念,从现在做起,为明天的联合作战培养人才储备人才。2.联合培养理念,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应该既是精通某一作战指挥专业的专才,有事通过三军作战指挥,军兵种知识的通才。因此必须整合教育资源,充分利用军内外各种培训资源,建立多方合作,优势互补。共同受益的联合培养模式,细化写作培养的内容和形式,形成稳定,搞笑阿写作育才机制。3.开放培养理念,外军开展联合作战训练起步比较早水平较高,要善于借鉴外军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为加快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B提供有益的借鉴。我们要树立开放培养的理念,加大向世界军事强国派遣均是留学生的力度,特别是要优先选派优秀年轻的师旅主官和军级以上机关综合部门领导出国留学生考察,要根据形势任务需要,选派部分指挥军官到驻外武官处任职,任联合国军事观察员,参加世界维和行动以及与外军联合军演。反恐演习,加深对世界军事思想和军事科技的了解掌握,提高思维层次培养战略视野。4.全程培养理念。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是一个长期,持续性的过程,必须树立全程培养理念。树立长期建设思想马进行长远规划,实现滚动式,接力式培养,坚持常抓不屑,持续提高,树立全程培养的理念就是把培养贯穿于联合作战指挥人才成长的过程中,院校学习培养,部队岗位任职也是培养院校和部队都负有培养的责任,联合作战指挥人才从院校走出去不是培养的结束而是新的培养的开始,到部队岗位不仅仅是使用更是锻炼培养。5.开拓创新,构建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的内容体系。联合作战对联合作战指挥人才额能力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也决定了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的内容。要紧贴联合作战对联合作战能力素质的需求,创新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的内容体系。首先,紧贴需求创新的教学内容;其次,分层次设置教育内容;再者,按岗位分类设置培训内容和优化课程体系。

结语

联合作战范文第5篇

关键词:强军文化;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联合作战指挥人才是在平战一体、常态运行、专司主营、精干高效的战略战役指挥体系中能完成各项任务的新型高素质指挥人才,是具备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素质的复合型人才。面对联合作战的时代特征,要以强军文化培育其核心价值观念,并结合联合作战平台和军事实践培养其打赢本领,才能真正成为能打胜仗的联合作战指挥人才。

一、发挥强军文化导向作用,构筑联合作战指挥人才的价值认同

联合作战是信息化战争的主要作战方式,我国正处于联合作战改革初期,随着战区和军兵种改革逐步完成,初步形成了“战区主战、兵种主建”的格局,但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育相对滞后,联合作战指挥人才的价值认同、协调机制等都还不太成熟,所以发挥强军文化价值导向作用,构筑联合作战指挥人才的价值认同,打牢其联合作战的思想意识,同时从理论武装的源头和根本上打牢其思想政治基础,使其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中央军委保持高度一致。

(一)筑牢联合作战指挥人才的政治信念

联合作战目的的战略性,要求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必须要有坚定的政治信念。构筑价值认同的理想信念,最重要的就是筑牢军人对党绝对忠诚的坚定信仰,强军文化作为实现强军目标的文化支撑,它的价值导向就是要以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理论的思想文化成果构筑官兵的灵魂世界,用进步的政治精神贯注部队、用先进的思想理论武装官兵,把军心凝聚在党的旗帜下,使广大官兵在实现强军目标的军事实践中,始终能听党话,跟党走。

(二)增强联合作战指挥人才的大局观念

联合作战要求将各种作战力量高度融合在一起,诸军兵种在多维战场进行同步无缝的整体联动作战,所以要树立“联合制胜”的理念,必须增强联合作战指挥人才的大局观念。大局观念的养成是靠强军文化的长期滋养,强军文化最重要的是培养官兵能打胜仗的核心价值观念,其中党的创新理论是强军文化最本质和最精华的瑰宝,加强马克思主义战争观和我军根本职能教育,对增强联合作战指挥人才的全局意识和大局观念,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培育联合作战指挥人才能打胜仗能力素质不可或缺的过程。

(三)夯实联合作战指挥人才的执行态度

联合作战指挥体系具有扁平、网络和开放的特点,指挥关系具有简明、流畅和精确的特点,这就要求联合作战指挥控制的快速实时性和精确高效性,也就要求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具有坚决的执行态度和及时的应变能力。强军文化价值导向功能中,最重要的是增强军人在理论上的“认同度”,也就直接影响其执行态度,培养联合作战指挥人才的执行态度,必须增强联合作战指挥人才的理论认同度,充分运用党委中心组学习、理论学习“三进入”等有效方式学习党的创新理论,深刻领会主席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等,把“中国梦强军梦”的伟大梦想深深植入其的精神世界,才能引导其真正从情感上增强与党的血肉联系,在思想中铸牢军魂意识,在意识形态斗争中练就“金刚不坏之身”。

二、深化强军文化的战斗功能,增强联合作战指挥人才的打赢本领

艾森豪威尔曾指出:“战争的胜利有赖于指挥员的远见卓识,领导才能、指挥判断能力。”作为联合作战的指挥员,联合作战指挥人才过硬的军事素质对于掌控战场主动权,赢得战争的最终胜利至关重要。强军文化的战斗功能是支撑能打胜仗的内核,是以文化力催生战斗力的最直接的体现,它不仅能在精神层面起作用,还能在军事实践中以体系作战的重要环节存在,全方位增强军人的打赢本领。

(一)提高联合作战指挥人才的军事理论素养

“兵之胜道先胜”。文化之所以能承载和传递文明,很重要原因是它能够通过知识的传承,使人们不断提升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强军文化蕴含着历久弥新的军事智慧和当代军事高科技发展带来的最新文化成果,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只有充分吸收这些宝贵资源,使自己具备深厚的军事知识底蕴,才能练就更加过硬的打赢本领;强军文化战斗功能最突出的表现就是以战斗文化滋养提升军人能打胜仗的军事理论素养,不断塑造军人能打胜仗素质与本领。现代战争作战样式变化速度快,武器装备更新周期短,新战法层出不穷,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必须以战斗文化的滋养和传承,才能吸收和创新联合作战的军事理论。

(二)强化联合作战指挥人才运筹帷幄的战略思想

联合作战指挥员需具备运筹帷幄能力,就要通过对古今战例的研究和对谋略知识的学习与灵活运用。强军文化战斗功能就是能在军事思想领域增强军人善于打仗、精于打仗的军事谋略运筹能力,所有的军事谋略都是在军事实践中吸取经验教训并应用于军事实践,联合作战是全时空、全方位的非线性对称作战,所以强军文化战斗功能的发挥就要用战斗文化去培育联合作战指挥人才运筹帷幄的军事谋略思想,以期在联合作战中能准确的谋打仗、会打仗、能打仗、打胜仗。

(三)深化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对信息化战争的研究运用

信息化战争是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甚至已经发展到网络信息系统作战形态,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必须深入研究信息化战争,提高在信息化战争中的指挥作战能力,才能真正做到“有本事”。强军文化的战斗功能不仅能激发军人血性,而且是从战略到战术、宏观到微观层次把握信息化战争核心的战斗文化,能真正增强联合作战指挥人才指挥作战能力的 “含金量”,使其积极适应现代战争作战样式演变,通过真抓实训、真考实拉、真打实备练真本事、硬功夫。

三、发挥强军文化的激励作用,砥砺联合作战指挥人才的英雄血性

军人血性就是战斗精神,它是强军进程中官兵必备的精神特质,核心要义是主席强调的英勇顽强、不怕牺牲。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必须拥有顽强的战斗精神,以良好的姿态投入到联合作战指挥任务中去,强军文化的精神激励作用就能够激发联合作战指挥人才的英雄血性。

(一)激发联合作战指挥人才的革命英雄主义

联合作战的战争节奏更快速,攻防转换更频繁,战场态势呈现出瞬息万变的发展趋势,这就要求联合作战指挥人才拥有突破“和平积弊”的英雄气概,在血与火的淬炼中,激荡起敢打必胜的底气和宁死不屈的骨气。这些表现都是在强军文化的沃土中滋养和激发出来的,强军文化的教化和激励功能是具有红色传承基因的,其能使优秀的革命传统和具有时代气息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被激发出来,为了国家、民族和家庭要无所畏惧的奋斗拼搏,这种军人血性正是联合作战指挥员必不可少的精神力量。

(二)培养联合作战作战指挥人才的爱国主义品格

只有拥有为国牺牲奉献的爱国主义品质,才能在战场上真正做到有血性。而这种品格的培育,必然是强军文化在发挥力量,饱含爱国主义品格的强军文化形态,可以使战士瞬间成长,激励官兵在战场上勇往直前、冲锋陷阵;联合作战指挥人才不仅自身要拥有爱国主义品格,而且在指挥作战中能够激发广大官兵的爱国主义品格,强军文化的激励作用不仅是一种暂时性战场激发,更为重要的是一种平战结合、军民融合的深度培育,通过爱国主义思想的教育激励,为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及广大官兵注入强大的社会荣誉感和责任感,充分培养其坚忍不拔的顽强意志,坚定不畏强敌的必胜信念,视死如归的献身精神。

(三)磨砺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勇往直前的英雄血性

联合作战是参战力量类型增多,专业化分工更细,总体呈现多元化趋势,所以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在指挥作战时,不仅要拥有好的作战条件,更要有高昂的士气和战斗精神,要从难从严从实战需要出发摔打部队,砥砺指挥员战斗员的意志品质,锻造战斗精神;强军文化的激励作用就是传承发扬军人血性,磨砺激发官兵在战场上勇往直前的战斗精神。强军文化各种激励表现形式都是不断坚定官兵战场上勇往直前军人血性的核心价值观,使其像人类的基因图谱一样,永远植根在人民军队的文化生命当中,得以传承和磨砺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及广大官兵的英雄血性。

参考文献

[1]张晓东,张作前,张陕辉.从教育目的理论看发展军事职业教育的意义[J].继续教育,2016(6).

联合作战范文第6篇

【关键词】不确定性 联合作战 信任机制

未来信息化战争,作战节奏加快,战争的突然性、危险性和残酷性将急剧增加,指挥和决策的难度越来越大,战争的不确定性成为未来战争的基本特征。在情况多变的条件下,联合作战部队之间的协作、协同必将面临众多不可预知因素的干扰和影响。在联合作战过程中,要应对这些不确定因素,保证作战部队间密切的协同动作,就必须在部队之间建立起能够应付变化的各种机制,部队间的信任是保证在条件发生重大变化时部队间协同的非常重要的前提条件,因此,联合作战部队各级党委和首长必须关注信任机制的建立。

战争的不确定性对联合作战的影响

克劳塞维茨说:“战争是充满不确定性的领域。战争中行动所依据的情况有四分之三好像隐蔽在云雾里一样,是或多或少不确定的。”①战争中的不确定性是指不能真正了解或明白某一特定战场态势,尤其是对阻碍己方行动的威胁不能时时确知。由于战争中含有大量不能量化的无形因素,再先进的技术也不可能真正撩开“战争迷雾”。特别是战争的进程受人类行为的复杂性以及人的精神和肉体承受力等诸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使战争成为不确定性的王国。对于联合作战的部队,由于众多不确定的原因,会影响到联合作战部队行动的各个方面。

一是战争的不确定性影响联合作战各方的作战决策。只要战争是有人参与的,就没有哪种技术可完全消除战争中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随着信息技术和精确制导武器在战场上的大量使用,未来战争将呈现信息大容量、高流速和不确定性剧增等特征,因此,指挥员果断的战场决策能力将是夺取未来战争胜利的关键因素。但由于战争的不确定性,指挥员在决策时将面对诸多无法确定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决策的难度和风险非常大,这时的决策实际上是智力和胆识的对抗。

二是战争的不确定性影响联合作战各方的联合协作。战争中的不确定性并不是指缺乏有关战场的信息数据,战场信息数据可以大量收集到,但隐含在大量数据之中的战场真实态势却不能与数据同在。协作各方在掌握信息进行行动时,就处于这种失真状态中,而且在战争中的所有行动都可引发新的不确定性。况且战争中的不确定性与时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有充足的时间,或许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战场情况,减少战争中的不确定性。但是,在花时间减少战争不确定因素的同时,也就等于将战争的主动权拱手让给了敌人,这又可能带来其他的不确定性。

三是战争的不确定性影响联合作战各方的作战能力。克劳塞维茨说,“军事行动从不单单由物质力量所决定,与其相伴的还有精神力量,两者不可分离。”②“战争不是一个有生命的身体对一个无生命物体的行动,它是两支活生生的武装力量间的冲突。”“战争的艺术涉及有生命的精神力量,因此,事情无论大小,都不是绝对的、确定的,总存有一定的不确定性空间”。③由于战争的不确定性也包括由精神因素的不确定性引发的作战个体能力的变化,因此这种影响将直接传递到整个部队的作战能力上。比如,士兵在战场上的恐惧心理、对危险的承受能力,以及体力衰竭等因素,这些都会影响他们的作战行动。

信任机制可以降低战争的不确定性影响

由于战争形态正由机械化战争向信息化战争转型,信息化作战表现为战场空间多维、参战力量多元、战场态势多变、指挥活动复杂,作战指挥效能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联合作战指挥系统能否高效运转。在这个系统中,由于各个单元之间的职能分工的差异,以及作战部队之间任务的区分,使整个作战部队之间的联系不仅表现为统一的指挥,这种联系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信任机制也发挥着重大的作用,它可以大大降低由于信息障碍等原因造成的不确定性。

一是信任机制可以保证各方高效率地执行联合作战计划。联合作战的胜负主要取决于指挥效益的高低。在这个过程中,各方之间的高度信任,是指挥的重要因素。上下级之间要有高度的信任,友邻之间要有高度的信任,这种信任能使作战计划在出现异常情况时,保持各方之间的密切协同。因此要在指挥体制上增加信任机制的调控模块,把指挥是否合理作为评价指挥效益的重要指标。目前,如何适应战场变革的新趋势,建立高效率的联合作战指挥体制,已被许多国家所关注,比如,建立“扁平式”指挥体制。“扁平式”指挥体制可减少指挥层次,拓宽横向联系,提高指挥速度,便于实施联合作战。④但这种机制就要更加注重信任在各层次和各扁平方之间的作用。

二是信任机制可以保证各方共享作战信息。在战争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转化过程中,共享信息是减少不确定性的关键。因此,及时掌握战场态势,全面了解作战双方有关作战的信息是前提,既要大力发展信息化指挥控制平台,也要重视传统的跟踪指导方式,如派人巡查、听取报告、征询群众意见。要通过多种渠道把作战信息及时传达到相关部队和领导者,在加强协作中增强相互之间的信任,在相互信任中不断提高各方共享作战信息的意识。

三是信任机制可以保证各方能快速适应变化的战场情况。确定性与不确定性是相互依存、相互蕴含、相互转化的两个方面。战争的实质本身就是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在联合作战部队各方中,相互之间充分信任才能保证战争的诸多不确定性向确定性的转变,才能有效减少“指挥过程中的内耗”⑤。例如在联合作战双方失去联系时,如何继续作战,就是摆在双方指挥员面前必须解决的问题。如果没有信任机制,指挥员在作决策时就只能以最坏的可能作出判断,但这极有可能贻误战机,但如果以最好的可能作出决策,也可能冒很大的风险,这时就显现出信任机制的重要性。可以说,没有信任机制就无法应对快速变化的战场。

政治工作要在建立信任机制中担当重任

联合作战中政治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加强部队之间的团结,团结的首要因素是加强部队之间的信任,要在部队之间建设相互信任机制,并充分发挥信任机制的作用,在作战全过程中维护信任机制的正常运转,保证作战任务的完成。

一是确保部队官兵对党组织的信任。官兵对党的信任具体到部队就是对于各级党组织的信任,保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的前提就是官兵要紧紧团结在党组织周围,在任何情况下,都充分地信任各级党委的领导,做到坚决服务命令、听从指挥。在各种艰难条件下,决不动摇对党的信念、对部队各级党组织的信任,使整个联合作战部队成为具有顽强战斗力的高度统一的坚强聚合体。

二是加强联合作战部队间的团结信任。参战各方的团结关系联合作战的成败,政治工作必须发扬团结一致的方针,使各部队之间达到高度的团结。“片面地认为哪个军种重要或不重要,对于军种之间建立信任是不利的”,⑥为了加强团结就要增强相互之间了解,要采用干部交流任职、参观座谈、合同训练等形式增强相互信任,使部队间的团结成为常态。要加强部队之间全方位了解,加强团结协作教育,开展有力的思想工作,确保部队间的密切协同。

三是促进官兵之间的团结信任。官兵间的相互信任是培养官兵团结协作精神的前提,只有在联合作战部队内部形成了官兵团结友爱的人际环境,使官兵团结得像一块钢铁,部队的战斗力才有可靠的保证。因此,要加强教育引导,打牢官兵团结友爱的思想基础,切实引导大家从保持我军性质宗旨、增强部队凝聚力战斗力、履行新的历史使命的高度,认清尊干爱兵的重要意义,使官兵之间互相关心爱护形成风气。特别是军官要主动与战士谈心、交心,开展自我批评,化解矛盾,消除隔阂。

四是促进信任机制的有效运转。信任机制作用的发挥对于联合作战部队有着重大意义,这种信任机制的建设是由部队联合作战中的各项具体规定促成的,是在信息较为畅通的情况下形成的。它的特点是建立困难,破坏非常容易。因此政治工作必须注意维护各方之间的信任关系,做到防微杜渐。要把这种建立在共同目标基础上的信任,形成制度的约束。要善于用纪律的手段强化信任的建立,对于破坏团结、影响相互间信任的言行要严肃处理。(作者单位:西安政治学院政工系)

注释

①②③[德]克劳塞维茨:《战争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78、116、47页。

④蔡仁照:《信息化战争论》,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16页。

⑤李植云:《美军联合作战理论研究》,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113页。

联合作战范文第7篇

关键词:英军 联合作战指挥人才 人才培养

英国国防大学成立于2001年7月,它是由英国前四所军事院校合并而成。即三军联合指挥参谋学院、皇家军事科学学院、皇家国防研究学院和国防研究中心等,校部设在斯温顿。学校的主体课程是“高级指挥和参谋课程”(联合作战指挥)。任务是按照世界级准培养联合作战指挥员和高级参谋。课程设置共有四个阶段组成:

基础知识阶段;基础理论阶;军种理论阶段;联合作战理论阶段等。时间为一年。

基础知识课程:主要进行包括英国及世界主要国家的政治、经济、历史、地理、宗教文化以及英国的外交政策和军事力量等内容的学习。时间共十天。

基础理论课程:主要进行战争与国际法、国际安全与武打使用、战略与策略研究、领导与管理、决策与计划、媒体与军队、大规模杀伤武器、信息战理论以及包括冷战期间全球和地区安全在内的部分国际军事冲突等内容的学习,并完成论文一篇。时间共十周。

军种理论课程:主要针对各军种在联合作战中的不同地位和作用分别进行教育。如空军的主要课程内容包括:空军作战条今、空中力量学术模型、战略情报、防空、空战、战场空中支援、目标打击、海上的空中行动、空战管理、后勤保障、国防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国防采购订货、太空战及未来空军等。另外还包括实地参观考察英部分军事基地、院校、军工企业等,体验一些先进的武器装备性能和使用,及模拟实战作业等,课程结束完成论文一篇。时间共十四周。

联合作战理论课程:主要进行联合司令部的构成及运行机制、联合作战指挥理论、全球与地区安全研究、联合国维和、高级国防管理、多国与盟国行动、战役行动分析研究、本上安全及迅速恢复能力、战场综合作战推演(计算机模拟推演)、战争的现实等理论的学习。包括到北约等一些国家进行实地考察、并完成毕业论文。时间共十八周。

1.注重理论与实践经验结合的教学,授课效果突出

从以上的课程设置可以看出,英军在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中十分重视综合知识的教育,教学内容十分丰富。不单单学习军事理论,还包括与之相关的政治、经济、外交、法律、历史、地理、宗教等内容。不仅讲英国,也讲世界上有影响力的其他国家。非军事课时占了近三分之一。军事理论教学内容上,不仅学习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也学习我们中国古代的《孙子兵法》;不仅研究现代和过去的战争,也对未来战争进行预测。为了提高授课质量,英军非常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结合的教学,绝大部分授课人都是从校外聘请。根据授课的内容不同,安排的授课人也层次各异。有具有丰富的战争指挥经验的高级将领,也有专业突出的老士兵。有国家政府要员,也有地方院校及科研机构的专家教授等。

另外,计算机模拟作战推演也是常用的教学方式,通常以军种联合作战行动为主体,重点是近年来发生的局部战争,以及设想未来10-20年可能发生的战役行动等,在制订作战计划和进行推演过程中,无一例外地首先分析交战双方(国与国,国家联盟之间)的政治历史背景、经济状况和利益需求、外交政策和国内局势等。使学员所学内容更进一步地贴近实战和应用。

2.注重讨论交流,鼓励创新,提高综合判断能力

英军认为,未来战争将有许多难以预料的因素,难以事先得出确切的答案,作为联合作战指挥员,只要具有很高的洞察力和创造性思维,就能应付变化多端的事件。基于这样一种思想,在教学中,非常重视讨论交流,鼓励发表与他人不同的观点。每个专题讲座结束后,都由演讲者个人或集体就相关课题进行50分钟的现场答疑,鼓励学员积极思考并敢于提出司题。所有演讲者包括高级将领和资深政界、学术界人士,都非常乐于回答学员提问,包括一些观点十分相异的问题,欣赏思想的交流和碰撞。

另外,大课讲授后通常安排大量的讨论交流时间,一般以班为单位进行。使每一名学员就相同的课题内容,结合自己不同的国家、军队、军种及专业背景充分发表个人看法。这种讨论就像“丰盛的世界大餐”,使每个人都受益匪浅!另外,课程中还穿插着频繁的分班分组,使每个学员都能够尽可能多的与不同国家不同经历的学员得到直接的接触和交流。通过授课、提问和讨论交流,使学员对所学的内容有更加全面深刻的理解,并在这种激烈的思辩与交锋中培养学员创新意识和综合判断的能力。

3.注重开放式教学,培养宏观战略思维能力

在办学方式上,实行校内教学与校外教学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地操作相结合;课堂教学与参观见学相结合等方式。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充分利用各方面的教育资源。

4.实施高强度教学,充分挖掘学员的潜在能力

为了充分挖掘学员的潜能,实施高强度教学。首先,时间安排十分紧凑。英国防大学与地方高校一样,每年除三个假期和周六周日正常休息以外,周―至周五全天上课,从上午8:30至下午5:30,中午只有l小时的午餐时间。

另外,每―个专题都发给许多必读资料和大量选读文章和书目,几于每天都会使学员接触到几个甚至几十个新的知识点。例如:在学习有关联合国的内容时安排了三天课程,共开设了五个讲座分别为联合国的组织结构、联合国、非政府组织、维和行动和战后重建等,这就要求学员具有宽广的国际政治、军事战略等知识。需要花费大量的课余时间数阅读规定的参考资料,拟制演讲讨沦提纲等,这样的高强度课程即便是对许多英语国家的军官也十分紧张,来自非英语国家学员的压力之大更是可想而知。

当然,由于英军自身的历史特点以及与美军的特殊关系,教学中,过多强调其海外领地和全球战略利益,显现崇尚武力干涉的倾向和霸权心态,对此需要全面辨证地看待,吸取精华,去其糟粕。但整体上讲,英军及西方国家的军事教育理念和军事指挥课程的组织实施,特别是在联合作战指挥人才的培养等方面,确有许多方面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作者简介:

联合作战范文第8篇

【关键词】联合作战;装备保障;特点;启示

随着战争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联合作战已经成为信息化战争的重要作战形态。近期几场高技术局部战争的实践表明,在未来信息化战场上的作战,将是多个军兵种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在多维空间广泛实施的非线性一体化联合作战。联合作战装备保障是对参战诸军兵种部队及其他作战力量实施的一系列装备保障活动,是联合作战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部队战斗力生成、保持、增强及再生的重要手段,它直接影响着作战的进程与结局。

1 外军联合作战装备保障的主要特点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上相继爆发了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等几场具有信息化战争特征的高技术局部战争。在这几场局部战争中,美军的装备保障对其联合作战的顺利实施发挥了重要作用。

1.1 以超前预置为要求,保障准备快速周密

一是快速动员保障力量,增强保障的及时性。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启动了国家战争动员机制,并实施了全方位的快速动员。战争准备阶段,美军除紧急动员了大量的海军预备役船只外,也征用了不少本国民间商船。二是提前装备物资储备,增强保障的预见性。美军在阿富汗反恐作战基本得手后,就开始向海湾地区运送和囤积作战物资。到伊拉克战争开战前,美陆军在伊拉克周边地区预置了5个旅的装备,空军储备了多达6700枚“联合直接攻击弹药”。三是快速实施物资投送,增强保障的时效性。由于美军远离本土作战,战区资源匮乏,为解决装备物资供不应求的状况,美军除了依托其在海外的大型基地实施就近保障外,充分协调海空运输力量,加快装备物资和保障力量的输送。

1.2 以平战结合为重点,注重装备保障建设

一是注重装备研制的保障性研究。美军装备在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同时,其模块化、通用化和一体化的设计,也为装备的维护保养、修理等工作奠定了非常便利的基础。二是注重对现有装备的现代化的改进。海湾战争后,美陆军为适应数字化部队建设要求,对其装备的M1Al系列主战坦克进行了多次改进,先后发展了M1A2和MlA2 SEP型,这些措施增强了装备的整体作战效能,提高了装备的可靠性。三是注重保障力量实战化训练。在伊拉克战争前,美军针对伊拉克的地理环境,在科威特和卡塔尔美军基地建立了实地战场仿真环境(阿拉伯堡垒),并结合作战部队的训练和演习,演练装备保障力量实施战场装备维护保养、抢救抢修以及物资器材补给等行动。经过这种严格训练,装备保障力量基本具有了适应沙漠地区保障的技术和应变能力。

1.3 以作战行动为牵引,采取灵活保障方式

一是立足“动”,突出机动伴随保障。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军根据战前所定的作战方针,提出了“弹弓”式后勤补给,即在实施前送保障的同时,强调实行机动伴随保障,要求建制保障部队随作战部队一同开进,随时对作战部队提供弹、油、修等方面的保障。二是着眼“快”,实施预置保障。在战争准备期间,美军通过向战区海域派出大量预置船,结合空中输送等方式在前方基地预置了大量武器装备。三是注重“活”,运用立体超越保障。在海湾战争中,美军曾首次采用越过战区、集团军,直接将物资从美国本土保障到前线军、师,大大提高了保障速度。

1.4 以经济高效为目的,综合运用保障力量

一是建立现役、预备役、合同商三位一体的装备保障力量体系。为发挥三种保障力量的整体保障效能,美军建立了统一指挥与控制的联勤体制和战区联合保障指挥体系,并由陆军装备司令部统一管理现役、预备役部队维修保障设施和承包商维修力量,统一安排维修任务。二是广泛动员民用运输力量保障战争对物资的需求。在海湾战争中,美军消耗的物资总量高达700万吨。而美国本土距海湾海上航线1.2万海里,空中航线1.9万公里。美军有偿动员了106艘商船、700架大型运输机及大量车皮、汽车等海、空、陆运输工具。二是广泛动员社会技术力量实施装备技术保障。美军将许多后勤与装备保障工作直接交给地方企业承担,目前美军在维修和补给等重大保障领域中都广泛利用合同商的力量,提高了保障能力和效益。

1.5 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实施装备精确保障

一是实施“可视化后勤”。对伊拉克作战中,美后勤依托无缝的“全球保障信息系统”,精细而准确地筹划和运用各种保障力量,对人员流、装备流和物资流实施全程跟踪,并实时指挥和控制其接收、分发和调换,从而实现了实时、实地、适量的精确保障。二是广泛运用装备状态监控技术。美军对大部分主战装备增加了内置式或外接式传感器和其它状态监控装置,充分运用车载监控系统、自动检测系统、装备损伤评估系统对装备的使用和故障状况进行监控。三是积极采用远程维修技术。美军的远程维修系统在战争中进行了广泛应用。在战场上,它可使武器装备修理和维护人员能迅速获得急需的维修技术建议与相关信息,从而大大提高作战部队的野战修理能力。

2 外军联合作战装备保障的发展变化

2.1 从“前沿存在型保障”转变为“投送型保障”

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实现了前沿基地、预置力量、战略运输力量、本土战略基地和快速动员机制有机结合的投送型装备保障力量结构的调整。伊拉克战争中,在美国本土,美军各大基地和仓库紧急筹措各类装备补给品,增加库存量,随时准备向战区转运。在欧洲,美军起用了德国的保障基地、英国的费尔福德空军基地、西班牙的保障基地。在海湾战区,美军起用了迪戈加西亚岛、多哈等15个大型军事基地,建造营地、仓库等设施及新的装备保障系统。美军在迪戈加西亚岛附近和海湾国家的基地内,预置了大量重型武器装备和备品备件。战争准备过程中,美军后勤装备保障部门将这些装备陆续转运到科威特、卡塔尔、巴林等国的基地内。在伊拉克战争准备期间,美军通过20多条跨大西洋的“空中走廊”和海上航线,使用了120余艘各类战略海运船;除了美英联军建制的战略空运力量外,美国防部在战争前期向国内22家航空公司征用了47架民用飞机和31架宽体运输机,还征用了33家航空公司的923架飞机进行战略空运。美国征召了10000名预备役人员,英国征召了7000人,这些力量主要用于装备维修、武器技术检测、装备物资器材供应等保障。

2.2 从“机械化装备保障”转变为“信息化装备保障”

近年来,美军在新的保障理论的指导和信息技术的支持下,迅速实现了从机械化装备保障向信息化装备保障的转变。一是依托战场信息控制系统,实施实时装备指挥。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国防后勤局、运输司令部及各军种后勤部门利用先进的“全球作战保障系统”,为战略、战役、战术各个层次的军事行动和各类人员提供战场保障信息,从而确保了能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按正确的数量和质量提供正确的装备保障,实现了快速高效的战场信息化装备保障。二是运用网络技术,实施远程技术支援。在伊拉克战争中,一般情况下,美军士兵可以按照电子技术手册使用智能工具箱,对手中武器自行检测、诊断和必要的维护修理。当遇到难以诊断或修复的故障装备,可借助数字化通信网络向远在万里之外的专家请教,通过专家指导实现远程维修。三是利用“全资产可见性”系统,加强对装备保障物资的控制。在伊拉克战争中,由于应用了“全资产可见性”系统,美军对装备保障物资的存储、运输和使用情况实现了可视化,大大提高了装备保障的时效性,一改海湾战争中的杂乱无序的情况。

2.3 从“军队自我保障”转变为“军民一体化保障”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军队建设思想的转变,军队装备保障的社会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一是依托装备原始制造厂商完成装备保障工作。为了更好地发挥原始制造商的保障作用,近年来,美军采取签订全寿命合同的办法,使承包商承担装备保障的义务走向制度化、规范化,以便更好地满足新装备保障的要求。对于某些技术复杂、保障设施要求高、数量少的装备,一般由原始制造商提供全寿命保障。二是最大限度地利用民用技术和物资装备。美国近年来对它的采办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办法和程序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包括改革军用规范和标准,要求用民用规范和标准取代大部分军用标准和规范,促进高技术产业民转军,并允许更多地采用两用产品、技术和工业操作规程。英国军队也主张优先选择购买民用商品,并利用民间最先进的制造和管理技术推动国防工业技术的发展。三是依托民间力量,完成专业勤务保障。美、英、法等国军队平时大量的维修工作由承包商负责,战时承包商则随部队到前线保障。日本和德国维修领域利用民力的范围更广。在保障物资器材供应方面,外军把具有充足的运输能力和快速灵活的反应能力作为满足现代战争高消耗特点的重要保证。无论是西方发达国家,还是原苏联和今天的俄罗斯都把民间的各种运输工具看作是实施军事运输保障的重要力量。

3 对我军联合作战装备保障的启示

3.1 着眼作战需要,提高装备保障快速反应能力

一是建立应急机动装备保障力量。只有建立和率先启用应急机动装备保障力量,才能够在突然和紧急任务面前掌握主动,快速反应,迅速行动。伊拉克战争准备阶段,美军后勤的快速保障部队对保障作战部队快速向海湾机动集结起了很大的作用。因此,加速建立应急机动保障力量,使之真正发挥“保障当前、衔接后续”的作用,是保障作战部队完成任务的迫切需要。

二是提升装备和保障力量的快速投送能力。要加快装备保障准备速度,应付战争初期保障急需,就必须以立体化的方式,对装备物资和保障力量实施快速投送。要把战略投送特别是战略空运能力的建设放在突出的位置,要在装备保障力量的总体结构中编有固定的、抽组的和预备役海、空战略运输部队,重点解决应急机动部队的战略机动、远程保障及战略支援问题。

三是建立装备物资的预置储备。预置储备是美军应急能力的基础,也是威慑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军首先动用了海上和陆上的预置物资和装备储备,对早期部署部队实施了应急后勤支援。我军除了在主要作战方向预定战场附近建立装备保障基地预先储备部分战备物资外,也应在离开预设战场的安全海域,建立海上预置储备,缩短战时向战区输送急需物资的时间。

3.2 注重平战结合,加强装备保障战备和动员建设

一是加强装备保障战备教育。通过装备保障战备教育,增强装备保障人员立足现有装备、立足现有体制、立足现有队伍完成保障任务的信念。

二是适时组织装备保障战备演练。根据不同作战地区、不同的任务需求,对未来作战装备保障做出可行性预测,制定适应未来作战需要的装备物资筹接、储备、运行等多种保障预案。适时组织装备效能检验,加强战备等级转换、机动展开、自身防卫等时机的装备保障程序、方法演练,提高快速反应、快速机动、快速抢修、快速供应和战场防卫能力。

三是加强装备保障动员建设。制定完善装备保障动员法规,并有针对性地开展装备保障动员演练。按照“模块式编组,区域化储备”的要求,预编预设装备保障预备力量,在平时经常进行严格训练,保证战时能够及时。

3.3 强化力量建设,建立军地一体的装备保障体系

一是优化装备保障力量的结构和布局,加强军种间的合作。借鉴外军经验,我军应逐步优化装备保障力量的结构和布局,加强军兵种间的合作,提高装备保障的经济性和对联合作战的适应能力。例如,可在各战区建立少数几个通用装备维修中心,这些维修中心可在现有维修力量基础上抽调组成,直接对本区域内各军兵种的通用装备实行统一保障。对一些专用装备,可实行“联合军种”或“牵头军种”的维修管理试点,加大军兵种间装备维修保障合作的力度,提高装备维修保障资源的利用率。

二是建设装备保障预备役部队,为战时动员奠定基础。应借鉴外军的成功经验,在建设装备保障预备役队伍的过程中,应注重装备保障预备役专业技术分队的配套建设,同时组建适当数量的综合保障队伍。为了满足战时诸军兵种对装备保障力量的需求,在装备保障预备役队伍的建设中,应按照各军兵种现役装备的组点和数量,以及联合作战中可能动用和出现损坏的装备特点,来安排相应保障人员的比例配置,组建一批结构合理、技术配套的预备役专业技术分队,战时可将这些专业技术分队配给相应的作战部队,以满足装备保障的需求。

三是充分发挥民间资源的优势,使其作为建制保障力量的有益补充。为适应现代高技术战争的需要,我军应该充分利用民间的先进技术,使民间的保障能力与我军的装备保障体系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甚至成为我军装备保障系统的固有组成部分。要充分利用民间高度发达的运输力量和物资流通系统,力求实现备件补给的高效和节约,提高装备保障效率。

3.4 加强装备研制,提高联合作战装备综合保障能力

一是实现保障装备与作战装备同步协调发展。应在“两成两力”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的基础上,紧紧围绕提高装备维修技术水平和保障能力这一总目标,以新技术为支撑点,积极研究发展新型保障装备。针对保障“打赢”的要求,将保障装备列入军队装备发展总体规划和编制序列,保持保障装备与作战装备同步配套发展,努力使我军的保障装备从单一化向通用化、标准化、系统化方向发展;从手工操作向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从大、笨、重、低可靠性向小、好、轻、光机电一体化方向发展,以适应未来高技术战争装备保障的需要。

二是强化保障装备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设计。为了保证将保障特性“设计”到装备系统中,必须在论证阶段就提出可以量度的和可以检验的可靠性、维修性和保障性指标。应用系统工程方法分析用户的使用需求,根据用户的使用方案以及用户对装备系统的作战使用性能要求,确定基于作战使用性能的保障性要求及指标。

联合作战范文第9篇

小班孩子刚刚走出家庭,进入幼儿园开始集体生活,因此,生活习惯的培养、生活能力的养成至关重要。

沟通关键词:生活习惯 生活能力

沟通关注点:

1.孩子的自理能力,如用餐具吃饭、穿脱衣、如厕、使用便纸等。这些自理能力是小班孩子能不能适应幼儿园的重要标志。也是这个阶段父母和老师关注的重点。

2.养成家园配合,父母可以多多了解幼儿园的作息习惯,比如幼儿园的午睡时间,在家也可以让孩子按照同样的时间来午睡,养成孩子按时午睡的习惯。比如幼儿园在培养孩子独立用餐,家里也应该鼓励孩子独立用餐,而不应该采取喂养的态度。

3.入园适应,这个针对小班上学期,一部分孩子可能一下子无法适应集体生活,这个时候父母和老师需要多沟通,共同帮助孩子尽快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

4~5岁(中班):

中班的孩子,逐步开始脱离以自我为中心,因而,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是关键;同时,中班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因此对孩子语言习惯与能力等的培养势在必行。

沟通关键词:社会交往 语言能力

沟通关注点:

1.同伴交往,中班阶段父母可以开始关注孩子与同伴交往能力的发展。和老师讨论孩

子在幼儿园的同伴交往情况,如是否懂交往的礼仪,和同伴遇到矛盾是怎么处理的。

2.语言能力,中班孩子语言发展是重点。父母可以通过和老师的沟通,去参考幼儿园在培养孩子语言能力的做法,如鼓励孩子在集体前大胆表述等。

3.孩子的变化,中班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经过了幼儿园一年的生活,孩子身上肯定产生了不少变化,父母和老师沟通的时候可以说说孩子进步的地方,也可以说说下一个需要家园共育的重点内容。

5~6岁(大班):

大班的孩子,即将离开幼儿园步入小学,因此幼小衔接是重中之重,注重生活、行为、学习、心理的习惯与能力培养;同时,即将成为“社会人”,合作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

沟通关键词:幼小衔接 合作能力

沟通关注点:

1.自我服务与自我管理,如整理自己的小书包、管理自己的物品等,从管理物品到管理时间,渐渐让孩子学会自我管理。

2.习惯培养,进入小学之后,孩子课业繁重,所以习惯培养最好在幼儿园大班的时候就开始培养。父母可以和老师对孩子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学习习惯方面进行家园合作培养。

3.合作能力,孩子进入小学之后,生活的空间扩大了,需要孩子学会如何与他人合作,学会从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

联合作战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技术;研判;侦查

1 案例简介

2014年春节期间,中山市小榄镇接连发生多起入室盗窃案,涉案总金额高达30余万元,给社会造成了恶劣的影响。犯罪嫌疑人作案极为疯狂,平均每2天作案一起,作案目标均为本地豪华住宅,带戴手套作案,案发现场未发现有价值监控视频。小榄分局刑侦大队技术中队高度重视,根据案件的作案手段和现场提取的鞋印进行了研判分析,最后形成串案,并在案发现场及来去路线采集信息,及时上报刑侦大队有关部门。刑侦大队通过研判,成功锁定犯罪嫌疑人蔡某,并利用轨迹信息在中山市黄圃镇将嫌疑人蔡某、董某(女)抓获。

2 现场勘查情况

2014年2月4日大年初五,小榄镇沙口社区发生一起经隔壁在建楼房脚手架爬进住宅的入室盗窃案,紧接着在2月5日和2月20日,小榄镇沙口社区和北区社区又连续发生,这三总案件针对的都是隔壁正在建房、相对比较富裕的本地住宅,主要盗窃现金、首饰等易于携带的财物。技术人员通过仔细勘查,发现嫌疑人均戴手套作案,但在三单案件的现场出入口和中心现场均发现到横“8”型鞋印,通过拍照、静电吸附等多种方法,提取到了价值很好的清晰鞋印;因为该三单案件的现场足迹、手段和针对的作案目标类似,技术人员立即进行串并,并及时将此串案件的信息提供给刑侦大队研判室。

3 案件破获情况

研判室通过技术中队提供的串案信息,在现场周围和来去路线采集信息,收集现场视频以确定嫌疑人的来去路线,通过现场分析,在三单现场均做出同一个轨迹,并在分析出与2013.11.21小榄镇新市社区广源直街二巷1号入室盗窃案中的信息相吻合,并将该案件并入串案。通过研判查出该轨迹的拥有人的身份;2014年2月24日,办案民警在黄圃镇成功抓获嫌疑人蔡某、董某(女),缴获涉嫌被盗财物一批,经审讯,犯罪嫌疑人对进入上述入住宅盗窃案件供认不讳,并供认其他入室盗窃案7起。

4 案例评析

嫌疑人有前科,具有很强的反侦察意识,戴手套作案,并刻意避开视频监控,给案件的侦破增加了不少难度;技术人员通过对现场的细致勘查,提取质量较好的鞋印,并将多起案件串并,将现场采集的信息及时反馈给研判室,通过技侦手段成功将嫌疑人确定并抓获,是技术、研判、技侦联合作战的经典案例。

结束语

现在戴手套作案的案件频发,常规的侦查手段已跟不上现阶段的案件发展情况,现阶段团伙作案,系列作案频发,技术、研判、侦查联合作战应作为案件侦查的常态;首先技术是基础,通过对现场的细致勘查,将类似案件的及时串并,为侦查提供方向,并在抓获嫌疑人后能提供坚实的证据材料才是关键;在这串案件中,技术人员在发生在小榄的四宗案件中均提取到鞋印,其中三单现场的鞋印和嫌疑人所穿鞋做同一认定,为该串案件上庭审判提供最关键的证据。其次,抓获嫌疑人后要及时到嫌疑人所住的地方收集证据,特别是嫌疑人所穿的鞋,再比对以往类似案件的现场鞋印,以破获更多案件。

作者简介:许金狮(1983,9-),男,助理工程师,中山市公安局小榄分局刑事侦查大队五中队。

上一篇:合作愉快范文 下一篇:股份合作制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