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理论文范文

时间:2023-10-05 21:04:59

城市地理论文

城市地理论文篇1

土地储备需与城市规划紧密配合城市土地储备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必须得到规划、计划、建设、财政、土地管理等城市政府各职能部门的支持和配合。部门之间配合互动的状况,直接关系到城市土地储备的运作成本。例如,政府将城市土地纳入储备库后,如果规划条件不能及时明确,城市土地就无法及时推向市场,而城市土地的储备时间越长,资金的压力就越大,势必影响城市土地的再投放和资金回笼。

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的土地储备机构往往与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分属不同系统,只进行一些简单的业务往来。比如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土地储备中心与城市规划管理部门的业务关系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土地储备中心拟定土地储备计划后,交由规划部门核查会签,主要是确定规划用地范围和用地性质;二是在办理储备土地的前期许可和后期出让时,由规划部门根据批准的详细规划核定规划条件。可以看出,这种业务关系更多地流于程式,比较机械。事实上,土地储备应当与城市规划建立非常密切的互动关系。

从法律法规看,我国《土地管理法》规定,用地单位和个人应严格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确定的用途使用土地。《城市规划法》也明确规定,城市规划区内的土地利用和各项建设必须符合城市规划,服从规划管理。因此,土地储备必须要遵循规划先行、服从规划的原则,其中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对宏观,主要对建设用地和农用地做出限定,而城市规划则是从操作层面为土地储备工作提供具体的规定和要求,成为土地储备工作的重要法律依据。

从经济效益看,土地储备一个重要的效益来源是土地增值带来的回报,从而形成土地经营的健康资金链。储备土地的增值大体可分为三种情况:一是通过储备期内城市建设的完善、城市品位的提高而带来的普遍增值;二是用地性质的转变,如工业用地转为商业用地带来的性质增值;三是建筑容量的提高带来的数量增值。城市规划则是实现以上三种增值的必要途径和手段。

从操作层面看,我国过去的土地政策造成了现在一些土地的权属关系比较分散和复杂,如果全部回购,将给处于启动阶段的土地储备机构造成巨大的资金压力。通过城市规划指导下的“规划储备”方式,可以将一些已列入改造计划但近期收购难度较大的土地,先纳入规划储备库,再根据市场条件变化,择机进行储备。这样可以大大减轻土地储备机构的资金流转压力。

土地储备实施过程中城市规划的全程参与通常来说,土地储备工作分为收购、储备和出让三个阶段,为了更有效地发挥土地储备的作用、实现土地储备的价值,就必须使城市规划工作贯穿于这三个阶段之中。1,收购阶段.规划部门需配合土地储备机构重点解决的问题是:

(1)确定储备土地的选址和范围。不是所有的土地都适合或应当纳入土地储备的范围。从用地类别看,经营性用地,比如居住、商贸、娱乐以及部分工业用地,可以纳入土地储备的范围;从用地选址看,土地储备应集中资金重点储备政府规划的增值潜力大的土地,例如规划大型公园周边土地、规划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土地等。因此,规划部门应当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的基础上,从用地性质、区位、周边规划发展等多方面,帮助土地储备机构有重点地确定储备对象,特别是选择当前市场形势下易被投资者接受的地块作为土地储备对象。

(2)为土地的储备方式、时限等提供参考意见。如果土地储备机构对所有可储备的土地都通过征购、)置换等直接储备方式进行储备,将可能面临巨大的资金压力和投资风险。规划部门可以配合土地储备机构,从城市规划的角度,将一些近期增值空间有限、储备难度大或者位于城郊边缘的地块纳入规划储备库,运用规划手段对地块进行控制,待时机成熟再进行储备。此外。对于已明确进行储备的土地,规划部门也应结合城市发展规划对储备时限提出建议,与土地储备机构共同确定短期、中期土地出让计划,使土地出让计划同城市规划结合起来,以利于土地利用的连续性和城市规划配套设施的建设。

2.储备阶段,规划部门需配合土地储备机构重点解决的问题是:

(1)土地的临时使用。土地储备时间的长短,取决于城市发展对土地的需求、规划条件成熟度、政府财力承受能力等多种因素。一般国外城市土地的储备期为2年~3年,较长的达7年~10年,储备期内往往赋予土地临时用途。目前我国对于已储备土地的临时使用缺乏相关管理措施,致使储备土地在未开发前长时间处于荒废状态。规划部门可以根据储备土地所处的位置、规模以及周边建设情况,对部分储备地块实行年租和短租政策,研究提出储备土地临时使用的有关意见和规划条件。这样既充分发挥城市土地资源的价值,增加国有土地资

产收益,也有利于满足一些城市土地的短期需求者,实现规划资源的合理调配。

(2)地块详细规划的编制。对于尚未编制规划的土地,在储备期应由土地储备机构组织编制详细规划,报规划部门审批。其中,依据各部门综合讨论确定的出让土地计划,对近期出让土地的详细规划应当要求具有一定的深度,从开发强度、城市景观、市政配套、公建配套等各个方面细致地做出要求。对于中远期出让土地,特别是规划储备土地,应更多地从容量限定、路网结构等进行总体控制,便于将来与周边地块开发相衔接。在用地性质、容积率等具体规划参数方面则应留有一定的空间,便于政府根据市场的变化进行合理调节。

3.出让阶段,规划部门需配合土地储备机构重点解决的问题是:

(1)规划参数的再次核准。对不同用途土地的需求会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而发生波动,因此在储备土地出让前,规划部门应当再次配合土地储备机构,在已编制详细规划的基础上,根据当前城市建设需要和土地市场的变化,合理选择出让地块,核准出让地块的具体规划设计条件。必要时可进行适当的调整,并明确详细的开发条件。

城市地理论文篇2

地方政府城市管理是一项系统性、综合性、长期性的工作,是指地方政府为实现行政目标对城市硬件、软件和城市居民所开展的工作。通常情况下,政府城市管理能力的高低直接反应了地方政府认识城市、服务人民的程序。地方政府作为城市管理的主体,其行政的各方面都影响着城市的发展,同时政府作为城市各项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是一个兼备营销身份的城市经营者。为提高城市的竞争力,需要科学合理的城市管理,实质就是对城市发展机遇、城市生存空间的竞争与较量。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中,地方政府作为一个以人为本的企业高级管理者,将城市发展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商品,对国际市场和城市经济特点深入分析,确定城市发展目标,为恰当的包装城市、营销城市创造有利的条件,最大程度满足和吸引更多的消费者,从而实现最佳的城市管理效果。

二、以营销理念为思想的政府城市管理新思路

(一)转变政府职能——转变传统建设导向性管理

在政府行政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政府机构重建或者政府职能转变等变化,前者主要是体制外在形式的变革,而后者是体制内在的变革。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国家来讲,转变政府职能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是适应社会和城市管理的关键因素,同时也是行政管理科学化的必然之势。

1.转变政府职能方式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我国政府需要加强对市场和企业的直接干预和微观控制,毫无保留的释放企业和市场的权利,使社会和市场竞争力主体成为自主参与国内外市场经济的主力军。因此当地政府应完善市场体系,完善市场运行规范,为市场发展和城市竞争提供公平公正的平台,将政府的主导和引导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因此转变政府职能方式,可以使城市获取更多的发展资源和机遇,并将这种资源和机遇作为城市竞争力提高的关键因素,从而促进城市健康发展。

2.转变政府职能重心

“再造”是对组织流程基本问题进行反思,是进一步完善成本、质量、服务、速度等组织绩效重要指标的设计过程与结果。在城市管理意愿和热情日渐高涨的背景下,政府城市管理需要更加科学合理的发展策略,以实现政府职能重心转变,满足社会公民的更多需求。因此转变政府职能重心,确立新的、合适的、符合市场化需求的职能重心,在政治职能新体系中将经济和社会职能取代政治职能,为地方政府城市管理提供新的发展方法与机遇,那么提高城市竞争力也就不言而喻了。

(二)提高政府城市管理和营销能力——实现现代化营销导向性管理

当地政府作为城市的主体,承担着实现城市影响的任务。在市场经济体制日益完善的大背景下,各区域、各城市之间的竞争力日益激烈,地方政府对城市管理能力和质量是城市生存和发展的根基,进一步突出了政府在城市营销管理中的主导地位,使得政府管理和营销能力的提升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1.以人为本

在现代化社会经济发展中,个人价值和需求被越来越多人所认可和尊重,地方政府逐渐开始接受将以人为本价值理念引入城市管理和营销工作中,关注城市发展,重拾理性信念,这不仅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也是城市管理与营销以人为本全球化趋势的要求。因此当地政府在进行城市管理时,需要遵循营销以人为本的原则,以人民群众的根据利益为城市管理的出发点,将满足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作为最终管理目标,深入经济市场,从而更好的服务市场和人们人民群众,使政府的行政行为更好的适应城市管理和营销管理的需求。

2.城市定位和战略规划

政府应该将城市特色作为科学合理定位和规划的目标,讲究策略定位,利用自身的优势条件、市场竞争环境、城市消费者需求等,不断探索具有城市精神、彰显城市独特价值的卖点,从而促进城市健康、持续发展。政府作为城市管理责任主体,担负着提高城市管理和营销能力的重任,因此政府及其相关人员必须保持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在城市理念精神和发展战略的统筹下,做好城市未来发展布局与规划,为城市稳定发展提供精准的目标,这是城市管理和营销成功的关键因素。

三、结束语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这加剧了国家之间、区域之间以及城市之间的竞争力。当地政府作为城市管理的主体,承担着实现城市布局、规划以及发展的重任,因此政府应加快自身职能的转变,实现营销导向性管理模式,不断提升城市管理的质量与水平,为城市的发展与进注入更强劲的活力,从而实现政府行政目标的同时,促进城市竞争力的提升。

城市地理论文篇3

关键词:城市CI 城市景观 地域性

技术和生产方式的全球化带来了人与传统的地域空间分离,地域文化的多样性和特色逐渐消失;城市和建筑物的标准化、商品化致使城市风貌逐渐衰落和缺失。人们开始在城市景观创作中反思和质疑现代主义,寻求新的创作表现手法和理论依据。

一、城市cl理论

㈠Cl概念形成及演进

Cl设计是英语Corporate Identity Design的缩写,翻译成中文的意思即企业形象设计。

这一概念最初主要用于企业,即通常所说的CIS(Corporate ldentity System)一一企业形象战略,指将企业理念和企业文化,通过统一的识别设计加以整和和传播,使企业产生一致的认同感,从而营造一种最佳的企业运作环境。

Cl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这个系统开始阶段是Cl导人目的的探讨与企业现状分析;以后又经过Ml(Mind Identity概念识别)、Bl(BehaviorIdentity行为识别)的阶段,最后是把Cl进行视觉化,即Vl(Visual Identity视觉识别)视觉设计阶段。企业是通过Vl设计使社会认识自己。

20世纪60年代企业形象设计理论(cls)在欧美企业界被广泛推广运用,最早开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的欧洲。企业之间为了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能够使自己牢牢占有一定份额,要求企业经营者必须在社会上确立自己的形象。由德国一家“AEG”通用电气公司启端,1 907年“AEG”公司将培特伦斯设计的“AEG”3个字母形象的构成作为标记统一使用于产品及办公用品等方面,成为统一化的整体形象识别。1933-1940年由艾德瓦·琼斯顿等人完成的英国伦敦地铁建设中的整体形象设计,在票面、站牌、系列海报及环境设计方面导入统一化形象识别,被称为贯彻了一种“设计策略”。这可以说是这一理论最早用于城市建设上的例子。

(二)城市Cl概念理解

所谓城市Cl理论,是指城市决策者在认识到城市形象在城市发展中举足轻重的地位的基础上,组织力量、采用科学规范的方法,围绕塑造好城市形象这一主题,从全局角度进行整体规划和建设,并付诸实施,以便有效的推进城市发展的一种战略形式。这里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借助企业CIS理论,将企业形象识别系统应用于地区和城市形象建设,从文化入手,找出城市文化与城市形象的内在联系,建立一套城市的形象识别系统。借鉴企业Cl三要素的划分,城市Cl系统可分三部分:城市理念识别(City-M1)、城市规划识别(City-BI)和城市视觉识别(City-VI)。

二、城市景观地域性创作的内涵

在弄明白城市景观地域性创作的内涵之前,我们有必要理解“地域性”的概念。

(__一)地域性概念

地域性,即本土性,个性。

地域性本身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挪威建筑理论家C.诺伯格一舒尔兹把它概括为“地方精灵”一词是有很深刻含义的。在某种意义上说,中国人的“风水”和“气”的概念是与此相近。但是“地方精灵”所包含的不只是地理、气象等自然特征,也包括当地人文因素所创造的传统,如色彩、材料、建筑尺度和形态特征等。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地域性往往不仅表达文化环境,如自信心、历史传承、社会性质和固有的文化基因,也会反映出特定的地域环境,如地理状况、气候条件等。因此,我们可以理解为:地域性是在一定范围的地方的自然条件、文化习俗、等要素特点的总称。

由此,地域性的概念可定义为: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范围内,建筑因其与所在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特定关系而表现出来的共性特征。对应城市景观也一样。

(二)城市景观地域性创作的目的

寻求城市景观多样性的创作手法,发掘地域文化特色,在设计中融入传统精华,导入现代生活的内容,体现对人的关怀,满足人的精神需求,使地方特色文化与城市环境文脉得以延续,创造出既有地域特色又具有时代性的城市景观;丰富城市文化内涵,增强人们对环境文化的认同感和心理的归属感,塑造城市的独特性格。

三、城市Cl理论与城市景观地域性创作的关系

(一)目标一致

不论是城市景观的地域性创作,还是城市Cl理论,目的都是为了打造地方特色文化,突现城市个性魅力。城市景观的地域性研究是针对当前城市面临“国际风”现象,对文化趋同与地方特色消失的反思。希望借助于城市景观的研究,寻求城市正在失去的记忆,塑造城市的独特性格。而城市Cl理论是通过宏观的提出城市发展目标和理念Ml,借助于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对城市总体规划,进一步完善确立城市的发展理念Bl,然后,对城市的视觉形象Vl进行整合,形成本城市的地域特色,解决城市个性问题,增强城市的吸引力。

(二)对立与统一的辩证关系

城市Cl理念里体现了整体性的原则要求,而城市景观景观的地域性研究是特性研究、个性研究。可能有人认为这是两个矛盾的方面,其实并不矛盾。因为地域性本来就是一个系统性的概念,即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范围内,建筑因其与所在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特定关系而表现出来的共性特征。从概念可以看出地域文化形成的过程同样也是整体化的过程,只是地域范围大与小的关系。

1.城市景观地域性创作是城市Cl文化的具体内容反映。

城市景观作为城市Cl文化的载体,对其地域性的研究为城市Cl文化形成提供了依据,丰富了内容。一方面,对于城市景观的地域性创作使得城市形成独特的建筑景观、道路交通景观、商业景观、旅游景观、人文景观等,给人以最直观视觉感受。可以说,城市景观是城市Cl文化的部分体现。另一方面,城市景观地域性创作也是城市Cl理论的执行者和体验者,城市cl理论往往是以景观的形式为人所认知。通过对城市景观的地域性创作的研究,了解自然环境、文化、经济技术对市民行为的影响,为城市的发展理念制定提供了反馈信息,极大的帮助了城市形象建设,所以说它丰富了城市Cl文化的内容。

2.城市cl理论是城市景观地域性创作的指导方针。

城市地理论文篇4

正当人类张开双臂迎接千禧之年,世界欢呼世纪之交的伟大时刻,《中国城市经济》杂志在原《城市经济》的基础上创刊了。

《中国城市经济》杂志在人类社会发展重要的历史时期,在中国的大地上诞生了,不仅具有独特的背景和环境,而且赋予了它光荣和艰巨的任务。中国城市经济学会的领导按照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和理论精髓,明确规定了《中国城市经济》的任务内容,确立了正确的办刊方针。

德高望重、才识卓异的中国城市经济学会会长汪道涵同志亲自题写刊名和撰写发刊词。他指出“新的世纪即将来临。我们正站在新的伟大历史的起点。中国进入一个城市迅猛发展的崭新阶段。”在21世纪,中国要实现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中国城市经济》应当全面系统地探讨中国城市及城市经济中的若干重大问题。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的李铁映同志,对《中国城市经济》,寄予厚望。他期望《中国城市经济》要面向城市经济实际,多登实际的东西,要抓重大课题,要登重要研究成果……,要有信息性、参考性、实证性,对城市经济工作真正起到咨询指导作用。

《中国城市经济》创刊已经整整的五周年了。

五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和中国共产党成长中,发生并经历了许多重大的事件,是奋发向前,光辉灿烂的五年。2001年中国开始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为此2000年十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五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提出了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和实施西部大开发,促进地区协调发展的战略任务;2001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总书记在建党八十周年大会上作了重要讲话,进一步阐明了“三个代表”的思想;2002年11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代表大会,是我党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次会议。它承前启后,继往开来。2003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成为推进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纲领性的文件。

五年,中国人民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实现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在经济社会发展,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绩,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稳步地走向现代化。

五年,作为政治、经济、文化、科研和教育中心的城市,成为现代社会进步的中坚力量和经济增长的坚实基础,全面步入城市化、现代化和国际化新的征程。中国城市的发展进程和建设规模是过去任何一个五年所不能比拟的。

五年,城市的发展和进步推进了城市理论的创新和建设,城市理论队伍正在不断的壮大和成熟。

五年,《中国城市经济》作出了积极的努力,发挥了自己应有的作用。

1、坚定不移地确立正确的指导思想。按照创刊《中国城市经济》所确定的方针,坚持以宣传贯彻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办刊的首要任务和指导思想,密切配合党的重大的方针政策,紧跟国家前进的步伐。2002年11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十六大一闭幕,2002年第12期《中国城市经济》,结合中国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需要,集中宣传贯彻十六大的精神,发表了汪道涵、王茂林等同志和刘淇、等大城市领导学习十六大、贯彻十六大、宣传十六大的重要文章。

本刊对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对中国共产党第十五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十六届三中全会等都大力宣传贯彻。态度积极、反映敏锐、行动迅速。

2、积极及时地反映重大战略问题。加速城市化,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也是城市发展与建设的首要问题。《中国城市经济》杂志社配合中国城市经济学会组织中国城市化问题的研究,并且发表了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长、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名誉会长李铁映同志“关于加速我国城市化的几个问题”的长篇文章。文章全面系统地阐明了城市化重要问题,明确提出了,“在城市化过程中处理好地区关系”,“确立协调的城乡关系”,“充分重视城市的内涵发展与环境生态建设”等科学发展观的核心问题。明确指出,走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要遵循客观规律,实事求是,循序渐进,科学办事”。李铁映的文章在当时产生积极的影响,对指导城市化的推进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与此同时,我们积极地组织城市化搞得好的浙江等有关省市的领导和管理部门的文章,介绍其经验和作法,产生了典型和示范效应,对推进中国城市化,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3、一以贯之地学习和理解邓小平理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建设有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首先需要建设有特色的城市,因为城市是核心。《中国城市经济》面对一些城市发展中“千城一面”照抄照搬西方城市的偏向和弊病,组织有特色的大、中、小城市和城镇的文章,刊登阐述重视城市特色的理论文章,这有利于克服这方面的问题。

4、脚踏实地地为城市、为实践服务。开发西部是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所确定的重要战略,在我们的杂志中刊发了许多来自西部地区或研究西部问题专家的文章,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指出,开发大西部要充分重视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更要充分发挥城市,特别是西部大城市的中心作用,同时探索西部城市建设与发展,推进西部城市化的对策和措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5、一心一意地坚持服务于城市的方针。《中国城市经济》始终坚持服务于城市的方针,根据城市建设和发展中的新经验、新问题和新课题,组织相关的文章,介绍有关的经验。我们发表了不少城市、部门、企业的典型经验。而且通过杂志社联系面广等特点,加强与城市的广泛联系,想城市居民之所想,急城市领导之所急,组织专家为城市服务。

6、始终如一地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城市经济是极其广泛的领域,涉及各行各业,《中国城市经济》在牢牢把握大的政策方针的前提下,发表了涉及城市的方方面面的文章,如城市步行街、城市社区、城市企业、城市教育等,题材非常广泛,文章十分活泼,增加了文章的可读性、知识性、趣味性等,但又不失专业性刊物的特点。同时,《中国城市经济》作为城市领导的园地;城市专家的平台、城市企业家的俱乐部,发表了来自各方面及不同观点的文章,展开有意义的讨论,作者具有广泛性和代表性。

7、积极推进和支持城市经济学科建设。五年来《中国城市经济》发表了从事城市经济研究的学者和专家的研究成果。许多文章具有明显的理论深度,富有创新性和探索性,产生了不少理论闪光点,对推动理论前进和实践的发展有明显的作用。值得一提的是,2003年11、12期合刊“城市金融”专栏特华财经研究所撰写的《首都金融业发展战略报告》是既有深刻理论,又有丰富实际,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突出专业的好文章。有利于城市金融的学科建设。同时,《中国城市经济》有选择地发表城市经济学系的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习作,得到了社会的好评。

8、不断探索和前进。《中国城市经济》在办刊过程中遇到不少困难和曲折,特别是经费的困难,也出现过一些波折,但是,在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在中国城市经济学会的具体领导下,不断的克服一个又一个的困难,总结经验教训,使《中国城市经济》杂志不断前进,特别是2003年调整领导班子,充实编辑力量,改进版面,由黑白版改成彩色版以来,出现了新的面貌和气象,发行量也随之有所增加。

杂志面临三个新的环境,一是城市经济有了很大发展,面临许多重大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课题。杂志不仅要予以及时的反映,而且要作出科学的理论阐述,提出正确的建议和方案。对杂志的要求越来越高;二是面临杂志如林,竞争激烈的情况,如果杂志不能创新和改革,办出自己的特色,杂志不仅不能发展,甚至连生存都很难,或者被淘汰;三是杂志的作者和读者的队伍越来越宠大,构成和层次发生了变化,赏读兴趣和审美观念都越来越多样化,这对刊物的内容安排及版式设计、发行样式等都提出了挑战,当然,也为杂志的发展变革提供了新的广阔的空间。

1、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我国城市建设和发展在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在推进城市和城市建设发展中同样出现了许多值得密切关注的问题。《中国城市经济》作为一份科学杂志、专业杂志,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尊重科学、宣传科学,推崇科学,不唯上、不唯书、不唯权。唯科学为大,唯科学为上,唯科学为高。发表具有真知灼见、内容丰富、科学性强的文章,使《中国城市经济》成为坚持科学、捍卫真理的卫士,支持科学发展的斗士。

坚持科学的世界观首先要有科学的态度,先进的道德对待科学。坚持正确的学风。

2、发扬科学创新精神。城市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发展的前沿,是中心。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国家间的竞争首先是城市间的竞争,创新是城市生存和发展的动力、是城市生命力之所在。任何城市都必须具备持续的创新能力,不断的创新精神。《中国城市经济》要把发现、发扬和支持城市的创新放在首位。特别要鼓励城市经济的理论创新和建设创新。为此,研究城市发展的新问题、新理论和新动向,增加对新生事物的洞察力,提高政治的敏感性和经济的前瞻性、预见性。使《中国城市经济》从内容到版面,从作者到编者面目一新,富有创新精神。

3、坚持创导先进的理论。在城市经济飞速发展的年代,理论也是五花八门,对许多事物、问题和事件都会出现不同的观点和理论。其中有的是正确的理论代表先进的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及广大群众的利益。但是也有的是反映了陈旧的观念和思想,只有先进的理论才能指导实践,推动实践的发展,因此对一个杂志来说,不仅要有政治上的敏感性,而且要有理论上的高度鉴别能力。发表坚持“三个代表”原则,特别是代表先进文化的文章。永远站在理论的前沿。

4、坚持正确内容定位。目前杂志如林,竞争激烈,形式各异。有的杂志用高质量的纸张、精美的印刷、美女图片、荒诞不经的奇谈怪论等吸引读者的眼球,甚至用不健康的、低级的、黄色的不堪入目的画面期望博得读者的欢心。《中国城市经济》作为专业性、学术性、高层次的刊物必须摒弃世俗的、低级的观点和做法,坚持正确的内容定位,形成自己独特的、健康的风格,同时注重内容的可读性、广泛性和形式的活泼性和文字的生动性和规范性。

5、加强采编队伍的建设。同其他杂志一样,《中国城市经济》的好坏关键是自身的建设与发展。办好《中国城市经济》需要领导的关心和支持,需要广大作者和读者的支持,但是关键是建设一支热心事业、不怕辛劳、艰苦奋斗、任劳任怨的采编队伍,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

城市地理论文篇5

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城市社会的到来,城市间的竞争与合作不断深化,城市品牌与形象的角逐在城市竞争中的作用日益重要起来。城市形象可以理解为社会公众、市民和游客对城市的整体印象和评价。城市形象是一座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构成因素,也是城市的独特标识之一,还是人们消费城市的重要商品之一,对创造城市经济与社会效益的贡献不言而喻。在信息时代,城市不仅需要有故事,还要学会讲故事。学会如何塑造精彩的城市形象是当下的城市经营管理者面临的新课题。近年来,在城市形象理论中,城市形象定位理论,城市形象塑造理论研究以及城市形象软实力理论,都对城市形象的塑造与传播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丰富成果。这些理论均提出城市形象塑造与传播是一个复杂体系,需要整合不同的战术与手段。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媒体构建的虚拟世界越来越发达,大众传媒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越来越有超越真实世界的趋势。因此,利用影视文化塑造和传播城市形象的尝试也逐渐多了起来。而影视基地建设,也随着我国影视文化产业的发展,成为城市形象构建与传播的一种有效实践。

影视基地按照产生原因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指国家或地区根据影视产业发展的战略需要,划出一定区域,实行特定的产业鼓励政策,由政府或企业对总体发展、产业导向、公共基础设施等进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和统一运营的影视产业区域,包括外景拍摄基地、影视内景拍摄基地、影视制作基地以及主题公园。另外一类是在已经建设并利用完毕的影视布景的基础上,作为旅游资源继续开发的项目。影视基地按照功能划分还可以分为内景基地和外景基地。按照规模大小则可划分为影视城,风景名胜区和专门性人造景区。随着我国影视产业的繁荣发展,影视剧行业收入大幅攀升,影视基地建设逐渐增多,目前部级影视产业园区有2个,省市级以上影视基地已经超过100个。但从城市形象理论研究现状来看,对利用影视基地建设服务城市形象构建与传播的研究还不多,学界现在对影视基地的理论研究,主要还集中在经济学领域,特别是从区域经济的增长极理论、产业集群理论和新产业区理论的视角对影视基地建设进行了较多阐述。

二、影视基地建设与城市空间创新

城市营销学理论认为,城市空间作为一种特殊的宏观性空间产品,具有多元性和复杂性。城市空间首先具有持续生长的可能,可以被不断的创新与开拓。同时,它是可以被感知、被体验的,具有立体性。此外,城市空间还具有可分割剥离的空间层次感,由具备不同功能的子系统构成。城市是一个整体性的固化存在,是“一个固定且无法移动的实体,需要通过有效的传播来帮助消费者克服无法亲身体验带来的缺陷”。 基于城市物质性与非物质性混合叠加的特性,我国学者卢长宝、丹提出了在影视语境下进行城市营销的概念性框架,即通过影视运作,在针对消费者需求的基础上对城市空间不断开拓创新,通过四重维度的构建(即固化空间、知觉空间、想象空间与体验空间)将城市空间植入进影视作品,从而实现城市形象塑造与传播的目的。根据这一理论,影视基地建设在城市空间拓展与形象构建中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

第一,影视基地建设丰富了城市空间的物质基础。城市形象首先建立在城市的物质性上,不能脱离城市的功能属性。按照Mdgdalena的说法,城市空间由众多功能各异的子产品构成。影视基地的建设本身增加了城市固化空间的功能,创造出新的城市面貌,其迥异的样态满足了消费者的不同需求,对树立城市品牌形象提供了事实层面的新鲜元素。比如我国著名的浙江横店影视城,无锡影视城,规模宏大,气势壮观,以独特的历史场景和厚重的文化底蕴成为当地不可忽略的城市新景观,这些基地园区建设是庞大的不易变动的,一经建成对城市形象的整体战略起到长久影响。

第二,影视基地建设有利于城市固化空间通过影视信息编码解码过程向知觉的空间、想象的空间与体验的空间不断转化,从而产生空间创新。首先,在城市空间的影视植入中,不是所有的固化空间都具备核心价值,适合被选择被植入,但影视基地作为专门服务影视产业的固化空间,它的首要功能就是影视作品的背景,是观众能获得的知觉空间。接下来,借助影视传播,影视基地可以从被感知的空间转向可想象的空间。影视基地构建的空间世界经过影视作品的展现,已经与相对应的故事情节、内容与意象,以及影视作品之外的种种氛围交织成一个统一体,城市的气质与形象在影视赋予观众的想象空间中得以形成,城市空间的品牌属性得以树立。比如银川镇北堡西部影视城依托宁夏特殊的文化与历史传统,以其独具魅力的古朴苍凉的样貌和民间化民族化的审美内涵,不但成为我国众多影视基地中良好运作的一处典范,还是宁夏最成功的文化产业之一,对银川市城市形象的充实具有重要意义。最后,影视基地为人们提供了可持续的体验空间。从感知到想象,最终,回忆和情感会引领人们走进那处渴望体验、渴望重温的城市空间。相对于其他类型的影视创作载体,影视基地能够将影视作品中的场景、道具以及故事背景长久保存并持续使用,使慕名前来的体验者获得最大程度的满足。比如营造了老上海风情的上海车墩影视基地,高度艺术性呈现红楼梦文化的北京大观园景区等,这些影视基地的物质存在以及他们所凝练的意境与文化价值,对人们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流连此处,会对此地此城感到分外依恋、分外亲切。时空作用下的亲身体验,使城市的消费者感受者对城市产生强烈的情感认同,使城市的形象具备高度归属感。

三、影视基地建设的几点原则

总体而言,影视基地建设对开拓城市空间、构建城市形象尽管是一种有效的策略,但在实际运用中,还应该注意这样几个方面。

一是因地制宜,强化个性。现在各地影视基地建设方兴未艾,国内现在共有超过20个投资上亿元的大型影视城。影视基地建设前期投资资金需求巨大,如果不根据当地特色建设具有个性、迎合消费者真正需求、且不易被替代的影视基地,很容易盲目重复上马项目,恶性竞争,不但无法对城市建设起到优化作用,更易陷入亏损。

二是善于借用城市原景原貌。这样做一是有利于减少前期投资风险,更重要的是可借用的城市原景原貌一般都更具有历史感,跟城市原有空间的有机联系更加紧密,在丰富城市形象上效果更直接。比如同里、西塘等地保留了大量江南古镇的建筑和生活样态,完全可以直接纳入影视基地范畴,而不用辟址重建。再如沈阳这样的有众多工业文化遗存的城市,可以将城市工业文化遗存保护与特定风格影视基地建设和旅游开发相结合,对构建城市文化品牌形象一举多得。

三是不断加强影视基地与当地日常文化生活的融入程度。除常规旅游外,不断探索创新影视基地参与当地文化生活的方式渠道,使这个空间与整个城市文化空间浑然一体,使影视基地真正为城市文化氛围的活跃与城市形象的鲜明多彩作出贡献。

[注]:本文为2012年辽宁社会科学院院级课题“文化社会学视角下辽宁城市形象的影视构建与传播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城市地理论文篇6

中国古典园林的辉煌成就令世界瞩目,号称世界园林之母。但是,中国现代园林在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后,仿佛迷失了方向。中国需要自己的现代园林理论,中国现代园林才能走出困境,再创辉煌。近年来,经过众多专家学者和园林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不断探索,实践,提炼,总结,中国现代园林已经开始形成理论的雏形——大园林理论。但是,这一新兴的园林理论基础还很薄弱,需要我们加以呵护归纳总结和研究,使它形成较为完整的体系,以指导我国现代园林前进的方向。本文尝试做一归纳,诣在抛砖引玉,共同探讨。

1 大园林理论的萌芽

城市现代化建设的迅猛发展导致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人们渴望保护环境改善环境,亲近自然和回归自然的愿望,促使园林事业得以迅速发展。我国现代园林在继承和借鉴的基础上,经历了园林与城市建筑和城市设施从混合到磨和到融合3个阶段,逐渐达成了一些共识,孕育了大园林理论。

1.1 传统园林——园林与城市建筑和城市设施的混合阶段

传统园林是城市发展过程中,由于人们的需要而专门建立的模仿自然,供人观赏游憩的场所。这个时期,主要是借鉴古典园林的造园思想,在一个个独立的地域内建造一些公园花园和纪念园等。事实上,这个时期很多的园林就是古典园林经过简易的改造后,对外开放而形成的。这时的园林虽然结束了园林为少数人服务的狭隘,打开了对外开放,为大众服务的园林,但毕竟园林还只是一个个独立的园子,与城市建筑街道等城市设施没有形成相互的联系。园林.建筑.城市设施都是城市建设中的独立都是城市建设中的独立体,是一个简单的混合,是园林发展的初级阶段。园林的研究主要偏重于古典园林造型艺术和园林的观赏方面。

1.2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园林与城市建筑和城市设施的磨合阶段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进一步发展,生态恶化导致人们对绿色植物的渴望,因此产生了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理论。该理论强调城市园林建设点.线.面的结合,主张城市园林绿地要成网状.放射状等系统方式渗入城市中。此时的园林虽然注重了改善环境的生态功能,但仍以观赏为主,缺少多功能兼顾。这个时期,园林开始探索服务大众.与城市结合的途径,有了较大的发展。园林与城市建筑和城市设施虽然还存在距离与区别,但已有了一定的联系,形成了相互的渗透和磨合。这是园林发展的中级阶段,园林研究也进入了生态研究和城市园林系统研究等方面。

1.3 大园林——园林与城市建筑和城市设施的融合阶段

近年来形成的大园林思想,是在传统园林和城市园林绿地渐成系统的基础上,继承和借鉴古典园林理论,前苏联城市系统绿地规划理论和起源于美国的Landscape Architecture理论发展起来的。其核心是建设园林式的区域.城市甚至国家。实现大地景观规划,其实质应当是园林与建筑及城市设施的融合,也就是说,将园林的规划建设放到城市的范围内去考虑,园林即城市,城市即园林。它强调城市人居环境中人与自然的和谐,以满足人们改善生态环境,回归自然,亲近自然的需求;满足人们对建筑室内外空间相互交融,以提供休闲交流运动活动等工作和生活环境的需求;满足人们对建筑等硬质景观与山石水体和植物共同构筑的环境美自然美的需求,创造集生态功能艺术功能和使用功能于一体的城市大园林。因此,大园林理论是城市发展的必然,它使园林进入了与城市建筑和城市设施融合的高级阶段,也使园林进入了对园林艺术园林生态和园林功能综合研究的大园林阶段。

2.大园林理论的内容

我国现代园林的发展经历了曲折的历程,从绿化美化系统绿化到现代城市大园林,园林工作者在不断探索中,拓展壮大了园林学。现在园林学领域已经包含了传统园林学.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和大地景观规划3个层次,已初步形成了以生态园林城市系统绿化和景观设计等为基础的有中国特色的符合现代园林发展规律的理论,我们暂且归纳为大园林理论 。

2.1大园林理论的核心

大园林理论的核心是指园林不仅仅是要在有限的绿地上建造公园,也不仅仅是要规划一个区域.城市乃至整个国土的大地景观,即大地景观规划,将整个区域城市乃至整个国家建设成一个大园林,实现城市区域乃至整个国家的园林化。也就是说,现代园林应当结合城市规划和建筑,将他们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而不是简单割裂开来谈园林。吴良镛教授也曾呼吁实现城市规划.建筑设计与园林设计融为一体的整体性城市建设,并在山东曲阜孔子研究院外环境规划设计中,作了成功的尝试。

2.2大园林理论的内容

大园林理论的实质是园林内涵的扩大,使园林从狭隘的造园转入整个区域或城市乃至大地的园林化,是园林与城市的融合,是由园林绿地系统向系统化城市大园林的转化。大园林理论认为,园林应当是对一个区域或城市人居环境(包括人工的和自然的环境)整体的规划和设计,并将重点放在城市开放空间上,用建筑.山系.水体和植物等园林要素构建具有生态.艺术和使用三大功能的城市大园林。因此,大园林理论应当建立在统领建筑室外空间的基础上,通过对城市规划和城市建筑的协调性研究,进行包括城市道路.路灯.构筑物及其它市政设施等城市设施和绿地,并包括城市依托的自然环境在内的开放空间的环境设计,并积极参与城市规划和建筑外观设计,构筑园林化的城市空间。

2.3大园林理论的宗旨

(1)大园林是园林生态功能,艺术功能和使用功能的和谐统一

园林是艺术和科学的结合,具有改善生态净化环境的生态功能,创造意境美化环境的艺术功能,以及供人游憩交流等等的使用功能。建设城市大园林就是要利用现代设计理念,结合现代城市建筑设施等,在首先满足城市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植物山石水体和建筑,构筑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生态的,满足人们生活需要的城市人工环境,以实现园林三大功能的有机结合。

(2)大园林是城市建筑城市设施与园林艺术的和谐统一

我国传统的城市园林只局限于城市的建筑道路及其它设施之外的空余地块,也即“建筑优先,绿地填充”。而大园林理论要求园林去关注整个城市的整体性,即在规划设计的城市生态环境中,科学的设置建筑道路和城市设施。换一句话说,就是要用城市的建筑,城市道路,广场等城市设施,与城市绿地共同构筑一个整体性的大园林。实现“城市即园林,园林即城市”的构思。

(3)大园林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人居环境是一个囊括人类生活方方面面的复杂体系,其中最具人情味,最能体现人与自然合作的便是园林。园林是人工创造的,源出自然,高于自然的模拟自然生态的人居环境,园林创造过程实际上就是人与自然直接发生作用的过程,大园林思想就是要力求在人与自然之间找到一个结合点,使人与自然共享与交融,以达到重塑人工模拟自然的城市环境,走出私密的园居小圈子,走进人与人,人与自然共享与交融的人居环境的大天地。 3.传统园林理论,城市绿地系统和Landscape Architecture理论是大园林理论的三大支柱

继承和借鉴是任何事业发展的途径之一。当中国园林打开院墙,走向公众参与的开放空间时,西方也开始反省与自然过分对立的态度,向东方学习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两种文化的撞击,势必会产生新的契合点,使园林走向多元化的发展道路。大园林理论虽已形成,但毕竟还很稚嫩,还有许多问题尚待研究解决,如:现代园林的设计理念,现代城市建设思想对园林观念的影响和要求,现代园林体制的改革,建筑,城市设施与园林融合的原理和方法,园林的功能,园林涉及的范围,园林设计师的知识结构和地位,园林专业学科建设和课程设置等等。我们必须在继承传统园林的基础上,借鉴和吸收国外的先进理论,加以研究和提高,并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探索,使它逐渐发展壮大,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

3.1传统园林理论使大园林理论的立足之本

中国5000年的文明史,为我们留下了灿烂的文化遗产,也为我们留下了辉煌的园林遗产。中国的古典园林,尤其是私家园林,在明清时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再造园艺术上深受绘画诗歌的影响,讲求师法自然,重在诗情画意,以创造意境为园林设计的核心,其实质是以“咫尺”塑造“自然”,表达了古人顺应自然,利用自然,将人工美融入自然美,使园林成为大自然的组成部分的天人合一的园林观。在园林设计中,讲究以人为本,人与自然要素(建筑,山石,水体,植物)以及自然要素之间的有机结合,形成一系列的景观构图,彼此协调互补,在园林总体上达到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境界。满足园主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需求。大园林理论作为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园林理论,就应该继承和吸收古典园林的创作理念,结合现代工艺和手法,根据现代人行为模式和欣赏水平,在园林的内涵和思想方面下功夫,创造出人,自然,建筑彼此和谐的,具有丰富内涵的城市开放空间。

3.2城市绿地系统理论使大园林理论的 生存之道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理论,强调从生态学的角度深化园林理论的研究,力求建立生态健全的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希望通过不断延伸和渗透,有效地拓宽园林的范围,增加城市的绿量;并通过研究,在城市环境下改善园林植物生存条件,发展适应城市生态环境的园林植物种类与品种,以保证绿地的质量。强调一个城市,首先要拥有相当的绿量,并通过合理布局,达到良好的改善环境质量的目标。净化环境,改善环境质量,是绿色植物特有的功能,是园林的三大功能之一,也是现代园林研究的重点。大园林理论必须注重生态研究,也要采用屋顶花园,垂直绿化等方法,尽一切可能扩大绿量并构成有机的系统。

3.3Landscape Architecture理论是大园林理论的发展方向

Landscape Architecture起源于美国,是国际通用的学科代名词,是针对开放空间及其相关领域,并且强调这些空间设计的意义,重要性和可能性的一门学科,国内有多种译法,但大多译为“景观设计学”,1996年被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正式确认为“园林学”的英文名称。它从尊重人,尊重自然,尊重人类文化出发,将艺术和科学的原理应用到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的研究,规划和管理中,创造出以人为本的,艺术的,生态的城市整体环境。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以城市景观形象,环境生态绿化,大众行为心理3个方面为研究对象的完整的理论体系,其学科的含盖范围已经远远超过了传统园林学范围,这是大园林理论应当充分借鉴的。要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大园林理论,就是要在具有丰富内涵和文化的基础上,研究城市生态和城市开放空间的规划与建设,达到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和园林设计三位一体,创造人性化的,生态的,艺术的人居环境。

4.结束语

城市地理论文篇7

城市化本身就具有鲜明的二重性。一方面,城市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进程的核心指数与主要尺度,因而,“城市人口首次超越农业人口”,可以看作是我国经济社会高速与持续发展的重要成果与象征。但另一方面,中国城市高速和超常规的发展也进一步激化或加大了城市与乡村、中小城市与中心城市的矛盾与差距,造成了房价高涨、交通拥堵、看病难、上学难、食品安全等突出问题与矛盾。特别是很多刚从农村来到城市的人,由于对新的生存环境、工具技术及游戏规则很陌生且不适应,不仅很难切实地分享到城市化进程带来的利益,而且付出了沉重的牺牲和巨大的代价。正是由于这个深层原因,才出现了对“国际大都市”的尖锐批评和“中国伪城市化”等极端言论,同时否定我国城市发展的舆论和社会思潮也迅速滋生并广泛传播。在某种意义上,这些观念、意识、心理与社会思潮,扰乱了我们对中国城市化应有的理性认识和正确判断。但究其根源,则与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长期存在的“城市盲点”密切相关。一方面,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在知识谱系和价值观念上具有浓郁的“乡土中国”色彩,使人们在面对迅速的城市化进程时缺乏必要的理论资源与研究方法。另一方面,受西方影响,关于大都市的研究主要停留在环境、经济、人口与管理等方面,不仅片面而且也不适应中国城市发展的特殊经验。这是在认识和描述城市时容易走向简单化、非理性和极端化的主要原因。推动关于我国城市发展的基础理论和正面研究,是清理和消除在思想和现实中极为有害的“反大都市”或“逆城市化”舆情思潮的关键。

结合近年来国内城市研究的探索,我们特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以“城市科学”的学科建设为中心,为中国城市化进程提供基础理论和科学方法。具体是以马克思有关城市发展的理论观点为指导,整合中外在城市环境、政策、规划、经济、管理、人口、交通、公共服务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打破我国社会科学研究过于专业化与精细化的既有学科架构,以满足城市研究多元化的知识需要和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现实需要。

在这方面国内已有一些探索。如2011年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设置“城市科学”新目录,为推动城市科学的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如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首批资助项目《中国都市化进程年度报告》、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等,在综合研究城市发展上都积累了不少的成果,为“城市科学”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经验和积累。

二是以“都市文化学”的学科建设为中心,推动传统人文社会科学的转型与升级。传统人文社会科学以古典人文精神和现性系统为核心,无法从容应对以多元性与异质性为主要特征的都市社会,由此产生的大量知识与观念,不仅不符合中国城市化的理论需要,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反城市的。当下在学术界和社会上普遍流行的“反大都市”舆情,可以说主要是在这个温床上繁殖的。都市文化学根据城市化的规律和特点,其目的在于为当代人提供一种理性的方法、观念、理论与解释框架,对农业背景下形成的文史哲和在工业背景下形成的现性文化如何融入都市社会具有重要的启蒙与引导作用。

这方面国内已有一些积累,如重点研究都市化进程与城市文化发展的上海交通大学都市文化与传播研究院,重点研究海派文学、古代城市文化与文学等的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在都市化进程中,随着文化资源直接构成城市经济系统中重要的新生产要素,文化生产力成为城市社会良性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以及文化发展成为城市和谐与全面发展的更高理想,都市文化在文化城市建设中具有越来越明显的战略地位。特别是在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的时代背景下,强调以“都市文化”为核心推动我国文化强国建设,符合我国城市发展的现实需要与长远利益。

城市地理论文篇8

来自31个省、市、自治区林业厅(局)负责人、124个城市市长参加了此次论坛,联合国粮农组织、联合国森林论坛、世界自然基金会和国际林业研究组织联盟的官员以及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的专家和代表共同就城市森林建设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通过中国城市森林论坛成都宣言,以推动城市森林建设。

宣言提出,要积极推进区域特色的城市森林建设。要从规划、建设、管理各个环节,用科技、人才、法规相关措施,在政府、社会、个人不同层面,积极推进区域特色的城市森林建设。

宣言倡导,必须站在中国经济社会全面、科学发展的高度,用战略眼光来规划、建设和管理城市森林,确立城市森林在改善城市生态中的主体地位,在建设城市基础设施中的重要地位,在构建和谐城市中的基础地位。

宣言呼吁,应当从和谐城乡的要求出发,促进城区、郊区和乡村绿化的协调发展;应当从尊重民众需求出发,增进人民健康,改善人居环境,惠及人民的生产生活;应当遵循自然规律,建设节约型、开放式的城市森林。要进一步加强城市森林理念的提升和传播,弘扬森林生态文化,让人们更加了解城市森林、建设城市森林、爱护城市森林,提高全社会的森林和生态意识;加强国内外城市之间、各部门之间、研究机构之间的沟通合作,相互促进。

2004年至今,中国城市森林论坛已连续举办四届,先后有贵阳、沈阳、长沙、成都包头、许昌、临安共7个城市获得“国家森林城市”的称号。从“城市森林生态”、“加快城市森林建设,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绿色・城市・文化”到本届论坛“科学发展・和谐城乡”的主题,4年来,中国城市森林论坛已经逐步办成了国际城市森林建设领域中的高层论坛。

中国城市森林论坛成都宣言

“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是中国城市森林论坛的宗旨和目标,也是我们出席成都第四届中国城市森林论坛所有代表的共同心声。

第四届中国城市森林论坛以“科学发展・和谐城乡”为主题,国际组织官员介绍了国际城市森林发展趋势,国内外城市森林专家发表了最新研究成果,国内外城市市长交流了经验做法。

我们认识到城市森林建设事关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城市森林建设在中国已有广泛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各级党委政府把城市森林建设列为重要工作,林业等相关部门积极开展以森林为主体的城市生态系统建设,广大专家学者深入探索研究城市森林建设理论,城乡人民的生产生活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城市森林建设已经成为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

为此,我们郑重宣示:

一、必须站在中国经济社会全面、科学发展的高度,用战略眼光来规划、建设和管理城市森林,确立城市森林在改善城市生态中的主体地位,在建设城市基础设施中的重要地位,在构建和谐城市中的基础地位。中国城市森林论坛是传播城市森林理念的有效形式,城市森林建设是未来中国城市发展的科学模式和重要目标。

二、城市森林是城市生态建设的主体,树木是城市唯一有生命的基础设施;城市森林应当是一个自然的森林生态群落;古树名木是城市有生命的历史文物和文化符号;林水相依、自然湿地的恢复和建设有助于维持城市形成生物多样性。

三、应当从和谐城乡的要求出发,促进城区、郊区和乡村绿化的协调发展;应当从尊重民众需求出发,增进人民健康,改善人居环境,惠及人民的生产生活;应当遵循自然规律,建设节约型、开放式的城市森林。

四、进一步加强城市森林理念的提升和传播,弘扬森林生态文化,让人们更加了解城市森林、建设城市森林、爱护城市森林,提高全社会的森林和生态意识;加强国内外城市之间、各部门之间、研究机构之间的沟通合作,相互促进。

我们将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领域实际,从规划、建设、管理各个环节,用科技、人才、法规相关措施,在政府、社会、个人不同层面,积极推进区域特色的城市森林建设,为加快中国城市森林建设步伐,建立起符合中国国情、以森林植被为主体的中国城市生态体系贡献我们的力量。

第四届中国城市森林论坛全体代表通过

上一篇:实验心理学论文范文 下一篇:联合教学论文范文